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孙权怎么死的的?

陆逊是怎么死的_百度知道
陆逊是怎么死的
提问者采纳
据《三国志》记载,陆逊是被孙权反覆的责备气死的。
陆逊卷入孙权两子——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斗争,陆逊站在太子一边。孙权听信谗言,遂有废黜太子之意。陆逊屡次上疏陈述嫡庶之分,他说:“太子正统,宜有磐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他还要求到建业当面申述自己的意见,因而得罪了孙权。太子太傅吾粲、太常顾谭也多次上疏辨嫡庶之义,反对废嫡立庶。但是,孙权既不许陆逊还都,又以亲附太子的罪名处陆逊外甥顾谭、顾承、姚信等流徙。太傅吾粲因几次与陆逊通信,竟被下狱处死。孙权还多次派中使前去责骂陆逊,陆逊忧伤过度,于赤乌八年(245年)二月含恨而亡,终年六十三岁。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陆逊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陆逊怎么死的,陆逊的评价_百度知道
陆逊怎么死的,陆逊的评价
同性同姓的祖宗= =了解一下,其他RT。。。。。。。。。
提问者采纳
陆逊(183-245),本名陆议,字伯言,汉族,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吴大帝孙权兄桓王孙策之婿,世代为江东大族。于公元222年率军与入侵东吴的刘备军作战,以火攻大破刘备蜀军的“猇亭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后因卷入立嗣之争,力保太子孙和而累受孙权责罚,忧愤而死,葬于苏州,至今苏州有地名陆墓。
陆逊是东吴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个声望颇高、功绩卓著的将领。他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并且品质高尚。孙权把他比做成汤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
陆逊的军事才能主要表现在他足智多谋善于用兵。在讨伐山越暴乱时,他巧设疑兵,多建部队番号,乘夜进入山谷,到处鸣起军号鼓角之声,造成有干军万马的声势,从心理上瓦解了叛军。然后一鼓作气勇猛进击,终于用很少的兵力平息了几万人的山越暴乱。
巧夺荆州一战,他利用关羽骄傲自大的弱点,以卑下的言辞写信吹捧关羽。使关羽完全丧失警惕,全力对付曹操。这样,吕蒙才得以兵不血刃轻取荆州。
夷陵之战时,陆逊则又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采取了诱敌深入、疲敌师志的战略方针。刘备十万之众来势凶猛。陆逊则主动放弃大片土地和战略要地,把五、六百里的山区让给蜀军。待蜀军锐气顿减之时,陆逊巧用火攻大获胜利。从指挥艺术上说,作为一军之帅,陆逊的确是善于审时度势,做到了知己知彼,能准确捕捉战机,出奇制胜。
陆逊虽置身行伍,却还有一套治国安民的谋略。他任海昌屯田都尉时,政绩明显,深受百姓拥戴。他从当地土地贫瘠且连年干旱的实际出发,一方面开仓赈济贫民,一方面“劝课农桑,鼓励生产”,“百姓蒙赖”,称他为“神君” [2] 。他还曾上书孙权,对国家的严法苛刑提出批评,指出:“峻法严刑,非常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 [1] 。他建议孙权要象西汉刘邦那样轻刑便民,用黄老之法治理国家,要尽量少动干戈,务以养本保民为要,只有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才能富国强兵,统一天下。这些主张说明陆逊并非“一介武夫”,而是一个文武兼备的政治家、军事家。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陆逊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陆逊为何会卷入东吴太子之争以致身死?
以前看过沃金对陆逊的分析非常喜欢。结合沃金的那篇答案,再从陆逊给关羽写的信,以及给孙权的上书等等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他是个谦和谨慎的人,但是在太子之争中依然没有得到好的结果,他本人在东吴的二宫之争中扮演的角色如何,他有做错的地方吗?结合孙权与当时江东大族的关系,陆逊的杯具是否不可避免?--------------------------------------------------------------------------------问题补充改来改去总觉得词不达意,叹气……大家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吧。
按投票排序
0c0谢邀……等我有心思提笔时,发现已经晚了。吴阁老和大伙把话都说完了,而且都说得非常好。请大家去看磨人的小妖精吴易的回答,有理有据,张弛有度,汁浓味醇,香糯弹牙,酥烂不碎。于是我就来说点不好的吧。以下全是偏见,充斥着预设立场的双重标准,寻求理性客观公正者请绕行。为了保证最低限度的道德水准,以及作为人类的自觉,我先上足够分量的干货。内什么,干货。↑水印都没切,这叫素质。和盗图狗高下立判。——————————内什么,正文。——————————我就是突然喜欢模仿王菲发微博的习惯,经常用内什么仨字儿。———————————正文结束。———————————陆逊必须死。无论他是否卷入二宫之争的政治漩涡,他都死定了。这话有点惊悚,我故意的,我就是想吓唬你一下。孙吴与季汉有些许的类似,都是征服者带着一帮外来户,建立的一个外来政权。就像刘备和诸葛亮平衡益州内政治环境,这种事情在孙吴也有发生。孙吴的本质是以吴郡寒门出身的孙氏为主,带着一帮北方人征服了江东大族。孙坚的寒门出身这点很重要,导致了孙氏与吴郡大族的隔阂,反而需要去依靠北方人。在孙坚死后,孙策的形象在很长时间以来,一直都是袁术部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至少在江东人看来,这个侵略者是逆臣袁术的爪牙。所以有初期的孙策过江,士族人心惶惶的局面。当时的世家大族们彼此之间是一个什么情况呢?简单来讲,同郡内的大族为了维护以及增强家族网络,会互相通婚。并且与各地其他大族交接,互相吹捧,增加彼此的影响力。举个简单的栗子,陆绩的女儿嫁给了张温的弟弟,张温的妹妹嫁给了顾承,就是大族通婚的体现。孙坚作为寒门出身,在孙策以武力征服江东前,是没有资格高攀进入大族内利益圈子的。当时的江东除了本地的士族,也早就有大量北方人存在。因为江东的文明程度要更加繁荣,因此比之益州也要更为开化。益州自有其风流人物,但整体的环境比之江东确实有所不如,江东士族与中原的联系要更为紧密。且中原清议之风,江东也深受感染,出了一批肆意臧否人物的虚誉名士。所谓清议,用一句文言文来讲,不外乎表扬好人好事儿,批评坏人坏事儿,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在汉末清议盛行,颍川一代士人评议之重,甚至影响中央选人,隐约有影子朝廷之势头。不过参与评断人物的名士其本身又是否有真才实学,则是另一回事。许劭、许靖,鱼质龙文。《张温传》:……艳性狷厉,好为清议……《吴录》:(张)悌少知名,及处大任,希合时趣,将护左右,清论讥之。《吴录》:……权以礼聘,(沈友)既至,论王霸之略……正色立朝,清议峻厉……凡此种种,哪怕到了孙皓时期,士人清议之风依然不改,出任扬州的刘繇也是擅长清议的名士。不论吴郡士人或会稽士人,如虞翻,皆紧随这股风尚。但清议在江东一直没有形成汉末时期的政治影响力,热衷于清议的士人也往往下场不佳。虽然此后清议在孙吴渐趋寝迹,但在立国之初,名士风流依然有极大的影响力。东汉末年,各地战乱不断,汉室则相继安排数位宗室出任一方刺史。此举或许多少是为了地方与中央的向心力,且所推选的成员多属旁系别枝,也是有意抑防。刘虞出镇幽州,刘焉出镇益州,刘表出镇荆州,正是桓灵时期战乱四起叛贼遍地的几个地方。而出任扬州的就是刘繇,或许因为是太尉刘宠的侄子,又有美名,才得此重任。此太尉刘宠是东莱刘宠,绝非被袁术害死的陈王刘宠。在出镇四州的宗室里,刘繇应当是出身最为显贵的,而其本人治乱的能力却最差。其才具在太平治世,做个中央的儒雅文官或许足够,但在乱世与虎狼争雄,则实在强人所难。不过刘繇因为出身高贵,品行端方,所以还是得到了许多儒学世家的江东大族青睐。当时袁术占据寿春,不臣之心显露已久。刘繇被迫移治曲阿,对抗袁术。乱世中人心思治,这种逆臣贼子总是会引起传统士人们发自内心的抵触。特别是陈王刘宠被袁术谋害后,天下有志之士对袁术的厌恶达至于一个巅峰。而孙家作为袁术部将,在江东甫一登场,招致江东人的仇恨简直是必然之事。孙策初至江东,他要面对的除了江东本地大族,还有其他南渡士人。这批南渡士人多是为了躲避战乱,更有大部分人支持刘繇,以遵王令。在征服江东的初期,孙策并没有思虑清楚日后的打算。他的思路很简单,不服就打,不服就杀,更有将之灭族的情况,期望以此迫使江东人愿意合作。于是孙策立业之初,许多江东人物为其所害,孙郎自己因此丧命,也不算冤枉。最后会选择孙权继承家业,而不是更像自己的孙翊,恐怕也有这方面的反思。果然孙权也不负所望,依靠随同孙家南下的北方士族支持,一改孙策以往的策略,拉拢江东大族。这里面张昭诚然功不可没,若无张昭,孙家断不能立足江东。此后孙权对待江东大族、南渡北人、孙家宗室时,所采取的态度,才是陆逊之死的原因。江东大族与寒门孙家虽然地缘上亲近,却有阶级之别。何况一者是儒学传家的士族,另一方却是乱臣贼子的强将,先天无可调和。哪怕此后孙家与袁术决裂,也早因为与江东大族的仇怨而落实了其不臣贼子的负面形象。《吴录》:时有乌程邹他、钱铜及前合浦太守嘉兴王晟等,各聚众万馀或数千。引兵扑讨,皆攻破之。策母吴氏曰:“晟与汝父有升堂见妻之分,今其诸子兄弟皆已枭夷,独馀一老翁,何足复惮乎?”乃舍之,馀咸族诛。《孙静传》:朗大惊。遣故丹杨太守周昕等帅兵前战。策破昕等,斩之,遂定会稽。《会稽典录》:(周)昕字大明。少游京师,师事太傅陈蕃,博览群书,明于风角,善推灾异。(陈蕃是汉末士人领袖,所谓师事,未必有师徒之实,但也总有人情交际。)(孙策连陈蕃名义上的学生都痛痛快快杀了,士人不恨他恨谁?)《孙韶传》:初,孙权杀吴郡太守盛宪……《国家转》:“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陈(pen)琳(zi)作《檄吴将校部曲文》:盛孝章,君也,而权诛之,孙辅,兄也,而权杀之。贼义残仁,莫斯为甚。……而周盛门户无辜被戮,遗类流离,湮没林莽,言之可为怆然,闻魏周荣虞仲翔各绍堂构,能负析薪。此后江东人虽有大批出仕孙家,这种骨子里的抵触,却总也难以磨灭。其中最激烈者以陆绩为首,此人除了会往怀里揣橘子,也很有几分骨气。“有汉志士吴郡陆绩”一句可谓其为自己撰写的墓志,这种人看不上汉贼孙氏也属必然。贬斥郁林死于任上,或许也是得其所哉。而江东的南渡北人一直有两批,一批是在孙家之前来此避乱的士族,另一批就是孙家部属。在大量孙家旧属渐渐凋零后,他们惊恐地发现,遇到了人才梯队的断层。之前的南渡北人或因刘繇之故,或因鄙其德行,出现了大量的北归与南逃群体。或北归中原,或南下交州,这批人里最有名的那个叫做陈矫,后来还当过曹丕的尚书令。《陈矫传》: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也。避乱江东及东城,辞孙策、袁术之命,还本郡。《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孙策破会稽,(袁)忠等浮海南投交址。(注意‘等’字儿。)《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桓)晔字文林……初平中,天下乱,避地会稽,遂浮海客交址……虽然因为孙家与袁术决裂,得到了一批仇视袁术者的支持,甚至还有被孙家折腾死的刘繇的儿子。譬如当年陈王刘宠麾下骆俊之子骆统,娶了孙权从兄孙辅的女儿。又挖走了一部分袁术麾下的旧人,譬如吕范,日后官至孙吴大司马。但以南渡北人群体的数量,到底还是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窘境。这也是孙吴必须江东化的缘由之一。至于孙家宗室,其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孙策本人以骁武立业,算是继承家风,孙权这类不善战的弱鸡渣渣在孙家反而是异类。余者如孙贲、孙辅、孙翊、孙朗、孙河,均非善类。孙坚弟孙静诸子,更是各个手握重兵。特别是孙暠,于孙策死后竟公然夺位。孙氏内部的境况,由此也可见一斑。《吴书》:策薨,权统事。定武中郎将(孙)暠,策之从兄也,屯乌程,整帅吏士,欲取会稽。《典略》:辅恐权不能保守江东,因权出行东冶,乃遣人赍书呼曹公。陈(pen)琳(zi)作《檄吴将校部曲文》:孙辅,兄也,而权杀之。贼义残仁,莫斯为甚。对于孙辅的下场,三国志里没有明言,只说幽系软禁。依陈琳所言,孙辅似乎是被孙权杀了。不过陈琳是为曹公做檄文,所言真假难论。鉴于孙辅之后再未出现于任何记载,或许此时已死,但是否孙权下手也未可知,或许陈琳栽赃。于是孙权继业之初,面对的是一个江东人和自己有仇、南渡北人靠不长、宗室野心勃勃的局面。总算他运气好,有张昭、周瑜保驾护航,更靠前者巨大人望与魅力,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不过孙权总是要自己掌权的,他必须完成融合这三方势力,实现政权与江东的真正统一。长期缺乏安全感的孙权,所采取的办法,显然是最有安全感的那种。江东化似乎是孙吴集团必行之事,只是也绝对急不得,否则孙氏有被架空的可能。曹公南征时候,江东本地士族的态度肯定吓坏了孙权,更可怕的是张昭居然表示支持。张昭是王朗与赵昱的好友,此三人均为今文派学者,对于江东士族都有巨大吸引力。赵昱的政治立场很明显,就是“春秋之义,奉承王命。”王朗在年轻时也如此,理想做大汉忠臣。张昭的问题就是,他和孙权、周瑜、鲁肃这些人,差了两个世代。老爷子永寿二年生人,黄巾之乱的时候都快三十岁了。好么眼的当了小半辈子大汉臣子,突然附逆,心理上肯定有不适感。仗着和孙策的交情,张昭尽心辅佐孙权,但一旦有朝一日得奉王命,张昭还是个很传统的士人。这就是他和孙权的根本冲突,孙权骨子里连桓文霸业都看不上,他就是一心叛逆,要代汉自立。于是这种政治理念的冲突,在曹操南征的考验下终于爆发。与江东儒学士人们站到一起的张昭主和,不拿汉室当豆包的周瑜、鲁肃等人主蘸酱。如此泾渭分明的立场,想必多少令孙权心胆俱寒,也为日后孙权与张昭的矛盾埋下远因。因为在将集团中枢与江东融合时,孙权一直比较小心。虽然孙氏征辟了大量的江东士人,但在初期,是以吾粲这类出身贫寒无家族背景的寒门为主。同为寒门出身的孙氏或许反而更能得到这批人的拥戴。为了不被江东人同化,导致被架空或出卖,又不想激化双方矛盾,孙权走的小心翼翼。目前孙吴内南渡北人,与江东士族的矛盾,已属定论。这矛盾于初期,在孙吴的政坛上并不明显,特别是张昭在世时候。一者张昭德高望重,二来孙氏征辟者多为寒门,三乃吴郡四大姓未得重用。但等淮泗老臣相继故去,寒门新晋接济不上,对江东大族的依赖是势所必行。我们在琢磨江东集团内部关系时候,总是跳不过几件最显眼的事件。其一,暨艳案;其二,隐蕃案;其三,吕壹案;其四,二宫之争。这四件破事儿,基本可以给孙吴江东化的进程,提供一个思路。但是这样一件件的说太特么的麻烦了……所以我只列举一个受害者名单,然后简单讨论。暨艳案:暨艳,吴郡人。死。徐彪,疑似吴郡人。死。张温,吴郡人,顾陆朱张四大族张家族长,下罪贬斥,废还吴郡。隐蕃案:隐蕃,据传青州人,不知来历,曹魏叛臣。死。朱据,吴郡人,顾陆朱张四大族朱家族长,被双gui。郝普,义阳人。季汉初期三大叛徒之一,怀疑为孙吴卧底。死。吕壹案:这案子比较乱,被吕壹整治的人很多,但最后送命的只有吕壹一个。顾雍,吴郡人,顾陆朱张四大族顾家族长,被问罪。是仪,北海人,南渡北人,被下狱。朱据,吴郡人,顾陆朱张四大族顾家族长,被问罪。郑胄,沛国人,南渡北人,被下狱。刁嘉,不知籍贯,被下狱。但是以上这些人在吕壹被杀后,全部平反了。吕壹,不知籍贯,问斩。二宫之争(这个名单会很长……):太子党孙和,太子,被罢黜。陆逊,吴郡人,顾陆朱张四大族陆家族长,被骂死。陆胤,吴郡人,顾陆朱张四大组陆家成员,下狱,被拷打,后获释。顾谭,吴郡人,顾陆朱张四大族顾家族长,被流放,死于徙所。顾承,吴郡人,顾陆朱张四大族顾家成员,被流放,死于徙所。张休,彭城人,张昭之子。被流放,后赐死。朱据,吴郡人,顾陆朱张四大族朱家族长,被赐死。张纯,吴郡人,顾陆朱张四大族张家成员,被处死。陈正,籍贯不明,无难督,族诛。陈象,籍贯不明,五营督,族诛。屈晃,汝南人,避乱江东,定居会稽。被杖刑,斥还乡里。后于城隍任上发挥余热。吾粲,吴郡人,寒门。处死。鲁王党孙霸,鲁王,被赐死。全寄,吴郡人,全琮子,国戚,处死。吴安,吴郡人,吴景孙,国戚,处死。杨竺,广陵人,处死。孙奇,籍贯不明,处死。支持鲁王但是平安无事党孙鲁班,孙权女,全琮妻。孙弘,籍贯不明,中书令。步骘,淮阴人,步练师族兄,国戚。全琮,吴郡人,孙鲁班夫,国戚。吕岱,广陵人,寿星。吕据,汝南人,娶孙奂女,国戚。支持太子但是平安无事党诸葛恪,琅琊人,诸葛瑾子。施绩,丹杨人,朱然子,朱治孙。滕胤,北海人,娶孙奂女,国戚。我好像忘了几个人?想不起来了,谁提醒一下……以上似乎可见一个很明晰的特点。孙权处置手下的惯例,以吴郡士人最重,与其沆瀣一气的北人其次,其余北人再次,国戚最轻。如虞翻等会稽士人,涉及另一个话题,不在今日讨论之内。这其中以隐蕃案最为诡秘,其中内情实在难以考证。何以孙权与其一见面,居然就授以廷尉监的重任?若其不曾登至廷尉监的职务,朱据又是否会对他交口称赞呢?郝普此人身上带着的黑历史与秘密太多,可谓死有余辜。但朱据被牵连,似乎颇可玩味。我们先回头看暨艳案,此案的根结,首先就是张温与暨艳的政治智商太低。乱世中用人往往不拘一格,但张温等人偏偏要复制汉末清议那一套,可谓不合时宜。孙权想要推行政权的江东化,就必然破除旧归,为吴郡士人打开门路。这里面会混进一些德行不彰的人物,也属正常。其实根据张温对暨艳的提拔,我们或许可以推测,暨艳出身就算不是名门望族,想来也并非寒门。那么参考孙权在江东化初期对江东寒门的照顾,此事或许有更多内情。若果暨艳是在张温授意下,借典选之权,阻碍江东寒门上位,为大族子弟谋求空间,也有可能。毕竟孙权对张温的处置过于严厉,一反其自己所提倡的主张。曹魏那边用人的原则有一条是赏功不罚过,于是孙权拾魏武牙慧,也主张记功忘过。既然原则是记功忘过,对于张温的处罚就不应当如此严厉,居然至于终身罢黜,一族俱废的程度。不过参考日后孙权对各项事件的处理,我们可以断定,孙权所谓记功忘过,是有选择的。对于他可以相信依赖的国戚与淮泗人,当然是记功忘过。对吴郡士人,恐怕就看孙权的需要了。简而言之,通过暨艳案,吴郡张氏在东吴政坛几乎彻底被废除。乃至孙吴灭亡之日,吴郡张氏也再没出现过什么能够参与中枢的大人物。张温的两个弟弟,张祇、张白,除了张白娶陆绩女外,也居然再没有事迹流传。此后吴郡张氏几个风流人物,张敦、张俨、张翰、张勃,多以文章知名而非政治,张纯更被处死。暨艳会先以张温开刀,还有另一个原因,吴郡张氏是儒学世家,几乎不出武将。他们的影响力仅仅限定在儒学士人之间,换言之没有强大武力以支持,最好对付。顾家、陆家、朱家,陆家靠陆逊的经营,最为强盛。顾家名望最高,朱家多人掌兵。毫无疑问,孙权是先挑一个软柿子,捏。废掉张家后,孙权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但有武力,缺少政治影响的朱家。经过隐蕃和吕壹两次连环折磨,朱据被双gui被下狱,终于在二宫之争时被孙权如愿以偿的搞死。顾雍在世时孙权不敢轻举妄动折腾顾家,等到顾雍孙辈顾谭掌事才一举拿下。陆逊实力雄厚,军事能力一时无二,于是孙权将其留到最后,带进了坟墓。二宫之争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孙权皇后夺位的延续。步夫人、徐夫人、袁夫人、王夫人、潘夫人,除了袁夫人比较超然,另外四位各有背景支持。步夫人是步骘同族,徐夫人是太子孙登养母,王夫人、潘夫人各有子嗣,但当时并未涉及夺后位。孙权试图立自己最宠爱的步夫人,却遭到了传统士人一贯抵制,要求立太子养母徐夫人。孙权不欲立徐夫人为后,除了宠爱步夫人,可能也有徐夫人是吴郡大族出身的考量。而且徐夫人更曾经与陆康孙陆尚婚配,陆尚死后才嫁入孙家。步夫人则出身淮阴,又有孙权宠信的步骘为援,虽然没有子嗣,但长女孙鲁班凶神恶煞绝非善类。基于种种原因,最后孙权立皇后事一拖再拖,导致诸子无嫡庶之分,终于酿成了二宫之争。在这些争斗与考量中,孙权既要依赖吴郡大族的势力,又要防备他们尾大不掉。因此提拔寒门士人挤压大族子弟空间,同时打压四大姓的实力,是最合适的考量。孙权按照四大姓的强弱顺序,依次予以打击,终于在死前搞残废了全部四族。在其死后的孙吴,虽然四大姓的内患不再,但孙鲁班等宗室无人牵制,终于导致了孙吴灭亡。从这个角度来说,孙权处理四大家族是势在必行。张温逃不掉,朱据逃不掉,顾谭逃不掉,陆逊当然也逃不掉。无论陆逊在晚年是否牵扯进二宫之争的乱局,以另三家为鉴,他都绝对不可能幸免。集军权相权于一身的陆逊,代表了江东士族的势力最高点,还有比他更显眼更该打的目标吗?赐死孙霸的用心难测,但换个角度看,似乎赐死孙霸后对其党羽较轻的处罚世人也不好再非议了。当然这是比较诛心的说法,事实上为了保证孙休的顺利接位,搬开野心膨胀的鲁王也是必须。但国戚与北人群体在此次事件中并没伤筋动骨,损失不大,是有目共睹无法辩驳的。以陆逊极其平庸的政治才具,孙权这个权谋老手有一百种方法玩死他。二宫之争真正的起因已经难以考证,若笃定地说是出于孙权授意,恐怕过于大胆。但孙权借用此事,完成了他一直企图达成的目的,确属事实。更顺便报复了阻碍立皇后的士族。所以说,陆逊必须死。我其实没有吓唬你。.
感谢邀请。无论从当时情状还是事后推演看来,欲令伯言在暮年远离二宫之争都是不现实的。为古人担忧,愿望固然美好,结果却往往残酷。这还不仅仅是个人善谋国不善谋身的问题,更关键之处在于,以陆逊在这盘棋局中的地位来看,立场早已天然伫立在此,因此也根本谈不上卷入与否。江东建国,道路曲折漫长,从孙权称帝之晚便可窥见一斑,中间种种辛酸隐秘,非足以为外人道。自孙策携淮北虎狼东渡,对本地士族大开杀戒以来,该政权便背负了无法卸下的原罪,此后的内部斗争皆围绕这一主线展开。孙策本人对这样的矛盾并非毫无认知,遇刺后对孙权留下遗言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便是明证。所幸孙权本人颇具政治天分,张昭以下又鞠躬尽瘁,不断引江东土著入仕,调和政治色彩,与孙氏有世仇的陆伯言正在该阶段踏上政治舞台。曹丞相南征,本地士族一意主降,孙权靠着周瑜鲁肃这些淮北英豪打出逆天一战,方才稳定局势。本地士族的心态,鲁肃在檐下劝谏孙权的言辞已给出了最生动的描述。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战后“江东化“的步伐将停止,恰好相反,这作为一项国策必须继续。其中最明晰的一条线索毫无疑问是军权人物的变迁,周瑜-鲁肃-吕蒙的渐弱转化意味着孙权本人对侨寓集团的控制已达高潮,孙策的遗产几乎被抹去,自此新纪元正式开始。陆议临危受命,出镇上流,破蜀一战影响极其深远,如果说数年前的那场大火是从北方一起跟来的枪杆子顶着内部压力死保孙权,那么这一战则意味着那种内部压力彻底消融,新的平衡形成了。试看夷陵之战中陆逊麾下如臂使指的将领,有随孙策南渡的韩当,朱然,有独自客居江东的徐盛,亦有孙权宠爱的潘璋(战前并甘宁兵),而统帅陆逊本人则是江东土产的士族代表。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说此战是这些年来江东化成果的经典展示都不为过。但是,压力消融并不意味着消失,恰好相反,这个词意味着这种压力将更加透彻地贯彻到该政权的命运中,直到尽头。值得注意的是,陆逊借以出镇上游的军事力量一部分正是出自早年惨淡经营的积累。一战成名前他并非在家里死读兵书,而是借讨山越的机会不断募兵,本传载“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两千余人”,在东吴世兵体制下,“部曲”意味着这支部队属于带兵者私人,而这仅是陆逊出山后第一战的成果,如此推测,在受命出镇上游前,积累当属惊人。这样来看,夷陵更像是一次当权者与大族的精诚合作。后世晚明出征时,常常临时任命,一道圣旨下来,南方的将军只身来到京城,带着人马仓促出征,将不识兵兵不识将,辱国于关外也很正常了。当然,这是题外话了。关节已然理清,题目本身倒可以不过多纠缠了。江东毕竟是孙权的江东,大族无论如何死而不僵,也只能居于辅助的位置,而不能越俎代庖,否则后果将十分恐怖,虞翻之逐张温之黜都是明证。具体到陆逊的事情上,则还有一些别的事需要说明。陆逊既然作为儒学世族代言人居于朝堂,一言一行自然都要符合背后利益集团的追求。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在施政方针上与孙权的数次论争。孙权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他对大义关注极其有限,一切按照巩固统治的标准来,而这显然为儒士所不容。正是由此,矛盾注定在某个时间段爆发。黄武五年冬,陆逊从武昌上书严肃劝谏孙权严刑峻法的政策,并得到朝中诸葛瑾、顾雍等人的响应,这是孙权称帝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政治论争,也是后来一系列事件的先声,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可惜的是,孙权这次的处理起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头,他对陆逊的上表公开表示“孤以为不然”,并以曹操作比,认为曹魏政治三代下来不如一代,根本原因在于未延续曹操时代的严刑峻法。当然,孙权并无曹操打破门阀,创立新时代的伟大志向,他是从现实主义的角度继承曹操的遗产的。他还专门提到“又长文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操笮其头,畏操威严,故竭心尽意,不敢为非耳”,谁都知道陈群是曹魏政权世族化进程中最突出的代表,孙权这就近乎于指桑骂槐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它至少预示着: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孙权和士族不惜一战。这场战争的引子就是二宫之争。二宫之争由孙权一手炮制的论调已经不鲜见,我个人认为该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不可全部采信。当时形势凶险,千钧一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容孙权全盘掌握。从长远来看,世族这一方早就布下了棋子:早在孙登还在武昌时,陆逊就对他多有教育,大加灌输仁爱的儒学思想,以至于孙登返回建业后盛赞陆逊,更劝谏孙权改变政策,声口与儒学朝臣一般无二。此事不可能不引起孙权的警觉,因此孙登即使不早逝,顺利传位的可能性也很低,他的不幸只不过推迟了风暴的来临,这从后面的事态发展中可以得到证实。对儒家世族来说,孙登早逝,推出孙和作为代言人已是次选,没有想到孙权还会抱着死磕的信念推出孙霸,这样的举动实在下限过低,以至于诸葛恪、张休这样渡江而来的第二代北士都站在了孙和的一边(当然他们在风波中受到的打击有限)。但是,这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孙权的决心,为了与世族决一死战,为此把最敏感的储嗣问题拿到台面上,闹得举国中分也在所不惜。在这样的场景下,陆逊作为世族的代表,没有可能保持任何形式的中立。但是,大家都在一条船上,连储嗣都能这样地被拿出来当成武器,威力固然巨大,世族势力几乎覆灭于一旦,但船舱进水也就不可避免了。在整个事件中,陆逊的自主权其实很低,这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看。此人的人生悲剧在于,他明明是一个纯粹的军事将领,但他在政治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却要求他必须要深度卷入政治。如果论纯军事才能,整个时代能匹敌陆逊的人都不多,南郡一战中,他与诸葛瑾偃旗而走后本来已可轻松脱围,但他又返身回军造成石阳县混乱,造成平民大量死亡,这哪里还是那个苦谏孙权与民休息的陆丞相?说到底,所处的角色不同,在劝谏孙权时,他是代表整个江东世族的立场来发言的,但走上战场时,他就是一位纯粹的将军,考虑的仅仅只有利益最大化。这种角色的冲突正是他不可避免的悲剧根源。
吴阁老从士族角度讲述的很好,但我仍觉不吐不快,因此不请自来。《三国志》记载,陆逊早年曾对诸葛恪说: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则扶持之。今观君气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若干年后,诸葛恪死于朝堂之上。他还曾预料到了杨竺的失败,劝他的哥哥尽早离开他。后来,杨竺果然因站错了队,被孙权所杀。陈寿评价说,其先睹如此。那么,如此有先见之明的陆逊,又怎么会意识不到,掺和到太子党争之中的后果?他又为什么会参与这场残酷的政治斗争?我觉得,陆逊并非主动参与其中,他是被卷进去的。我想先谈谈陆逊这个人。伯言其人当陆逊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祖父陆康在孙策的兵锋压力下病死。若干年后,孙氏掌控江东。等到二十一岁那年,作为家族中的顶梁柱,陆逊出仕江东,以保护家族利益。于是,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既然陆逊的祖父被孙氏所杀,那么,孙权会信任他么?这个重要的问题,几千年后的我们能够想到,当时的陆逊,也必然能想象得到。因此,为了家族,陆逊必须竭尽全力取得孙权的信任。
说,陆逊是一个纯粹的人,这点我深以为然。要么为孙吴做官,要么眼看家道中落,对他来说,几乎没有第三条路可选。小说家惯用的报仇雪恨,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所以,陆逊的一生,谨小慎微,战战兢兢,极尽谦恭之能事。他所做的所有事情,几乎都在表达一种态度:我已经恭顺,请相信我。孙权也确实给了他应有的信任。直到时光流转,岁月匆匆,二宫之争爆发。在二宫之争尚未浮出水面之前,各路大臣便纷纷派遣子弟去二位公子殿中服侍。全琮曾就此事写信给陆逊,陆逊说:如果子弟有才华,不忧不用;如其不才,终为取祸。而且,二宫势均力敌,这个时候选边站,可是相当犯忌讳的事情。可见,这个时候的陆逊,还不想掺和东吴子嗣党争。但不久之后,全琮便安排其子全寄依附鲁王,这表明,江东全家全力支持鲁王。而顾谭、顾承亲附太子,又代表了江东顾家全力支持太子。伴随着嫡嗣之争的江东士族之争,就此开始。陆逊贵为丞相,又得孙权信任,完全可以充耳不闻,高高挂起。但他的家人,或者说,他背后的陆家,可未必如此。顾谭、顾承,既为顾家大族之后,又与陆逊有亲,自不必说;因支持太子而被孙权流放的姚信,也是他的外甥。陆逊身为丞相,而自己的家人却明里暗里参与党争。这个时候,即使陆逊想要明哲保身,也已是不可能。他已被莫名拖进了这场导致他郁郁而终的争斗。更要命的是,陆逊又是个拧巴的人,既要保护家族,又对孙氏忠心耿耿。眼见党争愈演愈烈,江东各个大小士族皆被卷入其中,陆逊万般焦急。于是,他做出了那个毫无政治眼光却不得不做的无奈决定:上书孙权。在陆逊的信里,他阐明了太子应有的地位,并要求回到建业,当面陈述自己无法写进信里的意见:因嫡嗣而起的党争,将是朝政紊乱,国本动摇的灾祸。但他的忠心,却得来了孙权的大怒。孙权的远虑后世有人认为,二宫之争,是孙权主动发起的,是为了屠戮江东大族,削弱朝臣势力,保护孙氏政权的阴谋。这个观点我们暂且不论,其中提到的孙权对江东大族的态度,却是事实。早在诸葛瑾还活着的时候,孙权曾给他写过一封信。在信中,孙权对陆逊要求放宽法度的建议表示不屑,并引用了曹魏的例子。“丕之於操,万不及也。今叡之不如丕,犹丕不如操也”、“今叡幼弱,随人东西,此曹等辈,必当因此弄巧行态,阿党比周,各助所附”。旁敲侧击,引经据典,孙权都在表明一个观点:要是我不管的严苛一点,肯定会像曹魏一样,皇帝幼弱,权臣弄权。可以说,这是孙权的恐惧,也是孙权晚年狂暴乖戾的心理来源。虽然占据江东,但他却并不相信手下这群江东士族。这群赤壁之战时曾想要放弃孙氏政权的人,一直是孙权心理的痛,他不得不利用他们,却也时时刻刻防备着他们。但,毋庸置疑,他信任过陆逊。他把孙策的女儿嫁给他,又允许他招纳部曲,还让他领兵谋取荆州,抵抗刘备。所以,当看到陆逊的表章时,孙权勃然大怒。连你都反对我?!江东士族果然不可信!都不可信!在当时的孙权眼中,陆逊,俨然变成了太子党一方的领袖人物。而后者,也确实有着这样的形象:谁让他是丞相?谁让他是东吴四大姓之一的陆家?!忧愤而终陆逊想没想到他的结局,我们不会知道。在上书孙权的时候,他是否考虑过自己的身份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我们也无法了解。我们能知道的是,陆逊,的确是有过筹划的,不然,吾粲不会与陆逊多次通信。后者当时准备劝谏孙权,把鲁王弄出建业,屯驻夏口。但是,陆逊的谋划,劝谏,全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对孙权,他保持了绝对的忠心耿耿。前有袁绍,后有刘表,其子引起的争斗,导致了最终的败亡。前车之鉴,鲜血淋漓,孙吴绝不可以走前人的老路。这恐怕就是陆逊的初衷,简单,天真,无可奈何。但孙权不会理解他,因为这已经触及了他的红线。为了将可能的危险掐死在摇篮里,孙权痛下杀手,处死吾粲,流放顾谭、顾承、姚信,并派使者前往武昌,责骂陆逊。伯言此时的心情,我们难以想象。不久,陆逊郁愤而终。也许在死掉之前,他会朦朦胧胧的明白,自己的忠诚找错了对象。最后的结局若干年后,渣权对陆逊之子陆抗说,唉,当年我听信谗言,辜负了你爹。你把我给你爹写过的信烧掉吧,不要让人看到,好不好?陆抗此时的心情,究竟是终得昭雪的喜悦,还是“你特么在逗我”的无奈呢?
邀。陆逊为什么会卷入东吴的太子之争。这里,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陆逊的身份立场。陆家,江东大族。“吴四姓”之一,另外三家是顾家、朱家、张家。逊年长于康子绩数岁,为之纲纪门户。——《三国志·陆逊传》由此看出,陆逊在极为年轻时,就扮演了陆家家主的角色,成为江东世族的重要代表之一。2.陆逊谦和谨慎的原因。这要追溯到陆家上一代家主陆康。术大怒,遣其将孙策政康,围城数重。康固守,吏士有先受休假者,皆遁伏还赴,暮夜缘城而入。受敌二年,城陷。月余,发病卒,年七十。——《后汉书·陆康传》陆家,包括江东大多数家族,都是以儒学为本,忠于汉室的。而袁术自嗨僭越,双方起了冲突后。孙策受袁术派遣,围杀了陆康。这是孙家同陆家之间结的第一个梁子。袁术与康有隙,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三国志·陆逊传》与此同时,在孙家对陆家的第一次打击中,不满二十岁的陆逊是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所以,陆逊对孙氏的谨慎,应该是有少年阴影在里面的。3.陆逊中期对孙氏态度的转变。这里的一个转折点,是孙策的暴毙。孙权当政后,孙家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对江东世族的策略是存在转变的。孙策的策略是,谁不服就打谁。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傅子》孙权当政后,策略又打击转为合作。“吴四姓”里顾雍、陆逊、朱桓、张温,各家掌门人相继被启用,进孙吴中为官。其中陆逊起点最低,不过,通过孙权将自己侄女许配给陆逊,这么赤裸的拉拢方式,我怀疑这个低起点是陆逊自己主动选择。而陆逊这样选择的目的,在之后也有所显现。遂部伍东三郡,强者为兵,羸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宿恶荡除,所过肃清,还屯芜湖。——《三国志·陆逊传》江东世族里,只有陆逊早早就在孙权的政权中,拿到了数万人的兵权。我想,这大概就是少年阴影下,陆逊即便为了家族的振兴不得不和孙家合作,也要带出一支军队给自己加上一层保险。权乃召逊,拜偏将车右部督代蒙。——《三国志·陆逊传》这算是陆逊真正的崛起,也算是江东世族在孙家真正的实权派人物。到这一期间,陆逊对孙家的警惕开始下降,态度策略开始转向为家族发展铺路。4.江东世族同孙家的矛盾首先是孙家的出身。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盖孙武之后也。——《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孙家,也是吴郡出身。换言之,在孙坚发迹之前,整个孙家在“吴四姓”面前都是“孙子辈儿”的。“吴四姓”既瞧不起孙家,孙家对“吴四姓”也是自卑和提防并存。其次江东世族,都是书香门第,历代为官,忠于汉室,有着深厚的儒学思想。而与之对应的,乱世兴起的势力更追求刑法,曹总、葛公包括孙家都是如此。这种执政思想上的区别以及“吴四姓”和“孙家”一贯的高低之别,是之后一切矛盾的根源。5.陆逊先后扶植两任太子及原因。首先,是陆逊扶植第一任太子孙登。其次,是导致陆逊身死的第二任太子孙和。一个是陆逊亲手教的,一个是陆逊拼命保的。这俩太子,其实是有着一定的共同之处的,分别看,如下: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三国志·孙登传》常言当世士人宜讲修术学,校习射御,以周世务,而但交游博弈以妨事业,非进取之谓。——《三国志·孙和传》可以,看出这俩太子,都是一身的儒学范儿,这和孙权的思路满拧,倒是和江东世族穿了一条裤子。这当然也是陆逊一干江东世族的功劳,这是和他们的家族利益相符的。不然孙权在位一天,和他们的思路就满拧一天,为了给家族铺路,选一个符合家族利益的太子是重中之重。而陆逊此刻作为江东世族朝中最大实权派,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是在背着“吴四姓”在走,也或者说他是被“吴四姓”推着去做的。换言之,不是陆逊想不想卷入的问题,这是陆逊必须要卷入的一个问题。6.孙权在这里所扮演的角色到了这一步,一切都比较清晰了。孙权自己原本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才选择和江东大族合作的。结果合作来,合作去,把儿子都合作进去了。还是一个年龄问题。渣权弄死陆逊那年,自己已经63岁了,虽然陆逊也62岁了。但我们孙家多少人,才来多少年,你们这些江东大族多少人,在这儿呆了多少年。我这行将就木的要是死了,让这么个被洗脑了的儿子即位,孙家三代人的基业,不早晚被你们这一群人给架空掉?可以说,二宫之变,在最后一定程度上,就是渣权为了保孙家,而竭尽全力在推着走的。一方面把被洗脑了的儿子给换掉,一方面狠狠地敲了江东大族们一下。所以,这不是阴谋,这是一场肉眼可见的阳谋。结局在孙权动了心思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只不过,因为自己诸位儿子之间的智商的问题,导致这其中的过程可能复杂了一点点。但大体上,都在可理解的范围内。综上,陆逊被卷入太子之争以至于导致自己的惨死,并不是他人的问题,而是其身份、立场、地位的问题。答题毕。^_^——————————————————分割线————————————————————相关答案推荐:
蟹妖。。。结合历史上那么多次废长立幼的故事,以及渣权当时还并不太为人知的尿性。。。我觉得陆逊死的太冤了。。。两宫之争的事儿,抛开孙鲁班和王夫人之间乱七八糟的女人事儿。。。全琮一族借手中兵权想要在孙和没有明显过错的情况下,让孙权废长立幼。。被劝谏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么。。。这根本不是在支持孙和,而是在维护稳定。。。殷基通语曰: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硃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奉礼而行,宗事太子,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附鲁王。看看这些人的官职。。丞相陆逊、太常顾谭、太子太傅吾粲、大将军诸葛恪、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都是朝中重臣。。。无过错而废太子,他们自然要劝谏。。谁知道渣权会乱发飙呢?作者的措辞都可以看得出端倪。。一边是奉礼而行,一边是附鲁王。。再看渣权的处理,陆逊被骂到病死,顾谭被流放,吾粲下狱死,太子被废,孙霸赐死,全琮儿子全寄等一众孙霸党羽全部被杀。。。渣权是要闹哪样啊!!!我觉得渣权心里想的应该是:“奶奶的,老子才是皇帝,你们吵个屁。。。全都不立了!!老子喜欢小儿子!!”及太子有不安之儀,遜上疏陳:"太子正統,宜有磐石之固,魯王藩臣,當使寵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獲安。謹叩頭流血以聞。"書三四上,及求詣都,欲口論適庶之分,以匡得失。既不聽許,而遜外生顧譚、顧承、姚信,工以親附太子,枉見流徙。太子太傅吾粲坐數與遜交書,下獄死。權累遣中使責讓遜,遜憤恚致卒,時年六十三。家無餘財。太子正統,宜有磐石之固,魯王藩臣,當使寵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獲安。这话讲的多有道理。。。哪里是站队,哪里是淌浑水。。这明明就是一个身为丞相的人本该站出来说的话啊!!呜呼哉。。悲催的伯言啊!
因為他姓陸;還是丞相,軍政最高指揮都做過,夷陵一把火威震天下,他不死孫權如何放心身後?跑不掉的。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要么就造反。但是,以陆逊的尿性,会造反么?不会。哦,那还是死吧。
无论从臣德还是太子和江南大族关系来讲,支持太子都是合适的,这次太子之争只是充分说明了晚年没有一干重臣制约的孙权是多么乖张残暴,对东吴政治秩序与本土化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1.经过汉代的大肆扩张的士族势力之后到东汉末这些地方势力都应该称之为 门阀(拥有地方政治权利,军队,系统的组织(对于当时而言,(教育,继承)))。
我们来看一下后面门阀势力的发展,以及其背后的实际的利益之争2.这个的门阀势力的顶峰是南北朝。实际而言,陆逊什么的是没有明确自己的属性的同时又“想” 变化成后来南北朝时期的门阀的潜意识和孙权想到达秦始皇,至少是汉武帝时期君主对于社会资源的绝对动员能力的矛盾(虽然孙权也没有明确的这种意识) 而外在表现的这种太子之争。门阀势力的根本崩溃
而实际的隋唐的崛起是拓跋等古典军国主义的地方民族政权引入的军事制度再次有效的动员了系统资源(使皇帝以及国家对于社会的实际控制力再次部分意义上的回到了秦汉之际的动员能力(部分程度消灭了地方势力的切割与离心(虽然是通过大量的叛乱,屠杀和战争)),而实际隋唐的崩溃也是由于地方门阀势力的反扑(外在表现仅仅只是虚幻的叛乱啥的,这个是当时使用儒家观点的叛乱,而对于有了更有效的分析工具的我们肯定不需要使用这种莫名其妙的和利益无关的观念)。)3.从后续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到实际而言,陆逊代表的就是地方势力介入到中央政权的同时又不肯丢弃其本来的利益的古典地方主义 和 古典国家主义的争论。而当时的儒家并不能为这种分歧提供合适的理论支持下表现的太子之争。 实际而言陆逊与孙权的争论持续到现在。
因为中国在这段时间从来没有深入接触过古典希腊说提供的非常合适的地方主义的支持理论 “民主”
因为民主 实际和国家的强大在一定程度是矛盾的(尤其是在封建社会下的资源情况下,不要给我提渣渣一样的罗马和希腊,实际;罗马希腊的实际战争能力比亚历山大国王大不了多少,因为他五千万的人口的绝大部分是奴隶,是基本不可能在军国主义化的国家前获取胜利,实际动员能力,罗马的顶峰也就是一百万人,这几乎是其所有”公的公民“,罗马和希腊实际是商品奴隶制社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社会)。 因此在封建社会下,实行了民主以及儒家治国方式的国家基本都会崩溃在古典军国主义下的游牧民族。实际除了技术原因,更重要的是动员能力的差距。(在同一技术水平下的战争,谁的动员能力强,谁必然胜利)(典型的就是为啥没有外部势力介入下,恐怖分子能够打败那些政府军,而伊斯兰教的扩张也是一样)。
而这种争论在二战之后实际转化为 个人的富裕与国家的强大之间的争论。
无论他卷不卷入太子之争,孙权都不会容下他的,再说太子国储,这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陆逊自己也不会让自己置身度外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郭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