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夜引弓的上一句赞扬了什么精神

域名:17613.freshwired.net&&
zwj0424日志总汇
搜索日志题目
搜索日志内容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即时信息
状态:新线IM尚未开通
访问: 今日)
在路上我的群组
近期访问者
最新日志 最HOT日志
++人物+阅读社会+++
频道: #zwj0424
&&等。。。玉照。。。&&恩,感觉你的字有些变化,很好。&&来看看!&&谢谢&&回踩咯~忽忽~
疲倦的感觉弥漫在空气中随着风吹得无处不在什么样的重担让你如此无力什么样的挫折让你如此沮丧闭住眼睛深呼吸告诉自己挺直了,别趴下!未知的旅途还在前方召唤
莲花也许是禅宗的意象也许是安妮的梦境去掉几许清高幽远的芳香似有若无音乐流过我的心田舒坦而慰贴似真似幻如痴似醉却又不失自我不迷本心清拙的旋律在耳边时有时无
张海迪:我不认为。作为一个被宣传的当事人,特别是一个冷静的当事人,我认为我只是全体人民的一分子,普通、平凡的一个劳动者。  其实,宣传我的那些年我一点儿也不愿意回想。我真的没有那样,像人们说的是那样一个海迪。我们的宣传总是会找一些赞扬你的,或者说是褒扬你的词,还有就是一些文字,一段文字它能概括你长期的生活吗?我要度过每天痛苦的每一分每一秒,这些都是大家看不见的,大家看见的我,仅仅是我走过的一段非常艰难的路程,我在那儿用几十分钟的时间,用非常短的语言来简单地描述过一下,可是还有很多事情我没有说,有一些事情我永远不能说,还有的我一生中也不愿意说,我觉得那才是我心中感受最深的东西。  我不仅适应时代而且超前  记者:从80年代初到今天,我们都经历了一个时间,经历了中国变化最大的20年,每个人在这里面都有自己的跌宕起伏。那么你,曾经是80年代的一个象征,进入90年代,进入新世纪,有没有特别不适应的感觉,是不是觉得“不是我们的江湖了”?  张海迪:啊,这个问题非常好。没有。我不但适应这个生活,而且我还比较超前。我觉得80年代初那段时间对我是一种铸造,铸造了我的冷静,我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我绝对不能停留在当时被宣传的位置上,我一定要离开那儿,我要像离弦之箭一样飞奔,我要跑。我知道已经有更多的人、更多的青年们认识了海迪姐姐,他们说“海迪姐姐我一定要向你学习,我一定要读书,我一定要努力”,我就想,不行,我得跑在他们的前头,我得学得比他们更多。就像90年代初,很多人对考研还非常冷的时候,我却去做这件事情,并且获得了学位。然后看到慢慢兴起的考研热,心想:我走在他们前头了。  从生活上来讲,虽然我坐在轮椅上,但是我的生活一点也不枯燥,没有受到更多的局限。通过自己艰苦的劳动获得自己所得,我觉得就是适应这个社会。  我甚至盼望死亡早日到来  记者:海迪姐姐身体怎么样?  张海迪:我是一个病了41年的病人,病程太长了。能够到今天,很大程度上讲,就是一种精神的支撑。可是随着年龄增长,生活会越来越艰难,病痛会越来越沉重,这是我自己非常清楚地认识到的。今后我想我还需要更大的勇气,我用极大的勇气对待了过去,但是要用更大的勇气来对待今后,这才是我生活中最难做的事情。  记者:听说你跟同是坐轮椅的作家史铁生曾经有一个谈话,好像涉及到了……  张海迪:那是在写《白色的鸟,蓝色的湖》的时候,有一次开会,我们谈到了死亡,我们都非常坦然。他告诉我他跟爱人说好,等他病重的时候,不要抢救他。我说,我也跟我爱人是这样讲的,当我病重、当我什么的时候,让我非常安静地离去。面对死亡我没有什么恐惧,我一点也不惧怕死亡,甚至盼望那个日子早日到来。  记者:为什么要这样?  张海迪:因为太痛苦了,是常人根本想象不到的痛苦。  记者:但现在医学应该比以前好多了。说句有些残酷的话,19年前我们看你作报告的时候,印象中你是过不了28岁的,那会儿都觉得是在听一个马上要成为烈士的人在说话。可是这么年都过来了,我想可能是医学发展了,有了更好的方法。  张海迪:没有,我没有进行过什么特殊的治疗。医生们当年是这么说的,像我这样胸二截瘫的病人,一般是活不过28岁的。和我同时期一些的病人,的确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死于肺炎,死于泌尿系感染,死于褥疮感染……我肺炎得过,褥疮得过,肾游离什么的都出现了。  总之这个病让你,等于你大半部分被埋葬了,活着的仅仅是你的头脑。想想,这样的日子多痛苦。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么多年都战斗过来了,我想人生没有真正胜利的凯旋者,人生事实上就是一个大悲剧,总有一天,所有的灿烂辉煌都会归于平静。活着的时候,我认真地对待每一天,但是如果有这么一天,真的我觉得非常非常痛苦的时候,我会非常安静地离开,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给别人遗留更多的痛苦。留恋、依恋会有的,对亲人、对朋友,但恰恰因为有生死离别,我们才知道感情是多么重要。而且能够对生命无畏,甚至对离去无畏,就证明你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有生就有死,有死才有生,真的是这样的。  爱情是一种言说的延续  记者:既然你提到了你的爱人……  张海迪:他是个非常好的人,我们1982年7月结婚,已经快20年了。  记者:可在大家印象里,结婚是你1983年被宣传之后的事情。  张海迪:不是。我爱人是个非常沉静的人,我受了他很多影响。他让我知道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思想。我跟他生活这么多年,一直到现在,我们首先是学术上最好的伙伴、最好的朋友,其次才是生活上的。我们每天都谈那么多问题,研究那么多问题,我觉得非常有意思。这是我人生中非常幸运的一件事情。  记者:这20年能够这么好地走过来,而且大家都觉得在思想交流上是对手,那很难得。有多少人结婚几年之后变得彼此间一句话都没有。  张海迪:是这样。可能我们生活比较平淡,没有那么多更琐细的东西,第一没有孩子,是“丁克”家庭,光有一条小狗。这么一种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哎,我告诉你一件事,可有意思了”,然后就说说说,每天都在说。爱情事实上就是一种言说的延续,如果你能延续,这就是成功。  记者:那么有些其他夫妻能有的东西你们没有,这不是很大的问题是不是?  张海迪:真正好的婚姻、好的结合,事实上我觉得还是情致上的东西是第一位的。不过,有的时候跟朋友聊起来,我这么多健康的朋友他们家庭都解体了,他们经常说海迪你看你多幸福,多好啊。我说不要说我幸福,不要说我好,我的确也算幸福,但是假如让我站起来一天,让我感受你们这样的生活,那我才是真正的幸福的。所以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记得前些年看到一篇文章批判钟钟书夫妇及费效通等人。其中提到杨绛先生曾经说过的那句话:身后事,谁管得着。作者认为钱费等人作为大学者,却没有那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反秉着一种游戏人生的虚无主义态度,言辞很是激愤。然而,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具有了这种虚无主义的世界观。我想这是人自身欲望和客观世界严重冲突的表现。是在认识到人永远不可能完全实现他的欲望后的一种受挫心理。人天生有超越的激情,想要突破自己的局限性。但是人终究要在现实中生活。随着年纪的增长,经验的增多,尤其是在现实中碰壁经验的增多,让一个希望在现实中有所作为的人认识到:人只能做他应该做的,而不是做他想做的。这叫做成熟吧。神雕侠侣里杨过功成名就之后感慨自己终于战胜了自己的任性,克服了自己的妄念。怕也是金庸先生自己的感慨吧。每一个人欲在社会中和谐的生活,无不得经历这样一种痛苦的磨合斗争过程。
10月20日 《从方鸿渐看钱钟书》 孙 郁 央视国际 日 14:12
  主讲人简介:   孙 郁:1957年出生于大连,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曾任《北京日报》文艺周刊主编,现为鲁迅博物馆副馆长,党组书记。主要著作有《鲁迅与周作人》、《鲁迅与胡适》、《百年苦梦》等。   内容简介: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1947年写就的一部以爱情、婚姻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取意为“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围城》自1980年再版以来,赢得了读者的广泛赞誉,文中那些精妙绝伦的比喻和幽默辛辣的讽刺耐人寻味。小说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爱情婚姻遭遇和生存境遇深刻刻画了某些旧中国知识分子的基本根性,他们的懦弱、虚荣、自私、功利以及欺骗性被钱钟书一一嘲讽。   方鸿渐在恋爱婚姻上的失败和他自身性格的懦弱是分不开的,他的好虚荣、爱面子的心理特性直接导致了他事业上的连连受挫。当他留学归来,凭从一爱尔兰人手里买来的假博士文凭受到地方小报记者的夸赞时,他“感觉身心庞然膨胀,人格也伟大了好些”,方鸿渐对文凭极为“认真”的功利性态度伴随着他的生活和工作愈演愈烈,他去大学教书、做名教授的美梦也因博士文凭被校方怀疑而破灭了。方鸿渐图慕虚荣之心被钱钟书先生刻画得淋漓尽致。三闾大学的生存环境让这个听来才高学富的方鸿渐备感失落,在假博士文凭“光环”的笼罩下,方鸿渐在生活工作中处处遭遇尴尬,从回国后给学生演讲到三闾大学的任教,这位尚有一定正义感、良知未眠的方鸿渐一直在维护自尊心和欺骗与反欺骗的境遇中挣扎着。   方鸿渐无疑是旧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钱钟书对方鸿渐的爱情遭遇和生存困惑的描述,究竟想告诉读者什么?钱钟书对旧中国知识分子的打量、审视背后隐含了什么内容?鲁迅博物馆副馆长孙郁“从方鸿渐看钱钟书”,敬请关注。   (全文)   《围城》为什么这么受读者的欢迎,这里有一个现象之谜,就是说它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文本,是一个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自我生命的一种反顾、一种打量。那么它描绘了中国的读书人,特别是中国的文人的心理劣根状态和他们的生存困境,所以我说,这本书现在很多的高中生也非常非常愿意读它,因为他们在方鸿渐的身上,也看到了现在我们中国读书人的影子。现在的中学和大学的知识群落,这些文化人何尝不像当年那样,人们陷入在一种荒诞的文化困境里面。就是说钱钟书当年描述的文人的窘态,这种知识群落的思想的顾忌,在今天依然延续着,这是这本书畅销不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围城》主要描写了方鸿渐这个人,他从27岁那年从法国留学,从欧洲留学回到国内,然后两年之内的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的这样的一段生活。   那么方鸿渐他从欧洲回国以后,他开始是失业,没有什么职业,后来就是在他丈人家居住,原来他属于父母给他找的爱人,还没有结婚就去世了,所以他住在丈人家,后来在银行里工作,在银行的工作过程当中他和几个女性就产生了恋爱的关系。钱钟书在描述方鸿渐在上海做职员的过程当中,那一段爱情的故事,写得非常地精妙,深切地展示了这样一个文化青年,他在恋爱场上、在情场上如何地受挫、如何地陷入了一种茫然的困境,这样一个过程。   比如小说刚开始的时候,写从在巴黎到上海的船上,他和一个鲍小姐那个爱情,他追求鲍小姐,鲍小姐也对他眉来眼去,但最后到了岸上,他就被鲍小姐甩掉了。他被人骗,所以钱钟书眼里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那种温情的关系是非常非常之少的。最后呢,无意中他和孙柔嘉小姐,孙小姐结婚了,他那个结婚,本来对孙小姐印象非常非常之好的,是一个很文静的知识女性,但是结婚以后他们不断地产生冲突,他陷入了家庭的无边无际的矛盾之中,所以方鸿渐这个人,不论是在学业上、在家庭上、在社会上他几乎没有一个有亮点的地方,他陷入了一种悖论、一种荒唐的陷阱里边。比如他跟孙小姐结婚之后,他说的话。他说:“结婚以后,你总会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早知道这样,结婚以前那种追求,恋爱等等全可以省掉,谈恋爱的时候,双方本相全收敛起来,到结婚后,还没有彼此认清,倒是老是婚姻干脆,索性结婚以前谁也不认识谁”。方鸿渐这个人他在谈吐当中给人感觉非常儒雅,像一个读书人,但是钱钟书在描写的过程当中,觉得他呢,他其实是一个没有生活自理的人,是一个在高校不能够建立起自己的学术信心和学术地位的一个人。而在生活上、在婚姻上又一塌糊涂的人。   他想要追求的他得不到,他不要的呢,偏偏要来,来了以后呢,本来以为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但其实又是一个悲剧的开始。所以我觉得钱钟书在《围城》里面对婚姻我觉得表现的是一种很悲观的态度,但是他自身的婚姻是很幸福的。   钱钟书觉得人是无法预料自己的未来的,人必定要受到命运的一种捉弄。比如恋爱之前,他觉得他那么美好,最美好的东西,他想追求,但他得不到,反而你不想要的东西他倒来了,你追求到手以后,你突然发现你在一个尴尬的泥潭里边。方鸿渐这个人开始是想要追求什么,想要寻找什么,想要企盼什么,但最后你就感觉到,这种寻找、追求和企盼呢,慢慢地被一种麻木、痛苦、绝望所代替。最后我们读完之后,你就会感觉到方鸿渐这个人物其实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重要的一个精神典型,他跟阿Q、跟觉新、跟好多作家笔下重要的一些形象一样,他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典型形象。我们在读他的时候,在看方鸿渐的命运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起钱钟书他自己,他的生活态度和他的美学追求。   我们在分析方鸿渐这个人物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中国的读书人,往往他们是带着一种外套,就是学人身上穿的一个外套。就是说,没有真正地才学,但是呢,他们要炫耀自己的思想、炫耀自己的知识、炫耀自己的智慧,讲话经常讲一些哲理的语言,有一些对话是非常精彩的,但是这些对话又不是像方鸿渐这种人自己发明的,他不过是贩卖西方有些人的一些想法。你比如说,他和赵辛楣有一次对话就谈教育,他经常说一些非常精彩的话。觉得这个人很有思想,感觉到他好像是很有水平,比如他说:“从前的愚民政策,是不允许人民受教育,现代的愚民政策呢,是只许人们受某一种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那么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他经常说这样一些很有意思的话。   方鸿渐他是在欧洲留学的时候,他其实没有学到更多的专业,钱钟书认为他是一个无用的人。所以在钱钟书的小说开始就说:“他是一个无用之人,学不了土木工程,在大学里从社会学系就转到了哲学系,最后又转入中国文学系毕业,学国文的人出洋深造,听来有些滑稽,事实上呢,没有学中国文学的人,非到国外留学不可,因为一切其他科目像数学、物理、哲学、心理、经济、法律等等都是从国外灌输进来的,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外国的招牌,方可维持地位,正好向中国的官吏和商人在本国剥削来的钱要换成外汇,才能保持国币的原来价值。”就是说我们现在看中国当下很多到欧洲、到国外去留学的人,我们看他们写的文章,我们也能感觉到,当年钱钟书笔下的一些影子,很多留学的人,在外面不是真正的学习,而是在镀金。那么方鸿渐就是一个在欧洲几个国家留学镀金的一个文化人,他也没有学到一个真正的专业,可以说是万金油的这样一个人物。   由于他没有真才实学,而且在恋爱上又不断地陷入到一种陷阱里边。所以最后在友人赵辛楣梅的推荐之下,就去了三闾大学。三闾大学在湖南省的一座国立的大学,那么到了这个大学以后,他因为也学无所长,所以他只是做了一个副教授,他做了一个副教授。他在国外因为没有拿到学位嘛,他当时为了满足他的家人的虚荣心,他就用了一个假文凭。到三闾学校以后呢,他也没敢说自己有假文凭,所以他当时只得到一个副教授,他本来想在这个学校好好工作,想做点事情,但是呢,这个学校教授们,从校长到普通的系主任、到一般的教员,种种行为跟官场和商界的那些人没有什么区别。   其实钱钟书他是一个书斋中人,他一生当中除了在大学,就是在研究室工作,后来搞过一段翻译,他没有更深入的社会底层人的这种体验。但是他的敏锐性,他对人性的洞悉力,使他具有了一种超凡的目光。他在感知周围人的生活的时候,他常常能够从细节,从人们的日常的一些生活里面,能够发现人性那些病态的、丑陋的东西。你比如钱钟书在写对话,写方鸿渐和这几个女性,他在希望引起别的女性注意的时候,写他的微妙的心理,都写得入木三分。这很像欧洲的一些讽刺小说家的一些作品,我想他也可能是受到了西方的一些东西的影响。赵辛楣和方鸿渐一起和高松年校长对白的时候,他们每个人内心不同的感受,他们的失落感,他们的吃醋,他们的狡诈,他都勾勒出来。所以给人感觉到钱钟书他是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而不是通过曲折的情节,通过离奇的故事来展现人的。所以这是《围城》这部书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比如从上海到三闾大学那一段漫长地旅途当中,那一段描写是相当精彩的。那一段描写,钱钟书在《围城》当中,他通过这些衣食住行这个描述,来写这些文人的脆弱、文人的无聊、文人的荒唐。在整个旅途过程当中呢,他写了几个人,比如说赵辛楣,李梅亭,大学教授拿着自己的名片到处炫耀,比如他们坐不了车了,他拿这个名片他最后能坐上车了。李梅亭看到了很漂亮的一个寡妇,眉来眼去,互相斗情。在钱钟书眼里,这些人表面上他们不过是挂着一个学者的招牌,其实和市井上那些混混和流氓气的人没有什么两样。所以,我们在读《围城》的时候,能够感觉到,钱钟书他是把他内心的大的哀凉,深深地隐含在嘲讽画面的背后。他在画面上他以那样嬉笑怒骂的文风,他的文笔,来勾勒形形色色的人物。但是你读完后,你会觉得中国的读书人,原来是这样的一个群落。就是你会有一种非常无奈和悲哀的感觉,这也就是说我们过去常讲,鲁迅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那种思想。像方鸿渐、赵辛楣、李梅亭、苏小姐、汪处厚、高松年、韩学愈等等这些人物形象呢,都像他笔下一个玩偶,他可以任意揉捏,使他们成为自己的思想的一个符号、一个观念的载体。所以他用的是知识分子的一种笔法,是用象牙塔里的很有意思的这样一种很幽默的,这样的一种东西。还有一个就是说像中国的读书人,中国的读书人,钱钟书认为是无用的,特别是学了文的,文科的,就像我们这个专业的人,很多是无用的。鲁迅晚年也是说,希望自己的孩子,如果有本事的话,千万不要做空头的艺术家和文学家、美术家,要去找一点实事,干一点实事。因为鲁迅深深地觉得中国的文人无用,他们要么是官的奴隶,要么就是商的奴才,他们要么是依附于统治者,要么就是依附于老板和一个利益集团。那么在《围城》里面知识分子依附的什么呢?你们感觉到《围城》三闾大学,三闾大学是个官气很浓的一个大学,这个大学校长聘任系主任,哪个系、哪个系主任的时候,他要考虑到教育部官员的关系。而且教授们为了升官他要拍马溜须,要依附于什么。就是读书人、知识分子他没有自己一个独立的立场。   方鸿渐的性格,其实看他的时候,我觉得我对这个人一点也恨不起来,甚至有很多同情。因为钱钟书也发现他内心的一些善良的一面,比如说他其实本不想骗人,他也有自尊心,他也有羞愧感,他看到别的大学教授在追逐名利的时候,表现得非常无耻的时候,他也有蔑视的那一面,他心里他有一种良知在里面。但是钱钟书在描述他的良知的时候,只是一闪而过,他并不把他自己的目光停留在这个地方,他只是更多地来描写他生活当中尴尬的那一面。比如钱钟书描写他吃相,他吃饭,吃饭,就没有那个按照一般的中国所谓高贵的贵族,留过洋吃饭是很典雅的。但是他吃饭,他的吃相就受到了小说里其他一些人物的嘲讽。比如说他到故乡,从欧洲刚回来演讲,他第一次演讲,人家叫他讲东西方文化,他其实没有那种很深切地体验,完全因为他镀金,所以他在谈到东西方文化的时候,他大谈鸦片、梅毒。其实学生是愿意听的,但是对那些士大夫们,那些正襟危坐的人,觉得他是胡闹,那么对于真正的学者来看,等于非常浅薄的皮毛之谈。所以钱钟书在描述这个人物的时候,处处让他表现出他那种尴尬和他的窘态,我们用普通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出丑的地方。比如说像那些教授,三闾大学也有个教授,他叫韩学愈,他也在克莱登大学弄了个假文凭,他骗人。方鸿渐在备课的时候,他那种心理,他就写道,钱钟书就写道:“有人肯这样提拔,还不自振作,那真是器物了,所以鸿渐预备功课,特别加料,渐渐做名教授的好梦,得学位是把论文哄过自己的先生,教书是把讲义哄过自己的学生,鸿渐当年没哄过先生,所以未得学位,现在要哄学生不免欠缺依傍,教授成为名教授也有两个阶段,第一是讲义当著作,第二,著作当讲义,好比粗学的理发匠,先把傻子和穷人的头作为练习本领的试验品,所以讲义在课堂上适用,没出乱子就作为著作出版,出版以后,当然是指定教本,鸿渐既然格外卖力,不免也起名利双收的妄想。” 钱钟书写道:“撒谎骗人该像韩学愈那样才行,要有勇气、坚持到底,自己太不成了,撒了谎还要讲良心,真是大傻瓜。假如索性大胆老练,至少高松年的欺骗可以避免,老实人吃的亏,骗子被揭破的耻辱,这两种相反的痛苦,自己居然一箭双雕地兼备了。”   我觉得钱钟书写这些人呢,跟五四时期的很多作家不一样,鲁迅和巴金他们写读书人往往这些读书人具有深切的精神的痛感,他们痛不欲生,对现实处于一种不满的状态,他们要寻找出路、寻找民族和自我的出路,但是恰恰没有出路,于是呢,就陷入了一种苦难和绝望的大泽里边。但是钱钟书不是这样,钱钟书写知识分子呢,这些人是些什么人呢,他们是些混混,他们既没有对民族的使命感,也没有文化的责任感,他们不过是借着留洋、借着知识分子这个招牌来吃饭。用鲁迅的话讲,就叫“啖饭之道”,就是吃饭之道,所以这些是一些没有什么节操,没有什么操守,没有什么信念的一个群落。所以钱钟书他更多的是关注的是,他认为中国的读书人,更多的是这样的一些混混,一些混混。所以在读他的小说的时候,我就经常在想,钱钟书这个人,他在审视人生、他审视周围世界的时候,他是缺少鲁迅和巴金那样的作家的温情的,他过于残酷,他甚至于把人的那种人性当中最丑陋的东西,他都全面地还原了出来。比如说家庭,他写方鸿渐的家庭,方鸿渐家里父母还有妯娌之间,你感觉到每个人的形象都不是可爱的。他写大学的老师,他的同事,也没有几个可爱的,包括佣人,也写得面目可憎。就说他是对人性是非常失望的一个人,钱钟书,他不像有一些作家,他希望能够在人的身上打捞一种闪光的东西,比如像孙梨这种作家,孙梨他是一个内心很痛苦的人,但是他在写中国的乡间百姓的时候,他发现他们美的一面,发现他们身上那些迷人的、具有人性力量的东西。但是在钱钟书,包括他的夫人杨降他们的作品当中,你几乎看不到这样的形象。所以他们用一种很残酷的笔法来嘲讽了周围的世界,他认为,钱钟书认为人是陷入在一种二律悖反,是在一种荒唐的这样一种境地里边生存的,在这样荒唐的环境里面选择着、挣扎着。   钱钟书他在书的前言里面写,他说:“写这类人,我没有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人能够反讽自己,能够嘲笑自己,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作家能够在小说当中,那么如此从容地来反讽自己的生活呢,其实也就表现了他的一种自省力和他文化情怀,所以我经常在想,钱钟书他在写小说的时候,他是用的一种游戏的笔法,他写的不像有些作家那么累,有一些作家写完一部长篇小说以后,就觉得心力交瘁。他尽管也是在忧患之中写的这本书,但是你会觉得他写得很从容。就是说他在整个的写作当中呢,表现出他与当时主流的、流行的这种叙述模式呢,完全不同的这样一种风格。当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主流是左翼文学,左翼文学主要是通过广阔的社会生活,通过阶级的斗争,不同的阶级矛盾和斗争,通过这个斗争来展示中国社会的一些本质性的东西。但是,钱钟书回避了这些,钱钟书似乎不相信仅仅用这种泛道德化和泛意识形态的这种叙述方式,就能够真正地表现出人的这种普遍性的东西,他不相信。所以钱钟书他开始,他就避开了流行色,避开了一切鲜艳的理念,他凭着自己的直觉,他生命的直觉和他的学识来展现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文人的生活。钱钟书这个文本,它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因为他超越了时代,他超越了意识形态,也超越了自身的一些有限性,他相信人是有限的,也恰恰因为他注重了这种有限,他也意识到自己的有限,那么也使他这个小说呢,获得了一种无限的阅读的可能性,获得了无限的读者。   在钱钟书的眼里呢,中国的文人是缺少创造性的,科举时代,中国文人依附的是八股,中国开化以后,留洋以后,中国人渐渐有了洋奴的一种心理,所以读书人真正地能够,他们的心灵深处能够感知到西方文化的精髓,又能够从中国东方文化当中能提炼出一种新的文化元素的这样的学者非常非常之少。我们举个例子,当年鲁迅他到日本留学,当时他们有二百多人,其实当时回来以后,也就是只有几个人非常非常优秀,大部分都是非常平凡、非常普通、非常平庸,甚至于非常荒唐的一些人。那么就是说,普普通通的没有专业知识而有沾染了中国传统读书人的恶习的这样的知识分子,这样的文人非常非常之多。那么钱钟书也就恰恰是捕捉到了这样一个人物的群落,来分析来形象地展示他们内心的世界,以此来透视我们国内内心的一些基本元素,就是劣根性的一些东西。钱钟书描写的三闾大学的各种各样的教授,他们的嘴脸都带有漫画式的,带有嘲讽的口吻。所以这个小说呢,它总体来讲,它就展示了无用、无力、精神无缘这么样的一个人物的形象,一个读书人的形象。在钱钟书的眼里,像方鸿渐这样的人,他是一个被社会所遗弃、没有任何用处的一个人,是一个知识上的废人、是一种精神上的垃圾。   方鸿渐这个形象我觉得他至少他表现了钱钟书的这样的几个想法:第一,就是说钱钟书通过方鸿渐这个命运,尴尬的命运,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失落、失业、失恋、失态、失宠,他展示一个什么道理呢?第一我想他展示了人的有限性。中国五四以后的很多作家,他们在描写一个很动人的形象的时候,他们要把他写得非常圆满、非常感人、非常崇高、非常伟岸。但是钱钟书不相信圆满,方鸿渐我们就会感觉,他在学生面前,他是个老师,但是他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他自己都搞不清楚。第二点呢,钱钟书我觉得他在方鸿渐这个形象上,他通过方鸿渐命运的苦运的出现,他表现了人性恶的这样的一个思想。钱钟书似乎不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这样的一句话,所以他在《管锥编》和《谈艺录》里边,他经常揭露那些我们所认为那些很伟大很重要的一些学者和作家的短处,他看到了他们的丑陋的一面。   钱钟书其实他在他的学术著作里边,也容下了他的这些思想。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钱钟书经常讲,他不相信有纯而又纯的东西,他不相信纯粹的东西。他说真理是存在的,但是真理要想实现必须附之于庶地,用很庸俗的办法才能操作,很美好的东西你不能用很美好的方法来操作,你必须用非常庸俗的方法来操作,才能够成功。这个大家可以去想一想,况且不美好的东西用什么办法来操作的呢,所以钱钟书在小说里面他不断地发现知识界的奥妙。比如在报馆里、在银行里、在大学里边都是这样,特别是在大学里面,他写的这几个读书人,这几个教授,从国外回来的,就是说在国内的土生土长的教授,写他们都是这样。在五四以后呢,可以说鲁迅、钱钟书他们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现代讽刺文学的这样一个基础。那么鲁迅呢,他是以战士的、战斗的,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加上一种反讽和幽默的口吻,他建立了自己的一套叙述语言和叙述语码。那么钱钟书呢,是靠着自己的聪慧,他的才识,为我们编织了一个虚幻的,这样的一个世界,但是我们就会感觉到,尽管他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他却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反映。第三个呢,在人物身上他处处展示了人存在的二律悖反,就是同样一个命题,也会有一个相反的命题和它相对,就是说人无往不在一种枷锁当中。当你获得了什么的时候,同时你就失去了什么,所以《围城》这个书名它本身就有一种哲学的意向,就是说城里的人想要出去,城外的人想要冲进来。人呢不断地在选择,但是不断地进入一种陷阱,不断地进入一种灾难。开始人们所想像的,和最后收获的是不一样的。所以方鸿渐这个人物形象,那么在这几点上呢,就使我们感觉到钱钟书他的精神世界,他内在的悲凉感和孤独感。钱钟书晚年几乎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拒绝媒体的采访,电视台要找他去录像,他坚决不出现的,因为他也知道人一说话一表现,上帝就会发笑,说不定也就变成方鸿渐,骗骗人或者怎么样,因为人都是有限的。他处处看到了人的有限性和尴尬性,他对人的这一点他是非常绝望的。我觉得钱钟书他表现了这样的一种思想。   方鸿渐最根本的意义,预示着我们现代教育的一种失败,现代某种文化的一种失败。他在看似神秘艰深的外表的背后,他隐含着一种空虚,无力、灰色、荒诞这样的一种深切的隐含,隐含这样一种意义。中国所谓的文化人,很多的文化人他们现在被名利所驱使,他们远离了学问,他们也是在做一些和学术没有关的一些东西。所以我就经常想,如果鲁迅和钱钟书他们现在很年轻的话,他们可能还会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来嘲讽这样的一些现象,所以一个民族最可怕的腐败是文化和教育的腐败,因为只有大学才能够生长精神,才是纯洁的精神的园地,才是思想的源力。你看很多西方的国家,很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重要的一些思想,他是在大学里面产生的,因为这个大学里面应当是一种超功利的,它是不应当有功利理念的,不是为了追求一个外在的什么东西,它是一种自由,一种完全是心灵和上苍进行交流,才会产生一种学说。你比如古希腊,古希腊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样的人呢?因为当时古希腊的人,他们是处在一种游戏的状态,他们强调文化的无功利,那么无功利他就会想到心灵和上苍直接进行交流。想到月亮为什么是这样的,星星为什么是这样的,大海的浪潮怎么产生的,然后他就出现了逻辑学,出现了自然科学,各种各样学说都出现了。但是我们中国呢,是从孔夫子开始,我们开始的文化,孔夫子告诉我们一切要有用,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为统治者服务,要为谁谁服务。中国的文化人一直是依附在别人身上,为谁谁服务的,而不是独立的思考,不是独立的思想。所以钱钟书在《围城》里面就写了一些没有思想、浑浑噩噩的一些文化人,一些丑陋的文化人。他们根本没有独立之精神和独立之人格,没有那种超功利的文化情怀,哪怕对我们民族文化的那种忧患,对当下生活的这种感怀、伤世都没有。所以三闾大学呢,其实就是中国当时现代教育腐败和黑暗的一个缩影。我觉得它的警示意义非常之大,因为当中国的大学都像三闾大学这样存在的时候,中国是不会产生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哲学家,和伟大的科学家的。所以我想钱钟书之所以我们说他伟大,就是因为他发现了这些问题。他用自己那种反讽的语言,那种颠覆性的、叙述语序,他描述了这个生活,他把这种可怕性,和那种令人不寒而栗的黑暗性展示给读者,使我们意识到,中国的文化人,中国的知识分子,必须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洗心革面,就是说要进行思想上的革命,要改造国民性,要从根本上来改造中国人的思想。我们现在很多人在谈到中国文化悲剧的时候,经常讲到社会,讲到民众,其实社会民众的叙述者是文人,那么文人自身不能够解放,成为一个很委琐的,非常奴性的这样的人物的时候,那不可能产生一个健康的文化。所以《围城》给我们的启示实在是太巨大和深远了。   所以我想,我们今天呢,我们重新来看《围城》,我想它一方面使我们可以还原到历史,重新回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知道那一段人的生活,同时我们也可以重新来反省我们当下的知识界和读书界的情况。我们就会感觉到,中国文人的劣根性,它的存在,它是有它的一段历史,它是有自己的源头的,它有流脉的。所以它具有了很深刻的文化标本的意义。所以我想我们通过方鸿渐,通过《围城》,通过钱钟书,我们可以深深地来反省我们人类自己,反省我们今天人的生活。我们是不是,也在以虚幻的以一种欺骗人的、或者被别人骗的方式,存在一种尴尬的文化境界里边。我们是不是成为了社会上一个多余的、无力的、无援的、无助的一个孤苦的存在,我们是不是一个充满了幻想而又实际上永远是在痛苦和绝望中挣扎的一个可怜的人物,它给我们带来的联想,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都是非常非常之深远的。
一个人感到幸福不幸福,实际上和自己在性、爱情、婚姻这个问题上的遭遇有很大的关系。爱情和婚姻这个问题也是人人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年轻人。但是其实一样,一个人一辈子都会关心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自己一生的经历,真正是给自己带来极大快乐的事情恐怕就是爱情,但是往往也是这个问题给自己带来最大的苦恼。爱情可以使人极乐,也可以使人极悲,实际上有很多人间的悲剧也都是发生在爱情、婚姻这个领域里,有些人就是因为爱情看破红尘了,对人世都看淡了,譬如说贾宝玉,贾宝玉就是实际上他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导致他最后就遁入空门,当和尚去了。为了爱情而自杀的人,恐怕比什么事都多,有的是殉情,两个人相爱,但是就是不能结合,结果就一起去死吧,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写的这个故事,这样的故事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也是时常听到。   还有的人可能就是因为爱情中间的那种遭遇吧,就变得玩世不恭了,反正我看破了红尘,没有什么爱情可说,那我就不要爱情吧,我就要性。生活中有很多现象,文学作品里有很多描写,就是爱情对人的这种情感的牵扯,使人大喜大悲,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所以这个问题是值得想一想,值得思考一下。但是这个问题很难谈,实际上我们对于爱情、婚姻的看法,每一个人往往都和自己的经历是有关的,经历的好一点,就比较乐观,觉得爱情还是存在的,还是很可爱的,经历比较坎坷,或者经历比较不好的,曲折的,就可能对爱情的评价就比较低,甚至对异性的评价就比较低,对整个异性就感到失望了,世界上没有好男人,完全就灰心了,这种现象也很普遍,所以爱情往往就是和自己的那种经历就分不开的,今天让我来谈,恐怕我也很可能就是会加入我自己的这种因素,很难是客观的、理性的去考虑,但是我想既然是讲座,我尽量做到客观和理性。   从人性的角度上来看,性、爱情、婚姻它们三者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个联系就表现在,譬如说如果没有性的话,爱情和婚姻都谈不上,如果没有性别之分的话,爱情、婚姻当然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就不可能产生,爱情和婚姻都是建立在性的基础上的,这是它的一个共同的生理基础,当然爱情和婚姻之间也会有联系。尤其我们现在对于婚姻的要求应该是在性的基础上发生爱情,在爱情的基础上才有婚姻,性,是肉体生活,遵循的是快乐原则;爱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的是理想原则;婚姻,是社会生活,遵循的是现实原则,所以它是有联系的,但是也有冲突,因为这是三个不同的东西,尤其是爱情,有了爱情冲突就会更大,为什么呢?   因为实际上性的指向可能是广泛的,爱情它是专一的,这样就会发生冲突。有了爱情、婚姻和爱情之间也会发生冲突。如果你不讲爱情的话,那婚姻也很好办,你或者是按照传统的伦理道德维护它,英国王室他们都是这样的,都是要门当户对,而且有政治上的目的。我们普通人也一样,如果我们仅仅是从利益出发的话,譬如说是家族利益,或者是经济利益,也比较简单,找到两个比较门当户对的,比较富的,富人跟富人通婚就行了,穷人跟穷人通婚就行了,就是没有那么复杂的考虑,但是你一旦追求爱情,这个爱情和婚姻之间就会发生冲突,往往爱情的冲突实际上是情和欲的冲突,情和欲的纠缠,首先一个问题你这个界限怎么划,往往实际上就是我们有时候很难分清楚,譬如说我对这个异性,我产生一个好感,到底是欲望支配我呢?还是我对她真有感情,这个界限怎么划?   同样,一个人别人在追求你的时候,你也会有这个问题,尤其是女孩子,他在追求我,他到底是真的爱我呢?还是其实不爱我,就想得到我,她其实也会有这样一个考虑,所以这个界限到底怎么划?情和欲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从理论上来分析,爱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爱情是以性本能性欲为生理基础的,没有性本能就不可能对异性感兴趣,就谈不上会发展成爱情,所以这是一个前提。有的人就说两个人就是没有这种欲望,也可以发生爱情,是柏拉图式的爱情,完全是精神上的爱情,其实这种说法我觉得是对柏拉图的误解,柏拉图没有主张过这种爱情。   柏拉图是古希腊最大的哲学家,也是最早从哲学上去分析爱情的一个哲学家,他有一本书叫做《会饮》,那么在这本书里面,实际上他也没有否认爱情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有肉欲的方面,有身体的方面;另一方面有精神的方面。当然他认为精神方面是更崇高的,爱情的目标应该从肉欲的爱,身体的爱,上升到精神的爱,但是他并不否认有肉欲的爱。   第二步,如果说第一步是它的生理基础的话,第二步就是爱情的进一步就是审美情感。但是这种审美的情感,我觉得是很可贵的,我想我们每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在青春期的时候都有这样的感觉。突然一个世界打开了,一个异性的世界,那个时候你会开始注意异性的美,女孩子注意男孩子的美,男孩子注意女孩子的美,互相开始吸引,对这种美开始敏感了。而这个时候,你的心里面真是会发生一个变化,那个时候真觉得世界太美好了,太充满诱惑力了,生活真是太美好了,真是会有这么一种感觉,所以这种美感实际上正是性本能开始成熟的时候,会伴随着这种美感强烈地体现出来了,那个时候人就会开始求爱了,开始会注意自己会爱什么人了。   那么再往下一步,我觉得就是到了我称它为道德情感,但是这个道德是广义的道德,不是指我们道德品质,是精神上的一种情感了,一种精神上的吸引了。如果说生理基础是两性相吸,到审美是两情相悦的话,那么到了道德情感,就应该说是两情相契,两情互相契合,心心相印,应该到了这样一步了。   那么再前进一步,从审美情感到道德情感。到了两个人好得不得了的时候,就类似于宗教情感。有的人真的,天下有这样的爱情,两个人就感觉好像在一丝一丝地轮回中就在互相寻找,终于找到了,找到了以后,不但是一见钟情,一见倾心,而且是终生依恋,真的觉得分不开了,生生死死分不开。生死相依这种感情,这种爱情真有一点宗教色彩了,就好像是命定的,命定的姻缘一样。实际上按照我的看法,世界上没有命定的姻缘,谁和谁之间是注定一定要结合的,不存在这样的姻缘,实际上每个人可选择的对象应该说是有一定范围的,当然不会太多的。   但是从宗教的角度来说,它是要求爱情,它真是要有这样的特点,一种宗教性。你看婚姻,西方基督教,他结婚都要到教堂去结婚,等于在上帝面前宣誓,你是不是愿意接受这个女人做你的妻子,你是不是愿意接受这个男人做你的丈夫,你要宣誓:我愿意,愿意就意味着我对她永远负责任了。   中国也是这样的,他要拜天地,要在天地面前来确认你们之间的相爱关系,它带有一种宗教性的,因为婚姻这种事情,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神圣的事情,是一件大事,它是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事情,人类的延续问题,所以它确实是非常神圣的。所以爱情到了一定的程度,我觉得是应该具有这样的一种神圣性的,但是这是一个理想的目标。   这个理论上的分析我觉得是不能解决多少问题,下面我来谈一谈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到底怎么来区分情和欲,这个界限到底怎么划?我喜欢上一个人了,我对她到底是不是一种爱情,有人在追求我,她对我到底是不是真的爱,有时候界限很难分清,到底用什么样的标准,什么样的尺度区分呢?当然我也提供不出一个普遍适用的这样的尺度,不可能有这样的尺度,但是我可以提一些看法,就是一些参考的依据,从这几个方面,我们可以去判断一下,到底我是不是真爱了她,她是不是真爱我,就是说这里面占主导地位的到底是欲还是情。   那么我想真正的爱情,真爱应该有这么几个特点,一个应该是我觉得真正的爱情,它里面有一种最重要的激情是一种给予的激情,而不是一种占有的激情,这一点说起来好像很道学,但是你仔细想想,真正的爱情应该是这样的,是一种给予,一种给予的激情。如果说光想占有,没有给予的激情,我觉得那恐怕主要是情欲,而不是爱情了,爱,本质上应该是给予,真的是一种奉献的激情,这种奉献的激情不是处于观念,不是处于伦理道德,不是处于责任,就是处于感情。我就是想我真爱上她的话,我真是想为她做什么,让她快乐,真是有这样一种强烈地要求,这样一种强烈的愿望,而其实真是不求回报的。   当然我觉得在相爱的时候,有一种人他可能是永远不会给予的,那是一种自私的人,他跟谁都这样,并不是说他不是特别爱你,他跟别人也会这样,他特别爱一个人,他也就这样了,他是不太关心人的这样的人,比较自私的人,你也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人,遇到这样人的话,当然如果你接受了也就接受了,但是你要判断一下,这样的人,我觉得这样的人他缺乏爱的能力,因为如果说永远没有给予激情的话,这种人真是没有爱的能力。   但是还有一个情况,就是说他是个正常人,他不是那么自私的人,他有给予的能力,他愿意给予的,但是他见到你,没有这种给予的冲动,他不想为你做什么,这个时候,我觉得就可以判断出来,他并不是真正爱情,他没有真爱上你,这个应该说是可以判断出来的,我觉得两人在相爱中,这种互相给予,有这种给予的激情,互相疼,你疼他,他也疼你,这很重要,每个人都是想被人疼的,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强到这种地步,他不想被人疼,我就说过,我说人人都是孤儿,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是孤儿,你生下来的时候都是赤条条来的,都是无中生有的,最后你还要回到无中去。当你遭到真正重大灾难的时候,没有一个父母能够保护你,你想天下多少孩子得了绝症,他父母无可奈何。那么实际上你长大了以后,还不是一样的吗?你长大了以后,你遇到那种天灾人祸,谁能保护你呀,没有办法的,所以我就说实际上人人都是孤独的呀,人人都是孤儿,人人都是需要有人疼的,所以在相爱的过程中,我觉得一种正常的关系,就是你也疼他,他也疼你。如果说一个人他对另一个人不太疼,我觉得这里面就有问题,可能就是爱得不够,所以这里面经常有人问这个问题,就是说在两个人相爱的时候,到底爱重要还是被爱重要,譬如说我跟她交朋友了,我非常爱她,她有一点爱我,但是不太爱我,但是我非常爱她,这个时候我就要做个决定了,我到底跟不跟她好,如果我看重的是我爱她,我不太看重我是不是被爱,那我可以决定我跟她好。但是如果我觉得被爱也很重要,那我就要考虑考虑,我是不是要跟她好下去了。那么到底这个爱和被爱哪个更重要一点呢?我的看法是都重要,实际上两个都不能缺的。当然我们有时候不得不妥协,找不到我更爱的人,我很爱她了,她爱我爱得不够也就算了,这是没有办法,这是一种妥协,但是在有更多选择的时候,不应该有这样的妥协,还应该继续寻找,我觉得爱和被爱是同样重要的。   另外一点我觉得真正的爱情应该是持久的,而不是短暂的,我觉得爱情应该是比较持久的,比较短暂的爱情,我觉得就是一时的迷恋,那可能就是欲望。你可能喜欢一个人,一看这个人能让你特别来电,但是很快又过去了,明天就把他忘记了,那当然还不是爱情了。两个人互相之间也可能都来电了,但是呢,也是时间不长就过去了,你能说是爱情吗?我觉得还够不上爱情,就是说一个爱情它生存的时间,应该有一个限度,一个最低的限度,这是爱情之所以为爱情一个质的保证,如果没有这个限度,时间很短,那只能说是一时的迷恋,不能算是爱情,这个道理我想比较简单。   就是我觉得真正的爱情应该是专一的,而不是多向的,同时爱几个人,我觉得这不可能,同时对几个人有好感是可能的,但同时爱几个人是不太可能的,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觉得爱情里面最大的冲突在这个地方。有时候就是说我是很爱她,我最爱她,但是我也喜欢别人怎么办,这种情况实际上会经常发生的。你爱上了一个人以后,你还可能完全对别人产生好感,别人对你还有吸引力,这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在爱情能不能专一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这是最集中体现了情和欲的冲突。   我们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就是譬如说你的爱人,在爱你的同时,你的情人也好,你的配偶也好,你们两个是相爱的,但是她在爱你的同时,对别的男人或者女人动情,你是不是允许,我想回答基本是否定的,都不会允许的,这个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你要求爱情应该是专一的,如果不是专一的话,你就觉得她不是真爱你了。   但是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跟你的爱人,你的情人也好,你的妻子、丈夫也好,你们很相爱,你也确实很爱她,你在很爱她的同时,你能不能保证你不对别的男人、女人动情,你能不能保证?我说如果你诚实的话,你的回答也是否定的,你也做不到,这里面就有冲突了,每一个人实际上他都要求对方爱自己是专一的,因为他认为爱情应该是专一的,确实也有道理,如果说她是专一的爱你,但是同时也对别人动情的话,那动情和爱情之间这个界限到底怎么分?这个界限是很模糊的,而且世界上所有的爱情都是从动情开始的,你怎么能保证她这个动情不发生爱情呢,所以这个东西就很没底了,心里就觉得没底了。所以你担心,你不允许她对别人动情,我觉得这也很理解,我们要求爱情是专一的,不管你是不是结了婚,不管你是不是有了情人,我想人还是有这种自然倾向的,就是你在和异性接触的时候,你会有和同性接触的时候所不具有的那种不愉快的感受,有时候这种愉快的感受还比较强烈。所谓强烈就是动情了嘛,这个东西是人的自然倾向,这种自然倾向,并不会因为你有了情人,或者结了婚,这个倾向就没了,就停止了,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冲突,我就说爱情的本性要求是专一的。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花心男女的专一爱情,我说世界上的男女本质上都是花心的,所谓的花心就是说他看到可爱的异性,他都会喜欢的,这是人的本性。   我记得《荷马史诗》里面就描写过一个场面,古希腊最有名的美女海伦,当海伦在特洛伊的宫廷里面出现的时候,所有在场的男人不管是国王,还是大臣,全都呆住了,全都激动起来了,我觉得这就是人的本性,一看到美,看到美的异性,看到可爱的异性,你那个喜欢,你那个动情产生一种喜悦的感情,这是一种本性,这是人的本性,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男女都是花心的。但是花心男女仍然可能有专一的爱情,为什么呢?因为人是有两种倾向的,一方面,他会对不同的人产生好感,但是另一方面,他就是要求爱情是专一的。当爱情不专一的时候,他就感觉受到了伤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就说两种倾向的情况下,你就是为了专一,你要得到专一的爱情,每个人都想得到专一的爱情,你就要克制自己那种天生的自然倾向。   有人也讨论一个问题,就是说爱情能不能两全。一方面有专一的爱情,我们互相非常爱,你也最爱我,我也最爱你;另一方面照顾人的本性,每个人都可以有多向的那种动情吧,性的那种兴趣可以是多向的,可以有几个性伙伴,你可以跟不同的人发生关系,但是同时我们之间互相是最爱的,能不能做到这一点?这个问题,实际上很多哲学家都讨论过,譬如说罗素,英国哲学家罗素就讨论过,他认为可以,他说实际上爱的本能人有两种本能:一种是爱的本能,一种是嫉妒的本能,爱的本能是更光明的,是更正面的,嫉妒本能是比较负面的,所以我们应该为了那个爱的本能去克制我们的嫉妒本能。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实际上你可能对很多异性发生好感的,这个时候如果说你们两人相爱,你对别人发生好感,她就会嫉妒,那么我们互相都克制我们的嫉妒本能吧,我们互相相爱,但是我们谁也不要管谁,互相之间还有自由去跟别的异性进行交往,都可以,他是主张这样,他有一本书叫做《婚姻革命》,就是谈这个问题的。但是这实践上能不能行得通,反正据我所知,罗素自己就离了四次婚,结了五次婚,看来他也没做成功,他也不能做到两个人一贯的专一的互相相爱,同时每个人都自由,他也做不到,这个说明什么呢,这种嫉妒本能实在是很难克制的。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法国哲学家萨特和另外一个女哲学家波伏瓦他们两个没有结婚,但是他们差不多像结婚了一样,因为他们没有上教堂,没有上法院去办手续,但是他们两个人互相定了协议,两个人永远生活在一起,永远相爱,同时每个人都有自由,每个人可以有其他的性关系,其他的性伴侣,互相都不能干预,但是他们有一条,说一定要透明,你有了要告诉我,我有了要告诉你,后来他们也真这样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人,结果怎么样呢?结果倒是他们的友谊保持下来了,但是他们两个人后来就是根本谈不上是什么情人关系,婚姻关系,没有任何性关系,基本上就是两个朋友,尽管如此,也经常为对方的情人的事情吵架。所以我就说实际上很难两全,理论上好像是挺美好的,如果能做到挺好的,但实际上很难两全。为什么?按道理来说,确实好像你从道理上说,这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一个是性,一个是爱情,我真正爱你,你真正爱我,这样就行了,至于性的话,那其实你跟别人怎么样,其实对我有什么伤害呢?从理论上分析是没有什么损害,只要我想通,我看得明白,我用一种哲人的态度去对待这件事情,就没有什么损害的,理论上看好像是这样,但实际上为什么行不通?一定是有理由的,一定是有原因的。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中国的作家是史铁生,他解释得比较好,史铁生有一部长篇小说叫做《务虚笔记》,《务虚笔记》里面有一个主题就是这个主题,多向的性趣和专一的爱情之间的冲突问题,能不能两全,最后史铁生那个意见,他的结论是不能两全。他说为什么不能相融呢?什么原因呢?他说性实际上是爱侣之间,表示爱情的最恰当、最热烈的语言,贞节之所以重要,是为了保护这种语言不备污染,为了不让它不丧失那种示爱的功能。就是说如果你跟谁都可以这样,你说你最爱我,你和谁都可以这样,都可以这么热烈,这么热烈的话,那我怎么能相信,你是仅仅爱我一个人的,你对我的爱,和他们这种关系的区别到底在什么地方呢?你用别的话说不清楚的。   我们可以看一下,在两个人相爱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了这种不专一,多向的这种情况,发生了越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要损害这个专一的爱情的,除非你不让对方知道,你偷偷地,不让她知道,现在大概是一种风尚,很多人都会这样做,但是我想,第一这不保险,往往是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被发现的,不保险,迟早要知道,一知道就来个大爆发,多半就是这个爱情就完了。另外一点,就是你能做到保护得特别好,我觉得既然你是不让她知道,你知道她是不允许的,你在不停地做这个她不允许的事情,你跟她相处的时候,实际上是心中有鬼的,我就不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相爱,你对她的这种爱情,这是一种什么滋味。我觉得这里面实际上你跟她的心情就很复杂了,你会对她负疚,你会对于她,怕她知道,你会对她有很多躲避的动作,很多封锁的动作,这种东西我觉得肯定会影响两人的一种氛围,而且这种事情一旦发生以后,不管你怎么样诚恳地检讨,花言巧语也好,海誓山盟也好,没有用。另一方就是她原谅你了,这种东西总是有阴影存在了,我原来是比较主张这种开放的婚姻,应该是每个人都是自由人,互相都不要干预,同时真正相爱,我觉得沙萨特那种做法很好,但是后来我就发现,这个东西行不通,凡是这样做的没有一个不失败的,我没有看到过一个成功的例子。   所以总的来说,我觉得爱情和欲望之间那个界限还是应该有的,情欲和爱情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因为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爱情不风流》,我真觉得爱情不是一种风流事情,它实际上是两性之间最严肃的一件事情,在爱情这个问题上,实际上只要你真正相爱,你必然是投入的,你的灵魂是投入的,你必定是认真的,所以你是很在乎的,只要你爱了,你就是在乎的,如果你不在乎的话,实际上你是不爱,你没有真爱,你跟她玩玩,你当然不在乎了,她跟别人玩也没有关系,因为你也是跟她玩玩,你可以不在乎。但是如果两个人互相真是爱了的话,她一定是在乎的,一定是认真的,而且一定是会有失败的危险的。一旦失败了以后,那一定会受伤的,这种创伤很可能是终生不愈的。所以这是很严重的事情,不是开玩笑的事儿,风流韵事是一回事儿,那个东西是灵魂不在场的,我灵魂是不投入的,所以不是认真的。我就说它是一种肉体的游戏,身体的游戏,最多是一种感情的游戏,灵魂是不在场的,你投入得很少,所以他退出也很容易,接受了就接受了,无所谓,但爱情就不是这样,爱情是很严肃的事情。   现代有一种趋势我就觉得是逃避爱情,可能就是因为爱情太严肃了,太累了,所以不要爱情,就要性,不要爱情,这个成了现在的一种时髦。有一种说法就是说不想结婚,譬如说最近有一个贺岁片,里面有一句台词人人都知道,就是在一张床上睡了二十年,真的是有一点审美疲劳。审美疲劳这个词现在就很流行,但是我就觉得,当然你可能说两个人老在一起有审美疲劳,但是我想按照现在的这种方式,你频繁地更换性伴侣,这种方式其实我觉得那肯定是另外一种审美疲劳,你也同样没有新鲜感了。所以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对爱情这件事情抱一种比较严肃的态度。   其实你逃避爱情也好,你不要爱情也好,有一点你是逃避不了的,我就觉得人在两性关系中,他所袒露的不光是自己的身体,而且是自己的灵魂。两个人一旦有一种亲密关系以后,互相之间的灵魂,你再逃避,你也会看清楚的,你的灵魂是美的还是丑的,是丰富的还是贫乏的,还是很容易看清楚的。如果说情欲是人的生物性,爱情是人的精神性的话,那么我觉得在两性关系中,人对两性关系的态度,人对异性的态度,最能表现他到底是在动物性,可以说从动物性,向上升到神性的台阶上,它到底处在什么高度上,它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我在那篇文章我曾经写到过,我说实际上逃避爱情它的代价更加大,就像一万部艳情小说,不能填补《红楼梦》的残缺一样,一万件风流韵事也不能填补爱情的空白。现在两性之间,在肉体的接触更容易了,更随便了,但是我觉得精神上是更陌生了。   大家知道,《圣经》旧约里面第一篇亚当和夏娃被驱逐出乐园,我说亚当和夏娃,如果他们互相之间不再有真情,而且不在期望有真情,到那个时候,他们才是真正被逐出了伊甸园。
闲来无事,忽然想到起名是一件颇难的工作。名不正,则言不顺(谬解,呵呵),名之于人关系可谓大矣。一个响亮的名字,可以让你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好感。人的一切都该是美的,当然包括名字。很多人都改过名字,雷锋,毛泽东,斯大林(意为钢铁),邓小平等等伟人莫不如是,可见不平常的人需有不平常的名字。我有几个同学就在高中改了名,一个叫做步云,大概想当官吧,一个姓杨,就叫杨帆了。也许名字会给他们带来好运气。当初雷锋初入伍代表新兵发言自我介绍说:我叫雷锋,打雷的雷,冲锋的锋。这么响亮的名字加上响亮的自我介绍当然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初中的时候想到给自己起笔名(够时尚吧?),真是很难呢,于是今天叫什么凌云,明天叫什么远志,搞得真是很头大。以后接触了网络,又面临着起个网名的要求。上QQ要昵称,玩网游,发贴了,上新线,没有不需要的地方。还好比较自由,就比较随心了,可以随便起一个:今天不高兴,也可以啊:)。我对自己的名字一向不太满意,可是一直没有下决心改--可见与伟人无缘了。用了这么多年,也就慢慢习惯了,虽然不很威风响亮,也就凑乎着用了:唉,这就叫历史问题。爹妈起的,能咋的。想了一些作家的笔名,很有意思:富含哲理的:茅盾,黑白,哲夫,路遥出自诗词的:拷一下网上的文章源于诗词的作家笔名
河北/薛吉辰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流传下大量的优美诗篇,言简意赅、含义深邃的名句比比皆是。一些知名作家择其妙意撷其精华而起笔名,既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也显得含蓄隽永,意味深长。F代小说家张恨水,原名张心远,一生写了约3000万字的作品,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和《八十一梦》等小说。据张恨水说,“恨水”一名是他17岁那年,在苏州第一次投稿时取的笔名,是从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词“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东去”中截取出来的。张恨水幼年酷爱词章,读了李后主这首词,想到人生有限,不能让光阴如流水一样白白流逝,就取了这个笔名,按他自己说是“也好随时听人称呼,随时看到‘恨水’两字,时刻自勉,珍惜时光”。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原名朱自华,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威尼斯》等散文。朱自清以名节高亢、刚直不阿著称,在1948年病重逝世前,还嘱咐家里人,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面粉”,毛泽东曾赞扬他有不食“嗟来之食”的气节。据朱自清之子朱乔森在《朱自清生平著作编年简表》所述,1917年,20岁的朱自清“感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为了惕励自己不随流俗合污,改名自清。“自清”两字出自《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自清以屈原的话为名而自勉,确实做到了一生清白。现代诗人戴望舒,原名戴朝宗,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戴望舒的爱情诗以风格感伤凄清、朦胧婉曲,多用象征手法,能含蓄而深度地触及抒情主人公内心的忧思为特色,《雨巷》诗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他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笔名“望舒”取自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即神话中驱月驾车的神,后来成为月的代称。月在古诗词中可作为爱情的象征,月光的朦胧与戴望舒诗歌的朦胧婉曲是相合的,笔名暗示了诗人的诗歌内容和诗风。当代作家刘白羽,原名刘玉瓒,与杨朔、秦牧、魏巍并称当代散文四大家,代表作有《政治委员》《无敌三勇士》《火光在前》等。“白羽”的笔名出自唐代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诗描述的是《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的李广射虎的传说,“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诗中的“白羽”不是柔软的鹅毛,而是箭镞之羽,这个笔名寄寓了作家以历史名将为楷模,征战疆场,报效祖国的鸿鹄之志。后来,刘白羽还用“石棱中”为笔名发表杂文,也源出于此。当代作家琼瑶,原名陈矗翘ㄍ逯难郧榕骷遥醋鞯囊幌盗芯溲郧樾∷翟诹桨恫司薮笥跋欤蠖几谋喑闪说缡泳纾碜饔小锻窬贰堆逃昝擅伞贰对侣髀ァ贰都付认ρ艉臁贰痘怪楦窀瘛返取1拭硌鲎浴妒の婪纭つ竟稀罚骸巴段乙阅咎遥ㄖ郧硌!闭馐且皇滋鹈赖陌槭拭乔硌郧樽骷疑矸莸木锰逑帧富含哲理的:茅盾,巴金,第四维,路遥等。与姓名身世有关的:金庸,原名查良镛,金庸是拆最后一个镛字而来的。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想来是从舍予二字来的。鲁迅原名周树人。曾说过笔名的来历:一是为了纪念母亲,他的母亲姓鲁。二是取愚鲁而迅速之意。我发现起笔名有两上原则:一是前面最好贯上真姓,仿佛你真的叫那个名字一样。二是最好取两个字,好读。呜呼 ,取名的学问可谓大矣,穷吾一生或难完成其万一也,只待有志之士深研我道,共将其发扬光大,使世人都能起好名,成好事,也可谓不世之功也。矣嘘西,微斯人,吾谁与归。哈哈~
看了TIFFAY最近的一篇日志,有些想法.是人,活在世上,不能不感到己之弱小,命运之无常,人之无力与欲望的无限构成几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痛感人生无常之后,面对几乎没有答案的问题(或者是多种答案,因为没有人能证明自己的答案是对的),人们有不同的态度:一、有消极厌世,要寻求天堂的。如释加牟尼,做王子不满意,想到了生死,想到了无常,想到死了一切都化为飞灰,想到死否定了一切意义。于是寻求生死答案,想超脱死亡,寻求绝对之意义。不知怎么的,竟然让他想通了(菩提树下证大道,不过我想他是饿的兼之不活动而产生的幻觉)。于是要人忍耐,要人求解脱。(其实对于佛教的教义,我也不清楚,只是世俗的一些认识了)二、有消极厌世,什么也不寻求,等死混日子的。这个就不说了罢,绝对的虚无主义者,《等待戈多》就是这样的生存状态。三、有因此更加积极入世的,寻求天堂的。如基督之爱世人等等。这也许是宗教稍积极的一面。让人安于尘世生活,努力行善,得到死后的幸福。四、有因此更加积极入世,不寻求天堂,只珍惜现世、现实幸福的。这是把握能把握的。信奉的格言是: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这是较理性的一类。要燃烧生命,如流星,如飞娥,要把“能量挥发干净”(艾青语)。要求得片刻的璀璨。极端一点就是“不留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的”。(钱钟收说:良心全黑和良心很好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可见我们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也不一定就是善的)。我们是哪一种呢?现在人们都比较偏向于第四种第一类吧。可见,是个理性的时代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将军夜引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