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和鸣对戒有什么好的乐谱 有谁知道吗

        新华网武汉3月4日电 历经20余年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武汉音乐学院丁承运教授不仅恢复了失传千年的古瑟演奏方法,而且使“琴瑟和鸣”这一我国最古老的乐器合奏形式得以重现,从而解开了“琴瑟之好”的千古之谜。这一学术成果已被收入最新出版的《中国音乐史学文集》中。
        年届花甲的丁承运出身于河南省一个艺术世家,10岁起学习中国乐器,对古琴情有独钟,后拜川派大师顾梅羹先生为师,为清代泛川派古琴代表人张孔山的第四代传人。
        丁承运介绍说,瑟曾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弹弦乐器,先秦时期与琴齐名,且两者往往相提并论。像《诗经》等古籍中就有琴瑟合奏的大量描写,如“妻子好合,如调琴瑟”“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近几十年来国内考古出土的古瑟有近百之多,主要集中在湖北省,河南南部、湖南等地也有发现,有明显的楚文化特征。出土古瑟最常见的为25弦,分上下两组排列,其原理类似于钢琴的黑键与白键,两千年前的古人有这样高超的智慧,实在令人赞叹。
        上古时代瑟的演奏方法,在唐代以后就失传了。丁承运对此分析认为,古瑟演奏方法失传有可能是追求音律完美造成的,因为一个八度间有12个音律,而古瑟两个五声搭配一组仅有10个音律,要用另外两个律位时则需临时调弦或另设一张低半音的移调瑟。而唐代以后的瑟是用12音律定弦,25根弦一顺排列,这种设计看似完美,但演奏找弦极不方便,明代音乐家朱载堉曾在每根弦侧贴上标签,可见演奏这种瑟时的尴尬,这样一来,被淘汰似乎是必然结果。
        丁承运通过古文献研究和对出土文物的直接取证,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战国古瑟、河南淅川战国楚瑟和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初期瑟提供的实物形制数据,还参考河南淮阳于庄汉墓鼓瑟陶俑的双手弹弦姿态,最终考证出古瑟定弦是相差半音的两组五声音阶,可以进行较广泛的旋宫转调。
        在此基础上,丁承运与身为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的妻子傅丽娜开始研究古瑟的演奏法,发掘古曲,并逐步与古琴演奏相和,让《神人畅》《卿云歌》等上古时代的乐谱得以“复活”。近年来,这对夫妻组合的“琴瑟和鸣”演奏会,在美国以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均获成功,并得到了国内外业内专家的认同。知名音乐学家何昌林说:“这项成果真可以用‘恍然大悟’这四个字来做标题。”
        (记者戴劲松)
责任编辑: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
昵称/网名:
潍坊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潍坊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潍坊新闻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潍坊新闻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潍坊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潍坊新闻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潍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夜思琴瑟和鸣
&夜里喜欢听102.1山东体育休闲频道的一组小夜曲,乐此不疲,美轮美奂。
主旋律一般由小提琴演奏,音色纯净,曲径通幽,如泣如诉,如醉如痴。这时候钢琴伴奏,只觉得大珠小珠落玉盘,若隐若现,衬托得红花灿烂,绿叶绝不喧宾夺主。小提琴与钢琴盘旋往复,相得益彰,即成曲调更有情。小提琴也有喘息,这时候钢琴或来一段过门,或者直接奏响主旋律,有时候小提琴又成了配角,主仆颠倒,又是另外一种风味。
&享受着小夜曲,不觉联想到婚姻关系。
&传统婚姻所以稳定,就是遵从男主外女主内的基本模式,夫唱妇随,故相安无事,白头偕老。
&如今妇女有了经济地位,有些也做起家庭顶梁柱,丈夫做好内勤,小日子一样有滋有味。
&但是,总的夫妇关系有点乱套,即便不离婚,日子照样水深火热,乱象丛生。
&有的丈夫外面指挥千军万马,回家在媳妇眼里狗屁不值。男人为了那点可怜的生理需要,不得已屈服于老婆的淫威。不然在外面有点绯闻,妻子就会轻松置丈夫焦头烂额。
&有的妻子把主旋律奏得有声有色,然而丈夫拉不下架子演好配角,传统大男子主义一冒泡,家庭照样人仰马翻。
夫妻琴瑟和鸣是一种境界,需要当事人双方的修养和智慧,更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各司其职,按部就班去生活。
小夜曲优美,因为有作曲家现成的乐谱,有指挥家和制作人的功劳,以及反复的练习。
婚姻形式没有一定之规,更没有导演助手,都是夫妻双方瞎打误闯,和谐要靠天作之合或缘分。
时代飞速发展,旧的婚姻模式过时了,亟需婚姻新文化的创立来指导。
公审薄熙来案,牵出谷开来与王立军的情事,热闹了。夫妻不和谐,也是东窗事发祸根。
圣人云;平家才能治天下,家和万事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琴瑟和鸣奏响千年遗韵
07:06:58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图为:丁承运、傅丽娜夫妇琴瑟合奏。  图为:丁承运、傅丽娜夫妇在音乐会上表演琴歌。  文/图 记者 海冰 通讯员 刘卫东  十几把自制古琴依墙而立,案台上摊开的宣纸静候主人随时挥毫泼墨,18日,记者走进国家级非遗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丁承运及我省第四批非遗项目古瑟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傅丽娜夫妇家中,即感受到一股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丁承运,出身河南开封一个艺术世家,自幼跟名师学习诗文、书画,还练少林、太极功夫,正所谓弹琴功夫在琴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学习,使他终身受益。  丁承运10岁就与古琴结缘,此后50多年治琴学不断。他曾赴沈阳拜泛川派古琴代表人物顾梅羹教授为师,后又到上海向广陵派古琴大师张子谦求教,现为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其妻傅丽娜初学西方音乐,受丁承运影响,致力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近年来在古瑟定弦及演奏法研究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琴瑟都是中国最古老的拨弦乐器,古琴艺术与楚地还有深厚渊源”,古稀之年的丁承运,留长发、穿唐装,接受采访时开门见山。他介绍称,汉代《琴论》记载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近年考古界也不断证实,最早的琴瑟都出自楚地,“高山流水”的故事更是在楚地流传已久。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之好在《诗经》里多有提到,但到了唐代,古瑟的调弦及演奏方法失传,唐代诗人张籍曾叹道:“古瑟在匣谁复识?”  瑟的失传成为中国音乐史上一件大憾事,所幸,丁承运通过对古文献及出土文物深入研究,历经20余年挖掘、整理,最终考证出古瑟定弦是相差半音的两组五声音阶,可进行较广泛的旋宫转调。  在此基础上,丁承运与身为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的妻子傅丽娜开始研究古瑟的演奏法、发掘古曲,并逐步与古琴演奏相和,让《神人畅》、《卿云歌》等上古乐谱得以“复活”,使千年遗韵得以重现。  近日,记者有幸聆听了丁承运夫妇出神入化的合奏,一曲《神人畅》不仅重拾琴瑟合鸣的太古遗音,将今人带入史前淳朴自然的原始祭神乐舞氛围中,还展现了先民“天人合一”精神的博大与和谐……  10多年来,丁承运、傅丽娜夫妇同台演出已有上百场,并多次受邀到国外演出,合奏曲目有《神人畅》、《阳关三叠》、《渔樵问答》、《关山月》等多首。丁承运的琴风苍古遒逸、儒雅蕴藉,气象高远、一派灵机;傅丽娜的古瑟弹奏贞静柔美,指尖传情。二人琴瑟和鸣,浑然天成,听者无不称美。
& ( 07:03:47)
& ( 06:36:24)
& ( 06:14:26)
& ( 02:39:55)
& ( 02:26:12)【mini】密室逃脱D&R2由乐谱那关怎么过啊_ipadmini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2,540贴子:
【mini】密室逃脱D&R2由乐谱那关怎么过啊收藏
从图中怎么得到密码呢
难道现在玩个游戏门槛都这么高了吗?还得懂得乐谱?
你也玩儿这个呀,我也卡在了这关。。。
这关还没玩过
25743根据谱子的音符是这几个键
。。。百度有答案 全过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琴瑟和鸣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