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李字的草书书怎幺写?

[转载]草书的源流及字体&其它书体的关系
草书的源流及与字体、其它书体的关系
这个题目比较大,涵盖面比较宽,内容很丰富。现在先谈谈我的学习体会,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何谓草书
我们研究草书,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草书。
陆锡兴先生在《汉代简牍草字编》中说:“只有形成一定书写法则的草写才被看作是草书。”
我很赞同他的这个观点。当有文字以来,在对文字的书写上就存在着正写与草写两种书体。当草写达到一定书写法则时才能称作草书,否则只能叫草写(草化)。
二,草书的宗旨
赵壹在《非草书》中指出:“示简易之指”,“ 草本简而速”,“ 贵删难省烦,损复为单,务取易为易知”。
即是说草书的宗旨是“简而速”。 简易是为了“速”
就是快捷。草书的简易,不是书家可以随意为之,而是按约定俗成(亦即书写法则)去书写。陆先生说:“作为一种草体,社会约定性是非常重要的。约定性表现为使用上的稳定性与统一性。”
三草书的起源
自有文字以来就有书写的草化,即草写,这是从广义上而言。陆锡兴先生指出:“事实可以证明,草书是在秦末西汉之间产生” 的。
赵壹说:“盖秦之末,刑峻网密,官书烦冗,战攻并作,军书交驰,羽檄纷飞,故为隶草。”
他在此指出了隶草产生的时间是“秦之末” 以及草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不少书论家也具有相同观点。
四,草书的起源与演进
关于草书的起源有两种看法。先说第一种,也就是多数人的看法,也可以说是传统的看法。我就这种看法谈谈我的初浅认识。
陆先生认为:古隶书就是篆书的草体,叫篆草或草篆。
其实古隶在先秦(战国时)就出现了,到秦始皇时,程邈在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笔法,成隶书三千字……”我认为,程邈的隶书是在先秦古隶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和充实的,它是八分隶及章草之前的字体,其实质仍属古隶之列。
草篆(古隶)实质上是隶变,从文字学角度来讲,隶变使汉字由古文字(即大小篆)演变为今文字,把象形变为符号,把篆体的曲线变为直线、圆转变为方折。由于笔画的改变,导致字形的变化,这是一场文字史上的大变革。
古隶(草篆)形成后,朝两个方向演进,一个是古隶的正写化,后来演变为八分隶书;另一个是古隶的草写,称为隶草,后来演变为章草。但陆先生没有谈到章草与八分隶书的关系。而事实上,章草的草法源于古隶的草写,但在字法上我认为应源于八分隶书,也就是说章草是八分隶书的草写,把古人写的章草与八分隶书相比较,就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而章草是西汉时史游写的《急就章》,使章草典型化,它标志着章草的成熟。东汉的杜度(操)、崔瑗书学史游,三国吴人皇象又师承杜度。皇象的松江石刻临摹本相对明朝的宋克及元朝的赵子昂临摹本来说更具有章草的代表性。
五,楷(真)书的形成与章草的关系
陆锡兴先生说:楷书的主要源头不是八分隶书而是章草。其理由是:“八分书尚未成熟之时楷书已具雏形,八分书正在兴盛之时,楷书已经作为一种字体被人重视。”其理由之二,认为:“楷书的永字八法所代表的基本笔画,都可以在汉代草书中找到。……因此,楷书笔画是出於草书”。
甚至认为连字形也更接近楷书。
若按陆先生的论述则应是:篆书——古隶(草篆)——草隶(古隶的草写)
——章草——楷书。
而另一条演变途径则应是:篆书——古隶(草篆)——古隶的正写——八分隶书。
现在我们把以上古隶演化的这两条线连接起来,则应是:
篆书——古隶(草篆)——草隶(古隶的草写)章草——今草——狂草
篆书——古隶(草篆)——草隶(古隶草写)——章草——楷(真)书
篆书——古隶——古隶正写——八分隶书&&&
若是这样的话,就不难看出章草与八分隶书无关系;而八分隶书与楷书的形成也无关系;今草和狂草与楷书也无关系。这难道合乎汉字演进的规律吗?
而事实上,自有文字以来,其书体是先有正体,然后才有对正体的草写,而草写又促使原来的正体向新的正体演变。但是新的正体是在原来正体的基础上并吸收草体的可取之处(如笔画、字形等)而形成的。我认为它的源头应是原来的正体,而不是草体,譬如说,楷书的源头应是八分隶书。但章草的确起到演变的催化作用。
致于说《急就章》中有不少笔画与楷书的笔画“相似之处甚多……而且相当数量的楷书的前身就是汉代草书。”
这是事实。但八分隶书中也同样有不少永字八法中的笔画,。再就结构来说,八分隶书结体严谨、规范,演进到楷书也十分自然。因此,我认为楷书的源头应是八分隶书。而楷书的形成也的确承袭和借鉴了章草中不少合理元素,这是不可忽视和否定的。
关于楷书与今草、狂草的关系,我认为,楷书是母体,而行书、今草和狂草是对楷书的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草写。任何草体都是对该正体的草写,绝没有没有正体的抽象草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我认为,行书严格地说,应属于草体,因为它是对楷书的初步简捷,例如:“红”
楷写为九笔,而写成行书“& ” 则是二笔,既简又速,并且“易为易知”,
完全合乎草书的特点,只不过是对楷书草写的初级形式,而今草为中级形式,狂草为高级形式。它们是楷体的一胎三子。
六,关于篆书与隶书、章草与楷书的关系,张士东先生提出了完全与上不同的看法。他在《书法导报》日第七版上发表《汉字字体到底怎样演变的》,他说:他经过10多年对汉字的演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发现“隶书是小篆变成的”
这个经典的结论是“毫无根据的结论”。“
说它‘毫无根据’是因为千百年来,还没有一个人拿出过任何一个字甚至一个部首的依据来证明(验证)过:小篆到底是怎样向隶书演变的,二者间的过渡字形是什么样子的”。
他说,有人认为“‘隶书是草篆变成的,楷书是草隶变成的’。
还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拿出过一个字或一个部首的依据来加以验证。经不起验证的结论绝不可能是正确的结论”。
他说:“按现存的文字资料并按时序分别推出其渐变过程中的每个细节,从而发现无论小篆还是草篆与隶书之间根本不存在任何有关‘隶变’
的中间环节;相反,凡隶书与小篆和草篆不合者,似乎都能在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中找到非常吻合的依据和继承关系。尤为重要的是,在按时序排比大批字体演变过程的图表中发现一个普遍规律:即整个汉字字体演变的过程完全体现了一个不断归整化、规范化和方块化的渐变过程”。
他用了8幅四体(大小篆书、隶书、楷书、草书)齐全的图表来证明汉字字体到底是怎样演变的全过程。这8幅图表包括“天——由西周金文演变为西汉隶书,再由西汉隶书演变为西汉草书”、“
草字头——由西周金文演变为战国后期的隶书,再由此演变为西汉草书”、“ 门——由西周金文演变为战国后期秦隶,又由此演变为西汉草书”、
“西——由西周金文演变为战国后期秦隶,再由西汉隶书演变为唐代草书(前期资料缺)”、“
走字旁——由西周金文演变为战国后期秦隶,再由西汉隶书演变为草书”、“ 女——由西周金文演变为战国后期秦隶,再演变为西汉草书”、“ 邑,
右包耳——由西周金文演变为战国后期秦隶,再由西汉隶书演变为西汉草书”、“
皮——由西周金文演变为战国后期秦隶,再由西汉隶书演变为西汉章草,再由章草演变为晋唐草书(今草)”
由此8图表说明:隶书的源头是西周金文,而非小篆;战国后期的秦隶(即所谓的先秦古隶)来源于西周金文,;西汉草书源于隶书;而楷书是由隶书演化而成,而非章草;草书起源于西汉;任何一种草书都是该正体的草写,,
如:章草是八分隶书的草体、今草与狂草是楷书的草体。正如张先生说的:“‘正体’
始终是文字的主体”。再由西周金文的演变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金文的演变分为两个途径:一条是由金文演变为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秦篆以前的字体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都属大篆性质)小篆是秦朝的主要实用字体,西汉初期还在使用,随着隶书的实用逐渐普及,小篆则逐渐退出实用的舞台。另一条则是由金文演变为隶书,而隶书又有两条演变途径,即:正体则由八分隶至楷书;草体则由章草至今草、狂草。
他还认为:
&草书是从隶书中分化而出的,所谓“草——行——楷” 的草书“正体化”
之说,实是无迹可寻。
战国后期的隶书非常成熟。因此所谓“秦文的草体” 发展成章草,章草又发展成隶、楷两体的说法与史实相距实在太远。
我认为他虽是一家之言,但说的有根有据,很有说服力。当然可供我们参考、比较,深入研讨,看谁说的有道理。希望大家多发表意见
七,草书的发展及其高潮
草书起源于西汉,而章草成熟于西汉,兴盛于东汉。其代表书家有西汉的史游,东汉的杜度(操)、崔瑗,东汉末的张芝(尤善章草,又创今草,而成为草书的第一位“草圣”)
晋代& 西晋以章草为主,著名书家有索靖、陆机等。
东晋以今草为主,代表人物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王羲之开创了妍美流便的楷书新体,又为行草书创立了最高准则,被誉为“书圣”。
王献之打破其父王羲之一字一断的格局,而创立了字字相连的连绵草(即大草)。
南北朝及隋朝著名的书草家有羊欣、智永禅师(王羲之的七世孙)
唐代草书有著名的三巨头:即孙过庭、怀& 素、草圣张旭。孙过庭是“二王”
草;张旭、怀素把狂草推向颠峰。另有贺知章、高闲等。
宋代的草书大家是黄庭坚,他在狂草上另辟蹊径。
元代有赵子昂、鲜于枢、康里夔夔。
明代初期有宋克的章草;中期的祝允明、王宠;明末有张瑞图、董其昌、邢侗、米万钟、徐谓等
清代有傅山、王铎等(王铎的草书倍受日本青睐,有“后王” 胜“前王” 之赞誉。后王指的是王铎,前王指的是王羲之)
民国有于右任等。
解放后有毛泽东、草圣林散之等。
关于草书发展的几个高峰,李木教先生在日《书法导报》第三版上发表《当代草书创作浅议》一文中说:“草书的发展,撇开文字沿革等实用因素,就草书的艺术发展而言,汉到魏晋是第一个高峰,以张芝和‘二王’
为标志;唐代是一个高峰,有颠张醉素;两宋是黄庭坚一个人的时代;明中叶到清初,则出现了中国草书发展群星璀璨、波澜壮阔的高峰,从董其昌、祝允明到王铎、傅山、黄道周、张瑞图等草书巨擘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文字书写的草化随着文字的产生而出现,经过漫长的演进至西汉史游的《急就章》标志章草的成熟,到东汉末,张芝首创今草,直至东晋的王羲之,使今草达到高峰。从王献之开始出现连绵草(大草),直到唐代的张旭、怀素推向了顶峰,宋代的黄庭坚却又“别开生面”
把狂草又推向一个高潮(他的特点,正如张旭光先生所说:他‘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在于线条的丰富性,他把线条化成了很多的点,把点用到了极致。第二个特点是取势非常的情感化’)。
在漫长的草书史上出现了几个草圣,首先是东汉末期的张芝,他创立了今草,再者是唐朝的张旭,他把狂草推向了极致,第三位是现代的林散之,他以画入草,王羲之为书圣,各体皆佳,尤以行书及今草为最。草书出现这么多草圣,而其它书体未有称圣者,可见草书在整个书法史中成就是最大的,但历朝历代能载入草书史册的草书大家却又寥寥可数,这又说明它的难度之大。
草书是书法艺术总原则“尚情”
的典范,没有哪一种书体能把书家的情感在纸上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只有草书,尤其是狂草。所以,我认为:草书艺术是情感的宣泄,个性的张扬,心灵的寄托,人生的归宿。
以上是我的学习心得,非常浅薄,甚至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方家指正。
关于“草书的源流及与字体、其它书体的关系”中有不少问题可以深入探讨,敬请各位书家踊跃发表高见
(本文有4,426字)。
日写於重庆邮电大学海棠园非虹屋
注:日在重庆涂山草书社以此为发言稿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王铎【閒】字草书墨迹书法写法_书法作品《草书诗卷》_书法字典 - 书法屋高闲【吉】字草书墨迹书法写法_书法作品欣赏_书法字典 - 书法屋唐代高闲草书《千字文残卷》
高闲草书《千字文残卷》,30.8&331.3cm。上海博物馆藏。
高闲草书《千文残卷》共52行,243字,是《千字文》的后面部分,现藏上海博物馆。其书体属草书中的今草范畴。今草是古草(章草)的对称,是在章草草法(也包括楷书体势)基础上衍进而成的一种新草体。其特征:减省了章草的隶意波磔,结体由扁方趋于狭长,笔画更简约,增加了萦带,笔顺有的也有新变异,同时还打破了章草字的区别与规矩,可以大小、轻重、斜正相同,上下字间注重牵连。今草的书写比章草更为流美、便捷。高闲的草书,部分字结体偏扁方,部分字结体偏狭长,形成字形的变化对比,即是在章草与楷书的基础上变化的。尽管笔法变化丰富,但某些点画仍保留了章草与楷书的笔意。每个字的间架稳健,笔力遒劲,尤其是楷书的影子较明晰,其书面貌尽管与“二王”的今草大相径庭,但的确又是千变万化、个性独特的今草。“二王”今草以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为基础,表现出浓纤折衷,千变万化。高闲草书深谙“二王”,先以正书打基础,而后求自然,富变化,重厚实。苏轼云:“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是无道也。”说明写草书之前一定要先写好正书。作为高闲生活的唐代,楷书已成为一种工具被使用。在中国书法史上,唐代的楷书成就没有哪个朝代能与之匹敌,欧阳询、颜真卿等流传下来的楷书成为后来无人攀越的最高巅峰。高闲处于楷书最高峰时代,其本人也是擅长楷书的,遗憾的是高闲楷书未被流传下来。不过从高闲的草书中仍能够体味出他的楷书功力。因为高闲的草书有厚重、沉稳的一面,做到这一点,非有坚实的正书功底不可。苏轼还说:“真书(楷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真书不飘逸而刻板,草书不严重则浮滑。要作真如草,作草如真,才能救此两弊,所以,必须真草兼擅,方能真草皆美。“擅以白绫作真草”的高闲,从他《千文残卷》草书那既飘逸、又稳重的内蕴中,可以看出其真正做到了真草皆美。
高闲书写《千字文》的用笔,观其笔迹,应是兼毫斗笔,其笔用狼毫和羊毫合制,软中有硬,书写笔画具有弹性。众所周知,在书法艺术的文房四宝中,笔摆在首位。用笔而产生笔象,求笔象而有笔法。笔法有保证文字书写规范性的一面,更多则是为了充分利用生理机制,充分发挥工具效应,创造美的笔画形象,创造丰富多彩且具表现内在精神和功力修养的点画,在以书法形式寄托人的情志意兴上,具有极大的物质潜能。“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柔软富有弹性的笔,可以把形、势表现出来,可以创造生命之力,可以有肌肤之丽。高闲书写草书,一反张旭、怀素使用长锋的传统,而是用书写楷书所用之笔,这本身就是一个创举。这样,从工具上就与他的前辈拉开了距离,书写出的效果当然别样。高闲善真书是扬其长,将用得娴熟的书写真书的笔用于书写草书时,自然就更为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了。短锋粗笔书写出的字,丰腴饱满,朝气蓬勃,具有少女俊男之美感。在高闲的手中,“这毛笔不仅是实用工具,而更重要的是它有奇妙的表现力,能用来创造反映主体心灵的艺术。而且这艺术能体现出民族文化精神,哲学——美学思想;通过书家的挥运,能充分利用矛盾的原理,以其物质性创造出具有神、气、骨、力、血、肉的活生生的书法艺术形象。”
高闲书法,注重势,“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其转笔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点画藏锋入迹,圆笔属纸,中锋行走,势尽,力收之。正如卫铄《笔阵》所言:其“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坠石,“撇”如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钩”如巨浪涛天,“竖钩”如白钧弩发,连续转折变化之笔如崩浪雷奔,劲弩筋节。诸如“通灵感物”,“多力丰筋者圣”之书学道理,在高闲作品中充分体现。
高闲《千文残卷》,在章法上,其疏密虚实得当,协调统一。布局纵略分明,横则不限,浑然一体。既严整又自由,纵横开合,左呼右应。特别是字与字之间的行气贯通,同时又兼顾到左右之间和整幅字的聚散及墨韵的相异,于变化中求统一,从对比中求和谐,从流动中求稳重,呈现出干湿浓淡,轻重黑白,随意曲直,变化多姿而不落俗套。章法经营取决于书家的审美趣味,体现着作品的艺术风貌。孙过庭《书谱》云:“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其具体而又概括地说明了书法形式美和章法的主要规律。高闲草书做到了“违”与“和”的统一,字与字之间既彼此违背又互不侵犯,彼此和谐又不雷同,整篇中每一行每一字都在“违”,都“其行各异,为体互乖”,但并非混乱不堪,杂乱无章。
高闲草书洒脱畅快,轻松自如,这是功力深厚的自然流露。其书洒脱而有法度,畅快而不浮滑,轻松却见严谨,自如中显其个性。具体体现在用笔随意,不刻意求工,很难讲是以哪一种关系为主导,一切似乎都是信手为之。笔画中运行速度较快,挥运间以“意”为主而不在“精”。墨色层次丰富,变幻多端。决无特意安排布置之迹,自然妥帖,浑然天成,当是“无意于佳”者。从高闲草书中还可看出其性格开朗。高闲笑对人生,看破红尘,后归于佛门,当了一名笑和尚。他作为一代名士,无心仕途,而钟情于书法。对于他来讲,书法是一种生活的必需,而不是谋取功名的资本,因此,其书既无名禄之嫌,又无压抑之感,给人感觉是无比的放松与飘逸。不过,其书看似飘逸,实则庄严。高闲采用粗壮之笔法,以飘逸之韵,真书之功底,书写出厚实而不滞、随意而不浮的草书,正是他的追求之所在。高闲这稳重若泰山、飘逸似神仙之意蕴,应是书法艺术中的崇高境界,因此在中国草书史上能与“张颠狂素”并列。 
莽抽條 枇杷晚翠 梧桐早彫 陳根委翳 落叶飘飖 遊鵾獨運 凌摩絳霄 沉(躭)讀翫市 寓目囊箱 易輶攸畏 属耳桓(垣)墙 具膳飡飯 適口充腸 飽餕(飫)烹宰 飢厭糟糠 親戚故舊 老少異粮 妾御績紡 侍巾帷房 紈扇員潔 銀燭煒煌 晝眠夕寐 籃笋象床 弦歌酒讌 接杯舉觞 矯手頓足 悦豫且康 嫡後嗣續 際(祭)祀蒸甞 稽顙再拜 悚惧恐惶 箋牒简要 顧答審詳 骸垢想浴 執熱願凉 驢騾犢特 駭[馬翟](躍)超驤 誅斫賊盜 捕獲叛亡 布射遼丸 嵇琴阮嘯 恬筆倫紙 鈎巧任釣 釋紛利俗 並皆佳妙 毛施淑姿 工嚬妍笑 年矢每催 羲暉朗曜 旋璣懸斡 晦魄鈈照 指薪脩祐(祜) 永綏吉邵(劭) 矩步引領 俯仰廊廟 束帶矜莊 徘徊瞻眺 孤陋寡聞 愚蒙等誚 謂語助者 焉哉乎也 吳興高閑書 
高闲,唐朝时僧,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克精书字,宣宗(847-859)召对,赐紫衣。后归湖州开元寺终焉。闲尝好以白纡书真草,为世楷法。其书出于张颠(旭),在唐得名甚显。尝草书千文于楮纸上,又书令狐楚诗,真迹石本在湖州。
高闲宣宗(847-859)尝召入,赐紫衣袍。后圆寂于湖州开元寺,闲好用霅川白紵,以作真、草&
草书《千字文》残卷书。其笔法得之张长史。韩愈曾作序送之,盛称其书法之美妙,遂大显于世。曾用楮纸草书《千字文》,又书令孤楚诗,石刻在湖州。宋董逌《广川书跋》云:“闲之书不多存于世,其学出张颠,在唐得名甚显。”宋陈思《书小史》云:“高闲善草书,师怀素,深穷体势。”传世书迹有草书《千字文》残卷真迹,湖州有石刻《千字文》、《令孤楚诗》等。草书《千字文》残卷,真迹。纸本,纵30.8厘米,横331.1厘米,已残,仅存“葬”字以下52行、243字,前缺的部分由元鲜于枢补。此书迹流传有绪,曾经宋赵明诚、元鲜于枢、明方鸣谦、清卞永誉和安岐等收藏,现藏上海博物馆。此《千字文》以硬毫书写,笔势浓重,坚挺纵放而不失规矩。循规草法,挥洒自如,气象生动。其结尾处,尤为开阖恢弘,豪爽顿生,给人一种笔墨淋漓酣畅的感觉。
张佑有诗赞曰:“卷轴朝廷饯,书函内库收 陶欣入社叟,生性论经俦 日色屏初揭,风声笔未休 长波浮海岸,大点出嵩邱
不绝羲之法,难穷智永流。 殷勤一笺在,留着看银钩。” 可见高闲在唐书名显赫。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字的草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