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题目下面哪些不属于周朝开国皇帝帝

2012届高三历史上册10月月考模块测试题(含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2届高三历史上册10月月考模块测试题(含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2届高三历史上册10月月考模块测试题(含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实验三部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50分)一、在下列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1.顺治皇帝时自然灾害很多,“水旱累见,地震屡闻”、“冬雷春雪,陨石雨土”。他把这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罪于自己的“不德”,屡屡下诏罪己。这最有可能是受什么思想影响? A.天人感应&&&& &B.仁政&&& &C.性本善& &D.存天理,灭人欲2.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A.品行――考试成绩――门第声望&& &B.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C.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D.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3.下列观点中,与其他三个观点明显不同的一个是&A.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B.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C.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D.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4.“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这是对下列哪一艺术门类的评价A.书法&&&&&&& &B.中国画&&&&&&&& &C.文学&&&&&&&& &D.戏曲5.某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商周金文青铜鼎、隶书竹简、楷书王羲之《兰亭序》摹本、行书关汉卿《窦娥冤》手稿。请判断,他最可能是下列何时何地的商人A.汉都洛阳&&& &B.唐都长安&&& &C.宋都开封&&& &D.明都北京6.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由于其出身草莽,自小颠沛流离,且又当过和尚,即位后且残杀功臣,其长相如何在民间有多重版本,而大体可分为两类:①宫廷版:方面大脸,慈眉善目 ②民间版:五官不正,相貌丑陋 (见下图),符合朱元璋真相的是
A.图①&&&&&&&&& B.图②&&&&&&&&& C.图①图②都是&&&&& D.有待考证7.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代表团来华,受到乾隆帝接见:事后,马嘎尔尼感慨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下列史实支持马嘎尔尼论点的是&&①强化皇权,反对变革&②重农抑商,闭关锁国&③经世致用,舍本逐末&④经商逐利,风气大盛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8.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迹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A.设立公民大会&&&&& &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C.实行陶片放逐法&&& &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9.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先生曾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A.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B.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C.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D.启蒙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10.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之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的被发现和“物”的被发现的时代,导致这些发现的共同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B.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C.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运用&&&&&&& D.人们追求世俗的生活享受11.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A.批判神权统治&&& &B.鼓吹人性解放&C.倡导思想自由&&& &D.构建理性王国12.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前期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A.都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 &B.都宣扬了资产阶级文化&C.都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D.都受到封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13.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A.启蒙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古典文学14.观察下图,图一文学作品(《十日谈》)的内容与图二(《红楼梦》)的内容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反专制王权& &B.反教会压迫&&& &C.反殖民侵略& &D.反封建礼教15.《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式。”这突出体现了A.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B.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16.“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材料中所说的“道”是什么? &&A.中国传统思想道德&&& &B.科学技术&& &C.民本思想和制度&&& &D.自然规律17.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D.体现了“耕者有其田”思想18.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国货运动”。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如“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 &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19.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日):“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不包括A.文者坚持婚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B.传统纲常伦理仍在盛行&C.小农经济受到冲击&&&&&&&&&&&&& &D.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0.“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下列各项,孙中山落实这一见解的行动是①提出三民主义&②改组国民党&③进行北伐战争&④确立三大政策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21.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这段话属于弗格森对A.创建美国联邦政府及其作用的评价&&&&&&&& B.1776年革命派关于自由理念的批评&C.1787年联邦派关于自由解释的表彰&&&&&&&& D.联邦创建前后不同自由观点的介绍22.《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23.以下两图反映了欧洲某一城市的变化。其中,图一摄于1961年8月,图二摄于1989年11月,它们分别反映的是&&(&&& )
&&&&&&&&&&&&&&&&&& 图一&&&&&&&&&&&&&&&&&&&&&&&&&&&&&& 图二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24.基辛格1993年的一次谈话中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问题,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能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根据上面内容,小张同学认为“美国仍然是超级大国,主宰着当今世界”,由此得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都离不开美国参与”的结论,该判断&A.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B.理解不准确,结论合理&C.理解得准确,结论不合理&&&& &D.理解得准确,结论合理25.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分)二、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2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8―3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条件要求做答。(一)必考题(35分)26.(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几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二& 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卢梭&&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4分)并指出二者的相同之处。(2分)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们则拿出了……资产阶级的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2分)欧洲启蒙思想家为什么能够拿出“资产阶级的国家蓝图”?(2分)他们拿出了怎样的“蓝图”?(4分)
材料四& 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可以说启蒙思想促使知识和天赋人权的传播,因此使人们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和宗教生活。&& && (3)根据材料四的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试举一例简要说明启蒙思想是如何在中国传播并推动社会进步的。(4分)
27.(17分)明清时期商帮的崛起,为中国的历史画卷平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没有成片的耕地,粮食产量普遍较低,粮食供应的矛盾长期存在,人们寻求“以商代耕”的出路。徽州虽“粮不足”,可物产丰富。万山丛中盛产竹木、茶叶、陶土。手工业更具特色,纸、笔、墨、砚、漆器闻名全国。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贩运土特产品起步发家的。大山挡住了徽州人的道路,但这里的水路可称便捷:“上接闽广,下接苏杭”。便捷的水陆,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经商的积极性。&&&&&&& ――摘自《徽商网•徽商历史》&& (1)根据材料说明徽商诞生的原因(4分)。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2分)
村料二& 徽商以左儒右贾的特色而区别于其他商帮,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是其写照。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徽商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在外经营,三年一归,新婚离别,习以故常。徽商贾而好儒,与封建官僚混为一体,或相互接托。徽商以其独特的生存理念在众多商帮中异军突起。&&& &&& ――摘自电视片《徽州》解说词&& (2)从徽商的兴旺中可以得到哪些经验(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终清朝之世,徽商会遇到哪些发展障碍?(4分)
材料三& 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经典式、综合性品牌盛会,为中外客商搭建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安徽开放型经济发展。第一届大会于2005年在合肥召开,至2009年,已召开五届。&&& && (3)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开发和利用好徽商遗产。(3分)
(二)选考题(15分)。请考生在第28、29、30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将所选题号标在答题纸上。28.(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姑,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回答下列问题:(1) 依据材料一指出沙皇俄国“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所采取的变革措施和影响。(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4分)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点?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4分)
29.(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于1937年9月参加了日中战争。日本宣扬这是为“建设王道乐土”、“东洋和平”的战争。当时,我不认为是侵略战争。&&& 在战场上人类爱和平的使命感使我产生了疑惑,为此,我写了日记。……我含着眼泪在日记中记下了黄河大堤被炸后的悲惨情景……我在为日本军侵略的牺牲品而落泪,然而,自己又是侵略者中的一分子。我是忠于天皇敕谕“军人天职乃临战当敌,片刻不可忘记‘武勇’二字”的盲从兵……(战后)所谓战争,就是包括了一切非人道的罪恶无比的巨大的恶魔口袋,它涂炭生灵,……毁灭文化,使人间变成地狱。……因为我们错了,所以必须反省,……我为了洗刷自己的罪过一直在与军国主义斗争。&&&&&&&&&&&&& ――摘自《东史郎日记序》材料二:幻想世上并没有天堂,这很容易,只要你试试看,在我们下面没有地狱,在我们上面只有天空。想象所有的人,都为今天而活,想象这世上没有国家,试试看,这并不难。没有杀戮或牺牲,也没有宗教,想象全人类,都生活在和平之中。想象世上没有占有,我想你可能做不到,不再贪婪,没有饥饿,四海皆兄弟。想象全人类共同分享这世界,你可以说我在做梦,但我不是唯一的一个,但愿有一天,你能加入我们,世界就能合而为一。&&&& ――美国著名歌星约翰•列侬的《给和平一次机会》(1969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东史郎思想的变化。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日本宣扬的“建设王道乐土”、“东洋和平”思想的认识。(9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约翰•列侬的主要和平思想。这首歌曲创作的背景是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30.(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现在拥有的破坏性武器使地球上不存在任何一块可以免于突然性的总毁灭的地方。逃脱这一命运的惟一希望在于通过超国家的方式来确保和平。必须创建一个能够通过司法仲裁解决国家间冲突的世界政府。这个政府必须建立在所有政府与国家都一致同意的含义明确的宪章基础上,并由该宪章赋予其对进攻性武器的惟一处置权。 &&&&&&&&&&&& DD《迈向一个世界政府》节选自爱因斯坦致希伯莱大学的信(1946.3) &&& 材料二&& 参加第二届联合国大会的五十五国政府的代表无疑会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最近两年之中DD从取得对轴心国势力的胜利开始DD在阻止战争方面,或是在就控制原子能以及在为重建遭受毁坏地区进行经济合作达成协议的方面,都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   联合国不应因这些而受到谴责。任何一个国际组织所具有的力量都不会比宪章赋予它的势力更强大,也不会比它的成员国对它所希望的更强大。事实上,只要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意识到联合国仅仅是达到最终目标DD确立为保持和平而被赋予充分的立法权和行政权的超国家的权威DD的过渡组织,联合国就是一个极其重要和有用的机构了。 &&&&&&&&&&&&&&&&&&&&&&&&& DD节选自爱因斯坦《致联合国大会的公开信》(1947) &请回答:(1)依据材料,概括爱因斯坦的对当时世界形势的认识及解决办法。(9分) &&&&&&&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爱因斯坦的认识。(6分)
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0分1―5 ACBAD 6―10 DDCBA 11―15 DBBBB 16―20 ADAAD 21―25 DCBAD1.A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天人感应”概念的掌握。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2.C本题是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考查。3.B本题是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考查。B项体现的是重农思想,而其它三项体现的是工商皆本的思想。4.A本题是对历史史实的考查。5.D根据行书关汉卿《窦娥冤》手稿这一信息,可知时间是元朝以后。6.D根据信息即可判断。7.D本题是对时代特征的考查。清代政治上加强君主专制,经济上盛行重农抑商的思想。8.C本题考查学生对“陶片放逐法”概念的掌握。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9.B根据题意可知希腊思想之复活是指文艺复兴借助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原始基督教复活是指宗教上的改革。10.A本题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这些发现的共同的根本原因”应该从经济上考虑。11.D根据题意可知,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是指启蒙运动。其突出特点是反对封建王权,构建理性王国。12.B本题要求回答的是本质上的相同点,应该与阶级属性有关。C项说法虽然正确,但是不符合题目要求。13. B本题是对浪漫主义文学兴起背景的考查。14. B本题是对历史史实和时代背景的考查。15.B16.A题中“中国擅长的是道”的含义是中国古代注重传统思想道德教育。17.D题中没有体现“空想性”; 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C项说法错误;只有D符合题意。18.A主要影响应该考虑对生产力的影响。19.A本题是逆向思维型的题目。从“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可以看出不包括A项。20.D改组国民党体现了介绍俄国的建议;确立三大政策包括联俄。21.D22.C根据题意时间应该在《四月提纲》之后,所以革命指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3.B根据图片可知反映的是德国第二次的分裂和统一。24.A25.D前三项说法上错误。
26.(18分)&&& (1)观点:材料一: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材料二:社会契约论。(4分)&&&&&&&& 相同:都反对君主专制,具有民主性。(2分)&&& (2)根本原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2分)&&&&&&&& 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 蓝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民主共和制等。(4分)&&& (3)a.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民权,主张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并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力宣传民主共和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国初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大力宣扬民主与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答出三例中任意一例,均得4分)27.(17分)&& (1)耕地少,粮食产量低;自然资源丰富;传统手工业比较发达;水路交通便利。(4分)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和条件,积极寻求出路,知难奋进。(2分)&& && (2)经验有重视文化学习;坚守诚信的商业道德;吃苦耐劳;注意与封建政府的关系。(4分)障碍有各种税务摊派;官吏的敲诈勒索;政府的抑商政策;西方列强的经济扩张等。(4分) && (3)政府搭建平台;广泛联系海内外商界;发挥徽帮的纽带作用;扩大合作领域。(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3分)28.(15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解析:此题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第(1)问“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指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第(2)问“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指的是国家扶持国营和私营企业的发展。&(1)措施: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的“二一九”法令。(3分)影响: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4分,只答“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给1分。(2)经济:国家扶植和发展国营企业、私人企业。(2分)政治: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加强天皇制。(2分)共同特点:都采取改革的方式。(2分)启示:与时俱进的改革推动着现代化进程。(2分)29.(15分)【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思想变化:1937年刚参加战争时不认为是侵略战争,是建设王道乐土和维护和平;战争的残暴使东史郎对侵华战争产生了怀疑,内心的良知和罪恶感激烈斗争;战后反思忏悔战争的罪恶,同军国主义斗争,还历史真相。(6分)& 评析:日本政府宣扬的“建设王道乐土”和“东洋和平”思想是日本帝国主义美化侵略战争和为侵略战争寻找借口。侵略战争永远不可能建设起王道乐土和和平,只能给邻邦和自身发展带来痛苦和灾难,只有放弃军国主义传统,才能真正实现东亚和平和繁荣进步(3分)(2)思想主张:世界上没有国家,没有战争杀戮,人类永远和平;消灭贪婪和饥饿,人类平等;世界真正合而为一,人类共同分享幸福。(3分) 战争:越南战争。(1分)&& 影响:美国实行战略收缩,谋求“缓和”与对话,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美苏争霸呈现出苏攻美守的态势。(2分)30.(15分)[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⑴形势:世界面临(破坏性)核武器的威胁;(3分) 当时的联合国不具备实现国际安全的军事力量与法律基础;(3分) 办法:在联合国框架基础上,建立一个世界政府。(或由联合国过渡到世界政府)(3分) &  ⑵是一位反战和平的倡导者;(3分)  是一位敏锐的、持批评态度的观察者;关注时事并提出积极构想。(3分)&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题目中国文化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题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全国年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85-第4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全国年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85-4
E.形象思维;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31.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32.阴阳家:阴阳家以张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33.重农主义:它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34.庙会:我国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35.鬼魂崇拜:是原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迷;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
E.形象思维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32.阴阳家:阴阳家以张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邹衍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解释朝代的变更。其理 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都有深刻影响。33.重农主义:它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其起于西周,成就于战国的法家。这种观念把农业视 为“本”,把工商业视为“末”。它使秦国获得了统一的成功,在西汉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34.庙会:我国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成为庙市,后来发张成为庙会。35.鬼魂崇拜:是原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迷信。其主要内容有: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迷信灵魂有超人的能 力;把人的生活和社会关系附加给幻想的鬼混世界。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答:了解中国文化的基干,必须涉及先秦区域文化的发展。其为: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 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及楚辞文学。后经融汇,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干。37.简述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特征。答:①原始农业出现; ②陶器的制造; ③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④村落的出现及氏族的形成。38.简述家族共同体主要的文化功能。答:①血缘凝聚力。家族内部的每一个家庭按照父系的血缘认祖归宗、单系传递。外姓移入者为了求得同情和依 靠,多与原社会内部的大姓认干亲,寻求社会关系网络的保护。 ②地缘凝聚力。家族共同体的情感归属离不开 特定地域,共同的土地资源是他们分享生命快乐的依据,是养育所有家庭的同一条血脉。39.简述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答:①宋明理学将隋唐佛教的心性理论融入自己的义理之学中,表明这种义理学的实质是儒学化的佛性理论,因 而带着明显的宗教功能。②理学家们强调与实行“半日读书,半日坐禅”,“主静,居敬”,“戒惧、慎独”,也是有宗教意识、功能的。40.简述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答:①向中国广泛传播西方科技、文化,包括西方的自然科学、古典哲学、史地、音乐、美术等。②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答:其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以儒家理论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第二,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有重要地位。第三,皇权至上,法自君出。第四,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42.试述汉语、汉字对中华文化的贡献。答:①汉语使用地区的扩大和共同语的存在,在汉民族共同思想、文化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为各民族的 相互交流融合和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②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使不同方言区的人能够顺利交流,对中华文化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国2008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
)绪论-4A.文学
D.精神文明2.“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
)绪论-4A.《说苑〃指武》 B.《礼记〃中庸》
C.《论语〃雍也》 D.《荀子〃不苟》3.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
)1-14A.气候条件 B.经济条件
C.地理条件 D.国际条件4.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
)1-17A.温带气候
B.亚热带气候
C.高原气候
D.海洋气候5.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确记载,到西周时,已经十分清晰的相关观念则是(
)1-20A.“天”
C.“天下” D.“地上”6.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是(
)2-35A.捕涝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B.采集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C.手工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D.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7.司马迁的《史记》中,“五帝”的谱系是(
) 2-36A.神农氏、有巢氏、黄帝、高辛和尧
B.有巢氏、黄帝、高辛、尧和舜C.黄帝、颛顼、高辛、尧和舜 D.黄帝、高辛、神农、尧和禹8.周幽王被犬戎所杀的年份是(
)2-44A.公元前717年 B.公元前727年
C.公元前737年9.我国先民发明观察星象物候的方法是在( A ) 3-107A.夏代
D.汉代 D.公元前771年10.徽商和晋商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他们贸易的方式属于(
)3-118A.农商经营 B.行商经营
C.坐商经营 D.官商经营11.使用狗拉爬犁的民族是(
D )3-141A.汉族
D.赫哲族12.北魏设在洛阳宣阳门外、用于接待外国客商的地方名叫(
)3-115A.四夷馆
D.迎宾楼13.中国开始用人痘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至少是在(
)3-155A.15世纪
D.18世纪14.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4-159A.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 B.它在文化体系中稳定性不强C.它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 D.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15.古代“朝赏暮戮,忽罪忽赦”的情形时有发生,这反映的是皇帝的(
C )4-165A.行政权 B.财经权C.司法权 D.军政权16.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益僵化,行文的格式称为(
)4-177A.行卷
D.八股文17.汉代实行的选官制度是(
B )4-172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8.《易〃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是(
)5-216A.整体思维
B.类比思维
C.辩证思维
D.抽象思维19.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人是(
A )5-226A.战国荀子 B.唐代刘禹锡C.唐代柳宗元 D.宋代张载20.原始道教最初称为“五斗米道”,又叫(
)5-237A.天师道 B.正一道C.全真道 D.一贯道21.唐代最有名的大型舞蹈是(
)5-272A.《胡旋》 B.《凉州》C.《绿腰》 D.《霓裳羽衣舞》22.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提出“五伦十教”的是(
)5-246A.周公 B.孔子C.孟子 D.董仲舒23.秦代统一的文字是(
)6-311A.大篆
B.金文C.隶书
D.小篆24.首次提出“六书”的著作是(
)6-313A.《史籀篇》 B.《仓颉篇》C.《说文解字》 D.《急就章》25.提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是(
)7-345A.陈独秀 B.孙中山C.章太炎 D.胡适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BC
)绪论-6A.生产工具 B.雕塑C.书籍 D.筷子E.衣物27.“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的提出者或出处各是(
)1-30A.《管子》 B.管仲
C.《齐民要术》 D.贾思勰
E.《绎史》28.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高潮除了春秋战国时期之外,还有(
)2-86A.秦朝
B.魏晋南北朝
C.唐宋之际 D.明朝
E.清朝29.下列人物中,以治水闻名的有(
)3-110A.大禹 B.神农C.李冰 D.崔E.李斯30.下列选项中,属于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有(
)3-138A.信仰标志 B.仪礼标志C.体型标志 D.职业标志E.情感标志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广义文化 绪论-5答:(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翟,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32.儒家2-45答:(1)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2)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的最基本的要求;(3)儒家的重要思想是 “礼”, “礼”是维系社会和谐、上下关系的保障物。33.中和之美5-282答: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所反映的思想情感不能超越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义”。34.谚文 6-298答:谚文是朝鲜创制的音位文字,字母近似汉字的笔画,每个音节拼成一个方块。35.“返本开新”7-352答:复返儒家心性学之“本”,开出民主政治和科学技术之“新”,以“重建儒家的道德主体性哲学”来弘扬中国本位文化。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五帝至商的宗教崇拜分野。2-41答:(1)自五帝时期以来,宗教崇拜大体有超自然神、天地神祗和祖先神三大分野,好鬼神的殷商人自然会全盘继承;(2)商朝力量越是强大,祖先神灵祭祀越占据主要地位;(3)五帝时的“敬顺昊天”,是为“敬授民时”,基本精神是为人生的,格调是明朗的。37.我国历史传说中解释的工匠有哪三个特点?3-121答: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三个特点:(1)具有手工艺性,讲究手的巧慧、手的经验、手工的审美效果,肯定用双手实现大脑想法的工匠能力。(2)缺乏大机器生产的合作性,传统的手工业劳动是小规模的,超出了一定的控制范围扩大经营,产品就会变形。(3)惟一性,指一些手工产品被认可后,人们随之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欣赏习惯;一样的活儿,换了别人干,人们就不认了。38.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特点?4-164答:(1)皇帝总揽天下大权君主是全国的最高权威与绝对权力的拥有者,君主超越一切社会政治法律制度,是名副其实的专制帝王。三皇五帝的尊称合并,称为“皇帝”,并将皇帝的命令称为“制”或“诏”,天子自称为“朕”。三尺法,不敌君主意,“朝赏暮戮,忽罪忽赦”的情形时有发生,皇帝将法律作为强化君主专制的有效工具。(2)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皇帝总揽天下之权,但皇帝不可能事必躬亲,他对国家社会的控制是通过一套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实现的。(3)严密的人身控制以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君主专制政权,将控制人民与占有土地视为国家的重要事务,他们有一套严密的人身控制办法,将人们紧紧地固定在一定的位Z之内。39.简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作用。5-252答:(1)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和传统美德,在加强个人修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培养出了无数被历代奉为楷模的贤良之士,塑造了为广大人民所共同追求的理想人格;(3)为世人树立可供效法的典范。其中以儒家的理想人格对世人的影响最大,基本上包括了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的主要内涵。40.简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7-357答:(1)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3)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4)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楚设,繁荣学术和文艺;(5)建设立足中国社会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23答:(1)自然环境。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任何一个区域的得天独厚,都是需要外在条件的,所以这样形成的地域文化,往往会因外在条件的丧失而衰落;(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在这样情况下产生的区域文化最具历史的深度、广度和高度;(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地区典范人物的业绩,能持久地感动他的乡亲,中间起重要作用的是乡土意识。42.试述中国古代家训族规的礼俗教育与规范功能。4-209答:一、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孝悌之道,是家训族规中大力提倡的内容,孝悌之道被认为是与血缘关系共生的天然的人伦之道。人伦之道是宗族凝聚的粘合剂。二、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家训族规中有相当部分内容是人格修养的内容。由于习性的养成与人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的教育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传统家训中强调童蒙的人格教育,所谓“教妇初来,教子婴孩”,有关训子、教子、诫子、示儿的内容在古代家训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教子做人的标准是“以孝弟(悌)为本,以忠义为主,以廉洁为先,以诚实为要”(高攀龙《家训》)。诚实、忠厚、孝顺、廉洁是家族成员应具备的品格。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专业论文、全国年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85等内容。 
  【】 
您可在本站搜索以下内容:
  全国年中国文化概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全国 2005 年 1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21 一、...
  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真题及答案汇总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历年语言学概论试题与答案今日推荐 78份文档 百度图片明星相册 星光上线...
 全国2003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35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
  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辛苦整理答案。攒人品祝考试成功!全国2013 年 1 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
 0321中国文化概论全国2010年1月-2013年1月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中国文化概论2010 年 1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
  201010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好东东哦!...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20... 28页 4下载券 全国年中国文化... 42...
  全国2013 年 10 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收集了2013年到2007年的。隐藏&& 全国2013 年 1 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
赞助商链接
别人正在看什么?
赞助商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国皇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