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斤有几两等于几两,一两为几钱?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古代的中医书中的一升,一斤,一两,一分等于现在的多少克呢?
看过一些的古书,对上面的那些量词感到不明不白。谁知道古代的一升,一斤,一两,一分分别等于现在的多少克呢?
中药的计量单位,古代有重量(铢、两、钱、斤等)、度量(尺、寸等)及容量(斗、升、合等)多种计量方法,用来量取不同的药物。此外还有可与上述计量方法换算的“刀圭”、“方寸匕”、“撮”、“枚”等较粗略的计量方法。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多以重量为计量固体药物的方法。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进位制,即1斤=16两=160钱。现在我国对中药生药计量采用公制。即1kg=1000g。为了处方和配药特别是古方的配用需要进行换算时的方便,按规定以如下近似值进行换算:
  一两(16进位制)=30g
  一钱=3g
  一分=0.3g
  一厘=0.03g
184.145.65.*
古代的斤和现代的市斤不是一个概念 古代一斤约为700克
222.247.156.*
曲解国粹、误人不浅。
应是:一两约为37.2克
一钱约为3.72克
一分约为0.37克
58.251.120.*
16进制,应该是1斤=16两=256钱才对
回答数:100古代一两银子等于现在多少钱
古代一两银子等于现在多少钱
16:01:08 
页面功能&&【
】【打印】【】
&&&&我们常常看到古装戏里用银两做钱的单位,那么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呢?一位网友根据有关资料得出了初步的答案。不过,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推算,是为了让大家获得一个感性认识罢了。&&&&基本单位及兑换关系&&&&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其中,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一两白银、一两黄金,这三种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唐宋之后相差不大。&&&&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根据有关资料,可得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至11两白银;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金属价格&&&&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相当于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5克。&&&&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约为:黄金100元/克,白银2元/克,黄铜0.02元/克。由此推算:1两黄金约值4000元,1两白银约值80元,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1元。&&&&粮食价格&&&&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有关资料显示:“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如果粮食价格以每公斤2元(人民币)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1两白银约值170元,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2元。&&&&一两银子多少钱&&&&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1、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2、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3、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4、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5、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采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直观:&&&&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1文钱=人民币0.2元另外:1石米=1两白银晓林&&&&
页面功能&&【
】【打印】【】
&&■ 发表评论
&■ 超级链接
 相关链接:
 下一篇:
&■ 站内检索
感品牌创造价值
百年青啤 盛世庆典
健康 阳光 海
     鲁ICP证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 传真:(古代一两银等于多少贯钱?一贯钱又等于多少吊钱?一吊钱又等于几文钱?
古代一两银等于多少贯钱?一贯钱又等于多少吊钱?一吊钱又等于几文钱?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明后期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 (本文参考了多篇相关文章,基本是原创) 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很多人都讨论过。现在很多人其实是毫无概念的。特别现代某些电视剧误导,好象古时候老百姓随时都带着银子上街,随便买个馒头要一两银子,简单吃顿饭上百两,给小二打赏也十几两,几十两,好象一两白银跟我们现在一块钱似的,显示出当前中国的影视创作人无知和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其实古代大部分老百姓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银子,他们使用的都是“钱”,即铜板,我们常说的“没有钱”,就是指没有铜钱。 白银和黄金是朝廷明令禁止在民间流通的货币,所以民间大多用钱或钞。钞:就是布做的货币。大量使用铜钱不方便,于是“而商贾沿元之旧习用钞,多不便用钱。”《明史》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所以说,进行大宗货品交易的商人是用钞的,而不是整箱子整箱子的用白银和黄金。 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明朝末年白银与现在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首先要了解,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这是常常变动的,不同朝代兑换比例不一样,同一朝代不同时期也不一样,不像现在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另外,明朝一斤相当与现在的596.8克,一斤十六两,一两折合现在的37.3克。 根据以下描述: “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明史》,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 “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 《明史》,志第五十四 食货二。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明朝前中期黄金白银比为1:4或1:5,而1644年前后境外白银大量流入,1两黄金约可兑换8两白银。 得到第一个结论:1两黄金=8两白银=8000铜钱 要讨论货币购买力,一般通行的是两种方法。一种是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以国际金价来推算白银和铜钱今天的价值。另一种方法则是同时使用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来进行推算的。 1) 国际黄金基准牌价,金价基本上在6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我们就以600美元(日)为一盎司。一盎司为31.1克。明朝1两为今天的37.3克。这样一算明代一两黄金相当于719.6美元,以今天(日)的外汇基准价来算,100美元兑换人民币 791.5元来算,相当于5695.75元。根据1两金为8两银,1000钱换算,明末一两白银相当于711.97元,取712元;一文钱等于0.7元。 2) 白银基准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11美元(日)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的换算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1000铜钱,相当于104.4元人民币,取105元。 3) 米价基准。根据历史资料记载,米价如下: 明神宗万历时(16,17世纪之际) 白米(石)0.7-1两 明崇祯十四、五年() 米(石)3.6两(南京一带大灾时空前高价);米(石)5两(上海米价) 明崇祯末、清顺治初 米(石)2-3两 崇祯后期,灾荒加上战争,粮价上涨很厉害,同样1两白银买粮食可能买不了多少,可是买其他东西的时候却有可能很值钱,因此这阶段的数据不能作为一般购买力的参考。这里采用万历时期的最高价格作为一般物价水平,取每石1两白银来计算。明代1石合94.4公斤,按照现在大米价格3元/公斤计算,一石米折合人民币283元,即1两白银折合283元人民币。 这样,我们最后得到三个数据,1两白银分别可兑换人民币712元,105元和283元。其中黄金的价值历史中一向比较稳定;虽然今天的粮食产量比古代大了很多,但是考虑到中国现在14亿人口在消费,而明朝中后期保守估计人口也有七八千万,因此粮食价格可以做为一个重要基准;考虑到白银的比价在各历史时期变化比较大,可参考性比较弱。 因此,我们取黄金基准的712和粮食基准的283取平均值,即497.5元。为了凑整数,便于换算,也便于大家有个感性的认识,这里取1两白银折合人民币500元。因此按照前一个比价的结论我们得到明朝中后期的货币兑换数据: 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结论: 1两黄金=人民币4000元=8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500元=1000钱 1钱=人民币0.5元 由于实际上,1两白银至少能兑换1500钱,则1文钱=0.33元,也可以大略地认为是三毛钱。 另外说个小知识,1两=10钱=100分,所以,一钱银子=50元人民币,一分银子=5元人民币,也就是10-15个铜钱左右。 这样,我们对明朝中后期到清前期的物价就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 明朝一个从九品官员的月俸是五石,也就是月薪2500元;未入流官吏月俸三石,合1500元,这是政府最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正一品官员月俸八十七石,合人民币43500元/月,年薪52.2万元人民币,这可是当时政府总理的薪水,想来也不过分。 在明代,据说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如果粮食自给自足,钱只用来买点柴米油盐的话,一年750多块钱过日子是挺苦,不过也不是不可能,大家可以问问老一辈,他们过过这样的日子,甚至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现在还在过这样的日子。 袁崇焕杀毛文龙,得到士兵两万八千人,上书皇帝要求:“岁饷银四十二万,米十三万六千”,虽然这是为了笼络毛文龙的旧部而增加了的军饷,但是也能看出个大概。就是说,养活一万人的部队,每年需要军饷15万两,粮食4.86万石即900万斤。用现在的话换算过来就是,2.8万人的一个军,一年的维持费用为7500万元人民币,可以吧?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募兵,规定每人年饷银为10两,到北方蓟镇后,守卫边墙的募兵年饷增至18两。这都是战略要地的募兵价格,如果不是要参加重要战斗,或者不是在重要地域,募兵的价格要更低:明修《武进县志》称当地 “受募者日银一分”,年饷还不足4两的。到崇祯年间,战乱频繁,大量百姓流离失所,食无所依,募兵变得容易,加上朝廷财政紧张,军饷又比同期低了很多。 因此,得到第三个结论:维持一支万人部队的正常消耗应该是每年白银8万两,粮食4万石。 崇祯三年,御史郝晋言:“万历末年,合九边饷止二百八十万。今加派辽饷至九百万。剿饷三百三十万,业已停罢,旋加练饷七百三十馀万。自古有一年而括二千万以输京师,又括京师二千万以输边者乎?”我们来计算一下崇祯三年税赋:辽饷,九百万;练饷,七百三十馀万,加上正常税收二百万,总共是一千八百三十万两。假设国家什么都不干,只养军队的话,能养活180万人的队伍。 综上所述,我们一共得到了三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1两黄金=8两白银=8000铜钱, 第二个结论:1两白银=人民币500元,1两白银=10钱白银=100分白银, 第三个结论:一支万人部队每年的正常消耗应该是:白银8万两+粮食4万石。
一两银等于一贯钱,一贯钱又等于一吊钱,一吊钱等于1000文钱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 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看来我们的祖先早就会玩金融了
这也不一定完全是金融的因素,实在是有的时候贵金属的数量有限,而且古代也有通货膨胀的。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一两等于多少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