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顺口的诗歌谁知道,跪求一个网站你懂的

谁知道诗中常用来表达壮志难酬的词语?比如“华发”_百度作业帮
谁知道诗中常用来表达壮志难酬的词语?比如“华发”
谁知道诗中常用来表达壮志难酬的词语?比如“华发”
怎堪奈何回首消磨茫然无奈几多我觉得这些词语都可以入诗,用来表达壮志难酬.[转载]诗词入门十八讲【7—11】
诗词入门十八讲【7—11】
七、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如上所述,比、兴创作手法的运用,是为了达到诗歌的形象思维、艺术夸张、含蓄蕴藉等艺术效果,而这些效果又是为诗歌的思想内容服务的。据古籍载:上古时代人民群众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编成歌谣,歌唱出来,流传开去,颇像今天的流行顺口溜。"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这叫做"采风"。西汉经学大师郑玄解释说:上面派官来"采风",老百姓对当今统治者的过失、失误,不敢直说,于是就采取类比的方法歌唱出来,这就叫做"比";老百姓对当今统治者的美誉、德政,直接说出来怕有谄媚之嫌,于是就歌唱些别的好事情来赞赏劝导,这就叫做"兴"。追根究底,比、兴的"知识产权",属于古代人民群众,是他们用以反映自己心声、讽刺或赞美统治者的诗歌艺术,是具有时代特色、广泛社会内容的诗歌艺术。所以到了后代,诗人们常以比、兴一词,借指其所要求于诗歌的社会内容。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的追随者张籍,写了不少揭露社会矛盾、反映人民疾苦、抨击统治集团的诗篇。白居易写诗赞扬他:"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读张籍古乐府》)可见,比、兴是同"空文"相对立的,是与那些"无病呻吟"的作品格格不入的。今天我们学习比、兴的创作手法,不能仅仅当作是单纯的技巧磨练,而是应该继承和发扬先人的优良传统,尽可能地反映人民心声、社会内容和时代精神,追求思想性、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一)认真读点诗词
&&&&&&&我认为,要想从读诗词中较快地学到比、兴创作手法,提高创作水平,须注意四个结合:
&&&&&&&一是读古典诗词与读现代人的旧体诗结合。
&&&&&&&我们在读古典诗词的同时,还要有选择地读点现代人的旧体诗,从中学习如何古为今用、化旧词为新意,怎样用比、兴创作手法表现现代事物、现代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意。如果我们只埋头于古典诗词之中,而不适当地读些现代人的旧体诗,则有拘古不化之虞。李、杜的诗是一定要学的,不学则不能继承我国诗歌最辉煌、最优秀的历史遗产。但我们不能苛求古人,想从他们那里能找到反映现代事物、现代思想情感的现成模式。因为他们没有见过飞机、大炮,更没有见过宇宙飞船、信息高速公路;他们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更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还有什么迪斯科、卡拉OK、集体婚礼、蜜月旅行等等,你要是去请教柳永、秦观,他们定是无可奉告。我们写旧体诗,绝不是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退回到古代去,而是借传统的形式,抒发现代的思想情感,反映现代的新鲜事物。正如晚清发起"诗界革命"的黄遵宪所说:"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所以,写旧体诗的意义,全在于用旧调谱出新意来。要创作就需要有借鉴----有选择地读现代人的旧体诗。"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现代人写旧体诗的很多,也不乏优秀的作品,但读得过多,恐怕精力上承受不了,需要选择那些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统一,又投我们情怀的作品来读。
&&&&&&&二是泛读和精读结合。
&&&&&&&所谓泛读,就是要求从字面上弄通一首诗或词,大致上领会诗意、词意。精读则要求好好琢磨,在头脑里艺术地再现作者彼时彼地所感受的表象,领会作者的心情和艺术构思,并且反复吟诵,背熟记牢。没有相当数量的泛读,不广泛地接触各种题材、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诗词,可供你选择精读的园地就不大,同时,当你写作需要参考某种作品时,往往"踏破铁鞋无觅处"。没有一定数量的精读,就不能深刻领会诗词的内涵。所谓"诗无达诂",许多好诗词,是要在反复吟诵中,逐渐悟出区区数行里所包含的丰富内容,有自己的新体会。同时,只有精读相当数量的诗词,才能在自己的记忆库中,储存各种创作套路、诗词语汇、诗律词调等。储存得越多,当你动笔时,可供选择和取用的"框架"和"零部件"越丰富。
&&&&&&&古人的许多名篇佳句,就是从他的前人的作品中,或借鉴其"框架",或摘录其"零部件"缀连而成的。例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有人研究,这是摹仿唐人张谓的《春园家宴》中的"竹里行厨人不见,花间觅路鸟先知"而成的。又如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则借鉴了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站在巨人肩上,比巨人更高。学作诗也是同样一个道理。苏轼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概括了泛读和精读的关系,读诗词和创作的关系。
&&&&&&&选择哪些诗词来精读呢?有人主张要精读名篇,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什么算名篇?往往各时代、各阶级、甚至各个人鉴赏标准都不一样,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境遇,情趣也大相迥异。我的体会是,各种选读本和教材上开列的名篇目录等,可供参考,但不宜抱着不放。不妨先进行泛读,多流览些作品,看看哪首诗或词,你读得最投入,最感兴趣,最引发你心灵上的共鸣,那你就在这首诗或词上多下工夫,即使它在名篇榜上无名。这样的作品,由于你喜爱它,就容易理解它,也容易背得熟,记得牢。有些作品,虽是名篇,你若不喜爱,硬去啃它,往往费工很大,而所得甚少,勉强背了,过不多久又忘了。记得"九一三"事件之后,社会上传抄白居易的《放言》其三(见本书《二怎样学会读诗词》)。我读了之后,感触很深,就把《放言》五首都找出来读,而最感兴趣的,还有其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后来在"四人帮"猖獗时,读清人龚自珍的《咏史》: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当时感到,这首诗好像百多年前的诗人为今天的灾难而写的,是投"四人帮"及其爪牙的标枪和匕首,于是反复吟诵。二十多年过去了,当时读的许多诗词,现在大都印象模糊,而这三首及其他一些引起共鸣、为之动情的诗词,至今还能背诵得出来。
&&&&&&&我的体会是:在广泛接触古今旧体诗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筛选,精读自己喜爱的作品,比按名家推荐,或教材开列的目录去精读,效果好得多。精读什么作品,不妨"从心所欲",无须随人俯仰。
&&&&&&&三是读诗词与读古籍结合。
&&&&&&&写诗词用比、兴两法,须掌握大量的物象、典故、警语名句等。这些,大都要从书本中得来。杜甫在介绍自己学诗的经验的诗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北宋西昆派代人物黄山谷称杜诗"无字无来历"。(见钱钟书《谈艺录》177页)而我们不少老同志,尤其军队中的老同志,青少年时期辍学参加革命,读古籍不多,现在年纪大了,去啃《十三经》、《二十四史》、《诸子集成》等大部头古籍,是比较困难的。一席盛宴胃口受不了,而吃个零嘴却无妨。我们可以在读诗词的同时,好好读注释,并以此为索引,去查找古籍,随便翻翻,一来调剂一下读物,再者从中学点知识,积累物象、典故,采撷警语名句。我读李白《战城南》中的两句:"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为弄通"洗兵"的典故,重读《史记.周本纪》中的武王伐纣时天雨洗兵的故事,以后作诗常以"天雨洗兵"象征革命胜利进军。读到武王灭殷之后,"纵马于华山之阴,放牛于桃林之虚"的典故,将当代诗人臧克家的"老牛已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衍化为:"夕照南山昂首马,霞浮西岭奋蹄牛。"以南山马、西岭牛比喻进了干休所的老干部。后以这两句为颈联,凑成《七律.晚晴》,赞颂进了干休所发挥余热的老干部们:
&&&&&&&为有童心春驻留,鬓霜未必气横秋。
&&&&&&&引风苹末爽津渡,驱雾天涯清宇楼。
&&&&&&&夕照南山昂首马,霞浮西岭奋蹄牛。
&&&&&&&衔觞好读非陶令,老至不知思孔丘。
&&&&&&&这首拙作除引用《周本纪》典故之外,还涉及李挚的《焚书.童心说》、宋玉的《风赋》、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论语.述而》等古籍。那些古籍,有的幼年曾读过,但大都忘了,主要是离休之后从"吃零嘴"中重新检起来的。
四是读诗词与创作实践结合。&&&&&&&当客观现实与你的心灵相击撞,迸发出情感火花,激起创作冲动时,动笔之前,不妨再翻翻你过去读过而与当前情趣相投的作品,从中借鉴艺术构思、表现手法、诗词语汇。在迫切求索心情的驱使下,可能学得更专注,往往"探骊得珠",得前人作品精蕴之所在。但取用时可不能照抄照搬。郑板桥有诗云:"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有时写作碰到难点,也不妨到前人作品中去求援。苏联瓦解、东欧巨变时,胸中那不吐不快的垒块,想以平平仄仄平抒发之;同时,有的老战友、老同学来信中极度悲观的看法,我也不能苟同,想以诗答之。于是动笔写《七律.望星辰》。已把前三联写好:
&&&&&&&野老闲来为杞人,空愁天坠望星辰。
&&&&&&&未闻鼙鼓催锺会,却见降旗悬蜀城。
&&&&&&&失马焉知非福至,诞婴阵痛乃新生。
&&&&&&&首联是"起兴";颔联是对苏联、东欧风云突变的感慨;颈联表明自己的观点--这未必是坏事,可能是新的历史转折。尾联想表达这样的思想:在这种国际大气候下,怎么把我们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这是最重要的。憋了大半天,怎么也想不出适当的形象来表达。当想起清人龚自珍曾写过不少忧国愤世和对理想生活期待的诗歌,于是就找来翻翻,当读到《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时,其一中的两句"四海变秋气,一室难为春。"使人豁然开朗,很快写出尾联来:
&&&&&&&骤然四海秋萧索,安得一家春媚明。
&&&&&&&别小看这种"临时抱佛脚"式的学习,它不仅立竿见影,而且能把学得的东西,储存在自己记忆库里显要的位置上,印象深刻,便于调取。
九、近体诗平仄的基本规则
&&&&&&&在辨四声的基础上学会了辨平仄,就可以学平仄配置的规则了。学这规则,最好从学平仄标准句式开始。所谓标准句式,就是一句诗的每个字都符合平仄要求,也就是理想的句式。但作诗为照顾字义,允许在非关键的字眼上有条件地变通,所以不论前人今人所作的格律诗,许多并非标准句式。但是学平仄配置,则应从学标准句式开始。好象学打麻将,学会了"推倒胡"-----怎么把万、条、饼等配成胡、将等简单的规则,再学什么"一条龙"、"清一色"、"门前清"等算翻的复杂规则就有基础了。就平仄配置的规则而言,它比麻将规则简单得多,但运用到做诗上,并不那么容易,因为它还包含有关文学修养的许多问题。
&&&&&&&学标准句式,先要懂得诗句的音节,格律诗的抑扬顿挫的声调和节奏,是通过诗句中音节的平仄上下交递、左右回环体现出来的。
五言诗句有三个音节:头两字叫头节;中间两字叫腹节;最后一字叫脚节。七言诗句比五言多两字,也就是多一个音节。这个音节是在最前头的,叫顶节,其后各节名称同五言诗句同,依次为头节、腹节、脚节。标示如下:
&&&&&&&五言诗句:白日|依山|尽(王之涣《登鹳雀楼》)
&&&&&&&&&&&&&
∧ ∧ ∣
&&&&&&&&&&&&&&&&&&&&&&&&&&&
仄仄|平平|仄
&&&&&&&&&&&&&
∧ ∧ ∣
&&&&&&&&&&&&&&&&&&&&&&&&&&&
头节|腹节|脚节
七言诗句: 西山|白雪|山城|戍(杜甫《望野》)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顶节|头节|腹节|脚节
&&&&&&&五言、七言的标准句式,并不复杂,各为两类四式。
&&&&&&&五言标准句式分仄起、平起两类。仄起就是诗句的头节是仄仄;平起就是诗句的头节是平平。两类又各分两式。即:仄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平起平收式。仄起仄收式----头节和脚节都是仄声,不入韵句;仄起平收式----头节仄声,脚节平声,入韵句。平起仄收式----头节平声,脚节仄声,不入韵;平起平收式----头节和脚节都是平声,入韵。例句如下:
&&&&&&&仄起仄收式:白日|依山|尽(王之涣《登黄鹳雀楼》)
&&&&&&&&&&&&&&&仄仄|平平|仄
&&&&&&&为叙述简便计,把这种句式叫作甲1式。
&&&&&&&仄起平收式:落日|五湖|游(薛莹《秋日湖上》)
&&&&&&&&&&&&&&&仄仄|仄平|平
&&&&&&&为叙述简便计,把这种句式叫作甲2式。
&&&&&&&平起仄收式:林中|观易|罢(韦应物《答李瀚》)
&&&&&&&&&&&&&&&平平|平仄|仄
&&&&&&&为叙述方便计,把这种句式叫作乙1式。
&&&&&&&平起平收式:花枝|出建|章(皇甫冉《婕妤怨》)
&&&&&&&&&&&&&&&平平|仄仄|平
&&&&&&&为叙述方便计,把这种句式叫作乙2式。
&&&&&&&五言诗的标准句式就这四种:
&&&&&&&甲1式:仄仄|平平|仄
&&&&&&&甲2式:仄仄|仄平|平
&&&&&&&乙1式:平平|平仄|仄
&&&&&&&乙2式:平平|仄仄|平
&&&&&&&从这四种标准句式中,可以看出音节间的平仄交递:凡头节是仄仄的,腹节或者是平平,或者是仄平;凡头节是平平的,腹节或者是仄仄,或者是平仄;脚节,押韵句平声,不押韵句仄声。这叫作句中音节平仄相间。一个音节两个字,相间是"间"在音节的第二字上,第一字未必“间"。这是平仄的第一条基本规则,初学者必须首先弄明白。
&&&&&&&用以上四种标准句式作首句,可以组成四种标准的五绝句式。例诗如下:
1.首句仄起仄收式。为叙述方便计,把这种形式叫作1型:
&&&&&&&&&&&&&王之涣《登黄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甲1)
&&&&&&&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乙2)
&&&&&&&欲穷千里目,平平平仄仄(乙1)
&&&&&&&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甲2)
&&&&&&&(注:"欲"该平而仄,因在非音节的字眼上,可以变通。)
2.首句仄起平收式。为叙述方便计,把这种形式叫作2型:
&&&&&&&&&&&&&薛莹《秋日湖上》
&&&&&&&落日五湖游,仄仄仄平平(甲2)
&&&&&&&烟波处处愁。平平仄仄平(乙2)
&&&&&&&沉浮千古事,平平平仄仄(乙1)
&&&&&&&谁与问东流。仄仄仄平平(甲2]
&&&&&&&(注:"谁"该仄而平,变通用字。)
3.首句平起仄收式。为叙述方便计,把这种形式叫作3型:
&&&&&&&&&&&&&韦应物《答李瀚》
&&&&&&&林中观易罢,平平平仄仄(乙1)
&&&&&&&溪上对鸥闲。仄仄仄平平(甲2)
&&&&&&&楚俗饶词客,仄仄平平仄(甲1)
&&&&&&&何人最往还。平平仄仄平(乙2)
&&&&&&&(注:"溪"该仄而平,变通用字。)
4.首句平起平收。为叙述方便计,把这种形式叫作4型:
&&&&&&&&&&&&&皇甫冉《婕妤怨》
&&&&&&&花枝出建章,平平仄仄平(乙2)
&&&&&&&凤管发昭阳。仄仄仄平平(甲2)
&&&&&&&借问承恩者,仄仄平平仄(甲1)
&&&&&&&双娥几许长。平平仄仄平(乙2)
&&&&&&&(注:这首诗每句都是标准句式,没有变通用字)
&&&&&&&五言诗以首句不入韵为常,大多采用1型和3型,采用2型和4型的较少。
律诗,专就形式而言,不过是绝句的重迭(首句入韵的例外,第五句要换成仄脚)。把绝句格式学好了,学律诗格式并不难。这里按五绝四型的次序,举例如下:&&&&
五律1型(首句仄起仄收):
&&&&&&&&&&&&&杜甫《水槛遣心》
&&&&&&&去郭轩槛敞,仄仄平平仄(甲1)
&&&&&&&无村眺望赊。平平仄仄平(乙2)
&&&&&&&澄江平少岸,平平平仄仄(乙1)
&&&&&&&幽树晚多花。仄仄仄平平(甲2)
&&&&&&&细雨鱼儿出,仄仄平平仄(甲1)
&&&&&&&微风燕子斜。平平仄仄平(乙2)
&&&&&&&城中十万户,平平平仄仄(乙1)
&&&&&&&此地两三家。仄仄仄平平(甲2)
&&&&&&&(注:"幽"该仄而平,"十"该平而仄。)
&&&&&&&五律1型是两个五绝1型的重迭。
&&&&&&&五律2型(首句仄起平收):
&&&&&&&&&&&&&王维《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仄仄仄平平(甲2)
&&&&&&&连山到海隅。平平仄仄平(乙2)
&&&&&&&白云回望合,平平平仄仄(乙1)
&&&&&&&青霭入看无。仄仄仄平平(甲2)
&&&&&&&分野中峰变,仄仄平平仄(甲1)
&&&&&&&阴晴众壑殊。平平仄仄平(乙2)
&&&&&&&欲投何处宿,平平平仄仄(乙1)
&&&&&&&隔水问樵夫。仄仄仄平平(甲2)
&&&&&&&(注:"白"、"欲"该平而仄,"青"、"分"该仄而平。)
&&&&&&&五律2型是五绝2型与五绝1型重迭。
&&&&&&&五律3型(首句平起仄收):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平平平仄仄(乙1)
&&&&&&&白水绕东城。仄仄仄平平(甲2)
&&&&&&&此地一为别,仄仄平平仄(甲1)
&&&&&&&孤蓬万里征。平平仄仄平(乙2)
&&&&&&&浮云游子意,平平平仄仄(乙1)
&&&&&&&落日故人情。仄仄仄平平(甲2)
&&&&&&&挥手自兹去,仄仄平平仄(甲1)
&&&&&&&萧萧班马鸣。平平仄仄平(乙2)
&&&&&&&(注:"一"、"自"该平而仄,"挥"、"班"该仄而平。)
&&&&&&&五律3型是两个五绝3型相重迭。
&&&&&&&五律4型(首句平起平收):
&&&&&&&&&&&&&李商隐《风雨》
&&&&&&&凄凉宝剑篇,平平仄仄平(乙2)
&&&&&&&羁夜欲穷年。仄仄仄平平(甲2)
&&&&&&&黄叶仍风雨,仄仄平平仄(甲1)
&&&&&&&青楼自管弦。平平仄仄平(乙2)
&&&&&&&新知遭薄俗,平平平仄仄(乙1)
&&&&&&&旧好隔良缘。仄仄仄平平(甲2)
&&&&&&&心断新丰酒,仄仄平平仄(甲1)
&&&&&&&消愁又几千。平平仄仄平(乙2)
&&&&&&&(注:"羁"、"黄"、"心"该仄而平。)
&&&&&&&五律4型是五绝4型与五绝3型的重迭。
&&&&&&&从上面五绝、五律各四首中,可以看出句间音节的关系。为了说明这种关系,先介绍一下诗的句、联的名称。格律诗两句为一联,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一首绝句是四句、两联。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尾联。一首律诗是八句、四联。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前面说过,平仄的第一条基本规则是一句之中音节平仄相间。那么第二条基本规则就是一联之中音节平仄相对,也就是平仄是相反的。如出句头节是平平,对句头节必是仄仄;出句头节是仄仄,对句头节必是平平;出句的腹节是仄仄,对句的腹节必是平平或是仄平;出句的腹节是仄仄,对句的腹节必是平平或是仄平;脚节除首句入韵(即2型、4型)诗,首联的出句和对句都是平声外,其余各联,出句必是仄声,对句必是平声。这叫作联中音节平仄相对,对也主要是"对"在音节的第二字上,第一字未必全"对"。
&&&&&&&平仄的第三条基本规则是联间音节平仄相黏。就是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除脚节外,音节平仄是相同的。就是绝句的第二句(首联对句)与第三句(尾联出句)平仄相同。律诗的第二句(首联对句)与第三句(颔联出句),第四句(颔联对句)和第五句(颈联出句),第六句(颈联对句)和第七句(尾联出句)音节平仄相同。这种相黏也主要"黏"在音节第二字上,第一字未必全相"黏"。
&&&&&&&从上面所标示的八首例诗中,可以看出这样的规律:一联中出句是甲式,对句必是乙式;出句是乙式,对句必是甲式;上联对句是甲式,下联出句必同为甲式;上联对句是乙式,下联出句必同是乙式;除首句入韵诗(2型、4型),首联出句为2式外,其他所有出句都是1式,对句都是2式。只要把四种标准句式记住了,再把这一规律掌握了,象学麻将似的,你就已经学会了"推倒胡"。
&&&&&&&把五言诗的平仄标准句式和基本规则掌握了,再学七言诗就容易了。七言诗句比五言诗多一个音节----顶节,按句中平仄相间的规则,五言头节是仄仄的,七言顶节必是平平;五言头节是平平的,七言顶节必是仄仄。七言的标准句式如下:
&&&&&&&甲1式:平平|仄仄|平平|仄
&&&&&&&甲2式:平平|仄仄|仄平|平
&&&&&&&乙1式:仄仄|平平|平仄|仄
&&&&&&&乙2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前面已经说过,律诗平仄句式是绝句的重迭。把各型七律标准句式的组合的规则掌握了,七绝标准句式的组合规则也就自然会了。为避费辞,下面只标示七律的平仄规则,七绝从略。
&&&&&&&七律1型(首句平起仄收):
&&&&&&&&&&&&&杜甫《野望》
&&&&&&&顶节头节腹节
&&&&&&&^^^
&&&&&&&出句--西山|白雪|三城|戍(甲1)
&&&&&&&首联〈平平仄仄
平平 仄 〉相对
&&&&&&&对句--南浦|清江|万里|桥(乙2)
&&&&&&&仄仄平平仄仄
&&&&&&&出句--海内|风尘|诸弟|隔(乙1)
&&&&&&&颔联〈仄仄平平
平仄 仄 〉相对
&&&&&&&对句--天涯|涕泪|一身|遥(甲2)
&&&&&&&平平仄仄仄平平〉相黏
&&&&&&&出句--惟将|迟暮|供多|病(甲1)
&&&&&&&颈联〈平平仄仄
平平 仄 〉相对
&&&&&&&对句--未有|涓埃|答圣|朝(乙2)
&&&&&&&仄仄平平仄仄
&&&&&&&出句--跨马|出郊|时极|目(乙1)
&&&&&&&尾联〈仄仄平平
平仄 仄 〉相对
&&&&&&&对句--不堪|人事|日萧|条(甲2)
&&&&&&&平平仄仄仄平
&&&&&&&(注:"南"、"迟"、"人"该仄而平;"出"、"不"该平而仄。)
&&&&&&&七律1型是两个七绝1型相重迭。
&&&&&&&七律2型(首句平起平收):
&&&&&&&&&&&&&毛泽东《长征》》
&&&&&&&顶节头节腹节脚
&&&&&&&^^^
&&&&&&&出句--红军|不怕|远征|难(甲2)
&&&&&&&首联〈平平仄仄
仄平 平 〉相对
&&&&&&&对句--万水|千山|只等|闲(乙2)
&&&&&&&仄仄平平仄仄
&&&&&&&出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乙1)
&&&&&&&颔联〈仄仄平平
平仄仄〉相对&&&&&&&对句--乌蒙|磅礴|走泥|丸(甲2)
&&&&&&&平平仄仄仄平
&&&&&&&出句--金沙|水拍|云岩|暖(甲1)
&&&&&&&颈联〈平平仄仄
平平 仄 〉相对
&&&&&&&对句--大渡|桥横|铁索|寒(乙2)
&&&&&&&仄仄平平仄仄
&&&&&&&出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乙1)
&&&&&&&尾联〈仄仄平平
平仄 仄 〉相对
&&&&&&&对句--三军|过后|尽开|颜(甲2)
&&&&&&&平平仄仄仄平
&&&&&&&(注:诗中只有"磅"该仄而平,其余字字符合标准,律诗平仄如此严谨者罕见。)
&&&&&&&七律2型是七绝2型与七绝1型相重迭。
&&&&&&&七律3型(首句仄起仄收):
&&&&&&&&&&&&&杜甫《阁夜》
&&&&&&&顶节头节腹节
&&&&&&&^^^
&&&&&&&出句--岁暮|阴阳|催短|景(乙1)
&&&&&&&首联〈仄仄平平
平仄 仄 〉相对
&&&&&&&对句--天涯|霜雪|霁寒|宵(甲2)
&&&&&&&平平仄仄仄平
&&&&&&&出句--五更|鼓角|声悲|壮(甲1)
&&&&&&&颔联〈平平仄仄
平平仄〉相对&&&&&&&对句--三峡|星河|影动|摇(乙2)
&&&&&&&仄仄平平仄仄
&&&&&&&出句--野哭|千家|闻战|伐(乙1)
&&&&&&&颈联〈仄仄平平
平仄 仄 〉相对
&&&&&&&对句--夷歌|几处|起渔|樵(甲2)
&&&&&&&平平仄仄仄平
&&&&&&&出句--卧龙|跃马|终黄|土(甲1)
&&&&&&&尾联〈平平仄仄
平平 仄 〉相对
&&&&&&&对句--人事|音书|漫寂|寥(乙2)
&&&&&&&仄仄平平仄仄
&&&&&&&(注:"霜"、"三"、"人"该仄而平;"五"、"卧"该平而仄。)
&&&&&&&七律3型是两个七绝三型相重迭。七律4型(首句仄起平收):
&&&&&&&&&&&&&毛泽东《到韶山》
&&&&&&&顶节头节腹节
&&&&&&&^^^
&&&&&&&出句--别梦|依稀|咒逝|川(乙2)
&&&&&&&首联〈仄仄平平
仄仄 平 〉相对
&&&&&&&对句--故园|三十|二年|前(甲2)
&&&&&&&平平仄仄仄平
&&&&&&&出句--红旗|卷起|农奴|戟(甲1)
&&&&&&&颔联〈平平仄仄
平平 仄 〉相对
&&&&&&&对句--黑手|高悬|霸主|鞭(乙2)
&&&&&&&仄仄平平仄仄
&&&&&&&出句--为有|牺牲|多壮|志(乙1)
&&&&&&&颈联〈仄仄平平
平仄 仄 〉相对
&&&&&&&对句--敢教|日月|换新|天(甲2)
&&&&&&&平平仄仄仄平
&&&&&&&出句--喜看|稻菽|千重|浪(甲1)
&&&&&&&尾联〈平平仄仄
平平 仄 〉相对
&&&&&&&对句--遍地|英雄|下夕|烟(乙2)
&&&&&&&仄仄平平仄仄
&&&&&&&(注:"故"、"敢"、"喜"该平而仄;"三"该仄而平。)
&&&&&&&七律4型是七绝4型与七绝3型相重迭。
&&&&&&&七言诗首句入韵的居多,以2型、4型为常。《毛泽东诗词集》中所有七言诗,全属2型、4型。
&&&&&&&学会了辨四声,记熟四种标准句式,再领会这四种句式的交递规则,就基本上掌握近体诗的平仄要领了。初学者只要把本篇所标示的各型绝句、律诗,多看它几遍,好好琢磨琢磨,就不难看出,不论五言还是七言,不论绝句还是律诗,平仄基本规则只有三条:句中音节平仄相间;联中句间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黏。
十、变通与拗救
上篇所举的五绝、五律、七律各四首,除一首五绝外,每首诗都有变通用字。作诗,按标准填入汉字,不容易。因为有的汉字,义合适,声未必合适。有些字可以换,如"两"是仄声,如需平声可以换成"双";"此"可以换"兹";"彼"可以换"他";"碧"可以换"苍","神州"可以换"赤县";"长安"可以换"日下"……。但许多字、词很难换,如数字中除"三"、"千"是平声外,其余都是仄声。其中除"十"可以"旬"替代外,别的字都难到找平声替代。于是古人想出个变通的办法。七言诗的顶节、头节、腹节,每个音节都两个字,讲究的是第二字,它正在节奏点上,平仄不得通融,第一字好商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注意,不是无条件)该平而仄,或该仄而平。脚节只一个字,硬碰硬,通融不得。通融的规则有深有浅,先讲浅的,深的"拗救",后面再讲。
&&&&&&&关于近体诗的平仄格式,相传有两句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说,每句的第一字、第三字、第五字平仄可以不拘;至于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则必须依照格式,该平不能用仄,该仄不能用平。这是就七言诗而论的;其所以不提第七字,因为脚节只一个字,尤其要"分明",自不待言。由此推断,五言诗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简洁明快好记,但是不全面,不准确,对有些句式不适用。初学者如果仅凭这口诀来作近体诗,定会在平仄上犯规,乃至犯诗家之大忌。
&&&&&&&在近体诗句中,有两种大忌必须避免,有三种小忌应尽量避免。
&&&&&&&大忌之一是"孤平"。所谓"孤平",出现在乙2句式上,即五言的平平仄仄平,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当你用这种句式写诗时,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绝不可将平通融为仄,变成: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这叫"孤平"句,就是除了押韵那个平声外,只剩下一个平声了。诗词格律专家王力教授找遍《全唐诗》,只找到两个例子:
&&&&&&&醉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仄平仄仄平
&&&&&&&百岁老翁不种田(李颀《野老曝背》)
&&&&&&&仄仄仄平仄仄平
&&&&&&&高适和李颀也许是一时的疏忽,也许他们是盛唐初期人,当时诗律未细,故意用古诗所容许的平仄。但是,"在唐宋千万首诗当中,这寥寥的两个例外适足以证明近体诗的孤平确为诗家的大忌而已。"(王力《汉语诗律学》100页)
这里顺便提一下,现在报刊上某些诗集中发表的近体诗,常有孤平出现,可能是受了"一三五不论"的误导,也可能由于作者和编辑疏于检查。
&&&&&&&不押韵的诗句,即五言甲1、乙1句式,若只有一个平声,如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这不"孤平",算"拗句",可以用,但最好有补救,这留待"拗救"中再讨论。
&&&&&&&大忌之二是"三平调"也称"三平脚"。三平调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平声。这种病句出现在甲2句式上,即五言的仄仄仄平平,七言的平平仄仄仄平平。当你用这句式写诗时,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绝不可将仄声通融为平声,变成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三平结尾在古体诗中并不少见,在初唐、盛唐的五言近体诗中,也偶尔见之,但诗律渐细之后,因三平结尾破坏了诗句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则视为诗之大忌了。
&&&&&&&哪些是应该尽量避免的小忌呢?
&&&&&&&一是"三仄脚"也称"三仄调"。三仄脚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仄声。这种句子出现在乙2句式上,即五言的平平平仄仄,七言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当你用这句式写诗时,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尽可能不要把平声通融为仄声,变成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诗的出句才会出现三仄脚,古人并不像对三平调那样视为大忌,不时可以见到,以五言为多:
&&&&&&&城中十万户&&平平仄仄仄(杜甫《水槛遣心》)
&&&&&&&相看两不厌&&平平仄仄仄(李白《独坐敬亭山》)
&&&&&&&七言诗三仄脚较少,下面举唐诗中一句:
&&&&&&&朝罢须裁五色诏&&仄仄平平仄仄仄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
&&&&&&&可见唐人并不以三仄脚为诗病。但诗尾接连三个短促的仄声,会使诗句节拍界限不清,失去平仄相间的音乐美,后人作诗没有特别好的诗句,是不轻易用它的。陆游《夜泊水村》颔联:"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出句是三仄脚。"绝大漠"引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诗人隐然以霍去病自比;"泣新亭"引自《晋书》的典故:晋室南渡,过江贵族常在新亭饮宴,受王导批评,大家相视流泪。这一联的大意是:我年近花甲,倘有用武之地,还能像当年年富力强的霍去病那样横渡大漠;诸君大权在握,又何至于束手无策,像晋朝南渡诸人对泣新亭呢?这一联用典精当,充分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激情、献身豪气,并痛斥南宋朝庭屈膝投降、偏安一隅的政策。这样的好诗句,出现了三仄脚,也不以为疵。又如毛主席的《送瘟神》中"坐地日行八万里,行天遥望一千河"。出句也是三仄脚。诗人"浮想联翩"从农村的灾难转到天上同牛郎谈话。地球赤道四万公里,合八万华里,人们住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转,于不知不觉中,一日走了八万里。诗人以现代科学与飞腾的想象相结合,写出大气磅礴的诗句。《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教香菱作诗时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曹雪芹借林妹妹之口说的这段话,是有根据的,历代大手笔不乏此类出奇之句。但是对初学者来说,还是谦逊点为好,所以应尽量避免三仄脚。
&&&&&&&除了三仄脚之外,其他两种不规范的三字结尾也应尽量避免。不论五言还是七言诗句,标准的三字结尾共四种: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初学者在未学会"拗救"之前,应按上面四种规范的三字结尾作诗,除了避免三平调、三仄脚之外,还应避免其余两种拗字尾(三仄脚亦属拗字尾),即:平仄平
&&&&&&&所谓"一三五不论",这三个字可以通融的程度是有区别的。完全可以不论的,只有七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五言的第一字,凡属乙2句式,平声不能通融为仄声,否则就犯了大忌----孤平。至于七言的第五字,五言的第三字,平仄一般比较固定,不宜随意机动。如若机动,最好有拗有救。一三五----这三个不在音节点上的字,同脚节越近,其机动性越小。
&&&&&&&浅的平仄通融规则大致上就是这样。下面用表格来标示。懂得七言诗的平仄配置规则,五言诗的规则也就明白了,因为五言比七言少一"顶节";懂得律诗的平仄配置规则,绝句的规则也就明白了,因为律诗是绝句的重叠。所以下面只列出七律诗律式表,其余可以触类旁通。
格律诗律式表
说明:表中以"."表示平声可以通融为仄声或仄声可以通融为平声;以"
"表示押韵;以"|"表示音节界限。1型七律首句平起仄收
五律首句仄起仄收 2型 七律首句平起平收
五律首句仄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3型 七律首句仄起仄收
五律首句平起仄收 4型 七律首句仄起平收
五律首句平起平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面的律式表,供初学者写近体诗时备查,不必全部死记硬背,你只要搞通句中、句间、联间的音节平仄交替、连环的规则就行了。为便于记忆,我把这规则编了个《三三诀》:
&&&&&&&三字----一三五可通融;二四六音节中。
&&&&&&&三相----句中平仄相间;联中平仄相对;联间平仄相黏。
&&&&&&&三避----孤平句是大忌;三平调一定避;拗字尾尽量避。
&&&&&&&&&拗救
&&&&&&&近体诗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称为"拗",有拗有救,才为不病。就是说,按标准句式,这个字该用平声的,你用了仄声,"拗"了,那末在本句或对句相应的该用仄声的字眼上,换个平声字,这就"救"过来了,这叫仄拗平救。若是该用仄声的字眼上,你用了平声,那就在本句或者对句的相应的该用平声字眼上,换个仄声,这叫平拗仄救。用调节平仄声的方法,使诗句出现新的和谐,这种方法"拗救"。拗救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本句自救,二是对句相救。
&&&&&&&本句自救,就是在一句之中,上个音节该用平声的字眼上,你用了仄声,仄拗了,就在本句下个音节另一个该用仄声的字眼上,换个平声,这就平救过来了。或者上个音节该用仄声的字眼上,你用了平声,平拗了,就在下个音节该用平声的字眼上,换个仄声,这就仄救过来了。
&&&&&&&对句相救,就是在一联之中,出句该用平声的字眼上,你用了仄声,仄拗了,就在对句该用仄声的字眼上,换个平声,这就平救过来了。或者出句该用仄声的字眼上,你用了平声,就在对句该用平声的字眼上换个仄声,这就仄救过来了。如果对句拗了,出句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来救。
&&&&&&&在前人近体诗中,常常出现一联之中,既有本句自救,又有对句相救,形成本句自救与对句相救的复合,这叫作一拗双救,。
&&&&&&&拗救有条规矩,叫作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现在分别介绍上述拗救形式。
&&&&&&&(一)本句自救。有两种大拗是必须救的。
&&&&&&&第一种是救孤平。前面讲了孤平是诗家之大忌,也是大拗,是必须救的。若是你作诗时,用乙2句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五言的第一字,或七言的第三字非用仄声字不可,那怎么办?有办法:可将五言的第三字,或七言的第五字,该用仄声的,改用平声,这就把孤平救过来了。这种救法,五言叫作一仄拗三平救(简称一拗三救),七言叫作三仄拗五平救(简称三拗五救)。下面举例说明之。
&&&&&&&五言一拗三救:
&&&&&&&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
&&&&&&&仄平平仄平
&&&&&&&(字下面的表示该平用仄,表示该仄用平,下同)
&&&&&&&这句恰在第一个字(头节上字),该用平声的字眼上,用了仄声"恐"字,若不救便成了孤平句。于是就在本句第三个字(腹节上字),该用仄声的字眼上,用了平"天"字,这就把孤平救过来了。又如:
&&&&&&&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春有怀》)
&&&&&&&仄平平仄平
&&&&&&&这句的头节上字该用平声,而"北"是仄声,为避免孤平,就将该用仄声的腹节上字,用平声的"江"来救。
&&&&&&&七言诗的三拗五救,也是用腹节上字(第五字)的平声去救头节上字(第三字)的仄声。就是第三字该平而仄,第五字该仄而平。例如:
&&&&&&&未到晓钟犹是春(贾岛《三月晦日送春》)
&&&&&&&仄仄仄平平仄平
&&&&&&&这句头节上字(第三字)"晓"该平而仄,于是就用腹节上字(第五字)该仄而平的"犹"去救。又如:
&&&&&&&一任晚山相对愁(程颢《题淮南寺》)
&&&&&&&仄仄仄平平仄平
&&&&&&&这句头节上字"晚"该平而仄,用腹节上字该仄而平的"相"去救。
&&&&&&&七言乙2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第三字仄拗了,能不能用第一字的平去救?不能,即使第一字用了平声(平仄仄平仄仄平),还算"孤平"句,必须用第五字的平去救。那为什么?原来救孤平是以五言为准的,五言必须在第三字上救,七言就必须在第五字上救。
&&&&&&&第二种大拗是"特拗"句。
&&&&&&&不是说"二四六分明"吗?可是在近体诗中的乙1句式(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中,五言的第四字、七言的第六字该用仄声的偏用平声,成了: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恰恰在重要的节奏点上平仄不合,乃至句中音节相间,联中句间音节相对,诗中联间音节相黏的规则统统不管。这似乎大大违反了平仄规则,成了平仄上的特殊形式。这种形式五言称之为四拗三救,七言称之为六拗五救。拗者,不顺也,违反常规也。可是这种五言的第四字该仄而平,第三字该平而仄,七言的第六字该仄而平,第五字该平而仄,在前人诗中屡见不鲜,乃至科举考试的试帖诗,也容许用此种句式。这种特许犯规的句式,用的人多了,公认为合辙的句式,也难称其为"拗"了,故王力《汉语诗词律学》中称之"特拗"。
&&&&&&&"特拗"例句:
&&&&&&&五言:
&&&&&&&仍邻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游人(白居易《邯郸至夜思亲》)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种"特拗"句式,多数用于尾联的出句,成为唐宋诗人的一种时尚。用于其他联的出句也有,但较少。现代人作旧体诗,也常用这种句式。鲁迅诗:
&&&&&&&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哀范君》)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无题二首》)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毛泽东诗: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喜闻捷报》)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答友人》)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送瘟神》)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用这种本句自救方式,必须注意的是:五言的第一字平声,通融不得;七言的第三字平声,通融不得。一般不能把五言的平平仄平仄,通融成仄平仄平仄;把七言的仄仄平平仄平仄,通融成仄仄仄平仄平仄。如果这样通融,五言成了平仄间等,七言三仄当头后面又平仄间等,吟起来拗口,听着不顺。
&&&&&&&第二种是锦上添花式的本句自救。在前面介绍的律式表中,平仄可以通融的字眼,一般无须拗救。可是许多人在作诗时,有意无意间,造成了拗救的局面。这样,在声调上更和谐,节奏更鲜明。例句如下:
&&&&&&&1.第一字该平而仄,第三字该仄而平。
&&&&&&&镜湖流水漾清波(李白《送贺宾客归越》)
&&&&&&&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只研朱墨作春山(鲁迅《赠画师》)
&&&&&&&曙光初照演兵场(毛泽东《为女民兵题照》)
&&&&&&&2.第一字该仄而平,第三字该平而仄。
&&&&&&&亭脊太高君莫拆(白居易《高亭》)
&&&&&&&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牡《泊秦淮》)
&&&&&&&心事浩茫连广宇(鲁迅《无题》)
&&&&&&&班竹一枝千滴泪(毛泽东《答友人》)
&&&&&&&这种本句自救只限于七言的甲1、甲2、乙1三式,若用于七言乙2式就成了孤平句了(平仄仄平仄仄平)。
&&&&第一种是腹节上字前拗后救,或后拗前救。前面曾说过,写诗时,七言的第五字、五言的第三字(腹节上字),尽量按标准句式写,最好不用拗字,若是腹节上字拗了,要尽量用对句相应的字去救。所谓小拗,就属这一类。例如: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王维《登裴迪秀才小台作》)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赠孟浩然》)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谁言宰邑化黎庶,欲别云山如弟兄(李嘉佑《承恩量移宰江邑》)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歌声袅袅出清漠,月色娟娟当翠楼(杜牧《南楼夜》)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上述拗救方式,叫作前仄拗后平救,但也可能是后平拗前仄救。诗人写诗,有时对句腹节上字非用平声不可,于是就将出句腹节上字的平声改用仄声,来个平拗仄救。
&&&&&&&这种拗救方式只适用于出句是甲1句(仄仄平平仄或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句是乙2句(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平)的一联。其他联式都不适用。因为用了这种拗救就会出现三平调和三仄脚。
&&&&&&&若是乙2句作为出句,也就是入韵诗的首句,腹节上字该仄而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对句怎么样救?不用救。因为对句是甲2句(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其腹节上字正好是仄声,平仄相对,若是以平相救,则成为三平调了。七言诗首句入韵的多,前人以乙2句为首句,第五字用拗字的不少。例如:
&&&&承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戎昱《离家别湖上亭》)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庭院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张耒《夜坐》)
&&&&所谓一三五不论,其中第五字只有在上述条件下,即乙2句作为入韵诗的首句时,仄改平而不用抵偿。
&&&&&&&写近体诗时,腹节上字尽量不用拗字,如用了,应尽量去救;当然,不救也勉强合辙,故云"小拗可救可救不救"。
&&&&&&&第二种是为了将诗句的声调调整得更和谐的前拗后救,同第二种本句相救一样,属锦上田花之列。例如七言第一字的前平拗后仄救:才见吴州百草春,已闻燕雁一声新(皇甫冉《送陆澧、郭郧》)
&&&&&&&闲遣青琴飞小雪,自看碧玉破甘瓜(鲍溶《夏日怀杜附马》)
&&前仄拗后平救: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其一)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白居易《放言》其五)
&&&&&&&五言第一字和七言的第三字前拗后救: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王昌龄《道郭司仓》)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张说《蜀道后期》)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白居易《燕子楼》)
&&&&&&&井转辘轳千树转,门开阊阖万山秋(许浑《秋日候扇》)
&&&&这种头节上字的前拗后救,只能用于仄拗平救,若是平拗仄救,这一联的对句就犯狐平了。
&&&&&&&第三种是一拗双救。就是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并用,是自救和相救的复合方式。这也属锦上添花之列。例如七言的第一、第三字既本句自救,又对句相救: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丈拥千官(岑参《和贾舍人早朝》)
&&&&&&&南苑草芳眠锦雉,夹城云暖下霓旄(杜牧《长安》)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温庭筠《利州南渡》)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苏轼《有美堂暴雨》)
这种拗救,出句和对句平仄字字相对,声调极为和谐,故诗人最喜爱用它。在唐宋人的七言律诗中,出现这种双救句式是很多的。据王力教授考据,中晚唐以后,使用这种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句式,一联中字字平仄相对,成为一种时尚,比使用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标准句式的还多。
&&&&&&&一拗双救常常与救孤平结合在一起,例如:
久客得无泪,故妻难及晨(杜甫《促织》)
这一联对句腹节上字"难",该仄而平,既救了本句头节上字该平而仄的"故",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腹节上字该平而仄的"得"。它兼任两种职能,既救本句孤平,又救出句腹节上字。又如: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温庭筠《送人东归》)
&&&&这一联出句和对句,既各自本句自救,又相互而救,既救了对句的孤平,又调整音节更和谐。这种一拗双救在七言诗中较常见。例如: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贾岛《三月晦日送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第四种是特殊的一拗双救句。一般对句相救是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上的字相救。如出句第一字拗,对句第一字救;出句第三字拗,对句第三字救;出句第五字拗,对句第五字救。这种特殊的一拗双救是错位相救,用对句的第五字去救出句的第六字。不仅可救一个拗字,还可救第五第六两个拗字。这个对句必须是孤平自救句,即仄仄仄平平仄平。
&&&&&&&例如:
眼前扰扰日一日,暗送白头人不知(许浑《旅怀作》)
对句的"人",平声,既救了本句该平而仄的"白"字,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该平而仄"日一"双拗字。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对句的"无",平声,既救了本句该平而仄的"向"字,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该平而仄"有万"双拗字。
下面是以对句五平救出句六仄的例句:
五更归梦常苦短,一寸客愁无奈多(黄庭坚《次韵王稚川客舍》)
对句的"无",平声,既救了本句该平而仄的"客"字,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该平而仄的"苦"字。
霜林染出云锦灿,春色并归风露秋(元好问《游友泉寺》)
对句的"风",平声,既救了本句该平而仄的"并"字,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该平而仄的"锦"字。
&&&&&&&前面曾讲过写近体诗应尽量避免三仄脚,若非用不可,也可以救,但不能在对句同一位置的字眼上救,因为对句腹节上字仄拗平救,就成了三平调。碰到这种情况,只能用对句错位相救。即用对句头节上字该仄而平去救出句腹节上字的该平而仄。
&&&&&&&例如:
&&&&拗救是近体诗调节平仄的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上面讲的仅仅是一些基本的、现在旧体诗仍沿用的一些规则。除此之外还有所谓"拗句格",就是半拗半合律的诗,例如崔颢的《黄楼楼》:
&昔人已剩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的首联、颔联平仄失对,四句都有拗字,也不救,不合律;只有颈联、尾联合律。这种"拗句格"是古体诗向近体诗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变体。
&&&&&&&还有所谓"拗律",就是律诗句句皆拗,一拗到底,例如杜甫的《崔氏东山草堂》: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气爽相新鲜。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粟,饭煮青泥坊底芹。
&&&&&&&为何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情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有的学者认为,毛泽东的诗受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的影响较大,是的,在他一些作品中借用或化用了不少三李的某些诗句。但窃以为,他在声律上,更多地步杜工部,除前面曾指出,在他律诗中很少出"上尾"之外,还有这首拗律为证。
&&&&&&&同样还要说明的是,唐人近体诗中有所谓失对、失黏的现象。失对就是一联中平仄不相反,这在五言诗中较多,七言诗中较少;失黏就是两联之间平仄不相同,这在五言诗七言诗中皆有,七言诗中居多。王维的两首有名的七绝,一首失对,一首失黏。
&&&&&&&&&&&&&&&&&&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这诗首联失对)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这诗首联尾联失黏)
在律诗中失黏的更多,有首联与颔联失黏,有颔联与颈联失黏,也有颔联与尾联失黏的。这种失对、失黏,也叫拗对、拗黏,拗者,不顺也。这些是古体诗向近诗转变中出现的,所以也有叫作变体或变例的。但宋以后科场中不准有失对、失黏的诗,于是黏对就成为律诗的金科玉律。
十一 近体诗的押韵
&&&&&&&押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我国的民歌、诗、词、曲无不押韵,所以诗歌又叫韵文。押韵是把同韵母或韵母相近的字,放在诗篇某些句子的末尾,使诗歌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容易记得住、传得开。押韵的方式,古体诗比较自由,可以隔句押韵,也可以句句押韵;可以用平声押韵,也可以用仄声押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换韵的形式又有多种。近体诗即格律诗的押韵方式,则有定规。
&&&&&&&一、一律以平声押韵(也有少数以仄声押韵的,其中五言诗居多,但格律诗以平声押韵为正格;因古体诗容许仄声押韵,所以仄声押韵的绝句和律诗也称"古绝"、"古律");
&&&&&&&二、不论五绝、五律、五排,七绝、七律、七排,都必须一韵到底,,不得半途换韵;
&&&&&&&三、不论五言、七言,都是双句入韵,单句不入韵。但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七言诗首句入韵的较多,五言的较少;
&&&&&&&四、押韵句的尾字用平声,不押韵的必须用仄声(古绝、古律押韵句的尾字用仄声,不押韵的用平声)。
&&&&&&&过去写诗,靠韵书来做统一的标准。所谓韵书,就是把同韵的字放在一起,分成若干部,作为做诗押韵的依据。我国最早的韵书是隋朝的《切韵》,唐朝的《唐韵》,现存完整的韵书是宋朝的《广韵》。《广韵》的韵部分得很细,有206韵部。到了金代,以《平水韵》为官方韵书,供科举考试之用。平水是平阳府城(今山西临汾市)的别称,因为该书刊行于此城,故名《平水韵》(一说为南宋时代平水人刘渊根据前人韵书修编而成,故名《平水韵》)。该韵书将宋代《礼部韵略》(官方颁布的科考标准韵书)注明同用之韵,悉数合并,共106韵,上平声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各声韵目第八章已经开列,不再重复。元、明、清各代,都以《平水韵》为作近体诗押韵的依据,,一直沿用到现在。
&&&&&&&前人做诗押韵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严格按韵书的规定做诗。例如封建时代,奉皇帝命令所作、所和的"应制诗";科举考生作的"试帖诗",押韵的字必须属于同一韵部。科场"试帖诗"大部为五言六韵或八韵排律,若是诗出了韵(又称"落韵"),无论诗作得怎么高超,只能算不及格。旧时作"分韵诗"用韵也很严格。若干文人相聚,作诗或填词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诗或填词。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紫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就是描写文人聚宴分韵作诗的。作分韵诗一般要求押本韵,不能出韵,即使窄韵、险韵也不例外。《红楼梦》48回载:"探春隔窗笑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故旧时代学作诗,特别是考生学作"试帖诗",必须牢记106个韵部,尤其是30个平声韵部。
&&&&&&&另一种情形是凡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虽不在同一个韵部,可以通押。中唐以后,诗人苦于不能出韵的限制,试创了一些突破樊篱的"出格体",又叫"变体",出现了什么"进退韵"、"辘轳韵"、"葫芦韵"等形式。这些形式允许邻韵通押,但有定规,如"进退韵"是相邻的两韵间押,一进一退,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如"东"、"寒"、"虞"等),第四、第八句用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冬"、"删"、"鱼"等);"辘轳韵"是邻韵双出双入,即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葫芦韵"和"进退韵"差不多,也是相邻的两韵间押,但它要求先小后大,像葫芦似的,如第二、第六句押"一东",第四、第八句押"二冬",或第二、第六句押"十四寒",第四、第八句押"十五删"。这些"变体"并不普遍。在晚唐、宋代作诗形成一种时髦风气的,是"探头韵",也叫作"衬韵"、"借韵",就是首句用邻韵,其余各押韵句必须一韵到底,不得通韵。例如大家熟悉的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的第一句的"峰"字属冬韵,"同"和"中"属东韵。这叫"以冬衬东"。又如欧阳修的《行云》:
&&&&&&&叠叠烟波隔梦思,离愁几日减腰围。
&&&&&&&行云自亦伤无定,莫就行云托信归。
&&&&&&&首句"思"属支韵,"围"、"归"属微韵,这叫作"以支衬微"。
&&&&&&&用"衬韵"的在律诗中更多见。如杨万里《寄题曾子与竞秀亭》:
&&&&&&&老夫上下蓼花滩,每过君家辄系船。
&&&&&&&尊酒灯前山入座,孤鸿月底水连天。
&&&&&&&暄凉书问二千里,场屋声名三十年。
&&&&&&&竞秀主人文似豹,不应雾隐万峰边。
&&&&&&&首句"滩"属寒韵,"船"、"天"、"年"、"边"属先韵,这叫作"以寒衬先"。又如刘禹锡《酬朗州崔员外》:昔日居邻招屈亭,枫林橘树鹧鸪声。
&&&&&&&一辞御苑青门去,十见蛮江白芷生。
&&&&&&&自此曾沾宣室召,如今又守阖闾城。
&&&&&&&何人万里能相忆?同舍仙郎与外兄。
&&&&&&&首句"亭"属青韵,"声"、"生"、"城"、"兄"属庚韵,这叫作"以青衬庚"。
&&&&&&&前面介绍的"进退韵"、"辘轳韵"、"葫芦韵"都称之谓"出格体",不是正格。而这种"衬韵"不算出格,而且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称,叫作"孤雁出群"。"原来诗的首句可不用韵,其首句入韵是多余的。古人称五七律为四韵诗,排律有十韵二十韵等,即使首句入韵,也不把它算在韵数之内。"(王力《汉语诗律学》53页)诗人从这多余的韵脚上,讨取点自由,借用邻韵也就不算出格了。
&&&&&&&前人作近体诗用韵是偏严的,邻韵通押只限于诗的首句。现代人写近体诗,却在突破这个樊篱,邻韵通押已不限于诗的首句,而是扩展到其他押韵的句子,如绝句的第二、第四句,律诗的第二、第四、第六、第八句。这种突破也见之于传统文学形式古为今用的导师们的作品中。这里以鲁迅、毛泽东的旧体诗为例:
&&&&&&&鲁迅青年时代写的近体诗,现在保存下来的,如《别诸弟》、《莲蓬人》、《庚子送灶即事》、《惜花四律》等,共十二首,每一首用韵都属同一韵部,"衬韵"也不用,是严格按照旧时的试帖诗用韵的。但当他赋与旧体诗以历史新质之后,服从于表情达意,将前人"衬韵"、移植过来,而不限于首句。例如《悼柔石》:
&&&&&&&惯于长夜过春时,携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幻变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首诗里的"时"、"丝"、"旗"、"诗"属支韵,"衣"属微韵,按陈规,邻韵只可用于首句,而这首诗却用在最后一句。又如《无题二首》其一:
&&&&&&&故乡黯黯锁玄云,遥夜迢迢隔上春。
&&&&&&&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酒卮食河豚。
&&&&&&&这首诗里的"云"属文韵,"春"属真韵,"豚"属元韵。三个押韵的字分属于相邻而又不同的韵部,这在古人近体诗中是很难找到的。但现在保留下来的鲁迅近体诗,多数还是用同一韵部的。这少数几首通押的近体诗,你总不能认为是他不懂韵律,或者一时疏忽,应该认为是对近体诗用韵的合理解放。
&&&&&&&毛泽东的近体诗很讲究声律,平仄是非常工整的,大都用标准句式,可以变通的非关键字,也尽量拗而有救,调整得节奏鲜明、和谐,连不押韵的句子的脚节,上、去、入三声掺合着用,邻近的脚节不用同声字,力避"上尾",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于此可见他对声韵学造诣之深,运用之严谨。然而他的近体诗的押韵,同鲁迅一样,突破前人的樊篱,运用了邻韵通押。例如《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岩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中的"难"、"丸"、"寒"三字属寒韵,"闲"、"颜"二字属删韵。再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锺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余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黄"、"慷"、"王"、"桑"四字属阳韵,"江"属江韵。又如《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班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飞"、"微"、"衣"、"晖"属微韵,"诗"属支韵。再如《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锦战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今君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五个押韵的字,分别属三个韵部,"飞"、"违"、"非"属微韵;"题"属齐韵;"谁"属支韵。
&&&&&&&郭沫若近体诗很讲究平仄,但押韵也不"率由旧章"。例如《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这首诗五个押韵的字也是分属三个韵部,"淆"属肴韵,"刁"属萧韵,"遭"、"毛"、"曹"属豪韵。
&&&&&&&对于近体诗的邻韵通押,诗词界有不同意见。一种认为,近体诗的形式既然是仿唐宋人的,还得合乎前人绳墨,一首诗的韵脚应该属同一韵部,若要邻韵通押,也只限于诗的首句。他们的作品也是严格遵守这个规则的。对鲁迅、毛泽东等近体诗的邻韵通押,可"为尊者讳",只说"在前人诗中难找",或"不合于唐宋诗人的格律",并无苛责之词。
&&&&&&&另一种意见认为,近体诗,在尚不能突破古四声平仄樊篱的条件下,把押韵的宽限适当解放些,也是合理的。而且,这种解放,并未背离仿古的原则。前面提到唐宋人的"进退韵"、"辘轳韵"、"葫芦韵"、"衬韵"等,早就邻韵通押。在宋词中,韵域很宽,邻韵通押更自由。为近体诗开辟了古为今用道路的导师们,既已合理地解放了押韵,我们何不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呢?
&&&&&&&我赞成第二种意见,但也不反对第一种意见。王力教授在50年代出版的《汉语诗律学》中说:"近体诗用韵甚严,无论绝句、律诗、排律,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许通韵。"(字下面加了着重点)但是在1977年出版的《诗词格律》中,则说:"今天我们如果也写律诗,就不必拘泥于古人的诗韵。不但首句用邻韵,就是其他的韵脚用邻韵,只要朗诵起来谐和,都是可以的。"可见这位研究诗词曲格律的著名专家,也是赞成合理解放诗韵的。其实,邻韵通押在前人诗中也并非难找,在清人袁枚《随园诗话》中,就指出刘长卿、杜甫、李隆基、李商隐等作品中邻韵通押的韵脚,并"唐人不以为嫌也"。窃以为作诗讲究一韵到底,还是受了历代官方科考的影响。
&&&&&&&邻韵通押,无疑给我们写近体诗用韵带来很大的方便,但初学写作还须具备有关韵部的一些基本常识。
&&&&&&&首先是对《平水韵》的106个韵部,尤其30个平声韵部,及每个韵部包括哪些常用字,有个大致的了解。
&&&&&&&旧时学童学诗韵是和学对偶一起学的。学法很简单-----背诵《笠翁对韵》(清李渔著)、《声律启蒙》(清车万育著)、《训蒙骈句》(明司守谦著)等韵对书。这些书以平声30个韵部为纲,把作诗押韵常用的同一韵部的字,编成歌诀。譬如:在《一东》条目下有:"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边塞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浸浸朔雪冷渔翁。……"自小把这些背熟了,既懂得哪些词儿可以相对,又记得风、空、穹、蒙、中、红、东、翁等常用字属东韵。现在要求像过去学童那样背得滚瓜烂熟是很困难的,也不必要,但是,你要熟悉各韵部的常用字,读这些书比读《诗韵》有趣,因为后者如同辞典,读起来枯燥无味,记不住,而且许多生僻字也用不着记。但是《诗韵》还是要购置一本的,以供查对。现在重印出版的《千家诗》,后面附有《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训蒙骈句》也有重印出版的,有兴趣,可以看看。
&&&&&&&下面是《平水韵》30个平声韵所包括的字数:
&&&&&&&上平声
一东包括风、空、虫、弓、东等174字
二冬包括冬、钟、松、龙、蛩等120字
三江包括窗、江、缸、邦、逄等51字四支包括诗、儿、丝、鸶、縻等464字
五微包括稀、飞、微、肥、衣等72字
六鱼包括虚、书、车、驴、鱼等123字
七虞包括珠、乌、凫、须、朱等305字
八齐包括溪、堤、鸡、西、霓等133字
九佳包括淮、崖、喈、鞋、谐等55字
十灰包括开、苔、台、莱、灾等111字十一真包括真、麟、椿、人、秦等171字
十二文包括文、军、芬、薰、闻等97字十三元包括喧、源、暄、轩、魂等161字
十四寒包括难、蟠、鸾、鞍、滩等123字
十五删包括攀、菅、颜、潺、删等64字
&&&&&&&下平声
一先包括天、川、田、弦、钱等235字
二萧包括骄、遥、谣、雕、消等183字
三肴包括爻、蛟、蛸、哮、胶等107字
四豪包括刀、高、袍、醪、猱等110字
五歌包括河、罗、歌、磨、荷等115字
六麻包括麻、衙、鸦、茶、花等167字
七阳包括长、香、王、塘、妆等270字
八庚包括轻、声、酲、生、行等190字
九青包括青、灯、经、亭、星等90字
十蒸包括升、鹰、冰、昆、灯等114字十一尤包括忧、游、牛、愁、头等247字
十二侵包括心、琴、砧、森、参等70字
十三覃包括三、南、庵、蓝、潭等96字
十四盐包括嫌、蟾、尖、甜、帘等86字
十五咸包括咸、缄、帆、喃、杉等41字
&&&&&&&上面每个韵部列出的五个字,不是韵书上排列的前五字,而是从《声律启蒙》上选摘出来的。这样可以避开一些生僻字;同时可以选出一些同一韵部而古今读音有差异的字。使读者了解,有些字按普通话音读,韵母完全一样,却不属同一韵部;有些字按普通话音读,韵母不一样,却属同一韵部(吴、闽、粤等某些地方语中还保留些古音,可能属同一韵部)。这告诉我们:学近体诗押韵,不能完全按普通话音、觉得差不多来押韵,不能靠查《新华字典》找同韵母的字来凑韵脚,而是要好好读点韵书。诗写完了,觉得押韵没有把握,要查查韵书,看看是否合辙。
&&&&&&&王力《汉语诗律学》根据这30个韵部各包括的字数多少,分为宽韵、中韵、窄韵、险韵四类:
&&&&&&&1、宽韵:
&&&&&&&包括四支、一先、七阳、八庚、十一尤、一东、十一真、七虞。作诗用这些韵,有较多的韵脚可供选择。
&&&&&&&2、中韵:
&&&&&&&包括十三元、十四寒、六鱼、二萧、十二侵、二冬、十灰、八齐、五歌、六麻、四豪。作诗用这些韵,有次多的韵脚可供选择。
&&&&&&&3、窄韵:
&&&&&&&包括五微、十二文、十五删、九青、十蒸、十三覃、十四盐。作诗用这些韵,可供选择的较少。
&&&&&&&4、险韵:
&&&&&&&包括包括三江、九佳、三肴、十五咸。作诗用这些韵,可供选择的很少。
&&&&&&&上面所分宽窄,是按用韵从严的要求来说的。即无论绝句、律诗、排律,必须一韵到底,不许通押。古时和现在,都有些文人,故意用窄韵、险韵来作诗,以显才华。对于我们初学的同志来说,知道这点常识就行了,无须深究。最重要的,是要弄明白哪些是邻韵,哪些可以通押。所谓邻韵,一般指诗韵排列次序相近而音又相似的两韵,或两韵以上,如上平声的一东、二冬,四支、五微、八齐等,这些邻韵可以通押;有些韵排列次序不相近,而音相似,如上平声三江、下平声七阳,上平九佳、下平声六麻,也可以通押。这里根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诗韵.诗韵目录》、《诗韵新编》及王力《汉语诗律学》,参照现代人作近体诗通押的情况,把可以通押的韵目试列如下:
&&&&&&&1.一东二冬
&&&&&&&2.三江七阳
&&&&&&&3.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
&&&&&&&4.六鱼七虞
&&&&&&&5.九佳(半)十灰(半)
&&&&&&&6.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
&&&&&&&7.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
&&&&&&&8.二萧三肴四豪
&&&&&&&9.五歌
&&&&&&&10.九佳(半)六麻
&&&&&&&11.八庚九青十蒸
&&&&&&&12.十一尤
&&&&&&&13.十二侵
&&&&&&&14.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面括号中注明"半"的,表明该韵目一半与这(些)韵目通押,另一半与别的韵目通押。其实在前人和现代人诗词中,6与11、13,7与14也常常通押。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诗韵新编》,在1978年修订重印时,又将十八个韵部和十三辙相对照,指出哪些韵还可以通押,实际上只有十四个韵部,同上面所列邻韵通押,稍有出入,大致相同。这本书无疑给初学旧体诗的人,带来很大的方便。
&&&&&&&作近体诗押韵很有讲究,开始可先学简单的,按《诗韵新编》的韵目押韵,以后再学复杂的,慢慢熟悉《平水韵》,逐渐按30个平声韵目押韵,做到一韵到底,不用邻韵,或者做衬韵诗。
&&&&&&&古时有所谓"限韵",就是限定用某韵目的字做韵脚,或者固定某几个字作韵脚。这种限韵诗主要是科考场的试帖诗;另外就是文人集雅作分韵诗、限韵诗等。科考早已进了历史博物馆;集雅做限韵诗也早已不时兴了。但是"和诗"的遗风尚存---诗词爱好者之间你来我往,一唱一和。和诗用韵有三种:一种是不用对方的原韵或原韵脚,如毛泽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七律和郭沫若同志》,柳诗用寒韵,毛诗用阳韵,郭诗用肴、萧、毫韵,毛诗用灰韵。第二种是用对方的韵脚,如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原作韵脚为"天"、"跹"、"园"、"阗"、"前",和作也用同样的字依次作韵脚。第三种只用对方的同韵目中的字,如对方用东韵,和作也用东韵,可以全部不用对方韵脚字,也可以部分用,部分不用。如朱德《和毛泽东同志〈登庐山〉原韵》,毛诗的韵脚是"边"、"旋"、"天"、"烟"、"田";朱诗的韵脚是"边"、"旋"、"天"、"巅"、"前"。韵脚有两个字不同,但都属先韵。这种和诗用韵比第二种限制小些。后两种都叫做"步韵"或"次韵"。
&&&&&&&还有所谓"用韵",就是套用古人某首诗的韵脚作诗,实际上等于步韵和古人的诗。如聂绀弩1946年讽刺国民党政府滥猎熊猫赠送美国,写了首《吊熊猫》:"**人间何处寻,汶川四境柏森森。可怜弱土藏殊色,竟有强邻慕好音。万里和番天下计,一身报国女儿心。专机未发香先泯,顿使洋奴泪满襟。"这首诗的韵脚全部套用杜甫《蜀相》一诗。
&&&&&&&如果步自己诗的原韵写诗,叫作"叠韵";如果连叠几次,就称为"再叠"、"三叠"等。
&&&&&&&下面讲一讲押韵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前人作诗押韵有所谓八戒,这里只把初学作诗时容易出毛病的几点说说:
&&&&&&&一是平仄混。初学诗的人往往用韵母相同而平仄各异的字押韵,尤其是现代语中读平声而古时读入声的字,如"石"、"国"、"激"、"昔"等字押韵。有的在不押韵的单句末尾用了平声字,这都是不合撤的。辨四声不但是学平仄的基础,也是学押韵的基础。
&&&&&&&二是凑韵脚。就是在押韵的字眼上随便拈一个押韵的字凑数,其意思与全诗毫不相干。这在顺口溜、莲花落和戏剧唱词中是常见的,但如出现在格律诗中那就显得俗气了,并对表情达意有妨碍。
&&&&&&&三是出韵。有的人由于读字发音不正确,或受方言影响,又不熟悉诗韵,作诗往往会出韵,例如有的方言中,"魔"、"谋"二字读音差不多,可是它们在《平水韵》中分别属五歌、十一尤,二者不通押;在《诗韵新编》中分别属二波、十二侯,二者也不能通押。如果这两个字在一首诗中同时作韵脚,那就出韵了,这也叫落韵。所以初学作诗时,凡叶韵用字,过去未见过先例的,须和韵书查对一下。
&&&&&&&四是窜韵。有的人由于不知道异义、异音的同一汉字分属不同的韵部,作诗就会窜韵。例如"分"字,若用在"新旧两平分"句中,属平声十二文;若用在"你我有缘分"句中,则属去声十三问。所以作诗时,对押韵的字要好好辨认其字义和读音。
&&&&&&&五是倒韵。就是把一些习惯性搭配词组,前后颠倒过来迁就韵脚。例如:"花葩"、"嫩凉"、"崎岖"等,不能为了押韵而把它颠倒过来,成为"葩花"、"凉嫩"、"岖崎"。如果颠倒过来意思也讲得通,对诗的表情达意没有妨碍,不能算倒韵。如"明月"、"归鸟"、"川流"、"尧舜"、"秦汉"等。
&&&&&&&六是重韵、复韵。诗中出现过的韵字,再次出现,并用来作韵脚,叫做重韵。同义又同韵的字,如"芳"、"香"同属阳韵,"忧"、"愁"同属尤韵。这类字在同一首诗中作韵脚,叫做复韵。重韵和复韵在诗中出现,意思重复,显得单调乏味,必须避免。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跪求一个网站你们懂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