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墙上爬一种小虫网 附图 哪位大虾认识

还是随意的写吧,不然,会一直写不出想写的东西。只是发现了一个好让人惊奇的东西,所以,两天来,仍然有初见时的兴奋。  当时小雨点刚刚洒落,还不用忙着收起相机。或者说,是因为太高兴的忘我了,不想因为雨而错过。一边用身体挡着雨,一边选择合适的角度。往下又不知道怎么写了,真不想一下子透露迷底。想让人跟我有一样的惊奇才好。算了,恐怕等不及。还是自己说了吧。  我发现了一种小虫,一种拟态到差点骗了我的眼睛小虫。而且还非常漂亮,让我怎么说呢。这两天一直找不出合适的词,一直想写得正式一点,规则一点。可是,不行啊,那样很累,还是这样边写边想的好,虽然废话多一点,总是写出来了。好象写作的第一阶段一样,不管怎么样,都要先写出来,然后再修改,整理。而我,现在发的就是最原始的想法,似乎有点不负责任。不过,谁知道有几个人看呢,如果又变成我一个人的记录,那还是随意点吧。反正也没有什么功利性,呵呵。  在网上想找一个更合适的网站,关于生物的,物种的,可是,竟然没找到。  这种可爱的,我认为甚至有些聪明的小东西,涉及了两个神奇的词汇——拟态、虫瘿。也许很多人对拟态比较了解,也比较感兴趣。但现实接触的恐怕也不多,我原来似乎只见过一种,就是尺蠖,比较常见。别的,比如枯叶蝶、树叶虫、金花虫等等,就只见过图片了。  至于虫瘿,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这个词吧。也许有人听说过虫包,也都见过,只是没有留意。虫瘿产生的机制,现在网找不到更详细的资料,却有很多图片可参考。不行了,同样的意思,我只能想到简单的词语,却不想一再重复,只能写到这种程度了。  现在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现在的小虫。  当时只是眼角的余光一闪,认为小路对面有一枝条上的,有一小片白色的东西稍微亮一点。想拍一张就走,因为不是一个人上山,同伴已经超出我一百米,停下来等我了。没想到,这一拍,拍了有半个小时,走时还是舍不得,要不是雨越下越大,真想多观察一会儿。  开始以为是长得菌类,后来又觉得象落花,无论是什么都很漂亮。白色绒毛,四辨,尤其是枝头象谢了的,枯了的。然后看到其中一只移动了,别提当时多惊奇了。竟然是活的,还真没见过。以为只有这一只活的,因为这只很白,很新,就象新开的花朵。转个方向,看到脚,看到头。而我最开始看到的是尾部的装饰,象蝴蝶翅膀,却又是那种有点剔透的,感觉风一吹就会被吹散一样。  各种角度都拍了,甚至录了一会象,虽然这虫子没有小到蚜虫那样,也就比玉米粒大一点,光线又不是很亮,所以效果不是很好。我的注意力一直在几只活动的虫子上,在树杈附近。而枝头那几只,我只认为是被别的虫子吃剩的尾部,至少已经是死了的。只因一点没动,图案就跟谢掉的白色花朵太象了,有点蔫,有点黄。  后来,不小心碰了下,没有一只还停在原处。我那个气啊,我意然没看来,这些被我忽略的东西,全是活的。看来,这虫可没我想的那么娇气,一碰就碎。  枝条下面就是它们的窝,生了虫(说实话,五笔的“虫”字还真不好打。)瘿的叶子。拍了几张。这虫子没见到飞,是用蹦的,也不好抓,动作很快。采了一片叶,叶里藏着差不多三只,想带回来,可惜,一只只都逃了,也就没刻意再捉。  差不多写这么多吧,还有一些同时拍的照片,选几张好看的,有时间也发上来。这是拍的第一张,没以为枝头上的也是活的,忽略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棍棍好像刚从什么洞里拔出来的,白花花的沫子。
  楼主,现在还在流浪吗,溜达到哪了,倒还洒脱哦,能够为一片叶子惊喜,还是好事吧
  看着有点像木头上长的菌类。  还真没见过这东西。呵。
  楼主的观察够仔细的。  不打击楼主的说:  这是一种蚧壳虫,同翅目害虫,园林树木上很常见。
  虫体表面是蜡质。
  这图片效果确实不怎么样呀,可是,太清了,天涯传不上来啊,要不就是帖子打不开,还是弄小一点,有时间再去重拍,本想今天去的,可是,写这个帖子,晚了,可能不去了。  昨天看《亚马逊深渊》,里面提到再见一次自己发现的小宝贝的心情,真是难以形容啊。还有昨天院子里的猫,开始很怕我,后来眼睛一对视,它似乎一下消除了恐惧,想接近了。  图片不是按顺序发的,大小也没有固定,因为用截图比较方便。  发了好多遍都发不出来,真晕。我在网上找过,也看到蚧壳虫,但,感觉不象。你能想象这是动物吗爬出来了跳到地上
  作者:wangxin5171 回复日期: 07:24:04 
    楼主的观察够仔细的。    不打击楼主的说:    这是一种蚧壳虫,同翅目害虫,园林树木上很常见。     ===========================================================  是的,柑橘书上经常长这样的虫子。  对了,楼主不是那个四处流浪上天涯的女子么?
  今年我也看到这种小昆虫了。
  发出来了,不管是不是新物种,对于我来说,都是第一次看见,并且惊奇于这种拟态的手段。还有一些别的图片,还没选好,有点急了。先发点别的,呵呵。  又发不出来,真是头疼,这个烂天涯。野栗花
  一遍遍传图失败,真要失去耐心了。跟金银花好象哦
  不知道为什么,一张图得传好几遍,才能发出来。那座山几乎只有这一条路,我现在都能找到那束草。看这个
  想来国内要发现新物种,得去很是偏僻的山沟沟里面了吧。  头两张看着还蛮有趣的,后面就是虫了。
  这张不说了,自己看吧。寺里的树
  新物种,是不是这个词就挺吸引人的。可是,就找不到一个专业的网站,可以发表这些图片,国外也许有,国内可能也有,只是想快速的找出来,不容易。  还有几张如开头一样的图呢,留到后面再发。这才是金银花
  我想一次多发几张,可是,发不出来,只能一张一张的来了。景天三七
  上面是景天三七吗?扯。  明显是垂盆草。虽然也是景天科的。
  来几张震撼的。也许有人说不应该把迷底揭出来,因为太惊奇了,不想让别人猜来猜去。是不是不好玩儿了?树精灵
  楼主的景天三七确实雷人,还是更正的好。
  作者:萝卜蚊子飞 回复日期: 08:12:48         上面是景天三七吗?扯。    明显是垂盆草。虽然也是景天科的。  -------------------------------------------  完了,完了,出丑了。看来天涯还是有高人的。当时拍的时候就有点奇怪,觉得这景天长得怎么这么瘦,这么矮,还跟同伴说,营养不好。  我又不是学植物的出身,记忆力又不好,难免出错了。  发这图片的时候,突然想到景天三七这个名字,就写上了。谁知道,还真错了。  当时在下雨,也没细看,只记得有一种细叶景天,可能把景天与三七等同了,混了。  在网上搜了两张图片,对比着看一下。真正的景天三七垂盆草
      好久不见楼主        变换话题来天涯了呵      .
  真是丢人呀,留着吧,以儆后尤。别告诉我这个词也用错了,记得这个音,却忘了字怎么写,在网上查了查,也乱。按我的原意用吧。  人非圣贤,熟能无过,饶了吧。  接着发别的图片。  说实话,还是以前聪明,什么描述也不写,一了百了。忘了是树精灵还是精灵树了
  发图。单棵
  看过很多植物,能真的叫上的名,没记住多少。小喽罗
  兰州阿,你连吹绵介壳虫都不知道的话,还是上山下乡一下吧,那看来你也不是学动物的了。。。。别新物种了
     作者:学着休闲 回复日期: 08:25:11         楼主的景天三七确实雷人,还是更正的好。  ---------------------------------------------  天涯牛人真这么多,一眼就看出来?  看看下面这张图,是什么?这是植物还是动物?
  作者:sickbabypb 回复日期: 08:49:43         兰州阿,你连吹绵介壳虫都不知道的话,还是上山下乡一下吧,那看来你也不是学动物的了。。。。别新物种了  ----------------------------------------  幸好你后面没加个烧饼,这真是介壳虫吗?  虽然吹绵介,这个名字很好听,可我怎么看也不象同一类。  还有,我有说过我是学动物的吗?只是一个普通人感觉发现了新奇的东西而已,不排除以后会学。顺便说一声,不过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我本来就是在山里长大的,虽然不是什么大山大水。这是介壳虫吗?
  活跳虱。
  越看越不像介壳虫,在网上搜了一些图片,和介绍。    介壳虫      介壳虫scale insect    昆虫纲,同翅目,盾蚧科。    同翅目(Homoptera)介壳虫总科昆虫的统称。雌虫无翅,足和独角均退化;雄虫有一对柔翅,足和触角发达,无口器。体外被有蜡质介壳。卵通常埋在蜡丝块中、雌体下或雌虫分泌的介壳下。每一种的宿主植物有一定的范围。侵袭植物的根、树皮、叶、枝或果实。主要害虫有梨圆蚧(San Jose scale)、蛎盾蚧(oystershell scale)、皮屑长蚧、桔紫蛎蚧和红圆蚧。洋红虫、紫胶蚧和地珠有经济价值。     盾介壳虫具有蜡腺,因此能分泌蜡质介壳,雌虫无眼,无脚,亦无触角。雄虫则具发达之脚,触角及翅,营孤雌或两性生殖,部分种类是重要害虫。通常是在植物之叶或茎上吸汁为生,严重时会造成枝条凋萎或全株死亡。盾介壳虫是介壳虫类中最大的科,雌雄都有扁平的卵形躯体,有腊质介壳,介壳形状因种而异。常见的外型有圆形、椭圆形、线形或牡蛎形。幼虫具短脚,幼龄可移动觅食,稍长则脚退化,营固着生活。常见的有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壳虫等。此外,介壳虫的分泌物还可引起煤烟病。    介壳虫是一类小型昆虫,大多数虫体上被有蜡质分泌物。雌雄异体。雌虫无翅,雄虫有1对膜质前翅,后翅特化为平衡棒。介壳虫是花卉上最常见的害虫,常群集于枝、叶、果上。成虫、若虫以针状口器插入花卉叶、枝组织中吸取汁液,造成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枯死,并能诱发煤污病,危害极大。     介壳虫繁殖能力强,一年发生多代。卵孵化为若虫,经过短时间爬行,营固定生活,即形成介壳。介壳虫  Lecanium conic,蚧的一种。  抗药能力强,一般药剂难以进入体内,防治比较困难。因此,一旦发生,不易清除干净。     常见种类:有吹绵蚧、樟蚌圆盾蚧、糠片蚧、朝鲜球坚蚧、桑白蚧、康氏粉蚧等6种。   吹绵介壳虫
  我看看到绝不是这两种。埃及吹绵介壳虫
  我是没有见过这个的。  很能理解你的心情。且你对大自然的关注态度让我景仰。
   花木中常见的介壳虫,是蚧总科昆虫的统称。它们的特点是:个体微小,雌、雄体的形态显著不同。雌蚧虫没有翅,雄蚧一般有前翅,后翅退化成平衡棒。在生活史上,雌蚧若虫与成虫很相似,雄蚧则否。  
大多数蚧虫能分泌蜡质,如常见的为害花卉较重的盾蚧科,其多数种类的雌虫腹部会分泌蜡质,并和若虫的蜕皮一起组成盾壳,雌虫就伏在盾壳里,故称&介壳虫&。蚧虫中以绵蚧科的吹绵蚧为害最普遍,也最严重;吹绵蚧因其雌虫腹末有绵状卵囊而得名。  
全世界已知蚧虫约有6000多种,我国已知约630多种,其中许多是园林果树害虫,也有一些种类的分泌物为医药和工业的重要原料,如白蜡、紫胶等等  --------------------------------------------  这是网上关于介壳虫的介绍,我再找找清楚的图片。  说是介壳虫的,先说说什么是介壳虫吧!!!!!!!!!!!!!!全往树下爬,也不知道是受惊还是躲雨
  吹绵介壳虫~~~~
  作者:小行星莫莫 回复日期: 09:23:41         我是没有见过这个的。    很能理解你的心情。且你对大自然的关注态度让我景仰。  ----------------------------------------  我是爱护自然的,呵呵。不然就捉几只回来养着,慢慢拍了。不过,可能也是假仁慈,一旦受吓,也会杀生。  越看越不象介壳虫,激动中,先发几张在明月湾拍的,缓和一下心情。  上个帖子里还一直把枇杷写成琵琶呢,晕自己一下。枇杷
  恭喜LZ懂的享受下大自然了  没有再要生要死了
  上面又来了一个自以为是的,希望不是我自己自以为是,为什么没人仔细看看呢?那是介壳虫吗?还吹绵介壳虫。  先不管,等我找到证据再说。红树莓,俗称托盘儿
  一个个都是牛人,害得我连图片描述也快不敢写了。油桃,没错吧
  有一年在家乡的山上见到一种非常漂亮的小虫,可惜当时没有相机,后来再也没见过,只能留在回忆中了。网上也没见过类似的图片。  多发一张金银花的,因为曾经有过另一些回忆。好大一枝金银花
  作者:个妖 回复日期: 08:41:29         真是丢人呀,留着吧,以儆后尤。别告诉我这个词也用错了,记得这个音,却忘了字怎么写,在网上查了查,也乱。按我的原意用吧。  -----------------------------------------------------  嗯,这个,似乎通常写作“以儆效尤”的说。  
  金银花很漂亮。
  有点累了。认识这个吗?前面发过
  作者:小鹿喃喃 回复日期: 09:44:59         作者:个妖 回复日期: 08:41:29             真是丢人呀,留着吧,以儆后尤。别告诉我这个词也用错了,记得这个音,却忘了字怎么写,在网上查了查,也乱。按我的原意用吧。    -----------------------------------------------------    嗯,这个,似乎通常写作“以儆效尤”的说。    -------------------------------------------  这个我在网上看到了,一般都解释或写成“以儆效尤”,可是,我记忆中就是有个什么什么后尤的词。所以还是写成我自己想用的。五笔打字就是有时想不起来字怎么写。可怜的蝴蝶
  有些植物很美
  感觉苦吗?好久没吃过了。苦菜花
  楼主你找到了人和你做爱了吗?
  扫了一眼主帖,竟然那么多错字,丢字的。“我意然没看来,这些被我忽略的东西,全是活的。”前半句是“我竟然没看出来,”。恐怕这段标点也有问题,乱。    又来一张,不过,可看清楚了,没说这是虫
  很自然
  记得楼主,祝楼主好运。
  以儆效尤
  这个好像是吃光了的吧????  
  楼主那两篓枇杷,要放三天以上才好吃。
  小时候就见过了,我们家乡有……  
  那两篓不是我的,是人家卖的。我自己吃的是在山上摘的,呵呵。  现在身边人还跟我吹那相机是微距王呢,当时干什么去了。也怪自己平时不好好看说明书,等用到时候傻眼。这触须
  啥子新物种哦,农村庄稼地里年年都有,我还捉过它呢,一碰就跳走了
  还在流浪啊,很有趣的人  什么时侯再来苏州啊?
  有些景色,拍下来感觉就是不一样。光
  以前我也认为发现新物种是很难的,但是,看了一些科教片,原来没被发现的新特种还多着。接着放大
这个前几天偶拍到过,晚上传来
  看看兰州。
  隐藏之处还真有些当时都没有发现的呢。发现隐藏的蚂蚁了没
  当时想捉住一只,结果跳到衣服上了。怎么看也比介壳虫漂亮多了。跳到衣服上
  热爱生后的人!
  上面这张图楼主穿的是茵宝的衣服吧
  刚才又看了一遍自己的拍的动画短片,因为当时忘了怎么录相了,幸好没把相机弄坏。  还听见自己当时一句自言自语“哇塞,还这么灵嘞!”,录的时候正在一手拿相机,一手拿树叶,想让它爬叶子上来,可它就是左躲右闪,看着都好玩,我还得一边注意相机别淋雨。漂亮
  好象选不出来更清楚的了,看来只能再次上山了,那可是让人想起来就有点后怕路啊,长啊,且只有一条下山的路,想不绕远都不行,这可不是冬天,说穿就穿。怕蛇。  想起还看到一只臭鼬似的东西,一闪就过去了,灰花色。不止三只虫子
  好象图片发到网上就不怎么清晰了,得想个办法。明月禅院
  LZ呀,这些东西在我们这里都很常见呀,我还以为是什么呢。  
  恨不得马上去拍更清晰图,可是,又懒,不知道还会不会再去拍了。这个就普通了
    严正声明    1.本人是文盲,以上内容文字均不认识,也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2.此事与本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是本着“看贴(虽然看不懂)回贴,利人利己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顺便赚几个MP     3. 本人在此留言均为网络上复制,并不代表本人同意、支持或者反对楼主观点。    4. 如本人留言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请网络管理员及时删除本人跟贴。    5. 因删贴不及时所产生的任何法律(包括宪法,民法,刑法,书法,公检法,基本法,劳动法,婚姻法,国际法,与台湾关系法及文中涉及或    可能涉及以及未涉及之法,各地治安管理条例)纠纷或责任本人概不负责。    6. 本人谢绝任何跨村、跨镇、跨县、跨市、跨省、跨国、跨洲、跨地球、跨太阳系、跨银河系、跨总星系、跨宇宙追捕行为,如有需要请直接    联系楼主、原作者以及网络管理员或法人代表。    7. 此声明最终解释权归本人所有。
  很常见的虫,还能吃。。。
  我很惊奇,同时很兴奋,今天在逛天涯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新物种,我想我知道它是什么物种吧,那就是“火星脑残”。
  我很惊奇,同时很兴奋,今天在逛天涯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新物种,我想我知道它是什么物种吧,那就是“火星脑残”。
  很小的时候爬树就发现这小东西了,你轻轻用手指碰它一下,它会“弹”开的。  可惜到现在也不知道它的学名是什么。  LZ很有探索精神,鼓励一个!
  欣赏了
  我只是说希望这是新的物种,又没说这就是新的物种。
    楼主的拍照水平有待提高  
  不会上图,哪位大虾教教
  为什么图片在相机的显示器里比在电脑里清楚呢,还以为放到电脑上一样清楚呢。
  哎呀,我看你发的那虫子,我都替你着急。这样,看看我拍的那虫子吧
  晕,没看见发照片的提示呢
  我也急呀,一张很小的照片,要发好多遍,才能发上来。处理过的
  好象没啥区别,只是可能没处理好,看着不舒服。
  楼主好雅兴!
  我是没办法了,除了去重拍了,可是,到现在找不到这是介壳虫的证据。除了白色,有绒毛外,我看不到别的共同点。没辙了
  个妖,去看我发给你的信息,,,嘿嘿,,,我看你很激动发这虫子个。
  我看了,你给的那个地址打不开。
  你倒是想办法的把图片弄出来呀,要不直接加我QQ传过来。你那个链接我一个也打不开。
  好了,不用了,打开了,好象一样。等我再细看看,呵呵。
  这家伙太好动了,蹦得也挺高的。  我足足守侯着拍了半个小时才抓下几张清晰点的,其余的都很模糊
  我不知道你发的图片是不刚爬出来,还没长成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不是一样,尾部不一样,我那虫子比你这个好看多了,呵呵。怎么都觉得,你这虫有点蠢。第一眼就不象
  可能是同一种,但,你这个真的好笨。不过,相似的地方确实太多。笨笨虫
  希望楼主可以登上自然科学杂志
  再把你那两张也传上来,我的图片虽然不清,可是当时也看了有半个小时以上,第一感觉,还是有些区别。这张怎么处理的,象在水里一样后面又短又硬又稀
  太常见了,2、30年前就见了,还吃过。
  楼主厉害!今天也能开帖,还发图片!
  难怪我今天发的这么辛苦,一张小小的图片都发了快二十遍了,愣没发成功,刷新,关了开,开了关,就是不管用。
  其实发完帖就已经看到醒目的日期了,可是,怎么办?  
  头疼死了,不知道为什么有的话就能发,有的话,不放图片,也发不了。我等着赶紧弄完了呢。看这只虫有区别没
  作者:ashald7321      -------------------------------------  有时挺佩服自己的,改了几个字,就可以发了。  你知道不知道你这虫子叫什么呀?  就算不是同一种,但肯定是近亲。这不是吹绵介壳虫吧????
  如果排除主观情绪,我基本承认这是同一种虫子了。说说名字吧。新物种可不是新生出来的物种,只是没有被命名,或者什么的,我也形容不好。是不是都不重要,喜欢的是“她”本身。这是可是你发消息里用的字。用“它”字确实不怎么样。
  看了题目被吸引了进来.楼主是不是朱自清的散文看的多了...为什么我觉得文绉绉的...
  这是模糊后的图,有点象。把清楚的弄模糊了
  有时间再去拍清楚的图片吧。不说了
  楼主,你就是新物种,而且学习能力超强,来地球才几天,就会打字上网,还了解到天涯的访问量大
  啥相机拍的啊 那糊涂
  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你虫,绒毛没我拍那些浓,也可能是,我拍的时候在下雨,跟这有关吗?虽然雨不大,湿度应该还是挺大的,光线也不一样。  再发一张别的。
  这个发的倒是快,我图片还没传上呢,就发出来了。不知道能不能看清
  LZ好激动哦
  还蛮有意思的  喜欢这些小花小草的  
  呵呵,楼主确实大惊小怪了,这种虫子农村很多的,害虫而已,跳得老高,我巨讨厌它身上那些白粉粉。  楼主应该是在南方拍的吧?  因为我在湖南,楼主你拍的所有动植物我都见过,不过很多都叫不出名字。
  康氏吩蚧
  哈哈。。这个我小时候常拿手指去玩。一碰会跳,还掉毛
  这些的确是在南方拍的,苏州的。  不知道说的是不是同一种虫,当时没有看到白粉粉,只是有些碎的绒毛。
  康氏粉蚧,查了,肯定不是。
  这虫子好动吗?我拍的时候,要不是用树叶去碰,就跟死的一样。碰一下,才移动一点点。后来,用手去捉,才跳开了,好象也没跳多高,只是,动作有点快。又不想伤着,所以就没捉住,不然,也不是那么难捉。也可能因为当时在下雨。
  还有两棵树没发上来呢,试试。
  再试试。康氏粉蚧
  网上搜到的介壳虫,有很多种。网上的
  你想干嘛
  关注中…  
  有的时候不能太信任人眼,可是,一般人哪能玩显微摄影啊。也许有,谁知道呢。
  是什么东西?
  ~~(╯﹏╰),我想说的说,这些东西真恶心!
  思想  four
  看来lz的帖子突然觉得在城市长大的小孩真可怜
  农村长大的,知道生活艰辛,不会要死要活的。
  还是没有人说这虫叫什么呀。别再说什么吹绵介壳虫了,肯定不是。
  look我的ID
  那是什么破物种,看到就想打死
  混天涯这么久,这还是第一次跟带颜色的脸打交道。
  全是毛毛虫 看的我直起鸡皮疙瘩
  真的激动,从来没有见过的。
  楼主心理表态。鉴定完毕!
  还以为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呀~~农学课程里面都有这些虫子。就是不记得是什么了。
  把这种花种在山上,也挺有意思的。
  下雨了,睡觉了。有点早,不过,还是四点多醒的呢,也该睡了。挺凉快的。  
  写的不错!,这是经典 上水平了
  小时候就见到过了,在女贞的绿化带上很常见的。  貌似蜘蛛的一种
  小时候好经常看见!  
  我小时候见多了,可以肯定的是蛛形纲 蜘蛛目的一种蜘蛛。
  那个虫子叫漂亮?看得我全身发毛~
   我小时候见多了,可以肯定的是蛛形纲 蜘蛛目的一种蜘蛛。    它尾部的白色棉絮一样的东西很容就能摸掉。去掉后就看以看出是蜘蛛的形状了。  小时候在女贞树上发现了很多。
  我每天看贴无数,基本上不回贴.后来发现这样很傻,很多比我注册晚的人分数都比我多,于是我就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贴就复制粘贴一次.帮LZ把贴子顶上去。顺便挣点分。
  被蚊子叮醒了,还在打雷。
  不会吧,这生物你第一次见?在老家天天都能看到!
  楼主,我小时侯经常看到你说的小虫,土话叫:“白水鸡”。
  LZ,好像是病虫害,有点吓人。
   造瘿昆虫有7大类、分成6个目:膜翅目的瘿蜂、叶蜂等;双翅目的瘿蚋、果实蝇等;同翅目腹吻亚目的蚜虫、介壳虫及木虱等;半翅目的网虫春;缨翅目的蓟马;鳞翅目的卷叶蛾、透翅蛾等;鞘翅目的天牛、象鼻虫等。  ===========================  刚才把这几类都在网上搜了一下,就没找到一种相似的,奇怪。
  上面说的蜘蛛也不像,没找到一种同类蜘蛛的介绍,这么特殊的一种造型,不可能在网上一点踪迹也没有。白蜘蛛
  睡了吧?再别玩那个虫子了,有毛的 ,说不定毛毛有毒,你看它那么小,那么阴险,别伤害到你,越是看着漂亮或惹人喜爱的东西越危险,难道你不知道么??
  刚吃了块西瓜,挺甜的。
  作者:oemz 回复日期       不会吧,这生物你第一次见?在老家天天都能看到!  ---------------------------------  刚才一直发不出,随便写了句却发出来了。早知道发一张西瓜的图片了,不过,没见过西瓜的,才应该用你那种语气吧。  这生物我第一次,有什么奇怪的,你老家天天能看到,不代表哪都能天天看到。至于你说的是不是这种,还不一定呢。  到现在都没人说出这虫到底是哪一种类,说是什么,得拿出证据来吧。  在网上搜有关造瘿昆虫的东西,真是越搜越深。    蟲癭(insect gall)一詞對許多人而言相當陌生,但在瞭解所謂蟲癭為昆蟲刺激植物病變所形成的不正常組織後,許多人可能立即表示他(她)在某處或某類植物上見過。其實人們早在一千多年前就開始利用蟲癭,例如中國與印度等古老國家的人們用之於醫藥或為染料。而癭不是僅能由昆蟲誘發形成,其他能夠刺激植物產生癭的生物還有蜱、線蟲、真菌及細菌等。其中由昆蟲引起的蟲癭,代表著昆蟲與植物之交互作用中最顯著及最複雜的現象之一,是演化生物學及生態學研究的重要課題。此外,造癭昆蟲能在適當時機注入化學物質,使寄主植物幫牠們製造出避難所,這種操縱植物生長發育的能力實為殊妙,堪稱為自然界的遺傳工程師。而蟲癭學的研究跨多種不同之學門,如動物分類學、植物分類學、生態學、植物病理學、寄生生物學等,是一個相當特殊的研究主題。  由昆虫所引起的瘿叫做虫瘿(insect gall)。可以产生虫瘿的昆虫,称做造瘿昆虫(gall-inducing insect)。产生虫瘿的植物,叫做成瘿植物。虫瘿通常是由幼虫或是成虫食用植物的部位,并注入化学物质、或是母虫产卵所造成的机械性刺激所引起。虫瘿产生后,幼虫就在里面发育成长,直到成熟后才离开。一般来说,昆虫必需把握植物细胞分裂最快、形成虫瘿的组织仍在发育的时期,如春天,来造瘿。虽然虫瘿可在植物的很多部位上发现,如叶片、叶柄、枝条、芽、根或花,但是造瘿昆虫非常专一,通常只在一种组织、一种植物上造瘿,最多也只在相近的植物种上造瘿。    00  但是造瘿昆虫非常专一,通常只在一种组织、一种植物上造瘿,最多也只在相近的植物种上造瘿。  看来得从这种植物上来找了。
  睡了,在网上还是找不到。
  睡醒了,接着找。
  白色的那个 我见过哦。。。  
  老夫一一给楼主更正。    所谓的树精灵,真正是豆科植物——葛藤。葛是中国最早利用的纤维植物,分布极广,作用广泛。平民的衣物、织品多由葛藤的茎部取纤维纺纱制成。也可以制成鞋子与头巾,分别称为“葛履”与“葛巾”。后人往往用“葛巾布袍”或“葛巾野服”形容平民装束,或指隐士、道士。其块根称“葛根”,是古老的药用植物,可用来解饥退热,生津止渴。近代的人们利用其适应性强,易繁殖,生长迅速的特点,作水土保持植物应用,因枝叶营养价值高,在许多地区也作为牧草栽培。    所谓苦菜花,其实是抱茎苦荬菜。你只要仔细察看枝条的分杈处是否有一叶片即可得知。      “这触须”是一种拔契。应该是种南方植物。    光那副是构树。    “不知道能不能看清” 菊科的野蒿。    “把这种花种在山上,也挺有意思的。”菊科的秋英。学名波斯菊。在藏语里称格桑花。          
  累死了,早上发了那个帖子之后,就出去了,再次上了那山,开始热得要命,后来又刮大风,下大雨,着被吹走了。这次可是拍了个够。有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上图呢。  要写的东西也挺多的。  LS的,我现在真没精力反驳,整个骨头都散了,先弄几个图上来再说吧。要命的一天,钻在刺丛里,一个多小时,或者两个多小时,现在想都不敢想,当时都想对自己哭了。没路啊,钻进去,出不来,还偏不往回走。    
  刚看了下照片的时间,从误入开始,到出来,整整两个小时,早上八点一刻到十点十二。本想早点上山,怕热,谁知道会这样。  看看我闯过的地方,这可不是在旁边拍的,而是身在其中。到处是刺
  再传张,一般人很难见到这景象的,这边的山林。现在想着都怕
  我可是从这种林子里钻了两个小时才出来,真要以为自己再也出不来了一样。  幸好,幸好,直到回家,也没见到一条蛇,不然更惨。为了扒开路,满手都成口子了
  少见多怪,楼主没有农村生活经验
  这是蚧壳虫吗?我还是分不清,当时人都快死了,各种刺把头发钩住,弄不开,疼。没想到我还有心情拍这个小东西。这个是蚧壳虫吗
  再来张清楚的。下面的不是尾,是刺
  有趣!
  欢迎加入 黯然销魂飘飘群         青春即将散场,我写下无悔的血日记 ~从现在那里将记载关于理想和爱情 关于年少轻狂 关于猥琐 关于漂泊 关于所有……        我们是纯洁快乐的80一代 我们曾经无知 曾经轻狂 曾经冲动 曾经充满华丽的理想以及对爱情的美好梦想 小纸条 短信息 我们是看着他们发展起来的 长大了我们开始淫荡 我们开始疯狂 现在的我们 成熟了些 我们为钱为仅存的理想 奋斗 奋斗着        所以我们更加需要激情 我们需要你 欢迎加入~~~~80 后 黯然销魂飘飘群
  再发一张今天的成果,后面还拍了很多很多张。看看这虫,象不象谢落的花
  在整理,忍不住,先发一张。小虫,大图
  查了一下  應該是  蠟蟬總科Fulgoroidea  廣翅蠟蟬科Ricaniidae  的幼蟲
  还忘了一件事,回来时,采了些矿石,不知道是不是水晶,也可能不是,现在对这些也不是很了解。这是水晶矿吗
  发一张小树的,就知道当时的风有多大了,怕。差点我把吹倒
  这张清楚一点,图片终于弄得差不多了,累了,过一会儿再说。这小树
  林子大了,什么虫子都有
  有点发烧了,上午在林子里,又是露水,又是尘土,出来的时候,就跟鬼差不多了。出来后,擦了擦,把水喝光了,又下山弄了两瓶水。  这张不知道是不是我拍得效果最好的,这是一种更小的虫,半个高粱粒大小。可爱
  哈哈,楼主奇遇啊,上山一天遇见那么多东西,又是水晶石又是虫虫的。那虫虫,俺看着是一种真菌丝而已。
  下面不知道先发哪张了。上到山后,虽然热,也感觉到轻松了不少。可以慢慢拍了。先发几个亮色的吧
  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不足为奇 。
  不知道截的是不是太窄了,有点意没尽的感觉。换个角度
  作者:最后一支西地兰 回复日期: 21:36:21        哈哈,楼主奇遇啊,上山一天遇见那么多东西,又是水晶石又是虫虫的。那虫虫,俺看着是一种真菌丝而已。  ----------------------------------  我还拣回来一些大点的水晶石呢,比照片中的大,洗过了,有白斑,还不知道是不是水晶呢,就在路边,看来不值钱,都没人拣。有时间再发那些单晶的石头。  还遇大风,大雨,这一天的遭遇还多着呢。还有逛了逛姑苏村,那三个字,可是挺大的,以前路过几次,也没注意。姑苏村
  别看小村庄不起眼,据说这可是苏州的发源地,姑苏即来源于此。只是听说。到现在还没找到姑苏台呢。  不过,看看这张图吧。大图传不上
  一定要弄清楚这是什么虫子吗?
  不错啊!  楼主赶快问问去,如果真是新物种,你就可以给他命名了哈~~    开开眼界,顶顶楼主~~
  看得我想踩死它!!!
  睡醒了,先上会儿网,困了再睡。  不是非得弄清虫子叫什么,不过,如果能弄清,就再好不过了。柏实
  昨天还忘了说一点,就是蚊子,那如云团一般的花脚大蚊子,真应该拍 一张。可惜,当时只顾得赶紧逃了。下脚之处
  这山上没什么水果树,只看到一些野果,基本上熟过了。记得开始时,采回一水瓶,加上白糖,真是美味,颜色也漂亮。那是在岛上采的,果肥,这边比较干,果子也没什么肉。红树莓
  昨天是一个人上的山,回来后,一边整理照片,一边发帖,还是挺高兴的。他说我,还真是自得其乐。好象没有蝴蝶漂亮
  上面那张,仍然不清楚,找一张清楚的。还不是最清楚的
  可能经过截图就有点模糊了,因为懒,没用Ps用的QQ直接截了保存的,这样产生的文件比较小,不然天涯传不上来,要不就慢得要死。叶,白色
  现在发图好快啊,试试几张一发,一张张发,太累了,还得每段都得写。美吗这不漂亮吗变化
  快分页了,分页时应该先个好点的图。先把这个几类似的发完。还是那三个换个角度,三种状态再换
  观察很仔细,这个世界其实很精彩。
  我现在已经不确定,这虫瘿是不是这种虫造的了。虫瘿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虫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