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黑人华仔奴隶这一过程中获利最多的国家

黑人为啥会成为奴隶?
黑人为啥会成为奴隶?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15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叶,西方殖民主义国家为了
向美洲殖民地种植园和矿山提供劳动力,从黑非洲掳走
大批黑人,将其远程贩运到美洲等地,这就是血腥的非
洲奴隶贸易。由于奴隶贸易主要在大西洋东西两岸进行,
西方国家一般称之为“大西洋奴隶贸易”。奴隶贸易延
续 4个世纪之久,使亿万非洲人丧失生命,给非洲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是非洲历史上
一段最黑暗的时期。奴隶贸易为西欧资本家带来了巨额
利润,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在非洲历史上,奴隶买卖很早就出现。公元1世纪的
《红海回航记》一书中就有关于来自非洲之角(今索马
里)的奴隶的记载。7世纪末,阿拉伯人进入北非后,也
曾把抓来的黑人贩运到阿拉伯国家以及波斯、印度和印
度尼西亚等地。在欧洲,14世纪已有西班牙人贩卖从北
非带来的黑奴,尔后葡萄牙人也开始了这项贸易。15世
纪初,西班牙、葡萄牙一些大城市还设有专门贩卖黑人
的奴隶市场。15世纪中叶开始,非洲不断遭到欧洲殖民
者的掠夺,奴隶买卖只是一项附带的贸易活动。15世纪
末c.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奴隶贸易急剧地发展起来,欧洲
殖民者在非洲大陆上进行了有组织的大规模贩卖黑人活
动,给非洲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曾设有黑奴转运站的塞内加尔戈雷岛
  奴隶贸易的三个阶段 在大西洋两岸间进行的奴隶
贸易,大体上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第一阶段 自15世纪中叶迄17世纪中叶。这一阶
段的贸易主要被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等国垄断。15世
纪中叶,葡萄牙航海家亨利鼓励海员沿非洲西海岸由北
往南航行,以探索通往东方的海路,并寻找黄金和香料
产地。1441年,葡萄牙人a.贡萨尔维斯率领一艘船沿非
洲西海岸向南绕过布朗角后上岸,从那里带走10个黑人
回到欧洲。此后,葡萄牙经常派出一些船只去西非海岸
进行掳掠。1482年,他们在加纳的埃尔米纳城建立了最
早的奴隶贸易据点,不久,又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岛进
行殖民开发,建立和扩展甘蔗种植园。当时他们掳走的
黑人不多,大约在1000人左右。进入16世纪,随着哥伦布
发现新大陆,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岛和美洲大陆建立起庞
大的殖民帝国。西班牙在征服新大陆期间,杀害了大批
印第安人,因此迫切需要廉价的劳动力来开发殖民地,于
是公开鼓励从非洲输入奴隶。1510年,最早的一批非洲
黑人(约250人)被带到西印度群岛的伊斯帕尼奥拉岛。此
后,贩卖黑奴的规模越来越大。16世纪初,西班牙政府
为了垄断奴隶贸易,宣布其他国家贩卖非洲奴隶到西属
美洲殖民地,必须持有西班牙颁发的一种名为“阿西恩
多”的特许证。同时,葡萄牙垄断了非洲西海岸特别是
几内亚湾沿岸一带的贸易。16世纪中叶,非洲西海岸每
年输出奴隶达 1万人。葡萄牙人也像西班牙人一样,不
断贩运非洲黑奴到巴西。16世纪是西班牙、葡萄牙在海
上称霸的时代,从非洲到美洲的奴隶贸易主要由它们操
纵和垄断。奴隶贸易为西班牙和葡萄牙带来了巨额财富,
因此欧洲其他国家也竞相插手。英国、荷兰和法国力图
打破西、葡的垄断,用武力打开了同西非几内亚湾各国
进行贸易的道路。年葡萄牙曾一度与西班牙
合并。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歼灭,西班牙、
葡萄牙的海上优势一落千丈。荷兰趁机取而代之。荷兰
从16世纪以来一直是葡萄牙与欧洲进行贸易的最大中间
商,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6世纪末,荷兰夺取了葡
萄牙在非洲的重要贸易据点和军事要地,紧接着,又成立
了荷属几内亚公司、西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等,夺取了
非洲西海岸的贸易垄断权。到17世纪中叶,荷兰几乎垄
断了海上的奴隶贸易。
  这一阶段,葡萄牙人、荷兰人等在西非沿海地带捕
捉黑人,将其同黄金、象牙一起运销海外,但黑奴还不
是欧洲、非洲和美洲之间贸易的唯一商品。此时的奴隶
贸易大多是在国家的支持下由私人出面经营的。
  ②第二阶段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下半叶,是大西
洋奴隶贸易的高潮时期。此时奴隶贸易迅速发展,成为
世界上规模最大、赚钱最多的行业,奴隶成为黑非洲可
供输出的“单一作物”,奴隶贸易成为非洲、欧洲和美
洲之间的唯一贸易活动。参加奴隶贩运的国家,除葡萄
牙、西班牙和荷兰外,还有英国、法国、普鲁士、丹麦、
瑞典以及美国、巴西等。他们不仅在西非海岸,还在非
洲内地和东非海岸大量猎捕黑奴。到18世纪80年代中叶,
从非洲运出的黑奴平均每年近10万人。
  奴隶贸易的急剧扩大同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有关。
17世纪,美洲的甘蔗、烟草、棉花以及咖啡、香料等经
济作物的种植园迅速发展,为向欧洲市场出口原料,迫切
需要进口更多的奴隶以提供劳动力。于是,英国、法国
以及欧洲其他海运发达的国家蜂涌到非洲西部海岸,成
立了众多的奴隶专卖公司,建立起组织严密的贩奴系统,
同时有正规军队参加,以保障其垄断贸易的权利。欧洲
殖民者把非洲、欧洲和美洲之间的贸易有机地串联起来,
成为当时盛行的三角贸易。
  三角贸易由三个航程组成:第一个航程为从欧洲国
家的港口到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地区。欧洲人以廉价的
制成品如酒、军火、棉织品以及各种装饰品等换取奴隶,
或用各种不正当的手段获得奴隶;第二个航程是把奴隶
从非洲运到美洲各地,同其交换矿产和农产品;最后一
个航程是从美洲回到欧洲,把从美洲带来的工业原料和
种植园农产品在欧洲市场出售。
  三角贸易的每个航程都可以使贩奴商人获得极大的
利润,而以第二段航程利润最大。贩奴商人出航一次,一
般可以获得100~300%的利润,有的利润甚至高达1000%。
奴隶贸易的扩大导致贩奴船的急剧增加,以英国的利物
浦为例:1709年,这个城市只有一艘贩奴船按三角贸易
的航程驶向非洲,1730年贩奴船增加到15艘,1771年增
加到105艘,1792年已达132艘。18世纪,奴隶贸易每年
给利物浦带来约30万英镑的纯收入。英国其他沿海城市
如伦敦、布里斯托尔、格拉斯哥等也都积极地投入这项
贸易。年,英国对外贸易的航行吨位增加了
14倍,大多直接或间接与奴隶贸易有关。奴隶贸易对英
国资本主义发展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欧洲其他航运国
家,从奴隶贸易中也同样获得很大的经济利益,以法国
而言,年间,对外贸易增长达10倍,其中奴
隶贸易占相当比重。
  ③第三阶段 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大
西洋奴隶贸易逐步走向衰落。18世纪末,欧洲废奴运动
蓬勃兴起。英国于1807年通过了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其
他国家也相继宣布禁令,但追求暴利的欲望使奴隶贸易
实际上并未终止,走私贸易随之猖獗起来。尽管美国于
1808年宣布了类似的禁令,但并没有停止贩运黑奴。19
世纪上半叶起,美国南部棉花种植园迅猛发展,需要更
多的劳动力,美国成为主要贩运黑奴的国家。在非洲东
海岸,阿拉伯商人经营的奴隶贸易,这时也特别活跃。贸
易中心主要在桑给巴尔和奔巴岛一带。大批非洲黑人从
那里被贩卖到红海、波斯湾沿岸国家,并长途贩运到西
印度群岛和美洲大陆。与此同时,葡萄牙、荷兰、法国
和美国等国的奴隶贩子,也到东海岸进行贩卖非洲黑人
的勾当。19世纪50年代,黑非洲每年向古巴、巴西等地
输出的奴隶达 5万以上。19世纪下半叶,奴隶贸易基本
被刹住了,但并没有最后绝迹,零星的贩奴活动一直延
续到19世纪末,甚至20世纪初。
非洲奴隶航路图
奴隶贸易的规模 关于奴隶贸易运出和损失的非洲
人的数量问题,专家们尚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由于奴
隶贸易的时间延续很长,地域分布又很广,加上缺乏文
字记载和统计资料,给估计奴隶输出的数字造成了很大
的困难。在计算奴隶输出的数字时,还应包括由于这项
贸易而造成的人口损失在内,即在非洲猎捕奴隶和在大
陆及海上运送途中奴隶的死亡数字,这就更缺乏具体的
  世界各国许多历史学家对非洲奴隶贸易,特别是大
西洋奴隶贸易从非洲输出黑奴的数量,根据各自的分析,
作出了各种不同的估计。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美国黑人历
史学家w.e.b.杜波依斯的估计。杜波依斯在1915年出版
的《黑人》一书中引用了邓巴的估计数字。邓巴认为,16
~19世纪总共约有1500万黑人被运往美洲。杜波依斯根
据这个估计判断,至少有1000万黑人被运到美洲,同时
认为,每运到美洲1个黑人,至少会有5个黑人死于捕捉
和陆海运送途中。这样,非洲丧失的黑人就要在6000万
人左右。再加上7~19世纪阿拉伯人的贩奴人数,杜波依
斯认为,奴隶贸易使黑非洲丧失了至少1亿人。
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当前位置:
>>>在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奴隶的过程中形成了“三角贸易”。对“三角贸易..
在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奴隶的过程中形成了“三角贸易”。对“三角贸易”表述正确的是①“三角贸易”的路线是:欧洲—美洲—非洲—欧洲②“三角贸易”的罪恶还在于把黑人当商品③“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动力④“三角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期末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在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奴隶的过程中形成了“三角贸易”。对“三角贸易..”主要考查你对&&罪恶的“三角贸易”&&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罪恶的“三角贸易”
“三角贸易”:16世纪开始的“黑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返航。“三角贸易”发生的历史背景:1.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走上了殖民扩张的和殖民掠夺的道路;2.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建立的种植园,需要大量劳动力;3.美洲的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和奴役,人数锐减;4.贩卖黑奴可以获取暴利。“三角贸易”的影响:1.欧洲:三角贸易为欧洲聚敛了大量财富,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的繁荣;2.美洲:黑人大量移民美洲,为美洲的开发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3.非洲:非洲失去了大量人口,黑人遭到前所未有的歧视,生产被破坏殆尽,严重阻碍了非洲的发展。三角贸易示意图:
发现相似题
与“在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奴隶的过程中形成了“三角贸易”。对“三角贸易..”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5989161230543531720814232758464奴隶贸易与非洲黑人文化的发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页免费36页免费2页免费2页¥2.0023页免费 6页免费9页免费2页2下载券5页免费1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49页1下载券51页免费61页免费42页免费8页免费
奴隶贸易与非洲黑人文化的发展|随​着​地​理​大​发​现​,​西​方​殖​民​主​义​者​开​始​在​在​非​洲​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给​广​大​的​非​洲​黑​人​带​来​巨​大​的​灾​难​,​严​重​破​坏​了​他​们​的​文​化​,​打​断​了​他​们​原​应​有​的​文​明​进​程​。​本​文​试​图​从​近​代​前​非​洲​黑​人​文​化​发​展​状​况​以​及​奴​隶​贸​易​的​进​行​过​程​和​它​对​非​洲​黑​人​文​化​的​影​响​来​探​究​奴​隶​贸​易​与​非​洲​黑​人​文​化​的​发​展​的​关​系​。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参与黑人奴隶贸易的国家有哪些
参与黑人奴隶贸易的国家有哪些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最主要是英国
早期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后来居上,到18世纪英国就占据了黑奴贸易四分之三。
黑奴贸易 从17世纪中期开始,这种贩奴活动达到高潮。荷兰、英国和法国成为这一罪恶活动的主凶。18世纪初,荷兰殖民者垄断了奴隶贸易的1/2,英国殖民者垄断了奴隶贸易的1/3。仅在黄金海岸,荷兰就有13处堡垒或商栈从事奴隶贸易活动。在奴隶贸易的高潮时期,仅英国每年就从非洲贩运5万多黑人,卖往欧美各地。到19世纪初,西非奴隶来源枯竭,东非沿岸、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等地又成为新奴隶贸易区。 对于敢于反抗或不听从他们摆布的奴隶,奴隶贩子会施加他们能够采取的任何处罚,轻者以皮鞭抽打,重者被砍头、挖心、断其手足、以绳索活活勒死以及扔到一望无际的海水之中等。这些手段残忍、毒辣,令人触目惊心。不少奴隶不堪忍受这种非人待遇,一有机会他们就奋然反抗奴隶主,殴打奴隶贩子,或者是逃亡,有些奴隶则宁愿跳海自杀!奴隶们在用种种方式方法表示着他们对这种残忍的贩奴制度的反抗。 葡萄牙殖民者是入侵非洲的先锋,也是近代“贩卖人类血肉”行业的开山鼻祖。猎捕和贩卖黑人为奴开始于15世纪40年代。葡萄牙殖民者在西非沿岸猎取黑人,或贩回欧洲,替封建大地主服役种田,或利用黑人奴隶的廉价劳动力,在圣多美、马德拉、佛得角等大西洋岛屿上开办种植园,生产出口作物。在15世纪,猎捕和贩卖黑人的规模不大,当时只不过是葡萄牙殖民者在掠夺黄金、香料之余的一项副业而已。有人估计,15世纪下半叶每年大约从非洲大陆输出五千名黑人到欧洲和西非沿海各岛屿。 从16世纪初年起,兜捕和贩卖黑奴的规模越来越大。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末,是贩卖黑人的“兴盛”时期。因为欧洲殖民者在征服美洲的过程中,大批屠杀印第安人,致使西印度群岛和美洲大陆一些地区,尸骨遍野,人口锐减。他们要掠夺美洲大陆丰富的矿藏,开发肥沃的土地,尖锐地感到劳动力不足。利欲薰心的贵族商人看到,把吃苦耐劳的非洲黑人运到美洲,既可以解决劳动力问题,又可以做一笔一本万利的生意。 美洲的奴隶种植园制度是极其残酷的。奴隶种植园主奉行的信条是从黑奴流汗得到的钱能抵上买他们的钱,就不怕把他们累死。所以,美洲黑奴的死亡率很高,例如圣多明各岛每年要死3万人。如果不从非洲每年运进大批黑人加以补充的话,不但奴隶种植园不能扩大,即使已有的种植园也不能继续存在下去。贩卖黑人的暴行,几个世纪盛行不衰,原因就在于此。 1502年,第一批黑人贩运到圣多明各岛。 1513年,西班牙国王正式颁发执照,准许商人把黑奴运往西属美洲殖民地。从此,贩卖黑奴就成了由政府支持的“合法”行业。 在贩卖黑人的兴盛时期,猎取和贩卖黑人的区域,主要是从塞内加尔到安哥拉的西海岸。西海岸距离美洲航程较短,且该地区的黑人开化程度较高,人烟稠密。东海岸是另一个重要的贩卖区。1645年第一批奴隶从莫桑比克运往巴西。东非的黑奴除运往美洲以外,还运到马斯克林群岛、印度和某些东方国家。他们或在殖民者开办的种植园作工,或作家务劳动。一个英国船长写道:葡萄牙“国王的船只与私商的船只一样,装运很多奴隶去印度。男女奴隶都得到在印度的葡萄牙人的好评”。 贩卖黑人起初由葡萄牙商人一手把持。葡萄牙政府派遣的海军分遣队,在海洋上巡弋,严禁其他国家的商人插手。例如,1606年一个葡萄牙修士得悉阿拉伯商人在帕特贩奴,立即进行阻拦,训斥帕特素丹说:“不能准许这种买卖。”当时一些英法的海盗偶尔也冲破封锁到非洲贩奴。1562年,英国的约翰·霍金斯曾窜到塞拉利昂,捕捉300名黑人,运到西印度群岛出售,发了大财。 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占领,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歼灭,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据点相继丢失,海上和商业霸权一落千丈。从此,荷兰、英国和法国对葡萄牙贩卖黑奴的垄断权提出了挑战,甚至丹麦、瑞典、美国和勃兰登堡也插上一脚。在这场竞争中,英国凭借雄厚的资本,强大的海军,先后击败荷兰和法国,做到“后来居上”,成了最大的人肉贩子。英国夺得贩奴贸易优势的标志是1713年签订的《乌特勒支条约》。这个条约使英国商人获得了在30年内每年向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输送4800名黑奴的垄断权。自此以后,英国在黑奴贩卖中所占的份额不断上升。到1770年,黑奴的半数由英国船只载运,近五万名;其次是法国,三万名;葡萄牙人占第三位,约一万名。 为了拯救处于痛苦深渊的苦难者,人类创造了上帝。上帝是万能的,他可以拯救或者惩罚积善行德或弃善从严者。但是,这些奴隶贩子却打着上帝的旗号为非作歹而丝毫不害怕上帝的怪罪!他们把贩奴的船命名为《耶稣号》、《神的礼物号》、《圣母玛利亚号》等,一些传教士不但助纣为虐,为奴隶贩子大唱赞美诗,而且还亲自参与奴隶贩卖! 当然,疾病和瘟疫奴隶主非常关心,他们害怕这样会影响利润,所以,只要发现患病黑奴,尤其是奄奄一息者,他们就会立刻把他们扔入大海之中。尽管如此,奴隶的残废率仍达百分之三十甚至百分之五十。 大多数长期处在低级职位的水手往往是无精打采,消沉万分的,等他们升上高级职位时也经常会带上墨守成规的习气。杜啊拉虽然也曾经长期处在低级职位,却跟他们截然不同,他对革新并不感到十分厌恶,恰恰相反,他是第一个用铁箱子来贮藏食用水的人,在他的船上,像所有贩卖黑奴的船上一样,都准备着手铐和脚镣,然而船上的手铐和脚镣却是按照新法制造,并且还精心地上了漆以免生锈。 运奴船是杜啊拉亲自监制的一条贩运黑奴的双桅横帆船。这是一艘快船,又狭又长像战舰一样, 回程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巴塞罗纳港很快出现在了地平线线上.正当杜啊拉幻想着这批黑奴能换成多少个银币时船上突然起了一阵骚乱。 “砰!砰!”船上保安队中的火枪手连连开枪,接着传来有人落水的浪花声。 “这是怎么回事!?”杜啊拉拔出随身携带的火枪,这东西可以轻松砸开黑人的脑袋,气势汹汹的向旁边的水手问道。他这么生气是有道理的,自己马上就要进港,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问题,引来西班牙的巡逻舰队是小事,如果招惹来海盗,那连人带船都会成为他们的战利品。 保安队长气喘吁吁的跑过来回答道:“有几名黑人摆脱了枷锁,他们逃跑了!” 杜啊拉瞪大了眼睛,发出了狮子般的怒吼:“什么?向海中射击,不能让他们逃走!” 可惜天色昏暗,海面上根本看不清象人这样细小的物体,这时又人了望水手报告道有一支奥斯曼商船队正在接近,杜啊拉无奈之下只好命令放弃对黑奴的追杀,直接进港。 无独有偶,随风一行人的目的地也是巴塞罗纳。从热那亚出发,很快就可以来到这座西班牙第二大航海城市。在进港前,哥布林隐约的听到了枪声,以为是海盗来袭,命令碘酒和随风排成战斗队型,没想到对方的回答是西班牙翡翠级贸易船。 这一下哥布林可成了碘酒和随风的攻击目标,什么谎报军情,疑神疑鬼,草木皆兵都来了,搞的他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黑人奴隶交易的历程是如何的?_百度知道
黑人奴隶交易的历程是如何的?
来一点资料好吗
就是美国的奴隶交易
我有更好的答案
非洲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在古代文明发展的多极世界中,非洲占有一席之地.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埃及古代文明.北非沿海曾经是地中海古代文明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元7世纪以后,伊斯兰文化在北非,东非沿海及西苏丹等地的传播,使这些地区经济文化出现了新的繁荣.在广大撒哈拉以南地区,经过长期稳定的发展,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黑人文化.到16世纪以前,非洲跟欧亚大陆一样,已处于前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如果没有殖民主义者的入侵,非洲社会将循着自己的轨迹向前演化发展.在古代和中世纪,黑人就经由撒哈拉商道,尼罗河及印度洋贩卖到南欧,阿拉伯世界,波斯,南亚等地.在那个时代,由于生产力太低,奴隶买卖是普遍现象,而不是黑人所特有的,也有白人被卖给黑人为奴.但是,近代殖民主义的入侵打乱了非洲正常的社会发展进程.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非洲变成商业性猎获黑人的场所.黑奴贸易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行业,成为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数以千万计的非洲黑人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被贩卖到美洲以及印度洋,亚洲由殖民者开办的种植园和矿井中工作,另一些黑人在捕奴,掠奴战争及贩运途中死去.非洲人民及其社会经济生活受到空前浩劫.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而万恶的殖民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却随着贩卖和奴役非洲黑人而兴盛起来.马克思曾指出,非洲变成商业性猎获黑人的场所,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之一,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后来,黑奴贸易以及美洲的黑人奴隶制又为工业革命积累了资金.因此可以说,资本主义从头到脚沾满了非洲人民的鲜血.黑奴贸易大约经历了四个世纪.除奥地利,波兰和俄国等少数国家外,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以及美国都先后参与了这一罪恶活动.综观黑奴贸易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时期: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为第一时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为第二时期,由于美洲种植园的发展,黑奴贸易在这一时期走向高潮;年英,美两国通过禁止奴隶贸易的法案以后,黑奴贸易进入第三时期.这时奴隶贸易在法律上已被禁止,但黑奴走私贸易却兴盛起来.直至1890年7月布鲁塞尔会议作出废除非洲奴隶贸易的决议,黑奴贸易才算正式终止.如果按照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决定的不同贸易性质来划分,那末整个黑奴贸易史也可分成三个阶段:15至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王室及随后荷兰,英国,法国等以特许公司为代表的商业资本占统治地位,黑奴贸易实行的是垄断贸易;18世纪,工业资本冲破了商业资本的垄断,黑奴贸易进入自由贸易阶段;工业革命以后,由于近代大工业的出现而在法律上废除了奴隶贸易,19世纪黑奴走私贸易盛行.本章叙述16世纪至19世纪初300年间黑奴贸易的盛行,及其对世界和非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一,十六世纪及十七世纪上半叶的黑奴贸易1441年,由安陶 贡萨尔维斯和努诺 特里斯陶率领的一支葡萄牙探险队,在布朗角附近沿海劫掠了10名非洲黑人,带回里斯本出售,是为黑奴贸易的开始.在15世纪后半叶,葡萄牙人从西非沿海贩运黑奴去本国充当家务和农业劳动力,或贩运至马德拉群岛,加那利群岛和佛得角群岛等大西洋岛屿新辟的甘蔗种植园中工作,每年贩奴大约500—1000名①.但是,直到16世纪初,葡萄牙人在西非的黑奴贸易,其价值远远赶不上黄金,象牙,胡椒等非洲产品的贸易.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的托德西拉斯条约是列强第一个瓜分世界的条约,它确定以佛得角以西370里格②为西,葡两国势力范围的分界线,两国在美洲的势力范围以西经46度为界.从此,非洲,亚洲及巴西归属葡萄牙,美洲其他地区归属西班牙.16世纪,西班牙人在向西印度群岛及美洲大陆进行扩张掠夺的过程中,对土著印第安人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屠杀,并企图奴役印第安人,但没有成功.西班牙人发现,印第安人不适宜于繁重的田间劳动,一个黑人奴隶顶得上四个印第安人.为了满足那里发展热带作物种植园及开发矿藏对劳动力的需求,他们决定从非洲运进黑人.1501年,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不到10年,伊斯帕尼奥拉岛就从葡萄牙运进了第一批黑奴.这是向美洲贩卖奴隶的滥觞,也是美洲实行黑人奴隶制的开端.1518年,第一艘来自非洲的贩奴船到达西印度,开始了非洲与美洲之间直接的黑奴贸易.到1540年,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每年运进的黑奴可能已达1万人①.16世纪葡萄牙人在非洲西海岸的贩奴活动主要在两个地区:一个是上几内亚,即从佛得角群岛到塞拉利昂沿海.佛得角群岛的最大岛屿圣地亚哥岛曾经是经营上几内亚贸易的中心.一些原在佛得角群岛定居的欧洲人陆续移居到上几内亚沿海,甚至溯冈比亚河而上,在这一带建立了许多小据点,从事贩奴及其他商业活动.另一个是刚果河口及其以南地区.16世纪初,不仅葡萄牙商人,而且应刚果国王阿方索之邀派去的葡萄牙传教士,教师,工匠(裁缝,制鞋匠,泥瓦匠,制砖工)等,都以帮助刚果发展经济为名而行贩奴活动之实.到1526年,刚果国内局势变得很糟,以至阿方索写信给葡萄牙国王诉说:&这个国家每个角落都有许多商人.他们将毁灭这个国家.人们每天在遭受奴役和劫掠,甚至贵族和王族成员也不能幸免.&①圣多美岛在16世纪成为几内亚湾及刚果至安哥拉沿海的贩奴基地.1493年,欧洲人开始在该岛定居②;1499年,建立了第一个甘蔗种植园.16世纪上半叶,这里成为欧洲蔗糖的主要来源.16世纪20年代起,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葡萄牙商人深入圣萨尔瓦多内地,可能远至扎伊尔河上的马莱博湖③及在南方的恩东戈,从事贩奴活动.从贝宁湾,刚果,安哥拉等地运来的黑① Philip D.Curtin& Steven Feierman etc.,African History(《非洲史》), London1978,p.217.② League(英文),葡文为légua.葡制1里格等于6000米;用于航海中计程为1里格(Légua Maritima)等于5557米.① Elizabeth Donnan ed.,Documents Illustrative of the History of Slave Trade toAmerica(《美洲奴隶贸易历史文件》),Washington 1930,vol.I,p.17.① Jan Vansina,Kingdoms of the Savanna(《萨瓦纳诸王国》),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66,p.52.② Philip D.Curtin,The Atlantic Slave Trade:A Census(《大西洋奴隶贸易》),TheUniversity of WisconsinPress 1975,p.115.③ 即斯坦利湖.奴,或留在当地种植园工作,或被转运去黄金海岸,马德拉群岛,佛得角群岛和葡萄牙本土,16世纪30年代开始又直接转运去美洲,16世纪中叶成为非洲向美洲贩运黑奴的主要转运站.圣多美岛在年间达到繁荣的顶点,是当时葡萄牙主要的海外领地之一.奴隶和甘蔗是其两大财富.柯廷引用N 迪尔的估计数认为,在整个黑奴贸易期间,圣多美运进了10万名奴隶①.1576年葡萄牙人在罗安达湾建立了圣米格尔堡作为基地,从此刚果河口以南的黑奴直接从这里贩运去美洲,而不再经由圣多美岛转运.这里逐步发展成为安哥拉和刚果的奴隶贸易中心之一.到16世纪最后25年,从非洲直接向西印度诸岛及美洲大陆输出奴隶的南大西洋贸易体系已经确立起来.向欧洲及大西洋诸岛(马德拉,加那利和佛得角诸群岛)输出的奴隶仅占非洲输出总数的17%②.1600年以后输往欧洲的奴隶,大部分也是转运去西印度的.同时,从16世纪末17世纪初起,美洲奴隶来源从西非迅速转向刚果安哥拉地区.其中至少有两个因素值得提及:第一,圣多美的甘蔗种植园面临巴西的竞争,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逐步衰落,这意味着几内亚湾本身对刚果安哥拉奴隶的需求减少了;第二,从17世纪初起,葡萄牙人开始在罗安达内地诉诸军事行动,或通过直接掠夺,或通过同当地非洲人的贸易而获得了新的奴隶来源.但是,直至17世纪中叶,美洲对非洲黑奴劳动力的需求量以及因此而形成的贩奴的数量毕竟有限.二,十七世纪中叶以后黑奴贸易兴盛的原因在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上,美洲的直接奴隶制曾经是欧洲资产阶级工业的基础.17世纪中叶起,欧洲由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例如,咖啡成为主要饮料,蔗糖消耗量激增等),对热带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从而促使西印度及美洲大陆生产热带产品的奴隶种植园获得巨大发展.这成为黑奴贸易兴盛的原因.1625年第一批英国移民来到巴巴多斯,种植烟草,棉花,蓝靛等作物.1641年首次引种甘蔗,巴巴多斯因而被称为&西印度糖岛之母&.这里运进黑奴数量便由此成倍增长.以后,甘蔗种植迅速推广到背风群岛及牙买加,安提瓜等岛屿.在甘蔗引进英属西印度殖民地后的二十多年,蔗糖占到伦敦从殖民地种植园进口总值的将近一半①,超过了烟草.17世纪末18世纪初,牙买加种植园的发展逐渐取代巴巴多斯的地位,其运进黑奴的数量也超过巴巴多斯,奴隶与白人的比例高达10比1②.在法属西印度,1635年瓜德罗普岛先引种烟草,17世纪中叶以后又陆续引进甘蔗,咖啡等热带作物.17世纪末,种植园奴隶制已经成为西印度群岛的经济基础.因此,仅在17世纪后半叶的50年间,非洲大西洋沿岸卖给欧洲人的奴隶数量就超过以前200年的总① Curtin,op.cit.,p.20.② Curtin,op.cit.,p.116.① K.G.Davis,The Royal African Company(《皇家非洲公司》),London1957,p.15.② Daniel P.Mannix,Black Cargoes,A History of the Atlantic Slave Trade,(《黑色船货:大西洋奴隶贸易史》),New York 1962,p.52.和③.18世纪是西印度的繁荣年代,也是种植园奴隶制发展的黄金时代.西印度成为欧洲蔗糖的主要供应地以及欧洲列强重要的海外经济支柱.北美在1619年运进第一批黑奴,但在以后相当一个时期内,北美的黑人奴隶制没有发展起来.其原因是种植园经济发展缓慢,而且最初的奴役对象主要是贫穷的白人契约奴,直至1661年弗吉尼亚殖民地议会才率先通过法案,确定黑人是终身奴隶.到18世纪,英国棉纺业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植棉业,从而大大促进了奴隶贸易,使饲养黑人成为各蓄奴州的主要事业.18世纪后半叶及19世纪,由工业革命引起的棉纺织业的巨大发展,对美国棉花的需求量急剧增长,美国南方的棉花种植园迅速从沿海低地扩展到红壤丘陵区,然后发展到亚拉巴马黑土带,并越过密西西比河谷直到得克萨斯.此时,奴隶种植园的重心便逐渐由西印度转移到北美大陆,美国成了黑奴的主要进口国.美国南方棉花种植园奴隶制的发展还成为19世纪黑奴走私贸易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黑奴贸易兴盛的原因,尚有两点需要提及:第一,美洲的种植园奴隶制是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从历史上看,当一个社会经济形态中占优势的是产品的交换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即在发达的商品经济状态中,奴隶才会被大量用于生产领域,如古代希腊,罗马的奴隶制;反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中,剩余劳动就受到或大或小的需求范围的限制,而生产本身的性质就不会造成对剩余劳动的无限制的需求,这种奴隶制就带有温和的家长制的性质,古代东方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家长奴隶制(又译家庭奴隶制)就是这样.而美洲的种植园奴隶制不同于历史上任何发达的奴隶制.它不是同一般的商品经济相联系,而是卷入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这个市场使它们产品的外销成为首要利益.因此,它必然受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支配,需要不断地扩大再生产才得以生存.就美洲种植园的经济作物而言,只有在仅需简单劳动的天然肥沃的广大土地上大规模使用大批奴隶来经营才是有利的.因此,种植园必须不断向外发展,不断开垦新的肥沃土地,奴隶制才有生命力.如前所述,17世纪中叶以来,西印度和美洲大陆的种植园奴隶制正是不断开拓新的领地才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因此,它们也就需要源源不断地运进黑奴,增加劳动力供应.第二,除了种植园不断扩大更新的因素之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奴隶死亡率太高,需要不断补充.美洲种植园奴隶制既然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结合,就如马克思所说的,意味着在奴隶制的野蛮灾祸之上再加一层过度劳动的文明灾祸.资本由于无限追逐利润的需要,对劳动者的奴役不仅突破了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肉体极限.经济利益成了把奴隶折磨致死的原因.有些地方,黑人从事过度劳动只要七年就耗尽了生命.也就是说,每隔七年黑人劳动力就得更新一次.而且,由于奴隶价格低廉,农场主宁肯从外面购买奴隶,也不愿让奴隶生儿育女,实现劳动力自身的再生产.很多农场主坦率地承认:&购买比繁殖更便宜.&①所以种植园中儿童很少,奴隶死亡率往往超过出生率.圣文森特岛有一年黑人出生2656人,而死亡4205人.因此,在种植热带作物的地方,黑人的生命被视同草芥.正是几世纪来成为巨大富源的西印③ PaulE.Lovejoy,TransformationsinSlavery,AHistoryofSlavery inAfrica(《奴隶制度的变形:非洲奴隶制度史》),Cambridge 1983,p.46.① Mannix,op.cit.,p.52.度农业,吞没了几百万非洲人.英国废奴主义者威廉 福克斯在1792年向英国人民揭露,在每一磅蔗糖中,他们吃下去两盎司人肉②.以上就是导致非洲源源不断地向美洲输送劳动力,亦即17世纪中叶以后黑奴贸易兴盛的原因.三,大国间的争斗在整个黑奴贸易时期,大国之间为争夺贩奴垄断权及制海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16世纪葡萄牙垄断了黑奴贸易.16世纪末荷兰崛起,击溃葡萄牙,主宰了海上贸易,成为17世纪最大的贩奴国.17世纪中叶是荷兰的极盛时期,这时又开始了英荷间的竞争.18世纪英国成为海上贸易的霸主,也是黑奴贸易的罪魁.大国之间围绕黑奴贸易的斗争以及大国霸权地位的更替,不只简单地反映了它们在欧洲的政治地位及经济实力的变化,而且是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一系列变革的反映.16—17世纪,欧洲处于重商主义的时代.商业资本跟国家政权密切结合,垄断了各国对外贸易.这时,黑奴贸易是在欧洲各王室的特许下进行的.16世纪西班牙独霸西印度群岛,向美洲贩运奴隶是由西班牙王室向商人颁发特许状的方式进行的.1513年起,出售进口黑人许可证成为西班牙王室收入的一个来源.当时西班牙国王费迪南准许交付2达卡①金币运进一名黑人.1528年,西班牙国王正式颁发被称为&阿西恩托&的著名的贩奴特许状②.以后两个多世纪内,这份贩奴特许状一直成为欧洲各国历次战争的争夺目标.这时,非洲奴隶的输出基本上是由葡萄牙王室垄断的.里斯本是当时世界贩卖黑奴的中心.王室实行承包制.第一个承包合同于1469年由国王批给了费尔南 戈麦斯,让他垄断几内亚贸易.另外,国王还发放一种专门的贩奴执照,数量极大.1530年起葡萄牙先遇到法国的竞争,1553年开始又遇到英国的竞争.法国的兴趣主要在佛得角群岛和加那利群岛.1554年10月,英国船只第二次去几内亚航行就运回了一些高大强壮的黑奴③.这大概是英国在西非贩奴最早的记录.随后是臭名昭著的约翰 霍金斯在60年代三次去几内亚的贩奴活动.葡萄牙为维护其贸易垄断地位,一方面派出舰队去保护本国商船,大多数葡萄牙商船也都有武器装备;另一方面在塞内冈比亚,塞拉利昂,黄金海岸,刚果和安哥拉等沿海设立商站,修筑堡垒.年葡萄牙与西班牙合并,给葡萄牙在西非的贸易垄断地位以致命打击.庞大的殖民帝国被其他国家一片片肢解.16世纪末崛起的荷兰成为葡萄牙强劲的对手.它专门经营海上转运贸易,有&海上马车夫&之称.② 艾里克 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77页.① Ducat,中世纪欧洲国家流通的一种金币单位.② Assiento,即供货合同.关于该名称起用的年代,国内外学者中出现一些混乱的说法.一说1513年,一说1518年,还有更早的说法.拙作《奴隶贸易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载《世界历史》1983年第1期)也曾沿有&BlackCargoes&一书的说法,以讹传讹.事实上,该名称是1528年才正式开始使用的.参见UN-ESCO,The Afican Slave Trade from the 15th to the 19th Century(《15—19世纪非洲的奴隶贸易》),Paris 1979,p.89.(中译本此处译文不确).另Donnan,op.cit.,vol.I,p.17,note77可资佐证.③ E.Donnan,op.cit.,I,p.9.葡萄牙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敌不过蓬勃兴起的荷兰商业资本的竞争.在经营体制上,葡萄牙由王室垄断,私人承包经营的方式也不是荷兰得到王室支持的合股公司的对手.荷兰在1621年组建了西印度公司.这个公司获准垄断全非洲的贸易以及开发新世界荷属领地的权利.1634年荷兰占领了加勒比海的库拉索岛,从此成为向美洲转运黑奴的据点.1640年葡萄牙恢复独立后,荷兰的大量非法输入取代了&阿西恩托&的合法贸易,成为美洲奴隶供应的主要来源.它在西非沿海建立或夺取据点,排挤葡萄牙势力.在其全盛时期,它控制了西非沿海18个贸易据点.1637年,荷兰从葡萄牙手中夺取埃尔米纳,并以此为总部所在地,垄断西非的黑奴贸易和其他商业活动.1642年,荷兰夺取了葡萄牙在黄金海岸的最后一个据点阿希姆.圣多美岛也落入荷兰手中.从此,葡萄牙主宰西非沿海的时代结束了.葡萄牙势力被逐出西非后便转向赤道以南,以卡奔达,罗安达,本格拉和莫桑比克等为据点,专门经营安哥拉和莫桑比克与巴西之间的贩奴活动.直到19世纪后半叶,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贩奴大国.荷兰在17世纪中叶达到了它的商业繁荣的顶点,其贸易投资超过英国的15倍,拥有的船只超过英国的10倍,商船总吨位占世界 3/4①,造船技术和能力居世界第一.它是当时最大的贩奴国,向西印度源源不断地供应黑奴劳动力,成为西印度自17世纪中叶起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园兴旺发达的必要条件.除荷兰外,欧洲各国商业资本也纷纷组建得到王室特许的股份公司,从事贩奴及其他商业活动.英国在1618年特许组成第一个从事几内亚贸易的股份公司——伦敦对非贸易探险者公司.1660年成立英国皇家对非贸易探险者公司.1663年修改后的特许状第一次提到黑奴贸易作为这家公司合法活动的一部分①.这一年它与阿西恩托代理商签订契约,每年提供3500名奴隶②.但是,直到1672年皇家非洲公司成立后,英国才大规模经营奴隶贸易.皇家非洲公司是英国重商主义时期最大的也是最后一个对非贸易的合股垄断公司,也是拥有最多特权和专利权的公司.该公司获准垄断从布朗角到好望角之间的土地和贸易一千年(到2672年!).公司有权在非洲建立和管理堡垒,商站和种植园;决定与异教国家的和战;征集军队;实施戒严令.公司提到的目标是黄金,白银和黑人③.它在西非的活动以黄金海岸为中心,先后在这一带建立了17个居留地④.1664年英国从瑞典人手中夺取海岸角后,将它建成为当时仅次于荷属埃尔米纳的西非最强大,守备最好的欧洲人据点,成为皇家非洲公司统率黄金海岸贸易的首府,总代理商驻地.据估计,公司繁荣的头40年间(1672—1713年),派出500艘以上的船只运载了价值150万英镑的货物去非洲,贩卖了10万名奴隶去西印度种植园,铸造了50万&几尼&的金币⑤.① 古柏尔等:《殖民地保护国新历史》,上卷第1册,新中国书局1949年,第24页.① E.Donnan,op.cit.,vol.I,p.88.② Davies,op.cit.,p.43.③ Davies,op.cit.,p.98.④ Davies,op.cit.,p.245.然而该书第247—248页表仅列出16个居留地名称.⑤ Davies,op.cit.,pp.345-346.&几尼&(Guineas)是英王查理用西非黄金铸造的一种硬币,与英镑等值,但其含金量极纯,以至于1694年其价值竟等于30先令白银,最后固定为21先令.参阅Mannix,op.cit.,17世纪是法国奴隶贸易的形成期.法国第一次有记载的对西印度的贩奴活动是1643年.17世纪后半叶特许公司才被法国广泛用作组织远洋贸易的方式.1664年成立的西印度公司,1672年成立的第一塞内加尔公司都是短命的.后来在法国奴隶贸易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三家公司:1685年成立的几内亚公司,垄断塞内加尔河以南地区的贸易;1696年建立的皇家塞内加尔公司①,垄断塞内加尔地区的贸易;1698年成立的皇家圣多明各公司,在非洲沿海没有专利权,但有权在法属西印度出售奴隶.尽管17世纪法国的贩奴活动规模还不大,但却是18世纪大规模参与奴隶贸易的先声.从1640年起,除荷,英,法,葡诸国之外,勃兰登堡人,丹麦人,瑞典人,热那亚人甚至波罗的海东岸的库兰人②都参与了贩奴活动.其中有些还组织了特许公司,如丹麦于1625年成立西印度公司(大概在1642年才出现在西非海岸),瑞典于1647年组建瑞典非洲公司,勃兰登堡于年组建埃姆登公司等.这些公司在西非沿海设立了少数商站,但影响都不大,未能对荷兰及随后英国的霸权构成实际的威胁.严格说来,荷兰称霸海上的鼎盛时代只是17世纪中叶前后的半个多世纪.它毕竟只是一个专门经营转运贸易,商业资本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必然会随着其他国家的发展而衰落下去.而英国由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产品更具竞争能力,而且由于生产发展而使国力增强.因此,英国成为荷兰海上霸权的有力竞争者.1651年8月,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英国的一切进口商品只准直接来自商品生产国,而且只能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船只装运.这不啻是对专营转运贸易的荷兰的一个沉重打击.英荷间的矛盾发展到武装对抗,爆发了三次英荷战争(,,).结果,英国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击败荷兰而成为主要的海上强国.17世纪末开始的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历史过程,不仅表现为英国取代荷兰而成为主要的海上贸易强国,也反映在特许公司垄断贸易的衰落.如前所述,特许公司在17世纪欧洲各国对外贸易中起过突出的作用.这个时期,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手段.但到后期,它们遭到本国各种利益集团的责难,以及个体商人(包括无执照营业者,走私船等)愈来愈激烈的竞争.英国政府不得不于1698年宣布对外贸易向所有英国商人开放,规定私商需交付10%的利润给皇家非洲公司,作为维护和警戒西非商站的费用.从此,英国皇家非洲公司的垄断地位结束了.所以,英荷之间斗争的真正胜利者是英国以工业资本为后盾的个体商人.在18世纪,奴隶贸易&成为欧洲各国赖以存在的殖民地工业和商业的基础.它支配着西欧各国及其殖民地的关系;它是本世纪引起战争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在从事奴隶贸易的国家的内政方面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①.特许公司逐步衰落并终于解体,个体商人成为这个时期主要的贩奴者.荷兰的霸权地位衰落后,它仍在进行一定规模的贩奴活动,也是由个体商人经营的.葡萄牙(包括巴西)仍是重要的贩奴国家,它主要经营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到巴西的贩奴活动.英法成为主要的贩奴国家.A.G.霍普金斯估pp.28-29.① 全称theRoyalCompanyoftheSenegal,CapeVerdeandtheCoast ofAfrica.② 库兰(Courland或Kurland)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为今拉脱维亚共和国的一部分.① E.Donnan,op.cit.,vol.2,Preface.计18世纪英国的船只贩运了大西洋奴隶贸易总数的2/3,法国船只贩运了1/5①.在英国,皇家非洲公司的衰落及个体商人势力的增长,集中反映于伦敦和利物浦在奴隶贸易中地位的倒置上.作为公司总部所在地的伦敦在对外贸易中的领先地位急剧衰落.利物浦以工场手工业及个体商人的发展为后盾,逐渐成为欧洲最大的贩奴港.它靠近工业城镇,邻近的曼彻斯特,伯明翰和约克郡西区的工业品可以通过水路很方便地运到利物浦码头,因此它从事海外贸易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1750年,利物浦的贩奴船已占英国贩奴船总数的一半以上②.年的10年间,在伦敦,布里斯托尔和利物浦三个英国主要贩奴港中,利物浦的贩奴船和贩奴数量都占85%以上③.法国在1713年前贩奴活动主要由塞内加尔公司和几内亚公司经营,不许个体商人组织贩奴远航.1713年后,法国个体商人大规模参与贩奴活动.1716年法国开始废除公司垄断,开放卢昂,拉罗谢尔,波尔多和南特四个港口,允许个体商人从事奴隶贸易.南特经历了同利物浦类似的发展过程,成为法国最大的贩奴港.据认为,法国在1713年以后的80年内派出了3000多艘船只去非洲沿海,从佛得角到安哥拉,从莫桑比克到德尔加多角,购买了125万名以上的奴隶,其中100万转运到法属安的列斯群岛等地,其余的死于贩运途中①.南特至少占法国18世纪贩奴总数的一半②.四,贩奴体制,商道和航线殖民主义者在非洲沿海的贩奴活动,大体上是从塞内冈比亚(最早是葡萄牙人以阿尔金岛为据点的贩奴活动,但为时较短,数量不大,没有成为奴隶贸易重要地区)向南向东发展到整个西非沿海,再向南到刚果,安哥拉地区,最后发展到东非.奴隶都由内地商人贩运至沿海,经由沿海商人转卖给欧美贩奴商.奴隶贸易期间,在内地原有商道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沿海通向内地的贩奴商道.沿海各地的贩奴体制不同,主要有三类:(1)殖民者直接掠夺的体制,如葡萄牙人在安哥拉;(2)沿海中央集权国家由王室垄断贸易的体制,如黄金海岸,贝宁湾;(3)商人经营的体制,其典型如西非的比夫拉湾,东非阿拉伯人经营的贩奴活动.塞内冈比亚地区在黑奴贸易的第一个世纪里特别重要.1600年以前非洲输出的奴隶大约1/3来自这里③.16世纪葡萄牙人在冈比亚河及沿海建立了① A.G.Hopkins,An Economic History of West Africa(《西非经济史》), London1975,p.94.各种估计数字出入很大.柯廷提供的数字表明,年间运进美洲的奴隶数为6051700人,如果加上贩运途中15%的死亡率,则非洲输出数约为700万人.其中英国从非洲输出2466800人,占35.24%;法国969100人,占13.84%;葡萄牙2025500人,占28.94%.参阅P.D.Curtin,op.cit.,pp. 211,268.② Hopkins,op.cit.,p.95.③ Donnan,op.cit.,p.623.这三个城市的贩奴船及贩奴总数分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黑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