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故事 菜园主要写了几件事

沈从文小说《菜园》的文本分析
&小说《菜园》是沈从文1930年写的一片短篇小说,情节一如他的诸多小说一般清浅,而风格仍然是充溢着那种写意似的抒情韵致。但是从这篇小说里,我们却可以窥出清浅的沈从文的文字中深远的思考,这种思考和当时世界有关,却有着某种似的美学意味,窃以为是耐人寻味的。
小说讲了一个沉婉而带着凄美的故事:一个衰败但是依靠自食其力仍然过着宽绰日子的旗人家庭。母亲和儿子相依为命,娘儿俩雇工种了菜蔬,养活全家,过着安恬而舒适的日子。平静被儿子的强烈求知欲打破,他外出上学,告诉了母亲很多新的知识,还带了一个儿媳,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不幸的,儿子和儿媳都是共产党员,被官府枪决了。母亲在儿子去世后的三年,最终也放弃了这世界,去了。
这篇小说中让我想起了中学时候的课文《夜》,我对其中“17,18”这两个数字可以说是影像深刻,但是作为一篇与《菜园》共享着诸多共同元素,尤其是后辈的死亡和革命者这两个元素的文字,我们却无法读出相近的内在意味。叶圣陶和沈从文显然从各自的创作理路和人生境遇作了不同的演绎,《夜》这片文字我不想多做解说,只是做一个引子,而着重想谈一下《菜园》是怎样处理这些实指因素的。
我们可以看到,沈从文仍然把这个故事的发生烙刻在自己独特的叙述经验之中,把自己惯用的某种隐在冲突架入了这个小说,这一冲突便是“自然”和“文明”的冲突,沈把这种带着浓厚个人境遇性的冲突贯穿他的多部作品,从而建构了现代文学研究者所谓的“湘西世界”,在这篇小说中,这仍然是沈从文无法释怀的“背景音乐”,但是这一回“文明”的象征是所谓“北京”,而“玉家菜园”则成为了“自然”的象征。我们可以看到玉家母子的“旗人”身份在这种对峙下自然具有“隐语”的味道,作者写道:“辛亥革命以前,进城来候补的玉大爷,单名讳深。当年来这小城时带了家眷,也带了白菜种籽。……各处地方都有流落的旗人,贫穷窘迫,无以为生,玉家却在无意中的白菜救了一家人的灾难。”
这其中,玉家的困窘来源于他们的“旗人”身份,而籍以得救的来是长与自然的白菜,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这种设计隐隐含着某种“隐喻”的意味,显示出了沈从文在无心编排故事情节的时候,仍然不自觉的融会了自己以自然来拯救“文明病”的小小寄寓。而命运却是如此的捉弄人,玉家最后的败亡仍然和“北京”有关,北京给他带来了知识,机遇和革命,最终却是死亡,象征着繁华和知识文明的北京最终成为家庭完结的宿命根源,这样的结束又和开头形成了一个巧妙的循环,这种“循环结构”所揭示的某种宿命性和他最后造成的悲剧结果,隐含着沈从文赞美和批判的惯常主旨。
但是,结构上的某种寄予往往并不等同作者完全的情感的呈现,作者的情思往往并不是单项的追踪结构的总趋势,而是借助具体的修辞,衍发出更多的意义来。沈从文在这一篇小说中就用这种方法体现了多种的情感向度,使得单向的冲突往往引向了更为复杂的思索。这里面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玉家老夫人和玉少爷的刻画,作者的辞采多引向了这两个小说的主要人物,有一段他们的对话是值得玩味的:
“动风时,晚风中混有素馨花和茉莉花香。菜园中原有不少花木的。在微风中掠鬓,……,便笑着问那个男子,是不是能在这样情境中,想出两句好诗。
‘这景象,古今相同。对它得到一种彻悟,一种启示,应当写出几句好诗的。’
‘这话好像古人说过的,记不起这个人。’
‘我也这样想。是谢灵运,是王维,不能记得,我真上了年纪了。’
‘母亲,你做七绝一首,我和。’
‘那么,想想吧。’”
最后,母子的讨论在两人都不愿意作诗来破坏这“得意忘言”的境界而收场。这是一段贴切而雅致的对白,而这样的对白竟熨贴的坐落在一个农家的菜园里,显然,沈文是以一种理想化的方法来写这两个主人公的,他们内在于这个赋予他们生计的菜园之中而观照着其涌出的生机。采取的却是一种艺术化的视角。对这种风雅,沈从文作为一个艺术家,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激赏的。他随即边说了这样的话:“一切不造作处,较之斗方诗人在瓜棚下坐一点钟便拟赋五言八韵田家乐,偶一出城就赞赏独木桥美不可言,虚伪真实,想去真不可以道里记。”但是,似乎这对母子终究没有注意到,这一层真实,仍然裹挟有一些知识的自矜,导致了菜园的乌托邦似的美的不牢固。这种不牢固的表现之一就是周围的人们的敬而远之,“虽在当地的不到人亲近,却依然很受当地人尊敬。”
虽然同是卖菜人,去因为某种文化上的自矜最终和下层得不到亲近,而上层的身份早已成为往事。这不啻是一种悲哀。母亲有着常年的阅历,当儿子仍然在追求知识和更大的世界时,经历过家族衰变的母亲出来劝阻:“我们家人读什么书?世界天天变,我真怕。”
,“要去,三年五年也可以。……作人要什么书本知识,向我们这些人,知识多了,也是灾难。”
但是,儿子的想法却是不可遏抑的,他有着对父亲荣光的回忆和求新知的渴望,最终还是去了北京。
他带回了两样东西,“革命”和“媳妇”,仍然没变的是风雅,媳妇更是“美丽的不适宜作媳妇”,当玉家老夫人还做抱孙子的梦时,儿子和媳妇便被枪杀了,“革命”是隐含的字眼,沈从文把“他”隐去了,最后写到老妇人的死,也是淡淡的几笔,虽然是万念俱灰,却仍然是很泰然。仿佛轻轻抹去一般,这个玉家最终遁灭了,而菜园变成了哀伤的菊花园,作者显然没有“出离了愤怒”,也没有是些哀恸,暗含控诉,如《夜》,沈从文有自己的体味,他把玉老太太劝阻儿子的话真的变成了一句谶语。伴着这一终成谶的事实的,是媳妇喜欢的菊花,“秋天来时,菊花又开了一遍。”
小说情感基调的逆转正是作者引入“菊花”意象开始的。“菊花”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有着多重意味的意象,《离骚》中有“朝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句子,陶渊明据此化用成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屈平的耿直高洁,便被一股隐逸气冲淡了,黄巢的《咏菊》却让黄色的菊花多了一种暴烈和昂扬的气势。这种含混的意义嵌入小说文本之后,最终导致了呈现的情感的多维化。在玉家老夫人的眼里,“菊花”象征着某种隐逸和安恬,能使她“做起了无害于事儿极其合理的祖母的梦”
但是,从儿子和媳妇的身份和命运,“菊花”所有的刚毅的一面,最后的结果的悲剧性又使菊花染上了某种悲悼的色彩,也颇为契合“菊花”作为傲霜的秋花骨子里的那种被举行。显然作者的情感在这里具有了复杂的徼向性,而这种徼向性是同构于前面沈从文对于“知识”在决定玉家命运的作用的含混性的。如果没有在知性基础上的“艺术”的观照,母子俩就无法升华那种贫瘠而困苦的卖菜人生,从而无法真正的欣悦眼前的农村世界,与其融为一体。但当他们重新返回知识的中心的象征“北京”时,“白菜”也转化为“秋菊”,到达了“美丽”的顶峰,最终却造成了这个菜园的毁灭。
当此之时,我么可以感受到沈从文情感的幽微之中暗含着复杂和矛盾,这种复杂矛盾丰满了小说的意境,也深化了小说中“文明”和“自然”的冲突,玉家菜园这一个理想的“菜园”的消灭最终原因便是作者塑造的玉家母子在这一冲突下不可调和的矛盾特质。
这种特之最集中的表现在上文之中:对于象征“文明”的知识的复杂纠葛,“知识”一方面成为“诱惑”,无论在对于自然的审美事观照,对于往昔父辈荣耀的陶醉,抑或是对于认识文明、变革的渴望。另一方面,“知识”又如玉老夫人所说的是一种灾难,而这种“灾难”最终落实到了一家人的头上。沈从文拓展了这一矛盾的特质,写到了“白菜”和“菊花”这组隐含的喻象,白菜切乎实用的长于土地,它的美力的生发来源于切实的丰收的喜悦,而“菊花”在惊人的孤傲和璇美之中却丧失了他对土地下人们的馈赠,它的作用在于彰显一种疏离的美感,而它的傲霜和落落寡合最终预示凋落的不幸,作者的感情指向在这两种质物质上是含混的,这正说明,作者对于“知识”以及其所代表的“文明”的感情是复杂的。这“菜园”的兴衰体现了沈从文对所处的当下境遇的思考。
这里要提及一位并不是很有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家吕西安"戈德曼的论点。他认为文艺的发生似乎和文本的内在形式有着社会学意义上的“同构”关系。他以这个问题分析了法国古典戏剧和社会上层阶层关系形式上的相同性,我们借此来分析沈从文的这篇小说,似乎发现了很多恰切的东西。我尤其想借以深化的是,沈从文这篇小说发源自沈从文对外在生活的内在经验,而把作者的人格和他所处的社会境遇投射到小说文本,这在沈的作品之中这是一种典型的写法,而文中玉家的两位主人公正是沈从文某种“自况”。沈从文对于“知识”在“文明”和“自然”之间的尴尬地位,应该有着深切的体认,对于超脱了文明功利的自然之性,他是不遗余力的加以歌颂,书写而近乎神性化,他那句“建造希腊小庙,供奉人性”的话,似乎已经成为了他一生的定格,但是在这篇小说中,沈从文却表现了对于描绘人性的媒介:知识的怀疑和戒俱。一方面,他赞誉文中对对自然审美式的观照;另一方面,对这种观照超越了土地,由“白菜”上升为“菊花”而成为纯粹审美的时候,他又让所有的人毁灭了,而“菊花”的凋谢,玉家少爷的死去的原因就是对知识的知觉和追逐。这显然和沈从文独特的阶层境遇和独特的社会环境有关,在30年代的文学环境和思想环境中,沈从文是落寞的,因为那是一个文学和立场有关的时代。其实文中一些文字已经提到了触发沈的这种思考的原因,文中提到革命,变化和27年的一系列事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时刻都在高扬着理想的实利论,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为政立言”的干预的阴魂从来没有散去,只是抹上了一层“民主”或是“左翼”的面皮。而沈从文在内心之中却看得更远,他的目光却看到了这种“先进”、“民主”、“文明”之下的阴暗,这些东西最终不是来自他所熟悉的土地,这一中国大多数民众赖以生息的力量;而且更是与那么贴近土地的他的实际生命体验相违背的,而沈从文却无法离开他所存在的“启蒙时代”,他仍然需要文字去表达,去审美,去思索,去用他那点执拗的湘西人的倔强去绘塑一个“纯美的境界”来对这个文明的世界的病态提出质疑,所以他又离不开这个给予他写作机会的“文明世界”这种内在的悖论使得沈从文感到双重的疏离,乃至对个他写作权利的“知识”都感到了怀疑,沈从文这种质疑是很打动人的,而且是用最诗意的笔调写出来的。但是,他却重新从另一个角度剖析了所有的元素,而且直接导向了对“文明”和“知识”的质疑,而这种质疑里显然也包含了他所崇奉的“人性”和并不反对而且成为趋势的“革命”,在当时来讲似乎并不是什么很为切时的思想,可是现在看来,确实是重构了某类知识者的境遇,他们被排斥而且从内心中拒斥了各种浮躁的而且文明的“符号霸权”,以自己独特的经验在书写触及人心根本的东西。他们这样做内心必然是痛苦的,当他们希望刻写出“自然”时,在文明中获得的“审美意识”最终使本然远离了他们,但是另一层意义上,他们又本能的拒斥“革命”、“文明”、“知识”这类纯灵的“启蒙”产物,这种文化上扎根于本身的经验而有着某种超越向度的知识人,在这个时候往往陷入深深的悲观之中,这篇小说中“菜园”的悲剧,往往是一类知识人的悲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析沈从文的《菜园》写作意境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沈从文《菜园》与他其他小说的写作风格有些不一样,小说写的是悲剧故事,但整个作品却用抒情的笔调来大肆渲染美的景色和美好人性,使得小说更加加剧了悲剧感,从而达到文本的立体效果。 中国论文网 /5/view-2025301.htm  关键词:沈从文 意境悲剧故事   作者简介:王海燕,女,1972年生,江苏警官学院管理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18-0034-01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一贯淡化情节,营造美的意境,小说《菜园》也不例外。《菜园》说的是几个有涵养、守住美好道德的小人物,在时代的腥风血雨里,走上不归路的故事。小说中的“儿子”和漂亮的“儿媳”因为政治变故被无情地杀戮,三年后悲恸的母亲也自缢身亡。文本中没有满纸的血和泪,却充满美的意境和美的人性,其中透着一缕淡淡的哀愁,让小说读来如一首抒情诗回味无穷,余音袅袅。   中国的古代文学传统讲究诗歌的“意境”,即艺术创作所追求的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在现代小说里,意境同样可以作为重要构成元素,用来渲染人物、增强艺术感染力。中国一些现代作家都自觉地将诗歌写作的这一技巧运用到小说创作中去,比如废名、沈从文等现代作家。   《菜园》也是沈从文的一篇较为特别的作品。这位自诩只想建造“人性的希腊小庙”的“乡下人”,从小看惯了故乡土著军阀和土匪的残忍的杀戮,而故土湘西的风土人情在其笔下是那么温馨、可人。20年代末30年代初,寓居于北京的沈从文在艰辛的生活里挣扎,湘西成了他精神的寄托。《菜园》一开始,作者对人物的家世故作轻松地娓娓道来,接着无限深情地描绘这菜园优美的田园风光,诗的韵味慢慢铺展开来,菜园的景致仿佛是世外桃源一般:“两人常常沉默着半天不说话,听柳上晚蝉拖长了声音飞去,或者听溪水声音。溪水绕菜园折向东去,水清见底,常有小虾、小鱼,鱼小到除了看玩就无用处。那时节,鱼大致也在休息了。”“动风时,晚风中必混有素馨兰花香和茉莉花香。菜园中原有不少花木的。在微风中掠鬓,向天空柳枝空处数点初现的星,做母亲的想着古人的诗歌,可想不起谁曾写下形容晚天如落霞孤鹜一类好诗句。又总觉得有人写过这样恰如其境的好诗,便笑着问那个男子,是不是能在这样情境中想出两句好诗。”(《菜园》)优美的风景是来自作品人物的视角,这对母子显然有着闲情逸致,孤儿寡母自甘于清寒且自得其乐。菜园不仅可以维持生计,更是他们的精神家园,这无疑也是作者的理想社会模式,“野渡无人舟自横”的佳境,正是文人入世失落后所追求的精神乌托邦。“他(沈从文)主张面对梦幻世界而获得心灵恬静的精神状态,这梦幻世界乃是专门为摆脱变化不定的生存而设计出来的美丽形象的世界。”[1]远在北京的沈从文在批判都市文明的同时,总是用另一支笔抒发他对湘西乡村充满温情的回眸,所以他笔下才会出现《边城》那样感人至深的作品。像《菜园》这样的小说,虽然也一样在文中营造那样的美的、恬静的氛围,可它却在美丽的背后藏着一把刀,而那份美丽就如磨刀石一样,使刀口更锋利。   沈从文用抒情的笔调歌唱远离都市繁华与喧嚣的纯美、妙善、原稚、如梦如幻的湘西世界,并将这些命运孤苦的小儿女置身于一个“牧歌式”的环境中。在翠竹绿水、佳处独静的自然之境,人与人的关系是永远没有阶级压迫、没有险恶丛生,他们都乐于布施、好为人解难,其乐融融。沈从文从不掩饰自己对人性真善美的讴歌和追求:“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2]   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人物多具有人性的纯美。就故事情节看,《菜园》是写革命者被残杀的悲剧,可作者写法自然与同时期的书写革命的小说不同,小说却无意着墨于塑造高大的革命英雄形象,而着重渲染人物的道家的“无为”、与世无争的思想,对于“儿子”的思想转变,作者也归于“外出读书”这样的环境影响,比如小说开始写那对母子,他们谦和、善良,母亲具有“林下风度”,即使对下人也很有爱心。儿子对母亲孝敬,性格温和,“他自己对人诚实,他所要求于人的也是诚实。他把诚实这一件事看做人生美德,这种品性同趣味却全出之于母亲的陶冶。” 连带回来的儿媳也是“除了像是过分美丽不适宜于做媳妇,住到这小城市值得忧心以外,简直没有疵点可寻。”在儿子去北京读书之前,他们生活得平静而祥和,如果没有后来的变故,他们也许就幸福、满足地生活一辈子。但是天不遂人愿,“儿子”在北京的几年读书,给这个家庭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由此可见,沈从文认为美丽人性是应该远离政治和文明以及世俗的纷争,否则就会悲惨地凋零。   沈从文的《菜园》情节有一个路径,先把具有美好品德的人物置身于宁静淡远的环境之中,接着让这种美到极致的人物走向毁灭,走向死亡,美因此被遗弃、被摧残。悲剧的结局是读者始料不及的,但这样看似不经意的处理,却让悲剧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从情节安排上来看,两篇小说都分为前后两部分,我们用简洁的、情感色彩迥异的词语来概括前后的不同:菜园风光、温和且善良的母子、“对酒”、“听蝉”、“吟诗”―“革命党”、“杀戮”、“菊花园”。前后强烈的对比,前者是美的代名词,自然美、人物外貌美和精神美,后者却是美的毁灭和人生的灾难,前者表现得越极致,后者也越惨烈,而这一切都在不言中表现,这便是这两篇小说高明的地方。一些细节也同样看出作者的处心积虑,比如《菜园》的母子姓“玉”,玉是纯洁的美好的象征,象征这对母子的高洁、风雅的品性。   沈从文用抒情的笔调,平静的口吻,而不是用眼泪和控诉来书写,将这种不易被人察觉的悲剧性用自然之美、人情美来点缀和渲染,书写“美中之悲”和“悲中之美”。他用温馨的笔调来写悲剧,而这种悲剧性也被作家用温情和诗情包裹,等到最后才让读者看到那一点惨烈,而这样的结局与全篇的格调形成强烈的对比。   沈从文在对美的歌颂和追求的同时,并没有完全脱离现实社会去建造空中楼阁,而是用他们充满哀伤的笔触来表现人的精神美被扼杀、被摧残的痛心。这与当时的中国社会状况是有关系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国内军阀混战,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国难当头,蒋介石国民政府腐败无能,老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的动荡混乱,使知识分子不可能完全沉醉在象牙塔里编织梦想。两位作家的这两部作品以特别的写作方式,表现他们内心无望的悲哀,以对美的毁灭的深深痛惜来为那黑暗的时代歌唱挽歌,他们内心的痛楚也体现他们作为作家应有的良知,体现他们的社会忧患意识和对人类的悲悯情怀,沈从文文体带有一种抒情性,这与他的叙事态度和文化情致相联结而存在的,在叙述中融入诗性的追求,在写实中弥漫着浪漫的气息是京派小说文体的突出特征。而与同样以深刻揭露社会现实为己任的左翼文学不同的是,他们更注重形式的审美意识形态,这种唯美的形式里包裹的苦涩,以及其间渗透的淡淡哀愁,只能让人读之潸然泪下,掬一捧同情的泪水。沈从文坚持把他的矛头指向现代工业文明,但他的希腊小庙企图搬到湘西也许正是他的一厢情愿,这一点他后来也意识到了。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从白菜和菊花意象看沈从文《菜园》的思想意蕴--《文学教育(上)》2015年03期
从白菜和菊花意象看沈从文《菜园》的思想意蕴
【摘要】:沈从文的短篇小说《菜园》属于另类的革命题材小说。虽然它不像《边城》那样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在现实的语境下学人圈子里解读不断。本文欲从文中的"白菜"和"菊花"的意象分析入手探讨《菜园》的思想意蕴,即作者的写作立场和革命态度。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I207.42【正文快照】:
《菜》创作于1929年夏,发表在当年的《小说月报》二十卷十号,1936年11月收入短篇小说集《新与旧》,是沈从文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美国汉学家金介甫在《沈从文传》的第六章《城里人:面对青春与死亡》里这样写到:“他的小说作品也有一些对政府持尖锐异议的地方,沈从文不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郑英杰;[J];船山学刊;2000年04期
刘丽宁;[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张运卉;[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王润华;[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杨瑞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姚艳玉;[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曹 流;[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王芬;[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邢建勇;[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罗昌智;[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凌宇;;[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李斌;;[A];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文集——郭沫若与文化中国[C];2013年
程致中;;[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遆存磊;[N];文学报;2014年
;[N];文艺报;2002年
商金林;[N];中华读书报;2010年
孙骁骥;[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湖南吉首大学教授
张建永;[N];光明日报;2013年
对话人:杨扬: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吴世勇: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N];社会科学报;2002年
姚艳玉;[N];文艺报;2002年
许晓庆;[N];山西日报;2006年
冷霜(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余斌(评论家);[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坂本达夫;[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敬玲;[D];厦门大学;2008年
吕丹;[D];浙江大学;2008年
黄平;[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方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刘自然;[D];南京大学;2011年
夏禹;[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佘阳毅;[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黄建烽;[D];华侨大学;2003年
王晓萍;[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汪羽旎;[D];西南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您的位置: &
论沈从文的《菜园》启蒙现代性
摘 要:《菜园》用温婉的笔调书写了一个美的幻灭的悲剧。造成菜园里玉家母子悲剧的原因是社会的动荡以及青年知识分子的革命追求,这是作者对时代的观照。沈从文作品中的现代性追求正是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相互纠缠的结果。菜园/沈从文
菜园. 作者 /沈从文 插画 /Odilon Redon 玉家菜园出白菜,因为种子特别,本地任何种菜人所种的都没有那种大卷心。这原因从姓上可以明白,姓玉原本是旗人,菜种是当年从北京带来的。北京白菜素来著名。辛 亥革命以前,来城候补的是玉太爷,单名讳瑁当年来这小城时带了家眷也带了白菜种籽。大致当时种来也只是为自己吃。谁知太爷一死,不久革命军推翻了清室,清 宗室平时在国内势力一时失尽,顿呈衰败景象。各处地方都有流落的旗人,贫穷窘迫,无以为生,玉家却在无意中得白菜救了一家人的灾难。玉家靠卖菜过日子,从 此玉家菜园在本县成为人人皆知的地方了。主人玉太太,年纪五十岁,年青时节应当是美人,所以到老来还可以从余 剩风姿想见一二。这太太有一个儿子是白脸长身的好少年,年纪二十一,在家中读过书,认字知礼,还有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从文小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