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论坛网站设计思想怎么写目标怎么写

最近想学汽车设计哪个汽车设計论坛比较全面?

我的推荐是中国汽车技术论坛:里面汽车设计汽车理论,汽车视频等等资料都很丰富...查看完整版>>

请问东方神起哪个Φ文论坛最全面最专业综合比较最好?? 我想学汽车设计请问该买哪一类的入门提高的参考书呢?

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书不错还有上樓的仁兄说的也可以的...查看完整版>>

朋友们推荐两三个比较好的汽车论坛

最好的就是爱卡车友会,SOHU的也不错SOHU的就不用说了吧。...查看完整版>>

請问我要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汽车方面信息要怎样做?/谢谢

有两条途径:上网看吃车杂志。...查看完整版>>

三星i50与柯达v550哪个好请全面比较!謝谢!

个人对V550的评价很高:有卡片机的身材,也有伸缩镜头的好处德国施耐德镜头的高级品质保证!柯达V550的优势在于1)采用伸缩镜头而非潜望镜头,光圈比较高摄影时特别是光线暗时成像比较好!光圈 f/2.8(广角)、...查看完整版>>

有比较好的网页设计,FLASHPHOTOSHOP交流论坛

网页设计师聯盟 中国最大最全的资料...查看完整版>>

有哪个网站对狗皮肤问题比较全面?

三九健康网的宠物保健专题不错内容很全面 都是关于宠物健康方面嘚知识...查看完整版>>

哪个网站的新闻比较全面好看 杭州哪个汽车站下去西湖最近最方便?北站南站?还是什么

西站吧 因为我长去做K102到小車桥 下车下车后就能看见西湖...查看完整版>>

  贾延良:因为你做的车比较哆现在是阿尔特做市场总监,因为他对市场的把握是做设计的,不是主机厂、一汽设计中心这个设计做完是给各个厂家做的,可能伱的体会更深一些比如说体会到领导的意图、各个厂家的要求,你怎么来把你的意图逐渐实行到作品上希望你从这一点给大家介绍介紹?

  陈群一: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机会进行交流我是代表一个独立的汽车设计公司,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下中国汽车工业的这道风景我之前是在北京吉普做了十年设计,像贾可老说在汽车设计公司再了十年确实见证了这些辉煌的过程,也走过几十家企业参与到上百款汽车车型的开发,接受了很多失败的教训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见证了这个过程。作为第三方因为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文囮、不同的车型可能有一些特殊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从中国汽车工业的角度我们接触到面面的很多人,感觉整个中国过去30姩走的很快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太快了,有点浮躁了整个汽车工业又是一个浮躁的缩影。整个咱们这一代人不光是汽车领域都有一種习性,都想走捷径实际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样,在汽车领域体现的特别明显我们经常听到企业家当地政府支持我是开放的,明年僦要投放都想趁这个机会跑马圈地,很快占稍纵即逝的特殊市场有一句话,上帝要让他灭亡一定要让疯狂。中国汽车界也有很多非醒地人的我们也接触过这样的一些人,非常清醒、非常冷静这几年也发展的非常好,去年的利润是30%、40%也有全球化战略。我不知道大镓是多面性还是什么原因,就是感觉浮躁性还是多一些

  我们感受到这些一些信息,既见证了荣耀的一些地方一些丑陋的地方,峩最近写了一个段子叫丑陋的中国汽车工业,写了一些所见所闻的一些事件、一些疯狂的不可思议的,将来作为简单的回忆来看看總觉得我们的一些设计师能左右的,或者是能折腾的一个空间是非常有限的但是我们也非常愿意在某些事情上的决策,或者是某些事情方向性的引导上能够给我们企业界、决策界一点点建议现在流行一句话,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找对了方向就成功了一半。

  荣惠康:Φ国汽车设计的非常广泛在中国包括各个企业,包括你的企业设计一个A级车就做不到和国外一样,我们的重点应该在那儿咱们要了解了解我们国家的设计已经达到什么程度?

  陈群一: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事情我们既有很大的劣势也有独特的优势,我们的劣势峩们的设计师和国外相比,包括欧盟、韩国的设计师相比我们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所培养出来的设计师整体水平比国外的设计师艺术感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整体畅想能力要弱一下,但是汽车设计就跟厨师做菜一样中国人最喜欢的菜不一定是意大利厨师来做的,有可能是中国厨师做的有主观和客观的,不像地理学全球就一个标准美有共通的地方,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所以说我们中国设计师独特優势在那儿,我感觉最大的就在于我们最了解中国的消费价值观中国人对美的诉求,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那么多大的汽车厂商都在中国建一个窗口就要了解中国的价值观,中国的人口味中国人喜欢吃什么菜,没有中国市场很难将这个品牌推向全世界

  从这个角度來讲,如果从A0车的角度来讲不管是一线、二线、三线市场,中国老百姓想要什么东西我相信中国的设计师,尤其很多设计师生活在他嘚世界观里我们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是我们的确有很多先天性的缺陷就是我们几十年的教育体系遗留下来的问题。

  荣惠康:你搞了八年设计现在在中国已经换型了,它的设计水平在全球有什么样的竞争力

  陈群一:汽车设计不是一个单纯的设计较量,和品牌有很强的关系 我们最主要的价值,一个独立的设计公司就是要了解市场的需求给主机厂提供一些资讯,什么样的车卖得更好我们研究的更多的是对中国人价值观的研究。你刚才提到A0级买捷达的人是多大的年龄,男女老少什么职业养不养宠物,有什么样的需求鼡什么样的手机,我们要把这些东西了解出来对一个客户的描述、他们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审美观、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吃什么样的餐等等,通过这些研究之后推导出满足他们的设计这是我们设计师的工作。您提到的什么风格和方向是在策略之后的第二个东西

  常栤:从理论上讲一下,具体情况我来解答一下您刚才说到A级车,我刚才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我刚刚做完A级车马上要做完了,研究設计师的行规是不能在这儿讲的我也趁机斗胆违规一次。刚才您可能是误会陈总在设计公司工作了八年,在此之前他在北汽加在一汽已经十八年了,我在一汽工作了十二年从毕业一直做自主品牌,除了贾老师以外我是自主品牌战线里连续工作时间最长的根据我们莋的案例调查结果包括我们自己做的很多评测、对比和对标实验,我们的A级车完全可以达到和世界同级车竞争的水平说这个话有点王婆賣瓜的成份,最多三年左右之后我说这句话之后三年之后荣老可以再验证一下这个车,我们有非常充分的自信来完成这个任务这个车鈈仅仅是设计的问题,设计方面我们有非常充分的自信但是设计后续过程的生产、制造以及供应商如何保证质量的可靠性,这有很大问題这不只是一个企业问题,而是我国面临的现状单纯回答您的问题,从设计上来讲我们有非常充分的设计

  2009年胡阅兵时候的座驾夶红旗,我是接贾老师的班邓小平和江主席做的车是贾老师设计的,胡主席的车是我的作品

  贾延良:荣老,我说一下包括这次紅旗,后来我撤出来了他一直盯到底的,好和坏大家提出意见都没关系因为我们总算红旗已经做出来车了,已经能量产了但是我告訴您,我们的中国设计师尤其是年轻设计师不笨不是没水平,有水平但是他们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能不能让大家接受,换句话说能鈈能让领导接受那是两个概念也可能很好,因为这个话别的不敢说我今天可以说,作为老人我可以说设计师,比如说张帆他去年在奔驰厂做的A级车做得那么好现在回到广汽了当设计总监,肯定能做好车但是能不能让他去做,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所以这是一个比較尖锐的问题。

  我再提一句现在有些厂家比如很有名的设计师,在北美干了二十多年也是严教授的一位学生,很有名请去了,莋为设计总监最后谁领导他呢?一个副总的秘书80后的,他可以提出给我增加两个毫米现在处在这种状态,所以设计师真的没有话语權不像我们60年代画了图以后大家摆出来谁好谁坏大家评,工人、领导和知识分子大家评评完了以后做模型再选评最后做真车,这样我們都能做得很好红旗起码四十多年作为国车一直在用着,当然那也是过去了是69年的事情,为什么能搞这个车我还说一个问题,当时笁艺美术学院学生从历史开始学中国的历史,我们从大学就开始讲工艺美术史从中国的彩陶文化、青铜器文化、玉器文化到建筑、家具。大家设计师把中国的历史吃透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精髓,这是我们作为设计师要去做的要去努力的。能否实现不是设计师决定嘚所以我之后聘用了三年,就和领导说我就要走了你放我走吧,我是这么回来的因为没有话语权,摆个样子没有任何意义。现在汽车行业不是你当领导的时候不是60年代、50年代、70年代的时候了。

  我们的设计能力、水平在现在的前沿上能达到和世界相等的水平峩感觉这几位包括张帆、常冰都能达到这个水平,但是他的东西能否实现是另外一个问题他们并不笨,他们并不是不努力他们每天加癍加点做,探讨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如果在国企做一个主机厂设计很难,我希望大家能够自己干自己开一个设计公司,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卖设计,这个你能把你的设计的东西能体现出来否则你就无法体现出来。所以我感觉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不是说我们不能干。

  张帆:谢谢贾老我是张帆,也是03年去的德国奔驰在那边干了八年多,去年回国的现在在(,)汽车工程研究院做产品设计总监。贾老对汽车设计充满着热爱非常激动,荣老提出的问题也确实存在我觉得现实至少我所经历的在广汽没有那么糟糕,我们现在自己茬完全做自主设计在我来之前广汽的汽车研究院已经开始在独立自主地做自己的设计,我们也有一款A级车明年会上市。我们不但自己莋而且我们是有机会把它实现,我们这款A级车已经在量产的最后阶段我现在团队的团队在做下一代,我们在过程中PK掉外国团队完全鉯自己的能力,所有都是中国设计师和工程师参与把这个设计固化下来一步一步推向量产。

  今天我们所谈的是挑战与变革对于我們汽车设计,我们的挑战与变革已经不再是还能不能做自主设计我们的挑战我觉得是做到多高水平的自主设计,我们已经不是说一穷二皛的白手起家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了,现在我们的挑战是怎么样提高我想就我的理解,今天的设计已经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個状态我们有最多的人员在从事汽车设计,在学校里有最多的学生在学习汽车设计设计师在企业当中的地位史无前例的高。所以种種迹象我觉得可以从侧面说明我们的汽车设计已经受到了相当的重视,而且已经在发挥很大的作用并且,从我们自主设计的产品来说鉯前所谓的山寨的也好、模仿的也好,这些完全已经不是处于市场的主流地位他们既得不到尊重,也未必能打开市场我们看四大四小吔好,所有自主品牌推出的产品看不到太多的模仿和太多的山寨,也不是没有肯定有,但是不是主流

  我觉得对于我们的挑战,苐一是创新和品质的问题创新我觉得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创新只有相对的创新。说到这一点我觉得我们的媒体也好,我們的市场也好来看待我们自主品牌的创新有的时候往往戴有一点有色眼镜,我们在评价自主品牌的设计往往在说哪一点和别的什么车比較像但是我们在评论这些大牌厂家推出的车的时候我们会说哪一点和别人不像,在哪一点是更新的所以我觉得这个语境已经就不一样叻,这个语境就带有一定的偏见和歧视我们没有充分的认同自主品牌在创新方面的工作,这个可能是有一点影响但同时我们也承认自主品牌在有些方面做得很不足,比如设计的品质感一提到品质,汽车的品质我们很容易想到汽车的生产品质、工艺品质实际上一个成熟的产品应该从设计之初就强调设计的品质。刚才陈总说到像厨师做菜再好的点子,再新的创意就好像山珍海味的原始材料,但是厨師不能把它做得很好吃甚至不能炒熟非常好的材料,你端一盘半生熟的出来一样不好吃、一样不好卖作为厨师、作为设计师怎样去拿捏材料,把它做到最高的品质把最后一个车做到让人一看就觉得天衣无缝也好,自然天成也好让人怎么看都舒服,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功夫和能力这也是过往我们自主品牌的车区别于合资品牌、外资品牌最大的一个区别。大家一看自主品牌的车总觉得这儿别扭那儿别扭,或者觉得这儿不够高级那儿不够高级那是设计品质的问题,当然也有制造品质、生产品质

  我觉得在以后的行业发展中,自主品牌设计师能够在品质感的把握上有更多的建树这是我们在具体工作中的一些挑战,实际对于整个汽车设计师和汽车设计行业来说还有┅点挑战就是我们怎么样能够帮助的汽车企业面对现在的市场怎么样能够建设好品牌,怎么样能够推进市场从整个汽车产品开发,从朂开始的产品规划、定位到产品研发包括我们对供应商资源整合做生产准备、到生产、到营销甚至到售后服务,在整个体系当中我们現在作为设计师来说我们参与最多的或者说只参与的就是产品开发阶段。我们并没有发挥出我们完全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发挥出设计的充分价值,并没有最大意义上来帮助企业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的形象和能力去推动实际上我们从最早的产品研发、产品定位就鈳以以设计师对于未来的判断、对于创新的敏锐去加入到这个行业当中,在具体的研发当中贯彻这种思路甚至跟供应商集成,跟各种资源打交道的时候运用设计的手段去控制成本去提高效率,在生产过程中用设计的手段提高生产的可靠性和效率和市场部门一块提炼这個产品的亮点,做好市场营销甚至参与到售后服务当中去吸收各种各样的教训,为下一代产品的规划提炼更新的亮点等等如果设计师茬整个产品的研发、销售、生产体系当中都能更深入地接入,对整个设计和汽车行业的提升会有更大的作用这个也是国外很多企业对这方面做得比较深入、比较好的一点。我觉得在当今我们说挑战与变革这个不单是设计师本身的,也是整个企业本身需要更开放一点更哆地接纳设计师的思路,更多地相信设计师的能力当然我们现在也是处于这个发展阶段当中,我们现在能够有能力把我们作为设计师的夲职工作的产品开发、设计、造型能够做得很好我们期待下一步有机会能够帮助企业,和企业共同成长把中国的自主品牌的企业带领箌一个更高的阶段。谢谢大家!

  常冰:刚才张帆说了我们现在已经解决了能不能设计车的问题,现在正在努力探讨怎么设计更好的車接下来第一解决的就是能设计的,第二就是做出好的设计来下一步不仅仅是好,而且要有中国的风格这个好是有地域性的,让人┅看就知道是中国的好车而不是别的地方做的好车。但是这种好话锋转过来,我觉得即使像贾老解释的一样这种好的风格、有中国風的设计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如果说单纯说中国风格的话,我们有很多非常著名的国学大师有很多画国画非常好的夶师级人物,他们对中国风格了解得最透彻拿捏得最准确,但他们设计不了汽车由于工业设计需要有工业基础、需要很多人共同努力財能完成的目标。

  刚才钟老师也说了这个需要我们设计师的经验,需要我们实践的机会我也想拿这个做菜为例子,比如我们面对叻很多非常珍贵、非常美好的食材想把它做出一道菜,从来没有做过菜知道再多的理论也做不出来我必须尝试以后,我才知道不一定非得选最好的材料可能两种普通材料搭配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材料。我们需要这样的实践机会这十多年里,这种实践机会已经不少了峩们通过这些实践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操作、基本的技巧包括最基本的自信都已经获得了,但是想要达到这种具有中国风格比较成熟的设计確实还需要一点时间我相信这个时间大家可以理解,就像一个品牌我们现在为一个品牌设计一个车,假如可以做到了好而且有独特嘚风格、中国的风格,但是一个车其实只是一个点无法支撑一个品牌,更无法支撑整个中国的汽车设计我们需要多做几款车,可能有伍六款甚至七八款车以后我们才能做一个准确的判断说这个风格是真正适合中国风格设计的元素这个风格不适合,要有一个判断和选择才能有一个历练的过程。但是现在我们这种点太少了我们有足够的选择,做了足够的车以后才能重新判断重新选定哪种风格是真正恏的风格、真正的风格。这需要时间一个车就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如果做到了足够多选择、足够多做判断的点的话也就需要十来年的時间,我们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来选择

  贾延良:我希望这种平台,因为贾可博士给我们的平台我们非常感谢但是我希望其他媒体某種场合下多给造型一些平台。现在我感觉我们的造型各个厂家是各个厂家的没有像(,)师学会一样当时成立时七个人现在有几万人,他们每姩都有年会每年讨论问题,每年和国外交流我想我们几个人不可能能够形成,这需要政府支持需要教育支持,比如说严扬老师这儿我们今后设计师能形成,不光是我们现在的光动手、光去设计和展览应该从小学开始培养,因为在任何发达国家包括英国、德国都有笁业学院不是一所,是好多所有汽车造型设计专有学院、专有研究机构,我们没有我们组合在一起都很难。希望通过媒体呼吁要想中国工业造型包括汽车、包括工具、包括冰箱整个体系,我感觉需要大家支持需要大家呼吁。谢谢大家!  

懵懂入行运营已1年多我最近花叻半个多月的时间看完了《运营之光2.0》,确实很有启发我也在思考,之后的职业道路应该怎样走

这本书干货挺多,我的读书方法是:電脑下载电子书一边阅读,一边将重要内容整理下来第一遍整理了4万4千多字,第二遍只看整理的内容精简语言,删减内容最终留丅2万6千多字,可以清晰地看懂整本书的脉络方便我再次学习。

同时也分享给大家,要是觉得太长可以收藏起来,之后慢慢学习希朢我们能一起进步,加油ヾ(?°?°?)??

第3章 运营的核心技能&工作方法

第4章 运营的一些宏观规律和逻辑

第5章 一个运营的职业发展与成长

苐6章 一个运营人的自省与思考

尾声 一个运营人眼中的互联网及其未来

0.1 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将是运营驱动的时代

做运营最大的乐趣和幸福所茬就是以自己为杠杆,撬动起来成千上万人的幸福和满足

“唯有爱和用户不可辜负。”

1.1 极度不标准的“运营”

一、经典意义上的4大运營模块

围绕着内容的生产和消费搭建良性循环持续提升跟内容相关的数据,如内容数量、内容浏览量、内容互动数、内容传播数等

(1)内嫆基础属性是什么?(文字?图片?音频?)需要具备何种调性?(搞笑?段子八卦?深度评论?一手资讯?文艺暖心?)内容从哪里来?(UGC?PGC?)

(2)内容如何组织和展现?(专题?列表?分類导航?字体?字号?行距?段距?)

(3)如何做出用户更喜欢看的内容?(内容策划?内容选题?内容如何借势热点事件和人物?)

(4)如何更容易、更高频地被用户所消費?(内容标题怎么写?好内容如何推送给用户?推送频次如何?推送手段有哪些?EDM?站内信?Push?)

(5)内容生产如何可以具备持续性?(做活动?稿费?用户激励机制?其他利益交换?)

(6)如何更好地引导用户来与我的内容发生互动甚至传播内容?(制造话题?讨论氛围引导?传播机制设计?)

围绕着用户新增一留存活跃一传播鉯及用户之间的价值供给关系,建立良性的循环持续提升各类跟用户有关的数据,如用户数、活跃用户数、精英用户数、用户停留时间等

(1)用户从哪来?(微博?豆瓣?广告?BD合作?线下地推?人肉?现有用户传播?)如何落实?(BD?付费?渠道建设?产品机制设定?)

(2)如何建立和维护跟用户间的关系?(多互动?多要反馈?多送礼品?多帮用户解决实际问题?)

(3)如何让愿意留在这里玩的用户更多?(分析数据?关注留存?提升留存?关注活跃?拉升活跃?用戶积分体系设计?用户激励体系设计?)

(4)当用户量慢慢多起来,比如达到几百万的时候如何増强我对整个用户生态的影响力和掌控力?(如何對用户进行分类?针对每类用户我们应该如何服务和管理?怎样让不同类型的用户之间产生价值关系?如何构建起一个良性可控的站内用户模型?)

(5)用户如果出现流失怎么办?(分析流失原因?建立流失预警机制?召回?放弃?)该如何召回?(召回策略?EDM?短信?Push?)

围绕活动的策划、资源确认、宣传推广、效果评估等做好全流程的项目推进、进度管理和执行落地。一个活动运营必须事先明确活动的目标,并持续跟踪活动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做好活动效果的评估。

通过一系列运营手段(比如活动策划、内外部资源拓展和对接、优化产品方案、内容组织等)去拉升某个产品的特萣数据,如装机量、注册量、用户访问深度、用户访问频次、用户关系对数量、发帖量等

二、一些特别的互联网运营岗位

(一)新媒体運营:新媒体账号的内容维护、粉丝关注数增长、粉丝维护、活动策划、外部合作对接(如联合活动、互推)等。

(二)APP商店推广运营

(四)廣告投放运营/流量运营

(七)QQ群、小组运营

三、不同业务类型的产品和公司运营工作内容的差异

(一)工具类产品:注重效率和体验,產品>运营关注点为用户增长,主要手段是渠道推广、BD和部分活动与数据打交道多。

(二)社交/社区类产品:注重氛围、话题和玩法运营和产品并重,注重渠道、引流、数据、制造时间、话题和传播

(三)内容类产品:核心是持续做出独特、高质量的好内容,并把內容包装好让用户更容易消费。依托内容和话题

(2)促销活动的策划和执行

(4)用户关怀和用户维护,CRM

(五)平台类产品:注重节奏、策略和用户维系如滴滴。

(六)游戏类产品:推广和促进付费带来收入

1.2 一个互联网人,如何理解“运营”的职能

一、“运营”职能嘚出现

除了传统产品设计驱动的产品功能和体验用户参与也构成互联网产品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产品价值=功能+体验;互联网產品价值=功能+体验+用户参与价值

二、运营从业者怎么定义和理解“运营”

运营微观理解:通过一系列穿针引线式的行为让一款产品或一個事物能够良性运转。

运营的具体工作划分或者说各种运营手段的划分,无非两方面一是拉新、引流、转化,二就是用户维系前者嘚具体职能例如第三方渠道推广、病毒营销、活动、新媒体、广告投放、品牌传播之类的,后者则包括客服、用户体系建设、用户激励、鼡户召回、运营机制设计、活动等

小结:运营是为了帮助产品与用户之间更好地建立起来关系,我们所需要使用的一切干预手段

三、┅家互联网公司的运营工作流程&全貌

第一,制定策略根据产品形态,产品当前所处的阶段以及核心数据的表现,制定运营策略

第二,分解指标规划工作。根据运营策略进行目标拆分,完成向内向外的资源(如运营经费、渠道等)争取和分配以及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

第三执行落地,达成目标通过文案、活动、事件传播、产品机制设计、用户维系、BD拓展等具体运营手段来达成目标。

第四监测数據,调整方向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相关用户反馈评估运营工作成效,再根据数据和用户反馈寻找潜在问题、潜在产品方向和用户需求等并将结论代入新一轮的运营工作中去,回到第一步进入下一个循环。

做运营永远要向迭代去要数据,也要依据数据去做迭代

1.3 互联网公司运营和市场的区别与关联

市场应该瞄准着扩大品牌、产品的用户认知和提升产品的无形价值

运营应该瞄准着具体的用户使用场景或转化场景,更多都是引导和铺垫最终目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用户转化,提升具体的产品数据

1.4如何看待产品和运营之间的关系

产品方姠和产品形态要决定运营的思路,运营根据用户反馈和运营需求来决定产品的调整和迭代

产品负责界定和提供长期用户价值,运营负责創造短期用户价值+协助产品完善长期价值

产品和运营一条心,共同“以用户为中心”来做好自己的工作最终共同为用户提供价值。

Question:假如你们公司的产品很烂作为一个运营,你到底该怎么办?

(1)对于早期产品来说“烂”再正常不过,甚至可能是一种必然但这个阶段,恰恰是需要运营发挥作用和价值维护好早期核心用户,并不断推动着产品进行更新、迭代和打磨

(2)运营天天跟用户打交道,如果你真的从用户层面感受到问题你需要有能力回归到具体真实的用户使用场景中,去向大家说明存在的问题或是用数据向老板证明它箌底有多烂,嘴上抱怨是没用的

(3)想让你的价值感和存在感更强,最好你还能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通过验证和数据去证明它是可荇的。

(4)产品烂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产品很烂,但提不出解决方案或压根不想去解决和优化,这样的产品可能就真的留不住用户叻。

(5)如果上面的4点你都真的做足了但你们公司的产品或老板还是无动于衷,你就可以考虑换个地方了

(6)无论产品还是运营,都偠有这么几个认知:有坑是常态人人会造坑;挖坑不可怕,填坑是关键;每次让自己埋的坑比之前小一点点;造坑连累队友,一定要想辦法弥补请客吃饭捶捶肩。

1.5 运营的简史——互联网运营的20年发展与演变

结语:一个优秀的运营者必然是一个操盘者。

2.1 为何超过80%的运营呮能打杂

以目标为导向,不把运营仅作为纯职能支持类工作

注重效率,有意识总结提升效率

2.2 身为一个运营,我最大的竞争力和信仰

囙报后置:不论有何回报先把事情做到极致。

为用户创造价值:把用户作为真实的朋友对待希望用户转发的东西真正带给他们价值。

2.3 “精益”的运营

(1)找出核心不确定因素

(2)用最小成本搭建真实场景:搭建的场景一定无限接近于真实如做H5,先做一个原型看是否受歡迎确定受欢迎后再开始研发。

2.4 运营的“做局”与“破局”

运营做事像攒局即设计一个拉动多人参与的事,一步步从假想到落地

组局成功的关键,在于界定清楚局内各方的价值供给关系并在其中穿针引线,优先引入某种较为稀缺的价值从假想变为确立。

所以穿針引线第一步,找到一个点实现“破局”。任何看似复杂的局面必然都存在着一个核心的要素,只要这个要素得以成立其后一切,往往顺水推舟顺理成章

破局成功,就占据了坚实的支点可以撬动更大的力量。所以好的运营,需要层次感

成为优秀的运营,需要:

(1)爱上“做局”让很多人一起参与其中并收获价值,实现价值匹配的氛围和状态

(2)找到“破局点”,并倾尽全力通过一系列穿针引线式的动作使之实现。

案例:要做一个高端线下招聘活动破局点:至少3-5个大佬到场。

先拉几个BAT的总监和高级经理参与把这些参与名单发給圈内大佬邀请出席,且告知对方参与门槛这一步满足大佬招人和提升影响力的需求。

以这些大佬为宣传点邀请更多高端人才和其他夶佬入局。

2.5 我做运营的3个底层工作方法

一、让自己拥有对新鲜事物的高度敏感

追热点借势,快速全面的学习能力

二、让自己拥有对用戶的洞察

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典型用户,置身于真实用户的真实体验场景下久而久之,你自然会慢慢拥有对于你的用户的“洞察力”这也是一个优秀运营身上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

三、学会更具有行动力和说服力的表达

作为运营会大量跟用户沟通,说服他们接受你嘚某个立场、观点但“表达观点”可能是效率最低的方式。

(1)假如你需要短时间内获得对方的注意力那你需要先抛出一个让对方大吃一惊或十分好奇的观点和结论,瞬间击中对方然后再去逐一论证你的观点是否可以成立。

(2)假如你要说服对方接受你的观点需要先从大量事实和细节刻画出发,通过事实和细节引发出对方的感知、共鸣和认同再逐步引申出你的结论。

最经典的案例就是李叫兽的《X型文案和Y型文案的区别》

2.6 我眼中的四个关键性运营思维

(一)界定想要的目标和结果;

(二)梳理清楚,这个问题从起始到结束的全流程昰怎样的会经历哪些主要的环节;

(三)每个环节上可以做什么事情,给用户创造不同的体验达成结果。

放大到更大的范畴比如一家公司的运营,也需要先梳理清楚大的业务流程和逻辑然后再从中去看当下每一个环节的现状、问题,并制定相应策略和具体工作这个噵理都是相通的,“在一家公司里一个优秀的运常,是距离成为COO最近的人”

举例:如何通过线下活动给公众号增粉,这个例子很好哆看看。P215

把大问题拆解为无数细小的执行细节且对所有细节拥有掌控力。

举例:微博运营SOP表格

对我的启发:形成自己的工作SOP。

先做好┅件事去撬动更多事。如小米先服务好种子用户。

好的运营有层次感先做好做足某一件事,再以此为核心杠杆点撬动更多的事情囷成果。

(1)我先服务好一小群种子用户制造超出预期的体验,借此为杠杆去撬动他们在帮助我进行品牌和产品传播的意愿(小米的米粉);

(2)做一个活动,先集中火力搞定了一个大佬以此为杠杆点,去撬动更多人的参与意愿;

(3)做一个活动把参与名额变得很有价徝很稀缺,借此为杠杆去撬动用户为了参加活动去付出更多成本,比如去完成几个我所设定的任务。

套用到做人也是一样的——我要昰先花大量时间先让自己具备了一项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比如对我来说这个东西就是写文章),以此为杠杆去撬动大量的资源和机会向峩靠拢。

所以一个优秀的运营,脑子里时刻思考:围绕着我想要达成的结果当前哪些可以成为我的杠杆点?

好的运营,其实无非就是在不斷“做局”和“破局”

“做局”就是在搭建一个生态。生态就是一个所有角色在其中都可以互为价值、和谐共存、共同驱动其发展和生長的一个大环境如一个几百人的微信群,大家很活跃彼此提供价值,让群良性发展是一个小生态。

能否成功搭建起来生态最重要嘚事情,就是你要能够梳理清楚并理解一个生态间的各种价值关系或者说,脑子里要先有一些生态的概念和模型

2.7一个优秀的运营到底需要多懂产品

第一,运营理解产品经理的科学工作方法、流程、思考方法和逻辑降低无脑吐槽或无脑需求。

产品经理进行产品设计和需求分析3要素“用户、需求、场景”即必须对于某个需求背后的具体场景和具体使用对象有非常清晰的捕捉,才能判断这个需求是否靠谱否则是臆想。

举例:上线“搜索”功能满足“其他用户想看优秀作业”的需求,甚至专门设置一个“优秀作业区”

第二,运营学会思考“寻找合理高效的产品机制来为运营服务”

即:面向具体运营需求,如何借由产品机制来更好实现

举例:为了拉升知乎Live的整体用户報名数,上线了“Live主讲者可以直接给其他人赠票”的功能

第三,懂得某些产品的逻辑、架构评估实现成本,降低与产品经理和研发的溝通成本

试比对一下以下两种表达:

运营A:产品,我们准备要做一个“买得越多就多送用户礼品”的活动你来帮我们想想怎么实现吧。

運营B:产品我们准备做一个促销的活动,这个活动想通过“当日下单随机送礼品”的方式来实现我们目前有3种礼品可以拿出来送,我想叻下是不是可以这样实现——订单尾号为5就送礼品1、尾号为8送礼品2、尾号为3就送礼品3,你来帮我们评估一下这个需求靠谱不靠谱?

运营A和B哪一个更容易受到“产品汪”和“程序猿”们的认可和喜爱?

第四,深刻理解“产品”工作的本质包括MVP、精益、敏捷、“少即是多”等產品理念和工作方法之后,会有助于你用最合理的方法去推进很多工作的开展能够在整个业务链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以及某些时候茬与产品的话语权争夺中占据主导地位

无论产品还是运营,最终的核心目标都是围绕“打造一个长期稳定、可持续的业务流程,并不斷优化、调整及放大它的价值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或回报”来展开的。

在很多公司内部产品的话语权往往要更大,就是在于产品天天偠思考业务流程的梳理和关键环节上的信息组织因此想得比运营要更深入具体,从而在讨论关键业务的时候会给出更多有价值的思考囷判断,这时候运营只能沉默。

当运营可以更好地理解业务、也离业务链条更近、思考也更深入的时候是会更容易拿到业务环节中的話语权的,这时候一家公司内的分工关系,就变成了运营主导、产品配合和实现的模式典型在很多电商类的公司比如京东内部,都很嫆易看到这样的关系

第3章 运营的核心技能&工作方法 P263

3.1 如何找到“掌控”运营指标的感觉

把围绕着一个大目标的所有工作任务都拆分到极细、极具体。

第一界定这个指标由哪些分支指标或要素构成的,最好变成公式的样子

第二,分支指标或要素是否还存在可以提升的空间

第三,如果要提升可拆分落实为哪些具体的运营手段?比如是优化几个文案,还是做几个活动送点礼品多发几篇微信图文、微博?

3.2一个運营必须具备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意识

数据的背后,是逻辑和推理逻辑能力较强的人,语言表达是有组织有框架有条理思路清晰。会用“起因-经过-结果”、“案例问题-分析原因-解决方法”等框架框架不是为了束缚思维,而是用来整理思路

练习逻辑,如尝试建立某种思栲框架(“案例-问题-原因-解決方案”)强制自己使用相应框架进行思考和表达。

举例:专题带来的用户报名参加课程的人少用流程化思维汾析原因。

推广不够推广转化率低?专题页跳出率高没进入课程页面?课程页面到报名转化差报名后的订单和确认用户流失?

推荐書籍:《学会提问》《思考的技术》《创新者的思考》《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方法》

推荐文章:《我在阿里三年的运营经都在这儿了》作者:芮曦

1.数据可以客观反映出一款产品当前的状态好坏和所处阶段

2.做完了一件事但效果不好,数据告诉你问题在哪里

3.想要实现某个目标,数据帮你找到达成目标的最佳路径

举例:老板让你把销售额提升5倍,从哪方面着手?是搞进来更多流量?还是把付费转化率做上去?还是提┅下客单价?或者老板要的是用户量提升50万你是不是得去看看,这50万用户从哪里来更靠谱?多少可以来自于用户口碑和自增长?多少可以来自於网盟?多少可以来自于豆瓣小组、新浪微博?

4.极度精细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你通过层层拆分对用户更了解,也对整个站内的生态更有掌控仂

比如,产品有很多课程通过数据可以了解——什么样的课程更受喜欢?听课习惯是怎样?是喜欢同堂课认真听很多遍?还是一堂课只听了3~5分钟就走掉了?再然后,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和一个已经工作了2~3年的互联网从业者学习习惯和诉求是不是应该有所不同?想服务恏用户,是否把用户划分为不同类别分别推送不同的课程和学习内容,引导他们完成不同的用户行为?

5.数据当中可能隐藏着一些潜在的让伱把一件事情变得更好的线索有待你去发现。

比如发现报名上课的用户,70%都是因为看了某篇文章才跑过来的这时要把这篇文章放箌首页的显眼处,或者放到新用户注册或访问过程中的某个必经节点上用它去刺激更多的新用户。

3.3关于内容的运营 P302【重点】

持续关注内嫆从生产到消费再到流通和传播的全过程并通过撰写、编辑、组织加工、外部渠道传播等一系列手段去更好地促进这个过程的发生。持續关注并提升跟内容相关的数据如内容数量、内容浏览量、内容互动数、内容传播数等。

一、内容的定位、调性和基本原则

定位和调性:为了建立起识别度和信任感明确内容边界,给内容打上风格化标签

重要性:降低建立用户认知的成本,不用费力解释“你是什么”

举例:果壳风格“各种死理性派型科普”,早期豆瓣“文青小清新聚集地”

一是,给调性找到显著的不同和差异所在(类似品牌定位);

二是要落地到实处找到具体的发力点(从内容提炼棱角分明的标签,再用具体切实的行动支撑标签)

(1)好的内容有自己的主线嘚,散文、诗除外

主线是论述型或观点型,观点和论据是否清晰;

主线是叙事性故事脉络是不是清楚(以时间、人物、地点为主线);

主線是盘点总结性,盘点框架(分成几个维度)是否全面清晰

(2)逻辑复杂、需要对比或传递某种特別感觉的部分,用图表或图文方式

(3)圍绕用户的感知来进行表达和叙述的,比较易读

抛出生僻概念、结论希望获得用户认可,要通过大量事实细节描述做好铺垫具备更强嘚打动力和感知度。

二、UGC型的内容生产生态如何持续

PGC( 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专业内容生产模式):雇员工或专栏作家生产内容,如门户网站搜孤、网易或内容型产品好奇心日报等。相对更可控劳动密集型,运营成本会越来越高

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模式):用户发言生产内容再挑选甄別优质内容,如社区和论坛知乎、豆瓣等内容生产通路构建难度更大。

UGC内容生产通路构建:

(一)内容初始化:挑选话题启动

(二)少量用户加入苼产:邀请KOL入驻带动用户

(三)内容生产者激励:物质和精神激励

(四)更多新用户进入:将优质内容输出外部传播,带动用户增加

(伍)鼓励和引导更多用户加入生产:产品和文案引导;话题引导;标杆榜样引导

注意:必须维护好精英高质量用户,来确保内容生产和供给

三、PGC型的内容生产生态如何持续

举例:写内容运营,写作思路从工作方法和概念入手的阅读量不高,切换成“公众号5个月增粉10万”

(1)对知名对象的吐槽

《据说这个产品的上线是阿里和腾讯合并的开始》(这是一篇吐槽2015年年底支付宝改版、几乎完全复制了微信朋友圈和通讯录的文章)

《微信这么NB的产品,有没有哪里做得不好?

(2)对经典案例/对象的专业深度分析

《新世相“4小时逃离”北上广的运营复盘》

《BAT之:李彦宏的焦虑与百度的困局》

(3)颠覆认知式的观点、论点

《为什么我觉得互联网的黄金十年已经结束?》

《为什么我们用2年时间只莋了1500个用户》

(4)热点事件的差异化视角解读、分析

《Papi酱2200万拍卖会的始末思考罗振宇的造势与做局》

《支付宝的“关系”谋略,微信的“红包照片”阻击》

(5)数据、盘点、预言类

《2016中国互联网产品经理生存现状盘点》

《2015年中国互联网十大产品事件盘点》

《2016年度十大互联網产品预言》

《ta说:不花钱给我从0做到20万。你怎么办?》

(7)与星座、八卦等大众话题结合的娱乐类内容

《妹想到最适合做产品经理的星座居然是ta!》

(8)精彩故事、段子类等消费娱乐型内容

《老板让我3天内搞出来一个有爆点的NB活动,于是……》

没有捷径和特别方法的想清楚了就去干。

3.内容的具体加工和生产

涉及遣词造句纯靠天长日久的积累和反复练习。

没灵感、写不出来、写不顺畅怎么办

第一,学会收集灵感灵感来源:阅读、与人交谈、独自思考、特殊经历的触动。第一时间用手机记录

第二,先明确内容框架再填充细节。

说明议論(归纳型)内容:高度结构化搭建逻辑框架,呈现类金字塔状结构(即多个分支论点支撑一个核心论点);

讲故事型(演绎型)内容:梳理故事主线或主要情节再润色的精彩生动。

4.内容组织和呈现俗称内容编排

形成固定编排风格,不要频繁更换

(二)如何长期保证PGC内容体系嘚供应能力和做好长期内容规划

常规内容保底、爆款内容重点突破。

电商网店“爆款”策略一一通过少数一两款很有吸引力的爆款商品拉动用户进入自己的店铺,再通过相关推荐等各种运营手段把店铺中的其他商品推荐给用户。

四、如何思考内容的“组织”与“流通”

(1)单篇内容的组织&标准建立:对内容样式、构成等进行标准化约束整体风格、阅读体验更一致有识别度。如微博限制140字

(2)相关內容聚合:被用户集中消费,如专题、话题、相关推荐、精选等很多聚合维度,如特定事件或话题、人物、时间、解决某个问题为中心

(3)整体内容的导览与索引:用户“闲逛”式——信息流,用户“目的导向”式——分类、搜索导引、优先推荐机制

(4)核心拳头内嫆的呈现:banner、浮层、弹窗等给用户推送代表作品,让内容具备特定的调性、风格和用户识别度

1.对内流通的常见做法

(1)内容运营人员的人为幹预和组织

把内容展示页的维护和更新完全交给运营人员负责,运营页面更新相应内容出现在用户面前。

适合早期用户基数还不大的产品或是专业度很高、特别要专业人员进行解读的产品,又或是用户的内容需求高度致、个性化需求较小的内容类产品

典型的如今日头條和虾米音乐这样的产品,基于我此前的内容消费习惯依靠算法在一个信息流中为我推荐一些更适合我的消费习惯的内容。

这样的方式比较适合用户体量较大、同时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较多的内容类产品。

(3)依靠用户关系和用户行为

典型的如知乎、微博等产品都是基于我所关注的人的关系链,然后通过点赞、评论、关注、转发等用户行为把相应的内容推送到我自己的信息流当中来。

这样的方式比较适匼天然已经拥有了用户关系链的内容产品,或是用户对内容的消费习惯会高度依赖于“人”的背书和推荐的内容类产品

2.对外流通的常见莋法

一是通过产品机制、运营手段等鼓励用户自发地把一些优质内容分享到外部第三方平合。核心是内容质量在这个基础上,产品的体驗(如分享是否顺畅、操作步骤是否简单等)和一些激励机制的助推(如分享可获积分奖励等)形成一些额外的助推力

二是依赖于运营人员主观挑选一部分优质内容,将其分享到第三方平合并获取到更多人的关注。推荐三节课实习生吴越的文章《实习两个月后关于如何更好刷爆知乎,这是她的答案》

3.4 转化型文案的常见写作方法

(一)短文案的写作(主要是标题)

第一,傍大款即,有意识地跟某些明显势能哽高、影响力更强的人或事物形成关联通过关联者更高更强的影响力刺激用户的点击访问意愿。这个方法尤其适用于你要推送的这个東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能还不足以刺激到用户的时候。

第二颠覆认知。即有意识地抛出某些可能会颠覆用户常识性认知,甚至有点兒不可思议的观点或言论从而引发用户的好奇心,借此撬动用户的点击访问意愿

标题1(常规型):《原创干货:如何从0开始运营一个優秀的微信公众号》

标题2(傍大款型):《这个微信公众号,如何在单点上可以比罗辑思维还NB》

标题3(颠覆认知型):《5个月,0预算0基礎他们就这样超越了60%的同类微信大号》

一篇分析罗辑思维操盘Papi酱2200万拍卖会始末的文章,名为“Papi酱2200万拍卖会的始末思考罗振宇的做局与慥势”,试取几个转化率可以还不错的标题:

分析的事情本身够不够刺激——《一场2200万拍卖会背后的操盘逻辑深度分析》

分析的事情跟誰有关?——《罗振宇和Papi酱是如何操盘完成一场2200万的拍卖会的?》

是谁来分析的——《一个10年运营总监眼中,Papi酱2200万拍卖会的操盘逻辑》

是怎么分析的——《通过6个重要事件 +15个关键点,揭示如何成功运作一场2200万的拍卖会》

相关分析和事件可能还跟谁有关——《最该来學习这场2200万拍卖会的,可能是新浪微博》

理解了这个分析可能带来什么?——《看懂了这场发布会的操盘逻辑你才知道为何罗振宇投給Papi酱的1200万一点也不贵》

假如以上均不符合,则可考虑人为强力背书——《这是一篇让罗振宇本人都大呼“牛逼”的罗辑思维操盘案例分析》

(二)中长型文案的写作

讲一点点逻辑和内容结构通过一点一点的信息外露,逐步把用户的兴趣和欲望烘托勾引起来并最终形成转囮。

方法1:结构清晰、层层递进突出卖点。

以一个故事的方式把用户代入某个情景然后围绕着这个情景制造出某些关键矛盾,引起用戶的好奇再基于这些矛盾提出关键问题,最后顺水推舟把问题的解决方案推送给用户。

方法3 列举问题一一解答

逻辑是:把用户在一個转化行为前可能会面临和思考的所有问题都依次列出来,然后一一对问题进行解答和说服用户

最后,明确核心原则:文案要先确保用戶能够看懂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进一步激发用户的转化。否则如果用户连看也看不懂你可能根本没有机会去激发他的兴趣。

3.5 为何说“標题党”和“段子手”们都很难成为内容领域的顶尖高手

内容岗位从业者的核心问题是:几乎只会基于短期来考虑玩点小花样或小技巧囿助于短期数据指标的拉升,而很少有人能够真正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在做的内容长期而言对于用户有何价值。

今天人们消费内容的入口从百度变成了朋友圈或知乎,和SEO开始不存在关系了相反,决定你的内容能不能被更多人消费的不再取决于分发渠道,而是内容是否足够好足够能让人们愿意转发和推荐。

用户在内容面前的话语权越来越大而不再是渠道。

今天人们真的是有可能仅仅只通过持续的優质内容输出,来给自己建立起强大的影响力让自己变得很牛、很强大。

1.我相信内容本身的最大力量在于其通过持续内容输出面向用戶构建起来的某种强烈的“信任感”。

好的内容或一个好的媒体承载的是信息、思想、知识、价值主张等,而可能不是单一的资讯

假洳你供应的不止是资讯,而是思想、知识、价值主张等你可能会更容易得到用户们的认可,这种认可如果长期累积下来可能会为你构建起来一种具备穿透性的用户信任感,且这个信任可以下沉转化到任何东西上

做内容,尽量不要只做一维的资讯即便做资讯,其背后吔应该包含了某种既定的思想与价值主张

2.内容的核心打动力,往往来自于内容生产者不同于他人的、极度细致入微和深度的经历、体验囷思考

一些内容在不经意间,借由一些细节的刻画描述和观点的表达让你心中涌起某种强烈的共鸣又或者是受到一些强烈的冲击,从洏产生一些特别强烈的情绪和行动欲望这样的内容,我称之为“具备打动力和穿透力”的内容

但假使没有相关的生活体验,没有体验過那些奇妙的时刻和瞬间又或是对相关事物没有足够深度的思考,你又怎能写出这样具有打动力的文字

我一直觉得,做内容和写字夲质上是一种通过持续的思考和表达来连接这个世界的行为。当你可以把一件别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传递给对方从而引起对方的触动或昰当同一件事,你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思考并通过你的思考和观点让别人获得了启发,这样的时刻会让你收获巨大的成就感和自我認同

故而我也相信,好的内容生产者必然也是一个丰富的生活的体验者和思考者。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好的内容生产者也一定要让洎己先拥有足够丰富的生活体验,以及学会从更多的角度、视角去看待、分析一个既定的事物而不是永远只停留在一些表层的技巧上。

3.紦你的内容当作一种“与读者交朋友”的形式

在一个你最好的朋友面前,你会如何表现如何表达?然后带着类似的立场去做你的内嫆。

就我来说我在最好的朋友面前,往往是性 格鲜明、情感丰富的在他们面前,我不会中庸不会伟光正,不会高大上而是该骂时罵,该哭时哭该逗乐开心时逗乐开心,该义正词严则义正词严偶尔不靠谱时就自黑调侃式地聊聊自己的不靠谱。

此外若是面向朋友莋内容,你也应有伦理核心只有一点:从认识一个朋友到愿意无保留地相信他是漫长的过程一样,通过内容来与用户建立信任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凡事不妨都往长远去看一步。

我的建议是标题本身带来的是一种用户预期,所以标题可以适度放大一些内容价值,但绝不應过度你给了用户一个你一定无法兑现的预期,这必然会对用户造成伤害失去信任,是一个更喜欢哗宠取宠、为了骗点击阅读而丧尽忝良的存在

不要总是试图通过标题给予用户“哗宠取宠”、“博眼球”式的感觉,或者是给他们营造出来一些其实我们的内容给予不了嘚价值期待

我喜欢的工作方法是:先找到一个你长期愿意相信的东西,坚守住它确定一个不可逾越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向一些短期的诱惑去妥协

否则,若无长期坚守哪怕你短期战绩再辉煌,在用户眼中也只能成为过眼云烟式的枪手

4.围绕着你发自内心相信的、喜欢的东西来做内容。让你的内容与你的人尽可能是“合一”。

如果一个东西你自己都不能相信它、喜欢它,你又如何能把它介绍給别人并让别人喜欢上它

一个做内容的人,其实是让自己的内容代表自己去与用户交朋友但,如果你的内容所展现的都不是一个真实嘚、诚恳的、性格鲜明的你用户如何能够相信你?

如果你能做到的事情是能依靠内容获得用户的认可那你的个人价值会越来越大,且沒有上限因为你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它一定会随时间的变化而越来越强且认可你的人也一定会越来越多。

(1)要相信内容的价值和仂量不要只把内容当作一种工具和手段,以“让我做的内容能得到用户认同”为导向而不要以“让我的内 容可以吸引更多眼球为导向”;

(2)把内容当作一种“与用户交朋友”的手段,每次做一篇内容或推荐一篇内容时都想一想假如你现在是在面对一个你最好的朋友,你是否愿意把这篇内容推荐给他以及你会怎么推荐?

(3)让自己更有节制让你做的内容更符合你的本心,尽量多做自己喜欢和相信嘚内容不要逢迎讨好,也不要一味自High吹牛;

(4)把体验新奇有趣的事物和对之持续进行思考变成一种习惯要从细节中去发现一些不同嘚东西,理解对细节的刻画、呈现和渲染往往才是内容的打动力所在

3.6“用户运营”的逻辑、策略与工作方法P416

一、为什么会有“用户运营”这个职能存在

其一,明确一个核心要点:任意一项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一定都需要对于其用户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维护鉯便实现用户价值的最大化。如火锅店通过会员、CRM等手段来建立与用户之间更紧密的联系进行更精细的管理和营销,促成用户更频繁地消费获得更多收益。

其二需要对用户行为进行更精细的引导和管理。在互联网产品中“用户的持续使用”才是给产品带来价值提升嘚核心要点,如果用户使用产品不当还会给产品本身带来伤害,因此必须对用户行为进行管理和引导。

其三互联网世界中,用户与鼡户之间往往是可以相互影响的常会采用“通过一部分用户来帮助影响更多用户”的方式来开展运营工作。如在一个社区或论坛中我昰否能够获得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是由我是否能够在这个社区中认识更多的朋友、看到他人发布更多有趣的内容而决定的“优先维系好一群核心内容生产者,让他们在社区中创造更多价值”的方式来拉动社区中更多用户的活跃

第四,互联网产品天然拥有更加丰富的鼡户行为数据可以把这件事做得玩法更多样、效果更好。

二、面向较大规模用户的整体运营

1.针对用户建立优质成长路径

找出一条效率更高、更有助于一个普通用户成长为一个优质的活跃用户的典型用户使用路径然后努力把用户往这条路上赶,从而带来整体活跃用户数的仩升跟产品密切相关。

最常被用到的场景解决新用户的留存率问题。

2.针对现有用户进行用户分级把运营变得更为精细化

完成合理的鼡户分类,针对每一类用户去通过一些差异化的运营手段(例如推送不同的内容、推送不同的商品、策划不同的活动等)来更好地服务他們

用户属性,用户身上具备的某些与产品无关的自然特征可以通过标识来进行辨别的。比如年龄、职业、性别、所在地区、来自于哪個渠道等

用户关键行为,用户在你的产品内产生的与主要产品功能相关的使用行为如购物、浏览、发布等。

(1)先界定用户的关键属性和关键行为把数据提取出来。

(2)在“用户属性”和“用户关键行为”之间找相关性

(3)找到相关性,把这类用户单拎出来作为一類针对性地推送。

用户分类运营的前提是有丰富的用户数据积累和一定规模的用户量。

用户分类运营的思路也可以跟前面的“设计更優的用户路径”结合起来进行使用精细给予其不同的服务和引导,实现留存率的最大提升

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或约束导向的产品机制,皷励或引导用户在你的产品站内发生特定的行为

首先,什么时候该做用户激励在需要提升用户活跃度或需要引导用户完成某些特定行為的时候做。

典型场景:(1)用户已经有了一定量级但整体活跃情况未达预期,需要通过激励体系拉升活跃(2)激励体系或成长体系夲身就是产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缺失了它之后产品就没法顺畅跑下去典型如游戏。(3)你的业务要求+需要用户完成某些特定行为泹发现用户对于完成这个行为动机有限,需要通过激励体系来刺激他们典型如在线教育课程中的某些学习环节。

注意激励体系(最常見的形式就是积分)本身属于一种外部激励,而从游戏心理学上来说外部刺激对于内部刺激是有挤出效应的(即因为某个状态B的出现,導致了一个人原有的状态A消失了)假如你的用户现在本身就挺喜欢你的产品,没必要加上激励体系会让他们现有的乐趣被冲淡掉。

其佽激励体系如何做和应该注意什么。

激励体系组成部分:(1)要明确用户的哪些行为需要激励梳理出来用户成长路径,搭建用户等级忣对应的任务等(2)搭建虚拟物品或虚拟货币体系(积分也算是某种虚拟货币)。大原则一定是用户级别越高完成了更多你希望他们唍成的行为,则用户获得的虚拟物品和货币就会越多越稀有和越酷、越炫。(3)注意用户PK或竞争氛围的营造外加各种荣誉的刺激和展礻。常见的表现形态是各种排行榜(4)注意加强每一个环节上的用户引导。

注意的原则:(1)一开始尽可能简单之后再增加激励体系嘚级别、复杂度和内容。(2)尽量让用户有清晰的目标感和对目标的可掌控感试着考虑你现在看到一个提示 说“您的下一个级别是15级,請加油”和“您只需要再发帖243个就能进阶到15级啦”的区别。(3)如果是做了积分或虚拟货币注意整体系统积分发放和用户积分消费之間的平衡。假如发现用户账户中已经有了很多积分无处消化则一定要尽快做一些虚拟物品之类的让用户把积分消费出去。否则如果用戶发现自己拿了一大堆积分却没什么用,他们会对积分感到麻木激励机制也将不再对他们生效。

4.将沉默用户转化为活跃用户

“用户召回”“沉默用户”,是虽然注册产品但长时间没有再使用过,又称“流失用户”而用户召回,用户不再登录访问产品时通过某种方式去触达和影响到他们,拉回到站内重新成为有效的活跃用户。

(1)分析流失用户判断用户特性,比如说年龄多大,在流失以前更囍欢在站内做些什么因为什么而流失的。如果流失用户中有一大半都是同一类用户这批人是优先重点召回对象。

(2)制定召回策略“针对一群什么用户的什么需求,在什么场景下我通过何种方式去触达和把信息传达给他们,从而能够令其再次回来使用我的产品”

瑺见召回方式包括邮件、短信、客户端Push、微博或微信公众号几种。根据用户的分布、使用习惯、场景等决定使用何种方式实现召回更为合悝

(3)根据策略确定你的召回内容。考验文案功底写好转化型文案。
用户召回案例——Any.do(Any.do是一个个人事务管理APP)的召回邮件

优点:(1)发件人看起来是真实的人,而不是机器人

(2)正文首先是一张照片,Any.do的团队每个人都不开心,包括狗中间写字板上写着 Please Come Back,让你感到团队的满满诚意

(3)照片以下前三段,直接说明了邮件本意让用户没有任何疑惑。(4)此后开始表达:我们夜以继日的工作同時放出悬念:新版本比旧版本好上十倍,完全不一样了!有助于激发用户的好奇心同时也表达清楚了产品可以做什么,优点是什么(零廣告)非常重视你的意见等,并直接放上下载链接方便用户直接下载。(5)最后是署名:Omer品牌创始人仍然满满诚意。至于不足就昰邮件标题了。类似“qxg_zx”这样只用一个用户ID的邮件标题很容易让用户完全不知道你想干什么,也完全没有打开的动机

5.通过部分用户带動全体用户

通过对一部分高贡献值型用户进行更有针对性和倾向性的运营,让他们可以持续活跃和创造价值此后再通过他们的活跃或贡獻的内容来吸引更多用户活跃。在很多社交、社区、平台等用户之间较为容易发生关系的产品内部更为常见同“微观”的用户运营最常見的第二类工作——面向较小规模(通常从几十到几百人不等)的某一类特定用户进行运 营基本是一回事。

三、面向较小规模特定用户的針对性运营

(1)某些UGC型的产品需要针对内容贡献型的用户进行运营,使其持续生产优质内容保证产品生态的完整,典型如知乎、微博、脉脉等针对大V进行针对性的运营。

(2)某些平台型产品分别面向供给端和消费端的部分用户,调动他们在站内生态中的积极性和提升其示范效应如招聘网站会面向一部分企业提供更多的展示推广机会以换取他们上传更多有吸引力的职位。

(3)某些产品刚刚上线面臨“冷启动”的问题,需要先找到一群种子用户进行针对性运营,以帮助产品建立起较好的冷启动条件比如令产品内部氛围更好、可消费内容更多、用户口碑更佳等,以更好地实现后续的发展和增长

针对(1)和(2),典型思路:(1)首先明确重点抓取的用户是谁需偠从站内看数据去找,又或者从整体上判断哪些资源可能会更稀缺优先把他们维系住。(2)再明确一下你可能需要这些用户们持续在你嘚站内发生一些什么样的行为来作为标杆或示范如招聘网站希望企业可以做到投递简历2天内必须给予响应和反馈等。(3)明确你能够给予用户的维系和激励手段通常维系手段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维系(如通过大量日常沟通变成好朋友、举办定期线下活动等)、情感维系(洳定期赠送暖心小礼品)、价值提供(如招聘网站定期组织HR间的课程和分享会)三方面。而激励手段则类似“你只要满足XX条件,我就提供给你XX回报或价值”这样的逻辑(4)结合上面2和3的思考和结论开始试运营,如果跑得比较顺则将其常态化。

针对冷启动(1)定位清楚你的产品适合的种子用户,并想办法找到他们种子用户特征,一是容错性高二是最好他们能够自带“拉新传输属性”。(2)做好对於这群用户们的维系建立起他们之间的强关系。即便你的产品不是那么好种子用户出于对于你这个人或者对你们这个产品理念的认可,也会愿意留下来持续使用你的产品上面提到的人际关系维系、情感维系等一个也不能少。

“如何做好种子用户的定位、拓展和维系”

1.類Geek、发烧友人群

各类垂直领域内的重度发烧友如摄影发烧友、手机发烧友、学习方法发烧友、明信片发烧友等。这类人群的典型特征是:好奇心重喜欢尝鲜和发表意见。早期都需要用户帮助他们持续迭代和改进产品一旦真的惊喜,愿去宣传和推荐产品而这群人比较洎我,需要充分“懂”他们和尊重他们搞定他们的最好办法,把自己先变成一个类发烧友在沟通过程中最好要拿着一些更具体、更特別的话题去找到这些用户,才会更容易打开局面

2.目标领域中的顶尖公司、单位、组织等成员

很多行业和领域中都存在着标杆公司或标杆組织,一旦你能优先让这群人成为你的用户并为你背书对你的助力很大。

考虑从C端和B端去入手两种思路C端入手,如在企业内部找到一兩个充分认可你产品和价值的“托”给一些限额的邀请码,让他们去企业内部邀请用户(更适用于个人型的产品)从B端入手,往往就呮能以类销售和BD的方法去以低姿态、充分做好服务的方式来搞定这家企业了(更适用于企业型的产 品)

学生党很容易成为优质的自带“傳播拉新”能力的用户,核心特征:

(1)时间充裕有足够时间去玩耍和尝试各种东西(尤其是大学生);(2)经济未必充裕,习惯贪图尛便宜易被各类“小恩小惠”打动;(3)人群高度集中。搞定学生党的方法找到某些学生群体们的“普适性刚需”来做文章,包括美喰、话费、流量、电影票等都很容易成为被利用的对象

4.美女。社交类产品社区类产品和直播类产品都深知“美女”用户的重要性。搞萣美女常见方式充分满足她们的优越感和存在感。甚至金钱代价

5.在某方面的需求强烈程度异于常人的人。

6.中小V大V们已经有了足够的洺气和关注度,时间更稀缺更强势。垂直领域内的“中小V”更适合成为种子用户一方面,有不弱的专业知识和输出能力另一方面,當前的知名度和地位没那么高有更强的配合度,投入时间一起成长搞定中小V们,适合“感情和收益两手同时抓”的路数即一方面要莋好情感维系,送些关怀、组织聚会之类的;另一方面持续提供给更多的关注、声望、收益等来刺激他们可以不一定大额,但一定要持續有也一定要越来越多,能让人看到希望

最后,围绕着以上这些各类型的用户群体如果你已经精准定义好了你想要的用户应该是其Φ的某一类人,你也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有稀缺感或使命感、能够激发出他们竞争比拼意识的活动来挖掘和找到他们一旦你能策划出某个对他们有吸引力的活动,这些用户是会主动跑来找你的

3.7 关于用户的增长与推广

依靠内容铺设带来的用户增长;

第三方渠道推广&广告投放带来的用户增长;

通过活动、事件等营销传播带来的用户增长;

依靠PR、品牌传播等带来的用户增长。

1.依靠内容铺设带来的用户增长

背後的逻辑:很多人在突然产生了某个问题时会通过搜索引擎、知乎、百度文库、其他垂直社区等渠道来进行搜索查找。这个时候要是對方查找到的大量信息都与你有关,那对方天然就会对你产生更强的信赖感从而有更高的几率转化成为你的用户。

要做好内容铺设需偠定位好精准的内容渠道,通过发帖、发稿等形式来让你的相关内容出现在对应渠道上并能够在搜索查找时占据更高的权重(比如在知乎获得更多的赞)。细水长流的活短期不见得立竿见影,长期带来巨大回报

2.依靠第三方渠道推广&广告投放带来的用户增长

第三方渠道,指除了你自有的渠道之外的其他所有渠道做好第三方渠道的推广,需要想清楚—— (1)第三方渠道上的信息展示规则是怎样的如何能够让你的推广信息被展示到这个渠道中。(2)是否能够利用规则本身通过你自己的某些行动来加强你的信息在该渠道中的曝光量,或鍺让你的信息展示变得更精准如豆瓣和论坛,顶帖多被置顶加精,内容的曝光量更大;在百度花钱买了更多的关键词关键词排名更高,获得的曝光量会更大(3)如何加强用户看到推广信息后的转化率。

3.8 关于撬动用户互动参与意愿的8个指导原则

人似乎天然喜欢相信命運的裁决然而人也总是憧憬自己会有不错的好运气。

面临“抽奖”这样结果不太确定的概率性事件时总是愿意去尝试一下的——毕竟,要是结果不佳自己损失不大;要是结果良好,那必然是赚了(这个时候几乎不会有人去考虑自己中奖的 几率有多大)

用户对于充裕嘚东西天然无感,但具备稀缺感的东西却往往能带给用户更强烈的刺激给它添加一些边界,通过让它变得更加稀缺来带给用户更强的行動动机

首批上市,仅300本!参与XX活动立即获得错过本次,再等3个月!

弗洛伊德:“一个人有三大硬性需求——求生本能、性冲动和渴望偉大”加入了对比和竞争,用户就开始疯狂比如“微信运动”排行榜。竞争和比拼永远是人的天性。你只要为它创造一个空间这種天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方法5:赋予用户某种炫耀、猎奇的可能性

如H5“一秒帮你入职Facebook”核心只有两点:给用户一个“炫耀、秀自己”的悝由,让用户愿意分享到社交媒体;发到朋友圈这让看到它的人产生好奇,进而与发布者产生互动为双方都带来社交价值,进而带来噺一波传播

方法6:营造强烈情绪&认同感

依靠细节的刻画和理念的传递等,赢得用户的认可或是激发他们的某种强烈情绪。

方法7:赋予澊崇感&被重视感

如高逼格的邀请函收到后受宠若惊。小米用户的建议在24小时内给出反馈,1周内确认解决

方法8:通过对比营造超值感

核心逻辑:通过一系列对比,突出某个产品或某项服务的超值感进而给予你一个进行决策的理由。

这8个方法往往需要叠加组合起来使用才能实现其威力最大化。

如我们曾经请到了还不错的名师,通过对他的经历和理念的刻画面向用户制造了某种认同感然后又运用“稀缺”的方法,告诉大家他只限量收徒20名最后再通过激发大家的“竞争”和“炫耀”意识,让很多人可以争相参与到海选中来并在此過程中不断把一些可以更好展现自己的东西传播到社会化媒体中去,借由这一系列设计和运作最终我们在一个产品上线初期,通过不到2000え的预算实现了注册用户1万多的一次成功拉新。

第4章 运营的一些宏观规律和逻辑 p525

4.1 运营背后的客观规律:从“层次感”到“非线性”

规律┅:带着短视的线性思维投入运营工作中往往很难做好运营。

什么是线性思维即:只考虑单一结果导向的思维。我做的所有事情必嘫需要给我带来某些实际、具体的回报。假如做了A不能确保带来B的回报,这样的事不会考虑

规律二:一款产品在其早期过于关注用户增长,甚至出现“爆红”等现象往往反而会加速其死亡。

在它自身的核心用户价值点还未明确、产品体验也还不够完善的时候贸然追求大量的用户增长,对产品是一剂毒药

规律三:早期产品的运营,一定要围绕着“口碑”来进行

有了口碑,新用户获取成本会大大降低早期产品体验糟糕,口碑从哪里来答案是:运营对于用户的感染力、服务态度、你的产品理念、你的产品迅速改进优化的速度和能仂,你在其他方面给这群用户创造的价值(如总是给用户一些意外之喜)等撑起了早期产品的口碑。

4.2 不同阶段产品运营侧重点的差异

特征:上线短、产品不完善需求尚待验证。如早期知乎

策略:挑优质种子用户;邀请机制;服务好种子用户

特征:需求已验证,同质化產品出现需尽快占领市场份额。如早期滴滴

策略:大力推广;事件话题传播;补贴培养用户习惯;转向精细运营

特征:市场饱和产品占据稳定份额,增长空间小如微信

策略:全面精细化运营。注重品牌形象树立、用户活跃度和商业变现

具体工作内容:大量品牌传播活动与事件、大量面向特定用户且周期相对固定的活动、各种潜在的商业变现方式尝试及围绕着增加收入的运营。

特征:替代品出现用戶流失去替代品。如天涯

策略:老用户维系和生命周期管理减缓用户流失,探索产品新方向

4.3 结合产品业务类型规划运营路径

运营没有標准答案,每一款产品在每一个时间节点上的运营策略如何制定以及工作内容如何规划,都是需要结合很多具体问题来进行思考的

在這样没有标准答案的前提下,还要能够给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并通过一系列动作和具体手段令其生效,这恰恰是运营所需要面临的最大挑戰

也是“运营”的有趣之处。正因为这些无处不在的变量运营才会是个“看似琐碎缺乏技术含量,实则深不见底”的事情

初级运营:只能关注执行

高级运营:完成策略制定、更长线的运营方案规划,以及运营操盘

具备策略制定和操盘能力,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

1.对各类运营手段非常熟悉从写文案到做传播,从活动策划执行到广告投放从运营群到管理一个社区,从线下地推到线上的用户维系搞清背后的逻辑,具备落地执行的能力

2.有过一些复杂度较高的运营项目操盘经验。比如说曾经依靠一个投入了十几个人资源,涉及开发、产品设计、渠道推广、整体传播等各环节的中大型运营活动达成了用户新增几十万的目标(自己实践积累、创造机会)

3.能够理解一款產品在其不同发展阶段的运营侧重点会有何不同。(上一节内容)

4.能够站在商业模式和业务逻辑的层面上理解不同业务类型、不同商业模式的产品,其运营上最大的核心突破口和核心要点可能是什么(本节内容)

5.能够结合产品形态及产品的核心业务逻辑完成和搭建起来┅个足以支撑该业务顺畅运转起来的运营体系。(4.4节)

三个维度:一是商业逻辑二是典型用户行为频次,三是用户与其他用户间是否会通过你的产品而形成某种关系

一、商业逻辑 p553

(一)直接售卖获利 如电商网站,O2O

核心能力:商品和货源选择拓展;商品包装和营销;供应鏈全流程服务

(二)免费+增值服务 如工具类产品印象笔记

核心能力:免费试用用户的获取能力;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依赖性培养(有两种瑺见方法。一是慢慢引导用户把更多的社交关系、个人记录、数据等逐步沉淀到产品中;二是通过理念输出、标杆树立等各种方式循循善誘式地完成对用户的教育);用户日常使用行为到付费的路径搭建(重在巧妙的设计和前后关联性);最终的增值服务或第三方付费服务嘚售卖(各种促销运营手段)

(三)免费+流量/数据变现:如网站社区,知乎

最后买单者不是用户而是第三方。

核心能力:引导用户发苼特定行为、搭建特定氛围;持续维系用户形成用户活跃度;对于内容、数据和现有重点用户资源等的整合能力

(一)一次性使用 如婚紗照

核心能力:获客渠道铺设和广告投放;销售转化的有效性;客单价(就一次挣钱的机会)

(二)中低频 如招聘求职,汽车保养

核心能仂:渠道铺设占据入口(如搜索引擎、应用商店等);品牌传播占据认知(通过活动、事件、媒体报道、PR软文等传播品牌)

(三)高频 如閱读类、社交类产品微信读书

核心能力:培养用户习惯;病毒传播和增长

三、用户通过产品结成某种关系 如知乎,淘宝探探

核心能力:打造氛围,建立规则

4.4 搭建一款成熟产品的运营体系

梳理业务流程思考业务运转需要运营做的基础工作

二、开源节流 搭建稳定的用户增長来源和可控的用户留存策略

开源:用户自传播,渠道推广、合作推广、SEO、ASO等

节流:找出用户流失高发环节——结合访谈和数据分析用户鋶失原因——针对原因运营(如于特殊福利折扣优化流程、引导文案,设置用户流失预警机制)

三、确保用户关键行为的发生几率

界萣关键行为,梳理用户引导流程梳理运营机制,新手任务等促进用户下单或购买。

四、核心用户的界定和维系机制建立

五、通过活动、事件、营销实现用户增长

4.5 理解社区/社群的典型路径和逻辑

创建和初始化;信任感与价值确立;去中心化成员间关系网构建(一是培养囷发掘追随者;二则是通过引导,帮助社区内的用户间建立起关系);社区自生长。

4.6 2B类(面向企业提供服务型)产品的运营逻辑与案例

影响企业最终愿意购买和持续使用你的2B类产品的核心要点:

第一企业是否认可和接受企业自身存在着某些问题,且你的产品有可能帮助怹们

第二,你能否击破企业购买决策链当中的关键环节

第三,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否真实感受到价值和效率的提升

第四,用户是否對于你的品牌有更强的信任度从而在整个决策流程中可以变得更加顺畅?

第5章 一个运营的职业发展与成长

至少拥有一项可以带来具体产絀的技能——活动执行、文案撰写还是“搞定人”仅仅是热爱互联网,不够

成为一个圈子里的价值传递者或贡献者,而不是单一的观朢者或是价值消耗者

5.1 顶尖运营和普通初级运营的区别

目标导向对结果负责;认知全面可调动资源达到效果;了解不同产品运营的侧重点;有节奏感;有大局观,建立框架和体系形成联动;对用户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其一对内容的运营、创意策划、活动、渠道推广等获嘚具体产出(如显著拉升某个具体指标),为结果负责调动用户的参与意愿和积极性。

其二对公关、PR、传播等具备运用能力的,知道傳播、品宣如何操作及背后用户认知逻辑。

其三不同形态产品,运营逻辑和侧重点有着巨大差异的不会用自认为有效的运营手段往產品上去套。

其四有节奏感。用户增长背后有一套相对的逻辑和客观规律。知道何时该快何时该慢,什么阶段要主抓什么数据获得什么产出才更合理、更有价值

其五,运营比较零散、支离破碎有大局观的高级运营,梳理出一个框架或体系把支离破碎的点串联起來,形成可良性循环的生态不是在某一个零散细碎的点上去孤立地做事和开展工作。

其六建立和保持作为官方对于用户群体的影响力囷控制力。

运营核心:拉新、留存和促活

一项业务必备的三要素——用户、产品和运营。运营是为了帮助产品和用户之间建立和维护恏关系,使用的一切相关手段和方法最终目的是使产品价值和用户价值相对最大化。

5.2 工作三五年后一个互联网人的未来该在哪里

建议┅:关于如何让自己拥有更多机会和选择

任何时刻,手中都需要有三个计划:A计划、B计划和Z计划

A计划,当下你觉得值得你去持续投入並获得部分产出和安全感的计划,好比一份你现在正在投入和从事着且还算满意的工作。

B计划A计划以外给自己培育的某些机会。存有興趣或长远看好值得去长期投入和关注的事情。经过长期沉淀和积累后很可能在某一天让你以之为生。培育B计划的方式如用业余时間做一些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去学习和尝试实践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技能甚至是去主动参与到一些朋友的创业项目中免费为其做义工等。如果B机会培育成熟随时把B转换为A,再去培育新的B机会

Z计划。应对最糟糕状况的备用计划保证自己生存底线。意义是应对职业生涯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不断去储备和巩固Z计划,在危急时刻它能帮助你顺利重启,重装上阵

成为一个圈子里的价值传递者或贡獻者,而不是单一的观望者或是价值消耗者比如,更多地跟人分享一些你的思考为你认识的朋友们制造有价值的连接,做一些外化的產出如多写些文章,进行公开分享等等。更多传递或贡献价值带来更多潜在的机会和资源。

建议二:关于如何完成个人能力的提升囷进阶

有两条需要提升的能力曲线第一条曲线向外,为行业技能曲线

如做运营,要熟知推广手段、渠道和用户维护方式熟知内容、鼡户、活动等各个运营模块。在第一条曲线上持续提升的常见有效方式是持续实践+总结+找人讨教交流:从实践中持续寻求反馈,并提炼絀遇到的核心问题和疑惑去找有经验的过来人进行讨教,再持续在新的实践中进行优化改进围绕着这点你需要做的,找到有挑战的事凊去投入找到行业高手。这也是一种迭代思维但,行业技能的提升是有上限的走到尽头是第二条曲线的开始。

第二条曲线向内为思维/认知模式曲线。

一个人30岁以前拼能力,30岁以后拼思维在第一条曲线上,是“点”或“线”的提升第二条曲线,转为“面”的提升当进入第二条曲线的提升区间时,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过往的具体职能中跳出来,试着结合整个业务流程来考虑问题即提升夶局观,注重全局性好比,有的运营在做执行做方案时只会考虑运营的核心指标如流量、用户数等,具备大局观的运营会充分考虑这個方案投入执行后对于产品甚至整体业务的真正价值和意义甚至还会考虑通过在运营端做一些事情去促进产品端和整体业务流程更为良性的运转。

第二条曲线的提升走到一定程度就会遇到另一个关键节点:对于商业和行业的理解。是否能够突破这一重认知上的障碍将會直接决定一个互联网人的天花板在哪里,假如过不了这一关你最多在一家公司里可以做到一 个类似部门总监这样的位置,而一旦可以突破这一关则你的可能性将更为开放,无论是成为核心高管还是自己创业,又或是转行去做创投都将成为可触及的可能性中的一种。

所谓对商业和行业的理解搞清楚如下这些问题:这个行业内有哪几类典型角色?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整个行业的核心利益点和矛盾点在哪里?你的业务在整个行业内所处的位置是什么行业内有哪些玩家跟你之间存在着关联?又有哪些人在从事着跟你类似的业务整个行业的市场划分和商业价值链条目前是怎样的?整个行业在资本市场得到的反馈有哪些你预判整个行业的发展又会有哪些趋势?等等

唯有在第二条曲线上走通到了这一步,既清晰认知了自身的业务流程和逻辑又清晰认知了整个行业的状况,你才有能力对整个局媔抽丝剥茧找到一个最利于自己发挥的发力点去做大做强。

第二条曲线的提升如何可以变得更顺畅核心有二。一方面是要给自己创造機会尽力多跟行业高手们混在一起无论是行业大牛、创业者还是投资人,只要他们的段位够高你跟他们厮混在一起的时间够长,你自嘫会在耳濡目染之下得到提升你的行业人脉、资源等的积累跟你第二条曲线的提升,是相辅相成的另一方面,则是找到一个合适的事凊和环境牵引着你往前提升5.5节聊我个人的职业经历时会提到。

建议三:面临各种不同选择时该如何选择

(1)该选小公司还是大公司

一個人的进步和提升往往是受到环境牵引的,你在合适的时候被放到一个合适的环境或事件中去自然会获得巨大的提升和进步。所以在尛公司还是大公司,跟所处阶段有关

处在第一条曲线的提升早中期阶段,你的最佳选择可能有两种:去一个体系流程都相对健全的大公司耐心接受打磨又或是在一个方向相对清晰的小公司找到一个靠谱、且愿意带你的老板。处于第一条曲线的尾端且还想继续获得进阶囷提升,找到可以独立牵头去负责一个业务模块或一条产品线的机会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小公司获得更大的实战锻炼价值大公司,在更大的场面和环境下去审视、争取和调配各种资源的机会获得更好的宏观视野。 假如两种局面都经历过则最为理想。

(2)该更看重现实收益还是看重未来

正卡在第一条曲线的某处,或没有机会进入第二条曲线又渴望能在职业生涯上取得更大的突破,那么一定昰有一个可以给你空间去尝试、折腾的机会更加重要付出眼前收益也值得。 相反如果并不期望在个人职业发展上取得更大突破,又或鍺能力晋升已经相对成熟不往上攀升,评估考虑现实收益

(3)要不要自己创业?

首先假如你是以下几类人,建议考虑创业:

有巨大野心和执著想要获得创业成功的;

寻求些新体验视为另一种成长路径,可以坦然接受失败的;

对于某件事有极强的信念和执著非做不鈳,付出一切也值得;

有了充裕的资源、人脉和能力储备的准备大干一场。

假如你暂时不属于以上任意一种又对创业有点想法、自身能力也可以,换一种方式体验创业如以合伙人或类似身份加入一个靠谱的创业团队中去。

内容、创意、渠道推广、用户互动、销售、项目、策略

工具、内容、社交、社区、平台、电商

新人没人带;大公司的螺丝钉;团队不靠谱;公司不重视运营

5.4 一个运营的“不可替代性”囷“核心竞争力”应该在哪里

其一针对1~4年从业经验的运营,核心竞争力在于:既让自己在大多数运营方面的通用技能能够达到60分以上又找到至少一件与运营有关的事,不管是写文案、还是跟用户聊天、还是地推把它完成得比80%以上的人都要好。

其二作者的核心竞争仂:能够搭建起来一个生态;懂得如何影响用户;“操盘”感。

1.关于环境对我的牵引

新进入一个行业后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尽快建立起来几项自己在这个行业内的核心技能为了带动自己成长,参与或负责一些复杂项目的推进落地了解到有价值的信息,慢慢“连点成線”

一个人的进步和提升往往是受到环境牵引的,你在合适的时候被放到一个合适的环境或事件中去自然会获得巨大的提升和进步。

┅个人要想快速成长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承受压力二是背负风险,并能够试着在高风险或大压力的情况下去解决问题产出成果除此之外无他。

2.关于与“高手”们的相识相交

结识了一大群各领域内的高手们与聪明的人在一起能让你变得更聪明。向身边的各类高手们學习从思考逻辑到决策方式,从具体手段到行业格局从商业策略到工作习惯。难点在于“如何让自己认识高手”“如何让高手乐于接受自己的讨教,愿意跟自己交流”记住:1.高手的时间都是稀缺的,让对方与你之间的相处也变得有价值2.一个好的交谈,往往是两个頭脑在同时思考和交换信息的过程在一次好的交谈中,围绕着让问题得到解决两个大脑所付出的努力应该是无限趋近于对等的。

高手們总是喜欢跟那些有能力为他们提供某些价值的人在一起玩耍更喜欢“价值交换”式的交谈,而不是“单一价值给予式”的交谈想要結识高手,就先试着把你与高手们之间的交流互动变成是一种“价值交换”式的

3.关于给自己搭建一个良性的成长循环

就个人的成长,除叻依赖环境驱动我也总是会试着找到空间,把各种对自己有价值的事情试着串联在一起为自己构建起一个良性循环。

(1)放入充满挑戰的环境(如创业)环境给我很多待解决的问题。

(2)面临问题时找有相关经验的高手去进行交流讨教。

(3)在讨教中得到新的思路啟发记录下来,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和语言

(4)把启发付诸实践,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并持续去调整和优化解决方案。当实践有所成就囷产出时把整个过程中得到的启发和收获写出来,分享给朋友和讨教过的高手们一方面,写作过程中得到很多新的启发融会贯通;叧一方面,会让我认识更多的高手与讨教过的高手们建立起更深入的关系。

(5)当我的实践进展到一定程度有了一些产出之后,此时噺的问题往往又会出现把我带入一个新的循环中。

(1)当你还不足以立足一个行业或领域先找到支点让自己立足。实现初步立足让洎己在某一件事上能够超过80%的人,成为你安身立命之本

(2)当你已经可以稳稳立足于一个领域或一个岗位上,你需要通过主动参与各类項目或是把自己投入到一个更加具有挑战的环境中让环境来带动你的成长,也让自己可以慢慢看清“运营”的全貌知晓其各个环节的操作逻辑。

(3)当你对所负责的领域已经比较熟悉开始可以独立对运营指标负责,成为了一个高级运营经理或是运营总监之后你可能會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横向去了解多种不同类型的产品运营逻辑;二则是纵向往深了走,比如还是在同一个行业或领域内去负责用户体量更大、业务线更加复杂的产品——这两条路上,我选的是一

(4)如果上面这些你已经都经历过了,则你更加需要提升的可能已经是┅些脱离了一线执行的东西了,比如对于行业和商业的理解比如你的团队管理能力等,这些东西一方面可能需要你有相应环境去实践囷思考,另一方面也要为自己创造机会去接触更多的高手们与之交流讨教。

(5)再剩下的则全看机缘和运气。

什么曾经拯救过你你朂好就试着用它来拯救这个世界。

5.6 互联网运营的能力模型与成长路径p712

小白——入门——骨干(多接触站在业务和行业层面思考;聚焦积累)——专家(多分析分解流程,要有自己一套逻辑要调动各种资源配合)——高级专家(拓展视野和格局)

第6章 一个运营人的自省与思考

6.1 互联网未来需要的运营:

懂行业懂业务、有大局宏观视角对产品增长负责、懂产品、赢得用户喜欢(擅长写作文章赢得用户青睐,擅長策划有趣的活动让用户互动擅长在社会化媒体中构建影响力

6.2 运营伦理:不套路,真诚触动用户

这个世界上总存在两种逻辑前一种邏辑是“推动”,后一种则是“触动”在前者的逻辑下,一切都只是达成某个你眼中既定目的的手段与工具而在后者的逻辑下,你则鈳能是要与用户们一起去创造出某个结果且这个结果可能在开始时并不明确,只有当你与用户们产生了某些有趣的互动后才能慢慢让它清晰起来直到最后得出答案。

建议第一,与用户互动“不卑不亢”既不要把用户当上帝,也不要把用户当作傻子第二,不要仅仅呮关注用户是否愿意与你发生关系而要更关注用户从起初认识你到喜欢你再到最后与你发生关系再到整个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第三充分理解你的产品逻辑并能够认可它甚至喜欢它之后,再推荐用户甚至推荐之前,自己已经亲自使用体验过一个东西,要是连你自己嘟说服不了你在用户面前的说服力肯定也是很差的。

运营绝对不会全是套路在我眼中,它是一种“如何与你的用户成为彼此可信赖可依靠的朋友”的艺术

6.3 站在运营的立场上,我对互联网行业的一些建议和思考

我总是会跟我的每一个团队成员去花些时间聊一些如下的问題:

(1)你当前自己的能力范围和瓶颈可能在哪里?哪些事你是有能力去完成的哪些事又可能会超出你当前的能力范畴?(2)你未来┅段时间内是否有清晰的目标或一些预期?(假如没有我会为你去创造空间多做一些尝试,给你一点点时间去明确自己的方向)(3)围绕着你期望达成的那个预期(例如2年内要成为一个可以独立带领运营团队的人),你当前还能还缺少哪些核心能力(例如从来没有从0開始推动过一个传播量几十万以上的活动)(4)这些核心能力,我可以怎么帮你去积累和获得

尾声 一个运营人眼中的互联网及其未来

苐一种回答:互联网是一种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工具

第二种回答:互联网是一种新的充分拥抱变化的思考方式

第三种回答:互联网是这樣一种途径——它连接一切,赋予更多的人自由和平等

第四种回答:互联网是一种相信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的信仰

以流量为中心的运营时玳已经结束了

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时代正在全面到来。

以用户为导向有能力去面向你的用户跟他们建立起更强的情感连接、更强嘚关系以及跟他们完成频次更高的互动。

第一个判断评估一个运营能力是不是够强,不是搞来多少用户而是可能我只有20万用户,但是鈳以让20万用户超级喜欢我他们为我疯狂。‘’

第二个判断具备优质内容输出能力和懂得用户间制造良好互动的运营将会越来越值钱。

苐三个判断出现关于运营更完善、更严谨的知识体系和逻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站设计思想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