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女作家后自杀的人是谁

查看: 19700|回复: 42
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都喜欢自杀???
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都喜欢自杀啊,难道当一个作家真有那么辛苦吗??
据本人所了解有以下几个文学界大师级的人自杀:
欧内斯特·海明威(),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他生于医生家庭,中学毕业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赴意大利前线,身负重伤,战后返美。因不满现实,又以驻外记者身份去欧洲,并开始写作。早期有《在我们的时代里》、《没有女人的男人》等短篇小说集。后发表《太阳升起了》、《永别了,武器》,反映战后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绝望心理,被视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后又发表剧本《第五纵队》、特写《西班牙的土地》、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反映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1952年发表著名的小说《老人与海》,描写老渔夫与鲨鱼搏斗的故事。1954年,他以“精通叙事艺术”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因不堪病痛折磨,于1961年在美国爱达荷州自杀而死。
他的作品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善于刻划,长于写景,语言精练,人物对话简洁,有“电报式”之称。他自题的墓志铭也表现出他的思想和语言特色:
恕我不起来啦!
海明威是因为受不了病痛的折磨而自杀,但是我觉得这还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如果病痛可以折磨人到想死的境地话,那么霍金应该是第一个也是最有资格想要自杀的人。
2.川端康成Kawabata Yasunari()
川端康成:日本作家。生于大阪市一个医生的家庭,幼失怙恃,由祖父母扶养;8岁又失祖母,16岁祖父亦亡,成为孤儿。他描写祖父之死的日记,后来稍事修改,以《十六岁日记》为题,于1925年发表。可以看出这种不幸的经历使他感到生命的脆弱和孤独。他还在读书时即倾慕《源氏物语》等日本古典小说和散文等,这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极大。少年时代他受到外公家的扶养。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系,后转国文系。1921年起与同好出版同人刊物。发表作品,以《招魂祭典一景》受到菊池宽赏识,结识横光利一,开始作家生涯,并以《伊豆舞女》(1926)等作品赢得新进作家的声誉。这一时期川端的作品,多以伊豆地方为题材,表现了纤细而敏锐的感觉和新颖的,因而同横光利一等被称为新感觉派作家。后来,这一派文学走向衰落,川端转以东京市浅草一带大众娱乐场所的女性为题材,创作了《浅草红团》、《浅草姊妹》等作品。此外,描写舞女生涯的《鲜花圆舞曲》和感叹悲哀等的《水晶幻想》、《童谣》和《女儿心》等,也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1935年开始发表、战后才修改完成的《雪国》以及战后问世的《千只鹤》()和《古都》()部作品,获得了1968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川端康成清静,对情有独钟,晚年的业余爱好是书法,汉字写得活灵活现,而内心却异常地矛盾。对于获奖后所带来的荣誉和涌来的慕名者,心里十分厌恶,这与幼年的心理封闭有关。他对夫人发脾气“家里并不是旅馆,我也不是为客人活着的。”他对因自杀身亡的古贺春江的口头禅极为赞赏,“再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
川端康成在极度忧郁、矛盾中选择了“最高的艺术”──自杀。
川端康成在极度忧郁、矛盾中选择了于日在工作室自杀身亡。川端康成自杀是因为极度的忧郁、矛盾,我觉得这才是很多作家自杀的根本原因。
这。。。没觉得自杀和诺贝尔奖有啥关系
想想没自杀的那些吧
3.还有就是中国的老舍
老舍自杀时诺贝尔文学奖正准备授给他,后因为他自杀了,两个年这个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另一位亚洲作家川端康成。
老舍() 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 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 &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受到迫害,于1966年在北京北海公园太平湖投湖自尽,时年67岁。
【著作书目】
《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1928,商务
《赵子曰》(长篇小说)1928,商务
《二马》(长篇小说)1931,商务
《》(理论)1931,齐鲁大学文学院
《小坡的生日》(长篇小说)1934,生活
《猫城记》(长篇小说)1933,现代
《离婚》(长篇小说)1933、良友
《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当代
《》(短篇小说集)1934,良友
《樱海集》(短篇小说集)19Z9,人间
《蛤藻集》(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
《》(创作经验)1937,人间
《三团一》(曲艺集)1938,重庆独立出版公司
《》(长篇小说)1939,人间;修改本,1955,人文
《火车集》(短篇小说集)1939,上杂
《残雾》(话剧)1940,商务
《文博士》(长篇小说,又名《选民》)1940,香港作者书社
《》(话剧)1941,华中图书公司
《大地龙蛇》(话剧)1941,国民图书出版社
《剑北篇》(诗集)1942,文艺奖金管理委员会出版部
《归去来兮》(话剧)1943,作家书屋
《国家至上》(话剧)与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书馆
《谁先到了重庆》(话剧)1943,重庆联友出版社
《》(话剧,又名《金声玉报》)与赵清阁合著,l943,中西书局
《贫血集》(短篇小说集)1944.文聿出版社
《》(长篇小说)1944,晨光
《惶惑》(长篇小说,是《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长篇小说,是《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东海巴山集》(短篇小说集)1946,新丰出版社
《集》(短篇小说集)1947,晨光
《集》(短篇小说集)l948,晨光
《》(话剧)1950:晨光
《龙须沟》(话剧)1951,大众
《老舍选集》1951,开明
《》(话剧)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说》1956,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馆》(话剧)1958,戏剧
《》(短篇小说)1958,作家
《》(长篇小说,又名《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上下册,1959,百花;1—3部,四川人民
《》(长篇小说,遗著,未完)
《》(中篇小说)
《老舍小说集外集》1982,北京
《老舍文艺评论集》1982,安徽人民
《老舍选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老舍戏剧全集》(1一4卷)1982,戏剧
《老舍新诗》1983,花山
《四世同堂补篇》(长篇小说)1983,百花
《老舍散文》1984,百花
《老舍经典作品选》2002,当代世界
《草原》&&未知
有人说:作家自杀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和作家所属国家的文化心理、社会条件、政治经济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本人的理解,这说明即使是对世事看的更多更清晰更透彻的作家们也不能超脱世事的羁绊,不能利用自己的这种能力避免世事的烦恼,相反会更加困惑和心事重重,这种痛楚超出了自己承载的能力便把他们推向了死亡的边缘,而他们的这种自杀行为也就显得更自然、更水到渠成——这种行为帮他们逃脱了日日夜夜、时时刻刻折磨他们的痛苦。
以下是古今中外自杀作家的名单,还缺少谁大家可以补上。
1893年,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喉咙
  1905年,中国的近代作家陈天华于12月8日蹈海自杀
  1914年,奥地利诗人乔治·特拉克尔曾因要开枪自杀被送进精神病院,而后服药过量自杀
  1916年,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病债交迫精神空虚,在自已的卧室注入过量的吗啡自杀,年仅40岁
  1923年,日本著名作家有岛武郎在轻井泽管别庄与波多野秋子一同自缢
  1925年,俄国诗人叶塞宁于因精神抑郁在一家旅馆自杀
  1927年,诗人兼学者王国维投湖自杀
  1927年,俄国诗人叶塞宁的情人、现代舞之母邓肯于叶塞宁死后,在汽车上用围巾勒死
  1930年,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4月14日开枪自杀,并留下《致大家》遗书
  1932年,美国诗人哈特·克莱恩跳海自杀
  1933年,朱湘于12月5日在南京采石矶投水自杀
  1933年,美国女诗人莎拉·蒂斯代尔自溺在纽约寓所的浴缸里
  1937年,拉丁美洲短篇小说家基罗加自杀
  1937年,匈牙利诗人尤若夫·阿蒂拉在12月3日卧轨自杀,年仅32岁
  1938年,意大利女诗人安东尼亚·波齐自杀
  1941年,前苏联女诗人玛·茨维塔郁娃回国后不久,在偏远的小镇叶拉步加自杀身亡
  1941年,前苏联女诗人勃洛克不堪忍受黑暗的世界自杀
  1941年,饱受精神分裂折磨的英国女作家弗吉尼娅·伍尔夫在3月28日投入马斯河自杀
  1942年,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寓所与自已的妻子一起服毒自杀,时年61岁
  1950年,意大利作家塞何立·帕维泽
  1956年,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于5月13日自杀
  1961年,美国作家海明威,由于多种病症和精神的困扰,在海边把双筒猎枪放进嘴里,扣动了扳机自杀
  1963年,美国自由派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经过艰难的四次自杀,最后一次拧开煤气在厨房自杀
  1965年,南非女诗人英格立德·乔科自杀
  1965年,美国诗人伦德尔·嘉雷尔撞车自杀
  1966年,中国的现代作家老舍投太明湖自杀
  1966年,傅雷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自缢
  1966年,新月派诗人陈梦家不堪文革9月3日自杀
  1967年,智利女诗人维沃莱塔·帕拉自杀
  1968年,著名作家杨朔,文化大革命中不堪迫害,服安眠药自杀
  1968年,诗人远千里于6月22日用刀片割颈动脉而死
  1970年,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在日本自卫队总监室剖腹自杀
  1971年,著名诗人闻捷不堪与戴厚英的“跨阶级恋爱”用煤气自杀
  1972年,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由于生活与理想的极度矛盾,精神苦闷,服安眠药自杀,时年,35岁
  1974年,美国自由派女,维亚·普拉斯的好友诗人安·塞克斯顿在她的汽车间里吸一氧化碳轻生
  1972年,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极力反对自杀,含煤气管自杀
  1991年,台湾作家三毛在台北自己寓所的卫生间里,用丝袜上吊自杀
  1972年,美国现代自由派诗人约翰·伯利曼在明尼苏大学自桥上跳下自杀
  1987年,3月3日女诗人蝌蚪用一把精致而锋利的手术刀割断了大腿上的静脉自杀,年仅33岁
  1989年,3月26日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1990年,诗人方向服毒自杀,死后葬于千岛湖畔
  1991年,戈麦在圆明园附近投水自杀
  1994年,顾城用斧头砍伤妻子谢烨(后不治而亡),继而在一棵树上吊颈而死
  1996年,著名诗人、报告文学家徐迟从六楼病房阳台上跳楼自,时年82岁
  2004年,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用手枪在美国加州洛斯盖多自杀于汽车内,年仅36岁
  2004年,以21岁成为中国作协最年轻成员的作家殷谦在肯德基将毒药和着热巧克力饮料一起吞下,年仅27岁
  2005年,文坛明日之星美国作家崔斯坦·伊格夫5月17日在家乡宾州的兰卡斯特自杀,年仅33岁
  2006年,日本女作家鹭泽萌前在其独居的家中自杀身亡,年仅35岁
  日本,近100多年来比较重要的自杀作家有:北村透谷(1894年自杀)、有岛武朗(1923年自杀)、芥川龙之介(1927年自杀)、太宰治(1948年自杀)、田中光英(1949年自杀)、原民喜(1951年自杀)、服部达(1956年自杀)、加藤道夫(1958年自杀)、久保荣(1958年自杀)、三岛由纪夫(1970年自杀)、火野伟平、川端康成(1972年自杀)、小林美代子(1973年自杀)……前苏联有:拉季谢夫(1802年9月服毒自杀)、叶赛宁(1925年上吊自杀)、马雅克夫斯基(1930年开枪自杀)、法捷耶夫(1956年自杀)、玛·茨维塔耶娃(1941年上吊自杀)。美国有:1916年杰克·伦敦服毒自杀,1931年V·林赛自杀,1961年海明威用猎枪自杀,1963年S·普拉斯自杀,1973年W·英奇自杀,日耶尔齐·科辛斯基自杀身亡。英国:诗人托马斯·查特顿24岁时服毒自杀,作家兼画家罗伯持·海顿1846年在自己的画室里刎颈自杀,诗人托马斯·洛威尔·贝多斯1846年服毒自杀……,女作家弗吉尼娅·伍尔芙日投水自尽。法国文学家恰夫特1794年自杀,吉拉德·德·耐弗1855年冬天上吊自杀,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1893年用裁纸刀割开了喉咙。西班牙著名作家马列亚诺·拉腊1837年用手枪自杀,拉丁美洲短篇小说家基罗加1937年自杀,匈牙利诗人尤若夫·阿蒂拉1937年自杀,奥地利作家斯持凡·茨维格夫妇,德国剧作家克莱斯特和陪伴他的亨特·福格、意大利作家塞何立·帕维泽(1950年自杀)也都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至于那些受到自杀的诱惑,却没有自杀成功的作家、正像斯蒂芬·马拉美在诗中形容的“成功地避开了自杀的诱惑”的更是不计其数。像俄国作家安德列耶夫()就曾三次想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至于那些虽然没有自杀,却因悲惨的童年或个人道遇的不幸而导致精神失常的作家也有几十位。如瑞典剧作家斯持林堡,意大利浪漫主义诗人莱奥帕尔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法国作家卢梭,德国作家荷尔德林,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均因其内心痛苦超过人的忍耐极限而导致精神分裂。
  按国家分类
  中国作家:
  屈原 自沉而死。
  卢照邻 四十岁便投河自杀。
  陈天华 1905年蹈海,年仅30岁。
  王国维 1927年投湖而死。
  邓 拓 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
服毒致死。
  储安平 前光明日报总编,大右派
传跳海自杀或被红卫兵打死
  叶以群 文艺理论家,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等
跳楼身亡。
  刘克林 《大公报》名记者
在中宣部堕楼死另说是他杀。
  老 舍 著名作家
跳北京太平湖溺死。 
  陈笑雨 文艺评论家,笔名马铁丁
游街后跳北京龙潭湖自杀,另一说为投永定河。  
  姚 溱 中宣部笔杆子 1966.8 康生秘书李鑫恐吓后上吊死。
  孟秋江 作家,前《大公报》记者 1966 在上海跳楼自杀。
  孔 厥 《新儿女英雄传》作者 1966 劳改回京跳陶然亭湖自杀。
  陈梦家 新月派诗人,考古学家
自杀。  
  傅 雷 著名翻译家
与妻子朱梅馥上吊自杀。
  罗广斌 小说《红岩》作者 1967.2 跳楼自杀,另一说是他杀。
  海 默 电影剧作家 1967 在地下室陈尸7天被指自杀。
  金仲华 老报人,上海市副市长
在书房上吊自杀。
  熊十力 国学大师
绝食身亡。  
  远千里 诗人,河北省宣传部副部长
关押时用刀片割颈动脉而死。 
  杨 朔 著名散文作家
服安眠药而死。
  周瘦鹃 鸳鸯蝴蝶派作家
在苏州周家花园跳进身亡。
  李广田 云南大学校长,著名作家。 1968 跳河身亡。
  范长江 名记者,曾任人民日报社长
在河南确山跳井身亡.
  闻 捷 著名诗人
用煤气自杀。
  冯大海 作家 时间不明 跳楼身亡。
  海 子 1989年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顾 城 1994年用斧头砍伤妻子谢烨吊颈而死
  徐 迟 1996年跳楼自尽,时年82岁
  张纯如 2004年华裔女作家用手枪在美国加州洛斯盖多自杀于汽车内,年仅36岁
  日本,近100多年来比较重要的自杀作家有:
  北村透谷(1894年自杀)、
  有岛武朗(1923年自杀)、
  芥川龙之介(1927年自杀)、
  太宰治(1948年自杀)、
  田中光英(1949年自杀)、
  原民喜(1951年自杀)、
  服部达(1956年自杀)、
  加藤道夫(1958年自杀)、
  久保荣(1958年自杀)、
  三岛由纪夫(1970年自杀)、
  火野伟平、川端康成(1972年自杀)、
  小林美代子(1973年自杀)
  前苏联有:
  拉季谢夫(1802年9月服毒自杀)、
  叶赛宁(1925年上吊自杀)、
  马雅克夫斯基(1930年开枪自杀)、
  法捷耶夫(1956年自杀)、
  玛·茨维塔耶娃(1941年上吊自杀)。
  美国有:
  1916年杰克·伦敦服毒自杀,
  1931年V·林赛自杀,
  1961年海明威用猎枪自杀,
  1963年S·普拉斯自杀,
  1973年W·英奇自杀,
  日耶尔齐·科辛斯基自杀身亡。
  英国:
  诗人托马斯·查特顿24岁时服毒自杀,
  作家兼画家罗伯持·海顿1846年在自己的画室里刎颈自杀,
  诗人托马斯·洛威尔·贝多斯1846年服毒自杀……,
  女作家弗吉尼娅·伍尔芙日投水自尽。
  法国文学家
  恰夫特1794年自杀,
  吉拉德·德·耐弗1855年冬天上吊自杀,
  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1893年用裁纸刀割开了喉咙。
  西班牙著名作家马列亚诺·拉腊1837年用手枪自杀,
  拉丁美洲短篇小说家基罗加1937年自杀,
  匈牙利诗人尤若夫·阿蒂拉1937年自杀,
  奥地利作家斯持凡·茨维格夫妇,
  德国剧作家克莱斯特和陪伴他的亨特·福格、也都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意大利作家塞何立·帕维泽(1950年自杀)
莫泊桑是自杀未遂吧
莫泊桑是自杀未遂,但是也属于自杀,这里讲的是行为而不是结果。
作家自杀是否作为一个显性群体被关注?
读读迪尔凯姆《论自杀》或许……
不管怎么说,还是热爱生命吧。
天哪,看到这些,正证实我的平时的猜测,很多人就算不是自杀,也是由于对世事的洞察和迷惘,精神上备受折磨至死啊……所谓艺术,到底是不是好东西,走进它的人,欲罢不愿,也不能,折磨致死……
何必再作虚伪的肤浅的通达之谈呢?
我们,我们的同伴,到底该怎样,没有答案。
大家都来谈谈死亡,能说多少是多少,我觉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说实在话,我很怀疑死后是不是一缕香魂随风散,说不定死后真的有另外一个世界呢
邓 拓 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
服毒致死。
  储安平 前光明日报总编,大右派
传跳海自杀或被红卫兵打死
  叶以群 文艺理论家,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等
跳楼身亡。
  刘克林 《大公报》名记者
在中宣部堕楼死另说是他杀。
  老 舍 著名作家
跳北京太平湖溺死。 
  陈笑雨 文艺评论家,笔名马铁丁
游街后跳北京龙潭湖自杀,另一说为投永定河。  
  姚 溱 中宣部笔杆子 1966.8 康生秘书李鑫恐吓后上吊死。
  孟秋江 作家,前《大公报》记者 1966 在上海跳楼自杀。
  孔 厥 《新儿女英雄传》作者 1966 劳改回京跳陶然亭湖自杀。
  陈梦家 新月派诗人,考古学家
自杀。  
  傅 雷 著名翻译家
与妻子朱梅馥上吊自杀。
  罗广斌 小说《红岩》作者 1967.2 跳楼自杀,另一说是他杀。
  海 默 电影剧作家 1967 在地下室陈尸7天被指自杀。
  金仲华 老报人,上海市副市长
在书房上吊自杀。
  熊十力 国学大师
绝食身亡。  
  远千里 诗人,河北省宣传部副部长
关押时用刀片割颈动脉而死。 
  杨 朔 著名散文作家
服安眠药而死。
  周瘦鹃 鸳鸯蝴蝶派作家
在苏州周家花园跳进身亡。
  李广田 云南大学校长,著名作家。 1968 跳河身亡。
  范长江 名记者,曾任人民日报社长
在河南确山跳井身亡.
  闻 捷 著名诗人
用煤气自杀。
看到这一段,真让我心惊,本想跟个调侃的贴,一看到这段,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不是得诺贝尔奖的人喜欢自杀,是因为诺贝尔文学奖侧重精神层面,注重理想化的作品,而在理想化上登峰造极的人思想往往容易偏激,个性容易敏感,也就容易自杀。
文学人士更多愁善感。
Powered by>>
>>
尤金&奥尼尔
  Eugene O'Neill()尤金&奥尼尔是美国著名剧作家,他曾经在1936年凭借代表作《天边外》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获奖理由是: &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
  奥尼尔是位多产作家,一生创作独幕剧21部,多幕剧28部。其中优秀剧作有:《东航卡迪夫》(1914)、《加勒比斯之月》(1917)、《天边外》(1918)、《安娜&克利斯蒂》(1920)、《琼斯皇帝》(1920)、《毛猿》(1921)、《榆树下的欲望》(1924)、《奇异的插曲》(1927)、《啊、荒野》(1923)、《无穷的岁月》(1933)、《送冰人来了》(1939)等。奥尼尔生前三次获普利策奖。作家自认为并得到公认的最好作品是《长夜漫漫路迢迢》。这部带有自传性的剧作,按作家生前声明,在他死后的1956年首次在瑞典上演,并又一次获得普利策奖。
  奥尼尔是美国史上的一座丰碑。他卓有成就的戏剧创作,标志着美国民族戏剧的成熟,并使之赶上世界水平。奥尼尔的戏剧师承斯特林堡和易卜生的艺术风格,把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和现代的表现主义技巧结合起来,开掘人类心灵的底层。作者一生最关注的主题,是人在外在压力下性格的扭曲,乃至人格的分裂过程。作为现代悲剧作家,他的大量心理悲剧既烙下了现代各种心理分析学(尤其是弗洛伊德主义)的印记,又沉重地渗透着古希腊的悲剧意识。1936年,&由于他那体现了传统悲剧概念的剧作作具有的魅力、真挚和深沉的激情&,奥尼尔获诺贝尔文学奖。
  以下是尤金&奥尼尔生平及其代表作的相关资料:
  尤金&奥尼尔:美国戏剧家。出身于演员家庭,幼时跟随从事旅行 演出的父亲在美国各地生活。年曾在几个寄宿学校求学,后进普林斯顿大学肄业。一年后辍学,从事过多种职业,到过国外许多地方,有丰富的海上生活的经验。1912年患肺结核,在治疗期间,开始决定从事戏剧创作,曾写了8个独幕剧和2部长剧,自称其中只有《东航加的夫》是值得回忆的。年,在哈佛大学贝克尔教授开办的戏剧写作班学习。1916年开始参加非商业性的普罗文斯敦剧社的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这时期他创作了许多独幕剧,广泛地反映了他所熟悉的海上生活,在精选题材、烘托背景和塑造人物性格方面,都显露了他的艺术才华。1920年写了两部多幕剧《天边外》和《琼斯皇帝》,才确立了他在戏剧界的重要地位。
  《天边外》描写一个美国农民家庭的不幸的生活。罗伯特&马约和安德罗兄弟二人同时爱上邻女露芝,露芝决定和罗伯特结婚,罗伯特本幻想去天边外生活,结了婚就只得留在家中务农;他的哥哥安德罗本想在家务农,只好去天边外。罗伯特不会经营农业,家境日益困难,露芝婚后不久就与他感情不合。他最后死于肺病,临死前对安德罗说,他和露芝都是生活中的失败者,而安德罗则是他们三人中最大的失败者,因为他放弃了他应该从事的农业去经营商业投机。马约一家的生活理想都被无情的现实所破坏。《天边外》被认为是一部标准的现代悲剧,它也反映了作者对待人生的消极态度。这部剧作保持着悲剧情节的一致性。它分为三幕,每幕两场:一在室外,一眼看到天边;一在室内,看不到天边。这两种场景交替出现,表明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遥远。它继承了古代的悲剧创作传统,为作者首次赢得普利策奖。
  《琼斯皇帝》是一部表现主义的剧作。它描写一个岛上的黑人首领琼斯的悲剧故事。他背叛了自己的种族,遭到黑人群众的反对,企图穿过一座森林逃走,结果被追捕者杀死。这个剧本不分幕,只分场,许多场面只是描写琼斯一个人在森林里的活动,他的紧张的心情,恐惧的心理,精神恍惚和下意识的行动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种种幻象等,都是表现主义的创作特征。剧中用节奏不断加快的鼓声一步步加紧催促琼斯在艰难的环境中走向死亡,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这部剧作还包含着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神秘主义和情节剧的多种特征。演出时运用复杂的布景、灯光以及蔚为奇观的服装道具,借以展现创作主题;然而它的思想内容却有很大的局限。
  奥尼尔的《克里斯&克里斯托夫逊》也是1920年的作品,后来被改写成《安娜&克里斯蒂》(1922),作者因此再次获得普利策奖。它主要描写船长的女儿安娜的遭遇。她的父亲对海上生活已十分厌倦,让她居住在内地,避免和海员结婚。不料她后来沦落成为妓女,几经周折,结果仍然要与一个海员结婚。为什么事情的发展总要违背人们的主观愿望呢?这在奥尼尔看来是个不可理解的问题。对于安娜这个人物,作者是深表同情的。他希望她能够结婚,重新作人,因此给剧本安排了一个易卜生式的没有结局的结局。
  在完成《安娜□克里斯蒂》的同时,奥尼尔创作了一部兼有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戏剧《毛猿》(1922)。主人公扬克是一艘远洋轮船上的司炉,以身强力壮得到同伴的敬畏而自豪,但遭到旅客中一个有钱的女人的侮辱,便到去寻找他的生活地位,最后只好与动物园的一只大猩猩结交朋友,结果却死在它的大力拥抱之中。剧本表明在冷酷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象扬克这样的工人只能忍受非人的待遇。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只会遭到更加悲惨的结局。
  奥尼尔运用各种创作方法反映社会问题,1925年完成的《榆树下的欲望》则是他在创作中又一次取得的重要的现实主义成就。这个剧本描写资产阶级家庭争夺财产及其后果。75岁的伊弗拉姆&卡博将前妻的田庄据为己有,希望他的新婚妻子艾比能够生一个孩子继承这一产业。艾比因此去向卡博和前妻生的儿子埃本调情,两人生了一个孩子,同时也产生了真实的爱情。埃本向父亲说明了事情真相,卡博也向埃本透露艾比和他生的孩子将继承遗产。埃本大怒。艾比为了表明她对埃本的爱情,把孩子掐死。埃本不得不去报警,并承认自己也参与了这一罪行,和艾比共同接受法律的惩罚。这部剧作的主题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从中也可看出古代希腊悲剧的影响。
  1926年,奥尼尔又发表了一部象征主义戏剧《伟大之神布朗》,描写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家在资本主义社会所经历的失败和痛苦,但内容比较抽象,象征性的东西很多。作者运用面具以表现人物的双重人格,运用独白以表现他的内心活动。这种表现手法在他的剧作《拉撒路笑了》(1927)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拉撒路笑了》写拉撒路从坟墓里回来以后的生活。他是征服死亡的爱情和快乐的象征。剧中有许多时代不同的人物和各种合唱队,使用面具,场面奇特。这表明作者越来越脱离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它企图表现死亡把人们从现实生活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而进入永远快乐的境界。
  在《奇妙的插曲》(1928)中,奥尼尔力图反映人们所经历的痛苦的生活。这是一部九幕长剧,主要描写一个女人和几个男人之间的关系。女主人公尼娜由于父亲的阻挠,不能和心爱的人结婚。和她结婚的人,她又不爱。她和情人生下了一个孩子,却不让他知道谁是他的父亲。以后她也百般阻挠儿子和他心爱的女子结婚。她的父亲和丈夫先后逝世,儿子也离她而去,她对生活已感到十分厌倦,只求安静地等待死亡。剧本着重表现了人物的情欲以及内心活动和痛苦,进行了种种心理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对作者的影响。
  在此以后,奥尼尔又完成了一部著名的长剧《哀悼》(1931)。这是套用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的三部曲《奥瑞斯忒亚》的格式写的一个三部曲。古希腊英雄阿伽门农及其一家被改为美国将军曼农及其一家。剧情发生在新英格兰,时间在美国内战以后。奥尼尔通过曼农家族复仇的故事,企图表现个人理想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冲突。古希腊人的命运观念和复仇观念被个人情欲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所代替,妨碍人们实现理想的各种阻力,使曼农一家遭到悲惨的结局。这也表现了作者的宿命论观点。
  《哀悼》曾经引起美国评论家和广大观众的兴趣,一般评价都很高。但从此以后,奥尼尔的创作力逐渐衰退,作品的数量与质量都不能和过去相比。他计划写的剧本,有的没有完成,有的则被他撕毁。
  1933年,奥尼尔写了一部喜剧《啊,荒野!》,它描写20世纪初美国一个小城市的故事。作者称它为&回忆的喜剧&,其中可能包括他本人童年时的某些生活。1940年他写了一部重要的自传体戏剧《直到夜晚的漫长一天》(1956),描写一个家庭的不幸的生活。奥尼尔在剧中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种不幸和痛苦有什么意义?谁应该对这种悲剧负责?奥尼尔始终为这类问题所困扰。
  1939年,奥尼尔写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剧本《卖冰的人来了》(1946),写一群失业者终日喝酒聊天,无路可走,充满幻想,等待着一个五金推销商的到来。有一天他终于来到他们中间,却劝他们放弃幻想,面对现实,以得到平静。剧本反映了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之后所出现的严重的社会问题,以及作者的消极悲观的态度。这个剧本于1946年上演,打破了作者自1934年以来在美国剧坛上的沉寂状态。但这时他已在经受疾病的折磨,生活不能自理,几乎无法创作。
  奥尼尔是美国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剧作家。美国戏剧真正成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在20世纪20至30代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荣局面,获得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首先应该归功于奥尼尔在戏剧创作中所取得的成就。
  奥尼尔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十分关心美国的社会问题,力图通过戏剧形式加以反映,因而他的戏剧创作获得高度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他对于欧洲各国的戏剧也十分重视,从古希腊到现代欧洲的戏剧,他接受了多方面的影响;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因此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对世界各国的戏剧艺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奥尼尔严肃地对待戏剧事业,他一贯反对美国商业性质的戏剧,对于美国的戏剧改革运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作品取材于他所熟悉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海上生活和美国新英格兰的生活;他又深入研究了美国社会问题的病根,对它们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因此他的创作内容具有普遍意义。但他看不到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途径,愈来愈感到烦恼、痛苦和失望,因而给一些作品涂上了悲观主义和神秘主义的色彩。在他的作品中,悲剧占有重要地位,古代希腊悲剧对它们的影响很深。古希腊悲剧表现人同命运的搏斗,奥尼尔则表现人同生活环境的斗争。他企图用生活环境解释古代希腊人的命运观念。
  在现代欧洲戏剧家中,易卜生、斯特林堡和表现主义作家对奥尼尔都产生了比较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广泛地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的社会,其中也反映了唯心主义思想对他的影响。
  主要剧作有《天边外》、《安娜&克利斯蒂》、《无穷的岁月》和自传性剧作《长夜漫漫路迢迢》等。1936年,&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由于在戏剧创作上取得了重要成就,他曾经四次获得普利策奖(、),193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天边外》(1920)是奥尼尔的成名作,奠定了他在美国剧坛首屈一指的地位。该剧以罗伯特与安迪兄弟俩争夺情人,双方都在一时气愤中错误地选择人生道路所造成的悲剧,揭示了人们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痛苦情绪,仿佛这一切全在&天边外&。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使他获得1920年普利策奖。《毛猿》(1921)是一出包含有典型的表现主义手法的戏,它不分幕,全剧由八场组成,情节简单,多采用大段独白。它以邮船司炉工扬基为中心人物,叙述他如何在非人条件下为老板干活,却被老爷太太们视为人猿,最后只有到动物园去向黑猩猩诉说痛苦,被黑猩猩拥抱而死。《悲悼三部曲》(1931)是希腊悲剧的推陈出新,是向埃斯库罗斯与莎士比亚看齐而努力迈进的一大步,被认为是奥尼尔最重要的作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诺贝尔文学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