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帝 势力战势力怎么买民居

从宏琳厝想到如何看古民居
既然难得来到福州,既然三坊七巷还在修葺中,感觉已经被破坏殆尽,修好了,也是全新的东西,是文化政客提升政绩的文化旅游重建项目,那就去80多公里远的闽清县坂东镇新壶村的宏琳厝,其光辉的荣耀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单栋建筑古民居,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央视曾经拍摄过一个纪录片[祖屋],在国外拿了大奖。如今,仍有家族后人居住,且各自为政,各收各的小门票。
走过许多古民居,从一个门洞进,又进一个门洞,门槛一个比一个高,除了感叹大,真不明白,有人会把家弄成一个迷宫。每个房间都各有用途,除了雕梁画栋,老式雕花家具,等等,对一个匆匆过客而言,除了惊叹,就是感叹。两个小时很快消磨掉了,回来后,提笔想记录什么,发现什么都没有印象,反而对于这次旅游行为颇有感慨。
所谓民居,更确切地描述,是商贾豪宅,并非是真正的百姓居所。真正小民百姓居所,百年之后,荡然无存,即便幸存,定是改造强拆对象。遍寻中国大地之上成为旅游热点的所谓民居,当你一脚迈进高高的门槛,正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进了有钱人家势力范围。有钱人不也是民吗?是或不是。在中国晚清至近现代,多为乱世。乱世中活下来已属不易,乱世中依然能聚敛财富,不和官场有点公关交易,难上青天。平遥的晋商,得益于清庭帮衬;慈禧一怒,立马衰败。一个民居,是权与钱的交叉聚点。
从审美的角度看,这些古民居,有着非常繁复的雕刻和装饰,是中国古代留存下来建筑艺术的宝贝。但从另一面看,这些民居,多为砖木结构,其主体结构是木材,砖石为辅。中国人擅用木材,在梁思成的中国古代建筑史讲到,中国人将木材发挥到了极致,斗拱是中国建筑艺术标识。中国人对石质力学毫无概念,很多木结构建筑无法长期保存下来。木之特性有如国人性格,能屈能伸,能雕琢,能独立,能契合,能挑大梁,能为小椽,很中庸,很小众,因为能大量消耗森林资源的不是真正的百姓能做得出来的。晚清时,紫禁城大量用红木建宫殿,导致国中至今没有一颗成才的料。等到钢筋水泥的文明时代到来,才解决了百姓的居住问题。现代建筑,无论坚固度、防潮、防风、保暖、采光、卫生,如防止白蚁侵蚀,抽水马桶,等等,其舒适度远胜于老房子。古民居,是一个漫长古代过去的美,美得凄凉。梁思成的建筑史只有宫殿和庙宇,没有民居,有多少人是住在庙堂或紫禁城里。
宏琳厝门口立碑,大致是表彰纪录片[祖屋]的创作人员。这事有点颠倒,应该是剧组人员向这古民居献花或献礼,没有祖上留下的这份遗存,你的镜头往哪对焦。某些时候,央视也好比高官或领导,幸临地方,地方小民感激涕零,能不立碑吗。
游客都是匆匆的过客,惊叹Long long time
ago,有人家就住那么大的房子,七大爷八大姑或和睦相处,或勾心斗角,但人丁兴旺是肯定的,富人享有更多的生育权利,富人香火不断,其人其字万古流芳。所以,在此给游古民居的游客一个建议,什么也不要买,那些介绍类的纪念品,多修饰掩盖很失真;那些导游的背书,左耳进,右耳出,因为他们的核心主题就一个,瞧瞧人家多有钱,同时脸上露出毫无掩饰的羡慕。
&& 附图为佐料
宏琳厝全景,左右两边还有些辅助建筑
堂屋气宇轩昂,先人在此,赶快下跪
屋檐的造型有些特别
砖石雕刻十分精美
楼上闺房的窗阁
新修补的雕刻
金子多在石上发出特别的声音,家用必须品:试金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今日: 1|昨日: 0|帖子: 3186|会员: 95786|欢迎新会员:
主题: 5, 帖数: 18
主题: 2, 帖数: 2
主题: 2, 帖数: 739
主题: 1, 帖数: 3
主题: 1, 帖数: 4
主题: 1, 帖数: 2
主题: 2, 帖数: 21
主题: 1, 帖数: 2
主题: 13, 帖数: 1515
主题: 22, 帖数: 41
主题: 2, 帖数: 175
主题: 3, 帖数: 638
主题: 1, 帖数: 10
主题: 16, 帖数: 16
- 总计 24 人在线
- 最高记录是 598 于 .
Powered by-人民网主站检索
<body onload="init('
新闻全文新闻标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皇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