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什么意思”的古文之的意思说法

古文中的‘三.六.九’什么意义?_百度知道
古文中的‘三.六.九’什么意义?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早有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公元32~92年)把古今人物归入其《汉书.古今人表》的“九品量表”之中,分为上(上智).中(中人).下(下愚)三等。在每个等级中又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以及下上.下中和下下三等。这也许就是后人分三六九等的来源吧。 三六九等只是一种说法,也有说人分十等,意思是人分贵贱。过去的说法是: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其他类似问题
古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说在古文中的解释还有例句和出处 谢谢_百度知道
说在古文中的解释还有例句和出处 谢谢
提问者采纳
  说shuō shuì yuè tuō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说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说 shuō  部首笔画  部首:讠
部外笔画:7
总笔画:9  五笔86:YUKQ
五笔98:YUKQ
仓颉:IVCRU  笔顺编号:
四角号码:3871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BF4  基本字义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  2.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媒。  3.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  4. 责备:数~。  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言,兑( duì)声。本义:用言语解说,开导,说明)  2. 同本义 [say]  说,释也,一曰谈说也。——《说文》  说所以明也。——《墨子·经上》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在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勾践说于国人。——《国语·越语》。注:“解也。”  佐下军以说焉。——《左传·昭公九年》。注:“自解说。”  是欲以我为说于匈奴也。——《汉书·王莽传》  3. 又如:说卦(“易传”篇名。解说八卦性质、变化和象征);说经(讲说经书或演述佛经故事);说事(说明事件,事实);说梦(说明梦中所见之事);说戒(佛教在每月月半、月底说解戒律);说委(说明原委);说到家(解释得清清楚楚);说义(解说义理);说解(说明解释);说家(注家或评论家);说法台(佛教讲道的高台)  4. 谈说,讲说 [say]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说不了(话未说完);说不的(说不得;说不定,无法肯定);说兵机(空谈;夸口);说古(吹嘘;吹牛);说发(说动);说杀(说绝了;没有挽回余地);说述(叙述;诉说);说大口(说大话);说方便(说好话);说分上(讲人情);说平话(说评书);说舌头(说长道短;搬弄是非);说风情(讲男女相爱弄情的话)  6. 告知;告诉 [let know]  夫差将死,使人说于 子胥。——《国语·吴语》  7. 评议;谈论 [talk about]  说,论也。——《广雅·释诂二》  游于说。——《礼记·少仪》。疏:“谓论说。”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8. 又如:说是非(评说事理的是非);说谈(谈论);说议(议论);说结(商量妥当);说票(绑匪向事主谈判赎票事项)  9. 劝告;责备 [scold]  六曰说。——《周礼·太祝》。注:“以辞责之。”  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史记·货殖列传序》  10. 又如:说发(说动);说和(劝说使和解);说泛(说动);说化(劝说使感化);说不上去(不听劝告);他父亲说了他一顿  11. 介绍,旧时指说合 [introduce]。如:说媳妇儿(说亲);说媒红(给媒人的彩礼)  12. 以为 [believe]。如:当初只说要选个美人,谁想娶了这丑八怪  〈名〉  1. 学说;观点;言论 [viewpoint]  然是说,余尤疑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战国策·秦策一》  2. 又如:又一说;著书立说;异说;邪说  3. 古代墨家逻辑的名词,指推理 [inference]  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墨子·小取》  4. 指说书 [storytelling]  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5. 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如《爱莲说》、《捕蛇者说》  6. 另见 shuì;yuè  常用词组  1. 说白 shuōbái  [spoken part in an opera] 戏曲、歌剧不唱的台词  2. 说不得 shuōbude  [unspeakable] 〈方〉∶免不了,不得不  事情已经如此,说不得亲自走一趟  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红楼梦》  3. 说不定 shuōbudìng  [maybe] 也许  他说不定已经走了  4. 说不过去 shuō bu guòqù  [unacceptable to one's sense of propriety of justice] 不合情理;无法交代  5. 说不来 shuōbulái  (1) [unable to get along with each other]∶双方感情不一致,谈话不投机  (2) [unable to speak] 〈方〉∶不知怎么说  6. 说不上 shuōbushàng  (1) [cannot say]∶因了解不够、认识不清而不能具体地说出来  他也说不上问题在哪儿  (2) [not worth mentioning]∶因不成理由或不可靠而不值得提起  说不上什么史料价值  7. 说长道短 shuōcháng-dàoduǎn  [talk irresponsibly] 评论他人的好坏是非  兀谁在你面前说长道短来?——《古今小说》  他就喜欢背着别人说长道短,搬弄是非  8. 说唱 shuōchàng  [a genre of popular entertainment consisting mainly of talking and singing] 曲艺的一种形式,有说有唱  9. 说穿 shuōchuān  [reveal] 把内情、实情说得十分明白  一句话说穿  10. 说辞 shuōcí  [grounds of a plea] 推辞或辩解的理由  11. 说错 shuōcuò  (1) [missay]∶说得不对  (2) [misspeak]∶表达自己的意思不好或不全  他把自己的意思说错了,因为他没花时间好好想一想  12. 说大话 shuō dàhuà  (1) [exaggerate]∶夸口说话或言过其实地说话  (2) [pitch]∶见“吹牛”  13. 说到点子上 shuōdào diǎnzi shàng  (1) [talk to the point] 说得中肯;说得恰当  现在你说到点子上了  (2) 说话有力量  14. 说到做到 shuōdào-zuòdào  [no spsuit the action to the words] 言行一致,说过的话一定用行动实现  15. 说东道西 shuōdōng-dàoxī  (1) [talk about all sorts of subjects without restraint]∶说这说那,随意谈论各种事情。  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道西的。——《红楼梦》  (2) [chat]∶饶舌,讲闲话  16. 说短论长 shuōduǎn-lùncháng  [make unnecessary comments of others] 对别人是非曲直加以评论  17. 说法 shuōfǎ  [expound Buddhist doctrine] 讲授佛法  现身说法  18. 说法 shuōfǎ  (1) [wording]∶指说话所用的词  换个说法,他也许能接受  (2) [view]∶说出的想法;看法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是一种不全面的说法  (3) [a way of saying a thing]∶讲说的方法  19. 说服 shuōfú  [convince] 用充分理由劝导,使人心服  说服教育  20. 说好 shuōhǎo  (1) [come to an agreement]∶达成协议  (2) [complete negotiations]∶取得同意  21. 说好说歹 shuōhǎo-shuōdǎi  [try every possible way to persuade] 形容反复劝说或请求  说好说歹才通过  22. 说合 shuōhé  (1) [bring two (or more) parties together]∶为人介绍,促成其事  说合婚姻  (2) [talk over]∶商量  (3) [compose a quarrel]∶劝和、调解争执使和解  你去给他们说合说合  23. 说话 shuōhuà  (1) [say]∶用语言表述  说话要注意分寸  (2) [blame]∶责备;议论  你这样大声嚷嚷,人家可要说话了  (3) [talk] 〈方〉∶闲聊  这人说话很有意思  (4) [accent] 〈方〉∶指说话的口音  听他口音不是山东说话  (5) [in a minute] [口]∶时间短  说话就到  (6) 宋代的一种曲艺,跟现在的说书相同  24. 说黄道黑 shuōhuáng-dàohēi  [make thoughtless comments] 见“论黄数黑”  25. 说谎 shuōhuǎng  [lie] 故意说假话  26. 说教 shuōjiào  [have a sanctimonious talk] 宣传宗教教义。比喻生硬枯燥地空谈理论,教训别人  27. 说理 shuōlǐ  (1) [give a sermon]∶讲明道理  说理充分  (2) [be reasonable]∶服从道理,不蛮横  你还说理不说理,如果说理,就听我把情况说清楚  28. 说漏嘴 shuōlòu zuǐ  [inamake a slip of the tongue] 没注意说出了不该说的情况  29. 说媒 shuōméi  [act as matchmaker] 说合婚姻  为人说媒  30. 说明 shuōmíng  (1) [show]∶解释清楚,讲明  说明书  说明理由  (2) [caption]∶说明的文字  附有机器使用说明  (3) [restify]∶证明  他当时不在场,这足以说明事不是他干的  31. 说明书 shuōmíngshū  [specification] 向读者、观众、用户等介绍图书,戏曲或电影内容,产品特征和使用方法的一种书面材料  32. 说明文 shuōmíngwén  [expository writing] 对事物的情况或道理进行说明的文章  33. 说破 shuōpò  [tell what sth. really is] 把隐秘的事情或意思用话揭示出来  说破真相  34. 说七说八 shuōqī-shuōbā  [after all] 〈方〉∶有“总之”、“不管怎么说”之意  说七说八,还是让他占了便宜  35. 说亲 shuōqīn  [act as matchmaker] 见“说媒”  36. 说情 shuōqíng  [intercede] 替人讲情;代人请求宽恕  37. 说舌 shuōshé  [gossip] 无是生非,多嘴多舌  38. 说时迟,那时快 shuō shí chí,nà shí kuài  [abrupthy] 旧小说用语,指讲说时笔墨唇舌占用时间,而所说的动作却是很快的  说时迟,那时快,一棍劈将下来  39. 说实话 shuō shíhuà  [俚tell the truth] 说出真理,说实话∶断言某事为事实  你说实话,你不会阻挡我们  40. 说书 shuōshū  [story-telling] 包括评书、评弹、大鼓、弹词等的一种说唱形式的曲艺  常是两座勾栏,专说史书。——宋·佚名《西湖老人繁胜录·瓦市》  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41. 说说而已 shuōshuō'éryǐ  [do nowords do not count] 非实质性的事物;空谈;闲谈  关于向北进军抹掉边界的谈话,这只是说说而已,不会进军的  42. 说死 shuōsǐ  [make it definitely] 在约定某项事时的定数  说死了,下午五点在…见,不见不散  43. 说头儿 shuōtóur  [sth.to talk about] 可谈或可辩解之处  这事没有说头儿,已经解决了  44. 说文解字 shuōwén-jiězì  [Shuowen Jiezi (origin of Chinese Characters)] 中国最早的文字学著作。东汉许慎撰。正文14卷,另有叙目1卷。收字9353个,又重文(古文、籀文异体字)1163个,解说133441字,首创部首编排法,按汉字形体偏旁结构分为540部。以通行小篆为主体,列古文、籀文等异体字为重文。每字均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分析字形,诠解字义,辩识音调。书中保留大量古文字资料,对研究甲骨、金石等古文字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后代研究《说文解字》的著作很多,以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最为精审  45. 说戏 shuōxì  [(a director) explain the story or make demonstrations to actors and actresses] 给演员讲解剧情,帮助演员进入角色  46. 说闲话 shuō xiánhua  (1) [grumble]∶说讽刺不满的话  她这个人就老爱在人后说闲话  (2) [gossip]∶闲聊  大家认真听,莫说闲话  (3) [talk scandals]∶说是非,小话  47. 说咸道淡 shuōxián-dàodàn  [gossip] 说别人闲话  48. 说项 shuōxiàng  [speak favorably of another] 唐代杨敬之看重斯项,赠诗有“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斯项”的句子。后来用“说项”指替人说好话或说情  向人恐说项,何地可依 刘?—— 明· 张羽静《寄刘仲鼎山长》  他觉得这样的事,让万宝泉前去说项,就不够分量。—— 胡考《上海滩》  49. 说笑 shuōxiào  [be takling and laughing] 有说有笑,连说带笑  50. 说一不二 shuōyī-bù'èr  [one'stand by one's word] 说话守信用,说话算数  警卫中知道总司令是说一不二的。——《草地晚餐》  说 shuì  基本字义  1.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  详细字义  〈动〉  1. 说服;劝说 [try to persuade]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 处尤剧。或说 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世说新语·自新》  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又如:游说;说士(游说的人);说客(游说之士);说项(本意为称道人善,后引申凡替人游说,阐说人情都可称“说项”);说难(指用言语说服他人并不容易);说城(劝说举城投降);说导(劝说开导);说辞(游说的话);说谏(劝说进谏);说调(怂恿,撺掇)  3. 休憩;止息。通“税” [rest]。如:说卫(军队扎营休息时担任警卫)  4. 另见 shuō;yuè  常用词组  1. 说客 shuìkè  (1) [persuasive talker]∶劝说别人接受某种主张的人(今多含贬义)  (2) [person sent to win sb. over]∶替别人游说的人  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 曹氏作说客耶?——《三国演义》  说 yuè  基本字义  1. 古同“悦”。  详细字义  1. 说 yuè  乃徐有说。——《易·困》。虞注:“兑为说。”  我心则说。——《诗·召南·草虫》  说怿女美。——《诗·北风·静女》  宣王说之。——《韩非子·内诸说上》  公输盘不说。——《墨子·公输》  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  秦王不说。——《战国策·魏策》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2. 另见 shuì;shuō  说 tuō  详细字义  〈动〉  1. 解脱 [free oneself]  舆说辐,夫妻反目。——《易·小畜》  不然,岂其伐人而说甲执冰以游?——《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降,说履,开坐,修爵无数。——《荀子·乐论》  却反,舍于郊,皆说然息。——《公羊传·定公八年》  2. 另见 shuō;shuì;yuè
提问者评价
(1) (会意。从“囗”( 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state] 国,邦也。——《说文》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 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 都城...
其他类似问题
古文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文言文中常见的字的意思解释,字的,常见,文言文常见,文言文,文中的含义,文言文中的..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文言文中常见的字的意思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今天一個朋友到圖書館來參觀,我送他一本經書,他打開來一看說:「太深了,都是文言文,我們都看不懂。」他跟我建議:法師!國家提倡白話文,應當把經翻成白話文,我們大家都能看得懂,佛教才能普遍的弘揚。說這個話不止他一個人,我是不曉得聽過多少人說過這個話。這話對不對?給諸位說,似是而實非,表面看起來有道理,其實不然。為什麼?過去給諸位談過這個問題,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在這個道統承傳上,最大的特色就是將語跟文分開,不是走一個路,是走兩條路。語言是講的白話文,平素之間交流,文言不是普通用的,而是流傳的,流傳到千年萬世。因為語言會變,每一個時代不相同,我們用的術語不一樣。文言是不變的,只要你懂文言,孔子距離我們二千五六百年,他老人家寫的文字,你要是懂得文言文,你們兩個就是對面談話一樣,彼此沒有隔閡,沒有變化。
這是我們中國的祖先幾千年前就想到了,我們用什麼方法使將來沒有一代一代的痕跡,千百世之後還如同在一起一樣。想出這個文言文的方法,這是非常高的智慧,不是普通人能夠想得到。
因此我們文言文要好,白話文也要好,說實在的話,文言文不好寫不出好的白話文,這是一定的道理。寫白話文對現代人,寫文言文對後世,我們怎樣把這個道傳下去,就要靠文言文。因此不必把文言文翻成白話,這個叫頭上安頭,沒有必要。文言文難不難?不難。問題是你不肯去學難,你要肯去學難什麼?我還有民國初年小學的模範作文,有機緣把它印出來讓大家看看,十二三歲小孩寫的,現在大學生也寫不出來。他為什麼寫的出來?他天天念,所以他就會寫,可見得這個東西不難。我們要存有畏難的心,我們怎麼會有成就?說個實在話,我的感覺當中白話文比文言文難。
所以凡是這一些議論似是而非,學文言文沒有其他的訣竅,多讀,多背誦,所謂是熟能生巧。尤其現在國語日報編的「古今文選」,它裡面所寫的那些古文都是歷代的代表作,而且在音在義上都詳加註釋,可以說今日之下大家要想學,能做到無師自通,你肯不肯用功夫?我們就說一個最不用功的人,隨隨便便的學,一個月學一篇,這總可以辦得到吧!一個月學一篇,一年就十二篇,你能夠繼續不斷的學五年,你能夠真正徹底,一絲不苟的研究個六十篇古文,今天在大學裡面教古文的,他肚子裡面未必有六十篇,五年就可以辦到了。這是說你不努力,慢慢的搞,一個月搞一篇,真正用功搞的,一個星期可以搞一篇,給諸位說,一年有五十個星期,你一年就完成了,那文言文一年就通了,不努力是沒有辦法的,為什麼不肯學?你要沒有這些工具,剛才講了智慧的寶藏,解脫的寶藏,福德的寶藏,你都沒有分。有文言文是一把鑰匙,你要會了,你手上就有這把鑰匙,《四庫全書》、《大藏經》就是你自己的寶藏。你沒有這把鑰匙,是別人的寶藏,我們要望別人那裡求一點寶,我們要給人家嗑頭作楫求人。為什麼?我們不懂要請他來講給我們聽,請他來翻譯給我們聽。求人多苦,為什麼不花一年的時間來求自己?這是藏的本義。
我們今天在世界上,看到那些豪門貴族,看到那些做大官的,做總統的,美國的總統,蘇聯的頭目,這都是統治半個世界的人,他這個福報從哪裡來的?過去生中佛門裡面培的福。我們諸位同修要曉得,實在說佛法裡面常常講,真正體會到的有幾個人?為什麼?真體會到的人,會拼命的去修福,體會不到的人,別人在做我隨喜一點,隨喜一點不是出於真心。我們過去講《了凡四訓》,曾經講過《俞淨意遇灶神記》,換句話說,像俞淨意那樣的人,沒有遇到灶神之前這樣的人占大多數,自以為是個好人,自以為是個學佛的,也放生,也惜字紙,也敬神明,實際上自己的毛病完全不知道。他總算有善根遇到灶神把他點醒,使他真正回頭改過自新,他的命運就改變了。俞淨意改造自己的命運,跟袁了凡可以說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從真心所生出來的斷惡修善,改造了自己的命運。
所以他做得到,我們為什麼做不到?懷疑,半信半疑。佛門裡面做的功德之大,不可思議,諸佛菩薩、歷代祖師豈有妄語的道理?沒有妄語。我們為什麼求福而求不到?今天我講《地藏經》也提出來,我們現在學佛第一個在心理上就犯了錯誤。我們用的什麼心來學佛?用做生意的心來學佛,佛門裡面培福是一本萬利,用這個心來學佛,諸位想想看這個大大的顛倒了,你怎麼會有感應?我在佛門捐了一百塊錢,到明天一定我就有一萬塊錢得到,明天沒有一萬的收入,佛教不靈,昨天我出了一百做功德,今天天上沒有掉個大元寶給我。所以我們是錯用了心,我們沒有感應。這一些都是對於經論所講的道理和方法沒有徹底的瞭解,才發生這個錯誤。所以如理如法太重要了,我們的心、我們的行為要合理,要合如來所證之理,要能與這個相應。要合法,要合佛教給我們的方法,然後才能夠做到有求必應,身心自在。世出世間之樂再沒有比學佛來的樂了,它要不是樂事而是個苦事,誰願意去幹?學佛是大樂事,世出世間最高、最好的享受,得大自在。
尤其在今天,佛法的慧命是不絕如縷,今天能在佛門裡頭培功德,可以說有史以來所未曾有的因緣。那就是今天我們真正的如理如法培福,是過去世人跟我們在福德上較量,他們沒有我們殊勝。今天早上也講到修福,我舉出
李岳兵居士這個講堂,我們看李岳兵居士好像土頭土腦,他今天培這個福德,諸位要明瞭,他的功德只有諸佛才知道,其他的人沒有辦法曉得。我們從非常客觀的立場去觀察,他的功德超過了須達多長者建祇樹給孤獨園。迦葉尊者佈施辟支佛一缽飯得的福報多大?九十劫不受貧窮的果報,得這麼大的福。今天李嶽兵他種的這個福,超過大迦葉尊者,因為當年佛陀在世的時候,有祇樹給孤獨園,沒有祇樹給孤獨園,沒有太大的影響。今天在全世界,佛法將要斷絕的時候,他能夠建一個道場,請法師來弘揚正法,這個不得了!須達多長者、祇陀太子都不如他。
我今天早晨講經也給同修說:李嶽兵在此地,你們供養他一束花,供養他一個果,將來他來世大福報作國王,你可以跟他作大臣,你要不跟他結緣你就沒有分了。他這個福報確確實實的,可以說是他要是不發心往生極樂世界的話,六欲天的天主都是他,這個是絲毫一點都不假。我們在歷史上看,種小小的福報好幾世都享不完,他這個福報多大?所以你要把眼光往遠處看,他不得了。今天卡特總統在他之下又之下,這個不是我們恭維他,我們拿經來看,拿佛教史傳來看,是千真萬確。他這種善根不曉得從哪來的,也沒有人教他,這個才叫真正有善根有福德,他能夠遇到這個機緣,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緣,他遇到了。我們今天想培福做不過他,他是我們的榜樣。
也有同修問我:「法師!人家供養你的錢為什麼你不享受,拿去做功德去了?」我想得比較遠,我這一生沒有福報,過去生沒有修,現在覺悟了,拼命的修,過去世大概是修慧不修福,智慧沾一點邊緣,福報沒有。現在享的這一點福報,身心自在,這是這一生學佛二十七年當中修的,修的有感應。感應非常殊勝,信心更堅固,拼命在修,為什麼?我現在已經得到這個感應,再修的時候感應就更殊勝了。所以我們要發真心,要把佛的家業承擔起來,在這個眾生的法身慧命不絕如縷的時候,我們要發大心,要學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在無量劫前跟我們一樣是凡夫,他能夠發大心,能夠忍受一切的苦難,為救度一切眾生,犧牲自己成就別人。所以釋迦牟尼佛在滅度之前,在忉利天宮一再的囑託地藏菩薩,佛滅度之後請他代表主持佛法,他是佛的代理人。地藏菩薩本願是什麼?就是以孝道來救度一切眾生。孝為大地,諸位想想,我們孝敬父母是無條件,把孝敬父母這種無條件的敬心、供養心,毫無條件來孝敬一切眾生,供養一切眾生,這就叫地藏菩薩,這就是值得釋迦牟尼佛付託之人。諸佛之法、眾生的慧命就寄託在這一種發大心的人身上。果然能發這個心,諸佛菩薩焉有不保佑他的道理?護法龍天焉有不護持的道理?所以我們要發真心,要發真願。這種願一發,表現在行為上自自然然就斷惡修善,那個心不調伏就已經調伏得很好了。大乘戒律的精神也就在此地,所以菩薩戒裡面說「孝名為戒」。
我們念佛是不是菩薩?如果不是菩薩,天天念《阿彌陀經》,天天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你不是菩薩。你是菩薩才相應,你不是菩薩不相應。菩薩與非菩薩差別在哪裡?菩薩一心一意要度眾生,不是專為自己,專門為自己的不是菩薩,為一切眾生這叫做菩薩。這一點關係非常之重大,我們千千萬萬不要錯會了,你要錯了,念了一生佛,到最後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怪誰?是自己搞錯了。
所以這個法門是大乘法門,大乘法裡的特別法,菩薩裡的大菩薩修的,不是普通人能修的。大菩薩,我不是,那你是甘心不作菩薩,那有什麼辦法?作菩薩要什麼條件?沒有別的條件,就是你的心量大,「眾生無邊誓願度」,你就是大菩薩,發了一個誓願,「我要利益一切眾生」。《華嚴經》我們過去講過,雖然沒有講完,我們講過「第六迴向」,經文相當長,佛是太慈悲了,給我們說出六十種的佈施。我記得這一章,十迴向品裡面第六迴向這一章,我們一星期講二次,大概是講了一年才講圓滿。為什麼這一章講得這麼詳細?佈施太重要了,佈施這一個法門就把菩薩六度萬行統統包括在其中,菩薩法沒有別的,就是佈施。
高雄那邊寫了一封信給我,要請我去講經,這是好事,後面附帶一條,說供養到那邊再商量。這成什麼話!這又不是生意買賣,還附帶這一條,我在外面講經,這是頭一次看到過。這個是不可以的,如果有這一條,我到那邊講經,不但沒有功德而且還有罪過。為什麼?這是裨販如來,做生意買賣,這裡價錢好的我去講,那邊價錢差的我就不要去了。這些都是對佛法沒有搞清楚,所以還是以買賣這種心情,這種立場,這真是糟糕!去,還是要去,要把它講清楚,告訴他們:下一次不能有這種觀念,有這種觀念,自他都得不到利益,所得的來生都是癡福,人天福報,這個事情不能幹。
所以真正懂得了,講經說法,這個叫捨身供養佈施。沒有任何條件,犧牲自己的精神,犧牲自己的體力,來為眾生說明佛法的道理,他對這個道理明瞭之後,他就能轉惡為善、轉凶為吉、轉愚為智、轉凡為聖,他就得好處了,我們犧牲,我們供養就有價值。大乘菩薩捨己為人,力量做不到但我有心,佈施我沒有錢但我有心,我沒有力量但我有心,有心就圓滿了。
所以佛教給我們,「佛弟子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這一點很重要,這個就叫做離俗。
我們常講「脫俗」,脫俗是對於世俗無牽無掛,無憂無慮,這樣就脫俗了。脫俗然後才稱得上叫做「沙門」,沙門是梵語,翻譯中國的意思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佛在《四十二章經》說:「識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可見得要想做一個名副其實的沙門,一定要有捨離世俗的功夫,才能真正息滅三毒煩惱。我們煩惱所以去不掉,就是我們對於世俗沒有離得開,離開了有什麼煩惱?你離不開才有煩惱,這個也看不慣,那個也看不慣,心裡煩躁。為什麼看不慣?就是你的意思太多了。你要沒有意思,樣樣都看慣了,這樣做也好,那樣做也好,沒有意思都好,你的心多自在。意思多了煩惱就多,三界之家,煩惱之家,你怎麼能夠捨得掉?可見得佛在一切經裡面給我們的開示,每一句話都有很深很深的用意。
『舉約該博』,這一句是從行門上說的。雖然在行門裡講得很簡單,可是把極樂世界裡頭無量無邊的法門,都含攝在持名念佛當中。前天有個同修跟我說,他告訴我:「從前學佛走了一些道場,這個地方也看不慣,那個地方看了心裡生煩惱,回去就說這個寺廟長,那個寺廟短。」現在兒女都學佛,告訴他:釋迦牟尼佛有八萬四千法門,不是一個法門,你覺得你的修行方法好,那個人覺得他的修行方法好,你覺得修行要苦行,這是你喜歡苦行,那個人苦行受不了,他要享受,個人有個人的辦法,你看不慣他,他看不慣你,你還修個什麼行?彼此生煩惱,彼此鬥爭,天天打架,那不是佛菩薩的本意,菩薩是教我們和合相處,不教我們鬥爭。教人鬥爭的,經典上講的是阿修羅,我們現前世間是共產黨,他教你鬥爭。佛不教我們鬥爭,所以我們要覺悟。我認為修苦行好,我就修苦修,人家不修苦行,不要管他。個人修個人的,何必干涉別人,管別人,自己都管不好還管別人,那你怎麼能成就?實在講,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事,幾時你看到都不生煩惱了,你的功夫就成就了,這是千真萬確的話。所謂叫歷事鍊心,鍊什麼?鍊「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鍊這個。愈看不慣的愈要看,為什麼?看不慣我心裡著相了,取相了,我為它所動了,我就拿它來鍊我自己。幾時看得慣,為什麼看得慣?不取相了,不動了。天堂地獄都不動心,這樣才能成功。諸位要瞭解這個意思,一句名號把一切法門都含攝在其中,不管什麼境界現前的時候,你的心才動,立刻就把佛號提起來。用這個方法來歷事鍊心,實在太妙了。這個就是前面所講的以一個念止一切念,來對治我們無始的煩惱習氣。這個是舉約該博。
你是修淨土,修持名念佛,佛就是為你說的。那一個人不修持名念佛,這個經不是給他說的,因此不要求他。我們兩個人都是修持名念佛,我們兩個人習氣、障礙各個不相同,也不一定兩個人樣樣都要一致,這個也是強人所難,也是行不通。凡是有一絲毫勉強,諸位要曉得,你的一心不容易得到。為什麼?你心不自在。一切不勉強,身心自在,一心才能證得。不勉強別人也不勉強自己,我們才能早一天證得一心不亂,早一天成就。批評別人,心裡面就想這個是非長短,統統叫妄念,我們仔細想想,於自己有什麼好處?只有障礙自己的道心,妨害自己的一心不亂,只有替自己添麻煩而沒有一絲毫的利益。我們又何必去多嘴,何必去多心?為什麼不拿這個心多想想阿彌陀佛,多想想經裡面的話,多念幾聲阿彌陀佛?這個才是無量功德,這個才叫做聰明智慧,這才叫做有善根,有福德的佛弟子。
經論研究多了,諸位也一定像蓮池大師一樣,再讀這一部經,「辭簡而理益明」。所以註經不是容易事情。我們看一些白話的註解,今天中午周宣德老居士問我,對於我講經講了二十年了,應當要寫一點東西,用這個白話淺顯的來寫一點。我就跟他老人家說,我說古人寫東西,寫出來之後百讀不厭,每讀一遍就有一番新意思透出來,其妙無窮,經如此,註也如此,這是了不起。白話註解一寫就死掉了,看一百遍還是這個意思,看不出第二個意思,死的不是活的。為什麼人家寫的東西字是活的,我們一寫就變成死的,這個道理在什麼地方?人家是見了性,字字是從心性裡面流露出來的,心性是活的,所以他的語言文字是活的。我們沒有明心見性,一腔煩惱,所以我們寫的是從煩惱裡面流露出來的,所以叫人家看了生煩惱。那怎麼可以寫,講都很勉強了,還能寫嗎?不能寫,這個道理我們要懂。我今天跟他一講,他也點頭。幾時我到了煩惱斷了,斷得乾乾淨淨的了,那個時候寫一點東西也能像祖師一樣,叫人家看一遍有一遍新意思,看一遍有一遍新意思,遍遍都有新意思,這個才有價值。否則的話,你所寫的留下來的,就是叫人生煩惱,叫人生煩惱就是罪過。佛菩薩是教人斷煩惱的,怎麼可以叫人添煩惱?還怕這些人煩惱不夠重,再給他加重一點,哪有這種道理?
這是我這麼多年來讀經、研究古人的註疏,我所得的這麼一點心得。我看古人的註疏一遍是一遍的意思,所以講東西是遍遍不相同,道理也在此地。不是說我從前講的我保留著,不是,每一次所講的都是和盤托出,全部拿出來了。但是明天再看這一段,意思又跟今天不一樣,跟今天又不一樣。所以你叫我做筆記,無法子做。自己沒有預想,一遍看了一遍又不一樣,這個就是古人的東西好,太好了。所以我們的祖師他要不是再來人,怎麼能做到這一層?
所以這個經不要說是百讀不厭,千遍萬遍永遠都不厭,就是它有新東西在,這是趣味無窮。怎麼樣才能看得出來?跟諸位說,迷覺沒有別的,就是心清淨。清淨一分,你就多發現一分,清淨兩分,你就見到兩分。什麼時候才能把這個意思徹底圓滿究竟的見到?給諸位說要成佛,等覺菩薩還差一分。清淨心不但是解門的基礎,也是行門的秘訣,無論用什麼方法修行,修的什麼?就是修清淨心。本經裡面講一心不亂,就是修這個。一心不亂就是清淨心,要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事物之中,去學一心不亂,去修清淨光明。所以這是「辭簡而理益明,事約而功倍勝」。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文为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