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对摄影藏传美学怎么样有什么样的影响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意境论对中国摄影艺术影响.pdf4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硕士学位论文
意境论对中国摄影艺术的影响
姓名:严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艺术学
指导教师:袁恩培
座机电话号码
重塑受苎塑坠蔓堑塑坠一
下J‘.了同j譬
――――――――――――――――――――――――――――一一
摄影在传入中国的初期,绝大部分照片都是外国人在中国拍摄所得,而早期
涉足摄影的中国人也不过是邯郸学步,依照西方的模子拍摄。摄影不是以艺术的
身份在中国出现,当时也没有摄影艺术、艺术摄影、美术摄影这些专业词汇。随
着国人对摄影的了解,摄影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互碰撞产生出了新的火花。西方
摄影与中国传统艺术学的结合,形成了中国民族特色的美学形式,而中国美学意
境论在西方摄影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上又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摄影艺术的萌芽时期,与之相适应的摄影艺术理
论,也开始萌芽和发展。文章通过对“意境”的研究探讨,梳理二三十年代中国摄影
艺术的的演变过程,挖掘意境论在中国第一本摄影理论书籍《半农谈影》中的深
层意义,说明中国摄影理论的出现从一开始就是围绕着“意境”来进行的,并且对“意
境”审美影响摄影的因素做出一个尽可能完整的阐释。对由西方传入的摄影,如何
与中国古典美学概念“意境”相结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艺术摄影中意境的营造要有
自觉意识,才能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文艺美学什么是对艺术存在的反思_百度作业帮
文艺美学什么是对艺术存在的反思
文艺美学什么是对艺术存在的反思
 在西方传来文艺学之前,中国也有自己的文艺学,虽无其名,却有其实.我们今天可以称它为古典文艺学.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艺术的文学(美文学)也包含在内,其独特的创造规律也得到了探讨.  但是,西方现代国家强行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也带来了西方现代文明.中国的古典文艺学受到西方美学的影响,也发生了新变.由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鲁迅拉开序幕,中国的古典文艺学逐渐迈向文艺学现代化的道路.一、开始运用西方现代美学,阐发中国古典理论.如王国维用康德、叔本华、尼采的美学,阐发中国传统的意境说、形式论、悲剧观.二、探索文学艺术特点,关注揭示审美特征.如梁启超结合中国文学艺术的实际,提出新境界说;对艺术的文学(美文学)和非艺术的文学作了严格的区分,把小说置于重要地位,并对艺术文学中的审美感情、审美趣味作了进一步分析,区分美的感情和丑的感情,高尚趣味和低劣趣味,在美学上极有价值.三、高度重视审美教育,发扬艺术的审美作用.蔡元培倡导以美育代宗教,把美学和德育、智育放在同一系列,鲁迅则把美术(文学艺术的总称)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文学艺术的“不用之用”.此时,“国学为体,西学为用”尚是主要趋向,但这种变化的意义却不可低估.  在蔡元培倡导美育的推动下,美学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活跃起来,然后在四十年代,逐渐具有自己的理论形态.“西学为体,国学为用”成了主要趋向.这时的美学,虽然主要也还是引进西方理论,但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一、对西方美学重在融会贯通,领会精神要点,避免死搬硬扯,玩弄辞句.二、注意结合中国实际,不脱离创作实践.三、尽量使用中国自己的话语,并无失语之感.  美学在中国,早有理论化的趋势.吕chéng@①、陈望道、范寿康等的美学,虽还都只是“概论”性质,但都有理论化趋势,基本上都是以价值为主导来谈美学,把美学看作是一种价值科学.二十年代是中国美学的初创时期,尚未建立自己独立的体系.到了三十年代,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虽然也在评述西方美学,但在评述中建构自己的美学,阐发自己独到的见解,把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也融合进来,形成以研究创作心理为中心的独立的美学思想体系.到了四十年代,蔡仪则依据认识论(其实只是反映论的一个维度),把艺术归结为对美的认识,写成《新艺术论》、《新美学》,构筑成自己的认识论美学.无论是朱光潜的美学,还是蔡仪的美学,都以文学艺术为材料,但两种美学所要回答的问题却不相同.朱光潜是要探究艺术之美,使艺术美发挥陶冶情性的作用,而蔡仪则重在探索包括艺术之美和现实之美共具的美的本质,帮助人们认识客体.因而,这是两种不同的美学体系.  到了四十年代末,美学归于沉寂.在五十年代,文艺政治学占了主导地位.文艺如何为政治服务,成为建国以后文艺学关注的中心.陶冶情性的审美学,认识世界之美的认识美学,都不可能得到发展.于是,传统的美学受到冷落.但是,美学理论还是存在,生活美和艺术美的辩证关系,艺术美可以而且应该高于生活美,这种比黑格尔、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更为精辟的美学火花,仍然在文艺学中燃起.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声中,曾出现了建国后第一次美学热潮.尽管在学术层面上尚只是停留在探究美是客观的、主观的,还是主客观统一的哲学思辨上,但这一争论本身唤起了文艺界、美学界对审美现象的关注,并且引发了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兴趣.加之,在提出反对苏联修正主义之后,也引起了我们自己的反思,深感以政治代替艺术、政治和艺术混淆,很难推动文艺的发展.所以在六十年代初,依照周恩来的意见,由周扬主持的文艺十条中的第一条,就是要解决文艺和政治的关系问题,明确提出:我们不但要强烈的政治内容的作品,“也需要没有什么政治内容,但能给人以生活智慧和美感享受的作品.”接着,周扬按邓小平的意见,抓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教材建设,把文艺学、美学放在重要地位,亲自关注《文学概论》(蔡仪主编)和《美学概论》(王朝闻主编)两本教材的编写,他还拜访过朱光潜,鼓励和促成《西方美学史》的撰写和出版.可惜,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把美学和艺术当作资产阶级的玩艺一扫而光.斯文扫地,何来审美!  开放改革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憧憬和希望,审美理想之光引发了八十年代的新的美学热潮.但这时的美学已不是停留在哲学的思辨,而是着眼于思想的自由解放,美被看成了自由的象征.随着个性的解放,各种美学应运而生.“己为中心,为我所用”,使美学走向多元.沿着这条思路发展下来,美学已经流向各个实践领域,渗入日常生活,因此,实用美学、生活美学、大众美学、旅游美学、服饰美学、饮食美学、人体美学,甚至两性美学都涌现出来,一切使人发生快感的对象,都被看作是美.那末,文学艺术还成为美学的对象吗?一向重视文学艺术的朱光潜、王朝闻、伍蠡甫、蒋孔阳都表首肯.文艺美学或艺术美学,应专注于探索文学艺术共有的审美规律,也要进一步探索不同艺术部类各自的特殊审美规律.当然,也不能把艺术现象孤立起来,应该把艺术的审美规律和人类的普遍审美规律联系起来.这是普遍——特殊——个别的三重审美规律,既有联系,又不能混同.正是从这种认识出发,北京大学的《文艺美学丛书》、王朝闻主编的《艺术美学丛书》,从文艺美学或艺术美学,又扩展到电影美学、戏剧美学、绘画美学、雕塑美学、音乐美学、舞蹈美学、书法美学、小说美学、诗歌美学、建筑美学、摄影美学等领域.李泽厚主编的《美学译文丛书》,翻译过来的也有不少是艺术美学.诚然,美学的领域并不只限于文学艺术,但文学艺术仍然是美学关注的重要领域.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文学艺术,这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文艺学的视野.更重要的是,这为文学艺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古典文艺学对文学艺术的审视重在整体感悟,轻于分析解剖,难作理性把握.西方美学对文学艺术的审视,则善于条分缕析,抽象推理.中国的古典文艺学应该吸取西方美学之长,从中国的艺术实践出发,由感性具体上升为知性抽象;然而,不能仅仅停留于此,还得由知性抽象上升为理性具体,回返到艺术实践,从而在更高阶段上把握艺术活动的整体.这正是中国文艺学走向现代化,建设当代文艺学的必由之路.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只要还活着,就有自己的生命活动.但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其他生物不同,它本质上是实践的.面对大千世界,人必须和对象世界相互交往,进行多样的实践活动,从生产实践、交往实践到生活实践.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又内化为精神活动,反过来又参与实践活动,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不仅使得物质实践中的精神含量越来越高,而且出现了以追求精神价值为主的实践活动:精神实践.在各种实践活动(生产、交往、生活)中,人们不仅追求实用价值、功利价值,而且追求审美价值,以提升人生境界.进一步的发展,审美活动从其他实践活动中独立出来,从而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实践活动:艺术生产.  如果把文学艺术作为人的一种特殊的生命活动来考察,可以深入探索的问题很多.人类为什么需要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命活动、人的什么样的存在方式?人怎样在生活中产生了审美体验,又怎样转化为文学艺术?文学艺术究竟对人发生什么样的作用又如何起作用等等,近二十年来都得到了研究.但是,依我看来,当前最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还是:文学艺术应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  文学艺术,应该是美的创造,需按美的规律进行.但我们常见到的,却往往不是.平庸随处可见,丑陋也屡见不鲜.“应然”和“本然”,在实践中时常对立,这本不足为奇.不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所谓“创作”,比比皆是,艺术垃圾日益增多.那末,当文学艺术正在日益走向商品化的时代,还要来奢谈美的规律,岂非不合时宜、多此一举?不,正是在交换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日显广泛之时,文学艺术更不应违反自己的审美创造本性,更不能违背美的规律.我们呼唤艺术精品,就必须更重视美的规律.只有按照美的规律的创造,才会出现艺术珍品.为什么在我看来一些明显不符合正常审美的作...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为什么在我看来一些明显不符合正常审美的作品会被认为是艺术珍品?
为什么在我看来一些明显不符合正常审美的作品会被认为是艺术珍品。类似还有一些被奉为名作的文学作品,但是我真的连读完的兴趣都没有。是因为我奇葩吗?
我想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到底是如何认定的?如果一件事物无法被绝大多数人类(甚至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类)所欣赏,那么它的价值甚至美学价值从何而来,我可不可以说这些东西不过是极小极小一部分人自娱自乐而已?会不会有一天我们的这种艺术发展到全人类只有10个人理解?下面这幅是毕加索的名作。
+ 加入我的果篮
CYAP艺术总监,美术文献执行主编
看来真正需要普及的是艺术,而且在这方面我们做得很不够。其实毕加索,蒙特里安等人画成了这样,很大程度上是拜科学所赐。现代艺术阶段,有一本艺术圣经,是阿恩海姆写的《艺术与视知觉》,他们作品里有很多视觉原理的逻辑。简单的说,就是比如在一个矩形里,有一个圆点,放在什么位置上,给人的视觉和心理感受是均衡的。等等一系列的实验。蒙特里安就是这些线分割矩形,和色彩的分布,达到最完美的和谐,位置挪动一点都不行。毕加索是通过女人体,叼烟斗的人,斗牛等等表现曲线和斜线的节奏。他们都是绘画语言的追求者,为艺术而艺术,就是画一个苹果也能画成牛逼人物。现在看也确实画得真心好。到了马列维奇的《白上白》,一个白色的矩形上另一个白色矩形。基本上到了现代主义登峰造极的程度,也开启了后现代主义和当代艺术,从此走上观念艺术的道路,不再玩语言了。后来若干艺术大佬向这张作品致敬。相当于约翰凯奇的4分33秒。影响力包括前段杭州市政府花5亿买的包豪斯风格的设计收藏。其实印象派也是受科学影响,光学,色谱,彩色从白光中分离。画面不再是酱油色,开始出现彩色并置,光在画面上的纯色混合。每一张那个年代的光色混合的很小尺寸的风景画,现在平均每张50-200W欧,当年听说不过50-200法郎。其实如果大家都了解了游戏规则,和发展历史,就知道如何欣赏了。
别↑我了我很心虚好吗 那个答案才是最专业的!--------------------------------------------------------------------------目测暂时好像是不会有更专业的人士来回答了,默默来说几句首先楼主我也不是艺术专业,只能说略有所知,说错了还请见谅尽量本着果壳的科学、逻辑精神一个一个来回答(自身水平有限也不会用太专业的词):1:首先说艺术品的艺术价值,普遍包含三种: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美学价值要纵观历史来看,再不懂艺术史也没有关系,只提三个时期,分别是文艺复兴、印象主义和现代艺术。不用翻艺术史也能本能地觉察到三者之间的变化,文艺复兴追求写实、印象主义模糊化,到了抽象画或者现代艺术时期开始面目全非。审美疲劳这个词用在这里比较合适,当美术经过了那么多年的发展,绘画忽然变得跟实物一模一样的时候就会失去意义(何况相机已经发明),现代艺术当然会随之而来。
毕加索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想想看假如我们生活在19XX年(请问这究竟是第几世纪的初还是末……TAT),满世界都是梵高莫奈的时候,毕加索的画突然冒出来,该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冲击力(可以联想一下LADY GAGA)。先撇下喜欢不喜欢来说,至少我们会很容易记住这个人,忽然发觉原来画也可以这样画,感情可以这样表达。
另外毕加索本人是个非常擅长炒作的人(不举例了),他是全世界这么多艺术家里生前活得最好的之一,享尽了一切的荣华富贵,所以经济价值无需再提。
至于社会价值——艺术界总是喜欢不停地分析分析分析,就算是没有价值也能搞出来一些价值来。在我看来毕加索的画所能带来的社会意义,就是一种精神上的痛苦。毕加索红起的时代刚好是十九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世人普遍痛苦。毕加索的画你初看会觉得非常不舒服——没错,他的社会价值就是表现出了这种不舒服、痛苦、癫狂,与大多数人的感情结合了起来。
其他你不喜欢的艺术品基本也是这样分析。根据我的经验越是抽象的东西就越是简单地理解,美、丑、变态……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其实大部分时候就是艺术家想表达的东西。所谓艺术,其实就是艺术家表达了出来,并且让大家去接受。2:小众与大众的问题
艺术大部分时候是自少而多的,我没有说自上而下,因为我认为审美或艺术这种主观的事情,很难有什么上下之分。但小众影响大众的例子太多,一个人开启了一样东西,十个人被感动,创造出了更适合的形式或载体,从而影响到一百个人、一千个人。这就是不被大众接受,实际上也能创造价值的原因。
文学作品其实也是一样,普鲁斯特写了《追忆似水年华》,开启了意识流,但很少有人读。乔伊斯受到他的影响写了《尤利西斯》,在文学界便影响了更多的人。接着是伍尔夫……就是这样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阅读意识流,并且给写作注入了新的精神和方式。
好的实验作品会激发许多人的灵感,而灵感需要刺激,大部分人都不太喜欢刺激。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前卫艺术,但前卫艺术照样存在。在这方面毕加索真的是一个例外(就因为他太会哗众取宠),大部分时候小众艺术和大众艺术的关系有点像T台和时装,T台上的衣服不会有太多人穿,但经过一次再次的再加工,就变成了我们日常的装束。
或者举个理科生的例子:菠菜是不是含铁非常丰富,只有小部分人才会去研究。研究得出了结果,OK,我们去吃菠菜就好。为什么?有多少人关心?3:大部分艺术家或艺术作品,在未被传播前都只有少数人知道和理解而已。或者即便只有10个人理解,它所带来的价值已经沉淀在了历史中。就像很多年以前人们都以为地球是方的,现在我们听到也许会觉得可笑,但我们会一直记得:在一开始,大家以为地球是方的。这是既定事实。
但我还是觉得社会无论怎么变化,理解毕加索的人都会不止是十个人。因为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没有地域、时间、宗教的影响。痛苦就是痛苦,永远都会有人痛苦,于是永远有人看到毕加索的画,会觉得只有毕加索才理解他的痛苦。
植物学博士,植物园工程师
  好像没有人从演化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那我就来献个丑。  演化心理学认为,艺术起源于对智力的性炫耀。这种性炫耀有两层含义:1. 在求偶过程中向异性显示自己的智力(通常是男性向女性显示);2. 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向同性显示自己的智力,以求得较高的社会地位(通常是男性向男性显示)。顺便说一句,男性艺术家多于女性艺术家(主要是指创作型艺术家,像歌唱家这样的演绎型艺术家除外)是古往今来的事实,美国演化心理学Geoffrey Miller在这方面做过相当令人信服的研究。(还要补充一句:这绝不是说女性的智力比男性低,只是说,女性远远不如男性那样把智力作为性炫耀的手段,所以女性较少成为艺术家而已。)  把艺术还原为智力显示之后,事情就好理解多了。智力的显示需要知识作为基础。举个很好理解的例子:假定你在论坛或微博上和另一个人就量子物理学发生了争论,你们都要向他人显示自己的智力高于对方。但是,只有懂得量子物理学的人才能对你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智力水平做出判断。对于不懂量子物理学的人来说,你们的争论如同天书,他看不懂,自然也不可能判断谁的水平更高。  艺术也是这样。综观人类艺术史,艺术家更重视的是艺术的形式,而非内容。这是因为比起内容来,形式更能显示艺术家的智力。形式的创新,是驱动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对艺术形式的欣赏也需要知识作为基础——没有格律知识,就不能欣赏格律诗;没有绘画史、音乐史基础,就不能了解印象派绘画和音乐在形式上有什么创新。对于没有这方面知识的人来说,艺术和量子物理学一样,都是他们无法理解、无法置喙的领域。  只不过,艺术和量子物理学有一点不同:量子物理学是客观知识,不懂量子物理学的人,一般不会对量子物理学有所腹诽,往往还会“虽不明但觉厉”(民科除外)。但艺术形式的创造是主观的,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所以某一艺术流派的作品在不懂这一流派的人看来可能是完全丑陋、愚蠢的创造。由于艺术家之间的相互攻击,很多人以为现代艺术没有评价好坏的标准,其实这是大错。在同一流派内部肯定是有评价好坏的标准的——如果没有评价标准,艺术作为智力炫耀的本质就会彻底丧失,而不成其为艺术了。
神马都不会
因为我神马都不会,所以我也不用楼上各位的各种学术语调发言了。我就随便用大白话表达一下我的平民观点吧,表达中将会有大量不够科学严谨,未经证实的猜想部分,本人不对此负责。下面文字里使用到的所有奇怪名词,都源于本人即兴自创,没有学术渊源,没有参考资料,看不明白的地方的敬请自行参悟,谢谢!首先,所有艺术作品的本质都是信息的传达。作者通过可以想到的一切手段(这些都被美化为“艺术手法”),把他要表达的某种意思或者感觉灌注到艺术作品之中,向信息接收者(观看者)展示,来完成传达这些抽象感受的目的。其实这就是一个信息编码解码的过程,自然世界里的所有交流方式都是这样一种过程:语言、文字、音乐、甚至包括鸟叫,等等等等。既然是信息的编码和解码,就需要信息的收发双方有一个共用的编码表来保证最基本的交流。也就是我对你说“你好”,你不会理解为“去死”。与现代的通信技术不同,在自然形成的信息交换过程中,这个编码表是从无到有的,从简单到复杂的,并且它将一直进化下去。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交流就需要信息交换的双方拥有类似的知识和常识背景,也就是说,拥有版本号近似的编码表。比如说我穿越到了秦朝我跟人家说“卧槽泥马”人家说不定以为我在夸他。那么这个编码表又是如何进化的呢?首先,随着认知范围的扩大,常识库中被引入了越来越多的概念,这是显而易见的,这里可以略去不表,重点说说它的另一种进化方式。刚才说的第一种方式可以叫做“范围的进化”,而还有一种,可以称为“维度的进化”。打个比方,一群原始人最早使用语言的时候,也许发明了“你好”这种说法。于是大家每天见面都互相说“你好你好”。时间长了,几乎每个人都感觉,每天就说这个烦不烦啊。于是某个人某一天在别人跟他说“你好”的时候,他吐槽说“又是你好”。这个“又是”就起到了一种效果,表达了对单调的烦躁情绪,于是在人们之间产生了共鸣,于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彼此熟悉的人们都在见面的时候带着调侃的语气直接说:“又是你好”。以上就是一个“语言维度进化”的例子。互联网时代大量的新说法的出现,比如坑爹卧槽挽尊屌丝等等等等,全都是这样的例子。十年前聊天大家都喜欢说“呵呵”,现在老说“呵呵”的就会被人家骂;十年前你跟人家说“坑爹”,很可能被人抽一顿,现在说大家都会明白你是在表达哪种意思。这样的转变都是因为“编码表”的演进造成的,这个编码表背后,是人群的交流习惯的变迁。以上的例子之中,隐含着一种“维度编码”的方式。在大家说“你好”说烦了的情况下,一个“又是你好”就对某种抽象的感性表达进行了编码,让信息的接收者在这个基础上感觉到了某种不一样的东西。但是在“你好”还没有广为流行的时候,“又是你好”就完全不会产生这种效果。可以说,这种编码方式是严重依赖于双方的基础信息库的。说到这差不多可以回来切题了,艺术的表达方式,其实正是这种“维度编码”,高度依赖于信息收发双方的“编码表”,拥有近似编码表的解读者,才会对艺术家的表达产生准确的共鸣。而对于另外的一些人,将会有天书的效果。可以说,一个更高“维度”的编码,是严重依赖“低维度”的编码表的。在艺术领域,这种例子举不胜举。一个没怎么听过音乐的人,很可能会喜欢旋律简单易记朗朗上口的音乐,但这样的音乐听多了,是很腻人的,再听就感觉像在喝白水;所以之后会出现一些音乐,加入了一些不和谐的旋律,对于听初级音乐听多了的人,反而具有很强烈的表达效果;这样的音乐也听得足够多了之后,这种表达又会慢慢失去最初的震撼效果,在这个基础上又将会有新的音乐形式诞生。这些音乐你让一个不具备之前那些音乐背景的人一上来就听,会让他感觉难听得要死。我个人看现代绘画就如同看天书一般。但是我想绘画的演进过程与此是类似的,总会有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创,之后慢慢变成了一个旧的时代,于是更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就是专门为了打破老朽的时代基调而生的。在这样的演进方式下,就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艺术家小圈子在他们自己的美学理解维度上越爬越高,留下了一大堆不知所以的平民百姓看他们的天书。当然不排除还有一大片沽名钓誉滥竽充数的伪艺术家,利用这种状况为自己挣点金钱脸面功名神马的。
发现这里有很多能说会道的发言者啊~我还是上图吧~《简明艺术史》:D
细胞生物学博士,果壳网研究员
“第八日”活动中,我的生物老师问过类似的问题。央美实验艺术系的邬建安老师做了回答,大概意思是说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目的已经不是审美了,而是如何把社会中的人所关注的东西美学化、感性化,而这种美学化和感性化未必是优雅的,甚至往往不优雅,而是一种挑衅。总之,艺术作品早就不是让人觉得美这么单纯的目的了。
平面美术指导,DIY爱好者
额……艺术品吧……其实很不好说。有很多现代派的,画个格子什么的我也很不能理解。当然,咱们不能理解的……咳咳……有很多和当时的时代有关系。这些我们就不谈了吧……不管别人怎么说,这个有多牛逼,怎么有节奏,怎么分割,我都不觉得怎么牛比如这个
蒙德里安最著名的抽象主义“构图”作品《红黄蓝构成》(1930年)但是野兽派和毕加索的代表作,真的都很棒,包括梵高,大家可能真的不理解为什么这么有名。但是他们真的和达芬奇这样的古典派不大一样。我曾经有幸看过几次世界巡展的真迹。其中不但有梵高,毕加索,罗丹,还有很多名人的作品,其中毕加索和梵高的是印象最深的。和看画册,多高清晰的画册都真的不一样。尤其是梵高,颜料甩在画布上的角度,都充满了迸发的激情。梵高
向日葵 局部,能看的很清楚,这个时期,梵高的笔触特色以前觉得毕加索画的那是什么啊!看到那副真迹是……一时忘了,名字,大致是桌子叉子胡椒什么的……但是远看是个战舰……很多东西不明确,才能带来一种击中你内心的感觉。同一时期的,这幅叫
带吉他的男子
你如果从名字的角度衡量,恐怕就败了……好的艺术作品,并不是他有多好,多像,现在有相机啊,要和现实一模一样那还不好办。但是绘画能够留住你脑子离感受到的,那也许不是真实,但是能够让你产生深刻的感受,那就是好作品。为了鉴别是不是好作品,最好亲自去看看,当然,也有可能因为境遇不同,无法击中你,但是好作品,能击中的人更多。以上,单说毕加索,这货确实牛逼。他的画,就像水墨画和现实的区别,只不过是另一种流派。他的画能够得到美,丑,痛苦,的真髓。去看真迹,不管是哪种,不靠别人自己揣摩,自己感受,比坐在家里看看图,冲击很激烈~嘿嘿~~名人,真的牛逼的名人,怎么出名的,你也可以去体会关于市场当然,最后,我也稍微提一下,据说现在艺术品收藏和古董收藏一样,也是有市场的……这个市场怎么判断?尤其是还活着的这批人?据说国内目前是这样的……国外暂时还不知道画得好不好是一方面,这个人有多少学位,在哪里做过展览,出国没有,什么的都是参考方法。另外,比如你买了张三的画,他的画怎么才会像黄金和美元一样增增升值呢?张三接下来努力的活动,原来是硕士,现在博士毕业了,可能就升职了,今天是土包子,明天意大利做展览了,国外人都肯定了老师的作品啊!他就升值了。现在很多人,买艺术品单纯是为了升值,不是为了自己喜欢,不是因为美,而是为了自己的钱像股票一样变多……炒艺术品,炒房,都是一样。到这样的情况下,审美是不是能够接受有时候就很不好说了。肯花几百万买个自己怎么看怎么喜欢的东西放在家里的人越来越少,古董都是拿回来吹嘘的,以后越看越喜欢的恐怕就是金条了。所以,有时候倒是宁愿买点这样的东西,手工的,粗糙的,注入情感的,不管是艺术品,还是工艺品,至少不是量产型的,拿着看,也觉得有点意思。小油画一百一副,自己喜欢就买来挂在家里,打印的装饰画多没意思啊,老百姓也想消费艺术品的时候,艺术品才会正常化
政治学硕士,方法论硕士
我想前面 的三个价值的框架还可以再引申一下。在现在西方艺术市场里,作品的经济价值和它的审美/社会价值没有那么明确的分野(资本主义把一切物抹杀为价值符号神马的我就不说了)。一幅作品首先是有审美价值的,但是在艺术品市场中可以通过炒作把价格拉到无限高,其实也可以理解为艺术品属于奢侈品,它本身没有明确的价值,所以有更大的价格浮动空间。至于社会价值这个我觉得有些虚,因为并不是每一件作品都会进入总体评价视野,前段时间我和同学在讨论这个社会价值的问题。有个战争艺术家,她画了许多以女性为主题的画作,其中有一幅引起了“女性在战争中的作用”的大讨论,但是她基本上所有作品都有类似的同系列的主题,好像也不能说其他作品就没有那个社会价值了。一件作品有没有进入公众视野可能是件很偶然的事,被大众了解的作品可能在市场上更加值钱一些吧。我想讨论的主要是一件作品的审美过程(外行乱说),也就是当一个审美者遭遇一件作品的时候,他如何去判断作品的审美价值。假定这个人是孤身一人,他在旷野之中遇到了一件作品。周围没有干扰他做判断的人或者观点。有同学会说了,难道这种判断是完全主观的么?我想说主观性可能是审美当中很核心的部分,因为现代艺术品的主观意图是很重要的,这个我后面会提到。而主观性的来源并不是这个孤寂的审美者自己生出来的。一般来说,他的态度是社会化的态度,由他的族群和环境一起塑造。他虽然一个人在旷野上,但他代表了他所来自的整个社会。当我们把这个审美者抽象为一个“社会人”的时候,他所接受的社会意识就会反映在他的审美态度上。举个栗子,英国涂鸦作者Banksy的作品许多都有强烈的批判性,带有时代意识,比如在对着死角的摄像头下面喷绘一句“What are you looking at?”当英国社会对于无处不在的摄像头的批评愈演愈烈的时候,这就是一句强大的slogan。这幅作品是由环境来造成的,不仅在于墙面、摄像头和标语,更是由社会态度的参与一起形成的。如果你说艺术家具体实际地做了什么,——他只不过写了一句话而已,充其量写的是英文。 假定观看这件作品的是一个土人,他既不认识英文,也不认识摄像头,——彻底一点,他连墙角都不认识,不过他知道审美,假定他们部落里喜欢把石英砂镶嵌在肩膀肌肉上显示勇敢和健美。于是他对墙上石灰剥落露出石头纹理的地方深深着迷,并且觉得什么摄像头和标语还有墙角都很碍事。当两个评判者,一个知道故事背景的英国人和一个土人同时平等地站在这副作品前的时候,以谁的态度为准呢?这是我想说的第二个方面,艺术品的阐释。阐释这件事情牵涉到两个人:作者和阐释者。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考虑艺术品的感受,它理论上来说应该彻底、完全、根本地体现了作者意图。(肯定存在过度阐释或者阐释不足,或者作者水平糟糕表达不出想表达的东西,不过我觉得没必要讨论这种情况)虽然对作品的阐释由阐释者主观做出,但作者的意图如果和阐释者互相契合,那么可以理解为这种阐释是客观的,这也就形成了一个评价标准。土人对Bansky作品的评价不是客观的:在英国社会里没人会为这种阐释捧臭脚。但如果他千里招招地把石头刨下来带回家显然是可以赚上一笔的(如果他们有投机商这个职业)。阐释并不是见仁见智那么简单。如前 所说,许多作品的意图是批判性的,比如前述bansky的作品。但是我个人意见,现代作品的发展方向多元,纯粹解构也就是一时爽快(个人意见),建构则是更加艰难的任务。而那些显然不知所云的作品往往是比较艰涩的建构,对于没有背景的阐释者来说相对困难一些。举个栗子,我自己印象中蒙德里安和埃舍尔的作品时间上似乎差不多。埃舍尔据说师从某位数学家,创造出连续的元素,虽然我完全不懂这是什么建构(好吧我知道这是一个xx结构的莫比乌斯环但是我不知道这个xx是什么),但我想欣赏者应该很容易发现这个作品的特色。 但是如果回到问题上,我们会觉得这个作品很美么?反正我没觉得好看,灰扑扑的又怪异又刮三,要说好看还是美少女战士(你够了)因为前面提过艺术品主观性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艺术品制作的“工艺”都是评价其价值的客观标准,比如什么汝窑瓷器啊叶卡捷琳娜金蛋啊或者圣母画像啊。如果回头去看中世纪的西欧油画作品,其实也不会觉得好看到哪里去,耶稣头很大,其他人表情都一样,天使的脸就是成人面孔的缩小版。我的老师曾经说过,文艺复兴以后作品的一大特色就是把“人”的因素放在了绘画中,圣母脸上有了母性的光辉,婴儿天真纯净,耶稣也有软弱的一面等等。我想可能艺术品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引入了主观性,作者对作品的阐释开始呼唤审美者不仅是欣赏技艺,同时关注作者的主观态度并且进行阐释。从这个时候开始(误)艺术家慢慢开始表达自我,比如莫奈开始画近视眼专作(反正我是这么理解的)。有近视眼就有青光眼三白眼老花眼斗鸡眼等等,作品也开始分野,表达出不同视野和视角的作品也慢慢成为了审美的一种标准。比如说前段时间争议很多的这幅作品,微博上的评论大概是说这幅画卖出25万人民币,不就是炭笔帆布嘛,小孩都画的出来。不过我觉得它很犀利,就我有限的艺术修养来看,这幅画有八大山人的风格感,笔触强健有力,鸟的背部笔触有强大张力,腹部却表现了迟疑感,力度十足,小孩肯定是画不出来的。至于值不值25万,这是艺术品市场的问题,跟画本身没什么关系。当然说到是不是好看的问题,还是那句话,还是美少女战士最好看(……)总之我想表达的是艺术品不是由它是否好看来决定其审美价值的,它是作者和审美者共同爱与智慧的结晶(……)
果壳网主编,科学松鼠会成员
我的理解(好吧我美学分儿最低了)美学意义上的美,或者说,审美的美,并不是说要对审美对象作出一个判定,确认它是不是“美”的。它讨论的是对审美对象的感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完全不能接受 所引述的现当代艺术的目的不是审美这个判断。比如说提问中涉及到的毕加索。其实立体主义就是在尝试重新解析事物的形象,将某一个事物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形象,合并在一个平面内。破坏掉古典艺术中尝试利用透视在平面内制造立体感的努力,创造新的表达方式。而这种尝试本身就是具有美学意义的。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延伸出来。就是说,当代艺术中的审美已经不是天高云淡、风乎舞雩了,它已经变成了一种智力游戏。所以提问者在这里所说的“一件事物无法被绝大多数人类(甚至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类)所欣赏”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我常常会把这个事儿简化成对“好的idea”的体验(就好象有的时候会把对电影的判定简化为“打不打”。。)。比如杜尚的《泉》,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一个现成的工业制品,批量生产的工业制品,怎么会成为(纯粹意义上的)艺术品?在杜尚这里,他展示的已经不是一个小便池,而是一个好的idea,一个开启观念艺术大门的idea。(说起来,很多行为艺术家破坏这件作品,对其进行延伸创作的努力也挺有意思的,有艺术家曾经试图往里面尿尿。。)泉(另外有一点我说不太好,但是在现当代文学中这个情况存在的:作品编码的过程与解码的过程分离。读者可以在解码过程中进行二度创作并最终完成作品。在这个意义上,作者在编码的过程中提供更多的阐释空间,使之成为解码创作的爆发点。这个在现当代文学创作当中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不知道它在现当代艺术中是否有体现——反正我自己会用这种方法去理解一些创作动机。)当然,就我的体会而言,我还是能从绝大部分当代艺术作品(当然,不仅仅是绘画作品)上体验到字面意义上的“美”的——即使我们讨论的只是色彩、线条、构图……而蒙德里安、康定斯基、波洛克之类。。嗯,我有时候也会从装饰性的角度来体验他们。。此外有好几位回答者提到了真迹笔触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没有能力言传,但看多了确实会有很深的体会。
古典吉他控,通信工程专业
十分认同 老师的答案。艺术是什么?无非与哲学、科学一样,是人类富含逻辑性的劳动的结果。很多人认为艺术是感性的,是不理性的,艺术的源泉只来源于灵感这种虚无的东西。其实这是十分严重的偏见。个人创造出来的事物必然要寻求其他个体的认同才会获取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认同感是一切人类劳动的本质追求。既然要获取他人的认同,那么所创造出来的事物就必须符合欲获取认同的个体的思维逻辑,也就是创作者与欣赏者要有共同的认知基础,因此创作过程就必须符合一定的个体之间互相认同的逻辑性,符合共同评价标准的前提下所做的逻辑思考越多,所能获取的认同感就越高,因此艺术创作与哲学一样是一个严谨的思维过程。但是艺术、哲学与科学还不一样,科学所要遵循的是客观规律,而艺术遵循的是主观规律,科学正确与否可以以实验结果来衡量,艺术所获取的认同却只能以每个个体的主观思维来衡量,因此艺术不可能同时满足世界上全部个体的欣赏标准,也绝不存在绝对的判别标准。形成共同欣赏标准往往是通过长时间的教育、欣赏及思考过程产生的,这个过程的经历不同比然导致个体间的欣赏差异。再加上掌握对艺术评价话语权的个体往往经历了更多的艺术教育、见识及个人思考,往往与受熏陶较少的个体之间评价标准不同。还有一点,艺术作品越是与他人有差异才越能获取认同感,否则就会被认为是简单的模仿、缺乏智力劳动,再加上审美疲劳,便不被认同。某一新类型的作品出现,首先会引起大量的效仿者,因为新的形式与过去的主流形式不同,引起了差异,人们对此类作品的评价会上升,但随着新的形式成为了新的主流形式 人们的评价会迅速下降,。因此艺术家始终追求艺术的创新以获取更高的认同感,但这个过程一旦只存在于一个小圈子内,缺乏与大众的交流,便造成了小众与大众之间审美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很多大众无法理喻的作品却获得了艺术家们的好评也就是这个原因了。
我觉得讨论艺术的时候至少要区分开来我们在讨论艺术的哪一方面,这是理解现/当代艺术的第一步。第二步,我们应该要意识到艺术的两个连续性(引自我的艺术史老师 Dr. Michael Jay McClure (??ω?)??):一是艺术史中艺术发展的连续性二是艺术与文学、历史、科技发展、及其它人文学科的连续性(艺术领域不是孤立的)。===================Duchamp分隔线d=(?▽`)=b=============首先,艺术是一个概括性很强的词,我们讨论一个艺术品的时候可以讨论的方面其实很多,比如艺术性本身(艺术的本质是什么?像极简主义、行为艺术之流能不能算艺术)、艺术史上价值、应用(美工、设计、大众能接受的程度)、以及艺术品市场等等。很多看似没有美学价值的作品,或许有着重要的艺术史价值,比如下面这个概念艺术 (Conceptual Art) 作品《在房檐儿上放烟花 (Residue of a Flare Ignited upon a Boundary) 》by Lawrence Weiner in 1969——(ノ=Д=)ノ┻━┻这的确是一个从各个方面都让人想掀桌的作品,但它在艺术史中却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房檐儿上放烟花》作为一个概念艺术作品其核心即是[概念 (concept) ],也就是说,这个作品的主体不是在房檐儿上点燃的这个烟花,也不是记录放烟花的这张照片(现收存于纽约 Guggenheim Museum),甚至连放烟花的这个行为都不是 (not even as a performance art), 而仅仅是[在房檐儿上放烟花]的这个概念。你甚至可以说,只要是看过这个作品的人此后无论用任何形式、任何方法在房檐儿上放烟花都是在重复这个作品,因为他们都使用了这个概念。——这TM是在逗我(??ω?`)?并不是(*?▽?)?!如果如今还有人声称 “我在窗前吃冰棍” 是一件不得了的艺术品(它当然也算概念艺术,如果你非要说的话),那真是没有什么意思了。《在房檐儿上放烟花》的不同在于它是最早将概念当作艺术主体的作品之一,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概念艺术运动中被创造出来的。艺术运动 (art movements) 不是凭空开始的,不是一帮艺术家围坐在一起、脑子一热、一拍大腿说道“好了!我们今天开始画新古典主义了ヾ(*??`*)?”就产生了的。绝大部分艺术运动的发生通常都是潜移默化的:该时代的艺术家们在对前人的风格技巧进行继承与创新的同时自发地创作,新的风格与技巧不断地产生,等到它们形成一定气候的时候,艺术评论家与史学家自然会站出来为其总结命名。只不过到了现代,这个过程变得更快更紧凑了。有的艺术家自己也会写写论文,表达一下相应的创作理念,比如 Sol Lewitt 的 "Paragraphs on Conceptual Art" 和 Donald Judd 的 "Specific Objects"。原文在此:Lewitt:
许多现代艺术运动甚至是建立在反传统、完全抛弃传统的基础之上的。但是艺术运动的内核却没有变,也就是其发展的连续性、相互之间的连续性,还有先行/并行于理论的实践。《在房檐儿上放烟花》所出自的概念艺术运动,可以说是现代主义发展到的一个极致。现代艺术后期/后现代主义前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艺术家们不断地尝试新的艺术形式,甚至刻意地去拓宽艺术可能性的边界。从艺术是内容、艺术是写实,到艺术是形式、艺术是表达,最终到了[艺术是概念](当然至于后来后现代主义主张的[艺术的失败(Failure of Art)]什么的这里就先不多口乱讲了==)。其实一直以来任何形式的艺术创作都是受一个核心概念主导的——我要使用什么样的题材,我要使用什么样的形式,etc.,只不过在现代艺术之前这样的意识都是相对薄弱的。1960s以来,概念艺术家们第一次将[概念主导艺术作品]这个 “概念” 单独提出来,形成了他们的创作理念,这在艺术的发展史上是有着重大意义的。在其后的所有当代艺术中,都不难看出艺术家们对概念的重视。概念艺术只是将它推到了极端,通过创作几乎只有概念而没有形式与内容的艺术作品来表达这一观念。要说概念艺术运动唤醒了艺术家对创作概念这一存在的意识 (awareness) 也不算是过分。像最近在中国很火的艺术家玛丽娜o阿布拉莫维奇 Marina Abramovi?The Artist is Present, 2010说她的作品是行为艺术也好、是装置艺术 (Installation Art) 也好,其中主导作品的核心概念都是清晰可见的。当代艺术作品大都是如此:用指纹画肖像、用冰制雕像的融化表现生命易逝、用两人相对而行走完的长城之旅当作分手礼物——这些形态立意不尽相同的艺术作品都是有着主导其创作的核心概念的。其实在众多行为艺术作品中,Abramovi?的The Artist is Present (2010) 并不是最出众的,但她的一系列作品却讨了个情怀、爱情的巧,她自己也成为了中国社交网络中名声大噪的当代艺术家。就好像学物理就绕不过经典力学,有些艺术作品之所以在艺术的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般的作用,就是因为它不光为艺术家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可能性的大门,更是让其影响力长远地辐射着其后所有的艺术创作。就像将艺术无限可能化了的 “现代艺术守护神” 马赛尔o杜尚 Marcel Duchamp,用我的艺术史教授 Dr. McClure 的话讲便是:"We are all Duchamp's followers." 这就是我想说的艺术品的艺术史价值,与艺术发展的连续性。=====================Ulay分隔线─=≡Σ((( つo?ωo?)つ=========当然关于艺术可讨论的方面还有很多,比如艺术市场中被过分商业化了的艺术品,以及由此产生的[我的儿子也能画]难题。这的确是艺术在市场中被扭曲、变质的一面。但仅此而已。不能因此而否定艺术的全部。另外,同样非常重要地,艺术不是孤立的。艺术运动也是同历史发展、社会运动、文学运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文艺复兴期间,欧洲人开始意识到相互之间的同一性并不光来自于统一的基督教信仰,还来自对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继承;重新学习古地中海文化的浪潮从社会与学术界的方方面面中涌现,文学、绘画、音乐、自然科学、神学、词源学等等等等。这甚至可以说是欧洲社会对于自我身份的集体认知的大变革。同样地,继过调理性的启蒙运动之后快速兴起的浪漫主义(Romanticism),二战结束后对主流思想与普世价值观进行思考、加以质疑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这些各种各样以主义结尾的专有名词,不光出现在艺术史的论文中,它们还在文学、社会科学、文化研究、甚至自然科学史等各个学科中随处可见。从这个角度来讲,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是不能同其它领域割裂的。现当代艺术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同艺术的过去、同其它所有并称作现代/后现代的学术理论都是紧密相连的。换句话说,毕加索之所以为毕加索,是有原因的。你不能理解,可能仅仅是你还不了解。如果只是忽视这连续性而一味地拒绝现当代艺术的话,那未免也太过盲目武断了。================无情斩断各种连续性的分割线ヽ(`Д?#)? =========艺术作为人文学科自然科学也可以分为理论、应用与科普。为当我们遇到一个普通人不能马上理解的高深理论的时候,我们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那是专业的科学家们通过反复独立实验验证后所宣布的理论,因为它在技术方面的应用真实可见地作用在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因为即便非专业的我们未必能通晓所有量子力学相关的庞杂理论与推倒过程、但好在还有科普教育为我们解释为什么薛定锷的猫可以既生又死。这是我们对自然科学的专业性与学术性的尊重与宽容。如今仍有很多人还未能接受[艺术也是一门学术性很强的人文学科]这一事实,从而对艺术与艺术的存在价值有着天真的误解,缺乏对像对待其它未知事物一样应有的宽容。就像很多人在回复中都说了那样,这或许是因为我们对艺术的普及做得还远远不够。最后奉上 Jasper Johns 的《有两个蛋蛋的油画 (Painting with Two Balls) 》in 1960,这是艺术家们在印象派、抽象主义之后对绘画形式的新的探索。Johns在一副看着好像抽象表现主义的油画中间放了两个蛋蛋,其意在打破绘画与雕塑之间的界限,使整个作品成为了一个雕像般的绘画 (a sculptural painting)。(? ?ω?`)?╰ひ╯才疏学浅,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 ω -`)
曾经看过一本书叫《西方美术史话》。在艺术通俗读物里面应该是比较好的一本。记得那本书只给了现代各个艺术流派一个章节,很少的篇幅。文中以瓦西里·康丁斯基的画为例有一点嘲讽的语气说抽象派追求纯粹的点线面的关系,否定他们就颇有不懂点线面、构图、线条美的意思。所以个人感觉许多玩艺术的人来说抽象的现代流派的东西就成了“皇帝的新装”。估计一个圈子里也乐得相互拿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互相吹捧(好吧,这句话似乎太刻薄了)。但真心认为美的东西应该是对于多数人都算美才算。鲁本斯的线条狄更博罗大胆的色彩荷兰风景画等等应该是多数现代所谓的艺术家无法企及的,才是真正的masterpiece.
我觉得毕加索的这幅画,是不是艺术珍品不敢说,但至少是应当受到大家的重视的。第一个原因是:毕加索不是不会画符合更多人的审美,或者说更容易被审美的画。所以,他的这些风格的画作,跟小朋友们的信手涂鸦是不同的。第二个原因是:这个画作的价值,应该放到当时的艺术背景下考虑。(请原谅,我把当初那点美术史的知识基本上忘光了,这里就不举例了。)在他的作品出现之前,人类没有能够系统的通过与他相似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情感,而在他之后,以如此抽象的手法表现确切的情感成为了可能,这使得我们很大的扩展了艺术的表现范围,所以他的画作就变得很重要。以上是我随便乱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最近听到一个说法,关于主观性的视觉艺术作品不被关者理解的矛盾有个姑娘拍了一组很虚幻的图片,主题大概是一个人的幻影,老师就问说,这样的作品非常主观,无论怎么阐述,观者都可能得到和作者不同的看法,问作者怎么理解这种矛盾作者大概说的是,人从出生到死,都是孤独的,无论你有没有爱你的父母家人朋友,都没有人能完全理解你这个不是原话,反正当时配着那姑娘的淡定语气,听得大家都心一凉的感觉,感觉挺悲哀的,以前没有想过这个话题,这么一说真的是觉得,就像《双生维罗妮卡》那样的电影大概讨论的就是这个孤独,世界上有没有另一个人能完全体会你的感受?所以讲到不符合大众审美的作品,也有一种,寻找独特的理解自己观感的心理,想找到一个理解自己特殊表达的特殊情感的观者,不受大众审美的情绪影响的,一个真正有共鸣的人就是我的一些理解,写得比较混乱,见谅
我也来说两句,(不是黑毕加索,只是名字太熟,方便举例)我觉得重点是在于,艺术是存在的,但是不针对每个人,有的人喜欢抽象,有的人喜欢现实,那是每个人不同的心灵感觉,无可厚非。艺术是个很独立的东西,只针对某一个人,不能是一群人。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孤岛,无论你再怎么沟通,再怎么熟悉,也无法知道对方内心所想,不是意识流,是大实话,如果你能知道一个人的内心所想,好吧,你是超能力者。要解决的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价值问题。1、如果我完全欣赏不来毕加索的抽象,那么我完全没有必要跟那些喜欢毕加索的人一样对他顶礼膜拜,交口称赞,我完全可以在看到他真画的时候,吐槽一句,这真是垃圾,而不会引起任何的指责,和那些道德者趾高气扬的鄙视说我不懂艺术。2、至于艺术品的价值,那就完全是自己的爱好,我身上有很多钱,我就愿意花钱买,这谁也管不着,而且你既然愿意卖,这个价值就是存在波动,出1分钱也好,100万也罢,都是自由。但是完全不能代表这幅画在所有人,所有时空,所有维度里都是值100万,艺术是抽象,价值是无法用实物的那种衡量法来判断。我不喜欢,1分钱我也不愿意给,买回来还真是占地方,我看着还心烦。比如给我张毕加索的画,在不是可以卖给其他人的前提下,我直接撕了也可能。不能卖,对我来说一点价值也没有了,也就不是艺术了。某人也别说,看久了就会体会到意境,不可能,如果这样,那是否看着一堆屎,也会喜欢上,它也是自然存在的。欢迎来讨论!
来自旁边那扇门门和左边那条道道
我觉得这里有一个误解,很多人认为“艺术”就是“审美”。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郭德纲老先生告诉我“王子和公主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我才恍然大悟。艺术是对人类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经过加工、提纯、极端化了的具象表达。这种东西离不开历史语境,更离不开个人的共鸣。这种东西可以是“美”,也可以是“丑”,可以是“哀怨”,可以是“愤怒”,可以是“恶心”,可以是“惊喜”,也可以是“无聊”。记得有一个展上,一个来自以色列的女艺术家做了一个表演,躺在一大堆带血的牛骨头堆里,一边用牛骨摩擦身体一边唱着悲凉的歌,数天之后,牛骨已经发臭,到处是苍蝇,表演仍然在继续。当人们看到这场景时,有人掩鼻而过,道是一个疯子,也有人看得落下泪来,战争对于人们的含义是什么,她让人真正体验到了。有一些艺术我们永远也不会懂,只不过是因为它与我们毫无瓜葛罢了。大部分人都不懂没有关系,关键是你懂不懂。当你的阅历不断积累,也许有一天体会到了作者想到的那一点小思绪,而又发现他表达的相当精辟和巧妙,不妨道一声“NB”无妨。上面那张红块块很难懂的,你知道我看到它想到的是什么?我给它起个名字,就叫做“河蟹”
美院学生说两句...自己感觉在看画的时候是要看当时的心情的....心情不好就想看到明快的色彩,流畅的线条,优美的人物动态....而耍高兴了,就像看一些重口味的笔墨...总之就是想看自己没有的东西...有种"获得"的快感找两张不是很著名的画来对比一下吧...当你不开心的时候多看看上面那幅....玩得太HIGH了之后看下面这幅又会有新的感触....
地球科学、心理学专业,科学松鼠会成员
其实普通人看画,不需要有那么多为什么吧。。。画就是图自己看的舒服。如果你不喜欢那幅画,没有眼缘,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比如我,对于很多名家的画都没有什么感觉,比如莫奈、比如梵高、比如毕加索、比如波洛克。(毕加索我唯一喜欢的是《弹曼陀铃的少女》,因为那是我唯一觉得他把人画称透的。。)每次看到Cy Twombly的东西,都忍不住在心里默念:这尼玛都啥跟啥啊。。但是碰到喜欢的艺术家,你看到了,你就知道你会喜欢,毫无理由。就像第一次看到Chirico。看到他的画就是很忧伤。不是那种风花雪月的忧伤,而是一种混杂着工业、革命、虚无的孤单,一种超越时空的迷惘,有一点像《记忆的永恒》但又很不同。以及其他很多我喜欢的画家,比如Kandinsky、Paul Signac、Henri Rousseau,René Magritte等等。当你见到了,站在他们的画面前,自然就会有感触。而如果无法理解,就罢了。世界上好的艺术作品多了去了。并不是每一个艺术杰作都要把你感动的稀里糊涂的。。。
计算机科学PhD Student
尽管大家说美在人们心中各自有自己的定义,但实际上我们之所以能讨论美正是因为对于美的认定对于大部分人是相近的。对美的认定部分来自天性,如青山绿草的美;部分来自文化,如环肥燕瘦的美。而抽象画本身脱离出了自然的美,它的价值认定只在艺术界的小圈子里是广泛相同的。这个小圈子中的人对抽象画中美的认定和普通大众有巨大的差异。同样的一个笔划,艺术家眼中看到的和普通人是不同的;正如同样的量子力学公式,对普通人而言也不过和一个方程组差不多,但在物理学家眼中却是意义非凡。所以我等理工nerd自然欣赏不到抽象画的美,因为我们没有和抽象艺术沟通的语言基础。P.S. 求艺术小白实验党学习艺术理论并验证以上言论
我想说, 美, 艺术, 可能不是一回事, 美, 也许是一种和谐, 而艺术。。。?
电影媒体人、中二程序猿
美这个东西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的古有缠足之美 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反人类古有环肥燕瘦 现在各种减肥增肥审美观不是天生的 而是你的后天经历 文化素养各方面综合形成的所以每个人的审美观都不一样 所谓萝卜白菜 各有所爱所以只要有人喜欢 有人欣赏 那对他们来说这东西就是美的 有价值的 在不喜欢的人眼中一文不值也是正常的 这道理普遍存在 只是抽象的名作把他放大了而已
哲学控,心理学控,文学爱好者
审美体验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活动。外行人在欣赏一幅画时,总倾向于看表面,无非是两个角度:1)该画作与现实的相似程度;2)该画作的操作难度。这样看,根本没有领略到真正有意思的部分,那些部分恰恰是不可言说的。如 的回答所示,一副简单的画作中其实包含了许多“操作维度”,并不完全体现在笔法上,更主要的“繁琐的操作过程”可能发生在画家的头脑风暴中。外行人只见画家在画纸上画了一道线,岂知他的内心已划下数十万道线?举个例子,如 的回答里的第三幅图《带吉他的男子》,它看起来并不写实,似乎操作难度也不甚高绝;但尝试从画者的心理操作层面去代入,关于空间的心理旋转的频率、对象衔接与分布的组织过程、光影与明暗的布置方式等的思考过程,何其复杂。设若告诉各位,《带吉他的男子》画作里的各种方块在电脑上经过某种有序的调整与转换后,能形成一个直观可辨的“带吉他的男子”,观众们想必就觉得画得好了吧?可是此时已经失去那种审美意义了。(注:我并不知道《带吉他的男子》是否能满足有序化,只是指个领会方向罢)。
因為你只看到了這幅畫,你不是西班牙人,你不是歐洲人,你沒有文藝復興的歷史,你連原作都沒看過幾幅。但不要覺得奇怪,很多西班牙、歐洲的普通民眾也不明白,也不知道畢加索畫得有什麼好的,不喜歡就不喜歡,不看就是了。問題是你想不想知道為什麼?你是否糾結這個問題,你想不想看到另一種美?首先要摒棄的觀念是“被绝大多数人类(甚至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类)所欣赏”,你怎麼知道其他人怎麼想?有統計數據麼?暫時拋去這種對事物習慣的“先見”,能看原作看原作,不能至少進Google 的Art project去看高清版本,純粹去感受畫面,不要去想所有既定俗成的東西,不要記得他是誰畫的他賣了多少錢等等,問問自己的感受,喜歡也好,厭惡也好,都可以,看畫就是看最直接的感受。或許你還是很困惑,但至少有第一感受了。而如果你想得到一個答案,去聽陳丹青在北大的講座最後對那些跟你有一樣困惑的學生講的一段話(137.:50開始):“……這裡面不牽涉到'美'的問題,因為'美'是一個傳統的概念,是一個經典的概念,是一個被美術史鎖定的一個概念,所以到印象派尤其到後印象派開始,他們想扭轉這個‘美’的概念,畢加索在20世紀初就講過一句話,他說:‘打倒'美'!’因為不打倒這個'美',別的'美'出不來……“世界太大,太多不一樣的事物,不一樣的美,別被一直接觸的那小世界局限住。
我曾经学过钢琴6 7 年,我说书我对音乐的感受吧。我常常对身边的人说,艺术是一个人的事,也就是你看到的是你所想看到的。简单的说,有一首曲子叫星空,我确定我真的听出星空的感觉...只是,它的原名是一匹马的名字,是日本还是台湾给它命名的星空。随便说说,我从来都不喜欢什么抽象什么的,我总觉得,不符合大众的艺术怎么能称作艺术,你可以小众,但不要因为一堆附庸风雅的人追捧,就有高人一等的感觉
无门无派 无名无号
每次携友去798,MoMA等地都会遭到同类问题,我想可能被超过八九成的中国学生都要问这个问题。回想当初我矢志不渝地要转艺术史专业其实也是想亲手为自己,为别人去解答这个问题,以及后续而来的艺术真正的价值所在问题……鉴于我也是同问者,只不过被这个问题吸引太深而决心要研究一下,所以只漫谈些许个人看法,一家之言,无章法逻辑不符学术责任……1. 教育原因:(尤其在今日中国)所谓“受过良好教育”所指大部分是德育和智育。其实大可回想一下,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美育不但微量而且劣质。而且与艺术教育密切相关的创造性教育亦是匮乏。不是我唐突,不比古时文人时代,而今就算你是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受过了良好的教育,但在艺术方面的欣赏和创造力跟爱看“心连心”艺术团的父老乡亲们相比恐怕也并没有太大差距(我不是黑父老乡亲,实在想不出说法了)……2. 政治原因:中西方艺术自古就是两条线索,直到近代化也慢慢学习了西方的艺术,这个学习什么时候什么停滞了呢?中国把马列主义从俄国学了来,顺道也学来了苏联的官方艺术形式: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几乎是共产主义政权的代言艺术形式,为什么呢?因为大家看了不会多想(希特勒也反对抽象主义赞同现实主义,再多我不说了…)。其实大跃进宣传画的“高大全”形象从目的来说跟中世纪的祭坛画并无大异:直观宣传意识形态,劝民皈依。这种官方的艺术行政到改革开放后渐渐放开,在中国的历史性破冰是著名的“星星美展”,但是大众的欣赏和接受是需要时间的,且开放也并不等于支持,现实主义依然是官方主流。如借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怎样的经济基础就会产生怎样的上层建筑,那我们可以说西方现当代艺术都是腐朽的资本主义的产物,我们经济基础不同所以无法欣赏他们的艺术。3. 用历史的眼光去欣赏:到这里我可以说绝大部分“珍品”都不是孤立的被欣赏之物,并不是只要从中看出“美丑”,这里我同意 的说法,很多作品之所以重要在于它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比如很多并不技法卓然的人物画历史画却因重现了历史人物和事件而流芳,很多作品也是研究历史的素材。在20世纪以后,因为摄影的发明和旧赞助关系的消亡,一方面艺术家的写实技法渐渐失去意义,另一方面艺术家又获得了更大的创作自由。所以毕加索,杜尚之所以能够成为里程碑,是因为在毕加索之前,没有人那样画画,在杜尚之前,没有人那样挑战艺术的界限……(到二战后,各家批评理论与艺术交媾更加强了“艺术”的玄学与模糊,而且这种自由也导致了当代艺术的浮躁局面,艺术家都争相做挑战者和颠覆者。)所以,现当代艺术本来目的往往也不是要给观者带来审美愉悦,而是提供一种独特的看世界的方式。就像如果你把作品还原回历史之中,或是以历史的顺序来浏览艺术名作,而不是判断单一的作品,这个变化就会非常容易接受。而今现代化了,人们不再需要仅仅画得“像”的画了,不是不好,而是过时了,就像大部分人今天不会再穿汉服起居一样……至于你为什么还不能接受这个变化,参见前面的教育原因和政治原因。4.别太执着于“美”:我对美学没啥研究,大约知道鲍姆加登黑格尔的大名耳……窃以为就跟物理的热学虽然叫做热学但它不但研究热还研究冷反正是跟温度有关的类似,美学也不但研究美还研究丑反正是跟这种思想感情活动有关的……所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所谓“美”只是相对于丑才存在的。其实面对现当代艺术你接受不了,很大程度是因为有个高估的预期,设定了一个“美”的目标,认为“艺术”就应该是“美的”,认为“大师”就应该是技术高超的……如果不是这样,你就拒绝接受。其实早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而且抽象艺术更多的是读者的创作:不是问作者想传达什么,而是问自己感受到了什么,没有权威和定论——这就需要创造性了。5.垃圾是存在的,而且你说了算。自旧赞助制度打破以后,今天艺术界就变得有点像娱乐圈了,市场火热,利益膨胀,新星不断……其实越新的东西越难衡量它的价值,很多拍出天价的作品也并不是作品在说话,而是经济杠杆在说话。一回在MoMA一个朋友问我现当代艺术浩如烟海为什么博物馆选了这些作品而不是其他,我答除了博物馆自己的经济状况和赞助人,以及当时收藏的机缘,其实他们也未必确信50年后这就是最好的作品。怀旧很容易,当朝的历史却最难写就。也许再过100年人们就会坦然地面对毕加索,还会问为什么今天的这些垃圾艺术家不能像毕加索那样画画。而今艺术的概念和界限已经模糊不清,如果你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是不要迷信任何人任何机构,多看多看多看多看,用历史的眼光,用自己的感情和判断,享受其中,自有体会。
传说中的战士
我非常讨厌炒作,但梵高的画的确不错,记住一件事,艺术就是发死人财,所以我讨厌它。
跨文化视觉艺术史博士生
楼主说“这些东西的价值到底是如何认定的?如果一件事物无法被绝大多数人类(甚至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类)所欣赏,那么它的价值甚至美学价值从何而来,我可不可以说这些东西不过是极小极小一部分人自娱自乐而已?会不会有一天我们的这种艺术发展到全人类只有10个人理解?下面这幅是毕加索的名作。”我想讨论一下这几句话构成的论证段落所体现出的您的逻辑。一开始,你提出了一个问题:“艺术或文学或XX作品”的价值如何认定。不过,您紧接着立即给出了您的答案,也就是您在第二句话的这个命题中所陈述的条件:被绝大多数人所欣赏(是这些事物获得价值的充要条件)。虽然您很客气地用一个让步假设(即“我可不可以说……”)的推论取代了直接写出结论,从而掩盖了您这个命题的封闭性,但是任何一个粗通逻辑的人都足以一眼看穿。您的第三句话,是在认定第二句话为真命题的前提下,做出的一个极端推论。当然了,如果第二句话是真命题,再极端的推论也是合理的,至少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不过,我非常想向您提个问题:在您这一生已经活过了的时间当中,曾经有没有哪怕就一刻,您怀疑过第二句话的正确性?为什么“艺术”的价值在于“被绝大多数人欣赏”?为什么是欣赏?为什么是绝大多数人?为什么还要加一个次级限定叫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什么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您愿意花些时间仔细来想一想吗?首先,第一个链接就很难建立,这涉及到一个更麻烦的问题,叫做“什么是艺术”。如果你已经感到我的回答让你心底生出了丝丝不快,我强烈推荐你去看我发表在果壳的一个帖子,标题的一部分就叫“什么是艺术”。顺便您可能会发现,果壳有一个小组叫做“艺术史花园”。我承认无法规避广告嫌疑,不过这也是最高效最友好最简单可行的建议。其次,艺术或文学或一切涉及知识产权的人类创造活动,只不过是一种社会事物。它们是一些产业,与任何其他产业一样,是通过生产出不可取代而又有用的东西来和这个社会的其他部分进行交换的。不管您有没有中途去看我的日志,现在都已经可以明白,“这些事物”想要获得社会承认的价值,与任何其他领域的事物适用完全相同的标准——即它们是不是“不可取代而又有用的”。请问,这与“被欣赏”有一毛钱显而易见的关系吗?那么,现在我想问:什么叫欣赏。欣赏,一看就比观察、分析、研究、思考、归纳、规划和执行这些动词要讨厌得多,它是多么不切实际、可有可无所以其实应该是完全不值得存在的一种行动啊!然而,欣赏似乎连结着感兴趣、喜欢、想要了解更多、投入自己,乃至于爱的这样一些动词。您可以用论证把它们之间的关联彻底切断吗?说实话,我根本不在乎。我觉得有意思的是,第一组动词和第二组动词,存在微妙的差异。第一组动词都是人作为主体,向外在于自身存在这回事的东西执行的行动,也就是说,是针对对象的,是对象化的动作。而第二组动词,则不断地指涉回“主体”自身:我们所欣赏的、喜欢的、感兴趣的、想要了解的、爱的,都是与我们自己的内部存在状况直接相关的。比如说,我爱的人虽然也是我的动作的“对象”,却时时刻刻以他纷繁复杂的动作干涉着我体内的一系列生化反应……(性情的生物的心理学的童鞋们快来吐槽)现在回头看,欣赏和“不可取代的有用性”的确很难建立直接的对应关系。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对我们来说是“有用的”,更没有能力去判断它们是不是“不可取代”。请想一想经济领域的事儿,我们真的知道我们需要在哪些事物上花钱么?是谁告诉我们的?是谁替我们做了选择和决定?是谁引导我们调节了我们的消费和投资行为(而我们还蠢蠢地搅得这些就是我们自己执行的选择和决定)?我无意回答这些问题,我只想说,是另一群人该出场的时候了:他们叫——知识分子。他们吹毛求疵,他们挑三拣四,他们处处找茬,他们从不生产实物,却指责所有的实干家。他们多讨厌啊!但是,他们的工作对人类是“不可取代”并且“有用的”。为什么?因为他们有决心也有能力贡献出自己的精力,去替我们所有人专门从事质疑、提问、反思、批评和判断的活动。而艺术,尤其是在艺术家取得独立的社会身份后,越来越深刻地参与到知识分子的工作中去,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了这项事业对其他社会事物的关照。我想我已经切断了欣赏和艺术价值的伪因果关联。下面再来质疑和批判一下“绝大多数人”。如果绝大多数人都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来观察和反思整个社会的现实,那我们首先是不需要艺术(因为艺术是一种表达,而表达是诉诸传递信息和交流的)了,然后每一个人都可以独自构成一个社会了,我们就不需要群居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快来拍砖)。恰恰是因为,有很多重要的事情不是绝大多数人所能完成的——比如科研,比如执政,比如文化批评——我们这些绝大多数人才需要少数人的专门工作来帮助。您觉得您或与您同样优秀的人才,能够即时理解所有领域的前沿科研工作吗?能够通晓全球政治家各个不同的政治理想与执政言行吗?如果不能,凭什么要求艺术家的工作就得被同时代的人充分接受?凭什么要求它被远远比不上您的“绝大多数人”充分接受?对不起,我提前开始了“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类”的吐槽。良好的教育是什么,恐怕根据不同的三观会得出差异很大的结论吧。我只能代表我个人表达一下,我认为,教育的核心内容应该是思想能力的培养。不客气地说,仅仅掌握漂亮的推理能力——比如我在一开头引用的您那一段干净利落的连环问——是不足以成为一个人的。早在康德活着的时代,人类的思想能力就已经被归纳成三种,并且它们都是以批判的方式来执行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很不好意思地告诉您,艺术(现当代艺术尤其明显),就是关于最后那个批判的表达。如果您不喜欢毕加索的画,很可能是因为您还没学会批判的思想,而不是他画得“不符合正常审美”。审美和欣赏一样,背负了太多的误解。最后,我认为有必要不那么友好地针对您个人吐个槽(您尽可以指责我这是人身攻击,不过我会认为这是正义之举):您的思想和言辞真的不像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类”,至少您表现出来比较缺乏人文的教育(什么是人文,在我的那个帖子里有简单述及)。当然,这不能怪您,因为教育是人生早年的事情,往往不由我们本人负责。不过,我建议,既然生而为人,无论从何时开始,只要在死去之前,都值得花些时间去了解人文精神。
地球与环境科学博士
去一些大的艺术博物馆,比如大都会博物馆,沿着艺术发展的脉络,把这些个作品看一遍大概就看出这些现代艺术的好来了。在某个主义占据艺术江山一段时间后,看到新的创作形式出现,那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就是艺术品给你的惊喜。当然,每个人的审美口味也不一样。至少很多当代艺术的东西,尤其是一些行为艺术,俺确实欣赏不了。
工科院校的艺术学学士
作为一名学美术出身的人,表示从来不理解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以外的作品,也不喜欢,因为我对美术的理解就是:必须建立在反应事物客观规律和映射现实社会的基础上。以设计这门学科来说,本身就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为技术服务的。别人拿出一幅画,你要是说你看不懂那得多掉价,所以很多时候就是在互相吹捧中妥协了,其实没准作者自己就是乱涂的呢。但是19世纪以前的画家不一样,以欧洲古典主义为例,那时候的画家要研究光与影的规律,要研究画材的成分,甚至要知道矿石染料和植物染料的化学区别,还要了解几何知识、空间构图等等。其实你看毕加索早期的素描,说实话功底挺差的,所以他只能跑偏们了。还有不是我说外行人不懂你们觉得难听,美术这个东西没那么玄乎,只是一种游戏罢了,又什么思想观念心灵直击这流派那流派的,我敢说,只要这个人画的好,无论古今任何人都能承认他就是好的,大家找一下伦勃朗和列宾的画就知道了。
没有人想当"国王新衣"里面的傻子们话好说上次在某艺术馆看到一幅作品&A4&就是一张A4放在画框里面...
很多东西其实就是个惊天大谎言,不要太纠结,要独立思考。
图书馆植物
美术我不懂,就来说说文学吧。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文学分为通俗文学和非通俗文学两类,举个例子,中国古代,小说是通俗文学,赋就不是。很多文体不能直接这样区分是因为作者的风格不一样,比如柳永是有井水即可歌柳词,白居易的诗也以平易为美。但是文学中欣赏界限的模糊是因为编解码方式是相对一致的,比如一个中国字的意思是固定的,所以再怎么样字面意思可以理解。画和音乐的问题就在于,一个颜色,一种笔触,一个音符没有固定的含义,更多是一种感觉和情绪,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并不能找到作者定义某种表现(编码)的方式,从而难以解码和理解。一部分现代派文学作品,可能大家不会想要去看它,是因为编解码复杂。我这里必须说,高等教育不等于在每个专业都有良好的理解力,尤其在中国,一个理工科很好的学生,有可能写不出顺畅的文章来,也难以欣赏许多文学作品。所以受过训练的学生看一本小说,和非本专业的可能会有区别。虽然我同意楼主的倾向,但是根据以上的经验,我得承认,很可能我们不懂并不是因为它不好或没有达到作者的目的。另一方面,我个人是不喜欢所谓抽象派、野兽派的,观感不好。而且现在很多画家的确是在寻求特别的,没有人使用过的编码方式。毕竟画画像照片一样,太多大家在前,很难做出特别的地方。我感觉多数人比较容易接受的可能还是规范的古典艺术,强调真实、规范,因而容易接近。最后,通俗文学和非通俗文学的标准是不一样的,通俗文学一般更强调故事性,文字的控制,谋篇布局相比可能会比较差。但是经典常常经历通俗到经典化的过程,其他的东西自然会被淘汰掉,不管是太烂的通俗,还是太曲高和寡的“高深”。
Phoenix Searcher
2F的论调更符合我的感受。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应该的让人领悟到美感的渊源。先 [摘] 一点吧,理论的话写不出来。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可以先做个试验,将LZ的画片中的红帽子,改成纯红色,我们在视觉上会有什么感觉。很刺眼,是么?!把
的方块改成纯白色,也很刺眼,对不对?!那么,我们分三部分聊吧,线条,形状,颜色。(1)流线型大家都觉得好看,兰博基尼为什么那么多直线呢?线条很多是人从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好与不好则常常是久经考验。[摘] 人体工程学是探知人体的工作能力及其极限,从而使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趋向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各种特征。——那么美学也应该是类似的,是贴近人类视觉特征的科学。可以注意到LZ和2F的画中,线条不是纯粹的,而是有过度的,缓解了视觉上的突兀感。人类觉得好看的线条,对昆虫来说可能会很糟糕!(2)说到形状,是与面积和比例成一体的。学习摄影中,专门有一门课程叫构图的,主要讲的就是画面的均衡感。人类在水平面内的视野是:双眼视区大约在左右60度以内的区域,在这个区域里还包括字、字母和颜色的辨别范围,辨别字的视线角度为10度~20度,辨别字母的视线角度为5度~30度,在各自的视线范围以外,字和字母趋于消失。如果我们在视野范围辨识相应的对象时,该对象的形状和大小以适合眼睛为适宜,过大或者过小,我们都会调整焦距来观察。如果焦距调整差异频繁且差异很大,对眼睛压力较大,也就没有美感了。(3)人类能分辨的颜色为RGB组合的,在动物中是很高的,毕竟大部分动物是色盲。颜色上的正常审美,我以为是自然色泽应当是较为人能接受的。人出生后便收到无数来自自然界的颜色刺激。纯红纯绿的颜色是基础色而已,是没有感情的色彩,不能让我们联想到曾经遇到过的事物。颜色的明暗和过渡,都会对我们的接受力有影响。为什么服装大品牌都喜欢用玫红、橙黄、草绿这一类的颜色呢?因为它们是自然色。《寻宝》的节目中,王刚先生敲掉额有很多赝品和仿冒。有些藏家花了很多钱买的,却是个假的。其实很多时候不需要太去深究烧胎着色,做锈做旧,研究古玩鉴别,常常是从整个器件或画面的线条、形状、色泽的自然度和丰润度就可以判断这是艺术品还是垃圾。艺术性差100%是假货,假的真不了。同样的,用这种方式来分析LZ的毕加索画作,那么这画确实不差。2F推荐的画作在这方面也处理得很细腻。蒙德里安的抽象主义《红黄蓝构成》图样太小,难以鉴别。对于《泉》和那只鸟,我个人觉得看看可以,看不懂,但绝不付钱!艺术品的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很多,炒作也很多。艺术家表达思想的手法有好有差,有新有旧。个人以为无论怎样,美学的基础是不会有大的差异的。毕竟人眼就是人眼,不可能几百年几千年之内变成鸟眼,能把公鸡看成凤凰。========末了,其实,我不懂艺术。
我觉得一部分美学是为了快速确定阶级身份。比如把顶楼这幅画挂在家里,肯定不会劳苦大众,连中产都未必会这么干,必然是既有钱又有闲,有钱有闲到能培养出和本能相反的审美观的人,排除了。再比如人的美,俊男美女的标准主要是要符合自己所处或略高阶层:饿殍遍地,肯定以胖为美;大众需要在烈日下劳作,中上层肯定以白为美;如果社会安定富足,中农家也能养出胖丫头胖小子了咋办?当然要另想办法,比如林黛玉式的病弱,一看就知道家里没三个老妈子八个丫鬟她活不下来,你说在当时社会高层人士心目中这样的能不美吗?当然还有新发明,比如说裹脚什么的。
藝術史論學生
为什么在我看来一些明显不符合正常审美的作品会被认为是艺术珍品。类似还有一些被奉为名作的文学作品,但是我真的连读完的兴趣都没有。是因为我奇葩吗? 确实有很多艺术珍品是超过大众审美范围的。在这里,我想注明的是,“大众”应该就是你所言的“正常”。所以,你看不懂完全不奇葩。我想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到底是如何认定的?艺术的发展通过很多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已经全然为自己正名。艺术在过去同工艺、技术一样是一件粗活累活,不被人所尊重。也正因为如此,艺术需要迎合大众的口味。赞助人的强势地位直到浪漫主义时期都存在,那时的艺术家需要听取大量的赞助人的意见,否则他们的作品就会失去市场。随着艺术家地位的不断提高,艺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将诸如科学,哲学等从艺术的门类里分出去后,今天的艺术面貌才有显现的机会。因为艺术被正名,所以赞助人开始与艺术家商量,最后成了今天的状况:学习如何理解去艺术家的观点。事实上,这些作品对于大众而言其价值不如你吃的早饭,因为你无法理解他,甚至有些作品无法被审美。用接受美学的论点,楼主大可不避理会你所看不懂的艺术,在你的主观世界里他就不是艺术。而这些艺术的售价在买主看来是值当的。通过这些作品,买家更多的购买了一种附庸风雅的超然的品质而非仅仅是艺术品而已。这种品质在买家看来就是艺术品的附加价值。我想反问楼主 作为一个如您一般那么有逻辑,有理性,有逻各斯的好少年,怎么就没想到价值是相对的呢?!怎么就不带着批判的眼光去审视那些差作品呢,还先入为主的认为这些作品是有价值的只是我不理解呢?!你作为好少年的逻辑,理性和思想自由的完美品性去哪儿了!!!快找回来吧少年,这些狗屎艺术不能左右您的思想啊!!!如果一件事物无法被绝大多数人类(甚至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类)所欣赏,那么它的价值甚至美学价值从何而来,我可不可以说这些东西不过是极小极小一部分人自娱自乐而已?正如楼主批评 的回复很中伤楼主的自尊也很不礼貌,楼主 你自己的这个丙题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不礼貌呢?为什么要刻意使用人类这个术语,言下之意是不是艺术家不是人类了?!首先,这个问题是个假命题。没有人可以统计全人类对这些艺术的喜恶比例。即使楼主 的假设成立,这种现象在任何学界也都是存在的。同时我可以问,很多物理学的理论对于大多数大众而言也是不能理解的,对于大众而言是不能证伪的,那么这些理论与研究是他们这群极小极小一部分人的自娱自乐么?!他的价值由何而来呢?是不是同样的道理啊?很多尖端的事务要理解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些艺术品的美的形式是极度抽象化的。反映了艺术家对当下世界的认识。同时在艺术圈也不乏很多非艺术专业出身的科班艺术家。比如康定司机就是大律师,研究过人类学和考古学。中国的很多文人画的作者作为士人阶层也不仅仅在艺术上有修为。今天的这些艺术家都趋向于去做这种事情绝对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些道理我想楼上的诸君都和你解释了。我就不提了。会不会有一天我们的这种艺术发展到全人类只有10个人理解?有这种可能的。首先,如果世界再次被独裁者统治,恰好他们是10人,又恰好他们喜欢这种艺术的话,这个现象就会发生。不过发生几率很小而已。但是以下的情况其发生几率很大。如果楼主 召集了9个人,你们一起玩儿便便,却又不能象伟大的臭名昭著的意大利艺术家manzoni那样说出个所以然的话,这种楼主玩儿屎的艺术就只有10个人可以理解了。最后我想说的是:楼主的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背景知识去理解艺术,而在于楼主本身不愿意理解艺术,在于楼主缺少批判性思维,在于楼主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于楼主的逻辑能力不尽人意。所以要谈艺术生没有逻辑前,请先测试一下自己的逻辑。还有不是所有艺术生面对楼主对我们的逻辑能力的质疑都会羞于反驳的,作为一个在学艺术之前学理论物理的主儿,我对你的逻辑水平表示遗憾。ps:我完完全全对您的每一个问题进行了回答。如有不服,请来辩!
炒作是一部分, 但是随着技术发展和教育的普及, 现代艺术已经不是在探索绘画技巧了, 而是以刷新审美观为目标, 就是不断地探索新的风格嘛
美和美学是不同的两个概念。美和好看也是两个概念。很多艺术作品是“感性化”的结果。我们可以从美学的角度解构,可以归于诸多主义。但论到是不是美的,是不是平常人欣赏的那种好看,这就不是艺术创造者要考虑的东西了。所以一件有美学价值或者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并不一定就是“美的”
学心理的 干沙盘的 玩催眠的
我说点感受性的 我原来也特不理解 那些抽象的画 到底好在哪然后有次吧 和女友分了 特难受 就用PS鼓捣啊鼓捣啊 鼓捣出一张画来 当时怎么看怎么舒坦 感觉特能表达自己 特诠释
要从艺术史来看,工业文明的兴起对很多欧洲传统艺术带来了冲击,比如说绘画,欧洲传统绘画讲究结构和透视,但是由于摄影技术的兴起,艺术家开始怀疑艺术本身存在的价值。艺术家开始寻找艺术新的方向。现代主义艺术开始兴起。艺术的价值不再是简单的如实的反映和再照现实,而是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先锋性和实验性成为现代主义艺术的核心价值。毕加索就是这样的大师。但是大师晚年也承认他的很多作品都是恶作剧,因为怎么画大家都说好就搞点小恶作剧。
有人说过,毕加索如果仅仅活20岁,也将是艺术奇才,你可以找找他20岁以前的画,所以他用后半生,完成了一般人不可能完成的艺术理解和进步,,理解不到这个层面。想要画好画首先要读懂大师的画,就像看书一样,对于没有美术修养的人,当然犹如看天书一般了
毕加索的画在20世纪初的巴黎显得新奇,能在那时的巴黎做到新奇是不易的,印象派的声音还没落下呢。后印象的派的大师的作品还在展览。当时富商或者贵妇还是非常愿意投资新潮艺术的,互相攀比着收藏和沙龙水准。不少人觉得收藏当代的“怪”画比收藏古典绘画还有文化(这一点中国清朝也很明显,富甲觉得时人个性的草草之作比缜密的古画更文气)。作品受人追捧自然名声大噪。毕加索是一个精力充沛,多产的长寿者,天资加时运使他成了大师,余下的是历史了。当然,他有不少作品的确是二流的,过度生产是一个原因,现在很多人觉得他的作品的确被高估了点。
个人觉得 大多数艺术家们是渴望通过自己的表现形式来实现感染他人的 粗略说来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和宣泄 我觉得艺术是一个多元和立体的 有许多东西无法只从从单方面来纠结 如果楼主对艺术有兴趣 可以多去参加现场活动 可以获得更多的感受 比如各类艺术展 音乐会
窝在家里看图册 练琴 背历史 并不能真正了解艺术 这是去感染和被感染的关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 就好比你每天都听你喜欢的歌手偶像的CD
是和去听现场演唱会的感受完全不同的 不过话说回来 艺术这东西嘛 是精神上的粮食 非米饭面包 不是必须的 楼主如果实在欣赏不来也不必这样纠结自己 听听自己喜欢的歌 看看带感的漫画 不是也挺好的
至少,当艺术作品想要表现黑暗、矛盾、痛苦的一面时,如果最终完成的作品只是单纯地让人感到美与和谐,那反而才是失败了吧。。。
如您所说 其实如果大家都了解了游戏规则,和发展历史,就知道如何欣赏了。求教所谓的游戏规则
个人认为 艺术的规则自相矛盾 且懂艺术的人无法以逻辑的方式解释规则我认为这才是令人困惑的
而非你们的工作做得不好 是你们没有做好这个工作的可能性
村上隆的《艺术战斗论》里面比较细致地解释了这个问题
有一本书,叫《艺术的阴谋》,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这个问题,我感觉挺不错的,你可以看看!
毕加索早年卖不出画成不了名,很穷,剩下十几硬币时,他用剩下的钱雇佣了几个大学生,毕让他们每天到巴黎大小画店转悠,临走时都要询问画店老板:有没有毕加索的画?在哪里可以买到他的画?使得各画商们都四处打探毕加索,从此成名。他就这样火起来了,并卖出了自己的作品。= =
数字媒体设计,纯艺术爱好者,基督徒
我是艺术生,我抽象派还是能接受并且能理解一部份的,但是有时候蛮讨厌后现代艺术的,总是故弄玄虚以他人看不懂为傲的样子示人,说白了就是个邪教头头自吹牛逼,其表达能力还差得一逼。好的后现代艺术见到的好少....一点东西都表达不出来的算什么艺术
大多数楼主口中的“艺术珍品”是需要背景知识来帮助理解的,很多楼主没有兴趣去读的文学著作也一样。况且就算理解之后也不一定会认同。太多专业回复了~不献丑了。如果真的有兴趣了解建议买一本艺术史的书来看,然后楼主你就会发现某些观念被悄悄的刷新了。
天涯八卦也有过类似的帖子,那个帖子开炮的是《蒙娜丽莎》,基本上那里的评论就是“哈哈哈不就是自欺欺人皇帝的新衣么~我也这么觉得~”偶尔有一个两个辩护的,水平也没有这里这么强大,于是就被“哈哈哈什么乱七八糟的不就是皇帝的新衣么我擦”。看到这里,我震惊了……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5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北薇妮摄影美学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