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表加了皮冻的肉馅散了怎么办

局部皮肤冻痛是怎么回事_百度知道
局部皮肤冻痛是怎么回事
冻疮是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外露的皮肤受到冷冻的刺激,时间一长,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产生血液瘀滞,使局部组织缺氧,导致组织细胞受到损害。 损害初为局限性蚕豆或指盖大小紫红色肿块或硬结,边缘鲜红,中央青紫,对称性好发于四肢远端,以手背及手指伸侧、足缘及足趾伸侧、下肢、面颊、耳廓等处多见。自觉局部有胀痛感,瘙痒,遇热后更甚,溃烂后疼痛。 遭受寒冷侵袭,受冻皮肤出现苍白、红肿、紫斑、灼痒、麻木、皮肤水疱、溃烂。这些症状可延续1-2个月直至天气转暖方痊愈,一些患者来年冬天会在原部位再度复发。中医认为,冻疮是由于暴露部位御寒不够、寒邪侵犯、气血运行凝滞引起。此外,还与患者体质较差不耐寒冷及少动久坐、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潮湿可以加速体表散热,故手足多汗者也容易发生冻疮。 自疗注意事项 (1)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加速气血运行,以利疮面修复。也可预防冻疮新发。 (2) 寒冷季节注意防寒保暖。 (3) 衣服鞋袜宜宽松干燥。 (4) 年年复发者,可在夏季开始逐步养成冷水洗脸、洗足、擦身、洗澡习惯,以提高耐寒能力。 (5) 冬季怕冷者可多吃些热性祛寒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姜、肉桂。 (6) 每年发病者,可冬病夏治。在伏天进行几次外擦药物自疗有条件的加做红外线理疗则效果更佳。入冬前宜提早内外治疗。 自治疗法 1、 验方自疗法 (1) 桂枝6克、白芍12克、当归10克、生姜3片、红枣10克、灸甘草5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2) 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甘草5克、木通6克、吴茱萸3克、生姜9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3) 紫皮蒜适量,入冬前将蒜捣烂,擦在常患冻疮处,每日1次,连擦5-7天,如皮肤起泡,可暂停用。本方适用于冻疮的预防。 (4) 生姜25克、白萝卜1个、白附子0.5克、桂枝25克。上药一同水煎,趁热洗过,连洗2天,即可痊愈,以上为`1天的量,早晚各1次。本方适用于冻疮未溃时的治疗。 (5) 生姜的自然汁,熬膏涂之。此法对于手、足冻疮均治。此外,用生姜汁时时漱吐,还可治疗口疮。 2、 饮食自疗方 (1) 羊肉500克、花椒3克、生姜15克、当归30克、煮食。 (2) 生姜、当归、红花、川芎各10克,同浸于500毫升白酒中,一周后即可服用,每次饮酒10毫升,每日2-3次。 (3) 山楂15克、当归15克、红枣10克、煮食。 3、 外治自疗法 (1) 伤湿止痛膏、紫归治裂膏外贴患处。 (2) 皮硝煎水外洗患处。 (3) 红霜茄子秸连根拔起洗净。煎汤泡洗患处约半小时左右,每日2次。 (4) 姜汁或辣椒水外擦患处。 (5) 胡椒10克、浸入100毫升95%的酒精中,1周后外擦患处。 (6) 仙人掌,去刺捣烂外敷患处,3天后更换。以上疗法适合未溃者。 (7) 云南白药撒于冻疮溃烂处并包扎。 (8) 螳螂子(即桑螵蛸)切开,取其中黄汁涂破溃处,每日1次。 (9) 用马勃一块外敷溃处,每日更换。 4、 夏季伏天外治自疗法 (1) 大蒜头捣烂涂擦老疤处,每日1次,连续1周。 (2) 鲜芝麻叶捣烂涂擦易患处,1小时后洗净,每日多次。 避免误诊 受冻后,不宜用热水温暖,或用火烘烤,否则冻处会溃烂。 受冻后皮肤瘙搔,不能用手抓搔,否则易使表皮破烂感染。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皮肤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是脸上~还是手部或足部呢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治疗手冻的好方法
手冻了怎么办,都转给自己心爱的朋友吧!
1.用热盐水浸泡患处15分钟,连续1周。
2.“十滴水”外擦冻疮局部,每天6~10次,对于冻疮未溃者疗效较好;若局部皮肤破溃糜烂,可先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待炎症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3.冻疮刚刚开始时,每天晚上用电吹风边吹边揉,几天后就没有了。
4.用伤湿止痛膏贴敷局部治疗皮肤红肿、自觉热痒或灼痛的一度冻疮,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温水将患处洗净,擦干后将药膏紧贴在患处皮肤上,一般贴24小时可痊愈,如未愈可再换贴几次。皮肤破溃或过敏则不宜贴敷。
5.治冻疮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时间长,见效慢,而用云南白药治疗有良效。其方法是:冻疮未溃破者,用白酒将云南白药药粉调成糊状外敷,并注意保温。冻疮已溃破者,将患处洗净后,直接撒云南白药药粉于创面,用消毒纱布包扎,数日内可愈。
6.伤湿止痛膏的妙用治冻疮:伤湿止痛膏可用于未破溃的冻疮引起的皮肤红肿、痒痛,先用热水洗净局部擦干,然后贴上膏药,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7.正骨水还有它的新用途,对冻疮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现的疱块消除了,半月有余治好了冻疮。冻疮患者不妨一试。
8.风油精治疗冻疮:将患处洗净,取本品少许涂搽患处,接着用手轻轻地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3周,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但冻疮破溃者不宜使用。在冬季来临时,每日取本品少许外搽患处,可预防冻疮。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9.夏秋吃黄瓜时,用瓜蒂反复擦常发生冻疮的部位,只要坚持经常,保证不再复发。
10.香蕉:每晚用热水洗患处后,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涂皲裂处,涂擦后不要洗患处,每日1-2次,数天即愈。
11.冻疮初起时,用热醋涂抹, 醋干后, 再行涂抹, 一日数次, 可见效。
12.冬季如有人生冻疮、可在温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钟,即可马上缓解冻疮带来的痛苦。这是因为啤酒中维生B1、B6有抗神经炎、皮肤炎和促进肌肉生长的功效。冬天坚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疗冻疮、脚气等。
冻疮是因天气寒冷所引起的,多发生在手脚的末端、鼻尖、面颊和耳部等处。患处皮肤苍白、发红、水肿、发痒热痛,有肿胀感。严重的可出现紫血疱引起患处坏死,溃烂流脓疼痛。
1、 多年冻疮
鲜山药和赤砂糖,同捣搽之。
2、 脚上冻疮及冻伤溃烂
秋茄根煎汤,趁热洗,每天2—3次。如破皮用螃蟹壳烧灰撒之。
3、 一般冻疮
① 蜜陀僧、桐油调敷。
② 黄蘖用乳调敷。
③ 轻者:大蒜瓣、茄根秸各1把(约60克),水熬洗。重者(破皮成疮者):大蒜烧透(柴火),糊患处。
④ 冻僵硬的蝗虫(蚂蚱)数只,将足、翅去掉,放在铁勺内焙酥,研成细粉,用香油拌成糊状,晚上用温水洗患处后涂抹。
⑤ 活麻雀1只,将头割开,挖出脑子,涂抹患处,接着揉搓2—3分钟,过10小时左右,再抹1次,连用2—3次(适于未破皮者)。
⑥ 霜打过的茄子棵和麦苗(多少均可),放在盆里烧水,洗烫患处,每天1—2次,连3—4天。
⑦ 山楂60克,烧熟搅烂,敷患处。
⑧ 萝卜皮煎水加硫磺熏洗患部。
⑨ 疮已溃者,可用马勃粉适量,与凡士林调匀后敷患处。
⑩ 鲜生姜外搽过去生过冻疮处,一日2—3次,可预防。
生姜熬膏涂。
5、 手足冻疮
① 老丝瓜烧存性,加猪油涂之。
② 蟹壳烧灰,麻油调搽。预先以萝卜根、橘皮煎汤熏洗。
6、 冻疮溃烂
① 盐水常洗。
② 猪后蹄烧为灰研面。以猪脂合敷患处。
③ 马勃1块,或马勃膏(马勃20克,凡士林80克),外敷,每日1次。
山楂片120克,炒成炭(存性),研为细面,凡士林60克,溶解与细面混合搅匀,洗净伤口,用纱布涂药外敷,2日换1次,生肌止痛。
⑤ 柿子皮60克,烧存性研面,与熟菜子油适量,调匀,涂患处。
⑥ 白芨、柑子皮各9克,共研细末,桐油调敷患处。
⑦ 龙骨与上焙灰存性,调麻油外敷。
⑧ 煅蚌壳研细末,撒患处,用纱布覆盖包好。
7、 寒冻肿痒
羊肉、葱(细研)各250克,以水5升煎至3升,去渣温洗,每日2—3次。
8、 冻疮初起
① 松香60克,黄蜡30克,二味熬匀,瓦罐收贮。用时先以热汤洗患处令皮软、拭干,将上药于慢火上烊化后涂之。
② 花椒面,硫磺面各15克,涂患部。
③ 白果树叶,煎浓汤,洗患处。
④ 大蒜,加点红辣椒,煮水洗。
9、 冻疮初起未溃
① 辣椒秧或茄子秧3棵,水煎后,熏洗患处半小时,每日2次。
② 艾叶6克,葱白(带须)7根,花椒7粒,水煎洗患处,每晚1次。
③ 辣椒、生姜、白萝卜。将辣椒的里层贴在冻疮处磨擦,或用生姜汁擦,将萝卜切成厚片,烤热后磨擦,1日3次。
④ 醋煮热,趁热湿敷患处,一日2—3次。
⑤ 酒90克,加姜片15克,浇开,洗擦患处。
⑥ 茄根或茎,叶煎水,先熏后洗,并作湿敷剂。
10、 冻疮破溃
① 黄丹120克,熟石膏18克,共研细末,或将药粉直接撒在疮面上,或用油调,或用凡士林配成20%软膏贴敷。
② 干姜片(炮微黄)、枯矾各等份,共研面末,撒少许于患处,每日或间日换1次。
11、 冻伤起水疱
土豆、食盐少许,半土豆烧熟加食盐一起,捣烂涂患处。
12、 冻疮溃烂不敛
活蟹烧存性,研细末,蜂蜜调涂,一日更换2次。
13、 冻疮红肿、发痒
茄子梗、蒜梗各适量,切碎煎水洗烫,每晚1次。
如何预防、治疗冻疮
冻疮发生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许多人一旦患冻疮后,每年一到冬季就复发。冻疮以幼儿、小学生最多见。手足、耳廓部位最易发生。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迁延不愈者有硬结。重冻疮可遗留疤痕,对冷过敏。
冻疮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有关,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经常接触冷水的人易患本病。长时间生活在我国南北方某些沿海或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易患本病。
潮湿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疮发生率较高。此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病常为冻疮的发病诱因。
预防冻疮主要是注意保暖、保持干燥、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热水浸泡。易受冻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以保护皮肤。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已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毒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等涂搽并包扎。同时内服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酸。中医治则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方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
冻疮治愈的关键是摆脱湿冷环境和温冷作业,保持冻疮局部温暖和干燥,否则易复发。较好的治疗方法有:
(1)坚持用40℃水温浸患处。
(2)硫酸新霉素霜剂或呋喃西林霜剂外用,有效率达85~95%。
预防冻疮复发的主要措施有:
(1)作好居室防寒、保暖和防潮湿,室内温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相对湿度50%左右。
(2)保持鞋袜、鞋垫、手套干燥。汗脚者不宜穿胶鞋,并用止脚汗粉。
冻疮的注意事项及防治验方:
对于此病要防患于未然,应经常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并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尽早戴手套,鞋袜要温暖宽松,以保持手足干燥。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平时应经常自己按摩手足用耳廓,促进手足血液循环,每年复发冻疮的患者可在入冬前用紫外线照射以往患冻疮的部位以起到预防作用。患冻疮之后,宜及时尽早地治疗。市售冻疮膏、貂油防冻治裂膏都有一定的疗效。另外,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冻疮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许多治疗冻疮的良方,现介绍验方如下:
(1)用蜂蜜或植物油调拦烧焦的柿子皮外敷。
(2)茄根、大葱、辣椒煎液熏洗患处。
(3)桂枝50克、紫苏50克煎水浸泡。
(4)新鲜桔皮3~4个,生姜300克加水2千毫升,煎煮30分钟,连渣取出,浸泡并用药渣盖过患外。
(5)取夹竹桃叶50克加水500毫升,煎水浸泡患处,注意有溃疡时禁用此方。
(6)山楂去核捣烂,敷于患处,用纱布包扎3天,对于复发性冻疮有很好的疗效,注意有溃疡时禁用。
(7)桂附煎:桂枝20克,红花20克、附子20克、荆芥20克、紫苏叶20克,加水3千毫升煎液浸泡患处,并用药渣揉搓患部。
(8)甘遂、甘草各9克、加水2千毫升,煎液熏洗患处。
(9)用老丝瓜烧成炭研为细末,用猪油调匀后涂患处。
(10)红灵酒:当归60克、红花30克、川椒30克,樟脑15克、肉桂60克,细辛15克、干姜30克,加95%酒精100毫升,浸泡7天后,外涂患部。
(11)二乌茴香酒:川乌30克、草乌30克、小茴香30克、樟脑30克、红花20克、桂枝15克,酒精浸泡一周,以药酒揉搓局部。
(12)紫云膏:紫草30克、当归30克、胡麻油1千毫升,黄蜡250克,共制为膏,外敷冻疮引起的溃疡面。
(13)樟脑25克、海螵蛸10克、凡士林150克调成膏状,外敷溃疡疮面。对于顽固型冻疮可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处方:党参9克、黄芪15克、附子6克(先煎)桂枝9克、当归9克、丹参9克、陈皮6克、患部寒凉显著者加干姜6克,炙甘草6克;血瘀证显著者加桃仁红花各9克。
(14)甘草芫花水:甘草、芫花各15克;制作方法:上药用水1000毫升,煎数沸,取汁;用法:末溃者趁热洗溃,已溃者于洗后用黄连水纱条换药;功效:消肿止痛、用于冻疮,对Ⅰ~Ⅱ度冻伤效果亦佳。
送你三十条冻疮偏方
1、 生姜切片,放在锅子里用小火烤一下,来回搓、擦于患处,效果不错;
2、 白萝卜切段放水里煮熟,水用来泡,萝卜用来擦患处;或者冬瓜皮煮水,泡患处;
3、 白萝卜放在炭火里煨烫煨熟,或在火苗上烧热,然后来回擦患处,效果明显;
4、 每天把手泡在很烫的热水中十分钟,一天两次;
5、 带壳的小麦嚼烂敷在患处,一天两次,效果会很好;
6、 鹅油膏或者羊肉脂肪油搽于患处;
7、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用酒精搽或用生姜大蒜擦以往要长冻疮的患处直到感觉火辣,到了冬天就不会长冻疮了;
8、 海豹油治冻疮效果很好,药店有售,大约20元/支;
9、 芝麻叶用来擦冻疮可以根治,但前提要等到夏天才能擦,是预防的好药;
10、50度的白酒和切碎的红辣椒干(放生姜也可以)泡3天,搽于患处,每天4次至5次,连用10天以上;
11、猪油和蜂蜜放在一起炒一下,用来搽患处;
12、白酒、红辣椒、生姜加水煮后,洗、泡患处;或用生姜片在患处来回擦到热,每晚一次;仅用红辣椒和生姜煮的水洗也不错;
13、蛇油搽于患处很灵,据了解,千岛湖旅游码头商店有卖;狗油也可搽患处;
14、茄子的柄、叶或植株切碎加红辣椒,水煮后,洗、泡患处;
15、夏天将生姜捣碎,用纱布包起来搽手或脚,预防冬天生冻疮;
16、云南白药酊搽于患处或用云南白药拌黄酒涂手,也可以试试云南白药气雾剂;
17、温开水加食盐泡患处或白醋加盐的温水浸泡患处;
18、香蕉皮、西瓜皮或柚子皮的内侧擦手,下雪的雪水也可以用手来回搓、擦于患处;
19、用藿香正气水加海普林药膏,或十滴水搽于患处;
20、用腊梅花或者樱桃花浸白酒(时间越长越好),搽于患处;
21、冻疮已破的情况下,将陈旧棉花(越旧越好)烧成灰,用麻油调匀搽患处,一日三次;
22、夏天把大蒜敲碎,放在瓦片上晒后,放在手上擦至发热,坚持一个星期;
23、老前辈偏方;把小便加热用来洗手或脚,效果很好,对身体没有危害;
24、茄子叶用开水烫过然后捞出,敷在冻疮上,每天3—4次,效果明显;
25、鸽粪煮水浸泡患处,效果明显,配合护手霜要经常用;
26、用伤湿止痛膏粘辣椒粉贴于患处;
27、把人丹碾成粉末加入面油(大宝)一起搽于患处,早晚两次;
28、沙棘油或者开塞露搽于患处;
29、用杀乌鸡的水搽于患处,效果很好;
30、橘子皮、柚子皮或文旦皮煮水,熏蒸、浸泡患处,20分钟重复一次,加些盐效果更好;
温馨提示:
1、 任何一个药方一经采用,请务必坚持7天以上,效果才会明显;
2、 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血液循环;注意环境及衣着暖和,比用药更管用。
真诚祝愿所有“冻友”从此不再复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冻在冰箱里的饺子粘在一块该怎么办
冻在冰箱里的饺子粘在一块该怎么办
09-10-07 &匿名提问 发布
冷冻饺子确实不好分开,那么我们不能就那样连着吃吧??我教给大家一个小窍门:我们先别急着把饺子弄开,先把水烧开,然后往水里加盐,再把饺子放里,这样,捞出的饺子就不连着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猪肉皮熬汤,冷却后成冻块状,拌入饺子馅里,尽量多放些,(只要能包),煮好后一咬一口汁水。
保持馅子汁水的关键是菜馅切碎后不放盐,只浇上些食油拌匀,然后再与放足盐的肉馅搅拌均匀,这样可使饺子馅鲜嫩而有水分。
猪皮加调料、水(少许)小火煮至融化成汤,放入冰箱冷却后,取出剁碎拌入馅中,用这样的馅包出的饺子就有汁了。
各种水饺的制作方法   饺子在中国北方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以面为皮的带馅食物。在一些地方称之为扁食。北方人在冬至、过春节,绝不能少了饺子。虽然现在有速冻的水饺,吃着是挺方便的,但是少了包饺子的乐趣。   水饺的做法:   和面:使用小麦粉(或饺子粉),有的地方用荞麦粉。用凉水。面与水的比例:四碗面,一碗水。在盆中揉成面团后,放置20分钟,让面团“醒醒”(水充分的渗入面粉颗粒)。水偏多,和好的面偏软,容易包,但煮的时候易破。水偏少,面硬,擀皮费事,包亦费劲。好的口感一般要求面要和的硬一些,有软饼硬饺子之说。告诉你一个小窍门:在和面时加入少许的鸡蛋清,包出的饺子,特好吃。   擀皮儿:把醒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搓成直径2-3厘米的圆柱状长条。把柱条揪(或切)成高1.5厘米左右的一个个小柱——剂子。把剂子用手压扁。再用擀面杖擀成直径适度(4-7厘米)的厚约0.5——1毫米的薄圆饼,中心部分稍厚些。是为饺子皮儿。擀皮时,案板上要撒些薄面,以防粘板。   调馅儿:原则上说肉蛋鱼虾,各种蔬菜,皆可做馅儿。咸味宁可偏淡,不要偏咸。淡了,可用咸佐料补救。咸了,很难办。   硬度大的蔬菜,应先处理一下,弄软些。不然,饺子皮易破。如芹菜,可先煮一煮,再切碎。菜的水份不能大。那样,不好包,煮时易破。   包:把适量的馅儿放在饺子皮儿中间,再把皮儿对折,把边儿捏合,一个生饺子包好了。一般的说,馅多些好吃,不好包。   煮:锅中放清水,旺火烧开后,放入生饺子,一边放一边搅动,以防粘锅。沉在锅下部的饺子层的高度与其上面的水层的厚度,以不超过3:2为宜。饺子过多,易破。加锅盖。整个过程保持旺火。水又开锅,此时饺子应当都漂在水面,加少许凉水,使翻滚的汤终止翻滚,搅动。水又开,再加少许凉水,搅动。水再开,即可用漏勺把饺子捞出。判断是否煮熟的方法:用手指按一下皮儿没有破的饺子肚,离开后又鼓起,熟了。   佐料:视自己的口味。常见的有:酱油,醋,香油,蒜泥,豆腐乳,辣椒油,韭菜花酱,芝麻酱。   各种水饺馅调制方法:   1.玛瑙翡翠馅:取芹菜250克切末,香菇50克切丁。锅内入油上火,烧热后倒入香菇,关火后再入芹菜末,加盐拌好。芹菜叶榨汁和面,包成绿色饺子。两个西红柿去皮切丁加糖做馅,再用一个西红柿榨汁和面,包成红色饺子即可。   2.胡萝卜双耳馅:胡萝卜擦丝,黑白木耳剁碎,炒锅置火上,倒入花生油,热后投入胡萝卜丝断起锅,加入葱姜末,黑白木耳、香油、精盐、味精拌匀即可包饺子。黑白黄三色相映,美观、脆嫩、咸香。   3.白菜粉丝馅:取白菜或圆白菜、韭菜、粉丝、炸排叉。白菜剁碎挤去水分,粉丝煮熟后切碎,加葱姜末、花生油、香油、精盐、味精,五香粉拌和均匀即可包饺。鲜香清淡,爽脆可口。   4.冬菜木耳芝麻馅:以冬菜、水发木耳为主馅料,配上炒熟擀碎的芝麻调味即可,这样制成的水饺营养高、味道好,老幼皆宜。   5.鱼肉馅:酱油、花生油、精盐、味精、鲜汤适量,粉500克,鲜鱼200克,猪肉馅I00克,韭菜100克。将鱼洗净去皮丢骨,同猪肉一起剁成肉茸。用酱油、料酒、鲜汤将肉茸调成糊状,加入精盐、味精搅匀。将韭菜洗净切成末,加入拌好的馅中拌匀。   6.荸荠馅:荸荠鲜肉水饺鲜、香、嫩、脆,去皮的五花肉(或牛肉)半斤,荸荠6两。白胡椒、酱油、花椒水、葱、蒜、盐、味精各适量,料酒一滴,香油少许。制作:五花肉洗净,剁成茸(将肉冻至半硬,剁时采用刀尖,这样有利于剁)。放入大容器内,加上白胡椒、酱油、花椒水、葱、蒜、味精、料酒拌匀。荸荠洗净,去皮。入开水中汆一下捞出、沥干。把荸荠剁碎,放入肉茸中,淋上香油拌成馅。   7.大肉馅:原料精粉500克,净猪肉300克。韭黄200克。酱油35克,味精2.5克,小磨香油75克,鲜姜、精盐各适量。净猪肉剔去筋膜,洗净。韭黄择洗干净,沥水,再切成1厘米的段。猪肉和姜块放在砧上,剁成肉泥,放入盆中,加入酱油、精盐、味精,顺着一个方向搅动,搅至上劲、发黏,再加入清水100~150克,边加边搅动,直至将水全部吸收、呈稠糊状。再加入韭黄段拌匀;再加小磨香油,拌匀,即成为馅料。   8.高汤馅:水发兰片50克,葱花I00克,姜末5克,味精5克,花椒面l克,精盐10克,酱油50克,芝麻油15克,豆油100克。精粉50O克,熟鸡肉25O克,水发海参100克,大虾100克。先将鸡肉剁成碎叮,海参、兰片、大虾去皮切成碎叮加酱油。粉盐拌匀。再放葱。姜、味精、花椒面、豆油、芝麻油搅匀拌成馅。   9.牛肉馅:大葱150克,姜末1.5克,精盐15克,花椒粉1.5克,酱油50克,味精1克,豆油50克,芝麻油25克。面粉500克,牛肉300克,青菜150克。把牛肉剁碎,加酱油、姜末、豆油,放3两水搅匀,再放葱末、芝麻油、精盐、花椒面、味精。把青菜剁碎,用开水烫一下,挤去水分,放在肉内搅匀成馅。   10.三鲜馅:猪油50克,酱油50克,味精1.5克,精盐1克,葱花,姜末各5克,芝麻油1.5克,花椒面0.5克。精粉500克,鸡肉250克,水发海参100克,鲜虾仁100克,蒸熟干贝或蟹肉50克。把鸡肉剁成丁,加入酱油、猪油拌匀。海参。虾仁。干贝切成丁,加在鸡肉内,放入葱姜末、花椒面、精盐、芝麻油拌匀成馅。   11.红油水饺的酱油100克,香油10克,辣椒油50克,精盐10克,味精7.5克,白糖2.5克,花椒面1.5克,花椒2.5克,姜15克,葱白、蒜泥各50克、富强粉500克,猪肉350克(肥肉3成、瘦肉7成)。将猪肉去筋、切细,剁成泥。姜剁碎加水取汁。花椒用沸水浸泡取汁。葱白切末。将肉泥放入盆内,加入姜水、花椒水、葱末、味精2.5克、香油、精盐,花椒面,混合搅拌成馅。用酱油、蒜泥、白糖、辣椒油、味精兑成味汁。
         选肉的话一定要选哪种五花肉,或者是带些肥的在上面都可以,然后搭配的那些陷都把它剁碎和剁好的肉放到一起加入盐、酱油、味精调料把他们搅拌,就这样不 用吵生包。然后再下水煮把他里面的馅煮熟,这样的饺子煮出来特别的鲜美,也有汁水,很可口的。试试吧……
包饺子包饺子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特别是北方居民更是热衷于饺子这种食品。历史渊源对于饺子的来历,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颇多。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国时期,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这种食品。据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我年的历史了。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近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千百年来,饺子做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饺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等名称。唐代称饺子为“汤中牢丸”;元代称为“时罗角儿”;明末称为“粉角”;清朝称为“扁食”—— 现在,北方和南方对饺子的称谓也不尽相同。北方人叫“饺子”。南方不少地区却称之为“馄饨”。饺子因其用馅不同,名称也五花八门,有猪肉水饺,羊肉水饺,牛肉水饺,三鲜水饺,红油水饺,高汤水饺,花素水饺,鱼肉水饺,水晶水饺等等此外,因其成熟方法不同,还在煎饺,蒸饺等,因此,大年初一吃饺子在精神和口味上都是一种很好的享受。饺子制作:和面:温开水一杯,水里放些许盐,面粉里放鸡蛋一个。水要慢慢倒入盆中,筷子不停搅动,感觉没有干面粉,都成面疙瘩的时候,就可以下手揉了,揉面要用力,揉到面的表面很光滑就好了,这时面光盆光手光是最佳境界。 拌馅:如果四个人吃,大约一斤肉馅即可。馅里放盐、味精、姜末、酱油、料酒、香油、水(高汤最好),还可以加点胡椒粉什么的。顺时针搅拌,感觉所有的东西都融合在一起即可。 剁菜:选择你喜欢的蔬菜,一般用大白菜加些许韭菜。韭菜切成小粒,大白菜则要剁了,剁碎之后用纱布把水挤干。然后和韭菜一起放入肉中搅拌,如果淡再加点盐,饺子馅就做好了。 擀皮:取出醒好的面团,揉成长条状,用刀切成小段。用手搓成扁平状,拿擀面杖擀的时候,注意中间厚边缘薄,中间厚防止饺子馅漏,边缘薄吃起来口感好。 包饺子:将饺子馅放入皮中央,如果技术不熟练的话,不要放太多馅。先捏中央,再捏两边,然后由中间向两边将饺子皮边缘挤一下,这样饺子下锅煮时就不会漏汤了。 煮饺子:烧一锅开水,等水沸腾时,将饺子放入,并及时搅动(顺时针),防止饺子在水中粘在一起。把大火改成小火,加盖煮,等到饺子浮在水面上即可。 饺子馅制作 饺子馅主要分肉馅和素馅。买回来的肉馅做之前要先加少量水拌一下,然后加入葱花、姜末、花椒面或五香粉、味素、盐、少量酱油、料酒之类的,不嫌腻的话还可以加些植物油,但如果肉馅够肥,就可以省了,之后朝一个方向搅拌均匀,后调节咸淡。喜欢的话还可以加香油,看个人口味了。搅好的肉馅稍放一会儿就可以包饺子了。还可以用这方法做牛肉馅羊肉馅等。 鸡肉冬笋馅 原料:鸡脯肉750克,净冬笋100克,葱花50克,香油、姜末、精盐、味精、高汤适量。 做法:将鸡脯肉洗净剁成细泥,冬笋切成细丁放在油锅内煸炒片刻。将鸡泥放入一盆中,加葱、姜末、料酒、高汤、精盐、味精搅匀后,放入冬笋末,再搅几下即成。 鱼肉韭黄馅 原料:去皮鱼肉700克,肥膘肉50克,韭黄200克,葱花50克,料酒、姜末、精盐、味精、高汤各适量。 做法:将鱼肉放清水中漂清,去粗刺,放案板上敲剁成细泥。将肥膘肉切成细粒,韭黄切碎。取深锅一只,放入鱼泥加高汤,打开,加料酒、葱、姜末、味精、精盐,用手顺时针搅打,最后加入肥膘肉、韭黄即成。 如何调出嫩滑的肉馅: 五花肉剁成泥,放入少许的酱油,料酒,盐,香油,切得细细的葱末和姜泥。如果肉馅比较瘦的话要加一些植物油进去。搅拌均匀。然后往肉馅里加少许水,继续搅,搅至肉馅有弹性,再加水,再搅。如此大概3-4次,肉馅粘稠又有弹性就好了。记住每次加水都要少,要分几次加。 这样做的肉馅无论做馅还是做肉丸都很嫩很好吃。 青菜猪肉馅:青菜剁碎,和调好的肉馅混合。胡萝卜猪肉馅:胡萝卜刨细丝,和调好的肉馅混合。 香菇肉馅:新鲜香菇切细丁,和调好的肉馅混合。 香菜饺子馅 原料:香菜250克,猪肉馅150克。 辅料:生抽、料酒、盐、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1、香菜择洗干净,沥干泥水分剁成碎末,拌入少许香油待用。2、猪肉馅放入盆中,加入全部调料,搅拌均匀。3、最后加入香菜末搅拌均匀即可。 提示:1、香菜剁好之后,如果水分非常多,可以用纱布挤出菜汁,菜汁可留为调馅用。2、猪肉馅要肥瘦适中,最好为肥三瘦七的比例,煮熟的饺子馅才会香。
灌汤包子里加的是皮冻,饺子也可以这么做,那种出来汁水大。我想你不是想用这种方法吧,你还想保留你老妈的可口饺子味道吧。太多的不知道,我两句吧:1、肉馅在剁的时候就剁就加水,要掌握水分,水稍稍渗出来点就好了,先用调和味好。2、菜馅切好后到入植物油拌匀,到入植物油拌匀(植物油起封堵菜的创口防止水分流失)。3、加入调和搅拌(搅拌不能随意拌,要顺时针搅拌,不然容易水分流失)。4、及时包饺子,饺子馅时间长了,也容易失水。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瓜放冰箱皮冻软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