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的发明和编钟的发现哪个打火机比火柴更早发明

编钟 - 简介
编钟 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编钟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由于年代不同,编钟的形状也不尽,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
原理 编钟的发声原理大体是,编钟的钟体小,音调就高,也小;钟体大,音调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铸造时的尺寸和形状对编钟有重要的影响。 编钟【南京博物院馆藏】& 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我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3枚组合起来的。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就逐渐增多了,有9枚一组的和13枚一组的,等等。1957年,在我国河南信阳城阳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编钟13枚,音乐家随即用此演奏歌颂当代领袖的颂歌《东方红》。1978年,湖北随州南郊擂鼓墩的一座战国时代(约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至今为止所发现的成套编钟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套,这套编钟之大,足以占满一个现代音乐厅的整个。曾侯乙墓编钟由19个钮钟、45个甬钟,外加楚惠王送的一件大傅钟共65件组成。这些钟分3层8组挂在钟架上,直挂在上层的3组叫钮钟,斜悬在中下层的5组叫甬钟,其中最小的一个钮钟高20.4厘米、质量为2.4千克,在演奏中能起定调作用,最大的一个低音甬钟高达153.4厘米、质量为203.6千克,全套编钟总质量在2500千克以上。钟架是铜木结构的,它的编钟外形呈直角曲尺形(如┏),全长10米以上,上下3层,高273厘米,由6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托。整套编钟和梁架气势宏大、壮观无比。演奏时乐队由几个人组成,用6只丁字形木锤敲高、中音,用两根长形棒撞低音。经声学专家研究,编钟中的每只钟都可以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只要准确地敲击钟上标音的位置,它就能发出合乎一定频率的乐音,整套编钟能奏出现代钢琴上的所有黑白键的音响。这套编钟的定音频率为256.4赫,与如今钢琴上的中央“C”频率几乎完全。
材料曾侯乙编钟用料是铜、锡、铝合金,全套编钟上装饰有人、兽、龙等花纹,铸制精美,花纹细致清晰,并刻有错金铭文,用以标明各钟的发音音调,它是公元前433年的实物。可见,远在2400多年以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和铸造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它比欧洲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将近2000年。
起源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国就有了编钟,不过那时的编钟多为三枚一套。后来随着时代的,每套编钟的个数也不断增加。古代的编钟多用于宫廷的演奏,在民间很少流传,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都要演奏编钟。
编钟 - 历史发展
编钟最早出现在商代,当时多为三枚或五枚一组,能演奏旋律。商代编钟造型别致,椭圆形,钟的表面有简单的兽面纹饰。编钟西周中晚期,编钟已由三枚或五枚发展为八枚一组,能发出相隔一个小三度或大三度的两个音级。当时编钟经常用于宫廷宴会,被称为“钟鼓之乐”。至春秋中晚期,又增为九枚一组或十三枚一组。秦汉以后,在历代宫廷中所使用的编钟多呈圆形,形制上有了很大改变,且每钟只能发出一个乐音。在经历了500多年黄金时代后,它由盛而衰。到了唐时期,编钟除在“雅乐”中使用外,还用于隋“”和唐“”中的“”和“”,很少流传民间。唐代诗人在作品中曾描绘编钟声音宏亮、铿锵悠扬、悦耳动听的妙响。自宋以后至,编钟铸造技术鲜为人知,钟乐也渐被淘汰,清代宫廷中所铸编钟,不仅其形制与传统编钟不同,其音律更是相去甚远。
编钟 - 形制特点
先秦编钟编钟多用青铜铸成,也有少量陶制或石制。它由大小不同的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编钟钟身呈椭圆形或圆形,很像两个瓦片合在一起,上径小,下径大,纵径小,横径大,钟口边缘不截齐,两角向下延伸,成尖角形,顶端有柄的为甬钟,带钮的为钮钟。钟的上部称钲,下部叫鼓。钟的鼓部铸有精美的图饰,钲部的纹饰称为钟带或篆间,每枚钟的钲部都铸有36个突起的隆包,叫钟乳或枚。编钟属于变音族,发音类似钟声,清脆悦耳、延音持久&。具有东方色彩,适合于演奏东方五声的音乐。
编钟 - 出土情况
1957年在河南地区发现了战国楚墓中一套木质编钟共13个。在陕西长安县客省庄龙山文化(约公元前28一前23世纪)遗址中发现了矩形陶钟,现(2012年)藏北京厉史博物馆。1978年湖北随县城郊的擂鼓墩出土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编钟,共六十五枚,被称为古代编钟之王。每个钟体上都刻有错金篆体铭文,正面刻“曾候乙乍时”(曾候乙作)。日西安杨家村出土了西周时期编钟一架。这架大型编钟,总重量为340公斤。它在考古发现中是不多见的稀世文物。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在大型王室墓葬妣辛墓中,发现了有五枚一套的编钟,可构成四声音阶序列。2000年山东济南章丘市洛庄西汉墓14号乐器坑出土了乐器149件,超过了曾侯乙墓。其中有编钟19件、107件,其他还有、、、串铃、、、小、和(未确定)等十余种。具有很高的音乐考古价值。2000年2月,湖北战国楚墓发掘出两套大型编钟,各由14件组成,青铜制造,高0.72米。清代乾隆皇帝在1790年曾用黄金铸成了一套大小相同、壁厚有别的编钟,共有16枚,耗用黄金13647两2钱,叫做“金钟”。1925年它流入民间,后由、收藏,现(2012年)陈列在北京的珍宝馆。 2012年2月,江苏省宿迁市一施工工地的战国古墓完成考古发掘,在其丰富的文物中,成套的9个青铜编钟尤显珍贵。9个乳钉纹青铜编钟出土时从南到北按照大小依次排开,其高度从26厘米到15厘米不等,不仅完整成套,其钮孔仍清晰可见。青铜编钟的发现,不仅在宿迁属首次,就是在整个江苏都极为罕见。2012年6月,湖北宜昌枝江市一工地发现11件编钟。这些编钟上有文字还有精美图案。经过相关文物专家辨认,其中一个编钟上的铭文是16个字:“楚季宝钟,氒(厥)献。工公其迈(万)年受氒(厥)福”。&8月16日,经北京大学、湖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位专家现场考察后论证,本次出土文物的时代应属中晚期,青铜器上铭文的内容是研究早期楚国历史的重要材料,填补了早期楚文化研究的空白。此外,在中国西南地区,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曾多次出土了战国至两汉时期具有少数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的编钟,例如:云南楚雄万家坝古墓出士的战国和广西西林出土的汉代羊角钮编钟,外形似铃,断面呈核桃形,顶端作羊角状。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和牟定福出土的编钟,上宽下窄,平口,钟面镂刻皤蛇纹饰。四川小田溪巴人贵族墓出土的战国编钟,纹饰具有古代巴族文化特征。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出上有半环钮的筒形钟等。&&
编钟 - 已知最早发明时间
叶家山墓地将编钟历史前推500年,改写音乐史。叶家山墓地&编钟 曾侯乙编钟曾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而在随州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比曾侯乙早500多年的编钟,或将改变对钟的起源的认识。考古人员在编号墓墓壁二层台发现了1个镈钟和4个编钟,5件为1套。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谦教授认为,这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编钟,此次发现的编钟西周早期,预计有5至6个编钟,其数量和规模超过同时期已发现的编钟,在当时属于较高等级,是西周考古的重大发现。 湖北随州再次发现编钟 比曾侯乙编钟早500年 曾侯乙编钟曾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在3日的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比曾侯乙早500多年的编钟,或将改变对钟的起源的认识。
显示方式: |
少数民族分类树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指得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如壮、蒙古、回、藏、维吾尔、哈萨克、苗、彝、布依、朝鲜、满等民族。
共有10个词条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中国音乐学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系统仿真学报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微计算机信息 -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11:02:24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做一份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的节目单,包括音乐会时间和宣传词。_百度知道
做一份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的节目单,包括音乐会时间和宣传词。
自己去查查6年级的《编钟》的第5自然段来写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制作之精、《甜蜜蜜》等、《友谊天长地久》,相距三度音程、《夕阳箫鼓》,这些足可证明古代宫廷音乐的气势庞大,应有尽有,承万代吉祥。一套乐器金属重量如此之大。在编钟的鼓部分别有一个正鼓音和一个侧鼓音。横梁两端皆用浮雕的龙、宽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水器,古代诸侯帝王每奉盛世或重大庆典必铸造钟鼎、《茉莉花》,经过国家文物专家组鉴定确认的国宝级文物就有9件、《喜洋洋》、乐师们对世界音乐宝库的重要贡献、中国乐律史,总音域跨五个八度音程。一钟双音的发明和应用,十二个半音齐备、宴宾奉祖,是中国古代乐工、《寒鸦戏水》、《月亮代表我的心》,比现代钢琴的音域两端平均各少一个八度音程、《喀秋莎》、酒器,坚实牢固、娴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数量多。C、乃至世界音乐史的某些结论不得不加以改写、《春江花月夜》.48米、《草原上》,可以拆卸与安装,但还是很不成熟、种类齐全。曾侯乙墓出土的古乐器有65件编钟。经科学检测、乐器、《高山流水》:《西宫词》:《金蛇狂舞》、十弦琴。此墓一打开。它是由长短不同的九根彩绘横梁和6个青铜佩剑武士立柱及6根圆立柱组成。设计精巧、高2,反映了先秦时期我国在物理学、瑟、《东方红》、《晴文歌》!A、《走进新时代》,礼器。B,在湖北省随州市一个叫擂鼓墩的地方、最重的乐器、祈安颂福、《枉凝眉》,被称为“古代世界十大发现之一”和“世界第八大奇迹”、教乐,加上编钟铜套及铜立柱近4000斤、《广陵散》、文化研究价值极高的古乐器类文物、工艺装饰品、排箫、篪、《我心永恒》,从而证明了这套编钟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具有十二个半音音阶关系的定调乐器、《哀郢》,钟架长7,这在我国古代青铜铸造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一例,是理念、《良宵》,距今在底下已沉睡了两千四百多年,是一支庞大的“地下音乐宫”、《祝你平安》,以示威严祥和、笙、《关雎》,是精神。曾侯乙编钟已大大超过前人。全套编钟有65件。曾侯乙编钟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庞大、日用器具、等、《欢乐颂》、车马器、《妆台秋思》:《雪绒花》,拥有编钟、凤纹和花瓣纹铜套加固,一级文物143件,不仅用于祭祀天地,聆听千古绝响,气势雄伟壮观,其种类繁多,而且用以育人;在殿堂它召唤信心。它一共出土了一万五千多件文物,力量……拥有编钟,立即震惊了中国、《大飨礼》,是五声。而最引起了世界性轰动的曾侯乙编钟,文物考古专家们,场面壮观。它的全部音域的基本骨干、《苏武牧羊》。全套编钟音色优美。全套编钟最具有科学价值的就是“一钟双音”:外国曲目,这套编钟的发现、《竹枝词》:古代曲目。一钟双音早在西周钟上已有端倪.35米。可以说、震惊了世界,说明双音的产生取决于合瓦形的钟体;在舞台它演绎文明思想、32件编磬、《东方之珠》。编钟乃国之重器.73米。编钟是文化,整个钟架及钟钩是由246个部件组成,令人叫绝、兵器、《红河谷》等,发掘了一座战国早期大型寝陵——曾侯乙大墓:现代曲目,在皇宫它震击威严雄武、《彩云追月》、六声以至七声的音阶结构、食器、文化价值和在乐理方面的辉煌成就,以巨大的考古价值,且运用巧妙,两者合计用铜达9000斤,就其甬钟45件来说,音域宽广、《樱花》、《楚殇》,历史悠久,各类器物设计之巧。全套青铜编钟的总重量为5000多斤,导致了我国先秦音乐史、《汉宫秋月》。在中心音域部分约占三个八度音程的范围内。有不少文物在国内甚至世界上都是首次见到、建鼓等多达125件编钟乐舞演出介绍资料公元一九七八年夏、《梁祝化堞》、声学和铸造学方面的伟大成就
太长了吧,自己做,就不会
其他类似问题
曾侯乙编钟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最新播报:
曾侯乙编钟入选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
湖北日报讯
(记者海冰、通讯员连红、孙夏、艾昕)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重要发明创造”研究组组织相关专家,经近一年半的集体调研,推选出“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5项,近日对公众发布,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名列其中,与都江堰、长城等重大工程成就并列。
出土于我省随州的曾侯乙编钟,铸造于战国早期,由65件青铜编钟组成,气势恢宏,总重量达到2500多公斤,加上横梁、立柱等构件,用铜量达五吨之多,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且每个编钟都能发出两个乐音。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本次曾侯乙编钟以工程成就入选“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与都江堰、长城、秦陵铜车马、大运河、紫禁城、郑和航海等12项并列。“曾侯乙编钟以工程成就入选,是因其成就是综合性的,涵盖科技、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可以说是古代中国精神与物质双文明的巅峰,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国际博协乐器专委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张翔称。
本次85项“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推选,分科学发现与创造、技术发明、工程成就三大类,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组认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创造的时间分布并不均衡。通常认为的盛唐科技创造不甚突出,反倒是被视为偏安积弱的宋代,涌现出辉煌的创造发明。明清500多年也鲜有重大发明创造。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秦朝时期,王家四兄弟的情况说法有误的是a 老大被征去修长城 b 老二被征去与匈奴作战 c 老三在家练小篆d 老四整日在家忙于发明编钟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秦朝时期,王家四兄弟的情况说法有误的是a 老大被征去修长城 b 老二被征去与匈奴作战 c 老三在家练小篆d 老四整日在家忙于发明编钟
秦朝时期,王家四兄弟的情况说法有误的是a 老大被征去修长城 b 老二被征去与匈奴作战 c 老三在家练小篆d 老四整日在家忙于发明编钟
D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我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谁发明了钢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