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的主要内容问题

论《呼兰河传》的视点转换问题_休闲阅读-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论《呼兰河传》的视点转换问题论《呼兰河传》的视点转换问题(原作者:郭颖华)摘 要:《呼兰河传》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展现这部以背景为主角的小说,并以全知权深入到小城的每个角落,反映小城性格。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的重叠与分离,加强了读者对童真与情感的体验。内聚焦与零聚焦的穿插使用,使我们更能深入到事件的本质。关键词:呼兰河传;视角;时间《呼兰河传》是一篇怀乡之作,以回忆的方式展现出作者遥远的故乡。《呼》是“认真的把呼兰河城当作小说的描写中心” ①,无论景物的描写还是人物生活的刻画都意在表现小城的性格。作者站在背景之外描写城里各人的生活片断,而后读者自觉地,便将其拼凑成小城的全景。这里虽是以回忆的方式叙述,作者却没在第一章写入“我”。全章九节的场景全是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我”似乎被抽离出小城,而成为小城的的旁观者,像读者在看小城一样,让读者了解一切,了解来龙和去脉。就是这种比较旁观的叙事角度,获得了白描的效果,读者对小城的认识获得了全知。然而作者有这种全知权,却不对人物的内心、思想作过多的剖析,如:外婆对说了吃瘟猪的小孙子“本想安慰一番”,却碍于有人在而又打发了。而是以一种“总结”的方式,归结出人们的共同思想:“坑子施给当地居民的福利有两条”,一是可以看热闹,而是可以吃瘟猪肉。同样地,作者又以全知视角的便利告诉读者呼兰河城里人们的生存状态――有对死的无视对生的无奈:“卖豆芽菜的女疯子”,虽然她疯了还忘不了自己的悲哀,隔三差五的还要到庙台上去哭一场,但是一哭完,仍是得回家去吃饭、睡觉、卖豆芽菜。她仍是平平静静地活着。”有对生命的漠视:“把一个私生子活活饿死了,因为他是个初生的孩子,算不了什么。也就不说他了。”有人们对自然的绝对臣服:“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地生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老,老了也没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拥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死……挖一个坑把这个人埋起来”。有对命运的无法掌握:“阴间是完全和阳间一样,一模一样的。”“日子”在小城里是用来“过”的,为吃饭穿衣而“过”。时间在小城里是计算生命的工具,但人们却不大用它,从祖母不用的时钟可以看出。人们用自然环境量度着日子。在呼兰城,无人注意的时间,上帝的全知却察觉到了:“但是一天一天的,也就糊里糊涂地过去了,也就过着春夏秋冬,脱下单衣去,穿起棉衣来地过去了。”“咬着牙、打着哼。一夜一夜地就都这样地过去了。”“整天寂寂寞寞的,关起门来在过着生活。破草房有上半间,买上二斗豆子,煮一点盐豆下饭吃,就是一年。”“乌鸦飞过,这一天才真正地过去了。”“夏夜若无风无雨就这样地过去了,一夜又一夜。”“人们四季里,风、霜、雨、雪的过着,霜打了,雨淋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是这样的了。风霜一点雪雨,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这样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雪雨,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作者从旁观者的角度发现“日子”在小城里一天天无意义地流走,通过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让读者看见人们在困苦中挣扎的赤裸展现。作者用工笔描写每一个细节,力图使读者充分了解小城性格,体悟到作者要表达的自然对人的摧残,人对自然的臣服。“人们四季里,风、霜、雨、雪的过着,霜打了,雨淋了。”在自然的压迫下人只能为了活着而活着,犹如动物:“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雪雨,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死了是自然,活着只是继续受罪:“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为什么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作者就是这样,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揭出了不为人们所认识的某种既在的规律,从而挖出“乡土文明的特点――人对土地自然的臣服或土地对人的囚禁。” ②第二章同样以全知视角的方式展开对当地的特色风俗讲述,这些盛举“崇仰天地鬼神而贬抑人地自主性,这些仪式本是就是强化人对土地依附关系的仪式。” ③第三章,“我”姗姗来迟,故事从这里转为第一人称叙事。叙述过程中,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同时存在,部分重叠又部分分离。开头以叙述自我讲述“呼兰河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像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当写到具体生活场景时叙述自我隐退,转用儿童时的“我”作为聚焦者,去看去玩去发现一切经验自我觉得有趣的东西,用儿童的思维方式也逻辑向我们铺开了儿时的快乐时光。就连生死离别,在儿时的“我”看来,也不那么悲伤。祖母的离世,作者这样写道:“再一看,祖母不是睡在炕上,而是睡在一张长板上。从这以后,祖母就死了。”祖母因死了才睡在长板上,而在“我”的眼里,是睡在长板后就死了,这是儿童的逻辑。“我”在井口边玩耍,发现“那井是多么深,我从未见过。在上面喊一声,里边有人回答。”把回声当做是有人回答,这是儿童的想象。文章因此显现出了“由‘童稚’视野而建构的一种单纯之美。”④在表达情感时,就用叙述自我发言,“我想,幸好我长大了,我三岁了,不然祖父该多寂寞。”“使我觉得在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使读者在感情上更贴近作者,更了解作者的心情。对小团圆媳妇的故事,作者则采用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和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结合的方式讲述。(原作者:郭颖华)用“我”的眼光看小团圆媳妇,她“黑乎乎,笑呵呵的”,“她看了我就笑了笑”。小团圆媳妇对我是友好的,她在我眼里也是友善且正常的。同时又用“我”的耳朵听:“见人也不知道羞”,“那才不怕羞呢!头一天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听的与看的不同,造成儿童视点与世俗视点的反差,使读者自然的倾向叙述者,产生了批判封建礼教的思想。同时也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伏笔。对后来“打”的情形,作者也用“我”的视角叙述,只让读者通过“我”的眼光知道哭声和跳大神。在叙述小团圆媳妇家人对其进行治疗时转为全知视角,再次赤裸展现村民的愚昧与麻木。更精彩地对二媳妇的内心刻画,我们看到了小团圆媳妇“人不如鸡”的可怜境遇。在最后一次跳大神中,又以一个儿童旁观者“我”的角度写。“大概她觉得跳也跳不出来了”,从“大概”这以表推断的词可看出作者使用的是内聚焦,不深入小团圆媳妇的内心,不让读者从她的感观出发去体验痛苦,写的只是儿童眼中的真实事件,不作过多评价,把审判权交给读者。“儿童语言的率真。天然,能够更加直观更加通感地说出真理。” ⑤由于孩子这样一个聚焦者不能完全明白讲述出来的内容,也不十分参与到事件中,就造成了感情上的距离缩小。跳大神,“我”虽然是观众,却无声地“自我隐退,放弃了直接介入的特权,退到舞台的翼侧,让她的人物在舞台上决定自己的命运。” ⑥这种儿童视角也决定了“我”不能过多的解释与干预,只能冷静地继续讲述,“让人物自己走向灭亡。” ⑦ “孩子对事件的视点与成年读者对他的理解和解释之间的区别决定了小说特殊的张力。聚焦人物的某种限制,实际上可以造成叙事作品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⑧但正当我们通过儿童的眼光观察时,作者偷偷进行了几次视角转换:“可把那些看热闹的人可怜得不得了……怎能够不心痛呢,活蹦乱跳的孩子,一会儿功夫就死了。”“没有白看一场热闹,到底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总算是不无所得的。”这里使用全知视角告诉我们村民的心理状态。和第一章一样,作者同样不深入具体人物的个体内心,而是继续作总结,总结出看热闹人集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内聚集和零聚焦的结合,更大程度更深刻地剖析出国民精神的本镇面目,强烈抨击了虚伪残忍的封建文化,展示了“无民主无意识的杀人团”⑨可怕强大的力量。⑨(作者单位: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注解:① 杜秀华《一部以背景为主角的小说――兼谈〈呼兰河传〉对中国现代小说的贡献》②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86年第4期,P138③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07月第1版,P196④ 徐岱《感悟存在》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6月版,P227⑤ 杜玲《论萧红“越轨的笔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P78⑥ W?C?布斯著,社华b等译《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1987年10月版,P6⑦ ⑧谭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P124⑨ 乔以刚《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P81欢迎您转载分享:热门休闲阅读好评休闲阅读尊重体式:文本解读的基础与前提——《呼兰河传》(节选)解读的一个常识性问题
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的是萧红的《呼兰河传》(节选)①.上课伊始,他说:“正如作家萧红所说,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童年忘却不了,难以忘却.今天我们就走进萧红的童年.”整节课,教师就围绕着“萧红的童年是怎样的童年?她为什么要回忆这样的童年?”这两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对文本的研读.这样的学习安排初看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细究起来就会有这样的疑问:难道《呼兰河传》这部小说中的“我”就是萧红自己?小说中所写的种种景象就是萧红曾经有过的生活?
江苏兴化市教育局教研室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本文读者也读过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呼兰河传》接受70年:四种视阈与三个问题--《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呼兰河传》接受70年:四种视阈与三个问题
【摘要】:70年来,《呼兰河传》的接受实绩主要集中在四种视阈上,即:文本审美、鲁迅影响、女性视野和文学定位;值得商榷的问题亦集中在三个视点上,即:"寂寞说"、"枯竭说"与两极化倾向。前者体现进展,后者有泡沫之嫌。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I207.42【正文快照】:
2011年是萧红诞辰100周年,也是《呼兰河传》接受70周年。从1941年谷虹发表第一篇接受文章至2011年,《呼兰河传》的接受正好走过了70年历程。70年来,《呼兰河传》的接受实绩主要集中在四种视阈上,即:文本审美、鲁迅影响、女性视野和文学定位;值得商榷的问题亦集中在三个视点上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筱华;[J];安徽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王金城;[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季红真;[J];读书;1999年09期
王金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林幸谦;[J];南开学报;2004年02期
秦林芳;[J];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01期
赵凤翔;[J];开封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1期
李采章;[J];求是学刊;1995年05期
宋晓萍;[J];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周成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述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刘文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于敬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王慧;郝艳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徐文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杨超文;;[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王淑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赵英;;[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黄昕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王萌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小娟;;[A];2010年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汇编(现代文学部分)[C];2010年
雷家琼;;[A];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王中忱;;[A];新气象 新开拓——第十次丁玲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敏宏;[D];南开大学;2010年
黄晓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张浩;[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李秀兰;[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叶永胜;[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郑崇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祝平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刘传霞;[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马春花;[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胡玉伟;[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汪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张莹;[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徐群英;[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王凤秋;[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欧海艳;[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刘巍;[D];南昌大学;2010年
陈怡;[D];南昌大学;2010年
齐志会;[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张丽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潘美玲;[D];宁波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漱渝;;[J];长城;2000年06期
鲁迅;[J];名作欣赏;1997年01期
,徐建生;[J];世界电影;1991年03期
万莲子;[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聂绀弩;;[J];新文学史料;1981年01期
艾晓明;[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侠;;[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吕丹;;[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张建伟;;[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吴情;;[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王洋;郑孝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雷国宏;;[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秦林芳;;[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09期
彭海燕;;[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刘基;;[J];现代交际;2011年05期
张玉金;;[J];美术大观;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范智红;;[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郭强;;[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汤海涛;;[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张明国;;[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赵华朋;王篡;;[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林莉莉;;[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彭程;[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田泥;[N];文艺报;2009年
赵义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李晖;[N];学习时报;2010年
王安岭 无锡市委研究室;[N];无锡日报;2011年
叶隽;[N];中华读书报;2004年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编辑;[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红柯;[N];文艺报;2011年
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
高舜礼;[N];中国旅游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敏宏;[D];南开大学;2010年
郑自立;[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李雪梅;[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王兆璟;[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赵双花;[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阮蓁蓁;[D];吉林大学;2010年
唐忠毛;[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王姝彦;[D];山西大学;2005年
于兰;[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肖显惠;[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爱军;[D];河北大学;2011年
龙波兰;[D];西南大学;2011年
孙素侠;[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金京姬;[D];延边大学;2010年
邱丽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袁许娜;[D];兰州大学;2011年
叶永胜;[D];安徽大学;2002年
王品;[D];河北大学;2006年
李斌;[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马春英;[D];黑龙江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当前位置:
《呼兰河传》读后感作文600字_15篇
第1篇:《呼兰河传》读后感今天我读了一本叫《呼兰河传》的书,书里讲了好多&我&和祖父有趣的故事,如果想知道就往下看吧。
我记得有一段特别有趣,讲了&我&在后园里摘了一束玫瑰,给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不知道,还说:&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闻见。&从这能看出祖父非常幽默,非常疼爱我。
作者出生时祖父都已经六十多少了,作者三、四岁时,祖父快七十了,七十岁的祖父非常爱作者,他们爷俩在后园笑个不停。祖父的后园就是小作者的天堂,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切都是自由的。
书里讲到在东二道街上有个大泥坑,六、七尺深,在那个大坑里淹死过人、猪、狗、猫、马,那个大坑家家户户都知道,有的人说拆墙,有的人说种树,就是没有说把这个坑填平。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快乐的,也是寂寞的。她从小在后园里长大的,作者和祖父在后园里一起玩,一起干活,作者和祖父时时刻刻在一起,童年充满了快乐。
文章中写到团圆媳妇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才十二,本该是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而她却早早的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是多么的可怜!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我们的新社会,人们用知识变得智慧,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没有男女的不平等,没有可怕的战争。
啊!我真想永久地停留在童年,可是时光总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的心好好珍惜,感受这美好的时光吧!
《呼兰河传》我读完了,可我的思想还停在那灰色的境界里。
&&&&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区北戴河中加英桥学校五年级:巴黎我的最爱(
第2篇:《呼兰河传》读后感美和追求美人类固有的天性,人们欣赏自然的美,创造生活的美。而作家艺术家们开垦出人类美的艺苑,以自己的才华和心血培植出一株株千姿百态的艺术之花,为人类生活增添无比绚丽的色彩。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大作家茅盾先生对《呼兰河传》这部作品的评价。这部书是着名女作家萧红后期的重要作品。在中国三十年代文坛上,年轻的女作家萧红以她清新自然的笔融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为世界文苑开出一朵美而不艳的奇葩。
在这部温婉如诗的小说里,萧红笔下的&我&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满怀着对于广阔世界的好奇和烂漫的童真,用一双清澈的眼打量着四周的一切。祖父、后园和她自己,就成了全部的天地在小说的开篇,作者细细的描绘了小城呼兰河的风俗人情,在她的眼里,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有着心智未开的居民和乡村应有的纯净生活,虽然不如大城市的繁华,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作者描写童年时的爱玩的花园:花开了,就象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象飞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象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我特别喜欢这一段,童话般的意境,诗意的语言,又简单活泼,写得多么好!
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小团圆媳妇那一章,看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和萧红同样大的一个女孩,也就12岁。12岁一个天真烂漫的年龄,本该在父母面前撒娇,却千里迢迢到这里当童养媳,因为活泼,不像媳妇,所以受到婆婆的打,叫她变得更懂事更听话,这打持续一个冬天,不管白天黑夜,&一天打八顿,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叫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我也用烧红过的烙铁烙她的脚心&&&她婆婆这样说,打她是为了让她懂规矩!后来女孩子给他们折磨得快发疯了,他们就听跳大神的话请人给她洗热水澡,滚水,昏过去用冷水浇醒再洗,洗了三回,就这样活活把人折磨死了!愚昧,可悲!
整篇小说朴素流畅,宛如你与作者在一个美丽的繁星当空的夜晚,听她娓娓讲述着呼兰河&她美丽的家乡。尽管凄婉,尽管优郁,却仍然美丽得动人。恰如茅盾所言,比象一部小说更为诱人。
看完这本书,我在想,每个人的童年竟然如此的不一样,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尽管那里充满着无知、愚昧、苦难、悲凉,甚至绝望。但是她还是用最平和的语气描述着一切,以一颗包容的心将一切的不美好都包容了,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将来再来回味这份属于自己的美好童年。
&&&&江苏苏州张家港市乘航小学六年级:侯坤
第3篇:读《刘胡兰传》后感今天,我在图书馆买了一本书,叫《刘胡兰传》。读完这本书后,我受到了很大触动。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出生于文水县的贫农户。8岁上学,10岁参加儿童团。曾担任文水县云周西村(现已改名为刘胡兰村)妇救会秘书和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等职业。
有一次,红军把国民党的一个团包围了,县妇女部长奉上级命令组织农民兵担架支援战场。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去了。她们在激烈的战场上,毫不惧怕,表现得异常勇敢,她们像护士一样救死扶伤,像战士一样运送火药,一点也不比八路军战士差,她们一直忙到天黑才回去,当时她才13岁。
1947年1月的一天,刘胡兰和6位革命战士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去,面对敌人残暴于威胁,他们临危不惧地说:&怕死就不当共产党,你们想怎样&。敌人见他们不知好歹,便当场用铡刀铡死了他们。刘胡兰虽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她永垂不朽、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刘胡兰这么年轻就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是多么的勇敢,再想想现在的社会,理想现在和刘胡兰同龄的人,被开水溅到了一点就觉得痛。那么刘胡兰身上的伤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要比开水溅到痛100倍、1000倍,再想想刘胡兰的生活是多么艰苦,吃的是什么,穿的又是什么,和我们相比,要差100倍、1000倍。从今以后,我们要向刘胡兰同志学习,学习她伟大的精神,以她为榜样。
&&&&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镇米滩村米滩小学六年级:翟修月
第4篇:《楼兰的忧郁》读后感读了梅洁写的《楼兰的忧郁》之后,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曾经繁华热闹的楼兰古城,商贾使节络绎不绝的楼兰古城,却被沙海湮没了,这是一个怎样的悲剧,然而,这个悲剧并没有结束。
回眸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谁没有破坏环境?能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的又有几个?
记得冬日的一天,我与妈妈收拾门前的路,就看到一个老人推着个小车儿从大北边儿下来了,定睛一看,原来车上都是劈柴和树枝。当他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清晰的看到,那劈柴是新砍下来的。过一会儿,有一辆装满柴火的车&&直到我与妈妈收拾完门口后,看到了不下五辆装满柴火的车。当时我就想:山上的树有人砍却没有人栽,唉!一天若是砍五棵树的话,一年呢,一年就是一千八百二十五棵树,整座大山,又有多少棵树呢?迟早有一天,山上的树会被砍光,而那时,又将会怎样?洪水、泥石流就会肆无忌惮地吞噬了我们的家园,但那时,人们又会怎样呢?后悔?已经晚了。
人类啊,这个受到赞美的半神,没有一瞬间,你不是一个破坏者,不得不是一个破坏者,一次最无害的散步,将夺走千百个小虫子的生命;一投足,就会毁坏蚂蚁们辛辛苦苦营建起来的巢穴,把一个小小的世界塌成一片坟墓。
我可怜的同胞,让我们给树木一点关爱,还大地一片绿荫吧!让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不再挣扎吧!让我们的地球母亲不再哭泣吧!
秦皇岛市抚宁县留守营镇凡各南小学六年级:张笑言
第5篇:《岳飞传》读后感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右旗一完小五(1)班& 马驰
岳飞是一名南宋时期的大将军。他南征北战,从来都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以致于金兵听到他的名字就会黯然失色,黎民百姓听到他的名字就会手舞足蹈。读完这本书后,我被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岳飞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远大的志向&&使祖国不受敌国的侵犯。当时岳飞家很穷,买不起纸和笔,岳飞便用柳条在沙子上练字,晚上天黑买不起蜡烛,岳飞就借着燃烧树叶的火光来学习。后来,岳飞拜文武双全的周侗为师,和同门师兄张显、王贵、汤怀一起练功,个个都练成了箭无虚发、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岳飞长大后,成了一个保卫国家的大英雄。他对待敌人冷若冰霜,对待朋友热情似火,因此,不论境况多么恶劣,总会有人投靠岳飞,助他一臂之力。
可是,就在岳飞最后一次攻打金兵时,虽然将他们打得七零八落,眼看就要全部歼灭了,皇上却轻信秦桧夫妇的馋言,让岳飞赶快回京,岳飞无奈只好回去了。岳飞回去后,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打入大牢。为了能使岳飞承认罪名,他们每天惨无人道地毒打岳飞,但岳飞丝毫不动摇。后来,秦桧看这样没用,就发明了一种新折磨法。他将鱼胶和麻皮煮烂,膊在岳飞身上,一撕连皮带肉都撕下来了,即便是这样岳飞还是不认这条罪。秦桧大怒,骗来了岳云,将他们俩一起杀死在了风波亭,当时岳飞仅三十九岁,岳云才二十三岁。
书中忠君爱国的岳飞、直爽冲动的牛皋、优柔寡断的真宗、阴险狡诈的秦桧等人物,个个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五年级:马驰
第6篇:《水浒传》读后感《水浒传》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个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忠、义二字在我脑海里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
读完《水浒传》,那荡气回肠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波澜壮阔的场景,真是让我心驰神往,回味无穷呀!
&&&&扬州市育才实验四年级:郝勇
第7篇:《水浒传》读后感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我试想,假如让他来到我的身边,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的魅力。这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会是他有大把的财富,就一点,就是他那在别人眼中芝麻大的优点。请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优点,在这世界上就要灭绝了。
我总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对于朋友甚至亲人少了一份亲情,少了一份朋友的友情。
我清楚的记得,在我咿咿呀呀学语时,我经常毫无顾忌的到邻居家吃饭,没有礼节,没有拘束,只有欢乐。邻居家的姐姐现在和我还是和原来一样好。在我哭着闹着不上幼儿园时,我们和邻居经常一起聊天。
现在当我知道为了未来奋斗的时候,我家的门也变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盗门。这就像一条河,让我们和邻居的感情隔在天地两岸。这就像《礼记》里说的:&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我们的社会很自然的少了一份爱,一份及其重要的爱――一份关怀。对于关怀,也许只需要一句简单的问候,或者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让人喜笑颜开,就让人感受母亲般的关怀。不要太吝啬,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不会让你失去什么,只能让你的人格得到升华。
第8篇:《水浒传》读后感读了《水浒传》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书中的英雄们的豪情壮义,忠义两全。《水浒传》一书记叙了以宋江为首的108条好汉从被逼无奈聚义梁山泊,到被朝廷招安,再到为宋大破辽兵,最后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在我脑海中印下了两个字:忠、义。
一个&忠&字就包含了对自己的国家、亲人、朋友的尽心竭力,鞠躬尽瘁。宋江在重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只效忠于自己的国家,可谓是忠心耿耿;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面对高俅之子的调戏、凌辱宁死不屈,最后上吊自杀,这也是忠的表现。
&义&字包含了很多内容,108个好汉为兄弟赴汤蹈火,两肋插刀,这就是义;为人民、国家锄暴安良、出生入死也是义。在108个英雄中,我认为最能做到&义&的是一个黑大汉,他虽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但是他路见不平就拔&斧&相助的精神,令那些丧尽天良的恶人们闻风丧胆。他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民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所以我们也应该有义气,拥有强烈的正义感,为了正义,为了真理能奋不顾身。
第9篇:读《名人传》后有感暑假时,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字叫《名人传》,这本书像磁铁一样吸引我,让我百看不厌。
《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作品,它包括《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三部传记。
书中讲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困难的一生,同时也赞美了他们坚强不懈的意志。贝多芬从小开始练琴,夜里即使大家睡觉了,他还在练琴,经过努力他在8岁时就有了自己的音乐会,但是还努力向莫扎特学习。这样的天才长大后竟然失聪,但是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最终创作了举世闻名的《田园交响曲》,贝多芬告诉我们:人遇到困难也不要放弃,成功是在困难的酒窖中发酵的,困难越多,磨难越大,成功的芳香越烈,喜悦的馨香越发经久不息。
米开朗琪罗是贵族出生,小时候非常喜欢雕塑和绘画,可是爸爸不同意,他便离开了家,自己学习绘画和雕塑。他经过多年刻苦的努力,终于创作了轰动世界的两大作品&&《哀悼基督》《大卫》,米开朗琪罗可以过上富俗的生活,可是他没有,而是用勤劳的双手去开辟自己的天地,我们也要为我们的理想奋斗。
托尔斯泰在战争中还坚持写作,他用犀利的笔,写出了一段段精彩的故事,托尔斯泰告诉我们:人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要坚持学习不能放弃。
《名人传》这本书不经告诉了我们名人的一生,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们:人一定要有远大的目标,没人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同时人一定要向目标努力,不能半途而废遇到挫折就放弃。做到这样才会成功。要知道成功来源与勤奋。
这就是《名人传》大家一定要看哦!
&&&&江苏南京鼓楼区赤壁路小学五年级:滕一飞
第10篇:《人狗传奇》之读后感《人狗传奇》之读后感
我个人认为狗是最忠实,是人类最好的伙伴,我最喜欢狗,今天要讲的是《人狗传奇》这部电影。
《人狗奇缘》这部电影主要是讲:灿伊虽然只有11岁,却显得十分成熟,尤其和年仅6岁爱哭鬼妹妹小伊在一起的时候,兄妹俩相依为命等离家出走的妈妈有朝一日能再回到他们的身边。忽然有一天,灿伊带回来一只刚出生的小狗,做为小伊的生日礼物送给了她,小伊高兴的收下了,并认为这是妈妈知道她的心意而特意给她买的,并给小狗取了个名字叫&心意&,她却不知道这条狗是疼爱自己的哥哥从外面偷来的,从此以后由这三个成员组成的家庭,开始了他们快乐的生活。时间匆匆的过了一年,每当灿伊不在的时候,心意就像小伊的朋友,哥哥寸步不离的守护着她,陪伴着她。人与狗之间的感情与日俱增,一个冬天的日子里,三个朋友来到结冰的江边玩耍,心意拉着冰车在江面上畅游,小伊和都是兴高采烈的坐在上面,可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小伊掉进了裂开的冰面中,并最终溺水而死,失去妹妹的灿伊十分自责并偏激的认为是心意的错,开始憎恶心意,把它视做怪物一样拒之门外,看着四壁空空的家,妈妈不在,妹妹的笑声也再也听不到,灿伊背起妹妹生前最喜爱的书包离家出走了。可是无辜的心意只是想一心一意的保护跟随兄妹俩,于是寻着灿伊的脚步开始寻找主人的流浪生活,伊灿落入坏人手里,心意为救伊灿死了~~~~
这部片子我看了两遍的落下了眼泪这部片子告诉了我:狗永远是忠实的!
&&&&初一:小雨
第11篇:《居里夫人传》读后感我读了《居里夫人传》这本书以后,觉得居里夫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持不懈,无私奉献。一个人如果想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并要坚持不懈。一个人如果非常自私,一心想着自己,那么也是没有太大成就的。我们要向陶行知说的那样: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然而,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做的。
居里夫人小时候虽然生活贫穷,但她仍然坚持不懈的读书。当居里夫人来到巴黎索尔本大学求学时,穿着旧衣服,住着简陋小房,用茶水和面包充饥。大学里的图书馆深深地吸引了她,一次,在图书馆里看书,居然忘了吃饭,结果昏倒在了图书馆里面,这是多么的认真刻苦啊!平常,我们在做作业,思考问题时总是怕苦怕累不愿意多想,可曾想过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多么好,可却还在偷懒;但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居里夫人居然还在认真刻苦的学习着,思考着,真是太佩服她了!
居里夫人视名利如浮云,她一生清贫,这并不是因为她与金钱无缘。当居里夫人发现&钋&和&镭&两种新元素时,就已经有人想用高薪来聘请她去任教,但居里夫人却拒绝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放着那么多的薪水不拿,而要拒绝呢?因为居里夫人热爱科学,她不想把研究科学的时间减少,她要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科学上。可见他多么热爱科学事业啊!居里夫人提炼出镭后,有人建议她申请专利,这样可以使她的生活过得富裕,可是她拒绝了。居里夫人从事科学事业并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是为了造福全人类啊!多么伟大无私的奉献啊,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啊!
&&&&江苏南通如东县掘港小学六年级:蓝湖
第12篇:读呼兰河传读《呼兰河传》有感
早听妈妈说过,读完《呼兰河传》就像看了一部悲剧结尾的电视剧一样让人难以释怀,总想找人说说,总想找人分担分担。
暑假来临之际,我就迫不及待地阅读了这本书。文章一开始就写&严冬封锁了大地&,在这样的季节里,地皮冻裂了,人手冻裂了,就连小狗也冻得整夜整夜地叫,最直接的景物描写,一下就带我走进了寒冷的呼兰河小城,在这个小城里生活着一群平凡而又无知的人,他们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跳大神,唱大戏,放河灯,他们总是把希望寄托在鬼神身上,一年四季他们老老实实地接受苦难加注在身上的考验,风霜雨地,受的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着自然的结果。尽管每个人的人生都在禁受着一年四季的考验,但至少也该有奋斗和抗争吧,又怎么可能逆来顺受呢?可见呼兰河小城它就是一座没有思想和精神的死城,即使天上的太阳有时显得特别大,那也是没有温暖的。
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依然是祖父和祖父的园子,祖父就像那仅剩的一缕阳光,温暖着作者幼小的心灵,在这个园子里,作者就像那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成长;在这个园子里作者的世界绝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世界,而是宽广的;在这个园子里作者的笑声不知有多大,自己都会感到震耳了。在这里,&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童年永远是最纯真,最美好的岁月,即便是作者后来有悲凉凄苦的人生,但这些美好的回忆依然温暖着她,支撑着她。
小说最让我心情低沉的是小团圆媳妇之死,作者虽没有具体写她挨打的过程,可是那&不分昼夜,一直哭很久&&&可见她禁受了怎样的摧残和毒打。到后来不哭了,愚昧而又迷信的婆家人左次右番地请胡仙,跳大神,闹神闹鬼,周围的人也说长道短,说死说活的,只到把十二岁的小团圆媳妇整死。小说中另一个让我佩服的人物就是冯歪嘴子,他是个敢于追求又敢于抗争的勇敢者,当不幸降临,他失去了最爱的妻子还要抚养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左邻右舍都说他这回可非完不可时,他却照常地活在世界上,照常地负起他那份责任。他就像是注入呼兰河小城的一股新鲜血液,让人振奋,让人改变,让人不向命运低头。
&从前那后花园的,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物是人非,人去楼空,好一派荒凉凄惨的景象。这让我想去李清照词中的那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记忆中那无人过问的往事已积满了灰尘,尽管回忆充满了苦涩,但也充满了温暖,所以作者忘却不了,难以忘记。
&&&&六年级:向倬贤
第13篇:呼啸中,爱与恨交织——《呼啸山庄》读后感一本散发着油墨香的《呼啸山庄》很快就读完了。看着它静静地躺在我面前,竟欲罢不能。再重读,却又是满怀遗憾地合上了书本,不论我再读多少遍,却都是同样遗憾地合上书本,恨不得自己为主人公铺设一条完美的幸福之路。
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是起于平淡之中,又在疯狂中谢幕。可是,一曲终了,站在一旁谢幕的只有希斯克利夫一个。当舞台上显示全剧终的时侯,希斯克利夫在萦绕着凯瑟琳气息的环境中合上了他的双眼,而一对小的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甜蜜爱情又再一次上演。
也许,只是在狂风暴雨中的爱情才够激烈,才真正令人难以忘怀,可是平淡中的甜蜜又何尝不夹杂着淡淡的哀愁与彷徨?身份的悬殊,主人的阻挠,希斯克利夫难以与自己相爱的人过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如果不是变故,如果不是爱情的挫伤,如果不是这仇恨的力量,希斯克利夫又怎么会生长到这般强大?
也许是上天的造化弄人,让这对热恋中的情侣因误会而分开,却又在近似痴狂的爱与恨中艰难地找寻着对方爱的痕迹。希斯克利夫用自己自私的爱毁了凯瑟琳,毁了自己至爱的尤物,也毁了自己苦苦想要找寻的爱的足迹,毁了他用爱构筑起的仇恨而坚定的信念。他想向凯瑟琳复仇,但是,当凯瑟琳的躯体渐渐冰冷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是宁愿她痛苦地醒来。他蓦然回首,爱人已悄然远去,尽管明知生也不能在一起,因为她已是别人的妻子,但却远比天人永隔来的更好些。活着的时候,像刺猬一样竖起了全身的刺想要伤害对方,却在天人永隔的那一刹那选择原谅。对将死的人来说,死是一种多么大的解脱,死了,所有的爱和误会都不存在了。可是她有没有想过,死是对对方的一种最大的自私。而他啊,在她死了之后,没有顽强的抗击,永远只能寂寞地品尝着相思的味道,却永远无法触到自己的爱人。
这爱情啊,究竟是谁犯了错,当一切阻隔都黯然退去的时候,又不敢相信,这才是真正的爱情的结局。爱像狂风来袭,涌入心底;恨却像骤雨,把梦击碎了一地。爱情,不在乎谁是谁非,谁对谁错,一切,都像是上天的安排。再强烈的抗击也无法撼动既定的事实,岁月是最好的磨合剂,能够渐渐抚平人内心的忧伤,愈合伤口,但却永远消不了心中的那块疤,到恰当的时候,它还是会慢慢地裂开,给人以彻骨的痛。
可是,这都是为爱情所受的伤。尽管受伤,希斯克利夫还是不能放下对凯瑟琳的爱,可能这就是沉醉入迷的爱吧,唯有真爱才能做到如此。有人说,为爱情所受的伤都是甜蜜而难以忘却的,可能这就是希斯克利夫不断想着凯瑟琳,寻找着凯瑟琳,深受着它的折磨却始终不肯也不舍得放手的原因吧。
呼啸中,爱与恨交织,却,紧拉着不肯放手。
合肥168中学高二:***
&&&&&&&&&&&&&&&&&&&&&&
第14篇:《木兰辞》读后感&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每当吟诵这诗句时,我就感到了木兰的勤劳与懂事。当她看到征兵文书时,想到了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自己也没有长兄。每一卷文书上都有父亲的名字,而父亲年纪大了也不能去战场。木兰便到市场去买来了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要去替父亲应征。她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二年后才得胜而归。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都出来迎接她&&
看看木兰,再想想自己。自己从小就生活在温馨的生活环境中,从来没有关心过父母,更没有为他们做点家务。想到木兰连自己的生命都不顾,为父亲去征战,我感动不已。
她不要天子的重金奖赏,也不要做大官,只要回到家乡去看望年迈的父母。看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勇敢的木兰,如何告别父母。驰骋战场。累立战功,最终光荣地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上海市金山区海棠小学五年级:孙新雅
第15篇: 苦涩的呼兰河读完这本书,我心里隐隐地作痛,在那个荒凉的小镇,因为愚昧和无知,悲剧就在人们身边一幕幕地上演,小团圆媳妇的悲惨结局让我感到深深的无奈。也许,这个命运也是当时上个世纪许多人悲惨却无人怜悯的命运。
小团圆媳妇对人总是笑呵呵的。然而,就这一点难得的纯净,也被抹杀在了冷漠和残酷之中。她刚入门不久,就被婆家折磨,一开始,她还是在反抗的。她生病时,婆家人给她用开水洗澡。当时的人们因为愚昧,落后,竟然还都跑来看热闹。看着她在水里痛苦地挣扎,没有人来救她。当她昏死过去时,人们跑过去,有人还留下了眼泪。也许是因为愚昧的人们因为不懂得科学,只懂得用封建迷信的方法来&救人&,当他们看到昏死的小团圆媳妇,心里被掩埋的良知,怜悯之心被唤醒。然而这也无济于事,最终,她还是难逃悲惨的结局。
因为愚昧无知,因为落后封闭,许许多多的小团圆媳妇在那个时代屈服于苦难的命运,没有人去同情她们,更没有人告诉她们要去抗争。然而这不仅是女性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那个时代的人们没有机会接受教育,没有文化,对于生活的苦难,只能默默地接受,随波逐流。
也许,有人认为,在现代的社会,小团圆媳妇的命运不会再上演。不,只是上演不同的戏码罢了。时过境迁,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的小孩也有机会走进教室,在书香中成长。然还有一些留守儿童,他们的童年却是与荒凉的大山相伴。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每年只能和父母相见的机会少之又少。小小年纪的他们过早地尝到了生活的苦涩。他们的世界和那个边远的小镇一样荒凉。城市孩子的生活和他们相比是多姿多彩,无忧无虑的。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去关心他们,而不是因为自身条件优越就看不起,甚至歧视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过上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生活。
本文地址:/169436_hulanhechuanduhougan_zuowen_600/
你可能喜欢的作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