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就是诸葛孔明传吗?

诸葛亮为什么不投奔曹操?
我是帮运工,帖子在虎扑论坛上原帖地址:? 诸葛亮出山之时,曹操已经占据了大半的天下。若得诸葛亮之助,则平定荆州易如反掌,再灭东吴更是不在话下。而且曹操本人也是不世出的大英雄,文韬武略冠绝当世,任人唯贤更是举世皆知。令人不解的是,放着这样一个大英雄诸葛亮不去投奔,却去投奔落魄无比、而且名声极差的小人刘备,为他出谋划策左右奔走,以至于赤壁一战将曹操统一天下的霸业毁于一旦,开启了三国混战的历史,黎明百姓也因此饱受战火之苦。大家探讨一下,究竟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刘备强逼,还是对曹操有什么误解?
按投票排序
203 个回答
去刘老板那,公司小,人才少,我这样,进去就是总经理,老板还得站在门外等我起床。曹董那公司是大是有钱,可是荀家叔侄儿俩、小郭子和一帮都读差不多东西的同窗,说实话,都差不了多少。再说,tm还有夏侯、曹姓的一堆亲戚,再再说老子还得从小职员开始做。什么?你说他们说卧龙凤雏?那年头谁不得在外边编几个外号玩玩?你以为都信呢?!
东汉成规,征辟本州本郡的大族做掾属。这种地方政权和地方世家大族的合作秩序,在东汉末年的纷乱后遭到扰坏。琅琊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堂兄弟)分仕于三家,便因乱世而宗族子弟流离。还有一例,颍川荀氏避乱冀州,仕于袁绍。荀彧、孔融这样的名士投靠一方诸侯时 ,从不是形单影只,而是携家带口,与宗族、部曲相伴而行。像李典、许褚投奔曹操时,部曲皆有几千人。论及当时的谋士、将领们,不可忽视其身后的宗族背景。然则,其时世家豪强与军阀的合作纽带,却也因乱世而愈加坚固,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如袁绍与河北豪族(逢纪、田丰、沮授)、刘表与荆州豪族(蔡瑁、张允)、孙氏与淮泗、江左豪族等。曹操起兵,同族的曹仁、夏侯惇等人相随,纠集沛国谯县乡里少年几千人。初时无多少地盘势力,靠镇压黑山起义军,封东郡,以东郡程昱、陈宫为幕僚;191年,荀彧转投曹操。后曹操又靠镇压青州黄巾,升为兖州牧,掌控黄巾三十万众。此为后来曹统一北方的奠定基石。曹的崛起因素中,与荀彧为代表的颍川郡望合流至为关键。荀彧先后为曹举荐了荀攸、钟繇、郭嘉、陈群、杜袭、戏志才等颍川名士,后始称雄一方。曹与世家大族的合作,因其个性与具体政策,其间也有波折。曹因杀边让,而引同为兖州名士的陈宫、张邈怨恨,二人趁曹征讨陶谦,引吕布入主兖州。刘备一世枭雄,早期各处辗转流离,虽称汉室宗亲,但几无世家大族青睐,追随者如关羽、张飞、糜竺、孙乾等人,都没有显赫背景。后刘占据荆益,始与地方豪强靠拢。其中,以马超分量最重,刘备陈表献帝封汉中王时,马超位列举荐者第一位。马超,扶风人士,马援之后。东汉末与曹操相争于潼关,割据一方,投奔刘备之时,也是撼动时局。诸葛亮、庞统人称“卧龙”、“凤雏”,事实上也仅是限于南阳、襄阳名士圈子(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徐庶等人)中的雅号。刘备寄居荆州,往南阳三顾茅庐或许是顺道求贤,若刘不奔荆州,两人几无交集的可能。诸葛氏是琅琊望族,然诸葛亮父母早逝,幼时与弟均随叔父诸葛玄投奔荆州刘表,后诸葛玄过世,失去依靠,便隐居于隆中,已是没落士族。曹操选才方面虽“不拘一格”,但仍依赖与世家大族的合作。人杰如郭嘉者,也难以企望得到荀彧、司马懿那般政治地位。况且其时,曹操已统一北方,在曹阵营中,几无多少没落士族的政治上升空间。也因此,诸葛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但若要有更广阔的政治舞台以施展才能,仕于刘备这样的新兴军阀当是更好的选择。
大家都批评题主对刘备的评价,这个我就不继续补刀啦。说说武侯吧,武侯的家乡是徐州琅琊人。武侯14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曹老板因为父亲的死把怒火指向徐州陶谦,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屠城行动。战火就在武侯的家乡徐州。翻翻武侯的年表吧,为什么14岁时跟着叔父诸葛玄背井离乡四处投奔。武侯便是这场行动的受害者。想想看,徐州时武侯的家乡。如果没有发生这场战乱,在徐州还算安稳成人之后的武侯按照就近原则肯定是投奔曹公了。但是这场战争让武侯四处辗转,最后在荆州落脚。想想看,14岁的少年眼中看到的人间地狱对他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就算世人把曹公奉为英雄神武又如何,在那个少年的眼中他就是杀人者,到处的尸体磊成高墙,浓烈的血腥刺伤了嗅觉,从此埋下了孽缘的种子。而且,翻翻年表吧,徐州牧陶谦被曹公攻击后向刘备求助,刘备虽然没赢但是也是伸出了援助之手。想想看,在那样的一个人间地狱里面,对于一个14岁的少年来说,谁只要给点甜头,他就会感激不已。我想,就算是没见过面,对于武侯来说,从别人的嘴中听到了刘备的名字的时候,那就是希望啊,够他记一辈子了。所以多年后已经垂老的武侯,面对魏国的诸多人的劝降,写了一篇《正议》在文中直接指出不赞成曹公的做法。得到天下的人如果手段不正,那是另一场灾难。我想这就是武侯的想法了罢。
另一个问题里写到过,直接贴了。三国至魏晋都是门阀当道,出来混能力是第二位的,家世牛逼才是真的牛逼。诸葛亮的家世,比起平头百姓绝对有余,但在权贵圈里只能算个破落户,而诸葛亮又是个聪明绝顶的人,心比天高,可以想象他因为家世受过多少冷眼,心中有多少不甘。所以刘备遇见诸葛亮的时候说如鱼得水,并不仅仅是称赞诸葛的才华,而是两个人内心的认同。因为刘备也是苦出身,不要说贵族时代,就是现在,同学们的家长不是局长就是公司老总,而自己连老爸都没有,辛苦养家的老妈还是路边摆摊卖草鞋的,小刘备心里会没有落差么。这种成长的阴影要么让他彻底变成一个怂货,平庸一辈子,要么让他生出一颗枭雄的心。很明显,刘备和诸葛都属于后者。所以刘备顾茅庐的时候,根本不用说什么哥哥我把第二把交椅留给你这种话,只要很煽情的说,去tmd贵族吧,苦出身又如何,老子就是要当皇帝!诸葛就会在一边一眼泪的说,尼玛我等对我说这句话的人已经等了很多年了唉,备哥哥这辈子我都是你的人了!再看诸葛亮的职场选择,其实他的选择太多,不管是荆州老地盘,还是投奔在东吴的哥哥,还是北方出了名能识人用人的老曹,以他的才华谋个一官半职,乃至于将来抱了某个权贵的大腿,成为权贵门生故吏,也不是混不出头。但他不想要这种人生。诸葛想要的不是在大公司慢慢混履历,三年经理五年总监,一年大半时间都在国际航班和务虚会议中度过,他想要的昏天黑地的苦干几年,越来越夸张的体重和越来越疼得腱鞘炎都可以无视,但三五年之后可以在纳斯达克大把数钱,媒体隐隐把他称为新的大佬。如果他早生十几年,能遇到还在创业的孙策或者曹操,他未必不能和一无所有的小霸王策马江东,或者在风雨飘摇的官渡奋身死战,可惜他生不逢时,当他敲出人生第一封简历的时候,当年的创业者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大佬,战场上的传奇已经落幕在大魏或者东吴群臣的阿谀和倾轧中。就算心属曹公,但不知道自己在大魏的官场上混到老死,还能不能见上曹公一面。所以刘备虽然是个朝不保夕的流浪军阀,在已经稳坐半壁江山的大魏和东吴面前弱小的可怜,他也毫不犹豫的选择刘备。这是一场大赌,他可能仅仅迈出第一步就死在战场上,但这就是他要的人生!
1.感怀知遇之恩
2.政治理想不同3.刘备名声比曹操好是事实不知为何今人多喜欢标新立异,难道是因为看了三国演义再看三国志,觉得理想和现实有差距便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了?刘备的仁德,丞相的能力,在史上自有公论,历代帝王追封将相赞赏,文人的评论也多为正面,实在是不知问题中与回答里的评价从何而来。
看了很多答案,其实和大多数分析诸葛亮的人们一样,都是根据结果去推原因。因为后来刘备得势了,称帝了,所以诸葛亮的眼光是毒辣的、超前的。我认为这样的分析方法不太合理,因为我们面对的历史人物是个真实的人。既然是人就一定有七情六欲,一定有喜怒哀乐,一定有柴米油盐。所以我的观点,我们不能倒着去分析这段历史,而是应该追寻一下诸葛亮的成长过程,挖掘一下他和曹操的渊源。首先,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徐州(这个地名略重要)人。9岁丧母,12岁丧父,是个苦命的孩子。14岁的时候,被叔父诸葛玄收养,诸葛玄时任豫章太守,诸葛兄弟几个也就跟随叔父住到了豫章。曹操,生于公元155年,20岁时举孝廉。192年大破黄巾军,收编了30万兵马和上百万的人口组成了青州兵,曹操的势力开始扩张。在192-193年的期间里,诸葛亮和曹操经历了同样的一件事——丧父。诸葛亮丧父让他彻底成了孤儿,而曹操丧父却引来了一场屠杀。因为陶谦的部下杀了曹操的父亲,曹操一怒之下发兵徐州,并发动了他生平第一次屠城。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徐州的难民中,就有刚刚丧父的诸葛亮。对于一个13岁的孩子而言,亲历屠杀总是悲惨的童年回忆,总会造成难以磨灭的阴影,而这个心灵创伤的造就者就是曹操。徐州屠城后,诸葛亮追随了自己的叔父。不过他的叔父诸葛玄可不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仅仅是一名站错队的小官员。虽然当时的诸葛玄是豫章太守,但却是袁术任命的。后来朝廷又派了一名叫做朱皓的干部,也干豫章太守的活,地方官员怎敢对抗中央的命令?于是豫章太守的官职就给了从京城派来的同志,诸葛玄站错了队只能另谋出路,他带着几个孩子投奔了刘表,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生活也就开始了。那个时候的南阳是张绣和贾诩的地盘。诸葛亮即便再与世隔绝,那也是个小官二代,也会对政坛上的八卦略知一二。从他躬耕开始的时候(197年)正是曹操和张绣你来我往,一攻一受,干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当年杀我们全村的那个人追过来了,而且还睡了一寡妇,而且还是我们这儿说话算的那个人的婶子。只能说这大大加深了诸葛亮对曹操的憎恨程度。鄙人文字功底和google功底都极其有限,所以论证过程和论据的充分性都存在极大的漏洞。不过我倒是觉得有时候我们看待这类问题可以换一种思路。如果不是根据结果去判断最初的动机,而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分析,也许会看到一件事的另一个角度。比如,很多人认为德川家康早年投奔织田信长是因为德川家康慧眼独具看出了织田家日后定能飞黄腾达,可是却忽略了早在竹千代和吉法师年代,两个人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缔盟或许真的没有人们说的那样,携手共商大事称霸天下。很可能就是因为哥们扛不住了,你要不要拉兄弟一把?是死是活咱哥俩一起走一趟试试!
楼上很多都从个人名利方面来论述,我觉得是不全面的。诸葛亮是个理想主义者,有政治抱负,有德行,和曹操很不合拍。曹军征战多有屠戮,名声不好。而刘备素以仁德闻名,颠沛流离半生,手下的骨干都不曾背离,而且声望越来越高,肯定有两把刷子。
对于这种历史问题,后人再怎么分析都逃不过庄子的质问“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所以我们也很难揣测诸葛亮当时是怎么想的...比如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上面回答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选择孙权的时候列举了孙权的种种不是,但为什么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则选择了孙权,而且其一族在后面的东吴政治生活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我无意(也无能)猜测诸葛兄弟当时的想法,我只是想从外部因素来找出几点暗示,毕竟都说人的行为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受外部因素影响。第一是地域因素,诸葛亮本人“躬耕于南阳”,又是荆州女婿,所以他自然地从地域上划分为荆州人士。虽然在三国时期,诸侯乱战,各大势力都号称不拘一格提拔人才,但是在乱世之中,人随意的移动想必也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名气不大,年纪轻轻的书生...所以,诸葛亮当时所接触所熟悉的环境和人物,都是荆州集团的人物,以及客居荆州的刘备...至于曹操等人,虽然声名远扬,但是离诸葛亮还是有一定距离的,那么关于曹操的信息,就可能存在失真的因素...诸葛亮本人一生谨慎,所以除非他年轻时就是曹操或者孙权或者其他人的狂热粉丝,那么卧龙如果想出世,必然先会在他熟悉的周围势力中选择,刘备这个时候就占据了便宜...刘备本人不可否认也是有极大魅力的人物,那么他和诸葛亮一拍即合的机会就比孙权,曹操大了很多...这个简单来说就是不是遇见了最对的人,而是最早遇见对的人。第二就是年龄因素。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是28岁。这个年纪现在看来肯定是年轻人,但是在三国时期如果看待,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猜测对于登上政治舞台,还是属于年轻的范畴。以曹操为例,曹操二十多岁以孝廉出山,轰轰烈烈干了一把,被宦官集团憎恨,幸亏背景厚,于是回家读书隐士了十年,到黄巾起义的时候才出山,那时候都40多了...和曹操同为发小的袁绍也是差不多的年纪。这两位都是现在号称的“官二代”,其在政治舞台上大展宏图的时候也都是中年了...这个是时势造英雄,黄巾爆发的时候他们正好这个岁数。但是早十年爆发他们可能出头吗?不一定,可能出头的就是另一批人物了。总之,对于中国人,年轻人想要少年英雄,绝大多数都是要有家族背景的,比如孙权,比如周瑜,比如孙权他哥...鲜明对比的就是东吴其他人,张昭张纮(三国杀的习惯),鲁肃,诸葛瑾等都要年长一些。至于东吴后面少年陆逊,那个也是有背景的主儿...曹操那边也差不多,郭嘉可能稍微例外些,但那位也是拿到很牛的推荐信的,司马懿出道的时候也30多了...这个本质上和曹魏最终确立的九品中正门阀制度深深关联着...而回到诸葛亮这边,他虽然也是才华横溢,但是毕竟太年轻,很容易被人打上“纸上谈兵”的标签...而且,他的背景也就只是荆州名士(的女婿),既不是大族宗亲,有没有一堆在朝廷的乡里名士联络,那他只能自称“布衣”,“不求闻达”,老老实实做隐士了...这样在慢慢随着年龄和资历的积累,才有可能冒出头来...那个时候没有科举,不能靠中状元一鸣惊人,只能靠各种口口相传,但是古代又没有社交网络,所以这种人气的积累是很缓慢的...而刘备三顾茅庐,对于诸葛亮来说,是他的声名第一次被一个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所了解并重视,那么他的激动之情应该是有的...毕竟孔明没有后人说的那么神算,知道自己这么无所不能,到哪儿都是香馍馍。所以一拍即合的感觉就来了。还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是,在诸葛亮选择刘备以后,刘备也没有表现出什么让诸葛亮不满的领导素质,所以诸葛亮一生都没有换老板的想法(后期是否是想换而换不了或者是其实自己就是大老板了另论)。从这点上说,刘备也是一位英雄人物,至少刘备集团中的核心在刘备那多灾多难的发家过程中,都保持了极强的忠诚度。这个要是放在现在,多少CEO想要学习啊,哈哈...
看了诸位的回答本人不敢苟同。诸葛亮为什么跟刘备而不跟曹操,这个问题应该从当时汉朝的官员选拔制度来入手。
从汉武帝以后汉朝实行的官员选举制度是由汉武帝制定的察举制,也就是众所周知的“举孝廉”。举孝廉,顾名思义就是由官员名士向朝廷推荐民间的孝子廉士来出仕做官。这种官员选举制度的核心就是品评,即著名官员或学术名流对末学后进下评语,然后朝廷或君主根据评语来征辟士子入朝做官。“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对诸葛亮和庞统的品评。事实上刘备就是采纳了司马徽的这段品评才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
为什么诸葛亮不去曹操那里?实际上诸葛亮是可以去的。相比袁绍帐下只有豪门士族,曹操对待新兴士族的态度相当之好,荀彧、郭嘉等颖川人都在曹操手下做事,由于颖川人的相互举荐,功成名就的不在少数,所以三国里有一段名谚:颖川多名士。只要诸葛亮有个在曹操手下做事的朋友主动引介,他就可以顺利当官。但与当时战乱频频的北方相比,荆州和江东等这些南方之地相对安定,所以荆州的颖川人和青州的颖川人很少往来,也更倾向于加入孙权(孙权老爹孙坚曾任长沙太守,和荆州士族关系莫逆),事实上在赤壁之战以前诸葛谨曾经向鲁肃推荐过自己的二弟,只不过鲁肃只举荐了庞统而沒有举荐诸葛亮罢了(从这可以看出庞统在当时的名气是要比诸葛亮大的多)。
有人会说诸葛亮在当地这么有名, 为什么刘表没有征辟他当官?刘表与刘焉刘璋父子这样的世袭州牧不同,他是为了征讨荆州南部叛乱才急调过去的官,没在荆州待多久,荆州士族对他并不待见,直到他娶蔡瑁妹妹为妻才好一些。他不会冒着得罪荆州士族的危险而任用诸葛亮等这些逃难过来的外地寒门士族。
那诸葛亮为什么不去走走门路, 毛遂自荐呢?实际上在两汉和魏晋时期,淡泊名利是士族主要的节操之一,跑官要官被视为品格低下。寒门士人可以想方设法找名士要评语,但疏通关节谋取官职却是被人鄙视,官路也难长久。
所以诸葛亮的《出师表》写的是实情, 他在当时就是没人要的货,要是没有老师水镜先生的强推,要是没有落魄刘备对人才的无比渴望,那他只能撅着屁股“恭耕于南阳”。
首先我想先批判楼主这句话:“落魄无比、而且名声极差的小人刘备”。我不知道楼主对刘备的这种印象从何而来。这个人,曾被曹操称赞“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个人,集合了关羽、张飞、糜竺、简雍、孙乾等一大批忠义之士,甚至在刘备最低潮的时候,也不曾负于刘备;这个人,在袁绍大军压境之时,曹操却坚持要先讨伐刘备,因为“此为英杰,当首先伐之”;这个人,在自己被曹操击败的时候投奔袁绍,被后者派出袁尚骑百里出迎,袁绍自己也亲自出城迎接;这个人虽然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建功伟业,却一直被各路诸侯小心对待,待若上宾。曹魏势力的的总设计师,战略家郭嘉曾对曹操说过:“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所以,刘备绝不像三国演义里表现的那样猥琐,天下也绝对不是哭出来的。刘备这个人,一定是在很早的时候,就展现出了一种领袖气质,一种王者之气。另,有一件事情还可以说明,刘备还是个性情中人。这件事就是:鞭打督邮!在三国演义里,鞭打督邮是张飞干的。他把督邮绑到木杆上,拿着鞭子抽。但事实上,这件事是刘备做的。事情经过其实与三国演义描述的差不多,只不过主角换成了刘备。打完督邮之后,刘备把大印扔到他脚下,还朝他吐了口痰,就转身走了。由此可见,刘备并非软弱之辈。接下来我想批判楼主的第二句话:“以至于赤壁一战将曹操统一天下的霸业毁于一旦,开启了三国混战的历史”。我的看法是,不管诸葛亮辅不辅佐刘备,赤壁之战都是铁定会发生的了。且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发挥的作用很小。但没有赤壁,就没有诸葛亮的成名。事实上,赤壁之战的总指挥官,是周瑜。整个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军事部署和行动,都是周瑜一手谋划,诸葛亮从未能参与到战事指挥中枢。因此,“以至于赤壁一战将曹操统一天下的霸业毁于一旦”这句话,是不准确的。抗击曹操的是周瑜,指挥部队的是周瑜,战略部署的是周瑜。不管有没有诸葛亮,曹操在赤壁都必然是失败的。周瑜甚至可能不需要刘备那一万多人的兵力就能击败曹操。但为什么我说,没有赤壁,就没有诸葛亮的成名呢?因为,诸葛亮在出使柴桑的时候,展现出了十分过人的外交家风采,不仅让孙权意识到抗击曹操的紧迫和必然,还舌战群儒,促成孙刘联盟的结缔。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亮相,就让所有的人都意识到,这是一个不简单的人!诸葛亮的名气从此迅速的传开,曹操还寄过杨梅给他。三国人物中,除了曹操,我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了。他有非常清醒的头脑,做事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有气节,有德行。有人批判他军事上是个矮子,这点我承认,诸葛亮确非一个合格的军事家;也有人评价诸葛亮一生不敢涉险,对于这点,我不敢苟同。因为,投靠刘备,就是诸葛亮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赌博!确实如楼主所说,诸葛亮投奔刘备的时候,后者还仅仅是个寄人篱下的小小诸侯,军屯在新野这个小地方,随时都可能被曹操消灭。但也正如我所说,一定是刘皇叔身上展现出的某种领袖气质,打动了诸葛亮,让他心甘情愿追随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一场豪赌,诸葛亮为此压上了自己所有的赌注。除此之外,我认为理由有二:一、诸葛亮与刘备很对脾气。北方的曹操,枭雄,有谋略,性格大度但暴戾,喜好财色美酒,诸葛亮未必看得惯;南方的孙权,大胆果敢,却缺乏气度,这点从他先后杀掉的数位文臣武将就可看出。而相比之下,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的刘备,与诸葛亮似乎很合得来。二、在刘备这里更容易建功立业。曹操身边的谋臣,出众者太多,郭嘉,荀彧,贾诩,和后来的司马懿,能力都未必在诸葛亮之下;孙权身边也有周瑜和鲁肃,一个是军事奇才,一个是国家战略总设计师,在这里诸葛亮也很难出头。而刘备身边,缺少的正是一位军师,一位未来的总设计师。在他这里,诸葛亮更容易混一些。以上就是我的答案,可能有疏漏或不实之处,欢迎指正。热情欢迎各位的板砖。.......................................看来大家对赤壁之战真的是很关注啊。因为想说的太多,所以回复的就写在答案里了。鲁肃确实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家,孙刘联盟的促成有很大一部分是他的功劳。渡江,名为祭拜,实为刺探情况。然后,他带回了诸葛亮。这就有一个问题,是诸葛亮自己要求来的,还是刘备派来的?当然是他自己要求来的。他对刘备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此处就能看出诸葛亮的政治智慧。首先,对刘备说我们可以结盟的只有鲁肃,孙权究竟怎么想,他会不会与刘备结盟,尚未可知。毕竟曹操南下,只是为讨伐刘备,他会不会攻打东吴,还是个问题。在此情况下,孙权完全可以保持中立,坐山观虎斗,狗咬狗一嘴毛。而且东吴之前与荆州就有过节,孙坚就是被荆州黄祖所杀,虽然刘表已死,但刘备毕竟是从荆州集团出来的。因此,诸葛亮出使东吴时,对方领袖的意图尚不能判断。他主动请缨,是一个很大胆很正确的决定。其次,诸葛亮当时多大?二十多岁(牛逼啊,我都快三十了还对着电脑抠脚呢)。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还没有正式官职(刘备给诸葛”军师“的官职是在赤壁之后),虽然在荆州地区颇有名气,但东吴听没听说过这个人,还是个未知数。这么个人出使柴桑,有没有分量,人家会不会听你的?我估计当时的诸葛亮心里也七上八下。就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他和鲁肃去了东吴,你佩服他吗?反正我是很佩服。我觉得说联盟“都是”鲁肃的功劳,未免有些过。鲁肃是主战派,而当时东吴的群臣,主战的似乎只有周瑜、鲁肃,连被寄予厚望的张昭,都表示必降不可。在如何对待曹操南下的军事会议上,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投降气氛,只有鲁肃默不吭声。散会后,鲁肃悄悄对孙权说,将军迎曹,欲安所归?这句话说到孙权心眼里去了。投降曹操之后,你有归宿吗?孙权决定誓死一战,鲁肃有很大功劳。但这并不代表孙权就必须和刘备结盟。刘备刚刚战败,手头只有两万兵力(还是往多了说),孙权完全可以不借助刘备的力量,独自抗曹。这就要扯出一个问题了,到达柴桑之后,先见孙权的是诸葛亮,还是鲁肃?《资治通鉴》说,孙权首先接见了诸葛亮。两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见面了。诸葛亮忽悠了孙权一番,这个过程非常精彩。他非常明确的告诉孙权,第一,曹操劳师远征,犯了兵家大忌;第二,曹操善用步兵,而攻东吴必用水兵,这是曹军不擅长的地方;第三,荆州投降了曹操的士兵将军们,并不真的和曹操一心一意。有此三点,曹操必败。加上之前鲁肃的忽悠,孙权定下了决心,决定联合刘备抗曹。“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然后唰的一下砍了桌角(桌子躺着也中枪啊)。再然后就是舌战群儒了,这个过程虽然没有《三国演义》描写的那么牛逼,但也是十分精彩的。正如我所说,这个年轻人一亮相,就让所有人意识到,这是个不简单的人。裴松之说:“刘备与权并立,共拒中国,皆肃之本谋。”但我觉得完全抛弃诸葛亮在中间发挥的功劳,未免有些不厚道。毕竟当时周瑜不在身边,在身边的又是投降派居多。如果没有鲁肃诸葛亮的忽悠,孙权也许会摇摆不定。所以我认为,联盟的功劳,鲁肃排第一,诸葛亮排第二,应该没有问题。就这样,朋友找我去喝酒,先不说啦,有空继续讨论啊!(日更新).......................................................................我必须把 给我的回复粘贴在答案里,很精彩,虽然还是有些地方不能接受,但他的话很有道理。关于赤壁我要研究的还有很多。再次商榷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在促成孙刘联盟中,发挥了多少作用?诸葛是有对孙权进行所谓忽悠,但是这个忽悠对促成孙刘联盟的作用起不了决定性作用。一、赤壁之战前,曹操54,刘备47,孙权26,鲁肃36,诸葛亮27;赤壁之战发生时,诸葛加入刘备军两年左右。二、孙刘联盟开始的大致关系为:鲁肃坚持要过江以吊刘琦为名联络刘备、孙权批准;鲁肃与刘备进行会晤,刘备得到消息很高兴,于是派诸葛回访东吴。三、根据《三国志、先主、亮、肃、吴主权》裴注1、肃故进前,与备相遇於当阳。因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肃曰:“...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使自结於东,崇连和之好,共济世业...?”备大喜,进住鄂县,即遣诸葛亮随肃诣孙权,结同盟誓。2、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3、肃径迎之,到当阳长阪,与备会,宣腾权旨,及陈江东强固,劝备与权并力。备甚欢悦。时诸葛亮与备相随,肃谓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当时场景如下(不知道你是否认同):鲁肃和刘备一同开饭局,席上鲁肃说现在情况如何危急、我老大如何如何厉害,不如你跟我们一起混吧。诸葛插嘴,机不可失(来不及跟其他人商量了)不如我马上鲁肃一起去见孙权说明下情况吧?鲁肃说:这个很好,我跟你哥很熟啊(你能帮上忙)。于是刘备很高兴(大喜),于是就批准诸葛去了。注意,是刘备让他去的(遣亮使权)。如果将情况比喻成两公司,则情况大致是这样的:曹操进入荆州,刘备老板快破产了,同时东吴鲁肃副总主动来跟刘备协商联合,说我东吴挺牛的,我们一起干掉曹操吧。刘备很高兴(捞着一跟救命稻草),于是派“业务员”诸葛亮去东吴集团见老板孙权。当时刘备公司有经理孙乾、糜竺、简雍若干,如果是派人说服孙权,为什么只用资历经验均不足的小弟诸葛呢?情况只能是——刘备派诸葛只是去说明情况和了解情况,联盟活动的决定轮不到他来定。请看鲁肃的话“我子瑜友也”(刘老板,小诸葛先生过来没有问题,我跟他哥关系很好,我会照顾他)是为了打消刘备对诸葛能否胜任的最后顾虑。孙刘联盟,刘备方的决定完全是由刘备自己确定。当然,孔明在东吴的表现确实挺让人满意,而且白帝城托孤之后的孔明几乎是神了。只是在当时、任务以及难度确实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也确实轮不上他发挥更大的作用。谁都有初出茅庐的时候,谁都有只是小鸟的时候!“天下枭雄”刘备正在自己的生死关头,他会让一个小伙子承担自己的生死吗?()
人生有一种境遇被称作"怀才不遇"。没有体验过这四个字的人,自然亦无法从感情上理解诸葛亮的选择。 这个世界上真正有才能的人其实并不多,只占极小的一部分。一个人的才能越是强大,有时候反而越是容易被埋没。因为出众的才能是一种极度稀缺的资源,既然稀缺,就不可能通过常规与世俗的标准来衡量,有时甚至可能被这些标准否定。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未出隆中已知三分天下的诸葛亮在后人眼中自然是驰骋万里的良驹。然则,方其隐居未出,躬耕陇亩自比管乐之时也还是受到了"时人莫之许也"的冷遇。"莫之许也"在我看来只是《三国志》里面客气的说法。看看现在许多不明真相的外行人自以为是地嘲讽内行专家的社会现象,我们就不难想到,隐居时的诸葛亮必然也是遭到了某些宵小之辈的刁难。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的同时又能很清楚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同管仲乐毅处于同一水平则更是难能可贵。但可惜的是,时人莫之许也。莫之许也也就罢了,却偏偏有些啥都不懂的蠢货觉得你是蠢货甚至是来刁难你。人生之孤独和抑郁再大亦不过如此。 好在这世上伯乐虽少,却总还是有的———他们是崔州平,徐元直以及刘玄德。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架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尽管当时的刘备已经潦倒半世,但三顾之礼却让几乎被全世界否定的诸葛亮非常感动。更难能可贵的是,刘备还非常赞同三分天下的计策,赏识孔明的才能,两人之间的关系日渐亲密,搞得连多年追随刘备的关张二人都有点不高兴了,后来经过了刘备的劝解才平息下来。孔明积压在内心多年的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终于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将心比心,他自然就会"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建安十三年,彼时刘备已然四十七岁,在平均年龄远低于现在的汉末可谓是将死之人,还被各路军阀追着吊打了大半辈子。也就是在这一年,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其后刘备联孙权,战赤壁,得荆襄,取益州,至建安十九年三分天下而有其一,算来也不过短短七年的时间。刘备完成了他人生的逆转,而辅佐刘备的孔明自然也得到了世人的认同与侧目且名留青史。而当初那些对孔明"莫之许也"的人又到哪里去了呢?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一统天下又如何? 国泰民安又如何? 这些冰冷空洞的历史概念与他何干? 他依旧会受尽"时人莫之许也"的冷遇。 他依旧会苟全性命于乱世抑或是治世。 曹操代表的是一个看似美好却依旧会否定他到死的世界。 刘备代表的是一个无尽混乱却能肯定他个人价值与才能的世界。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 更何况,刘备与诸葛亮二人,表面上看是君臣,实际上更是伯乐和知己,是那种哪怕全世界都否定你,但我却依然把你看做最有才能的人的知己。 太史公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一死尚且不惧,更何况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 修齐治平,家国一理。 而自古这君臣之道与夫妻之道又何尝不是一理呢?
据说是因为诸葛家族不喜欢吧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在这个乱世中,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应该在每个国家都插上了自己的人。--------------------以上,明明就是鬼扯的分割线……
个人觉得可以两个方面分析:第一,当时的形势。东吴孙氏集团,久据江东,已历三世,早就形成了良好的官员世袭制度。倘若诸葛亮冒冒然进去,是绝对进不了核心层的,甚至有可能像凤雏庞统一样,流落街头无人识货。北魏曹氏集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广纳天下英才;又礼贤下士、唯才是举,使有才干的人特别是像许攸一样郁郁不得志的人都来投奔他。早已战将千员、谋臣上百。诸葛亮倘若过来,纵然能进入核心层,也绝对达不到“出其言而言听必从”。况且曹操疑心甚重。第二,孔明的性格。孔明文韬武略,有经天纬地之才;自比管仲乐毅,有匡扶社稷之志。才华盖世,志向高远或野心极大,隐居山野本是为了等待时机等待明主。大凡有才之人皆有些高傲与自负,喜欢乾纲独断,他深知投北魏与东吴断然无法如此,而只有投落魄潦倒的刘备,才能尽展己才。再者,诸葛亮是读书人,熟读孔孟之道,心中恪守着“正名室、忠君主、诛乱臣贼子、光复大汉”等教条义理。投靠刘备,不仅可以尽展己才,也不违儒家道义。总之,诸葛亮是极具权谋而又多才高傲的一个人,他对当时的形势洞若明烛,而当时的形势也决定了他只能投奔刘备。
徐州屠城,诸葛亮即使同意他家族有仇恨未必同意,不过三兄弟,三国分别得龙,虎,狗说明,这个家族每个国家都有投资的,和仇恨没有什么关系,纯粹是家族的要求他去的,好比宋氏家族那里都有投资那里都吃香
荀彧:我找到了诸葛亮将军,请大人会见他。诸葛亮:我与大人理念不同,请恕在下不能答应!
我认为是【知遇之恩】
ps:本女子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自有不附俗庸之傲。再等不到伯乐曹操,就只有嫁给村口的二狗子了!
诸葛亮生的晚了,曹操身边已经有了一班出色的谋臣,他去了也要从外围,底层慢慢做起。
首先,就个人事业发展线来说,对于一个躬耕的农夫来说,没有工作经验,能受到刘备如此的重视,还能有比这更好的待遇么?投靠曹操,一个“投靠”已经把这种关系摆的很明显了,刘备是三顾之恩,怎么能比呢?其次,就个人能力的发挥来说,刘备几乎是全权委托诸葛亮军政大权,并且两人如朋友一般,这种工作环境对个人能力的发挥可以说是极致的,加入曹操阵营,能如何?虽然曹操很看重被他拐来的徐庶,但其也就如其他谋士一样,最后决定权仍然在曹操手中,不能自己做决定,对于一个统一的战略方针就有不能完成的风险。然后,就个人声望和后世评价来说,曹操为汉贼,况且已经实力雄厚,正是因为诸葛亮是智者,他才不会选择曹操,一是中国传统上的骂名背负不起,二是即使帮助曹操成功取得天下,他诸葛亮也就如郭嘉、荀彧等人一般,哪有现在在后世中的名誉和声望?最后,综上所述,诸葛亮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和个人的理想与抱负(智者一般不是野心家,智者的思维是如何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以巧胜拙),最佳的选择当然是加入刘备一方。
诸葛亮幼年时期曾经目睹曹操血洗徐州,毁掉原本富庶美好的家园,害得他离开了琅琊望族锦衣玉食的生活,南下逃命,一路尸横遍野,硝烟四起,想想一下这情景对一个14.5岁孩子的冲击力。而当时不怕死驰援徐州的,是刘备。每个人幼年,青少年时期的经历足以影响他的一生。
你去看所有自视甚高,有志图王的无双国士。哪个是找了一个当时占优的一方诸侯?比如张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诸葛孔明纵横异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