髻琦君全文这篇记叙文视角前后一致吗?谈谈你的看法

琦君的《髻》阅读问题这篇文章的母亲是怎样的人,从文章那些的地方可以看出?先写出句子,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句子的主要内容要体现出来!急用_百度作业帮
琦君的《髻》阅读问题这篇文章的母亲是怎样的人,从文章那些的地方可以看出?先写出句子,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句子的主要内容要体现出来!急用
琦君的《髻》阅读问题这篇文章的母亲是怎样的人,从文章那些的地方可以看出?先写出句子,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句子的主要内容要体现出来!急用
琦君的散文《髻》解读发表日期:日
出处:青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作者:青海师范人学中文系 王玲玲
已经有5526位读者读过此文
摘要:琦君的散文《髻》,笔调清丽婉约、凄美哀怨.个人的际遇,独到的性情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形成她这种文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髻:怀旧:艺境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53- 02
读琦君的忆旧散文,给人一种凄迷而幽怨的美感.美的令人忧伤,美的令人无法释怀.正如她自己所说:“淡淡的哀愁,像轻烟似的,萦绕着,也散开了.那不象征虚无缥缈,更不象征幻灭,却给我一种踏踏实实的、永恒的美的感受”.
琦君.原名潘希珍.台湾散文学.生于1917年.浙江永嘉人.1949年去台湾. 1969年在美国定居.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是散文.已出版散文集《烟愁》、《溪边琐语》、《琦君小品》等十余部.她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但写的最为动人的是怀乡思亲之作.《髻》便是其中的代表作.文章巧妙地选择了发髻这个女子青春美丽的象征物为视角.回忆了母亲与姨娘两个女人以韶华俏丽到年老色衰.终而殁世的人生历程.令人感同身受.读来凄怆悲凉.潸然泪下.
文章开篇点题.由回忆母亲年轻时的发髻写起.打开记忆的闸门.一幅幅承载女性人生情感的多彩画卷展示在读者面前.我们分明感受到人生历程中的两种境遇冲撞心扉:爱情与美丽带来的欢悦明朗.衰老与孤独带来的凄凉伤感.两段人生的写照.两种境遇的感观.使人如历其境.
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我.便痴迷于对母亲如云的长发的玩赏之中.天真无邪的童心一定明了.母亲之所以快乐幸福.引以为自矜的定是那如瀑的“美得跟葡萄仙子一样”的秀发.
每年的七月初七,是乡下妇女的洗头日.“女为悦己者容”,洗过头发的母亲,乌油油的柔发像一匹缎子似的垂在肩头,进进出出,忙忙碌碌,心中流泻着掩饰不住的欣喜与欢乐,媚人的笑容挂在眉眼之间,因为这一天是父亲久客而归的好日子,母亲寂寞的心中一定在急切地盼父亲的归来.父亲张终于来了,不是独自,而是双双,带给我一位姨娘,一个比母亲更美丽更年轻的女人.女儿的眼眸,最能捕捉到母亲情绪上的细微变化.从此,母亲的世界渐渐黯淡下去,“一把小小的黄杨木梳子,再也理不清母亲心中的愁绪了.”
那是一段怎样的日子啊!母亲与姨娘坐在廊沿下,背对背彼此不交一语的梳头情景,深深地触动着我做为女性所特有的、与生俱来的对母亲的同情与怜悯的情怀.母亲最大的哀痛莫过于在父亲眼里心中的失宠.一个女人一旦失去爱人的关注与眷顾,如花的容颜就会渐渐枯萎.每每听到廊尽头传来父亲与姨娘的阵阵笑语声,就更加刺痛了母亲敏感而柔弱的心.“母亲的脸容反而不如以前在乡下忙来忙去那么丰润艳丽了”,母亲就是在这样郁郁寡欢的落寞中垂垂老去.
我长大后,离家在外求学,父母先后去世.定居台湾后,我惟一的亲人便是姨娘.多少年过去了,我望着衣着简朴、脸容哀戚、红颜已逝的姨娘:这就是使母亲悒郁一生的女人.然而母亲早已不恨她了,我的内心深处也产生了一种与她相依为命的情愫.又是多少年过去了.姨娘也已作古.我流眄照镜.早也不年轻了.人生啊.什么是可以留住的?什么又是永恒的?爱恨痴贪.一切都如烟云过眼.渺不可追.
琦君1949年从大陆移居台湾. 1969年又侨居美国.面对流寓无定.世路茫茫.那种失落感、沧桑感和漂泊感.化为她文学作品中剪不断理还乱的忆旧与怀乡.文中每一幅饱含爱恨情仇的图景.都以作者回忆的笔端渐次绘出.这正与天涯漂泊的游子的内心渴念相谐相契.台湾当代散文从1945年光复到60年代前后.乡土文学、海处游子文学相继涌现.背离生于斯长于斯歌哭哀乐于斯的熟稔的山水、人事、习俗.以温馨的回忆为题材.谈自然、谈情感、谈人生.不离亲情人伦之美.强烈地抒发了对故土、亲人、往事的追忆.台湾都市化的迅速发展.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对物欲的追求使得自然质朴、真挚坦城的人性美在人际的紧张和冷漠中悄然消失.关注心灵的作家便求助于回忆的安慰.枝枝蔓蔓延展很多的情感触角里.总有一根最主要的情感线.那就是离乡越久缠绵越紧的思亲之情弦.
在《玉炉香,红烛泪——温庭绮》一文中,琦君说:“词中多用名物,重重叠叠地烘托出一种气氛”.在《髻》一文中,作者依赖象征青春与美丽的女子的发髻这一“名物”,或着意凸现,或随意点染出人生易逝,红颜易老的凄婉无奈的艺术境界.正如台湾学者夏志清所说:“琦君的小品散文晶莹清澈、典雅隽永.其风格和李后主、李清照的词属于同一传统.那种婉约清丽、诗意翩跹、凄美幽怨的轨迹清晰可寻.艺术境界上追求自然天成.平淡朴素中见出膏腴醇厚.
每位创作主体都有自己看重的美学品格.琦君就对真与自然情有独钟.她在许多方面与“五四”时期的冰心相似.多半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等.堪称以真善美的视角写童年故家的圣手.在她笔下.童年不是一般意义上人类个体生存史上的童蒙期.而是“蓦然回首.不复存在的心灵伊甸园”.她是将儿童圣洁的心灵.对童年的一次回忆.当成是涤滤心灵的一次巡礼.琦君绝少采用直抒胸臆的粗糙手法.而注重突出浓郁的个性色彩.结构上采取闲话家常的方式.笔致细腻柔婉.善于精心筛选出典型的生活细节.擅长捕捉人物心理活动的微妙之处.尤能抓住见出人性深度的心理活动.
《髻》一文的结构,就是作者从年幼时的记忆写起,将几十年的沧沧桑桑凝聚在两个女人的发髻的变迁中,看似随意道来,其实独具匠心,字里行间蕴藉着含蓄之美和深湛的感思.这份感思绵密纤细,没有大悲大痛,却又无孔不入,只是它并不粘执小气,而是环环递进,步步深入,又层层超越,娓娓道来,如絮家常,显现出女性特有的宽厚和同情,不失为一篇清丽永(按:原文如此)的散文佳作.记叙文学习要点1
  记叙文是最常见、用途最广泛的文体,它包含一切具有记载、叙述意味的文章,如小说、散文、戏剧、消息、通讯、速写、特写、报告文学、回忆录、传说、游记、访问记、童话、寓言、历史、日记……等,可以说除了议论文、抒情文以外的一切文体,都可以归类于广义的记叙文中,即使是议论文、抒情文,也往往需要记叙的成份。
  记叙文既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实用,所以它是我们练习作文时第一个要掌握的文体,学生学习写作也往往由记叙文开始入手。可是观诸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一路由小学以至于国中、高中训练下来,并未随着知识能力的增长而提升:单纯的记叙文往往变成资料的串连,写不出人、事、物、景的独特之处;就算是掺杂在议论文、抒情文中的记叙,也常过于肤浅而拖累了文章的气势和韵味。可见在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上,必须再给予学生进一步的磨练。
  本篇报告即本着提升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宗旨,对写作记叙文的要领做一番探讨。首先先介绍有关记叙文的一些基本概念:记叙文的定义、写作目的、基本要素、类别、写作原则、布局方式;再分别就写人、写事、写物、写景、游记五类,讨论写作的原则、写作的方式,并在各类之后附上应用练习。
&&&&&&&&&&&&&&&&&&&&&&&&&&&&&&&&&&&&
贰、记叙文的定义
  「记」是记载、记录;「叙」是叙说、抒发。简单来说,凡是记叙人、事、物的存在性质、状态、效用、变动、发展的文章,就称为记叙文。一般将记叙文分为两类,记述文及叙述文:
一、记事文
  记述文,也称记事文,是依据作者所见所闻或想象的情形,将人地或事物的形色、状态、情景、性质、效用、方法或社会状况记载下来的文章,属于静态的、空间的记述。就如一张张风景照片,显现出来的只有静境,没有动态;只有空间的大小,没有时间的进展。如陈之藩的<失根的兰花>:
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缘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此段文字形容出校园的景色,如一幅画,是静态的记述。
二、叙述文
叙述文,也称叙事文,是叙述人或事物的动作、变化,而使人晓得事实经过的文章,属于动态的、时间的叙述。就如播放电影般,随着时间的流动,一幕幕的影像呈现在读者眼前。如朱自清的<背影>:&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路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这是一连串动作的叙述。
  区分为记述文及叙述文,只是为了方便初学者,知道两者的分别,以便写作时,能依照自己的目的和题目的要求,作适当的调配运用。其实一篇文章很少有纯粹的记述或纯粹的叙述,因为静态的「记述」,不如动态的「叙述」生动有趣,所以纵使记述静物,有时也要加入动态的叙述,以增加情趣;但事物的本体是静态的,也不能完全摆脱静态的记述,所以一篇文章时常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如刘鹗的<明湖居听书>:
&&&&&&&&&&&&&&&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祇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一位姑娘,(以上为叙述文)年纪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亳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祇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以上为记述文),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丁当了几声。(以上为叙述文)煞是奇怪!祇是两片顽铁,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以上为记述文)
因此一篇文章实不必强分「动」「静」、区别「记」「叙」,只要合称为记叙文即可。
&&&&&&&&&&&&&&&&&&&&&&&&&&&&&&&&&
参、写作记叙文的目的
写作记叙文的目的,简单来说,即「告诉、明白」,欲告诉他人某些事情,以使他人明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表现思想
作者藉由人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某些思想。如陶潜的<桃花源记>,藉由描绘世外桃源的景象,表达出对混乱世局的厌恶及对安乐世界的渴望。
二、介绍知识
有的记叙文,目的在灌输读者某些知识。如赵元任的<方言与标准语>,旨在介绍方言与标准语的概念,以澄清一般人对两者的误解。
三、引起兴趣
对某些事物,以轻松的笔调写出来,可使读者觉得很有趣味,达到调节身心的功用。如沈复的<儿时记趣>,记叙童年时的趣事,轻松而充满童趣,使人读之津津有味。
四、激发情感
透过某些现象的表达,抒发出内心的情感,以激起读者的共鸣。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记叙父亲为他买橘子的一幕场景,父子间的天伦之爱自然浮现,真挚而令人动容。
五、给予教训
  在记叙人事物时,常含有训诫的作用,这种藉事寓「教」的笔法,是记叙文最常见的,也是记叙文最大的功用。如佚名的<孤雁>记叙一只孤雁守夜的故事,在悲伤的情调中,警惕人们不可苟且偷安。
写作之前,先认清目的,有助于掌握写作的方向,与目的无关的材料即可省略。例如同是记叙孔子的事迹,以介绍知识为目的的记叙文,对孔子的生卒年、家世、籍贯、经历、思想、以及在文化史上的地位,须加记叙,逸闻趣事就不宜掺入;如以引发兴趣为目的,则不妨以轻松的笔调记叙孔子的一些生活琐事,有关于学术思想的严肃资料,不必述及;如以激发情感为目的,记叙之中,必须加入抒情的成份,方能感动读者。
&&&&&&&&&&&&&&&&&
&&&&&&&&&&&&&&&&&&&&&&&&&&&&&&&&&&&&&&&&&
肆、记叙文的要素
  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必须具备六大基本要素:「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可简称为「六何」:「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为何、如何」。亦有人将原因结果合并于事件之中,称为四大要素。如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步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短短一百多字即完整交代了六个大素:「人物」-苏轼、张怀民;「事件」-至承天寺寻好友,一同于月下散步赏景;「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夜:「地点」-承天寺;「原因」-因月色入户而起行,因念无与乐者而寻张怀民;「结果」-感怀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此六大要素,在不同的记叙文中,往往有主从之分。侧重于记事的记叙文,须以「事件」为核心,其它要素则围绕这一事件发展;侧重于记人的记叙文,须以「人物」为核心,其它要素则围绕人物发展。交代六大要素时最忌讳在文首即一一全盘托出,这样太过刻意做作;应从文章的实际需要出发,诚真设计,什么时侯出现那些要素,都要顺乎自然,不可勉强。
  并非所有的的记叙文都必须交代清楚六大要素,在不影响表达的情况下,可以省略某些要素。如时间和地点,如果与文章的内容关联不大,就可以不写或略写;有些要素,估计读者已经熟悉了解,也可以一笔带过,以求文字简洁。但是事件人物之类的要素是不能不交代的,因为离开人不可能有事,事要有人做;离开事也就不可能有人,人要通过事情来表现,离开了人和事,也就无记叙文可言。
  总之在写记叙文时,要考虑好那些要素可以省,那些不能省,判断的标准只有一个:要能将事情叙述清楚,要能很好地表达中心思想。
&&&&&&&&&&&&&&&&&&&&&&&&&&&&&
伍、记叙文的种类
依内容性质论,记叙文分为下列五类
一、记人:记叙人的形貌、心理、语言、动作等。
二、叙事:以记叙事件的演变过程为主。
三、状物:以记叙静物或动物的形态、性情、效用等。
四、写景:以描述自然界的景物,如山、水、植物、天象的状态和变化等,以及描写人文景观,如建筑巷弄器物等。
五、游记:记叙人在行程中所见闻的景、物或经历的事情,融人、事、物、景于其中。
&&&&&&&&&&&&&&&&&&&&&&&&&&&&&&&
陆、写作记叙文的共同原则
一、扣紧题旨,掌握特色
  记叙文是用来表达思想或情感的,不管采取哪一种表现方式,均有一个题旨,写作时必须紧扣题旨,不可任意越轨驰骋。题旨定了,还要看准事物的特色,加以发挥。
  如朱自清的<背影>,叙述父亲和他一起到南京,父亲送他北上的经过。在南京他们共留了两天,父亲送他上车的时间只有几个钟头,但作者对父亲送行的一幕却极力敷陈,其余只以「到南京时,有朋友相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几句话轻轻带过。因为作者写作的题旨是「父爱」,在车站看到的父亲的背影,才是令他体会到父爱的媒介,所以作者由父亲的背影来写父爱,就是能够把握特色。
二、材料要剪裁-去芜存菁
  大雕刻家米开朗基罗说:「当我雕刻时,我想象着每块石头里,都有着一个完成的雕像,而我,只是把其它部分去除掉罢了。」写作记叙文亦是如此,凡是跟题旨无关的材料都要舍弃,保留与题旨有关的材料。材料的选择,要像沙里淘金,把无用的渣滓筛出来,只留下一点精华。切记不要贪多,只要精采。
  如胡适<母亲的教诲>一文,表达的主题是「母亲是严师兼慈母」,所以作者选择母亲在他犯错时责罚他的方式,以及母亲为他舔去眼翳二件事,作为表现的材料,其余则省略不谈。
三、要确立观点
  记叙文的材料,有的是作者自己的经验,有的是从他人的传说和书籍的记载得来的,材料的来源不一,观点就难以一致,将这些材料连缀成文时,也就易混淆不清,而显得杂乱无章。所以记叙文要成功,必须先选好角度,人称确立了,方能展开记叙。记叙的人称有两种: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一)第一人称
  即以主观者的角度,用「我」的口气、从「我」的角度记叙所见、所闻、所感。用第一人称记叙,可以给予读者亲切真实的感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同时也便于抒发感情和发表议论。如琦君的<一对金手镯>,通篇以「我」的角度叙述自己与阿月俩异姓姐妹 间分分合合的往事,表达出对朋友的怀念与人生际遇的无奈,情感真挚而能引人共鸣。
  但用第一人称叙事,会受「我」的活动范围的限制,在文章里不能写「我」看不到、听不到的情况。
(二)第三人称
  即用旁观者的角度向读者叙述事情,写法较为灵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什么内容都可以反映,各种表现手法都可以运用,所以大部分的记叙文都是用第三人称写的。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以第三人称的客观角度,全知地介绍五柳先生的人格特质。
四、记事重事实,叙事重经纬
(一)记事重事实
  写作记事文的目的,在将我们所觉知的人事物,传达给第三者,让人分享其中的意义和趣味,所以要讲求林料的真。实际自己看到、听到、做过的材料最好,但人生有限,势必无法经验过所有的事物,这时写作记事文不妨根据想象找材料。但想象并非凭空臆造,而是仍要以事实作基础,也就是要合乎事情可能发生的道理,纵然是虚构的小说、寓言,也要和真有其事一样。
  如胡适的<母亲的教诲>,是作者记载亲身的经历,所以读来有真实亲切的感觉。又如吴敬梓的<王冕的少年时代>,虽是一篇小说,但所记叙的无不合情合理,使读者觉得真实,可见作者所记所叙一定和现实社会有深相契合之处。
(二)叙事重经纬
  「经」指文章的主体布局结构,「纬」指在布局结构中运用的材料内容。写记叙文应就题意,裁定经纬。或以时为经,以事为纬;或以地为经,以景为纬;或以事为经,以人为纬。如《水浒传.林冲夜奔》,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经,以有关林冲的事情为纬,交织成一篇精彩而又条理井然的文章。
  有关记叙文的布局方式,留待下章再来介绍。
五、人物分主客
  如果文中有二个以上的人物出现,必须分出主客,主角应详加叙述,配角应简单介绍即可;配角可以「以宾显主」,却不能「喧宾夺主」。
  如陈衡哲的<居里夫人小传>虽也记叙居里先生的事,但全文的主干为居里夫夫,所有的事,都是围绕着她而写的,居里先生则简略带过而已;又如吴敬梓的<王冕的少年时代>,全文均在记叙王冕的事迹,王冕的母亲及邻人秦老不过略述作为陪衬。
六、前后呼应
  记叙文因材料较琐碎,所以常在写作时,不知不觉就偏离轨道而不自知。故写作记叙文要时时注意因果互见,一事一物要前后呼应,前言不对后语即是一大败笔。欲避免此一毛病除了扣紧主题外,也可以在文章的结尾与前文做一呼应,做一个完整的收束。
  如杨牧的<山谷记载>,从进入山谷前至进入山谷后,全是围绕着山谷来记载,又以「我们来记载一个山谷罢。」起首,以「我停止记载一个山谷」作结,不仅在内容上做到前后观照,且能首尾呼应。
七、加入抒情或议论的成份
  学生因为囿于生活经验的狭隘,所以写作纯粹的记叙文往往易流于肤浅,变成琐碎数据的连缀,故最好在记叙文中加入抒情或议论的成份,以增强文章的深度。 
  记叙文中的抒情包含著作者的主观爱憎,它可以表达感情,渲染气氛,以加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主题。文章总是有情物,文情并茂才是好文章,所以记叙文充满情感,才能打动读者。如钟理和的<草坡上>,借小鸡丧失母鸡来描写亲情,使得作者一家人因而更珍惜彼此的感情,文中充满作者的同情心及仁厚之情。
  记叙文中的议论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深刻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一般放在文章的末尾,以画龙点睛、突出主题。记叙文的议论有别于议论文的议论,它往往不需要过多的逻辑推理和周密的论证,而是针对具体的记叙材料,发表精辟简洁的评论,故不宜过多,以免喧宾夺主。如范仲淹<岳阳楼记>,由岳阳楼所见之景,带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将原本偏重于写景的记叙文,带入更高层的意境。
&&&&&&&&&&&&&&&&&&&&&&&&&&&&&&&
柒、记叙文布局的方法
一、以时间来论
(一)顺叙法
按人物经历或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所进行的叙述。
顺叙是最基本的一种叙述方法,这样进行叙述的文章,层次段落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上是一样的,所以其优点是容易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比较合乎读者的阅读习惯,便于掌握事情的来龙去脉;但容易流于平铺直叙,因此要注意要有主次、详略,有波澜曲折,能突出重点。
如<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中,就先叙述秦国、晋国围攻郑国的危急情况,接着讲郑公请求烛之武为国家出去说服秦君,然后,着墨于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一段传神、精采的外交辞令,最后,秦国反而派兵保护郑国,晋国也只好退兵。依照时间顺序而来叙述,情节曲折变化,故事合情合理,结构紧密,将顺序法的优点做恰当的发挥。
(二)倒叙法
把后发生的事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顺序发生前面的事。
倒叙的运用有几个类型:一种是把事件的结局提前,造成悬念,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情的发生与发展;一种是把事件中最精采或最紧张的片段撷取下来,写在前面,震动和吸引读者,然后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的起因发展与结局;一种是先写眼前的事物或景况,由此及彼,引起回忆,再追叙往事,最后再回到眼前的事物或景况,这是运用「现在-过去-现在」的方法。
运用倒叙的方法,能够突出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精采的片段,并造成悬念,使作品开卷生波,紧紧吸引读者的好奇心、注意力。但使用倒叙时,要注意交代清楚起点,顺序与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线,有必要的文字过渡,衔接要自然,才能使文思有整体感。如朱自清<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首段)
那年冬天,……(中略)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结段)
作者先以现在的立场,回想起父亲,怀念二年前父亲的背影作开头,再带入二年前所发生的事;文末,写作者读父亲来信时,眼前又浮现父亲的背影,激起心中的怀念与感慨作结。全文利用倒叙起首,前后呼应,扣紧读者心思,更让人感受父亲的爱。
(三)插叙法
在叙述主要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中断了原来的叙述而插进另一段有关内容的叙述,这段插入的叙述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成功的插叙可以帮助行文起伏有变化,多方展现人物形象,丰富作品内容,从而深化作品的主题。
运用插叙时应注意:首先,一切要符合主题需要,不可随意乱插叙。其次,插叙的内容应与中心思想有关,才不会使文章紊乱,中心模糊。三要交代清楚,插叙起始要交代清楚,承转要自然缜密,使读者既能分清插叙内容与情节主干,又不感到叙述的混乱和情节的支蔓。四要主客分明,才不会喧宾夺主。如袁枚<祭妹文>: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瞬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
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
袁枚为了烘托其妹素文的贤淑,特插叙其妻以为对照,这样运用插叙,与主题相关、清晰明白,使得其妹贤淑的形象更为鲜明。&&&&
(四)补叙法
在记叙过程中,有一些小事必须明白写出,为了不破坏文章的统一,不在正文中说明,而在文末补述出来。
运用补叙法,不仅可以在记叙事件或人物时,有头有尾,脉落清楚,从而使情节更加完整充实,而且,由于在前面的叙述中,故设疑团,从而加强情节的曲折性,使作品体现出扣人心弦的魅力。
运用补叙法,首先应要扣紧前面的叙述,只补充其有待叙述者,切不可节外生枝。其次,要注意文字简洁,叙事精练,不能拖泥带水。第三,补叙应当顺其文势,合乎情节发展的逻辑,补得自然紧凑。如方苞<左忠毅公轶事>最后一段&&&&&&&&&&&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即补充说明文中谈到的小故事,乃言之有据,这样的补叙可让加强文章内容的充实,让人更清晰明白左公为人之忠义。
二、以空间来看
(一)中心景点法
观察事物时,选定一个中心固定点,由此,将所看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描写出来。所谓一定顺序是指由近而远、由远而近、或由高到低、由低到高。但不管按什么顺序写,作者的中心点始终不可发生变化,必须固定在一个基础点上。这种方法若运用的好,可以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给人如临其境、如在眼前的感受。
如钟理和<做田>中,即是选定一个观察点,先看远方的中央山脉,再顺着山,抬头看蓝天白云,再从蓝天白云的映照田水中,看到田里头工作的男男女女、飞翔的鹞鹰……。整体将农村中自然及人文景象作和谐、有次序的描述。
(二)步移法
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
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注意把立足点的变化交代清楚,如交代不清就会使读者如堕雾中;其次,要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不能写成流水帐。这样的描述方式,若能恰当运用,就如同一位导游在眼前具体生动地介绍风光,让读者有身历其境的感受。
如朱自清<荷塘月色>,即是按作者步移顺序而观察有感的文章。作者因心情烦闷而外出散步,从沿着荷塘四周的路开始描述,由远而近,由近而远,观看月光映照下的荷塘风光,如荷叶、荷花的姿态、香味,以及周围的景色,描写细腻生动。最后,作者在不知不觉中,又踱步回到家中。这样的描述,有次序、能掌握景物特点,让我们随著作者的步伐移动,细细观察了荷塘一周。
(三)鸟瞰法
着重在全面,只记叙事物概略的轮廓,如在飞机上拍摄地面的风景或登高远眺一样,眼帘所收取的只是景物大概的轮廓。这样的描述,可以将全部景色作一概略叙述,使人一目了然。如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遯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作者登上西山后,对景色作概括性描述,便是运用鸟瞰法取材。让我们一看就明白,登高远眺后,山势高低起伏,白云缭绕山间,千里风景尽收眼底。
(四)侧叙法
侧重叙述主题的某一方面,避开正面的描写,以收烘托主题之效。
如方苞<左忠毅公轶事>,第三段侧写史公奉檄守御,日夜不休,明写史公,实则借史公言行,以见左公的影子。因为史公是左公一手提拔、寄予厚望的学生,史公言行足见左公的教诲,左公尽忠刚正负责的个性。
不过在侧写烘托时,要注意材料的相关性,才能使内容更紧密,达到烘托的效果。
三、以材料性质来分
题材的处理须视题目及材料的内容而定,有些题目只适宜用某种方法,有些则适用多种方法。
比如环岛一周的旅行结束后,游记的写法,可以按时间顺序描写;也可以分静态活动与动态活动来写;亦可分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部分写作……。
不管做怎样的分类,都要注意统一、秩序、连贯的基本原则。
&&&&&&&&&&&&&&&&&&&&&&&&&&&&&&&&
& 捌、各类记叙文的作法
  写人的记叙文,以人为主,以事为辅;虽然写人难免会叙述与人物相关的事,但事仍是辅助人物的,不能盖过人物。
(一)写作原则
1掌握人物特征
  人是形形色色的,各人有各人的容貌、性格和思想,所以写人的最根本原则是「个性化」,也就是写出世上独一无二的这一个人。所写的人物越是各有不同,越是栩栩如生,越是雷同,越没有生气。
  一般人描写人物容易流于「千人一面、百口一腔」,写身材祇会形容「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写长相不是「大大的眼睛」,就是「高高的鼻梁」。这样的写法无法刻画人物典型,更不能予人正确深刻的印象。故写作前宜认真观察,仔细琢磨,把握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差异,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加以着墨渲染,方能赋予人物独特的形象。
  据说施耐庵写水浒传时,先在墙上画出一百零八个好汉,列出各自不同的性格,然后分别发挥出来,结果每条好汉个个都是不同的身段不同的面貌,李逵的粗鄙莽撞,鲁达的粗中有细,武松的力大如牛,绝不会使人混淆。
2说不如演
  与其「记述」人物的性格,不如通过行动言语使人物自己「表演」。单纯的记述会使人物形象显得「平面」,缺乏生命力;加入动作言语后,人物会变得较「立体」,使得人物如在眼前,而能栩栩如生。如史记<留侯世家>: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
  张良的一连串动作「步游」、「欲殴之」、「强忍」、「长跪」、「大惊」、「随目之」,和老人的一连串的动作「至」、「直堕」、「顾」、「以足受」、「笑而去」,使一场相遇拾履变得曲折有趣,如观赏动画电影一般活灵活现;并且这些动作还将两位人物的性格、情绪展现了出来。
3人物分主客
  如果文章单记一人,自以此人为主角,可全力描述,但如文章为二人以上,则须分出主客,主与客之间必须详略安排得宜,要主详客略,客绝不能喧宾夺主,以免混淆文章的重心。
  如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状>,段太尉为文章的主角,所以全文的取材全围绕着他,作者对他的着墨最多;至于其余人物如郭晞、白孝德、焦令谯、尹少荣、朱泚等人,均是配角,目的只在作为段太尉的陪衬。
4多运用比喻、夸饰
  为了使人物的特色更加突出深刻,可运用比喻、夸饰等修辞技巧。  
凡是特殊的现象,或不容易表达的情感,都可以用比喻来写,如此能使人格外明白。如《诗经.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用柔荑比喻手的白嫩尖细;用凝脂比喻皮肤的雪白腻滑;用蝤蛴比喻颈儿的肥白圆浑;用瓠犀比喻牙齿的整齐洁白!广阔的额庭,好像螓子头,弯弯的眉毛好像蛾子触须。这样的描写既具体又传神,令人读了,宛如美人在目。
  又如刘鹗<明湖居听书>一文中,写那弹三弦的满脸疙答,只用一句譬喻「像风干福橘皮」,那干干干、皱皱、缩缩的模样,便活跃纸上。
  把所要描写的人,加以夸大铺张来描述形容,使它超过事实好多倍,会使原本平淡无奇的形象,变得新奇而扣人心弦,同时可以增强感人的力量,予人深刻的印象。如史记写到鸿门宴时,对樊哙的形容: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瞋目,是瞪眼;目眦,是眼眶。瞪着眼怒视项王,怒到头发都往上竖、连眼眶都裂开了,将樊哙尽心护主的英雄气概传达得淋漓尽致。 
(二)写作方法
  分正面刻画、侧面烘托、由事及人三部份介绍:
1正面刻画
  所谓正面刻画,就是对人物进行直接描写,使其直观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除了人物的姓名、籍贯、家世背景、经历、交游等简单的基本数据外,还可以从外貌、动作、言谈、心理、性格等方面描写。
(1)描摹外貌-抓住特征
  记人的文章,妙在使人读其文犹如见其人,欲使人物活现于纸上,形貌的描述,占极重要的地位。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身材、衣饰、神情、姿态,写外貌要讲究「由表及里」、「以形传神」,通过外貌来透视人物的身份、遭遇、经历、教养、职业、思想、性格。
  老舍在<人物的描写>一文中曾指出:「人物的职业阶级等之外,相貌自然是要描写的,这需要充分的观察,且须精妙的道出,如某人的下巴光如脚肿,或某人的脖子如一根鸡腿……这种形容是一句便够,马上使人物从纸上跳出,而永存于读者记忆中。反之若拖泥带的形容一大篇,而所形容的可以应用到许多人身上去,则费力不讨好。」所以描写外貌,要从人物性格和中心思想出发,有选择有重点,要摄取抓住特征,写得准确传神;如描写农人,只取粗大长茧的脚趾,描写挖水沟的工人,只取一条条青筋隆起的手臂。笼统的描写,只能给人模糊的概念,如写美人用「貌美如花」、「风华绝代」来形容,无法予人深刻的印象。以《红楼梦》第三回对王熙凤的外貌描写为例: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蝶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花大红云缎窄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衣饰)。一双丹凤三角眼,两湾柳叶吊梢眉(容貌);身量苗条(身材),体格风骚(姿态);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神情)
  此段外貌的综合描写,字数不多,但王熙凤华贵美貌而又伶俐精明的少妇形象已呼之欲出。
(2)拍摄动作-要注意个性
  人的思想性格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表现的,人物有无生气也主要看行动描写是否成功。梁启超先生说:「凡足以表现个性之言动,虽小必叙;凡不足以表个性之言动,虽大必弃。」所以描写动作的要诀就在于是否能够抓住人物个性化的动作,因为人的性格千差万别,反映到动作上,也必然是姿态各异。同为坐立,有人坐如松,立如松;有人却坐不稳,站不直;同为吃喝,有人如风卷残云,有人却细嚼慢咽。以宋濂的<秦士录>:弼自据中筵,指左右,揖两生坐,呼酒啸歌以为乐;酒酣,解衣箕踞,拔刀置案上,铿然鸣;......
  「据」、「指」、「揖」、「呼酒」、「啸歌」、「解衣」、「箕踞」、「拔刀」、「置案」,一连串的动作,使得邓弼潇洒不羁的狂放形象跃然纸上。
(3)摘录言谈-要符合身份
言为心声,什么性格的人说什么样的话,所以语言描写必须符合人物年龄、性别、身份、性格和文化素养,这样才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语言的描写的妙处,即如鲁迅所言:「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不独将他们的思想感情,便是面目和身体也表现着。」《红楼梦》里的女子们说话,各有各的口气,各有各的语法,只要摘出各人有特色的谈话来,就可使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是谁。从言语表现个性的例子,如《三国演义》三顾茅庐一回:童子曰:『先生今早即出。』...玄德惆怅不已。张飞曰:『既不见,归去便了。』玄德曰:『且待片刻!』云长曰:『不如且归,再使人来探听。』玄德从其言。
  三个人各说一两句话,但是三人的个性,就完全显现了出来,张飞确是一个鲁莽的武夫,玄德是一个诚恳的君子,而云长是一个深沈的智者。
(4)介绍性格-抓出主要特质
  人物的内在是比较潜藏细腻的部份,社会的百态其实就是各人心理的整体呈现,如果说外在表象是人物的骨架,那么内在性格便是人物的血肉。当然人物的性格可以由动作语言来表现,但有时未必有适合的动作言语可描述,此时即可用介绍的方式来传达。对性格的介绍,仍要以主要特质为主,人物形象方能凸显,如果将所有的性格全一股脑儿叙述出来,反而会模糊焦点。如陶潜<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过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此文重点在传达五柳先生的性格特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衔觞赋诗,乐天知命」,容貌虽然未加叙述,但五柳先生的形象却鲜明而具体,令人企慕。
(5)透析心理-要找出思想基础
  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围绕客观事物而产生的看法、感触、联想、情绪等心理变化和思想活动的描写,即是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可以直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可以透视人物内心深处的秘密。透视人物的心理,因为是揣摩的,所以必须依据人物本身的思想特质而写,不可随意附加。
经由人物的表情、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是较具体生动的,但人物未必会将所有的心理变化流露在外表,所以揭示出人物的心理,对于深刻地表现人物,也是重要的方式之一。如《西游记》第二十七回:行者掣铁棒来,自忖思道:「若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师父念那话儿咒语。」又思量道:「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了去,却不又费心劳力去救?......还打的是!就一棍子打杀,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
这是孙悟空第三次打白骨精前后的思想活动。通过打还是不打的后果分析比较,来揭示孙悟空的矛盾心情及决定打白骨精的原因。
2侧面烘托
  侧面烘托即从侧面入手,通过描写与主体形象相关的人、、物、社会环境、影响来表现主体形象。
(1)&&&&&&&&&&&
  人是环境的动物,环境下人物的表现也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所谓环境包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如日月星辰、江河湖海、风雨雷电、林木花草等等;社会环境如街道、广场、庭院等等。高明的作家往往借自然景物描写渲染气氛,显现情绪变化;借社会环境的描写衬托人物性格和思想。
  自然环境的烘托,如《水浒传.林冲夜奔》,在视破奸计、手刃仇敌的高潮情节之前,先描写了漫天大雪的恶劣环境,烘托出一个热血英雄处境的艰险及乖舛的命运。
  社会环境如《红楼梦》里对探春闺房的描写: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堆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着一幅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联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槌。
  探春个性坚毅果敢、聪颖敏锐、有经济理财的头脑;所以此段描写闺房中的摆设,没有丝毫脂粉气,多的是笔砚书画,就可以烘托出探春的性格、爱好、气质和素养。
(2)&&&&&&&&&&&
借物写人是指描写与人物相关的物体,将其人格化,进而揭示出人与物之间的联系,目的仍是塑造人物,显现其思想性格与情感。例如明月总会用云霞来烘托;美人总会用鲜花来陪衬;红楼梦喜用美丽的衣饰来衬托美女,三国演义则喜用名马宝刀来陪衬将帅。在写人的记叙文中,写物通常也就是写人。如王禹偁的<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公退之暇,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鹤氅衣、华阳巾、周易、焚香,都是表现他闲适的性格。
  又如叶文玲的<无花果>:
    若有所悟的方凯轻轻打开窗子。这时,他才分明看清了:窗外这棵浓郁婆在周围闪烁的灯影下,只见它枝干挺拔,老而不衰,粗大的掌状叶脉纹,叶子碧翠浓绿,叶间的梗上,结着一串串椭圆的果实,十分肥硕……。依我看哪,咱们老吴,就像这无花果树,虽然果实累累,你却看不见它怎样开花……。
此处赋予无花果人的品格:不事张扬,却奉献很大,老而不衰,一贯如此。写物品即是写人品,藉无花果烘托出老吴的性格特质。
(3)借人烘托
  俗话说:「红花需得绿叶扶」,没有绿叶的映衬,红花难显其美。有时孤立地写人,不如将人放在一定的关系中,通过人物之间的种种比较来描写。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任何事物都是在比较中显现出特征的。映衬有对衬和反衬,如<三国演义.用奇谋孔明借箭>中,写鲁肃的老实,以衬孔明之机巧,属反衬;写周瑜之机巧,以衬孔明之加倍机巧,属于对衬。
(4)借影响来烘托
借写人物具有的作用、产生的影响等,来间接塑造人物的形象,也是常用的方式,因为写人物的行事经历,通常是想表达出这个人对于他人或自己的意义所在。此种方式通常放在篇首以带起全文,或是置于篇末以收束全文。如胡适<我的母亲>在篇末提到慈母对他终身所产生的影响:我在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母亲对作者一生待人接物态度影响如此深远,就间接点出了母亲的伟大。
3由事及人
  写人的记叙文离不开写事,因为人的行为经历都是通过一椿椿具体的事件反映出来的,所以要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件来写。有时是写一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物的特点,有时是通过几件事来表现,不论摘取几件事,均要注意「事例精确」,也就是在所有事件中最能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而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最能凸显人物的特点。
(1)由一事写一人
  用一件事写一个人的文章看起来比较简单,实际上要真正写清一件事, 以此来集中而准确地表现人的某一精神特质,并非易事。
  首先讲究事情本身的典型性.要求事情有一定的力度和厚度,要能充分展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呈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若选取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做到「小中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取得「滴水呈现大海浩淼,粒米展示沧桑变迁」的效果。
  其次要求事情具有完整,文章中的故事要有头有尾,有加以充分展开的可能,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以及结束的全部,过程要相对完整。并着力描述人物在此事件过程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如吴敬梓<王冕的少年时代>,叙述王冕的事迹,以画荷一事为主,故过程记叙得较为详细完整,由家庭背景谈起,至学画的过程,终至以画荷成名。除了事例精当完整外,文中对王冕的描述亦具体而生动。
(2)&&&&&&&&&&&
由数事写一人
  因为人是复杂的,人是发展变化的,所以,真要把人写全面了、立体化了,往往需要通过多件事来展示、来刻画。因为是多件事,所以也要注意分出主次,安排好详略、顺序;这些事件可以是比较完整的,也可以是不完整的一些生活片断。
  如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状>,全文以三件事分别呈现段太尉的「智勇」、「仁爱」、「廉洁」。三件事的篇幅,最长几占全文一半的是「智勇」,因为它是柳宗元为段太尉「击笏」之事翻案的最主要例证;其次为「仁爱」;再其次为「廉洁」。
所以此文不仅举出三件最能代表段太尉精神人格的事迹,并且详略顺序安排亦别有用心。
(三)应用练习
 「自剖」 「记一位○○(形容词)的人物」 「○○(人名、称呼)的身影」
 「秋夜(月夜)忆○○(人名、称呼)」(注重情境的渲染)
2教学活动
(1)人体素描
细致观察一尊石膏像或一张人物图片,写成一篇人物肖像文章。先找出该人的特征、年龄、面貌和神态,然后再加以细腻的描写,可根据人物神态作适当的联想。
(2)寻人游戏
学生自行抽签决定要观察的同学,再请几位同学上台介绍,请全部同学猜猜被观察者是谁。观察的角度包含外貌的特征、性格、习惯性的动作及口头禅。
(3)对话演练
将一组组人物,如商人和顾客、警察和小偷、老师和学生或司机和乘客……写在纸上,依情境需要推派几组学生抽签,再上台以对话表演出来。学生可自行设定情境,再设计出人物的对话,注意对话要能反映出当时情境和人物的性格。
(4)人物专访
请学生自行决定访问对象,可以是父母、师长、名人作家……等,访问内容除家世背景外,要以被访人生平经历中最重要的几件事为主,再做适当的安排。
  记事的记叙文,是以叙述事件为主,并通过事件来表现思想。「事情」通常指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如家庭起居、亲朋往来、校园生活、社会考察、民间趣闻……等等。事件由人而产生,所以叙事的文章,不免涉及人,但人只不过是推进这事的因子而已,所以写事的记叙文须以事为主,以人为辅。
(一)写作原则
1线索清楚-掌握主题,贯串全文
  叙事总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事件,来展开相关的情节,此中心事件即为文章的线索。以此线索为主,将有关的材料贯穿成一完整的事件,删除不必要的材料,文章就能经纬分明,不枝不蔓。
  如沈复<儿时记趣>,以「记儿时的趣事」为线索,将「观蚊」、「观土墙凹凸处」、「抓蛤蟆」等事串联起来,成为一篇条理分明的记事文。
2层次清楚-把握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加以发挥
  叙事总要反映事情的基本过程,如何开始、经过、结果,所以欲逐一展示其来龙去脉、先后经过.除了理清事情的线索外,还要特别注意理清事情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做到条理清楚,明白晓畅。
  如果忽略「原因」,叫人摸不到头绪;忽略「结果」,无所交代;事件的经过更是叙事的主体。此三部份的次序,可以视其效果,变换安排;若是「顺叙」,次序当为原因、事实、结果;若是「倒叙」,则为结果、原因、事实或结果、事实、原因。此三部份的比例,则无一定的限制,视作者对该文所立的重点而定。有的「因」「果」篇幅小,「经过」篇幅长;有的「因」占的篇幅大,其余则少。
  以《孟子.齐人》为例,此篇叙述齐人乞讨、被妻妾发现的故事,事情之「原因」为妻妾发现齐人「必餍酒肉而后反」;「经过」为妻妾跟踪齐人而发现乞食的真相;「结果」为妻妾泣于中庭,而良人尚骄其妻妾。此三部份以顺序法构成,因为要强调发现实情的曲折经过与齐人乞食的无耻,故「经过」的份量较其它二者多。
3制造高潮-安排转折冲突的情节
  文似看山不喜平,叙事有高有低、有起有伏,才会生动;如果平铺直叙,就如流水帐,显得单调呆板,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如何做到叙事波澜起伏、有转折有冲突,并没有固定模式,以下介绍三种常用的方式:起承转合法、抑扬交替法及悬念法。
(1)&&&&&&&&&&&
起承转合法
  刘熙载在<艺概>一书中说:「柳文奇峰异嶂,层见迭出,所以致之者,有四种笔法:突起,纡行,峭收,缦回也。」议论文讲究起承转合的布局,在叙事的情节安排上,亦不妨在起行转收上下功夫,力避平直。
  如《水浒传》武松打虎一节,作者即运用了突起、纡行、峭收、缦回的笔法,因而写得波澜起伏,险象迭生:
  a起-武松上岗,不见异样,渐渐松下心.正欲倒头睡觉,这时却只见发起一阵狂风,从乱树背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在武松最松懈的时候,突生险情,使读者愀心,这便是突起,恰如晴天霹雳,陡然而来。
  b承-那大虫向武松一扑一抓一剪,三般都被武松躲过,武松又举起哨棒,尽平牛气力砍去,不料正打在枯树上,把哨棒折成两截。作者有意安排一个曲折,使武松面对赤手空拳斗大虫的尴尬局面,使读者的心揪得更紧。
  c转-大虫更加咆哮,再度扑来,眼看武松性命难保时,不料武松紧紧揪住大虫,按将下来,一阵拳打脚踢,竟将大虫打死。在极端危急时来了个转变,使故事戛然收住。
  d合-武松怀着松快的心情,拖着疲惫的步伐走下岗来,只见枯草丛中,又跑出两只大虫,武松道,啊呀,我今番罢了!定睛看时,原来是两个猎人乔装的。这就是高潮过后的余波。
  一节打虎的文字,写得一波三折,便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读者的情绪就跟着上下起伏,欲罢不能了。
(2)&&&&&&&&&&&
抑扬交替法-可分先抑后扬及先扬后抑,亦可交错使用。
  以《列子.愚公移山》为例,先叙述愚公与家人讨论的结果,决定全力铲平险阻(扬);但愚公之妻却对议决之事提出疑问,使事态发生转变(抑),待异口同声提出解决办法,付诸实行,连京城氏孀妻之遗男,也欣然往助(扬);智叟却笑而止之(抑);后帝感其诚,助之达成移山的愿望(扬)。一篇短短的叙事,因为应用了抑扬交错的笔法,使事件发展曲折起伏,冲荡读者的心灵。 
(3)&&&&&&&&&&&
  修建中国园林,要巧妙地运用遮拦,不能让人在门口就把园林内部景致看个一乾二净。叙事亦不能一泻无余,把事件的「底」一开始就抖落出来,而要在事件发展过程中设下悬念,以引起读者的关切,使读者非看下去不可。悬念分两种:「为什么」和「怎么样」,所以制造悬念也是围绕着这两种:故意不告诉你为什么和怎么样,引起读者一探究竟的欲望。
  如《三国演义.用奇谋孔明借箭》一文,作者处处设疑:
  一疑:孔明明知周瑜有意陷害,却高兴地接下造十万枝箭的任务;
  二疑:周瑜给十日限期,孔明却只要三天;
  三疑军瑜说军中无戏言,暗藏杀机,孔明却主动立下军令状;
  四疑:向鲁肃暗借般只、布缦、草人、军士等与造箭无关的人与物;
  五疑:一日不动,二日不动,三日白天也不动,夜晚方动
  六疑:二十只只船毫无战斗力,却要紧靠曹操大营;
  七疑:还要擂鼓吶喊。
  一连串的悬疑,使读者发出一连串为什么的疑问和急欲探知结果;如果一边写孔明如何行事,一边解释为什么,就没这么大的吸引力了。
4藉事抒怀──掺入作者的情感与观感
  记述事情,目的不在于介绍事件变化的情形,往往是藉某件事,以表达某种情感和观点,所以掺入抒情及议论能使记事文章的内涵和意境更加深远。
如歌词<苏武牧羊>:
苏武牧羊北海边,雪地又冰天,羁留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野幕夜孤眠。心存汉社稷,梦想旧家山,历尽难中难,节旄落尽未还,枯坐绝塞,时听胡笳入耳声痛酸。
在叙述苏武在北方的生活经历中,流露出同情和敬佩。
  又如《孟子.齐人》在叙述完故事之后,加上一段评论:「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明白揭示出叙事的用意。
5烘衬事件-渲染背景氛围
  戏台上大战之前,会先来一通紧锣密鼓,以制造紧张气氛;叙事也是如此,事件的展开不能没有相应的氛围。「山雨欲来风满楼」,写雨之前先写风,风写好了,山雨便呼之欲出。
  如《水浒传》武松打虎一节,在写打虎之前,先为打虎制造了必不可少的氛围。一是写武松的饮酒的海量,以暗示他的壮健及超人的神力;二是写小二拦阻不许武松独自上山,以介绍大虫的威猛和酷虐。双方都不同寻常,便预示必有一番恶斗,至此,打虎的场面也就呼之欲出了。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髻 琦君赏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