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长恨歌 白居易易的三首忆江南,用繁体写出来,没繁体的字用简体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13:04:20 && 人文贵州&&
将本文分享到:
&&& 忆江南词三首①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③。能不忆江南?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④,郡亭枕上看潮头⑤。何日更重游!
  &&& 其三
&&&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⑥;吴酒一杯春竹叶⑦, 吴娃双舞醉芙蓉⑧。早晚复相逢⑨! &&& &&& 注释
&&& ①忆江南: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体之一。 ②谙:熟悉。 ③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④山寺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 “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 ⑤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⑥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⑦竹叶:酒名。⑧娃:美女。 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⑨早晚:犹言何时。
&&&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下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T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赞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征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复乞外,历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秘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
&&&&&&&&&&&&&&&&&&&&白居易《忆江南》诗词三首赏析
您要打印的文件是:白居易《忆江南》诗词三首赏析
白居易《忆江南》诗词三首赏析
作者:&&&&转贴自:本站收集整理&&&&点击数:2074
&&& 《忆江南》三首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作者】  772-846 ,字乐天,太原(今属山西)人。唐德宗朝进士,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又为苏州(今属江苏)、同州(今属陕西大荔)刺史。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诗政治倾向鲜明,重讽喻,尚坦易,为中唐大家。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注释】  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②谙(音安):熟悉。 ③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品评】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这是白居易《忆江南》(三首)中的第二首。这首紧承前首结句“能不忆江南”,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开头,将记忆的镜头移向杭州。偌大的一个杭州,可忆的情境当然很多,而按照这种小令的结构,却只能纳入两句,这就需要选择和集中最有代表性、也使他感受最深的东西。就杭州景物而言,最有代表性的东西是什么呢?且看宋之问的名作《灵隐寺》:“……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浙江潮和月中桂子,就是杭州景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东西,而作者对此也感受最深。  何谓“月中桂子”?《南部新书》里说:“杭州灵隐寺多桂花。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别人也可能拾得。白居易做杭州刺吏的时候,也很想拾它几颗。《留题天笙、灵隐两寺》诗云:“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自注云:“天笙尝有月中桂子落,灵隐多海石榴花也。”看起来,他在杭州之时多次往寻月中桂子,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因而当他把记忆的镜头移向杭州的时候,首先再现了“山寺月中寻桂子。”这样一个动人的画面。  天笙寺里,秀月朗照,桂花飘香,一位诗人,徘徊月下,留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身看地,看看是否真的有桂子从月中落下,散在桂花影里。这和宋之问的“桂子月中落”相比,境界迥乎不同,其关键在于着一“寻”字,使得诗中有人,景中有情。碧空里的团圆明月,月光里的巍峨山寺和寺中的三秋桂子、婆娑月影,都很美。然而如果不通过抒情主人公的审美感受,就缺乏诗意。着一“寻”字,则这一切客观景物都以抒情主人公的行动为焦点而组合、而移动,都通过抒情主人公的视觉、触觉、嗅觉乃至整个心灵而变成有情之物。于是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意盎然,引人入胜。  如果说天笙寺有月中桂子飘落不过是神话传说,那么,浙江潮却是实有的奇观。所以,上句却说“寻”,不一定能寻见;下句却说“看”潮头,那是实实在在看见了。  浙江流到杭州城东南,称钱塘江;又东北流,至海门入海。自海门涌入的潮水,十分壮观。《杭州图经》云:“海门潮所起处,望之有三山。”这潮水,奔腾前进,直到杭州城外的钱塘江。《方舆胜览》云:“钱塘每昼夜潮再上,至八月十八日尤大。”就是说,每天都有早潮、晚潮,而以阴历中秋前后潮势最大。请看《钱塘候潮图》里的描写:“常潮远观数百里,若素练横江;稍近,见潮头高数丈,卷云拥雪,混混沌沌,声如雷鼓。”正因为“潮头高数丈”,所以作者当年做杭州刺史的时候,躺在郡衙里的亭子上,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壮丽景色。  这两句词,都有人有景,以人观景,人是主体。所不同的是:上句以动观静,下句以静观动。  “山寺 ”、“月”、“桂”,本来是静的,主人公“寻桂子”,则是动的。以动观静,静者亦动,眼前景物,都跟着主人公的“寻”而移步换形。然而这里最吸引人的还不是那移步换形的客观景物,而是主人公“山寺月中寻桂子”的精神境界。他有感于山寺里香飘云外的桂花乃“月中种”的神话传说,特来“寻桂子”,究竟为了什么?是想寻到月中落下的桂子亲手种植,给人间以更多的幽香呢,还是神往月中仙境,感慨人世沧桑、探索宇宙的奥秘呢?  海潮涌入钱塘江,潮头高数丈,卷云拥雪,瞬息万变,这是动的。主人公“郡亭枕上看潮头”,其形体当然是静的;但他的内心世界,是否也是静的?作者有一首《观潮》诗:“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不用说,这是他在“郡亭枕上看潮头”时出现的内心活动。但难道只此而已,别无其他吗?何况,仅就这些内心活动而言,已蕴含着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哲理,值得人们深思!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第三首,写的是苏州。吴酒一杯春竹叶,也许有人会说,竹叶青并非是吴酒啊,这是怎么回事呢?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时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类。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也许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吧。十多年后,他在洛阳,回忆起当年饮酒观舞,不禁叹道:“早晚复相逢?”。早晚,是当时的口语,意思就是何时。  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先说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再说修辞。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古诗词三首 忆江南
《忆江南》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唤起人们对江南绚丽春色的向往,反问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诗,更真切有力地表达了对江南的眷恋之情同时,词这种体裁在湘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是首次出现,选编这首词,意在使学生对词这种
《忆江南》问题探讨
古诗中的“江花”应该怎样理解? 疑问古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中江花该如何理解解答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中的江花,著名学者唐圭璋解释说是生长的春花,徐育民、赵慧文解释本句为江边带着晨露的红花是那样鲜艳,这时,朝阳把光辉涂在江花上,那花真是红胜火了其实,这里的江花应该解释为江边的花,这里的江不过是指出了一个地方
《忆江南》教案设计 词二首班级姓名一、看拼音写词语áúó屋头鸡éōī莲夺水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能不忆江南这是一个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三、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写在横线上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忆江南的作者是代诗人本首词写出了,表达了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清平乐是它的,它的作者是代词人,
多少恨, 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请分享到:
新学网友:
我智商还行,一下就下载成功了
新学网友:
下载这个课件,真不容易,还真需要点智商
中小学各版本语文课本中白居易的课文
1. 【】&&第2课&《》2. 【】&第一组&第1课&《》3. 【】&第三单元&第15课&《》4. 【】&课外古诗词背诵&&《》5. 【】&课外古诗词背诵&&《》6. 【】&第二单元&第6课&《》7. 【】&第七单元&&《》8. 【】&第六单元&第24课 古代诗词三首&《》9. 【】&第四单元&诵读欣赏 古诗三首&《》10. 【】&第二单元明月&&《》11. 【】&第五单元水&&《》12. 【】&第二单元&第6课&《》13. 【】&第五单元&第17课&《》14. 【】&第八单元&古诗诵读&《》15. 【】&第四单元&古诗诵读&《》16. 【】&第四单元&古诗诵读&《》17. 【】&第六单元&第21课 词两首&《》18. 【】&第一单元&第4课 古诗二首&《》19. 【】&第三单元&第9课 词二首&《》20. 【】&第二单元&第6课 古诗三首&《》21. 【】&第四单元&第15课 古诗三首&《》22. 【】&第八单元 山水花鸟&&《》23. 【】&第三单元 童趣&&《》24. 【】&第十单元 奥妙世界&&《》25. 【】&第二单元&第6课 古诗二首&《》26. 【】&第六单元&第18课 古诗二首&《》27. 【】&第一单元 童真童趣&快乐读书屋一 古诗三首&《》28. 【】&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屋一 古诗三首&《》29. 【】&第五单元&第10课 古代诗歌三首&《》30. 【】&第一单元&第2课 古诗两首&《》31. 【】&第三单元&第18课 古代诗歌五首&《》32. 【】&第一单元 读儿歌识字学拼音 古诗诵读&&《》33. 【】&第八单元 读课文查字典识字 (音序) 古&&《》34. 【】&第七单元 读课文边读边想 古诗诵读&&《》35. 【】&第五单元 读课文 提出问题 古诗诵读&&《》36. 【】&第二单元 古诗诵读&&《》37. 【】&第一单元 古诗诵读&&《》38. 【】&&&《》39. 【】&&&《》40. 【】&第五单元 古诗诵读&&《》41. 【】&第一单元 有家真好 每周一诗&&《》42. 【】&第三单元 寄情山水 每周一诗&&《》43. 【】&第一单元 春天来了&&《》44. 【】&第六单元 域外风情 每周一诗&&《》45. 【】&第二单元&第5课 古诗词三首(一)&《》46. 【】&第二单元&第1课&《》47. 【】&第六单元&第19课 古诗三首&《》48. 【】&第一单元&第3课 词两首&《》
新学网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您好,欢迎来到快乐学习
四年级古诗词:忆江南·白居易(三首其一),这首诗短短几十字,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
四年级古诗词:忆江南&白居易(三首其一)
  【诗歌原文】
忆江南(三首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诗歌译文】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光我曾经很熟悉。日出时,江边的红花颜色鲜艳胜过火焰,春天来了,江水绿如蓝草。能不想念江南?
  想要查看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中的古诗,请点击&&
  编辑推荐:
标签:【】【】【】【】
上一篇:下一篇:
更多关于&四年级古诗词:忆江南·白居易(三首其一)&的新闻
备注: 《四年级古诗词:忆江南·白居易(三首其一)》一文由提供免费提供。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否则因《》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
同步课程,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综合复习,增强学生对于综合考点的把握。
开课时间:2月23日-6月22日(共18节)【周日课程】介绍白居易三首《忆江南》词
介绍白居易三首《忆江南》词
《忆江南》是词牌名,原名《谢秋娘》,又名《望江南》。后来因为白居易用这个词牌写的词中有《忆江南》的句子,于是这个词牌就叫《忆江南》了。由此可见白居易这三首词对后世的影响。
《忆江南》三首词是这样写的:
江南好,风景曾旧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这三首诗,通过对祖国江南的美好回忆,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难忘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怀念和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白居易曾先后在杭州、苏州当过刺史。在任期间,他给当地人民办过不少有益的事情,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至今杭州西湖还有白堤,据说就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修的。在江南做官的这段生活经历,以及江南的绮丽风光,都给白居易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先看第一首:“江南好,风景曾旧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泛指杭州、苏州一带,点明回忆的地方。一个“好”字,不仅点明了江南风景的优美,而且饱含了作者深情的赞叹。我们从“江南好”三个字当中,可以想见诗人对江南的赞美、热爱和眷恋之情。随着诗人一声“好呀”的赞叹,也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引起读者一同欣赏下文描绘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动人景色。“风景曾旧谙”,“风景”二字紧承上句“好”字而来,说明是“好”的具体描写对象。谙,是熟悉的意思;“旧曾谙”,过去、以前就很熟悉。因为诗人曾经在那里做过官,对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都怀有很深的感情。“旧曾谙”一句,说明词中所写,是对江南的回忆。接下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互相对偶,匀称工整,音韵也很优美。这两句是对上两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具体描绘和说明。红日东升,光辉灿烂,在朝阳映照下,江畔的鲜花比火还红;春天来了,江水盈盈,它的颜色就像蓝草那样碧绿带青。江花,是江岸边的鲜花。蓝,这里指蓝草,它的叶子是提制蓝色染料的原料,作者在这里运用他的生花妙笔,选择了江南最为人熟悉而又最有代表性的景物——丽日、红花、春江、碧水——加以动人的描绘,先用比较法写江花红胜火,再用比喻法写江水绿如蓝,写得形象而真切,令人感到确实可爱。于是,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了一幅天清日丽、花红水碧,色彩绚烂、生意盎然的江南春景图。“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洋溢着诗情画意,构成了一幅令人神往的意境,成为描写江南春色的千古名句,常常被后人引用。这首词的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用了一个反问句。这一问,问得真好。因为在前面的写景抒情中,表达的感情不管是远怀,还是赞美,总之,千种情思,万句语言,都凝聚在这一反问中了。用的是问句,但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意思是说,我非常怀念江南,无限热爱江南。这样,就把感情表达得更加急切,更加强烈了。词的末尾用了这一个反问句,在文气上虽然戛然而止,但在意义上却很有余味,因为它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通过读者的联想,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思想内容,沟通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思想感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如果说第一首是回忆江南一带美好的春天景色,那么第二首就是回忆在杭州所经历的秋季活动了;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作者首先说最值得回忆,自己特别想念的就是杭州了。白居易在杭州担任刺史的时候,曾率领人民兴修水利,筑堤卫湖,又泄引湖水,灌溉农田。他离开杭州时,在《别杭州》一诗中写道:“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足见他是非常关心当地群众的生活的。诗人对杭州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里的为政生活,使他平生难忘,所以诗人说:“最忆是杭州。”一个“最”字,充分地体现和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接下来两句“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这是作者具体回忆在杭州秋游时的情景。诗人在杭州外出游览绝不止一次,也不限于一时一地。可是,诗人只选取深秋这个季节里两处有代表性的地方来描写:一是“山寺月中寻桂子”,一是“郡亭枕上看潮头”。试想,深秋之夜,月明中天,银光千里,万籁俱寂,在深山幽寺边,在皎洁的月色下,在婆娑的树影中,寻找桂花树上的桂子,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一个“寻”字,写出了作者当时的雅兴。相传杭州天竺寺在古代每年中秋有月中桂子从天空落下,白居易《留题天竺、灵隐两寺》诗中就有“宿因月桂落”的诗句。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所以解释为诗人趁着雅兴在月夜里寻找桂花树上的桂子,似乎更加合适。“郡亭枕上看潮头”,是写诗人在杭州郡守官署内的亭子间,在枕席之上观看钱塘江的潮水。郡亭,指虚白亭,在杭州郡守官署内。钱塘江的潮水是举世闻名的,钱塘江观潮是人们所乐为的盛事。特别是秋季,农历八月十五或十六日,潮水特大,壁立数丈,排山倒海,蔚为壮观。一个“看”字,写出了诗人的惬意心情。这首词的最后用“何日更重游”这样一个设问句收束,流露出诗人对杭州的无限眷恋之情,与开头“最忆是杭州”的“最忆”二字遥相关合。因为最值得怀念,所以总希望故地重游了。
第三首词是回忆苏州的游乐生活:
“江南忆,最忆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词的开头一句“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并不是说回忆吴宫是次要的,而是说其次最值得回忆的是吴宫。吴宫,这里指苏州。春秋时期的吴国,曾在苏州建都。苏州有馆娃宫,相传是吴王夫差的妃子西施住的地方,所人诗人称苏州为吴宫。苏州也是诗人白居易担任过刺史的地方,所以引起诗人的回忆。接下两句:“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春竹叶,是一种名酒。吴娃指苏州的歌女舞女。芙蓉指荷花,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比喻女子的美貌,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就有“芙蓉如画柳如眉”的句子。这两句意思是说,畅饮一杯苏州名酒春竹叶,欣赏着花容月貌、微带醉意的歌女的优美舞姿,此情此景,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在诗人的笔下,珍贵的名酒、芙蓉般的美女、优美的歌舞,构成了一派升平的盛况。最后一句说:“早晚复相逢?”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吴娃歌女的丰姿妙舞呢?且不管作者是否在粉饰太平,但从诗人笔下的这幅美好图景来说,确实是时时引人怀念的。
总的说来,白居易的这三首《忆江南》,是缅怀以杭州和苏州两处为中心的江南一带的美好景色和游乐生活的,每首可以独立成篇,但又各有侧重,联缀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可以看作是“江南三部曲”。三首“忆江南”,实际是三首“颂江南”。三首词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这也体现了白居易诗歌语言的特点。特别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一描写江南风光的名句,千百年来,广为传诵。今天我们欣赏这三首词,仍然能得到很好的艺术享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恨歌 白居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