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维新运动动时期妇女运动的特点

妇女运动史话 -
《妇女运动史话》就以时间为线索,较为详细地展示了近现代历史上发生在巾帼英雄身上的那些可歌可泣的往事。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漫漫长河中,固然不乏花木兰代父从军、穆桂英挂帅打破辽兵的动人传说,也出现过堪与男子媲美的女政治家、女才子,乃至女豪杰。但广大妇女始终被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条绳索紧紧捆绑,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过着无权、无地位的悲苦生活。严格意义上的中国近代妇女运动是从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序幕的。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再到五四运动、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的广大妇女和男子一样,积极参与其间。她们甚至手执武器,与男子并肩战斗,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妇女运动史话 -
目  录引 言1一 维新运动“女权”声31.维新派的呼喊32.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学堂83.第一份妇女报纸12二 辛亥革命展风采171.敲响女界革命的《女界钟》172.先进妇女群体的出现233.在反帝爱国运动中284.驰骋疆场的“娘子军”345.颇有声势的女子参政运动41三 五四运动揭新篇481.妇女解放新思潮482.“投袂而起”523.中国共产党为妇女解放指明正确方向58四 大革命中掀高潮631.“在国际妇女日的意义下团结起来”632.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673.投身五卅风暴704.千万巾帼援北伐765.农村妇女运动82五 在苏维埃旗帜下871.大风暴中的女战士872.在根据地的和煦春风中903.建立女工农妇代表会974.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女红军100六 共赴国难洒热血1051.风在吼,云在怒1052.抗日女先锋赵一曼1103.日军暴行与妇女同胞的震怒1144.妇女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1185.解放区妇女与党的“四三”决定122七 解放战争赢得解放1271.为争取和平民主而奋斗1272.为自卫战争的胜利而战1303.战斗在第二条战线上的广大妇女1324.在国际舞台上亮相1365.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142参考书目148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次
参与编辑人数:1位
最近更新时间: 14:54:17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京 东 价:
¥19.00 [9.5折][定价:¥20.00]
温馨提示:
其它类似商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中外妇女运动简明教程
查找同类商品
《中外妇女运动简明教程》简明清晰地阐述了中国妇女运动和世界妇女运动的产生与发展,分析了各国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研究了国际女权运动的新特点,探索了联合国关于世界妇女政策的主张,论述了解决世界各种妇女问题的对策,对于总结中外妇女运动的经验和教训、开展社会性别教育等都有极大的帮助。通过阅读此书,读者可以体会中国和世界妇女运动的来龙去脉,从理论上提高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中外妇女运动简明教程》适用于社会学、人类学、女性学及历史等专业的本科生以及广大的研究人员。
上编:中国妇女运动第一章
中国妇女运动的兴起()第一节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提出妇女解放的主张第二节
戊戌维新运动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第三节
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运动第二章
中国妇女运动的新纪元()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初期对妇女问题的讨论第二节
各界妇女投入反帝爱国民主活动第三节
妇女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新发展()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有关妇女运动的方针政策第二节
中国妇女运动与国家革命相结合第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妇女运动()第一节
国民党领导的初期妇女运动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领导的妇女运动第三节
中国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第四节
国统区妇女的爱国民主运动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后至l956年的妇女运动(1949——1956)第一节
新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新变化第二节
妇女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第三节
发展妇女儿童福利事业第六章
曲折发展中的妇女运动()第一节
“两勤”方针的提出第二节
“左”倾思想对妇女运动的影响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妇女运动受到严重破坏()第一节
妇女运动理论和妇女工作方针、政策被否定第二节
妇女和儿童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第三节
停办妇女刊物,破坏妇女组织第四节
抵制极“左”错误的优秀女性第八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妇女运动(1977一l990)第一节
全国妇联工作的恢复与发展第二节
中国妇女运动的新发展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妇女发展()第一节
新形势下的妇女组织第二节
中国妇女的教育第三节
中国妇女参与经济活动第四节
中国妇女参政第五节
中国妇女的健康第六节
中国妇女的婚姻家庭第七节
中国妇女理论研究下编:世界妇女运动第一章
法国妇女运动第一节
法国妇女运动的兴起第二节
1871年至l945年的法国妇女运动第三节
战后法国妇女运动第二章
英国妇女运动第一节
英国妇女运动的兴起第二节
英国妇女争取各种权利的运动第三节
20世纪50年代后的英国妇女运动第三章
美国妇女运动第一节
美国妇女争取参政权的运动第二节
美国妇女参加禁酒运动第三节
战后美国新女权主义运动第四章
日本妇女运动第五章
北欧国家的妇女运动第六章
西方其他国家的妇女运动第七章
前苏联及东欧妇女运动第八章
第三世界国家的妇女地位第九章
联合国及国际妇女组织的活动参考文献后记
上编:中国妇女运动
妇女运动是妇女为推动社会进步和自身解放而掀起的有组织、有纲领、有目标的运动。其特点是以女性为活动中心,以妇女获得某种权利、最终获得彻底解放为目标。妇女运动史是记述广大妇女为争取男女平等权利和自身解放而斗争的过程,即关于妇女运动的由来、形成与演变过程的历史。
太平天国革命提出妇女解放的主张,戊戌维新运动时期进行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运动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了中国妇女运动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走向新阶段,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领导的妇女运动使中国妇女抗日运动掀起新高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妇女运动在曲折中得到了发展。改革开放时期的妇女工作不断呈现出新的局面。
中国妇女运动的兴起()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是多年来妇女受压迫的社会根源。近百年来,我国妇女不甘心受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奴役,她们为追求自由解放而英勇奋斗、前仆后继,但是她们终究没有达到胜利的目的。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提出妇女解放的主张
一、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妇女政策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反封建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在反封建的同时,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男女平等的主张。
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在其所著的《原道醒世训》一书中指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在他的《天情道理书》中又指出,“兄弟姊妹皆是同胞……
何分尔我,何分异同。”根据这种观点,太平天国实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妇女政策。
第一,妇女获得了一定的参政权。太平天国设文武女官,规定有女丞相、女检点、女指挥、女将军等官职,其设置皆与男子等同。
第二,确立了妇女与男子的平等地位。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这就使妇女获得了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的权利,确立了男女在经济上的平等地位。
第三,妇女同男子并肩战斗。鼓励妇女参加军事斗争,“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放胆同杀妖”。太平天国中有女兵近10万人。女兵除了担任守夜、挖战壕等一些战地服务性工作外,还亲自参加战斗且“勇健过于男子”。
第四,实行反封建的婚姻政策。婚姻上“不论财礼”,反对纳妾、买卖奴婢,严禁嫖娼、卖淫等封建恶习,实行一夫一妻制,允许寡妇再嫁,还主张妇女放足。
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妇女地位没有改变
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把妇女提到与男子同等的地位,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男女平等的措施,使妇女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中国妇女第一次听到解放的钟声。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略论近代中国家庭伦理的嬗变及其启示_观点库_观点中国
当前位置:
略论近代中国家庭伦理的嬗变及其启示
中国传统是在绵延几千年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基本精神是强调家庭本位,维护宗法等级伦理。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的炮火迫使中国人打开了国门,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从此,揭开了中国社会被动现代化的序幕。现代化的西方文明逐渐渗入中国社会,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遭受冲击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近代中国家庭伦理嬗变的历史背景
传统家庭伦理在近代社会出现了转型,这是由近代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第一,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由一个独立封闭的帝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中国走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救亡图存成了这一时期的主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批先觉者开始正视裹着炮弹、鸦片、商品的西洋文化,反思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一反思过程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即重物的洋务运动阶段,重制度的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阶段,重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阶段。而洋务运动的失败和辛亥革命的未成功,使人们认识到了现代化仅止于学习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习现代化的价值观念。于是1915年9月至1920年前后,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为首的一批激进民主派人物高举“科学”、“民主”两面旗帜,向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发动了猛烈攻击,兴起了中国现代史上影
响极为深远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表明了人们对中国文化现
代化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更深的层次。政治的根本在文化,数千年封建文化传统熏陶积淀而成的消极的国民人格、保守的文化心理、顽固的意识乃是专制制度死而不僵的灵魂。这种认识被陈独秀称为“吾人之最后之觉悟”。正如他所体会到的:“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1](P41)于是在这场运动中传统文化结构中最核心的部分&&传统伦理道德价值体系开始接受批判和洗礼。而家庭伦理作为传统伦理的基础,自然首当其冲。妇女、婚姻家庭问题成为这场运动的主题之一。思想家们对传统家庭伦理道德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促使传统家庭伦理开始向现代转向。
第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动。这就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滋长,瓦解了中国传统家庭结构及其家庭伦理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小农经济。以机器为生产手段的近代工业的出现,不仅意味着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而且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明示了其历史趋向。到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资本共达元,投资总额为元;清政府的洋务企业近40个,创办资本约有4500万两,雇佣工人达人左右;民族资本企业共有136个,创办资本约有500多万两,雇佣工人达30000人左右。尤其是通商口岸,完全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打破了传统的地区经济的封闭格局。[2](P347)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新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形成,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开始向近代社会文明转型,自然经济日渐崩溃,农村经济疲敝,出现了大量只身流落到城市的近代“边缘人”。他们远离了家族的羁伴,“既无家族思想之维持,复无安土重迁之观念”。在人们交往日甚,风气日开的情况下,社会结构也便发生了由纵的组织向横的组织的变迁,各类社会成员都有了家族以外的社会群体联系,在这些近似业缘性的群体社团中,有一定的人格平等的意志的表达,人的独立地位和尊严开始得到社会的承认。在农村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开放和开明,地缘关系迅速扩展,以家族为内核的血缘关系受到了冲击,地方行政力量的强化削弱了家庭自治的功能,大家庭逐渐涣散,父权家长制的经济基础开始动摇。
第三,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文化结构也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传统道德文化的权威开始丧失,儒家独尊的文化一统格局受到“西学”的冲击。汉代以降,中国人崇尚的权威是与王权统一的儒学价值系统。清代沿袭宋明,以程朱理学为官方意识形态,维持着原生的价值系统。但中国传统道德发展到明代就已经十分僵化,开始走向腐朽。明中叶的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伦理学说,把天理由外在的绝对戒律转变为主体的意识,想从人们内心唤起对封建纲常名教的自觉。但王守仁的学说以“天理”为人的良知,必然蕴涵社会伦理原则与个体感情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也正是理论上的内在矛盾,导致了王学的瓦解,并进而导致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瓦解。明清之际的学者在批判总结传统文化的理论思潮中,既批判了程朱理学的僵化、繁琐,又反对王学的任意和空疏蹈虚,企图对传统道德进行新的整合,重新树立其权威。然而历史的局限使得他们的理论只能是传统道德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不可能产生根本性的突变。
近代社会一批思想家对儒家价值体系提出了挑战。这表现在经文经学主领风骚,异端辈出。至戊戌年间今文经学经康有为之手演变为冲击权威、解放思想的工具。“使儒家学说从一直是无可怀疑的信仰中心,变成其基本特征是可疑的和有争议的一种思想体系。” [3](P331)而且辛亥革命结束了千年帝制,传统的价值系统失去了固有的社会物质基础,至此,儒家价值不仅丢失了作为理想或信仰的感召力,而且失去了世俗力量的支撑。正是由于定于一尊的权威的跌落,造成了思想解放的客观环境与重建现代性民族价值的客观需求。才可能产生以“打倒孔家店”、“重估一切价值”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否则就没有容纳异端思想之空间,传统家庭伦理也不会发生嬗变。
1862年同文馆成立,揭开了近代西学输入的序幕。在这之后随着洋务运动开展,形成了专门从事输入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文化传播系统:1 京师同文馆(1862年)2 上海同文馆(1863年)、广州同文馆(1864年)、江南制造局译书馆(1868年)等地方译书机构;3 上海格致书院、广学会、益智书会等民间机构和传教士掌握的文化机构。正是“由这三个系统形成了当时输入西学的基本规模,并以比较稳定的平稳的速度向前发展。”[4](P349)西方思想的传入,对中国几千年的纲常名教是一个大冲击,争女权、男女平等成为新的社会改革的潮流,女子不缠足,男子死后女子可再嫁,夫妇不相合可离婚,男子不娶妾等观念在社会上渐有影响。
同时,随着门户开放,来中国进行传教和贸易活动的教士、商人渐渐增多,他们带来了西方的风俗习惯,西方的文化思想,介绍了西方的家庭观念和家庭制度,促使人们对中国传统家庭模式的优劣进行反思,对传统家庭的态度发生变化。
西方近代婚姻家庭观念引入与传播还有一条途径,就是当时清政府派赴欧美的官员和知识分子从域外文明中吸取大量新鲜信息并反馈回国内。这以1876年随郭嵩焘出使欧洲的刘锡鸿、张德彝最为典型。据载,他们抵达英国不久,就有一种奇异的感受:“到伦敦两月,细察其政俗,惟父子之亲,男女之别,全未之讲,自贵至贱皆然。” “西人不知有父母,&&凡为子者,自成人后,即各自谋生,不与父母相闻。闻有居官食禄之人,睽离膝下十数载,迨既归,仍不一省视者”。“男女婚配皆自择,女有所悦于男,则约男至家相款洽,常避人密语,相将出游,父母之不禁,款洽既久,两意投合,告父母互访家私,家私不称不为配也;称则以语男女,使自主焉。” “西国女子之嫁也,&&不待父母之命,不须媒妁之言”。“男女私交,不为例禁”。[5]面对与中国婚姻家庭伦理迥然不同的生活情景,刘锡鸿、张德彝在惊诧之余,也表露出了赞许的态度。
显然这些出自国人切身体验和思想整合的见解,比起外国传教士的宣传来更容易产生社会效应,更容易为中国人所接受。从而使近代西方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在中国社会广为传播,并促进了中国社会具有近代意义的婚姻家庭道德观念的产生。
二、传统家庭伦理的嬗变
近代社会以来,传统家庭伦理在历次思想解放运动中总是首当其冲的主题。综合起来,传统家庭伦理在以下几个方面受到冲击。
(一)婚姻方面。近代以来历次思想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提出了“婚姻革命”的口号;要求打破一切旧道德、旧恶习,打破非人道的婚姻制度,建立起男女社交公开、恋爱自由的婚姻制度,取消包办买卖婚姻、简化婚礼,使男女当事人成为婚姻的主体。
《觉民》杂志于1904年发表的《论婚礼之弊》和《留日女学会杂志》于1911年发表的《婚姻改良论》两篇文章,全面而具体地剖析了中国旧式婚姻的种种弊端。具体表现为:第一,婚姻专制之弊,包括男女不见之弊、父母专婚之弊、媒妁之弊;第二,买卖婚之弊,即“聘仪奁赠之弊”;第三,“早聘早婚之弊”;第四,“繁文缛节之弊”等等。反对封建包办婚姻、买卖婚姻,破除不良习惯的主张也在社会上得到响应。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上海、湖南、福建等地都成立了不缠足会。湖南不缠足会订立了一个嫁娶章程,规定婚事从简,不得索要聘礼、嫁奁,“破除不肯远嫁的俗见”。“女家不得丝毫需索聘礼”,“男家尤不得以嫁奁不厚,遽存菲薄之意”。当时还有人用西洋音乐简谱写了一首《自由结婚纪念歌》。歌词写道:“世事新,男女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6](P36)
(二)离婚问题。关于离婚问题的争论一直是近代社会新旧思想冲突的焦点。传统社会婚姻没有自由,而离婚之说只是男子的特权,女性无离婚之自由权利。明末清初,随着西学的传入,进步知识分子对传统婚姻陋俗的批判,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认为夫妻有隙,佳偶成为怨偶,那么离婚可谓是一条出路。清末民初的婚俗变化体现了这一点。“这时的法庭诉讼,男女之请求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此所未有。”[7]浙江遂安“近自妇女解放声起,离婚别嫁亦日益见多。”[8]
离婚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但如何看待离婚,离婚是否合乎道德,是当时讨论离婚问题的一个焦点。一些思想保守的人士从旧道德观念出发,认为离婚不符合中国国情,是“醉心于欧化的少年从西洋搬过来的”。婚姻若能自由解散,将导致社会道德堕落,风气败坏。主张离婚自由者也存在意见分歧。一种观点认为,不是自由恋爱的婚姻,若婚后也不能发生感情,可以离异。但自由恋爱的婚姻就没有离异的自由。另一种观点认为,即使是自由恋爱的婚姻,一旦爱情破裂,便可以自由离异。还有一部分人主张绝对的离婚自由,即一切法律上的限制和规定都不需要,不能忍受婚姻痛苦的男女,不必向法庭提出诉讼即可分离,从身心的分离做起,离婚不需要法律的程序和保障。
另一个讨论的问题是:离婚是否合乎道德。有些人想离婚但不敢离婚,因为旧道德认为离婚不道德,不承认离婚。事实上因没有感情而离婚是正当的,合乎人道的。个人的道德丝毫不会因离婚而有所损失。经过对离婚问题的讨论,人们的观念得到了更新,离婚观念的改变是家族主义破灭,个性自由解放的势所必至。
(三)贞操观念。五四时期关于贞操问题的讨论是反对封建伦理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
1918年5月《新青年》四卷五号上发表了周作人先生翻译的日本作家谢野晶子的《贞操论》,正是这篇译文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贞操观的讨论。
胡适先生特别撰写了《贞操问题》的文章,发表在《新青年》五卷一号上。文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关于婚姻家庭的观点,尖锐地批评了当时鼓励妇女守节殉夫的文章及其作者。认为“这种议论简直是金无心肝的贞操论”,是不合人情、不合天理的罪恶。他反对那种忍心害理的烈女论,指出劝人做烈女,等于故意杀人。他申明了自己反对贞操法律的鲜明立场,并烈举了他的理由。
第一,贞操既是个人男女双方对待的一种态度,诚意的贞操是完全自动的道德,不容外部的干涉,不须有法律的提倡。
第二,若用法律的褒扬为提倡贞操的方法,势必造成许多沽名钩誉,不诚实,无意识的贞操举动。
第三,在现代社会,许多贞操问题,如寡妇再嫁,处女守贞等等问题的是非得失,都还有讨论的余地,法律不当以武断的态度制定褒贬的规定。
第四,法律既不奖励男子的贞操,又不惩男子的不贞操,便不能单独提倡女子的贞操。
第五,以近世人道主义的眼光看来,褒扬烈妇烈女杀身殉夫,都是野蛮残忍的法律,这种法律在今日没有存在的理由。
新文化运动中封建腐朽的贞操观念受到猛烈抨击,鲁迅先生也参加了这一讨论。1918年8月,他署名唐俟在《新青年》五卷二号上推出《我之节烈观》。文章指出,节烈救世说是戕害妇女的畸形道德。节烈“极难,极苦,不愿自受”,是“不利自他,无益社会国家,于人生又毫无意义的行为,现在已经失去了生命和价值。”女子应守节,而男子却可多妻的社会是“苛酷”的,通行的节烈观需要改变。他发誓“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人害已的昏迷和强暴”,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他认为婚姻的贞操应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男女双方都有严守贞节的义务,这是民主健康的家庭生活所必具备的。只有确立男女平等的贞操观念,才能真正取消纳妾制,建立一夫一妻制家庭。
(四)男女关系。近代社会以来,男女平等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都不同程度地批判了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把妇女问题作为改造社会的基本问题。新青年创刊号曾明确提出,在近代求解放历史中要“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9](P219)
太平天国时期妇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第一,设女营、女馆、女军,通过这种形式,吸收妇女参军作战,参加革命斗争。第二,女子同男子一样可分田。定都南京的当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这是妇女获取解放的经济保证。第三,设女官制度,并开女科,吸收妇女参加国家大事的管理。第四,废除了一些残害歧视妇女的陈规陋俗,包括禁缠足、禁娼妓、禁买卖奴婢。另一方面由于农民不可能彻底摆脱封建意识的束缚和统治,更不可能创造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来代替封建的意识形态。因而在妇女问题上,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同样也未能跳出封建礼教的樊蓠, 思想的局限性决定了妇女解放的有限性。
戊戌维新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三人为核心的维新派,在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度过程中,第一次将妇女问题作为一个社会与文化问题明确地提出来了,维新派以不缠足和兴女学作为切入口来发动妇女运动,以期实现女性肢体和思想的解放。[10](P346)戊戌维新时期的妇女运动,只有极少数妇女参加,而男女平等的倡导者主要是维新派的男性,这反映出中国女性在封建纲常礼教的束缚下,中毒太深,要唤起她们的觉醒还需要漫长的过程。
辛亥革命中一批已觉醒了的中国妇女积极投身于中国革命运动,在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中,激进的妇女参加同盟会组织的多次武装起义,并且组织妇女团体,发起女子参政运动,谋求自身解放。但最终中国妇女的第一次参政运动以失败告终。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人们更多地着眼于女子的人格独立。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就是&人的发现&,推广应用于妇女身上,发现了&妇女也是人&,妇女发现了&我是人&,由此而生的种种问题。”[11](P354)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和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要求建立新道德,而这种新道德是以承认和尊重“个人独立自主之人格,勿为他人之附属品”为前提的。他们尖锐地指出:“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12]新文化运动涉及了所有关于妇女解放的问题。如男女同校、社交公开、男女职业平等、婚姻自主等。这场运动使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得到进一步的理解与传播,但由于这场运动未能触及社会制度的变革,男女平等不可能真正实现。
(五)男系制和遗产制问题。在父系父权的家庭制度下,只有男子才有继承权,嫡长为先,其他儿子完全没有或只享有小部分的遗产继承权,女子无继嗣权,无奉待娘家父母及祭祀祖先的义务,也没有遗产继承权。出嫁后参加夫家的经济单位,只有当死者无子、无侄、无男性亲属时,女儿才有继承权。
1919年8月,北京国立高等女子师范学校学生李超死亡事件被认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件大事,引起了人们对家庭财产继承权的思考。
李超,广西梧州人。父母早亡,家中除了两个姐姐外,还有一父妾,父母膝下无子,则过继了一堂兄作为李家的儿子,继承李家的遗产。堂兄堂嫂不愿让李超继续读书,竟采用断绝经济供给的手段强迫李超辍学出嫁,李超气急交加,在贫病中不幸去世。李超之死引起了人们的震惊。
日,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男系制与遗产制》一文,专门讨论继承权问题。陈独秀认为中国的男子血统观念格外发达,女子地位格外低下,“宁可以承继旁系的男子,嫡系的女子反没有承袭遗产的权利。”因此李超之死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问题。现在已不再是宗法社会,遗产制度也应该改革,文章建议男女同时平等地拥有财产继承权,女子也能承袭遗产。
(六)儿童公育与产儿限制。辛亥革命和五四时期提出了儿童公养的口号,要求由国家社会设立的机关抚养、教育儿童,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使儿童身心更健康地发展,二是可以使妇女摆脱家庭束缚,谋求自身的解放。另一些人则将儿童公育看作为废除家庭的必要前提,并借此主张打破家庭制度。
此外五四时期世界正兴起生育节制运动,避孕方法已普遍被采用,当时一些人提出“产儿限制”的主张,改变中国早婚、多子多福的习俗。通过科学的方法,使母亲有选择和决定生育子女数的自由,避免妇女成为生育机器,从而节制人口,改良种族。[13](P101)
三、近代家庭伦理思想变革的几点启示
近代家庭伦理的嬗变是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现代转向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对现代家庭伦理思想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这一时期家庭伦理思想的变革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重要启示。
启示之一,家庭伦理思想的变革不能仅局限于思想领域,需要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全面变革。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学者对传统家庭伦理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们把家庭伦理看成封建专制的根基,对此展开了全面的抨击,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残忍、虚伪、吃人、杀人的本质,并阐述了全新的家庭伦理观念。可以说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抨击是在此之前所未有的,对人们改变旧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也是以往任何历史时期所不能比拟的。但由于中国社会政治伦理化的特点,使得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旧礼教、旧道德十分顽固,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发生太大变化。加之近代文化嬗变是从器物到制度再到精神的单向度递进式,重心不断转移,并且各不相容。五四时期的家庭伦理思想的变革脱离了改造产生传统家庭伦理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局限于精神道德领域,并没有触动和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新的家庭伦理文化由于缺乏社会经济政治基础,难于持久立足。这说明单纯的思想启蒙运动的作用是有限的。要想破除旧的家庭伦理观念,使新的家庭伦理文化为平民所接受,需要社会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全面配合。
启示之二,家庭伦理思想的变革是曲折和复杂的。如前所述,近代中国社会家庭伦理文化虽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要求自由、平等、人格独立的新婚姻家庭道德观已开始为一部分人所接受,但从整个社会来说封建旧礼教旧道德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它仍然控制着婚姻家庭生活的各个领域。日,长沙发生了青年赵五贞因不满父母包办婚姻,在迎亲花轿中用剃头刀自杀的惨剧,这就说明封建礼教的顽固。青年毛泽东连续发表十篇文章,就事论理,揭示这一悲剧的根源。认为“这件事的背后,是婚姻制度的腐败,是社会制度的黑暗,意想的不能独立,恋爱不能自由。”[14](P414)
当时很多父母之辈没有破除封建礼教的自觉心理,让他们更新旧的道德观念谈何容易。就是青年男女本身在传统道德伦理面前,也视婚姻自由为畏途。对专制婚俗,“不敢有丝毫的反抗,以为吾命如是,只好待毙而已。”[15]胡适的剧本《终身大事》中的女主角田亚梅女士是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敢于背逆父母意愿而大胆追求婚姻自由的新女性。胡适在剧本后“跋”中曾说:“这出剧本是因为几个女学生要排演,我才把他译文中文的。后来因为这剧里的田女士跟人跑了,这几位女学生竟没有人敢扮演田女士,况且女学堂似乎不便演这种不道德的戏!”[16](P114)这几句话,足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的现状,人们仍生活在传统道德的阴影之中,传统道德仍然是人们判断、评价新的社会生活现象的基本准则。
同时人们对一些新的婚姻家庭观念也一知半解,有时还发生误解、歪曲的现象。如在“自由婚姻”的口号下,一些“浪荡少年”视“妇女解放”、“自由恋爱”为“公妻”,为“性解放”。在离婚问题上也出现了复杂的情形。离婚并非是一种喜事,它对当事人及亲朋友好友都将产生一种“很深的苦感”,是一种“大不幸的事”,也是收拾“敬衰爱亡的残局的不得已的方法”。[17](P154)但是当时有些青年人把离婚视作儿戏,遭到了胡适的批评。胡适认为一些留学生的离婚是“该骂的”,就是因为这些“吸了一点文明空气”,就自觉已经不寻常并高人一等的留学生的举动是一种“不近人情的离婚”。[18](P659)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离婚增加,中国一些留学生受这种“离婚流行病”的影响,亦热衷于离婚,甚至以助人离婚为一种消遣方式,表现为极显空虚而又自感时髦的过渡时期之怪现象。
正由于近代社会民众阶层普遍存在守旧心理,新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为民众所接受,而且人们对新的道德观念的接受和理解还需要一个过程,更使家庭伦理文化的嬗变过程变得极其缓慢和艰难。
启示之三,家庭伦理变革中要防止偏激性的倾向。五四运动时期,人们在婚姻家庭问题上的认识仍然带有偏激的情绪,这一方面是由于国人受封建家庭伦理的肆虐的感受和体验最具体、最直接也最深切。另一方面家庭伦理道德作为封建伦理道德的基础,自然在这一场批判旧道德的运动中是首要目标。这使得人们对婚姻家庭容易产生一种极端的否定意识,尤以“独身主义”和“废婚”的主张最为突出。极端的独身主义者认为独身主义是最符合人伦道德的。人本身的性欲、性交、结婚都是不道德的,是极端肮脏污秽的,是令人厌恶的。显然这种背人伦、反常态的主张应当唾弃。而“废婚”者则认为婚姻制度是人类自由的枷锁,主张要追求真正的人之爱和“自由结合”,必当废除婚制。无政府主义者并且认为“盖家也者,为万恶之首。”[19]自有家而后人各自有私,然后有夫权、父权、君权,这些强权均由“家”造成。要治万恶之本,要人人获得自由平等,要人人摆脱苦难,要人人施博爱之情,故家不可不毁,而毁家的方法就是不婚。鞠普在《毁家谭》中写道“今使破除贞淫之说,复多设会场旅馆。为男女相聚之所,相爱而合,相恶则离,俾各遂其情,则必无乐于结婚者矣。”
这些观点和主张并不符合婚姻家庭生活的实际,而且带有矫枉过正的消极作用。这也是我们今天在建立现代家庭伦理文化过程中应当吸取的教训,即应当正确地对待传统家庭伦理,在批判过程中更多一些理性思考,要知道情绪化的全盘否定无助于现代家庭伦理思想的产生。
[1] 陈独秀.独秀文存 [C].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2] 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论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4] 大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论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 转引自徐永志.晚清婚姻与家庭的演变 [J].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1999,(2).
[6] 转引自邓伟志.近代中国家庭的变革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 无妄.间评二. [N].上海:大公报,日.
[8] 姚桓.遂安县志卷1[M],方舆志,风俗,俗礼。
[9] 张树栋等.中国婚姻家庭的嬗变 [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10] 闵家胤主编.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两性关系和社会模式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1] 闵家胤主编.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两性关式和社会模式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2] 陈独秀.一九一六年[J].北京:新青年,第1卷第5号。
[13] 邓伟志.近代中国家庭的变革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4] 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C].湖南出版社,1990.
[15] 崔薄.救济无爱情的夫妇惟一的方法:“离婚” [J].《共进》,第26号。
[16] 梁景和.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 [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7] 陈望道..陈望道文集第1卷[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18] 胡适.,《胡适文存》第1集卷4[C].台湾:远东图书公司,1983.
[19] 汉一.毁家论[N].天义报,第4期.
A brief Statement on the Evolution and its Enlightment of Modern Family Ethic
LI Gui&mei
(Ethics Research Institut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1,China)
Abstract: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family ethic is an important stage of modern
diversion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amily ethic. The thesis analyzes i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specific contents,and its enlightment left for later generations.
Key words: trad family ethi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