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丽江市到玉龙雪山华坪县的廉租房可以贴地板胶吗?

我愿意接受回馈
请电话联系快递网点下单
快递员上门时请务必向快递员索要快递单!
圆通速递-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
服务反馈:
服务说明:
未反馈时默认为好评
工作时间:
周一&~&周日&&&&8:30&~&19:00
取件时间:
周一&~&周日&&&&8:30&~&19:00
取件电话:
查件电话:
投诉电话:
请告知我:您是从快递100找到我的,谢谢!
快递员电话:
所在地区:
云南,丽江市,华坪县
详细地址:
中心镇兴隆社区兴隆街29号(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对面)
收派范围:
请确认您的发件地址在收派范围内!
您搜索的是:
-华坪县片区
县城内各个街道及小区除偏远地区以外,详情请咨询华坪圆通速递。 收派范围:华坪县城内全境派送,不派送范围:中心镇除县城外部分地区、荣将镇、兴泉镇、石龙坝镇、新庄乡、通达乡、船房乡、永兴乡、村、组均不派送。
超区范围:
[中心镇除县城外部分地区、荣将镇、兴泉镇、石龙坝镇、新庄乡、通达乡、船房乡、永兴乡、村、组均不派送。]
网点电话准确,非常快速就接通了!快递100真给力!
网点电话有的可以打通,有的打不通!快递100加油!
请选择差评理由,快递100将督促快递网点改善服务:
电话全部错误
电话无人接听/打不通
接电话态度恶劣
网点已受理,但实际没有快递员上门取件中共华坪县委宣传部主办
华坪县网络宣传管理办公室承办技术支持:云南网际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网)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号云南政协报――深读云南
― 深读云南
传递民声 ―
      设置为首页
30年飞跃 华坪实现大跨越
在线阅读:
新闻来源:云南政协报
新闻作者:骆峰 李雨花
添加日期:09-05-04 10:57:37
  华坪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市东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是滇西入川的必经之地。30年的沧桑巨变,让华坪成为了工业强县,全县财政总收入4.8亿元,是1978年99万元的484.4倍,用“快速增长”和“历史跨越”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华坪的发展速度并不为过……  农业& 30年后迈开产业化步伐  华坪县内有丰富的煤、石灰石、水能及热区资源,区位优势明显。全县辖5乡3镇,5个社区,55个村民委员会,居住着汉、傈僳、彝、傣等26个民族。2007年末,全县常住总人口16.38万人。197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77元,其中有56元为所分得的粮食等实物折价,现金只有21元。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生产力水平极低,农村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全县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到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6元,比1978年增长29.2倍,年均递增12.5%。  华坪县境内不仅矿产资源丰富,农业环境资源也较为富集。全县年平均气温19.8℃,无霜期长达303天,日照率高,雨量丰沛,坝区与山区、热区与冷凉区均有分布,为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30年来,华坪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各项“三农”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县农村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条件普遍改善,农业人口素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全县农村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县委、县政府结合华坪县情,提出了“建设热区特色农业县”的发展目标,实施“黑色产业起家,绿色产业富县”战略,始终把调优调活农业结构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要求,创新管理机制和产业发展观念,采取“五个一”措施(即一个产业,一个可研规划,一套扶持政策,一个工作班子,一套实用技术),抓政策引导、抓基地建设、抓龙头扶持、抓科技推广、抓市场开拓,把发展“长效产业”和“短效产业”有机结合,在巩固和发展芒果、茶叶、竹子等长效产业的同时,加大冬季农业开发力度,大力发展瓜菜、大白萝卜、鲜玉米、亚麻、冬马铃薯、秋黄豆等短期经济作物,推进一年两熟向一年三熟种植制度转变。农业科技部门狠抓技术指导和培训,以改良品种、提高品质和科技示范为突破口,推进产业化经营步伐,使各项产业都取得了较好成效。  水利化程度大幅提高。1978年至2008年,全县已建成水库34座,引水沟渠390条,机电排灌站38座,小坝塘3903座,山区小水池一万多个,防洪堤79千米,灌溉面积7 000公顷,全县水利化程度达45%。最令人骄傲的是华坪的“红旗渠”――雾坪水库,经过全县人民43年的艰辛努力,于2001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该工程累计投资1.38亿元,库容4935万立方米,可灌溉耕地7.7万亩,是丽江市历史上最宏大的水利工程。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近年来,华坪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华坪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同时,逐步建立起以永兴、船房、中心为主的优质茶叶生产基地,以荣将、石龙坝为主的优质晚熟芒果生产基地,以荣将、新庄、通达为主的特色蔬菜生产基地,以中心、荣将、新庄为主的笋材两用竹产业基地,以荣将、新庄、兴泉为主的水产养殖及畜禽养殖基地,大力发展芒果、核桃、烤烟、畜禽等特色农产业。培育起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起各种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的辐射带动下,有力地延伸了农业产业链,形成了产业规模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芒果产业是华坪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特色农产业。“金川红玉”芒果获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和产地认证,使华坪成为云南省第一家获得绿色芒果认证的基地县。到2007年,全县种植芒果7.87万亩,人均占有芒果面积0.5亩,年产量8790吨,实现产值3570万元。全县建立了5个千亩芒果示范基地,22个百亩科技示范园,20个市级双百示范户,3个芒果示范村。全县芒果种植户达到5532户,年收益最高的农户达63万元。芒果产业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华坪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丽江市芒果之乡”。计划到2020年,华坪芒果将发展到20万亩,实现产值4.5亿元。  华坪茶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步发展。2000年后,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北部三乡茶产业的扶持,将茶叶发展纳入退耕还林还草项目,使全县的茶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壮大,形成了规模化和产业化。到2007年,全县种植茶叶1.36万亩,产值1023万元。“乌木春”系列茶产品获“云南省著名商标”、中国农产品质量中心“有机茶”认证和QS食品安全认证;雨台山茶厂生产的雨台绿蕊荣获云南名优茶评比铜奖,同时获得食品安全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  华坪烤烟产业发展始于1988年。近年来,通过强化科技手段和产业政策措施,全县烤烟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成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2003年至2007年,华坪烤烟连续五年获得大丰收,年产值从526万元增加到830万元。  华坪充分发挥热区资源优势,把冬早瓜菜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开发冬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获得了2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到2007年,全县共种植冬早瓜菜2.14万亩,产值达3432万元。  华坪全年都能生产鲜玉米上市。为了进一步提高鲜玉米的经济效益,华坪扶持成立了鲜玉米公司,该公司生产的鲜玉米布丁酥获第十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同时还通过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远销昆明、北京等地。2007年全县种植鲜玉米1.49万亩,产值达1290万元。  畜禽是华坪的传统支柱产业。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全县畜禽改良取得实质性进展,加之各种养殖和深加工龙头公司的辐射带动,全县畜禽产业发展迅速。2007年畜牧业总产值达2.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  华坪除以上几项主导特色农业产业外,核桃、花椒、柑橘、蚕桑等产业也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了较大规模,而且势头强劲,潜力巨大,厚积薄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产业支撑。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从2003年起,华坪县先后启动了河东九村、天星古树湾等8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如河东九村通过示范建设,打造出风光优美、村容整洁、民风淳朴、产业特色鲜明、发展势头强劲的和谐富裕村,25户农户住进了新建的小康房,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2529元升至2007年的7183元,增加4654元。近年来,华坪启动的其他新农村示范村也与河东九村一样,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取得了显著成效。各乡镇也先后启动了乡级新农村示范点,全县上下掀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高潮。  工业& 30年后成为富县战略  华坪工业发展始于解放初期简单的轻工业和手工业,主要是少量作坊,以小五金、皮革、土陶等民族手工业为主,基础薄弱。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自“八五”、“九五”以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奠定了工业经济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十五”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思想,以建成丽江工业经济中心为目标,坚持走以电力为主导,以煤炭开采、加工为龙头,以化工、建材、冶炼等为辅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促进了华坪工业不断发展壮大。  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工业强省”的决策,丽江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要把华坪建成“丽江的工业经济中心”。这一切,为华坪发展新型特色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县委、县政府把工业化上升到“富民强县第一推动力”的高度,实施“工业兴县、工业富县、工业强县”战略。利用“矿产、水能、光热”三大优势资源,逐步培育起电力、煤炭、石灰石开采加工、化工、建材为重点的工业群体,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确立了工业经济在华坪县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党的十五大后,华坪工业走上集约发展阶段。县委、县政府将固定资产投资真正转向工业,加快了工业经济发展速度,除煤炭行业外,化工、建材、石灰、水电等行业都得到一定发展。由于工业经济规模逐步扩大,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全县水电产业在这一阶段得到了空前发展。水能是华坪的又一大资源,西高东低的地势,落差较大的新庄河、乌木河两河流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流经华坪的金沙江气势磅礴,更是潜能巨大,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约22.9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12.5万千瓦。短短几年间,全县电站发展到32座,总装机容量达9.3万千瓦,发电量达2.87亿千瓦时,形成了以荣将110千伏变电站为枢纽、35千伏输电线路为骨架的供电网络,并与四川省攀枝花市电网并网运行。2007年,全县水电产业实现产值1.5亿余元。  2003年以后,华坪煤炭行业通过行业整合,取缔了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小煤窑,加大了安全生产投入,高度重视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对污染大、资源浪费严重的土焦、改良焦等生产线进行了取缔,提升了产品质量和档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电力、建材、化工等行业通过体制改革,使企业增添了发展活力,加快了技术改造,扩大了生产规模,拓宽了市场,强化了内部管理,效益得到了明显提升,工业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 197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只有579万元;1988年末,全县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2007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0.46亿元,按可比价比1978年增52.6倍;实现工业增加值6.62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42.1%;工业缴纳税金2.32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72.3%;工业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有26户,占全丽江市的一半以上。工业经济的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及丽江市平均水平,工业已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华坪被确定为云南省40个工业强县之一。  社会事业 30年来浓墨重彩  近年来,华坪县落实好财政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继续加大以乡村道路、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财政扶贫为主的扶持力度,加强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抓紧落实中央财政安排的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补贴政策,保护农民利益。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和“一个低保”工作,支持养老、失业、医疗等五大保险体系的正常运行,保证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困难;建立抗灾救灾应急预案资金保障机制,足额安排并管好救灾救济资金,确保抗灾救灾资金的需要;稳步推进全县教育综合改革,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促进全县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增加卫生投入,改善农村卫生基础条件,增强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防治处置能力,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加快建立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满足群众对健康的医疗卫生需求;重点支持文化产业改革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大力扶持精品文化项目,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00年,华坪县“两基”工作连续两年通过省、市年审复查,被国家授予“全国两基先进县”称号。2007年,全县中小学校舍总面积212558平方米,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19所,配备计算机390台,13所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  全县8个乡镇全部建立卫生院,全县60个村委会(社区)全部建起村级卫生室,基本实现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到2008年,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93.8%。  图书馆由1978年的5000多册藏书发展到目前的21700册;档案馆有馆藏资料20000多件;乡镇文化站由1978年的空白发展到1981年实现全县文化室的普及;全县60个村委会(社区)10%以上的村民小组建有村民体育健身设施。  开展了花傈僳、水田人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通达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间艺人自发成立了3个花傈僳民间艺术团。全县城乡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形成了广场文化、节庆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齐头并进的可喜局面。  2008年,全县养老保险参保6593人;医疗保险参保10874人;失业保险参保3558人;工伤保险参保4135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8743人;现有1所社会福利院和8所乡镇和村级敬老院。在华坪县今年的两会上,华坪县政府表示,今年将着力为民办好八件实事。一是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二是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三是筹资420万元,新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5000人,同时将全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助标准由每月30元提高到50元,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四是扩大廉租房建设规模,筹资1690万元,新增13000平方米廉租房,进一步改善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五是筹资1000万元,改造10000平方米中小学校危房,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六是筹集资金,解决100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七是解决900户无电农户的通电问题,基本消除全县无电人口;八是多渠道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其中公开招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123人,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工作人员45人。(骆峰 李雨花)
 推荐图片
正在加载...document.write('');
网站颜色:
华坪县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华坪县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2012年,华坪县总投资6800万元的500套(总面积30000平方米,其中公租房400套,廉租房100套)保障性住房设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投资1700万元,占总投资的25%。截止目前,华坪县共建成廉租住房380套,共有348户符合条件的县城所在地城市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入住了廉租住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丽江市到玉龙雪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