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习俗姑姑 侄女给侄女的小孩打金用回礼吗

黎族婚嫁习俗
  10届 &10&班
指导老师:林鸿浩
组长:陈儒斯
组员:何月娇 林玉珠 林可慧 陈艳婷 李莉 潘家虹 关靖严 李夏&9&班
媒,古代称媒妁,是说婚姻的中介人。媒人的产生历史久远。早在《诗经》中就多次提到媒《卫风?氓》中有“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的诗句,《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也有“阿母白媒人”的描写。在《三国志》中有媒官的记载:“为设媒官,始知聘娶”。说明媒人在古代聘娶习俗中位置很重要。我国古有非媒不行嫁娶的礼教规条,《礼记?坊记》曰:“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礼记?曲记》载:“男子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相交亲”。在整个婚礼中,媒是重要角色,不仅在婚礼中受到厚待,而且在社会上也受到重视。宋代出现了媒人的社会组织,元代官媒受到国家重视,并给予生活上的照顾。中国古代,男婚女嫁多是包办婚姻,媒人在说合男女婚姻时,也有为谋财而害人的。因此又遭到人们鄙视。民间和少数民族中有不少歌谣是骂媒人的。布依族的歌谣这样说“媒婆是个馋嘴猫,东家舔油西家叼,甜言蜜语两头骗,沟里放牛两边捞”。白族、土家族也有歌谣讽刺媒婆,如“娘家来吹女婿好,婆家去夸嫁妆多”,“你说嫁鸡得嫁鸡,你说嫁狗得嫁狗,阴间红线你来拴,你是鬼头头”。   媒在历史上有许多别称,如月老、红娘、冰人等,说媒也称执柯、作伐等。月老是月下老人的简称,是冥间专营婚姻的官儿。唐代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有关于月老的故事。杜陆有个叫韦固的小伙子,父母双亡,想早娶媳妇。有一次外出,途中住在宋城南店,看到一位老人在月光下看书。韦固探头去看,怎么也看不明白。心想:我也读过点书,怎么不认识书上的字呢?便问老人。老人说,是婚牍,是写谁娶谁、谁嫁谁的。又问口袋里是什么,说是红绳子,用来系夫妇脚腕的,说是系住就跑不了,无论在哪儿,总要结为夫妇。韦固听后急着问自己的婚事,老人告诉他其妻是店北卖菜瞎老婆子的女儿,现在才3岁,要等到17岁时才能成亲。韦固跑去一看是个丑女孩,一怒之下便派人刺伤了女孩的眉际。14年后,韦固做了相州参军,刺史王秦很赏识他,把女儿许配给了韦固。嫁过来之后,女子眉间常贴个花贴子,一问才知是过去刺伤的女孩,后被郡守收养为女。从此以后,韦固对这位女子恩爱至笃。由此,后人称媒人为月老,称定婚的男女为赤绳所系。
  冰人之说见《晋书?索 统》,孝廉令狐策梦见自己在冰上,和冰下人说话。索圆梦解释说,冰上为阳,冰下为阴,主阴阳之事。你在冰上和冰下人说话,人阳语阴,主为人说媒。因而你当为人做媒,冰河开了,婚姻也就成了。由此后世人称媒人为冰人。
  红娘之说,典故出自《西厢记》。不过,红娘为媒,与世俗媒婆不同,她是美满婚姻的使者,为青年男女钦佩。
  媒在当代已发生了变化,在广大农村中还有残余。旧俗,媒人在说媒时一般收取一定酬劳。都市出现的仲人、介绍人,主要是为自愿婚牵线搭桥,有媒的形式,没有媒的性质。近几年出现的婚姻介绍所,以及电视、报纸为青年人征婚搭桥,都是适应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与古代的媒已有很大的不同。
伴房妈  在我国许多地方,婚嫁中都有伴房妈的习俗。伴房妈是南方的称呼,北方一般俗称“伴娘”,指女子出嫁,家长要找个陪伴新娘的人。因为新娘初进夫家,人地生疏,多不方便,所以女家要请人随伴。伴房妈多选妇女,以容貌端正,口齿伶俐,熟悉礼规,和气风趣为佳。旧时,伴房妈有单伴和双伴两种,时间上有长伴和短伴区别。短伴几天,长伴逾月。
  伴房妈,也是一种社会职业。从女子婚期前天请来相伴,准备“出门”,教以礼规,到娶亲礼成,陪伴拜见公婆及亲戚人等,常代新娘尊称和致意,言行干净利落,大大方方。尤其闹房时,伴房妈要起临事应变和巧言解围的作用,多方力保新娘不受奚落或嘲弄。每当闹房的亲友戏弄起哄,或发生个别亲友无所不为时,伴房妈就要善于从中排解,好言相劝,尽力维护,即要鼓励新娘随和一些,答应若干文娱性的动作表演;又要排解个别亲友发怒于人,避免“恶作剧”,也不使其“掏砻臂”(指贺新婚闹房而笑谑不遂)。伴娘充当这一特殊环境的协调角色,定要擅长随机答对,别出心裁。因为伴娘年岁稍大,而闹房亲友多是后生的,便呼之为“伴房妈”。
  伴房妈还负有照顾新娘熟悉环境和人事的使命,同时也要照顾新娘的生活。洞房之夜,还要指点新娘和新郎喝合欢酒,指导有关新婚的起居饮食的规俗礼例。往往合欢酒后,伴房妈要向新郎要红包。新郎付给一份之后,还要求添包,“添”含添丁发甲的意思,新郎要满足这一“添”的要求。至此,伴房妈工作结束,当夜或翌晨便可离开。
  如果女家有请“回门”,即新娘新郎一齐到女家,就要伴房妈陪同走去。侍到礼成,伴房妈的差事已毕,也就离去了。这时间就稍多一些,富豪人家可聘逾月。
  伴房妈往往有代代相承的“出口成章”,随着新娘进入男家之后,每个场合都有唱诵传统的歌谣。如《新娘入门歌》:新娘进门,福寿双全,花开四季,孩儿坐盆……《新郎揭盖歌》:揭盖揭得起,家伙(家财)烘烘起;揭盖揭得高,起厝买田抱细哥;揭盖揭正中,四代两公孙……《拍房门歌》:一拍房门一声请,檐前喜鹊报佳音,鸿雁双飞长恩爱,鸳鸯成对永相亲……《合欢酒歌》:新娘食鸡头,家产做上楼;新娘食鸡f,越做越起家;新娘食鸡翼,做事有意值(好兆);新娘食鸡底,明年做娘奶……每当伴房妈唱歌时,唱了一句,众人要喝彩应和:“好呀!”“是啊!”这样互相唱和,气氛热烈,仪式隆重,显示喜庆的祥瑞和欢乐。
婚礼程式  从男女双方准备娶亲出嫁,到婚嫁结束,古代一般都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程式,尽管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但有些程式却是相通的。以男方为例,大约有以下程式。
  1.提亲  男家托媒向女家提亲,如女家父母同意,便取得姑娘的生辰八字,俗称起帖。请星相或算命的合婚,如男女二人的生辰八字合符结亲缘分,则男女两家通过媒人来议亲。
  2.合八字  中国旧时婚俗。媒人提亲获女家同意后,双方互换庚帖,根据双方出生年、月、日、时和属相推算,查其是否相生相克,谓之合八字。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配以天干地支,两字一组,四组共八个字。据五行之说,相生相克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有的地区还根据双方的属相合八字,有“白马怕金牛,鼠羊不到头,蛇见猛虎如刀锉,猪见婴猴泪长流”等迷信说法。有些地方也有先相亲后合八字的。
  3.相亲  通过媒人往来传话,男女双方约定日子见面,俗称“相人”、“相女婿”、“相媳妇”等,一般都是男到女家,也有女到男家的。见面这天相亲的男女都特别注意个人的形象,力争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如果男去女家相亲,一定要梳洗整容,衣帽一新,痴}的男娃们,父母或家长还要教他到女家后怎样敬烟敬酒,怎样说话称呼,怎样端饭待人等,然后在媒人和父母或家长的带领下前往女家,其举止大都是拘禁呆板有余,潇洒大方不足。
  相亲这天女家也非常重视,要彻底打扫卫生,弄个窗明几净,内外整洁,女孩也要打扮一番,同时邀来姐夫舅子、七姑八姨作陪,让他(她)们评头论足,作为能否定亲的参考。同时,备客饭热情款待。即使相亲,男女双方也无缘直接交谈,只是各人留神,互相偷看几眼而已。饭毕临行,由双方父母或家长给男女双方赠钱或礼物,一般当场收下。双方是否同意结亲,后由媒人传话,互通意愿。
  男女相亲相中之后,女方父母或家长在媒人陪同下,带着女儿(或不带女儿)去男方家“看过活”或叫“看家当”,全面接触男方家庭成员,了解男方家中地有几亩、房有几间、窑有几孔、畜有几头、院落布局、室内摆设,斟酌女儿过了门是否有好日子过。过去有些家徒四壁,室如悬罄的贫寒之家,为了给儿子成就亲事,在女方“看过活”这天只得向亲邻借用家具、摆设、被褥以充体面,蒙混过关,讨得对方欢心。“过活”看上了,即可顺利成亲。
  4.议聘  由媒人传递信息,双方议定聘礼,择日定聘,俗称“下大帖”。女方要求男方重聘厚礼,以示女方门户高贵,淑女美丽端庄。议定的聘金尾数必以“三”字。福州方言“三”与“生”谐音,象征婚后多生儿女。女方嫁妆,通常是日常用品、家具、服饰、鞋帽等。豪富女家还以田地、果园、树木、房屋、金银珠宝等作为嫁妆。妆奁厚薄多寡视女家贫富而定,男家不得索取或挑剔。但马桶、梳妆箱和大脚盆则为必备妆奁。
  5.送定  俗称定亲、订婚。男方择定吉日,将聘金财物的一半(俗称上半礼)送往女家,并给女方长辈送见面礼,给祖母的谓“妈杠”,给母亲的谓“奶杠”,给舅父的谓“舅杠”。女方则按习俗回送,并将男方送来的礼饼、鸡、肉等分送亲戚长辈。受礼者要于姑娘出嫁前用衣料等送贺,俗称“添箱”。内外要宴请姑娘一次,俗称“起轿胶”。
  6.送礼  过去把妇女当作商品,所以大都借结婚以“彩礼”形式索取财物。结婚索要“彩礼”,诚乃悲剧婚姻之源。一些欲壑难填、贪得无厌的人,丧失人性,见钱眼开,把女儿当作摇钱树,靠女暴富,指女诈财,卖了头茬卖二茬,“彩礼”要了“头程”要“二程”,甚至不顾女儿死活,卖女作妾,鬻女为娼,逼女嫁残。因而抗婚、逃婚酿成人命的事件屡见不鲜,使许多情投意合、山盟海誓的青年男女美梦难圆。一些富豪人家仗着有钱,朝三暮四,喜新厌旧,娶了一房又一房,体了一妻又一妻。相中了的女人,不管别人愿意不愿意,就用金钱买到手,往往是以老娶少,以丑娶俊,停妻纳妾,甚至幼童娶亲;以财势逼婚、抢婚者经常发生。许多人为成家娶妻塌账累债,倾家荡产,婚后一贫如洗,辛劳一生,难以翻身。正如秦剧《祝福》中贺老六唱的:“为娶你我也曾借人账债,把多年的辛苦都交给人……。”拿不出“彩礼”是过去有些人终身不娶,一辈子打“光棍”的主要原因。
  解放以后,国家立法严禁买卖婚姻,但由于封建残余思想短期内难以清除,买卖婚姻往往变换形式,由明转暗,至今存在。对买卖婚姻的危害并没被所有的人都认识,许多人从观念上认为,娶妻送礼,嫁女要钱,是“合情合理”的事。娶亲的只有送了“彩礼",心里才踏实;有女不卖钱,就意味着女儿不值钱,只有收了礼,才不失体面。所以,男婚女嫁,送礼收礼,或多或少,事实上一般没有空过的。现在,值得庆幸的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包办婚姻,已被彻底摒弃,有了男女面谈,彼此了解的机会。只能在男女自愿结婚的前提下再议“彩礼”。
  过去,施工地方的结婚“彩礼”分“头程”、“二程”,甚至还有“三程”,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头程”最多,是主体;“二程”就凭女方开口要了,多少不等,但一般不超过“头程”;大体上是“头程”彩礼在“成事”、“订婚”时送清,“二程”在迎娶前交清。现在改为一次说定,一次或分次交清。在送“头程”彩礼时,如果是钱币,女方退回少许,算是“回礼”。也有男方付钱时故意多给些,女方将多余部分退给男方,显得双方都很大方和友好。
  成婚定“彩礼”,是最复杂也是媒人最费口舌的事。常言说“提亲时夸不尽的富贵,娶媳妇告不尽的艰难”,男女双方争多论少,媒人两头说合定夺。遇上开明的女方说:“不结亲是两家,结了亲是一家,儿女亲家互相帮顾,不失大礼,有个意思就行。”男方说:“养女18年,不够油盐钱,我家财力薄,亲家让着点。”推推让让、客客气气也就确定了“彩礼”。若遇上个“要不够”或“麻糜子”,事更难缠,说什么“养儿防老,养女济困,一天给上三顿饭钱,你算账去”,一个子儿都不让,最终还是以钱打通关节。实在说不到一块儿的,也就两家失和,亲事两断。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彩礼”行情。就一般而言,20世纪50年代,彩礼约人民币300元左右,衣料数身;60年代约人民币500元上下,衣料数身;70年代人民币700-800元不等,衣料数身;80年代人民币2000-3000元,衣料数身;90年代人民币5000元左右,衣料数身;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有的已高达7000-8000元,衣料数身;一些贫困山区和川区订婚较难,“彩礼”更高,一般都在万元以上。解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方向男方索要的生活用品档次越来越高,如彩电、冰箱、洗衣机、音响、金银首饰等等都在可要之列。有首民谣就可说明这一点:50年代竹蔑电壶不带花,脸盆镜子一块拿。围巾吊着链链子,鞋袜配成对对子。60年代洗脸盆,牡丹花,一个柜子要做下。绒衣线裤不能少,时兴料子更潇洒。70年代收音机,吱哇哇,缝纫机,要买下。飞鸽车子带衣架,手上还把手表挎。80年代沙发床,电视机,箱子柜子分高低。衣架挂着呢大衣,涤纶毛料不稀奇。90年代金质首饰分黄白,沙发全要皮革的,三室装满一窝机,外加一套VCD。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目前结婚特别是城市青年结婚也有许多不要“彩礼”的,但在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毕竟还是极少数。大多数都是交清了“彩礼”,办齐了女方索要的衣物,才能迎娶完婚。
  7.送日子  男家择定迎娶日期,写好红帖,由媒人送往女家以确定婚期,并送下半礼。如有一方筹备不及可延期;有的因父母之丧,则提前在百日内完娶。
  8.下帖  婚期三、五日之前,要下帖“请客”。一般亲友可以口头相请。婚嫁者父亲的舅家、母亲的娘家,俗称“老、小外(读作“位”)家”,还有干大、媒人这些亲戚友人必须“下帖”相请,这种“请帖”相当于现在的“请柬”,到老、小外家和干大、媒人家登门敬请,有长辈的还要磕头,向他们告知婚嫁吉期,请他们届时光临。“下帖”是婚嫁必不可少的礼仪,是当地人对老、小外家和干亲、媒人的高度尊重,婚嫁事老、小外家和干大、媒人不在场,事就不圆满,俗以为“差了礼数”。
  9.迎娶  结婚前一日,男方发花轿、金鼓班、礼书帖、“过门担”、礼鸡等到女家。女家回送礼鸡一合,鸡用红绳扎脚,俗称“红线羁胶”。金鼓班留女家吹奏。翌晨,新娘开容,又称“开颜”,用线将脸上汗毛捻干净。新娘临嫁跪拜(后改为鞠躬)父母及至亲长辈,受拜者给磕头礼,多少不拘。上轿前新娘哭泣,赖在床上不起,俗称“赖床”,以示难舍之意。吉时将至,由喜娘催促梳妆上轿,头盖红巾,胸挂铜镜,由其父母或长兄背入花轿。有的农村还有哭唱嫁歌的习俗,其意大多是规劝、教导新娘孝敬公婆、和睦伯叔(新郎兄弟)、友待姑嫂、乡邻及勤俭持家等内容。路上如有轿相遇,要互换礼物、放鞭炮,以取双方吉利。
  10.婚礼  婚期前夕,男女两家均张灯结彩,张贴吉庆对联。迎娶之日新娘身着蟒袍,腰围玉带,凤冠霞披,属于明朝装束。新郎则红顶小帽,长衫马褂,俨若清朝命官。传说,当时吴三桂降清,与顺治皇帝有所谓“降男不降女”的约定,故而从清代至民初,婚嫁时男穿清装、女着明服。
  正日,男方亲族持高照、火把、金鼓班往女家接花轿。轿接来,停厅堂,一对男孩提灯笼分立轿的左右,喜娘挽新娘下轿。随后拜堂,先拜天地祖先,再拜公婆,后夫妻交拜。拜毕,由“福寿双全”的一对夫妇持凤烛引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并坐床沿,名为“坐床”;饮“合欢酒”,名为“合卺”;由一父母双全、兄弟众多的男孩在马桶小便称“开桶”,取早生男孩之意。午后,亲族宾客毕至,喜娘扶新郎新娘出厅,先跪拜公婆,由公婆授簪;再叩拜亲人长辈。按先直系后旁系,先父系后母系的程序一一叩拜。受拜者要给新娘“见面礼”。至亲长辈多赠以戒指、项链、手镯等贵重礼物,此谓“见厅”。拜见毕,由喜娘扶新娘到厨房走一趟,称为“拜灶神”;动一动厨具,名为“出灶”(农村第二日先出灶后出厅);礼毕开宴。当晚摆宴席,席间上“太平燕”(称为“大菜”)时,由新郎父母率新婚夫妇至各酒桌向亲友致谢并敬酒,对未曾叩拜的亲族要补行拜礼。
  11.闹房  在婚前一夜,择定吉时请有“福寿”的人“安床”。结婚当晚,亲友不论老幼都可闹房。闹房前,新房门紧闭,闹房者要在外高唱闹房诗,直到守门人感到满意才开。入房后,还要取预先摆在床上的物件,由闹者结合物品内容唱赞诗,逐件取完后才能看新人,要求新郎新娘表演戏谑性节目,取得皆大欢笑。闹房可以增加新婚的欢乐、热闹的气氛,是婚礼的最高潮。闹房节目,又叫“戏出”,内容有文明与粗俗的,有高雅含蓄与情趣低俗的。常见的有“穿草心”、“姜太公钓鱼”、“双龙抢珠”、“挟泥鳅”、“水底捞月”等。“穿草心”是用两支大小不同的空心稻草,新郎新娘嘴上各衔一支,新娘坐着,新郎站着,将嘴上的稻草穿进新娘嘴中的稻草。闹房者在周围起哄。新娘口衔的稻草不停地抖动,新郎的稻草要穿进,确是颇费功夫的。“姜太公钓鱼”是用一个面盆,盛半盆水,水面浮动一块小木板,板上放块蛋糕,上面插几个小炮仗,新娘站在高高的椅子上,手提一根钓竿,下垂一支点燃的香,用这香去点燃下面的小炮仗。“水底捞月”是用面盆盛些浅水,盆底放一枚硬币,令新娘用力吹气,把水吹向两边,迅速地将硬币衔上来。虽然新娘用尽气力,还未来得及衔硬币,水又复原了,常常弄得满脸水渍,犹如梨花带雨,煞是好看。闹到更深夜静,“戏出”做完,宾客散去。喜娘领了“花彩”(即红包)退出新房,新婚夫妇始上床安寝。翌日清晨,夫妇须早起向父母拜见请安。
  12.回门  旧称回鸾,又叫请回门。新娘小弟乘轿到男家邀请姐姐、姐夫回家。男方要备“太平面”请郎舅,并给红包,然后新婚夫妇乘坐女家来接的轿子回娘家。回门的礼节与新婚典礼的大体相同,要叩拜祖先、岳父母、亲友长辈,并参加饮宴。新婚夫妇多在酒席结束前赶回男家。新娘要亲自下厨,象征性地烧一两味菜(仍请厨师主厨)答谢结婚之日前来帮忙的亲友,此谓“试厨”。
  13.“试鼎”和考新娘  南方有些地方新娘入门之后,有个“下灶前”风俗。新娘到厨房,扎挂围裙,先烧柴火,后煮鸡蛋,伴房妈口唱:新人下灶前,家产层层“咸”(高)……这是一种示范性的仪式,新娘仅仅做个动作。
  到了第二日,也有在三五日后,新娘要下厨房做饭做菜,叫“试鼎”。所谓“试鼎”,就是对新娘的煮饭、炒菜、煎汤、炖鱼……烹调技艺来个“考试”。这时,母婆、婶婆、姑婆等亲戚长辈都来围观,可以提议这道菜怎么煮、怎么焖、怎么炊等;可以从持刀切菜,剖鱼削肉,到油盐糟酱等使用,进行考察和出题做菜。一般都含有辅导性,以期煮得好,炒得香。如果有一两位亲戚长辈故意出题,新娘就应有自己主见,不能听凭随便说的,免出差错。但作为新娘不便应嘴,采取“说的归说的”,而试厨技艺要有自己的本色。要是人家查问,便说“先试试口味,下次再按你的吩咐办”,或平和谦虚地应声“先吃吃看,以后再依你说的做菜”,避免“顶牛”,节外生枝。试鼎一般要试煮豆腐,佐以牡蛎、蒜。豆腐汤煮沸后,要调入稀淡的番薯粉,这一步非常关键。入粉太多,会把豆腐汤凝成块状的;入粉太少,豆腐汤不能形成羹状。新娘应沉着试鼎,免得慌张,造成咸酸苦辣甜五味失调。农家重视豆腐,这谐音“务”(有),好兆头;牡蛎,俗称“蛎仔”,谐音“弟仔”(小孩子);蒜,俗称“蒜仔”,谐音“孙仔”(孙子)等,这是喜家所欲的追求和期望。
  报喜和吃酒
  中国传统观念,特别看中妇女贞操。据《中国妇女生活史》记载:“中国人对于处女的要求,自宋以后,实在是日甚一日,因为男性对于这件事看得太重的缘故,女性亦认为此事为当然,甚至把全个贞洁问题,都放在这一点上了。”清代就有结婚后新郎认为新娘不是处女而毁婚的。此俗北方最为明显,南方虽没有这种风俗,但也看中新娘是否处女。旧时,北京也有此俗。新婚之夜,夫妇同床后,经新郎验证,新娘确系处女,即于次日拂晓前到娘家报喜。喜贴上书“闺门有训,淑女可嘉”等。娘家收到喜贴后才能去男家吃酒,否则要多方打听了解真相后再作决定。有的以结彩代替报喜,即第二天由新郎发话是否在门前继续结彩还是撤彩。如撒彩则表明新娘不是处女,女家到男家吃酒,如看不到彩子便不敢进门。如果男家验证新娘不是处女,轻则将娘家人找来,由男家提出条件,从此不准新娘归宁等,重则当时将新妇休回。
  吃酒又称吃梳头酒、坐筵席、会新亲、认亲。一般是男家、女家各两位,无非是新娘的姑、姨、娘舅、外祖父、外祖母等人。吃酒是男家肯定新娘贞操的庆祝活动。男女两家欢欣鼓舞,互相祝贺。来宾要带礼物相赠,如赠带子,预祝生子;赠扇子,预祝生个善子;赠荷包,内装4吊钱曰四季平安,内装10吊钱曰十全富贵。按俗规,吃酒只是一种礼节、仪式。
  婚礼服饰
  婚礼为人生大礼,历来被当作大喜事。中国的传统习俗礼尚红色,婚礼又称红喜事。在服饰色彩上,一般也尚红。中国传统婚礼的服饰基本上是红色。封建社会几千年,各朝代的服饰差别很大,作为婚礼上用的服饰自然有所差别,但在色调上基本以红色为主,尤其是新娘的礼服。中国传统婚礼凤冠霞帔是新娘的服饰,凤冠是一种饰有凤凰的礼冠。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与传说中的龙同被视为男女的象征。新娘在头上装饰凤凰形饰物。汉代已经流行。宋代正式把凤冠列为礼服,后妃受册封、朝谒时均戴凤冠。以后历代都是如此。按当时的规定,凤冠只使用于皇后和嫔妃等人,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达官贵人家的妻妾也有凤冠。由于凤冠是一种高规格的礼冠,所以被用作婚姻大礼的服饰。霞帔原是帔子,隋唐以后人们常常把它比喻为天上的虹霞,因而又称霞帔。宋代,霞帔被用作礼服,开始作为后妃之服。以后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霞帔的样式像披帛,质地较厚,上端略宽,下端略窄,且绣有龙凤纹样。近代婚礼服饰女子依然凤冠霞帔,男子一般穿长袍马褂。民国以后,北京人新娘头上一律戴大红绒花编制而成的帽子,两边饰以珠穗,下垂及肩,谓之绒冠(含有荣冠之意)。上轿穿的袄,春、秋、冬三季都是薄棉的,夏季天气炎热穿夹袄(忌穿单衣),但在腰间、膝盖等处要稍续棉花,取荣华之意。满族王府及有钱人家,新娘要穿旧棉衣,谓之子孙袄,说是穿过的人越多、越旧越吉祥,因为它象征子孙万代。上轿穿的鞋为蓝布制作,鞋前脸绣红双喜字。汉族新娘上轿穿绿色绣花鞋,一律不穿红鞋。因为红色象征火,穿红鞋上轿意味着跳进火炕,不吉利。清朝满族人穿的旗袍,辛亥革命后逐渐在汉族人中流行,并有“国服”之称。由于其适合东方女性穿着,较好地体现东方女性的风采,所以在婚礼中也有以旗袍作为礼服的。
  盖头是传统婚礼新娘的主要服饰。其原型是古时的罩面纱。隋唐时,新娘用扇遮面,因此同牢合卺后有“却扇”的仪俗,即新郎除去新娘的障面物,与后世的挑盖头相同。盖头又叫蒙头红、蒙头巾、埋头红等,是蒙在新娘头上的红布,盖头从新娘离开闺房时蒙上,一直到男家进入洞房,由新郎用秤杆挑去或揭开。盖头之产生,大概与上古婚礼在傍晚举行有关,或与古代抢婚习俗有关,抢婚时盖头蒙住新娘面。
  喜庆礼品
  婚礼通常要赠送礼品,按俗礼,一般是在迎亲前一两天前往贺喜,并送礼品。婚礼礼品比较庞杂,尤其是给女家送添妆添箱的东西,有绫罗绸缎、金银首饰、脂粉头油、荷包手帕等,多种多样。但是,一般来说喜庆礼品还有一定的套路。一是礼金,即出份子的礼钱。用红封套装上,封面写“喜敬×元”、“添妆×元”等。二是喜幛,也称贺幛。多用红色,因此也叫挂红。质料有红绸、红缎、红丝葛的,尺寸有大有小,如6尺、8尺、1丈2尺的。上书“龙凤呈祥”、“天作之合”、“花好月圆”、“鸾凤和鸣”等。三是喜联,其内容应根据受贺人的身份、职业等具体情况拟写。喜联有新婚联和嫁女联,如“燕好千秋;鸿禧百代”、“锦堂双璧合;玉树万枝荣”、“名流喜得名门婿;才女欣逢才子家”。四是喜烛,其形状是上粗下细,中间有细管,可插入蜡扦之上。喜烛上边饰以金色喜字、寿字、喜庆对联等。五是衣服、衣料。六是首饰,主要是项圈、耳坠儿、镯子、戒指等,多用于女家添箱。清代,首饰店把专用于喜庆礼品的金、银首饰,配套装在玻璃锦匣里。七是银炉、银鼎、银盾、银瓶及其它银制艺术品。八是具有喜庆吉祥意义的实物,如生活必需品等。九是活计,即各种荷包、刺绣小件等。送礼时论盒,每盒至少4件,多则16件。一般以8件为多。其中有槟榔荷包、眼镜盒、扇络、钱褡裢、表套、环境、烟荷包等。十是花篮,有鲜花篮、果花篮、酒花篮、干果、糖果花篮。十一是京式糕点、茶食。十二是礼贴,又叫礼券、礼票。清末民初,各行业根据民间红白喜事和年节送礼的需要,发行一种礼帖。用于喜庆的礼帖为红色。一般有筵席票(饭庄吃席)、喜烛票(凭票领取喜烛)、酒票(凭票领酒)、金红鞭票(凭票领鞭炮)、糕点票、绸缎票等,送礼人将礼帖买来,装在红封套里,写上敬贺等字样,参加婚礼时作为贺礼送给新人。
  婚庆喜筵  婚礼设筵是一种庆贺形式,对送礼者来说也是一种答谢。无论是在饭庄设筵,还是在家摆席,按传统成规,席次要依礼而行。由于中国传统观念强调男女有别。一般来说婚宴上男女分席而坐,也就是设官客席(男宾席)、堂客席(女宾席)。未成年的孩子不分性别随家长一同就坐。坐席形式,最早的是6人席、8人席,30年代后兴起圆桌9人席,后来出现10人席。婚礼参加的人少,可一次开席,参加的人多可分别开席,或随到随入席。席的类别大致可以分成:1)贵宾席(上宾席),如邀请来的娶亲人员(娶亲太太、送亲太太、娶亲官客、送亲官客)、做官的、有功名的人、社会名流等。按官位大小及社会威望排列桌次、座次。一般由本家邀请其社会地位身份相等的人物坐陪。2)新亲席,男家招待女家主婚人及家庭成员。由男家主婚人及其家庭成员坐陪。女家招待男家主婚及其家庭成员,由女家主婚人及其家庭成员坐陪。3)近亲席,父系的近本家、姑姑家、母亲的姥姥家、姨家、表亲家等来宾单开席。4)朋情席,根据来宾情况,按长幼次序,年长者上座,年轻者下座,安排桌次、座次。席间,本家要挨桌谢席。新郎、新娘一般也要敬酒、布菜、说客气话。
  旧京礼俗,婚庆收礼要预备酒席,尤其对朋情更是如此。如果不预备酒席干受礼,就未免不尽人情,影响自家声誉。如果收礼过多而婚宴太差、便被变为是撒网捞鱼。清朝杨静亭《都门杂咏》是这样写的:“台光红贴印千张,喜网拉来如许长”即是指借办喜事捞钱。一般而言,办喜事酒席不能含糊。讲究的要上海参席、鸭翅席、燕翅席。如果来宾有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的,还要预备回、汉两席,或回、汉、素、番菜(西餐)四席。
  婚  俗
  一夫一妻的对偶婚制从周秦时代开始,两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婚制的主流。但同时婚姻的构成又呈现多样性。就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婚俗来说,在婚姻缔结方面大致有服役婚、买卖婚、表亲婚、交换婚、转房婚、招养婚、典妻婚、童养婚、指腹婚、冥婚、冲喜婚、阿注婚等。
  服役婚是一种古老的婚姻形成,它是以男方赴女家服役为结婚条件的。这种劳役等于男方向女方支付妻的身价,是对女方失去一个劳力的先期赔偿。因此,服役通常有一定期限,服役期满后,男方可以把妻子儿女带走。解放以前,拉祜族有到妻家上门15年的俗制。西南的苦聪人结婚后男方到岳父家服役5年-10年。
  买卖婚是男女用相当数量的财务为代价换取女方为妻的婚制。汉族的买卖婚大多用聘金、金银首饰、衣物等,农牧地区多以猪、羊、牛等为聘礼。在傈僳族中,盛行以牛计价付银钱的买卖婚,议婚时要定出几头牛折合多少钱,结婚时一次付清。此外,还要付给女方喂奶钱、衣服钱、同意钱等。他们认为女子出嫁是劳动力的转换,因此以多索财物来减少损失。由于索要财物过重,有的人家在结婚时向女家提出分期付款,有的甚至等儿女都长大了还未付清结婚欠下岳父家的财礼钱。买卖婚给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许多因贫困而得不到成婚的悲惨事例,多是买卖婚造成的。
  表亲婚,又称姑舅表亲婚,它是一种近亲之间的婚姻,即姑表、姨表、舅表兄弟姊妹间缔结婚姻。这种婚姻的形成,一是亲族之间固有的感情,二是财产继承方面的关系,三是古老的姑舅观念。所谓姑舅观念即舅家娶姑家女儿为媳,是对当年姑出嫁的一种赔偿或互换。满族曾经流行“姑母做婆”,就是表亲婚。这种婚制不利于后代健康成长,现时的《婚姻法》已明令加以禁止。
  交换婚,是两个氏族男方协议互换姊妹为妻,或互换女儿为媳。这种婚俗一般在贫困家庭之间实行,可以相互节约一笔财礼。
  转房婚,是古代夫兄弟、妻姊妹共夫共妻的残余形式,其特点是兄亡嫂嫁给弟,姊亡妹嫁给姐夫,嫡子继承父妾,弟亡弟媳妇转嫁给兄,伯叔母转嫁侄儿等。《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尽娶其妻妻之”。古代转房婚有明显的转房性质,如兄死后嫂转嫁弟时,弟已有妇,寡嫂只能做弟的副妻或妾。转房婚主要是为继承财产,使财产、死者子女、劳动力不外流其他氏族。
  招养婚,古已有之,民间俗称“招养老女婿”。秦汉时入赘带有服役性质,元代演化成为赘婿养老。招男方入女家为婿,主要是女方需要养老接代。
  典妻婚,又叫“承典婚”,是买卖婚派生出来的临时婚姻形式。男家已婚无子,家财富有,需子继业;女家经济贫困,丈夫无力维持生计,只得将妻子典给男家,男家付一定租金,到期将妻归还。这种租妻得子的畸形婚俗,是经济剥削、社会黑暗造成的。典妻婚宋代开始流行,元代盛行,明清沿袭成俗,民间俗称“借妻生子”。现代作家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就是描写浙江典妻婚俗的。
  童养婚有两种情况,一是家中有子,抱养或买进别家幼女为养女,适龄期与本家子成婚,养女转为儿媳。二是婚后暂时无子,抱养或买进养女,待生子再将养女转为子媳。这种形式叫等郎婚,有的养到十二三岁才等来郎。如未生子,则将养女出嫁。童养婚在《三国志》、《后汉书》中均有记载,此婚俗有很大的强制性和剥削性。
  指腹婚俗称胎婚,当两家女人怀孕时,便指腹相约,如日后产下一男一女,便结为夫妻。此婚俗的仪式是割襟、吃酒。六朝时已有此婚俗,元代法令曾明令禁止,但在民间却流行。
  冥婚,俗称鬼婚。它是男女双方为已死的儿女联姻婚嫁。此婚俗周代就曾禁止,但在封建社会却十分流行,主要原因是帝王将相带头推行。这种迷信婚俗发展到宋代更为严重,出现了鬼媒人,专门为未婚夭折的男女两家联姻。宋《昨梦录》记载:“鬼媒每岁察乡里男女之死者而议,资以养生焉”。清代,冥婚仍然盛行。清末民初的北京,有的人家为死人结婚办“喜事”,但迎娶的时间是在夜里。“迎亲”的人抬着一顶纸轿子,由单鼓、单号、单唢呐吹秦前引。有的用八抬大轿,全份金灯执事,轿内只有要娶的亡女的照片。30年代以后,还有人仿照文明结婚仪式,用西乐队前导,后边4个人抬着一个出殡用的影亭,内挂“新娘”照片。冥婚也有一定仪式,要请媒人联姻,到命馆合婚,取龙凤帖。放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定礼,一半是纸糊的衣服、首饰之类,放定的当天晚上在女方家门口或坟上焚化。女方陪送的嫁妆,一般都是纸活。送至男家后,只在新郎照片或牌位前陈列半天,即送至附近广场焚化。花轿到达女方家后,由送亲太太将“新娘”照片或牌位取下,由娶亲太太接过来,放入宝轿。喜轿回到男家后,仍由娶亲太太将“新妇”照片或牌位取出来,放于喜房炕上的供桌,与“新郎”并列。并用红头绳将两幅照片拴起来。照片前供合怀酒、子孙饺子、长寿面。冥婚仪式之后,择黄道吉日,起灵,将妇方棺埋入“新郎”墓穴,实行“夫妻”并骨合葬,而后举行合婚祭奠。此后,男女两家便当做亲家往来。
  冲喜婚,未婚夫病重,医药无效,男家父母抱着“一喜压千灾”的一线希望,要求女家提前完婚。婚礼时,由未婚夫的姐妹替代与新娘拜堂。婚后有的病情转好而至康复,有的却因此加重病情而死亡。
  阿注婚是我国永宁纳西族实行的一种望门婚俗。阿注是朋友的意思,其特点是女招夫,男不过门,只在女家偶居。结交阿注关系后,双方没有共同的经济生活,只保持同居关系。
  再嫁,旧时寡妇再嫁受人歧视。寡妇再嫁多由公婆、族亲作主,不愿再嫁的则将其骗至村外,男方叫人劫持而去。有的经寡妇及其父母同意,约定身价、嫁期,嫁前回娘家或仍在夫家,悄悄到村外脱下旧衣鞋,换上新装,由男方接去,不带嫁妆,不举行仪式。寡妇招进男子为夫,俗称上门。
  再娶,男子亡妻而续娶的称填房。如娶再嫁妇女,礼仪酒席从简,仅请长辈作主,拜祖先、公婆即可。 离  婚  我国古代,离婚受到严格的封建制度制约。在男权社会,离婚表现出极大的不平等。离婚称之为出妻,离去的妻子曰弃妇。出、去、弃、休都带有封建色彩。古代甚至规定了离婚的条件――“七出三不去”。七出,在《仪礼?丧服》中已出现,《列女传》称七去,也有称七弃的,所谓七出是指已婚女子有下列七出之状的,男子可以休弃。“一无子,二淫溢,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七出的基本点是从维护封建家长制及夫权出发的。“淫溢”与“妒忌”是为丈夫的特权而规定的,丈夫娶三妻四妾受保护,妻子必须守贞操。“不事舅姑”是维护家长制的律条,家婆对媳妇苛刻,媳妇必须忍受,不然便形成不事罪状。它与现代不敬老人在性质上不一样。“口舌”是指女方的反抗,自然不被允许。女患恶疾而遭弃是极不人道的。七出之首的“无子”造成封建家族延续中断,当然要作为大罪。“三不去”的条件是“虽有弃状,有三不去:一经持舅姑之丧;二娶时贱后贵;三是有所受无所归。这算是从封建道德出发对弃妇的一些保护。
  旧时,离婚完全取决于男子的意志。维吾尔族的离婚一般情况下男子一发怒,说句“塔拉克”(意为休妻),就等于宣布离婚,夫妻俩便不能在一起生活了。如果要恢复夫妻关系,必须请宣礼员或诵经人诵经。如果男子说三遍“塔拉克”,就不能再复婚了。有些情况的离婚并非男子本身的意思,而是父母强迫的。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和宋代著名诗人陆游,他们的休妻都是婆母的意志,但也是在“不顺父母”的名下,通过男子一方来强令执行的。女子丝毫没有争辩的权利。
  古代离婚制中妇女改嫁也有定俗,并非自愿性质。改嫁古称再嫁,元代以后又把再娶再嫁的再醮,专指为改嫁。古俗规定“其夫没落外藩,有子五年,无子三年不归,及逃亡,有子三年,无子二年不归者,并听改嫁”。可见,女子离婚再嫁权利甚小。
  宋代,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民间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说法。“从一而终”,“好马不吃回头草,好女不嫁二夫男”。“好马不备二鞍,烈女不嫁二男”的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妇女改嫁被视为大逆不道。如有寡妇改嫁,在习俗上明显有别于正常的婚姻嫁娶。江西、河南等地,寡妇改嫁时,要走偏门、后门,不能走正门、大门。时间一般在夜晚,且不用鼓乐。山东一带妇女改嫁,无鼓吹,不亲迎。迎亲用车不用轿,俗称“拉后婚”。台湾女子再嫁,要徒步走到半路再坐轿。这样做目的是不让前夫的灵魂随寡妇到新妇家。如果寡妇有儿子,一般不能再嫁。如果再嫁,须把儿子养大才行。 婚典俗信
  礼中有俗,俗中有礼,是中国传统礼仪的特点。在中国传统婚礼中即是如此。比如婚礼前需要准备的大棚、喜字、礼堂、喜房等就有许多俗信。
  喜棚主要是用来设筵招待亲友的,因而也称酒棚。老北京人往往把搭大棚、贴喜字当成办喜事的序幕。一般的喜棚为平棚,棚外的顶上围上栏杆,中间加上彩色花瓶的装饰。有围四面、三面、两面的不等。讲究的喜棚是两层或三层楼阁式的,多用于豪华型的盛大婚礼,阁楼两侧有梯可以上下。北楼为宴会厅,南楼为戏台,东楼为茶座,四角角楼为厨房、茶炉、衣帽存放处等。搭喜棚不仅在于实用,而且更加烘托气氛。
  喜字是民间的吉祥图符。按习俗,娶亲用双喜字,嫁女贴单喜字。民间办喜事都在街门旁贴上喜字,曰“喜到”。据说贴双喜字与宋代大文学家王安石有关。相传有一年春天,王安石从老家江西去汴梁赶考,途中看见一户姓马的富贵人家在门楼上挂着一盏走马灯,灯上写着半副对联:“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原来这户人家有个才貌双全的女儿要招婿,小姐自己想出这副对联语来,谁能对上就和谁做夫妻。王安石欣赏这副对联语的巧妙构思,暗自爱慕上了制联人。可是他想不出合适的下联,又怕误了考期,只得舍灯赶路。到了汴梁,王安石下场应试,顺利闯过了诗、赋、策论三关。没想到今年的考官还要来一次考校应对敏捷的面试。轮到王安石应试,主考官手指门前竖立的飞虎旗,出了个上联道:“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灵机一动,开口就把马家姑娘制的那半副联语当下联对了出来,考官大喜,连连颔首称赞。出场后的王安石,不等发榜就出京城,星夜兼程赶赴马家。一看,那挑女婿的马灯还在,王安石就用考官出的上联当作下联应对。马家小姐说对得妙,她父亲马上就招王安石为婿。拜天地的那一天,忽有报子来传:王安石进士及第金榜提名!这可真是喜上添喜呀!乐不可支的王安石马上就在红纸斗方上挥笔写下两个连体的“喜字,贴在门上。再赋诗一首:“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灯科。”从此,双喜就成了喜庆尤其是婚嫁喜庆的吉祥符瑞。然而清代满族人办喜事,无论嫁娶一律用单喜字。据考,满族人认为双喜字是“奸”字的另一种写法,用它庆贺嫁娶不文明也不吉祥。
  礼堂是新婚夫妇拜天地的地方。礼堂要设天地桌,所谓天地桌就是供奉天地诸神的香案,新婚夫妇拜天地用。天地桌要用红缎子围起来,地上铺红地毯。
  喜房就是洞房,洞房门口要贴喜联,窗上贴红喜字,炕(床)上面吊着红罗帐。炕(床)上有红缎,绿缎绣被各一床、鸳鸯绣枕一对。炕前铺红毡。一般人家的礼堂和喜房,在迎娶回来之前,祝贺的亲戚朋友是可以观瞻的。迎娶回来时,则要封闭起来。大户人家在迎娶前一天礼堂、喜房就开始忌门。
  中国传统婚礼,对礼仪人员有特殊的要求。第一必须是全福人(也称全合人),即应有配偶和子女,父母在堂更好。在人伦关系上四世同堂,五世同堂更理想。鳏寡孤独者是不能做礼仪人员的。第二礼仪人员的属相不能与新郎新娘犯相。第三必须懂得传统婚嫁礼俗,善于应酬外场。第四面容体态无显著残疾,仪表端应,举止大方。迎娶之日,男家、女家邀请的司礼、司仪人员主要有:男家要请作为男家婚礼仪式的总主持人的娶亲太太、娶亲官客、提盖头红包袱的小男孩、新娘下轿填脂粉的少女、搀新娘下轿的妇女(南方称傧相)等,女家要作为女家送亲仪式的总主持人的送亲太太、送亲官客、给新娘开脸的妇女、抱新娘上轿的男子(在兄长伯父中选择全福人担任)等。无论是男家还是女家邀请的司仪、司仪人员都要备礼亲自登门去请。
少数民族婚礼
&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受中国传统婚礼――六礼的影响,各民族在婚礼仪俗方面有相通的地方,也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及风俗习惯的差异,婚礼与汉族往往有所不同。扬州民间举行婚礼,新娘要饿嫁,上桥后不许大小便。到男家后要跨登儿、喝糖茶、望窗口、争磕鞋,洞房花烛夜要并头睡。江西的婚嫁礼俗有:合八字、较鞋样、送年节、上脑择吉、抢亲等。福建泉州亲迎之礼有:踢轿门、请出轿、牵新人、相见礼、拜天地、挑乌巾、交杯酒、送点心等。满族婚礼仪俗是:射新娘、拜天地、揭盖头、迈火盆、跨马鞍、开盆、争坐被、撒帐、穿婆婆鞋等。白族新娘出嫁要一路哭到男家。新娘进入洞房要由新郎背着,并且吃放了辣椒面的交杯酒。吃辣椒面表示亲亲热热、白头到老的意思。西南少数民族傈僳族娶亲,新娘要由人背到新郎家,送亲队伍排队唱民间情歌到男家,新郎迎候,双方要对歌、对舞。然后男方向女方献酒。最后,围坐火塘边,煮酒肉,双方继续对歌、对舞,通宵达旦。
  藏族婚礼迎亲时,男方要找一位有地位的人,带上一队人马,还得牵上一匹准备给新娘骑的打扮考究的马,这匹马的颜色,要与女方属相吻合,而且是怀孕的母马。同时,还得带上彩箭,箭上有明镜、璁玉、珠饰等。马队到达之前,女方要举行敬“切玛”、喝酒等告别仪式;男方迎亲队伍进门之后,先把彩箭插在新娘背上,表示她已经属于男方家的人了。又把璁玉放在新娘的头顶上,这块璁玉藏族习惯称为灵魂王。这样做,表示男方的灵魂已托付于女方了。女家送新娘时,一般带去一位陪人。当姑娘要出门时,女方家有一人一手拿彩箭,一手拿羊腿,站在楼上高喊:“不要把我家的福气带走呀!”反复多次,直到姑娘走远。马队出门起程,领队是一个属相最好、穿着白袍、骑着白马、手中举着九宫八卦图的人;接着,便是迎亲代表;然后是新娘和伴女;最后是随同前来的人。一路上,男方家人要侍候在路旁向马队敬三次酒。如果路上遇到背水、背柴禾的,认为最吉利,应下马向过路者敬献哈达。要是碰到抬病人、倒垃圾、或背空筐子的人,这是不吉利,结婚后再请僧人念经消灾。马队行进期间,随行人员高唱“谐青”(大歌),新娘则边行边哭。男方在新娘到达之前,必须装扮大门,专为新娘下马准备垫子。垫子是装着青稞、麦子的口袋,铺上五彩锦缎,面上用麦粒画上“?”符号。男方家人手捧“切玛”和青稞酒在门口迎候。传统的进门仪式是十分烦琐的,从下马、进门、上楼到入厅,每次都得唱一次颂歌,献一条哈达。新娘入厅后,坐在新郎下首,迎亲和送亲的队伍也入厅依次坐定,接着便献“切玛”、敬酒、给佛象、父母献哈达,在柱头上挂哈达。参加婚礼的人唱谐青,以示祝贺。主人献哈达。感谢众人。做完这些,新郎送新娘入洞房,其他人便尽情吃喝玩乐。这种活动一直延续三天。三天中,亲朋都可陆续来送哈达和礼物,主人款待酒茶,新娘不出房周旋。结婚前,女方家人选择一个吉利日子,全家前来祝贺,并正式移交嫁妆。移交仪式由男女两方代表主办,一人高声朗诵嫁妆清单,每念一种,女方代表便当场物品交给男方代表。嫁妆的多少,根据各人的经济地位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其中必有小铜菩萨1尊、经书1册、佛塔1个。据说文成公生嫁松赞干布时,就是带这3件物品,所以一直流传下来,成为婚仪嫁妆必备之物。嫁妆清点完毕,便把清单放在高脚盘上,置于新郎面前,意思是交给他收起。宴请宾客和交接仪式完了以后,新娘才出房门,与家人同乐。
  回族的婚姻,大致有以下几个程序:(1)选择对象。男女双方选择对象,首先了解对方的家境、家教、人品,认为这些方面都合适,便产生了联姻的基础。(2)使媒妁提亲。先由男方请来媒妁,到女方去提亲。媒人将男方的家世和人品向女方家长作全面介绍,并询问女儿的情况,使男女双方均了解底细。(3)双方均有联姻之意,则由男方请来族中或亲友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与女方相识的人为主亲。主亲人往来于男女两家,疏通情况,联络感情,不得专听媒妁之言,以免有不实之当,贻误大事。(4)定亲与纳聘。定亲要有媒妁,由男方写好婚约,请主亲人送往女家,呈送给女方家长,提出结婚。女方同意,复出答谢。主亲人持“复书”返回男家,呈给家长。这样婚事就算定下来了。于是,男方设宴酬谢主亲人。然后,选择吉祥之日,男方准备下聘礼(今称“彩礼”),有金银、布帛、衣物、钗钏等物,多寡不等,视男方的财力和女方的要求而定,送往女家。在成亲前几天,男方还要给女方送去一些冠、簪、钗钏、衣帛、食物,称之为“送妆”。(5)请定成亲日期。男方先使媒妁到女方家中。约请某月为成亲日期。然后,再请主亲人到女方家,定于某日成亲。多选吉日为成亲日。(6)掌教主持出婚。迎亲前四天,男方邀请女方家长次日到家中初婚。这一天,男方先请来掌教阿訇(另室候坐),立司礼(一般由原主亲人但任),亲友均着盛装,等待女方佳宾莅场。当女方客人到来。即礼迎入堂,道“色两目”,拱揖让座。来宾列坐于上,陪宾坐于东侧,主人坐于两侧。侍者沏上清香的茶水招待客人,然后,司礼人站起来,众人同起。来宾立于堂东面西,陪宾立于西侧面上,主家立于下方。司礼立于堂屋西侧,大声呼请来宾戚长立于堂中觎毡之上,陪宾自戚长至亲友、晚辈,依次拜见来宾,仍各就原位。然后,请来宾出见如前。之后,掌教阿訇人堂,宾主一齐站起,拱手相拜,同道“色两目”。掌教在上席就座,女方客人就案左座,男方主人就案右座,众亲友坐于两侧。此时,新郎盛装而出,在案前的觎毡上跪下。阿訇为之申明婚姻之礼,出婚之义,将写于纸笺之上的男女双方的姓名当众宣读。然后,用手抓起盘中的糖果、红枣、花生等物,向新抛去三把,如今还向众人撒投。仪式结束后,主人摆上宴席,款待来宾。(7)女方铺陈婿室。迎亲前一两天,女方将准备好的嫁妆派人送到到男方家,将新房布置得漂漂亮亮(如今则由男方布置)。女方陪送的嫁妆多寡不一,视家的厚薄而定。根据明清时回族的习惯,女儿的嫁妆,只能占家中兄弟一人的一半。(8)迎亲与成婚。到了迎亲之日,男方将预先准备好的彩车1辆、骏马1匹、彩灯4盏、提炉两对等器具列于门庭。新婿身着盛装,拜告尊长,接受父训,然后乘马去迎亲。彩灯在前边开道,执事人随后,接着是提炉、彩车、新婿骑马紧跟车后,陪迎之人在婿后列队而行,一路欢声笑语,一派喜庆气氛。到了岳丈的家门口,新婿下马,主翁迎入,拜谢后,在堂上就座。此时,岳母在家中为女儿梳妆打扮,并训以事夫敬老之礼。女儿出拜父母及亲属,然后以锦帛覆其面首,出门由亲属扶上彩车。新婿拜辞岳父母,出门乘车。婿乘马在前,彩车随后,陪迎者依次列队而归。到了婿家门外,主人迎出,命二青年妇人扶新娘下车,搀入新房。姑子入内,揭去新娘的面纱,让她坐下。些时,主人大宴宾客,一派欢庆气氛。主要以炸油香、摆撒和牛羊肉招待前来庆贺的客人。婚礼上还要请“唱把式”来唱“宴席曲”。娘家送亲的人多少不一,但必须是双数。一般送亲的人都要当天回去,只留两个陪新娘的人。陪亲人或是同辈,或是长辈,但必须是已婚女子,因为她们留下来主要是照顾新娘子,包括婚后的洗浴,梳妆打扮等。耍房即闹新房是回族婚礼仪式的一项重要内容,有的地区耍新郎新娘,而宁夏吴忠、平罗、同心等地区,则着重耍公婆。在新车到来之前,就给公婆脸上抹黑锅末,耳朵上挂红辣椒,反穿皮袄,戴上破草帽,上面插上鸡毛,倒骑在牛背上,或骑在长条凳上,被人们抬去站在门口迎接新车和新亲戚。在这种场合,众人可以不分老小,尽情快乐。(9)入夜玉成婚礼。当天夜即穆斯林一日五次礼拜的最后一次,又称“虎夫坦”(波斯语)或“尔沙伊”(阿拉伯语)后,媒人先让人搬一张案子进入新房,在新娘子面前放下,摆上菜肴点心,然后领新郎在新娘对面坐下,同新娘共进晚餐。用餐将毕,端上甜美的花露羹汤,以示新婚美满。餐后,搬去案子,端来盛着清水的“汤瓶”,令新婿新娘洗手、漱口。先由新郎洗漱,然后新娘洗漱。将新娘用剩下的水,洒在新房四隅。此时,主姑从亲族中请来年高德重而又通晓教典的人,向新郎新娘讲解注重教门和尊老爱幼的道理。此后,婆母入堂,新人并坐新床上,训以夫妻互敬互爱,白头到老的道理,并问以教典所应知之条例。最后,帮助新娘去掉头饰,放下帷帐,众人退出。忙乎了一天的婚礼,到此方告结束。(10)新娘拜见舅姑。次日清晨,鸡鸣而起,先洗过大小净,更换新衣,在房等候。娘家做好菜肴,送往婿家。请来婿家舅姑,新娘出见,敬献老人们用餐。舅姑家也备下饭菜,招待新娘。
  客家人的婚礼别具一格。迎娶的前一天,男方要用竹编“箩隔”(礼担),装上酒和鸡、猪肉、鱼、肉丸等食物,由媒人挑到女方家去,由女方用这一名叫“媒人菜”的食品敬祀祖宗,“报告”嫁女的消息。当晚便用它置办酒席,招待族中长辈和亲友,这叫“轿下酒”。结婚这天,新郎或亲往女家迎娶,或在家门前迎候。新娘出门,讲究颇多。旧时,新娘要在祖宗祠堂向列祖叩拜辞行后,方可罩上红锻盖头,踏着象征团圆的米筛,怀抱着据说能驱邪纳福的古籍《大学》或《论语》出门上轿。如今,新娘出阁不坐花轿,代之以小汽车、旅行车或拖拉机了。但是,新娘出门依然要怀抱一本农历通书,手擎一把雨伞―据说,这些都有驱邪逐祟的神力。这时,族中一位老妪还得用茶水和黄酒淋洒新娘的雨伞,并边洒边祝福道:“茶香酒香,积谷满仓,子孙满堂。”新娘就要辞别家园和亲人了,依依惜别之情难免会令她哭泣洒泪。但是,新娘一旦出门,在百步之内不得回头张望,以免日后有被婆家休妻遣回之虞。在媒人的引导下,浩浩荡荡的送嫁队伍中,前有吹吹打打的鼓乐队、手持一枝杉木枝(或榕树枝)在前清道驱邪的“拖着”者,和高擎新灯笼以喻新婚添丁的。4位手擎雨伞的伴娘则始终不离新娘的左右。还有抬嫁妆的、同行道贺的亲友以及新娘的弟弟妹妹―俗谓“老妹送阿姊,渐渐喜”,那是最喜庆的。但是,新娘的姑姑却万万不可送嫁,因“姑”与“孤”谐音,以避新妇不能生养子女而成孤老之嫌。按照习俗认为,“新娘大三天”,送嫁队伍途中遇见行人、官轿乃至皇帝出巡,都要避让花轿。但是,途经桥梁、水井、寺庙时,走在最前面的媒人要上前献上一束香烛和黄表纸,礼拜一番,向桥神、井神和寺庙神明祈安。如若迎娶途中遇见别地的送嫁队伍,为避免相互冲克,两位新娘要相互交换手绢,以示用手绢代替了冲克。或互相交换“拖青”的树枝,既可避冲克,又寓意多子多孙,这叫“换青”。倘若宗族中,在同一天有两家人迎娶新妇,俗谓先入者可早生贵子、家运昌盛。于是,这两家同宗兄弟不免为此而运用各种谋略,以求先入门拜堂。新娘一行在鞭炮、鼓乐声中来到婆家门前。过去,迎上来的新郎为避除带来什么邪秽,先要手持折扇打三下轿顶,再用脚撩起花轿的门帘,而后才手挽新娘出轿。他们双双进入祠堂时,千万不可脚踩大门门槛,以免不吉。如今致谢旧俗已改掉,但是,当新人进入祠堂叩拜祖宗和长辈时,只有公公一人端坐正堂接受礼拜,而婆婆和新郎的兄嫂及弟妹,全部避入菜园。原来,这是借“园”与“缘”谐音,希望这样能与新妇结下良好的缘分,和睦相处。拜堂之后,新娘由新郎牵入洞房,向吉而坐。不一会,贺喜的宾客涌了进来,新娘新郎立时向他们献烟敬茶,奉上糖果。洞房里,案桌上红烛(或灯盏)高照,以象征前程光明,添丁加口。桌上、茶几上摆放的一盘盘红枣、莲子、鸡蛋、糖果则寄寓着对新人连生贵子、生活甜蜜的祝福。不过,同是客家人,福建长汀城里人,喜欢把贴有喜字的柚子放在婚床上,借“柚子”与“有子”的谐音,祝愿早生贵子。而乡下人则把一个装满大米的米斗放在洞房里,斗上还放有尺子、剪刀、秤杆、算盘等,借以祈愿新郎新娘婚后精于经营,善于谋算,平安吉利,丰衣足食。
  有趣的是,梅县客家人结婚时,常在婚床一端放置一只精巧的小竹篮,篮里搁了一束红纸包卷的小草。这是新娘特地从娘家带来的,当天下午种于婆家的菜园里,以示从此扎根安家,长命富贵,于是人称“长命草”。有些新娘还从娘家带来一支柏树枝,于当日扔到婆家屋顶,以借其谐音,祝福“百子千孙”。晚上依俗是闹洞房,不过,客家人多在上厅堂闹房。族中兄弟子叔、亲戚朋友聚集一堂,让新郎新娘给宾客敬烟敬茶,说说恋爱经过,唱歌,跳舞……热闹而又文明的闹洞房,既让新郎新娘丢掉羞涩之情,和谐地开始新的家庭生活,又增进了新人与大家的情谊。晚上就寝前,婆婆照例要到洞房来,把摆于案桌的鸡蛋剥给新郎新娘吃。她边剥边祝福道:“卵子圆圆,养子中状元……”一对从娘家带来的公鸡、母鸡,用红绳子拴连着腿,放于婚床下面。它们被称为“子婆鸡”,是新婚夫妇凤鸾鸣和、传宗接代的象征,自然得好生喂养的。台湾客家人称这对“子婆鸡”为“带路鸡”。新婚第二天清晨,公鸡在床下啼时,新郎听后问道:“床底下怎么有鸡叫呢?”新娘答道:“天亮了,公鸡啼明,母鸡生蛋了。”新郎下床一看,果真下了个鸡蛋,不禁大喜:“生了,生了,这是好兆头,我们也会生的。”对这一习俗,当地人称之为“催生”。“新娘三朝大”。新娘起床后,嫂子给她端来了洗脸水。新娘洗漱之后,则要依礼将一个红包放在毛巾上,以表示对嫂子的感谢。不一会,新娘和家人围坐一起,用糯米粉做汤圆(客家人称“圆饭”)。不过。她只做9个圆饭便起身告辞―客家人喜欢九字,新娘借九与久的谐音,祝福家庭团圆,生活美满,天长地久。 引用:黎族婚嫁习俗定亲  
  倘若小伙子与姑娘情意相投的话,小伙子必须告诉家长,然后请两名媒妁。她们是善于言辞,见缝插针的。穿着漂亮的花桶裙,戴着崭新的精制斗笠。用两条新毛包头上四个要好的槟榔到女方家“查”(查即试探女方父母对此婚事的态度)若女方家长辈开毛贴吃槟榔,则表示同意,接着双方就可商定放槟榔的时间及议价。时间多定于农历六月或八月的双日,象征成双成对。
  媒妁分送槟榔看辈份,大的给吃,小的只好自己讨吃,有时小辈想吃槟榔竟把媒妁围得水泄不通。款宴时,女方家也只要两名妇女待客(忌寡妇)。桌上只四人、吃饭时讳忌掉筷,碰盘之类事发生。菜类多为双尾鱼(即尾巴开的鱼),一般不吃肉类。媒妁送来的600个槟榔中,40个是刻上形色多样的花纹,这是专送给父母,至亲的。
  媒妁分送槟榔看辈份,大的给吃,小的只好自己讨吃,有时小辈想吃槟榔竟把媒妁围得水泄不通。款宴时,女方家也只要两名妇女待客(忌寡妇)。桌上只四人、吃饭时讳忌掉筷,碰盘之类事发生。菜类多为双尾鱼(即尾巴开的鱼),一般不吃肉类。媒妁送来的600个槟榔中,40个是刻上形色多样的花纹,这是专送给父母,至亲的。
&& 结婚问日
  男方筹足资金后,便于农历十二月份,又派两名媒妁挑着一对鸭、两小坛米酒、八个槟榔往女方家“问日”(问日包括择日,议商品价)。一般情况下,还得交给女方家400至600元人民币,桶裙两套,戒指一只,百斤以上的猪一头,米酒八坛,待男方家许诺后,女方家方同意择定吉日, 多定龙、牛、马、羊双日。
 结婚、鸳鸯圆梦
  结婚的前天,男方家派人挑了上述议价物品给女方,第二天晚便算结婚日。
&&& 送女,娶妻均在晚上。一到下午男方家便派族内两名女青年带上槟榔,香烟,糖果到女方家迎亲(须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到)。一入晚,嫂或(堂表、嫂)帮嫁女梳妆打扮。完毕、女方姊妹或者表、堂姐妹簇拥嫁女抱头痛哭。哭声象征了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感怀。依依惜别,姊妹要天各一方。悲喜交加。此时,姐夫(或堂,表姐夫)从簇拥的姊妹中,把嫁女往外拉、两方争夺,哭声震天。姐夫也得拼命,若多个姐夫,便好办了。 一位出客堂,嫁女边哭边托着槟榔盘,让亲戚朋友吃槟榔。于是有两名或四名弟弟(表、堂弟)跟其后面。被一行乐队,敲敲打打送至男方村庄。一到村庄,新郎伴郎便对弟弟、嫁女鞠躬,连行三遍。嫁女一踏进门槛, 鞭炮轰响,接着便拜堂(须穿上婚礼专用长筒)、一般均在鸡叫前、拜堂完后,闹洞房,通宵达旦、此晚夫妻两个不能洞房花烛月,强熬强耐。天一亮,亲戚朋友便蜂拥而至。喝喜酒,约上午10点,夫妻还得回娘家, 到女方家问候父母,叫“回路”。
&& 婚礼结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姑姑 侄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