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讲课视频美术下乡讲课讲什么好

小学美术下乡讲课讲什么好_百度知道
小学美术下乡讲课讲什么好
这是一道待解决的难题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可以交一些手绘,看似朴实简单的画画,有趣极了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缙云县实验小学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缙云县实验小学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来源:实验小学&
作者:教导处
缙教人〔号1
二、送教活动体会:
应该说实验小学的老师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能在较好的环境中教学,我们有较先进的教学设备,我们有较好的学生资源。虽然,我校大部分老师也都是从乡下调进来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山区教学的记忆,大部分都停留在了脑海中。而此次送教下乡,让实小的老师们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山区教学的艰辛,山区教师的不容易,山区孩子知识的匮乏……一次次深刻的体验,一次次与山区教师进行将心比心地对比后,实验小学的教师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工作,更加坚定了奉献教育的决心!
三、送教活动的反思:
本次为期七周的送教活动,实验小学共有33位教师下乡送教,人数将近占了全校教师的三分之一。33位教师共上了90多堂精彩的课,涉及语文、数学、科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思品等科目,听课的教师多达1000多人次;33位教师还带了60多位徒弟,为他们在上课、备课、批改作业、《教学工作手册》的填写、班主任工作、即兴演讲等方面作了精心指导;33位教师一共听了150多节课,每堂课后都能针对课党教学做精心点评和指导,为青年教师指点迷津;33位教师为所在学校教师作了30多个讲座,从理论的高度阐述教学思想……应该说,本次送教活动是相当成功的,无论对实验小学的教师,还是对受教学校的教学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因为是第一次进行如此大规模的送教活动,在各个方面我们都还是处在摸索阶段,因此,我们更要反思本次送教活动的点点滴滴,为下次送教活动总结出宝贵的经验。《留住秋天》说课/教学设计……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原创)
《留住秋天》说课/教学设计/经验交流稿/简案/教学反思&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建设小学&&
《留住秋天》活动二说课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要讲的这节美术课是湖南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节手工拼贴创作课。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说说我这节课。希望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留住秋天》是湖南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节手工拼贴创作课。内容是引导学生观察了解秋林秋叶之形色,感受秋天的美丽,通过对范品、图片进行概括分析,抓住落叶的特点大胆想象并进行美的再创造,拼贴出自己喜爱并有个性的手工作品。
《留住秋天》是湖南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七课。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最美的季节。拾得落叶留秋景呢,《留住秋天》便是在适时、适景、适情的条件下而安排的。教材的呈现上分为三大块,也是紧密联系的三个学习活动层次:1、秋游赏秋,收集秋叶;2、巧用树叶进行美术表现;3、画出留住秋天及其秋天里人们的活动。具体安排有三个递进的学习活动:①用树叶涂颜料拓印肌理;②用落叶拼贴成画;③画一幅秋天的记忆想象画。
二、教学目标:
1、利用大自然环境资源,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与变化,进行秋天的感受和欣赏。
2、学习利用落叶拼贴,进行美的再创作。
3、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将美丽的秋天留在心中。
三、教学重点:用落叶拼贴成一幅生动有趣的画。
四、教学难点:充分运用落叶的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特点,变化出不同的生动的形象。
五、设计理念:
1、课堂设计体现“以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和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教学思想。”
&2、课堂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通过美术学习,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
六、教学理念:
本课在教学设计上遵循《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对学生的观察探究的培养,把课内外知识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注重学生的全员参与,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给学生说、做、画、评的空间。
3、注重学科整合,整节课融入了语文、自然、音乐等学科的内容,突出了综合性。
4、注重把“美”贯穿整节课,通过对美的观察、美的发现,从而发展到对美的表现和创造。教师的板书设计、范画和课件的制作也努力做到“美”,让学生不仅从视觉上更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秋的“美”。
七、教学流程:
这节课的教学流程全部体现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
&&&&&&&&&&&
《留住秋天》(活动二)教学设计
案例描述:
题:留住秋天&
课业类别:手工拼贴创作课
教学目标:
1、利用大自然环境资源,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与变化,进行秋天的感受和欣赏。
2、学习利用落叶拼贴,进行美的再创作。
3、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将美丽的秋天留在心中。
教学重点:用落叶拼贴成一幅生动有趣的画。
&教学难点:充分运用落叶的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特点,变化出不同的生动的形象。
学具准备:树叶、固体胶、彩色笔、剪刀&&&&&&
教具准备:树叶、固体胶、彩色笔、范画、课题、字条等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秋的声音
师:同学们!老师出生在吉兴,成长在吉兴。我深深的爱着你们学习的地方,因为这里是老师的母校,老师对吉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来的路上欣赏了金秋十月的美景,感受到了这里人们的热情,当我踏进教室,看到活泼可爱的你们!我非常高兴。
师:老师知道大家都是上进的好孩子,老师最近读了一首诗歌,现在就和大家一起分享。
师配乐诗歌朗诵:
“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蛐蛐,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呤。
听听,走进秋,走进这绿色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花里。
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的来,向远方匆匆的去。
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师小结:这是诗人毕国瑛对秋天的感受。现在正值秋末,谁能用最美的词语来说说秋天的美景呢?
生:秋高气爽、秋景怡人、
师:秋天的确是绚丽多姿,色彩斑斓,可是秋天的美景正如昙花一现,“刷刷”黄叶和手臂就说“拜拜”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到了秋天,树叶会落下来吗?
师:(渗透自然知识)原来到了秋天,降水会逐渐变少,空气、土壤中的水分也会减少而变得干燥,而树叶又会蒸发掉许许多多的水分,大树为了保存自己的生命,不得不褪掉树叶道声“拜拜”,以保存仅有的水分不被蒸发,到明年春雨绵绵的季节再长出更嫩绿的树叶。
师:同学们有哪些方法能把秋天的多姿多彩留住呢?(师粘贴课题“留住秋天”)
生:照相、录像、写作文、绘画……
师小结:是的,当我们踏着满地堆积的缤纷落叶总觉可惜时,何不“留得残荷听雨声,拾得落叶留秋景”呢?
师:其实,“树叶粘贴画”也是“留住秋天”
的一种非常好方法。(师粘贴课题“树叶粘贴画”)&
二、欣赏感悟——审美修身
师:老师这里有几件彩印的“树叶粘贴画”作品,我们先来一睹为快!观看的同时你要仔细观察,每幅“粘贴画”粘贴的是什么形象?都用到了什么形状的树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为什么用这样的树叶粘贴?
生:观察说作品上粘贴的形象及树叶的形状。
师:这样的树叶和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几张作品从不同方面向我们展现了“树叶粘贴画”的魅力,张张作品都都体现了设计者
三、示范分析——了解方法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要用捡来的落叶粘贴画。老师也捡来几片树叶,你们看是什么形状的?(对了,是卵形叶、掌形叶,你们还有一些什么形状的树叶?)可老师该怎么一步步的贴画呢?小组讨论,谁来说说!
师:慢慢说,我按照你的方法来做一做(想……)同学们帮我想想,掌形叶象什么?卵形叶象什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就按照有些同学的建议,我来贴条金鱼。
师:第二步呢?好,我来拼一拼,摆一摆,(在这里,要注意最好考虑一下颜色的搭配,我用红色的身子,绿色的尾巴、大小树叶、叶子的反正……)再修剪掉多余的部分,好!我把叶柄剪掉更合适!
师:认为满意就用固体胶贴牢固!
师小结:好了!这幅粘贴画制作完成了,现在老师想再请一位同学将“树叶粘贴画”的制作步骤再说一遍。
生边说师边板书(或粘贴文字):
1、构思(设计形象,挑选树叶)。
2、拼贴、修剪(注意摆放位置及画面整体的安排及更具画面需要合理修剪树叶)。&
3、粘贴(胶水不能太多,画面要干净)。
4、添画(添加背景等)。&
四、欣赏范作——拓宽思路
(一)教师范作欣赏:
师:刚刚通过老师的示范讲解及我们师生的总结,知道了“树叶粘贴画”的制作步骤。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作品,看看谁能最先看出老师粘贴的是哪一个神话人物?那他就是班级里最善于观察的同学。
生:二郎神杨戬。
师:这为同学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看出老师粘贴的是二郎神杨戬呢?
生:因为他有三只眼睛。
师:这位同学观看的果真非常仔细。是班级里最善于观察的同学,老师希望你接下来表现的更出色,你有信心吗?
师:那其他同学有信心超过这位同学吗?你们的信心在哪里?大声的告诉老师。
师:现在这里所有的老师都看出来了我们同学们对自己是信心百倍。老师也为你们加油!(做一个加油的手势)
(二)学生作品欣赏:
师:让我们再来欣赏其他学校同学们的作品吧!(你最欣赏哪一幅为什么?)谁来评价一下!
生欣赏其他学校学生的作品。
师小结:他们的作业也都十分大胆地进行了创作,但同时我认为还有一点不足,你们发现了没有?
师:是的,最后一步我们应该运用添画环境的方法进行添画。&
五、创作体验——展现自我
师: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粘贴画”作品,又听老师讲了那么多,相信现在大部分同学已经迫不及待想一展身手了!先别急我们一起看一下今天的创作内容。
师:音乐声即将响起,大家快一起动手制作一幅漂亮的粘贴画吧!
----生制作粘贴画“”
&&&&六、佳作评价——共同进步
师:好了!军号声已经响起,全体同学停下看黑板上粘贴了一部分同学的作品,你能从画面布局,运用叶子形状、大小和颜色等几个方面说一说,评一评。&&
----生评价粘贴作品。&&
七、课堂小结——秋景升华
师:你们的作品老师都非常喜欢,不仅想象力丰富,而且创作大胆。老师更相信没有及时完成的同学,你的作品会更优秀。你们的作品“即留住了秋天,又展现了真实自我。”留住秋天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玉米棒叶子的编织、瓜子皮的粘贴、各种粮食菜子的粘贴等等。
师:展示粮食粘贴画。
师:寒风凛凛的冬天就要来临了,五彩缤纷的秋景将渐渐退出大自然的舞台,但我们已不再遗憾,因为我们用双手留住了美丽,让秋天的美好永驻我们的心间!
师:你们这堂课表现的十分出色,于老师希望还有机会来和大家一起上美术课,你们欢迎我吗?
生:欢迎。
&&&&&&&&&&
经验交流稿:
自评《留住秋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留住秋天》是湖南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节手工拼贴创作课。内容是引导学生观察了解秋林秋叶之形色,感受秋天的美丽,通过对范品、图片进行概括分析,抓住落叶的特点大胆想象并进行美的再创造,拼贴出自己喜爱并有个性的手工作品。本节课是今天我随同县里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所执教的一节三年级的美术课。
本课在教学设计上在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同时,符合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课堂所用材料不用学生去买,就在我们周围,方便收集和保存。下面我结合这堂课的教学环节谈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诗歌导入——秋的声音:
此环节,我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等诸多因素,
二、欣赏感悟——秋的颜色:
本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由于学生认知思维是由动作思维向感知表象思维和符号思维发展的,因此,要突破重点,还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应该以呈现大量的视频、音乐结合的方式,和孩子们一起分享着大自然美丽的秋景,往日熟视无睹的景象此刻都变得别样动人。由于条件有限我就通过几张有代表性的彩印树叶粘贴画的欣赏引导启发,让孩子们心动,情润,情不自禁地议论起来,小组中前后间出现了交流和争论,同学们自主地传递着探究的喜悦,传递着对秋天的喜爱,此时此刻就会发现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开始浸透着自然之美,课堂创设的情境之美,便抓住这最佳时机启发。由于新课程标准取消了学科间的界限,要求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同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形成有机的结合,要求本学科要与众多的学科相互渗透,以创造广泛的文化情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综合性知识,因此,结合其他课程,在其中渗透了落叶为什么会在秋天变黄凋落的知识,作为美术学科的必要补充。
三、在示范巩固——了解方法:
此环节是美术课堂教学的示范问题一直是我们探讨的焦点。在这一环节中,因为制作的过程比较简单明了,我尝试了通过转换角色让学生探索思考步骤,结果是轻松自然的达到了我所预期的目的。这样既没有包办代替示范的过程又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毫无准备的去创作,学生既动脑动手动口主动性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的调动。
四、欣赏范作——拓宽思路:
通过教师范作和学生范作的欣赏设计拓展了教材的内容,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空间无限延伸的课堂中去了,学生的思维也就不再局限于如何用树叶去表现,这样,不但突出了求异思维的发散也注重了变形的乐趣。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甚至是跨越时空的。”丰富想象力的训练要与传统的“双基”一样经常进行。训练的题型应拓展,除添画、续画、组合画之外,还可多进行想象型、改画型、梦幻型、编创型等想象画活动训练。表达上不可以过高要求,任学生的思路尽情驰骋,大胆的信笔画来,自由地倾诉表达,以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转变新的观念态度。
五、创作体验——展现自我:
此环节是本环节是这节课的难点所在,通过前面的欣赏讲解并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在《秋日私语》美妙音乐情境中,教师要及时给予部分学生以启发指导,要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的展现自我独特的设计和个性的创意,尽量让每位学生都设计出令自己满意的艺术作品。
六、佳作评价——共同进步:
在此环节,由原来的给学生作业直接打分到贴在黑板上进行讲评,已经起到了改进教学、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作用,在这节课上,由老师的评价变为学生自我和相互的评价,更是体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学生的自我评价结果与我内心的评价结果差不多。所以,在实施效果评价时,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了解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表现,还要透过课堂的气氛创造出了解美术教学的延伸性,看是否给了学生自由发挥和个性发展的余地,看学生是否对自己也对他人的作品给予延伸性的关注与投入。
七、课堂小结——秋景升华:
此环节是整堂课的总结拓展,在这里要对学生佳作进行表扬鼓励,让其树立更强的自信心,增强兴趣爱好的同时要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小学:美术
《留住秋天》课堂教学简案
&&&&&&&&&&&&&&&&&&&&&
《留住秋天》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留住秋天》一课有着浓郁的乡村本土特色,符合校本教材的要求。改变自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七课《留住秋天》一课,是一节手工拼贴创作课。下面结合本节课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利用:
本节课有着浓郁的乡土特色,树叶这一课上所需材料,在农村秋季随处可见,便于收集,易于保存,减少了学习的花销,又保护了周边环境。
二、语文、自然、音乐、美术几个学科的有机整合:
由于《美术新课程标准》取消了学科之间的界限,要求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同艺术表现能力和人文知识素养的提高形成有机的结合,要求本学科要与众多的学科相互渗透,创造广泛的文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获得综合性知识。
三、教师的示范用问题的方式抛给学生:
教师示范演示的时候,我尝试了通过转换角色让学生探索思考解说制作步骤,达到了预想的效果,这样一来既没有包办代替示范的过程又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毫无准备的去创作,有调动了学生,锻炼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
四、多媒体课件辅助优化了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到美术教学中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其超大的信息容量,强烈的直观感受,清晰的视觉及直观性,大大的辅助优化了课堂教学,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声情并茂树叶粘贴画的天堂,促进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极大限度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但是一节课下来,自我感觉总是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课堂节奏前松后紧,学生创作体验环节时间显得有些仓促,今后还的特别注意这一点,更合理的分配教学时间。
二、对学生的作品评价不够深入,不够全面。
&&&&&&&&&&&&&&
《留住秋天》课题、教学范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新探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新探
&——大学生“返乡反哺”行动社会实践思考
【摘要】自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并于97年正式实施以来,大学生“三下乡”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12年,在每年百万大学生齐下乡壮丽风景之外,人们更多关心的是这样的三下乡究竟能给农村和社会带来多大积极效益,而在大量媒体群众抨击下,更多的人在质疑这样的三下乡是否有其存在的意义,这样的三下乡模式还能存在多久?在全国大学生“三下乡”活动风起云涌的潮流中,通过独辟蹊径开拓的全新的大学生志愿者返乡反哺新模式又能对传统意义的大学生“三下乡”产生多大的积极意义。本文着眼当前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现状,围绕大学生志愿者“返乡反哺”行动模式进行有益探讨。
【关键词】 “三下乡” 探讨 新模式
今年暑假来自17所高校的53名大学生志愿者分别在云南保山、建水及玉溪三个点的农村开展了大学生志愿者反哺活动,与此同时来自全国30名大学生及务工青年志愿者在江西宜春两个项目点农村开展大学生返乡支农支援家乡建设活动。这些项目点活动得到各方面支持并获得巨大成功,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当代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新模式——大学生志愿者“返乡反哺”行动模式。作为负责人我组织并参与了其中的各项活动,我认为
“返乡反哺”行动实践活动是对传统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模式的有益探索。
一、传统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不少群众对走过场、做样子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颇有微词:一些服务队或是人未到,电话先到;或是人未下村,先入机关,让有关部门盖章,出具他们搞社会实践活动的证明。看上去挺热闹,实际上工作不扎实,内容虚、实效少,偏离了“三下乡”的本意。”这是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题为《大学生“三下乡”要实实在在》中的内容。现实中,很多学校组织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不够踏实,大多流于形式,其有效性遭到社会普遍质疑,原本想下乡为农村做点实事,但因各方面因素却使事实与预期相差甚远,这样一来这些大学生志愿者和本该受益的当地农民群众得不到“三下乡”的好处,反而成为双方的沉重包袱,这也让大学生“三下乡”失去了原有意义,甚至让各地群众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据报道,西部某县教育部门领导对大学生“三下乡”志愿者说“我不求你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只想把你们安全地送出这个地方”。
就目前情况而言,普通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已经面临危机,不少群众对走过场、做样子、流于形式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颇有微词:一些“三下乡”服务队或是人未到,电话先到,邀请当地媒体跟踪报道;或是人未下村,先入机关,让有关部门盖章,出具他们搞实践活动的证明。这样的大学生“三下乡”看似热闹,空喊口号,但存在着工作不扎实、形式多、内容虚、实效少的状况,偏离了“三下乡”的本意,没有给当地带来真正的实惠,而有些服务队下到项目点很多需要当地接待,大吃大喝,住高级宾馆,活动计划写得满满的,但到了项目点却因各种原因只是蜻蜓点水般形式上开展下,布好场地拉几个当地群众一起拍几张照就算是活动圆满成功,之后就到当地参观旅游,回来把照片交到上级部门或媒体,再让志愿者好好润色下活动报告,也就成了一个相当圆满的“三下乡”活动。花费大把的钱却没真正做活动,群众难免对这样的活动很有意见,也都怕了这样的活动,花了大量的时间金钱人力,收到的确是负面影响,这是我们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悲哀!
作为一种高尚事业,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有效性和积极意义正受到社会普遍质疑,就此我们迫切需要认真考虑如何让大学生“三下乡”收到实效,让其真正变得有意义而不至于成扰民之举或流于形式,让大学生“三下乡”真正发挥其最大功效,使大学生志愿者和当地群众共获双赢。笔者通过多次实践证明,开展大学生“返乡反哺”行动是完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模式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新模式——“返乡反哺”行动模式
大学生青年联合支农队是由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各乡镇农村大学生和当地农村在外务工青年共同首创,志在号召农村青年“返乡支农,支援家乡建设”的民间团队。它成立于2008年10月份,在全国支农活动风起云涌的潮流中,它独辟蹊径,开拓了一种全新的“返乡支农模式”。大学生志愿者反哺行动队由云南省一株树志愿者联盟于09年4月发起成立,每年通过各在昆公益环保社团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组成反哺行动队开展返乡反哺活动。项目强调反哺农村,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由项目点的农村大学生带队开展活动。大学生青年联合支农队于09年一月首次在团中央及包括云南财经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支持下在江西宜春楠木乡开展大学生返乡支农支援家乡建设活动,活动受到中国青年报等媒体详细跟踪报道,并于09年暑假在宜春团市委等支持下在宜春水江乡及奉新两个点开展类似活动,得到多家媒体采访;与此同时,由共青团云南省委及云南省一株树志愿者联盟大力支持,大学生志愿者反哺行动队于09年暑假分别在云南保山、建水和玉溪三个项目点农村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反哺志愿活动,17所高校的53名大学生志愿者在项目点当地大学生志愿者带领下开展的各项支农支教活动得到了各级单位多方面支持,更在当地农村产生了积极地影响,得到各方面肯定。
什么叫“返乡反哺”行动?
大学生志愿者“返乡反哺”行动模式是结合大学生青年联合支农队的“返乡支农”模式和大学生志愿者反哺行动队的“反哺行动”模式的各自优势而探索出的一种全新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返乡反哺行动”狭义概念是指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利用假期的空余时间回到自己的家乡,应用自身所学以及相关资源进行支农支教等活动来为家乡做有意义的事情。而其广义概念为:每个人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回到家乡或协同其他志愿者一起去到愿意去的任何地方开展支农支教等相关公益服务活动。
“返乡反哺”行动项目理念和宗旨
返乡支农和反哺行动都把支教和支农作为两条主线来开展活动。我们的宗旨是让那些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再回农村,反哺家乡,为家乡服务。我们认为现代中国教育制度特别是农村的教育制度存在误区,即只是教那些农村学生奋力跳出农门,走出农村,从农村走向城市,或从小城镇走进大城市,这种教育制度一定程度上让部分农村学生进了城市,摆脱贫困。但是更多的人只是因此脱离了农村,成为了城市人口,这对农村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无太大意义,反而使城市和农村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同时也在有意无意间形成了这么一个思想:在农村就没出息,进城市才有前途。因此,当前这种教育制度需要改善,纯粹的“逃离农村”思想也要抛弃。城市代表的是一种先进文化,所有农村学生都有必要到城市去深造,但前提是在城市学好知识本领后要懂得回报家乡。农村学生应该时刻抱着这种思想,好好学习,到城市读大学,学好知识本领,再回农村,为家乡服务。我们希望通过组织农村大学生返乡支教,让农村学生认识到他们家乡的美,为家乡自豪,而不是让他们觉得农村多么多么不好。同时我们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到城市去上大学,去学习、去锻炼,学好本领知识,再回农村,为家乡做贡献!我们的支农支教活动由当地农村大学生和青年务工人员带领,以实际行动开展各类实实在在的支农活动,给当地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真正服务农村,回报家乡。
&“返乡反哺”行动小组组员的招募
A、团体性返乡反哺行动人员的确定:
1)志愿者选择的项目点和已经确定的项目点匹配;
2)志愿者空余时间与项目点活动开展时间不冲突。
B、个人性返乡反哺行动人员的确定:
1)个人能在项目点发动本地志愿者参与和支持;
开展“返乡反哺”行动小组成员的要求
1)领队是本地人,小组中最好有一半的志愿者是当地人;
2)所有队员参加过相关专业性的培训;
3)具有团队精神;
4)愿意利用自己的闲余时间去做社会公益事业。
“返乡反哺”行动成员优势:
1)领队的是项目点本地人,对自己家乡的各种情况有一定了解,有利于前期的协调工作;
2)为自己家乡服务,会有更大的积极性,正是我们强调“反哺”的真正内涵所在;
3)项目点村民对本地大学生熟悉,不会有隔膜和戒心,有利于活动顺利开展;
4)每年寒暑假可以组织起当地的这些大学生志愿者继续返乡反哺行动,不至于让返乡反哺行动脱节;
5)志愿者可以直接与当地的老师进行交流,有利于教学方式在改进中得到持续;
6)吃住都志愿者自理,不用麻烦当地人,更多的是符合当地需要服务。
“返乡反哺”行动开展
(1) 返乡反哺行动前期的调研:
1)项目点申请者通过家人、同学朋友、亲戚及村委对项目点情况进行了解;
2)项目点申请者自己或提前回家家乡的进行实地调查了解;
(2)制定返乡反哺行动方案:
1)根据调查结果、人员特长来制定行动方案;
2)制定备用方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3)开展培训
依据前期调研结果,既活动开展地实际所需,对团队成员进行针对性培训。
大学生“返乡反哺”社会实践模式的开展步骤
项目点确定:任何人任何组织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及自身掌握的相关资源条件申请到自己的家乡或自己熟悉的地方开展返乡反哺活动。由“返乡反哺”行动小组调查研究确定该地点是否适合开展此类活动;
志愿者招募:项目点一经确定,“返乡反哺”行动小组将面向全国高校招募有意愿有条件参与此项活动的志愿者。其项目点申请个人也可联系自己的同学特别是当地老乡参与活动;
前期培训:由“返乡反哺”行动小组组织项目志愿者统一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项目开展内容、三农知识、下乡安全意识等;
实地调研:对每个项目点具体情况进行系统调研,包括当地民族分布情况、经济水平、基础设施、自然和人文环境状况及教育水平等。调研过程最好得到当地政府及其它相关部门协助开展,以及要开展活动的场地、食宿地安排。
项目协调:由“返乡反哺”行动小组负责各项目点的协调并协同当地志愿者与项目点相关单位联系,通过与当地政府部门及其他事业单位联系解决在当地开展项目所需审批、场地、设备等,确保项目有序健康开展。
项目实施:所有项目将按行动计划进行,每个寒暑假分别安排若干个项目点,即分派若干个项目小分队,小分队由当地大学生志愿者带领,按计划开展为期两周的志愿下乡活动。项目设总协调人,全程协调各小分队的项目开展,各小分队对该项目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全程拍摄记录,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形成项目成果,每个项目结束后将成果在各高校及社区等相关地点宣传展示,并将该模式不断延续下去。
大学生“返乡反哺”社会实践模式的开展的主要活动内容
1)青春支教行动:支教对象为项目点农村学生及附近村庄部分中小学生;宗旨是回馈家乡,传递真情,服务农村子弟。支教目的是为农村学生提供一个接触新事物的平台,扩展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充实他们的文化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风貌。支教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了解当地资料,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树立良好的家乡情节。支教模式是借用当地的教学场地和设备,将学生集中起来,根据年级高低分成若干个班级,进行统一的规范性、系统性教学。平时要严格考勤制度,学生要求考试合格方准毕业,并且给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支教内容主要分为文化课和兴趣课。要与当地学校教学内容相衔接,对于留守儿童甚至可以采取一对一的家教式辅导。低年级的同学要侧重于兴趣课,主要拓展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兴趣课主要包括篮球、环保、美术、音乐、舞蹈、影视、故事、趣味游戏等。以后要不断拓展,尽量地丰富学生的视野。
2)寻“根”文化行动:由于农村整体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当地风俗文化及理事资料的传承缺乏必要物质和文化基础,项目开展过程中,我们利用在项目点的时间走访村民,通过对话聊天等方式挖掘当地民族传统文化,并做收集整理,通过此项活动希望能唤起村民对家乡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以及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3)幸福放映室:以前农村娱乐活动几乎断绝,电影也慢慢退出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十分贫乏。近年来在中央政策的号召下,农村文化活动才慢慢地恢复,特别是“2131”电影放映工程大大地活跃了农村文艺。因为放电影不仅可以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还是村民了解外界的一个窗口。同时也让大家回到那个看露天电影的美好纯真年代。所以放电影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活动。晚上组织村民观看农村题材的电影,并可插播一些农业技术的宣讲片。
4)趣味运动会:农村从来不缺乏运动,但往往忽视运动的作用。运动会旨在娱乐村民、调动村民的积极性,特别是农村青年的积极性,让村民充分认识到运动的魅力和团结合作的力量。运动项目既要有个人项目,又要有团体项目和趣味性项目。
5)阳光全家福行动:全家福是家庭成员感情寄托的象征,是家庭团结的象征。然而农村家庭却很少有全家福,外出务工者更是“倍思亲”,却无所寄托。因此给村子里的每家每户照个全家福,具有巨大的实际意义。
6)我眼中的家乡访谈行动:一个村子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我们通过与不同年龄层次的村民进行访谈,让他们谈谈他们眼中的家乡变化,从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来谈,在他们的眼中,改革开放这些年哪些变化的欣喜的,而哪些又是不愿看到的。从访谈中大学生不仅能看到社会的变迁给村民带来的喜与悲,同时能更好更深刻的了解这个社会。
7)关注留守儿童与贫困学生之“爱心励成”行动:随着大量的农民工涌进城市,与此相伴的就是留守儿童增加,从而留守儿童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如何让留守儿童能过上幸福的童年,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这都是我们想为他们争取的。我们大学生虽然不能从根本上为他们解决问题,但希望我们的行动能为他们带去应有的自信和快乐。让大学生住进留守儿童家里,与他(她)一起干农活,让他(她)教志愿者做传统的菜和地方的手工品,并其他孩子一起共同举办联欢活动,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进去。贫困户和贫困学生在农村也是的弱势群体,是最应该得到帮助的,因此他们也是我们的重点服务对象。下乡前我们要在学校和社区进行募捐,将所得衣物、书籍发放给村里的贫困户和贫困儿童,虽然东西不多,但代表我们的心意。另外,要对贫困儿童进行重点教育,让他们树立自信,努力拼搏。
8)夜校扫盲行动: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在项目点开设夜校学习班,主要向当地村民教授日常生活必须文化知识如书写自己名字、简单数字、日常计算等,满足村民日常所需文化知识。
9)心连心文艺联欢会:项目结束之时,我们将组织在各个项目点开展心连心文艺联欢会,所有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项目人员将准备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同时邀请当地村民一起,由他们演唱当地传统民歌,表演民族舞蹈等。志愿者与当地村民互动,相互学习,心连心,建立长期情谊,使其成为今后我们项目的长期实践基地。
10)支农宣传行动:农村信息闭塞、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他们最需要的也就是科技、教育、文化和精神的协助。我们将在各项目点开展各类包括能源、农业、法律等相关宣传和讲座。从而传播先进理念、弘扬科学文化,帮助村民早日脱贫致富、维护自身权利,过有意思、有境界的生活。专题讲座人员可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讲座内容对村民一定要具体实用,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要考虑到特殊群体的需要,比如农村妇女、返乡务工青年、种田农户、农村学生等。经再三考虑,支农讲座主要包括:沼气安全使用推广、环保知识、政策法规、法律知识、健康卫生、家庭教育、婚姻知识、真假钞票识别农药化肥和农产品市场等十个方面。支农讲座要跟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紧密合作,争取技术支持,同时结合自身长处。如可以依靠云南生态网推广沼气技术,我们可以与乡政府共同努力,宣传沼气知识,发挥我们自身的最大优势,授惠于农。另外,除了讲座我们还可以制作一些知识宣讲小册子,散发到村民中间,让村民长时间受益。比如外出务工青年如何在外维护自身权益和关爱自己的艾滋宣传小册子,发给返乡的务工青年。
11)沼气服务:农村应用沼气不仅可以减少农民对森林的砍伐,保护森林,同时还能将回收的沼气中的甲烷气体用作清洁燃料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建沼气池,农民将人畜粪便直接送入池里发酵,干净卫生,美化了农村环境,减少了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产生的沼气用来照明、做饭,节省了燃料费用;产生的沼渣、沼液,可以作为新的有机肥料,促进了养殖业、蔬菜林果、日光大棚等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至今云南农村的户用沼气池已经达到200多万户。目前,由于政府财力和人力十分有限,大约百分之八十的云南农村农户还未用上沼气,特别是那些边远山区的贫困农民依然砍柴烧火做饭。为全面推广云南农村沼气使用,云南生态网与团省委共同编写的《农村沼气环保常识》教材,该教材已经在云南多所小学进行示范使用,效果明显。我们在活动中由相关专业人员协同开展“沼农之家”服务,推进节能减排、农村和谐可持续发展。
12)绿色健康农业宣传:过度滥用农药化肥危害人民健康,但很多村民为了自身利益没有合理得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使生产出的农产品危害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很多村民并不了解其危害,我们将通过走访、调查及海报、视频等宣传手段使当地村民认识到滥用农药化肥的危害尽量使用其它可替代的农家肥和沼肥等,确保食品的安全。
13)其他相关支农活动:我们会根据各项目点的不同情况开展其他类似相关支农活动如禁毒防艾宣传、图书捐赠活动、支农帮扶、农药危害宣传等等。一切活动将根据村民群众的具体要求切实开展。
三、大学生“返乡反哺”具体活动介绍
自08年寒假开始大学生“返乡反哺”联合行动队先后协同相关组织单位和各地高校一起组织在江西宜春楠木乡、水江乡,云南保山龙陵县、红河建水县、玉溪易门县以及江西奉新开展的各项相关“返乡反哺”行动。下面以保山项目点为例,介绍我们活动具体开展方式,从中发现这种大学生“三下乡”新模式的特色和亮点。
09年暑假(7月13日-26日)在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一株树志愿者联盟、共青团龙陵县委等多家组织单位指导支持下,来自多个省市16所学校的25名志愿者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象达乡甘寨村开展了为期13天的以“植根云岭服务农村”为主题的大学生志愿者反哺行动。活动得到各级单位及多家组织团体的大力支持,使该反哺行动项目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项目活动以“反哺”为主题,强调让云南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返乡支农支教支援家乡建设。25名志愿者中包括23名云南本省人、14名龙陵县人和7名甘寨村本地人。反哺行动队伍由甘寨本地大学生带队开展活动,在当地得到市、县、乡以及甘寨村委会、甘寨小学特别是甘寨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使活动得到顺利有序圆满开展下来。
活动开展之初得到共青团保山市委和龙陵团县委指导支持,志愿者到达项目点后,象达乡政府、甘寨村委会及甘寨小学等当地有关部门为志愿活动的开展提供所需场地及设备、志愿者生活必须等物资,使项目活动进展顺利。活动的前两天安排所有志愿者将我们的项目活动内容向甘寨村及其周边村落居民进行了推进式系统宣传,确保全体村民对我们的活动内容有个大体了解。同时在甘寨村委会大力支持下,我们通过贴海报形式及由当地大学生志愿者带领深入各村民家使我们的活动得到当地村民大力支持,为我们接下来的活动项目的很好开展做好坚实铺垫。
本次行动项目在13天的活动过程中主要围绕“支农”和“支教”两条主线来开展活动,活动项目交叉进行。开展的活动包括青春支教、美丽家乡系列行动、幸福放映室、阳光全家福行动、我眼中的家乡之访谈行动、幸福童年之关注留守儿童与贫困学生、禁毒防艾宣传、绿色农业宣传、农药危害宣传、消防知识宣传、沼气知识宣传、物资捐赠行动、心连心联欢文艺联欢会等。
基于我们的支教理念,在整个反哺行动中我们都将支教活动贯穿其中,由当地农村大学生带领开展。开展之初由当地农村大学生特别是项目点农村(甘寨)大学生组织队员深入各家各户以家访形式向当地所有农户宣传我们的支教活动并进行招生,同时通过海报形式在各个村口详细介绍我们的支教及其他相关反哺活动。经过两天的活动宣传,基本让每一位甘寨村民了解我们的活动详情,并积极热情支持参与我们的活动。截至正式上课那天,全甘寨村90%以上学生都参与到我们的支教活动中来,邻村也好多学生跑来参与支教,总学生人数近200。我们将所有学生分为4个正式教学班和2个临时学习班。根据志愿者情况分别选任支教校长和各班班主任、班级辅导员等。
活动期间所有志愿者按计划开展支教工作,每晚由支教校长及各班班主任负责安排次日的支教课程,班主任全天辅导讲课。开设的课程除了学生必须的语数外之外,我们还开设了音乐、舞蹈、美术等兴趣课程,同时重点开设心理教育课,专门从思想心理上向学生灌输我们的支教理念,督促学生好好学习,学好本领知识为家乡服务贡献。由于我们的支教时间有限,我们希望在为学生补习课堂知识的同时,更让他们从思想意识上学会学习,爱上学习,了解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学习为家乡,学好本领反哺家乡”的思想。
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缺点,我们的志愿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针对农村学生普遍存在的上课不敢发言,上台不敢讲话的缺点,我们特别设置了许多让他们上台讲话的机会,克服其害羞心理,效果明显。另外我们还根据当地情况设置了很多其他教学方式,比如让学生写“我为家乡做贡献”等主题习作等让他们树立反哺家乡的思想。通过我们的教学,使学生很大程度上开始爱上学习,学习主动性大幅提高,效果明显。
我们的反哺行动除了支教这条主线外,另一条主线就是支农。在整个反哺行动中,我们将支教贯穿始末,将支农穿插其中,相互协调开展。
在项目开展之初我们便以家访形式系统宣传了我们的支农活动,同时将活动海报张贴在各村口进行详细宣传。寻根文化行动及阳光全家福活动主要由项目志愿者分组走访给项目点村子,与村民进行面对面访谈,由当地学生带领搜集挖掘当地民俗、民风、口述、传说特别是民族文化,对搜集到的民族文化及相关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后期将编辑成册;全家福行动主要是在访谈过程中给每家每户照个全家照。全家福我们在文艺联欢会上全部免费送给村民,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禁毒防艾宣传、绿色农业宣传、农药危害宣传、消防知识宣传、沼气知识宣传、爱心励成衣物捐赠活动等全部结合一起开展,分两个阶段,首先是以家访形式挨家挨户推进式宣传,所有志愿者除去那些已经安排了课程的及留着做饭及协调的,其他全部去开展支农宣传。支农队分为三个小分队,每个小分队3-4人,分别负责一到两个村民小组。每个小分队由一名当地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带上相关宣传资料进行系统宣传。我们的支农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系统开展。限于篇幅在此仅摘取几项支农活动进行简单介绍。
1禁毒防艾宣传:下乡之前我们特地到了保山团市委和龙陵团县委,他们对我们的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龙陵团县委特别拨发1000元资金用于我们开展相关活动工作,同时给了我们大量有关禁毒防艾的相关宣传资料,结合当地实际,我们系统的开展了相关禁毒防艾宣传,主要分两个阶段,先是以家访形式挨家挨户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并进行详细讲解,之后在联欢会上再安排一个有关禁毒防艾的宣传程序,同时志愿者特地准备了一个有关禁毒防艾的话剧,用当地方言来直白讲述有关禁毒防艾的相关知识,使村民对其有了相当程度了解。
2爱心励成衣物捐赠:在我们下乡活动之前,由云南省一株树志愿者联盟组织在昆明各所高校开展了爱心励成衣物捐赠活动。我们将同学们捐赠的完好衣物及其他生活用品带到项目点,安排志愿者将所有衣物进行清洗整理,在联欢会时候连同全家福照片一起分发给所有村民。分发现场村民踊跃领取所需衣物,对我们的活动表示热烈欢迎。
3农药危害宣传:在云南思力农药替代中心支持下,我们在支农过程中开展了有关农药危害的相关宣传调查。支农队分三个分队走访农户,对农民使用农药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和相关知识的详细宣传讲解。后期我们将联合云南思力农药替代中心一起做一份有关农药危害的相关调查报告。
4阳光全家福活动:农村由于条件所限很少有全家福,但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很必须。为满足农村家庭拍全家福的愿望,我们特安排三名摄影师志愿者分三天给当地农户拍摄全家福。该项支农活动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很多农户为此特地把家庭成员集中让我们给他们拍全家福。看到他们拍全家福时的喜悦幸福表情,我们真的感觉到我们所做的很有意义。分发全家福的时候,还有很多因为家庭成员集中不起来的农户强烈要求我们再有机会给他们拍全家福,我们也给他们承偌,对于需要的用户可以由当地大学生志愿者随时给他们拍好全家福再洗出来送给他们。
5幸福放映室:很多农村已经很久没看公放式电影了,为此我们特地挑选了几部农村题材影片在我们活动期间播送给村民看。其中既有经典战争片也有现代农村题材影片,让村民重温旧日一起对着大屏幕观看影片的时光。
6寻根文化行动:我们的反哺行动目的是为了让项目点村民特别是学生认识到他们自己家乡的美好,让他们为自己家乡自豪,学好知识本领为家乡服务。为此我们特开展寻根文化活动,包括以走访形式搜集有关项目点农村的风俗文化和历史资料以及由摄影志愿者拍摄该农村风景图片再以投影公开放映形式让村民和学生发现家乡之美。很多村民讲到有关他们家乡的东西特别是以前的一些事的时候都异常兴奋自豪。在我们播放我们拍摄的项目点农村风景照片过程中,当他们看到屏幕上出现的很多他们很熟悉的画面时,兴奋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除开展上述支农活动外,我们也根据项目点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些相关支农工作。比如在我们去给村民拍全家福及做其他支农宣传过程中,我们发现村里部分农户极度贫困,为此我们特意安排志愿者抽空到这些特困户家中帮他们做家务,包括给他们整理房屋、做饭、打扫卫生等。
文艺联欢会
文艺联欢会是我们在活动即将结束之际开展的,主要参与对象为我们的支教学生及当地村民。下乡前所有志愿者已准备了相关文艺节目,从活动一开始我们就着手准备着我们的文艺联欢会,联欢会既是对我们整个活动的一个总结,也是我们与支教学生及村民的一个联谊。所有支教学生和志愿者我们都上台表演了节目,真正把舞台给了所有人。联欢会以支教学生为主角,在支教过程中,我们的支教老师就利用给学生上音乐舞蹈等兴趣课的同时为学生准备各类各样的节目,由于所有学生都有节目,联欢会当天很多家长专程过来看他们孩子的表演,使联欢会现场热烈。整个联欢会我们安排了20多个节目,包括各班学生合唱;志愿者的合唱、话剧、模仿秀、舞蹈、独唱、对唱;学生的独唱、朗诵、舞蹈、健美操等等。特别是小班的开场舞更是一开始就把所有观众带入到欢快的联欢会中来,而当地大学生志愿者的“说说心里话”结合我们的反哺主题,真实的把志愿者为家乡服务贡献的心声表达出来,感动着现场的每一个人。联欢会得到包括省、市、县各级单位的大力指导支持,象达乡党委副书记闫永增;团委书记杨国万,象达乡中心小学校长杨根耀以及甘寨村各负责人、甘寨小学校长和各位老师都到现场观看联欢会。所有志愿者自己出钱为学生买了很多精美实用的文具用品,在联欢会这天分发给我们的支教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原计划定于25号下午开展的联欢会因为一场突来的大雨而被迫取消,大雨来得很突然,但所有志愿者井然有序地安排好所有到场学生及家长避雨,并冒雨将舞台会场安顿好,其行为过程充分体现了我们合格大学生志愿者的精神面貌。我们每一名志愿者都为身在这样的团队而自豪!
其他相关说明
衣:所有志愿者统一着装,衣服为统一的云南省一株树志愿者联盟活动服装,帽子由龙陵县团委提供,每个人佩戴统一的“大学生志愿者反哺行动保山项目组”工作牌。
食:活动之初甘寨村委会为我们的志愿者提供了简单厨房和厨具,甘寨村委会、村民特别是当地的大学生志愿者不时免费给我们送来米、菜、油等,让我们的活动无后顾之忧。
每天我们安排志愿者准备饭菜,活动期间志愿者饮食全部由志愿者自己做好,然后全体统一吃饭。这既使我们的活动开展不致麻烦当地人,也使我们的活动井然有序,并增添了不少乐趣。
住:志愿者下乡后由象达乡政府和甘寨村委会及当地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所有志愿者住宿所需被褥,由甘寨村委会安排志愿者在甘寨小学宿舍住下,条件简陋但经志愿者打扫整理,使我们的宿舍变得整洁温馨。
行:由于各自放假时间不一样,昆明的大学生志愿者分三批从昆明乘将近10个小时的车到龙陵县,再坐2个多小时车到象达然后步行进入甘寨村。项目开展过程中,所有志愿者在甘寨村的泥泞小道和乡间田埂间来回行走,把我们的宣传活动送到每家每户。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学生参与我们的支教活动的积极性让我们倍加感动。甘寨村的小寨河、春头坪等地以及别村很多学生每天不间断的走一两个小时的泥路过来甘寨小学参与我们的支教,而近点的学生每天早上7点(甘寨位于东经98°,这会刚天亮)就很多已经聚集在教室里等着我们给他们上课,他们的学习精神和积极性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支教所教给他们的东西真正是他们想要的,他们在我们这真正能学到实用的知识,这是对我们活动工作的最大肯定!
例会:每天晚上我们志愿者都要开全体成员例会,对当天活动进行总结并对次日的工作进行详细安排。例会是我们活动工作的重点。通过例会把所有志愿者当天的活动经验感想与大家分享,大家一起对当天的活动工作进行一个总结,并分工安排次日的活动事项,既保证每天的工作得到及时总结,也确保了接下来的活动工作有序进行。由于白天活动较多,到很晚才有时间例会,而例会中要处理的事又很多,所以每天大家都要到凌晨才能睡觉,早上7点都必须准时起床,工作十分艰苦。但所有队员在活动期间从未喊苦叫累,大家携手组建了一艘无坚不摧的战舰!
四、大学生“返乡反哺”行动模式的启示
无论大学生青年联合支农队的返乡支农还是大学生志愿者反哺行动队的反哺行动,其“三下乡”模式对当今大学生社会实践而言都是一个亮点。
双方活动开展模式类似:以农村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为主,带领其他大学生返回自己家乡开展实实在在的支农支教活动。在依照这种“三下乡”新模式在各个项目点开展的各项活动真正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大学生与农民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当地群众和大学生志愿者都从中有了具体收获,活动收到实效,真正体现大学生“三下乡”本意,受到当地有关部门和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与当今其他普通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相比,这两种大学生“三下乡”模式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其中的诸多好处也显而易见:
1 由于带队的是项目点本地人,他们对自己家乡的各种情况都十分了解,在前期的协调联系过程中会免去不少麻烦;
因为是回自己家乡,为自己家乡服务贡献,对于一个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来说,能带着各地的大学生到自己家乡做活动做服务,对他们来说有很多不可替代的意义,而这也正是我们强调“反哺”的真正内涵所在,为自己家乡做活动,他们也会有更大的积极性;
由于带队的都是本地大学生,村民对他们都很熟,对我们的志愿工作也会很支持,与我们志愿者不会有隔膜和戒心,会使活动顺利开展;
一般的大学生三下乡多是做几天活动便走人,很少会在之后的日子再关注该项目点,而我们的反哺行动志愿者相当部分为项目点农村本地人,第一次项目之后,在每年寒暑假他们回家时都可以组织起当地的这些大学生志愿者继续我们的活动工作,不至于让我们的反哺行动脱节;
现在很多支教活动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志愿者过去项目点只是单方面开展支教工作,一般十天左右,由于各种条件限制不可能长期开展,这些志愿者在当地支教,很多教学方式跟原先这些地方本地老师教的不一样,毕竟是城市里的,教学方式方法上比本土的一些老师教的一般都活跃多样,更受学生欢迎,但等到这些志愿者走之后,学生面对的还是那些本土的老师,由于当今总过应试教育体制的现实,这些老师还得按原来的枯燥方式教学,可能会让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这是普通支教的一个很无奈的负面影响。然而,我们的支教模式不同,很多当地小学的本土老师也是我们的志愿者读小学或初中的启蒙老师,这样我们的志愿者可以直接很好的与他们进行交流,比如保山甘寨村小学现在的还有很多老师就是我们团队中甘寨村本地大学生的小学老师,这样我们的志愿者就和这些老师进行了座谈,包括象达乡中心小学校长、甘寨小学校长以及老师都与我们进行了交流,然后一起制定我们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让支教学生在思想和意识上得到转变,让他们以甘寨村的这些大学生为榜样,好好学习,而不致让当地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厌学心理,也因此我们的活动得到本土老师的欢迎;
现在普通意义上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其实更多的是走个形式,多是到项目点参观下旅游下,完了拍几张照回去交差,没多大现实意义。项目点还得招待吃喝住宿,这让社会上普遍对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没多大正面认同。而我们是由当地大学生志愿者带队,一来所有乡亲父老都看在眼里,二来他们也确实会想为家乡做点实事,吃住都志愿者自理,不用麻烦当地人,更多的只是服务,因此比其他大学生三下乡会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返乡反哺”行动也实现了项目点当地村民群众和大学生志愿者的共获双赢。
通过组织以高校大学生为主的志愿者参与到全国各地特别是农村的支农扶贫、文化保护、助学支教、帮孤助残、扶贫济困、环保宣传、沼农服务、科技推广等社会公益服务项目,普及公益事业,提倡社会文明,提高社会成员的公德意识和奉献精神,支援三农,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社会和谐进步,并收集保护当地民族民俗文化,发现家乡之美,热爱家乡土地,回报家乡父老乡亲,让这种“反哺”之情一代代的持续下去。志愿者开展的“返乡反哺”行动下去项目点是去做服务而不是去麻烦他们,使我们的活动开展得到多方面支持。举两个例子,首先是反哺行动队保山项目点,下到项目点后,我们志愿者自行把学生宿舍打扫了下然后当地志愿者从自己家及乡、村政府送来几床被子就解决了住宿问题;志愿者从自己家里带了些米菜,村委会给我们提供简单厨具,志愿者自己做饭,吃的问题也解决了。之后的活动中,由于我们做的活动真正让村民受益,不时有村民及村委会给我们免费送来蔬菜等,每次去村民家走访他们总要留着我们吃饭。另外一个就是关于反哺行动建水项目点,志愿者在那里真正和村民打成一片,建立了亲人般的情谊,志愿者到达和离开项目点时,乡亲们自发组织敲锣打鼓欢迎和欢送,全村乡亲更是在我们活动将要结束之际自发凑钱筹备了20多桌的乡村欢庆盛宴,真诚感谢我们的志愿者给他们带去的服务,而联欢晚会那天更是全村出动,并自发排演了很多当地特色文艺节目上台表演,乡亲们也都拿出了比过年过节还足的热情与志愿者一起联欢,很多村民表示很久没这么开心热闹过了!在保山项目点,由于我们的反哺活动在开展期间良好形象已经在整个象达乡传开,等我们活动做完之后,象达乡不低于5个村委会的相关领导干部直接给我们打电话一定让我们下次把活动带到他们村上去,只要我们需要,他们一定尽全力配合我们活动工作。很多当地学生在我们活动结束回校后经常通过各种方式与我们取得联系,期待我们下次还能再去。反哺行动建水项目点村民不断跟我们的志愿者联系,让他们中秋节的时候回去跟他们一起过节。活动结束后,根据项目点当地大学生反馈的信息,当地村民对我们的活动相当满意,期待我们下次再去,而这些大学生的家长更是为有这样的儿子女儿而倍感骄傲。这些充分说明我们的活动真正收到实效,真正让当地村民受益,真正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真诚欢迎!
志愿者给项目点做服务,在奉献的同时自身也收获到了无价的精神财富。所有志愿者抱定着一个信念:我们下到项目点开展活动,不只是因为那个地方需要我们,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到那个地方!我们在奉献,也在收获。很多志愿者在活动做完返回后都不时交流回忆着活动的点点滴滴,保山项目点中有一名是小学刚毕业的志愿者,下到项目点后,她没有了城市孩子的娇气,与志愿者同吃住,从未喊苦叫累,与那些农村还在在一起的日子她一定学到了很多。项目完成回家后,她天真的问:我们什么时候再回甘寨(保山项目点)啊?很多当地学生打电话给志愿者,要我们一定再到他们那去!保山项目点的象达乡党委副书记多次跟我们联系说,如果下次还有机会,一定还到他们那去!让志愿者值得珍藏的回忆还很多很多,比如志愿者自己掏钱给学生买很多精美礼品、广东的一名老师在听说我们的情况后特意过来参与我们的活动、支教结束时不少学生不舍的落泪以及更多的与支教学生一起开心的日子……很多志愿者活动结束后在交流过程中都强调:这个暑假是他们过得最开心最有意义的一个暑假,所有这些都将成为所有参与志愿者的一笔重要的人生精神财富!
我们希望以我们的努力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反哺行动中来,让大学生暑期(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真正变得有意义,而不仅是走形式过过场,真心希望每一名中国大学生都能在大学期间至少参加一次这样的反哺行动,真正了解中国农村的落后,了解中国农民的疾苦,通过参与活动让自己的人格进行一次升华,为自己的人生积累一笔值得一生珍藏的宝贵财富,真正成为新时代中国优秀大学生,做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农村家庭供养一名大学生有多么不容易,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不能忘本,乡下还有我们的父母、我们的亲人,更有我们所有人的根,中国的农村需要改善,农村太穷、农民太苦,城市和农村的贫富差距太大,要建设和谐社会主义,必须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和建设,让每一个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再回自己的家乡,反哺家乡,为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也希望社会能对我们反哺行动引起重视,出钱出力,帮助我们把大学生反哺行动项目做好,把中国的农村建设好!
邱晨辉 《让更多青年回农村老家服务父老乡亲》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戴莹莹 《我们不能忘记西部》人民网
《中国教育报》《大学生"三下乡":与人民紧密联系 为祖国奉献青春》日第2版
《暑期实践,先向媒体公关?不少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走了样》&齐鲁晚报
张川《大学生“三下乡”究竟带来了什么?》中原新闻网
兰民 《大学生“三下乡”切莫走过场 》 许昌日报
《人民日报》《大学生“三下乡”要实实在在》 中国新闻网日
新华快评:大学生“三下乡”千万别“走秀” 中华网新闻
秦治洲 齐汝林《大学生社会实践:“践”什么才“实”?》& 聊城大学报
&&&&&&&&&&&&&&&&&&&&&&&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讲课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