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老太太的客厅卧室一体装修图兼卧室小而明亮,充满灵气,句子的含义

《小狗包弟》导学案
《小狗包弟》导学案
【课标要求】
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重视阅读、鉴赏文章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思悟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注意学习抓住所描写事物的个性特征来写作。
【教材分析】
《小狗包弟》在内容上有两条线可以抓:一条是写小狗包弟的悲惨遭遇,一条是写作者情感态度的前后变化。通过写小狗包弟的遭遇和作者情感的变化,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的疯狂和人性的扭曲,为了自己的生存,连一条心爱的小狗都无法保护,只好放弃人性中一些美好的东西,抚今追昔,怎不令人唏嘘感叹!自责、忏悔之余,带给我们深深的思索……在形式上,《小狗包弟》不枝不蔓,由现在——追忆——现在三段组成,结构严谨,犹如三段乐曲一唱三叹,撩拨着读者的心弦,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文字情真意切,朴素自然,绝无雕饰,作者真正是做到了“掏出心来”,以情动人,越品越有味道。
【教学建议】
重点是把握作者情感态度变化这一线索,深刻体味通过写对小狗的忏悔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内心的复杂、沉重的情感。
【备课资料】
1、作者简介
?)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师读书。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
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夏毕业后,经常发表论文和译文,宣传无政府主义。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1928年冬回国,居上海,数年之间,著作颇多。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学季刊》编委。同年秋天东渡日本。次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学丛刊”、“文化生活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季月刊》,同年与鲁迅等人先后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和《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曾任《呐喊》周刊(后改名《烽火》)发行人、主编,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短篇小说以《神》、《鬼》为著名。抗战胜利后主要从事翻译、编辑和出版工作。
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1950年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访问,辑有《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本散文通讯集。1960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协副主席。“文革”中,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2、背景材料
巴金谈文学创作
——答上海文学研究所研究生问
早春,一个雨雪霏霏的下午,我和文研所其他几位同志一起,来到老作家巴金的寓所。七十八岁高龄的巴金到客厅门口迎接我们。他身穿棉衣,虽然年迈,但思路十分敏捷,记忆仍然清晰,亲切地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
  问:您的文学创作活动开始于何时?最早采用的文学体载有哪些?在《文学旬刊》上署名“佩竿的诗和小说(一九二二年)是不是您最早的创作?
  答:我最早写的长篇小说,是一九二七年写的《灭亡》,当时住在法国蒂埃里堡,有苦闷无处发泄,心里有很多话要说,就进行了小说创作,一九二八年写成,登在《小说月报》上。一九二三年我在成都还写过一个短篇,叫《可爱的人》,寄给上海郑振铎,发表在《时事新报》副刊《文学旬刊》上。一九二四年,我还写过一个反战题材的短篇,投给《小说月报》,给退了回来。当时的编辑也是郑振铎,没有采用。在这之前,我还写过一些诗歌,发表在《文学旬刊》和《妇女杂志》上。
  问:刚才您说过,您的第一个短篇是一九二三年写的,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是一九三年前后开始的,是不是这样?
  答:不是,我的第一篇小说应该说是《灭亡》。我在一九二七、二八年写了《灭亡》,一九二九年写了《洛伯尔先生》几个短篇,写了一本《死去的太阳》。一九三一年写得最多,写了《家》等好多作品。
  问:请谈谈您在创作前的理论准备和艺术积累上,对哪些文学理论和文学史著作感兴趣?您喜欢文学史上哪些方法、流派?
  答:这个问题回答不出,因为我不是准备好去做作家才去读各种书,才去写作。我是在生活中有了切实的感受才要抒发,要表现,有兴趣就多写一点,没有兴趣就少写点。
  在创作长篇小说之前,我倒是翻译过一些东西,譬如克鲁泡特金的《自传》,还有高德曼的《论现代戏剧》,发表在开明书店编的《一般》和《新女性》杂志上。
  问;迄今为止,您对自己的作品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是哪些?
  答:三本比较满意的书是《家》、《春》和《秋》,还有《憩园》和《寒夜》。在我写的小说中,有一些作品因为我对里面的生活不熟悉就写得不好,如《火》我就不满意,又譬如《萌芽》也是这样。相反,非常熟悉的题材就写得比较好些。
  问:您是一位有着鲜明个性特征的作家,您觉得您的个性气质对您的文学创作有哪些突出影响?您怎样看待作家个性气质和自我完善的问题?
  答:我的作品整个儿就是个人对生活的感受,我有苦闷不能发散,有热情无法倾吐,就借文字来表达。我一直要求自己说真话,要求自己对读者负责,至今我还觉得自己过去有时做得不好。
  我喜欢俄国作家赫尔岑,他的文字带感情,很感动人,我喜欢这种带感情的文字。
  我说过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是文学和人的一致,就是说要言行一致,作家在生活中做的和在作品中写的要一致,要表现自己的人格,不要隐瞒自己的内心。
  问:您是采用外国题材最多的一个现代作家,请您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答:我在外国生活过,对外国的生活熟悉,留下很深的印象。我怀念那段生活,当我开始创作的时候,因为国民党限制很严,文字检查,我就用外国题材来借古喻今,借外喻中,那时的一些短篇都是反映欧洲生活的,象《洛伯尔先生》、《房东太太》都是这样。
  问:在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中您塑造了一些理想化的人物,如李静淑等,他们有没有模特儿?他们所组织的宣传、罢工、暗杀、辨论等,在生活中有没有真实事例?
  答:这个问题在小说总序中已经谈过。作品中的人物,生活中都有影子,对《家》里写的生活我比较熟悉,原型较多,就比较真实,不熟悉的编造的成份就多一些。
  问:您的前期创作活动持续了二十余年,为什么在一九四六年后暂时停止了?
  答:我在一九四六年底写完《寒夜》后,当时忙于搞编辑,搞翻译,事情很杂、很多,而写作的时间就少了。
  解放后我想换支笔,写点新的生活,这要花时间去深入,去了解,去熟悉,但是,社会活动多,深不下去,写作也就有限了。
  问:请您谈谈自己选材、构思、描写的习惯与体会。
  答:这个比较难说,最初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要走文学道路,家里希望我学工,然后扬名显亲,可是我走了另一条路。我说过《家》里面高老太爷和觉新两个人完全真实的,觉新就写了我的大哥。我对那些生活非常熟悉,写的时候比较顺手,很快就把那些人物都写出来了。我写的时候不是苦思苦想编造出来,我有生活,有感情要发泄,就自然地通过文字表现出来。
  问:您的小说创作几十年来引起了社会上广泛的注意,您认为哪些关于您思想与作品的评论研究文章是较深入的?
  答:很难说,我看得不全。陈丹晨的那本书送来后我也没有时间仔细看,只把书中一些和历史事实明显出入的地方指出来,但也可能有些未看出。作家和评论家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家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评论家以作家作品为题材。研究的对象不同,评论家研究的是作家和作品,作家研究的是生活,都有自己的观点,独立思考。写书总是写作者自己的观点,我不好说别人这样写那样写。研究我的专著,听说南京有人写,四川也有人写了。
  问: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您同哪些作家的交往对您的文学创作活动有较大影响?
  答:我平时也不大出来参加什么会议和活动,就关在家里一个人写。都由我的一个朋友和文化界接触,他在开明书店工作,我写了什么就交给他带去,编辑部有许多要求通过他转达给我。
  我喜欢鲁迅的作品,愿意追随鲁迅的道路。初期,郭沫若对我有影响,不过是在一个短时期内,我喜欢他的《女神》、《三叶集》,后来茅盾的作品陆续发表后,我也开始喜欢他的作品。
  在现代作家中,曹禺、沈从文、靳以和我是比较熟悉的。
  问:您在一九七九年和法国《世界报》记者谈话中,谈到您读了托尔斯泰给罗曼·罗兰的长信,很爱感动。您能具体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答:是的,当时罗曼·罗兰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他看到托尔斯泰在文章中否定了整个欧洲的文学艺术,甚至连莎士比亚、贝多芬也否定了,感到十分痛心,于是就写信请教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写了一封长达三十多页的信复他,说艺术的目的不是别的,是为了促进人类团结,为了使人变得好一些、善一些,是为了对人类进步有利,是为了教育人。美和善是统一的。我当时看了十分感动,直到今天我还认为托尔斯泰的话是很有意义的。我说过: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不是玩弄什么花样,靠什么外加的技巧来吸引人,要说真话。艺术应该对社会改革,人类进步有所帮助,要使人们变得善一些、好一些,使社会向光明前进,我就是为这外目的才写作的。
  但是托尔斯泰走到了极端,他连莎士比亚、贝多芬也否定了。我却认为文学这个东西的社会意义是不能否定的,它是对人类进步起作用的。
  问:您说过:“我的创作方法只有一样,就是让人物自己生活,作家也在作品中生活。”您能具体谈谈这个问题吗?
  答:我认为作家和人是一致的,作家要写他所熟悉的生活,让人物按照自己的路子自己的个性发展。我记得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说过:当我写作的时候,我不知道我的人物在五分钟以后会说什么,我惊奇地跟着他们。我不象茅盾那样写过详细地提纲,当然各个作家的习惯不一样,我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感情一下子写下来,着眼于人物的命运,人物自己活动起来。我把文学作为武器攻击我的敌人,攻击旧制度。我在《随想录》第二集《探索集》专门讲了这个问题。现在有人把技巧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我不这样看。我写小说就是要让读者了解作者的意思,要打动读者的心,不让人家知道怎么行?让人家看不懂,就达不到文学艺术的目的了。
  问:您最近还在写作吗?
  答:是的,我还在写,不过身体不太好,写字困难,写得比较慢。
  &&&&&&&&&&&&&&&&&&&&&
&&&&&&&&&&&&&&&&&&&&&&&&&&原载日《文学报》第53期
《随想录》写作背景
文革之后,噩梦虽过,悲恸难忘,整日面对最亲爱人的骨灰,巴金的晚年总是生活在沉重的心理氛围下。
  于是巴金开始了写作《随想录》,这是他生命中最后一项大工程,从1978年12月到1986年7月,耗费了整整七年的时间,终以煌煌五卷四十多万字的巨著,奉献给人们一部这个时代“说真话”的大书。它渗透了老人晚年的真实思想与感情,写出了一个中国知识份子近四十年来心路历程的伟大“忏悔录”
  “这是一笔心灵上的欠债,我必须早日还清。它像一根皮鞭在抽打我的心,仿佛我又遇到五十年前的事情。”写吧,写吧。“好象有一个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叫。我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我不愿意空着双手离开人世,我要写,我决不停止我的笔,让它点燃火狠狠地烧我自己,到了我烧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恨也不会在人间消失。”——巴金
  人们习惯用“浩劫”来形容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的确,那种类似于宗教崇拜的狂热和疯狂的造神中所展现的人性的丑恶是怵目惊心的,是与现代文明,乃至近代文明格格不入的。可以说它的发生与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有着直接的联系。并同时反映出人性层面的丑恶。而审视知识分子在这幕历史活剧中的表演,挖出隐没于文化和人性深层的原因,便是我们这个多难民族具有类运动免疫力,在此后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这个意义上讲,巴老的《随想录》结束了一个迷乱的时代,而开启了一个寻找与叩问的时代。这是一部由150篇短文组成的散文随笔集,写作时间是年,当时虽然浩劫已去,人文环境相对宽松,但说真话的权力却是有限度的。巴老是勇敢的,也是真诚的。而这种勇气和真诚便来自一个从事创作五六十年的老作家的良知和责任感。“五卷书上每篇每页满是血迹,但更多的却是十年创伤的脓血。我知道,不把脓血弄干净它就会毒害全身,我也知道,不仅是我,许多人的伤口都淌着这种脓血。”巴金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此。走出历史的荒芜,他没有醉心于苦难中的甜蜜,也没有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和谴责者,而是把自己连同历史一起押上审判台,他“把笔当作手术刀一下一下地割自己的心”。他解剖着自己,同时解剖着历史,他要找出附于文化与心灵上的毒疮与脓血,为一个民族清算历史,找出通向未来的道路,他要建立“文革博物馆”。他写这部散文集已不存在任何功利的目的,正如他在五个集子的合订本的序言中所说:“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无所求也无所惧,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在遭压抑太久之后终于爆发了。在种种的压制、报复与恐吓中,他还是以惊人的意志记下了他人生最后的忏悔。这是一颗高贵的灵魂,他容不得些许的微尘。“六十年的写作生活并不使我留恋什么,和当初一样,我并不为个人的前途担心,把自己的一切奉献出来,虽然只有这么一点点,我总算说话算数,尽了职责。”我们该为善良的老人庆幸,命运给了他时间,让他给自己的创作生命写下一个完美的句号。同时也给中国作家打制了一个楷模式的人格形象。
  读《随想录》,已经没有《家》、《春》、《秋》里充满激情与青春的激越的文字,已不再会为那近乎直露的浩荡的情感所淹没。然而它的平静而沉实的笔调,却正适合了一个历史老人忏悔与批判的深度和智慧,也有人说《随想录》的笔调太平谈,忽略了文字技巧。我想以老人的段话来回应:“我的写作的最境界,我的理想,绝不是完美的技巧,而是高尔基《草原故事》中的‘勇士丹柯’——‘他用手抓开自己的胸膛,拿出自己的心来高高举在头上’……我不会离开过去的道路,我要掏出自己燃烧的心,要讲心里话。”
  对于这样一个善良而真诚的老人,我们还苛求什么呢?如果说文革十年中,在强权和非理性泛滥的时候,中国知识分子集体缺席的话,(当然,除了那些“独举此火”的勇士如顾准张志新等)巴金老人就是在给自己补课。然而实际上有许多人并没有把这一课补上。而我想,只有把这一课补上,这种免疫力才能深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使她永远远离历史的歧途。对于我们,没有经过那个时代的我们,这本用真话建立起来的揭露“文章”的博物馆,也许就是最好的教材了。
《巴金自传》节选
&我曾经说过:“我是从探索人生出发走上文学道路。”五十多年中我也有放弃探索的时候;停止探索,我就写不出作品。我开始读小说是为了消遣,但是我开始写小说绝不是为了让读者消遣。我不是一个文学家,我只是把写作当做我的生活的一部分。我的思想有种种的局限性,但是我的态度是严肃的。让·雅克·卢梭是我的启蒙老师,我绝不愿意在作品中说谎。我常常解剖自己。我的生活中充满了矛盾,我的作品里也是这样。爱与憎的冲突、思想与行为的冲突、理智与感情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这一切织成了一个网,掩盖了我的全部生活,全部作品。我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我追求光明的呼声。我说过:“读者的期望就是对我的鞭策。”
  我写小说从来没有思考过创作方法、表现手法和技巧等等问题。我想来想去,想的只是一个问题:怎样让人生活得更美好,怎样做一个更好的人,怎样对读者有帮助,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我的每篇文章都是有所为而写作的,我从未有过无病呻吟的时候。“四人帮”的爪牙称我的“文集”为“十四卷邪书”。但是我在那些“邪书”里也曾给读者指出崇高的理想,歌颂高尚的情操。说崇高也许近于夸大,但至少总不是低下吧。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爱祖国、爱人民、爱真理、爱正义,为多数人牺牲自己;人不单是靠吃米活着,人活着也不是为了个人的享受。——我在那些作品中阐述的就是这样的思想。一九四四年我在《憩园》中又一次表达了读者对作家的期望:“我觉得你们把人们的心拉拢了,让人们互相了解。你们就像是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送安慰的人。”
3、相关评论
巴金写完《随想录》以后
  从巴金的客厅联想到北京冰心的客厅:它们在表面上真是完全不一样。冰心老太太的客厅兼卧室小而明亮,充满灵气,盆花、字画、窗明几净,处处显示了女主人公开朗、祥和的性情。冰心和巴金受到人们的崇敬不仅是因为他们年纪大,成了当今文坛上硕果仅存的少数几位老寿星,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灵青春依旧,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影响。不过细细比较起来,老太太总有些天真、率性、心态自由,而巴金老人则更加沉重、疑虑,他的感情似乎总是陷在那一团噩梦中挣扎不开。巴金的疑虑来自于他对中国的政治斗争有过于丰富的经验,他那些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言论连同那种表达言语的形式,都是出自他的肺腑深处,沉重感反而增加了老年巴金的魅力,这是一种深谙中国社会,充满东方人智慧的生存与斗争的艺术。
  读过《随想录》的人们都说巴金是当代中国活得最痛苦的老人,这个社会正在逐渐走向开放,人人都有权利追求事业成功,财富增长,名利双收,出国自由,生活享受以及心情的欢悦,只要能追求的似乎都是合理的,人人都轻松自如。但唯独巴金,还在一字一句地写他的忏悔录。他沉浸在噩梦的恐怖之中,把自己作为箭垛,一鞭一条血痕地解剖自己、指责自己,提醒人们不要忘记20年前的民族劫难。这种对世人的爱心与对自己的苛刻情绪近似宗教,可是在所谓“后现代型”的社会里,却变得多么的不合时宜。人们在仪式上保持了对老人的尊重,但他的警告却被视为一种杞人之优。
巴金是个真诚的人,他一向认为作家要拿自己的作品与读者交流。七十年来,他写下那么多小说、散文、译著、特写、书馆,以及各种议论文字,掏出自己的一颗心来,激励读者与他一起寻求光明。那一篇篇火一样热情的文字中贯穿着他一生追求的思想信仰、人格理想和战斗精神,读这些文字不能不激起他对人生的热爱。
还有噩梦。大约自“文革”开始,巴金就经常做噩梦,梦做得很古怪,一会儿是他与妖怪搏斗,一会儿是他自己变成了野兽。“文革”以后,他还经常做这些噩梦,忍受着恐怖的折磨。在《随想录》里,巴金多次提到做噩梦的事,我起初读这些文字,还以为是作家惯用的象征手法,或可作为一个讽喻看。后来无意听老人的儿媳陈晓明说起,老人是真的不断受到噩梦的干扰。她还说,老人的神经太紧张了,目有所思,就夜有所梦。于是我才知道老人在文章里写噩梦全是写实手法,或可以说,这是一种精神受虐的症状。由于“文革”时代给老人留下了太深的刺激,这才会产生如此痛苦的《随想录》。
  &&&&&&&&&&&&&&&&&&&&&&&&&&&&&&&&&&&&&&&&&&&&&&
——选自陈思和学术随笔集《黑水斋漫笔》
巴金的天真和真诚
巴金是一个对政治缺乏“敏感”的书生。年初,当解放战争的炮声已经震耳欲聋,他依然在唱着他那“诅咒旧时代”的老调,埋头而尽心尽职地做他的文艺杂志编辑。因此,他关注的“社会现实”是:“小孩子在哭,中年的主妇在跟卖西瓜的人高声论价,一个女性的带病的声音在乞讨残饭,一个老年人在咳嗽吐痰”;(《序跋集》)影响他此时思想判断的是“寒夜”式“眼光”,“今天天气的确冷得可怕,我左手边摊开的一张《大公报》上就有着‘全天在零度以下,两天来收路尸一百多具’的标题”;(《〈寒夜〉再版后记》)
而巴金精神世界的主旋律,仍然是俄国革命党人和法国民主知识分子反抗王权与争取个性自由的思想传统。
  1948年前后的上海,为读者摄下的是巴金全身心投入杂志编辑和校对工作时的“身影”。他留在历史键盘上的“声音”,也是巴金所独有的,带有巴金式的姿态和气味:日,他在致一位友人的信中说:“现在上海很少有书店愿意接印新稿(要是长篇,赵家壁还肯接印)唯一原因是排印新书,难有赚钱希望。肯出适当价钱买版税的,可说是没有。”当年5月5日,致沙汀的书说:“您问起去年二月以后您的版税结过没有,这事情我已打电话到书店去查问过了。据说您的书已早售完,去年二月的版税是旧版书的最后一次版税。《淘金记》、《还乡记》都是去年年底重印的。书店会计部另有回信寄给您。”7月25日,致信范泉说:“据寄上,请查收。原稿收到,谢谢。要是方便,请您再寄一本刊载《惩戒室》的那期《文艺春秋》。”8月14日,在信中告知敬之:“版税这期有四十多万,已嘱书店通知重庆分店转汇。”10月26日,又告诉敬之:“我已与会计科讲好,预支版税五十万元,由渝转来,今天同时寄一信给济生,请他照办。”12月21日,对来约稿的《文艺春秋》杂志主编范泉“诉苦”道:“近日仍忙着看校样,新春随笔之类无法写,请原谅。稿费当于见面时奉还。”12月29日,接着告知敬之:“版税已嘱书店早汇,大概仍由重庆分店划付,不过书店办事难免不拖几天。”再查巴金1949年6月至8月的书信,向人告知的也多是“编辑”、“写作”与“人事”方面的苦恼。如6月10日致作家田一文书:“我一直忙,《安娜》也有几十页待OK。房子问题弄得我头痛。我实在无法写信给你。”又如8月29日致友人书:“我去北平前几天朗西夫妇约了几个朋友跟我吵,要我交出文生社,我答应回沪后办交代。现在是康嗣群做总经理,朱洗做董书长。我无权请你回来了。”……“敬之”是此时作家沙汀在四川安县家乡隐居时的化名,他当时就用岳母黄敬之的名字与人通信,包括向巴金催要版税。(《巴金书信集》)
  纵观巴金一生的思想追求,上述文字难免给人“世俗”的、同时也非常真实的印象。那场决定着民族生死命运和前途的战争,对巴金好像没有太大的触动。当上海已经“城破”,浓厚、刺鼻的硝烟还在街道上到处弥漫时,他关心的却是文学作品的出版问题,是“版税”、“写稿”、“人事纠纷”和其他一些看似琐碎的编辑业务。然而,它们却透露出了一个重要信息:1948年前后的巴金,仍然是一个视文学如生命的作家。事实上,巴金一生都是以一个勤奋的“作家”和态度诚恳负责的“编辑”的形象,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厚厚的大书中的。这是他给自己、也是历史给予他的“定位”———只不过在50至70年代暂时“偏离”了一段时间而已。当然这是后话。我们关心的仍然是:就这时巴金真实的心态和处境看,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他是怎样安排与筹划自己的文化命运的?而这种“安排”与“筹划”,他对现实所采取的应对态度,对一代作家未来的命运究竟会意味着什么?巴金是自觉地投入大革命的怀抱,真心诚意地选择了历史的吗?如果不是,那它又显示了怎样一种思想命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去思考和研究。
  让我们再把“镜头”摇回到1948年。需要指出的是,他毕竟不是一个悲观的宿命论者,“早给千百万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巴金,他才四十五岁。如果人生以百年计,无疑这是他一生中最佳的年龄”。而且与鲁迅、郭沫若和茅盾等人相比,巴金为人和作文都要“单纯”得多。解放军进入市区之前,就有人劝他移居海外。但当年5月的某天,一位“不速之客”的突然到来,无意之中却调整了巴金稍感不安的心灵的“天平”:“有个戴着眼镜穿着解放军制服的中年瘦个子来霞飞坊五十九号,他径自跑到楼上巴金家中,用双手紧握住巴金的手不放。原来他不是别人,正是巴金在1934年认识的在鲁迅身边工作过的黄源。”(徐开垒《巴金传》)黄源是在抗战中参加新四军的,他现在的身份是上海军管会文艺处的负责人。如果说巴金对经过土地革命和抗日故争、解放战争,从山沟里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还比较陌生的话,那么他却非常熟悉老朋友黄源。在某种意义上,黄源对巴金就是1948年的中国共产党人,他是一个既具体又亲切可信的存在。他就是一个无形的“资信”。正如鲁迅是通过瞿秋白、冯雪峰、胡风等左翼文人认识了中国共产党一样,巴金也通过文坛老友黄源认识了一个新的时代。翻读巴金这一时期的文章,这一渐渐培养起来的“信任感”,给人留下了十分触目的“印象”。在《一封未寄的信中》,他第一次称那些党员作家为“朋友”,他说:“我称你们做朋友,你们也许不认识我”,“虽然我叫不出你们每个人的名字”,“可是站在你们旁边,我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他也学会了用这样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从中国的上海来。上海,这个国际闻名的城市,肩人称它是罪恶的城市,有人称它是冒险家的乐园”,“在这里小孩挨饿,妇女受辱”,“劳动力毫无原因地被浪费,被糟蹋。这就是帝国主义一百年来的成就。”(《巴金选集》第九卷)他甚至还劝老友与人谈谈自己的“思想问题”。(《巴金书信集》)显然,在一个有自由主义色彩的作家和编辑身上发生的“转变”,的确是“快”了一点,因为它中间缺少必要的“过渡”和“铺垫”——然而,这就是巴金——一个“投之以李、报之以桃”的大好人。像他笔下的觉慧一样,他胸无城府,心灵有如蓝天一般透明;又像他的没有审视距离、也不懂得叙述游戏的小说,他的爱和恨,对人从来都不设防。
4、扩展阅读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
&&&&&&&&&&&&&&&&&&&&&&&&&&&&&&&&&&&&&&&&&&&&&&&&&&&&&&&
&&&&&&&&&&&&&&&&&&选自《海行杂记》
海上的日出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
&&&&&&&&&&&&&&&&&&&&&&&&&&&&&&&&&&&&&&&&&&&&&&&&&&&&&&&&&&&&&&&&&&&
&&&&&&&&&&&&&&&&&&&&&&&&&&&&&&&&&&&&&&&&&&&&&&&&&&&&&&&&&&&&&&&&
选自《海行杂记》
哑了的三角琴
  本篇最初发表于日《小说月报》第二十二卷第一号。发表时题为《哑了底三弦琴》。1982年编入十
卷本《巴金选集》时,作者曾补作了如下的题注:“这个短篇是根据旧的故事改写成的。”
父亲的书房里有一件奇怪的东西。那是一只俄国的木制三角琴,已经很破旧了,上
面的三根弦断了两根。这许多年来,我一直看见这只琴挂在墙角的壁上。但是父亲从来
没有弹过它,甚至动也没有动过它。它高高地挂在墙角,灰尘盖住它的身体。它凄惨地
望着那一架大钢琴,羡慕钢琴的幸运和美妙的声音。可是它从来不曾发过一声悲叹或者
呻吟。它哑了,连哀诉它过去生活的力量也失掉了。我叫它做“哑了的三角琴”。
& 我曾经几次问过父亲,为什么要把这个无用的东西挂在房里。父亲的回答永远是这
样的一句话:“你不懂。”但是我的好奇心反而更强了。我想我一定要把这只三角琴弄
下来看看,或者想法使它发出声音。但是我知道父亲不许我这样做。
& 而且父亲出门的时候总是把书房锁起来。我问狄约东勒夫人(管家妇)要钥匙,她
也不肯给我。
& 有一天午后父亲匆忙地出去了,他忘记锁上书房门。狄约东勒夫人在厨房里安排什
么。我偷偷地进了父亲的书房。
& 哑了的三角琴苦闷地望着我。我不能忍耐地跑到墙角,抬起头仔细地看它。我把手
伸上去。但是我的手太短了。我慢慢地拉了一把椅子过去,自己再爬上椅子。我的身子
抖着,我的手也在打颤。我的手指挨到了三角琴,自己也不知道怎样地忽然缩回了手,
耳边起了一个响声,我胆怯地下了椅子。
& 地上躺着那只哑了的三角琴,已经成了几块破烂的旧木板。现在它不但哑,而且永
远地死了。这个祸是我闯下来的。
& 我吓昏了,痴痴地立了一会儿,连忙把椅子拖回原处,便不作声地往外面跑。刚刚
跑出书房门,我就撞在一个人的怀里。
& “什么事情?跑得这样快!”这个人捏住我的两只膀子说。
& 我抬起头看,正是我的父亲。
& 我红着脸,不敢回答一句话,又不敢挣脱身子跑开,就被父亲拉进了书房。
& 三角琴的尸首静静地躺在地上,成了可怕的样子,很显明地映在我的眼睛里。我掉
& “啊,原来是你干的事!我晓得它总有一天会毁在你的手里。”父亲并不责备我,
他的声音很柔和,而且略带悲伤的调子。父亲本来是一个和蔼的人,我很少看见他恶声
骂人。可是我把他的东西弄坏以后,他连一句责备的话也没有,却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 他放了我,一个人去把那些碎木板一片一片地拾了起来细看,又小心地把它们用报
纸包起来,然后慎重地放到橱里去。
& 他回到书桌前,在那把活动椅上坐下,头埋在桌上,不说一句话。我很感动,又很
后悔,我慢慢地走到他的身边,抚摩他的膀子。我说:“父亲,请你饶恕我。我并不是
故意毁坏它的。”
& 父亲慢慢地抬起头。他的眼睛亮起来。“你哭了!”他抚着我的头发说。“孩子,
我的好孩子!……我并不怪你,我不过在思索,在回忆一件事情。”他感动地把我紧紧
地抱在怀里。
& “父亲,你又在想念母亲吗?”
& “孩子,是的,”父亲松了手回答说。他揩了一下眼睛,又加了一句话:“不,我
还在想一件更遥远的,更遥远的事情。”
& 他的眼睛渐渐地阴暗起来。他微微地叹息了一声,又抚着我的头说:“这跟你母亲
也有关系。”
& 我在两岁的时候便失掉了母亲,母亲的音容在我的记忆中早已消失了。只有书房里
壁炉架上还放着母亲的照像,穿着俄国女人的服装,这是在圣彼得堡摄的;我就是在那
个地方出世,我的母亲也就是死在那里。
& 这些都是父亲告诉我的。这一两年来每天晚上在我睡觉以前父亲总要向我讲一件关
于母亲的事,然后才叫狄约东勒夫人带我去睡。关于母亲的事我已经听得很多了。我这
时便惊讶地问:“父亲,怎么还有关于母亲的事情我不知道的?”
& “孩子,多着呢,”父亲苦笑地说,“你母亲的好处是永远说不完的。……”
& “那么快向我说,快说给我听,”我拍着父亲的双膝请求道。“凡是跟母亲有关的
话,我都愿意听。”
& “好,我今晚上再告诉你罢,”父亲温和地说。“现在让我静静地思索一下。你出
去玩玩。”他把我的头拍了两下,就做个手势,要我出去。
& “好,”我答应一声,就高高兴兴地出去了,完全忘记了打碎三角琴的事情。
& 果然到了晚上,用过晚餐以后,父亲就把我带到书房里面去。他坐在沙发上,我站
在他面前,靠着他的身子听他讲话。
& “说起来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父亲这样地开始了他的故事,他的声音非常温
和。“是在我同你母亲结婚以后的第二年,那时你还没有出世。我在圣彼得堡大使馆里
& “这一年夏天,你母亲一定要我陪她到西伯利亚去旅行。
& 你母亲本来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女子。她爱音乐,又好旅行。就在这一年春天她的一
个好友从西伯利亚回来,这位女士是《纽约日报》的记者,到西伯利亚去考察监狱制度。
她在我们家里住了两天。她向你母亲谈了不少西伯利亚的故事。尤其使你母亲感到兴趣
的,是囚人的歌谣。你母亲因为这位女士的劝告和鼓舞,便下了到西伯利亚去采集囚人
歌谣的决心。我们终于去了。
& “我们是六月里从圣彼得堡出发的,身上带着监狱与流放部的介绍信。我们在西伯
利亚差不多住了半年。凡是西伯利亚的重要监狱与流放地,我们都去看过了。
&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流放地还容易听见流放人的歌声。在监狱里要听见囚人
的歌声却很难。监狱里向来绝对禁止囚人唱歌,犯了这个禁例,就要受严重的处罚。久
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连本来会唱歌的人也失掉了唱歌的兴致。况且囚人从来就不相信
禁卒,凡是禁卒叫他们做不合狱规的事,他们都以为是在陷害他们。所以每次禁卒引着
我们走进一间大监房,向那些囚人说:‘孩子们,这位太太和这位先生是来听你们唱歌
的。你们随便给他们唱一两首歌罢。’那时候他们总是惊讶地望着我们,不肯开口。如
果他们给逼得厉害了,他们便简单地回答说:‘不会唱。’任是怎样强迫,都没有用处。
& 一定要等到我们用了许多温和的话劝他们,或者你母亲先给他们唱一两首歌,他们
才肯放声唱起来。这些歌里面常常有几首是非常出色,非常好的。例如那首有名的《脚
镣进行曲》与《长夜漫漫何时旦》,便是我们此行最好的成绩。你母亲后来把它们介绍
到西欧各国和美洲了。但是可惜这样的歌我们采集得不多。
& “这些囚人大部分是农民,而俄国农民又是天生的音乐家。他们对音乐有特殊的爱
好。在他们中间我们可以找出一些人,只要给他们以音乐的教育,他们就能够成为音乐
界的杰出人物。我们在西伯利亚就遇到一个这样的人。我们第一次听见的《长夜漫漫何
时旦》便是从他的口里唱出来的。
& “这是一个完全未受过教育的青年农人,加拉监狱中的囚犯。我还记得那一天的情
形:我们把来意告诉狱中当局的时候,在旁边的一个禁卒插嘴说:‘我知道拉狄焦夫会
唱歌,’典狱便叫他把拉狄焦夫领来。
& “拉狄焦夫来了,年纪很轻,还不到三十岁。一对暗黑的大眼,一头栗色的细发,
样子一点也不凶恶,如果不是穿着囚衣,戴着脚镣,谁也想不到他是一个杀人犯。他站
在我们的面前,胆怯地望着我们。
& “‘拉狄焦夫,我听见人说你会唱歌,是不是?’典狱问。
& “他微笑了一下,温和地答道:‘大人,他们在跟我开玩笑。……很久以前,我还
在地上劳动的时候,我倒常常干这种事情。现在完全忘掉了。’“‘你现在不想试一试
吗?’典狱温和地问,‘这两位客人特地从远道来听你唱歌。不要怕,他们不是调查员,
他们是音乐家。’“这个囚人的暗黑的眼睛里忽然露出了一线亮光,似乎有一种快乐的
欲望鼓舞着他。他稍微迟疑了一下就坦白地说:
& ‘我还记得几首歌,在监狱里也学到了一两首。既然你大人要我唱,我怎么好拒绝
呢?’“听见这样的话,我们大家都很高兴,你母亲便问道:
& ‘你现在可以唱给我们听吗?’“他望了望典狱,然后望着你母亲,略带兴奋地说:
‘太太,没有乐器,我是不能够唱歌的。……如果你们可以给我一只三角琴,那么……’
“‘好,我叫人给你找一只三角琴来,’典狱接口说,‘你明天到这里来拿好了。’
“‘谢谢你,大人,’拉狄焦夫说了这句话以后,就被带出去了。
& “第二天我们到了监狱,禁卒已经找到了一只旧的三角琴。典狱差人把拉狄焦夫叫
& “他现出很疲倦的样子,拖着沉重的脚镣,一步一步地走进来,很觉吃力。可是他
看见桌上那只三角琴,眼睛立刻睁大起来,脸上也发了光。他想伸出手去拿,但是又止
& “‘拉狄焦夫,三角琴来了,’典狱说。
& “‘你大人可以允许我拿它吗?’他胆怯地问。
& “‘当然可以,’典狱说。禁卒就把琴放在拉狄焦夫的手里。他小心地接着,把它
紧紧地压在胸上,用一种非常亲切的眼光看它。他又温柔地抚摩它,然后轻轻地弹了几
& “‘好,你现在可以唱给我们听了!’你母亲不能忍耐地说。
& “‘我既然有了三角琴,又为什么不唱呢?’他快活地说。
& ‘可是这几年来我不曾弄过这个东西了。最好我能够先练习一下,练习三天。……
太太,请你允许我练习三天。那时候我一定弹给你们听,唱给你们听。’他的一双暗黑
的大眼里露出了哀求的表情。
& “我们有点失望,但是也没有别的办法。我只得附耳同典狱商量。典狱答应了这个
囚人的要求。拉狄焦夫快活地去了,虽然依旧拖着脚镣,依旧被人押着。
& “三天以后,用过了午饭,我们又到监狱去,带着铅笔和笔记本。典狱把我们领到
办公室隔壁一间宽大的空屋子里,那里有一张小小的写字台,是特别为你母亲设的。
& “囚人带进来了。两个带枪的兵押着他。我们让他坐下。
& 一个禁卒坐在门口。
& “拉狄焦夫把三角琴抱在怀里,向我们行了一个礼,问道:
& ‘我现在可以开始吗?’“‘随你的便,’你母亲回答。
& “他的面容立刻变得庄严了。这时候秋天的阳光从玻璃窗射进屋子里,正落在他的
身上,照着他的上半身。他闭着眼睛,弹起琴弦,开始唱起来。他唱的是男高音,非常
柔和。初唱的时候,他还有点胆怯,声音还不能够完全听他指挥。但是唱了一节,他似
乎受到了鼓舞,好像进到了梦里一样,完全忘掉了自己尽情地唱着。这是西伯利亚流放
人的歌,叫做《我的命运》。这首歌在西伯利亚很流行。但是从没有人唱得有他唱的这
& “一首歌唱完了,声音还留在我的耳边。我对你的母亲小声说:‘这个人真是天生
的音乐家!’她也非常感动,眼睛里包了泪水。
& “尤其使人吃惊的是那只旧的三角琴在他的手里居然弹出了很美妙的声音,简直比
得上一位意大利名家弹的曼陀林。
& 这样的琴调伴着这样的歌声,……在西伯利亚的监狱里面!
& “他的最后一首歌更动人,那就是我方才说过的《长夜漫漫何时旦》。我完全沉溺
在他的歌中的境地里了,一直到他唱完了,我们才醒过来。我走到他的面前,热烈地跟
他握手,感谢他。
& “‘请你设法叫典狱允许我把这只琴多玩一会儿,’他趁着典狱不注意的时候,忽
然偷偷地对我说,‘最好让我多玩两三天。’“我去要求典狱,你母亲也帮忙我请求,
可是典狱却板起面孔说:‘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我已经为你们破过一次例了,再要违犯
狱中禁例,上面知道了,连我也要受处罚。’他一面又对拉狄焦夫说:‘把三角琴给我。’
“拉狄焦夫紧紧抱着琴,差不多要跪下地哀求道:‘大人,让我多玩一些时候罢,一天
也好,半天也好,……一点钟也好。……大人,你不懂得。……这生活,……开恩罢。’
他吻着琴,像母亲吻孩子一样。
& “‘尼特加,把三角琴给我拿过来!’典狱毫不动心地对禁卒说。
& “禁卒走到拉狄焦夫面前,这个囚人的面容突然改变了:
& 两只眼睛里充满着血和火,脸完全成了青色。他坚定地立着,紧紧抱着三角琴,怒
吼道:‘我决不肯放弃三角琴。无论谁,都把它拿不去!谁来,我就要杀谁!’“我们,
你母亲和我,都吓坏了,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 “典狱一点也不惊惶,他冷酷地说:‘给他夺下来。’“他这时候明白抵抗也没有
用了,便慢慢地让三角琴落在地上,用充满爱怜的眼光望着它,忽然倒在椅子上低声哭
起来。他哭得异常凄惨,哭声里包含着他那整个凄凉寂寞的生存的悲哀。这只旧的三角
琴的失去,使他回忆起他一生中所失去的一切东西——爱情、自由、音乐、幸福以及万
& 他的哭声里泄露了他无限的悔恨和一个永不能实现的新生的欲望。好像一个人被抛
在荒岛上面,过了一些年头,已经忘记了过去的一切,忽然有一只船驶到这个荒岛来给
了他一线的希望,却又不顾他而驶去了,留下他孤零零地过那种永无终结、永无希望的
寂寞生活。
& “我们听见他的哭声,心里很不安,因为这一切都是我们夫妇引起来的。我们走到
他面前,想安慰他。我除了再三向他道谢外,还允许送他十个卢布。
& “他止了泪,苦笑地对我说:‘先生,我不是为钱而来的。
& 只请你让我再把三角琴玩一下,——只要一分钟。’“我得到了典狱的同意,把琴
递给他。他温柔地抚弄了一会儿,又放到嘴唇边吻了两下,然后叹了一口气,便把它还
给我。他口里喃喃地说:‘完了,完了。’“‘我们不能够再帮忙你什么吗?’你母亲
悲声地问,我看见她还在揉眼睛。
& “‘谢谢你们。我用不着什么帮助了,’他依旧苦笑地说。
& ‘不过你们回去的时候,如果有机会走过雅洛斯拉甫省,请你们到布——村的教堂
里点一支蜡烛放在圣坛左边的圣母像前,并且做一次弥撒祝安娜·伊凡洛夫娜的灵魂早
升天堂。’说到安娜这个名字,他几乎又要哭了出来,但是他马上忍住了。他向我们鞠
了一个躬,悲声地说:‘再会罢,愿上帝保佑你们平安地回到家里。’“门开了,两个
兵把他押了出去;脚镣声愈去愈远。一切回到平静了。刚才的事情好像是一场梦,但是
我们夫妇似乎都饮了忧愁之酒。你母亲紧紧地握着我的手。
& “‘这个拉狄焦夫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凄然地问。
& “‘谁知道!’禁卒耸了耸肩头说,‘他的性情很和顺,从来不曾犯过狱规。无论
你叫他做什么事情,他总是服从,永远不反抗,不吵闹,不诉苦。可是他不爱说话,很
少听见他跟谁谈过话。所以我简直没法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总之,他跟别的囚犯不同。’
“‘那么他犯的是什么罪呢?’你母亲接着问。
& “‘事情是很奇怪的。在雅洛斯拉甫省的布——村里,有一天教堂中正在举行婚礼,
新郎是一个有钱的中年商人,新娘是本村中出名漂亮的小家女子。一个青年男子忽然闯
进来,用斧头把站在圣坛前面的新娘、新郎都砍倒了。新娘后来死了,新郎成了残废。
凶手并不逃走,却丢了斧头让别人把他捉住。他永远不肯说明他犯罪的原因,也不说一
句替自己辩护的话,只是闭着嘴不作声。他给判了终身惩役罪,也不要求减刑。从此他
的口就永远闭上了。他在这里住了这些年,我从来没有听见他像今天这样说了这么多的
话。他的事情,只有魔鬼知道!’禁卒一面说,一面望着桌上的三角琴,最后又加了一
句,‘三角琴也弄坏了。’“你母亲就花了一点钱向禁卒买来了三角琴。她把它带回圣
彼得堡。我们以后也没有机会再看见拉狄焦夫。我们临去时留在典狱那里的十个卢布,
也不知道他究竟收到没有。
& “说来惭愧,我们所答应他的事并不曾做到。雅洛斯拉甫省的布——村,我们始终
没有去过。第二年你母亲生了你,过了两年她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她临终时还记住她允
许拉狄焦夫的蜡烛和弥撒,她要我替她办到,她要我好好保存着这只三角琴,以便时时
记起那个至今还不曾实践的诺言。可是我不久就离开了俄国,以后也就没有再去过。
& “现在你母亲睡在圣彼得堡的公墓里,三角琴挂在墙上又被你打碎了,而雅洛斯拉
甫省布——村的教堂里圣母像前那支蜡烛还没有人去点过,为安娜做的弥撒也没有人去
& 孩子,你懂得了罢。”
& 父亲说话的时候常常抚摩我的头发。他说到最后露出痛苦的样子,慢慢地站起来,
走到钢琴前面,坐在琴凳上,揭开钢琴盖子,不疾不徐地弹着琴,一面唱起歌来。这首
歌正是《长夜漫漫何时旦》。我从来没有像这样地感动过。父亲的声音里含得有眼泪,
同时又含得有无限的善意。我觉得要哭了。我不等父亲唱完便跑过去,紧紧地抱着他,
口里不住地唤道:“我的好爸爸!……我的唯一的善良的父亲!”
& 父亲含笑地望着我,问:“孩子,怎样了?”我从模糊的泪眼里看见父亲的眼角也
有两颗大的泪珠。“啊,父亲,你哭了!”我悲声叫道。
& 父亲捧起我的头,看着我的眼睛,温和地说:“孩子,你也哭了。”
&                       1930年
  林琴南氏翻译的《十字军英雄记》,是七八年前读过的了。
  里面有两句话,我至今还记得,就是:“奴在身者,其人可怜。
  奴在心者,其人可鄙。”这是一位中世纪的英国公主对她所爱的将军说的话,但在中国所谓“奴在心者”如今不是正在各处得意地活着吗?而且这类人不是还在骄傲地非笑那般“奴在身者”吗?做奴隶的人,常常是自己不觉得的。因为他们的良心都被贱价地卖给主子们了。不管主子们是中国人是外国人,是古人,是今人,其为主子,则没有差别。“奴在身者”是出于不得已;而“奴在心者”便是自甘堕落了。对于自甘堕落的人,我们还有什么话说呢?
  中国人似乎只知道现在。过去忘记了;未来还想不到。人一到三十岁,仿佛就得换了面目,到四十岁再换个面目。以前自己骂人怎样怎样,后来自己又被人骂着怎样怎样。自己不以为怪,仿佛是当然的事情。有些人靠着“历史”吃饭,但同时又出卖了“历史”。譬如因提倡新的什么,反对旧的什么而得到青年的信仰因而做了名流学者以至什么什么的,现在却也翻了一个斤斗,颠倒来拥护旧的什么,反对新的什么了。
  这样不由得青年们不起“受骗了”的感想。
  自然他们现在是很得意的了。他们忘记了过去。但是未来却不能忘记他们。会有人把他们的这一切记载下来,留给后代的青年们看。那么他们在未来的青年的眼里将现着怎样的一个鬼脸呢?我想到这,也有些替他们担心了。
  在中国要认识一个人的真面目是不容易的。过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还不会露鬼脸的,这个人大概就不会改换面目了。不过不露鬼脸的人常常是不得意的。
  《红楼梦》里的秦可卿给凤姐托梦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话太是女儿气了。我们另外找句话来说:没有社会现象是永远固定不变的。从这点看来我更不得不为那般得意的人担心了。
  &&&&&&&&&&&&&&&&&&&&&&&&&&&&&&&&&&&&&&&&&
原载《漫画生活》1935年3月20日第7期
5、教案设计
《小狗包弟》教案
【教读要点】
一、通过各种方式的读,培养学生如何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故事,走进人物的思想和情感世界,进而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品味作者的审美情趣。
二、在读的氛围中习练并掌握如何在描摹人物的音容笑貌的文字中融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 感悟的写作方法。
三、进一步充实学生的“语言积累卡”。
【重点难点】
让学生根据自己读和领悟的情况围绕上述要点自我确定,然后在通过师生的读悟析理解了后进行巩固。
【课时安排】二课时
&&&&&&&&&&&&&&&&&&&&&&&&&
【参考内容和步骤】
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小狗:它可爱,忠诚,不因你贫贱而离弃,不因你富贵而阿谀……可以说,有多少条小狗,就有多少个故事。今天,我们随着作家巴金饱蘸浓情的笔触,来看一看他那只可爱的小狗包弟吧。(板书)
(一)习读并理解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一遍,标上段首序号,初步读懂读通。
2、学生自由课文一遍。
3、要求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句子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谈谈喜欢的原因。(指名3人读即可,获反馈信息 )
说明:该习读环节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二)学习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融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 感悟的写作方法。
1、学习理解地读
(1)问题研究(可分组讨论):
找出文中有关对小狗包弟的细节描写,朗读,齐读,思考:①在作者笔下,小狗包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②围绕着小狗包弟,作者写了哪些事情呢?作者抓住了包弟的哪些主要特征去描述的?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能在读中理解和体会的出吗?
找出作者对小狗包弟充满情感的文字,朗读,齐读,思考:①小狗包弟的命运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下场呢?②作者的情感或态度有没有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你觉得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讨论分组可以同桌或前后桌讨论,也可以人数多一点,讨论完之后将结果汇总,找代表发言。
参考提示:
围绕着小狗包弟,作者写了它的由来,命名,模样,特长,跟人的深厚感情,以及最后被送到医院作解剖等等。
小狗包弟被送到医院,当作实验品解剖;之所以有这样的下场,是因为在那个疯狂的时代,人尚且不能自保,何况是一只狗呢?
作者的情感态度有变化:开始是喜欢小狗,接着“抄四旧”时是害怕小狗,后来要把小狗处理掉又觉得可怜小狗,为自保把小狗送到医院后又觉得羞耻、自责,而直到写作的今天,作者仍感到心灵受煎熬,以至最后向小狗道歉、忏悔……
2、教师指导
在学生读的过程中,除了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外,还要注意用朗读语音的高低去表现和体会人物的情感(语音高,表激动、热情、欢喜;语音低,表沉思、回忆、自责等)和速度的快慢(速度快,表紧张、焦急、热情;速度中,表记叙、描写、说明;速度慢,表痛苦、回忆、反思等)
结合上述方法,指名读,教师范度读带读,齐读相关内容。
4、综合训练
分角色读(客观叙述部分,作者喜欢和害怕部分,作者自责和忏悔部分等。还可根据情况再分出几个角色)
(三)研讨练习(如时间不够,可供课下进一步思考讨论)
(1)你觉得作者是单纯写一条小狗吗?写小狗有什么更深远的意义吗?
(2)你觉得作者有必要对小狗如此自责吗?说说你的看法。
(3)除了写小狗包弟,文章中还涉及到哪些内容?跟写小狗包弟有关系吗?
&&&&&&&&&&&&&&&&&&&&&&&&&&&
说明:这一课时,是在上一课时读悟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堂语言积累课,重在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课文的前提下,搞好自己的语言知识储存。这堂课,主要是学生自己动手去整理,教师搞好指导就行了。
【参考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上堂课的有关内容,并小结。然后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自己动手的兴趣:巴金老先生是一位语言极为丰富的语言“大家”,他老人家运词成文,可以说达到了“举重若轻”的境界了。理解、体味巴老的作品,固然通过反复地读是主要的,但丰富的语言因素不去有意识的积淀一番,未免可惜。现在,就让大家自己动手,来编制一张本课的“语言积累卡”,如何?
&&&&&&&&&&&&&
《小狗包弟》语言积累卡
一、字音认读:
例:舔 舔& tiƒn&&
租赁lŒn
&&&口吠fˆi
二、字形书写:
例:揖、箕、辑 、缉(该部分尽可能让学生扩充,然后组出同义词)
三、常用词:
四、成语和四字词语:
五、精妙段落和句段:
说明:该部分可让学生根据情况分成不同类别,如肖像描写类、心理刻画类、抒情类、景物描写类……&
教师指导:这部分要充分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然后相互交流。这是一种训练学生提炼精妙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带着“尖镐利铲”“放出自己的眼光”在课文中挖掘属于自己的精粹语言成分,特别是“
精妙段落和句段”,体现了教读的精髓,这是有效的语言基础积累,只要长抓不懈,定会收获多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冰心 客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