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钢琴协奏曲曲创作手法

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演奏版本比较
莫扎特的《d小调钢琴协奏曲》,是古典音乐的前瞻性力作。该作品的问世,让莫扎特步入了著名作曲家行列。从创作手法看,《d小调钢琴协奏曲》与《a小调奏鸣曲》、《c小调幻想曲》等一脉相承。这部作品的影响力较大,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为《d小调钢琴协奏曲》留下了华彩乐段。后世的很多钢琴家都乐于将该作搬上舞台,故该作成为莫扎特所有钢琴协奏曲中被演奏、录音次数最多的作品。一、古尔达的演奏版本古尔达是奥地利钢琴家,1930年出生于维也纳。7岁学琴,12岁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就读研究生。1946年获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首奖。1978年在维也纳举行了三次演奏会,并录制了唱片。他的演奏既珍视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传统,又富于时代精神,表现出独有的创造性,进一步丰富了钢琴的演奏技巧,并为探求极有创造性的新音乐做出了努力。日,古尔达与慕尼黑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了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古尔达不像其他钢琴家那样穿正规礼服演出,通常是一件黑色套头毛衣加一顶...&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以其钢琴化的技术和自然的音乐形象著称于世。格里格的创作手法对同时代和后世作曲家影响深远,他的作品表达了十九世纪民族乐派的创作倾向,拓宽了人们认识挪威民族音乐的视野。据笔者查阅,目前国内外研究格里格协奏曲的资料中,学术论文居多(主要是期刊、学位论文和传记)。对演奏版本中,不同演奏家的演奏技巧及风格的分析与阐述较少。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法、分析法、举例法、归纳法,通过三个部分对这部协奏曲进行分析研究和比较,剖析作品深层的意蕴和内涵。第一部分将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创作概况进行介绍,旨在表述格里格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他世界观的形成和创作特征产生的影响;第二部分叙述了这部协奏曲的本体特点和演奏技法,展现出格里格杰出的艺术特点。得出以下结论:格里格协奏曲融入了创新的因素,体现了北欧民族坚韧的性格特征,表达了格里格追求钢琴音乐语言民族化的音乐风格。第三部分对这部协奏曲的演奏版本进行分析比较...&
(本文共76页)
权威出处:
莫扎特是古典主义时期著名的作曲家,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以歌剧和协奏曲的贡献最为突出,他确立了协奏曲的体裁和地位,他的钢琴协奏曲是钢琴协奏曲发展的基础。本文将以莫扎特仅有的两首小调钢琴协奏曲中的其中一首,即:第二十首钢琴协奏曲《d小调钢琴协奏曲》(K.466)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哲学方法、分析和调查方法、社会学和心理学方法、音乐学方法,从莫扎特的生活经历、思想背景、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点入手,站在演奏者的角度,通过亲身的演奏实践以便更好的把握作品的音乐与演奏分析,并总结出在创作过程中赋予其作品的“莫扎特音乐精神”的体现,从而概括出对人生的启示作用。目前,对莫扎特音乐研究的文献有很多,本文在吸取和总结前辈们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作品创作的背后意义,挖掘其价值所在。在关于该作品的文献中对作品背后的思考研究尚不够全面,笔者从演奏者的角度对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K.466)本体进行分析,希望对钢琴演奏和教学方面...&
(本文共50页)
权威出处:
莫扎特是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他短暂的35年生命中,为我们留下了626部杰出的作品。在他各种体裁的音乐创作中,有三种大型体裁是他所钟爱的:歌剧、交响乐与协奏曲。他的协奏曲共有42首,其中钢琴协奏曲27首,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富有特色的,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他的第二十《d小调钢琴协奏曲》是他仅有的两首以小调创作的钢琴协奏曲中的一首,也是所有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中流传最广、被演奏次数最多和最优美动人的一首作品。本文对这部作品的历史背景、创作年代、音乐结构、钢琴演奏技巧等方面均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总结归纳出其中所具有的音乐特点以及它在欧洲音乐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意义等,并进一步得出莫扎特作为一位杰出作曲家为此种音乐体裁做出卓越性贡献的结论。&
(本文共38页)
权威出处:
肖邦是世界著名的作曲家,被喻为“钢琴诗人”,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音乐财富,在他的一生中只创作了两首钢琴协奏曲《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与《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其中又以《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创作技法更加成熟,感情真挚,淳朴,历届肖邦国际大赛的获奖者都为之倾倒,李云迪,朗朗,陈萨同为中国青年钢琴家的领军人物,三位在06年至08年期间分别推出了协奏曲专辑,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三位钢琴家的专辑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他们用极具个人特色的演奏再次使肖邦的音乐触动到了人们内心深处,笔者试图通过这三个演奏版本的学习,比较,研究,为演奏者及音乐爱好者聆听与选择专辑时提供一些客观的意见和参考,在学习和研究中,笔者也将不断的完善和充实自己,同时也深感“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伟大真理,希望在学习西方创作技法的同时,还要继承我国传统的音乐,只有扎根于我们的民族音乐中汲取养分,才能创作出既能...&
(本文共142页)
权威出处:
在对莫扎特钢琴作品演奏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作曲家的人生经历和作品的演奏风格。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1756年1月生于萨尔茨堡市中心的一个宫廷乐师家庭,他是一个音乐天才,3岁的时候,就表现出了极高的音乐天赋,4岁的时候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时便可以开始作曲了,1762年,年仅六岁的“神童”就被带进维也纳的美泉宫,为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演奏钢琴。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音乐创作,同时不断的在各地进行巡回演出,取得了很多惊人的成就。莫扎特在维也纳的生活是充满矛盾的,一面是辉煌的成就,另一面是潦倒和失望。1791年,莫扎特猝然病死。生活的磨难在某种程度上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影响,因此他的钢琴演奏里包含了一种悲伤的情感,但同时莫扎特也是一个向往自由生活的人,他音乐中乐观和积极的精神也体现出他对未来充满自信和乐观。一、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K.466)》创作背景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K.466)》于日在...&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来源:&&
&&& 1770年12月17日出生于德国波恩,1827年3月26日逝世于维也纳。维也纳古典乐派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之一。所作九首交响曲、七首协奏曲、管弦乐序曲、歌剧《费德里奥》、器乐奏鸣曲以及各种形式的室内乐作品中有很多在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不朽地位 ,代表了人类在音乐创作领域取得的最高成就,而且至今仍是音乐会上最有生命力的作品。
第三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的五部钢琴协奏曲中惟一一部以小调创作的,它为作曲家提供了一个表达严峻色彩和冲突因素的机会。在莫扎特创作的诸多钢琴协奏曲中,贝多芬最喜爱的就是两部小调性的,他曾经数次在音乐会上演奏莫扎特的D小调第24钢琴协奏曲(作品466号),并为这部协奏曲的第一和第三乐章写了华彩乐段。贝多芬自己的这部协奏曲即显示出对莫扎特这位前辈大师的敬意,同时又富有个性。C小调这一调性对于贝多芬而言具有某种特殊的内涵,在贝多芬以这一调性创作的音乐杰作中,包括著名的第五交响曲、两首钢琴奏鸣曲(作品14号第8奏鸣曲《悲怆》和作品111号第32奏鸣曲)、弦乐四重奏、三重奏及《合唱幻想曲》等。不过这部属于贝多芬创作早期的协奏曲除了表现精神世界的严峻一面之外也蕴含着光明和乐观的成分,就像在《合唱幻想曲》和第五交响曲等作品中一样,作品虽以C小调为主调性,但作品最终结束在明朗的C大调上。
&&& 第三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797至1800年间,1803年4月5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演,贝多芬亲自担任钢琴独奏。
&&& 在第一乐章有活力的快板中,贝多芬遵循传统的手法,在钢琴进入之前,以乐队来呈示主题材料。主部主题是围绕着C小三和弦写成的一个雄伟的音型,它由木管重复后在不断变换的和声中由整个乐队奏出。徘徊于大小调之间的优美而流动的副部主题提供了传统性的对比。当钢琴独奏进入时,首先单独演奏了三个有力的C小调音阶后才奏出主部主题。这个主题的最后两个音以有力的节奏先在展开部、后又在结尾中起了重要作用。这里有乐章开头一些主题的再现。独奏的华彩乐段后出现了富有和声变化的、充满想象力的结尾。
&&& 第二乐章广板是一个沉思的、庄严的慢乐章。宽广、流畅的旋律先由独奏呈现,之后由加弱音器的弦乐奏出。随着音乐的进行,在弦乐和木管演奏的这支旋律之上,钢琴以优美的琶音作为装饰。乐章结束时,开头的旋律再度出现,引导出钢琴独奏的华彩乐段。
&&&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是回旋曲与奏鸣曲的巧妙结合,这是贝多芬在协奏曲的末乐章里常用的手法。乐章的基本结构是一首传统的回旋曲,以一个生气勃勃的旋律作为主题,在它的几次再现之间,相继出现了几个插部。第一次出现的是一支十分欢快的旋律,它在某种程度上也起着传统奏鸣曲式中抒情的第二主题的作用。第二插部进入时初看似平淡无奇,但它提供了更优美流畅的旋律对比。它在进行中被一个短小的赋格段打断,钢琴暂时到了远关系调E大调上,这正是慢板乐章的调性。回旋曲主题迅疾地、富于戏剧性地再度出现,之后的第三插部运用了与第一插部相同的主题,不过是在新的调性上。一个短小的华彩乐段引出6/8拍的、极其兴奋的结尾,先前出现过的主题纷至沓来,汇成狂欢的急流。
责编:李萍
相关热词搜索:文档分类:
在线文档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优秀论文 可复制黏贴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优秀论文 可复制黏贴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1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作者姓名葛峥指导教师毛节芳副教授杨九华副教授学科专业音乐学所在学院音乐艺术学院提交日期 2008 年 4 月 18 号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2论文摘要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以清新的艺术风格,光彩照人的青春活力,充满***的动力性以及散发着俄罗斯气息的优美抒情歌调,不仅是作曲家风格的集中概括,同时也是其非凡音乐天才的集中体现。作品被誉为20世纪俄罗斯艺术创作繁盛时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颠峰之作,对后世音乐与思想观念产生重要启迪和深远影响。然而关于此作品,国内外对他的研究十分有限,大多犹如传记式的叙述,而很少有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挖掘与研究。论文立论视角聚集在作品的音乐文本当中。当然,每一部作品的诞生并不是孤立的,它是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时代文化的综合产物。因此,在论述当中,笔者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出发,对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进行音乐学、社会学的综合分析,(来源:淘豆网[/p-3442086.html])从《第三钢琴协奏曲》中窥测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创作手法和创作理念,文章的重点将敲击性手法扩大加以重点研究与分析,并且结合当时的音乐创作环境和文化背景挖掘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美学思想。本论文把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环境、创作文本、创作理念、音乐美学等分析原素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整体性、立体性的论述,以更清晰的,更立体的视角去正确认识普罗科菲耶夫及其《第三钢琴协奏曲》。关键字: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敲击性;诙谐性;托卡塔节奏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3AbstractProkofiev &Third Piano concerto& by the fresh artistic style, the ording to person's young blood, the enthusiastic power as well as sends out theRussian breath to express fee(来源:淘豆网[/p-3442086.html])lings exquisitely the song tune, is not only poserstyle centralism summary,simultaneously is also its extraordinary music talentcentralism manifests. The work was honored as the 20th century Russia reation prosperous time to have milestone significance work summit, had theimportant inspiration an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to the later generation music and theideological concept. However about this work, domestic and foreign is very limited tohis resea(来源:淘豆网[/p-3442086.html])rch, mostly just likes the bio- graphy -like narration, but very little hasomni-directional, multiple perspectives thorough excavation and research. The paperargument angle of view gathers in the middle of the work music text. Certainly, eachwork's birth is not isolated, it was at that time the specific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time prehensive product. Therefore, middle the elaboration, author from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cultural context an(来源:淘豆网[/p-3442086.html])d the time characteristic then embarked,&Third Piano concerto& carried on the musicology, the sociological generalizedanalysis to Prokofiev, will observe Prokofiev's music creation technique and thecreation idea from &Third Piano concerto&, the article the rap technique will expandthe key research and the analysis with emphasis, and unified the music creationenvironment and the cultural context then unearths Prokofiev's m(来源:淘豆网[/p-3442086.html])usic estheticsthought. Present paper Prokofiev &Third Piano concerto& the creation environment,the creation text, the creation idea, music esthetics and so on analysis anicunions, carry prehensive nature, integrity, three- dimensional the elaboration,by is clearer, the three-dimensional angle of view goes to understand Prokofievcorrectly and &Third Piano concerto&.Key words:PThird PRHBatarh(来源:淘豆网[/p-3442086.html])ythm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4目录1 绪论………………………………………………………………… 12《第三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环境阐释…………………………… 62.1 动荡不安的政治气候………………………………………………………62.2 弃旧图新的文化背景72.3 步履艰难的创作环境83《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文本分析……………………………… 103.1 传统性结构——古典式文化的继承1 03.2 创新性和声——多元化特征的融合………………………………………1 53.3 运动性节奏——托卡塔风格的体现1 73.4 诙谐性手法——对比性效果的运用1 94 现代气息的独特魅力——敲击性音响分析234.1 剖析作曲家运用敲击性手法的原因2 34.2 敲击性手法的多元化运用2 5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54.3 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敲击性音响分析2 6结语325 从《第三钢琴协奏曲》探究其精神内涵335.1 朴实的旋律流淌着欢快(来源:淘豆网[/p-3442086.html])的诗意3 35.2 精致的脉动透露着坚韧的攀登3 45.3 坚强的信念闪烁着永恒的光辉3 5结语…………………………………………………………………… 3 8参考文献
3 9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61 绪论1.1《第三钢琴协奏曲》的研究缘起与理论意义普罗科菲耶夫是前苏联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理论家, 他的卓越成绩在于他不仅仅深深地扎根于欧洲古典音乐传统与俄罗斯民族音乐的肥沃土壤。同时, 又敢于突破旧规范, 走自己的路, 从而创作了大量富有 20 世纪风采、闪烁着新的气质、新的风格的音乐篇章。普罗科菲耶夫一生共写下了五首钢琴协奏曲,从 1911 年起笔的《降 D 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到 1932 年落笔的《G 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总共经历了 21 年的时间,基本上涵盖了作曲家早期到中后期的创作风格。这些作品无不体现出作曲家宏伟的构思、精湛的技巧和新颖的手法。但就这五首钢琴协奏曲的创作时期而言,前两首作品由于处于作曲家的(来源:淘豆网[/p-3442086.html])创作早期,虽然在曲风上充满着朝气蓬勃的风貌,却不免在技术的创新上带有年轻人的莽撞;而后两首钢琴协奏曲则由于写作于作曲家久居他乡而身陷创作危机时期,故减弱了其在艺术价值上的光芒。完成于 1921 年的《C 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无论是从作曲家的创作技法上,还是从作曲家的精神思想上都是五首钢琴协奏曲中最成熟的一首,同时也是把传统与创新结合的最完美的一部作品。作品以清新的艺术风格,光彩照人的青春活力,充满***的动力性以及散发着俄罗斯气息的优美抒情歌调,不仅是作曲家风格的集中概括,同时也是其非凡音乐天才的集中体现。而时至今日,在各类大型国际钢琴比赛和顶尖的钢琴大师音乐会等重要场合,这首作品都是各位演奏家的首选曲目之一,可见此作品的影响力、重要性。这部蕴含着强烈的现代气息的,被誉为 20 世纪俄罗斯艺术创作繁盛时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颠峰之作,对后世音乐与思想观念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其历史价值不言而喻。然而关于此作品,并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关注,研究者寥寥,仅有的一些成果也仅限于对作品素描式的简单介绍。1.1.1(来源:淘豆网[/p-3442086.html]) 独特视角:《第三钢琴协奏曲》——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普罗科菲耶夫在钢琴艺术上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同时对他的定位至今仍颇有争议。贯穿着他一生的创作的重要线索就是传统与创新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浪漫主义传统的伟大继承者”,在法国他被认为“强力集团的继承人”;另一方面,他又做过大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7量的先锋尝试,又使他获得了“反浪漫主义者”和“基础的毁灭者”的绰号。这是一部体现 20 世纪钢琴艺术繁荣发展,作曲家创作手法标新立异,各种音乐风格对立与共存的典型之作。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中包含了传统与创新这两种看似对立且相互冲突的两种因素,而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则是众多作品中最成熟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作曲家把传统与创新完美相结合的作品之一,我们对于这部作品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就在于作曲家是通过怎么样的途径或是方式把这种对立面组合在一起并融合成一个整体。正确理解他的创作技法及创作理念成为研究这一课题的重要途径,而同时对他最具代表性作品的创(来源:淘豆网[/p-3442086.html])作手法上的研究将对正确认识与把握其艺术风格起到重要的作用。1.1.2 独特魅力:《第三钢琴协奏曲》——蕴含着浓烈的现代气息普罗科菲耶夫在写《第三钢琴协奏曲》这个作品时,正赶上 20 世纪苏联音乐发展的繁荣时期,作品除了在创作手法上存在着诸多的创新元素外,同时也反映了创作时期的时代特征与精神面貌。如果仔细研读该作品,会发现其中敲击性运用手法之丰富。因此本文从作品本身入手,在分析作品中的各种音乐表现手段的同时,把现代音乐最具特色的敲击性风格加以扩大研究,通过对作品敲击性音响的种种表现形式上的分析,从而探索普罗科菲耶夫对敲击性手法的巧妙运用。1.1.3 重要价值:系统研究普罗科菲耶夫及其《第三钢琴协奏曲》,促进中国西方音乐的研究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作为 20 世纪最著名的钢琴协奏曲,其历史价值不言而喻。世纪更迁,在我国文化艺术界,研究普罗科菲耶夫的文献寥寥无几,对《第三钢琴协奏曲》的研究,至今还少有人比较深入的触及。能填补我国研究普罗科菲耶夫及其《第三钢琴协奏曲》的一些空白,这也是笔者研究《第三钢琴协奏曲》的动因之一。此外,敲击手法作为丰富钢琴演奏表现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敲击性音响上的分析,对今天的钢琴演奏者们仍有巨大的借鉴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81.2.1国内研究现状述评从目前国内研究情况看,对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的研究没有专著,大多是关于作曲家传记性的介绍,中文资料比较匮乏且介绍的内容大同小异。例如:(1)柯丹的《普罗科菲耶夫》是一本作曲家传记类的书,此书对普罗科菲耶夫的生平作了较为详尽的叙述,其中笔者认为较为重要的有三:①普罗科菲耶夫生于弃旧图新的时代中,又接受着最为严谨的教育,为他以后创作手法所体现的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②普罗科菲耶夫作为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同时也是钢琴新演奏法的奠基人。③普罗柯菲耶夫的作品大都显现出明朗的特征,反映着作曲家积极向上,征服黑暗的精神境界。文章中引用了较多同时期作曲家对他的的评述,为笔者研究《第三钢琴协奏曲》提供了较高的参考价值。(2)在阿兰诺夫斯基著的《20 世纪艺术文化中的俄罗斯音乐》一书中,对 20 世纪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做了较为细致的介绍,对各个作曲家的特点也作了较为透彻的分析。虽然介绍的是普罗科菲耶夫同时代的其他作曲家,却为笔者了解整个 20 世纪俄罗斯音乐的特点,提供了莫大的帮助。(3)许多有关普罗科菲耶夫其他作品研究论文也给笔者带来了不少的提示,对笔者正确把握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手法及其风格特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对于笔者来说有重要的借鉴意义。(4)罗传开著的《普罗科菲耶夫作品选介》,对拉罗的生平做了一个简介,对所创作的重要作品也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与介绍,有利于研究者更全面的了解拉罗的其人其事,为研究者能做更好更透彻的研究做了一个很好的准备。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作为一名从事西方音乐史方向研究的学者来说,对第一手资料的研读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从目前笔者收集到的国外研究情况看,资料也显得比较匮乏。在少有的几篇学术论文中,对普罗科菲耶夫的生平、主要作品进行了素描式的介绍。在一篇“Prokofiev concerto analyses”一文中,作者是这样论述的“Prokofiev uses mostlytertian harmony。but at times makes use of added tones and small clusters。He usesmajor and minor chords in alternation as in the opening of the second movement ofthe fifth concerto。He also prefers to use major chords in ession in root positionor in inversions。”虽然短小,但对笔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意义。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91.3《第三钢琴协奏曲》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1.3.1 研究视角普罗科菲耶夫在写《第三钢琴协奏曲》时,正赶上 20 世纪俄罗斯音乐发展的繁盛时期,那是一个风云变幻,弃旧图新的年代。如果仔细研读该作品,会发现其音乐表现手段之丰富。因此本文从作品本身入手,分析作品中的各种音乐表现手段,从中获得有关作品的音乐上的理解,并且抓住了作品三个主要特点成文。这三个特点就是本文主要的立论视角,他们是:第一,从《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文本入手,探索作曲家创作中的有关传统与创新的问题。第二,从该作品富有特色的敲击性音响入手,分析该作品独有的现代气息。第三,纵观作品,结合普罗科菲耶夫的人身经历,透过作品看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思想。当然,每一部作品的诞生并不是孤立的,它是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时代文化的综合产物。因此,在论述当中,笔者试图透过音乐这个文本,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对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进行音乐学、社会学的综合分析,从《第三钢琴协奏曲》中窥测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理念和思想观念。1.3.2 研究方法笔者对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类方法:其一、哲学方法。在具体研究中,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点,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对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进行全方位的立体考察。其二、社会学方法。每一部作品的诞生并不是孤立的,它是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时代文化的综合产物。因此,在研究当中,社会学方法非常重要。笔者用社会学的方法,试图透过音乐这个文本,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对《第三钢琴协奏曲》进行综合分析。第三,音乐学分析法。比如对结构、和声、节奏、手法的分析对音乐文本进行研究;运用音乐学分析对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全方位的研究,探究作曲家在作品中所反映的音乐内涵,及所折射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哲学观。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101.3.3 本选题的特点一是研究对象的稀缺性。在搜索中国对西方音乐家及其作品研究成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对普罗科菲耶夫及其《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成果稀少,已有的成果也仅停留于表面的介绍,不成系统也欠深入。二是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一般对于音乐家及其作品的个案研究,往往是“程式化”的介绍其生平、家世、思想、作品风格,处于“就音乐论音乐”“就作品论作品”的专业视域,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缺少整体的、运动的、联系的理论分析层次。本课题试图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诸如社会学方法、文化学方法、美学方法等,以不断增强普罗科菲耶夫及其《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三是研究材料的独特性。由于有关普罗科菲耶夫及其《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材料稀少,因而有一点关于此内容的资料都弥足珍贵。普罗科菲耶夫以《第三钢琴协奏曲》闻名于世并流传至今,但对普罗科菲耶夫及其《第三钢琴协奏曲》的研究却被西方音乐学界所忽略,现有的关于普罗科菲耶夫及其《第三钢琴协奏曲》的研究资料仅存于一些音乐辞典中素描式的介绍,而无系统的研究。本文从《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文本入手,探索作曲家的创作手法,对该作品富有特色的敲击性音响入手,分析该作品独有的现代气息,并结合普罗科菲耶夫的人身经历,探究作品所体现的精神内涵。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优秀论文 可复制黏贴.pdf
文档介绍:
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优秀论文 可复制黏贴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1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作者姓名葛峥指导教师毛节芳副教授杨九华副教授学科专业音乐学所在学院音乐艺术学院提交日期 2008 年 4 月 18 号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普...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楼梦钢琴协奏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