关于普通朋友关于学习的五言绝句句

五言绝句写男人豪迈的诗句?_百度知道
五言绝句写男人豪迈的诗句?
帮我想一个五言绝句关于写壮士的豪迈诗句,或者是写女人美貌或柔情的诗句,都要五言绝句的!高分哦!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迷妆》 对镜小轩窗,?? 红泪芙蓉衰。?? 执手湿襟绢,?? 别离两茫茫。 这是本人原创,请多多指教
男人女人都是人,女人男人都是人,男男女女是人,人是男男女女.男人女人还是人.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塞上》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五言绝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首关于友情的五言绝句_百度知道
一首关于友情的五言绝句
我有更好的答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我要的是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唐]王勃全文: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要的是诗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五言绝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古诗中最经典的十大“五言绝句”
> 古诗中最经典的十大“五言绝句”
古诗中最经典的十大“五言绝句”
    来源:文学网
  01.《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本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完全是信手拈来!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明人胡应麟说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这首《静夜思》就是这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此诗极为流行,有唐人的地方就有这首诗。(中华第一诗!绝句的代表作!)
  02.《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象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就象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 澈。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天自然的诗篇,天籁之音)
  0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如此有才华之人,可惜终不见用,天也不假其年。这也是一切有才华的正直知识分子的常见结局。他的诗虽只流传下六首,但这寥寥数首,确为我国古典宝库的精华。沈德在《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 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是我国古典宝库的精华之一)
  04.《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着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王维小诗都是五言或七言绝句,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饰,具有淳朴深厚之美,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比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绝句的上乘佳品,绝句名篇)
  05.《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历来为人们所称诵,《江雪》不是一首简单的诗,而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一个深刻的哲理品味,一次诗人自我的内心的袒露,一种人格的闪光。范曦文把《江雪》列为唐诗一流之作,给予高度地评价:&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钓雪》一首之外,极少佳者。& 柳宗元是杰出的,能写出《江雪》诗的柳宗元更是名留千古&& (唐人绝句名篇)
  06.《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该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赏析,该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谢灵运、谢I的后继者,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代表诗味很浓的绝句)
  07.《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又言简意赅的五绝精品。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可谓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其中最后一句&风雪夜归人& 甚至为剧作家借用为剧名,遂使此诗在当代更为着名。然而对此诗的理解,窃以为问题颇大,通常的讲析很难令人信服。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 刘长卿,唐代着名诗人,擅五律,工五言。官至监察御史。(家喻户晓)
  08.《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李商隐此诗的境界同样高远!许多评论家认为,在唐朝的优秀诗人中,他的重要性仅次于、李白、王维等人。(后两句更是千古名句)
  09.《悯农二首》&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锄禾》,以前一直认为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现也有人认为是聂夷中的作品。这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这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其次,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妇孺皆知)
  10.《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这首诗也是其代表作,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千古名句,朗朗上口)
古诗中最经典的十大“五言绝句”相关推荐律诗,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分五言、七言两体,五言简称五律。送友人(李白创作的五言律诗)_百度百科
?李白创作的五言律诗
(李白创作的五言律诗)
《送友人》是唐代诗人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为李白名篇之一,全诗八句四十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此诗写得情深意切,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起句点出送友远行时的景物环境,继写友人别后将如孤蓬万里,不知要飘泊到何处,隐含不忍分离之情。后四句寓情于景,把惜别的情思写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概述图片参考资料:[1]
青山横北郭⑴,白水⑵绕东城。
此地一⑶为别⑷,孤蓬⑸万里征⑹。
浮云游子意⑺,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⑻去,萧萧⑼班马⑽鸣。[2-3]
⑴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⑵白水:清澈的水。
⑶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
⑷别:告别。
⑸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⑹征:远行。
⑺浮云游子意:《》:“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后世用为典实,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浮云,飘动的云。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⑻兹:声音词。此。
⑼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
⑽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斑”。[5]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3]
此诗创作时间、地点不明。《李白全诗编年注释》认为此诗:“诗题疑为后人妄加······其城别之池当在南阳。”并将此诗创作时间定为唐玄宗二十六年(738年)。[3]
疑为于玄宗六载(747年)于金陵所作。[9]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这两句中“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未见“送别”二字,其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接下去两句写情。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说: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那随风飞舞的蓬草,飘到万里之外去了。此联从语意上看可视为流水对形式,即两联语义相承。但纯从对的角度看不是工对,甚至可以说不“对”,它恰恰体现了李白“天然去雕饰”的诗风,也符合古人不以形式束缚内容的看法。此联出句“此地一为别”语意陡转,将上联的诗情画意扯破,有一股悲剧的感人力量。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飘泊生涯,因为二者都有屈从大自然、任它物调戏而不由自主的共同特征。所以,此句想到“逢”的形象时十分沉重,有不忍之情,非道一声珍重可比。太白集王琦注云:“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写得流畅自然,感情真挚。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大笔挥洒出分别时的寥阔背景:天边一片白云飘然而去,一轮红日正向着地平线徐徐而下。此时此景,更令诗人感到离别的不舍。这两句“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也对得很工整,切景切题。诗人不仅是写景,而且还巧妙地用“浮云”来比喻友人:就象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道会飘泊到何处呢?无限关切之意自然溢出,而那一轮西沉的红日落得徐缓,把最后的光线投向青山白水,仿佛不忍遽然离开。而这正是诗人此刻心情的象征。
此句也可理解为游子将行未行的恋旧情意,有欲行又止,身行心留之复杂意绪。落目的形象既可理解为故人的眷恋之情,亦可理解为对友人的祝福之情。“夕阳无限好”、“长河落日圆”,但愿友人前路阳光灿烂,诸事圆满遂心,呼应了“孤蓬万里征”一句。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末联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用一个“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是鬼斧神工的手笔。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画面中流荡着无限温馨的情意,感人肺腑。[9]
:“太白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对景怀人,意味深远。”
《李诗选注》:“句法清新,出于天授。唐人之为短律,率多雕琢,白自脑中流出,不求巧而自巧,非唐人所能及也。”
《》:“三、四流走,竟亦有散行者,然起句必须整齐。苏、李赠言,多唏嘘语而无蹶蹙声,知古人之意在不尽矣,太白犹不失斯意。”
凌宏宪《唐诗广选》:蒋春甫曰:不如此接,便无生气(“此地”二句下)。
吴烻《唐诗直解》:评:不刻不浅,自是爽词。
《唐风怀》:质公曰:倏忽万里,念此黯然销魂。
《唐诗归折衷》:唐云:起极弘远(首二句下)。唐云:接得轻便(“此地”二句下)。唐云:结更凄楚(末二句下)。吴敬夫云:深情婉转,老致纷披,便可与老杜“带甲满天地”同读。
王尧衢《古唐诗合解》:前解叙送别之地,后解言送友之情。
屈复《唐诗成法》:“青山”、“白水”,先写送别之地,如此佳景为“孤篷万里”对照。“此地”紧接上二句,“一别”,送者、去者合写。五、六又分写。“自兹”二字,人、地总结。八止写“马鸣”,黯然销魂,见于言外。
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首联整齐,承则流走,而下联健劲,结有萧散之致。大匠运斤,自成规矩。
施重光《唐诗近体》:每句整齐。结得洒脱,悠然不尽。
《精选五七言律耐吟集》:青莲五律无一首不意在笔先,扫尽人千百言,破空而下。
藤元粹《李太白诗醇》:严沧浪曰;五、六澹荡凄远,胜多多语。[11-12]
汪艳菊.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丛书·李白: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43-146
.邵阳市第一中学[引用日期]
李白 著 詹福瑞 等 编.李白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37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九年义务教育标准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22
李白 著 詹锳 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五):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总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四):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09-210
李白 著 刘开杨 等 编.李白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28
.中国文学网[引用日期]
李白 著 赵昌平 编.李白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243-245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246-247
霍松林 等.李白诗歌鉴赏: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86-188
李白 著 葛景春 编.李白诗选:中华书局,2005:340
.搜韵[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霸气的五言绝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