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断时间大众速腾断轴事件间题解决了吗

全国城市列表
骆予:换个角度看速腾断轴事件要如何了结
腾讯专稿骆予
8月份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和反垄断罚单,给老百姓一顿欣喜,公信力也一下子飙升,反过来质检总局的日子却很不好过。事件7月22日发布声明,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舆论愈演愈烈,无奈国家质检总局于8月14日对外披露,将正式启动对一汽大众新速腾后轴纵臂断裂问题的缺陷调查,让这个事件再次发酵,然而,有一个过去了,这事情还是没见着落。速腾断轴问题之所以被放大到如此轰动,主要是两个原因,首先是速腾卖的太好了,即便是在一汽大众发布声明的当月,7月份销量仍高达26879辆,稳居轿车销量三甲之列,8月份更是以25717辆登上销量冠军。当头顶“神车”头衔的时候,它就容不得犯一点错误,因为消费者如此信任你,就容不得你有半点缺陷;第二,一汽大众7月22日的声明触动了消费者神经,大家觉得一汽大众过于傲慢,漠视消费者生命安全于不顾。所以,即便、、等车型也断过轴,但都远达不到速腾断轴的舆论狂潮。从第一点原因来讲,这里面的矛盾性非常大,既然速腾断轴影响力如此之大,速腾的销量为何居高不下?断轴毕竟是关系身家性命的大问题,而从国家质检总局14日至19日启动调查的6天时间内,收到的群众投诉案例达到290起,占全部投诉量的7成以上,因此从数据上看,却非一汽大众所说的“极个别案例”,具有一定的批量性。那是不是就可以推断出第二点原因,断定一汽大众声明的不诚恳?从媒体群起功之的态势来看,这样一个投诉数据已经完全能够证明速腾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不召回不足以平民愤。而反过来从一汽的角度来讲,速腾保有量至少在50万辆以上,300辆车出现投诉占比从字面数量看却也算得上“极个别案例”。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断轴的问题最终解决一汽大众并不占主导,而是德国总部才具有对本次事件的最终解释。所以,声明的模棱两可甚至推诿回避也可以看成是一汽大众回旋的一种策略。我们知道,虽然一汽在一汽大众中是控股方,但按照德国的管理要求,在动力总成、悬架等核心部件的匹配上,合资方并没有自主权,也就是说我们日常看到的一些装饰件、座椅材质等的减配,一汽大众可以主导,但在悬架配备上,一汽需要靠边站。而从目前的多方分析来看,速腾的断轴问题原因多半指向了设计缺陷:1、已确定的后悬断裂案例中,断裂位置几乎都一样;2、诞生于PQ35平台的速腾,后悬挂原本是独立悬挂,2012年改款时减配为拖拽臂非独立悬挂,与原有平台不匹配;3、大众之后又把悬挂改回到四连杆独立悬挂了,这说明大众自己也认识到之前的非独立悬挂有问题。如果是设计问题,那么也就是说速腾的断轴从诞生之日就存在隐患。这其中可能性主要有这么几种:1、非独立悬架与速腾车型本身就不匹配,纵臂受力后易产生疲劳导致断裂;2、纵臂材质不够耐久性,久而久之产生疲劳性断裂;3、纵臂材料、工艺、制造方面的问题,导致零件出现缺陷,导致断裂。无论是哪种原因,结果都将是在一定时间的驾驶后,速腾出现大批量断裂现场。而目前来看,前2个原因似乎还验证不了这个假设。因为任何一款车出厂后,首先需要经历耐久性试验,一般连续行驶里程需要达到8-10万公里,并且要经受各种路况考验,疲劳性断裂的可能性在出厂前应该可以检测到。那么,第三种的可能性就比较大。速腾是PQ35这种全球化的平台产品,零部件基本上是全球采购以降低成本,而美版的Jetta在2013年非独立悬挂也曾出现过断轴,随后更换成独立悬架。加上一汽大众声明中较为肯定的结论之一:1、大众有准确的信息证明有极少部分的缺陷零件装车,并清楚缺陷原因。因此该问题是极少数的零件缺陷导致;2、在比较特殊的使用情况下,车辆后悬挂遭受外力,这种外力是纵向(上下方向)或者平行俩后轮轴线方向的,这种外力达到一定强度的情况下,导致纵臂出现变形甚至裂缝,随着车辆的继续使用,最终导致后纵臂疲劳断裂。就是说首先肯定是存在零部件的问题,随后在使用过程中导致渐进式断裂。那么,这里面也有个疑问:如果是零配件问题,那么断轴也肯定是批量的,并且可以通过召回、更换零配件进行解决,而不是一汽大众现在这样左右不前,以至于国家质检总局要搀和进来,越闹越复杂。这里面还要注意一点的是,速腾目前所采取的PQ35平台正在逐步过渡到MQB平台,而MPQ平台虽然更加先进,但对于非独立悬架的兼容性应该并不理想,北美Jetta已经做出例子,在发现断轴情况后及时更换成独立悬架,已更快适应新平台的全球化匹配。从这一点上来讲,似乎可以验证一汽大众的犹豫态度,如果是零部件问题,可以通过召回更换解决,但在新平台转换和匹配上又遭遇新问题,那么最好的办法只能是全部换成独立悬架。这么大批量更换,消费者必定会认定非独立悬架就是设计缺陷,这时候大众还不能反驳,因为直接反驳就等于承认非独立悬架就是节约成本,就是“减配”,这正暗合了中国消费者最为敏感的话题:大众又减配!这不是拿中国消费者不看重嘛?这种舆论压力并不小于召回所造成的影响。所以,存在这样的一种可能:无论从一汽大众还是德国大众角度来讲,在左右都没办法讨好的前提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先装“哑巴”应该是再好不过的方法。因为他们认定这是零部件小问题,不愿把事件升级至召回层面,等全部悬架更换完毕,这件事件即可到此为止。只是速腾“树”太大,太招风,根本低调不起来,加上大众在国内市场销量过于疯狂,各种羡慕嫉妒恨都有,甚至不排除有幕后推手在引导舆论,以此来消弱大众在国内无法撼动的市场地位,这次事件发生后,大众转折年、傲慢大众必将倒下、大众向中国消费者低头等等话题已经在不断蔓延。再回到最后,就是国家质检总局到底能给大家带来什么结果?按照以往的行事风格来看,质检总局应当是裁判的角色,平衡下消费者和厂家的利益矛盾,保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但也要确保企业正常运转,鉴于这次速腾事件舆论影响力太大,不排除让车企多放点血,以避免老百姓对其“不作为“、”帮凶”的质疑,所以一汽大众这次挨罚甚至召回应该是跑不了的。这也是目前消费者最期待的一个结果。吵吵闹闹这么久,各方的需求其实都没有得到满足,一汽大众暗自喊冤,消费者觉得愤懑难平,质检总局正身背舆论压力,唯一不变的是速腾的销量仍在居高不下,居细分市场销量三甲。另外就是新出厂的速腾悬架问题倒是解决了,人们追逐“神车”的脚步倒是没停下来,谁之罪、谁之过却是“斩不断,理还乱”。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微信扫一扫,爱车轻松购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下载【购车通APP】;
看车选车找优惠,金牌顾问帮买车。
[责任编辑:echocczhang]
近期热点车型
价格:18.48-32.98万
口碑评分:82分
价格:9.99-16.99万
口碑评分:75分
价格:22.98-27.28万
更多车型: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刘先生调侃,“沟通会上大众摆了一堆技术出来,说新速腾很安全,但是我现在开这个车的压力非常大,我就怕我人没到北京,车轱辘先到北京了”。显然,与上次大众高调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不同,此次的车主沟通会非常低调,邀请的车主也仅有十几位。大众方面强调,此次沟通会的目的仅仅在于收集车主意见。
&&毋庸置疑的是,针对新速腾车主们对召回方案的不满,目前的大众仍然没有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围绕速腾断轴“大戏”的新剧情不断出现。在此背景下,车主们的维权声音越来越大,有来自北京的车主王先生告诉记者,“现在,举行维权活动的场所已经从大众的4S店扩大到其它品牌的4S店。多个地区的速腾车主们纷纷在其它汽车品牌的4S店里,向有购车意向的消费者发放大众速腾断轴的相关资料”......[]
一汽大众速腾深陷“断轴门”
&&&&针对近期消费者反映较多的一汽大众新速腾后轴纵臂断裂问题,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已于近日正式启动对一汽大众新速腾后轴纵臂断裂问题的缺陷调查。在今年7月份,针对不断曝出的新速腾后悬架断裂案例,一汽大众强调“速腾的后悬架断裂问题属于极个别案例”。
&&&&据媒体引述中国汽车质量网的统计,日~日,在投诉数量排行榜中,一汽大众速腾以893条高居排行榜首位。其中,5月1日~7月30日,仅反映速腾后悬架存在安全隐患的就高达671条...[]
&&&&由于后悬架纵臂断裂事故频发,一汽大众速腾(SAGITAR)登上了今年6月份汽车质量投诉榜的榜首。7月22日,一汽大众发布官方声明表示断裂“仅为个案”,但这样的说法并不能打消车主心中的疑虑。后悬架纵臂的断裂集中发生在2012年至2014年生产的速腾车,其搭载的耦合杆式半独立悬架是非独立悬架的一种,车主质疑正是由于简配的耦合杆式半独立悬架为断裂埋下了隐患……
&&&&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的区别有多大?一位多年从事汽车维修的工程师向《消费者报道》记者表示,非独立悬架的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但是操控性相对更差。“二者在市区开车的区别并不大,只有在极端的路况下才会有明显区别。”事实上,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在紧凑型车型上的运用都非常普遍。资深汽车行业观察员李庆光向记者表示,非独立悬架与断裂事故并没有直接关系,紧凑型车搭载非独立悬架或者扭力梁悬架,这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很常见。虽然使用哪种后悬架无可厚非,然而,2012年3月,一汽大众将速腾已搭载的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缩水为耦合干式半独立悬架,这一技术上的倒退引得媒体和车主一片哗然……
&&&&虽然已经过了几个月,但哈尔滨市的何先生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仍然心有余悸。据何先生介绍,他的新速腾车是2013年7月份购买的,今年4月12日上午他开车行至一段有很多减速带的路段时,“突然感觉左后侧轮胎过减速带时异常的硬,好像是车胎没气一样”,下车后发现左侧后轮已经偏移,可以看到后悬架纵臂断裂。就在最近的8月9日,深圳的张先生也遭遇了同样的状况。张先生告诉记者,他的车购买于2013年5月份,今年8月9日他驾车从佛山赶回深圳,行驶到佛山南海区永安南路段时,“突然车身发生剧烈摇晃,不受控制”,张先生赶紧下车后看两侧悬架,发现右后方悬架断裂……
召回方案被指不靠谱 纯属糊弄消费者
&&&& 此番召回不但未平息速腾车主的愤怒,反而引发更多车主对于大众“打补丁”式召回的不满,并掀起了多城市集体维权行动。以至于,大众不得不多次召开媒体说明会,申明“打补丁”之举并非只针对中国市场,并表示非独立后悬架整体更换为独立后悬架理论上是可行的.....[]
&&&& 从来没有一次关于问题汽车的召回吸引了如此众多的目光,一汽大众是个例外。从7月22日针对速腾后悬架问题首度做出态度颇为强硬的声明到现在被诟病的召回公告,一汽大众把傲慢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据记者从西安多家一汽大众4S店了解到,由于召回的时间是从2015年2月开始,目前各4S店还未接到相关通知和细则,最终的召回方案是否会有所改变,现在仍不得而知.....[]
大众强势回应各方质疑 死猪不怕开水烫?
&&&&  大众汽车的新闻发言人表示,受损案例在中国出现后,该公司检查了40个多车轴,发现每一个受损的案例都是由于与车轴连接的扭转曲柄断裂。大众汽车称,在每一个受损的案例中,当驾车人遇上严重追尾事故时,车轴便会受损,连带扭转曲柄也受到破坏。在每一个案例中,驾车人继续驾驶车辆而没有送厂检修......[]
&&&&部分车主开始向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投诉,在他们的投诉信中这样写道:“速腾后悬架与扭转梁之间为刚性连接,由于完全没有扭转结构,实际上扭转梁不能扭转,只能上下摆动,这将导致车辆减震性能低下和纵梁局部产生应力集中。由于应力集中和纵梁设计强度不够,一些新速腾已发生纵梁断裂事故。”......[]
&&&& 近日速腾后纵臂安全隐患的维权事件,将有望夺得今年销量冠军的一汽-大众再次拉入了舆论的暴风眼。尽管大众品牌拥有众多的技术优势,但是不畅的沟通导致消费者疑虑丛生,并最终引发多起投诉和维权事件。“速腾的后耦合杆式悬架不存在任何问题。”大众汽车大中华及东盟地区首席营销官胡波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次速腾事件的主要原因还是大众自身没有意识到耦合杆式后悬挂在经过撞击之后会产生弯曲变形等一系列隐患,而未对经销商明确要求进行检测......[]
&&&& 一汽大众速腾的“后悬架断裂”问题一直是汽车投诉排行榜上的“常客”。在全国众多车主前往一汽大众总部集体维权后,一汽大众终于坐不住了。7月22日,一汽大众通过官方微博发布相关声明,强调“速腾的后悬架断裂问题属于极个别案例”,并非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批量问题。同时,将后悬架问题扩大化的矛头指向“煽风点火”的互联网信息传播者......[]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表示对消费者反应的一汽大众新速腾后轴纵臂断裂问题已进行技术分析,并组织专家对相关故障车辆进行了调查核实。同时就此问题也约谈一汽大众,要求其尽快解决消费者反映的质量问题。国内在车主在向汽车厂商进行质量反馈和索赔需求的流程还不健全,各种各样的维权事件也促使我们进行反思,要着力在制度建设上去改变,改良消费者环境......[]
&&&&虽然表示了歉意,但速腾无安全隐患,无质量和设计上的问题,才是这次说明会上大众反复强调的核心。然而,对于大众这样的说辞,消费者并不买账。根据汽车召回条例,召回是指投放市场的汽车发现由于设计或制造方面的原因存在缺陷,不符合有关的法规、标准,有可能导致安全......[]
车主维权路漫漫
&&&& 今年以来,关于一汽-大众速腾车后悬架断裂事件,全国各地维权行动屡见不鲜,但收效甚微。目前,已有三百多名车主委托律师进行诉讼维权,专家认为,在维权的过程中,车主面临的最大困难可能是举证问题。
&&&& “那天刚从家开车出去不到500米,车速不到30公里每小时,过一个减速带的时候,只听车后面‘吱’的一声。我当时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下车一看,后悬架断了。”韩先生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他是在今年4月购买的速腾轿车,7月21日早上就出问题了。
&&&&韩先生表示,当时他直接把车拖到4S店去修了,店里也没有问他是怎么断的,修完让他交了4000元钱。当时很窝火,刚买的新车(后悬架)就断了……
&&&&北京车主王先生新速腾后轴出现裂痕,但4S店却称是出厂铸造件冲压所致。日前,全国各地陆续曝出一汽大众新速腾后轴纵臂断裂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已于8月中旬启动对该问题的缺陷调查。不过截至昨天,一汽大众仍未有明确答复,迟迟等不到结果的216名北京车主已开始法律途径维权。
&&&&近来,全国各地陆续曝出一汽大众新速腾后轴纵臂出现断裂,看到报道后,北京车主王先生去购车的北京冀东丰汽车4S店检修,这一检查还真把他吓了一跳。王先生说,他于去年1月15日购买一辆L自动舒适型新速腾,今年8月15日他去4S店检修,发现后轴纵臂有一处裂痕,当时行驶里程约为2.7万公里。但该4S店技术经理否认该痕迹为裂痕,“他说出厂时就这样,不影响汽车安全。”
&&&&王先生非常气愤,“我不是什么汽车专家,但用手一摸就知道这是裂痕,而且肉眼都能明显看到。”……
&&&&在一汽大众的官网上,点击率最高的莫过于那份强调“速腾非独立悬架断裂属于个别案例”的“神”声明,该声明也被众人演绎成了多个版本,颇有“玩坏了”的节奏。然而,记者发现,该份声明已经被从公司的官网上悄悄“下架”。
&&&& 针对速腾后悬架断裂问题,从7月22日发布声明至今,一汽大众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证券日报》记者获悉,保守估计,截至8月18日,全国范围内涉及速腾非独立悬架问题的车主QQ群维权人数超过了9000人。短短半个月时间,国家质检总局官网汽车产品缺陷信息采集一项中,速腾的投诉占比57%。就在中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本报接到了多位车主的投诉。有哈尔滨市车主向记者反映,当地车主们组织的维权活动遭到了身穿保安样式服装人员的强行阻碍。针对此事,记者欲向一汽大众人员求证,对方并未给予答复……
&&&&近期,多家汽车论坛上曝出多起一汽-大众新速腾后悬架断裂案例,引起全国范围内车主各种形式的维权行动。
&&&&对此,7月22日,一汽-大众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速腾的后悬架问题属于极个别案例。”在该声明中,一汽-大众称:“针对近期国内出现的极个别速腾产品后悬架发生断裂的问题,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高度重视,并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组织各方技术专家进行了全面的诊断和评估。根据最新诊断报告显示:速腾的后悬架问题属于极个别案例,并非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批量问题。”按照上述声明,一汽-大众目前出现的“个别案例”具体数目是多少?这些“个别案例”中后悬架断裂的原因是什么?一汽-大众对这些“个别案例”是如何处理的?针对速腾后悬挂断裂事件,一汽-大众是否有召回计划?……
&&&&一汽大众推出的装有非独立悬架的新速腾车,今年以来不断被爆出发生后悬架断裂事故,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大规模的维权行动。昨日上午,深圳40多名速腾车主驾驶着新速腾车从龙岗一路开到福田香蜜湖一汽大众4S店,指后悬架是“不定时炸弹”,要求一汽大众召回“问题”车辆。
&&&&这支由40多辆速腾车组成的车队从龙岗出发,经过南坪快速路走上北环大道,转南海大道后上了深南大道,并在中午12时许到达目的地香蜜湖一汽大众4S店。车队排成整齐的一列,打着双闪灯,在路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每辆车的车身上都贴着标语,写着“大众速腾断梁,危及生命”,“有断裂风险,请保持车距”,并提出“维权”“召回”。一名车主指出,一汽大众不仅因后悬架问题置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于不顾……
&&&&今年4月以来,一汽大众速腾被曝后悬架纵臂频频发生断裂,上千份投诉状同时也将这款紧凑型销量王轿车推上了汽车投诉榜的首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大众以184.7万辆的销售数据领跑中国市场。其中,一汽大众速腾以15.5万辆的销量,1.7%的市场占有率进入国内轿车销量榜的前三。据统计,自2012年上市以来国内约销售出45万台速腾。
&&&&后悬架纵臂的断裂集中发生在2012年至2014年生产的速腾车,其搭载的耦合杆式半独立悬架是非独立悬架的一种,有车主质疑:“正是由于简配的耦合杆式半独立悬架为断裂埋下了隐患。”目前,涉及速腾后悬架问题的两个车主QQ维权群人数已经上升至3000人。……
央视党报齐发声
&&&&此次—汽大众召回事件,让许多消费者再次感到“店大欺客”现象的存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成员、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认为,虽然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在逐步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相关标准还和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这就是目前中国车市的现状。造成这种现状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大众品牌在10年前开始的品牌宣传和安全“洗脑”。当时,大众以激光焊接、空腔注蜡和超强钢板等技术,在中国车市掀起了滔天巨浪,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潜在“大众粉”。因此可以说,大众品牌目前的强势地位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也是多年安全宣传和品牌塑造的结果。与之相反的是……
&&&&今年以来,一汽大众2012年初推出的装有非独立悬架的新速腾车,不断的被报出后悬架断裂的事故,随后国家质检总局启动了缺陷调查,10月一汽大众向国家证件总局提出了召回计划,他们说将会从明年的2月2号起召回56万辆后悬存在安全隐患的速腾以及1.7万辆的甲壳虫,但是之后大众推出了加装金属衬板的一个维修方案,这令一些车主不满,认为这是在给车打补贴,但一汽大众回复说这是最优的方案了。
&&&&这个案子现在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什么?就是你没法提供一个检测的报告,这个检测的报告又被法院可以认可。这些检测机构现在问题是,它可以给你检测,但是它都不给你出报告,然后比如说你找一个国外的检测机构来,那个鉴定效率不被认可,所以我们确实应该在中间的检测环节等等这些环节,应该更有市场化第三方评估这些机构引进来。
&&&&实际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光靠车主很困难。包括在美国,美国的丰田的董事长到国会里去坐镇,在他们的公路管理局去坐镇、去说明、去道歉。实际上在我们中国,丰田召回在浙江省工商局的压力下,他也道歉,也给补偿了,他们提出了一个同声不同步,为什么在美国召回了,在我们迟迟没召回,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他给予补偿,给我们没有给予补偿,同弊为什么不同治等等。后来我们参加了这个会议,回来以后,我就写了一篇从丰田汽车召回——看中国汽车消费者权益保护,我们原来叫召回管理规定,它太不给力了……
&&&&大众新速腾“断轴门”事件余波未了,500多名速腾车主近日已委托北京市某律师事务所进行集体维权。而此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征求意见虽已截止,但征求结果尚未对外公布。从《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至今,“断轴门”事件在同一时间轴上持续发酵,恰恰为我国汽车召回制度的完善上了一堂公开课。
&&&&由于维权渠道的不畅通,一款汽车产品被召回具有很大偶然性和滞后性,普通消费者维权的成本相当高,一般只能通过向质检部门投诉或向媒体爆料的方式促使缺陷产品进入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视野。其中,由于我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信息管理系统去年底才正式上线,积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仍待提高。而向媒体爆料获得关注则有更大的随机性。以大众新速腾为例,从厂商宣称的“极个别案例”到被认定为缺陷产品,消费者已维权两年并仍在继续,其中艰辛溢于言表。
&&&&与此同时,由于对汽车召回后的补救效果衡量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标准,使之更容易成为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矛盾激化的焦点。要断绝缺陷产品的后患,仅靠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进行自律是很难实现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即将出台正当其时。随着中国步入汽车社会,巨大的市场将释放更多汽车消费需求,相关的配套监管和保障机制也应该迎头赶上。当市场机制出现了不畅,政府更该及时补位……
本期责编:涂 伟&&&&站内网址搜索
本页最后更新: 14:39:51
【消费者不买大众账:或因DSG事件积怨已深】
网站分类:
网站名称:
网站地址:
站长邮箱:
站长QQ:
收录时间:
报告错误:
消费者不买大众账:或因DSG事件积怨已深已报错(0)次,打不开请
收录查询:
数据统计:
今日点入:0 总点入:0 总点出:1
网站简介:
中国特有的“3?15”,已成了很多企业处理重大事件的时间节点,今年当然也不例外。3月12日,一汽大众与大众中国在北京关于“速腾召回”事件再次举行媒体沟通会,几乎所有与会的大众方面的高层都以致歉作为了开场白。这是要在“3?15”到来前讨好消费者吧?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这么想,可惜的是,大众的再次道歉并未得到其所期待的谅解。北京青年报记者通过采访发现,仍有车主对大众“速腾断轴”事件的处理表示不满。  一位已经去经销商处加装了金属衬板的车主表示此乃无可奈何之举,“十几万块钱买来的车毕竟不能当摆设,天天跑在路上,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既然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只好先去装个衬板,祈祷这能够管用。”还有一些激进的车主则认为,大众“打补丁”的方法实在缺乏诚意,就算这次又推出了10年保修和专属服务热线,仍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记者不是技术专家,对于大众宣称的“导致耦合杆式后悬架纵臂断裂的原因是源自售后检测流程中存在的严重疏漏。当车辆后方、侧后方受到撞击时,或者上较高的马路牙子、过较大的坑,后纵臂便有可能受力产生弯曲,行驶一段时间后,金属变形产生疲劳,最终导致断裂。但是授权经销商的维修技师却对其疏于检测,才埋下断裂隐患”的说法,只能全盘接受。甚至大众对金属衬板作用的解释“在召回车辆的后轴装配衬板后,基本可以消除行驶中的安全隐患,即便在遭遇尾部碰撞后,衬板亦能够保证车辆即使在后轴发生断裂的情况下安全行驶至大众维修站,如若后轴断裂至无法修理,将对悬挂给予更换”,也无法提出技术方面的质疑,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对事件本身做一点剖析。  理论上,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错误多次道歉并提出了补救措施,理应得到公众的谅解,为何仍有大众车主不买账呢?在顾客就是上帝的今天,埋怨消费者难缠似乎不是个理性的说法,大众恐怕还得从自身找原因。这就不得不说说大众对速腾断轴事件的态度和处理方法。速腾车主的维权旷日持久,大众并未在第一时间拿出解决方案,而是一拖再拖,才宣布召回。正如大众汽车(中国)副总裁在沟通会上所言,“我们反思了整件事情,在与消费者沟通过程中,我们的方式过于简单、生硬。对于装有耦合杆式后悬架的速腾车型提供售后检测服务流程中也的确存在疏漏、但解决得又不够迅速。”眼尖的消费者可能会发现,类似的说法在以前的DSG风波中也曾出现过。似乎当年声势浩大的DSG风波并未让大众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顺畅且快速起来。那么此次速腾风波之后呢?大众在中国会就此变得高效、真诚吗?  既然说到了DSG,就不得不多说两句。记性好些的消费者应该都记得DSG事件曾经在中国汽车圈掀起过怎样的波澜,毫不夸张地说,DSG风波对大众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树立的质量可靠、技术领先等形象是一个巨大的破坏。当这个破坏余音未了时,速腾事件无疑是雪上加霜。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迟来的“道歉”了,消费者希望大众能汲取经验教训,拿出真诚的态度及时解决问题。  其实,在中国大江南北有太多太多消费者都曾是大众的铁粉儿,汽车媒体里就有不少,也包括记者本人。即使驾龄快20年了,记者仍记得生平第一辆车――大众捷达王带来的惊喜,入挡的平顺性、质量的耐久性、驾驶的操控性都让人终生难忘,于是,每一次换车都毫无疑问选大众汽车。看到自己曾经如此喜欢的品牌在公众面前不再侃侃而谈先进技术,而是一次次低下骄傲的头,说着姗姗来迟的歉意,心中真是五味杂陈。作为一个汽车巨人,难以避免的“大企业病”当然会让它在出现问题时行动有些迟缓,与消费者的沟通也不会特别快捷。但出现问题后,如果大众做出的任何决定都是完全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相信车主的疑虑将会慢慢消失。一个对中国汽车行业做出过贡献的品牌,一个在中国深耕细作多年的品牌不应该倒在DSG风波或速腾断轴上。它应该有勇气正视问题,用真诚赢回消费者的心。  (来源:北京青年报)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官方微信(微信号sinacaijing)。
文章关键词: 汽车一汽大众买账短轴
【最新来访网站】
?&?&?&?&?&?&?&?&?&?&?&?&?&?&?&?&?&?&?&?&?&?&?&?&?&
【相关点出网站】
?&?&?&?&?&?&?&?&?&?&?&?&?&?&?&?&?&?&?&?&?&?&?&?&?&
免责声明:888导航以上所有广告内容均为赞助商广告提供,对其经营行为本网站恕不负责。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强烈建议使用 IE5.0 以上浏览器 分辨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众速腾断轴事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