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直解中张居正关于孟子的思想主张思想的看法

四书直解-(清)张居正-中国哲学-文轩网
定  价 : ¥58.00
文 轩 价 : ¥43.50(75折)
配 送 至 :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
中国 四川省 成都市 请选择
作  者 :
所属分类 :
促销活动 : 11.11狂欢来袭,全场纸质书包邮满99减10,159减20,299减50,499减100!
购买数量 :
件 此商品已售出0本
服  务 : 由"文轩网"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43.50(75折)
作 者:(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开 本:16开 页 数:无 印刷时间: 字 数:650000 装 帧:平装 语  种:中文 版 次:1 印 次:1 I S B N:0
重磅推荐 文艺小说 少儿童书 经管励志 居家生活 科技考试
¥42.50¥85.00
¥64.00¥80.00
¥22.50¥45.00
¥12.50¥25.00
¥17.40¥34.80
¥14.90¥29.80
¥39.00¥78.00
¥16.00¥32.00
¥56.90¥79.00
¥30.00¥59.90
¥23.40¥46.80
¥17.50¥35.00
¥19.75¥39.50
¥16.00¥32.00
¥14.90¥29.80
¥47.20¥94.40
¥16.40¥32.80
¥12.50¥25.00
¥19.90¥39.80
¥16.40¥32.80
¥22.50¥45.00
¥12.50¥25.00
¥17.50¥35.00
¥19.75¥39.50
¥48.00¥96.00
¥6.20¥12.50
¥25.10¥39.80
¥5.00¥10.00
¥6.00¥12.00
¥8.00¥16.00
¥11.00¥22.00
¥44.00¥88.00
¥7.50¥15.00
¥17.50¥35.00
¥29.70¥59.40
¥14.00¥28.00
¥44.00¥88.00
¥39.50¥79.00
¥21.00¥42.00
¥44.90¥59.80
¥14.90¥29.80
¥18.00¥36.00
¥14.00¥28.00
¥12.50¥25.00
¥14.90¥29.80
¥16.00¥32.00
¥24.50¥49.00
¥19.90¥39.80
¥24.90¥49.80
¥19.90¥39.80
¥24.90¥49.80
¥5.00¥10.00
¥8.00¥16.00
¥19.00¥38.00
¥26.20¥38.00
¥19.90¥39.80
¥24.90¥49.80
¥17.50¥35.00
¥19.90¥39.80
¥46.90¥68.00
¥12.90¥25.80
¥25.00¥49.90
¥11.90¥23.80
¥38.00¥76.00
¥3.40¥6.80
¥9.00¥18.00
¥19.90¥39.80
¥5.00¥10.00
¥9.90¥19.80
¥12.40¥24.80
¥16.00¥32.00
¥24.50¥49.00
&&&&先读《四书》,后读经、史,是历代帝王必修之大纲。《四书直解》是大明两朝帝师张居正为十岁的万历皇帝量身定做的官内读本。本书以最通俗的白话文写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还融入了大政治家张居正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总结,其独特见解,永为后世之借鉴。&&&&康熙大帝阅后御批:&&&&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篇末俱精实之义,无泛设之词。
隐藏全部&&&&&&该书曾在明代多次刊刻,清康熙内阁学士徐乾学(江苏人,康熙九年&进士,刑部侍郎)又将此书翻刻并作序。序中评道:"盖朱注以翼四书,直解又所以翼注。"该书在清代一直作为八旗子弟的国学教材。&&&&这部《四书直解》(原名《四书集注直解》)是明代两朝帝师、万历首辅(宰相)张居正同翰林院讲官专为万历皇帝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而万历皇帝即位时只有十岁,张居正用《四书》教育皇帝,要让万历皇帝做一个象唐太宗那样开明的君主。讲经同时融人了张居正等人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总结,以及对重大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和锐意进取的改革思想。
隐藏全部&&&&&&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明代政治家、改革家。12岁考中秀才。13岁参加乡试,湖广巡抚顾辚认定他是髙才,只因其年少尚须磨炼,有意未让其中举。16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万历初年为首辅。当时明神宗(万历皇帝)年幼,张居正前后主政十年,他推行了&"一条鞭法",&改变了赋税制度,明朝这十年堪称政治最清明、国力最强盛时期。万历十年(1582年)卒,追赠上柱国衔,谥号"文忠",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
隐藏全部&&四书直解卷之一大学四书直解卷之二中庸卷一四书直解卷之三中庸卷二四书直解卷之四论语卷一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四书直解卷之五八佾第三论语卷二里仁第四四书直解卷之六公治长第五雍也第六四书直解卷之七论语卷三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录四书直解卷之八论语卷四子罕第九乡党第十四书直解卷之九论语卷五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四书直解卷之十论语卷六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四书直解卷之十一论语卷七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四书直解卷之十二论语卷八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四书直解卷之十三论语卷九子张第十九…………
隐藏全部&&&&&&四书直解&卷之一&&&&大学&&&&大,旧音泰,今读如字。&&&&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也,则庶乎其不差矣。"&&&&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直解&&这一章是孔子的经文,这一节是经文中的纲领。孔子说:"大人为学的道理有三件。一件在明明德。上明字,是用工夫去明他。明德,是人心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的本体。但有生以后,为气禀所拘,物欲所蔽,则有时而昏,故必加学问之功,以充开气稟之拘,克去物欲之蔽,使心之本体,依旧光明,譬如镜子昏了&,磨得还明一般,这才是有本之学,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一件在亲民。亲字,当作新字,是鼓舞作兴的意思;民,是天下的人,天下之人,也都有这明德,但被习俗染坏了,我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鼓舞作兴,使之革去旧染之污,亦有以明其明德。譬如衣服涴了,洗得重新一般,这才是有用之学,所以《大学》之道,在新民。一件在止于至善。止,是住到个处所不迁动的意思;至善,是事理当然之极。大人明己德、新民德,不可苟且便了,务使己德无一毫之不明,民德无一人之不新,到&那极好的去处,方才住了。譬如赴家的一般,必要走到家里才住,这才是学之成处,所以《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这三件在《大学》如网之有纲,衣之有领,乃学者之要务,而有天下之责者,尤当究心也。&&&&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直解&&这一节是承上文说明德、新民所以得止至善之由。止,就是止于至善的止字。定,是志有定向。人若能先晓得那所当止的去处,其志便有定向,无所疑惑,所以说知止而后有定。静,是心不乱动,所向既定,心里便自有个主张,不乱动了,所以说定而后能静。定,是安稳的意思,心里既不乱……
隐藏全部&&
好评 中评 差评 天猫评论
文轩网作为纸质出版物网络销售平台,所售图书均为全新正版,请放心购买。
文轩网图书/音像单笔订单满38元免运费(内蒙古、青海、海南、新疆、西藏、宁夏及海外地区除外)。未满38元全国运费5元/单。
与文轩网合作的物流公司有:申通/圆通/CCES/港中能达/邮政经济快递/邮政平邮等。(发货系统自动匹配,暂时无法指定快递)
没有解决您的问题?
暂无提问,您可以咨询我们,我们会在一个工作日内响应~张居正讲解四书_百度百科
收藏 查看&张居正讲解四书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唯一留存至今的四书皇家读本两朝帝师内阁首辅张居正讲给万历皇帝一人读的四书读本康熙大帝一生最爱读的四书读本论语大 学 中庸孟子儒家的基本经典欲读圣贤书求真实理者不可不读内阁首辅两朝帝师张居正讲解的四书皇家读本更值得今日国人品读
张居正讲解四书
学习中华文化的最佳入门读物康熙帝特别推荐的四书读本   唯一留存至今的四书皇家读本两朝帝师内阁首辅张居正讲给万历皇帝一人读的四书读本康熙大帝一生最爱读的四书读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儒家的基本经典欲读圣贤书求真实理者不可不读内阁首辅两朝帝师张居正讲解的四书皇家读本更值得今日国人品读张居正讲解四书原名四书直解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连同翰林院讲官等人专门写给当时的小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神宗一人读的该书曾在明朝年间得到刻印根据记载1651年张居正所注四书再次付梓题张阁老直解吴伟业在为这部书所作的序中谈到张居正给孩提时的万历皇帝当老师时充满羡慕之情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崇祯四年进士官左庶子弘光朝任少詹事入清顺治时官国子监祭酒以母丧告假归里   康熙年间内阁学士徐乾学徐乾学字原一号健庵昆山今属江苏人康熙九年进士官内阁学士刑部侍郎又将此书翻刻该刻本至今在民间依旧有流传可见该书当时影响之大   徐乾学评道盖朱注以翼四书直解有所以翼注   康熙帝在读此书后如此说道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义俱精实无泛设之词可为法也张居正汉族字叔大少名白圭号太岳谥号文忠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内阁首辅明代最伟大的政治家 张居正5岁入学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了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广巡抚顾辚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练几年才未中举16岁中了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23岁中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隆庆时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初年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前后主政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万历十年1582年卒赠上桂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抄其家至天启时方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   张居正讲解四书全套三册包含张居正讲解论语张居正讲解大学中庸张居正讲解孟子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四书直解 张居正 正版全新现货 九州出版社(货号:0)
开&&&&&&本:其它
页&&&&&&数:569页
字&&&&&&数:
I&&S&&B&&N:0
售&&&&&&价:36.50元
原书售价:58.00元
品&&&&&&相:
配送方式:挂号印刷品、快递、EMS&&&&
上书时间:
购买数量:
(库存500件)
店铺名称:
店主昵称:
店铺等级:
拍卖等级:
卖家信誉:
卖家好评率:
实名认证:
担&保&&金:271元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
电&&&&&&话:
开通时间:
商品分类:
详细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四书直解
原价:58元
作者:张居正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日
ISBN:0
字数:
页码:569
版次: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921&g
编辑推荐
《四书直解:两朝帝师张居正白话讲本》:先读《四书》,后读经、史,是历代帝王必修之大纲。《四书直解》是大明两朝帝师张居正为十岁的万历皇帝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四书直解:两朝帝师张居正白话讲本》以最通俗的白话文写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还融入了大政治家张居正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总结,其独特见解,永为后世之借鉴。康熙大帝阅后遇批: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篇末俱精实之义,无泛设之词。
内容提要
《四书直解:两朝帝师张居正白话讲本》内容简介:《四书》是我国古代四大儒家孔子、孟子、子思、曾参的代表作。宋代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从《礼记》中把《大学》、《中庸》两卷抽出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刊刻问世。这部《四书直解》原名《四书集注直解》,是明代两朝帝师、万历首辅(宰相)张居正同翰林院讲官专为万历皇帝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而万历皇帝即位时只有十岁,所以《四书直解:两朝帝师张居正白话讲本》以最通俗的白话文写成,同时还融入了大政治家张居正等人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总结,以及对重大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和锐意进取的改革思想。据《康熙朝实录》载,清康熙二十三年四月三十日(日),康熙帝在批牛钮、徐乾学等讲官的奏折里写道:“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篇俱精实之义,无泛设之词。”今本《四书直解》,以消八旗经正书院刻奉(徐本)《四书集注随解》二十七卷为蓝本,整理出版。《四书直解:两朝帝师张居正白话讲本》虽为古本,但是为孩提时代的万历皇帝所讲,所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阅读《四书直解:两朝帝师张居正白话讲本》不但以帮助读者领悟儒家的四大经典著作,还可以了解当时皇家的教育情况,对提高行政领导艺术亦极有参考价值,所以说史是当今国学入门的最佳读本。
目录
四书直解卷之一大学四书直解卷之二中庸卷四书直解卷之三中庸卷二四书直解卷之四论语卷学而第为政第二四书直解卷之五八佾第三论语卷二里仁第四四书直解卷之六公治长第五雍也第六四书直解卷之七论语卷三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四书直解卷之八论语卷四子罕第九乡党第十四书直解卷之九论语卷五先进第十颜渊第十二四书直解卷之十论语卷六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四书直解卷之十论语卷七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四书直解卷之十二论语卷八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四书直解卷之十三论语卷九子张第十九尧日第二十四书直解卷之十四孟子卷梁惠王章句上四书直解卷之十五孟子卷二梁惠王章句下四书直解卷之十六孟子卷三公孙丑章句上四书直解卷之十七孟子卷四公孙丑章句下四书直解卷之十八孟子卷五滕文公章句上四书直解卷之十九孟子卷六滕文公章句下四书直解卷之二十孟子卷七离娄章句上四书直解卷之二十孟子卷八离娄章句下四书直解卷之二十二孟子卷九万章章句上四书直解卷之二十三孟子卷十万章章句下四书直解卷之=十四孟子卷十告子章句上四书直解卷之二十五孟子卷十二告子章句下四书直解卷之二十六孟子卷十三尽心章句上四书直解卷之二十七孟子卷十四尽心章句下
作者介绍
作者:(明代)张居正&合著者:王岚&英巍
文摘
序言
《四书》是我国古代四位大儒家孔子、孟子、子思、曾参的代表作。1190年(南宋光宗绍熙元年),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从《礼记》中把《大学》、《中庸》两卷抽出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刊刻问世。《四书》是儒家的重要经典,更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文明大厦的主要支柱,曾成为我国宋代以后的科举教科书,也是国人必读之经典。其中的“仁爱、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格言,不仅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而且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梁启超先生曾说,《论语》、《孟子》等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这部《四书直解》(原名《四书集注直解》)是明代两朝帝师、万历首辅(宰相)张居正同翰林院讲官专为万历皇帝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而万历皇帝即位时只有十岁,张居正用《四书》教育皇帝,要让万历皇帝做一个象唐太宗那样开明的君主。讲经同时融入了张居正等人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总结,以及对重大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和锐意进取的改革思想。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明代政治家、改革家。12岁考中秀才。13岁参加乡试,湖广巡抚顾辚认定他是高才,只因其年少尚须磨炼,有意未让其中举。16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万历初年为首辅。当时明神宗(万历皇帝)年幼,张居正前后主政十年,他推行了“一条鞭法”,改变了赋税制度,明朝这十年堪称政治最清明、国力最强盛时期a万历十年(1582年)卒,追赠上柱国衔,谥号“文忠”,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据《康熙朝实录》载,清康熙二十三年四月三十日(日),康熙帝在批牛钮、徐乾学等讲官的奏折里写道:“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篇末俱精实之义,无泛设之词。”该书曾在明代多次刊刻,清康熙内阁学士徐乾学(江苏人,康熙九年进士,刑部侍郎)又将此书翻刻并作序。序中评道:“盖朱注以翼四书,直解又所以翼注。”该书在清代一直作为八旗子弟的国学教材。今本《四书直解》,以清八旗经正书院刻本(徐本)《四书集注直解》二十七卷为蓝本整理出版。八旗经正书院(原八旗书院)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是清王朝八旗子弟学校名。本书不但有助于读者领悟儒家的四大经典著作,还可以了解当时皇家的教育情况,对提高行政领导艺术亦极有参考价值,所以说更是当今国学入门的最好读本。在整理、校核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以下原则:1.编排。竖排繁体改简体横排,以适当今读者。原书编排为1—27卷本,为保原书之原貌未改变顺序,但为适当今读者之便,此次编排《四书》均加入了排次(如:论语卷一、孟子卷三等)。2.汉字简化。以国家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文字使用规范条例》、《简化字总表》为基准,以《辞海》、《汉语大字典》为依据,未尽之处,仍依古籍整理通例处理。3.古版混刻字。一律改为规范字。通假字除含义相当确定而改正外,一般保留繁体时的原貌(未改为规范字)。校核《四书集注直解》,并非易事。校核组各位同仁皆尽心尽力、悉心订正,但不免仍有谬误之处,还请方家不吝赐教。王岚&&英巍2009年8月于北京
很好的书!
好书!很开心。
质量很好的,谢谢
挂号印刷品
全国各地每公斤4元,挂号费3元,不会丢件。
本店将视地区选择经济实惠的快递公司,发达地区首重8元,二三级城市10——15元不等。
首重22元起,地区不同续费不一样,可取邮政网站查询。
您可能感兴趣的商品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00元
商品已成功添加到收藏夹!怎样读《四书》——张居正讲评皇家读本
《张居正讲评皇家读本》,是明代万历年间大学士(宰相)张居正协同翰林院的讲官给万历皇帝讲解“四书”的讲章,经修改后进呈给皇帝在宫内阅读的稿本。由于万历皇帝即皇帝位时,还是一个十岁的孩子,所以这套书以最通俗的明代白话文写成,加上编注者的注解、翻译,更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入门国学的绝佳读本。
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和“评法批儒”把中国的历史完全弄颠倒了,当时全国上下从电台、报纸、大中小学课堂、工厂车间、农村田间地头,都要批判孔子,好像中国现实的一切罪恶都是由二千年前的孔子而来。在这种铺天盖地的宣传运动之下,虽然没有起到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的效果,但也确实把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搞乱了。尤其是当时的年轻人和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知之甚少的普通群众,这样以先入为主、反复灌输的方式,给人们潜在的意识里打下了深刻的印记,流毒极为深远。文革虽然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但当人们一提到孔子或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时,相当多数人乍一听到便不假思索地予以否定,甚至挑毛病,调侃揶揄,张口闭口“孔老二”云云。所以今天我们重读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著作,如何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从而理解它的真实意义,仍是学界一项重大任务。例如《四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自秦汉以后乃为士子常读和必读之书,社会的主流意识。尤其是宋元以后,将其列为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不仅上自中央的国子监,下至府州县学以及乡村私塾,凡是读书者人人必读,就是最高统治层的皇家,不仅皇帝本人读,而且他们的儿子们也要读。这部明代《四书》皇家读本,就是明代万历初年()大学士张居正协同翰林院的讲官给皇帝朱翊钧讲解《四书》的讲章,经修改后进呈皇帝在宫内阅读的稿本,定名为《四书直解》。由于朱翊钧初即皇帝位时还是一个十岁的小孩子,所以这个讲稿用最通俗的明代白话文写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今天仍不失为初读《四书》一本较好的辅助材料。我们将它整理出来献给读者。但是由于过去长时间极左思潮对以孔子为代表儒家思想的歪曲,先定性,后分析,摘其所要者大家挞伐,形成了一种新的传统。所以今天我们重读《四书》时,首先应该摒弃这种新传统的偏见。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于1930年审查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时曾说:“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所谓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论之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其所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否则数千年前之陈言旧说,与今日之情势迥殊,何一不可以可笑可怪目之乎?”(见冯友兰《三松堂集》)这就是说,我们对古人的著作,应该设身处地了解其所处之历史环境,同时也把自己融入于这种环境之中,以此来理解古人,才能评论他的是非得失。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按照《四书》的原意,将《四书》中的一些基本要点简要地介绍给读者,让读者按照《四书》作者的原意来理解《四书》,而不是以今天的是非观念来理解《四书》。因为我们今天与古人所处的历史环境完全不同,是非观念亦不大相同,例如孔子讲君君、臣臣,今天我们是共和时代,人人都是平等的,若是按照今天的观念去看古代那不是觉得太可笑而不可理解了吗?
《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论语》、《孟子》秦汉以后,都以单行著作行于世,汉武帝时(前140-前57)曾对《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设博士官,称传记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孟子的民本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