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的国民党将领军李子良起义了吗

著名川剧音乐家李子良
著名川剧音乐家李子良
& 李子良(1907---1979),重庆市铜梁县福果乡人,川剧音乐家、教育家,著名鼓师。他谙熟川剧五种声腔,在锣鼓套打与帮腔方面,吸收诸家之长并加以创新,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李子良先生爱才惜才,培养了众多鼓师、琴师和领腔。曾任西南川剧演出团团长、重庆市川剧院一团团长,为重庆的川剧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
李子良自幼师从陈冶宣学习川剧打击乐,1929年加入遂宁文华班,向鼓师黄跃武学艺;1933年到泸州搭班,拜名演员兼鼓师曹俊臣为徒。李子良勤奋好学,刻苦努力,打击乐功底深厚,演奏技艺精湛,在同班师友的抬爱下,年青的李子良从一个优秀的大钵匠登上了鼓师宝座。为博采众长李子良辗转各州府县吸取资阳河,泸州河的高腔套打艺术和演奏特点,融合派打击之长形成自已的打击风格,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时的李子良已是重庆又新大戏院常任鼓师了。他常和川剧艺术家张德成,周裕祥、阳友鹤、刘成基、吴晓雷、陈书舫、李文韵等合作,配合默契,深得同行的赞誉和观众称道!&& &
李子良在和各家名派名流合作中,虚心听取名家们的指点,并互相探讨,其司鼓技艺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但李子良并不满足,还诚恳请教川剧大师张德成,张老开怀一笑,他说:“你师出有道,乃曹公得意弟子矣,有很深的”见架功夫,“其鼓眼大套,明快准确,节奏鲜明且韵味实足,但这只是鼓师应有的素质,你要成为真正的司鼓巨匠,那就要认真探索川剧高腔犯宫戏的演奏技艺,难应高腔犯宫戏者,只能算半鼓师”。&& &
李子良听罢次日便乘“长虹号”赶赴泸州,会同许云伍(许咏明之父),带丰厚礼品到老郎庙叩门求艺。可见李子良虚怀若谷,学艺认真,从艺执着,对待艺术之严肃堪称后辈学习之典范。李子良泸州之行获益非浅,撑握了高腔犯宫戏能演奏技艺,经与名家们再度合作演凑更加完美。张德成演出的《龙风剑》、《铁冠图》皆是李子良为他司鼓,得到了张老赞誉。所司鼓的高腔大本戏如《红梅》、《班超》、《琵琶记》、《金印》、《红袍》、《金钗记》、《彩楼记》等犯宫戏,独具一格,成为川剧界擅长犯宫戏的著名司鼓专家。&& &
李子良培养的弟子甚多,杨才胜、罗升诃、胥明贵、邓子君、柳青凤、漆瑞齐、宋永洪、刘光辉、代彩萍、白正容等等,均是当前川剧鼓师、打击、帮腔中的精英。&&
2006年12月30日下午,纪念川剧音乐家李子良诞辰100周年的专场演出在重庆金汤街重啤剧场举行。&
转载罗氏家园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无湘不成军——湖湘3000国民党将军》827
1946519499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伞兵起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