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昭宗是如何朱元璋怎么当上皇帝的的,他并不是前任皇帝(唐僖宗)的儿子,请问唐室是如何选他为皇帝的

唐朝历代皇帝都是谁?_百度知道
唐朝历代皇帝都是谁?
1高祖 李渊(566年~635年),618年—626年在位,共8年。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在玄武门之变后,被迫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做太上皇,他的管理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635年病死,享年69岁,谥号太武皇帝,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葬在献陵。朝代故事:玄武门之变。2太宗 李世民(599年~649年),626年—649年在位,共23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他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617年,李世民随父亲、刘文静起兵反隋,攻入长安,并且灭隋。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病死,享年50岁,谥号为文皇帝,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今中国陕西礼泉县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朝代故事:贞观之治。3高宗 李治(628年~683年),649年—683年在位,共24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贞观五年(631)封晋王,十七年(643)立为太子,二十三年(649)即位。病死,享年55岁,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葬于乾陵。4中宗(为武后所废) 李显(656年~710年),684年在位,(以及705年—710年)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被毒杀,时年44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龙泉山上)。5睿宗(为武后所废) 李旦(662年~716年)684年在位,高宗第九子,(以及710年-712年)唐朝第五位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其父为唐高宗李治,母为武则天,唐中宗是其兄长。享年54岁,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葬于桥陵(今陕西省蒲城县北之丰山)。6武周(690年—705年)7则天顺圣皇后武曌(624年~705年),690年—705年在,位16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取意;日月当空;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国号为周,她是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的母亲。高宗死后,她把持朝政。690年,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洛阳为神都,国号为周,史称南周或武周。705年去世时发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享年81岁,葬于乾陵。8唐朝复辟9中宗(重祚) 李显(见684年)705年—710年,在位5年。705年,武则天去世,唐中宗复位,710年,中宗被毒杀。10少帝(殇帝) 李重茂(694年~?)710年,在位1个月,唐中宗幼子,为韦后所生,前身为温王。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1个月后,韦后被杀,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废掉了李重茂,并将李重茂赶出长安,恢复其温王爵位。后事不详。11睿宗(重祚) 李旦(见684年)(662年—716年),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12玄宗 李隆基(685年~762年),712年—756年在位,共44年。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玄宗在位年间,是唐代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病死,享年67,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葬于泰陵(今陕西省蒲城县东北金粟山)。朝代故事:开元之治、安史之乱。13肃宗 李亨(711年~762年),756年—762年在位,共6年。唐玄宗第三子。病死,享年52岁,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于建陵(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之武将山上)。14代宗 李豫(726年~779年),762年—779年在位,共17年。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病死,享年54岁,谥号:睿文孝武皇帝。葬于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之檀山上)。15德宗 李适Kuò(742年~805年),780年—805年在位,共26年。唐代宗长子,病死,享年64岁,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葬于崇陵(今陕西省泾阳县北嵯峨山)。16顺宗 李诵(761年~806年),805年—806年在位,1年。唐德宗长子。病死,时年45岁,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葬于丰陵(今陕西省富平县东瓮金山)。朝代故事:永贞革新、永贞内禅、八司马事件。17宪宗 李纯(778年~820年),806年—820年在位,共15年。唐顺宗长子,先被封为广平郡王,28岁即位。被宦官杀害,时年43岁,谥号: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葬于景陵(今陕西省蒲城县西北金帜山)。朝代故事:元和中兴。18穆宗 李恒(795年~-824年),821年—824年在位,共4年。原名宥。在位期间荒于朝政,奢侈放纵,措施不当,导致河北三镇再度背叛,直到唐朝灭亡。服长生药而死,时年30岁,谥号:睿圣文惠孝皇帝,葬于光陵。19敬宗 李湛(809~827年),824年—826年在位,共2年。穆宗长子。被杀,时年18,谥号:睿武昭愍孝皇帝,葬于庄陵。20文宗 李昂(809年~840年),826年—840年在位,共14年。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受制于宦官。郁郁病死,时年32岁,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葬于章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之天乳山)。朝代故事:甘露之变。21武宗 李炎(814年~846年),840年—846年在位,共6年。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时年28岁,谥号:至道昭肃孝皇帝,葬于端陵。朝代故事:会昌法难。22宣宗 李忱(810年~859年)847年—859年在位,共13年。初名怡,前身是光王,唐宪宗李纯十三子,唐穆宗李恒的弟弟,唐武宗李炎的叔叔。是唐朝历代皇帝中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因此被后人称之为小太宗。享年50岁,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葬于贞陵(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3懿宗 李漼(833年~873年),859年—873年在位,共14年。李漼初名温,是唐宣宗的长子。病死,时年41岁,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死后葬于简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24僖宗 李儇Xuān(862年~888年),873年—888年在位,共15年。十五岁时被宦官拥立为帝,政事全交给宦官田令孜掌握,自己却玩物丧志。时年27岁,谥号:惠圣恭定孝皇帝。葬于靖陵(今陕西省乾县东北)。朝代故事:黄巢起义。25昭宗 李晔(867年~904年),888年—904年在位,共16年。原名杰,又名敏,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弟。唐昭宗在他即皇帝位以来16年间,一直是藩镇手中的傀儡。904年被藩镇朱温杀,时年38岁,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葬于和陵(今河南省偃师县太平山)。26废帝 李裕(?~905),900年—901年在位昭宗光华元年(898)十一月,发生了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的政变,昭宗被软禁,太子李裕开始监国,同一天宦官假传圣旨,说昭宗已自称太上皇,并令皇太子即位,年号光化。到了天复元年(901)年,宰相崔胤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打败了刘季述,迎昭宗复位,李裕复降德王。后被朱温杀害。27哀帝 李柷(892年~908年),904年—907年在位,共3年。原名祚,唐昭宗第九子,907年被废。908年被朱温毒死,时年17岁,谥号:昭宣光烈哀孝皇帝,葬于温陵温陵(今山东省定陶县)。中国进入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又一次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 ```````````````````````````````````````````````````````````````````````````````````````````````````````````````````````````q亲可以吗额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8条回答
唐中宗 李显(高宗皇帝之子) 唐睿宗 李旦(高宗皇帝之子)
武后 武则天(高宗皇帝的皇后) 唐中宗 李显(高宗皇帝之子)唐睿宗 李旦(高宗皇帝之子)唐玄宗 李隆基(睿宗皇帝之子)唐肃宗 李亨 (玄宗皇帝之子)
唐代宗 李豫(肃宗皇帝之子)唐德宗 李适 (代宗皇帝之子)唐顺宗 李诵(德宗皇帝之子)唐宪宗 李纯 (顺宗皇帝之子)唐穆宗 李恒(宪宗皇帝之子)唐敬宗 李湛(穆宗皇帝之子)唐文宗 李昂(敬宗皇帝之子)唐武宗 李炎(敬宗皇帝之子)唐宣宗 李忱(武宗皇帝之子)唐懿宗 李漼(宣宗皇帝之子)唐僖宗 李儇(懿宗皇帝之子)唐昭宗 李晔(懿宗皇帝之子)唐哀帝 李柷(昭宗皇帝之子)
高祖 李渊(566年~635年),618年—626年在位,共8年。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在玄武门之变后,被迫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做太上皇,他的管理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635年病死,享年69岁,谥号太武皇帝,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葬在献陵。朝代故事:玄武门之变。
太宗 李世民(599年~649年),626年—649年在位,共23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他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617年,李世民随父亲、刘文静起兵反隋,攻入长安,并且灭隋。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病死,享年50岁,谥号为文皇帝,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今中国陕西礼泉县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朝代故事:贞观之治。
唐二十八帝顺序如下:
1.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唐武德元年(高句丽婴阳王二十九年,隋天寿元年,隋皇泰元年,高昌义和五年,618年)至唐武德九年(高句丽荣留王九年,高昌延寿三年,626年)在位;
2.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高祖第二子,唐武德九年(高句丽荣留王九年,高昌延寿三年,626年)至唐贞观二十三年(高句丽宝藏王八年,蒙高祖元年,649年)在位;
3.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太宗第九子,唐贞观二十三年(高句丽宝藏王八年,蒙高祖元年,649年)至唐弘道元年(蒙世宗十年,683年)在位;
4.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高宗第七子,唐弘道元年(蒙世宗十年,683年)至唐嗣圣元年(蒙世宗十一年,684年)在位;
5.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高宗第八子,...
  高祖 李渊(566年~635年),618年—626年在位,共8年。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在玄武门之变后,被迫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做太上皇,他的管理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635年病死,享年69岁,谥号太武皇帝,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葬在献陵。朝代故事:玄武门之变。
  太宗 李世民(599年~649年),626年—649年在位,共23年。唐高祖李渊 第九子。字为善,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他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617年,李世民随父亲、刘文静起兵反隋,攻入长安,并且灭隋。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病死,享年50岁,谥号为文皇帝,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今中国陕西礼泉县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朝代故事:贞观之治...
太宗李世民
中宗(显,又名哲)
武后(武曌)后改国号为周
中宗李(显,又名哲)复唐国号
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
德宗李适(kuo)
穆宗李恒净宗李湛
懿宗李凗(cui)
僖宗李儇(xuan)
( chu是木字旁一个兄)
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武则天立国号为周也是一任皇帝,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之后的就不算怎么有名了,主要就这么多了。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李治 李显 唐玄宗李隆基
武则天不算吗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唐朝历代皇帝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武则天怎么当上皇帝的?武则天当皇帝的神秘预言
  不过,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没有兴大狱,大肆屠戮,但他还是对武姓之人十分的警惕,没有放过一些蛛丝马迹,小规模的稽查和清洗活动从来没有停止。他故作镇定地开始慢慢疏远武则天,武则天也逐渐看到老皇上对于自己很是厌烦,就做了第二手准备,慢慢地勾搭上了当时的太子李治。  当太宗死后,她被迫到感业寺出家,李治想方设法地把武则天放出来。恰在此时,李治的与他的宠妃两个人正斗得火热,于是这个王皇后建议把武则天从感业寺召进宫来帮助自己对付萧淑妃。王皇后劝说李治把武则天引入宫中,于是武则天顺顺利利地入了宫,可是没想到王皇后与萧淑妃两个人最终都被武则天消灭掉。  据史书记载:武则天的长女出生后才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过她的女儿之后,她就亲手把女儿给杀死了,于是李治把王皇后贬为庶人。她为了置王皇后于死地,竟然不惜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杀死以嫁祸给王皇后,可见此人之心狠手辣。  终于在永徽六年(655年),高宗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武则天临朝听政,与高宗并称“二圣”。弘道元年(683年)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武氏为皇,临朝称制后改名曌。嗣圣元年(684年),废中宗为庐陵王,立睿宗李旦,继续临朝称制。  武则天相继架空了两个儿子的统治,但她并不以此为满足,后来她又废掉了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定东都洛阳为神都,史称“武周”,上尊号“圣神皇帝”,自称大周皇帝。“女武代王”的预言终于实现了。分页:2/2页&&
相关专题: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
·····
·····
·····
·····
上官婉儿的出生颇具传奇色彩,据说当初郑氏在怀婉儿的贞元二!‘四年(公元805年),唐德宗驾崩,长期卧病在床三山是荆州古城内三个带山的地名的习惯统称,三山即松孙夫人,乃孙权之妹,名字未载。刘备定荆州时,孙权对史上的蔡京可以算个能臣,其行政手腕和经济改革手段,从生理角度而言,小胳膊拧不过大腿,但套用句广告词:曹操被称之为奸雄而刘备被称之为枭雄,这二人的称谓,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汉唐是两个公认武功强盛的王朝导读:康熙五十七年,陈璸积劳成疾,卒于官,遗疏将火曹氏、夏侯氏都是沛国谯县(安徽省亳州市)的大家族,当南中平定后,解除了后顾之忧,诸葛亮便“治戎讲武”,过去,有不少人都听闻过许世友司令员在少林寺练过功夫如果把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分成前、后两部分,则唐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正是他开创《资治通鉴》:(贞观十七年十一月)敕选良家女以实东宫当谈起三国,人们都知道是魏、蜀、吴三国。但是追根究历史上有一群头包着黄巾的人,他们是游民、是贫农、是早在公元1287年,元世祖忽必烈就训练了一队能跑善行的故宫的几次改造计划日,隆裕太后替幼帝溥仪“可怜飞燕倚新妆”,李白的类比,与其说是赞美杨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批评诸葛亮,一大罪状就是不注意培从汉代司马迁的书中开始,对新疆地区有了清楚的记录。在《三国志.武帝纪》中的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日夜9时,日军以10多辆坦克为前导,向台儿这时,魏延献上了一个相当大胆的建议:自己带5000精兵宋军作战非常勇敢,卖力。几乎消灭了金兀术这一路继而小时候,常听大人说革命前辈的故事,其中就有“天下侠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在中南海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吴国大军深入楚境,击败楚一、战争前因说来话长,简单说,晋楚争霸,吴国崛起,阖闾,姬姓,吴氏,名光,春秋时吴国第24任君主,公元一九二八年,蒋介石确立他在国民党内领导地位的那一年1962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白大均、董元夫等主演婚姻这东西,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就要挨宰,因此说讲究元宵节到了,每到这个时候都要一早吃元宵,传统节日元唐朝男人为什么比女人还爱美?现代女人从头到脚整个身如果说宋朝是女人最规矩的时代,那么唐朝就是女人最不唐朝女性“以肥胖为美”的说法,相沿已久,流传至广。俗话说龙生九子,唐太宗李世民膝下只有14个儿子,那么一直以来,南唐开国之君李昪究竟是李唐宗室中何人的后唐哀帝(904-907)李柷(chù)是唐昭宗第九子,景福元年(唐朝传二十一帝(不含武则天),在这些众多李姓皇帝中,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一座埋葬了一对夫妻两代帝人世间的爱情有多种,有人喜欢妩媚妖娆妹妹型,有人喜欢一个国家没有总统,这个国家是不是就会混乱不堪了呢?太康公主,唐昭宗女,母不详。相关史料编辑《新唐书列唐昭宗女德清公主德清公主,唐昭宗女,母不详。相关史永明公主(?—906年),唐昭宗李晔女,母不详。死于天佑信都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十九代皇帝唐昭宗李平原公主(?—?),唐昭宗李晔女,母为积善何皇后。唐昭永平公主(?—?),唐僖宗李儇次女,母不详。某年十月十唐兴公主,唐僖宗李儇长女,母不详。某年十月十四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一、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1、南迦巴遂宁公主(?—?),唐懿宗李漼第十一女,母不详。其兄唐昌宁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十七代皇帝唐看了《画壁》,你会发现唐朝宫廷女子“透视装”大多了唐朝开元盛世时期,国泰民安。在那时的终南山下,住着秋老虎在汉族民间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后短期回热天气导语:说到七夕节,很多人都会想起牛郎织女的传说吧,在古诗词中,鸟类们的出镜率可是非常高的。要是按现行中国回族向以强健、勇武、团结和不畏强暴著称于世,他说道僵尸,我们不得不说远古四大古神。也就是女娲、伏汉字的创造和发展,标志着人类文化活动的进步。它是经徐树铮(日-日),字又铮、幼铮相传人去世后,先由阴间快捕黑白无常带走三魂六魄,交立身篇三国·诸葛亮《诸葛亮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0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中国式王朝》-衰败的12个原则 - 中华励志网
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字体:&】
7、唐昭宗壮志成空,枭雄朱温篡唐
  盛世晚景,尤为惨烈。落日余晖下的挣扎身影,分外揪心。
  唐末34年中,唐僖宗、唐昭宗、唐哀帝三位皇帝相继登场。僖宗和昭宗是一母所生的兄弟。僖宗在位15年间,实际在长安度过的时间充其量只有7年多,他为避难不得不两度逃离长安。当一个皇帝不能安定地在京城生活的时候,政权大厦即将倾覆的风雨飘摇之势已很难逆转了。
  三位末世天子中,昭宗算是最有帝王魄力的,可惜生不逢时,大厦既倒,回天无力。昭宗在位16年,在军阀的胁迫下不得不迁都洛阳,长安城从此成为梦中遥想的故都。他本人不仅被跋扈的军将杀死在寝宫,死后也只能孤零零地埋葬在河南偃师。昭宗是第一个葬在关中以外地区的唐朝皇帝。
  昭宗的儿子哀帝13岁登基,16岁就将帝位“禅让”给了强悍的军将朱温,成为唐朝的亡国之君。哀帝被杀死的时候不过17岁,是唐朝21帝中最为短寿的皇帝。“哀皇帝”就是在他死后不久所加的谥号。哀帝死后,只是按照亲王的规格葬在了山东菏泽的定陶县,不仅远离了故都长安的列祖列宗,而且与他的父亲昭宗也永违地下,再无相见之期。
  与之相对比的是,黄巢手下贼将朱温在篡唐成功后上演了一幕乐极生悲的画面。
  907年,朱温如愿以偿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得意之余,招呼众亲戚在皇宫内饮宴、戏乐。吃喝已毕,大家簇拥着朱皇帝站在一个大圆桌子前玩掷骰游戏,笑语喧喧。已经有八、九分酒意的朱温大哥朱全昱忽然抓起几粒骰子,狠狠砸向掷骰用的金盆,大叫道:“朱三儿,你本砀山一贱民,因天下饥荒,跟从黄巢做贼。降唐以后,唐天子用你为四镇节度使,富贵已极,奈何忽发狂想,灭他李家三百年社稷!现在高兴还太早了点吧,我真不忍看见我们老朱家日后家族尽灭的惨状,你还有心玩乐!酒宴不欢而散。
  黄巢带着遗憾离去了,唐僖宗几经恐吓,好不容易得返长安都城,未几暴疾而亡。僖宗膝下无子,在太监杨复恭拥戴下,僖宗同母弟寿王李晔柩前即位,是为唐昭宗,时年22岁。比起遇事吓得哭泣的僖宗来说,唐昭宗算是一个胸有大志的皇帝。昭宗听政以后,颇有重整河山、号令天下、恢复祖宗基业的雄心壮志。史书上说:
  “帝(昭宗)攻书好文,尤重儒术,神气雄俊,有会昌(唐武宗)之遗风。以先朝威武不振、国命浸微,而尊礼大臣、祥延道术,意在恢张旧业,号令天下。即位之始,中外称之。”
  唐昭宗的王者气质首先表现在他对待宦官的态度上。他虽为宦官杨复恭推立,但却不像一般软天子那样乐于依附于他们,昭宗内心十分厌恶宦官。特别是杨复恭,“多养壮士为假子”,每次入朝时均“肩舆上殿”,太上皇一样的排场。有一次,唐昭宗就他蓄养干儿子一事加以质问,杨复恭大言不惭:“我收养义子是为了捍卫朝廷,没有什么别的意思。”“既然是为了国家,为什么不让这些义子姓李反而姓杨?昭宗一句反问,把他噎住。
  在彻底处理掉杨复恭的做法上,唐昭宗也充分体现了作为一个帝王的睿智。他采用的是“父子离间计”。杨复恭义子杨守立拥有胡人血统,本名胡弘立,孔武力大,手中掌统一部内廷禁军。为了拉拢禁军势力,唐昭宗收为自己的义子,赐名李顺节,大加利用。李顺节得宠后,与从前的干爹争权,“尽以(杨)复恭阴事告上(昭宗)”。有了禁军“总司令”支持,唐昭宗逼迫杨复恭退休。杨大公公怒极,派人杀掉皇帝前来宣敕的使人。
  唐昭宗亲自登上皇宫的安喜楼,命李顺节等人率兵进攻位于昭化里的杨复恭大宅邸。李顺节率领大批禁兵前来叫战,杨复恭望见对方势众,率数位干儿子马上逃出长安,奔往兴元,联合在外任职的干儿子们“举兵拒朝廷,以讨李顺节为名”。逐走了前干爹,李顺节“恃恩骄横,出入常以兵自随”,唐昭宗趁机铲除之。唐昭宗暗地里设计,两位掌兵的公公以议事为名,召李顺节入宫。三人寒暄坐定,刚刚端酒要喝,埋伏在堂内的一名将领突前,一剑就把李顺节脑袋砍落在地。
  一计除二患,稳住了宫内宦官势力。唐昭宗的英明可见一斑,放置盛世,完全可以扛鼎天下。
  但是唐昭宗总体来说,还是很不幸的,接手一个气息奄奄的断壁残垣,手下还严重匮乏能臣干将。一心想干点大事的唐昭宗,为了重立皇威,决定拿藩镇开刀,结果麻烦事接踵而来。事情似乎并不像他设想的那样简单。多年来,各地强藩势力已成尾大不掉之势,与朝廷百官、内廷宦官的关系盘根错节,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年轻气盛的昭宗想要毕全功于一役,不仅难以成功,而且还引发了更大的政治危机。
  头回倒霉是征讨李克用和李茂贞,皆失败而还,不仅没壮皇威,还露出自己的巨大缺陷。
  朝内宰相张浚为了给自己立威,同时,又听说李克用到处对人讲:“张公(张浚)好虚谈而无实用,他日必乱天下。”愠怒之下,添油加醋,撺掇唐昭宗出兵。张浚蜜谏:“陛下如此英明睿智,竟内外受制于强臣,臣窃以此痛心!唐昭宗听得爽心,下诏张浚为总司令,孙揆为副,统大队京城禁兵出发前去征讨李克用。张浚只善权术,自是指望不上,希望落在孙揆身上。这孙揆却也非放心之徒。
  李克用义子李存孝率三百精兵埋伏于道,很快把孙揆先行一行人杀个精光,生擒了孙揆。李克用劝孙揆给自己干,孙揆倒有几分气节:“我乃天子大臣,怎能给一个节度使当属官。”李克用大怒,派兵士拿来大锯锯杀孙揆。两个大兵锯了好久,手忙脚乱,血流一地,也锯不死这位孙大人。
  孙揆怒,大骂:“死狗奴,锯人要用木板夹上来锯,连这点技术也不懂,死笨的杀才!军士忙把孙大人以木板夹捆,大锯一拉,果然生效。孙揆“至死,骂不绝声”。气节归气节,唐军一出师就丧掉“副总司令”,败局可想而知。
  对于攻打藩镇李茂贞,唐昭宗显得意气用事。李茂贞在上表昭宗:“陛下贵为万乘,不能庇元舅之一身(指王环被杀);尊极九州,不能戮复恭一竖。”藐视与揭丑,令唐昭宗盛怒,就促宰相杜让能将兵出讨李茂贞。杜让能是书生,泣谓皇帝说:“臣不敢避命不从。但此时情势与宪宗时代大异,臣恐日后徒受晁错之诛,也不能免七国之祸!唐昭宗根本不审时度势,仍命杜让能安排调动军队。一战即溃,李茂贞大军乘捷直趋长安,要求诏杀宰相杜让能。杜让能马上入宫,说:“臣早知道有今日之事,请陛下牺牲我一人以救社稷。”唐昭宗下泣,不忍心斩杜让能,只是下诏贬其为梧州刺史,收斩西门君遂等三个太监来应付李茂贞。李茂贞仍勒兵不退,一定要杀杜让能才还镇。不得已,唐昭宗下诏赐死杜让能兄弟两人。
  唐昭宗最大的倒霉来自于朱温。朱温可谓乱世枭雄。在看准时机,出卖黄巢后,僖宗重用朱温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诸镇之师,皆受朱温节制。唐昭宗征讨李克用和李茂贞失败后,李克用和李茂贞相互纷争,朱温渔翁得利,越发坐大。后与宰相崔胤勾结,上挟朝廷,下制诸侯,废唐称帝成了朝夕之间的事。
  朱温出身贫贱,砀山县午沟里人,因排行第三,小名叫朱阿三。朱温兄弟三人,在幼年时失去了父亲,母亲携他们寄住在萧县人刘崇家里做佣工。朱温渐渐长大,好逸恶劳,以雄勇自负,乡人都很讨厌他。刘崇因为朱温懒惰,经常用鞭杖抽他。只有刘崇的母亲可怜朱温幼小,常常袒护他。
  有一次,朱温把刘崇家的饭锅偷着背走了。刘崇追住朱温,又准备狠狠地揍他。刘母又出来说好话,刘崇才罢手。刘母劝朱温说:“你都这么大了,不该再这样,你若不愿耕作的话,又能做什么呢?朱温回答:“儿平生只会骑射。不如给我弓箭,到深山里猎些野味。”刘母取了旧时弓箭,交给朱温。从此朱温每天在深山里追逐野兽,练就了一身硬本事。投身黄巢起义后,朱温纵横沙场,有万人不敌之勇。
  也许从小追杀野兽习惯所致,朱温残虐成性,杀人如草芥,但其妻被称为“五代第一贤后”的张氏聪敏贤惠,在世时以柔克刚,时加婉言规劝,起到了一定的牵制作用。朱温动不动就处死将士,用兵法令严峻,每次出战,一个分队主帅若出战而不回来的,其余士兵一体处斩,称作“跋队斩”。因此战无不胜。手下士兵不耐酷法,多窜匿州郡,朱温疲于追捕,下令全军纹面,士兵纹面自此开了先河(据《五代史补》)。朱温暴怒杀戮过后,张氏加以救护,许多无辜的人因此得以保全。可惜张氏红颜薄命,临终遗言:“君人中英杰,妾无他虑,惟‘戒杀远色’四字,请君留意。”朱温性格使然,根本做不到。
  昭宗征讨受挫后,锐气消失殆尽,终日饮酒麻痹自己,脾气也变得喜怒无常,这引起了宦官的恐惧。有一天,昭宗在禁苑中打猎,大醉而归。当天夜间,手杀宦官、侍女数人。左右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王仲先借机要挟宰相召百官署状同意“废昏立明”,随即带兵突入宫中。昭宗交出传国宝玺,被囚禁东宫,刘季述迎皇太子监国,假传昭宗之命自称太上皇,并令皇太子登皇帝位。
  宰相崔胤在朱温的支持下,发兵打败了刘季述,天复元年(901年)正月昭宗“反正”。朱全忠随后与凤翔的李茂贞围绕争夺昭宗展开了激战。朱全忠大军围困凤翔一年多,凤翔孤立无援,城中百姓多饿死,昭宗也不得不在行宫自磨粮食以求生存。最终,凤翔城破,昭宗成为朱全忠的战利品。天复三年(903年),昭宗在朱全忠的押解下还京。他赐朱全忠“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并亲解玉带相赐。
  据《五代史阙文》,朱温迎昭宗于凤翔时,昭宗曾有过一次杀之以除后患的行动,不过失败了。昭宗假装鞋带脱落,对朱温说:“全忠(朱温归唐时赐命)为吾系鞋。”朱温不得已,跪下系结,汗流浃背。当时昭宗身边还有卫兵,昭宗的意思是让左右擒朱温而杀之,但左右没有敢动手的。
  昭宗返回长安以后,朱全忠很快发兵将朝中宦官全部杀死,同时下令各地藩镇将担任监军的宦官一律杀死。多年来宦官专权的局面因宦官肉体上被消灭而结束了,但是唐朝政治腐败黑暗的局面并不能得到扭转。朱温为了更有利于控制昭宗,天v元年(904年)正月,提出要皇帝迁都洛阳。为了杜绝唐朝故旧对长安的念想,朱全忠令长安居民按户籍迁居,宫室和民居被毁,房屋被拆后的木材扔在渭河当中,顺河而下,月余不息。数百年古都经过这一浩劫,元气大伤。长安城哭声一片,关中百姓在道路之上大骂崔胤是“国贼”,斥责他引来朱温倾覆社稷,连累众生。
  唐昭宗一举一动,都处于朱温心腹蒋玄晖的严密监视之下。当时,李茂贞、王建、刘仁恭、杨行密等朱温的敌对势力往来信使繁切,“皆以兴复为辞”。朱全忠又怕唐昭宗在洛阳生变,便下令蒋玄晖等人见机干掉唐昭宗。
  公元904年夜,蒋玄晖率龙武牙宫史太等一行兵卒入宫。昭宗正饮得大醉,闻声而起,“单衣绕柱走”。兵卒追上昭宗,把他捅个透心凉。杀完人,蒋玄晖矫诏称李、裴二妃弑逆,立昭宗第九子辉王李祚为帝,是为唐哀帝,时年十三。
  天v二年(905年)十二月,朱温借故处死了枢密使蒋玄晖,又借口“玄晖私侍积善宫皇太后何氏,又与柳璨、张廷范为盟誓,求兴唐祚”,将哀帝母后何氏杀死,并废黜为庶人。谋士李振,绰号“猫头鹰”,因考进士不成,十分痛恨朝臣。他对朱温说:“这些人平时自命清高,自称‘清流’,不如扔到浊流里去。”朱温便在一个深夜,把三十多名朝臣扔到了黄河里。
  朱温生杀予夺,大权在握。天v四年(907年)三月,经过一番假意的推辞,接受了哀帝的“禅位”。建国号梁,改元开平,以开封为国都,史称后梁。从此,唐帝国不复存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相继,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
◎收藏了下回接着瞧: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旨在丰富、交流和传递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相关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相关内容,任何个人团体不得转作商业用途。如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则天怎么当上皇帝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