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祢衡京剧击鼓骂曹曹

祢衡击鼓骂曹自取其祸的故事
东汉时期,有个名士叫祢衡,年纪轻轻很有才学,但他狂傲不羁,在当时的文人学者中间很有影响。孔夫子的后代族人孔融十分尊重他,就将他推荐给汉献帝,他在荐表里说:“吾的朋友祢衡,精通史志,过目不忘,实乃当世奇人,其才学胜我十倍。”汉献帝当时做不了主,一切都得听曹操的安排。
曹操闻听后,心生嫉妒,他无法容忍在他管辖的魏国境内,竟会有名气能超过他的人。于是,曹操便派人把祢衡叫来,想当面侮辱他一顿,打击他的狂傲气焰。
祢衡来到后,曹操大大咧咧坐在庭堂之上,既不起身相迎,也不给祢衡赐坐,把他当成一个不值得看重的属员、仆从。想以此羞辱对方,从而提高自己的地位。
殊料祢衡连看也不看曹操一眼,就仰天长叹:“天地间这般阔大,怎么连一个人也没有!”
“哼,我手下有战将百员,谋士几十,他们都是当代英雄,你怎说没有人啊?”曹操十分不快地责问祢衡。
祢衡微微一笑,说:“愿闻其详。”
曹操昂然介绍道:“文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他们皆尽智谋深远,就是萧何、陈平这两位汉初名臣,也无法与之相比;武有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不可挡,虽是岑彭、马武之类猛士也不及他们;其余,像吕虔、满宠、于禁、徐晃、夏侯惇、曹子孝,都可谓天下奇才,人间英豪。你能说我这里没有人吗!”
祢衡冷笑道:“你的这些人,我都知道。你那几个谋士文官,像荀彧、荀攸、郭嘉、程昱之流,不过只能干点儿吊丧看坟、关门闭户的杂役;你那武将张辽、许褚、乐进、李典之辈,也只配放马送信、磨刀铸剑、砌墙杀狗;至于其他人嘛,更是酒囊饭袋,衣架而已,没一个算得上是正经人物。”
&&&&&&&曹操发怒,问道:“你有什么本事?”
&&&&&&&祢衡回答:“我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知,典故史籍,样样精通”。
当时在曹操身边站立的武将张辽,听到祢衡大言不惭的一番论说后,十分脑怒,要拔剑杀死祢衡。曹操忙制止张辽,冷笑一声说:“这个狂妄的家伙,虽没真正治世救国的本事,却在文人间骗了个虚名。今天我们要杀了他,天下读书人定会骂我不能容人。他不是自以为天下第一吗?好,我就让他当我的一名鼓手,看他羞也不羞。”
祢衡并不推辞,立即答应充当近于仆役的鼓手。
第二天,曹操大宴宾客,令祢衡站在大厅前打鼓助兴。
祢衡穿了一身破衣烂衫,来到雍容华贵的宴会厅。左右守将喝道:“为什么不换衣服?”
祢衡当着众宾客的面,在大厅之上又脱光了仅有的衣服,赤条条地光着膀子,一丝不挂,昂然而立。
曹操大怒:“你怎敢在朝堂之上,赤身裸体地污辱大臣,你难道不怕失礼于天下吗?”
祢衡哈哈一笑说:“欺君犯上才是失礼。我暴露出父母给我的本来肉体,有什么不光彩?你敢把你的里里外外毫无掩遮地暴露在众人眼前吗?”紧接着,他不容曹操答话,就一面击鼓,一面历数曹操的罪过,痛快淋漓地骂了曹操三代丑行。
曹操气得切齿咬牙,他七窍生烟,面目青紫,浑身胀满,怒发冲冠,一句话也反不上来。
在座的孔融恐怕盛怒中的曹操会杀死祢衡,忙起身对曹操说:“祢衡狂妄之人,您只把他看成个仆役下人就是,不必降低身份和他生气。”
曹操怒视祢衡良久,忽然笑了笑,说道:“我马上派你到刘表处,作为我的专使说他来降。你有才华,曹某也最重天下人才。等你完成这个任务回来,我可以让你做公卿,以示我求贤若渴之诚意。”
祢衡并不称谢,受命而去。
&&&&&&&众人不解,纷纷问曹操:“他痛骂主公,为什么还委以重任,要预封官爵?”
曹操神秘一笑,并不急于回答属下提问。但他心里却想的是借刀杀人。
祢衡来到荆州刘表处以后并没有执行曹操指令,仗着刘表对他的崇敬,仍持一副名士派头,依然狂妄自大,还不时对刘表讽讥、责骂,放荡不羁。
刘表很恼火,便让他去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当了一名书记官。刘表部下问:“他这样侮辱嘲弄主公,你为何不杀了他?”
刘表笑了笑道:“侮辱曹操,而没遭杀害,是由于曹操怕影响士人的好感,失去自己成就大业的重要支持。所以他想借我之刀杀掉这个狂妄的家伙,让我承担杀贤人、害名士的罪名,为他出气解恨。我为什么干这种傻事呢?”部下们听罢,十分佩服刘表的明智。
但粗蛮自负的黄祖可没这个耐心,当祢衡对他稍有冒犯时,就大发雷霆,立刻把祢衡砍了。
曹操听到祢衡死于黄祖刀下,轻松而又轻蔑地一笑,说:“这般迂腐不堪的书呆子,是他自已找死,根本用不着污我之刀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三国演义里祢衡击鼓骂曹操的话和诸葛亮骂死王朗的话。_百度知道
三国演义里祢衡击鼓骂曹操的话和诸葛亮骂死王朗的话。
提问者采纳
贴出两个版本的原文,供题主参考。————————————————————《三国志通俗演义·祢衡裸体骂曹操》
  操叱曰:“庙堂之中,何太无礼?”衡曰:“欺君罔上,以谓无礼。吾露父母之形,以显贞洁之人!”操曰:“汝为洁净之人,何为污浊?”衡曰:“汝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不容诸侯,是腹浊也;常怀篡逆,是心浊也!吾乃天下名士,用为鼓吏,是犹阳货轻仲尼,臧仓毁孟子耳!欲成王霸之业,而如此轻人,真匹夫也!”《三国志通俗演义·孔明祁山破曹真》
  王朗纵马而出曰:“吾有一言,明公请听。”孔明于车上拱手,王朗在马上欠身答礼。朗曰:“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也?”孔明曰:“吾奉诏讨贼,何为无名耶?”朗曰:“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于有德之人,此定然之理也。曩自桓、灵以来,天下争横,人人称霸。黄巾纵横于巨鹿,张邈问罪于陈留,袁术僭号于寿春,袁绍称王于邺土;刘表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天下: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垒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里倾心,四方仰德。非权势而取之,实乃天命之所归也。世祖文帝,神文圣武,以膺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而处中国以临万邦,岂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乐,何不仿伊尹、周公,故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三千。量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则国安民乐,岂不美哉!”蜀兵闻言,叹之不已,皆以为有理。
  孔明默然不语。蜀阵上参军马谡自思曰:“昔季布骂汉高祖,曾破汉兵,今王朗用此计也!”只见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汝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言也!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微弱,汉统陵替,国乱岁凶,四方扰攘。段珪才斩于平津,董卓又生于朝野;天方剿戮,四寇又兴,迁劫汉帝于闾阎之间,残暴生民于沟壑之内。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生灵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情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倾国之人,欲食其肉!今日幸吾尚在,乃天意不绝炎汉也!吾奉诏讨贼,仗义兴师。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于军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当咫尺归于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而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决胜负!”王朗听罢,大叫一声,气死于马下。后人有诗赞孔明曰: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贼臣。————————————————————《三国演义·祢正平裸衣骂贼》
  操叱曰:“庙堂之上,何太无礼?”衡曰:“欺君罔上乃谓无礼。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操曰:“汝为清白,谁为污浊?”衡曰:“汝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不容诸侯,是腹浊也;常怀篡逆,是心浊也!吾乃天下名士,用为鼓吏,是犹阳货轻仲尼,臧仓毁孟子耳!欲成王霸之业,而如此轻人耶?”《三国演义·武乡侯骂死王朗》
  王朗纵马而出。孔明于车上拱手,朗在马上欠身答礼。朗曰:“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孔明曰:“吾奉诏讨贼,何谓无名?”朗曰:“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曩自桓、灵以来,黄巾倡乱,天下争横。降至初平、建安之岁,董卓造逆,傕、汜继虐;袁术僭号于寿春,袁绍称雄于邺土;刘表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徐郡: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被禁止)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非以权势取之,实天命所归也。世祖文帝,神文圣武,以膺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临万邦,岂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乐,何乃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岂不闻古人曰:‘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后人有诗赞孔明曰:“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击鼓骂曹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王: (两军阵前,拱手)来者可是诸葛孔明? 诸葛:(扶扇拱手)正是。 王: 久闻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为何要兴无名之师?犯我 疆界? 诸葛:我奉诏讨贼,何谓之无名? 王: 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曹真在旁点头) 诸葛:(羽扇遥指)曹贼篡汉,霸占中原,何称有德之人? 王: 自桓帝、灵帝以来,黄巾猖獗,天下纷争,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 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权势取之,实乃天 命所归也!我世祖文皇帝,神文圣武,继承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治万 邦,这岂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比管仲,乐毅,何乃要逆天理,背人情 而行事?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祢衡&击鼓骂曹&自取其祸的故事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15:07 被 原野1966 重新编辑 ]
该文章已被加分次
文学圈子最新文章
文学圈子最热文章击鼓骂曹的反思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击鼓骂曹的反思
《​击​鼓​骂​曹​》​乃​京​剧​里​的​传​统​剧​目​,​根​据​《​三​国​演​义​》​第3​回​的​部​分​内​容​改​编​而​成​:​曹​操​想​派​人​下​书​劝​说​刘​表​归​顺​,​孔​融​推​荐​处​士​祢​衡​前​往​,​曹​操​在​召​见​时​没​有​以​礼​待​之​,​心​高​气​傲​的​祢​衡​立​刻​反​唇​相​讥​,​而​且​将​其​门​下​诸​士​一​个​个​批​得​体​无​完​肤​。​曹​操​恼​羞​成​怒​,​最​后​将​他​杀​了​。
该文档仅有一页,您已阅读完毕,如需下载请购买
你可能喜欢祢衡这个人 - 扯氮集
本独立Blog
建于公元日
不抱团跟风 不颂圣媚众 不跨界公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祢衡击鼓骂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