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电视剧的几大重臣有哪些?

&&社区主版&&拍客&&军事&&社会&&财经&&娱乐&&文化&&文学&&生活&&城市&&汽车&&大杂烩&&站务
杨坚篡位,隋朝建立泪痕春雨    因为周宣帝打击、压制皇族成员,所以让皇族势力变得衰弱了。在这种背景下,杨坚作为杨氏家族、独孤氏两大家族的代表人物,又是周宣的岳父。在北周帝国的影响自然是越来越大了。    后来,周宣帝五个皇后并立,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加强宫廷力量,并且分散军政大佬权力的一种举措。    皇帝宠爱众多女人,这通常是源于情欲的原因。但是,皇帝给予众多女人皇后的称号,通常都不是因为简单的情欲。因为,这里面通常总包含着太多的政治因素。    因为一个女人成了皇后,意味着她宫廷内的地位上升了;因为一个女人成了皇后,意味着她的家族地位上升了。如果后宫出现好几个皇后,意味着后宫的权势分散了;如果皇帝有好几个皇后,也意味着外戚的权势分散了。    周宣帝满打满算,当了不到两年皇帝,就死了。而五后并立,也就一年多时间,周宣帝就死了。从某种意义上,五后并立只是一种未完的、也比较怪异的权力布局。如果周宣帝再活一段时间,会是什么结果,我们无从知道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周宣帝再活一段时间,杨坚的权势肯定会受到削弱。    因为,后宫出现五个皇后,杨坚的女儿在后宫的地位,自然会下降的;而杨坚凭借外戚身份获得的权力,自然也会下降。    更主要的是,与此同时周宣帝还让自己儿子继承了皇位,自己到幕后当了太上皇了。而周静帝(周宣帝的儿子)是朱皇后的儿子,不是杨皇后的儿子。这显然意味着,杨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再次下降了。因为,杨皇后不是小皇帝的生母,后宫又有四个皇后与她并立,你说她的权势能有多大?    而且周宣帝死后,北周的权力中枢可以由郑译、刘昉等人操纵,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周宣帝也是想渐渐把权力移入宫廷之内的。    郑译、刘昉都不是什么太了不起的家族背景,在周宣帝死后,却可以左右帝国大局,主要是因为他们受到周宣帝的信任、重用。这种人成为帝国主要权力者,通常就意味着帝国的权力进入了宫廷之内。    但是,周宣帝当皇帝后,满打满算不到两年就死了(公元578年6月继位,公元580年5月死),而他的儿子只有八岁。所以这个未完的、怪异的布局,就变得漏洞百出了。    如果周宣帝没有清除宇文皇族的强势亲王,估计也轮不着杨坚篡位。但是,皇族势力受到了打击,杨坚的地位自然突显出来了。    如果周宣帝没有早早死掉,杨坚可能也无法篡位了。因为,五后并立的格局,很大程度上就是针对杨坚的。而且,从当时情形去看,皇权正处于上升阶段,贵族势力正处于下降,所以杨坚能逃脱周宣打压的可能性并不大。    但是,周宣帝突然死亡,让杨坚终于抓住了机会。    当然了,周宣帝与杨坚之争,无论谁胜谁败,并不会真正改变历史的大方向。因为,北朝对南朝已拥有了压倒性的优势,而且豪门贵族的影响力正在渐渐削弱,所以周宣帝国只要巩固了皇权,自然也有机会统一天下。    当然了,对周宣帝最大的不利因素在于,他的父亲周武帝,曾全力打击佛教。在佛教势力根深蒂固的背景下,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惊人的。虽然这种内容,只是在正史之中隐隐约约的流露出来。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佛教势力受到这种打击后,是绝不会善罢干休的。    不过这种负面影响,如果周宣帝处理得当,应该也有机会改善的。因为,从前拓跋焘也曾全力打击佛教,后来拓跋焘及其的继位者,不断调整宗教政策,让皇权仍然可以与佛教并存了。    换而言之,只要周宣帝不是僵硬的执行宗教政策,并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走向失败。    总的来说,周武帝极端的宗教政策,是有利又有弊。因为,周武帝灭佛,让帝国可以控制的人口、物资明显增加了;甚至而言,这是周武帝征服北齐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为帝国制造的潜在敌人,也是数不胜数的,甚至而言,这也是杨坚可以成功篡夺宇文家族的重要原因。    如果帝国的权力中枢,由几个德高望重的人控制着,估计也轮不到杨坚篡位。但是,因为郑译、刘昉缺乏足够的威望、实力,所以在周宣帝死时,他们虽然拥有左右帝国的影响力,却很快就沦为杨坚的附属了。    周宣帝临死前的北周帝国,实际上与秦始皇死时的秦帝国非常相似。第一、皇族势力衰弱;第二、他让帝国权力渐渐移入内廷,使军政大佬都很难接近帝国权力中枢。    在这种背景下,控制内廷的权力者,与权臣联手,很快就控制了帝国中央政府。    我们知道,秦始皇死后,秦始皇的亲信(赵高)与权臣李斯,拟定了一份有利于他们的遗诏,于是他们迅速的控制了帝国中央政府。    周宣帝死后,同样是周宣帝的亲信(郑译、刘昉)与权臣杨坚,拟定了一份有利于他们的遗诏,于是他们迅速的控制了帝国中央政府。    如果帝国的权力,没有移入内廷,皇帝的亲信,就无法随意更改皇帝的遗诏。更无法和某个权臣联手,就可以轻易的控制了帝国。    赵高、李斯处于有利的位置后,马上对秦始皇的子孙,进行了残酷的打击。    杨坚控制权力后,马上开始密谋削弱皇族势力。    如果皇帝没有人为的削弱皇族势力,内廷与权臣联手后,也无法真正控制中央政府的。因为,如果他们密谋控制帝国中央政府,就会受到皇族势力的迎头痛击。但是,在皇族衰弱的背景下,皇族面对内廷与权臣的这种行为,不要说借机生事了,就是想自保都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赵高、李斯控制秦帝国后不久,整个关东地区,很快就处于失控制之中。    杨坚控制帝国后,整个关东地区,也是马上就处于失控的状态。    赵高、李斯沙丘之变后,因为陈胜吴广振臂一呼,于是整个关东地区,很快就被叛乱势力控制了。    杨坚取得执政地位后,因为尉迟迥振臂一呼,整个关东地区,也很快被叛乱势力控制了。    如果有什么不同,只是秦末的关东失控,是秦帝国体制之外的力量,打着反抗暴秦统治的旗号进行叛乱。    北周灭亡时的关东失控,是周帝国体制之内的力量,打着保卫皇权的旗号进行叛乱。    当然了,最大的不同是。赵高、李斯的联盟很快破裂,最后以赵高火并李斯结束。而且关东的叛乱愈演愈烈,最后秦帝国灭亡了。    郑译、刘昉与杨坚的联盟,因为从开始起,大家就认可了杨坚的主导地位,所以这个联盟一直保持着巩固。而且,他们很快就把关东的叛乱彻底平定了,当然了,结果也是周帝国灭亡了。    杨坚能迅速平定关东的叛乱,主要原因大约有两个。    第一、周武帝强有力的控制着帝国,周宣帝在帝国为所欲为,让人们感觉到,在当时的背景下,似乎无法建立一个帝位虚立,大家联合执政的格局了。西魏时代,皇帝只是一个摆设,下面是宇文泰为代表的几大贵族联合执政。北周初期,也是宇文氏皇帝当一个摆设,下面是宇文护为代表的几大贵族联合执政。这种格局,一共维持了39年(533年,宇文泰拥立元修为帝,572年周武帝杀死宇文护)。    周武帝夺权成功,马上开始乾纲独断;关键是周武帝死后,周宣帝继位,依然是乾纲独断。这似乎证明,贵族政治的辉煌时代已结束了。    以前,可以实现贵族政治,大约是因为贵族的权力比较集中,几个实力巨大的大佬在限制皇权时,相对容易实现联合。但是,后来众多大佬的去世,他们子孙虽然保存了他们的权力,但是显然意味着权力分散了。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想联合起来控制一个皇帝,似乎有些困难。    当然了,更往深究其原因,则是因为随着生产力的缓慢发展,渐渐实现了某种质变。换而言之,因为中央政府直接渗透的范围越来越广,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所以几大豪门贵族操纵帝国的格局,似乎已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在这种背景下,周武帝遂可以夺回皇权,并且可以强有力的控制着帝国。当然了,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周宣帝继位后,依然是拥有实权的皇帝。    当杨坚在郑译、刘昉的支持下,大权独揽时。人们自然觉得,为了限制杨坚篡位,而大动干戈,实际上有些不值得。因为,就算把杨坚压制住了,领衔打倒杨坚的人,未必就会比杨坚强到哪里去。    这实际上,就如刘裕、刘义隆,相继成为强势皇帝后,南朝对乱臣贼子篡位,变得越来越无动于衷一样。因为,大家对利用尊崇皇帝,建立一个贵族联合执政的格局,变得越来越没信心了。在这种背景下,他们面对乱臣贼子篡位,通常都是报着管他狼吃狈,还是狈吃狼的态度。于是,乱臣贼子夺取皇位变得越来越容易,而且也很有人愿意用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谴责他了。于是,整个南朝,乱臣贼子层出不穷,皇位的世袭制,几乎已是变相的废除了。    杨坚篡位时,大约也是如此的。所以,在杨坚之心路人皆知的背景下,在北周的核心地区(关中地区),竟然没有人公然反对杨坚。    第二、反对杨坚的力量,虽然一时风起云涌。但是,他们都集中在北周征服的地区(从前北齐、梁帝国的地盘)。事实上,从前北齐、梁帝国地盘的军政长官,似乎除了并州总管李穆、幽州总管于翼外,都加入了声讨杨坚的行列。    但是,这种反抗,似乎注定是缺乏力量的。    因为,关中之外的地区,都是北周征服的地区。尤其是北齐故地,三四年前,才被北周征服。你在这种地方,打着保卫北周皇帝的旗号,反抗权臣篡位,本身就是缺乏号召力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是北齐的臣民,你的国家三年前被敌国灭亡了。现在,敌国本土发生叛乱,你会积极保卫他们的皇帝?这似乎是有些不可思议的。处于你的位置,你肯定会觉得,管他们是狼吃狈,还是狈吃狼呢!换而言之,谁当皇帝,关我们什么事?    当然了,从这里,我们大约也可以看出来,周武帝在灭掉北齐后,对北齐皇族进行灭绝性屠杀的原因。因为,从前符坚灭掉前燕,因为重用慕容家族,所以帝国出现危机时,整个前燕故地马上就脱离了帝国的控制。    如果周武帝用怀柔的政策对北齐皇族,当北周帝国出现混乱时,北齐故地恐怕也会随时脱离帝国控制的。但是,周武帝也许没有想到,他灭绝了北齐的皇族,只是使杨坚夺取北周权力时,变得更加容易了。    因为豪门贵族的衰弱,让关中地区(北周的故地),缺乏反对杨坚篡位的足够动力、实力,因为关中之外的地区,缺乏保卫北周皇权的足够动力、实力,也缺乏脱离北周统治的足够动力、实力,让反叛者难以从当地汲取到足够的力量。    所以,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杨坚只用了四个月时间就平定了。    在平定地方反对力量的同时,杨坚也开始铲除宇文诸王了。周宣帝刚死,杨坚就把宇文家族有影响力的王爷,都骗回了帝国都城。现在,据说这几个王爷,都阴谋杀害杨坚,所以全被杀掉了。    公元581年2月,杨坚称帝。    此时,据周宣帝死,不过9个月的时间!也难怪人们都说,自古得国之易,没有比杨坚更容易的了。    杨坚在周宣帝死后,才取得执政的地位。但是,9个月后,就登上了皇位。    甚至从周武帝死算起,杨坚也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当了皇帝。    北周帝国的灭亡,是因为北周似乎也进入了南朝的权力格局。    换而言之,因为贵族势力渐渐分散,所以,军政大佬对建立一个皇权衰弱,众多军政大佬联合执政的格局,已丧失了信心。在这种背景下,他们似乎懒得把什么忠君思想,当回事了。换而言之,谁当皇帝不是个当,忠于某个人、某个家,实在有点迂腐。更主要的是,老话早就说旧了,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代表天下人利益的人,才配执掌天下。    在这种背景下,权臣篡位变得比较容易了,至于从法理上,他们受到的压力变小了。比如,曹操、司马懿从来都没有当过皇帝,更没有杀害过皇帝;他们的后代虽然篡位了,也没有对从前的君主斩尽杀绝。但是,在后世就是一个乱臣贼子的代名词,就是一个欺负孤儿寡母的代名词。而东晋、南北朝时期篡位的乱臣贼子、杀害皇帝全家的乱臣贼子,数也数不过来,但是,从来没有人真正谴责过他们。    比如,周宣帝刚死,杨坚就迫不及待的欺负孤儿寡母,更把皇帝全家屠杀殆尽了。    人们在说起杨坚时,好像最多的印象就是开国皇帝,而很少把他们当成乱臣贼子的代名词。我无意强调隋文帝杨坚乱臣贼子的身份,我只是想说,人们当时对乱臣贼子篡位,已表现的非常坦然了。    杨坚的历史地位    在传统的中国史书上,杨坚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至少在普通人的印象,如果中国帝王大排队,杨坚肯定无法进入前五名;甚至能不能进入前十名,也难说的很。    因为,关于杨坚的历史,多少有些平淡;而南北朝的历史也比较乱;所以,普通读者恐怕连杨坚的基本历史背景都搞不清楚。所以一说杨坚,普通读者大约只知道,他以篡位的方式开创了隋帝国,而隋帝国二世就亡了。    后来,隋文帝的历史地位突然提高,主要是因为外国人在研究中国历史时,认为隋文帝是结束中国三百年分裂、动荡的标志性人物。所以,就赋予了他非常高的历史地位。我看过好几个版本的世界百名伟人排行榜,而隋文帝通常都是榜上有名。    其实呢?这是因为外国人研究中国历史的视角,与中国人研究中国历史的视角,是非常不同造成的。    比如,如果没有外国人的历史观传到中国。你让中国人说影响中国历史的标志性人物。恐怕谁也不会想到蔡伦、毕昇。因为,这是哪跟哪的事啊?这两个人物,在现在的中国,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但是在鸦片战争前,知道这两个名字的中国人,实在可以称得上博学了。因为,这两个人实在太无名了。    杨坚的历史地位,传统的中国历史一直都低估着;当然了,外国的历史书似乎也太高估他了。    总的来说,每段历史都是众多主观、客观因素共同促成的。一个人想成为伟大人物,必须得出生于一个恰当的时间段里,而且还得生于一个恰当的环境里;否则他再有本事,也无法影响历史的。    比如,秦始皇如果出生于平民家庭里,兼并六国的人,肯定就不是他了。因为,在过去的百年历史里,所有的秦王(或秦国执政官)都领导着秦国,一直不间断的蚕食着六国。秦始皇不过是继承了这种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做了最后的一推。    如果刘邦早生上二十年,他肯定也没有机会统一天下了;因为他恐怕没有等到天下大乱,就在沛县以一个亭长的身份死了。    比如,曹操、刘备、孙权都非常英雄。但是,结果呢?三个人都是折腾了一辈子,也没有统一天下。最后统一天下的人,竟然是司马炎。    再比如,五胡乱华开始后,整个时代那是英雄辈出。但是,谁也无法实现中国的统一。而最后统一天下的人,竟然是杨坚。    司马炎与杨坚,那都是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整个历史大局,进行了最后的一推。    其实,秦始皇也是如此的。只是从秦始皇继位时的天下形势去看,似乎并没有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刻。因为,虽然在秦国一百多年不间断的蚕食下,秦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已没有人能抗衡了。但是,六国的综合实力依然不可小视。但是总的来说,秦国统一天下,那是秦国几代人不间断扩张的结果。    而司马炎、杨坚当皇帝时,整个天下的统一,似乎就差那最后的一推了。因为,当时的天下,只有东南一隅之地还未纳入帝国版图。司马炎当皇帝时,就等他去征服东吴了;杨坚当皇帝时,就等他去征服陈帝国了。    只要我们翻开历史地图册就会发现,东吴与晋帝国;陈帝国与隋帝国,那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就是翻开历史书看两国的兵力、人口,那也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在这种实力对比下,征服敌人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但是,不论怎么说,杨坚都是一个历史时代的标志性人物。因为,中国历史经历了三百年的分裂,是在他的手里再次实现了统一。更主要的是,影响中国上千年科举制度,也是在他手里开始出现推广的。   分享到微信文明上网 文明发言 快速回复:删除发表回复 我知道了,下次不用再提醒
给本贴内容评分:12345678910&平均得分:0.0分, 共0人评分
回复置顶区
对本帖发表观点:
级别:少尉
积分:4543
秦朝的灭亡,怎么成了赵高和李斯的联合篡权了?明明是秦二世自己的问题,赵高的说辞才有了意义,当秦二世同意奏折先由赵高处理之后,才有了指鹿为马,没有二世的许可,赵高敢杀李斯吗?当一切都已经成为现实的时候,秦二世质问赵高盗贼之事,才有了赵高派人击杀二世!陈胜吴广起义,是秦始皇政策延续之下发生的必然事件!——当然,二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诛杀自己的兄弟,诛杀朝中重臣,是一个原因!——然而,二世闻盗贼则怒,才是起义军做大的关键!
级别:太守
积分:28395
谁能够推动统一,谁能够使社会趋于稳定,谁就是顺应潮流,谁就是英雄!
中华站内短信
(中华网社区)
系统提示:请勿轻信中奖、汇款信息
中华站内短信
对&&添加关注
系统提示:请勿轻信中奖、汇款信息
&图片加水印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
&图片加水印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 第A13版:旧闻
装好人使暗箭干掉了“荒淫”太子等时机成熟再把老爸给“咔嚓”了
隋炀帝继位始末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的第二个儿子。本不应该他来继承皇位。  原本,隋文帝是一心想让杨广的哥哥,也就是太子杨勇来继承皇位。为了让太子杨勇成才,隋文帝在杨勇身边安插了诸多名臣谋士。如太子太师观国公田仁恭、太子太保武德郡公柳敏、太子少傅济南郡公孙恕、太子少保开府苏威。这些人在辅助太子过程中都起了一定的作用。后来,隋文帝又把朝廷重臣李纲推荐给杨勇。隋文帝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杨勇以后能不负自己所望,撑起大隋江山万万年基业。  隋文帝还让杨勇参与军国政事。这个时候的太子杨勇,是颇得隋文帝信赖的,杨勇常在诸多事情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可是,对于很多事情,杨勇只有“参”的权力,却没有“决”的权力。 “决”的权力都掌握在隋文帝手里。并不是杨勇没有能力,而是因为太有能力,让隋文帝不放权力,他始终将大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事必躬亲,上至吏治得失,下至民间疾苦,隋文帝无不留意。他既想让儿子管家理事,却又大权不放,作为太子的杨勇怎能不感到痛苦?  公元594年,又发生一件事,齐州发生灾荒,刺史卢贲借机抬高米价,大发横财。隋文帝大怒,将其除名为民。杨勇跟父亲说,卢贲一直跟随您,此人有佐命之功,倘若这样废为平民,其他功臣该如何想?  隋文帝大怒,训斥杨勇,说卢贲狡诈至极,不可不废,你替他求情,难道他曾经跟你很熟吗?  卢贲事件让隋文帝觉得,杨勇的太子之位稳如泰山,他迟早要做皇帝,何必要现在急着“干预”政事呢?而杨勇虽身为太子,又被隋文帝美其名曰:参决政事,但在隋文帝皇权的巨大阴影下,其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放下隋文帝和太子杨勇之间的矛盾,再来看看杨勇之母独孤皇后和隋文帝的关系。她的建议常对隋文帝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同时她的嫉妒心也旷古绝今,她不但对自己的丈夫隋文帝宠幸其他女子大加干涉,而且在隋文帝面前恶毒攻击朝中纳妾的大臣。在皇后看来,太子杨勇贪恋女色已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率性的杨勇曾指着母亲的侍女说,这些都是我的。独孤皇后非常生气,当时,恰好杨勇正妃元氏暴死,独孤皇后借机说,这肯定是杨勇毒死的。在这位母亲看来,太子的品行和品德不能一统天下。  隋文帝当时还没有废黜太子的意思,但独孤氏总是吹枕头风,而且是直指太子品德劣行,隋文帝就不得不重新考虑太子杨勇的未来。  就在杨勇太子之位出现危机的时候,隋文帝的次子杨广跳了出来。  杨广有沙场临战的功业和威德,也有缜密运筹的心机,更有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阴险。在皇位的巨大诱惑前,杨广是决不心慈手软的。他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知道若想日后登基,就得夺得太子的位置。而要坐上太子之位,则需要父皇母后的信赖,以及亲信党羽的辅佐。杨广在自行制定了争夺皇位的策略后,便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  杨广的第一步是想尽办法博得父皇母后的欢心。隋文帝和独孤皇后一向倡导勤俭持家,不喜欢奢华。尤其是独孤皇后最恨的是用情不专的男人,她常常斥责那些宠爱姬妾之徒。杨广对此了如指掌。他非常注意检点自己的行为。他先是褪去华丽衣服,身着粗衣,接着把琴弦弄断,造出一副远离娱乐的假象。  骨子里,杨广是一个纵情、喜好女色的纨绔子弟,在他的私宅中豢养了无数绝色美女,但为了讨好母后,他明里与妻子同出同入,暗地里把他与其他女子所生的孩子全部掐死,不留一个活口。他的屋子里没有一件珍奇的摆设,堂前的孩子都是正妻所生,侍奉的几个下人也都是布衣装束,面目憨厚。厨房里也无山珍海味。隋文帝见到以后,心里非常高兴。连连称赞杨广温良恭俭,独孤皇后也夸奖儿子不近女色,可堪大任。  杨广在父皇母后面前树立正人君子的高大形象的同时,一直在巩固自己的势力,他结交了宇文述、郭衍、杨约、杨素等大臣。  有一回,杨广代替隋炀帝视察兵营,恰逢天降暴雨,兵卒们在雨中操练,有个人举起了一把油布伞为杨广遮雨。杨广一把推开说:“士卒们都在雨中淋着,我怎么能自己躲在伞下呢? ”  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被传为佳话。不仅隋文帝欣喜不已,大臣们也都对杨广充满了钦佩与敬重。杨广则让他们时常在隋文帝和独孤皇后面前诋毁杨勇,颂扬自己。如此一来,隋文帝就时常拿杨勇和杨广对比,对杨勇更加失望和厌恶了。这时候,隋文帝便已经动了废黜太子的心思,但是前朝各代的历史证明,废长立幼,于国不利,废黜太子的决策必须要慎之又慎。  于是,杨广开始诋毁哥哥杨勇。说起来,太子杨勇还真不是杨广的对手。杨勇的性格直率粗莽,胸无城府,丝毫没意识到杨广的险恶用心。从这一点来说,他缺乏一个帝王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杨广对杨勇的性情、癖好也了解得很透彻。每次他外任回都,都要悄悄给太子送去锦衣、美女和珍宝。而太子杨勇傻乎乎地全都一概收下,毫不客气毫不遮掩,哪里想到这是弟弟勾引他犯罪?他每日身着华服出入,在府中纵声歌乐,与不同的女人生了十几个孩子。  杨广将这些事情都告诉给隋文帝。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对杨勇越来越厌恶了。隋文帝常常对独孤皇后说:“太子品行顽劣,而广儿却仁孝恭俭。  此时,杨广开始了进一步的行动。他派杨素去刺探太子杨勇方面的动静。杨素奉命来到东宫,在厅外休息,杨勇感到危机来临,本来心情就很坏,一见到杨素就破口大骂。于是杨素去见隋文帝,将太子杨勇的狂躁和不满情绪转述,而后对隋文帝说:太子恐怕有变!  独孤皇后这时候也派人去杨勇处打探。杨广又将独孤皇后的人都收买了,这些人回到独孤皇后那里,也大肆渲染说杨勇恐怕要造反。  独孤皇后当即向隋文帝通报。于是,隋文帝派人时刻监视东宫的动静。惶恐心焦的太子杨勇,此时竟让巫师来算命,巫师说隋文帝十八年有一个坎,期限就快到了。这事被人报告给隋文帝,隋文帝想,这是太子想要让自己快死或者快退位,否则他就要造反。  隋文帝认为儿子大逆不道,立即下令禁锢太子和东宫所有人,并让杨素严加审问与太子往来的部分大臣。几天后,杨素拿出来确凿的罪证,隋文帝下令搜索其他证据。杨勇宫中自然少不了他平时喜好之物,比如马匹,比如火燧。马匹当然是造反时士兵的坐骑,火燧是晚上造反时用来照明的。在造反的性质定论下,任何物件都可以成为罪证。  公元600年11月2日,隋文帝派使者去唤杨勇,要他前往武德殿。杨勇到了武德殿,隋文帝让内史郎薛道衡宣读了废太子诏。  这份诏书中所列废太子理由有二:第一,杨勇的生活奢侈腐化;第二,亲近小人,委任奸佞。第一条和别人没有关系,但第二条就和东宫的官员有关了。于是,隋文帝在将杨勇太子位废掉的同时,又将东宫太子左庶子唐令则、太子家令邹文腾处斩,与杨勇常往来的左卫率司马夏侯福、前吏部侍郎萧子宝、前主玺下士何竦、典膳监元淹和左卫大将军、五原郡公元F均被赐死。随着这些人的被处斩,以杨勇为东宫的存在了二十年的东宫势力从此消失,杨勇的弟弟杨广被立为太子。  杨广的阴谋得逞了,他终于取得了皇位的继承权,接下来,他就等着父皇驾崩了。可须发花白的隋文帝身体格外硬朗。要知道,杨广装假已经很久很辛苦了,他渐渐耐不住性子。有一次入宫途中,杨广看见前面走过一位美貌佳人,无比妩媚,杨广知道这是父皇最宠爱的宣化夫人。眼见她进了一座偏殿,杨广也疾步跟着进去。宣化夫人见是太子杨广,也没疑心,只是粲然一笑,请他入座。这一笑可把杨广撩拨得失去了理性,他毫无顾忌地向宣化夫人扑去。  宣化夫人将自己被太子羞辱的事儿告诉了隋文帝。隋文帝大怒,他万万没想到,杨广竟然这般无耻。这时候,隋文帝开始对杨广这些年来的行为产生了怀疑。他诏令大臣草诏,让废太子杨勇前来议事。  杨广是何等精明的人,他之所以敢强暴宣化夫人,是因为他已经具备放肆的资本。这宫里宫外,都是他的人。纵然是隋文帝,也根本奈何不了他。  隋文帝已经没有机会废掉杨广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一方手巾蒙住了他的口鼻,使他窒息而死。大隋朝的开国皇帝就这么命赴黄泉了。  杨广登基后,马上露出了他荒淫奢侈、阴狠毒辣的面目,他先是杀掉了所有的胞弟,而后大兴土木,修筑宫殿,将大隋朝糟蹋得千疮百孔,使隋朝以一个短命王朝的名目载入史册。  (据 《历史罪》 作者:罗杰.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打开微信扫一扫
孔网客户端
安卓版苹果版扫描下载
【正版】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上下册套装附赠百家讲坛节目光盘)套书不单卖
(货号:JX-26)
开&&&&&&本:
页&&&&&&数:243页
字&&&&&&数:
I&&S&&B&&N:2
售&&&&&&价:18.48元
原书售价:59.6元
品&&&&&&相:
运&&&&&&费:北京市丰台区
挂号印刷品:6.00元
上书时间:
购买数量:
(库存4件)
商品分类:
详细描述:
【图书描述】:本书讲述了杨坚在建立隋朝之后,两次平定后陈,统一了中国,正确处理了和突厥的关系,之后励精图治,再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列举措,使国家出现了盛世景象。但是之后太子被废,骨肉相残,大臣被诛废,隋文帝本人也任情枉法,隋朝因此出现了“乱亡之兆”,一代隋文帝在史说的纷纭中辞世等相关内容。【编辑推荐】:国内首部颠覆性解读误读最深之大隋王朝权威力作  2011年最强人气主讲人蒙曼  深入揭秘隋文帝成功上位的历史密码  &大隋风云&再现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  一个人性真实的杨坚!【内容简介】:  西方权威学者迈克尔&H&哈特认为,在中国,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两个皇帝,第一是秦始皇,第二就是隋文帝。但是从他们的功绩来看,中国最伟大的皇帝无疑是隋文帝杨坚。  他第一次实现了中国大范围内的多民族的统一;他首次实行了一直沿袭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他开创了科举,制定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律法《开皇律》。不仅如此,他还建立了以隋朝为主导的东亚新秩序,实现了千古传颂的&开皇之治&。  然而,《隋书》认为,隋文帝杨坚&好为小术,不达大体&,这是为何?毛泽东评价隋文帝的做法蕴藏大乱,这又是为何?  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2011年最强人气讲史名家蒙曼为您解读人性真实的隋文帝杨坚,披露他成功上位的历史密码。  本书以蒙曼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大隋风云》的讲稿为基础,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补充。风格通俗严谨,轻松易懂。全书具备专家功力、通人见识、文士笔法三大特点,史料翔实,分析严谨缜密。以问题引出故事,以故事讲解人物,以人物解读历史,以历史启迪智慧,还原了历史的本真与残酷,分析让人感到深刻真实,令人感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客观公正,令人信服。  本书讲述了杨坚在建立隋朝之后,两次平定后陈,统一了中国,正确处理了和突厥的关系,之后励精图治,再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列举措,使国家出现了盛世景象。但是之后太子被废,骨肉相残,大臣被诛废,隋文帝本人也任情枉法,隋朝因此出现了&乱亡之兆&,一代隋文帝在史说的纷纭中辞世等相关内容。&【作者简介】:蒙曼,女,河北承德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政治军事史和中国古代妇女史。2007年开始,蒙曼主讲的32集系列讲座《武则天》开始在百家讲坛播出。2008年重登百家讲坛,18集《太平公主》讲述后武则天时期政局。2009年,41集《长恨歌》系列在百家讲坛开始播放。2010年至今,蒙曼在百家讲坛录制《大隋风云》,该系列于日在百家讲坛开始播出。【目录】:自序第16章统一天下&在大隋王朝建立八年之后,隋文帝开始把矛头指向江南的陈朝,准备一统天下。但陈朝国富兵强,且有长江天堑阻隔,并不擅长水战的隋朝将如何实施战争方略呢?隋文帝平陈的过程是否能顺利进行?第17章再平江南&开皇九年(589),隋文帝异常顺利地平定了陈朝。但是,谁也没想到,就在两年之后,陈朝的故地再次发生叛乱,大隋王朝又被重新卷入战火之中。那么江南为什么会发生叛乱?隋文帝又从这场叛乱中吸取了怎样的教训呢?第18章计杀大义&她是北周和亲突厥的公主,在隋灭北周后,她一直寻找机会试图替娘家报仇。但不幸的是,她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倒让自己也命丧黄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隋文帝为什么不能容忍这个弱女子呢?第19章圣人可汗&隋文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圣人可汗&的皇帝,意思是说,他不光是中原王朝的皇帝,同时还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可汗,这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个极大荣耀。那么隋文帝的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突厥人为什么这么推崇隋文帝呢?第20章开皇之治&隋文帝统治时期诞生了一个流传千载的称号,那就是&开皇之治&。可想而知,在人们的心目中,这是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时代。那么隋文帝在开皇年间究竟做了什么?&开皇之治&到底有哪些值得颂赞的业绩呢?第21章太子失宠&杨勇是隋文帝的大儿子,身为嫡长子,他的太子地位本来不容挑战。何况,他的政治表现也不乏精彩之处,本应成为一个完美的接班人。但是,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似乎越来越不入父皇母后的法眼,他的太子之位也随之摇摇欲坠。这是怎么回事?杨勇到底做错了什么?第22章杨广结盟&随着隋文帝夫妇对太子杨勇不满的升级,杨广也使出浑身解数,尽力讨取父母欢心。但是太子号称国本,轻易不能动摇,隋文帝虽然不满意杨勇,也不可能随便废立。那么杨广会采取哪些手段,敦促隋文帝下定决心呢?第23章高颎罢相&高颎是隋文帝时期的头号重臣,也是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共同信任的宰相,他为隋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开皇末期,他却被无情罢官,这到底是为了什么?第24章东宫易主&高颎罢相后,太子杨勇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持,很快就被废黜。与之相应,晋王杨广则成功上位,成为大隋王朝的新太子。那么在太子没有大是大非的情况下,隋文帝究竟是以什么名义废黜太子?这一废立的过程又是如何完成的呢?第25章骨肉相残开皇后期,隋文帝的儿子们接连遭遇不幸。其中大儿子杨勇被废,三儿子杨俊死于非命,四儿子杨秀也被剥夺官爵,废为庶民。隋文帝的儿子们都做了什么?为什么会有如此悲惨的结局呢?第26章由盛转衰&隋文帝晚年,不但家庭变故频繁,他本人也逐渐一改隋初勤俭自律的作风,开始放纵自己。那么,隋文帝这种心态的变化会给隋朝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第27章风波再起&隋文帝后期,因为家庭变故,他的统治心态和朝廷局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受这些变化冲击最大的,则是新太子杨广。他好不容易到手的太子地位也变得不稳定起来。那么这个家庭变故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对政局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第28章文帝之死&仁寿四年(604),一代英主隋文帝走完了他六十四年的人生历程,崩于仁寿宫大宝殿。他除了留下一个伟大的帝国外,还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谜团,那就是,隋文帝是怎么死的?他是正常死亡,还是被人谋杀?谋杀他的人会是谁呢?第29章一代英主&在西方人的眼中,隋文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继秦始皇之后的第二个伟大的皇帝。但是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第二名的业绩是轮不到隋文帝的。那么,为什么在中外人士的心目中,隋文帝的形象会不一样呢?隋文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后记【媒体评论】:她是为讲坛而生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被她举重若轻地娓娓道来,让人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易中天  蒙曼思路十分清晰,对事物的剖析丝丝入理,张弛有度,既能道出我心中能见能想之外,又能更深一步,探幽入微,想人所未想,见人所未见。其犀利深刻让人好生敬佩,更兼语言幽默风趣,妙趣横生,既有名言警句发人深省,又有风趣点评让人忍俊不禁。&&&&&&   &&读者热评【文摘】:  怀柔江南  隋文帝用军事解决了江南问题之后,又派晋王杨广去管理江南,实行怀柔江南的政策。  为什么选杨广啊?也是两个理由。  和杨素一样,他参加过平陈战争,熟悉江南情况。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杨广对江南有感情。前面讲过,杨广的王妃萧氏是后梁的公主,文化素养极高。杨广受她的影响,也非常好学,而且对江南文化极其推崇。他不仅学江南的诗风、文风,甚至学了一口吴侬软语。这样的江南通,不是执行怀柔政策的最好人选吗?  杨广到江南之后就做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拉拢儒家知识分子。举个例子,陈朝有个博士叫潘徽,精通&三礼&。当年隋朝往陈朝派使者的时候,有一次派了一个礼学专家去了。陈朝就派潘徽去接待,结果两个礼学专家一交谈,潘徽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把隋朝派过去的礼学专家说得心服口服。这是个有水平的人啊,杨广就把潘徽罗致在自己的幕府之中了。让他找了一群修书,领衔修《江都集礼》,当主编。既然当主编,那下面就有执笔人了,这些执笔人当然都是江南著名的文人。  就这样,通过潘徽,通过修书,杨广就把一批江南儒生给笼络过来了。儒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根基,把儒生笼络住了,对整个社会当然会有影响。  第二件大事,拉拢佛教高僧大德。当年梁朝的梁武帝不是四次舍身同泰寺当寺奴吗?后来陈后主也这么干过。连皇帝尚且如此,可见人们的信仰程度。既然佛教影响力大,那就好好利用吧。  杨广去找著名的智大师了。此人是士族后裔,也是江南佛教界的头号人物。当年,陈后主就非常敬重他,还曾经把他接到宫里去,行三拜之礼,请他讲经说法。既然是领袖人物,杨广当然要倾心结交。怎么结交呢?他一到扬州,就先派人去请智大师了,自称弟子杨广,请他到江都弘法。智大师也是个傲岸的人物,现在征服者发出邀请,他哪能轻易接受啊,婉言谢绝了。  可是,他谢绝不要紧,杨广有耐心,拿出刘备三顾茅庐的架势,接着请,一次比一次恭敬。请了三次之后,智大师终于却不过情面,驾临江都了。这可给杨广表现的机会了。  怎么表现呢?他在扬州总管府内设千僧会,组织一千个高僧大德迎接智,场面相当隆重。而且,就在欢迎会上,正式拜智为师,受菩萨戒。既然拜师了,老师给起个法号吧。智给杨广起了什么法号呢?不叫悟空,叫&总持菩萨&。总持是梵文音译,就是&持善不失,持恶不使起&,也就是扬善抑恶的意思。从这个法号就可以看出来,智大师对杨广寄予了厚望。  师父给徒弟起法号,徒弟也得给师父上尊号。上什么尊号呢?杨广给智一个&智者大师&的尊号。从此,师徒二人亲密交往,光保存下来的往来书信就有四十多封。这种态度,当然受到佛教界的好评,同时也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从这两件事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了,杨广在做什么?他其实是在修正隋文帝的文化政策。隋文帝简单粗暴地让北方人给南方人当老师,教人家五教,杨广就充分尊重南方儒家知识分子,让他们自己编书;隋文帝限制江南佛教的发展,杨广就尽自己的力量在江南护法。通过他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式,江南的民心平服了不少。  这是不是和隋文帝对着干啊?不是,这才是杨广的聪明之处,文帝让他来,不就是让他怀柔江南吗!就这样,杨素用武,杨广用文,经过杨素与杨广胡萝卜加大棒的共同攻势,到开皇十二年(592)底,江南的叛乱终于被平定下去了。  隋文帝死亡之谜  关于隋文帝的死,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记载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而且并没有做出评判。但在其他史料里,对此则有比较明确的结论,就是人为谋杀。那么,隋文帝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先看史料。说隋文帝是自然死亡,最主要的史料是《隋书?高祖本纪》。这等史料,准确率很高。说隋文帝是被谋杀的,出处是《隋书》。两种说法的史料级别大体相当,这样看来,仅仅从史料对比,并不能分析出孰真孰假。  再看时间。两种记载在时间上有没有冲突呢?原则上也没有。因为说隋文帝是自然死亡的两个关键时间,第一个是仁寿四年(604)七月十日,隋文帝和百官诀别;第二个就是七月十三日隋文帝去世。而说隋文帝是被谋杀的史料,其实强调的就是隋文帝死亡当天的事情。两种记载在时间上并不矛盾。  现在只剩下逻辑判断了。《资治通鉴》在讲隋文帝死亡之前,交代了两个背景,第一个是密信误送事件,第二个是陈夫人被调戏事件。  这两个事件哪个更重要啊?毫无疑问是陈夫人被调戏事件更重要,也更具有直接意义。因为老皇帝还没死,太子就提前准备接班事宜,从理性的角度还是可以理解的。而调戏文帝妃子的性质可就完全不同了,它不仅触及了人伦底线,也暴露了杨广的真面目。  既然发现了杨广的真面目,隋文帝也就产生了对废太子杨勇的悔过之心,所以才有召回杨勇的事情。而这也就意味着杨广这些年的努力付诸东流、死无葬身之地。杨广当然不能束手待毙,只能先把爸爸结果了。所以说,陈夫人被调戏,这是整个事件的核心。这个事件本身有没有问题呢?  太有问题了。第一,杨广的行为不合情理。老皇帝临终,新皇帝登基之前,是政治最敏感的时期,绝对容不得半点差错。杨广是一个有着高度自制力的人。现在,在皇位更替的最敏感时期,就算杨广内心再好色,他又怎么会忍耐不了这几天,非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对陈夫人下手呢!  另外,文帝要死,而且是死在大兴宫以外,身为太子的杨广要确保朝廷不会生变,在这种情况下,给他三头六臂恐怕都忙不过来,怎么会有时间、有心情去调戏父亲的爱妃呢!这样的事情,这样的做法,完全不符合我们对杨广性格的判断和当时形势的判断,所以说不合情理。  第二,陈夫人的行为不合情理。按照有关史书的记载,陈夫人是去更衣的路上,被杨广截住的,然后杨广强行调戏,陈夫人奋力反抗。换言之,恐怕是陈夫人长得太漂亮了,让杨广一看之下,不由得兽性大发,似乎两个人此前根本没什么关系。  而据《隋书&后妃传》记载,陈夫人和太子杨广早有瓜葛。事实上,杨广能够当上太子,陈夫人也是出了力的。陈夫人拿了杨广的钱财,在杨坚面前说了不少好话,算是杨广的功臣,也是政治盟友。无论哪种关系,杨广和陈夫人都是老熟人,绝非初次见面,一见钟情。所以,杨广完全犯不着在陈夫人更衣的仓促之际去非礼她。  第三,就算是杨广当时丧心病狂,真的非礼了陈夫人,陈夫人恐怕也不会到隋文帝面前去告状。为什么呀?当年,她甘冒政治风险支持杨广做太子,说明她非常在意未雨绸缪,算是个政治上很成熟的女性。既然如此,她又怎么可能在那个时候得罪即将接班的太子杨广呢?  如此种种,可见这个故事是有问题的。那隋文帝是正常死亡了?并非如此。  虽然陈夫人被非礼事件可能并不存在,但是,《资治通鉴》中所描述的密信事件,还有太子杨广囚禁隋文帝都是存在的。这两件事涉及到隋文帝的两个心腹:柳述和元岩。  仁寿四年(604)七月十三日,宰相杨素给太子杨广回密信,讨论隋文帝死后的安排问题,不小心误投给隋文帝本人,引起隋文帝极大反感,肯定是怒形于色。当时,柳述和元岩都是反对太子杨广,同情废太子杨勇的人,一看到老皇帝对太子杨广和宰相杨素表示不满,他们就利用隋文帝糊涂,矫诏召废太子杨勇入宫!如果能够矫诏成功,让已经废黜多时的杨勇重新接班的话,他们可就是佐命大臣了。但是,他们的密谋还没有实现,就被杨素知道了。这对杨素也是事关生死的问题,所以杨素马上禀报太子杨广,迅速采取措施,把柳述、元岩二人抓了起来,把隋文帝也软禁起来了。  问题是,软禁隋文帝之后,杨广是否会让人把他毒死或者打死呢?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本不值得。要知道,隋文帝本来已经来日无多。杨广还有什么必要去费心杀他,然后再去承担弑父弑君的千古骂名呢?  那我们分析到这一步,终于要得出结论了:隋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啊?介于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之间。  这样看来,历史上所谓的隋炀帝弑父其实并不完全正确,杨广真正做的只是用软暴力加速了隋文帝的死亡而已。如果他以后干得好,人们很可能会慢慢忘掉这件事,只可惜杨广后来亡了国,人们也就开始把各种各样的帽子都扣到他身上了,在这种背景下,所谓淫母弑父的说法也就纷纷出笼,直到最后被写进史书之中。  &&
您可能感兴趣的商品
1、本店所有图书保证正版,库存新书,出版时间越久,外表会显旧,内页均是新书,书价已设置为最低,均不含邮费,邮费另计( 挂号印刷品,普通包裹 ,快递)均可以选择,资费按重量收取,薄利多销利润微薄,讲价的信息可能无法给您回复
2、付款可使用中介保护付款方式或转账方式,也可以使用支付宝,先款后书,款到后安排发货
工商银行:1475862 户名:宋瑞雪。
招行:8986 户名:王贤。
农行:1408715 户名:王贤。
各位书友汇款后,一定要告知店主(包括书名,汇款金额,地址 姓名 联系方式等)以确认您的汇款并及时发货
3、本店联系方式:010- & QQ:
欢迎广大书友的光临!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00元
商品已成功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隋文帝泰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