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贵阳到黄果树树=下联咋么对

  !)大家读读看,这表示什么意思呢?生:(自由读)生:这表示《黄果树瀑布》这篇文章写的很美。师:你真聪明。那今天我们就先来看看黄果树瀑布到底怎么美,然后再看看课文的作者是怎样把黄果树瀑布的 美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首先来看看黄果树瀑布到底美在哪里呢?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找出能反映黄果树瀑布美的句子,并画下来。生:(读课文)师:同学们找出能反映黄果树瀑布美的句子了吗?哪位来读给大家听听?(指黑板)读的时候请用 黄果树瀑布真美啊! 为开头。生:(生读课文相关内容略)师:(根据学生...
语文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教学实录的相关内容
课题:语文七色光五
教材分析:围绕单元主题&现代科技&,安排了汉字的画与写、关于爱科学的名人名言、对古今交通工具的了解、综合实践活动小...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7个生字,理解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读书展开想象,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初步体...
上个星期,我有幸赴叶圣陶实验小学参加了苏州市小学语文课改实验观摩实验活动,受益匪浅,尤其是《咏华山》这一课,给我留...
谈教材的理解:
一读课题,就觉得有文章可做。五个字中,四个是同偏旁的,且都是形声字。这可是引导孩子们观察和发现...
[师]小朋友们,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
(学生回答,投影...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师:(课件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谁呀?(乌鸦)快把漂亮的小手举起来和老师一齐写(师板书&乌鸦&生书空)。...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咏华山》。
齐读课题。
师:昨天我们借助拼音读了课文,这些生字,还会读吗?
(第一课时)
(课前师生问候)
一、引课题,交流已知,认识生字
师:通过昨天和今天的接触,我们已经认识了,现在呀,老师再带领同学们去认识一位古时候...
画龙点睛抑或画蛇添足&&有感于语文案例《司马光》
&落水、砸缸、获救&是司马光儿时搭救伙伴的一...
一、导入新课,学习第一自然段
1、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把课文读熟了,今天老师把足球给大家请来...
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语文。生活是学生认知的源泉,开放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小朋友们从自己的生活谈起,他们会...
(课前学生背古诗)
师:能不能表扬自己一下(指名生夸自己)
师:能不能面向下面的老师表扬一下自己
生:我真棒,也!
师:上课了,看大屏幕,读!(出示句子:世界美.世界多美...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鸟类。
一、课前谈话。
师:让学生叫叫老师。
师:叫得真好听,老师想再听一次。
二、听录音,赏读课文。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放小鸟》,昨天你们已经学习了第一课时,我们一起来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受月亮湾的美丽景色。
教学准备:
...
&更多关于 语文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教学实录 的标签内容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地豆落花生地豆”的下联?_百度知道
“地豆落花生地豆”的下联?
豆另称落花,花豆落花才豆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绝联征偶 01 七山塘行半塘七半;02 铁甕城西金玉银山三宝;03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04 驾叶舟荡两支桨支三四片篷坐五六位客七滩八湖离九江已十;05 浙江江浙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06 柳映池鱼钻鸟巢鸟戏水;07 江氏江亭追悼江西江司令;08 今世进士尽近视;09 省曰黔省江曰乌江神曰黑神缘何近南却占北色10 由山城由城陂由陂河由河海每况愈;11 东庙阙西庙房东西二庙门户相敢并坐;12 凉山山凉山山论山山都锦绣河山;13 断桥枫桥栈桥桥桥媲美;14 岑溪山水今奚;15 蓝红黄海绿波青岛美;16 春太行喜尽赤橙黄绿青蓝紫;17 孙行者太行山肩挑行李;18 清真寺寺真清清真真清;19 临菊花岛赏菊花仙姿;20 孤屿双峰两塔东西相峙;21 望空空望空望空;22 海自水自海;23 响水河河水响;24 今夕何夕两夕已;25 花、花、落花;26 竹篮拎笋祖领孙;27 已酉问门口何配28 针刺窗纸风送梅花香线;29 蜂巢枫树结风吹枫叶枫掩蜂;30 落花豆;31 进古泉喝十口白水;32 吾同吃梧桐籽;33 凤山山凤凤非凡鸟;34 嵩明山高映月;35 明月月月明;36 初元旦十五元宵半月两元昼夜37 钟鼓楼终夜钟声撞断;38 断线风筝风咬断;39 鸟笼望孔明想张飞耐关羽;40 闷极聊看《聊斋》聊自慰;41 紫竹园赏紫竹紫竹箫吹紫竹调;42 北徐海东南岑西林问两东西何调南北43 东风劲吹伞难遮西晒;44 火车失火救火车救火车;45 霜降降霜孀妇孤眼双足冷;46 家嫁男甥;47 玉蝴蝶蝶恋花花芯吐蕊;48 趣联巧巧联趣;49 黄土高坡青石黑木炭烧白石灰;50 自古三江龙名:黑龙江、白龙江、黄龙江壮美龙气壮华龙世界;51 山山海海山海关雄关镇山海;52 前山山前山葬钟山;53 牛犇、牛百岁、牛草牛同唱《春牛曲》;54 毛家、董家毛董家闹矛盾矛盾何;55 馆二间房三口办五六七桌凳八仙摆央九客聚十飘香;56 华文明闻名外
地豆落花生地豆云天避日碧云天(“云天避日”,云不遮住太阳,“碧云天”,天就是湛蓝的)
花生落花生花生
杜鹃映山红杜鹃
其他类似问题
落花生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生命中的风景
,,,,(原作者:刘 毅)最初知道安顺这个名字,是近半个世纪前,刚刚发蒙读书的时候。
每当清风送爽、蛙声如潮的夏夜,肚儿吃得滚瓜溜圆的我,常常会一屁股坐在地上,缠着在屯口上乘凉的父亲讲他过去的经历,而父亲不厌其烦、津津乐道的,多是他解放前挑大米下安顺,斗米换斤盐的壮举。
啧,你狗日的晓得不,肩上压着七八十斤的担子,来回一百八九十里路,一个来回三四天,肩膀磨得像红桃子,日子久了,肩头上都磨出了担肩,比鸡蛋小不了多少哩。与此同时,父亲少不了绘声绘色地形容安顺怎么繁华,吃喝怎样地香,城市有多大。也许是儿童的天性使然吧,我对父亲极力渲染的“斗米换斤盐”的生存艰难,并不怎么上心,而是对安顺的吃喝、城市有多大,反倒很有兴趣,常常傻乎乎地问,安顺有哪些好吃的东西?父亲愣了愣,似乎有点儿尴尬,极不自然地嘿嘿一笑,说,反正,多了去了,贵阳的穿着,安顺的吃喝,晓得不?我没吃过安顺的东西,父亲又说不清楚,自然不得要领,但既然父亲说不出个所以然,我也不好穷追,继而转换个话题,那安顺到底有多大?这回父亲的回答倒是挺爽快,有多大?老子从东街走到西街,咂了两杆叶子烟,脚板都走酸了,都还没走通头,你说有多大啊。那肯定比我们寨子大得多,我自以为是地说。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我们那个掩藏在乌蒙山麓中的两三百户人家的村寨,已经是蛮大的了。屁话!父亲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我说你娃儿真的是没见过簸箕大的天哩,我们这寨子,咋能和人家安顺比哟。顿了顿,父亲仿佛沉浸在对安顺的回忆中,“卟”地射出泡口水,说,行了,别问那么多了,你狗日的好好地读书,有球本事,将来自个儿去看看,不就成了。
像故乡的许多父老乡亲一样,父亲说话,也喜欢时不时地带点儿“抓子”,比如狗日、球、老子什么的。好像不挂这么点儿彩,就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潇洒、权威似的。实际上,这样的口头禅,听起来很刺耳,其实呢,并无恶意。作为老子对儿子的陈述,似乎还包含了些亲昵和溺爱。也许,正是在父亲这种连说带骂的描述中,安顺便成了儿时的我所憧憬的天堂般美好的地方。
许多年后,当我也为人父,品尝了诸多生活的艰辛苦涩,这才体会到父亲那些夏夜的描述,有多浪漫和夸张,其中当然不无父亲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并为自己少年不知愁滋味的肤浅而汗颜。试想,一个连草鞋都几乎穿不上,爬山涉水汗流浃背地到安顺卖米,穷得兜里没有一个多余铜板的乡里人,哪里有能力去品尝安顺可口的小吃,哪有从东街溜达到西街的闲情逸志?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不可否认的是,安顺无疑是第一个走进我心中的城市,尽管那时城市之于我,仅仅是一种下意识的朦胧的意象。但父亲不无夸张浪漫的说道,无疑撩起了我心中沉睡的那根向往城市的神经。而通向城市的船票,正如父亲所言,我只有通过好好读书才能获得。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也就是如火如荼的文化大革命在神州大地兴起的那一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县里唯一的一所中学。第一次告别山村的我,有幸来到了比故乡要大得多的县城,并成了它的临时居民。读书之余,我常常遐想,父亲所说的安顺,肯定比县城还要大得多,它毕竟是地区政府的所在地,管辖着好多个县哩。同时,我竭力张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里、睡梦中触摸安顺繁华的市井和街道。
于是乎,我走进安顺的愿望愈发迫切了。
约莫是次年暑假吧,县城里要好的同学李强来我家里玩。闲聊之间,我们说到了安顺,自然也说到了黄果树瀑布,因为举世闻名的黄果树瀑布,无疑是安顺、乃至贵州的一张名片。当我说从我们村到黄果树,走小路也就五六十里地时,李强顿时来了劲,极力怂恿我,那干脆我们去看看黄果树瀑布吧,有可能的话,顺便去安顺耍耍。李强的提议,可谓不谋而合,说到了我的心坎上,但我情不自禁地摸了摸荷包,顿时便泄了气,面露难色地说,主意倒是不错,就是没银子哩。李强问,你有多少?也就是两三块吧。够了,李强说,我身上有四五块,不买东西,我想应该够了。
于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出游,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叫做旅游,就这么定了下来。
为了防备家里的阻挠,我们决定秘而不宣。
次日,我对家里人谎称要和李强到另一个同学家玩几天,便离开了家。
我们顶着六月天火辣辣的太阳,经马槽峡到落别镇,过滴水滩至仡佬坟村,翻越扁担山麓,进入镇宁境内时,耳边仿佛已经隐约听到了黄果树瀑布的声响。然而,六月的天,就像娃儿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碧空如洗、阳光灿烂,陡然间便乌云密布,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只听耳边一阵狂风扑面扫过,铜钱大的雨点便劈头盖脸地倾泻下来,正在山路上行走,前不着村,后不挨店,没带任何雨具的我们,瞬间便成了落汤鸡。
情急之中,我们只好顾头不顾尾地蜷缩在路边的一道岩头脚下,眼睁睁地看着脚下的雨水像小溪一样流淌。
好容易雨过天晴,太阳却快要落山了。一打听,离黄果树还远着呢,少说也有十多里地。咋办,我们总不能在野外露宿吧。当务之急,是要找个能够栖身的地方。
这时,我突然想起父亲鼓吹他“斗米换斤盐”的壮举时,常常提到的一个人,也就是我的“老干爹”。于是我开动脑筋,竭力搜索他的名字,依稀想起他叫严学雨,他们的村子叫把路,好像就在黄果树附近。
父亲当时说到我这“老干爹”的来历时,是这样陈述的:
啧,你狗日的不知道,那才叫苦呢,一天两头黑。有一回从安顺回来,打算走到扁担山歇脚,没想到紧赶慢赶,才走里把路,天就黑了。没办法,只好敲开路边的一户人家借宿。结果,一宿聊下来,我们却很对脾性。一来二去地走转,倒成了好朋友,这个人,就是严学雨。那年他来家里作客,当时你时常逗啰嗦、三病两痛的。我和你妈一合计,就把你狗日的拜祭给他了。父亲嘿嘿一笑,不无得意地说,这样,他就成了你的“老干爹”,你呢,也就成了他的“干儿子”喽。
前些年,父亲和“老干爹”往来较多,后来,不知是忙于生计,还是别的原因,就慢慢地淡下来了。
可眼下,除了去他家投宿,我们别无选择。
当我们身披一身暮色,浑身冒着湿气敲开我“老干爹”家大门的时候,老人家古铜色的脸上溢满惊愕,仿佛我们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哎呀,我说刘老三,你、你从哪儿来?
我简单地叙述了此行的目的。
哈哈!好、好。几年不见,你小子都成中学生了。老干爹朗声一笑,说,是应该出来走一走、看一看了。
干爹家的日子显然并不宽裕,家里除了一张吃饭的小桌子、几把矮板凳外,没有多余的东西。我们踏进门槛的时候,他们一家五口正在吃饭,桌上摆着两样菜,一碗牛皮菜蘸辣椒水,一碗炒干豇豆。饭是混了一星点米的黄包谷饭。我们进屋后,干爹一家五口停了下来,干爹吩咐干妈,再去弄点儿菜。不一会,干妈煮了碗青椒豆豉,一碗当菜吃的面条,笑盈盈地端上桌来。干爹招呼我们,来,干儿,吃饭吃饭,老子不晓得你们要来,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将就着吃吧。我笑了笑,咧咧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于是便坐下来,和(原作者:刘 毅)干爹一家吃饭。
奔波劳顿了一天,别提那一餐饭有多香了。
翌日一早,尽管干爹一家竭力挽留,我们还是执意要走,于是干爹依依不舍地把我们送到村口,直到望不到我们的身影了,这才转回村里去。
我和李强都明白,其实我们很想在干爹家里再休整一天,以恢复疲劳,但近在咫尺的黄果树瀑布不停地召唤着我们,让我们寝食难安。
我们刚到黄果树上面的山头,就听到了黄果树瀑布雷霆般的吼声。走在穿街而过的公路上,蓝蓝的天上突然飘起了毛毛细雨,不一会儿,头发都濡湿了,仔细打量,脚下也是一街的湿润,我们很是诧异,心想,这红火辣太阳的,咋就一头雾水呢。正待问个究竟,路边的一个老大爷说,小伙子,看样子你们是第一次来吧,这不是下雨,是犀牛滩冲上来的水雾哩。
那时,黄果树瀑布风景区还没开发,瀑布周围没有砌上围墙,站在街面上,就可平视宽阔的水帘从70余米的悬崖上轰然跌落,我们耳畔春雷般的奏鸣,就是那水帘粉身碎骨的升华。我们的脚步不由自主地被那奏呜磁铁般吸引,沿着窄窄的几乎被茅草覆盖的小路,敬畏而虔诚地走向那片神奇。爬到山谷的半坡上,透过葱笼欲滴的杂草灌木,黄果树瀑布伟岸的身影便一头扎进我们的眼帘。它那宽宽的水流,宛如一匹硕大无朋的雪白哈达,几乎遮盖了壁立高阔的那道悬崖。灿烂的阳光下,闪烁着晶莹洁白的光辉。兴许是涨水的缘故吧,看上去有点儿混黄的打邦河水,从高高的崖头上,义无反顾地落入犀牛滩。犀牛滩中翻滚的银波,一圈一圈地扩展开,仿佛滩里的犀牛经不住瀑布的撞击,不停地翻身打滚,搅得偌大的一泓滩水难以平静。蒙蒙雨雾中,一道瑰丽飘渺的七色彩虹,凌空飞架,愈发让人叹为观止。
伫立在鬼斧神工的黄果树瀑布前,我们只有仰视和震颤的份儿。虽然那时我已读过太白诗仙的名篇《望庐山瀑布》,且能摇头晃脑不无得意地背诵,但对其意蕴却不甚了了。可眼前的黄果树瀑布,却以它形象生动的姿体语言,对诗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作了最权威、最精辟的诠释。黄果树瀑布面对绝壁深渊的勇往直前、义无反顾,还有它在绝壁上奔放热烈、英勇悲壮的生命之舞,以及她那惊天动地的奏鸣轰响,让我受到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心灵洗礼。
其实,我知道诗仙歌咏的庐山瀑布,与位于安顺镇宁的黄果树瀑布,无论是从其气势上,还是规模上来说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可以说是,在人丁众多的瀑布家族中,庐山瀑布可谓名符其实的“小弟弟”。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就是那么个不打眼的小瀑布,却让诗仙诗兴飞扬、激情澎湃,吟哦出那样想象神奇,气势若虹的瑰丽篇章。倏忽间,我突发奇想,倘若诗仙有幸莅临黄果树,面对飞珠溅玉的黄果树大瀑布,他的脑海里又会有怎样奇妙瑰丽的想象,作出怎样脍炙人口的华丽篇章?
漫无边际的遐想中,心里竟为诗仙未能一睹黄果树瀑布的风采而有些怅然。
正任由思绪的野马在遐想的原野上驰骋时,李强在我的肩上轻轻地拍了一掌,说,想什么啊,老三,时间不早了。我抬头一看,可不,不知是为黄果树瀑布的雄奇壮观所陶醉,抑或是时间在心灵的放飞中极易流逝,反正,不经意间,日头早已西斜,我们该往安顺赶了。
于是,我们依依不舍地沿山而上,可在快到黄果树的公路上时,刚刚还一片晴天丽日、白云袅袅的天空,不一会儿,就阴云骤起,洒开了箭杆雨。
无奈,我们只好在一户人家的屋檐脚下避雨,想待雨停了后再赶路,可老天却像漏了似的,总也消停不下来。大约过了半个钟头,那雨才小了些。眼看天色向晚,我们只好脱下外衣顶在头上,穿着背心冒雨赶路。
鉴于囊中羞涩,我和李强决定不坐车,沿着公路走到安顺,尽管我们并不知道黄果树到安顺到底有多遥远。
那时黄果树到安顺的公路既不是水泥路,更不是现在的柏油路,而是那种说不上什么等级的泥沙路,简单地说,也就是路基修好后,先铺上石沙,然后在石沙上盖上土,一层一层地朝上堆。晴天天气干燥,汽车一过,飞扬的尘土像一条黄褐色的巨龙;一旦下雨呢,灰尘倒是没有了,可那泥沙让雨水一搅拌,黏稠得就像糍粑,汽车一碾压,竟如烂田一般咬脚,粘在鞋上甩都甩不脱,脚上的鞋,也就成了泥靴,重得就像灌满了铅似的,拖也拖不动。稍不留神,那些缺德的司机还会睁着眼睛,朝着路上的水凼里开。倾刻间,凼里的水便像弹片一样四射开来,溅得你一头一脸的泥水。
我和李强冒雨走在这样的公路上,其艰辛的程度可想而知。虽然我们奋力开动“11号”,紧赶慢赶,一则头天才走了五六十里山路,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整,再则十三四岁的我们,脚力毕竟柔弱。结果,从黄果树走到安庄坡,也就十三四里路的样子,我们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几乎要趴下了。
这时,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山头上愈发浓厚的暮霭,正缓缓地一层一层地压下来。
我问一个站在路边的老大爷,到安顺还有多远。他愣了愣,说,安顺?还远着哩。老人看了看我们满身的泥水,怜惜地劝道,小伙们,坐车去吧,眼看天就要黑了,照你们现在这样子,怕是走到鸡叫也到不了安顺哩。
老人的劝告语重心长。我和李强一合计,虽然兜里的银子有限,可坐车是我们眼下唯一的选择。
正踌躇间,一辆从关岭至安顺的客车开了过来,在老人的好心劝说下,我和李强便登了上去。车费是一元两角,还是一元五角,我记得不是太清楚了,只记得售票员让我们买票时,李强伸进荷包里的手哆哆嗦嗦的,好半天掏不出钱来,售票员瞪着一双牛鼓眼,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我知道李强心疼钱。
我们俩兜里的银子,加起来也就七八块钱的样子,在黄果树吃了一顿中午饭,买了两斤地萝卜打口渴,已经花了一块多。车费一家伙花掉两三块,到了安顺怎么办?但火烧眉毛顾眼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因为我比李强大些,我便以老大哥的口吻,用一句刚学来的名言安慰他,兄弟,别想那么多,车到山前必有路。李强苦笑了一下,没接我的茬。
六个轮子的大客车,自然是“¨号”望尘莫及的。在天黑透之前,我们终于到达了安顺。苍茫暮色中,首先迎进我们眼帘的,是安顺的标志性建筑,耸立于城中心西秀山上的雄伟挺拔的“白塔”,以及次第闪烁的满城灯火。
这时,滴滴答答大半天的雨,也似乎极不情愿地停了下来。
安顺的繁华果然超出了我的想象。
那比我们县城还要高大的楼房,熙熙攘攘的街市,琳琅满目的百货商店,街道两侧花样繁多的小吃,令我们目不暇接。轻风拂来,街边黄灿灿的油炸糯米粑的清香,一缕一缕地往我们的鼻孔里钻,搅得原本就饥肠辘辘的我,清口水一股股地朝上冒。但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找个栖身的地方。
即便是40多年前,安顺的旅馆业,也是相当繁荣的。数量之多姑且不说,就质量而言,当时的“赵一曼旅社”,就以其良好的设施、优质的服务闻名遐尔,成为贵州服务行业学习的楷模,其知名度之高,不亚于时下的五星级大酒店。
诚然,这样的旅馆,不是我们这样的穷学生所能消费得起的。记得从“赵一曼旅社”门口经过时,我曾(原作者:刘 毅)产生走进去看一看的强烈冲动。我跟李强打趣,就算是住不起,咱们开开眼界也好呀。李强说,得了吧,人家还不知道哪来的两个流浪儿呢。我说那可不一定,人家这是优质服务单位哦。李强说不信你就试试看吧。可在门口徘徊了半天,我终究还是没有鼓起勇气跨进那道高不可攀的门槛。
我们终于在东街找到一家价格相对便宜的小旅馆,好像是一晚上8角钱。这小旅馆有个极富期冀的名字——富强。创办者的初衷和憧憬由此可见一斑。与一般旅馆不同的是,“富强”的前台服务员,不是年轻姑娘,而是个五十开外,早年上过私塾,识文断字、健谈开朗的老头儿,我们称他张大爷,是个地道的“安顺通”。办完入住手续,得知我们是两个外出看风景的愣头青,张大爷非但没有小瞧我们,反倒热情洋溢、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安顺的风景名胜、小吃特产、风土人情。譬如可口的小吃、安顺三刀、虹山水库、王若飞故居、文庙,等等,让我们顿时消除了陌生感,就像回到了家里一般。
张大爷告诉我们,安顺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它就是西南夷地两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牂牁和夜郎国的发祥地。秦代设郡置县时,安顺属象郡,开始受到中原文化和先进耕作技术的影响。汉代,与中原在政治上、军事上关系日益密切,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增多。元代,这里开始形成集镇,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置安顺(今西秀区东部)、习安(今普定县西北部)2州和普定县,安顺之名由此而来。明代徐霞客游历西南时,安顺已是“城垣峻整,街衢宏阔。城楼跨街,市集甚盛”的繁荣景象。清代,安顺的地方工商业蓬勃发展而成“黔中商埠”,其商业之盛,甲于全省。
除了介绍安顺悠久的历史之外,张大爷还给我们讲了“安顺三刀”(菜刀、剪刀、皮刀)的典故。他告诉我们,“安顺三刀”式样美观、镶钢均匀、刃口锋利、经久耐用,百年以来,享有盛名。而安顺三刀锋芒初露,是在清朝。相传咸丰年间,安顺有家姓余的工匠,兄弟三人以打铁为生。最小的一个弟弟天资聪颖,不仅打铁技艺出众,读书也颇为上进。他背着自家打制的菜刀、剪刀,沿途变卖,充作盘缠,准备上京赶考,却因出身低微,无人引荐而名落孙山。从此,他便断了入仕的念头,立志“以刀代笔”,要在铁器行中挣出一个“状元”来。为了励志,他自撰一副对联贴于门上,上联:“铁汉磨穿铁链”;下联:“匠人煞费匠心”;横批:“百炼生精”。他抱着这个信念,孜孜以求,终于自成一家,在同行业中独树一帜。
滔滔不绝间,张大爷猛然回过神来,哦!你看我,一说起来就没个完的,看样子你们还没吃饭吧,先出去吃点东西,回来我再接着跟你们摆。在我们走出门的当儿,张大爷还特别嘱咐,小家伙们,尝尝安顺的小吃吧!
走出旅馆后,一则因张大爷的提醒,再则想起父亲当年对“安顺吃喝”的描述,我跟李强说,要不我们就去尝尝安顺的小吃吧,省钱,味道肯定也不错。李强说,行。
我们一路溜达,来到南街,这里各式各样香气扑鼻的小吃,一溜儿摆开,令人馋涎欲滴。
我们一路看下去,花江炒粉、荞凉粉、肉饼、鸡丁干粉、油炸鸡蛋糕、水晶凉粉、南瓜包……可谓精彩纷呈,很是诱人。倘若兜里的银子富足,真想每一种小吃都品尝一番。
再三权衡,我们决定吃比较便宜,两角钱一碗的荞凉粉。
卖荞凉粉的老奶奶六十多岁,精精干干的,衣着很是整洁。在老家的时候,我吃过用大米,或者大米和玉米混合磨成的米豆腐,也就是安顺人所说的凉粉,也吃过用荠面做成的荞饭,俗称荞疙瘩。但吃荞面磨成的荞凉粉,却是破天荒的头一次,于是竟有些新奇。养凉粉看上去呈嫩绿色,在呈液态黏稠状时,盛在脸盆里冷却凝固,然后再倒将出来,其形状就像一个嫩绿色的脸盆,倒扣在条桌上。老奶奶将其切成拇指大的小方块后,撂在碗里,浇以腐乳、红油、蒜水、姜水、葱花,最后搁上炸黄豆、脆花生,然后从一个罐头瓶里抽出一支扁扁的用竹子削成的竹叉,随手递给我们,和颜悦色地说,自个搅拌搅拌,吃吧!
兴许是荞凉粉太香,抑或是太饿了吧,我们狼吞虎咽地干掉一碗荞凉粉,把碗里红红的一点点汤也喝了个底朝天,肚子里还是空荡荡的。
于是,我和李强把兜里的钱都翻出来,进行总盘点,除掉第二天中午饭和买火车票的钱,准备再吃一碗荞凉粉。可翻过来覆过去地算,都还差两分钱。于是,只好站起身来,恋恋不舍地转身离开凉粉摊。
我们的窘态,也许早就被老奶奶看在了眼里。就在我们刚刚迈步的当儿,老奶奶叫住了我们。哎,两个小伙子,是不是还想吃啊?想吃。我愣了愣,觉得脸上一阵阵发热,随即坦率地说,钱不够哩!老奶奶问,差多少?两分,我说。唉!不就差两分钱嘛!我还以为差多少呢!回来,回来,再吃一碗,大小伙子,吃一碗凉粉咋个顶得倒事哟!
我记得,当我们领了老奶奶的盛情,重新坐回凉粉摊前,又吃了一碗荞凉粉时,我眼里竟有些潮潮的。
第二天,根据张大爷的提示,我们计划去看看王若飞故居、文庙、白塔等人文景观,尤其是王若飞故居,更是让我神往。因为就在来安顺之前,我曾读过一本名叫《王若飞同志在狱中》的书,心里对这位安顺籍的革命家充满了崇敬之情,但遗憾的是,这些景观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都没开放。就连西秀山上的白塔,也被圈了起来,说是要维修。
无奈,我们只好信步来到虹山水库,那长长的大坝,既是水的屏障,又是通行的公路,各式各样的车辆川流不息。蓝天下,偌大的水面闪着粼粼波光,不少身着裤衩泳装的青年男女,正在水里劈波斩浪。特别是姑娘们那曲线毕露的泳装,着实让我们开了眼界。我和李强坐在大坝下面的台阶上,傻乎乎地欣赏她们花样翻新的泳姿,不停地跟着比画。过去只会在故乡的小河里扑腾几下“狗刨式”的我,后来居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蛙泳、仰泳、蝶泳等姿势,兴许与这次不可多得的观摩密切相关。
下午三时许,我和李强坐火车离开安顺,结束了我们为期两天的安顺之旅。我原本想买一把安顺菜刀送给母亲家用,因兜里再也没有一个多余的子儿,只得作罢。
打这以后,虽然常常坐火车途经安顺,但也仅仅是擦身而过。
我再一次走进安顺,已是新世纪的第三个春天,省作家协会组织会员到某县采风,在安顺作短暂逗留。
下得车来,我迫不及待地找寻记忆中的安顺,令我惊异的是,虽然城还是那座城,街也还是那些街,但城却愈发地壮大,街呢,也丰阔得没有了过去逼仄的影子,显得更加繁华气派。放眼看去,一幢幢拔地而起、新颖别致的高楼,鳞次栉比地直插云天。而等我来到当年小住的东街和吃凉粉的南街,“富强”旅馆喜欢摆龙门阵的张大爷、卖荞凉粉的慈祥的老奶奶,早已不在人世。伫立在熙来攘往的街市上,真想再听听张大爷活灵神现地冲一回壳子,或者坐在老奶奶的凉粉摊前,惬意地品一碗红彤彤、香喷喷的荞凉粉,然后再道一声谢谢,感谢老人家当年所给予的那一份温暖。但这一切,都已成了追忆和奢望。
故地重游的我,不禁感慨万千,日新月异的安顺,已经没有了我记忆中的模样。所不变的,只有那品种繁多的小吃和特色产品,历经岁月的洗礼,愈发纯粹地道、炉火纯青。流连间,我信步来到大十字附近的一家超市,特意买了把心仪已久的“古钱牌”菜刀,算是了却当年的夙愿。
光阴荏苒,韶华易逝。
蓦然回首,已走过人生的“天命”驿站。数十年间,我曾先后到过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宁等不少比安顺要大得多的城市。然而,细细想来,当年安顺给我的震撼和温情,却是别的城市所没有的。作为此生第一个亲密接触的城市,安顺——这座黔中大地上朝气蓬勃的小城,无疑是我生命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www.niubb.net)欢迎您转载分享,并保留本站链接地址。
推荐阅读:
内容/版权举报请联系bianji#niubb.net
||苏ICP备号-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阳到黄果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