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风雪山神庙概括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43页免费28页免费30页免费28页免费2页免费 33页2下载券30页2下载券19页1下载券10页1下载券5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51页免费29页免费101页免费48页免费2页免费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89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
【】&&&【】&&&&&&【】【】【】&高三上册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31页免费22页免费17页免费1页¥0.5010页免费 8页免费4页免费3页免费31页1下载券84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页2下载券84页免费39页免费49页免费4页免费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思​路​清​晰​ ​ ​实​用​课​件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2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发布时间: 浏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施耐庵 教学目标& 1.梳理情节,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培养学生通过情节、环境、言行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2.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3.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二、&&&教法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1&&播放《好汉歌》导入1、导入新课“路风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梁山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冤屈?但是梁山好汉中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来的拳头打不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林教头”。&&(将学生引入那豪杰纷争、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岁月之中,又自然导入到要学的文本。) &&&&2.介绍作者和作品& &&&&在预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简要介绍,再由教师补充。&& &&&&施耐庵,生于1296年,卒于1370年,元末明初人。曾考中进士,作过两年官,后来弃官回乡闲居,从事写作。&&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水浒》中英雄人物斗争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有的至今还展现在舞台上,如“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李逵下山”、“林冲发配”等等。这部书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水浒》故事性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是在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 &&&&3.介绍与课文有关的情节& &&&&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 二、速读全文,了解情节&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本文所写故事比较复杂,情节发展波澜起伏,把握情节时可采取“中心突破法”,先明确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再回头看发展过程。& 速读后,提问:1、全文高潮在什么地方,结局怎样?& (课文第10—12节,林冲因草厅被压倒到山神庙暂避,在庙内听到草料场火起和陆谦等人的自供,出来杀死仇人,报仇雪恨。这是故事的高潮。第12节同时是故事的结局。)& &&&&2、故事是怎样一步步向高潮发展的?(第1节写林冲巧遇李小二,是故事的开端。第2—9节是故事的发展,发展中有两起两伏:第2—5节写陆谦等人酒店密谋,林冲买刀寻敌,是起;寻敌不得,“心下慢了”,是伏。第6—9节写管营调林冲去守草料场,林冲生疑,是起;林冲接管草料场,打算长住,是伏。两番起伏为高潮的出现蓄足了势。) 四、分析林冲的性格&& ①&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一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二是林冲、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插叙的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②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故事情节以林冲的主要性格特征为线索,表现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有力突出“官逼民反”这个主题。此活动引导学生读书,首先要有文本意识,要学会从书中筛选、感知一些重要信息,并能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 活动安排: 和同学交流其他被逼上梁山人物的故事,写一篇文章分析水浒英雄被逼上梁山的原因,力争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说明:此活动是对文本的延伸,要求学生既能紧扣文本去解剖林冲这一人物标本,又能扩展开来由此及彼,联系其他人物如鲁提辖对比分析,在异中求同,找到梁山好汉人物道路的共同轨迹,寻求个体行为的社会原因,从而自然得出主题,培养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风雪在文中的作用进而掌握自然环境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上节课已经结合情节了解了林冲这一人物形象,提问上节所学情节。根据情节为文章起个标题。 学生3:林教头血染山神庙 学生4:林教头一生的转折 学生5:林冲被逼上梁山 学生6:快意恩仇山神庙 学生7:林教头怒杀陆虞侯 学生8:林冲血溅山神庙 而施耐庵起的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生一起回答)板书题目(竖着板书) 老师:大家看你们的题目和施耐庵的题目主要不同在哪里? 学生:施耐庵的题目中有风雪,我们的没有 老师:那我们就来看看施耐庵题目中的风雪有什么作用?他为什么用到,而我们却没有。 (这一环节引出作者的题目) 二&细读有关段落,研讨景物描写& 老师:请同学们快速看描写风雪的句子主要集中在那些段落?注意“集中”二字 学生:7-10(也有少数学生说是7-12) 老师:都非常好,7-10段应该是更加集中地描写了风雪 老师:我们现在请每一大组一段,同桌合作找出所有描写风雪的语句? 学生合作进行 老师:我们先请第一组的同学来读读他们所找到的句子: 柳哓君: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老师:不错,请其他三组继续 第二组学生:“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还有“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第三组学生:“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那晚下得紧了。” 第四组学生:“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 老师:还有没有? 第四组学生:“那两间草厅已经被雪压倒了”“火盆内的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老师:这是不是对风雪的描写?好像描写对象是草厅和火种? 学生:是对风雪的描写,这是侧面描写 老师:很好,那么前面的那些描写主要就是? 学生:正面描写(板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老师:大家找的很好,我这里也找了几句自己认为比较典型的,大家看电视,结合背景的图片,来齐读感受一下:具体内容省略() 老师:大家读的很好,结合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对风雪的描写用了如此多的笔墨,它有何作用呢? 黄瑜琴:渲染了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板书) 陆哓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板书) 老师:这么快就回答出来了,可是这样回答有贴标签的嫌疑,大家往任何一篇小说的自然环境作用上一贴,好像都对嘛?可是在考试时这样回答并不能得分,我们必须深入到文本中去,结合具体的文章来具体的分析才好,不过,刚才两位同学的回答思路还是正确的,那么现在我们按照我们的四人一小组的方案,任意选择一方面来讨论一下,看看在这篇文章中,风雪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烘托了人物的什么形象,怎样推动情节的发展的?&&讨论完后推选一个代表来和大家交流。 大家讨论热烈(说明:目的是让学生结合文本,养成一种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宜见仁见智,教师不可作过多限制,更不能越俎代庖,一味讲解。) 老师:哪位代表先来? 王建军:我选择推动情节发展这个作用,因为风雪大,林冲住的地方又特别的简陋,所以他出去买酒来取暖,才没有被草料场压死,才到山神庙,没有被火烧死。(板书:买酒-压倒草场-入宿山神庙) 老师:选择推动情节方面的有没有人补充?& 苏伟:因为风雪大所以压倒了房子,所以林冲才到山神庙,才听到陆虞侯的谈话,才奋起反抗。(板书入宿山神庙-偷听-反抗) 柳静燕:因为风雪大,林冲在山神庙才用大石头靠住门,才使得陆虞侯他们进步来,进而林冲偷听到他们的谈话,才激怒林冲杀人,才有上梁山的结果。(板书:石头靠门-偷听-杀人-上梁山) 老师:真是不错,看来都不需要我补充了,大家准备的非常充分,讨论也非常有效果&,在推动情节方面基本这样,风雪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条件,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老师:另外两方面的作用,有没有人选择?抓紧时间啦 范存熠:我们选择的是渲染气氛,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板书:紧张) 老师:很好,还有没有其他组来补充? 老师:没有人主动讲了,那我们就请陈帅同学来说说 陈帅:我们组&也是认为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老师:看来大家的感觉都是一样的? 学生:是的 老师:随着情节达到高潮,这时风雪也随之而起,朔风卷着鹅毛般的大雪,低垂的浓云压在头顶,天地茫茫一片,雪越下越大,雪借风势,风助雪威,天地昏暗,在这样的氛围下,林冲走向了反抗的道路,的确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大家还能不能看出其他的氛围呢? 范存熠:还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感觉 张学生:好像有种壮美的感觉 老师:很好,他们的这种感觉都很好,概括在一起就是? 学生:悲壮(几乎异口同声) 老师:我们解决了第二方面,风雪的描写渲染了一种紧张、悲壮的气氛(板书:悲壮) 老师:那第三方面的作用呢?有没有选择的? 学生沉默 老师:看来大家都回避了自己认为难的,没有人选择,那么现在我们集中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再讨论。 老师:面对困难,我们应该知难而上,好,我们看看谁先来解决这个大家认为棘手的问题 沉默 老师:既然这一方面是烘托人物形象,那么大家可以结合我们上节课分析的林冲的性格入手,这样的风雪,林冲是何表现? 朱敏英:在这么大风雪中,林冲依然能够泰然处之,好像风雪越大,林冲反而越悠闲,(思考)我也说不清楚 老师:已经说得很好了,大家有没有受到启发得? 徐婷:好像是风雪越大,林冲面对这样的风雪能够忍受,暗示了林冲的随遇而安,等到后来风雪达到了高潮,渲染除了紧张、悲壮的气氛后,林冲在风雪的带动之下,走上了反抗道路。 老师:很好,只要大家肯动脑筋,就没有解决不来的问题,在风雪推动情节,渲染气氛的同时,林冲的性格也随着风雪的发展发生了质的改变(板书:随遇而安-奋起反抗) (本环节目的让学生结合具体文章具体分析,从而真正掌握本文中风雪的作用。) 老师:大家结合我们的课文,具体分析了风雪的作用,风雪在这篇文章的精彩,其实认为它精彩的不光是我们,给大家介绍两位专家,一位是鲁迅,(投影鲁迅的话),一位是一位是金圣叹(投影金圣叹的话),鲁迅大家都很熟悉,今圣叹是著名的评《水浒》的专家,大家看他的话,填这个空。应该是什么? 学生:紧 老师:对,“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也说,“风雪下得紧了”,神韵极高,那么我们在开始时给此文命名中为什么没有风雪呢?这里风雪的描写到底能不能去掉?会不会影响林冲上梁山的结局?大家先自己试着解决一下,六人一下组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1:不能去掉,因为我们刚才已经分析了风雪的作用,是风雪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最后才有了林冲上梁山的结局。而且对气氛,人物都有作用,效果很好。不能去掉。 学生2:能去掉。林冲上梁山是必然的,没有这次的风雪,还会有其他的事情发生,比如说用其他形式来陷害他,林冲被逼急了,自然还会上梁山。 老师:看来大家意见截然相反,而且都说的有道理,我们看看分别有多少同学支持他们? 统计人数:认为不能去掉的人数稍微多于认为可以去掉的人数 既然这样,那你们就必须说服对方 学生1方:不能去掉,既然结局同样都是上梁山,保留风雪的效果比去掉好 学生2方:老师说,去掉风雪会不会影响林冲上梁山的结局?林冲可以躲过这场风雪,他躲不过下场风雪,高球不会放过他的,当时的统治者也不会放过他 学生1方:其实这里风雪也可以看作是社会的风雪,是当时社会统治把林冲逼上了梁山&,没有这场雪还有下场雪,社会的风雪早晚会逼林冲造反 老师:很好,这两种不同的看法是可以统一的,我们得出了另一个作用:自然环境暗示社会环境(板书:暗示社会环境) 老师:逼林冲上梁山的是高球,是当时黑暗的社会,而不是那一场自然界的风雪,所以这场风雪去掉了,并不会改变林冲上梁山的结局,可是从效果上看,这场风雪还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而且又推动着情节的不断发展,所以不去掉效果更好。 (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力求有自己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从效果上看,这部分所展示的自然环境推动着情节的不断发展,这场风雪又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主题。) 本设计目的在于&教师根据文本特点,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的主要特征;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及独特体验,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解读、品味、营造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实实在在进行一次文学鉴赏活动。 三、课后练习设计& 任选一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 1、妙在通篇不言“逼”字——谈《林》表现主题的技巧& &&&&2、描风绘雪,富有神韵——谈《林》的景物描写 附材料一份:(可印发给学生阅读,以加深对小说主题、艺术特色的理解) 4月6日&《逼上梁山人物评析》&段启明& 央视国际&日&15:07 &&&&主讲人简介:& &&&&段启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生于1939年8月,祖籍辽宁铁岭;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年任教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年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1992年至今,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红楼艺术论》、《西厢论稿》、《中国文学史长编》(元明清卷)、《中国古代小说戏曲述评辑略》等。& &&&&内容简介:& &&&&108好汉齐聚梁山,上演了一幕幕官逼民反、劫富济贫、除暴安民的江湖故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杀仇人投奔梁山;武松杀嫂、怒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被逼上山;晁盖、吴用、阮氏三兄弟劫持生辰纲,主动投奔梁山;杨雄、石秀怒杀潘巧云为谋生存,投奔梁山;花荣、秦明、呼延灼兵败梁山,形势所迫投靠梁山;卢俊义、徐宁因梁山所需被骗上梁山;宋公明怒杀阎婆惜、法场被救,忠心报效朝廷,上山等待招安。他们走上梁山的方式各有不同,均有一段坎坷的经历。作者采取了什么手法来写这108人被逼上梁山的?& &&&&《水浒传》所写的这108将,要说写的是个什么故事,从表面上看,写的就是强盗的故事,打家劫舍,这事都干,就是强人、绿林好汉,是这样一个故事。但是这里面呢,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说这个故事它是发生在封建社会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的,更具体地讲,《水浒传》它是发生在北宋末年,因此《水浒传》所写的这个故事,这108将的行为,我们必须把它放在那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来考察。说《水浒传》是农民起义也好、说是流民暴动也好,不管怎么说,它描写的是北宋末年的一个人民大众反抗朝廷的这样一个故事。& &&&&那么作为反抗封建社会、封建统治,究竟应该怎么看呢?就涉及逼上梁山的问题了。一方面作为整个封建社会来讲,它是创造了灿烂文化,但同时它也有很多的、包括一系列的上层建筑,它有很多违反人性的这样一些不合理的东西。因此呢,你是农民也好,你是市民也好,对于这一些不合理的东西,表示抗争、表示反抗,这个是应该歌颂的。这108将,他们都是在自己人生道路上,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走到了水泊梁山的。官逼民反,不得不反。逼上梁山这些问题,通过这些人物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道路走上梁山,得到了充分地表现。& &&&&(全文)&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文学馆。大家知道,《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几乎都是被逼上梁山的,但是读者们可能很少去分析逼上梁山人物形象,他们上梁山的前因后果,以及类型是不尽相同的,今天呢,我为大家请来了首都师范大学的教授段启明先生,专门为我们评析《水浒传》中被逼上梁山的人物形象,大家欢迎。& &&&&那么《水浒传》所写的,比如它写的这一百零八将,要说写的是个什么故事,从表面上看,写的就是强盗的故事,这一百零八将打家劫舍,这事都干,就是强人、绿林好汉,是这样一个故事。但是这里面呢,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说这个故事它是发生在封建社会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的,更具体地讲,《水浒传》它是发生在北宋末年,因此《水浒传》所写的这个故事,这一百零八将的行为,我们必须把它放在那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来考察。说《水浒传》是农民起义也好、说是流民暴动也好,不管怎么说,它描写的是北宋末年的一个人民大众反抗朝廷的这样一个故事。& &&&&那么作为反抗封建社会、封建统治,究竟应该怎么看呢?就涉及逼上梁山的问题了。一方面作为整个封建社会来讲,它是创造了灿烂文化,但同时它也有很多的、包括一系列的上层建筑,它有很多违反人性的这样一些不合理的东西。因此呢,你是农民也好,你是市民也好,对于这一些不合理的东西,表示抗争、表示反抗,这个是应该歌颂的。这一百零八将,他们都是在自己人生道路上,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走到了水泊梁山的。官逼民反,不得不反。逼上梁山这些问题呢,就是通过这些人物,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道路走上梁山,得到了充分地表现。& &&&&《水浒传》所写的逼上梁山,我想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一方面,这里的梁山,它有一种宽泛的指向。它不仅仅指一个水泊梁山,可以说是一种泛称,是指的反抗者聚会的那个地方。因为《水浒传》呢,开始就写的一个人物,在写一百零八将以前写的一个人物,是谁呀?是高俅。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的时候,他说为什么写一百零八将先写高俅呢?他说这个意思就是说,“乱自上作”。社会的混乱是由上面开始的,乱来自上边,就是朝廷了,乱自上作。正是因为有高俅这样的人,所以才引起下面的这种反抗。这所谓乱,金圣叹就看出来了,是这样一个意思。既然是乱自上作,这一些人不得不摆脱社会的主流生活到梁山上去落草。那么他是被逼无奈呀,因此我们看《水浒传》里面除了梁山泊以外,其实还写了很多的地方。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很多很多。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逼上梁山,其实也就包括逼上二龙山、逼上桃花山,也包括这些。总之就是一个在乱自上作的前提下,大家没有办法,只有到山寨去聚会在一起来反抗朝廷。但另一方面这个逼上梁山,它也有确指水泊梁山,这样一个具体的指向,它就是指的水泊梁山。因为这个也是《水浒传》告诉我们的,因为到后来那一些,二龙山也好、桃花山也好,等等这些地方,实际上最后都聚会到水泊梁山来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逼上梁山的那个梁山又是确指水泊梁山。就是说反抗的力量、要跟朝廷对抗的这个力量,它还必须有一个聚集在一起的这样一个过程。& &&&&在《水浒传》里面,它究竟是怎么写逼上梁山的这些人物的命运、他们上梁山的这些经历?这是很有意思的问题。这里呢,我们可以大体分成这么几种情况来分别讨论一下。一种情况呢,大家非常熟悉的,比如说林冲的故事,这个豹子头林冲,他上梁山真正是最典型意义的逼上梁山了。明代的一些评点家,包括金圣叹、怀林有些人的评点,说林冲这个人物,用两个字来评价他:一个就是“忍”,一个就是“狠”。金圣叹说这个人简直不得了,太可怕了,“忍”也非常可怕。高俅、高衙内那样的欺负他、那样的那样的侮辱他、那样的坑害他,但是他都可以忍下来,到最后把他弄到草料场,他还是在忍着。他总是想,我将来能够还回到东京去,还怎么样,还能维持这种正常人的生活,忍耐。这个林冲的“忍”实在是惊人。大家可以仔细读读,一步一步地他都忍了下去,只有到最后了,到了火烧草料场以后,他的几个仇人还要来杀他,一定要把他置于死地。这时候林冲才起来了,而这一起来,就不得了,就“狠”。杀人上山,态度是非常坚决的。他就是这么一步一步的。到了山上也是,一开始也是忍那个王伦,心胸狭隘的王伦,对林冲也是很不客气的。林冲忍,但最后到晁盖他们上梁山了,这个王伦还不接受的时候,林冲“狠”,且把王伦杀了。所以这是一种类型,就是说确实是被逼无奈走上梁山的。其实这种除了林冲以外,其他有些人也有这样的一种意义。& &&&&比如武松,其实也有这样的意思。当然武松首先是上二龙山了,因为武松即使到了杀嫂以后、杀了西门庆以后,大家注意,他很重要的一个动作,是他去自首,自己去了。所以在他的观念里面,朝廷法律还是主要的。所以这种人还是很多,在《水浒传》里这是一种类型。第二种类型呢,就是属于是自己主动地选择要上梁山的。跟林冲他们是截然不同,这种类型的上梁山的,最主要的、最突出的就是晁盖、吴用和三阮,阮小二、阮小五,就是他们这些人。因为他们劫了生辰纲,取得了这一大笔不义之财,而且已经被官府知道了,他们怎么办,他们只有选择到梁山。那么这些人物里面,这种类型走上梁山的人物还很多,包括黑旋风李逵,他也是主动上梁山的。他上梁山,他是要跟着宋江,跟着他最崇拜的宋公明上梁山,确实有这么一类。一百零八将里有很多这样的类型,他们自己主动要上梁山来。第三种类型,那是属于一些在江湖上能够求生、能够生存下去的这样一些人。比如他自己有什么事儿,犯了什么事儿,怎么办呢?只有到梁山。在江湖上为了能够求生存而走上梁山的。大家注意《水浒传》很重要的一回就是第四十回,白龙庙劫法场救了宋江以后,聚会了那么一大批人。这一大批人里面,有很多就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只有上梁山了。特别是有一些包括,比如说他犯了法,比如像杨雄、石秀,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人物。他们杀了人了,怎么办呢?杀人了,那么也就只有到梁山去生存。还有,比如说有一些孙立、孙新、顾大嫂,他们是为了解救解珍、解宝,解救他们的亲戚,怎么办呢?自己的力量又不够,只有求助梁山的力量,也得上梁山去。就是说有一些是属于自己的处境、自己的求生必要走上梁山的,这也是一种类型。第四种类型,我觉得梁山里边有很多人,是属于这种为形势所迫,不得不上梁山的人。这个类型主要是指原来是朝廷的将领,他们本来是去攻打梁山的,但是最后反而在梁山落草了。这一部分人在《水浒传》四十回以后,写得是很多的。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像花荣、黄信、秦明、呼延灼,这一些人,本来是朝廷的将领,后来成了梁山好汉了,这又是一部分。那么这一部分人上梁山很值得我们思考。这里边特别注意,它都能够告诉我们一个前提,就是这个朝廷的昏暗、官府的腐败,它有这样一个背景在里边。花荣那也是跟那个知府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所以这是一个前提,所以这些人本来是朝廷的人,但是他们后来投降到了梁山,归附到了水泊梁山,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另外一点呢,当然他们确实是败兵之将,跟梁山较量了一番他们都打败了,没办法。败兵之将,那当然只有归附了,所以这些人归顺了梁山。还有一点这里应注意的,就是宋江的那种道义上的魅力吧,对吧。大家看宋公明捉到谁以后,他就亲解其绑,赶紧下跪磕头,那种所谓义,这个也是道义上的一种感染。所以,这几个原因,造成了很多朝廷的大将,最后都成了水浒英雄。& &&&&那么第五种很有意思的,所谓的被赚上梁山的,就是把他哄骗上来的。大家看《水浒传》里有那么几回,你比如五十六回,“汤隆赚徐宁上山”,把徐宁赚上山。六十一回“吴用智赚玉麒麟”。还有,比如说六十四回“呼延灼月夜赚关胜”。所以看来确实是有这么几个人是被赚上梁山的。这个“赚”,就是把他哄骗上梁山来。这个在梁山的一百零八将里面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本来没有任何原因,他也没想投梁山,他也没有跟梁山打仗。打败了归附梁山?没有,而是梁山需要他。所以就想法把他骗上山来。比如最典型的像徐宁、金枪手徐宁,徐宁自己当然没有上梁山的这种要求了,他也没有奉命来打梁山。但是因为那个呼延灼搞连环马,梁山泊没办法,那么只有徐宁会使勾连枪,勾连枪来破呼延灼。怎么办?就把他给骗上来,梁山事业需要他。这就把徐宁赚上山来了。还有那个玉麒麟卢俊义也是,他们听说卢俊义这个人非常有名,是北京最有名的人物,武艺又高强,就想把他赚到梁山上来。所以就派吴用下去赚他,给他算卦。然后做了种种巧妙的安排,最后把卢俊义弄到山上来了。& &&&&那么还有一种就是,他上梁山就是为了等待招安的。这里当然最重要、最典型的就是宋江了。那么宋江这个人,他既是一个江湖义士,你不能不承认他是一个义士。那大家一听到山东“及时雨”那简直不得了,这是很有名的。但另一方面呢,他又是胸怀忠义的一个吏,他是这么一个人物。所以他是矛盾的,他既是梁山泊上的一个领袖,这一点谁也否认不了。因为梁山泊上确实四十回以后,宋江到了梁山以后,梁山的事业才发展起来的。攻城略地,三打祝家庄等等,这些都是宋江指挥的,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义军领袖。但是同时呢,他又把这一支很强大的反抗的队伍,又引领着这支队伍归顺朝廷,最后全部地毁灭。为什么会这样呢?那么就是当时的社会。李卓吾、李贽,在他写《忠义水浒传》的序里边他就讲,他说当时宋朝《水浒传》写这个故事,那是一个冠履倒施的时代,就是帽子和鞋都搞颠倒了,是一个大贤处下、不肖处上的时代,贤就是好人,处在低下的地位。那种不肖的人、那种奸臣,像高俅这样的人,他们却处上。它是一个颠倒了的社会。所以这些人,他们就不能够接受这种违反常情,违背常情的这样一个现实,所以他们就造反。各种不同的渠道、通过不同的道路,走上梁山。所以他写的这个上梁山的形式越多,途径越多,它所反映的普遍性就越强。& &&&&那么《水浒传》它是怎么写的?它用些什么样的艺术手法?用一些什么样的创作手段来写不同类型的逼上梁山?因为《水浒传》它毕竟是一部小说,文学它就必然有它的审美的追求。一种手法呢,它就是用写一个人物本传的手法来写他上梁山,本传,就是写他的一个传。他上梁山是他这个传当中的一个环节,是用这种形式来写的。比如说林冲的例子,那十回都是写的林冲的故事。那么实际上就构成了林冲的一个传。写武松也是这样的,把武松也写成了一个武松的传,然后他上二龙山,那么也就是他这个传里面的一个部分,这种写法。像《水浒传》深受司马迁所开创的这种记传体的影响,一个一个的传记。所以在这里边逼上梁山,就纳入了《水浒传》以传记手法写作的这样一个框架之内。& &&&&另一种写法大家看,很有意思。是由一个人物串联了若干人物上梁山。很多人物走上梁山,他是和某一个主要人物的经历、命运联系在一起。我给它起的名字,这是一种牵引的写法。由这一个主要的人物牵引出若干人物走上梁山,比如这主要的就是写宋江。宋江上梁山以前,大家看他的故事里面,它这个故事发展过程当中,宋江本人故事的发展过程当中,不断地牵引出很多英雄,由他来推荐、或者是跟着他最后走上梁山的。这个金圣叹多次讲,《水浒传》这个章法不得了,这都是它的这种结构法,写一个宋江的故事,然后就牵引出很多很多的英雄跟着走上梁山。这种写法是很高明的。因为老是那样写,写完了林冲、写武松,写完了武松再写花荣,写完花荣再写秦明,这样一个一个写的话,那就不是一部文学作品了。而他能把它组织起来,由宋江的故事,牵引出这样的一些人物,以不同的形式走上梁山。这是写逼上梁山的一个很成功手法。比如说李逵,李逵又见到了杨林,由杨林又引出了杨雄和石秀,这又是一串。是由李逵的故事上梁山的。所以他是采取这样的一种艺术构思来写逼上梁山,写得很有意思。& &&&&还有一种写法那就是我说的,叫做转变,用一种转变法。怎么转变呢?那就是写那些本来是攻打梁山的人,最后又转变成归顺梁山,成为梁山好汉的这样一些人。这个写法写得也是很有意思的,他明明是来打梁山泊,但是后来他转变成了梁山的人。这种写法里面,它很突出了宋江的那种道义的感召力。这些人对宋江非常敬佩,愿意在他指挥下落草。但是作为一个手法,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我们看这种写法,它会有很多使人出乎意料的,攻打的变成了归顺,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投降,他是一种归附,归附以后成了梁山的好汉。& &&&&还有一种写法,大家看也是很有意思的。就是它既写一个一个人上梁山,个体的行为,同时也写一些群体的行为。就是这种被逼上梁山、走上梁山,不仅仅是个体行为,它也是群体行为,大家最后归顺了它。大家看《水浒传》里面写到:青风山、饮马川、二龙山、白虎山、少华山、硭砀山,我这不完全统计,这是写了八个山头,成为一个强大的反抗朝廷的力量。所以大家觉得这个《水浒传》里边写逼上梁山,写得是非常地丰富多彩的。& &&&&我想在听了段先生的一番品读之后,当我们再读《水浒传》的时候,对逼上梁山的人物形象可能更多一些艺术的、多元视觉的分析和理解。好,最后让我们感谢段先生带给我们的精彩演讲。(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上一篇:下一篇:你可能还感兴趣的相关文章11/0309/1609/0908/2306/2506/2006/2001/0812/1412/1412/1412/1412/1412/1412/1409/1212/2006/3009/2609/0205/1112/2509/1803/1312/0607/0302/2605/1110/1603/2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林冲风雪山神庙概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