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争为什么有"内惧"之称

当前位置您所在的位置: &
& 十墓九空 疑似王羲之家族墓可能曾遭&奉旨盗挖&
十墓九空 疑似王羲之家族墓可能曾遭&奉旨盗挖&
作者:阙舞亭歌&&时间: 19:01:54&& 共 5561 人次浏览
艺术家相关:
近期,下关老虎山一处建筑工地在施工时发现了一座被毁坏的南朝墓葬,根据专家介绍,这一带正是南京六朝家族墓葬的重点埋葬区,著名的王羲之家族就葬在这一带。而出土的这几座古墓葬很有可能在1400多年前的隋朝就已经被“掘地三尺”了。
大墓门额为仿木人字拱
昨日下午,当记者再一次来到老虎山工地时,三座南朝大墓的挖掘工作已经基本结束。记者发现,这三座古墓位于老虎山脚下一座小坡的南麓。三座古墓呈拱形排列,一座大墓位于西侧,而两座中等墓葬分布两侧。据专家介绍,这是典型的南朝家族墓葬排列形式,因此可以判断这三座古墓中最大的一座墓主是该家族的长者,而其他两座古墓的主人是妻儿或晚辈。
记者围着这座大墓转了一圈,发现该墓的体积非常大,长约10米,宽约5米,高约4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大墓上遍布着许多漂亮的莲花纹样的墓砖,十分美观。墓门的门额是一个带有浅浮雕的仿木结构的人字拱,高约60厘米,宽约1米。据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队员介绍,这个人字拱带有非常清晰的南朝特色,他们将带回博物馆作进一步研究。
专家推测可能是王羲之家族墓
根据考古队员介绍,由于本次考古发掘没有出土墓志等文字性资料,因此无法准确得出墓主的身份。但从这三座古墓的形状以及埋葬区域来看,这座大墓的主人很有可能与赫赫有名的王羲之家族有关。考古人员向记者介绍说,老虎山属于南京市13个地下文物重点埋葬区之一的幕府山古墓葬区,当时著名的王羲之家族就葬在这一带。
疑遭隋朝皇帝“挖地三尺”
“这三座南朝大墓在早期就被盗过,盗墓贼把墓室席卷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个砚台以及几块碎瓷片,甚至连厚厚的铺地砖,这些盗墓贼都没有放过,他们简直是挖地三尺!”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向记者介绍。记者发现,整个大墓周围堆积着厚厚一层泥土,考古人员向记者解释说,这些泥土都是后世的堆积层,这座古墓被盗的年代非常久远,可能是在隋朝早期被盗的,从盗墓贼对大墓的“挖地三尺”行为来看,有组织的军队以及官府进行盗掘的可能性很大。
据南朝史专家介绍,公元589年,隋军攻占当时的南京,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后,隋文帝杨坚竟然下诏,将南京的都城、州城、郡城统统荡平为田,官署、宫殿等建筑全部拆毁。对于当时的前朝墓葬,隋文帝杨坚也不放过,竟然公然盗掘。
来源:南京晨报
艺术家介绍
地区:山东&&分类:书法&&
交易作品:
上拍作品:
热点艺术家排名
最新书画交易
最新书画资讯临沂热线被评为2014年临沂地区十佳综合门户网站将本站保存到你的桌面
地铁三号线-&东大校车&今天试运行,你去坐了么
时间: 13:0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如果说地铁1号线对应的是民国子午线(中央路)或接近南唐宫城御道(中华路),那么地铁3号线则基本对应在六朝宫城中轴线上,参见南朝都建康总图,建康宫大司马门约摸在今大行宫站的位置,宫城御道即今太平南路(白下路口以南曾名朱雀路)。纵观地铁3号线走向,几乎囊括了南京2400多年建城史,在其时间轴上,有秦汉之前埋金镇王气的“金陵岗”(上元门站附近),有六朝时期的宣化渡(星火路站附近)、白石垒(五塘广场站附近),有隋唐年间的两个桃叶渡(泰冯路站和夫子庙站附近),有明代的国子监(鸡鸣寺站附近),有清朝的江宁织造(大行宫站附近),以及部分重叠民国京市铁路“小火车”(武定门站、雨花门站附近)。更有意思的是3号线连接东南大学三个校区,难怪网上有人戏称3号线为南京地铁“东大线”。
地铁3号线通车在即,我们特别梳理部分站点及沿线周边的历史脉络,草拟出3号线文化地图,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前往各站点访古探幽。 【3号线文化地图之秦汉篇】
金陵岗埋金与“金陵王气”
在地铁3号线上元门站附近,幕府山西面,金陵小区南边,有地名老虎山。早在2400多年前,这里便是旧志上所称的“龙湾幕府山西麓金陵岗。”相传此处有王气,一说楚威王埋金以镇压;一说秦始皇埋金以镇王气。据《景定建康志》记载:“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子熊商败越,尽取故吴地。以此地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号曰金陵。”
《景定建康志》还记载:“父老言秦厌(压)东南王气,铸金人埋于此(指金陵岗)。昔有一碣:不在山前,不在山后,不在山南,不在山北,有人获得,富了一国。后因砌靖安路而失之。”靖安镇在龙湾,古代称金川河为靖安河,其下游流入迎担湖再入江。迎担湖即在老虎山、象山附近,今金陵小区至五塘广场、孙家洼一带。因西晋永嘉元年(307年)五王过江,有江东本地士族前来迎接,五王的行李是用担子装的,故湖名曰:迎担。东晋咸和三年(328年)陶侃、温峤讨伐苏峻叛乱,苏峻败,被斩于白石垒之西白石陂岸,后称此水域为苏峻湖。宋元称张阵湖,明称稳船湖,曾为郑和宝船试航处。清已不存。老虎山是南京别称“金陵”的由来,周边多用“金陵”一名冠之,有金陵乡、金陵村、金陵小区、金陵船厂等。
东晋时老虎山形状像一个横过来的C形,开口朝南。为什么会在山中部形成凹地?据说与掘金有关。楚威王或秦始皇在此埋金镇王气,后来有人想发大财,就到此掘金。有没有人掘到,无人知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马蹄形地貌。老虎山北麓建有神仙台,是东晋开国丞相王导观看演军的所在地,而王导的葬地则在老虎山的南麓,与神仙台遥相呼应。可惜马蹄形的中间连绵的山体早就被挖断,七十多米高的山,如今已是残破不堪。
东晋司马王朝,王氏家族势力很大,所以史称“王与马,共天下”。正是因为金陵岗有“王气”一说,王氏一族视此山为风水宝地,在山的南麓大修家族墓园。东晋名将温峤的衣冠冢也在老虎山。老虎山原先植被较好,清代山上建有炮台,以备江防。上世纪50年代,由于城市建设需要石料,多年来一直炮声隆隆炸山取石,白云石矿挖去幕府山135米,老虎山高度亦被削去了近一半。
据专家分析,幕府山一带在5亿到7亿年前曾是古海洋沉积物形成的地貌,山脉地下积聚大量地热,冬天时地热向上蒸腾,遇到冷气形成山雾就不足为奇了。这或许就是古人惊奇的“金陵王气”吧!
( 记者 邹尚)
【3号线文化地图之六朝篇】
从江北“宣化渡”到江南“五马渡”
据老辈人回忆,民国年间,在浦口区泰山新村至东门镇市第十七中学短短四五百米路程中,竟有宣化渡、桃叶渡、大码头三个古渡口。
据清代《江浦埤乘》:“大码头渡,在浦口朝宗门外(亦称沧波门)。国初江渡设此,后移桃叶山下。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总督沈文肃以四泉河成,檄令渡江船于潮涨时仍泊在浦口东门外,以复旧制,勒石永遵。”由此可知,大码头渡口于清朝初年设立,曾一度移至桃叶山下(即今泰山新村旁的宝塔山),但不久复用旧地,以便涨潮时使用。清朝初年至今已三百多年,长江东移,码头无处觅踪,只留下了“大码头”地名。明清时期,东门镇成了繁华的商业中心,街道两侧门挨门、户挨户商行林立,热闹非凡。南北商贾云集于此,争相买卖。《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从老家安徽全椒住返南京,多次经过宣化古渡,他在笔记里留下当年浦口的盛况。
史料记载,数百年前,南京段的长江江面比现在要宽得多,江水直抵东门镇的宝塔山和南门镇的点将台下,浦口的沿江渡口有五六处之多。
“宣化渡”在今东门镇湾头街前的宣化巷南端。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以前,宣化巷北头还有一座“宣化桥”。这座桥因宣化渡而得名,但桥下的流水不是长江水,而是黑水河(今朱家山河)和碧泉下流所经,后因清末开挖朱家山河,改黑水河下游故道,宣化桥下便成了旱地。清末民初,原桥址旁尚立有镌刻着“宣化古渡”四个大字的石碑一块。
宣化渡、桃叶渡、大码头等,除了在军事上的用途,在历史上也曾为浦口的经济繁荣作过贡献。随着长江水域的东移,昔日古渡口已成为陆地。
早在西晋太安年间(公元303-304年),江南一带就流传着“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的童谣。建兴四年(316年),皇族司马氏中五位王爷(琅琊王、汝南王、西阳王、南顿王、彭城王)被匈奴打得一败涂地,从长安一路南逃至浦口,从宣化渡渡长江至建康。其中琅琊王司马睿于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被任命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九月琅琊王司马睿渡江镇建邺,将临江一山赐名卢龙山(今狮子山)。是年王导置幕府于江乘县西一山内,故后称此山为幕府山。司马睿在建邺掌握一定的实权和地盘,有很多的士族投靠于他。五王渡江后,在建康经过几个月的相互争斗,于建兴五年(317年)琅琊王司马睿登上晋王位。当年五王渡江登陆于幕府山北麓,即今幕燕风光带上的“五马渡”,旧时还建有化龙亭,清代金陵四十八景其中一景“化龙丽地”即为五王渡江的掌故。
如今,随着南京幕燕滨江风貌区的建设,将“化龙丽地”故址新建为集自然风貌、历史人文景观、大江风韵,融亲水观江、健身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五马渡广场。(记者 郝建荣)
【3号线文化地图之隋唐篇】
浦口秦淮两个“桃叶渡”历史真相
今南京长江大桥北端的泰山新村地铁站旁,有一座并不显眼的小山。它高不过五十米,却陡峭壁立,气势雄伟。
这就是清代有名的“六合十二景”(浦口于隋开皇三年称六合镇,属扬州江都郡六合县)之一的宝塔山。
在浦口地区,说起宝塔山几乎人人皆知,但说起晋王山或者桃叶山,就不一定都知道了。其实宝塔山即晋王山,晋王山即桃叶山。名虽有三,实则为一,只不过有一个演变的历史过程罢了。
据《江浦埤乘》所记:“桃叶山一名晋王山,在宣化山东。初名桃时,以隋杨广曾屯兵於上,故更呼晋王山。山下江渡名桃时渡。上有塔曰晋王塔”。这就是说,山名的变更与晋王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有着密切的关系。
晋王杨广的父亲,隋文帝杨坚建立隋王朝以后,即有灭陈统一中国之志。公元588年冬,隋文帝命晋王杨广为伐陈隋军总统帅,率精兵五十万南下伐陈,大军至浦口,晋王杨广率众将登桃叶山巅,隔江眺望古城建康。当时江面很宽,水深浪急,杨广知在此渡江不利,便命大将韩擒虎、贺若弼领兵分别从京口(今镇江)、采石两路包抄建康,又命士兵在桃叶山下筑了一座“晋王城”(即今浦口东门镇一带)屯兵,与江南的石头城相对峙,以便接应。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正月初一,隋军趁陈朝欢度元会之机,分路出师,直取建康。
韩、贺二将大获全胜后,正月二十二日,派兵士来桃叶山接杨广入建康。
后人为了纪念晋王杨广,将他在浦口登临的桃叶山,改名为晋王山。后又修起了一座晋王祠和晋王塔以示纪念。由于山上有了宝塔,浦口人就称之为宝塔山。晋王祠毁于清军与太平军激战,晋王塔毁于解放前夕。
那么,它何时又叫“桃叶山”的呢?说来既有一个优美的传说,又有一番争议。
1400多年以前,这里江宽浪急,江水直抵今天的宝塔山下。一天,当时的大书法家王献之送爱妾桃叶女过江,为她吟了一首《桃叶歌》以壮行色。歌词中有“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 我自迎接汝。”
后来,《桃叶歌》广为流传,成为千古佳话。而王献之送桃叶女的渡口,被后人称作“桃叶渡”,渡旁的那座山也被称作“桃叶山”了。可是,更多的人认为王献之迎送桃叶女的“桃叶渡”是秦淮河淮清桥旁的渡口。浦口文史专家王惠萍发出疑问,从东晋王献之的《桃叶歌》到南朝史料、明清两朝的诗文,都提及“江”与“渡江”,如果是秦淮河,用“河”与“渡河”,岂不更为准确?
因为秦淮桃叶渡入选明代金陵十八景,清代金陵四十八景,所以在南京地区,浦口的桃叶渡远不如秦淮河畔的桃叶渡名气大。好在秦淮桃叶渡也在地铁3号线沿线,待地铁开通后,有兴趣的市民可到南、北桃叶渡实地考证,寻古探胜。
(记者 郝建荣)
【3号线文化地图之明清篇】
曹雪芹乡愁,大行宫里“红楼梦”
南京地铁3号线是一条“红楼线”,沿途各站点以红楼梦主题装饰壁画,重现元春省亲、除夕夜宴、太虚幻境等场景。而3号线与2号线的交会点大行宫站,与红楼梦的主题联系最为密切。今长江路江宁织造博物馆,其原址即清代乾隆南巡时江宁行宫,据红学家考证,《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出生于此。
明朝时期,南京、苏州、杭州三府各设有提督织造官,明代中后期设厂监造丝织品。清代沿袭明代的体制,改称江宁织造府。江宁织造府是清朝在江宁府(现南京)设置的织造御用和官用缎匹的专门衙署。织造监督官由内务府派驻,称“江宁织造郎中”或“江宁织造员外郎”,通称江宁织造,下设的织造工场称江宁织造局。江宁织造一职通常由清朝皇帝的亲信担任,除了本职以外还兼有监视本地官员、向皇帝汇报当地政治动向的秘密使命,地位在江宁城的文官中仅次于两江总督和江宁布政使,既是肥缺,又掌大权。
江宁织造的官署和府邸建筑始建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全盛时的江宁织造府建筑群东至利济巷,南至铜井巷和科巷,西至碑亭巷,北至今长江路。建筑群分为东、中、西三路,其中东路为办公衙署,中路为住宅,西路为花园,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后,江宁织造业一蹶不振,光绪三十年(1904年)时江宁织造被裁撤,织造工场改由民营。
据史料记载,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的江宁织造府规模大、豪华奢丽。到乾隆皇帝南巡时,曾经显赫一时的曹氏已经衰落。清代乾隆年间(1751年),两江总督尹继善为迎接乾隆皇帝南巡,在江宁织造府的基础上大兴土木,将其正式改造为乾隆江宁府行宫;整个清代江宁府乾隆行宫富丽堂皇,内设置有假山,有绿静榭、听瀑轩、判春室、钟中亭、塔影楼、彩虹桥、钓鱼台等建筑设施。
行宫后毁于火灾,只剩下一片废墟。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天王洪秀全在乾隆行宫废墟上兴建起天王府;太平天国失败后,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将两江总督府设置在原天王府废墟上。到了清代末年,原清代乾隆行宫一带被开辟成马路,但大行宫之名却一直流传下来。
据南京红学专家严中著作《红楼梦与南京》中记载,清朝康熙二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由皇帝派遣从北京到南京任江宁织造,以后历经祖父曹寅,父辈曹J、曹\相继,首尾达65年,康熙六次南巡到江宁(今南京),有五次驻跸江宁织造府,后四次是由曹寅接驾。乾隆六次南巡到江宁,均以此为行宫。曹雪芹就是诞生在江宁织造府的,并在此度过了“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的童年。
严中说,《红楼梦》中写道:“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金陵”“石头”都是南京的别名古称。《红楼梦》中有《石头记》和《金陵十二钗》这两个书名与南京有关,而书名是统领全书内容的。由此可见,南京与《红楼梦》的关系非同一般。至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严中认为,最早是由雪芹家的姻亲富察明义提出的;“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w其先人为江宁织府(造)。”此外,《红楼梦》中还写到大观园的前身会芳园,严中考证出金陵石头城内昔时确有一座会芳园,其故址就在江宁织造府即今大行宫处。可以这么说,曹雪芹在南京度过了锦衣玉食的童年,家道中落后阅尽世间人情冷暖,穷一生心血,写出了天下奇书《红楼梦》,书中风物人情,很多都是当时南京社会的写照。
(记者 胡成效)
【3号线文化地图之民国篇】
寻迹京市铁路“小火车”
民国年间,有一首秦淮竹枝词:“扬子江头看落霞,秦淮河上听鸣蛙。乘车直入华灯市,风鼓铁轮送到家。”说的是南京市区“小火车”的方便快捷。光阴荏苒,这条曾令南京人引以自豪、中国最早的城市轨道交通,阔别南京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今天,长白街、江宁路、雨花门及雨花桥即为“小火车”道旧迹。参照地铁3号线线路图,3号线站点鸡鸣寺站、武定门站、雨花门站与“小火车”道均有交集。
1899年,金陵关对外开放,南京辟为商埠,中外商人纷至沓来。1908年,沪宁铁路通车。同年,江对岸以浦口为终点的津浦铁路正在开工建设,下关地区成为水陆交通枢纽,商业日渐繁荣。然而,客商出入城1895年建的江宁马路早已破烂不堪。为方便下关至城南繁华商业区的交通,时任两江总督端方上奏清政府,仿照杭州修筑城中铁路的办法,1907年11月动工修筑南京城中铁路,1908年12月完工,1909年2月通车运营,取名为“宁省铁路”。因其路线短、站距近、施设简单、行车速度慢,南京人俗称“小火车”或“小铁路”。
“宁省铁路”从下关江边起,跨惠民河(今铁路桥尚存),经栅栏门,从金川门入城后即沿当时江宁马路之北向东南迤逦而行(与今中山北路基本平行),经三牌楼、丁家桥,穿过大钟亭、鼓楼之间,沿北极阁南麓,两江师范学堂(今东大)后墙,跨珍珠河,在今太平北路东侧折向南,经过两江总督署(今总统府)之东墙外,到中正街(今白下路东段)为止。沿线设的车站有:江口(今三号码头附近)、下关(今南京西站南侧)、三牌楼、无量庵(后改称鼓楼)、督署(曾九次改名)、万寿宫(后改名中正街、白下路)等6个车站,全长11.3公里。1910年,清政府在南京举办“南洋劝业会”――全国性的产品博览会,会场设在丁家桥、玄武门,三牌楼之间,周围8华里,历时半年。为便于劝业会宾客往来,在丁家桥劝业会松枝门旁设“劝业会站”(后改称丁家桥站,劝业会结束后保留了此站),并造3条支线进入会场。在南洋劝业会期间,“小火车”营业盛况空前,每月载客数十万人,这是它最兴盛的时期。
日,孙中山先生由上海乘沪宁铁路列车抵南京后,改乘“小火车”直达两江总督署,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更名为“京市铁路”。1936年,“小火车”南延3.8公里,经过八府塘、利涉桥、白鹭洲、武定门到门东石观音庙,新辟雨花门出城,在养虎巷口与江南铁路接轨,增设武定门、中华门两站。
南京解放后,该铁路更名为“宁市线”。由于“宁市线”纵贯全城,经过市区的道口有30处之多,对南京的交通安全,城市规划,环境污染等都影响较大。因此铁道部决定修筑沪宁、宁芜联络线。日,随着新的连接线建成通车,运营了50年之久的“小火车”即行拆除,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今天,从南京西站南侧至下关大马路那段铁路,是其残存的一部分,其他遗迹化成龙头房、铁路梗、铁路北街、车站东巷、铁路边等地名,融入南京城市历史。(记者 邹尚)
【3号线文化地图之当代篇】
纵贯3个校区,名副其实“东大线”
“欢迎您搭乘南京地铁东大线,本列列车由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开往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下一站,鸡鸣寺站,有到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的乘客,请携带好行李从列车前进方向左侧车门下车!”
在网络上,这样一篇模拟地铁报站的帖子让东大学子们开心。从地图上可以清晰看出,从江北到主城再到江宁,南京地铁3号线直接串起东南大学浦口、四牌楼、九龙湖三个校区,是一条名副其实的“东大线”。3号线开通,对东大师生是极大的利好。
20世纪80年代,狭小的四牌楼校园已经不能满足东南大学发展的需要,学校开始谋求另建新校区。通过征地和土地置换,东南大学在江北浦口区泰山镇征用土地近千亩,1988年12月奠基动工,1990年9月浦口校区开始运行,1997年夏完成二期建设。浦口校区越来越大,但困扰师生们的交通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南京长江大桥拥堵日甚,住在主城的老师们每日班车过江极不方便,学子们去四牌楼本部也只能加入江北挤公交的大军,从早期的高新线到如今的D4,线路变了,拥挤依旧。
2006年夏季起,东南大学主教学区迁至江宁九龙湖校区。九龙湖校区坐落在江宁开发区南部,风景秀丽。九龙湖校区建好了,但交通问题还在,虽然相比于浦口校区没有长江之隔,但坐公交从江宁到四牌楼本部依然耗时较长,从搬迁新校区那一天起,师生们就在盼着3号线的早日开通。如今横跨江南江北的三个东大校区,终于被方便快捷的地铁3号线无缝连接,欢乐的学子们给这条线路改名“东大线”,确实蛮贴切的。
从3号线鸡鸣寺站出来,几分钟就能到达东大四牌楼校区。四牌楼校区这一片历史悠久,文物遗存众多。校园就位于六朝园囿遗址之上,明朝时则是南京国子监的所在地。校园内的六朝松有上千年树龄,相传为六朝时期梁武帝手植,是东南大学的象征之一。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园也是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的所在地。如今保存完好的国立中央大学旧址建筑群,以南大门至大礼堂为中轴,大致呈对称布局,以西方古典建筑式样的建筑外壳包装具有现代特点的使用空间为主要特点,是民国建筑的代表。
此外,四牌楼校园西北角的梅庵始建于1914年南高时期,初时为三间茅草平顶的平房,以李瑞清之号命名,门前挂有李瑞清手书的校训木匾,上书“嚼得菜根,做得大事”。1932年拆除茅屋,改建为砖混结构平房,正面有柳诒徵题写的“梅庵”匾额。1991年,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群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199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国立中央大学旧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 胡成效)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陶醋罱芑穑词歉好娴幕稹L刺刚芰勘宦睿呀鹆械搅颂瓷砩稀>菹ぬ
田玉斌(资料图) 微博截图 搜狐娱乐讯 据中国交响乐团小提琴演奏员邓川微博透露,中
中新网7月29日电 大型校园体验节目《我去上学啦》第二集,在上周四晚正式播出。蒋劲夫------------------
中外巨头竞逐煤层气&李嘉诚$1亿投资&砸&向山西
浏览次数:
其旗下公司中华煤气有望于明日与山西省政府签署框架协议,项目总投资1亿美元。这是港资投向内地煤层气资源的第一个项目,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煤层气投资项目 本周四,中华煤气有限公司(简称“中华煤气”)将与山西省政府签订开发煤层气资源的框架协议,项目总投资1亿美元。这是港资投向内地煤层气资源的第一个项目,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煤层气投资项目。 资源日趋紧张,种种迹象显示,嗅觉灵敏的中外巨头已经开始了对第四代———煤层气的追逐。 中华煤气的山西机遇 资料显示,中国是继俄罗斯、加拿大之后的第三大煤层气储量国,山西是我国储量最丰富的地区。 中华煤气新闻处陈小姐向上海证券报表示,公司已和山西省政府就该项目进行了深入商讨,双方就开发上游业务事宜基本达成共识。 据了解,山西省省长于幼军已在本月22日抵达香港,并在当天会晤了长江实业集团李嘉诚等人。在会谈中,于幼军向李嘉诚着重介绍了山西煤层气开发利用情况,李嘉诚当即表示,将促成旗下中华燃气与山西的合作;并要求公司管理人员尽快组团到山西考察洽谈煤层气开发、煤化工以及其他项目。 陈小姐透露,如果没有意外,框架协议将于本周四在香港签署。 她说,根据规划,中华煤气有计划进军山西的城市供气系统改造业务。 目前,该公司已经成为珠三角、华北、山东等地主要的燃气供应商。中华煤气常务董事陈永坚曾在5月表示,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每年向内地投资20亿元,使内地业务成为公司主要的利润增长点。 中联煤迎来最大投资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联煤”)高级经济师杨坚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中华煤气投资1亿美元堪称近年来的“最大手笔”。 中联煤是拥有煤层气领域合作专营权的公司。目前,该公司与外资在境内的合作项目超过25个,投资规模超过12亿元人民币。此前,我国最大的煤层气地面商业化开发利用项目位于山西沁水潘河,是中联煤独自开发的示范项目,总投资达3.6亿元人民币。 杨坚告诉记者,为了扩大开发规模,国家对外资和港资不但没有限制,反而有很多优惠政策。 有关政策规定,中外合作开采陆上煤层气按实物征收5%的增值税,不抵扣进项税额;自营开采陆上煤层气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的政策,即按13%的税率征收,返还8个百分点。 中外合作开采煤层气的企业,从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勘探、开采煤层气项目所需进口物资免交进口关税和进口调节税。 中率先进入第四代 根据介绍,中联煤此前的开发的煤层气除了供应周边城市民用外,其余部分基本供应了管道。杨坚说,煤层气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CH4,属于同一性质的气体,因此可以直接混合使用。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和天然气集团(简称“中”)不但是管道的业主,也是中联煤的两大股东之一。和BP等跨国巨头一样,中近年来开始涉足新领域,以期从公司转型为综合性的公司。 由于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热值高、污染少,被各国认为是继生物质、煤炭、之后的第四代。 中中原油田井下特种作业处煤层气工程部经理李玉魁认为,利用煤层气,可将天然气在消费构成中的比重由目前的不到3%提高到2010年的10%,缩小供需的缺口,缓解紧张的局面。因此将是未来几年的朝阳行业。
请再次输入校验码:
中国压缩机网提倡文明上网,评论仅是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压缩机网同意其观点!
关于的新闻
最新商品推荐
中国压缩机网国际商务网推广
其产品和服务范围涵盖压缩空气与气体设备、发电机、建筑与采矿设备、工业...
制造螺杆式空压机,真空系统,精密过滤器,干燥机,气动工具等。
上海维肯压缩机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螺杆式空气压 缩机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生产企业...
生产螺杆式空压机,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储气罐,过滤器,空气压缩机,冷干机,吸干机...
陕西省西安市市辖区
电子杂志订阅|免费订阅
电子杂志是我们一项免费的个性化服务,它能第一时间为您发送最新的产品资讯和行业新闻。欢迎订阅。
[来源] 压缩机杂志
新闻资讯专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坚怎么当上皇帝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