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里约翰逊王子国内那里卖

海尔张瑞敏对话拉里?唐斯:洞察大爆炸时代的企业变革
&&&&来源:&&&&
一个是全球“杰出首席执行官”,一个是洞察大爆炸时代的经济策略研究者,两个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不同年代的人初次见面,会碰撞出怎样的思维火花?
还没到约定时间,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就从办公室出来了,这天下午他要会见一位重要的客人,是他在多次演讲中提到的一本书的作者――《大爆炸式创新》作者之一拉里?唐斯(Larry Downes)。唐斯是美国人,是乔治敦大学商业和公共政策中心的项目主管,又是埃森哲卓越绩效研究院研究员,专注研究科技大爆炸时代的经济策略。
唐斯比张瑞敏整整小10岁,有意思的是,一进会谈室,张瑞敏就迎上去:“你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内部都在学习你的理论。”一落座,唐斯就说:“通过我这几天的观察,我发现海尔其实做的比我书中预言的更好,而且我居然看到有人在现实中能把这些理论应用得这么纯熟。”两人的交流就在这样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展开了。张瑞敏显然很高兴,像见了自己的偶像一样,不只一次提到,唐斯的《大爆炸式创新》对海尔帮助很大,很受启发,要求内部高级管理人员都要读,并且还说自己在不同场合给大家推荐了这本书。
其实,唐斯在和张瑞敏见面之前,已经在海尔待了一天,参观海尔文化展厅、智慧生活展厅、和创客交流、演讲等等,了解海尔正在进行的模式创新。显然海尔的活力超出了唐斯的想象,他毫无掩饰地告诉张瑞敏:“昨天我非常有幸参加‘创客咖啡’的活动,见到非常多的青年创业者,他们非常有力量有活力,看了之后我非常惊奇,像海尔这么大的公司,有这种力量和活力的很少见,通常情况下在那些初创型企业中会出现,看到海尔有这样的状态也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唐斯居然连用了五个“非常”,对海尔创客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在4月21日的海尔“创客咖啡”周年大趴上,他还给了海尔的青年创客们五个建议,“希望可以帮助海尔发展得更快、走得更远”,现场就有创客们发“朋友圈”了。
张瑞敏紧接着和唐斯探讨起了摩尔定律,指数科技,鲨鱼鳍等理论。关于科斯定律两人聊得最投机,张瑞敏说在看唐斯写的《打造顶级企业的十二条原则》里很多次提到科斯,“我们刚开始推进企业变革时受到社会很大的质疑,主要质疑的论调是这个变革把大企业分成好多小企业,不符合科斯定律,会造成交易成本的上升。”
很巧的是,科斯是唐斯的大学导师,科斯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唐斯正好是他的研究助理,唐斯说,他本人非常崇拜科斯并在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科斯的书面著作很少,只发布过几篇学术论文,但是他的观点让经济学家感到震惊,因为他的很多理论都是积极颠覆性的。唐斯不认为海尔的变革违反了科斯定律:“因为在海尔有很多小微企业,小微企业有很多自己的迭代技术平台可以将交易成本降低,不仅不同小微企业之间可以交流,而且因为这个平台本身是开放的,就可以很好地跟供应商,用户,经销商进行交流,这样可以降低成本。”
“我个人觉得是不是因为本质是互联网,互联网使科斯所说的市场摩擦力消失,互联网来了之后可以零距离、面对面?”张瑞敏反问道。唐斯连连点头:“我非常赞同您的说法,关于这件事我也请教过科斯教授。因为现在和传统不一样了,之前技术首先在公司内产生再推到市场上,而现在互联网时代是先在市场上产生之后才会被引入到公司里。我虽然不能代表科斯教授,但是从我对他本人的理解,我认为您是真正理解他并在实际中运用的。”
唐斯的一番话可能会给曾经质疑海尔的人一个可信的说法。虽然被很多人质疑,但张瑞敏认为这种变革方向是对的,还是坚定地把中间管理层去掉,把组织来了个彻底的颠覆,“我觉得越扁平可能市场的阻力、摩擦力会越少。”张瑞敏笑着说,“您为什么不可以再写一本《大爆炸式颠覆》的书呢?写组织的颠覆,如果组织不颠覆可能很难产生‘大爆炸式创新’。”唐斯听了也笑了:“当然如果我要继续写这样一本书,我的很多研究得仰仗海尔,因为我觉得海尔的变化甚至比海外好多企业做的都好。”
虽然都觉得海尔变革方向是对的,但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这种变革“非常艰难”,唐斯甚至说,“在第一轮互联网变革到来时,我与很多CEO进行过交谈,他们说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但是很抱歉,我没法胜任这样的改变,希望在我退休之后,这样的变化能够发生。”两人似乎在很多观点上都有相似的认知,比如柯达、摩托罗拉等大企业的衰退源于管理者没有预见到颠覆迫在眉睫;从分享机制上驱动员工是一种很好的驱动方式;华尔街为了业绩为了对股东负责不可能去主动变革;企业开放远远比关起门来自己研究好得多;企业文化关乎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失败等等,交流之默契,期间还不失幽默的比喻,引得一旁的翻译都笑场,很难想象这是两人的初次见面。唐斯后来意犹未尽地说,他和张瑞敏虽然不是一个家庭的,但是很多想法特别相似。而且,唐斯还很喜欢海尔兄弟,在海尔智慧生活展厅,他一直看完海尔兄弟变身的动画短片才走。甚至,唐斯家里用的家电还是斐雪派克的(海尔高端子品牌)。
交流结束,张瑞敏意外地邀请唐斯去参观他的书房,这在国外专家中还是第一个,唐斯欣然应邀。在书房里,张瑞敏给唐斯看了他桌上摆放的一个相框,让唐斯既惊喜又惊讶,上面是《哈佛商业评论》2013年对《大爆炸式创新》做的封面报道,赫然写着唐斯的名字。这张图也被悬挂在海尔创客们的办公室里,为的是告诉大家,现在的创新不像过去是在原来基础上的递进式演进,而是彻底的破坏性创新,彻底的颠覆性创新。张瑞敏还给唐斯看书架上摆放的唐斯著作,有些英文版著作还是翻译人员翻译成中文看的。除此之外,在张瑞敏一排排的书架上,还有德鲁克、凯文?凯利,加里?哈默、马克思?韦伯、亚当?斯密、哈耶克、克里斯?安德森等国外著名管理专家的著作,有的专家还和张瑞敏有过当面交流,每列书前都有一个专家姓名的小桌签。张瑞敏一一给唐斯介绍,唐斯看了吃惊又高兴:“您的办公室简直就是个图书馆,很荣幸在您的书架上有我的一席之地!”
会见很短暂,一个小时十五分钟,这是唐斯第一次来中国,分别前,唐斯很真诚地和张瑞敏说:“希望下次再见!”
“大爆炸式创新”(Big Bang Disruption)是“破坏性创新理论”(Disruptive Innovation Theory)的第四个阶段(a fourth era):传统的产品创新是自上而下的,比如尖端配置被转移到低端产品中;然后是哈佛大学克莱顿?克里斯滕森教授提出的“创新者的窘境”(Innovator’s Dilemma),这是自下而上的,这种创新技术所开发出来的产品,就现有产品看来,质量非常非常的差,但价格非常非常的便宜。它首先在低端市场进行颠覆,然后发展得越来越好,最终达到规模经济,并逐渐拓展到高端市场,打击在位企业的地位。第三个阶段是“蓝海战略”,创新可能来自旁边、周边的一些企业、行业,对既有的非常成熟但又不愿意改变的企业产生破坏性影响。最后是大爆炸式创新,创新既可能是自上而下的,也可能是自下而上的,或从周边开始的,重要的是,它发生的时间非常非常短。
大爆炸式颠覆有三个特点:
(1)无章可循的战略(Undisciplined Strategy):传统的战略认为,要么更好,要么更便宜,两者不能兼得,但大爆炸式创新产品特点就是:从一开始就更好和更便宜;
(2)无法控制的增长(Unconstrained Growth):传统的营销一般不会一开始就投放整个市场,而是先到某个细分市场去看受众的反馈,然后慢慢地延伸到其他细分市场。但是,现在的创新扩散周期非常短,要做好迅速拥有海量用户的准备,以及快速退出,因为所有的用户可能一夜之间就消失掉了;
(3)没有障碍的开发(Unencumbered Development):创新的解决方案是在大众的开放平台通过快速、低成本的实验来实现的(Seek innovation throughrapid-fire, low-cost experimentation on popular platforms)。你可以做很多实验,也许多数会失败,但最终会找到消费者喜欢的解决方案。
创新是如何送达给大部分人的?经典的创新扩散理论认为,大部分产品的扩散是钟型曲线,遵循的是这样的路径:从创新者(2.5%)到早期采纳者(13.5%)到早期多数(34%)到晚期多数(34%)。早期采纳者非常喜欢新产品,即便它们功能不太好而且很贵,但就是喜欢;扩散到主流市场后,即便它们更便宜、性能更好,但就是有些人不喜欢,因为他们是守旧的一派(laggards,占剩下的16%)。
但是,现在对于很多产品(比如消费电子产品)来说,其生命周期有一个类似“鲨鱼鳍”的地方:刚开始的时候,急速上升,然后是灾难性的失败。这个有“鲨鱼鳍”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奇点、大爆炸、大挤压、熵。
(作者:独方圆)&
(责编:周素雅、夏晓伦)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Sina Visitor System您没有登录或者您没有权限访问此页面,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1、本版块为正规版块,只有注册会员才能进入!
2、您还不是站点会员,请先登录站点
登录&& 使用QQ账号登录
还没有帐号?
使用合作网站帐号登录:---深圳商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第A14版:直通南非之新闻透视
标 题 导 航
第A01 : 头版
第A02 : 要闻·综合
第A03 : 要闻·追踪
第A04 : 要闻·解读
第A05 : 要闻·民生
第A06 : 要闻·综合
第A07 : 要闻·聚焦
第A08 : 要闻·聚焦
第A09 : 要闻·观察
第A10 : 要闻·国际
第A11 : 要闻·国际
第A12 : 商报眼
第A13 : 直通南非之现场聚焦
第A14 : 直通南非之新闻透视
第A15 : 直通南非之深度体验
第A16 : 直通南非之八卦足球
第A17 : 直通南非之大家评球
第A18 : 直通南非之今日好彩
第A19 : 报业车友会
第A20 : 汽车·热点
第A21 : 都市新闻
第A22 : 都市·关注
第A23 : 都市·热线
第A24 : 数码现场
第B01 : 财经新闻
第B02 : 财经参考
第B03 : 深圳经济
第B04 : 证券·新闻
第B05 : 证券·市场
第B06 : 证券·操作
第B07 : 深圳经济·一周楼市
第B08 : 投资理财
第C01 : 文化广场
第C02 : 文化广场·娱乐聚焦
第C03 : 文化广场·创意周刊
第C04 : 文化广场·万象
第D01 : 汽车周刊
第D02 : 汽车·关注
第D03 : 汽车·关注
第D04 : 汽车·缤纷
全球媒体“通缉”拉里昂达
  声明:本通缉令纯属虚构,如有巧合,实属不幸。
&&深圳商报特派记者 张 蕾&&“谁是拉里昂达?”“看见罗塞蒂了吗?”6月29日上午,比勒陀利亚奥登达尔高级中学训练场边,数百名各国记者都在询问同一个问题。在这次国际足联类似“紧急公关”的裁判训练公开日上,英德之战的主裁拉里昂达、阿根廷墨西哥之战的主裁罗塞蒂因为两次震惊世界的超级误判,成为媒体当然追逐的焦点。见记者遍寻不得,国际足联的官员才幽幽地告诉记者:“他们俩根本就没来……”&&媒体通缉问题主裁&&如果是一次寻常的裁判训练日,恐怕不会有太多的记者赶到距离约堡接近一个小时车程的比勒陀利亚,仅仅为了看一帮执法世界杯的裁判跑步。但29日还不到早晨9点多钟,在奥登达尔高级中学就云集了数百名各国记者,等待9时45分的裁判公开训练日。在裁判们尚未抵达时,各国记者就已经开始扎堆研究,“你知道拉里昂达长什么样子吗?”、“你知道罗塞蒂会来吗?”一位意大利记者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头天晚上给罗塞蒂打了电话,“一会儿你们就能看到他”。&&罗塞蒂固然是欧洲名哨,但很多记者还是不知道拉里昂达长什么样子,一位巴西记者在国际足联的官方网站上找到了乌拉圭人的照片,一名英国记者凑过来,恨恨地说了一句:“就是他!”&&问题主裁神秘消失&&裁判们终于来了,但在脱下正式比赛时的裁判服,穿上整齐划一的运动装后,似乎所有的裁判都长得一模一样,记者好不容易才在裁判队伍里认出了类似韦伯、布萨卡这样的名哨,当然还有至今也没有得到出场机会的中国边裁穆宇新。&&裁判的出现再一次引发媒体骚动,焦点依然是罗塞蒂和拉里昂达。在两块相连的场地上,记者们串来串去也没找到罗塞蒂那张著名的脸,几名意大利记者在逡巡了半天后,正式向大家宣布:“罗塞蒂根本没来。”至于拉里昂达,更是让老记们几乎崩溃。只听忽然有人嚷嚷一声:“这是不是拉里昂达?”立刻吸引几十名记者扑过去一阵狂拍。直到一名巴西记者出现,大惑不解地问:“这是我们巴西的边裁,你们为什么拍他?”一群人才失望地又涌向下一个地方。&&国际足联欲盖弥彰&&直到一个多小时的裁判训练结束,也没有任何一名记者确认自己看到了拉里昂达。接下来的裁判自由采访,一名巴西裁判证实,拉里昂达和罗塞蒂都没有参加这次训练,而是选择了留在酒店。而记者多次质询国际足联裁判部主管阿兰达之后,这位西班牙人才明确地告诉记者,“并不是所有的裁判都参加今天的训练,他们中的一些人将留在酒店完成心理课程的学习。”罗塞蒂和拉里昂达凑巧就在其中。&&对于记者“国际足联是否刻意在保护两名裁判”、“今天让记者与裁判接触,是否是国际足联的紧急公关”的提问,阿兰达的回答也有些欲盖弥彰:“今天的活动是早就安排好的,国际足联也没有任何必要让两名裁判回避今天的活动。世界杯比赛出现误判错判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他们不需要去逃避任何东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拉里伯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