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虎西北狼的顺口溜的历史发展!

你的位置:
&& 详细内容
广东徐闻县城东关武术馆60多年历史老虎皮诉说一段特殊的虎患历史
神秘的地球
网站编辑:杨毅
时间:日 13:58
广东徐闻县城东关武术馆60多年历史老虎皮诉说一段特殊的虎患历史
当年的打虎队员都是由村中最健壮的男子组成,这是尚健在的徐闻县西洋村打虎队员王洽德老先生(曾青 摄)
栩栩如生的虎皮
(神秘的地球)据碧海银沙网(图/特约摄影师 陈北跑 文/何 强 编辑/云 海):笔者偶然从徐闻县城东关武术馆内发现该馆保存着一张据说有60多年历史的虎皮,尽管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洗涤,但老虎皮仍然色彩鲜艳,乍一看就像一只活生生的大老虎。关于这张老虎皮,据老人们介绍,这是解放前后,当地的习武者围剿一只闯入徐闻城中的大老虎,用拳脚棍棒把老虎活活打死后,为宣示村民伏虎英勇行为,村民把死老虎抬回村中,剥下虎皮以作纪念,由于是用拳脚棍棒打死的,所以老虎死时所受的外伤不多,其皮毛保持基本完好。从此,象征村民智慧和力量的虎皮被奉为镇馆之宝,一直保留到现在,遇上特殊的日子才拿出来给人观赏。从虎皮可看到,这只虎的体型较大,体长约2米多,体重180~200公斤。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而据有关专家介绍,这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华南虎遭到持续的大规模捕杀的见证。这张老虎皮说明一段特殊的虎患历史,希望人们能通过这张虎皮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一、华南虎和雷州半岛虎患溯源
从中国人的通俗来讲,虎是凶猛而又危险的兽类动物,人称兽中之王。其实,从生物学的角度上来分析,华南虎是仅产于我国的一个虎亚种,又称中国虎,曾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广大地区,数量曾达4000多只,而由于以前森林密布,雷州半岛地区特别是雷南的徐闻地区又曾是我国华南虎的一个重要的分布点。
中国境内的虎患至少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据《虎荟》记载,秦昭襄王时“白虎为害,自秦蜀巴汉患之。……虎历四郡,害千二百人”。以后历朝均偶有虎患之记载,但明清虎患最为严重。明清时期广东地区的社会经济已较发达,然而众多的史料却零散地记录了广东地区不断发生虎患之事实。一直到解放初期,雷州半岛地区尤其是南部的徐闻县都曾经还是森林密布的山林地区,当时徐闻山的老虎很多,而且山上的虎经常窜从徐闻城门硬闯进来伤及路人,搞得大家都人心惶惶!老虎是当时徐闻地的一大公害,人们提起老虎都谈之色变!
徐闻县林业部门和文史部门的专家表示,虎患的原因是当时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越来越多,逐渐占据老虎生存的环境,“它们找不到食物,加上又被人捕杀,就很容易伤人。”据专家深入介绍,一般来说一只华南虎的生存空间至少需要70平方公里的森林,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森林中还必须生存200只梅花鹿、300只羚羊和150只野猪。而徐闻地自古多山林,林间豹、黄麝、山猪、野狸、山猫、山狗经常出没,这些都是华南虎的主要食物来源。而食物链就像在一个池塘里,青蛙吃虫子,虫子吃庄稼,我们为了保护庄稼,把虫子都消灭了,结果青蛙饿死了。当年就是因为把老虎的食物如野猪、山牛、野兔都打干净了,老虎找不着食物,于是把目标对准了人类。如果自然生态系统未遭破坏,野生动物数量丰富,虎觅食容易,一般不敢去攻击人;而且虎天性谨慎多疑,只有在找不到野食的情况下,才会冒险去接近居民生活区,盗食家畜乃至袭击人;因此虎患的出现与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密切相关的。而据清《雷州府志》上记载:从清雍正年间到清嘉庆的一百多年间,徐闻县人口密度由每平方公里不足2人增到58人;据清代《徐闻县志》上记载,徐闻县从清嘉庆至光绪一百多年间,每平方公里人口又由58人增至150人,可见人虎争夺生存空间已日渐激烈。这些史料上显示了当时人口压力不断加大,徐闻地明清时期人口流动最为集中的山区之一,大批流民进入山区,长期主要从事土地垦殖及工商业活动。山区的开垦不断向纵深方向深入,大面积的山林资源被破坏。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就使老虎的活动范围被不断缩小,进而断绝了老虎的食物来源。老虎出山吃人及家禽已成必然。关于清代初年和民初徐闻县老虎常到城内滋扰居民的原因,专家和文史学者则分析则是当时徐闻地长期匪乱和战乱造成人口死亡或人员大部分逃往其他地方避难,反而使城区变得空墟荒凉所造成的。
从以上科学的分析可以看到:人们对山地的无序开垦必然导致自然环境与植被的破坏,不仅影响了动物群的数量,老虎生存的食物链被破坏。老虎被迫与人为敌,而面对虎患,当时人们能够采取的措施就是猎杀老虎。当然众所周知,在这场生存权利的较量中,人类终于制服了为害的老虎!
二、虎患及打虎纪实
据文史资料记载,徐闻的虎患始自清顺治年间。这是有关史料上的记述,据清宣统年间《徐闻县志》载:“顺治十年徐闻地大饥病伤虎伤人民死者殆尽”。据当时的徐闻县商会统计,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全县每年死于虎患300多人,多时达400人。前山山尾村,因靠近丛林,屡遭虎害,有的人填入虎腹,虎口余生者惧而搬走,原近三十户人家的村庄,解放前夕成为废墟。而徐闻城郊的石岭钟宅村因屡被虎扰,加上村小人少,村民们惶惶搬往邻近的林宅村,麇集而居,以压虎势,原村址荒废,近年来才有人家复返旧址。
为消弭虎患,徐闻县不少村庄组织了打虎队。当时的国民党县府给大部分打虎队发拨枪枝的弹药。上世纪四十年代,全县有打虎队数十支,较为有名的有县城西北门、石岭、前山和家村、北松村、龙塘西洋村等打虎队。打虎队一般由30至40人组成,除了步枪外,还装备有虎网、铁夹、钢叉等器械、用具。打虎方法主要采用网围、挖“虎漏”、装铁夹、“埋炮”(把炸药装藏于食物内以诱炸老虎)等。其中徐闻人比较实用和典型的一种方法是“虎漏”,又叫陷阱,人们在虎可能过往的村口,挖一个长6尺,宽4尺,深2丈的锥形深坑,上宽下尖,坑口用棘竹架住,再用竹蔑敷上,然后盖层薄土,种上草丛。另外在陷阱边用木条搭个栅栏,傍晚把小羊牵进圈里。夜阑更深,羊声咩咩,老虎觅食闻声赶来,老远就扑向小羊,即刻落下陷阱。有的是头向下,有的头向天,但皆因陷阱窄又深,无法挣扎逃脱,只能“噢噢”嚎叫。第二天清早人们听到虎嚎,吹起角螺,集众赶来打虎,宰杀分享。2008年夏天,在徐闻县下桥镇大立村附近,村民还发现了疑似半个世纪以前的虎漏,这就是徐闻人在半个世纪前打虎防虎的历史见证。还有一种较著名的常用方式是“埋炮”,即土炮炸虎,在1956年2月,下洋大苏村村民彭昌世用土炮炸死一只80多公斤的大老虎而轰动一时!当时最直接的方式是村民组成的打虎队经常有目的地进山林或到老虎出没地方围捕老虎。而打虎过程中,猎虎者斗智斗勇,演绎出一段段或惊险或壮烈的故事,有的至今还脍炙人口:
徐闻县龙塘乡文部村(现属海安镇)村民祝智成和祝开劳父子打虎英雄,父亲祝智成一生中杀过3只老虎,祝开劳打死过2只,而且被载入徐闻县志,被誉为“打虎英雄”。据查徐闻县志和徐闻文史上记载,文部村位于徐闻县东南部,祝姓世居,解放以前这里曾是密林野藤蔓生之地,原称“藤部”,清代时广东高州府吴川县祝氏奉旨迁此定居后雅称之为文部,这条村从清代始就常发生虎患,由于林密和地处旷野,文部惨死于虎口的人很多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文部村有一名小孩到村附近拾柴而惨死于虎口。为了防虎打虎,文部村在民国初年就组织乡勇和民间猎户、村民成立了打虎队,并曾多次组织打虎队对附近伤人吃人的老虎进行追捕。
1931年6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文部打虎队的成员祝智成及其他队员带着猎犬伏击一只咬伤了村民的老虎,当祝智成和其他队员分散寻找目标时,这只隐蔽在一棵大树后的老虎突然扑向祝智成,把祝智成扑倒在地,祝智成慌然翻转身体将老虎压在身下,并屏尽全力用手肘压进虎口内死死撑顶住虎口。当后来其他队员赶来把老虎打死时,由于太紧张和太用力,祝智成的手肘却已弯成尺形死死地卡住在虎口里早已血肉模糊却拿不出来,其他队员只好用多根木棒从多方位插入虎口中撬开虎口、又用刀具把虎口刨开把虎牙全部拨掉才逐渐把祝智成的手与虎口剥离出来。但从此后,祝智成的手肘却弯成尺形再也未能伸直成为终身残疾。不曾想,多年后,祝智成的儿子祝开劳也继承父业成了打虎英雄,祝开劳最著名的一次打虎事迹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一天中午,一只老虎游走到文部村附近咬死村中多头牲畜,祝开劳怒火中烧穷追五六里,扣动火枪的扳机,打死了老虎,附近的百姓得知老虎被打死后奔走相告,后村人将死虎拉回村中剥皮后,得净肉八十多斤。
据林业部门的资料记载,建国初期,野生华南虎的数量还有4000多头。经过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持续进行的大规模捕杀,华南虎种群遭受重创,一蹶不振。当时,政府宣布华南虎为“四害”之一,除虎如同剿匪,大打人民战争,还组织专门的打虎队,由解放军和民兵协同作战,赶尽杀绝。例如,1959年,雷州半岛南部徐闻县就有30多头虎、豹遭猎捕杀死。据深入调查了解,位于雷州半岛南麓的徐闻县的打虎势头一直待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后由于国营农场大面积开垦原始丛林,林木被砍,老虎渐没了栖身之地,加上不断捕杀,老虎日趋减少直至在当地绝迹!
三、村民与华南虎的故事
除了在森山密林外觅食,华南虎还喜欢在低丘、村庄边活动。以前在雷南农村,有时,老虎大摇大摆到村中来了,叼走了村里人家的牲畜。当时,村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虎把牲畜叼走,却奈何不得。
徐闻县城北乡就有一个名叫宿虎的地方,这个小村落只有80多户300多人,建村于明景泰年间。该村历史上就是因多虎藏匿在村的周围而得名的。该村这个独特的村名的来历说起来颇为有趣,据说宿虎村周围直到解放前都是深山密林地区,周围的老虎很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天,几名村童在村外放牧时误把一只幼虎崽当作是野猫崽而抱了回来村里的一个牛栏边喂养。当夜幕临降,母虎回巢时发现幼崽不见了,几经寻找不获,凭着母性的灵敏,这只母虎一路寻来宿虎村的这个牛栏边,村民以为它来偷家畜的,于是纷纷拿火把和农具进行驱赶!这只母虎急起狂吼,结果附近的其他老虎逐渐着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村子陆续被大批老虎围困。村民顿时非常恐慌,村头有人拼命敲锣,有人在惊叫,老虎们非但不肯散去,反而越集越多!宿虎村民在村四周燃起火堆,村中的老人和儿童全部躲进防匪的堡楼里或在家里死死加固抵住房门,并在堡楼的楼顶点燃向附近其他村庄求救的烟火示意。结果附近的西埚、下田等村村民纷纷赶来相助,一起敲锣打鼓,高声呼叫,燃起一团团的火堆以驱赶群虎,并从村外鸣枪示意。但虎群们仍虎视眈眈、没有走的意思,虎群的嚎啕一阵接一阵地一直持续到天明时分,第二天天一亮村民在搞清楚原因后,连忙派出几个胆大的青年点着火把将误拾回的虎崽抱到村口的一株大树下抛下,赶紧匆匆跑回村中。其后,虎群的嚎叫才平息了并逐渐散去。虽然以前山虎多,但四邻皆没有见过这么多的老虎从村子周围一下子围困村庄的,认为村周围的丛林藏匿有很多虎,从此这条小村也就命名为“宿虎”。,并一直沿袭至今,虽已无虎,再听不到虎啸了,但其“宿虎”的村名反倒听起来却更有意思了!
其实,在徐闻地,与老虎有关的村庄又何止宿虎村一个呢,据文史工作者考究,在徐闻县龙塘镇大小埚村,以前也是虎窝!据笔者的外公、大小埚村村民余玉东(87岁)回忆,他们小时候,看到老虎和听到虎啸不是稀罕事。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时,“我们一大群人在农闲时在村口的铺子里“坐村”闲聊里,老虎经常从远远地探头望过来,见我们一大群人热热闹闹地坐在那里,它们也是远远地蹲在那里看着,不敢过来。甚至有时老虎会跑到村民墙头外,有时连抓耳朵、打喷嚏的声音听得一清二楚!不过,只要你不招惹它,它也不会咬你。”不过有时老虎来村里偷牲畜就不同了,那时牲畜相对来说是很宝贵的,等于是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遇到这种事全村的人会揭竿而起,敲锣打鼓,叫喊的声音和通明的火把响、亮彻周围,青壮年刀枪与长矛挥舞。老虎迫于村人的威慑,也惊恐万状地躲进了森林深处。老虎走后,村人的火把和人声也渐渐熄灭,大家相安无事。
另外,由于生长环境的原因,雷州半岛的华南虎跟其他猫科动物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善于游泳,以往曾录得一头老虎游泳可长达29公里的记录;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1943年在徐闻县五里的毛练、港口村一带,当时就有两只大老虎被村民驱赶,下海泅水逃向附近的三墩岛上,村民追赶,这两只虎很有意思,由于三墩岛是分散的四个小岛,村民的大船追来,老虎就从这个岛又赶快游到那个岛上,在这几个岛之间追来追去,大玩猫抓老鼠的游戏,村民们也奈何它们不得!无独有隅,同在民国时期,在徐闻县外罗港也有村民合围一只大老虎,而这只大老虎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渡海游过对面的新寮岛,搞得当地政府只得派出防兵紧急坐船上岛围剿,并通知岛民躲避,后来在防兵和乡勇的奋勇围剿下,历经一天一夜搞得整个岛鸡飞狗跳才在群众的大力协助下用刀枪将此虎击毙。
四、忆虎患,恍若隔世!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野生华南虎尚余4000头,因“除四害”大开杀戒,仅1956年全国就收购虎皮1750张!今天,全国圈养的华南虎仅剩70余只,加上业界估计的“野生虎约20只”和在南非进行野化驯养的几只,总计不到百只。当仅存的华南虎多以近亲繁殖苟延残喘,野生华南虎即将全部灭绝时,重读当年虎患史,竟恍若隔世!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华南虎的保护历程:
1966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哺乳动物红皮书》中就将华南虎列为E级,也就是濒危级。
1973年5月,国务院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条例》(草案)中,把华南虎列为三级保护动物。1979年,农业部将华南虎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不过,这些措施似乎已经晚了。据估计,1981年,野生华南虎大约只剩下150只到200只。1986年4月,在美国举行的“世界老虎保护战略学术会议”,把中国华南虎列为“最优先需要国际保护的濒危动物”。
1989年,我国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华南虎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单。
1996年,联合国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发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将华南虎列为第一号濒危物种,列为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最需要优先保护的极度濒危物种。
五、一张虎皮留给我们的思考,令人感慨颇深
近年来,野生华南虎从我们的世界完全消失。许多人声称发现了它们的踪影,无非是只闻其声,只见其迹,都是证明力较弱的间接证据。其中最具轰动性、闹得沸沸扬扬的是2007年陕西的“周正龙事件”引起人们对华南虎的广泛重视,而这一悲剧性的物种,也由此“正名”终于成了举世瞩目的明星。
从徐闻东关武术馆这一张残存的虎皮中,我们或许可以领悟到环境与自然资源,是人类及一切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除了进行人口控制外,还要大力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环境,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赞助商链接东北虎的历史发展!_百度知道
东北虎的历史发展!
不要太多,不超50字
提问者采纳
  东北虎(拉丁学名:Panthera tigris altaica),(现今世界最大的猫科动物)又称阿穆尔虎和西伯利亚虎,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有着万兽之王和森林之王的美称。  野生成年雄性东北虎 体长为2-3.5米,肩高1-1.2米;成年母虎平均体重略轻于雄虎,体长约为1.9米,肩高1米左右,尾长1米左右。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  成年东北虎的牙齿较强大,一般为30个。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犬齿十分粗大,呈圆锥状,外形特征编辑野生成年雄性东北虎体重为200-350公斤,最大540公斤, 体长约为3米;成年母虎平均体重约为180公斤,体长约为2.4米,肩高1-1.2米,尾长1.3米左右。东北虎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森林之王”和“万兽之王”之美称。耳短圆,背面黑色,中央带有1块白斑。成年东北虎的牙齿较强大,一般为30个。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犬齿十分粗大,呈圆锥状,齿尖部稍向后弯。长54~78mm,粗20~26mm。2栖息环境编辑东北虎一般住在600—1300米的高山针叶林地带或草丛中。3生活习性编辑活动东北虎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活动范围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不善爬树,很少袭击人类。食性东北虎主要捕食野猪,鹿等大中型哺乳动物,捕食方式以伏击为主4繁殖方式编辑东北虎的孕期为103至105天,一胎生2至4子,两三年生一次崽子,野生可活15至17年,最高为20年,人工饲养情况下寿命为20-25年。5分布范围编辑历史分布东北虎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猫科,也是分布于最北部高纬度地区的一个亚种,在俄罗斯被称为西伯利亚虎。历史上,东北虎曾经广泛分布于东北林区。在19世纪中叶,东北虎仍然有很大的分布范围,西自外贝加尔的雅布洛诺山麓,北沿黑龙江北岸,东经鞑靼海峡一直到库页岛,都有分布。由于大兴安岭山脉南部与燕山山脉相连,向南分布区曾远及华北北部。由此可见东北虎历史分布区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朝鲜半岛,我国华北北部、东北大部分地契,蒙古接近于中俄边境地区以及俄罗斯远东的大部分地区。东北虎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东北虎的分布开始逐渐退缩,在我国东北虎的分布区首先是由南向北,然后是由西向东退缩。在20世纪初辽东地区还有虎的分布, 50年代便向吉林退缩。大兴安岭这20年代仍然有虎的活动,年调查表明,70年代东北虎已经在大兴安岭绝迹。50年代小兴安岭东北虎的数量仍然很多,1976年调查证明只有4只东北虎,这时分布明显向东退缩,80年代调查表明,东北虎在小兴安岭已经绝迹。现代分布东北虎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东部山区和朝鲜北部山区。据1995年冬季俄罗斯对东北虎的调查,在俄罗斯东北虎主要分布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南部于滨海边疆区相邻的山地林区,滨海边疆区锡霍特山脉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与中国相邻的边界地区4个独立的分布区。我国东北虎仅分布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东部山区。在黑龙江省主要分布于完达山东部林区,老爷岭林区和张广才岭南部有为数不多的孤立的游荡个体,由于这些分布区与俄罗斯和吉林省交界,这些个体可能在黑龙江与俄罗斯或吉林省境内相互流动。吉林省东北虎仅分布于东北部与黑龙江及俄罗斯交界的林区。朝鲜北部可能有东北虎少量的个体分布,因为缺乏野外调查资料,具体情况还不太清楚。6种群现状编辑据WCS俄罗斯科学家估计,19世纪末,全世界东北虎的总数约有只,而中国约有只。随着清朝覆灭, 禁区开放, 各地移民大量迁入东北地区, 东北虎也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由于人口增长、林区面积减少以及无节制的大量捕杀,东北虎的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其分布范围也迅速向北退缩。20世纪30年代,东北虎尚有500只以上,且大部分分布于中国境内。50年代以后,我国捕虎运动及林区人口数量激增,东北虎被迫迁移到干扰较少的俄罗斯远东地区,西南边界已退到吉林省辉发河流域和集安、浑江一带。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野外调查表明, 东北虎在中国的数量已不足200只。年调查时,辉发河流域和鸭绿江上游集安县境内已没有虎分布,抚松县境内也仅存6只东北虎,至此东北虎分布区的西部界线已退缩到抚松以东。年时,长白山一带的东北虎分布区四分五裂,形成几个孤立的分布区域。这意味着东北虎将难寻配偶、延续种族。上世纪80年代末期,长白山区的虎已经基本绝迹,只有少数个体残存于吉林珲春市。最近两次的大规模东北虎数量调查是在1998年和1999年进行的,结果显示,吉林省长白山区东北虎的数量为7~9只,分布区也由20世纪90年代初散布于长白山区退缩为两个较狭窄的分布区。1999年,由WCS参加的国际调查队在黑龙江进行了两个多月的野外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的野生东北虎的数量急剧下降,从建国初期的400多只已下降至当时的5~7只。据WCS统计,全世界野生东北虎仅余500只左右,大部分生活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俄边境地区。调查表明, 野生东北虎在我国已处于灭绝的边缘,现存的东北虎大多是穿越于中俄边境的个体。若不尽早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我国东北虎野外种群将很难恢复。2008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评出了全球十大最濒危动物,东北虎位列其中。这意味着东北虎随时可能从地球上消失,如果人类不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行动,在下一个虎年到来的时候,在中华大地上我们可能再也看不到它们美丽、矫健和威武的身影了。在我国,东北虎的致危因素主要有3个。第一是栖息地的丧失与破坏。多年以来人们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和森林采伐的加剧,对东北虎的栖息地造成了严重挤压和破坏,使“森林之王”丧失了家园。第二是猎杀。东北虎之所以被猎杀,是因为它们有美丽的虎皮,并且中国传统医药学认为,虎骨具有强筋健骨、祛风止痛等功能,对于虎的其他器官民间也迷信地认为它们具有神奇功效。第三,就是东北虎的食物——有蹄类动物因为栖息地被破坏和人类大量猎捕而数量锐减,导致东北虎难以生存。东北虎数量稀少,且行踪隐秘,野外调查和研究都非常困难。然而,WCS的科学家却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过去近20年里创造了不少东北虎研究与保护的奇迹。利用先进的无线电遥测技术,WCS的科学家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对60多只野生东北虎进行成功追踪,获取了大量珍贵的野外资料,首次揭示了野生东北虎的社群结构、食性、繁殖、死亡以及它与人类及其他物种关系等重大科学问题,有力推动了东北虎保护事业的发展。在俄罗斯政府、WCS等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的积极努力下,过去50年俄罗斯的东北虎数量增长了十几倍,达到创纪录的500只左右。日,国务院在《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中严禁进出口虎骨;禁止出售、收购、运输、携带、邮寄虎骨;取消虎骨药用标准,禁止用虎骨制药。中国曾是世界上虎制品需求最大的国家,中国政府颁布的这一禁令遏制了市场需求,有效地防止了野生老虎的灭绝,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赏。2000年10月,“东北虎野生种群恢复国际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开启了中国野生虎国际合作保护的先河。基于这次研讨会上提出的恢复野生东北虎计划,在吉林省林业厅和WCS的共同努力下,2001年12月一个新的保护东北虎和远东豹的保护区——吉林珲春东北虎自然保护区成立,3年后成功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日,吉林珲春自然保护区利用WCS提供的远红外摄像机拍摄到了3张野生东北虎的照片,这是我国首次拍到野生东北虎的照片,它们与具体翔实的现场监测数据一起,无可辩驳地向世人证明,我国目前还是有野生东北虎存在。这是我国东北虎保护事业的一大进展,也是极其珍贵的保护成果,为今后的保护工作增添了信心。迄今为止,在珲春地区5次拍摄到野生东北虎的珍贵照片。猎捕有蹄类动物的套子对东北虎的生存一直存在巨大威胁,近年来已有多起东北虎被套死或误伤的案件发生。为打击非法盗猎,保护东北虎及其猎物,自2000年至今,WCS多次组织了在黑龙江和吉林东北虎重要分布区开展反偷猎宣传及清套活动。随着猎套、夹子等非法狩猎工具的减少,近年来,珲春地区东北虎的活动信息也不断增加。为加强反盗猎执法和野生动物资源监测,2008年WCS率先在吉林珲春自然保护区引入先进的MIST(管理信息系统)执法巡护系统,并提供了相关软件、技术培训、设备和资金支持。通过系统巡护,保护区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东北虎及其猎物的规范化的水平。
能简练点吗?
东北虎是虎的一个亚种,是世界最大的猫科动物,分布于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和中国东北等地,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08年,西伯利亚虎被美国网站《生活科学》评为“全球十大最濒危稀有动物”物种之一。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东北虎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东北虎现今世界最大的猫科动物分布于亚洲东北部,有着万兽之王和森林之王的美称。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打老虎不能封顶,否则会犯大历史错误!!!封一封,停一停,松一松,中国梦一场空!!?排除压力,去争取胜利!!!明月清风无价,天香国色有缘。警是。QLYW 2014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0:40:31&)
8420字(5636/40)
( 16:48:48)
120字(9/0)
( 15:59:25)
( 15:26:19)
91字(42/0)
( 14:54:29)
21字(34/0)
( 14:28:48)
( 13:12:54)
31字(35/0)
( 12:04:54)
( 11:55:10)
( 11:40:59)
45字(10/0)
( 11:04:13)
( 10:36:27)
( 10:35:30)
84字(16/0)
( 09:54:54)
( 09:56:26)
25字(10/0)
( 09:46:19)
( 01:48:38)
( 22:02:53)
43字(279/0)
( 21:24:25)
( 20:39:43)
( 19:24:34)
( 19:22:54)
30字(16/0)
( 19:20:14)
( 19:16:16)
( 18:28:55)
114字(16/0)
( 18:05:35)
( 16:55:54)
( 16:51:10)
( 16:39:01)
( 16:21:50)
( 15:42:40)
60字(50/0)
( 15:25:50)
73字(19/0)
( 14:48:52)
( 14:46:14)
132字(15/0)
( 14:26:35)
23字(19/0)
( 14:15:05)
40字(16/0)
( 13:54:53)
( 13:46:33)
52字(10/0)
( 13:02:48)
191字(6/0)
( 11:21:20)
( 11:03:52)
98字(27/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北虎西北狼的顺口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