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摘推荐沈从文作品集的作品

平常的沈从文
1946年开始,我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可惜那些信件在&文革&时,全给弄得没有了。解放后,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这句伤感的预言并没有应验,他的作品和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
在平常生活中,说到&伟大&,不免都牵涉到太阳,甚至有时候连毫无活力的月亮也沾了光。若是有人说沈从文伟大,那简直是笑话。他从来没有在&伟大&荣耀概念里生活过一秒钟。他说过:&我从来没想过&突破&,我只是&完成&。&他的一生,是不停地&完成&的一生。他不过是一颗星星,一颗不仰仗什么而自己发光的星星。
如果硬要在他头上加一个非常的形容词的话,他是非常非常的&平常&。他的人格、生活、情感、欲望、工作和与人相处的方式,都在平常的状态运行。老子曰:&上善若水。&他就像水那么平常,永远向下,向人民流动,滋养生灵,长年累月生发出水滴石穿的力量。
好些年前,日本政府派了三个专家来找我。据说要向我请教,日本某张钞票上古代皇太子的画像,因为服饰制度上出现了怀疑,因此考虑那位皇太子是不是真的皇太子?这是个大事情,问起我,我没有这个知识,我说幸好有位研究这方面的大专家长辈,我们可以去请教他。
在他的客厅里请他欣赏带来的图片。他仔细地翻了又翻,然后说:&&&既然这位太子在长安住过很久,人又年轻,那一定是很开心的了。青年人嘛!长安是很繁荣的,那么买点外国服饰穿戴穿戴、在迎合新潮中得到快乐那是有的;就好像现在的青年男女穿牛仔裤赶时髦一样。如果皇上接见或是盛典,他是会换上正统衣服的。敦煌壁画上有穿黑白直条窄裤子的青年,看得出是西域的进口裤子。不要因为服装某些地方不统一就否定全局,要研究那段社会历史生活、制度的&意外&和&偶然&。&
问题就释然了,听说那张钞票今天还在使用。
那次会面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至今还记得的是,他跟大家还说了另外一些话。客人问起他的文学生活时,他高兴地谈到研究服饰的经过,说:&&&那也是很&文学&的!&并且哈哈笑了起来,&我像写小说那样写它们&。
谈话快结束时,他说:&我一生从不相信权力,只相信智慧。&
沈从文对待苦难的态度十分潇洒。&文革&高潮时,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忽然在东堂子胡同迎面相遇了,他看到我,却装着没看到我,我们擦身而过。这一瞬间,他头都不歪地说了四个字:&要从容啊!&
他是我的亲人,是我的骨肉长辈,我们却不敢停下来叙叙别情,交换交换痛苦;不能拉拉手,拥抱一下,痛快地哭一场。
中央美院有位很有学问的研究家,是他以前的老学生,和我们的关系十分亲密。&文革&一开始,他吓破了胆,一个下午,他紧张地、悄悄地走近我住的门口,轻轻地、十分体贴地告诉我:&你要有心理准备,我把你和你表叔都揭发了!&
我恨不得给他两拳,连忙跑去告诉表叔。难以想象地,表叔偷偷笑起来,悄悄告诉我:&这人会这样的,在昆明跑警报的时候,他过乡里浅水河都怕,要比他矮的同学背他过去&&&
日子松点儿的时候,我们见了面,能在家里坐一坐喝口水了,他说他每天在历史博物馆扫女厕所。&这是造反派领导、革命小将对我的信任,虽然我政治上不可靠,但道德上可靠&&&
他说,有一天开斗争会的时候,有人把一张标语用糨糊刷在他的背上,斗争会完了,他揭下那张&打倒反动文人沈从文&的标语一看,说:&那人的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有一次,我跟他从东城小羊宜宾胡同走过,公共厕所里有人一边上厕所一边吹笛子,是一首造反派的歌。他说:&你听,&弦歌之声不绝于耳!&&
时间过得很快,他到湖北咸宁干校去了,我也在河北磁县劳动了三年,我们有通信。他那个地方虽然名叫双溪,有万顷荷花,老人家身心的凄苦却是可想而知的,他来信居然说:&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
在双溪,身边无任何参考资料,仅凭记忆,他完成了21万字的服装史。他那种寂寞的振作,真为受苦的读书人争气!
钱钟书先生,我们同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一次在我家聊天,他谈到表叔时说:&你别看从文这人微笑温和,文雅委婉,他不干的事,你强迫他试试!&
表叔桌子上有架陈旧破烂的收音机,每天工作开始,他便打开这架一点儿具体声音都没有只会吵闹的东西。他利用这种声音作屏障隔开周围的喧嚣进行工作。
一个小学甚至没有毕业的人,他的才能智慧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我想来想去,始终得不到准确结论,赖着脸皮说,我们故乡山水的影响吧。
他真是个智者,他看不懂乐谱,可能简谱也读不清,你听他谈音乐,一套又一套,和音乐一样好听,发人聪明。他说:&美,不免令人心酸!&
这,说的像是他自己的生涯。
前两年,我在表叔的陵园刻了一块石碑,上头写着:&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献给他,也献给各种&战场&上的&士兵&,这是我们命定的、最好的归宿。
(责任编辑:kily)
每日重点推荐
1946年开始,我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可惜那些信件在文革时,全给弄得没有了。解放后...
王跃春 张 弛 欧世
(台湾)张香华
赞助商链接
一周热点文章
点击:1228
点击:1019
乐读随机推荐
纳兰泽芸【】
张东亮【】
王国华【】
谭山山【】
在线阅读专题论沈从文军旅小说的创作影响 
  摘要 沈从文的军旅是沈从文艺术创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构成了沈从文笔下完整的“湘西”,它再现了远离时代漩涡的湘西军人绚丽多彩的生活世界,既丰富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弥补了现代文学军旅题材缺失的遗憾,也影响了军旅文学的写实倾向。
  关键词 沈从文;军旅小说;现代军旅文学;当代军旅文学
  沈从文的创作经过时间的洗礼,终于得到了认可,他那独特的创作风格、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像一道奇异的彩虹悬挂在中国文坛的高空,受后人景仰膜拜。他早期的文学创作,虽然多为练笔之作,还谈不上成熟的艺术风格。但其军旅小说创作不仅数量颇多,在当时的文坛拥有一席之地,而且技法娴熟,展示了独特的魅力,对后世军旅小说创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弥补了现代文学军旅题材的缺失
  中华民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战争可谓如影相随,历代王朝的更替,无不是通过战争来实现的。汉民族内部的杀伐争斗,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纷争,也无不是把斗争作为最后的解决办法。军旅文学便也因此应运而生,真实地记载和反映着这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在军旅文学作品中表现自己对战争的态度,对人民、的关注,是每一位军旅作家对历史与现实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救亡与成了现代文学作家的创作主题,尤其是思想启蒙话语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基本特征。许多作家最初从事文学创作时期都是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自觉把文学作为改造民族灵魂的重要工具,严肃地思考民族的苦难和前途。但他们多将笔触定位于知识分子与农民,剖析他们的劣根性,以期进行国民改造,而很少关注到军人题材。如郁达夫的《沉沦》、鲁迅的《伤逝》、《阿Q正传》等,在他们的笔下,几乎看不见军人的影子。究其原因,一则与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有关,“五四”作家大都出生于封建庭,为世家子弟,或留学西洋,或就读高校,接受了良好的正规教育,很少有人出身行伍。二则因为这一时期,军阀混战,军人素质低劣、地位低下,备受歧视;再加上中国人向以“从军苦”,所谓“好男不当兵”、“兵匪一家”的说法,导致军人在国民心理留下了极坏的口碑,被认为是“手无缚鸡之力,心无一夫之雄”的懦夫。
  所以和鲁迅、郭沫若的弃医从文,郁达夫的弃政从文一样,沈岳焕的弃武从文也是一种有意识的人生选择。正如他在《从文自传》中所说的那样:“假如命运不给我一些折磨,允许我那么把送走,我想象这时节我应当在哪个地方做了一个小绅士,我的太太一定是个略有财产商人的女儿,我一定做了两任知事,还一定做了四个以上的父亲。”沈从文之所以放弃在湘西凤凰熊、沈、黄三大家的优越生活地位和绅士阶层生活,而选择“多见几个新鲜日头,多过几个新鲜的桥”的艰辛道路,就是因为他有幸看到了《创造周刊》、《新潮》、《改造》等新文学刊物,新的思潮激起了他人生的新追求。于是他离开湘西,到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与那个时代许多漂泊的一样,选定了文学作为自己一生从事的严肃事业。并且以亲身经历过的军旅生活为文学创作的突破口,大量写作军旅小说,弥补了“五四”时期现代文学军旅题材的缺失。
摘自:   
更多关于“论沈从文军旅小说的创作影响”的相关文章
杂志约稿信息
& 雅安市网友
& 上海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广西柳州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 太原市网友
& 广西网友
& 广州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5《青年文摘》2011年20期荐稿撰稿目录-文摘用稿-中国荐稿撰稿资讯网-Powered by www.laoy8.net
| | |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
《青年文摘》2011年20期荐稿撰稿目录
时间: 21:32:56 点击:
  核心提示:《青年文摘》2011年20期荐稿撰稿目录栏目标题作者荐稿人出处卷首时到时担当林清玄卢鑫鑫东方文化周刊成长桂纶镁,停在肩上的蝶沈荻张丹腾讯网 放下是最好的拥抱刘淑贵冯斌思维与智慧 掘金微博:到最热的地方...
《青年文摘》2011年20期荐稿撰稿目录
时到时担当
东方文化周刊
桂纶镁,停在肩上的蝶
放下是最好的拥抱
思维与智慧
掘金微博:到最热的地方去赚钱
沈从文妙语录
沈从文妙语录
为梦想起航
十三格格和她的小狗
让别人喜欢你的黄金定律
当世界向你说不
作文与考试初中
爱做白日梦
袁岳致青年书
不快乐才正常
如果没有遇见你
里面的抢不去
南方人物周刊
一条最好的船
她的故事似一个邀请
你是不可替代
人生与伴侣
谁的青春无试探
不爱祖国爱美国
改变世界的力量
那些青春岁月里的过客
一米的距离
中国国门时报
另一种开花结果
端盘子出境界
不抖的上唇
中国青年报
许淑玲的骨头
乐嘉:你们低估了我的力量
南方人物周刊
穷孩子没有春天
名片上的营销秘密
环球企业家
给美国总统定谥号
厚武薄文的汗国
我们正在变成经济动物
关于猫咪你不知道的5件事
尼亚鼠的生命哲学
动物早已这样干了
狗狗甩水有定律
85后语境密码
t望东方周刊
台北来的鹅爸陈教授
中国新闻周刊
教你当个侦察兵
马志杰 郝朝辉
鸡蛋理财法
雨中的海鸥
宗笑飞 林边水译
别样的色彩
怀念一头叫老黄的牛
春天住在我的村庄
偷车遇到无牙虎
请尊重劳动成果,本目录由中国荐稿撰稿资讯网录入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共有评论 0 条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中国荐稿撰稿资讯网() &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本站在24小时之内清除!欢迎各大报刊发布征稿、用稿资讯!公司邮箱客服一 QQ:
客服二 QQ:
客服三 QQ: 中国荐稿撰稿超级群当前位置:___ 标签:
文学交流请点击
朴实的水手
在船上,二十多天的水上旅程,沈从文和水手们有了特殊的感情。南方的雪阴柔,给人缠绵的思念。天寒地冻的季节,不管存什么地方,自然是孤独而又寂寞的。况口.船上的沈从文,归家的心急切切的,早已回到了母亲的身边,毕竟离开多年,这是第一次回家。
雪落了很多,水上不能行船,船停到曾家河。这一夜沈从文睡得不好,被冻得多次醒来。清寒中他无法正常入睡,时常擦燃火柴,看小表上是几点钟。在小长的假期中,船窝住不动,时问在一点点地耗掉。在这多待一会儿,就意味着在家中少待一会儿。沈从文焦急之中,买了几斤鱼,和水手们沟通感情,&这几斤鱼把船弄活动了&。吃完鱼后,为了答谢客人的盛情,水手们不顾严寒的封锁启船。水上的潮湿气彼冻得锋利,无孔不入。沈从文围坐在被子中,不能画速写,只能以膝当桌子,给妻子写信。船上没有火炉,没有煮一杯热茶的闲情逸致,只能选择在纸上写文字,把内心的情感和对天地的感受写出来,托付给邮路,让妻子理解他的心境。
从15岁离开家,在漂泊的生活中经受了太多的生死,沈从文对底层的人充满了爱。他从来没学会城市人的坏毛病,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用歧视的眼光看人。在沈从文的眼中,水手也是人,人与人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他们也是个人,但与我们都市上的所谓&人&却相离多远!一看到这些人说话,一同这些人接近,就使我想起一件事情,我想好好地写他们一次。&水手是船上的灵魂,在沈从文的眼里,他们清澈透明,富于灵性,在天地之间,自由自在地生活。水手们生于大地,长于大地,性格山野般朴实,敢恨敢爱。水手们的牛活,水一般地随意。船一停下,水面缭绕的歌声悦耳动人,打消了他们一天的劳累。一只只船在暮色中聚集岸边,听得清竹篙在水中撞击石头的声音。河滩有了歌声,有了野骂,这些情景和声音的纠缠,使清冷的滩上充满了生气。沈从文被吸引住了,爱生长出来。他理解水手们的言行,在他们的打骂中,有着独特的、超越世俗的东西。行船不是游山玩水的观光,水手们的生命系在水上,拴在船上。日复一日单调的劳作,磨去了他们皮肉的光泽,耗尽了他们的体力,榨干了他们生命的血脉。桨橹是手中的琴弓,他们在水的琴弦上,拉响苦难的乐声。水手们通过橹歌表达内心的向往,在真实的生活面前没有退路。摩罗说:&一个没有被现实的苦难深深伤害过的人,可以成为伟大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而不会成为作家,因为即使一位平庸的作家,也是由造化的作弄和折磨造成的.一位伟大的作家几乎非得以心灵的巨大伤害和严重残缺为代价不可。&沈从文在注视,在思考。他记住了水手的身影,一打一骂的&见面礼&。沈从文在写给三三的信中说:&你不要以为就是野人。他们骂野话,可不做野事。人正派得很!船上规矩严,忌讳多。在船上,客人夫妇间若撒了野,还得买肉酬神。水手们若想上岸撒野,也得在拢岸后。他们过的是节欲生活,真可以说是庄严得很!&
沈从文对&小人物&充满了关爱,这不是矫情的表演,这是从心灵中淌出来的。李扬在《沈从文的最后40年》中记录道:&1975年夏天的一件事让王亚蓉终生难忘。北京的夏天极其闷热,有一天王皿蓉高烧不退,因而也就没有到沈从文家里去。那时电话还不普及,无法临时通知。在午后的睡意蒙咙中,婆母正在问一个人,听口音很耳熟,好像是沈先生。她强支病体来到门外,&真是他老人家,下午两点烈日当空,脸红涨涨的满头是汗珠,右手还挎着个四川细竹编的篮子。&原来,沈从文见王亚蓉没有到自己这里来,以自己对这位姑娘的了解,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她不会不来的。沈从文买了些水果、鱼肝油等补品,顶着烈日来到了王亚蓉在海淀区的家。要知道,老人的这一趟横跨了北京的几个城区啊!从此,王亚蓉再也没有缺过勤。即使后来调到考古所,每天下班后,都要到老人的那间小屋,协助老人工作。&
黄永玉在怀念表叔的文章中说:有一个年轻人时常在晚上大模大样地来找他聊天。这不是那种想做思想工作的人,而只是觉得跟这时的沈从文谈话能得到凌驾其上的快乐。
他很放肆。他躺在床上两手垫着脑壳,双脚不脱鞋高搁在床架上。表叔呢,欠着上身坐在一把烂椅里对着他,两个人一下文物考古,一下改造思想,重复又重复,直至深夜。他走的时候头也不回,扬长而去。
唉!我生平第一次见到这种青年,十分愤恨,觉得好像应该教训他。表叔连忙摇手轻轻对我说:&他是来看我的,是真心来的。家教不好,心好!莫怪莫怪!&
沈从文对小人物充满了同情,在他们的身上,他发现了人性的美丽。通过手中的笔,沈从文挖掘了对理想和未来的希望。一只船,一条河,一座山,构成了神圣的殿堂,沈从文倾心地雕塑水手们的形象。把水手们天真、质朴、健康的天性,塑造成一个个自然天成的生命。
水手们在沈从文的文字中不是提味的调料,给读者新鲜的刺激,而是灵魂的船帆,在文学的大河上,溯水行走。沈从文并不是在所谓的&审丑&中,剥出生活里丑陋的一而,放大渲染,而是以一颗慈悲的心,关爱着日夜&在水上漂泊的水手们。他把在这条河上唱歌的人,比做是吃歌长大的。
(责任编辑: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推荐文摘
青年文摘热点文摘
青年文摘随机文摘
青年文摘相关广告真实人生的朝圣者――论沈从文与张爱玲  
  【摘要】沈从文与张爱玲的作品无论从的生存空间、生存状态还是对生命的执着态度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他们共同表现了真实人生,都体现了对人类命运的悲剧性关怀。  【关键词】沈从文 张爱玲 人性  沈从文与张爱玲一北一南,一京一海,单从这一点上看二人似乎没有什么关系,然而二人的命运却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沈、张在成名之后一度被文学的时代潮流所抛弃,直到夏志清在《中国文学史》中给予二人中肯的评价后,特别是在2090年代后,海内外学者掀起了一股对沈、张重新进行评价的热潮,愈演愈烈。从沉寂到火爆的过程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呢?笔者个人认为,这是现代人对“人”重新认识,找寻自我的一个侧面反映。沈、张二人受冷落无非是二者的写作不合时宜,更明显的是他们共同表现了“真实人生”。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来谈一谈沈、张二人在人性把握上的认识。  一、从生存空间上看“边城”的牧歌情调与城市的封闭拥挤  乡村与城市无疑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两个对立面,乡村区别于城市的最大之处在于大自然风光的天然美。从湘西走出的沈从文无论在何时都以“乡下人”的身份自居,这也是他选择湘西的“边城”作为他背景的一个内在因素。湘西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认同自然、忠于自然,这种和自然溶于一体的淡然的生活态度使沈从文的湘西边城也有了一种天然的牧歌情调。这种牧歌情调为人物的出场提供了一个清新古朴的场景。进一步突出了湘西人宁静自足的生活,以及淳厚的人情美、人性美和他们人心向善、朴素简单的人生。
  而张爱玲为我们描绘的是一个封闭拥挤的城市世界。那里人潮如织,却生活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不免带有拥挤之感。城市的拥挤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化,隔膜与生存竞争的现实性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化和隔膜感,即使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也是如此。如《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为娘家所不容,只得出去另谋生活,投入范柳原的怀抱。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都是人生活的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活底子,无论人怎么动,它只能慢慢地沉淀,越积越厚。  二、从人物生存状态看平凡人生  沈从文的湘西边城与张爱玲的双城(上海、香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乡村的空旷清净与城市的拥挤嘈杂演绎出的是不同的人生。在沈从文笔下,湘西人是静态的,是沉入水底的石;在张爱玲笔下,都市人是流动的,是随势而动的流水,这是由人物的生存状态不同而造成的。  湘西人认同自然的人生观决定了他们静态的生存状态,即使生活中也常有变的遭遇,如大水冲垮了吊脚楼,暗流带走了人的生命等,但他们把一切看成是很自然的事件。他们安稳地生活在这一个偏远闭塞的世界里,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改变,里面的人照样按原来的方式活着。如《长河》中人们虽然受到的潜在压力,但人们还是在平和中摘收桔子,呈现出一份平静的安稳气氛。《萧萧》中萧萧虽然有女学生要求自由的渴望,但她的这种自由只是解决日下困境的一个办法。萧萧没走成,她仍留在乡间,做媳妇,生儿子,然后平静淡漠地看着另一个“萧萧”的产生。这是一种静态的美,美得让你不忍心去打破这种静,生怕惊动了里面人物的魂。
  张爱玲笔下的大都市是喧闹的、拥挤的、复杂的,同时又是封闭的。那里人潮如织,却生活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人群的流动只会导致原有封闭空间的开裂,室内原有的宁静和谐也因此被打破。这种紧迫的生存危机只能迫使人离开这种拥挤向外走去,于是在张爱玲笔下出现了大批流动的“出走者”,如《金锁记》中的七巧因为受到兄嫂的排挤从麻油铺跨入了姜家的大门,《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在娘的排挤中只身走出家门投入范柳原的怀抱。  无论是静态的石头还是动态的流水,都反映了人类平凡的人生,在这种平凡的人生中我们看到了人类对人生的执着态度以及人类在永恒的时空面前的悲剧命运。  ’三、从生命的执着态度看人命运的悲剧色彩  从外表上看,平凡人生也许会显得过于细屑、琐碎,但也许正是这种细屑、琐碎才是人生的常态。沈从文与张爱玲从平凡的人生中挖掘出了人生的“常”态,不管是静态人生还是动态生活都体现了人对生命的执着态度。沈从文笔下的人物把对人生的执着交付给了自然,让命运替他们安排。如《边城》中翠翠对爱情的执着,把自己的一切纳入了等待的“也许”中。这使湘西人性具有了原始的古朴美。而张爱玲不一样,她笔下的人物是积极进取的。白流苏、七巧,她们为自己的利益甘愿牺牲他人,这和湘西的“之美”构成了一种反差。不管人怎样生存,都体现了人极强的生存意识和人对人生的执着态度。  人类明白,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时空则是无限的。以人类有限的生命去面对无限的时空只是一个苍白无力的手势罢了。人被无限时空挤压在一个小小的空间,一代接着一代。面对人性,沈从文写的是善,而张爱玲写的是恶。善和恶构成了人性张力的两极,都表现了人类命运的悲剧色彩。沈从文无论写得多么平静、美好,但都美丽得让人悲伤。而张爱玲虽运用了大量的浓重色彩,但她的底色是苍凉,都体现了对人类命运的悲剧性关怀。  【作者简介】刘双双(1980-),女,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教部教师。河南南阳473000。    【责任编辑/韦丹丹】
摘自:   
更多关于“真实人生的朝圣者――论沈从文与张爱玲 ”的相关文章
杂志约稿信息
& 雅安市网友
& 上海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广西柳州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 太原市网友
& 广西网友
& 广州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从文作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