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洋政府简史国徽上的龙是四爪龙

韩国教科书说他们先祖哺育了黄河文明!韩国1992年出版的教科书公开的篡改了,这本书共分5章:一开头宣示韩民族的祖先在公元前8000年从帕米尔高原远涉迁移到了半岛,途中催醒了的“红山文明”,哺育了中原的“黄河文明”,韩人并在公元前7000年东渡日本,创造了日本文明……这本教科书上,在我国时的东亚地图上,高句丽被描绘在我国的北方,包括东北、华北、西北,以至西伯利亚的广大领域上,百济的位置包含了整个黄河流域,以及和相连的东北部分,新罗在江南一带,而唐朝的疆域只局限在汉中和上。宋朝时的地图,高丽的版图包括了大部分中国,而宋朝只偏安于江南一隅,也许韩国把女真人当成了朝鲜人,认为金朝是他们的政权吧!韩国人发明纸韩国古代社会发展研究会李泽宗等学者历时数年的学术调查表明,一致认为草纸是韩国人首先发明的,经过仔细的论证,对照古朝鲜出土的文献资料看上,可以清楚地表明,韩国先民有蔡氏一支于渡过来辽东半岛,来往于高句丽于汉朝之间,经营高丽参生意,后因高句丽地震,人参被高丽君子控制,蔡氏一族不得于举迁定居于汉朝的湖南地区,造纸术的发明者和编造者蔡伦即是高句丽蔡氏族人后裔.韩国人说孔子是他们的祖先韩国人已经在准备拿祭孔大典去申请世界,下一步就是把孔子彻彻底底的变成韩国人了,中国的论坛上却还在为应不应该祭孔吵个不停,很多人对孔子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7周年,大陆与台湾同时举行了祭孔大典。而在此前的9月26日,一组韩国祭孔大典的图片也成为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抢在中国之前大规模宣传自己的祭孔活动.只要你仔细研究一下韩国人祭孔的资料,就会发现他们一直在强调正宗。看过韩国人的祭孔视频,再来对照中国的祭孔视频,大部分人都会得出韩国人的典礼好像更正统,更高尚的感觉。韩国人的祭孔好像总和中国的对着干,你们穿满清的长袍马褂,我就穿正统的汉服;你们的仪式变来变去没有定式,我们却遵循的是古礼一成不变;你们在文革中将孔子批倒批臭,我们却尊孔几百年不变;你们的祭孔大典往往是政府主导活动,我们的祭孔却是二百多所乡校同时进行的全国性活动!韩国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人觉得只有他们才是祭孔的正统,只有他们才最有资格祭祀孔子。然后就可以拿他们几百年历史的祭孔大典去申请世界!而李时珍的“韩国籍”考证,则是一个自称旅韩多年的网友介绍,在韩国的草药材市场,《》被视作重要,而李时珍也被学者考证为“高丽人”。“活字印刷术”也被认为是韩国人发明,甚至中国的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可能是韩国的! 韩国专门建立了印刷术博物馆,把中国在“印刷术”方面完全抹去,夸大宣传自己,并邀请各国客人免费参观,在国际场合宣传。“谎言重复一百遍就成了真理”,韩国人用这种方式“虚构”真理非常在行。!!"蚩尤打败黄帝建大韩民族"!在《蚩尤天皇》中,蚩尤被塑造成韩国的袓先,身穿铠甲、骑着悍马、头载长牛角头盔、手拿长剑,得意洋洋的指着屈膝投降的黄帝.!!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韩国江陵胜出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据韩国联合通讯今天报道,韩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称,由18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审查委员团21日至24日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审查委员会,并在江陵端午祭等64个申报遗产中选定43个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据悉,“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宣布制度是在认识到无形遗产在人类历史上所占价值和保存必要性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实行的制度。此次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宣布无形遗产名单。"发明甲骨文"韩国一名校博士信誓旦旦的说甲骨文应该是从传到中原的。韩国祖先檀宗教为了突出他们文明的优越,韩国学者做了篇文章,连用的“神书”都是传过来的。说他们的祖先檀宗,是大禹的老师,是他教的!韩国欲将[科举制度]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韩国有“我国公道,惟在科举”,“私门塞而公道开,浮华斥而真儒出”之说。当今世界上的考试制度起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已经有1300多年,西方国家最早的考试开始于19世纪,也是因学习清朝的科举制度才最终设立。但考试制度(科举)可能将被韩国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韩国人十分看重科举制度,历史上曾有“我国公道,惟在科举”,“门塞而公道开,浮华斥而真儒出”之说。尽管不时出现改革甚至废除科举的呼声,但科举制直至公元1894年才遭停罢。如果不是因为日本的压迫,科举还将延续一段时间。1994年,韩国纪念科举废止100年,举办了模拟科举考试,取录了两名状元。而今韩国正有组织的鼓吹韩国文化的伟大性,并对实施占领政策,科举制度、围棋、周易八卦、中医、书法文化、中国水墨画等等都是韩国人申请文化遗产的重点。从公元958年起至1894年,韩国的科举制在历史上存在了936年,成为中国域外实行科举制时间最长、也最完备的科举。近500年的高丽王朝,科举制度实兼唐、五代、宋、元等诸朝制度而成。具体而言,高丽制度直接渊源于隋和唐者,有礼部三场试、三条烛试(夜试)、试期在春三月(春试)、科目中的“宾贡科”、咒噤科等。高丽王朝恭愍王十九年(1372年)明太祖遣使往颁科举诏后,高丽科举乡会试程式一依明制,第一场试《五经》义,五百字以上,《四书》疑,三百字以上;第二场试礼乐论,三百字以上;第三场试时务策,一千字以上。唯务直述,不善文藻。公元1392年,李朝重新整顿衰落的科举制度,定科举法,初场罢《四书》疑和《五经》义,改试讲论。但实行数科之后,实践证明并不能选拔到“经学杰出之才”。李朝科举比同期的中国科举更频繁,几乎每年都开科,“国家用人之道,只在于科举”。科举在李朝的地位不亚于科举在上的地位。韩国拟将中医改名为韩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韩国在成功申报端午祭之后,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在韩国,“中医”被改名成“韩医”,并被作为高丽医学而拼命向世界宣传推广。大长今中针灸也被认为是韩国人发明的。!!"李时珍是高丽人 《》是韩国文化遗产"韩国人根本就不认为韩医和中医有什么联系,他们认为韩医是伟大的韩国的祖先们智慧的结晶,是神话中的医圣流传下来的。而所谓的医圣其实就是中国人都知道的尝百草的神农氏,因为据近年来韩国学者的“考证”,神农氏是高丽人!甚至后世的李时珍也是高丽人!!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韩国人把韩医、针灸、《》都当作自己的文化遗产了。你要是和他们说“神农氏是华夏民族的祖先”、“李时珍估计一辈子都没到 过朝鲜半岛”,他们会觉得你看不起他们是在侮辱他们的传统文化,所以我在韩国基本上不和他们争论任何有关这 方面的话题。事实上你只要到韩国大邱的药材市场上走一走就知道这种韩医是韩国本土文化的论调是多么可笑了,那里的草药都用中文标明名称,绝大多数的药材也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因为韩医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药材的原 产地都是在中国的,可是韩国人不管这个,药材只要到了韩国一律称为“韩草药”。在中国各大中医学院,有数以万计的韩国留学生在学习着中医课程,可是等这些人学成回国后,一律被称为“韩医师”,开出的中医药方也成了 “韩方”,在中国学习的针灸技术也成了“韩国传统针灸”,这些“韩医”在韩国是很受尊敬的,收入也很高。东夷人是韩国人,是大汶口文化的创造者一篇发表在汉语研究英文网站()的韩国人的英文文章,首先从围棋、足球、“三星”产品谈起,得出一个结论———“一个13亿人的民族却不能打败一个8千人的小民族,韩国人仍然在所有的领域做得比中国人好很多”,并提出这样一个逻辑“如果围棋真的是中国发明的,那中国为什会下得那么差?”随后,他说“东夷人是韩国人,是大汶口文化的创造者。被称为“汉字”的文字有可能是高丽人发明的”,“在青铜器时代或者商代发展了不同的书写系统———书写系统来自东部(阿尔泰/游牧民族),而韩语正是阿尔泰语系”。他的论据是:首先,“殷朝的统治者是高丽人,(甲骨文)一些基础象形文字反映了高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例如“家”字下半部分包含了表示“猪”的汉字而“只有高丽人把猪养在屋子”,再如“日”字包括一个矩形和里面的一个点,“这个点代表着一只金乌鸦,只有高丽人中流传过把太阳和金乌鸦联系起来的传说。”其次,因为“发明音乐和书写系统的伏羲来自‘东夷’国(今山东省),‘东夷’人以精射术闻名,正如今天的韩国射箭队。”第三,“在采纳了汉字的国家中,只有韩国严密地一个音节表达一个汉字”;第四,“中国汉字是一种象形和表意文字,而韩语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象形表意文字”。盗取太极图做国旗!韩国人从小受的有关国旗的教育是这样的:1882年8 月,使臣朴泳孝和金玉筠奉王命赴日本谈判。途中,二人商议,作为一个国家的代表没有一面国旗是不行的,于是 ,他们依据韩国传统的太极图案设计了这样一面太极旗。这个所谓“灵机一动”的国旗诞生的故事在韩国是家喻户晓的。而为了证明太极图案是韩国人的传统文化,韩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运作,包括宣称发现了一口上古时代的梵钟,上面已经有太极图案了,证明太极是高丽民族的智慧结晶,可是这么一口令韩国人骄傲的梵钟至今没公开露 面过。实际上,在中国近代的相关书籍中很容易找到关于韩国太极旗的来历。历史很清楚的记载了一切:1882年,朝鲜使臣朴泳孝和金玉筠即将出使日本,临行前向中国清朝请求将中国的龙旗作为国旗使用,回复称藩属国不能用五爪龙旗只能用四爪龙旗。由于当时朝鲜当局对日渐没落的清廷已经有些不买账了,所以 接受清廷的要求。其时奉李鸿章之命出使朝鲜的中国使节马建忠(中国近代大语言学家,当时和其兄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一起出使朝鲜)建议朝鲜政府采用中国传统的太极八卦旗作为国旗使用,这个建议得到了朝鲜政府的采纳 ,所以,最早的朝鲜国旗是一面不折不扣的白底黑色图案的太极八卦旗。后来,一名英国驻朝鲜的使节用西方美学 的角度为这面太极八卦旗做了修改,去掉了八卦中的四卦,把剩下的四卦斜向对称拉伸,使整个国旗图案呈长方形 ,把阴阳鱼图案改为红蓝两色,这样才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韩国太极旗。当然这面改进型的太极四卦旗的来历在 韩国一定要被忽略掉,大韩民族的国旗怎么可以是两个外国人设计的?所以才有了那个“灵机一动”的版本。剽窃高句丽日,在被韩国命名为“高句丽在韩国的历史作用”的有多国学者参与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学者,沈阳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孙进已发言重申:“高句丽是中国的历史,因为高句丽的主体发生在中国,直至今天,原高句丽2/3的领土都在中国,而在当时3/4的高句丽居民都归顺了中国”。在高句丽的大部分历史里,高句丽一直归属中原。而韩国忠南大学考古学教授朴洋震却论证“满洲历史上属于高丽”。拿出两个据他说是在满洲和韩半岛出土的青铜器,说这两件文物相似,又举出一件据说是中原出土的文物,说与前两件不同。于是得出结论:满洲和韩半岛属于一个文化共同体,满洲历史上韩民族的舞台。这是笔者平生所看见过的最荒唐最无耻的历史论证了。还扬言“把满洲归纳与韩国古代领域不仅合乎情理,而且也是必要的” 甚至想把中国东北境内的高句丽历史剽窃为己有。高句丽和韩国的高丽完全是两码事情,高句丽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一支。唐朝名将薛仁贵在高句丽的最后一个首都平壤(高句丽前后有过三个首都)接受了高句丽王的无条件投降书后,大唐军接收了高句丽全部的领土,自然继承了高句丽文化。而此时韩国的前身王氏高丽还没有诞生。在高句丽灭亡了二百多年以后,也就是公元9世纪初,由原高句丽旁边的新罗合并百济组成了高丽王朝。将浑天仪印到韩币的背面!活字印刷术、浑天仪、豆浆,这些都是中国人熟知的发明,不过,有好些韩国人声称它们的发明权归韩国。这不,因为韩国的一本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本,于是韩国人便声称自己是活字印刷术发明的祖先。中国的浑天仪,也被印到了最新版的一万元韩币的背面,成了韩国人的专利了。甚至连“豆浆的发源地”也挪移到韩国了。一万韩元新币22日发行 正面印有世宗大王肖像 背面印有中国古代发明韩货币图案咨询委没有科学史专家媒体纷纷质疑 称银行忽略科学性和历史性韩国央行22日正式发行一万韩元和一千韩元新纸币,但中国的浑天仪赫然印在新版一万韩元纸币上。韩国媒体今日纷纷对此发表评论并质疑。韩国央行发行的一万韩元新版纸币正面印有世宗大王的肖像,背面印有《天象列次分野之图》和普贤山1.8米望远镜、浑天仪等图案。韩国央行总裁李成太在发行仪式上致贺词说,新币提高了安全性、缩小了纸币大小,还采用了科学、艺术领域具有历史意义的图案,在文化方面提升了自豪感。然而,韩国《京乡新闻》报道说,浑天仪是起源于中国的天文观测仪,而将其印在韩国货币上,可能使人误解为浑天仪就是能代表韩国的科学成果。假造历史:1、韩国的历史超过9200年,从公元前7197年的桓国开始。2、韩国祖先桓国的领土包括整个中国(包括东三省、中原、西藏、新疆、中国沿海、台湾等等)。3、韩国人的祖先九黎是从公元前3898年建国的。4、韩国人的祖先九黎本来占据包括整个中国的广大领土,后来由于华夏汉族的崛起,九黎领土逐渐萎缩,但韩国人的祖先仍然占据包括东北三省、朝鲜半岛、河南河北、山东半岛以及中国沿海等等广大区域。5、九黎以后,檀君在公元前2333年建立古朝鲜(檀君朝鲜)。6、檀君朝鲜的领土包括满洲、朝鲜半岛、日本、琉球(台湾)、山东、安徽、江苏等等。7、古朝鲜(檀君朝鲜)的人口有1.8亿(可能是人类最早的人口普查),估计当时地球上的哺乳动物中的大部分都是“古朝鲜人”。8、从公元前7197年桓国开始,经过九黎、檀君朝鲜,一直到中国的元朝前,山东半岛一直在韩国人的统治下,所以孔子当然应该是韩国人。9、唐朝时的中国没有出海口,中国大陆沿海全部被高句丽、百济、西新罗、倭国(日本)占领了。10、倭国(日本)从汉朝开始,经过唐朝、宋朝,日本一直占领着台湾和琉球。韩学者称韩国人发明汉字提出为汉字申遗近年来,韩国开展了一连串争夺的举措:向联合国申报“活字印刷术”是韩国发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明就里,竟同意了;抢注江陵端午祭为韩国文化遗产,也成功了;论证孔子是韩国人,美女西施,神医李时珍也早被划入“韩国籍”;把中医说成是韩国发明的,连同《本草纲目》、人参、针灸一起收入囊中;急匆匆向联合国提交汉服申遗书;指称汉字是由韩国人发明的;准备在2008年前完成了“整体风水地理”项目的准备工作。07年10月“国际汉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之后,韩国《》刊载消息称,为预防东亚国家因使用不同形状的汉字产生沟通混乱,由韩国领头,中、日、韩三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制作个以繁体字为基础的常用标准汉字。这一消息随即被与会的中方代表否认,提出“简体字”是中国的法定文字,不会轻易改变。中韩汉字“繁简之争”方兴未艾,又有网民热炒韩国学者提出的汉字“申遗”说。汉字“申遗”其实在韩国已经热了一年多,去年10月10日的韩国《》报道,韩国汉城大学历史教授朴正秀说,经过他十年研究和考证,认为是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后来朝鲜人移居中原,把汉字带到了中国,才形成了现在的汉文化。他将建议韩国政府理直气壮地恢复汉字,并向联合国申请汉字为世界文化遗产。一篇发表在一个汉语研究的英文网站上的文章能代表不少持这个意见的韩国人的想法。这篇文章称“东夷人是韩国人,是大汶口文化的创造者。被称为‘汉字’的文字有可能是高丽人发明的”。代表性观点就是:“商以前,韩国人住在山东。后来韩国人入主中原成立了商朝,并发明了一种文字(即汉字),但这种文字不能和所有部落语言相适应。只有华夏部落忍受下来并发展了和其相适应的语言,而周朝打败了商朝,韩国人退出中原后,就抛弃了汉字重新使用以前的韩语。”“这是对的剽窃。”一位留学韩国的网友“我的中国心”表示了愤慨之情,他说:“有个韩国名校博士和我讨论,信誓旦旦地说甲骨文是从朝鲜半岛传到中原的。要知道韩国直到15世纪才有自己的文字,韩国建国后为了‘去汉化’才禁止使用汉字的,韩国学者‘参考’的史书几乎都是用汉字写成的中国史书,它们以前还根本没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呢。”面对韩国学者一套又一套的“论据”,中国不少民众置之一笑:“任何人都知道中国有着世界最长的连续不断的历史,中国文明影响了许多东南亚和东亚的国家,比如日韩。”“当中国人有了那些发明时,还没有一个明显的关于韩国人和日本人的区分,他们还没有自己的民族,怎么可能发明汉字?”有网友指出,韩国学者的逻辑起点就有问题,他说:“韩国人发明了汉字为什么自己不用,无偿送给中国人而自己又另外弄了一套?”南朝鲜 北朝鲜 在汉代以前也是我们中国的!可是已经"分家"了从韩国申报发明“活字印刷术”成功,至“端午祭”申遗通过,再到将中医改为韩医申遗、拿汉服申遗!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还能落入他人之手吗?高丽bang子,除了意yin就会手yin!!源自韩国 孔子西施李时珍是韩国人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郑在书主张,《山海经》中提到的炎帝、蚩尤、夸父及风伯等东夷系的神均在高句丽古墓壁画中出现,很多传说都是源自“东夷系”,炎黄的神话来自韩国。 韩国人“发明活字印刷术”迅速蹿红成为“网络红人”的郑在书发表了题为《效答客难》的声明,说“韩民族因为和远古东夷系种族有关联,所以我只是想在中寻找一点韩民族遗失的远古神话的痕迹而已”。也有中国论文成为韩国议论的热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叶舒宪的新书中指出韩民族的始祖,相传由“熊母”所生的“檀君”实际是“黄帝”传说的分化。叶舒宪的理论在韩国引发轩然大波,韩国大型通讯社韩联社11月7日发表文章称,这一主张否定朝鲜,并将檀君神话降格为“受到汉文化影响的反应”,是“无中生有”。在韩国,檀君征服中原的传说,被作为历史写进教科书中。除了炎黄之外,韩国对孔子也相当感兴趣。韩国每年都会举办大型的祭孔大典。有消息称,韩国学者有打算将几百年历史的传统祭孔大典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还有不少韩国学者认为孔子是朝鲜民族祖先的后代。按照他们的考证,朝鲜半岛最早建立政权的是商朝贵族箕子,西周封建的宋国的第一个国君就是箕子的亲戚微子,孔子是宋国贵族后代,也就是韩国祖宗箕子的后代了。同样被归入“韩国籍”的还有西施和李时珍。不少论坛转载的帖子称不少韩国人认为东北、山东、河北、浙江是韩国人的故居,文化发源地,因而西施也成了韩国的“文化名人”。一个热衷于整容的民族,现在急于为其干瘪的历史隆胸-------------------中科院硕士如是说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韩国的历史就全靠编?清朝时期中国的附属国
一、清朝与朝鲜的关系在清兴起以前,朝鲜与明朝保持着传统的亲密关系(明洪武元年.朱元璋遣使至朝鲜赐玺书,从而确立起两国间的宗藩关系)。年,皇太极率兵新征朝鲜,攻占朝鲜京都汉城,朝鲜国王李?在国家存亡之际,迫于无奈,接受了清军的条件投降,停用明朝年号,断绝与明朝的一切交往,并奉清朝为宗主。清朝定都北京以后,双方使节每年往来不断。朝鲜方面,每年除有贺冬至、贺正朔、贺圣节、纳岁币的四次固定朝贡使节外,还有多种不定期使节来华。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把侵略予头指向朝鲜。1876年1月,日本一方面派远征从对朝鲜进行侵略,胁迫朝鲜订约通商。另一方面派人来华交涉。当时答称:中国向来不干预朝鲜的内政外交。日本趁此借题发挥说,中国既不过问朝鲜事务,所谓“属国”只是空名,日本决心以“自主之邦”对待朝鲜,遂于日迫使朝鲜签订了朝日“江华条约”。“江华条约”明显暴露了日本排斥中国在朝鲜“宗主权”的野心。此后,日本加快了侵略朝鲜的步伐,先后酿造了1882年“壬午兵变”和1884年的“甲申政变”。“虽然由于清军的迅速行动平息了这两次事变,但日本还是趁此迫使朝鲜签订了1882年的《仁川条约》和1885年《汉城条约》,扩大了日本在朝鲜的侵*略权益。由于日本并不满足于这些利益。在其准备就绪之后;就发动了侵略朝鲜继而侵华的甲午战争。清军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确认朝鲜“独?立”,清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结束。二、清朝与琉球的关系琉球是今天日本的冲绳。自明初以来,琉球与中国的关系就很密切。清朝建立以后,琉球使节于1646年来华,受到顺治帝的接见。从此,琉球使节与清廷往来不断。1662年,清廷派遣兵科副礼官张学礼为正使出使琉球。此后,每逢琉球新王继位,都有清朝使节前往册封与庆贺、1663年(康熙二年)和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清帝两次赐印给琉球国王,乾隆所赐之印写有“琉球国王之印”字样。直至19世纪60年代,琉球始终承认自己是清朝的藩属。1872年,日本明治天皇登极,讽示流球朝贺。琉球国王遣其子赴东京贡献方物。日本天皇下诏,以琉球为藩属,1873年又列琉球为府县。1875年5月.日本强令琉球国王停止对中国的“朝贡”,并派军队驻扎琉球;为了消失中流之间“宗藩关系”的痕迹,6月又强令琉球改用日本年号。1876年,日本在琉球设立司法机构,事实上将琉球置于其统治之下。琉球国王不堪日本的侵*略压*迫,于1877年4月密遣紫巾官向德宏等人来华,呈递国正密信,恳求阻止日本的吞并行径。清廷派何如璋到日本进行交涉,但未取得成果。1879年3月,日本政府派兵占领琉球,3月30日正式宣布为冲绳县。日和23日,琉球国王又密令紫巾官向德宏两次赴天津拜谒李鸿章,请求清政府问罪于日本。10月24日,琉球耳目官毛精长等人到北京总理衙门“长跪哀号,泣*血吁*请”,希望清政府能在“俯怜二百年效顺属藩”的份上援救琉球。虽然清政府与日本再次进行交涉,但由于日本的蛮横和清政府的软弱,琉球终为日本所吞并。清朝与疏球的宗藩关系也就遂告结束。三、清朝与安南的关系 安南是今天的越南,明建文帝时处在黎氏王朝的统治之下。16世纪初分裂为两个对立的封建集团.北方郑松集团控制了黎氏王朝的朝政,南方则为阮潢集团所控制。为了对付南方的阮氏集团,郑氏集团急欲结好清廷。1660年(顺治十七年),黎朝派遣使节到清朝朝贡,清朝随即同意册封黎维棋为安南国王。原来割据于安南南方的阮氏集团到17世纪末完全吞并了南方的占城国。1702车,阮福?派遣使节来中国,请求清廷册封,遭到清政府的拒绝,于是自立为王。1803年,阮福映改安南为越南国,清政府命广西按察使齐布森出使越南、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19世纪40~50年代.法国开始武装侵略越南,1862年6月强迫越南签订了第一个《西贡条约》,把越南南部六省变为法国殖民地。1874年3月,法国迫使越南签订第二次《西贡条约》,在条约中法国“承认”越南“独?立自主”,但须由法国主持越南的外交,借以否认中国的“宗主权”和确立法国在越南的特权地位。1875年5月,法国将这个条约通知清政府,并要求中国约束黑旗军。清政府一再强调中国对越南的“宗主”保护责任,并指出在越军队是应越王之请去“剿匪”的。1877年,越南照例遣使来中国朝贡,法国也未加阻止。1883年,法国全面侵略越南,迫使越南签订了越法《顺化条约》,越南承认并接受法国的保护权。1884年6月,法国强迫越南签订了第二次越法《顺化条约》,确立了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中法战争结束后,1885年6月,中法正式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中法新约》),清政府承认了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四、清朝与苏禄、缅甸、南掌和暹罗的关系 苏禄是今天菲律宾的苏禄群岛。1726年(雍正四年),苏禄国王遣使到清廷朝贡。1754年,苏禄国王上表请以苏禄国土地、丁户编入中国版籍,乾隆帝婉言谢绝。1851年,西班牙侵占和乐岛,清朝与王国的交往遂告中断。清朝前期曾多次派兵出征缅甸。1769年,清政府派大学士傅恒督师入缅,缅甸国王孟驳惧而求和。双方议和之后,缅甸派使节朝贡清王朝,表示臣服中国。1790年,清廷派遣使节前往缅甸封孟云为缅甸国王。从1824年起。英国开始发动了侵略缅甸的战争。在英政府制造事端挑起侵缅战争的过程中,曾经提出交涉。英国政府一面推倭说事先不知中国对缅甸的宗主权,表示不损害中国在缅甸的权利,一面又加紧侵略缅甸。英于1885年12月派兵攻占了缅甸首府曼德勒,俘虏了缅甸国王锡袍及王后,并于日宣布将上缅甸并入英属印度,完成了它对整个缅甸的吞半。英国吞并缅甸之后,清政府提出了抗议,中英双方进行了谈判,1886年7月,在北京签订了《缅甸条款》,清政府承认了英国在缅甸的特权,英国同意缅甸每届十年“循例”向中国“呈进方物”。清政府虽然达到了使英国“勿阻朝贡”的谈判要求,但实际上清朝与缅甸的宗藩关系已不复存在。南掌是今天的老挝。18世纪初,南掌发生分裂,在其北部建立了琅勃拉邦王国,清王朝仍称之为“南掌”。1927年(雍正七年),王国开始向清廷朝贡。1791年,琅勃拉邦王国遭到万象王昭南的干预,琅勃拉邦国王阿努鲁被迫逃往曼谷。不久,在清朝的帮助下,阿努鲁重新回到琅勃拉邦进行统治,直到其子曼塔图腊统治时,仍与清廷往来密切,清廷还对其颁发了敕印和诰命。1893年,琅勃拉邦沦为法国的“保护国”,清朝与南拳的宗落关系也告终结。暹罗是今天的泰国。1652年(顺治九年)暹罗派遣使节到清朝进行朝贡,开始了两国的交往。1767年,缅甸军队入侵暹罗,攻破了暹罗的国都大城。大城王朝的达府太守披耶·达信组织暹罗人民击退了入侵的缅军,重新统一了暹罗,被拥立为王。1768年,达信派遣使节到清朝,请求清廷封他为暹罗国王,但清政府认为他是乘机篡位,予以拒绝。然而,达信继续向清政府表示友好,清政府终于在1777年承认了达信建立的王朝,准许暹罗使节到清廷朝贡。在1823年(道光三年),清政府向暹罗国王拉玛二世赠送了“永奠海邦”的匾额。1855年,英国代表、香港总督鲍林强迫暹罗签订了《英暹通商条约》、(《鲍林条约》),此后法美德意等国也纷纷效法英国,强迫暹罗签订了类似的条约。暹罗沦为了西方殖民国家的半殖民地,与清朝的宗蕃关系也渐告结束。五、清朝与浩罕、阿富汗地区的关系浩罕是18世纪乌兹别克人在中亚建立的封建汗国。1759年(乾隆二十四),清军在追击新疆叛匪大小和卓的过程中与浩罕汗额尔德尼直接发生关系。额尔德尼主动以外藩附属于清朝,向清廷朝贡不绝。至19世纪初,浩罕在表面上仍装模作样地向清朝表示“恭顺”,而实际上却不断向中国侵略,吞食中国领土。1876年,沙俄吞并浩罕国,置费尔干省。浩罕与清朝的宗藩关系也就不复存在。清朝初年,阿富汗地区处于分裂状态。1759年,巴达克山东面的博罗尔都遣使向清朝朝贡。1878年,英国占领阿富汗,清朗与阿富汗的交往遂告中断。清朝与周边国家的宗藩关系及终止情况大体如此。另外,关于西藏和外蒙古的问题也需在此一谈。众所周知,清政府在西藏和外蒙古行使的是完全的主权。而当时的英俄等国则一直妄图以宗主权代替中国在上述地区的主权。英国一再否认中国在西藏的主权,认为清政府在西藏只拥有宗主权。英国这种不顾事实的说法,遭到了清政府的坚决反对,其阴谋也一直未能得逞。在外蒙古独?立之前,中国在外蒙古行使的也是完全的主权。辛亥革命后。俄国策动外蒙古“独?立”,迫使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同俄国订立《中俄声明文件》,使中国政府丧失了在外蒙古的领土、主权,只保留了一个宗主权的虚名.严重侵害了中国的利益。因此,对于主权和宗主权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决不能因为清朝拥有对周边国家的宗主权,而把中国拥有主权的地区也说成是宗主权。我们必须坚决反对把宗主权与主权混为一谈,坚决反对以宗主权代替主权。清朝与周边国家存在的宗藩关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宗藩关系表面上看来是一种以小事大的不平等关系,周边国家要向清朝“称藩纳贡”;受中国的册封,并由中国踢与印玺。而实际上这种宗藩关系只是维系中国和周边各国友好关系的一种形式,并不具有统治和被统治的实质性内容。并且,作为宗主国的中国统治者,是以一种“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不治主义态度对待外国的、原则上并不干涉藩属国的内政。中国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作为“天朝上国”的富有与大度,总是本着“薄来厚往”的原则,对朝贡者给予大量的赏赐,其价值远远超过朝贡者所进贡的物品,所以,各藩属国总是乐于来华朝贡。有时中国统治者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也对各国来华朝贡的时间和规模作出种种限制和规定。虽然有些国家有时不按规定而提前来华朝贡,中国政府也都给予了热情接待。再者,各国在来华朝贡的同时,也与中国进行了贸易往来。由此可见,清朝与周边国家的这种宗藩关系和近代西方国家间那种表面上平等,而实质上却是弱肉强食的国际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和西方殖民国家的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那种控制与被控制、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更是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天壤之别。曾经的中国附属国-锡金尼泊尔,数千年中华帝国的最后一个宗藩。民国建立后,袁世凯曾想邀请尼泊尔加入五族共和,可惜尼泊尔当时已为英印所控制。清王朝和尼泊尔的宗藩关系是非常现实的国际战略关系。清前期,拉达克、哲孟雄、不丹等喜马拉雅山外诸国皆为中国藩属。后英印展开对这些国家的兼并和侵略,诸国纷纷向中国告急。但其文报中将英印称为“披楞”,昏聩闭塞的清王朝竟然不知道“披楞”就是英国,以为是一个什么远方的小国,而没有予以理会。拉达克、、不丹等喜马拉雅山外诸国相继沦英,英国进一步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西藏和尼泊尔。此时的清王朝已对国际形势有了明确了解,制定了结好尼泊尔,维护其藩属地位以遏制英印侵略和政策。尼泊尔也惩于南麓诸国相继沦亡的殷鉴,积极维护和中国的关系。中尼的宗藩关系从国际法上大大延缓了英印侵略尼泊尔的进度,对我国西藏也是一种很现实的保护。扰乱大清国,尼泊尔曾上书清廷要求出兵携带大炮到中国内地助剿。中国婉拒。被忘却的中国属土锡金这次印度总理访华,一项重要议题就是争得中国对印度1982年吞并锡金的默许,锡金何许国也,印度这个一厢情愿欲在南亚甚至全世界争霸,而且往往采取单边主义行动的国家,为什么要在自己的“内政”问题上争得中国的同意?印度究竟担心什么?又急于想要得到什么?难道锡金与中国之间还有什么连印度都无法逾越的瓜葛吗?这里有一个背景需要说明,那就是锡金、不丹等国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的藩属国,而现实中又是中国的缓冲国。中国有充分的依据、实力和地缘优势重新影响这一地区。尽管作为中国属地的历史被当事各方阉割,而且中国也并不寄希望于21世纪再恢复历史上的宗属关系,但锡金对于中国仅存的缓冲区的作用和潜在的战略支点效应还是有必要让中国重新反思这段历史,并再次认识与定位锡金对于中国的战略价值。中国的藏属锡金变成印度的锡金邦的过程锡金古称哲孟雄,早为中国西藏的一部分。由于其与西藏有着深厚的历史、宗教与民族渊源,锡金虽后来成为独立的部落,但还是西藏的属地。由达赖喇嘛委托锡金部落王管理,其境内的寺院仍隶属于西藏各大寺,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1890年。181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侵入锡金。1887年,英国强占锡金,并派驻专员。1890年英军越过藏属锡金,占领中国一侧的隆吐、热纳宗、岗巴宗等地,并将锡金国王朵朗杰囚禁到印度。英国企图通过私与地方政府缔约,同时胁迫锡金王屈服的方式实现从法理到事实上对这一地区的占有,但锡金国王朵朗杰至死不愿发表脱离西藏的宣言,西藏地方政府也坚持以乾隆五十九年规定的边界为准。最后英国通过与日薄西山的晚清政府先后签订的《藏印条约》、《藏印续约》等条约获得了对锡金的“保护权”。二战结束英国离开锡金后,当年的300年不曾反抗殖民统治的英国奴才印度突然找到了做主人的感觉,在锡金问题上全盘继承了殖民主子的衣钵。1947年,英国撤走后,印度马上与锡金签订了《维持现状协定》,意在填补此地的政治真空。他们一方面继续往锡金派驻专员,一方面授意其扶持的锡金国大党发起“不合作运动”,要求国王进行“改革”。同年5月9日,国大党政府正式成立,但遭锡金王族强烈反对,群众运动也日渐兴起。1949年6月初,印度以“防止动乱和流血”为由,派兵进驻锡金,接管了成立不到一个月的新政府,并委任印度人拉尔为锡金首相。1950年12月签订《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锡金从此成为印度的"保护国",国防、外交、经济等均由印度控制。1968年8月,锡金首都甘托克爆发反印示威,要求废除印锡条约。印度政府于1973年4月对锡实行军事占领,5月8日印锡签订《锡金协定》,规定锡内政、外交、国防、经济均由印度政府负责。日,锡议会通过了由印度拟定的锡金宪法,规定印度政府派驻的首席行政官为政府首脑和议会议长。同年9月《印度宪法修正案》规定锡金为印度的“联系邦”,在印度两院各为锡金设一个议席。1975年4月,印度军队效法当年英国主子的做法软禁了锡金国王。不久,印度议会通过决议,正式把锡金变为印度的“锡金邦”。目前锡金王室仍流亡海外,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地图上,锡金已赫然成为印度的锡金邦了。失去锡金一个点丢掉西南一个面锡金、不丹、尼泊尔等国是中国的前藩属国,同时在客观上又是中印的缓冲国,悠关中国的发展大计和战略利益。三国中尽管锡金的面积狭小,但其地缘关系决定了其战略地位不可小觑。可以说小小的锡金攸关周边六国的战略利益,特别是藏属锡金被吞并的后续效应将直接作用于中国西南的地缘形势。锡金及其两边的尼泊尔、不丹国土面积狭小,无缓冲空间,易受制于人。故而三个内陆山国在面对印度的地区霸权战略,欲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权益时,一方面需仰赖中国的支持,另一方面,需加强内陆三山国与孟加拉之间的协同。而锡金位于尼泊尔和不丹之间,印度吞并锡金将使尼泊尔、不丹等国被印度领土分割,失去了战略上协同的可能,如果中国在战略上实行收缩政策的话,三国从此将孤军作战,更无法与印度抗衡。尼泊尔与印度从孟加拉国侵占的领土西孟加拉邦直接相邻,有约50公里的边境接壤。而锡金位于印度狭长的东部走廊北侧,西孟加拉-锡金一线构成了国防的软肋。如果尼、孟、锡三方协调,印度东西部联系极易被拦腰切断。而若锡金被吞并,则印度无疑拓宽了东方走廊,缓解了孟加拉与内陆山国在有可能被外力利用情况下对印领土的威胁,同时使自己威胁中国、缅甸,控制孟加拉的能力大大增强。而藏属锡金被印度并吞后,面对印度的攻势,尼泊尔只能单兵作战,也不可能撑多久。目前印度显然正按照既定战略实施着自己的攻势。在吞并锡金后,印度通过威胁、利诱、封锁与外界交往等下三烂手段,对不丹实行渐进式的控制,甚至在不丹加入联合国这样的问题上,印度也百般阻挠。在缺乏中国驰援的情况下,不丹已沦为印度的仆从国。在未来可预期的时间内,如中国不加干预,不丹将来也不可避免的变成印度的另外一个邦。尼泊尔离奇的宫廷血案后,尼直系皇室统统被杀死,而与印度有姻亲关系,血案时“恰巧”在印度的尼泊尔皇叔则急忙从印度回国执掌“突然”掉在自己头上的王位。可以说形势发展得很快,整个西南缓冲地带已被印度控制。失去了战略缓冲区,中国西南将门户洞开。印度可以为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牵制,或美印、日印的联合牵制提供一个全天候的战略平台,有这样一个东西通透,漫长边界线的庞大战略平台,一旦中国遇到诸如统一台湾、钓鱼岛领土争端事发、南海领土争端激化、西北边乱一类有关存亡的事变,中国还能东西相顾、南北呼应吗?西南门户洞开后还将带来一个严重问题。锡金、不丹、尼泊尔三地拥有大量的藏民,(不少都是西藏流亡势力及其后裔),有鉴于印度支持藏独的不良纪录,这一地区被印度操控,用作反华藏独基地的可能性将更大。重新干预锡金前途问题的法理依据、现实需要与道义责任中国有干预锡金前途问题的法理依据、道义责任、现实条件。首先,为了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必须关注锡金的前途和地位。且不说根据乾隆五十九年规定的边界,藏属锡金地区的热纳宗和岗巴宗等地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须讨还。就是考虑到索回中国山南地区因同样原因的被占领土也要支持锡金的法理与事实独立。山南有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占,解放军作家金辉对那片土地这样换算:相当于一个江苏省、一个浙江省;相当于三个台湾、六个北京;相当于一个匈牙利、两个丹麦、三个比利时;相当于六个科威特;相当于十个英阿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相当于二十个日俄吵得不可开交的北方四岛;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一国被另一国强行侵占的最大一片土地;是中国版图的一百零一分之一。印度占领这里的所谓依据是“伪麦克马洪线”,而我们要通过支持锡金的独立,击碎他事实占有即可法理占有的妄想。中国是唯一有条件持援锡金的国家,只要中国的实力在,只要锡金的王室在,那么中国这个大国(当事国)不承认,世界上其他国家所谓的表态的价值等于零。这也正是印度竭力说服中国承认既定实事的重要原因。其次,维护锡金的法理独立,是中国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拓展自己的战略空间,恢复传统利益区的需要。锡金、不丹、尼泊尔三国多信仰锡克教或中国藏区的喇嘛教,与中国藏区山水相邻,文化相通,与中国的历史联系源远流长。锡金自不必说。不丹也是一个与中国有着密切联系,并深受中国影响的国家。不丹被称为银龙之国,其国旗图案、国徽图案上均有典型的中国化图腾——龙,不丹是除历史上大清帝国的龙纹国旗外,世界上唯一将中国龙绘在国旗、国徽上的国家。因中国是不丹的宗主国,五爪龙只能中国皇帝使用,故不丹的龙为与越南、朝鲜、琉球等国相同的四爪银龙。不丹对中国的历史、民族和宗教渊源和情感一点不比锡金差,1888年3月,英兵取道锡金入侵中国一侧的隆吐山,不丹国王还主动派来1700人组成的军队与中国共同抗英。尼泊尔在历史上与中国有隙,但在拉达克(今属巴基斯坦)、哲孟雄、不丹等山外诸国相继沦英的情况下,惩于南麓诸国相继沦亡的殷鉴,中尼藩属关系发展的最稳固。由于中尼的宗藩关系大大延缓英印侵略尼泊尔的进度,尼泊尔王国感恩戴德,以致太平天国运动扰乱大清国时,尼泊尔曾上书清廷要求出兵携带大炮到中国内地助剿。再次,我们有维护锡金独立自主的道义责任。我们与锡金有着历史与文化渊源和宗教情感,为了维护国际正义,必须关注锡金。在这个问题上不要期待什么国际支持或顾虑什么国际舆论,锡金问题从来都是中国的半个内政问题。流亡在美国的锡金国王虽一再向国际声明,印度的吞并是非法的,但是又有谁来关注并响应这种声音呢?要美日响应吗?要俄罗斯响应吗?要英联邦、欧盟、东盟响应吗?印度是他们的战略协作伙伴,是他们的民主样板,是他们遏制中国的战略棋子……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响应。国际社会对锡金的合理诉求表现得那么冷漠,如今世界似乎集体遗忘了锡金,就和当年遗忘琉球一样。但我们中国人不能够遗忘!一个小小的内陆山国无关乎其他大国的利益,也无关乎世界的利益,而只关乎一个重要的国家的利益,他就是——中国。以锡金为支点盘活南亚大棋局长期存在的有利形势对锡金的并吞,不论中国承认与否都不可能改变印度的反华态度。印度会利用暂时的左右逢源,加紧实施梦想的大国战略,这一切是以摆脱并遏制中国的影响为前提的。特别是在印度1992年开始放弃不结盟政策,并日益与美、俄、日协同后,其积极充当遏制中国的地区急先锋角色更不可能因认可一个吞并锡金的既成事实而改变。放弃尼共(毛)的支持,中国已错失了一次扭转西南困局的良机,而再一次放弃锡金,局面将变得对中国更加不利。藏独(势力)问题、西南被占领土问题都变得更加复杂了,对中国没有任何好处。印度的国际环境当前阶段似乎甚好,但中国在这一地区却有印度赋予的独特的优良的国际环境。印度立国以来侵犯了所有的8个周边国家,并从其中7个掠夺了领土。中国、、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都不希望印度在本地做大,因而印度的从锡金俯瞰被上述周边六国环抱的东部三角地区其国际小环境可谓极差。这些地区距锡金直线距离均较近,只要谋好局,中国在此地大有文章可作。届时周边国家复国的复国、复土的复土,那个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只能成为历史名词了。现在这一地区只待中国出棋,而具有盘活全盘棋子的作用。印度是一个野心勃勃又自不量力的民族,当年占据东部三角地区后还曾试图携割占西孟加拉、蚕食南尼泊尔、并吞锡金的“余威”干涉缅甸内政,结果被缅甸政府给收拾了。难道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和这一地区的前,还不如当年的属国缅甸有作为。通过1962年的中印战争和印度建国后对周边邻国无一例外的不间断的侵略,中国对印度的野心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中国不能让印度再产生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过去他们在中国君子般的默许下,白捡了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今天任由他们吞并锡金,明天他们就会占领不丹,后天他们又要图谋你新疆的阿克塞钦地区了。维护锡金的独立自主,是维护国际正义的体现,是拓展中国战略空间、国际利益和影响力的有效步骤,也是中国西南与印度周旋唯有的几张牌。历史对印度的一次次厚爱完全是中国在西南的无所作为使然,将本属于自己的利益拱手相让的事再也不要发生了,这种不正常的历史该过去了!
本贴相关帖文
&以下是引用苍之涛肆龙子
在第32楼的发言:传说中的三代贤王 带着上万人走下黄土高原时,西方的竞争者巴比伦和埃及已经是幅员光阔的大国,已经发展了灿烂的文明。但就这一万多华夏先祖,用了不到千年的时间就到了世界的前列,他们所过之处,野蛮都转变成了文明。
华 夏的祖先构造了精美的城市和建筑,发展了美术和雕塑,记录了天体运行的规律,创造了文字和音乐,出现了航海,纺织和工商。如同我的父亲把祖先的姓氏传给我一样,我也要把这姓氏传给自己的子孙,华夏人心目中的中华文明也是这样的神圣和沉重。华夏的子孙崇拜着他们的祖先,并把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说得好,鼓掌!!---满清历代统治者疯狂破坏华夏的文明,从音乐到文学,从建筑到数学。。。所有的领域中国本来都是领先世界的,但在满清统治者恶毒地毁灭下,中国竟从世界的顶峰跌落到谷底。 -----
&以下是引用霹雳系列
在第3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吕伟明
在第29楼的发言:锡金是中国手里的一张王牌,不能丢。丢弃之后,山南就孤立了。
锡金2003年秋中国已经默认属于印联邦了~
锡金政治史概述锡金历史上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一个山地小国,它北接中国的西藏自治区,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就矗立于两国边境;南临孟加拉平原,东西两侧分别是不丹和尼泊尔。处于这样一个十字路口的锡金一直被视为是从恒河平原通往西藏乃至中国内地的最好通道,中锡边境东段西藏一侧的亚东在历史上一直是印藏贸易的重要口岸,也是历代达赖喇嘛在遇到重大政治危机时首要的避难所,以便向喜马拉雅山两侧逃亡。锡金现已完全被印度吞并,除了纳穆加尔王朝第十三世国王仍流亡纽约寻求
他的王国重获独立以外,大部分锡金人民——或者说大部分居住在锡金的人民——
早已认同印度对锡金的主权。作为最后一个承认锡金独立的国家,中国已于20
03年10月悄悄地将锡金从其外交部网站上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名单中拿掉,借
此默认印度对锡金的主权。现在终于可以稳妥地说:锡金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已经不复存在,我们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对锡金政治的发展历程作一个盖棺论定式的回顾和评述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锡金是中国手里的一张王牌,不能丢。丢弃之后,山南就孤立了。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以下是引用中州一龙
在第26楼的发言:还没明朝的藩属多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元顺帝统治时期,爆发了红巾军起义。一位披着破烂袈裟的青年和尚参加了红巾军。后来他成了这只军队的首领,他南征北战,终于把蒙古人赶回了草原,建立了明朝。那位青年和尚就是朱元璋。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府为京师国号大明,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明朝共传十六位皇帝。明朝的领土曾囊括今日内地十八省之范围,并曾在今东北地区、新疆东部等地设有羁縻机构。明初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明成祖朱棣在位时以顺天府(北平,今北京)为京师,应天府改为留都。明朝初年国力较盛,曾北进蒙古,南征安南。明英宗幼年即位时,朝中有“三杨”杨溥、杨士奇、杨荣主持政局,‘海内清平’。至正统七年,宦官王振开始擅权;正统十四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永乐以来的军事优势遭到破坏,但景泰皇帝任用于谦击败瓦剌,保卫了国土。弘治时期是明朝政治作为清明的时期,历史上称为"弘治中兴"。正德、嘉靖朝始逐渐中衰,社会矛盾萌发,并面临蒙古、倭寇两大外患。明神宗万历朝初期在名相张居正的辅政之下曾一度中兴。后世计当代朝廷岁收,明朝的经济规模可称世界第一。惟至万历朝中期始,皇帝怠政,官员腐化,关外女真兴起,明朝开始走向衰亡。天启年间阉党专政加快了这一进程的发展。至崇祯年间,多处爆发民变,后金军队也突破长城,五入关内。公元1644年,大顺军队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但由明朝宗室在华南建立的若干个南明政权又延续了数十年,直到清朝康熙年间(1680年代)方被清军彻底灭绝。明朝的经济和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都属于较发达的阶段。明朝早期君主集权强化,皇帝大权独揽,但宣德以后,皇权开始削弱,权力在内阁和宦官之间争夺。从明朝开始,西方伴随着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在世界的地位逐渐与东方平起平坐。同时,西学也随着一批传教士来到中国,为东西文化的交流开辟了窗口与机会。历史明朝的建立元朝末期,朝政腐败,国库也日渐空虚。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赋税以外,还发行新钞“至正宝钞”并大量印制,致使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民不聊生。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政府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水患。黄河两岸农民本已饱受灾荒之苦,在治河工地上又横遭监工的鞭打,被苛扣口粮,非常愤怒。于是,“治河”和“变钞”就成为民变的导火线,导致红巾军起义的爆发。至正十一年(1351年)5月,红巾军起义爆发。次年,郭子兴聚众起义,攻占濠州(今安徽凤阳)。不久,贫苦农民出身的安徽凤阳人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屡立战功,得到郭子兴的器重和信任,并娶郭子兴养女为妻。之后,朱元璋离开濠州,发展自己的势力。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率兵占领集庆(今江苏南京),改名为应天府,并攻下周围一些军事要地,获得了一块立足的基地。此时的朱元璋“地狭粮少”“孤军独守”,远不及其他起义军势力,处境十分艰难。朱元璋采纳了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经过几年努力,朱元璋军事和经济实力迅速壮大。1360年,通过鄱阳湖水战,陈友谅势力遭到巨大打击。1363年,陈友谅势力被完全消灭,1367年,朱元璋攻下平江(今苏州),张士诚自尽。之后朱元璋又消灭割据浙江沿海的方国珍。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了明朝。之后趁蒙元内斗之际进行北伐和西征,同年攻占大都(今北京),元朝撤出中原。之后朱元璋继续消灭位于四川的明玉珍势力和据守云南的元朝梁王。又深入沙漠,进攻北元。天下至此初定。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锡金国旗旗地为白色,四周有红色宽边,旗面中央是一个法轮。锡金被称为“山顶王国”,国旗四周的红边象征这个国家周围由 巍峨雄壮、起伏连绵的喜马拉雅山脉环绕;法轮是佛教的圣物,既表示锡金是一个笃信佛教的国家,又象征世间万物轮转相传,繁荣进步。
中国古籍中,古代锡金名为哲孟雄(Dremojong)。尼泊尔人移居于此称之为新地方,早期西藏移民称为登疆,意为稻米之谷。远在公元7世纪,哲孟雄是吐蕃(西藏)的一部分。9世纪时,哲孟雄成为独立的部落,但其境内的寺院仍隶属于西藏各大寺。锡金流传很多神话,但世袭君主国成立前的历史记载不多,之前锡金是雷布查族的居住地﹐他们多生活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面山坡地带。[纳穆加尔王朝成立] l7世纪1642年,菩提亚族的蓬楚格.纳穆加尔(Phuntsog Namgyal)建立了纳穆加尔王朝,自称法王(Chogyal),锡金成为世袭君主国。蓬楚格.纳穆加尔是来自西藏康巴地区的普提亚(Bhutias)贵族,在宁玛派(红教)传教士的支持下降服了锡金土著雷布查族势力。[尼泊尔入侵锡金] 1700年尼锡战争爆发,尼泊尔的廓尔喀军队入侵锡金,攻占锡金当时得首都拉达孜(Rabdentse),锡金国王越境逃亡到西藏,在热日宗的春丕谷避难,作为宗主的达赖喇嘛将此地赐给他使用,这也就是后来的亚东。廓尔喀军队继续向西藏推进,一度占领整个后藏并洗劫班禅喇嘛的驻锡地扎什伦布寺,结果达赖与班禅向清政府请求援军。[中国出兵援助锡金] 当时的乾隆皇帝先后两次用兵,最后由福康安和海兰察统率清军于1791年将廓尔喀人全部逐出西藏,并越境追击至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城郊。廓尔喀军队在挫败清军前锋获得小胜后请降,从此成为中国的藩属,这也是乾隆“十全武功”的最后一件。清军击退尼泊尔后锡金本欲收复其失土,但这时尼锡战争中假意援助锡金的不丹军队突然攻击锡金,导致本来就已经被廓尔喀人打得溃不成军的锡金腹背受敌,结果锡金在提斯塔河(Teesta)谷地以西的大片领土仍然沦于尼泊尔之手,而提斯塔河谷地以东的领土则被不丹占领,锡金只保有提斯塔河上游的领土,比现在的锡金邦大不了多少的区域。[英国入侵锡金] 181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侵入锡金。1835年英国人割据大吉岭和兰吉德河以南的地区﹐1861年迫使锡金签订条约﹐将锡金置于英国的控制之下。1887年,英国强占锡金,并派驻专员。1888年,英国出兵西藏,攻占隆吐山、亚东等要隘。中国清廷一意妥协,速派驻藏帮办大臣升泰前去议和。日,升泰与英国驻印度总督兰斯顿(Henry Charles Keith Lansdowne)在加尔各答签订了《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共八款。主要内容为:清廷承认锡金归英国保护;划定中国和锡金的边界;游牧、通商等问题,留待日后再议。由此锡金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世纪﹐英国殖民者鼓励大批尼泊尔人移居锡金南部﹐被称为锡金-尼泊尔人。他们砍伐森林﹐开垦稻田。[英国人把政权交还锡金国王] 1918年﹐英国殖民者把政权交还给塔希‧纳姆伽尔国王。塔希国王实行许多经济和社会改革﹐废除各种无偿劳役﹐彻底检查税收制度﹐废除地主的行政和司法职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印度入侵锡金] 1947年,印度与锡金签订《维持现状协定》,继续往锡金派驻专员。受印度扶持的锡金国家大会党发起“不合作运动”,要求国王进行“改革”。同年5月9日,国家大会党政府正式成立,但遭锡金王族强烈反对,群众运动也日渐兴起。1949年6月初,印度以“防止动乱和流血”为由,派兵进驻锡金,接管了成立不到一个月的新政府,并委任印度人拉尔为锡金首相。1950年12月签订"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规定锡金为印度的“保护国”,印度控制锡金的国防、外交、经济等大权。1968年8月,甘托克爆发反印示威,要求废除“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1973年4月印度对锡金实行军事占领。日,锡金议会通过了由印度拟定的锡金宪法,规定印度政府派驻的首席行政官为政府首脑和议会议长。同年9月《印度宪法修正案》规定锡金为印度的“联系邦”,在印度两院各为锡金设一个议席。[成为印度的一个邦] 1975年,印度军队解散锡金国王的宫廷卫队,软禁了锡金国王。同年4月10日﹐锡金议会通过决议废黜国王,把锡金变为印度的一个邦。4月14日,锡金又为此举行举行“全民投票”,决定锡金的未来,过后印度议会通过决议,正式把锡金变为印度的一个邦。日,锡金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dpal-ldan don-grub rnam-rgyal)在美国纽约逝世,王储旺楚克·滕辛·纳姆加尔(dbang-phyug bstan-vdzin rnam-rgyal)即位,成为锡金第13世国王,他宣布印度对锡金的吞并是非法的。概况锡金(vbras-ljong,“米之乡”),古称哲孟雄。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印度的一个邦。北部和东部同我国相连,东南部和不丹交界,南与印度西孟加拉邦和阿萨姆邦毗邻,西与尼泊尔接壤。面积7 1 0 0 平方千米,印度各邦中土地面积排名倒数第二,次于果阿邦。人口54万,是印度最少人口的邦,3 /4 为尼泊尔族,还有锡金族和雷布查族。居民多信喇嘛教。通用锡金语和尼泊尔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境几乎都在海拔1500米以上。属山地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6 ~9 月为雨季,常造成水灾。矿物以铜为主,此外还有煤、石墨、石膏等。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3 6 %。高山草地为牧场。水力资源较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南部产稻米、水果、马铃薯等,北部产玉米、青稞。山区以畜牧业为主。矿产很少开采。有少量农畜产品、水果加工、酿酒、服装、织毯等小工业及木器、铜器等手工业。有碎石公路1500千米。地理[地理位置] 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东临不丹,南方是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和阿萨姆邦。西接尼泊尔,北面与中国的西藏自治区交界。[地形] 境内多山,平坦地区很少。各地海拔差异大。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英文:Kanchenjunga),海拔8586米,位于尼泊尔和印度的边界线上.[气候] 因各地海拔差异大。气候差异亦大。全境除北部边境地区外降水充沛,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民族锡金的民族包括尼泊尔移民(占人口75%)、菩提亚族(Bhutias)、雷布查族(Lepchas, 又称锡金族) 等民族.雷布查族是锡金最早的居民﹐属蒙古人种。在8世纪前﹐他们就生活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面山坡地带。菩提亚族来自西藏康巴地区,17世纪时建立了锡金的第一个王国-纳穆加尔王朝。成为锡金的统治者。尼泊尔族是在19世纪锡金沦为英国殖民地时为开发需要而大量引入锡金南部。语言通用锡金语(Bhotia, vbras-ljong-skad:藏语的一个方言),菩提亚语和尼泊尔语,官方语言是英语。宗教锡金人大多数信奉藏传佛教。尼泊尔移民大部份信奉印度教, 雷布查族大多数信奉天主教,小部分信奉***。经济锡金政府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森林资源和运输业。旅游业及农业也很重要。矿物资源主要有:铜、褐煤、铀、黄铁、石墨和石灰石等,其中铜和褐煤蕴藏量丰富。森林面积占国土的36%。林区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盛产名贵药材,如麝香、鹿茸、天麻和贝母等。[农业] 生产稻谷、玉米、青稞、马铃薯、小豆蔻、苹果、橙、兰花等。是世界主要小豆蔻出口地之一,年产量约2000吨。[畜牧业] 北部山谷地区居民以放养牦牛和羊为主。[能源] 水力资源丰富,共有大小水电站15个。[工业及手工业] 现有肥皂、皮革、火柴、纺织、水果加工、酿酒等工业和手工业。交通公路20余条,总通车里程约1500公里,其中500余公里为柏油路面。原国旗意涵锡金国旗旗地为白色,四周有红色宽边,旗面中央是一个法轮。锡金被称为“山顶王国”,国旗四周的红边象征这个国家周围由 巍峨雄壮、起伏连绵的喜马拉雅山脉环绕;法轮是佛教的圣物,既表示锡金是一个笃信佛教的国家,又象征世间万物轮转相传,繁荣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锡金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过去一直不承认印度对锡金拥有主权,按照印度媒体的说法,中国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还承认锡金是一个独立国家的国家。 这态度直到2003年态度才有所松动。2005年,中国出版的地图上不再把锡金标示为主权国家。
等达赖死了,他们的底牌没得打了,我们才会适时出手吧?反正我是这么考虑的,避其锋芒、击其惰归!
中国的问题在于几十年来的执政,形成的官僚体制搞的是逆淘汰制,很多有理想有做为的热血青年都被消磨在岁月里了,而代之崛起的是大批的贪官污吏,在不断消弱自己内部机体的过程中,哪有力量去清理外部的寄生虫?该责备谁?等我们从年青到最后愤懑地老死的时候;从我们放弃了享乐主义而安贫乐道终身却最终禄禄无为而入土的时候,我想在咽气之前要咒骂一些人,而且要教训我的子孙要勇于打破一个旧世界,再建一个新世界。我们能等待和期待的时间,只有一生。
还想告诉楼主一件事,去年***总理访印时,已经承认了锡金是印度的一个邦,作为回报,印度也承认了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国家间的交往或许无所谓原则,有的只是利益。
没有野心就成不了大事,当年在那么优越的条件下,我们错失良机,因此,我们现在绝不会再重蹈覆辙。钓鱼岛、东海、黄海、南海、藏南、西疆(台湾是分内问题,不在此列),我们绝不再丢失任何一寸领土领海,为了免除日后的遗憾,我们将不会再对任何敌人手软。
还是很有道理的。 中国政府在这方面的不作为已严重削弱了自己的利益。
清朝前期鼎盛时期:西跨葱岭,东临太平洋,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鄂霍次克海、外兴安岭和库叶岛一带,南包南海诸岛。 其中朝鲜,暹罗,缅甸,安南,尼泊尔,锡金,不丹等是当时中国的藩属国。清朝后期(鸦片战争以后):东北和今天差不多,丢掉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余万平方公里的沃土,西北全面收缩,新疆被沙俄抢占,后虽经过收复,但是还是被割占50余万平方公里土地,这其中包括哈萨克斯坦前首都阿拉木图,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等,东南台湾澎湖被日本割占(1895),藩属国纷纷脱离中国宗主,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后期与现在的版图区别主要是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地区尚在我控制之下。
|||军迷有话说|||经典军事|||环球风云|||老照片
||争议话题|||社会万象||男人情感||天天贴图||网友实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国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