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春秋时秦晋可以世为婚姻,根据古代“男同姓恋图片不婚“的原则,下列可以与管国通婚的封国是A鲁国 B晋国

2014高考历史(人教)一轮复习学案课件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2014高考历史(人教)一轮复习学案课件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大小:1.0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答案带解析】已知春秋时秦晋可以世为婚姻(故世代联姻称为“秦晋之好”,而鲁晋不能通婚。而管国是...
已知春秋时秦晋可以世为婚姻(故世代联姻称为“秦晋之好”,而鲁晋不能通婚。而管国是姬叔鲜(周武王弟)的封国。根据古代 “同姓不婚”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可以与管国通婚的封国是(
)。A、鲁国
B、晋国C、燕国
D、宋国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识记能力。根据材料“ 同姓不婚”的原则可知,鲁国、晋国和燕国都是姬姓,排除ABC,所以答案选D。宋国是中国西周时期的一...完整答案请上满分5网查看,
考点分析:
考点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目的:巩固统治。
(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4)作用:
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
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
(3)作用:
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西周两项政治制度的示意图,对二者关系阐释不恰当的是(
)。 A、图一主要义务是守疆土、卫王室,图二主要用于区分嫡庶、亲疏关系B、二者都是西周统治者为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而实行的制度C、二者互为表里,图一是图二的内核和纽带,图二是图一在政治方面的表现D、二者相辅相承,确保了周天子天下大宗和政治共主的地位 
西周某诸侯有一妻一妾四个子女,依据宗法制的继承原则,下列表格中谁有资格继位当诸侯(
)。  
(20分)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后,回答问题:不管叫什么名称,中国的制度确实和欧洲人所知道的任何制度不一样。……整个国家只有一个封建主,即皇帝统治,而由一个极其庞大的机构掌握管理;这个机构就是从“文士贵族”中任用的非世袭的文官系统,或官僚系统,或官吏阶层……很多家族可以上升到“文士贵族”的地位而重又衰落下去……
——李约瑟《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 (1)假如你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一名中央政府官员,当时你能够耳闻目睹秦始皇集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分)(2)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假如中国唐朝时对高丽用兵,其运作程序如何?(2分)这种体制有何作用?(4分)(3)假如你生活北宋初期,有意从政,你将会通过什么方式达到目的?(2分)假如你有幸考中并在中书门下省担任最高长官,你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2分)(4)假如你有幸穿越历史时空,对明太祖做一个加强皇权的访谈,你认为明太祖会谈到他的哪些措施?(4分)(5)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3分)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A、郡县制
B、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1)制度:中国实行封建君主专制,英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2分)根本目的:为了从中国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分)(2)趋势:经济侵略从沿海深入到内地(或从长江下游向中上游发展)(2分)关系: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分)(3)影响:中国国门洞开,一个原本独立自主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分)
(4)作用: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2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1)由材料一“中国政治制度实行封建君主专制,英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可知,中国实行封建君主专制,英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从中国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由材料二“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苏州、杭州、沙市、重庆”可知,《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在“开埠”方面出现的变化是经济侵略从沿海深入到内地(或从长江下游向中上游发展)。由材料“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可知,清政府与列强之间的关系是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3)1840---1900年列强入侵给中国社会造成的最深刻的影响是中国国门洞开,一个原本独立自主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人民掀起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代代人前赴后继,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富强而奋斗。(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而中国军民的抵抗坚决地维护了国家主权、捍卫了民族尊严,使列强妄图瓜分中国,将中国变为列强的殖民地阴谋破产,中国军民的坚决抵抗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与英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国军民的抗战和作用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甘肃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宋朝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当时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体现了理学家们关注国计民生的价值取向C.说明理学反对封建专制统治D.说明理学在当时有利于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福建八县市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春秋时秦晋可以世为婚姻(故世代联姻称为“秦晋之好”,而鲁晋不能通婚。而管国是姬叔鲜(周武王弟)的封国。根据古代 “同姓不婚”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可以与管国通婚的封国是(
)。A、鲁国
B、晋国C、燕国
D、宋国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福建八县市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认真观察下图:这是一场示威游行。这场示威游行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革命运动。这场运动的重大意义在于A、它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
B、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它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它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福建八县市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开始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程。按事件先后时序排列正确是(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②中共十五大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③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①④③②
D、②③④①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福建八县市高二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D、墨家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福建八县市高二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请欣赏下列四种文字:按顺序指出下列书法作品的字体(
)。A、隶书、 楷书、行书、 草书
B、楷书、行书、 草书 、隶书
C、草书 、楷书、隶书 、行书
D、草书 、行书、隶书、 楷书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福建八县市高二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8分)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仆之素志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而在社会主义为归宿,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 ——孙中山材料二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城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 材料三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据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对民生主义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认为应如何实现民生主义?(4分)(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对中国革命有何重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成果。(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的?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什么样的核心思想。(6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福建福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诗句中的“公”率“致远”舰撞向日舰时不幸被鱼雷击中,壮烈殉国。他是A.丁汝昌
B.邓世昌C.林永升
D.刘步蟾 2012年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选择题汇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12年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选择题汇编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福建省八县(市)一中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福建省八县(市)一中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4:05:1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福建省八县(市)一中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同名同姓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