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曾鄂粤名字测试打分多少分

[转载]平和苏区县的发源地——长乐、秀峰
——《大芹山下》第七期特辑目录第二稿
序言:综述长乐乡的概况及客家协会
封面图:平和暴动纪念馆与纪念碑、大榕树与大桥
彩页1:秀峰乡政府所在地全景图、长乐乡政府所以地全景图
彩页2:平和暴动暴动纪念碑、纪念馆,县中山公园纪念暴动80周年碑、坪回溪
彩页3:罗明、朱积垒、陈彩芹、朱思、朱赞襄、杨文元、罗育才、王直、熊兆仁、罗壮丹等人相片
彩页5:罗明办公遗址——罗壯丹的故居
彩页6:饶和埔苏维埃政府主席陈彩芹故居、平和县革命委员会遗址
彩页7:南委电台、中央苏区交通站、将军洞、红军洞
彩页8:杨锦忠、朱伟才、游维德、朱国宏
彩页9:太极村全景与民居、土楼
彩页10:长乐书画名篇
封底:捐资企业家、编委会合影
一、红色篇(革命题材)
1、《长乐回忆录》(待稿)王直
&&2、红土地的记忆(半成稿)
&&3、朱积垒&&
&&4、《罗明三进平和》(成稿)陈金营
5、《播散火种的人——陈彩芹》(成稿)陈金营&
6、《长乐回忆录》(待稿)刘旭
7、饶和埔苏维埃政府主席陈彩芹故居——长乐乡乐北村草籽坪组(半成稿)
8、美丽的将军洞、迷人的红军洞(待稿)
9、《红土地上不可磨灭的记忆》许文汇
& 10、罗壮丹
二、人文篇
1、长乐学校(罗则福)
2、秀峰中学(游宇辉)
3、杨锦忠(杨锦木)
4、长乐名人录:(1)、副处级以上(朱国宏、罗东江、林海军)(2)、较有影响的企业家&
(朱伟才、游美德)&&&&
5、曾鄂——平和长乐乡曾家的乾隆圣旨
三、民俗篇
(太极村、名土楼与名民居、名祠堂、名古墓、名寺庙、文艺、小吃)
1、太极村(朱镇生)
2、长乐崇福堂、岗巷三位帝君(罗燕军)
3、长乐客家山歌(罗德新)
4、著名小吃:客家刺巴、粿条、碱粿、福塘舂臼面、客家糯米酒、乐北鸟梨仔、雪梨
5、秀峰古地名;
6、长乐古地名:五百坎、空埔树、五棵松柏、跌马坑、天堂凹、大榕树、农桑寮、洋半天、鸟梨凹
7、著名圩日:长乐十三坪、福唐、葵山正月二十、坪回四月十八
8、陈氏祠堂、罗氏祠堂、朱氏祠堂、黄氏祠堂、石氏宗祠(光裕堂)、林、楊、许、游、曾、冯
四、建设篇(面包坊、水电站、水泥路)
1、长乐的三大产业:面包、建筑、沙发
2、长乐米粉
3、良坝水电站
4、如今在各地办的大企业(厦门、漳州、深圳等地
五、山水篇
&&1、《这一片山水,我心长乐》林海军
2、《长乐情愫》罗龙海
3、《红色古榕》黄荣才
4、山歌,客家人放飞的翅膀--作者:罗梓盈
&&&&平和于明正德十三年(
1518 年)置县 ,
地处漳州西南部,与福建、广东两省八县相连,为省重点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既是经济欠发达县,又是沿海经济开放县。全县现有 56.1 万人口
( 位居漳州市第四位 ) ,面积 2328.6 平方公里 ( 位居漳州市第一位 ) ,山地 260 万亩,耕地 35.5
万亩,林地面积 268 万亩;辖 16 个乡镇(场)、 240 个行政村、 16 个社区居委会、 12 个作业区, 2571
个自然村;有 28 个基层党委, 722 个党支部,党员总数 1.85 万人。
&&&&红色的平和。
中央苏区县——平和是一块革命的“红土地”, 1928 年 3
月党领导的“平和暴动”打响了反对国民党的“八闽第一枪”,拉开了福建农民自动夺取政权第一幕。朱德、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彭冲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纵横驰骋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在长达
20 多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平和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革命红旗始终不倒,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光辉篇章,全县为革命牺牲的烈士 880
多人。作为福建省四个老区重点县之一,全县共有老区村 190 个,占 79 %,人口 39.37 万人,占 71 %。
&&&&&毓秀的平和。
平和钟灵毓秀,英才辈出,明代著名音乐理论家李文察,天地会创始人万五道宗,清代台湾“阿里山忠王”吴凤,“平和过台湾三代公卿”林文察、林朝栋、林祖密;“平和暴动”总指挥朱积垒,“中国现代油画拓荒者之一”周碧初,现代世界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语堂;另外,台胞、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以及现任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其祖籍地也都在平和。
&&&&绿色的平和。
境内群峦叠嶂,山清水秀,漳州 6 条主要河流有 5
条的源头在平和;资源广博,物产丰富,拥有琯溪蜜柚、坂仔香蕉、白芽奇兰茶三大绿色品牌,农业产业化走在全省前列,被命名为“中国琯溪蜜柚之乡、中国香蕉之乡、中国白芽奇兰茶之乡”,先后被授予“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县”、“全国经济林示范县”和“全国科技先进县”等称号。全县森林覆盖率
69 %,水果面积达 90 万亩,总产量 90
万吨,居全省第一位、全国第六位,是全国最大的柚类生产基地县和出口基地县。其中,“中国驰名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漳州十大城市名片之一”——琯溪蜜柚被列入欧盟
10 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单,其证明商标在 17 个国家成功注册,种植面积 60 万亩(占全国柚类面积的四分之一),产量 60
万吨,产值 12 亿元,畅销海内外,年出口 8 万吨以上,创下了柚类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市场份额、出口量的五个全国第一;香蕉面积 8
万亩,产量 17 万吨,产值 3.9 亿元;白芽奇兰茶面积 6.5 万亩,产量 0.7 万吨,产值 1.4 亿元;蔬菜面积 21
万亩,产量 38 万吨,产值 6 亿元。锦溪集团、南海冷冻、宝峰罐头等 2 0
多家国家、省、市、县级龙头企业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
&&&&&特色的平和。
平和山川秀美,人文景观独特, 保存着众多体现闽南文化的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国家 4A
级风景区、千年古刹三平寺是闽南佛教圣地,香火鼎盛,影响近及闽粤沿海,远至港澳台、东南亚和欧美等地,每年接待游客超过 30
万人次。享有“闽南第一山”之誉的灵通岩,以其“雄、奇、险、峻”的火山岩奇观,成为闽粤沿海的旅游热点,目前正争创国家 3A
级风景区和省级火山地质公园。还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庄上土楼、芦溪袖珍绳武楼、克拉克瓷古窑址,不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庄上土楼、芦溪袖珍绳武楼、克拉克瓷古窑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平寺、九峰文庙等,而且有戏剧、龙艺等各类民间艺术形式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九峰以及太极峰都极具开发前景。
&&&&发展的平和。
平和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把发展工业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县之力推动县域经济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工业发展初具规模,拥有一个省级工业园区——平和工业园区和三个工业集中区,工业总产值和工业税收保持年均两位数以上的递增,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纸制品加工、水电、服装织造等几个主导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平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县共有公路
275 条,通车里程 1596 公里,等级公路 600 公里,有 239 个行政村实现道路硬化,硬化率达到 99.5
%。全县城镇化程度 31.3% ,县城面积 5.3 平方公里,人口 8.3 万人。
和谐的平和。
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有效实施,被科技部评为“科技进步县”。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工作通过省级督导评估,累计高考万人比提高 8
个万分点、高中毛入学率提高近 8 个百分点。文体事业扎实推进,绳武楼、薰南楼等 9
处文化遗产分获国家、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号,大溪江寨、五寨埔坪等 13
个单位成为省级涉台文物保护单位;水上运动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少体校综合楼、县体育馆和 11
条全民健身路径建成并投入使用,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民健身周”先进单位。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县医院新区、疾病防控中心和一批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相继投入使用,新农合工作全面展开,行政村参合率
%。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廉政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平安平和”扎实创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社会和谐稳定。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平和正按照
“ 舞活工业龙头,夯实农业基础,加速城乡建设,增强旅游活力,促进社会和谐 ” 的总体要求,发扬 “ 拼 ” 的精神、树立 “ 变 ”
的思维、鼓足 “ 争 ” 的勇气,全力推进海峡西岸生态工贸县建设。
&&&长乐乡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重点老区乡。日,在这里爆发的“平和暴动”,揭开了“福建农民自动夺取政权第一幕”、打响了“八闽革命第一枪”。之后,中共平和县委也在此诞生。
&&&&位于闽粤两省交界处的长乐乡,与广东省大埔县、龙岩市永定县为邻,距县城64公里。全乡辖有9个村,人口11868人,全境面积78平方公里,山地面积4568公顷。境内崇山峻岭,是一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
&&&&近年来,长乐乡党委、政府大力弘扬“团结拼搏,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立志为党、人民第一”的“平和暴动”革命精神,充分发挥省际边界的区位优势和山地广袤、劳力充足的资源优势,积极实施“扩展中心、开发一线、建设四区、形成四个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抓好山地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建成一批蜜柚、板栗、脆桃、白芽奇兰茶等优质果茶生产基地,成为农民增收的稳定财源,昔日贫困老区已发展成为百业兴旺、生机勃勃的一块热土。
&&&&辖区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招商引资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外商投资额最大的漳州霖和良坝水电有限公司在此落户。全乡9个行政村都实现了水泥路硬化。下一步,长乐乡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抓好以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为主的“劳务经济”,突出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秀峰乡是日挂牌成立的。位于平和县西北部,闽粤两省三县交界,西北毗永定县,北接芦溪,东与九峰、崎岭、长乐、广东大埔衔接,土地面积90多平方公里,全乡辖10个行政村,总人口19966人,是个资源丰富的山区乡镇。
&&&&&&&&秀峰乡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全乡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114000亩,有耕地面积11551亩,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发展林业和生态农业前景广阔。有独特的高山气候,适宜发展高山茶和反季节蔬菜。境内水资源丰富,韩江支流贯穿境内,建有良坝、安特二个水库,水质清澈,高效生态水产养殖潜力巨大。电力资源丰富,全乡现有水电站11家,装机容量2.5千瓦,尚有部分水能资源可以开发,矿产资源丰富,境内有茶理石、高岭土、钨矿等矿藏资源有待开发。
&&&&全乡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结构步伐加快。农业上形成了以果、茶、竹、蔬菜、蘑菇为主的五大农业产业格局;其中种果13725亩(蜜柚8000亩、杂果、5725亩),种茶2340亩,麻竹3000亩,速丰林18000亩,蘑菇60000平方(为平和县西部最大蘑菇集散地)。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交通便利,省道秀秀线穿境而过,上接龙岩永安,下通广东大埔,近年来又陆续开通了秀峰通向县城的三条便捷道路。全乡至村级全部实现道路水泥硬化,通讯便捷,固定电话、手机网络覆盖全乡。
一、红色篇(革命题材)
1、红土地的记忆(半成稿) 罗龙海
2、《罗明三进平和》(成稿)陈金营
&&&&&&&&&&&&&&&&&&&&&&&&&&&&&&&&&&&&&&&&&
1927年4月底,自中共闽南部委紧急会议以来,罗明已在闽西、闽南奔波了一个多月。厦门“四九”反革命事变,特别是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福建反动派的气焰更加嚣张,反革命,反革命事件在福建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各地蓬勃发展的革命力量都遭到严重催残。面对严峻的形势,又得不到上极党组织的任何指示,为了防止反革命事件的进一步扩大,减少革命的损失,挽救革命的力量,以罗明为首的中共闽南部委果断做出指示:所辖各县党组织立即把领导机构和中心转移到农村。
这年夏天,罗明和罗秋天一起到闽西,巡视、指导革命活动。他们先后到过上杭、龙岩、永定,所到之处,根据闽南部委指示精神,帮助这些地区的党组织和革命力量转入地下或移向农村。6月,罗明只身来到平和。他心里惦念着平和的农会组织,惦念着他所熟悉的朱积垒、朱思、朱赞襄等同志。一大早就赶到平和县城的罗明,扮成商人的摸样,迫切想摸清这里的情况。凭着他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敏感的革命嗅觉,经过一天的观察和探听,罗明初打听到了一些消息:平和的反动派也开始了“清党”,农会已经解散,党组织也转入了地下,朱积垒的家就在县城不到两公里的地方。在夜幕快要降临的时候,罗明找到了朱积垒的家。
这是一间很小的店铺,里面坐着一个年龄在五十开外,穿着很朴素的老板。罗明径自走进店里,用客家话向老板打招呼,并自我介绍是大埔人,出外径商,路过这里,现在天黑了,不能走路,能否借宿一晚。老板借着昏暗的煤油灯,上下打量着这个外地的陌生人,看他的打扮挺像一个商人,口音又确实是大埔的客家话,因而也就让他进来,问他是大埔哪里人、到哪里做生意?
罗明边聊边注意周围的情况,看见没有外人,也没有什么动静,就靠近身子,低声地问老板:“您是朱机垒的父亲吗?”老人听到这个陌生人打听起他的儿子,警惕了起来,问到:“你到底是什么人,怎么认识朱机垒呢?”罗明把身子挪得更近,说道:“老伯,您不用怕,我是积垒在厦门读书时的同学,今天路过这里,得知他家就在这里,也就顺便来这里走走,不知积垒在家吗?”老人听他这么一说,半信半言地盯了罗明好一阵,然后叫一个帮工陪罗明,自己到里屋去了。
不一会儿,老人和积垒一起出来了。积垒一见是罗明,就赶紧迎了上去,紧紧握住罗明的手,激动地说:“罗明同志,总算把您盼来了。大革命失败后,就一直失去了与上级组织的联系,这里的国民党迫于农会的势力,还不敢对共产党下手,但4月底也开始了“清党”,把我们设在县城的农会砸掉。走,到里间去,里面还有朱思,朱赞襄等人”。
罗明跟着朱积垒走进了里间,在昏暗的灯光下,罗明见到有五位青年坐在那里,正激烈地讨论着什么。积垒向他们打招呼:“同志们,上级来人了,这是闽南部书记罗明同志”。话音刚落,早就认识罗明的朱思和朱赞襄一见是罗明,关高兴得不得了:“罗明书记,我们正为往后工作发愁,现在您来了,事情就好办了”。另外三个人是杨文元,陈采芹,罗育才,平和共产党骨干都在这里,来不极歇息,就叫大家坐下来,要积垒汇报这里的革命形势,并研讨往后的工作。
朱积垒祥细汇报了一个多月来平和的革命形势,并由陈彩芹做了长乐农运的专题汇报。罗明听完大家的汇报和意见后,即传达了4月底在漳州召开的中共闽南部委紧急会议精神及其“把革命重点转移农村”的决议。罗明指示必须把党组织和农会领导机关搬到离县城较远而群众基础又交好的地方,准备作持久的斗争。大家认真讨论了罗明的意见,一致认为长乐作为党组织和农会领导机关的所在是最好不过的了,并决定明天就带罗明往长乐考察。
第二天一大早,七人匆匆吃完饭就出发了。一路上,罗明详细观察地形、了解情况,差不多花了两个钟头,他们才来到长乐农运中心——下坪下书斋。这里是地域不广的小盆地,周围有崇山峻岭环绕,山上长满茂密的森林,一条小溪横贯其中,把这块小盆地分成两半。东边靠近县城九峰,有三条通道,其中两条通,往县城,都是崎岖小径且要翻越几座山,步行两小时左右才能到达,另一条北径秀峰、芦溪进入龙岩永定;西边是下坪,农会组织设在那里,要走过近百米的独木桥才能到达东边;向西也有两条通道,并可汇合在一起通向广东大埔。经过一整天的观察了解,罗明认为这是个极有利的革命活动场所,同意把机关搬到长乐,并决定留下来帮助安置机关和部署下一段的工作。
一个外地的陌生人要长期居住在这里是很不方便的,幸好陈彩芹的岳父罗谷香是本地的族长,而他的父亲也是从大埔枫郎搬到此地居住的本地农户又大部分姓罗,因而罗明按他们的辈份改名邵华,逐以此认作罗谷香的远房堂亲,住到罗谷香家,开始了在长乐一个多月紧张而又繁忙的工作。
罗明驻进长乐后,不分昼夜,马不停蹄地开展各工作。他的身影不仅在长乐各的村落时常出现,还在秀峰、崎岭、小芦溪等地经常看到。在工作过程中,他发现这里的地理环境和群众基础都很好,但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就是人烟稀少,经济基础相当薄弱,仅靠一个长乐,根本就不能对国民党反动派构成威胁,也不利于扩大革命影响。为了让革命斗争的星火燃成燎原之势,罗明力促平和党组织以长乐为中心,同时大力发展县城周围各乡的革命力量,特别是县城以东的崎岭,以造成农村包围城市的局势。另外,罗明还指示应与闽西、广东方面取得联系,方面取得联系,加强协作。罗明曾担任过汕头地书记,又刚从闽西等地过来,通过他的介绍,平和县党组织与这县的主要领导人都联系上了,如大埔的温仰春、饶平的林宗璜,这样就为两县的革命力量加强联系,互相配合斗争奠定基础。
经过罗明一个多的帮助和指导,平和革命的重点转移胜利完成,长乐乡逐渐成为县农民运动和革命的指挥中心,在平和的革命进程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当时,罗明离开闽南部委已三个多月了,正好又接到上级的通知,要罗明立即回到部委,准备召开大革命失败后闽南部委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商讨重要问题。罗明也觉得是离开的时候了,尽管这里的一山一水、一人一物都是那么熟悉的,完全有能力领导这里的革命斗争。于是在1927年7月底,罗明放心地离开了平和,返回部委机关所在地章州。
罗明离去后,平和的革命运动更加猛烈地发展,在短短的一两个月内发展80多名党员,成立5个支部,农会组织也迅速向周围各乡扩展。1927年9月在中共闽南部委新派来的特派员秦文的指导下,成立了以朱积垒为首的中共平和县委和县农会,并组建工农革命武装,展开更猛烈的减租、减税、抗捐、抗税斗争,严重打击国民党反动势力。
&&&&&&&&&&&&&&&&&&&&&&&&&&&&&&&&&&&&&&&&&&&&
将近年底,雪花飘飘。山上青松翠竹的枝丫上,积着白雪,挂着亮晶晶的冰柱子,天上蒙着一层灰蒙蒙的云。风不大,但刮到脸上却有深深的寒意。一切景象都显示着冬天已经到来。然而,这里却显得热气腾腾,道路旁,房子边,大树丛到处可以看到“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打倒捐棍”、“打倒帝国主义!”和“实行减租、减息、减税、减捐”各种特色鲜艳的标语,更令人振奋的是那村落平地上整齐划一的步伐,雄壮有力的口号声——农军操练场的场面。第二次来到平和长乐的罗明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这是1927年12月底,距罗明上次离开的日子快半年了。半年来,他虽曾多次得到平和革命形势喜人的消息,但并没有想到会有如此的成绩,看来把平和作为闽南革命重点是正确的。罗明正想着,突然听到有人在喊:“着不是落特派员们,这不是罗特派员吗?我们刚听说你要来,却这么快就到了,我们正期待着您来检阅我们的工作呢!”原来是朱思。这时,他正在巡视农军出操情况,恰好碰上了罗明。罗明一看是朱思也非常高兴,他们热烈的拥抱在一起。罗明说:“真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没想到,才离开半年,你们就搞得有声有色,热火朝天,看来我们的目标很快就要实现了。”朱思又道:“不知你这次来又有什么新指示,我们正在考虑下步怎么办呢。”“不知其他同志都在吗?我这次来就是要给你们新任务、、、、、、”两人边走边谈,来到了罗明曾住过的房子,他的旧办公室。
当天晚上,中共平和县委召开全体委员会议,热烈欢迎罗明的第二次到来。朱积垒在会上详细报告近半年来平和革命工作情况,罗明神情专注的听着,脸上不时露出微笑。听完汇报后,罗明作了发言,他首先肯定秦文和平和革命工作,接着传达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和闽南部委的重要决议,又详细介绍“八一”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情况,然后指出:当前的革命形势只有用“革命的武装来反对反革命的武装”,中国革命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和当前国内革命的形式,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就是:“组织农民,武装农民,使他们能够在党的领导下用暴力的方式夺取政权”。根据朱积累的发言,罗名又指出:“平和县委在组织群众方面做的不错,但在如何武装群众方面还不够,特别是农民一旦暴动起来,县委将要采取怎样的行动来武装革命力量,还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一点是今后工作中要特别注意的。”与会同志一致同意罗明的意见,并认真讨论了下一步的工作。
会后,罗明又像上一次一样走家串户,足迹遍布长乐的每一个角落,还多次到崎岭、小芦溪、象湖山和大埔县大东等地,了解邻乡的革命情况。一次偶然机会,得知爆发广州起义,但具体情况如何不清楚,他便亲自跑到大埔县高陂,想具体了解一下广州起义的情况,但也没能了解到更多的消息,只得返回长乐。
过不久,广州起义的副总指挥赵自选来到平和。赵自选是广州农讲所的军事总教官,早先就与罗明认识。广州起义失败后他想到江西找毛泽东,路过福建得知罗明在平和,而平和党组织的主要领导人又是他的学生朱积累,因此也就来到了平和。赵自选向平和的同志介绍广州起义的具体情况,指出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的经验再次告诉我们: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要在城市夺取政权是不可能的,想要革命取得成功,只能在农村建立巩固的苏维埃政权,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对平和武装斗争的计划和包围县城的措施表示赞同。他在平和短短的几天里,与罗明一道视察了长乐、崎岭等几个重要农运中心,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赵自选离开长乐时,罗明利用各种关系把他护送到福建与江西交界处。
赵自选走后,罗明根据他提供的宝贵经验,积极帮助平和农会增强武装力量。要开展武装暴动,武器是个问题,他多次设法为平和解决武器装备。的知中共饶平县委有许多枪,就写信给县委书记林宗璜,派人去取了十多支回来。还招集人才自制土枪、土炮。在他离开平和时,把自己防身的手枪也留了下来。通过罗明的努力,平和的武装力量大大加强,平和共产党人在他的影响下,思想观念、工作重点也迅速转移到武装暴动上来,为建立“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发动“平和暴动”奠定了基础。
罗明在平和呆了进一个月。期间,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成立,陈明为书记,罗明等四位为常委。如今,他要离开平和,接替陈明任省委书记。在离开之前,他再次强调“武装暴动”和“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1928年1月,罗明回到厦门就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开始了新的革命征程。
就在罗明离开平和不到两个月的一天,即日,“平和暴动”的革命枪声打响了,八闽大地为之震动,从此揭开了福建工农武装的序幕。
&&&&&&&&&&&&&&&&&&&&&&&&&&&&&&&&&&&&&&&&&&&&&&
&&平和暴动一声炮响,国民党反动派像疯狗一样疯狂起来,在短短的三个月里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围剿”,对县城周围特别是长乐进行了野蛮的掠夺、残酷的杀戮。
在敌人惨绝寰,灭绝人性的杀戮下,平和县委主要领导人杨文元、朱积垒、叶锦章、朱赞襄等相继英勇牺牲。平和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几乎陷于瘫痪的状态,平和革命处于危机之中。为了挽救革命,重燃革命之火,福建省委首先派巡视员谢运康(汉秋)到平和指导工作,重新成立临时县委,以朱思为临委书记。后罗明又亲自到平和,着手整顿平和的党组织。
这是罗明第三次来平和,离上次已一年多了。在夜幕掩护下,罗明与温仰春从大埔的大东乡经张坑来到乐北的陈彩芹家。说这是家倒不如说是山寮,仅用茅草临时搭起来暂避风雨的地方。因为原先的的家早已被白军烧了三次,根本就无家可言。陈彩芹还没有回来,接待他俩的是一个满脸皱纹、眼角布满血丝、干瘦如柴的老父亲,从他嘴里得知陈彩芹现在很少在家里住,家里只留着他老俩口和陈彩芹的妻子及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另外两个地弟弟也时常在外奔波,行踪不定,但到下半夜会回家住。罗明和温仰春只能耐心地等着。
到了下半夜,陈彩芹的弟弟宝周、宝珍陆续回来,他俩得知上级来人,激动得流出了眼泪,并立即把罗明两人带到当时党组织的秘密场所兔子窠。在那里,他们见到了陈彩芹、罗育才和朱积金等临时负责人,当晚即讨论了目前局势,罗明建议在近日内整顿县委、恢复组织。但由于白色恐怖的统治,许多同志失去了联系,一时要通知全部到会相当困难。于是,大家分头行动,寻找各区主要负责人。经过几天的劳碌奔波,各区主要负责人基本联系上,并到达指定地点。1929年4月中旬,在罗明的主持下,召开了中共平和县委扩大会议。罗明听取与会同志的发言后,作了总结报告,他肯定了自平和暴动以来,平和同志的杰出贡献和英勇斗争,对牺牲的同志表示沉痛的哀悼的崇高的敬意。同时又向与会同志介绍了全国革命形势,特别是毛泽东率领红四军入闽后,给闽西带来的大好革命形势,指出平和应当充分发挥两省四县毗连的地理优势,加强革命力量的联合,建立边界统一武装与敌人对抗。与会同志听了之后精神为之一振,发誓一定要重整旗鼓,为牺牲的同志报仇,为受苦受难的革命群众报仇。会议在热烈的氛围中选出了以陈彩芹为书记的第二届中共平和县委,并成立平和县赤卫军指挥部,由罗育才任总指挥。之后,罗明回到下厦门参加中共福建省委第三次全体会议,再次当选为省委书记。
重新整顿后的中共平和县委,充分显示了新的革命力量,它突破敌人的层层封锁,成立了饶和埔三县革命力量的联合组织“军联委”,接着又成立了三县统一武装——红四十八团,沉重地打击了闽粤边区的反动武装,为全国的反“围剿”斗争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3、朱积垒&&
&4、《播散火种的人——陈彩芹》(成稿)陈金营&
&&&&陈彩芹,小名阿水,化名操生、顺凡,1902年生于平和县长乐乡乐北村坪北组,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平和秀芦是石崆村。是平和暴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担任过平和县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共平和县委第二任书记,闽西苏维埃政府候补委员、执行委员和饶和埔苏维埃政府主席等重要职务。
&&&&大地已经落下帷幕,本来就不热闹的边陲小镇,此时显得更加寂静,一切都已经沉浸在如墨的黑夜之中,就连那白天奔腾的小河,也是那样的疲惫和柔弱。这是的黑夜露出了他那狰狞的脸孔,向世上的一切生命吼到:“你们在敢反抗,我就把你们全部吞到肚子里,让你们永远见不到天地。”
&&&&事物总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物极必反,这是自然之法则,是任何事物、任何人也不能违背的。有压迫就有反抗,压迫的越厉害,反抗的就越激烈,这是早已被历史证明的事实。就在这黑漆漆,好象一切都已被征服的土地上,一间小屋却闪烁着微弱的灯光,它在这无边无际的黑夜里显得是那样的脆弱、渺小,然而却是这令人透不过气的黑夜里的一线希望。
这是一间低矮的小屋,屋里聚集着十来个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农民,他们正聚精会神地听着一个身材修长、方形脸、下巴微尖的青年将革命的道理。“乡亲们,我们生活为什么这样苦,知道吗?”“那时我们的命苦,谁叫我们生在这样穷苦的地方,有没有自己的土地呢?”“不!不是我们命苦,而是那些贪官污吏、地主恶霸的心太狠。你们想象,我们辛辛苦苦一年到晚地干活,自己得多少呢?大部分都被那些狠心贼夺取了,只要我们不向他们交租,那日子就回好过了。”“那我们就没有土地种了,他们要把土地收回去的,这样我们会饿死呀!”“我们不种地,他们能自己种吗?他们不会种,我们又不给种,看他们靠什么过日子,到时候饿死的不是我们,而是他们。”“对阿水说的好,我们不给他们种地,”“是呀,我们这么辛苦,怎么没想到是在为别人卖命呢。”“看来,不是我们命苦,是地主恶霸的心狠,那狗官的无能和腐败。”
&&&&这间小屋是刚刚创办起来的一所平民夜校,播种共产主义的摇篮、唤醒民众的哨所。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辛劳了一天的人们不顾身体的劳累,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这里听课,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每当兴致勃勃地跑来又轻松愉快地离去时,这些穷苦的农民就像喝了琼浆蜜液又如久逢大旱忽遇甘霖似的,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上面看到的那个青年就是这平民夜校的创办者,当地的私塾先生——陈彩芹。在私塾教小孩读书识字,晚上又向农民传授革命的真理,动员大家起来反抗压迫、反对剥削,争取做命运的主人。
&&&&陈彩芹,1902年出生在平和县长乐乡乐北村的一个贫农家庭,父亲陈朝发是一个勤劳朴实的佃农,世代靠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陈彩芹在家排行第三,上有两姐姐,下有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由于家庭困难,陈彩芹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很小就给人当童养媳。彩芹从小聪明伶俐、喜欢听革命故事,有问题就打破沙锅问到底,常常弄的没有文化仅靠一些传闻来教育子孙的长辈很尴尬,但长辈们从不计较这些,反而夸奖道:“阿水一定会有出息。”这穷乡僻壤的农民大都文盲,能上私塾念书是很荣幸的事,而到外地念书的就更少了。彩芹念完了几年私塾就回家帮父亲干活了,但年纪还小,大家看着他那干活吃力的样子都很心痛,但周围百里又没有更好的学校,也只好忍心让他干着。到民国八年(1919年),离家不远的县城九峰成立了一所县立学校,这是一所新式的学校,陈氏家族就公费推举陈彩芹到县城念书,这是他新生活的开始。
&&&&当时的县城刚刚接受“五四”的洗礼,新鲜的空气在县城飘扬四溢,《新青年》《向导》《闽星》等先进的报刊杂志随处可见,从山沟沟出来的彩芹,就像一只出笼的小鸟,思维的翅膀在尽情的飞翔,他以最大的勇气和精力吸收着一切新的东西,补充着他那沸腾的血液。在那里,他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也知道了有一个俄国,从那里启发他想农民能否过上好日子……在那里,他也结识了朱思、杨文元、罗育才等革命青年,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国内、国际形势,讨论贫苦农民的解放道路。
&&&&一、创办夜校、启蒙思想
1923年,陈彩芹中学毕业,这时的他已成为一个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进步青年。他先到大溪当私塾先生,任教两年的时间几乎走遍了大溪的每一村落,并结交了诏安、云霄、饶平等地的进步青年人士,为这里的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适应革命形式的需要,两年后,陈彩芹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长乐。长乐地处两省四县的交界处,山林茂密、地形复杂,有着进可攻、退可守的良好地理环境,但这里农民90%没有土地,主要靠租种县城地主的土地为生,日子过的非常辛苦。由于交通闭塞,长期受官僚地主的压迫剥削,人民群众的觉悟普遍较低,思想也较愚昧,对自己的困苦生活非但不痛恨地主,。反而埋怨自己命不好。在这种情形下,陈彩芹决定回乡教育家乡子弟。随着影响的扩大,又在长乐中心地带下坪下书斋(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创办私塾学校,校董是他的岳父罗谷香。白天上课,晚上宣传革命真理,开头的那一幕就是他给父老乡亲上夜校的情形。陈彩芹平易近人,能说善道,活动能力强,往往在教书识字中穿插着农民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并循循善导地把革命故事一回到现实生活,特别是有关全国各地农民运动的情况,如海陆丰、湖南等地农民运动的生动事例来教育、引导农民,使来听的群众倍受鼓舞。
1926年10月,上课之余的陈彩芹闲步在庵边圩头,看见一大堆群众如痴如醉地听着一青年在演说。彩芹快步走过去挤到人群前,见到这样一个青年:魁梧的身材,理着短发,国字脸,一双炯炯有神的眼光给人以无穷的知识和力量。他就是刚从广州回来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期学员——朱积垒,他正在讲北伐战争的故事和分析当前革命的大好形式,彩芹全神贯注的听着,竟忘记了还要回去上课。演讲一结束,彩芹就冲上去紧紧的握住积垒的手,非常激动地说:“先生,听了你的演说如沐春风、如享甘霖,不知您尊姓大名?肯否到舍下聊聊?”积累也早听说彩芹的事迹,看他如此热情、激动,就猜出这一定是陈彩芹,他满脸微笑地说到:“要是我没猜错的话,你一定是彩芹,好吧,到你家聊聊。”从此,成了亲密的战友。
&&&&在朱积累的帮助和指导下,陈彩芹的思想有了质的飞跃,并于1906年12月成为平和县的第一批共产党员。与此同时,长乐的夜校和农民运动更是蓬勃发展,经常上夜校的人数有几十人增加到数百人,各地的知识分子开始聚集到这里,如罗育才、叶锦章等。他们经常深入长乐各地村落宣传革命真理,使这里的群众开始清楚认识到要想过上好日子,就必须起来与土豪劣绅作斗争。各种不同形式的减租减息运动如火似荼地展开,与地主冲突的事件也时有发生,长乐乡成为平和县农民运动最为典型地方。
&&&&二、如火如荼,八闽引爆
这是1927年的9月,正是秋高气爽的日子,黄澄澄的水稻在微风的吹拂下卷起阵阵波浪,好像在昭示着丰收季节的来来临。秋天的晚上更是迷人,高高的天空悬挂着一抡圆月,几颗星星疲惫地眨着眼睛,广阔的田野一片寂静,远处峰峦起伏的山脉就如站岗的士兵,注视着周围的一切动静。就在这静谧的夜色下,有一处地方特别令人显眼,那就是在月光照射下有如一条银带的小溪旁的一座小屋,这里的气氛却是特别的的激烈,原来这里正举行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主持者是陈彩芹,他首先在会上作了全县革命工作的报告,着重分析当前平和的革命形势饿长乐乡农民运动在全县的地位,并指出为了更好的展开革命工作,迎接新的革命高潮,有效地组织、领导农民与反动派作斗争,必须成立全县统一的领导机构。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共闽南特派员秦文和朱积累、朱思及各区的农会代表,经过激烈的讨论,会议最后通过成立中共平和县委,并选出以朱积累为书记、朱思为副书记,陈彩芹、罗育才等为委员,决定第二天举行成立全县农会统一领导机关——平和县农民协会大会,向全县农友公布当晚通过的《农协章程》和猛烈开展减租减息,抗捐抗税斗争以及建立统一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的决议。从此平和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随着白色恐怖的加剧,日益高涨的革命热潮使长乐逐渐成为闽西南的革命中心,日,由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分队伍经过平和,朱积累、陈彩芹等县委到营地会见了朱德,并向他汇报了平和农运的情况。朱德肯定了平和共产党人的工作,并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指出反动派暂时还不敢向这里的革命力量开刀,只是慑于当地革命力量的强大,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是迟早的事,指示平和县委应保持高度警惕,加紧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力量,准备开展武装斗争。第二天,部队以陈彩芹作向导开向闽西。此后,武装起义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1928年1月,住闽的国民党十一军离闽去粤经过平和,长乐乡民被抓去当役夫的很多,被敲去的兵饷不计其数,农民不堪重负。本来已很恼怒的乡民听说赶完服役后还要被扣押当长工,这下已逐步觉醒的人们再也忍不住怒火,纷纷要求农会出面与国民政府做斗争陈彩芹抓住这个机会及时向两委做了报告,并主动申请担当这次请愿的任务。县委批准了彩芹的请求。彩芹接受任务后,马不停蹄地在长乐迅速组织了600多人组成的“反服役、抗租捐”的请愿队伍,要求“三七减租”。队伍包围了县长方日中住处,迫使方日中不得不释放被关押的农友,并答应签发减租30%文告,这是平和县委成立以来与敌人首次正面交锋获得的重大胜利,大大地鼓舞了被压迫的人们。
&&&&虽说九尽春归,物极必反是概莫能违的天条,但是就还没尽,物还没有达到极的时候,该受罪的还是要受罪,该折磨的还是得折磨。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只要冬天还没过去,你就得提防。2月正是九尽春归的时节,然而隆冬的天气还是那样的逼人,恨不得把待苏的万物扼杀在萌芽之中。今天是2月11日,陈彩芹一大早就带领长乐的六位农民代表匆匆赶往县城参加第一区的代表大会,这时一次极重要的会议,会上将讨论在近期内开展武装斗争的事宜。大家正为这事激动万分,只要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就再也不怕反动派了,一想到这里心里就热乎乎的,根本就不在意寒风的凛冽,加快脚步赶往县城,就在走到离县城不到两公里处,迎面走来一支身穿黑色制服的保安队,他们看到彩芹七人风尘仆仆赶道而来,就气势汹汹地呵到:“站住,不然就开枪了。”并快速冲了过来。彩芹见势不妙,大喊一声:“撤”,迅速跳进路旁的树丛中,走在前面的罗坤生、罗谷流、陈盛活三人还没来得及反映就被冲上来的保安抓住。走脱的几个暂时绕道返回长乐,陈彩芹一人绕道赶往县城报信,结果免去一场浩劫。下午马上就传出要枪毙被抓去的三个代表的风声,并悬赏通缉朱积累、陈彩芹等人。情况万分紧急,看来这里的敌人也要向共产党开刀了。县委、农会召开紧急会议,因形势剧变,这次会议在秀丰举行。会议经过激烈讨论最后通过了“全体武装与豪绅抵抗”“组建工农革命军一团”“农会换举红旗、废除青天白日旗”等项决议。会后县委分赴各地传达会议精神,并着手组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陈彩芹主要负责长乐各地。在短短的几天内发动了五六百名轻装年加入工农革命军,并从中挑选出30名精壮青年组成“常卫队”,由罗育才任队长,长乐到处呈现一片紧张繁忙的备战景象。一切工作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起义条件基本成熟,于日,县委作出决定:“率领群众,实行暴动”,并申报省委。同时成立暴动委员会,有朱积累任总指挥,罗育才任副总指挥。暴动委员会根据情况决定3月8日起义,并分东、西、南三路攻打县城,以西路军为主力,有陈彩芹、徐光英率领。
&&&&3月7日早晨,阴沉沉天气把长乐裹的严实。在庵边大草坪上早早就聚集了数百名“荷枪实弹”的战士,他们个个斗志昂扬,精神焕发,周围还有许多赶来助威的群众。原来今天是要举行暴动誓师大会。会上朱积累做了简短的发言,号召大家:“打到县城去,为了受苦受难的兄弟”“农会万岁,共产党万岁”,整个长乐都轰动了,喊杀声震天动地,久久在山谷回响。会后,陈彩芹又仔细检查了部队,安排好后勤工作,传令大家好好休息,准备深夜潜入县城,为攻城作准备。
&&&&白天终于合上了眼睛,夜幕也悄悄地降临,雄姿英发的福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在夜色的掩护下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到了县城附近,万事俱备只待令发。东方揭晓,攻城的号令终于打响,埋伏了一夜的战士个个生龙活虎直冲城门。陈彩芹冲在最前面。他身材并不高大,但身手敏捷,腰尖束着一条红带手持驳壳枪,一边勇猛往前冲,一边回头喊:“兄弟们,冲啊!打到县城,活捉方日中。”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首先攻克了西门,并与早先潜入县城的小分队(杨文元率领)会合,迅速攻下了县衙门,打开监狱,放出被关押的“囚犯”,烧毁监狱和县堂……但一天气影响,东、南两路军未及时赶到,让国民党反动派武装及要员逃离,并随即组织反扑,而我方总指挥又受重伤,队伍失乱。为安全起见、保存实力,陈彩芹当机立断,一面派人护送朱积累转回长乐,一面指挥攻城队伍迅速撤离,转入长乐开展游击战争。
&&&&平和暴动首先揭开了“福建农民自动夺取政权到第一幕”,以其辉煌的功绩载入中国革命史册,平和人民也从此开始了血与火的战斗,一直坚持到最后解放。
&&&&三、艰苦卓绝,生命不息
&&&&平和暴动后,漳州军阀张贞立即派军进驻平和,与地方保安队反动民团一起于日、4月2日、5月2日、6月12日连续进行了四次的“围剿”,从县城(九峰)到长乐沿途烧杀抢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惨象目不忍睹,悲剧耳不忍闻。特别是革命中心长乐,有90%的民房被烧,到处是断壁残垣,荒野一片。方圆几十里的村落找不到一个人影,寻不着一只牲畜。敌人是那样的惨无人道、生活也是如此的冷酷无情,但共产党人的心却永远是那样的火热和坚定。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爆发出战斗的勇气。面对敌人的血腥镇压、残酷杀戮,共产党人进行了坚决英勇的抵抗,他们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人民的解放,从不为个人谋福利。面对残酷的斗争环境,陈彩芹的一位远房堂亲陈菜瓜主动拿出三百大洋,劝陈彩芹到南洋避难。但陈彩芹却坚定地说:“我已委身革命,为革命奋斗终身,决不能因危险就离开革命队伍。”婉言谢绝了他堂兄的一片好心,坚决地留在平和,与县委一道领导农军和革命群众顽强抗击敌人的进攻。
&&&&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扩大革命影响,保持有生力量继续战斗,中共平和县委展开了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革命工作,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作了周密的安排。陈彩芹在这方面作了杰出的贡献。当时有的群众被气势汹汹的反动派吓怕了,对革命缺乏信心,他就耐心作思想工作,分析革命形势。使群众重新看到希望,并适时处死被长乐人民称为大毒蛇、大老虎的罗家麟、罗海勇,严厉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人民的斗志。这期间他的足迹遍布平和各地。还和杨文元两人时常来往于饶平、大埔、永定等地,与那些地区革命力量的发展和大联合的基础。
&&&&经过大量的工作和艰苦的努力,到1928年8月底,陈彩芹亲手开辟的苏区有秀标、大窠、五砍等十处,并在五砍、长乐,建立了苏维埃政府。革命力量得到了恢复并有所发展。为了适应革命形式的新要求,县委与1929年2月在张坑召开了平和工农兵代表大会,决定成立革命委员会,陈彩芹当选为主席。
&&&&革命形势的发展蓬勃。使敌惊恐万状,他们更加疯狂了这时闽粤军阀开始联合行动,大肆捕杀革命人士,凡是被认为可疑分子的格杀勿论,革命斗争形势非常严峻,县委领导人杨文元、朱积累、叶锦章等领导人相继被捕杀害,平和的革命组织遭到严重破坏。1929年4月间,罗明和温仰春回到平和,在乐北对中共平和县委进行了整顿,恢复了地方党组织,正式任命陈彩芹为中共平和县委第二任书记,领导闽粤边革命斗争。临危授命,大敌当前,任何才能打破敌人疯狂的进攻,使革命取得进一步发展?这是陈彩芹接任后,首先面临的问题和任务。
&&&&敌强我弱,敌明我暗,这时当时革命形势总的特点。陈彩芹抓住这个特点,确立了着力发展地下组织,配合以革命武装的游击战争,努力开辟革命根据地,尽可能地向周边各县发展的方针。在这方针的指引下,革命形势又有了新的发展,地下党组织开始增多,与周遍各县的联系得到加强,并于1929年下半年组成了饶和埔三县统一武装——整编红十一军四十八团,团长罗诗元,温仰春任党委书记兼政委,下辖四个连,四十八团组建后在短短的时间内先后打下大埔的崂村、大产圩,消灭了那里的地主武装,有转战打长乐、平回、秀芦溪、象湖山、三莱州的敌人,尔后又去大饶平上善、下善、庙子前,再打广东的章溪、赖家营、百喉、枫朗、高坡等地,最后回战大埔的双溪、白土,消灭了大批敌人的武装力量,使敌人闻风丧胆龟宿在城内,就是白天也不敢出动。从1929年秋到1930年春,饶和埔边缘的中共组织基本恢复,大都联成一片,有的还建立了县、区政府,并打通了永定到龙岩的交通线,充分显示了革命力量联合的威力。
&&&&由于闽西交通线的打通,平和县委与上级组织又联系上了,1930年2月,陈彩芹找到闽西特委并汇报了工作。回平和后,他根据省委和闽西特委的指示,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分田地、烧地契的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到月底,平和县委一共建立了八个乡革命委员会,十六个乡苏维埃政府,两个区苏维埃政府一个县革命委员会。赤区范围拥有人口1.4万人口,有1万人分得了土地,创建了闽西南第一个也是闽粤边境最大的一个革命根据地。3月份,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陈彩芹作为代表出席大会并当选为闽西苏维埃政府候补委员。9月份,又出席闽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当选为闽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与此同时,闽粤边境革命力量也有了进一步壮大,也于1931年2月成立了饶和埔苏维埃政府,陈彩芹当选为主席。这样,陈彩芹以闽西执委的身份兼饶和埔苏维埃政府主席,领导闽粤边的革命工作。
&&&&在此期间,闽西红军三打东江,最后一次失败,损失惨重,饶和埔边区又开始紧张起来。福建军阀张贞部和广东军阀香翰屏部及陈济堂部乘机联合起来,对饶和埔苏区展开大“围剿”,而此时的四十八团及各县独立营又已奉命开赴闽西参加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三县武装力量非常薄弱,形势艰巨而复杂,许多苏区又相继陷入敌手。在险恶的环境下,有些中间分子开始动摇信念,有的干脆当起叛徒,原四十八参谋长罗少环及副官罗学琴就叛变投敌,苏区因此遭到严重摧残,我饶和埔政府机关被迫从长乐迁往像湖山、李家斜等地。在这内外交困极端复杂而严峻的环境下,陈彩芹继续开展艰苦的工作,为了避开敌人和叛徒的耳目,经常化装成乞丐、算命先生或深夜才能行动,他带在身上的两条短枪,时时子弹都在堂上,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1931年3月下旬,陈彩芹到芦溪布置工作。那时的芦溪因有人叛变,党组织已被破坏,革命群众也遭镇压,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芦溪。陈彩芹一进芦溪就受到叛徒的盯梢,于日夜晚,敌人在叛徒的带领下包围了陈彩芹居住的石崆村的陈佩家。当他发现被包围时,举枪突围,终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而到地,歹徒蜂拥而上,砍下了他的头颅,提回县城,以恫吓群众。
&&&&陈彩芹就这样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仅29岁。短暂的生命虽然结束,但他的精神却永放光芒,他点燃的火种越烧越旺,照耀无数后来人前赴后继,终于迎来全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一直走向社会主义新时代!
5、罗育才&
6、《长乐回忆录》(待稿)刘旭
7、饶和埔苏维埃政府主席陈彩芹故居——长乐乡乐北村草籽坪组(半成稿)
8、美丽的将军洞(待稿)
9、红土地上不可磨灭的记忆
平和县第三实验小学 &许文汇
平和县长乐乡农家村地处长乐乡东北部,
永定、平和、大埔三县交壤处,由横耕田和农桑寮两个基点村组成,是一个典型的革命根据地红色基点村。农家村内崇山峻岭,林密坑深,从横耕田的大坑山到十八间科(红军十八洞)延到龙船底,直到农桑寮的大岽排,连接永定的象湖,一直是红九团及张全福和罗炳钦领导的永和埔游击队的重要活动地点之一。
农家村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党领导的工农武装革命斗争的号召,1927年开始组织农会,开展革命斗争。在秀山村共产党员罗金兆的培养下,横耕田的许九如、许金愿、石安听、石安杓、石德春、曾金砖以及农桑寮的曾庆炎、曾宪邑、曾庆彩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在横耕田的石氏宗祠(光裕堂)成立苏维埃政府和中共党支部,许九如任主席,石安听任副主席;横耕田党支部由石安听任书记,农桑寮党支部由曾庆炎任书记。
1935年夏,横耕田的革命群众在王直的领导下,积极做好攻打坪洄乡反动民团据点永思楼的准备,许金愿带头秘制大量土硝炸药。七月十五日,王直带领游击队和革命群众用挖掘地道爆破的战术,攻克永思楼,全歼守敌。九月间,国民党伪保长黄守仁带领民团到横耕田反扑,以“通匪济匪”的罪名抓走许金愿等革命同志,并对他们进行铁丝捆吊,肥皂水灌鼻等酷刑,直至致残,但许金愿等丝毫也没有妥协;敌人见其软硬不吃,身体残废就放他回家,许金愿因受伤过重,不久便在家中逝世。
由于农家地理条件好,便于宿营、出击、转移,群众又全心拥护党的革命斗争;许多红九团战士和游击队队员常驻横耕田的大坑山和十八洞,以及农桑寮的大岽排。时间一长,当地群众就把十八洞称“红军洞”,把大岽排称为“红军科”了,这种叫法一直延至今天。1935年春,张全福、罗炳钦带领队伍进驻农桑寮。5月初,在农家村地下党员的情报里,王直了解到国民党第十八师在大溪设有兵站,王直同志与吴团长及赖主任商议后决定袭击兵站;经周密的组织进攻下,游击队消灭敌人一个连,缴获了包括军衣在内的大批物资。同年,王直同志在红军科养伤半个多月。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里,农家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和家园惨遭蹂躏威胁,为战士们送粮送药送情报。1935年冬,国民党钱东亮部到农桑寮“围剿”游击队,由于游击队及时转移,钱东亮部扑了个空;但万恶的国民党反动派将全村二百余间房屋全部烧毁。革命军民目睹惨状,心如刀割。在接下去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农家人民群众与革命队伍更是心连心,鱼水情深。
1936年5月,国民党保安团吴子高带兵欲包围正在横耕田群众家休整的张全福游击战,由于正在放哨的老交通员及时发现并警报,张全福部得以迅速转移。但因情况紧急,张全福的手枪遗放在许金愿家,许金愿就将手枪藏在猪圈里。吴子高部到达村庄后,挨家挨户搜查,丝毫也没放过,猪圈里的手枪也被搜查出来。吴子高将全村人都集中到圆楼埕,架起机枪,要挟群众说出游击队的下落和枪的来源,否则血洗全村。在万分危急时刻,年龄只有十多岁的许万洋挺身而出,“傻模傻样”的他,机智地装着口吃,说枪是自己在上村放牛割草时捡来的,由于怕家里人骂,就把它藏在猪圈里。村里的几位年长老者一起骗吴子高,说许万洋是个弱智儿,不明事理。但敌人就是不相信,把许万洋吊起来毒打一顿,许万洋假装大声哭闹喊痛,硬说枪是捡来的,以后再不敢了,村里没有“匪军”。最后吴子高只得草草收兵作罢。
1936年秋,担任红九团连司务长的农桑寮共产党员曾宪邑随同罗炳钦往漳浦的乌山开展地下工作,途经九峰福山百公座时,被国民党便衣队黄万里发现并开枪,脚部受伤后被捕,在九峰县堂英勇就义。
1945年4月,农家群众积极配合张全福带领的游击队攻克坪洄乡四角楼粮仓,开仓分粮,救济贫民:同年,配合游击队攻打福塘维新乡。1946年,横耕田的地下交通员曾比同志,不幸被吴子高部拘捕,被押期间曾比同志受尽酷刑,但他英勇无畏,敌人没能从他嘴里得到任何东西;最后曾比同志在长乐大坝国民党刑场光荣就义。同年,农桑寮的老革命接头户曾庆翠为转移群众,遭到保安团的逮捕,在家乡的下地埔壮烈牺牲。
回望艰苦卓绝的光辉岁月,农家村群众为党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也付出巨大的牺牲;以农桑寮为例,全基点村由革命前的39户360多人到1949年10月仅剩27户142人。观农家村现状,有所发展但不容乐观,农家村依然是平和县最边远最贫穷最需要支持的村。喝水不忘挖井人,富裕不忘谢党恩,全村群众迫切希望上级有关领导关心农家发展,支持建设富裕和谐的新农家村。
(注:以上资料中的历史事件在王建椿主编、群众出版社1994年9月第一版出版的《平和县志》中有详细记载。相关资料由平和县人大代表石南长同志和原农家村支部书记石耕宗同志搜集整理)
二、人文篇(曾鄂& 杨锦忠、朱国宏&
林海军、朱伟才、游美德)
1、曾鄂——平和长乐乡曾家的乾隆圣旨
三、民俗篇(太极村、名土楼与名民居、名祠堂、名古墓、名寺庙、文艺)
1、太极村(朱镇生)
2、长乐崇福堂、岗巷三位帝君(罗燕军)
3、长乐客家山歌(罗德新)
“谁家有想快致富,少生孩子一条路;大力提倡一孩化,优生优育多种果。”“计划生育讲生养,独生子女比花香;生活富裕收入好,家庭和谐又安康。”
四、建设篇(面包坊、水电站、水泥路)
1、长乐的三大产业:面包、建筑、沙发
2、良坝水电站(1.6万千瓦)
3、如今在各地办的大企业(厦门、漳州、深圳等地)
五、山水篇
&&1、《这一片山水,我心长乐》林海军
林海军,笔名秦岛,男,1964年生于长乐葵山,中国新闻社前资深记者,现为香港《东方日报》第一副总编,香港《华夏纪实》创刊主编,华侨大学客座教授,北师大珠海分校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长乐在哪里?我说:长乐就在心中的山溪两岸……而且,永远从一颗平和的心上流过!这不是梦,却比梦更加令人流连。
还是那一条条难以割舍的蜿蜒,成了生命中一道最美的风景线。我又回来了,故乡!每一次都有惊喜的眺望,在眼前,在山边,在朦胧的清晰中。如果说远方是放飞的相思,那么,家就是温暖的鸟巢!山峦不论高矮,也不论长短,给家以一行行凝固的海岸线,心中的海总是有血汐荡漾。而回家的感觉,就像祖祖辈辈田园上的绿和红,永不变色。
这是闽西南一片红色的土地,风中曾经血染的季节,像霜后的枫树,像红旗上岁月的反光。松涛依旧,诉说着英雄的故事。
&&&&&&&&&&&&&&&&&&&&&&&&&&&
  一棵棵树,我不知道它们的名字,正如乡童也不知我是谁。
  远远望去,那是家山的树,再陌生也是我的风景;家山的树,即使落尽黄叶,也是我的春天。我站在树下,抑或和它站在一起,所有的季节,就这样成为我的梦寐。一个午后太短,一个黄昏太长,每个人都是一棵树,每一棵树都有迷人的春秋冬夏。
  久别之后,梦里梦外只等待又一次重逢。我看见树的枝桠,总是想着亲近天空。我的视线宁愿长成它的嫩芽。
  看上去像一幅山水画,以故乡的颜色深情地重彩;听起来是一首田园曲,因了故乡的四季风不停弹奏。美好的回忆,不一定是一朵花,也不一定是一双手,偏偏在冷暖之间,把颤抖当作思念。
  怀乡从来都不是岌岌无声,也不可能放下当初的诺言。乡音乡恋,乡泉乡月,无时无刻荡漾我心。脑海上,心海中,想象着穿过树梢的晨曦月光,想象着天籁隐隐传来,怎么聆听也觉得不够,何止叫人心花怒放,飘飘欲醉……
  在游子心目中,家山总是最美。不是吗?葵山,秀山,故乡连绵的山脉啊,世世代代起伏着永恒的乐章!
&&&&&&&&&&&&&&&&
  山野田间我的家,梯田上,走过,我轻轻的脚步。曾经巴蕉芯绿了,眼前巴蕉叶黄了,不曾改变的是种在这片土地上的少年梦。想起那头小水牛,夏日浅浅的犁沟,扔在田头的尖斗笠,秋风雨后的阳光……我播插过的秧苗早已收割,未撒下的种子也悄悄在心田萌芽,开花,结果。再回首,鬓角已经微微泛雪,心依然火热如昨。故乡啊,给我的太多太多,我留下的却太少太少!
  此时此刻,我的眼眶开始发痒,并非经风历雨后淡淡的忧伤,而是想起了那两行诗句:为甚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一草一木,在熟悉中陌生,也在陌生中迎来熟悉的笑脸。我的乡音和这片土地一样不会苍老,只会在一年四季中相守春华秋实。
  看不到茂盛的紫云英,也找不着葱郁的油菜花;不知麦田在哪里,也不知新扶的田埂上可否留下脚印。多么想在夜色中提一盏松火,叉捉生猛的泥鳅。
  其实,所有的土地,不分肥瘦,只要留下了生命的足迹,就足够思念一生,依靠一世。都说家乡的山最美,家乡的水最暖,家乡的月最圆,家乡的土最亲!我平凡的心,像一株小草,翠绿只属于乡土上永远的春天……
&&&&&&&&&&&&&&&&&&&&&&
  春水又暖我心知。这一池陌生又熟悉的时光,小小的,浅浅的......在我的脚步走向远方的时候,依然倒映着某些执着的流连。但我的目光始终没有远离。
  无忧的鸭子们不认识我。我也只认识这树的背影,这山的走向;只记住这片泥土的气息,只记住这片生命开始的颜色。
  春天又回来了,我也回来了。这水的温度就是长乐故乡的体温,遗传在我的思想腑脏,以风吹的习惯,让我的步履放缓再放缓,而心跳却在找寻一种慰藉,一种天长地久的满足。
  没有甚么东西比天上的水中的云彩更美丽,令人如此激情满怀。因为山上山下的花曾经为我开过,即使凋谢了还会悄然绽放,正如我远去了,总会候鸟般归来。
  门前的小河,流着我的历史,流着我的痴情,流着我的回忆。我的诗是它在远方的延续,我的热泪是它在远方的赞美。那是我不能停滞的心灵歌唱,在思念中找到了回响。这是怎样的岁月啊!明天又要出发,人生的路,开始了就不能轻言放弃,即使百折千回,也要走下去。
  但是,家,永远只有一个地址!长乐,永远伴着我的心乡。
&&&&&&&&&&&&&&&&&&&&&&&&&&&
  土楼的黄昏,已经走回记忆;客家人的米酒香,醉了一回又一回。老房子老了,我心依然年轻;这里的梦决不会轻易老去,因为新的家在熟悉的土地上又筑起......
  不要说踏遍青山外,也不要说风雨催人老。一堵旧墙正斑驳过去的幻想,一如既往指引着我,一个人,在一个阴天的黄昏,面对残损的大门追寻无声的时光,惟独记忆的痕迹特别完整,并且完美。是历史,也是现实;不是古老,而是陈香。
  新贴的春联,不是我的手笔,祈福的心情心愿却是一样亲近!
  快乐不需要注脚,只要一双眼睛深情地凝视,真情地守望。走出那扇大门第一次去远方,年少的我还不懂乡愁的滋味,于今站在老房子面前,我拒绝说「老」这个字──真正的青春永远像山花一样鲜艳。
  瓦沟间长着苔藓,那是雨水流过的纪念。屋外空地上不知名的小草儿探出头,返青的语言无声胜有声,告诉我:春天回来了!忘不了燕子在梁上筑过的泥巢,忘不了巢里的雏儿张着小口,等待着喂食......我又何尝不是一只小燕子呢!
  经得起岁月的绵长牵挂,刚刚放下行囊的手,不知不觉拉起久别的门环。
&&&&&&&&&&&&&&&&&&&&&&&&&&&&&
  理想只走出一步,我还会继续构筑。
  凹凸不平的山石铺就的村路,再难走也无数次走过了。我相信我留下的足音和村子的鸟鸣早已互为伴奏。不管外面的世界多精彩,不管山中的季节如何空寂地转变,旧时的一砖一瓦经历了山风山雨的洗礼,一定会迎来簇新的日子。
  像故乡的云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我的理想是一对小小的翅膀,越过高山越过海洋。伴着故乡那弯溪水执着地流向远方,我的青春是一条山路的延伸,走出山野走向人海。
  多少尘嚣多少烦扰,多少失落多少收获;多少炎凉多少坚强,多少心血多少希望。
  来自大山的孩子,有大山的沉默和力量;来自大山的心灵,有大山的沉着和思想。也许不可能拥有令人称羡的大富大贵,也没有值得张扬的桂冠名声,但一路上都带着不变的乡音,对着世界说:我爱我乡,我爱我家!
  一切繁华,所有光辉,转眼转身之间已成云烟,成为虚空的短暂;只有满腔的热情,流着此生不渝的血和脉,如家山世世代代的逶迤。
  没有实现的梦很多很多,心中的理想始终是前行的动力和方向。那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一双手,一种坚持,一生的归宿。
离故乡越远,故乡花开得越久;离故乡越久,故乡曲哼得越长……
我心长乐,长乐我心!
2、《长乐情愫》罗龙海
&&长乐有棵树,树旁有座桥,桥下有条溪,名叫长乐溪。溪中已无船,却有天蓝蓝;岸上也无渡,沿溪桥梁一座座。树是古榕树。到过长乐,或是从长乐走出去的人,都不会忘记原长乐乡政府、长乐卫生院旁边的古榕树:蜷曲而伟岸的枝干,铺天盖地的树冠,树梢间百鸟筑巢、四季和鸣!
&&&&桥是石拱桥,树冠遮盖过桥头,树枝压低伸向水面,状如神龙嬉水。水流潺潺,萦绕梦乡,萦绕在多少外出的长乐乡贤的心头!
&&&&一条清溪,自北向南曲折奔流,纵贯长乐全境。岸西,大岗岽山巍峨耸立,山脉逶迤如龙,望北行闯出秀山、乐北、农家,在秀峰龙岭与永定上洋接壤;往南走有张坑自然村,与广东大埔毗邻。岸东,还是群山环绕,峰峰对峙,于群峰山腰处拦截出的乐南水库,犹如一颗璀璨明珠,点缀在长乐大地上。
&&&&行走在长乐山间,放眼漫山的松树、桉树和蜜柚,绿意葱茏,相互掩映,还有早晚间的袅袅炊烟,缓缓升空,渐渐地淡入云层,有谁会不喜欢这片祥和安宁的土地?!
&&&&水流清韵,山存风骨,青山绿水中早已听不到80多年前那场红色暴动的喧嚣,但是,长乐的名字确实因1928年的那场震撼八闽大地的怒吼而载入了革命的史册。在长乐溪西边联三村,一排英雄树护卫着平和革命暴动纪念馆,对岸不远的山坡上,平和革命暴动纪念碑,“如历史高翘的手指”直指蓝天!
&&&&因为备受欺压剥削而谋求革命,因为区位劣势明显而谋求发展,长乐人民从来都有敢为人先的精神,他们绝不因为远距县城和交通发达地区而自弃,也不因为大协关天然屏障而失去自强的信念。尤其从上世纪的70年代末开始,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长乐人民更是掀起建设的大潮,开公路,造大桥,修电站,一步步改变昔日贫穷落后的面貌。
&&&&小时候的印象中,叔伯们闲聚喝茶聊天,嘴边总不离“读书”两个字,那是教育子女,读书就是一切,读书就有未来,是“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的农村版。再有一个字就是“勤”,总说人要勤劳,一懒万事休。于是兄弟姐妹一起上学,整个村子的小孩一起上学,上学路上推推搡搡,成群结队。为了供子女读书,实现望子成龙的梦想,许多乡亲搭帮结伙外出,成为城市的打工一族。逢年过节回乡的他们,嘴里流出的城里故事就是晚一辈孩子心头的火种。
&&&&脑海长流长乐水。记得小时候上学途中常常下河游泳,夏天,那河水是孩子们欢乐的天堂。河水深深浅浅,每年都会有溺水事故,又常常揪紧了少年的心。一只大蟒蛇缠住小水电的水轮机,结果成了饥饿年代集体汤锅美食。上游捕鱼下药太猛,下游满溪鱼儿漂浮。农忙之余,父辈们沿河撒网,鱼满竹篓嫌刀慢,姜细汤肥回味多。每天傍晚放夜钓,隔日清晨收粗鳞。每年夏季洪水爆发,一溪清水变成滚滚洪流,枯枝腐木顺流而下,漂浮在每个河湾处,每当这个时候,村夫农妇齐上阵,长钩短钯同出手,粗细无遗打捞上岸边再挑回家,放在家家户户的门前大埕晒干,由此衍生出夏夜晴空繁星满天而地上则是萤火虫飞来飞去的童话画面。
&&&&溪长桥多,沿河逆流而上有良坝桥、朴树下水面桥、黄沙漫桥、长乐大桥,桥的名字质朴本真,一如长乐人的性格。这些桥建得早,减少了许多坐木船过河的危险。大公路和乡村土路实现水泥硬化是近几年的事。早些年,偌大长乐乡一天只有一趟公共班车,车来人挤如潮,几欲涨破脆弱的车皮,车去卷起漫天灰尘,还有偶尔出现的吉普车鸣着喇叭冲过,更是引爆多少饥渴的眼球。这情形,已不再。但彼时彼地,有谁能想到,今天的山村也是车来车往,并且能够“车过路无痕”!
&&&&在古镇九峰念书时常常路过“赤草铺”这个地方,就拿这个地名为上联跟大家求下联,结果一致公推是秀峰的“白花洋”,想想那真的是绝对呀。而今,大伙们脑子里又有了一副地名两字联,上联“平和”,下联“长乐”。
&&&&心中有榕树,梦里常绕牵。多年来,许多在外打拼的长乐人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他们通过不同渠道关注家乡,采用不同方式描绘家乡,时刻不忘家乡发展,各尽所能地为家乡的进步添砖加瓦。
&&&&桑梓情深,耿耿于怀。
3、《红色古榕》黄荣才
我更愿意说这棵榕树是红色的,尽管它在常人的眼里仍是葱绿葳蕤,只因它生长在打响八闽第一枪的平和县长乐乡,只因它和那段革命的历史紧密相连。
  榕树很大,好几个人手牵手才能合抱的树干支撑起那硕大的树冠,遮蔽了数十平方米的地盘,在长乐的桥头营造出一片清凉的天地。夏天时分,坐在树下,感受那份清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感慨就很纯粹、很自然地存在,没有夹杂任何杂质。枝桠或者向上伸展,或者横斜,甚至低垂,把树叶带到不同的方位,葱茏而富有生机,让人不会在意错乱。气根向下,有的已经直达地里,把一棵榕树拓展为好几根枝干,只是大小有别才让人清楚主次之分。
  河水从榕树下舒缓地流淌,曾经的水流湍急已经不见,流量减少之后,水流更显从容,坐在树下就没有慌慌张张的紧迫感,更多的是闲适和无所事事的惬意。干净的石头就是天然的座椅,不必刻意去寻找什么凳子,坐下去,一股股清凉的感觉升腾而起,让人很想小寐片刻。
  如果仅仅是树大,或者树下的惬意,那只是寻常风景。长乐的这棵古榕树之所以特别,就在于它的红色历史,让它有了与众不同的地标。日的平和暴动,让长乐这个地名和中国革命历史紧密相连,这打响了福建工农自动夺取政权的八闽第一枪的地方,也是产生福建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组织的策源地。闪烁其间的就有这棵古榕树葱茏的身影。
  当年闹革命的农哥们在这棵古榕树下聚集、开会、商量,在这棵古榕树下操练。回望那一段历史,古榕树没有缺席这场震撼八闽大地的行动。历史的回忆也不仅仅是温馨而已,古榕树在那段岁月里经历了斧凿火烧,见证了发生在古榕树下的血腥暴力。红色就成为这段历史的印记留存,让原来无异于其他地方榕树的这一棵有了别样的内涵,有许多细节如同树叶一样让古榕树的风采非同寻常。
  当年斧凿火烧的痕迹越来越淡了,随意散乱的气根让古榕树有了更多历经沧桑之后的淡定从容。有老人坐在树下,把自己和古榕树融为整体的风景,那满脸的皱纹同样传递许多故事,但古榕树不说,老人也不说。有一群小孩子在古榕下跑来跑去,把童年的欢乐尽情挥洒。突然他们跑到老人跟前,央求老人讲讲故事。老人的话题缓慢地展开,小孩子听得非常专注,托着下巴,好像自己穿越时空到了当年的岁月。老树,讲述的老人,倾听的小孩,定格成意蕴深长的画面。
  夏天的傍晚,许多村民把古榕树当成聚会纳凉的场所,如果没有上了年纪的人挑起话头,很少会有人讲起当年的故事,他们更多的是漫无边际地闲扯,谈谈蜜柚,说说哪里的新鲜事。或许许多人已经无法说出古榕树曾经的过往,只知道这棵树很老,有些故事。在路过的行人眼里,这是乡村里的一景,有不少人感慨一番,有些人留下来拍照,把古榕当成自己身影的背景。古榕树并没有什么遗忘历史的痛心疾首,每棵老树其实都是聪慧的智者,都能宠辱不惊地面对时光的变迁,它们清楚,接受是最好的选择。
  站在古榕下来一张照片,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张照片、一棵树,更是一段历史。
4、山歌,客家人放飞的翅膀--作者:罗梓盈
“月光光,照四方,秀才郎,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每每听到《月光光》这样的客家童谣,想家之情便涌上心头。这样一首童谣在小时候,作为客家人,我们每个小孩子都会唱的,在月光如洗、松涛阵阵、韭菜花黄的夜晚。那时候唱,只是因为很顺口。在外面多年,现在听来,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秀才郎,骑白马”,简简单单,却是千百年来客家人“耕读传家”对孩子的最大期望,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哪一天能骑着高头白马,衣锦还乡。
&&&&有山就有客家人,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客家山歌。应该说,平和的大山是客家人生存的臂膀,而山歌,是客家人放飞的翅膀。平和的客家山歌十分多,山歌一唱成大河,作为客家人,我是听着客家山歌长大的。小时候,跟着母亲上山砍柴,下田劳作,母亲是广东大埔的,典型的客家人,开口一唱就成歌。你听,“上岗过坳唱一首,百斤担子也变轻。一朵红花路边生,花又红来叶又青。”
、“松树底下唱起歌,一人开口众人和。唱得秧苗节节长,唱得丘丘出好禾。”
旋律流畅如山间泉水。客家人劳作于山野间,天蓝地绿,山高水长,不免感到心花怒放,引人高歌一曲,扯开嗓门唱几句山歌,山鸣谷应,荡气回肠,抒发心中的情感并以此减少劳动的疲累。晚清客籍诗人黄遵宪就说:“(客家)土俗好为歌,男女赠答,……岗头溪尾,肩挑一担,竟日往复,歌声不歇者,何其才之大也。”客家风俗是妇女与男子同样担任着山间的各种劳动,在长期的山间工作中,男女互相倾诉衷曲是人之常情,而山歌是有音韵的言词,比一般语言更能表达情意。因此,客家山歌里,情歌占了很大一部分,不信,请听,“客家山歌特出名,条条山歌有妹名。条条山歌有妹份,一条无妹唱唔成。”
&&&&每首客家山歌都是一扇洞开的大门,那里面既广大又幽深。客家山歌不仅歌咏的时候旋律优美,即使是转化为文字一样呈现出通俗之美,节奏之美,修辞之美和意境之美。就像这首“阿哥出门去过番,阿妹送郎在门前。千山万水难见面,远隔重洋转来难。千山万水难见人,莫因过番断了情;三年五载我就转,阿哥一转就行情。郎今走了妹艰辛,日里无双夜单身;看到别人有双对,眼泪汪汪正芳情。我今出门去过番,阿妹心里爱放开;莫做过番唔晓转,日后还来再团圆。”平和客家人因为大都居住在山野僻壤,生活劳苦,也有一部分历尽千辛万苦,远渡台湾、东南亚等地,开辟新的生活。比如,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先生的先人就是从平和大溪江寨客家祖籍地移居台湾的。客家人也用山歌来表达妻离子别,一步三回头,依依话别的情景。“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这首客家山歌 以山上藤树相缠,死不分离的具体形象,比喻一对恋人对爱情忠贞不渝、生死相恋的高尚情怀和坚强意志。歌中不仅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形象画面,而且寓情于景、借景传情,形成了情景交融、清新优美的意境。这也正切合了“创作源于生活”的规律。读客家山歌,犹如读一部历史,那里面饱含客家人多少的喜怒哀乐!吟客家山歌,犹如天际的牧歌,那里面饱含客家人多少的幽远情思!客家山歌有一种朴实的美,和谐的美,它是山涧的清水,地下的甘泉。读着它,时时会感到有一股清泉在心中缓缓流过,是那样甘醇,是那样甜美。
&&&&客家山歌是客家历史长河中长盛不衰、名扬四海的民间精彩乐章。如今,客家山歌已被列入平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振兴和繁荣客家山歌,既要整理和保存原腔原版的山歌资料,又要鼓励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山歌。把传统和时代的东西糅在一起,使传统山歌焕发出时代的艺术魅力。长乐乡的罗德新是市级宣传文化中心户,业余时间吹拉弹唱,写写宣传计生政策的客家山歌,一到赶集的日子,他就搬张椅子,坐在家门口,拉起二胡,唱起客家山歌宣传计生政策,吸引不少群众前来聆听。“谁家要想快致富,少生孩子一条路;大力提倡一孩化,优生优育多种果。”地道的客家腔调,悠远而又绵长,让人回味无穷。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名字测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