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用哪句诗句来赞美梅花的诗句关塞外的奇特美景呢

4发现相似题要描写边塞风光的古诗 - 同桌100学习网
您好,欢迎您来到![]或[]
在线解答时间:早上8:00-晚上22:30周六、日照常
要描写边塞风光的古诗
要描写边塞风光的古诗
提问者:9856515
上传:[注意:图片必须为JPG,GIF格式,大小不得超过100KB]
您好,欢迎来到同桌100!您想继续回答问题?您是新用户?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佛”王维(唐)《使至塞上》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唐)《凉州词》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曾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曾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回答者:teacher096
有关于描写边塞风景的古诗句: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2"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剑锋生赤电,马足起红尘”,“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将军下天上,虏骑入云中”,“夜关明陇月,秋塞急胡风”----杜甫
3《从军行》七首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4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古意
5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旁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古从军行
6“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相看未及饮,朵虏寇幽燕。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回答者:teacher084
描写西部边塞风光的诗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际无涯的大漠中,一缕烽火台上的孤烟,直上青天;长河似带,落日降临,异常浑圆,这两句诗,凸现了大漠粗犷、强毅的精神,凝聚了诗人的心态,从诗的字句看,语不惊奇,朴实无华,但却能状难言之景于目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达到了浑成的境界,显示了诗人的深厚功力。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本诗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夏,当时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奉使出塞宣慰。单车:指独自。问:慰。属国:附属国。居延,汉时属国,在今甘肃张掖西北,此行的目的。 《后汉书·郡国志》: “凉州有张掖、居延属国。”过:访。征蓬:蓬草根浅,随风飘行,所以古人以征蓬、飘蓬喻行旅之人。征,行。萧关:汉、唐时西边要塞,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候骑,骑马的斥候,即骑马的侦察兵。都护:边疆重镇都护府长官,这里指崔希逸。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汉将窦宪击破匈奴北单于,追击至燕然山,刻石纪功而回,后世用为克敌制胜的典故。这里借用之。
诗人作此诗时,与他谊兼师友的名相张九龄受李林甫排斥被罢相。这是玄宗朝政治由清明转为昏庸的标志,因此,诗人在奉使慰劳战胜之军的征中,并非是一味高昂振奋的,也兼有孤寂之感。
前四句,诗人写出了孤寂的心态。 “单车”去“边地”,千里迢迢,孑然一身,抬头见胡雁归飞,更令诗人触物伤怀,感觉自己如断根的飘蓬一般远离了故国。后四句,写诗人在“胡天”见到了大漠的奇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如此宏壮之景感召了诗人,使他渐摆脱了孤寂的心绪,生出了豪壮之情,引发了克敌建功、燕然刻石的爱国热忱。
这首诗尤值得一提的是第五、六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际无涯的大漠中,一缕烽火台上的孤烟,直上青天;长河似带,落日降临,异常浑圆,这两句诗,凸现了大漠粗犷、强毅的精神,凝聚了诗人的心态,从诗的字句看,语不惊奇,朴实无华,但却能状难言之景于目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达到了浑成的境界,显示了诗人的深厚功力。
回答者:teacher084
描写边塞风景的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回答者:teacher084
关于边塞风光的诗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赛》
  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9.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10.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1.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
  12.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13.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1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5.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6.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17.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曾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唐)《凉州词》
  2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三》
  23.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24.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曾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5.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26.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27.哭疼老鼠混呀,小瞧流水人家 。
  2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0.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31.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回答者:teacher084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赛》
  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9.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10.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1.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
  12.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13.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1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5.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6.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17.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曾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唐)《凉州词》
  2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三》
  23.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24.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曾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5.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26.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27.哭疼老鼠混呀,小瞧流水人家 。
2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0.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31.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回答者:teacher056《使至赛上》中描写雄奇壮丽的塞外风光的诗句_作业帮
《使至赛上》中描写雄奇壮丽的塞外风光的诗句
《使至赛上》中描写雄奇壮丽的塞外风光的诗句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首诗的意境是十分宽阔宏伟的.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杜甫到了晚年,已经是“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了.所以下边接着写:“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戚朋友们这时连音信都没有了,只有年老多病的诗人泛着一叶扁舟到处飘流!从这里就可以领会到开头的两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本来含有一个什么样的意境了.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来,意境象是很简单:诗人说他在若干年前就听得人家说洞庭湖的名胜,今天居然能够登上岳阳楼,亲眼看到这一片山色湖光的美景.因此清人仇兆鳌就认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杜诗详注》)但仅这样理解,就把杜诗原来的意境领会得太浅了.这里并不是写登临的喜悦;而是在这平平的叙述中,寄寓着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桑田沧海,壮气蒿莱……许许多多的感触,才写出这么两句:过去只是耳朵里听到有这么一片洞庭水,哪想到迟暮之年真个就上了这岳阳楼?本来是沉郁之感,不该是喜悦之情;若是喜悦之情,就和结句的“凭轩涕泗流”连不到一起了.我们知道,杜甫在当时的政治生活是坎坷的,不得意的,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哪里想到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诗里的“今”、“昔”两个字有深深的含意.因此在这一首诗的结句才写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眼望着万里关山,天下到处还动荡在兵荒马乱里,诗人倚定了阑干,北望长安,不禁涕泗滂沱,声泪俱下了.这首诗,以其意境的开阔宏丽为人称道,而这意境是从诗人的抱负中来,是从诗人的生活思想中来,也有时代背景的作用.清初黄生对这一首诗有一段议论,大意说: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景,写得那么宽阔广大,五、六两句叙述自己的身世,又是写得这么凄凉落寞,诗的意境由广阔到狭窄,忽然来了一个极大的转变;这样,七、八两句就很难安排了.哪想到诗人忽然把笔力一转,写出“戎马关山北”五个字,这样的胸襟,和上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写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气象,就能够很好地上下衬托起来,斤两相称.这样创造的天才,当然就压倒了后人,谁也不敢再写岳阳楼的诗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广阔的沙漠上一缕孤烟升起,黄河的边岸一轮园日缓缓落下。应该是这样吧?我自己是这么理解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人教版八年级下期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240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期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240题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诗中蕴涵哲理,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并揭示了新陈代谢自然规律且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2、诗中“&&&&&&&&&&
,&&&&&&&&&&&
。”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
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揭示了&&&&&&&&&&&&&&
的哲理。(即含义)
3、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4、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5、诗中含典故的诗句是:&&&&&&&&&&&&&&&&
,&&&&&&&&&&&&&&&
6、“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8、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遭遇?&&&&&&&&&&&&&&&&&
9、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句,作简要品析。&&&&&&&&&&&
&&&&&&&&&&&&&&&&
10、第一联作者通过“&&&&&&&&
”和“&&&&&&&
”这些富有色彩字句的渲染,表达出自己&&&&&&&&&&&&&&&&&&&&&&&
11、第三联作者以“沉舟”“病树”自比,虽然有对身世不幸的感叹,但又相当达观,后人读它,更是赋予了它深刻的哲理。其哲理是什么?
&&&&&&&&&&&&&&&&&&&&&&&&&&&&&&&&&&&&&&&&&&&&&&&&&&&&&&&&&&&
12、诗的颔联中借用“①闻笛赋”“②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3、对该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惆怅之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14、诗中表现哲理性思考的名句是:&&&&&&&&&&&&&&&
,&&&&&&&&&&
15、古诗中的一些诗句被后人赋予了新意,本诗中被赋予“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新意的千古名句是&&&&&&&&&&&&&
,&&&&&&&&&&&&
16、这首诗中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其中表达的感情。
&&&&&&&&&&&&&&&&&&&&&&&&&&&&&&&&&&&&&&&&&&&&&&&&&&&&&&&&&&&&&&&&&&&&&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义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
18、从这首诗的题目看,本诗是作者为酬答&&&&&&&&&&
的赠诗而作,说说依据。诗中哪一句能够说明这一点?
19、结合全诗,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说表达的意思,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1、本诗形式是&&
诗。题目中“酬”的意思是&&&&&&&&&&&&
,是作此诗答谢白居易在扬州酒宴上写的一首《&&&&&&&&&&
※& 参考答案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3、低沉愤懑&&&&&&&&
4、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6、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惆怅&&
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事态变迁的怅惘之情。
(示例一)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示例二)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示例三)“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示例四)原意是:沉船旁边千帆飞驶而过,病树前头万木争荣,春意盎然。新意是:事物在迅速向前发展,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8、诗人远离京城。
9、“沉舟”“
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10、凄凉地; 弃置身; 被贬后的愤懑不平。
11、旧事物必将逝去,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12、①表达了深切怀念故友;②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13、C(比喻自己,表达出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4~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6“闻笛赋”、“
烂柯人”&&
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
17、本义是以“沉舟”“ 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
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抒发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其中包含了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18、白居易&&&
题目中“乐天”是他的字,号香山居士。今日听君歌一曲
19、人遭到贬谪,作为“弃置”之身,就像“沉舟”与“
病树”。但社会总要向前发展,未来肯定会春光一片。作者用这两句诗表达了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思想感情。
20、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愤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积极投入生活洪流的乐观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或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律& 以诗相答&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二、《赤壁》
1、诗中用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命运的诗句&
&&&&&&&&&&,&&&&&&
2、诗中表达作者对赤壁之战胜负的看法的句子是:&&&&&&&
3、诗中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到句子是&&&&&&&&&&&&&&&
&&&&&&&&&&&&&&&。
4、诗中用&&&&&&&&&&&&&&&
,&&&&&&&&&&&&&&&&&
。两句别出心裁地把孙刘联军的胜利形象化地归结为偶然的东风。
5、诗中蕴涵机遇造人,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
&&&&&&&&&&&&&&&&&&,
&&&&&&&&&&&&&&&&&.
6、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
7、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
”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
8、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9、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这首诗属于哪一类?它突出特点是什么?&&&&&&&&&&&&&&&&&&&&&&&&&&&&&&&&&&&&&&&&&&&
10、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深刻含义的理解。
&&&&&&&&&&&&&&&&&&&&&&&&&&&&&&&&&&&&&&&&&&&&&&&&&&&&&&&&&&
11、这首诗与三国故事有关,“东风”指&&&&&&&&&&&&&&&&&&&&&&
12、结尾两句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
13、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了解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
14、本诗中“折戟”“二乔不曾被捉”这样的“小物”“小事”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5、诗的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
16、有人说,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简述理由。&&&&&&&&&&&&&&&&&&&&&&&&&
17、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参考答案
1~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诗写兴感之由。)&&&&&&&
7、折戟;&&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8、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或:通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来写出东吴失败的命运;而“国破人亡在此朝”则过于直白,缺乏诗味。)(或: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9、咏史诗& 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10、示例①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示例②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示例③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被改写。&
示例④这两句诗从反面落笔:假使东风不助周郎,那么双方的胜负就要易位。诗人借咏怀古事,寄托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11、火烧赤壁之事(或周瑜火烧赤壁大败曹操的事)
12、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大乔、小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13、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曲折地反映出他抑郁不平和豪爽的胸襟。
14、本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以小见大,写得具体可感。
15、由“折戟”引出“认前朝”——“三国赤壁”,小中见大,从而为下文对历史的咏叹铺垫。(或借一件古物起兴对历史的慨叹,由此引出对战争的感慨,再由此联想到国家队命运,这是以小见大手法。)
16、不同意&&&&
杜牧其实是借本诗表现这样的感叹: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同时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17、借赤壁之战故事,表达了诗人不遇“天时”,英雄无用武之地抑郁不平之气。(或作者有感于统治者荒淫腐化,不思进取而借古讽今,抒发了对历史成败的感慨,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同时也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抑郁不平之气。)
三、《过零丁洋》
1、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
2、诗中表达自己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的千古名句是:&&&&&&&&&&&
,&&&&&&&&&&&&&&
3、表明作者以死明志决心的千古名句是:&&&&&&&&&&
4、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文天祥的
&&&&&&&&&&&,&&&&&&&&&
.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笔下的&&&&&&&&&&&
,&&&&&&&&&
的奉献精神.
5、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诗人的&&&&&&&
我们看到了仁人志士对“生死”说作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6、从语言形象性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一句诗:
&&&&&&&&&&&&&&&&&&&&&&&&&&&&&&&&&&&&&&&&&&&&&&&&&&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常常被人引用、赞赏。请选一角度,谈谈其中的原因。&&
&&&&&&&&&&&&&&&&&&&&&&&&&&&&&&&&&&&&&&&&&&&&&&&&&&&&&&&&&&&&
8、诗中第二联,在写作上运用对偶、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以“雨打萍”比喻&&&&&&&&&&
9、&对下列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过零丁洋          别云间&(夏完淳)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下洋里叹零丁。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A.《过零丁洋》是一首七言律诗,四联八句,全诗押的是ing韵;《别云间》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四联八句,押的是an韵。&
B.《过零丁洋》诗多用对偶句,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而打萍”和“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了洋里叹零丁”,对仗极为工整。&
C.《别云间》诗中“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一联点明自己被捕,过了三年漂泊的生活,今天又成了囚徒,同时表明自己要像楚人钟仪那样忠于故国的意志。&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惘。&
10、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11、诗中巧妙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溶入两处地名,既表明形势恶劣,又说明作者境况危险的句子是:&&&&&&&&&&&&&
,&&&&&&&&&&&
12、“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雨打萍”比喻:&&&
13、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
14、品读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题目“过零丁洋”,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B.颔联运用比喻和对偶,写国势的危急和诗人身世的坎坷。
C.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D.这首诗融叙事、说明、描写于一体,纵论古今,慷慨激昂,表现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
15、用你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1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17、诗中以“风飘絮”“
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
的悲哀;借&&&&&
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18、诗的颔联通过&&&&&&
两个自然景物,以形象的&&&&&&&&
(修辞手法)写出了&&&&&&&&&&&&&&&&&&&&&&&&&&&&
;颈联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写了诗人&&&&&&&&&&&&&&&&
19、结尾两句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怎样的生死观?
&&&&&&&&&&&&&&&&&&&&&&&&&&&&&&&&&&&&&&&&&&&&&&&&&&&&&
20、分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以联的巧妙之处。
&&&&&&&&&&&&&&&&&&&&&&&&&&&&&&&&&&&&&&&&&&&&&&&&&&&&&&
21、请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2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23、一二句是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
和&&&&&&&&&&&&&&&&&&&
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余。
24、文天祥拒绝降元,在生死关头,他唱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歌,请对这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作点赏析。
&&&&&&&&&&&&&&&&&&&&&&&&&&&&&&&&&&&&&&&&&&&&&&&&&&&&&&&&&
25、诗中的“辛苦”“
浮沉”写出了诗人&&&&&&&&&&&&&&&
的身世,“寥落”写出了诗人复兴之路上的&&&&&&&&&&&&&&&&
26、“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一句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诗句表达的情感和形式上加以赏析。&&&&&&&&&&&&&&&&&&&&&&&&
27、“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句中,前后两个“惶恐”与“零丁”的意思各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
28、中国历史上像文天祥这样“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还有很多,请举一位并简述其事迹。&&&&&&&&&&&&&&&&&&&&&&&&&&&&&&&&
29、本诗与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比较,在抒情方面虽有相似之处,但侧重点各不相同,本诗侧重&&&&&&&&&
,《己亥杂诗》侧重&&&&&&&&&&&
&。(每处只填2字)
30、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大丈夫呢?当他面对死亡威胁时,要有诗人那样&&&&&&&
&&&&&&&&的英雄气概。当他面对个人得失时,要有范仲淹所推崇的&&&&&
&&&&&&&&&&&&,&&&&&&&&&&&&&&&
的开阔胸襟。
※& 参考答案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以对偶句的形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结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或:作者借破碎的山河比喻成风中的柳絮,把的自然景物比喻成衰微的国事,形象的表现出大宋江山无法挽回的败势。)
7、这两句直抒胸臆,以死明志表达自己坚决抗元、决不投降的决心。(或者这激扬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或者这两句诗既是诗人伟大民族气节的写照,也是对历史上一切有气节的人的赞美。或者全诗以两句诗作结,使本诗主旨得以高度升华,使本诗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8、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落。&&
(或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10、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11、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12、□儒家经典&&&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13、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14、D(本诗运用了叙事、议论、抒情,没有说明、描写的表达方式)
15、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16、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或为了国家宁可死也决不投降民族气节)
17、国破家亡&&&
惶恐滩&& 零丁洋
18絮(或风飘絮)和 萍(或雨打萍)&&
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的动荡不安&&&
忧虑不安(或“惶恐”“零丁”亦可)
19、舍生取义(或为国而死)(或以死报国)
20、用“惶恐滩”“
零丁洋”两个地名,巧妙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将昨日的惶恐、眼下的零丁之感渲染得淋漓尽致。
21、示例①:该联采用了借代、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其中“山河”代指国家,“风飘絮”“
雨打萍”都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山河破碎、身世浮沉的景象。&&
示例②:该联形象地表现了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遭际的息息相关。示例③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对偶的手法,使诗歌表达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把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之情。
22、这首诗的作者以死明志,表明了对国家的赤胆忠诚之心和强烈的爱国之情。(或诗人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历程,表现了自己的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或概括了诗人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大义大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3、入仕&
24、丹心,赤诚的心。汗青,指史册。诗句直抒胸臆,激情慷慨,表现了作者舍生取义的决心和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精神,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
25、坎坷多难&&&&
孤单(孤独)
26、从情感上看,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不安和孤寂。&
从形式上看,这是一组绝妙工整的对偶句,作者将押解之路上的两个地名嵌入诗句中,可谓一语双关。
27、前一个“惶恐”是指惶恐滩,后一个“惶恐”是指忧惧不安;前一个“零丁”是指“零丁洋”,
后一个“零丁”是指孤苦无依的样子。“惶恐”和“零丁”都语含双关,既指地名又述心情。诗歌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艰苦,抒发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28、示例:明将史可法誓死坚守扬州城,以悬殊的兵力苦苦抵御清兵的进攻,最后以身殉国。&&&&&&&&&&&&
29、爱国&&&&
3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词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
2、词中表达出普天下离别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3、这首诗的小序使我们了解到什么?&&
&&&&&&&&&&&&&&&&&&&&&&
4、词的下阙,从&&&
&&&&的自然变化,联系&
&&&&&&的世事迁移,抒发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
5、表现作者希求远离现实而终究舍不得,热爱人间生活的语是&&&&&&&
&,&&&&&&&
,&&&&&&&&
,&&&&&&&&&
&&&&&&&&&&?
6、“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的极妙,妙在何处?(简要赏析)
&&&&&&&&&&&&&&&&&&&&&&&&&&&&&&&&&&&&&&&&&&&&&&&&&&&&&&&&&
7、词中表达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美句是:&&&
&&&&&&&&&&&&&&&&&,
&&&&&&&&&&&&&&&,&
 &&&&&&&&&
8、词中用自然规律来说明社会人生的句子是:&&&
&&&&&&&&&&&&,
&&&&&&&&&&&&&&,&&&&
&&&&&&&&&&最能体现人间真情和美好祝愿的名句是:&
&&&&&&&&&&&&&&&&&&&,&&
&&&&&&&&&&&&&&&&&&
9、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有关“酒”的古诗句也很常见。苏轼中秋夜举杯邀月,浅唱:&&&&&&&&&&&
,&&&&&&&&&&&
;可谓万般惆怅;弃疾酒酣梦忆,高歌:&&&&&&&&&&
,&&&&&&&&&&
真是雄豪壮美;范仲淹思家忧国,低吟:&&&&
&&&&&&,&&&&&&
&感慨发白泪垂。
10、写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相对应的作品原句。&&&&&&&&&&&&
&,&&&&&&&&&&&&
11、谈谈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名句的理解。&&&&&&&&&&&&&&&&&&&&&&&&&&&&&&&&&&&&&&&&&&&
&&&&&&&&&&&&&
1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思想感情)?
&&&&&&&&&&&&&&&&&&&&&&&&&&&&&&&&
13、本词中一共有几问?问的对象分别是什么?(写出句子)
&&&&&&&&&&&&&&&&&&&&&&&&&&&&&&&&&&&&&&&&&&&&&&&&&&&&&&&&&
14、有人说这首中秋怀人之作,终篇浸透着离愁。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理由。&&&&&&&&&&&&&&&&&&&&&
&&&&&&&&&&&&&&&&&&&&&&&&
15、词中的“婵娟”指月亮,请再写出两个月亮的别称。并举例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常常蕴含的意义。
&&&&&&&&&&&&&&&&&&&&&&&&&&&&&&&&&&&&&&&&&&&&&&&&&&&&&&&&&&&&&&&&&&&&&&
16、词的上阙抒写了词人的迷茫和矛盾。“我欲乘风归去”抒写了&&&&&&&&&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则表达
&&&&&&&&&&
1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句富有哲理,请谈谈你的认识。&&&&&&&&&&&&&&&&&&&&&&&&&&&&&&&&&&&&&&&&&&&&&&
1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在词语的运用和表达情感上都很出色,请简要分析。&&&&&&&&&&&&&&&&&&&&&&&&&&&&&&&&&&&&&&&
19、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天上∕宫阕,今昔∕是∕何年&&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下列对《水调歌头》一词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写出了作者寂寞的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B. 词的上阕刻画出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
C. 词的下阕点明题旨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 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旷达豪迈的情怀。
21、有人就此词上阕内容写了个上联,请你根据下阕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望月怀逸兴壮思,自具雅量高致。&&&
下联:&&&&&&&&&&&&&&&&&&&&&&&&
22、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理解。
&&&&&&&&&&&&&&&&&&&&&&&&&&&&&&&&&&&&&&&&&&&&&&&&&&&&&&&&&&&&&&&&&&&
23、下列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了思念亲人思想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像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4、词中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句子是:&&&&&&&&&&&&&&&&&
,&&&&&&&&&&&&&&&&&
25、词的上片意写&&&&&&&&&&&
,下片写&&&&&&&&&&&&&&&&&&&&&&&
。词中表达作者豁达胸襟的句子是&&&&
&&&&&&&&&&&&&&&&&&&&&&&&&。
26、全词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7、简要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28、月常常入诗。诗人词中&&&&&&&&&&&&&&&&
,&&&&&&&&&&&&&&&&
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想象奇特,赋予月亮浓浓的感情色彩。
※& 参考答案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点明词的主旨,兼怀子由&&&&&&&&&&&&
4、月光&&&&&
5、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6、“弄”字的意思是“做出”,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像到舞
姿底美妙。更写出了词人在月光下尽情起舞瞻顾自己的身影陶醉其
中的情形。&&&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浊
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0、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1、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如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规律。
12、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或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或表现了作者旷达超脱的胸襟和亲人的怀念之情,天时也流露出焦虑、烦恼、苦闷和无可奈何的矛盾情绪。)
13、两问;问天:“明月几时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问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14、不同意;诗中写离愁,并非全篇浸透着离愁。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可以看出作者释却了离愁。
15、银钩、玉钩。 玉弓、弓月。 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广寒宫、清虚宫。 望舒。 嫦娥。 婵娟。 弯镰、银镰、素魄、凝霜、冰镜、明镜、冰轮、夜光、素娥等等许多别称。“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常有思乡怀人的意义,如“床前明月光”“我寄愁心与明月”等。
16、不甘无为,渴望重新回到广阔的政治舞台& 担忧谗言和迫害之情。
17、这句词借自然现象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万事难全,我们应该有豁达的心胸等待,不能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
18、本句运用“转”“低”“照”等动词写出了月光的游转和时间的推移,表现了词人彻夜无眠思念亲人的形象,凝练传神,情感丰富。
21、& 怀人写悲欢离合,颇显旷达胸襟
22、这两句诗是说,唯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其意在说,当此中秋月圆,我祝愿人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年年平安,幸福长久,相隔千里也能共同分享这美好的月光。&&&&&&&&&&&&&&&&&
&&&&&&&2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5、欢宴时的想像&&&
无眠时对人生哲理的追求。&&&&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6、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
27、此句富有人生哲理,人有悲欢离合,就像月有阴晴圆缺一样,难以圆满。
2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五、《山坡羊·潼关怀古》
1、选出对此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是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带给人民的总是痛苦和灾难。张养浩在诗中写到的“&&&&&
&&&&&&&&,&&&&
&&&&&&&&&;
&&&&&&&&&&&,
&&&&&&&&&&&&&&&&”就是这种历史的真实写照。
3、解释“表里”、“踌躇”的意思。&&&&
&&&&&&&;&&&
4、本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该如何理解其含义?
&&&&&&&&&&&&&&&&&&&&&&&&&&&&&&&&&&&&&&&&&&&&&&&&&&&&&&&
5、全曲起笔概述潼关的雄伟、险要,其中从视觉、听觉角度描写的句子分别是:“&&&&
&&&&&&&&&&&&&”、“&&&&&&&
&&&&&&&&&&&”
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两句则概括了
&&&&&&&&&&&&&&&&。
7、诗词往往着一字而尽得风流。请说说你对“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的理解。&&&&&&&&&&&&&&&&&&&&&&&&&&&&&&&&&&&
8、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
9、“聚”和“怒”运用&
&&&&&&&&&的修辞,写出了潼关地区山峰
&&&&&&&&&&&&、黄河&&&&&&&&&&&&&
的地理形势。点名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下文议论铺垫。
10、“踌躇”和“伤心”写了作者的心情,作者“踌躇”的是&&&&&&&&&&&&&&&&&
1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点出了此曲的主旨,请你具体谈谈你的理解。&&&&&&&&&&&&&&&&&&&&&&&&&&&&&&&&&&&&&&&&&&&&&&&
12、 曲子开头描写潼关的地势,作用是什么?
&&&&&&&&&&&&&&&&&&&&&&&&&&&&&&&&&&&&&&&&&&&&&&&&&&&&&&&&&&&&&&&&&&&
13、结尾“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 兴”
,百姓也苦呢?结合内容谈谈看法。&&&&&&&&&&&&&&&&&&&&&&&&&&&&&&&&&&&&&&&&&&&&
※& 参考答案
&&&&&&&&&&&&&2、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3、内外;犹豫,这里表示心里不平静。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结论。兴,则大兴土木,建宫殿,修楼阁等,滥用民力,劳民伤财;亡,则兵燹为害,人民死亡流散,田园荒芜。这一句表现出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
5、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6、历史上无论怎么改朝换代,广大人民始终逃脱不了苦难生活境遇。
7、“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从视觉角度,既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围的险要地势(或峰峦高峻的形态。或山形气势),又赋予群山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
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
怒”字从嗅觉角度,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或波涛呼啸的气势。或大河的水势和声势)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度险要。这两个字写出了景物的壮观与山河气势的雄伟。
8、表达了作者对百姓之苦的理解和同情,对昏君的鞭笞和怨恨。(或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的愤慨。&&
或表达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9、拟人&&&&&
峰峦起伏&&&&&&
10、繁华都如过眼烟云,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11、在朝代兴盛之时,统治者大兴土木,穷奢极欲,搜刮民脂民膏,使百姓苦不堪言。在国家灭亡时,战乱不停,百姓流离失所,命如草芥,更是民不聊生。这句诗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的批判和对百姓同情。
12、在潼关路上望西都,自然引发历史兴亡的感慨;写潼关之险,意在说明历代王朝仍然难逃灭亡的命运,突出了主题。
13、一个朝代兴起,往往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说“兴,百姓苦”
六、《饮酒》(结庐在人境)
1、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2、诗中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形象,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
3、诗中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物我合一境界”的两句诗是:&&
&&&&&&&&&&&&&&&&&,&&&&&&&&
&&&&&&&&&&&&&。
4、诗中展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心胸的句子是:&&&&&&&&&
&&&&&&&&&&&&&&&&
5、本诗中以物我两忘的超然神韵而千古流传的诗句是&&&&&&&&&&&
&&&&&&&&&&&&&&&&&
6、“南山奶粉”的广告巧妙套用诗中佳句是:&&&&&&&&&&&
7、诗中&&&&&
&&&&&&&&几个字暗写官场的污浊。
8、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
9、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看”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或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
10、“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此”是指作者的&&&&&&&&&&&
生活,“真意”是指
&&&&&&&&&&&&&&&&&&&&&&&&。&
1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本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B.本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又质朴的美。
C.前四句和后两句主要是说理,是寓情于理,中间四句主要是写景,是融情于景。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
D.“飞鸟相与还”写诗人的悠然自得,诗人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连飞鸟也跟着他一起回家。
12、诗人归隐之后,在与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
13、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诗中蕴藏的几幅画面。
&&&&&&&&&&&&&&&&&&&&&&&&&&&&&&&&&&&&&&&&&&&&&&&&&&&&&&&
14、作者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5、诗中无一字写酒,无一笔画饮,为何题目为“饮酒”?说说其原因。&&&&&&&&&&&&&&&&&&&&&&&&&&&&&&&&&&&&&&&&&&&&&&&&&&&&
16、诗中问答妙趣盎然,形象生动,与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同样运用了设问的句子是:&&&&&&&
&&&&&&&,&&&&&&&&&&&&&
17、身居闹市,如能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正如诗人在诗中所说
&&&&&&&&&&&&&&&&?&&&&&&&&&
18、结合诗人的理想,谈谈你对诗中“真意”的理解。
&&&&&&&&&&&&&&&&&&&&&&&&&&&&&&&&&
&&&&&&&&&&&&&&&&&&&&&&&&&&&
19、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
&&&&&&&&&&&&&&&&&&&&&&&&&&&&&&&
&&&&&&&&&&&&&&&&&&&&&&&&&&&&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历来为人称颂,谈谈你的理解。
&&&&&&&&&&&&&&&&&&&&&&&&&&&&&&&&&&&&&&&&&&&&&&&&&&&&&&&&&&&&&&&&&&&&&&
21、让我们走近诗人,去体验:&&&&&&&&&&&&
,&&&&&&&&&&&
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
的执着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
,&&&&&&&&
的坚毅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22、说说你对“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理解。
&&&&&&&&&&&&&&&&&&&&&&&&&&&&&&&&&&&&&&&&&&&&&&&&&&&&&&&&&&
23、诗中:&&&&&
&&&&&&&&&,&&&&&&&&&&&&
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24、“心远地自偏”的含义是什么?并结合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简要赏析&&&&&
&&&&&&&&&&&&&&&&&&&&&&&&&&&&&&&&&&&&&&&&&&&&&&&&&
2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指的是:&&&&&&&&&&&&&&&&&&&&&&&&&&&&&&&&&&
26、“心远地自偏”中“心远”的对象是什么?作者的用意指什么?诗句说明了什么道理?&&&&&&&&&&&&&&&&&&&&&&&&&&&&&&&&&&&&&&&&&&&&&&&&&&&&&&&&&&&&&&&&&&&
&&&&&&&&&&&&&&&&&&&&&&&&&&&&&&&&&&&&&&&&&&&&&&&&&&&&&&&&&&&&&&&
&&&&&&&&&&
27、诗中“心远”的意思是&&&&&&&&&&&&&&
,在诗中的作用是&&&
&&&&&&&&&&&
28、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人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它不好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
29、这首诗的语言与《归园田居》一样具有&&&&&&&&&&&&&&
30、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欣赏,反映出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
31、《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而李白在《行路难》诗中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景。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这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
&&&&&&&&&&&&&&&&&&&&&&&&&&&&&&&&&&&&&&&&
&&&&&&&&&&&&&&&&&&&
32、诗中表明诗人心境的两个词是:&&
&&&&&&、&&&&
3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怎样的景色?从中可感受到诗人怎样的人生哲理?&&&&&&
&&&&&&&&&&&&&&&&&&&&&&&&&&&&&&&&
&&&&&&&&&&&&&&&&&&&&&&&&&&&&
&&&&&&&&&&&&&&&&&&&&&&&&&&&&
※& 参考答案
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车马喧&&
8、恬静(悠然、闲适、恬淡、愉悦)
9、示例一:“悠然”二字写出了诗人闲适、恬淡自得的心情(或心境)。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中所“见”,把人与影融为一体,从而很好地表现处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示例二:因为“见”是有意无意之间的一瞥,反射出诗人超脱飘逸的悠闲心情。而“望”“看”属于有意识地注视、远观,使人与物拉开了一段距离,也缺乏有“悠然”的情味。&&&&
示例三:“见”字用得非常精妙,“见”是无意中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望机的天真意趣。&&&&&
示例四:因为用“见”字,就好似无意之中,南山撞人了自己的眼帘,最能表现他归田后悠然自适的情韵。改为“望”字,表示有意识地注视,缺乏“悠然”的情味,就变得兴味索然。
10、隐居或田园&&&
人生的真谛或自然纯真的情趣。、
11、D&&&&&&&
&&&&&&&&&&12、悠然自得(或闲适惬意)
13、秋景晚霞图、远望南山图、徜徉篱下图、慢摘菊花图、飞鸟回巢图、晚霞掩映图、悠然自得图等
14、秋季的傍晚,诗人徜徉在简陋的篱墙下,手捧摘来的盛开的菊花,无意间抬眼见到南山正掩映在夕阳之下,飞鸟结伴回巢,景象佳妙神奇,展现出一种宁静、自由、和谐的意境。&&&
作者通过展现这样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归隐之后的那一份恬静、闲适、惬意的情怀以及对坚贞、高洁品格追求的思想情感
15、①这首诗是组诗中的一首,总题为“饮酒。”原序说这些诗都是醉后写的,所以题为“饮酒”。②其实,作者在饮酒之后,醉眼迷离,心中多少有些快意,暂时忘却并远离自己在现实中的烦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与大自然的纯洁、闲适、恬美融合在一起,眼睛里都是美的色彩,美的景物,山、鸟、花、霞、人交互相爱,亲切自然。也由此题为“饮酒”。&&&&&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8、“真意”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远离污浊世俗的纷扰,对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毕生追求。(或表明作者厌恶世俗和官场的污浊风气、名利纠纷,归隐田园,希望在田园的悠然和闲适中保持高洁的品行。)
19、此句被视为体现陶诗意境、风格的名句。表现出物我合一、浑然一体的意境。诗人悠闲、淡泊地在篱下采菊,眼神不经意间与青山如黛、绿水长流、鸟语花香、鹿影常现的南山美景相遇。
20、这联诗句向我们展示了诗人悠然采菊和迷醉田园风光的图景,悠闲淡泊宁静,体现了田园生活的优雅和平静。
2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2、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回巢,归隐山林。写出了诗人“悠然”所见之景,体现了诗人宁静恬淡的主观心境。&&&
2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4、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住之处再喧闹也会显得偏僻安静。&&&&
此句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另外蕴含一定的哲理,是作者追求心灵宁静的体现。
25、面对良辰美景,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以传达出人们复杂的感受与人生的真谛。
26、“心远”对象是官场的生活和世俗往来的纷扰。&&&
作者用意指思想远离官场和世俗。&&&
“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27、心志高远(或心境高远)&&&
点明全诗的诗眼(或概括全诗的中心词)
28、“见”字用得好,好在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显示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此题如果谈“望”字用得好,可认为:“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南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是创作原则。)
29、平淡自然&&&&&&&&&&&&&&
30、厌恶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
31、示例①《饮酒》是作者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是他的“酒后真言”。他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满意,也能从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唯其具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雾飞鸟的真趣。&
《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诗篇。面对美酒佳肴,他与陶渊明正好相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高呼“行路难”。因为他辅佐明君、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无从实现,故愤愤不平之气溢于言表。这两位诗人抒发的感情不同,除了他们的身世、追求不同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问题。陶渊明身处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济世情怀却不能施展;李白身处大唐盛世,社会相对稳定,士人学子人人自奋,期望为国为民有所作为,故仍存积极进取之心。&&
示例②《饮酒》写于归田之后,此时正值晋宋易代之际,政治极端腐败,世族高门把持高官要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无心于争权夺利,毅然辞官归家,情愿过躬耕的田园生活。这首诗借饮酒抒发情怀,表现了诗人厌弃世俗、陶醉自然的情感和可贵的情操、志节,这首诗既有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一面,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避开矛盾,在平静中求得解脱的情绪。《行路难》则是一首感情十分强烈的诗歌,作者在诗中借乐府旧题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不平。作者生活的时代正值盛唐时代,社会安定,读书人多抱有为国效力、积极进取的心情。面对“金樽清酒”,李白由于心情郁闷,“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无心饮酒,也饮不下酒。他多么希望能“渡黄河”“登太行”,直至到“日边”呀,然而现实却是“多歧路”“行路难”,诗人找不到出路,壮志难酬、愤愤不平之气溢于言表。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并不气馁,他那种积极入世的强烈要求,再次使他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乐观高昂的调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2、心远、悠然
33、景色:傍晚,山上的气象越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暮色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
哲理:归还自然(或返璞归真)&
七、《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
1、表现作者对理想执着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
2、诗中借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自己理想和信念的诗句是:&&&
3、诗中表现作者远大志向,积极进取精神的名句是:&&&&&
4、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抱负远大、执着自信、勇往直前的诗句是:&
5、诗中用典故表达“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6、诗中诗人展望未来,信心倍增的句子是:&&&&&&&&&&&&
7、诗中表现诗人从苦闷中挣脱出来,充满自信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
8、诗中展示作者自信豪放、坚定执着个性的的诗句是:&&&&
&&&&&&&&&&&。
9、诗中用宗悫(qu&)这一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自己理想和信念的诗句是&&
&&&&&&&&&&,
&&&&&&&&&&&&&&.
10、我们即将跨入新的学习阶段,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具有挂起风帆、直渡大海的精神,让我们用诗中&&&&&
&&&&&&&&&&&&&&&&&&&&,
&&&&&&&&两句共勉。
11、面对金融风暴,只要我们敢于直面危机,具有诗中&&&&&&&&&&
&&&&&&&,&&&&&&&
&&&&&&的信心,就一定能度过难关。
诗中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
。表现出诗人&&&&
1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引用了姜尚、伊尹两人的故事,这样写的作用是&&&&&&&&&&&&&&&&&&&&&&&&&
14、诗的前四句写了诗人
&&&&&&&&&&&&的情绪。诗中表现表现诗人坚信自己总会有大展宏图的一天的句子是:&&&&&&&&&&
&&&&&&&&。
15、诗中以连续动作写出作者内心苦闷与感情变化的诗句是:&&
16、诗中化用前人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且反映作者内心极度郁闷和感情激荡起伏的句子是:&&&&&&&&&&&&&
&,&&&&&&&&
17、李白是唐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这一特点?&&&&&&&&&&&&&&&&&&&
&&&&&&&&&&&&&&&&&&&&&&&&&&&&&&
18、有一位同学在好友的毕业留言上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请结合这首诗谈一谈。
&&&&&&&&&&&&&&&&&&&&&&&&&&&&&&&&&&&&&&&&&&&&&&&&&&&&&&&&
19、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与失败,如同诗中所说:&&&&&&&&&&&&&&&&
&,&&&&&&&&&&&&&&&&&&&&
20、诗人在诗中写山川的险阻以此来比喻世路艰难的诗句是:&&&&&&&&&&&&&&&
&&&&&&&&&&&&&&&&&&&。
21、“冰塞川”“雪满山”象征
&&&&&&&&&&&&&&&&&&&&&&&&&&&&&&&&&&
22、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馐”而不能食?
&&&&&&&&&&&&&&&&&&&&&&&&&&&&&&&&&&&&&&&&&&&&&&&&&&&&&&&&&
2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
24、本诗如何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
&&&&&&&&&&&&&&&&&&&&&&&&&&&&&&&&&&&&&&&&&&&&&&&&&&&&&&&&
25、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
&&&&&&&&&&&&&&&&&&&&&&&&&&&&&&&&&&&&&&&&&&&&&&&&&&&&&&&
26、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27、诗中“欲渡黄河”、“ 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
28、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29、诗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显然不同于其他诗句,请分析其独特之处及其表达效果。&&&&&&&&&&&&&&&&&&&&&&&&&
30、“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31、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2、赵朴初先生为“冰心馆”题词借用诗中名句,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
&&&&&&&&&&&&&。
33、诗中表现诗人不凡抱负的诗句是:“&&&&&&&&&&&
34、诗中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相似的两句是:&&&&&&&&&&&&&&&&&&&
,&&&&&&&&&&&&&&&&&&
35、诗中表现诗人内心痛苦与忧愤的诗句是:&&&
&&&&&&&&,&&&&&
36、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慨万端,感情一波三折,既有
&&&&&&&&&&&
&&&&&&&&&&&&&,还有
&&&&&&&&&&&&&&&。回复跌宕,让人感叹,
37、请从语言表达和情感两方面,对“抽到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作简单品赏。&&&&&&&&&&&&&&
&&&&&&&&&&&&&&&&&&&&&&&&&&&&
38、有评论说“明朝散发弄扁舟”中的“散”和“弄”两个动词用得精妙,请你大胆发表见解,说出你的认识。
&&&&&&&&&&&&&&&&&&&&&&&&&&&&&&&&&&&&&&&&&&&&&&&&&&&&&&
39、“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一句诗表达了诗人乐观自信的豪情,请你从学过的诗词中找出两句,抒写自己的豪迈之情。
&&&&&&&&&&&&&&&&&&&&&&&&&&&&&&&&&&&&&&&&&&&&&&&&&&&&&&&&&&&&&&&&&&
※& 参考答案
1~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2、直挂云帆济沧海。&&&&&
自信(或:积极;豁达;乐观)
13、表现自己坚信会被重用的信心。
14、牢骚(愤慨)与不平&&&&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5~16、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7、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8、“长风”句表现了诗人踏平险阻,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精神,同学们用它作为赠言,是希望友人对自身的能力坚信不疑,对人生前途充满希望。&&&&&&&&&&
19~20、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1、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22、奸佞闭塞贤路(奸人当道)使诗人忧郁和悲愤,因而酒不能喝,馐不能食。
23、突出表现了诗人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24、巧用历史故事,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跳跃式的结构。
25、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6、世道险阻
27、不是写实。&&
此处“冰塞川”、“
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28、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意思是: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到能达理想的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突出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乐观的精神、豪迈的气概。
29、句子简短有力,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尾句是疑问句,写出了诗人面临的巨大困难;遭遇坎坷凸现了他苦闷、彷徨、茫然的心理。
30、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
&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31、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
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32、中间小谢又清发。&&&&
&33、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34~3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36、梦想不能实现的愁苦&&&
重新振作的乐观&&&&&
隐逸遁世的情怀
37、此句诗作者借水砍不断,浇愁更愁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自己的愁思不绝,叠字(愁)的运用更强调了自己的忧愁难以排遣。
38、“散”写出了李白不羁的性格,他渴望无拘无束的自在生活,“弄”显示出了闲适和悠然。两个字表现出了李白遁世思想,淡泊心态。
39、示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身处逆境还关心社会,表现博大的胸襟诗句是:&&&&&&&
2、清代郑板桥有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该诗中也有表达类似情怀的句子是:&&&&&&
&&&&&&&&&,&&&&&&&&&&&&
3、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绘?&&&&&&&&&&&&&&&&&&&&&&&&&&&&&&&&&&&&&&&&&&&&&&&&&
4、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
5、诗句“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在诗里有两种作用:一是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具体&&&&&&&&&
并渲染出特定的&&&&&&&&&&&&
的氛围;二是烘托出诗人&&&&&&
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
&的伟大胸襟蓄势。
6、诗中最能体现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
7、诗中抒发诗人当时政治思想的句子是:&&&&&&&&&&&&
,&&&&&&&&
8、 试分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怒”字
&&&&&&&&&&&&&&&&&&&&&&&&&&&&&&&&&&&&&&&&&&&&&&&&&&&&&&&
9、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一个接一个动态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试在诗中找出描写风卷茅屋的动词,并挑选其中一个加以分析。&&&&&&&&&&&&&&&&&&&&&&&&&&&&&&&
10、结合全诗,谈谈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理解。&&&&&&&&&&&&&&&&&&&&&&&&&&&&&&&&&&
11、透过本诗,我们脑海里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手拄拐杖,仰天长叹:“呜呼!&&&&&&&&&&&&&
,&&&&&&&&&&
12、本诗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歌调奔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
&&&&&&&&&&&&&&&&&&&&&
13、读第1段,你能感受到诗人此时有着怎样的心情?哪些动词写出了秋风的威猛?&&&&&&&&&&&&&&&
&&&&&&&&&&&&&&&&&&&&&&&&&&&&&&&
14、本诗中有描写、叙事、抒情的诗句,各找一个例子。
&&&&&&&&&&&&&&&&&&&&&&&&&&&&&&&&&&&&&&&&&&&&&&&&&&&&&
15、诗中表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强烈渴望的句子是:&&&&&&&&
16、“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包含了什么历史事件?你学过杜甫的哪首诗也与这一历史背景有关?写出诗名。
&&&&&&&&&&&&&&&&&&&&&&,&&&&&&&&&&&&&&&&&&
诗歌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思想,请用现代观念,结合本诗评价杜甫的思想。&&&&&&&&&&&&&&
&&&&&&&&&&&&&&&&&&&&&&
18、结合诗歌的内容谈谈这首诗为什么千百年来一直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 参考答案
1~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肆虐。“飞”“渡”“洒”“飘转”等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这样的描绘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境遇之惨蓄势。
4、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5、恶劣天气&&&
暗淡愁惨&&&
暗淡愁苦&& 博大宽广
6~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8、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9、“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示例:“卷”字突出了风力之大。
10、诗人从当时个人的苦难遭遇想到天下广大寒士正和他处于同样的命运之中,因此他大声疾呼,希望普天下的寒士都能得到一个不为风雨所动的庇护所,安居乐业。这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对当时现实不满。
1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2、相同:都不拘泥于固定格式,篇无定句,形式灵活,诗句长短随表达内容而定,句式和用韵比较自由,均以写气候景物开篇,写法上都将景物描写与叙事结合,抒发诗人独特的情怀。&&&&
不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七言为主,间以九言和二字句,句式错杂,以叙事为主,故事性强,抒发的感情强烈而深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句式整齐,都是七字句,叙事点到为止,注重情景结合,抒情典雅而含蓄。
13、茅屋遭受侵袭时的无奈、焦灼、怨愤&&&&
“怒号”写出秋风的声势;“卷”写出秋风的的气势;“洒”写出茅飞散的面积之广;“挂罥”“飘转”写出茅飞之高之远。
14、描写: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叙事: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抒情: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16、安史之乱&&&&& 《石壕吏》
17、示例:杜甫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他虽遭不幸,但还忧国忧民为民呼喊,即使自己被冻死也心甘情愿;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要努力学习,将来更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8、如诗歌的最后一节,诗人身居漏雨的茅草屋却愿天下寒士都有高大房屋住而喜笑颜开,哪怕个人房屋独破受冻致死也值得。强烈地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致死不悔的决心。这一节把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杜甫这种炽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这是一首七言诗,诗歌的前十句重在&&&&&
,后八句则主要写&&&
2、诗中写出边塞风狂雪早点句子是&&&&&&&&&&&
,&&&&&&&&&
3、诗中写边塞苦寒生活,侧面衬托大雪寒威达句子是&&&&&
4、从视角角度来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得诗句是&&&&&&&&
5、诗中写军营中将士苦寒生活的句子是&&&&&&&&&&&
6、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诗人在诗中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的诗句是&&&&&&&&&&&&&
,&&&&&&&&&&
;杜甫在《春望》中运用夸张,表达了对家人强烈思念的诗句是&&&&&&&&&&&
,&&&&&&&&&&&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运用拟人,使落花有情表现了他无私奉献的诗句是&&&&&&&&&&
&&&&&&&&&。
7、诗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8、表现目送友人远去的两句是:&&&
&&&&&&   
, &&&   
9、诗中诗人将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
,&&&&&&&&&&&&&&&&
10、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11、说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
12、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诗。
&&&&&&&&&&&&&&&&&&&&&&&&&&&&&&&&&&&&&&&&&&&&&&&&&&&&&&&&&13、岑参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塞北之雪。谢太傅之“兄女”则曰“白雪纷纷”若“&&&&&&&&&&
”。(《咏雪》)
14、诗人以春花喻冬雪,构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其名句是:
&&&&&&&&&&&&&&&&
,&&&&&&&&&&&&&&
15、冬日清晨,凭栏而立,看雪落枝头,婀娜多姿,你禁不住会轻轻吟诵诗人有所感慨的名句:&&&&&&&&&&&&&&&&
,&&&&&&&&&&&&&&
16、诗中与东晋才女谢道蕴以柳絮喻雪,给人春天般的温暖,被誉为千古名句的“未若柳絮因凤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17、古人写雪,手法不一。诗中&&&&&&&&&&&&&&&&
句和刘义庆《世
说新语·咏雪》中的&&&&&&&&&&&&&&&&
句,比喻精妙;而张岱《湖
心亭看雪》中的&&&&&&&&&&&&&&&
句,则用白描,同样形神兼备。
1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
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很多相似之处,请简要说明。
&&&&&&&&&&&&&&&&&&&&&&&&&&&&&&&&&&&&&&&&&&&&&&&&&&&&&&&&
19、当你读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诗句时,脑海中显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写出来。
&&&&&&&&&&&&&&&&&&&&&&&&&&&&&&&&&&&&&&&&&&&&&&&&&&&&&&&&&
20、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句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
&&&&&&&&&&&&&&&&&&&&&&&&&&&&&&&&&&&&&&&&&&&&&
2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2、请找出本诗的“诗眼”:&&&&&&&&&
(限二字)
诗人东方虬在《春雪》中有诗句“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以花喻雪,本诗中诗句“&&&&&&&&&&&&&&
,&&&&&&&&&&&&&&&&
。”与其匠心略同。后人称东方虬的诗句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句三分。请具体分析此诗句的妙处。&&&&&&&&&&&&&&&&&&&&&&&&&&&
24、杜甫说“岑参兄弟皆好奇”读此诗处处不要忽略一个“奇”字,试举例说说此诗是怎样表现这个“奇”字的?
&&&&&&&&&&&&&&&&&&&&&&&&&&&&&&&&&&&&&&&&&&&&&&&&&&&&&&&&&&
25、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表现依依不舍惜别之情的句子,如诗中&&&&&&&
,&&&&&&&&&
。李白《送友人》诗中&
&&&&&&&&&&,&&&&&&
※& 参考答案
1、咏雪&&&
送别&&&&&&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3、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4、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10、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1、雪花给树木披上银状,仿佛突然刮起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
12示例;诗人发挥神奇的想像,将北风看作春风,将雪花比作梨花。比喻何等新奇,格调多么豪迈!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这个句子既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的开阔胸襟。
13、柳絮因风起&&&&
14~1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7、千树万树梨花开&&&
未若柳絮因凤起(撒盐空中差可拟)惟长堤一痕
18、表达的感情相似:都表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表达感情的方式相似:都借助凝望友人远去的背影表达感情。
19、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背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得印迹。
20、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写法上: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21、展示了边地冰天雪地、阴云密布的景象,由咏雪过渡到送别并烘托饯别的悲凉氛围。(或抒发了作者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惆怅。
&&&&&&&&22、愁云&&
2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品析:①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展现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②意境壮美,颇富有浪漫色彩,“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
③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乎让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联想、造境俱称奇绝。
24、①春景冬比,诗人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乎让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联想、造境俱称奇绝。&
②人不以寒苦反而津津乐道,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③瑰奇壮丽的边塞雪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画出瑰奇壮丽的边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④奇景:通过被大雪冻住的旗帜的细节描写,生动而反常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调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2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十一、《己亥杂诗》
1、运用比喻、融入议论、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2、诗中代落花立言,倾吐心曲,表现作者崇高的献身精神的诗句是:
&&&&&&&&&&&&&&&&&&
,&&&&&&&&&&&&&&&&
3、老一辈常用来自喻为落花,仍有甘愿牺牲自己,关心青年人成长,培植新生力量的高贵品质,正如诗中所说的:“&&&&&&&&
4、诗中借花抒怀的两句诗是:&&&&&&&&&&&&
,&&&&&&&&&&&&&&&
5、诗中将浩荡的离愁升华为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不惜献身的诗句是:
&&&&&&&&&&&&&&&&&&&&&
,&&&&&&&&&&&&&&&&&
6、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
7、诗中以物抒情,表现诗人虽然辞官仍思为国效力的诗句是:
&&&&&&&&&&&&&&&
&,&&&&&&&&&&&&&&
8、这首诗写了诗人哪三种心境?&&&&&&&&&&&&&&&&&&&&&&&&&&&&
9、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的“吟鞭”指&&&&&&&&&&&&&&&&
10、“落红不是无情物”中,作者以&&&&&&
比喻&&&&&&
。“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想继续为&&&&&&&&&
效力的思想感情。
11、从表达方式,诗的前两句&&&&&
&&&&&&&&&、&&&
&&&&&&&&&&,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慨;后两句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你认为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13、诗的前两句是如何写离愁的?&&&&&&&&&&&&&&&&&&&&&&&
14、请对诗的后两句作赏析。&&&&&&&&&&&
&&&&&&&&&&&&&&&&&&&
15、诗歌后两句历来被人称颂,请你从表现手法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赏析。&&&
&&&&&&&&&&&&&&&&&&&&&&&&&&&&&&&&&&&&&&&&&&&&&&&&
16在诗句““浩荡离愁白日斜”中,诗人用“白日斜”烘托了&&&&&&&&
※& 参考答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①离别心境。 ②回归的愉快。
③积极人生态度
9、鸣鞭、挥鞭&&&&&&&&&&&
10、落花&&
自己&& 为国(或民族)
11、抒情、叙事;议论&&&&
12、诗人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13、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14、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落花写成有感情的,说是落花即使化作了春泥还要护花,用以比喻诗人虽辞官离京,仍要像落花变春泥再护花一样,对社会,对国家还要竭尽全力。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炽热的爱国热情。
15、诗句运用象征手法,“落红”喻自己的年迈和仕途的失意,“护花”是指自己甘愿以老朽之体为国家培养人才而奉献。
16、心中的失落和悲凉。
育星教育网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赞美女人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