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弟子规朗读基础上写成的诗句

《弟子规》里到底有什么?
[摘要]说到底,《弟子规》是一本修养之书,指导孩子的言行举止,日常坐卧,待人接物,时代视野所限,它有迂腐和夸张之处,但更多的地方,它倡导修养礼貌,教你学习吃亏,却也不是没有原则。作者:闫红,腾讯大家专栏作家。几年前有家育儿杂志跟我约稿,我传了篇关于我娃读《弟子规》的文章。不久,编辑反馈:“文章很好,可惜你是支持读《弟子规》的,总编说这个不能说。”我表示失望,但并不奇怪,这种声音我已经听过很多遍,我的一些朋友,提起我娃读《弟子规》,也会先挂上讽嘲的笑容,好在我心中有底,倒也不以为耻。我早已知道,如今,人们的共识是,《弟子规》是封建糟粕,残渣余孽,一开始我自己也这样想。所以我娃读《弟子规》,并非我主动为之,他读中班时,有天放学回家,居然琅琅然来了一段:“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问了,知是幼儿园老师教的。我听了感觉复杂,一方面,很高兴孩子记忆力还行;另一方面,也为幼儿园老师的自说自话而不悦,干嘛教这个啊?还好娃不懂,锻炼一下节奏感和记忆力也好,说实话,幼儿园教了那么多儿歌,唯有这首《弟子规》,他背得那么高兴、神气,甚至,我要说,还有点得意洋洋。他还模仿着这个节奏作“诗”了,在小黑板上,把他知道的字,三个三个地拼在一起,铿锵有力地念,读《弟子规》,让他对“诗”的全部理解就是节奏。就这么不求甚解的,他把《弟子规》整本背了下来,我在旁边听着,倒字字句句入心,渐渐发现,有些句子说得还不错。比如说:“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这是说饭前便后要洗手,东西要放在固定的地方,我们平时也说,但流于说教,不像这所谓的“诗”让孩子信服。有些,在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亦有启示意义:“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审慎地面对信息,即便不能令你离真相更近,起码不会让你离它更远。还有一些事关于仪表的,比如:“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现在不用作揖了,它倡导的那种从容舒缓的风度是没错的,小孩然做不到,但在他奔跑跳跃时,心中知道有这样一种风范,等于是铺了个底,让他小小的心灵世界更加丰富立体一点岂不好?有些内容我也腹诽,比如:“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简直是岂有此理,这不是培养奴性吗?但有一天,我又一次地为父母重男轻女暗自神伤时,突然想起这句话,顿时得到了安慰,并且觉得自己太小气。但它并非要求你就对父母言听计从,首先,它也说了,能达到至高境界的都是贤者,平常人心向往之就可以了。其次,它说的“孝”也不是愚孝,接下来,它又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长辈有点错误,不依不饶,苦口婆心,一定要帮助他们改正,这种对真理的坚持,只怕很多号称有独立思想的人都做不到。(资料图:日上午,20集电视剧《弟子规》在台州绿城海棠花园开机。)窃以为,《弟子规》所言的“孝”,并非唯唯诺诺,而是一种温和的态度,沟通的意愿。有个例子我曾经多次提起,姜文曾说,赵薇如果不同意你的意见,她会先笑,再说话。姜文自称这种态度对自己都有影响,我从他后来受访时的态度看未必,但他的欣赏是没错的。《弟子规》这段里的孝,说的就是说理前先把自己放柔和,这不但是达成和解的基础,也是对自己的提醒,心平气和,不妨碍你把观点表达得更充分。当然,它还是有点夸张了,还“号泣随,挞无怨”,今天看来有点萌,当事人却是真心肉痛。但你看古人训诫,常有种“宁可天下人负我”的夸张,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圣经》里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岂不是更过分?至于训诫口气太浓,这点,连胡适先生都未能免俗,梁实秋曾这样写:“胡先生自己亦不讳言他喜欢用教训的口吻。他常说:‘说话而教人相信,必须斩钉截铁,咬牙切齿,翻来覆去。《圣经》里便是时常使用Verily、Verily以及Thou shalt等等的字样。’胡先生说话并不武断,但是语气永远是非常非常坚定的。”若作善意理解,许多被人诟病之处,都未必那么恶劣,比如很多人认为它的“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是说“各人自扫门前雪,不问他人是与非”,但为什么就对下面这句“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选择性失明呢?它所言的“不关己,莫闲管”,也许只是针对无谓的流言蜚语,大是大非问题并不含糊。说到底,《弟子规》是一本修养之书,指导孩子的言行举止,日常坐卧,待人接物,时代视野所限,它有迂腐和夸张之处,但更多的地方,它倡导修养礼貌,教你学习吃亏,却也不是没有原则。这样一本书,你不读也行,别人读读也未尝不可,将它奉为经典或者毒草都是荒唐的。如今我儿子已经八岁,当年背下的文字,都忘得差不多了。我准备把《弟子规》找出来,再让他读读,我一点都不担心他会变成奴才,如果这次他能读懂,他只会变成一个更有修养的小孩。同时,我也能想象,这个热爱低级笑话的小孩,读到“号泣随,挞无怨”一定会哈哈大笑,他曾告诉我,小孩喜欢低级笑话的原因,是因为能够脑补出那画面,大人已经失去了这个本事。在笑声里,他会对这本书有着更立体的认识,所谓“独立思想”,绝不只是意味着批判,相反,有许多批判也不过是人云亦云,《狂人日记》里不无讽刺地写道,大哥教我做论,无论怎样好人,翻他几句,便打上几个圈,怎样坏人,原谅几句,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鲁迅先生比谁都知道这种小九九。我心目中的“独立思想”,一定是站在入乎内出乎外的了解之上的,唯因了解,才自信,唯因自信,才坚定,才能在其中自由出入,发现细微的好,也查找出细微的偏见,在事实基础上,形成参差对照的有层次多角度的认知。这种“独立思想”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我愿意,让他从阅读《弟子规》开始练习。——————————本文系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阅读精选文章。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lanxindai]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学写儿童诗帮助,学写儿童诗,儿童诗,仿写儿童诗,写儿童诗,致老鼠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学写儿童诗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小学生写的古诗连专家都竖大拇指::长沙晚报数字报
| 版面概览 |
第B05:教育校园
社长 总编辑:龙钢跃
晚报热线:96333&&&&&&&&
星期四 出版
小学生写的古诗连专家都竖大拇指
  本报讯(记者&周辉霞&实习生&石群)“气爽天高秋日长,红枫似火入池塘。粼粼波动微风起,一路飘来桂子香。”你猜这是谁写的诗?你肯定想不到这是出自一个小学生之手吧。昨日,天心区井岗小学创作的这些古诗词着实让长沙市嘤鸣诗社的专家们伸出大拇指赞叹不已。  井岗小学作为湖南省唯一一家把古诗文诵读作为校本课程的小学,从2004年开始设置经典诵读课程,在全校形成诗词文化的氛围,有时候同学之间的对话,都是通过古诗文来交流的。这首名为《秋》的诗歌,是该校六甲班康静宜同学的作品。康静宜一直喜欢唐诗宋词的意境,在假期参加了嘤鸣诗社在学校进行的古诗词知识讲解和诗词创作课程,开始系统地学习诗词创作。  “开始觉得很深奥,听了几次课后就能体会到诗词的意境,多次试着动笔写作后,越来越有感觉了。”康静宜创作的《秋》就是想到麓山红叶时有感而写的。在假期有20多名同学进行了诗词学习,包括格律诗的平仄、用韵常识、节奏及语法特点等,系统化的学习之后,有些基础好的学生就能自己进行创作。“诗作尚显稚嫩,但也显出孩子的童趣。”校长周瑞芸评价说。  而此次,该校有十名同学被嘤鸣诗社吸纳为会员,成为该诗社最年轻的成员,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0岁。陈可佳的父亲在谈到古诗词学习对孩子的影响时说,孩子从一年级就开始喜欢上经典诵读课,还要参加十个段位的诗词诵读段位升级,孩子在一级一级学习的过程中,能将《弟子规》、《老子》、《论语》等国学经典熟记于心,写作、生活中常常不由自主地以诗作答、以诗表情达意。
&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长沙晚报教育校园B05小学生写的古诗连专家都竖大拇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弟子规朗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