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零音乐工作室年代姓刘的男性长篇报告文学作者

一九八零年代姓刘的男性长篇报告文学作者_百度知道
一九八零年代姓刘的男性长篇报告文学作者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八十年代的男性长篇报告文学作者姓刘的好像有好几个吧,最著名的就是刘宾雁。
刘宾雁,吉林长春人。少年时代家境贫寒,几度辍学。1943年读高中时参加地下抗日斗争。1944年加入共产党。1946年起先后在哈尔滨、沈阳等地从事教育和青年团工作。自学掌握了俄语,开始翻译《真理的故事》等苏联文学作品。1951年调北京《中国青年报》任记者、编辑。1955年到兰州黄河大桥工地采访,写成报告文学《在桥梁工地上》,随后又发表报告文学《本报内部消息》和评论《道是无情却有情》,从此在文坛引起广泛注意。1957年被定为右派下放劳动。年回《中国青年报》国际资料组工作。年下放干校劳动。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后调至《人民日报》社。1979年发表报告文学《人妖之间》。引起更多注意。...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报告文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读书会NO.184:走过一九八零年代——李晓桦《世纪病人》与世纪之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唐晓渡:不能把八十年代过度理想化嘉宾:唐晓渡
唐晓渡:前面晓桦说八十年代突然结束的那种感觉让我心动。尽管《世纪病人》的精髓并不在于八十年代,但八十年代对这部小说仍然非常重要,对我们这代人都非常重要。就晓桦个人来说,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用“锋头正健”四个字来概括他当时的状态,是说那时他正处在军人、诗人这两道根脉充分交集、融合的状态。说“根脉”比说“血脉”要多一重强调其纵深的意味。在军人这方面,晓桦算得上是出身世家,四代军人。虽说我并无这方面的经验,但自以为能非常深地理解一个军人世家是什么意思,就是说,理解那种内心的担当和骄傲,那种超个人的家国情怀。诗人同样是一种拥有巨大历史纵深的存在;在这方面,与其说是晓桦选择了诗,不如说是诗选择了他。一个人和诗的那种天然关联是可以辨认的。有的人写了一辈子,到头来其实和诗没什么关系;有的人哪怕是初识,就知道他跟诗有一种不可分割的生命关联。我和晓桦相识三十一年了,交流也比较多,更有把握说是诗选择了他。事实上,即便是在他驻笔的十几年里,他在我心目中也首先是一个诗人。他不但注定要写《一个中国军人在圆明园》,注定要写《蓝色高地》,而且注定要写下去,至于写下的是不是分行的诗,那倒在其次。当然不明白这些前文本因素并不会影响我们阅读这部小说,但深究一下晓桦所谓八十年代“突然结束”的感觉,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小说。须知这里“突然结束”的不只是个人命运的一个华彩乐章,更是某种可能的历史延续性。这背后的时空纵深就更大了。
说到八十年代,大家或许知道国外有所谓“八十年代学”;就是说,八十年代不仅对中国很重要,对世界也很重要。为什么?一个唾手可得的答案是它标志了冷战的结束。但冷战既不是无缘无故开始,也不是无缘无故结束的,它必定牵动一系列问题,历史问题、价值观问题,物质和精神生活方式问题,包括对这些的反思,等等。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背景,一种必要的提示……我们会注意到,八十年代在这部小说里主要是通过回忆的方式呈现的,笔调上和对温哥华日常现状的当下描述有显著的差异。前些天的研讨会上何向阳说得挺准,她说小说中回忆过去的空间是一种彩色,有着恣肆汪洋的理想主义色彩;描述现在的空间则相对是黑白的,它现实冷峻,还有些迷茫--其实何止是是迷茫,用小说中“我”的话来说,是“气血两亏”。需要追问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如果说二者之间显然存在着一道裂隙以至一种断裂的话,那么,这道裂隙,这种断裂意味着什么?又隐藏了什么?
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八十年代的意义怎么估计都不过分;但这并不能构成把八十年代过分理想化的理由。如今人们往往用诸如“黄金时代”这样的字眼来指称八十年代,对此我持保留态度。我们三个人都完整地经历过八十年代,都知道真实的情况并不那么“黄金”。83还是84年,有一本书曾被我们中的许多人争相阅读,美国人宾克莱写的《理想的冲突》,也许用这本书的书名来概括八十年代更准确一些。刚才晓明说到九十年代价值崩溃,可八十年代就不崩溃吗?所有的崩溃都源于信仰的崩溃,而这样的崩溃正始自八十年代,否则怎么会有严彬开头提到的“潘晓事件”?那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折射了某种普遍的价值危机,回头来看就更是如此。所谓“人生有什么意义”,换句话说就是“有什么活下去的理由”,够严重的吧?于此之下,怀疑啊,困惑啊,迷惘啊,痛苦啊,失望乃至绝望啊,如此等等,凡九十年代以后人们经历过,或现在人们正在经历的,八十年代我们也都曾经历过,一样都不少。当然有性质和程度的区别。崩溃或危机听起来像是些负面的评估,其实未必,至少不那么简单。问题不在于它是否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而在于它是否同时伴随着普遍的觉醒和新生,能否为进一步的选择和生长提供新的活力。人生如此,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或许正是这一点构成了我们在同一名目下区别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至今的理由,构成了我们今天在这里重新“走过八十年代”的理由。对八十年代,我不想用“怀念”之类感情色彩过于强烈的字眼,但即便是完全出于理智,也还是可以怀念一下--不是怀念它的不可复返,而是怀念那种活力涌动、生机勃勃的状态,那种到处都可以看到生长可能性的状态。这种状态会让个人产生一种与历史同步共进的有机感,其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不错,八十年代也存在信仰崩溃的危机,但那时的所谓崩溃,所谓危机,更多相对的是偶像崇拜,是个人迷信,而不是信仰本身。信仰本身的力量还在,换句话说,某种无形的统摄性的力量还在;不但在,而且受思想解放运动的激励,某种程度上还得到了强化。这种无形的统摄性的力量,可以一般地称之为对人类历史进步的信念;与之互为表里的,则是意识到的现实参与传统中国向现代转型这一虽屡经挫折,却始终无可遏止的伟大历史进程的责任感。请不要以为我这是在用一些大词唬人。无论经历了多少动荡、反复和论争,无论价值多元的趋势有多么势不可挡,这种信念,这种责任感,在整个八十年代都是普遍而真切的内心存在。这就足以形成一个能聚合个体和社会,并极大地影响人文生态和生活氛围的能量/心理场。这个“场”当然不能自动排解矛盾和冲突,也不会自动给谁带来幸福感,但置身其中人会因个体价值的追寻与社会进程相协而自觉有方向感、道德感,活得比较充实、有劲儿、有奔头,而不是像后来那样,越来越觉得和环境分离、格格不入,越来越因社会道德无底线的沦落而激愤以至麻木,越来越陷入精神上的无力、无助和成为历史看客之间的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这样说是否又有把八十年代理想化的嫌疑?我希望没有。另一方面,类似的概括更多基于的恐怕是知识界、文艺界的集体记忆,进一步的认知还必须考虑不同领域以至不同个体的差异,这里无非是着眼总体特征和倾向撮其大要而已。就晓桦的这部小说而言,其中有关八十年代的记忆大多表现于“我”作为军旅诗人的种种场景;尽管他没有刻意标榜什么,但透过这些转换于前线、高原、大院、文坛、职场的不同场景,透过渗透其间的对军人/诗人双重身份的角色感、职责感和荣誉感,尤其是透过那种只能是享受自由和创造时才会有的弹性十足的笔调,我们还是不难感受到那种从内部把人们凝聚在一起的无形的力量,辨认出那个足以使个体追求和大的社会历史进程相协的能量/心理场的存在,以及这一进程本身的生机和活力。然而,所有这些似乎突然就结束了,并且如艾略特所说,不是轰隆一声,而是扑哧一声,或者说,先是轰隆一声,然后是扑哧一声,其缘由如何,过程怎样,小说没怎么正面着墨,但在座的多有亲身体验,是可以于空白处深长思之的。
晓明刚才说,九十年代如今在我们的描述中多是以负面形象出现的,他对此显然持有异议;我也赞成不能一概而论,要做具体分析;但至少从人文生态的角度,说九十年代往后一路加速度地恶化,且后果严重,甚至积重难返,大概并不为过。就此而言,《世纪病人》也可以被视为一部有关这种后果的小说,小说中的“我”所表现出的种种当下病态:他的迷失,他的抑郁,他的自闭,他的焦虑,他的偏执,他无可诉告的孤独,尤其是他由于失根而带来的失语、失重、失魂落魄、气血两亏的感觉,如此等等,正是既集中承载了上述后果,又致力于其内部的解剖、揭示的一个人格标本。当然,所有这些都和他身处异国他乡的特定环境有关,但身处异国他乡真有那么重要吗?它是导致这种病态的首要条件吗?关键节点吗?“我”到底是到国外才生出了这些病态,还是原本就怀病出国,甚至因病出国,国外的环境只是进一步刺激、强化了他的病态,令其更显豁,更极端而已?对此作者同样少有正面落墨,但无需特别的细心,读者也能从小说让回忆和当下互为镜像所形成的对照中,从这种对照所反映的“我”的精神人格前后不可以道里计的巨大反差中,发现和提出这些问题;而答案似乎也不言自明: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如此深重的精神疾病,又岂有未经长期孕育之理?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魏冰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读书官方微信
播放数:365992
播放数:683135
播放数:230444
播放数:250017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九八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