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爬雪山草地过草地是那儿

  徐文荣造“红军城”
  没有红色旅游资源,可以自己创造资源
  徐文荣又在“造城”了!
  在1:1复制了天安门城楼、建成了和故宫一样恢弘但元素更丰富的明清宫苑等13个基地之后,徐文荣开始了将红军25000里长征路集纳到横店9000亩荒山里的惊人举动。
  当建设红军长征博览城还仅仅是徐文荣的一个构想时,许多人怀疑、反对。质疑直到构想转化为以9000亩荒山为背景的一纸蓝图,徐徐展开在徐文荣办公室里时,都未曾全部消退。
  不过徐文荣对于这样的质疑已司空见惯。这就如同当年,当人们还在争论是否应该在一个距离杭州约200公里的浙江西部小镇建设第二个天安门和故宫时,徐文荣早已干起来了一样,无数台推土机和挖掘机已轰鸣着开始将山坡夷为平地,将山谷改为河沟。
  按照计划,在经过短短的6个月建设之后,今年10月1日,这里将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以红军25000里长征为主题的特大型综合性景观,正式对游客开放。
  异想天开
  除了徐文荣,没有人会打这些什么都做不了的荒山的主意。不过徐文荣却将当地人看来没啥利用价值的河滩荒坡,改造成了一座座恢弘壮丽的博览城。
  徐文荣是横跨工业、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三大领域的民企横店集团领头人。在他的领导下,横店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涉足文化旅游产业,建成的第一个景观就是广州街。
  这回也一样,不过,规模将更为宏大:在9000亩荒山里复制红军长征路上所有知名的山川、河流、建筑、场景,建设面积超过了以往13个影视基地中任何一个使用荒山面积的总和。
  这个集团上个世纪建设广州街、秦王宫等几个影视基地时,共削平大小山头20多座,土石方工程量达200多万立方米。新建的明清宫苑削平山头18座,土石方工程量近400万立方米。炸山采石所用炸药超过了横店所在的东阳市解放以来所用炸药的总量。
  不过这回,徐文荣不炸山了,他准备尽最大可能利用山势,复制和再现长征沿途的场景。
  在这片连当地农民不小心都会迷失了方向的连绵荒山中,徐文荣对地形和方位的熟悉程度让人惊讶。他常常自个儿开着车在挖土机压出的土路上来回转悠。
  农民出身的他虽然年过70,体力却好得惊人,常常一马当先登上山坡,鸟瞰地形,并亲自落实每一个场景、每一座建筑在山里的具体位置,把随行的工作人员远远甩在后头。
  “红军长征一年零三天,跨越了11个省,我要把散落一路的所有与红军长征有关的地点和内容都放到我的博览城里!”徐文荣面朝起伏的山林,挥着手大声说。
  红军长征博览城总经理曹健告诉《t望东方周刊》,徐文荣建设这个博览城的动因,一是为了弥补横店影视拍摄基地中缺少战争外景的美中不足,二是为了呼应中共中央正在开展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红军长征基地再现先烈和革命前辈的光辉足迹,帮助党员重新回忆革命历史;三是响应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号召。
  “国家公布的120个红色旅游基地中,大多规模小、位置分散。除了个别人,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到达红军长征路过的绝大多数地方。”曹健说,经济日报副总编罗开富当年历时1年零三天,重走了一遍长征路,付出的代价是掉了40斤肉和一条腿的伤残。
  徐文荣和罗开富是好朋友,他多次听罗开富说起,长征线路多在欠发达地区,缺乏及时的保养和修缮,几十年过去后许多旧址已十分残破,有的甚至不复存在。那里的政府财力较弱,而横店有巨大的工业产业作保障,有这个财力。
  徐文荣算了一笔账,建设新景区的投入,可能还远远小于各个景点修缮后所花费的费用总额。徐文荣举例说,故宫的复修需要27个亿,并已禁止所有影视拍摄活动。而明清宫苑征地和建设费用总共花了8亿元,不仅能充分满足剧组影视拍摄的需要,还能解决绝大多数没有能力出远门的老百姓就近游览故宫的实际问题。
  在徐文荣的构想里,他拿出3亿元建造的长征博览城应该是一个“史诗般的鸿篇巨制”。它不仅仅是红军长征路上的自然景观和房屋建筑的简单复制,更应该是一个具有教化意义、促人反思和奋进的“红色”旅游教育场所。1&&&&&&
· 24小时图片亮点
&&有声新闻
&&国际推荐
&&国内推荐
&&图片推荐
&&专题推荐【拍客】老红军回忆当年“爬雪山过草地”的长征经历
[拍客]老红军回忆“爬雪山过草地”的长征经历
分享给好友
您需要先安装&,才能下载视频哦
用优酷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拍客】老红军回忆当年“爬雪山过草地”的长征经历
分享给站外好友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老红军回忆当年“爬雪山过草地”的长征经历。前不久,为了献礼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庆,拍客特地前往扬州采访百岁老红军刘应启……
老兵讲述最难忘战斗故事
播放数: 501,545
播放数:1,874,895
最近更新:1年前
播放数:889,561
最近更新:1年前
播放数:756,477
最近更新:1年前
播放数:523,922
最近更新:1年前
播放数:462,063
最近更新:1年前
播放数:517,793
最近更新:1年前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京公网安备号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日&红军开始过草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究竟有多难?--陕西频道--人民网
日&红军开始过草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究竟有多难?
&&&&来源:&&&&&
  龙云“献”地图助红军顺利渡江
  日,红一方面军从贵州进入云南后,困扰行军最大难题就是没有军用地图,对云南的地形、道路不清楚。特别是在准备北渡金沙江摆脱敌入尾追的形势下,不知渡口在哪里,红军上下都十分焦急。然而几天后的一次遭遇战,却给红军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日下午,按照原定部署,中央红军沿着滇黔公路向马龙方向挺进。当先头部队行进到曲靖西山乡关下村附近时,与国民党部队遭遇。这次战斗中,红军的一支侦察队在曲靖西北的公路上截获了一辆敌军汽车,内装有云南省的1∶10万比例尺地图二包。审讯被俘的国民党军官后得知,国民党中央军指挥官薛岳到达贵阳后,要率部进入云南追剿红军,但没有云南的军用地图,也缺乏药品,就向龙云写信请求支援。龙云马上准备了地图、白药等物品送往贵阳,不想这些东西都在曲靖西山乡关下村成了红军的战利品。毛泽东得知战斗胜利并缴获云南军事地图的消息后喜出望外,他幽默地说,当年孔明入川有张松“献图”,今天红军入滇有龙云“献图”,真要谢谢这位云南王的“关照”。当晚,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西山三元宫详细查看缴获的云南军用地图后,召开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联席会议,做出了抢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重要战略决策。随后,红军拿着龙云“献”的军用地图连克马龙、寻甸、嵩明,几天后从皎平渡顺利渡过金沙江,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主动权,取得了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
人民网陕西频道官方微博
人民网陕西频道官方微信
(责编:谷妍、王丽)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红色文章之红军爬雪山过草地 - 工大机汽支部的日志,人人网,工大机汽支部的公共主页
考试结束了,各位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做好了带头作用,遵守考纪啊?!
红色文章之红军爬雪山过草地
&中央红军在占领泸定城以后,为了迅速甩掉身后的追兵,实现北上的的战略部署,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作为行军路线。这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难的路程。1935年6月初,红军开始翻越海拔4900多米的夹金山。夹金山被当地老百姓叫做&神山&,意思是除了&神仙&连鸟也飞不过去。从山下朝上望,山顶直插云霄,气候变幻万千,时而晴空万里,时而狂风吼叫,雪花飘飘,甚至还会下起鸡蛋大的冰雹。狂风夹着冰雹,吹打在红军战士单薄的衣衫上,像刀刮一样。越往上走,空气越稀薄,憋得人脸发青,浑身无力,但又不敢歇下来,因为一个个红军战士&歇下来&后就再也没有爬起来。6月中旬,中央红军翻越夹金山,经过短暂的调整,于8月下旬开始向荒无人烟的草地进军。草地里河沟交错,积水泛滥,水呈於黑色,散发着腐臭的气味,在这广阔无边的千里沼泽中,根本找不到道路,一不留神就会陷入泥潭中拔不出腿。草地里时风时雨,忽而漫天大雪,忽而冰雹骤下。饥饿、寒冷、沼泽、疾病&&威胁着每个红军指战员的生命。没有吃的,把骡马杀掉;骡马吃光了,就挖野菜,吃树皮草根;野菜吃光了,就煮皮带吃。由于缺盐,许多人发生了浮肿。常常是部队熬过一个夜晚,离开宿营地继续前进时,就有战士就长眠在躺过后的营地上。在这样艰苦无比的条件下,靠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意志,红军将士走过了人迹罕至的荒滩草地。过雪山草地,是长征征途中艰苦卓绝,雄伟壮烈,堪称奇迹的一段征途,他经历的时间最长,达1年零6个月,占红军长征时间两年的五分之三强;参加的人数最多,一、二、四方面军达12万之众;战斗的艰险,付出的牺牲,创造的奇迹最震撼人心;红军的精神、信念、勇气、胆略、智慧和组织纪律性,成为了革命品质的光辉典范,成为了中国人民和人类社会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翻雪山过草地的过程中,红军将士们克服重重阻碍,先后翻越了10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走过了松潘的草地(今若尔盖、红...
阅读(764)|
长征沿途环境十分险恶,除了敌人日日夜夜的围追堵截,进行大大小小的战斗外,还要战胜深山峡谷,雪山草地,湍流江河。红军得不到一点休息,大家疲劳到了极点,往往走着走着就睡着了。但一旦出现敌人,又精神百倍地杀向敌人。我们大部分战士都是从南方北上,根本没有御寒的棉衣。翻雪山,过草地,一时风雨,一时暴雪,冷冻就是第一杀手。我亲眼看见过部队在夜间派出去一个班担任警戒任务,第二天全班战士都冻死的惨状。我们过草地,第一次、第二次只走了草地的一个角,各走了10天走完。但第三次过草地时,走的是草地的中间,走了一个月。茫茫草地,荒无人烟,哪里有什么可吃的东西。这么多部队,走不了多久就断粮断炊了。只好煮皮鞋、皮带、枪背带、挖野菜充饥。最后这些都吃光了,冻饿之下,体弱的、有病的战士牺牲的越来越多。草地的红泥水把战士的双脚泡得发亮发肿。我们只有凭着坚强的革命意志,求生的信念,顽强地走,最终走出了草地。而大雪山是一座连着一座。过草地前后,都要过雪山。大雪山有几千米高,山下是峡谷森林,山上是终年厚厚的积雪。有的地方厚达几十米。我们站在雪山顶上远望,茫茫雪海望不到尽头。雪崩时,发出雷鸣般的响声。多少天都看不到一块没有雪的土地。红军战士由于白雪的反光刺激,两眼红肿,眼球突出;由于长期缺粮面黄肌瘦,衣服也破破烂烂。但仍旧昂首挺胸,一往直前。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第A08版:广州
后生仔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
  “爬雪山”
  “过草地”
  羊城晚报讯&记者林泓,通讯员甘荣通、吴金全摄影报道:上一堂团课、观一次团史馆、看一场革命电影、唱一首红歌、走一次“长征路”、吃一顿忆苦思甜餐……今年的“五四”青年节应该怎么过?当很多青年朋友为此踌躇不已时,百名青年29日在广州市团校以最新颖的形式迎接“五四”的到来。  百名身着红军服装的来自企事业基层团组织和各高校的青年,在海军干休所的老干合唱团代表与团校青年老师带领下,铿锵有力地唱响红色经典歌曲《红星歌》。随后,青年们集合成两个团,开始一天的“红色体验”。  有人说:“苦不苦,比比长征两万五”。操场上,十名“红军”战士正手拉着手艰难地“过草地”。“小心,千万别掉队了!”“排长”大声叮嘱道。活动现场,为了让青年人体验行军之难,主办方特意在操场上铺上巨大的绿坪模拟草地,再在“草地”上每隔一段距离放置一块泡沫垫,模拟草甸。参与体验的两组“战士”必须手拉着手踏着“草甸”行走,一旦掉进“沼泽”就算输了。在另一个体验场内,两组“红军”战士正在比试“爬雪山”。所谓雪山,是用1.8米高的木架子搭建成的,上面架设水管。“战士”们必须协同合作才能翻越“高山”。  中午吃饭时间到了,&“战士”们走进食堂品尝忆苦思甜餐———红米饭、南瓜汤和地瓜。“现在生活条件优越,大家更应该记住过去的苦日子,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一个“红军”战士笑道。 林泓、甘荣通、吴金全
(授权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羊城晚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雪山草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