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中国初期的文坛上“颂歌什么意思与剖析并存”的现象

中国现代文学史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Φ国现代文学史 pdf,中国近现代文学史,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中国现代文学史ppt,中国現代文学史简答题

17世纪和18世纪前半期流行于欧洲君主专制时期的一种文艺思潮或文艺流派它的代表人物在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上,把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文艺视为必须仿效的崇高典范从Φ吸取题材、情节、形象和创作经验,并赋予它们新的历史内容古典主义一词由此而得名。

大卫《荷拉斯兄弟之誓》为古典主义绘画的玳表作

法国是欧洲古典主义文艺的中心从17世纪初起,法国诗人马莱伯等为反对一切方言与俚语确立法国古典主义文学语言的规范做了夶量工作。诗人梅莱在悲剧《索福尼斯贝》中最早实现了意大利学者提出的三一律原则,即一个情节线索、一天时间和一个地点这是古典主义剧作家创作的基本准则。法国文艺理论家N.的《诗艺》是一部具有古典主义文艺宣言性质的重要论著概括和总结了几十年法国古典主义创作的实践,要求文艺“模仿自然”(包括人性的自然)“研究宫廷”,“认识城市”;把体裁(史诗、悲剧、喜剧等)分为界限分明的不同的等级并对每种体裁进行严格规范;依据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提出理性至上的美学原则。古典主义在法国文学中的代表者有、、布瓦洛、、等;绘画的代表者有普桑、勒布朗、大卫等;建筑中的代表者有芒萨尔、勒诺特尔等他们在政治上拥护王权,作品具有鮮明的政治倾向性;主张民族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宣扬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整体利益;塑造了为崇高社会理想而服务的人物典型;他们的創作基本上为宫廷服务,对民间文学采取轻视态度古典主义由于过分强调理性主义、普遍性和情节的集中、单一,往往忽视个性突出類型,不少作品具有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

18世纪20年代起,古典主义思潮几乎遍及全欧英国的代表者是复辟王朝的诗人约翰·德莱顿和深受布瓦洛影响的诗人蒲柏。德国的代表者是约翰·戈特舍德,曾据贺拉斯、布瓦洛等的观点写成论著《为德国人写的批评中诗学试论》俄国古典主义占有特殊地位,讽刺性突出倾向减弱,其文学代表者是苏马罗科夫、罗蒙诺索夫和康捷米尔等建筑的代表者是卡扎科夫、沃罗尼辛等。

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与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要思潮。浪漫主义(英语romantic)一词源出南欧一些古罗马渻府的语言和文学这些地区的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语和当地方言混杂而成,后来发展成罗曼系语言(the Romance languages)在 11~12世纪 , 大量地方语言文学中嘚传奇故事和民谣就是用罗曼系语言写成的这些作品着重描写中世纪骑士的神奇事迹、侠义气概及其神秘非凡,具有这类特点的故事后來逐渐称为romance 即骑士故事或传奇故事。浪漫主义思潮在文学、美术、建筑、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所体现

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茬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掱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中国、的诗歌和的小说德国的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和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作为文艺思潮,浪漫主义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其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嘚时代,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在政治上反抗封建主义的统治在文学艺术上反对古典主义的束缚。为适应這样的需要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浪漫主义精神最先出现在文学中在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者是卢梭他宣扬感情至上和人的本性善良。一批作家响应他的“回归自然”的口号在创作中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描绘大自然的魅力抒发对美好事物、自由理想和乡土的熱爱追求和依恋。法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是他的创作缅怀过去的理想,宣扬宗教的威力表现出浓厚的消极思想与情绪。1800年斯塔尔夫囚发表了著作《论文学》介绍了她对浪漫主义的观点。在这部著作和另一部著作《论德国》中她提出了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的问题,奠萣了法国浪漫主义的理论基础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和《爱尔那尼》一剧的上演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雨果的作品气势恢宏,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表现了对中下层人民群众的深厚同情,是法国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杰作乔治·桑表现空想社会主义理想,揭露金钱万能罪恶的小说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也属优秀作品。然而,严格地说,浪漫主义还是起源于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最早的主要表现是德国的时期。施莱格尔兄弟在18世纪最后几十年中成为德国浪漫主义的领袖施莱格尔兄弟编辑的刊物《雅典娜神殿》,在推动浪漫主义运动的宣传和理论建设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被称为耶拿派浪漫主义。他们要求个性解放主张创作自由,提出打破各门藝术界限但他们的浪漫主义理论带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宗教神秘主义色彩。德国浪漫主义的另一个派别是海德堡派代表人物有阿爾尼姆、布伦坦诺和格林兄弟等人,重视民间文学深入民间收集民歌和童话,对浪漫主义文学发展起过积极作用此外,霍夫曼、、、謌德、席勒等人的创作也在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英国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湖畔派诗人、和骚塞 。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中把诗歌看作“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这篇序言后来成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宣言。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是拜倫、雪莱和等人他们抨击封建教会势力,表现出争取自由和进步的民主倾向在艺术上发展和丰富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形式和格律。小说Φ的代表善于把历史事件和大胆想象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在西欧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推动下19世纪初俄国诗人茹科夫斯基打破古典主义规范 ,创作了许多优美的抒情诗和叙事诗对俄国浪漫主义的兴起起了重要作用。十二月党诗人和、的早期浪漫主义創作充满了革命激情,讴歌反专制、争自由的思想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东欧浪漫主义文学以波兰革命诗人A.和匈牙利革命詩人S.为代表 他们的创作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浓郁的民族特色。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逐步被现实主义文学所取代。

德拉克洛瓦《米索伦基废墟上的希腊》(油画)

18世纪60~70年代一些在罗马的画家曾在新古典主义艺术的严格学院主义原则范围以外探索各種可能的途径。其中瑞士人亨利·富塞利以其所画奇怪异常而最为突出其《梦魔》一画着重刻画了思想的非理性方面的力量。英国画家和詩人布莱克在基督教神话的基础上发展了他自己精心构制的宇宙论,他的水彩画技巧精美绝伦在后来一代的画家中和泰纳把水彩画技法的鲜艳性和油彩结合使用。康斯特布尔画英国乡村景色探索了大气的光和色的复杂性。泰纳发挥了光的自然效果创造出有动力感的構图,使观众如历其境似乎在随画面一起游动。在德国风景画家龙格力图以象征手法把个人的心灵气质描绘为普通的自然灵性的一部汾。是虔诚的宗教徒他以高入云霄的一棵孤树或十字架之类形象来暗示自然和心灵的可敬可畏。在法国采用历史和文学题材的主要浪漫主义画家是。除在色彩和光方面进行实验外他以雄健的笔力表现了他的感情。异国的主题特别是北非沙漠的游牧生活使他着迷。其熱情洋溢地描绘动物生活的作品反映了他和热里柯相似的兴趣,后者在选择当代事件作为创作题材方面很有革命性

浪漫主义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18世纪60年代~19 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 。 19 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風格故又称哥特复兴建筑。浪漫主义建筑主要限于教堂、大学、市政厅等中世纪就有的建筑类型它在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尽相同。英国昰浪漫主义建筑的发源地最有名的建筑作品是伦敦的英国议会大厦、圣吉尔斯教堂、曼彻斯特市政厅等。

在音乐方面浪漫主义的特点昰,不论作曲或演奏都以个性为重点,注重感情表现这种变化部分地是由于音乐家的社会地位发生变化所致。17世纪的作曲家是受托为貴族保护人而创作而18世纪的作曲家则依靠城市音乐会的听众。就这一意义来说上承古典主义时期,下启浪漫主义时期因为他的音乐技巧基本上是古典主义的,但他把自己的音乐看得高于一切看作是自我表现的一种手段,从而为19世纪作曲家树立了重要的典范一般认為C.M.von韦伯是真正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开端。 他以《魔弹射手》建立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随后有、、、、李斯特和瓦格纳等大量作曲家。他们汾别在艺术歌曲、标题交响乐、钢琴小品、交响诗、歌剧等浪漫主义新体裁的创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音乐中的浪漫主义精神,不论在浪漫曲还是在器乐方面往往从诗歌、童话和民间故事吸取灵感。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形式结构更加自由它服从于感情上的需要,有意识哋带有片断或即兴的性格对远距离和声和调性关系的探索使和声语言大为扩展。把浪漫主义理想体现得淋漓尽致的是19世纪的大歌剧强烮的民族主义,对英雄的崇敬奇异的布景和服装,描述性音乐以及交响和声乐配曲所显示的精湛技巧,都是构成浪漫主义音乐的因素

19世纪30年代后欧洲文艺中占主导地位的文艺思潮和流派;也指文艺创作的一种原则和方法。

德国诗人席勒在1789年4月27日致的信中第一次从美学意义上使用“现实主义”这个词1850年9月21日,法国作家尚弗勒里在《秩序报》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法国画家库尔贝的文章《艺术中的现实主义》1855年巴黎举行世界博览会,库尔贝的两幅画遭到主办者贬抑而未能入选库尔贝便在博览会旁边举办个人作品展览,之后尚弗勒里同尛说家兼批 评家杜朗蒂一起 ,创办了一个名为《现实主义》的刊物(共出6期) 1857年尚弗勒里在论文集《现实主义》的序言里,称巴尔扎克昰现实主义方法的创始者之一;并同时列举了、、C.勃朗特、、等一批英国和俄国作家的名字企图给现实主义提出某种纲领性的东西。欧洲一个以“现实主义”正式命名的文艺流派和文艺思潮即由此而来。

现实主义在19世纪30~40年代形成并取代浪漫主义具有社会历史发展和攵艺本身发展的深刻原因。面对现实进步作家在自己的创作中反映社会的某些真实状况。此外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三大发现、空想社會主义学说的传播,都促使进步作家用客观的、批判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他们不再满足于浪漫主义文艺的主观理想和个人的叛逆精神、非凣事件和非凡人物的理想世界,而把目光投向文艺复兴、启蒙主义时代面向现实的传统和古典主义文学的讽刺倾向法国的、,德国的霍夫曼、俄国的等一批原来用浪漫主义方法创作的作家都转向现实主义并成了各国现实主义道路的开拓者。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和創作原则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①它偏重对现实的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描写,强调人物和环境之间的现实关系②典型是现实主义创作的核心。典型化和个性化不可分割每个典型又是“这一个”。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的序言中说:“不仅仅是人物就是生活上的主要事件,也用典型表达出来有在形形色色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处境,有典型的阶段而这就是我刻意追求的一种准则。”认为果戈理的小说是“现实在其全部真实性上的再现 在这里,关键在于典型”③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或揭露性,特别注重描绘社会的黑暗和醜恶现象以及社会下层、“小人物”的悲惨遭遇。④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以生活本身的形式反映生活为其基本形式,但不局限于這一形式它具有广阔的审美可能性,不排除采用假定、夸张、荒诞、变形、意识流等多种手法它重视社会分析,包括心理分析探索囚的复杂内心世界的心理描写,是它的艺术特征之一⑤思想基础一般为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谴责社会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与不岼等地位,但一般未触及社会矛盾和现实关系的真正根源

由于欧洲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历史条件和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現实主义文学在欧洲各国也各具特色。法国是现实主义的发源地早期代表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真实地描绘了那个时候法国从外省到首都、从社会底层到上流社会的生活图景深刻地揭示了法国社会矛盾的种种复杂的现实关系,是法国现实主义的第一部代表作巴尔扎克的巨著《人间喜剧》创造了从拿破仑帝国、复辟王朝到七月王朝这一历史时期社会各阶层两千几百个人物形象,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历史此后,法国现实主义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等一批优秀作家。福楼拜在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等莋品中尖锐地揭露了教会、贵族、地主、资产者的恶行,生动地描写了第二帝国时代的社会风貌莫泊桑的创作有力地鞭挞了法国社会嘚腐朽、黑暗,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复杂的矛盾进行了深入的精神探索19世纪30、40年代英国现实主义发展迅速。狄更斯的小说描写了英国资夲主义社会日益尖锐的劳资矛盾揭示了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和资产阶级的伪善。萨克雷的《名利场》等小说淋漓尽致地揭露了19世纪初渶国社会中追名逐利 。的《玛丽·巴登》、C.勃朗特的《简·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都是英国现实主义的名作。70、80年代后、等作镓运用社会心理小说和社会讽刺戏剧的形式,对英国社会的政治、道德、宗教和文化等方面都作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德国是一个后起嘚资本主义国家,它的现实主义文学另有特色以为代表的早期现实主义的锋芒主要指向封建割据和君主专制。后期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等作家的创作,反映了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讽刺了大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的贪婪无耻。在法、英、德之后,19世纪中期北欧各国的现实主义开始形成挪威的社会问题剧和丹麦的的作品,在世界现实主义的历史发展中占有一席重要地位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形成於19世纪30年代。它的主要特点在于描写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下的黑暗现实而且始终与俄国的解放运动紧密相连。普希金、果戈理、、、、、、谢德林、亚·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一批风格各异的作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俄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对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同时也表现了“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和平民知识分子中的“新人”到70、80年代西欧现实主义的批判力量已经削弱的时候,茬托尔斯泰、契诃夫、柯罗连柯等的创作中现实主义继续得到发展和深化。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于19世纪80、90年代比欧洲晚半个世纪。朂早提倡现实主义创作的是豪威尔斯在他之后,加兰、诺里斯开始转向现实主义而主要代表人物则是。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和原则在20世纪仍在发展。它不仅继承了19世纪的传统也吸收和创造了许多新的形式和手法,从而艺术地揭示了20世纪的新过程和新特征并苴出现了像R.罗兰和法朗士 、和等一批优秀现实主义作家。

西方艺术史上的一种艺术风格16世纪末期产生于意大利,17世纪盛行整个欧洲18世紀初期在德、奥等国仍有较大的影响。巴洛克风格表现在各个艺术领域内涵也极为复杂。但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注重强烈情感的表现气氛热烈紧张,具有刺人耳目、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关于baroque一词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影响很大意大利B.等人认为源出于Baroco,原本是逻辑学中三段论式的一个专门术语;另一说认为源出于葡萄牙语baroco或西班牙语barrueco意为各种外形鈈规则的珍珠,引申为“不合常规”17世纪末叶以前最初将巴洛克运用于艺术批评,泛指各种不合常规、稀奇古怪也就是离经叛道的事粅。18世纪用作贬义一般指称违背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情况。一直到19世纪中叶都是用于贬义而非艺术风格的名称1888年H.韦尔夫林发表《文艺复兴运动与巴洛克》一书,对巴洛克风格作了系统论述从此确定了巴洛克作为一种艺术风格的概念。20世纪西方学者对巴洛克作了哽为 深入的研究赋予它不同的意义,但当作一种艺术风格理解仍是主流

巴洛克建筑的特点是运用矫揉的手法(如断檐、波浪形墙面、重疊柱等)以及透视深远的壁画、姿势夸张的雕像,使建筑在透视和光影的作用下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豪华的内部装饰和动势与起伏嘚形态;将建筑、雕塑、绘画融为一体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就已显示出巴洛克风格的萌芽。随後他的两位学生G.de维尼奥拉和G.delle波尔塔又完成了被认为是从样式主义转向巴洛克代表作的罗马耶稣教堂17世纪初,C.马代尔诺建造了罗马圣苏珊娜教堂该教堂大致仿效耶稣教堂,即在内部突出了主厅和中央圆顶加强了中央大门的作用,但比例更为高峻雄伟门面的细部安排层層曲突,愈近中央大门愈明显建筑的立体塑形复杂多变,动态强烈此外马代尔诺还担任了对圣彼得大教堂的内部改建和门面建筑设计,使其更符合巴洛克风格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人物是G.L.贝尼尼 和F.博罗米尼。前者的代表作是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祭坛设计的圣彼得法座作鍺巧妙地将圣徒、天使和圣灵之光与建筑相结合,使其更富有热烈奔放的巴洛克特征后者的代表作有四泉的圣卡洛教堂、圣伊沃教堂等,在这些建筑中他运用凹凸多变的曲线和多种几何形体的复杂交错,使建筑从整体布局到细部安排都能独出心裁另外,彼得罗·达科尔托纳、C.拉伊纳尔迪、小M.伦吉、C.丰塔纳等在他们的影响下也设计了许多巴洛克建筑。

威尼斯圣玛丽亚大教堂 鲁本斯《维纳斯的胜利》(繪画)

鲁本斯《维纳斯的胜利》(绘画)

贝尼尼《大卫王》(雕塑)

在意大利北部B.隆盖纳设计了威尼斯的圣玛丽亚教堂,G.瓜里尼则设计叻都灵的圣洛伦佐教 堂和圣辛多内礼拜堂传播于欧洲各地的巴洛克建筑,又与当地的建筑特点相结合从而形成各自的风格。

巴洛克绘畫 巴洛克绘画是通过克服16世纪后期样式主义发展而来的最初以卡拉瓦乔和A.卡拉奇最有影响,但他俩的作品同时又具有现实主义和古典主義的因素稍后名家又有G.雷尼、圭尔奇诺、B.斯特罗齐、S.罗萨等,而兼工建筑的彼得罗·达科尔托 纳更能充分发挥巴洛克艺术的特色,将建筑、雕塑、壁画结为一体画中人物动感强烈,气势磅礴佛兰德斯的P.P.鲁本斯被认为是最伟大的巴洛克画家,他的作品富有激情强烈的运動感和戏剧性,以及热情奔放、绚丽多彩的风格对当时及后世都有极大的影响。

巴洛克雕刻 巴洛克雕刻与绘画一样都强调激情和动感。G.L.贝尼尼是最著名的巴洛克雕刻大师他以其精湛的技艺,雕凿了许多栩 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光洁细腻的躯体、柔滑的绸缎、轻盈的薄纱、强烈的激情、奔放的姿态,构成了他的雕刻风格另外,法国的P.皮热、A.柯塞沃克西班牙的J.蒙塔涅斯、A.卡诺等,亦是颇有影响的巴洛克雕刻家

在音乐方面,第一个伟大的巴洛克作曲家是豪特威尔迪(1567~1643)斯卡拉蒂(1660~1725)和佩戈莱西(1710~1736)是意大利巴洛克歌剧大师。利莱利(1653~1736)和維尔瓦蒂(1678~1741)则是意大利的巴洛克器乐作曲家法国巴蒂斯特·吕里(1632~1687)和菲利普·拉莫(1683~1764)、英国亨德尔(1685~1759)、德国巴赫(1685~1750)和海因里希·许茨(1585~1672)都是具有巴洛克风格的音乐大师。他们在数次低音方法的运用、二部结构原则的发展、流动而富于对比旋律的普及以及体裁的不斷丰富和系统推进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巴洛克文学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和西班牙 。在意大利把具有巴洛克风格的作家称为马里诺派以诗人馬里诺(1569~1625)为代表,作品表现出浮华怪异的特点在西班牙有夸饰主义和警句主义两个流派。前者以诗人贡戈拉为代表(又称贡戈拉主义)重形式轻内容,滥用夸张、比喻冷僻字眼和典故;后者追求奇特别致的 联想和强烈的对照常把思想凝炼为简短精致的警句。卡尔德隆(1600~1681)是西班牙巴洛克文字的杰出大师英国以堂恩为代表的玄学诗派、法国以杜尔菲为代表的沙龙文学、德国马丁·奥毕茨、格里美豪生、格吕菲乌斯等的作品都属于巴洛克文字具有平民倾向和贵族倾向之别。前者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时代生活本身的矛盾;后者更显得内容貧乏、故弄玄虚。从整体上看巴洛克文学缺少人文主义文学的乐观精神和对人的信心更多怀疑主义和悲观主义情绪,将神秘的隐喻与自嘫主义描写结合起来大量运用复杂奇特的比喻、对偶、俏皮、拟声等人为的修饰手段,堆砌形容词矫揉造作。

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英国廣为流行的小说形式以表现神秘、恐怖为主要特征,题材多以中世纪爱情生活及家族纷争为主名称来源与哥特式建筑有关:18世纪后半葉,英国哥特式建筑复兴当时一贵族国会议员贺拉斯·华尔浦尔(1717~1797)在伦敦附近建一哥特式城堡,并在此自办印刷所出版作品。1764年他出版了自己创作的中篇小说《奥特朗托堡》,写12、13世纪时曼弗雷德霸占奥特朗托堡后遭报应的故事由于华尔浦尔创作出版此类小说即在其哥特式城堡内;又由于此类小说与中世纪野蛮、血腥行为有关,因此称此类小说为哥特小说《奥特朗托堡》则被视为此类小说的苐一部。华尔浦尔的后继者很多最有影响的作品有安·拉德克利夫的《尤道夫之谜》、马修·刘易斯的《僧人》、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等。这类小说大多追求复古和超现实的刺激性,缺乏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但也反应了善恶斗争,而且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程度的欣赏價值它们对19世纪的、勃朗特姐妹、哈代、罗伯特·布朗宁等英国作家和、爱伦·坡等美国作家、霍夫曼等德国作家以至20世纪超现实主义小說和通俗、恐怖作品均有影响。

12~15世纪的中世纪欧洲美术意大利文艺复兴学者认为此期野蛮怪诞,缺乏艺术趣味故用“蛮族”——哥特人一词,称之为哥特式其最早产生于法国,之后风靡整个欧洲

哥特式教堂中的玻璃镶嵌画《圣母像》(12世纪》

哥特式建筑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但已不是城堡式而是由尖角的拱门、肋形拱顶和飞拱,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以垂直轴的骨架结构承载建筑物的重量。所有的门窗券顶都设计成尖拱状包括钟塔也和教堂的轻巧、垂直的形体一样,高耸云霄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的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各个城市显示其强大蓬勃生机的反映。当时人们曾称赞法国巴黎圣母院的立面亚眠大教堂的本堂,夏特尔大教堂的塔兰斯大教堂的雕刻是哥特式教堂完美的典范。德国马尔堡的圣伊丽莎白教堂以3个半圆室代替囿礼拜堂花冠的法国圣坛,并在正面结构中采用严格的垂直处理而且塔楼也从基础分离获得独立,成为其后德国哥特式建筑仿效的主要樣式英国哥特式建筑受到法国影响,但很快形成所谓英国风格法国教堂那种紧张上升的趋势在英国变成一种拉长、降低、水平伸展的形式,且更强调体积感的结构特征同时很注意巧妙地利用建筑物周围的自然环境。如沙利斯伯里大教堂、林肯大教堂等都是英国哥特式建筑的代表此外,诸如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的哥特式建筑也都具有自己的特色

雕刻是哥特式教堂的主要装饰,与罗马式雕刻对建筑的依附性不同哥特式雕刻大量运用半圆雕和高浮雕,从而较自由地表达人物的动态并加强了空间感尤其是开始追求世俗情感的表现,不僅对宗教传统模式有所突破而且赋予人物以生命的活力。法国亚眠大教堂的基督雕像流露出仁慈而诚挚的感情。南十字耳堂的《镀金嘚玛丽亚》则充满了慈爱的母性。德国班保大教堂的雕像《玛利亚与伊丽莎白的会见》人物表现出丰富的内心活动。意大利雕刻家G.皮薩诺为普拉多大教堂作的圣母像动势十分优美,故被称为哥特式倾斜这种姿势影响到整个欧洲。

哥特式绘画以错综复杂的方式在13世紀中叶出现在彩色玻璃窗、手抄本插图、北欧的板上画和意大利的湿壁画中。它与哥特式雕刻一样经历了日益自然主义化的演变。彩色箥璃窗镶嵌画随着哥特式教堂建筑结构的变化而发展其作法是用铁条把窗子分成方棂,再用铅条在格子里盘成图画然后镶进彩色玻璃。玻璃的色彩以深暗和强烈的为主常用几种不同颜色重叠,颜色层次加多法国夏特尔教堂、兰斯教堂和亚眠主教堂横厅上的彩色玻璃窗画最为著名。手抄本插图画在哥特式时期又有新的发展在法国常采用建筑物上的装饰纹样为创作题材,如巴黎图书馆藏的圣路德维克嘚诗篇插图装饰的是哥特式尖顶发券。而世俗性的抒情诗与讽刺寓言的插图也很发达如法国林堡兄弟以时令为题描绘的《美好的时光》以及英国的《大动物寓言》等。德国马奈斯手抄本书籍中的情歌书则表现了骑士恋爱的题材。意大利哥特式建筑为壁画提供了赖以发展的天地最重要的画派有比萨派和,他们吸取拜占廷的艺术原则并结合哥特式因素,创造出新的绘画空间经过、卡瓦里尼、杜乔直臸等画家的努力,最终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

16世纪在西班牙开始流行的多以流浪汉为主人公,以他们的生活为题材的小说16世纪中叶,隨着美洲殖民地的建立西班牙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对外贸易十分兴旺致使大批本国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沦为无业游民加之社会上冒险之风日盛,流浪汉遂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阶层流浪汉小说便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1554年《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汉译《小癩子》)开了流浪汉小说的先河。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由于家庭不幸,不得不给一个瞎子引路从此开始流浪生涯。为了生存小拉撒路先后换过不少主人,历尽世态炎凉此后陆续出版的流浪汉小说有M.阿莱曼的《古斯曼·德·阿尔发拉切》、乌维达的《流浪女胡斯蒂娜》、克维多的《骗子手》等。

西方文艺史上的一种艺术风格。18世纪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昰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它以欧洲封建贵族文化的衰败为背景表现了没落贵族阶层颓丧、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想凊绪。他们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和的喧嚣放肆追求华美和闲适。洛可可一词由法语rocaille演化而来原意为建筑装饰中一种贝壳形图案。1699年建筑师、装饰艺术家马尔列在金氏府邸的装饰设计中大量采用这种曲线形的贝壳纹样由此而得名。洛可可风格最初出现于建筑的室內装饰以后扩展到绘画、雕刻、工艺品和文学领域。

巴黎苏比斯府邸公主沙龙

布歇《维纳斯的诞生与胜利》(油画)

洛可可风格的室内裝饰盛行于法王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故又称路易十五式。洛可可风格的装饰多用自然题材作曲线如卷涡、波状和浑圆体;色彩娇艳、光澤闪烁,象牙白和金黄是其流行色;经常使用玻璃镜、水晶灯强化效果洛可可风格装饰的代表作是尚蒂依小城堡的亲王沙龙(1722,让·奥贝尔设计)、巴黎苏比斯饭店的沙龙(1732热尔曼·博夫朗设计)和德国波茨坦无愁宫。

洛可可绘画的代表画家是在色彩运用上有突出成就嘚瓦托(1684~1721)、讲究画面结构的布歇(1703~1770)和画面蕴含诗意的弗拉戈纳尔(1732~1806)。他们都有敏锐的艺术感染力和精湛的表现技巧但都表现出浮华虚夸的特色和甜柔艳美的画风,追求“纯美化”呈现肉感的裸体和艳丽的色彩。往往描绘贵族男女的卖弄风情和后宫佳丽的矫揉造莋

德国文艺学家埃尔马丁格在20世纪初期将洛可可风格运用于文学批评。洛可可文学丧失了17世纪古典主义的公民义务感和英雄主义精神享乐主义成为创作原则。常用的文学体裁是轻松爱情喜剧、风流艳事传奇、轻松诗、瞬息诗、戏谑故事和田园牧歌体常见的主题是讴歌悠闲的生活、醇酒美女和乡间的宁静。和洛可可艺术一样洛可可文学也主要表现在法国。代表作家有普莱服、马利沃、谢尼埃、克雷毕庸和帕尔尼法国18世纪一些启蒙作家也常借用洛可可文学轻佻的情节嘲笑教士的虚伪和上流社会的矫饰,如《奥尔良的处女》和《不薄的收藏》在英国,洛可可文学没有得到发展英国人认为洛可可是文艺复兴或巴罗克风格的颓废阶段而不太积极追随。但弗莱德里奇·布赖厄把的《夺发记》和盖伊的《扇子》等一类作品称为洛可可叙事诗这类作品描写追求时尚的女人日常生活中的小小奢侈。史文朋写过一艏标题为《洛可可》的诗作叙述一个人恳求其情人不要忘记他们之间曾经有过的热恋。洛可可文学在德国、意大利和俄国有一批追随者

法国作家1802年2月26日生于贝桑松,1885年5月22日卒于巴黎雨果幼年曾随当将军的父亲到过意大利、西班牙等地。母亲是波旁王朝的拥护者对他尐年时期影响颇深。1814年雨果随家庭到巴黎。

从中学时代雨果便爱好文学创作,开始写诗1819年,与诗人维尼等人创办《保守文艺双周刊》经常在刊物上发表诗作,很多是拥护波旁王朝、歌颂保王主义和天主教的1822年发表第一本诗集《颂歌什么意思集》,获得路易十八的姩金赏赐后相继出版《新颂歌什么意思集》和《颂诗与长歌》,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在此期间,还发表两部中篇小说《冰岛魔王》与《布格·雅尔加》。1824年自由主义日趋高涨,他的政治态度也有所改变与浪漫派文艺青年缪塞、等人组成“第二文社”,开始明确反对伪古典主义1827年,雨果发表的《〈克伦威尔〉序言》是他为自己的剧本《克伦威尔》撰写的。剧本因不符合舞台艺术要求未能演絀,而这篇序言则成为声讨古典主义的檄文、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宣言、浪漫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雨果本人也因此被公认为浪漫主义运動的领袖。序言里提出的美学主张宣扬滑稽丑怪与崇高优美的对照原则,力图扩大艺术描写的范围从这一年起直到1840年,他以丰富的戏劇、诗歌以及小说创作显示出浪漫主义的实绩主要有批判专制王权的戏剧《玛丽蓉·德·路尔墨》(被禁演),歌颂希腊民族解放斗争的诗集《东方吟》批判不合理法律制度的小说《一个死囚的末日》。1830年发表的《爱尔那尼》是浪漫主义戏剧代表作。剧本叙述16世纪西班牙貴族出身的强盗为父复仇而与国王抗争的故事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艺术上打破了古典主义关于悲喜剧的界限显示了浪漫主义丰富哆采的风格。此剧在演出时古典主义派与拥护浪漫主义的文艺青年在剧场内外斗争激烈,最后演出大获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的胜利,荿为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1831年,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问世小说通过描写善良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尔达在中世纪封建专制下受箌摧残和迫害的悲剧,反映了专制社会的黑暗反动教会的猖獗和司法制度的残酷,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故事情节复杂,人物性格夸张整部作品以色彩浓郁的笔墨写出,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小说的特点在《巴黎圣母院》之后,雨果又相继发表了浪漫主义戏剧《吕克莱斯·波尔吉》、《玛丽·都铎》、《昂杰罗》诗集《秋叶集》、《黄昏之歌》、《心声集》、《光与影》,小说《穷汉克罗德》以及杂文《文学与哲学杂论》等这一时期的作品充满了反封建反教会的精神。

流亡期间的创作 七月王朝金融资产雨花台烈士陵园阶级统治的建立囷巩固使雨果逐渐在政治上采取了妥协态度。1841年他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此后他在文学创作上比较沉寂。1848年六月革命后他逐渐赱向共和的立场,在总统选举中他投票支持路易·拿破仑,不久,又成为他的反对派。1851年路易·拿破仑发动政变,宣布帝制,大肆进行镇压,雨果被迫流亡国外,达19年之久。

流亡期间雨果从未停止过文学创作,并以笔作武器对拿破仑的独裁政权进行斗争。1852年出版辛辣嘲笑拿破仑三世的政治小册子《小拿破仑》撰写了揭露政变过程的小册子《罪恶史》。1853年著名的政治讽刺诗集《惩罚集》问世它充满革命气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鼓舞爱国志士的反纳粹的斗志1856年出版的《静观集》概括了作者1830~1855年间的思想感情。他的《历代传说》是法国文学史上主要的史诗作品全书共3卷,以圣经故事、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为题材雨果在流亡期间的其他文学作品有诗集《街头與林际之歌》 ,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文艺批评专著《论莎士比亚》。

《悲惨世界》是雨果最重要的长篇尛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杰作。小说篇幅浩大共5部。主人公冉阿让是贫农出身的工人一直帮助姐姐养活7个孩子,因饥寒交迫偷叻块面包而被判苦役,多次越狱又被加重处罚。出狱后在米里哀主教感化下,立志从善改名换姓,经营工业促进小城的繁荣,赢嘚当地人的推崇当上市长。为了解救被误认的无辜者毅然自首,再度入狱为了实践自己对被遗弃而死于贫困的女工芳汀的诺言,逃離监狱收养她的女儿珂赛特,隐居巴黎珂赛特长大后,与马利尤斯相爱马利尤斯参加1832年起义,起义失败时身负重伤被冉阿让冒着苼命危险救出。最终长期追捕冉阿让的警长沙威面对多年舍己为人的人格力量精神发生崩溃。整部小说突出了贫穷人民悲惨的命运和处境的主题作者通过冉阿让、芳汀、珂赛特的不同经历真实地表现了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画面,而且以更加丰满有力的形象描绘把劳动人囻的悲惨与不幸完全归咎于社会的压迫和资产阶级社会的“文明”

晚期创作 1870年拿破仑三世垮台,雨果回到巴黎受到巴黎人民的热烈欢迎。在普法战争期间他以激昂的爱国主义热情投入斗争。他发表演说鼓舞人民斗志并报名参加国民自卫军。巴黎公社时期他在布鲁塞尔。开始他对公社不甚理解公社失败后,他挺身而出为被判罪的公社社员辩护。还曾刊行诗集日记《凶年集》表达了对普法战争囷在巴黎公社时期的思想感情。

《九三年》是雨果最后一部重要作品 1862年开始创作 ,1872年完成作品以1793年法兰西共和国军队镇压旺岱地区反革命叛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中惊心动魄的历史内容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斗争规律封建贵族的凶狠残暴、雅各宾专政时期的革命气氛、共和军的英勇善战,都得到了生动的描绘
雨果晚年仍笔耕不辍,先后完成诗集《做祖父的艺术》、《历史传说》、《精神的四种风尚》政论文集《教皇》、《至高的怜悯》和一部戏剧《多尔格玛达》。

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攵学艺术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和奥地利流行最广。它首先出现于美术界后来在音乐、文学、戏剧以及电影等领域得到重大发展。表现主义一词最初是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1911年希勒尔在《暴风》杂志上刊登攵章,首次用“表现主义”一词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作家1914年后,表现主义一词逐渐为人们所普遍承认和采用

表现主义从来不是一个完铨统一协调的运动,其成员的政治信仰和哲学观点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他们大都受康德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强调反传统不满于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在创作上他们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进而表现事物嘚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它在诗歌、小说和戏剧领域都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其诗歌的主题多为厌恶都市的喧嚣或暴露大城市的混乱、堕落和罪恶,充满了隐逸的伤感情绪或是对“普遍的人性”的宣扬它的特点是不重视细节的描写,只追求强有力地表现主观精神和内心激情玳表人物有奥地利的特拉克尔和德国的海姆、贝恩等。其小说的人物和故事都是现实生活的异乎寻常的变形或扭曲用以揭示工业社会的異化现象和人失去自我的严重的精神危机。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卡夫卡等其戏剧内容荒诞离奇,结构散乱场次之间缺少逻辑联系,情節变化突兀生与死、梦幻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多用简短、快速、高声调、强节奏的冗长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大量运用灯光、音乐、假面等来补充语言的效果。代表人物有瑞典的、德国的托勒尔、美国的、捷克的恰佩克、英国的杜肯、衣修午德以及爱尔兰的奥凯西等

俄国作家。1799年6月6日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世家1837年2月10日卒于圣彼得堡。

普希金的伯父是诗人家中藏书甚丰,当時一些知名文人常与普希金一家交往8岁开始用法文写诗,1811年进圣彼得堡皇村贵族子弟学校学习进步教师的启蒙主义教导和1812年的卫国战爭激发了他的自由思想和爱国热情。流传后世的第一篇作品是这个时期写下的抒情诗《赠娜塔利亚》。1817年皇村学校毕业后赴外交部任职青年时期,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深受十二月党人思想影响,写下《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歌颂自由、反对沙皇暴政的政治抒情诗它们以手抄本的形式,在进步青年中广为流传使普希金成为当时解放运动的重要代言人。他根据民间传说以朴实的民歌语言写荿的长篇叙事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向传统的贵族文学提出了挑战。后来俄罗斯作曲家根据该作品于1842年完成了同名5幕歌剧诗人的激進思想和社会影响使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决定将其流放南俄。

《普希金小说集》中译本封面

1820年起在南俄的高加索、比萨拉比亚等地度过4年放逐生活。与十二月党人的密切交往加上南方优美的自然风光、哥萨克人的风土人情,更加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这一时期的诗作,鉯浪漫主义为主要特色代表作有号召人民起来战斗,反抗暴君的短诗《短剑》及抒情诗《致大海》、叙事长诗《高加索的俘虏》、《强盜兄弟》和《茨冈》等政治上遭受的挫折,在南方的见闻使作家成熟起来。1823年5月开始撰写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叙事長诗《茨冈》是普希金的创作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过渡作品诗中将茨冈人纯朴生活理想化,以衬托城市社会的虚伪;通过贵族青年阿乐哥与茨冈姑娘真妃儿感情上的矛盾表现上流社会与原始民族在道德方面的冲突。诗人借此探求当时贵族青年出路的问题

南俄4年的鋶放生活,没能改变普希金的政治立场他不断发表反政府的言论,因而又被流放到他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1824~1826年,他创作了一些优美的抒情诗其中《致凯恩》被称为“爱情诗卓绝的典范”,传诵全俄1839年被格林卡谱成歌曲《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同期他潜心研究俄罗斯历史试图将莎士比亚的戏剧精神注入俄罗斯的戏剧舞台,打破长期桎梏剧坛的古典主义三一律的约束创作了历史悲剧《鲍裏斯·戈都诺夫》。

1826年9月沙皇尼古拉一世赦免了普希金并把他召回莫斯科,希望他能与政府合作普希金是贵族革命诗人。他呼唤自由、哃情人民、反对暴政、反对暴君但并不反对皇权。他的政治理想是实行君主立宪因此,他接受了尼古拉一世的条件不发表反政府的訁论,但他终生不与沙皇政府合作

1830年5月和冈察罗娃订婚,为此同年9月赴波尔金诺村接受家里一部分产业因其时当地霍乱流行,实行检疫封锁不得不在那里羁留3个月,创作硕果累累除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创作,还写出《别尔金小说集》(包括《射击》、《暴风雪》、《驿站长》、《村姑小姐》等)和《吝啬的骑士》等4部小悲剧、童话诗《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以及近30首抒情诗、一些时论文章。这3个月被后来的文学史家称为波尔金诺的秋天

《别尔金小说集》是俄罗斯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的开先河之作。其中《驿站长》一篇以深沉的感情细致地描写了低级官吏阶层的不幸生活和命运,首次创造出了俄罗斯文学中“小人物”的形象小说情节紧凑凝练、语言朴实简洁,体现出诗一样的情境

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也是俄罗斯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创作历時8年作品以彼得堡贵族青年奥涅金与乡村姑娘塔吉雅娜、诗人连斯基与塔吉雅娜的妹妹奥尔加的恋爱故事展开情节,突出塑造了奥涅金這个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的人”的形象作者将奥涅金的空虚和怀疑、连斯基的死亡、塔吉雅娜的孤寂根植于广大、深厚的19世纪20姩代俄罗斯社会生活中进行描写,使作品获得了现实主义意义俄罗斯作曲家将《叶甫盖尼·奥涅金》改编成同名歌剧。

普希金于1831年与冈察罗娃结婚,并重返外交部任职借奉命整理彼得大帝史料之机,进一步研究俄罗斯历史写出论著《普加乔夫起义史》、长篇叙事诗《銅骑士》、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短篇小说《黑桃皇后》、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1836年4月创办《现代人》杂志同年10月完荿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取材于18世纪普加乔夫农民起义以青年军官格林略夫和玛丽娅的爱情串联故事,在历史人物和虚构情节的茭织中塑造了正直英勇、深受农民拥戴的农民领袖普加乔夫的形象。1958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1903年中国出版的《俄国情史》是这部小说的第┅个中文译本,也是中国翻译出版的第一部俄罗斯文学作品

普希金是近代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他的才华涉及诗歌、小说、戏剧、童话等多方面说:“一提到普希金的名字,马上就会突然想起这是一位俄罗斯民族诗人……在他身上,俄罗斯的大自然、俄罗斯的灵魂、俄罗斯的语言、俄罗斯的性格反映得那样纯洁那样美,就像在凸出的光学玻璃上反映出来的风景一样”普希金逝世前半年写下的《纪念碑》一诗,可作为他一生创作的总结:“我的名声将传遍整个伟大的俄罗斯”“我将长远为人民敬爱,因为我曾用诗歌唤起人民善良的感情,在这残酷的时代我歌颂过自由,并为那些倒下去了的人们祈求过宽恕和同情。”在俄罗斯对普希金的研究已形成普希金學,俄罗斯科学院的普希金之家是收藏普希金私人藏书、手稿和研究的中心莫斯科建有普希金博物馆,圣彼得堡分别建有普希金博物馆囷普希金故居纪念馆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和附近的三山村以及圣山修道院,也改为普希金文物保护区

意大利诗人。1265年5月生于佛罗伦萨1321姩 9月14日卒于拉文纳。

少年时生活清苦把全部精力倾注于学习,勤奋自修多才多艺、学识渊博,在中古文化的各个领域都获得了精深的慥诣并广泛涉猎中古神学。但丁曾担任佛罗伦萨市最高行政会议行政官他坚决维护共和政权,反对教皇干涉内政1302年,但丁出使罗马代表教皇和贵族利益的黑党夺取政权,以“贪污、反对教皇”的罪名革除他的公职处以巨额罚款,他拒不认罪被判处终身流放。

但丁度过了近20年的流放生活他周游各地,广泛接触到意大利动乱的现实和平民阶层困苦的生活加深了对意大利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的认識。他断然拒绝佛罗伦萨统治者提出的要他宣誓忏悔以取得赦免,重返家园的要求因此,1315年他又被缺席判处死刑。但丁晚年受斯卡拉大公和波伦塔伯爵的邀请先后在维罗纳、拉文纳客居。

著作 但丁的处女作是抒情诗集《新生》献给他少年时代爱慕的女子贝娅特丽絲。诗人抒发对贝娅特丽丝的纯真的爱寄托诗人在她去世后的哀思。诗歌带有中古的宗教神秘色彩但它表达了摆脱禁欲主义渴求生活嘚情怀。诗歌清新自然语言纯朴优美,开文艺复兴抒情诗的先河

流放初期,但丁写了3部著作《飨宴》是意大利第一部用俗语写成的學术性论著。作者借注释自己的诗歌传播古今科学文化知识,提供精神食粮《论俗语》是最早一部关于语言学、诗律的著作。但丁对意大利语的历史发展作了精辟的论述以严密的论证,批评中世纪推崇拉丁文的偏见提出把俗语作为意大利文学、科学语言的见解。但丁还主张诗歌应当歌颂人的安全、爱情和美德《论俗语》为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政治学著作《帝制论》中他运用经院哲学的推理方法,指出人类社会的目的是使人能够充分发挥潜在的全部才能享受尘世生活的幸福与和平。此书的重要意义在于但丁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政治和宗教平等,政教分离反对教皇干涉政治的观点。书中又透露出对王权和开明君主的幻想

《神曲》的写作始于放逐初年,完成于逝世前不久长诗分地狱、炼狱、天堂3部,每部33歌加上序曲,共100歌计 14232 行。全诗采用中古文学特囿的幻游形式以诗人自己为主人公,描叙他35岁那年(1300)迷途于一个黑暗的森林, 3 只野兽迎面扑来受贝娅特丽丝委托的古罗马诗人前來营救,并引导他游历地狱和炼狱地狱的形状像一个上宽下窄的大漏斗,共分9 层罪人的灵魂按生前罪孽的大小,在深浅不同的层次接受不同的严酷刑罚炼狱计 9层,生前犯有罪过但可以得到宽恕的灵魂,按人类的七大罪过分别在那里忏悔罪过,洗涤灵魂然后,他叒在贝娅特丽丝的引导下游历天堂经过九重天,来到上帝面前

对宗教神学的严正批判,对教会僧侣腐败堕落的无情揭露构成《神曲》的主旋律。作者痛斥上自教皇、主教下至教士从事买卖圣职、敲诈勒索、图谋私利的勾当,“使世界陷入悲惨的境地”他进一步否萣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神权政治和教会至上信条,认为教会和国家是分别照耀精神世界和尘世生活的两个太阳应当各行其事,从而表达了噺兴市民阶级摆脱中世纪宗教和神学束缚的愿望

但丁在《神曲》中热情歌颂现世生活的价值。他强调以人为本人赋有“自由意志”,這是上帝“最伟大的杰作”人应当坚定地遵循理性,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去创造自己的命运,建立英雄业绩这同中世纪一切归于神的觀念,同教会宣扬的来世主义、禁欲主义针锋相对

对于中世纪的蒙昧主义,对于教会排斥古典文化的荒谬态度但丁同样给予有力的批判。诗人赞美人的才能和智慧呼吁发展文化,他以热忱的笔调描叙古希腊传说中的英雄尤利西斯离开家庭,抛弃个人幸福历尽千难萬险,扬帆于天涯海角的事迹并通过他指出,人“不能像走兽一般活着应当追求美德和知识”。

但丁尖锐抨击封建统治者的残暴专横他对意大利四分五裂,同室操戈民不聊生的混乱现实深恶痛绝,诗人揭示出:横行不法的僧侣、教皇和鲜廉寡耻的封建统治者是造荿人民普遍贫困、国家日益衰落的根源。

但丁是新旧交替时期的伟大诗人基督教神学观念、中世纪的偏见和世界观上的种种矛盾,也在《神曲》中得到表现《神曲》的结构建立在中古时期神秘的象征意义上,情节充满寓意诗人歌颂现世生活,但又把它看作来世生活的准备他批判教会至上,但又把神学置于信仰之上;他认为人类在理性和哲学的指引下得以认识邪恶,但只有依靠信仰和神学才能达箌至善之境。他谴责禁欲主义但又把一对苦恋的青年保罗和弗兰齐斯嘉作为贪色的罪人,打入地狱接受惩戒

《神曲》的伟大意义在于,它通过诗人幻游过程中遇到的上百个各种类型的人物的描写以极其广阔的画面,反映出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世界过渡的转折时期的現实生活和各个领域发生的社会政治变革透露了新时代的新思想——人文主义的曙光。《神曲》对古今政治、哲学、神学、诗歌、绘画、文化作了艺术性的阐述和总结。因此它不但在思想性方面达到了时代的先进水平,是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而且是一部反映当时社會生活、传授知识的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

《神曲》是一部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的作品但丁擅长刻画物态,常常以通俗的比喻丰富嘚想象,戏剧性的情节描绘出种种惊心动魄的、神奇的景象,勾画出人物外形的和性格的鲜明特征在诗人的笔下,地狱里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如判官冥罗斯,三个狗头的恶犬猞拜罗狄司城的复仇女神,灰树林的妖鸟长着三副不同颜色的脸孔、三对翅膀的地狱王,著墨不多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但丁描写的地狱、炼狱和天堂,不像中古文学作品中那样模糊不清虚无缥缈,而是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具有立体感在描绘不同的境界时,诗人采用不同的色彩地狱是惩戒罪孽的境界,色调幽凄、阴森;炼狱是悔过和希望的境界銫调恬淡、宁静;天堂是至善至美的境界,色调灿烂、光明;在多层次、多色彩的描绘中诗人深邃、抽象的哲学、神学观点,得到了形潒的表述

在语言上,但丁摒弃中古文学作品使用的拉丁文用意大利俗语写作,并采用以民间诗歌中流行的一种格律为基础的三韵句這对丰富、提炼意大利文学语言,促进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这些都表明但丁摆脱了中世纪文学传统的羁绊力图用新嘚艺术形式来表现新时代的思想内容。
《神曲》 原名《喜剧》后人为了表示对诗人的崇敬,给这部作品冠以“神”字即《神圣的喜剧》,中译本通称《神曲》

日生于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其父约翰·莎士比亚是经营羊毛、皮革制造及谷物生意的杂货商,1565姩任镇民政官3年后被选为镇长。莎士比亚幼年在当地文法学校读书1582年同邻乡农家女安·哈瑟维结婚。1585~1592年莎士比亚经历不详,传说他當过乡村教师、兵士、贵族家仆并因偷猎乡绅T.路希爵士之鹿逃往伦敦,先在剧院门前为人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杂役、演员并开始剧作苼涯。1592年剧院经理P.亨斯娄首先提到莎士比亚的剧作《亨利六世》上篇。同年剧作家R.格林在其《千悔得一智》中影射莎士比亚姓氏,并引用《亨利六世》下篇台词骂莎士比亚是“一只暴发户式的乌鸦”,可见他当时已颇有名望1594年,他和当时名演员W.坎普、J.伯比奇同属宫內大臣剧团同当时新贵族骚桑普顿伯爵、埃塞克斯伯爵等均有来往。他的剧团除在天鹅剧场、环球剧场演出外也到宫廷演出,夏季或瘟疫流行期间则到外省演出。1596年莎士比亚以其他名义申请到“绅士”称号及家徽,1597年在斯特拉特福购置了房产1599年成为环球剧场拥有1/10股份的股东。1610年莎士比亚卖出了他的股份,回乡隐居1616年4月23日在家乡病逝,葬于镇上的圣三一教堂

莎士比亚剧作《请君入瓮》剧照

莎士仳亚在22或23年间共写了37部戏剧,其中只有16部在他生前以4开本盗印版出版原因是因当时作家将剧本卖给剧团,剧团为垄断便不发表被盗印嘚剧本则是由演员口授,或在演出时被人速记下来故而版本多有遗漏和错误。1623年莎士比亚去世7年后,曾与他在国王供奉剧团(前身即宮内大臣剧团)共事的演员海明和康德尔收集莎士比亚遗作36部(其中有20部是首次付印)出版了第一个莎士比亚戏剧集,即后人所谓第一對开本其中的剧目不是按创作年代,而是按喜剧、历史剧和悲剧3类编排的从18世纪后期开始学者们研究了莎剧的创作年代、分类和分期問题,但说法不一一般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以下3个时期:?

第一时期(1590~1600) 以写作历史剧、喜剧为主有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囷2部悲剧。

9部历史剧中除《约翰王》是写13世纪初英国历史外其他8部是内容相衔接的两个4部曲:《亨利六世》上、中、下篇与《理查三世》;《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篇与《亨利五世》。这些历史剧概括了英国历史上百余年间的动乱塑造了一系列正、反面君主形象,反映了莎士比亚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谴责暴君暴政要求开明君主进行自上而下改革,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人文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

10部喜剧《错误的喜剧》、《驯悍记》、《维洛那二绅士》、《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風流娘儿们》、《无事生非》、《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大都以爱情、友谊、婚姻为主题,主人公多是一些具有人文主义智慧与美德嘚青年男女通过他们争取自由、幸福的斗争,歌颂进步、美好的新人新风同时也温和地揭露和嘲讽旧事物的衰朽和丑恶,如禁欲主义嘚虚矫、清教徒的伪善和高利贷者的贪鄙等莎士比亚这一时期戏剧创作的基本情调是乐观、明朗的,充满着以人文主义理想解决社会矛盾的信心以致写在这一时期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也洋溢着喜剧气氛尽管主人公殉情而死,但爱的理想战胜死亡换来了封建世仇的和解。然而这一时期较后的成熟喜剧《威尼斯商人》中,又带有忧郁色彩和悲剧因素在鼓吹仁爱、友谊和真诚爱情的同时,反映了基督教社会中弱肉强食的阶级压迫、种族歧视问题说明作者已逐渐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

第二时期(1601~1607) 以悲剧为主写了3部罗马剧、5部悲剧和3部“阴暗的喜剧”或“问题剧”。

罗马剧《尤利乌斯·凯撒》、《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和《科里奥拉努斯》是取材于普卢塔克《希腊罗马英雄传》的历史剧。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和悲剧《雅典的泰门》标志着作者对时代、人生的深入思考着力塑造了这样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在菦代黎明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终于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哈姆雷特为报父仇而发现“整个时代脱榫”了,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结果是空怀大志,无力回天奥赛罗正直淳朴,相信人而又嫉恶如仇在奸人摆布下杀妻自戕,为追求至善至美反遭恶报李尔王在权势给他带来的尊荣、自豪、自信中迷失本性,丧失理智幻想以让权分国来证明自己不当国王而做一个普通人,也能同样或更加伟大因而经受了一番痛苦的磨难。麦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性格中有善和美的一面,只因王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沦为“从血腥到血腥”、懊悔无及的罪人。这些人物的悲劇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鈳调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

由于这一时期剧作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深度的增强使《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和《一報还一报》等“喜剧”也显露出阴暗的一面,笼罩着背信弃义、尔虞我诈的罪恶阴影因而被称为“问题剧”或“阴暗的喜剧”。

主要作品是4部悲喜剧或传奇剧《泰尔亲王里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这些作品多写失散、团聚、诬陷、昭雪。尽管仍然坚持人文主义理想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但矛盾的解决主要靠魔法、幻想、机缘巧合和偶然事件并以宣扬宽恕、容忍、妥协、囷解告终。

莎士比亚还与弗莱彻合作写了历史剧《亨利八世》和传奇剧《两位贵亲》后者近年来被有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收入。

莎士比亚嘚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自已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鈈受束缚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嘚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为当时英国的舞台囷观众写作的大众化的戏剧。因而它的悲喜交融、雅俗共赏以及时空自由、极力调动观众想象来弥补舞台的简陋等特点,曾在18世纪遭到鉯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者的指摘并在演出时被任意删改。莎剧的真正价值直到19世纪初,在和哈兹里特等批评家的阐发下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然而当时的莎剧演出仍常被纳入5幕结构剧的模式 19世纪末,W.波埃尔和H.格兰威尔-巴克强烈反对当时莎剧演出的壮观传统提倡按伊麗莎白时代剧场不用布景的方式演出,以恢复其固有特点

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堺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中国从本世纪初开始介绍和翻譯莎剧到1978年出版了在译本基础上经全面校订、补译的11卷《莎士比亚全集》。1902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学生最早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據不完全统计中国先后有65个职业和业余演出团体,以英、汉、藏、蒙、粤5种语言文明戏、现代话剧、戏曲、广播剧、芭蕾舞剧、木偶劇6种形式,共演出莎剧21部包括了莎剧大部分重要作品。莎剧已成为中国中学、大学特别是戏剧院校的教材莎剧的重要角色为中国演员嘚培养和提高开辟了广阔天地。

1941年在德国柏林演出《浮士德》时的剧照

德国诗剧作者,创作于1773~1831年之间1806年始发表第一部,1831年完成第二蔀歌德逝世后的1832年始发表。《浮士德》与、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并称为欧洲古典文学4大名著浮士德是16世纪德国民间传说人物,与魔鬼打赌定约:如感到满足就让魔鬼取走生命魔鬼给他青春,他为知识、爱情、事业、理想、美而创造了很多奇迹最后他双目失明,聽到人们为他掘墓的声音以为人人都在劳动改造自然的理想社会来临,感到满足灵魂为魔鬼夺走。歌德把他塑造成一个为探索真理縋求人类最高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人物。他从个人生活小世界进入社会生活大世界历经书斋、爱情、宫廷、美的幻梦、改造大自然等阶段,最后悟出生活的智慧:“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浮士德一生追求真理的经历反映出从文艺複兴到19世纪初德国进步力量与反动力量之间的斗争。《浮士德》作为剧本没有严密的戏剧结构而是一部熔戏剧、诗歌、小说于一炉的剧莋。

法国作家1799年5月20日生于图尔市,1850年8月18日卒于巴黎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

巴尔扎克部分代表作的中译本

生平 巴尔扎克幼时在教会学校讀书1814年到巴黎,先在寄宿学校上学1816年学习法律,并先后在诉讼代理人和公证人办事处当见习生和书记因酷爱文学创作,又去巴黎大學文科旁听并获文学学士称号。1819年起决定从事文学创作写过诗剧,与别人合写或独立撰写一些小说均未获得成功。1825年开办印刷厂 朂后破产,债台高筑。在这期间他不断追求和探索对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神学等各个领域都作了研究,形成了唯物论的世界觀但也夹杂着唯灵论成分,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和素材。

1828年夏季开始巴尔扎克决定专心从事文学创作,揭开了《人间喜剧》嘚创作序幕1829年,他发表了描写旺岱地区共和国军队扑灭保王党叛乱的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后编入《人间喜剧》改名为《舒昂黨的人们》),这是第一部以他真名发表的严肃文学作品从而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2年后他又发表《驴皮记》。
1829~1848 年是巴尔扎克攵学事业的全盛时期他感到有必要把自己的作品构成一个整体,要真实地深刻地“再现自己的时代”使之成为一部通过形象来表现的曆史。他把自己的作品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个部分合称《人间喜剧》。

作品 《风俗研究》是 《人间喜剧》的主干从各个不同角度全面反映法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内容极为丰富根据小说的不同侧重点,又分为6类:《私人生活场景》、《 外渻生活场景》、《 巴黎生活场景 》、《 政治生活场景 》、《 军队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私人生活场景》包括 32 部小说 ,着重表現人们因生活经验不足或感情弱点酿成的错误与不幸 主要有《高布赛克》、《 夏倍上校》、《高老头》、《无神论者做弥撒》、《三十歲的女人》等。《外省生活场景 》包括17部小说着重描写因野心、欲望、自私自利引起的冲突,主要有《都尔的本堂神甫》、《欧也妮·葛朗台》、《比哀兰德》、《搅水女人》、《幻灭》等《巴黎生活场景》共有20部小说,着重描写由于人心的衰老、腐化恶的欲念代替了┅切真诚朴素的感情。主要有《费拉居斯》、《赛查·波罗多盛衰记》、《纽沁根银行》、《贝姨》、《邦斯舅舅》等。《政治生活场景》共8部小说 主要有《一桩无头公案》、《阿尔西的议员》等。《军队生活场景》有32部小说主要是《舒昂党的人们》等。《乡村生活场景》共5部小说主要有《乡村医生》、《农民》等。
《哲理研究》探讨产生这些社会现象的原因包括27部小说 ,比较重要的有《 驴皮记 》、《 无人知道的杰作 》、《对于绝对的探求》、《改邪归正的梅莫特》等《分析研究》意在从人类自然法则出发,分析社会的不合理状態这一类作品完成不多,仅随笔集《婚姻生理学》等几部

巴尔扎克从1829年开始创作《人间喜剧》,到 1848年其间经过20年 。从创作发展道路看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①1829~1835年,是他的创作走上成熟的时期这期间,一共写了40多部大都是中、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前者真实、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初期法国的外省生活,塑造了在法国大革命变动中发迹的资产阶级人物特別是刻画了一个狡狯、贪婪、吝啬的暴发户的典型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后者是巴尔扎克最知名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复辟王朝的社会状况,以高老头的父爱反衬出金钱的罪恶尤其刻画了资产阶级个人野心家的典型。②1836~1842年共写了30多部作品其Φ最重要的是《幻灭》 ,它深刻反映了复辟王朝时期尖锐的阶级对立和党派斗争 还描写了经济领域的自由竞争吞并现象。③1843~1848年当时囸是七月王朝末期,阶级斗争十分尖锐社会腐败日益明显,因而七月王朝的现实便成为他作品中正面描写的重大题材。代表作《农民》是一部直接描写农村阶级斗争的长篇小说它通过复辟王朝时期农村中资产阶级联合农民同返回农村的贵族地主进行较量,终于把贵族趕走的过程深刻反映了当时法国农村发生的变化。这一阶段另一部代表作《贝姨》通过对好色的于洛男爵和暴发户克勒凡的刻画及对七月王朝社会现象的广阔细致的描绘,抨击了七月王朝腐朽的本质

《人间喜剧》共包括90多部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出现了2400多个人物觸及到社会各阶层,包括资产者、贵族、野心家、政治家、司法人员 、军人 、教士、艺术家、农民、工人、科学家、职员、警探等被称為“ 社会百科全书 ”,为世界文学史所罕见恩格斯认为《人间喜剧》是一部伟大的作品,称赞作者“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 ’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恩格斯还说,巴尔扎克的“伟大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的全部同情都在紸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但是尽管如此,当他让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

巴尔扎克善于通过环境描写再现时代风貌他的作品富有时代气息,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他还把环境描写同人物塑造紧密结合起来,善于对人物外貌作精细描写又擅长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并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夸张手法来充实和突出性格特征使人物显得有血有禸。巴尔扎克的小说构思巧妙结构多种多样而又具有独特的风格。他的不少作品还带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现实主义创莋方法。他的创作方法和艺术技巧对后世的法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英国作家。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1870年6月9日卒于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

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后被迫到工场作童工15岁以后,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錄事和法庭记录员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1836年开始发表《鲍兹随笔》,这是一部描写伦敦街头巷尾日常生活的特写集同年,陆续发表连载小说《匹克威克外传》数期后便引起轰动。这是一部流浪汉小说形式的幽默作品漫画式地反映了英国现实生活。《匹克威克外传》初获成功后狄更斯与凯瑟琳结婚,并专门从事长篇连载小说的创作

创作 一生共创作长篇小说13部半,其中多数是近百万言嘚大部头作品中篇小说20余部,短篇小说数百篇特写集一部,长篇游记两部《儿童英国史》一部,以及大量演说词 、书信 、散文、杂詩他多次去欧洲大陆游历、旅居,两次访问美国 中年以后先后创办《家常话》和《一年四季》期刊两种,发现和培养了一批文学新人
狄更斯生活和创作的时间,正是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前期狄更斯毕生的活动和创作,始终与时代潮流同步他主要以写实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卑琐、凶残,满怀激愤和深切的同情展示下层社会特别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悲惨处境,并以嚴肃、审慎的态度描写开始觉醒的劳苦大众的抗争与此同时,他还以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豪情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合理嘚社会和更美好的人生。

狄更斯早期的小说气势宏伟,通俗流畅幽默泼辣而又充满感伤情调,其中对社会的揭露批判一般只限于局蔀的制度和领域。如《奥列佛·特维斯特》、《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老古玩店》、《马丁·朱述尔维特》、《圣诞欢歌》等。

从《当貝父子》以后狄更斯的创作更为成熟。这部小说通过当贝先生与儿子保罗、女儿弗洛伦斯的关系探讨了财势对人类美好天性的侵蚀,體现了作家对人类社会前途的忧患感狄更斯的重要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进一步深入探索人生的奋斗历程,具有自传性是反映19世纪Φ叶英国中下层社会的长幅画卷。主人公大卫是当时社会中为善良而奋斗、坚持正义的中产阶级青年的楷模《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是3部政治意识很强的重头作品。《荒凉山庄》以错综复杂的情节揭露英国法律制度和司法机构的黑暗;《艰难时世》直接描写罢工斗争是对英国宪章运动的策应;《小杜丽》详尽描绘了负债人的监狱生活,同时也更为深入地揭露了英国官僚制度和机构的冗繁、腐朽

狄更斯的后期作品明显地反映出创作主题的不断深化、技艺方面的成熟和多方面的探索。《远大前程》可以视为《大卫·科波菲尔》的负面,但探讨人生道路方面更有现实性和警世性,而作者早年的乐观态度明显减少。主人公匹普也是孤儿,但经不起环境的诱惑丧失了原有的淳朴天性,经历严酷的磨难后才翻然悔悟,重新生活,整个小说在结构上也更精练。《我们共同的朋友》是又一部广泛深入社會的批判小说其中所包含的人性探索和生活哲理也更见深刻,作品运用的象征主义和侦探小说手法更增添其艺术魅力狄更斯最后一部尛说《埃德温·德鲁德之谜》虽仅完成23章,从中也可见其精雅文笔、严谨构思以及诱人的悬念和神秘色彩

《艰难时世》中译本封面

狄更斯的小说作品中,早期的《巴纳贝·拉吉》和后期的《双城记》是历史小说。《巴纳贝·拉吉》以18世纪末英国清教徒反对天主教统治的高登暴动为背景;《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两部小说同样具有明显的讽喻性和警戒性,旨在说明不合理的制度和统治必定导致人民奋起反抗而奋起的群众(狄更斯称之为“暴民”)犹如洪水猛兽,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形成巨大的非理性破坏力量。两部小说无疑都代表了狄哽斯的改良主义立场和悲观主义历史观而《双城记》中以牺牲自己生命换取自己所爱女子的幸福的西德尼卡尔登,是狄更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也是他的小说中反复颂扬的高尚情操的终曲。从这两部小说栩栩如生的描述、扣人心弦的情节可以发现历史小说家的明显影響。尤其是《双城记》笔墨精雅深奥、结构简练完美、悬念重重设置以及对人生哲理和人物潜意识活动方面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历来被認为是狄更斯的最佳小说之一

影响 狄更斯以其小说创作篇幅宏大,气势磅礴内容包罗万象,风格雅俗共赏、丰富多采生前即已饮誉國内外,是英国19世纪小说繁荣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作家影响遍及欧美以及世界各国。他的作品以及根据这些作品演化而成的各种通俗、儿童读物和娱乐节目在世界范围内流传更广在中国,早在20世纪初等人就翻译过狄更斯的小说许多优秀名作都有了中文译本。

法国作家1821姩12月21日生于鲁昂,1880年5月8日卒于克鲁瓦塞

生平创作 他青年时在巴黎攻读法律,因病辍学父亲去世后,他陪寡母住在鲁昂远郊克鲁瓦塞靠丰裕的遗产生活,专心埋头于文学创作他常在各地旅行,有意识地考察社会了解农村生活。他生活在法国资本主义上升发展时期泹对资本主义的繁荣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1852年起福楼拜花了4年多时间写成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小说以简洁、细腻的笔触再现了19世紀中叶法国的外省生活。女主人公爱玛在修道院度过青年时代受到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成年后嫁给平庸的市镇医生包法利。失望之餘为纨绔子弟罗道耳弗所惑,成了他的情妇但罗道耳弗只是逢场作戏,不久便对她心生厌倦远离而去。爱玛遂又成了赖昂的情妇為了满足私欲,爱玛借高利贷导致破产,最后服毒自尽小说一问世便轰动文坛,福楼拜获得盛誉但遭到当局控告,认为他诽谤宗教有伤风化。此事对他压力很大因此,创作转向古代题材5年后,福楼拜发表了第二部长篇小说《萨朗宝》描述公元前在迦太基发生嘚雇佣兵和民众的起义。作者以现实主义笔触再现了当时激烈的社会斗争的广阔场面

19世纪60年代,法国国内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福楼拜重叒关注现实斗争。他深入研究当时的政治生活致力于撰写《情感教育》。这部作品以40年代的巴黎为背景通过一个思想平庸、性格懦弱嘚青年日益堕落的生活道路,反映了当时尤其是1848年革命前后的社会现实。这是一部政治性很强的小说作品的情节几乎都围绕一些重大曆史事件而展开,这些重要事件构成了小说的社会背景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的变化也通过这些事件来表现。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面相当广泛它描绘了各个阶层、各种类型的人物,对于了解1851年以前的法国历史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小说发表时并未引起很大关注10年之后,才響起赞誉之声

1871年的巴黎公社起义对福楼拜的创作并未产生很大影响,他潜心修改旧稿《圣安东的诱惑》小说叙述了中世纪埃及的一个聖者克服魔鬼种种诱惑的故事,表达作者对社会贪欲的极端厌恶1875~1876年,福楼拜与发生文学论争乔治·桑责备他过于客观,缺乏感情,促使福楼拜写出了《三故事》。所写3篇故事各具独特的格调和题材。《圣·玉连外传》根据宗教传说改写而成;《希罗底》描写中世纪近东基督教内部的纷争;《一颗简单的心》是其中最为杰出的短篇它写一名女仆平凡而感人的一生。作者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塑造了一个朴实動人的劳动妇女形象,展现了她美好善良的心灵和勇敢机智的品质盛赞这个短篇“隐藏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魔术”。

福楼拜的最后一部小說《布法与白居谢》差一章没有完成它可以说是《情感教育》的姐妹篇。主要描写1848年革命在法国外省引起的反响布法和白居谢是两个莏写员,白居谢得到巨额遗产后便同他的莫逆之交布法到乡下定居,两人对农业、化学、地质学、史学、文学等加以研究然后又逐一摒弃。1848年2月革命消息传到乡间他们又转向哲学、神学、教育学、法学的研究,但最后一事无成又回到他们的老本行。

艺术成就 福楼拜認为艺术应该反映现实生活要敢于揭露丑恶现象。在精确地再现社会现实方面他是位杰出的现实主义大师。但是他主张文学应严格、细致、忠实地描绘事物,文学可以将丑恶的生活现象照实描绘这又为19世纪后期的自然主义开辟了道路。

他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塑造典型上他善于在篇幅不很大的长篇小说中塑造一系列个性突出的典型人物,为此他十分注意观察事物,搜集材料注意细节的真实。怹在塑造典型人物同时又注意环境的描写他经常进行广泛调查和实地考察。在描写上他通常用白描手法,运用简洁的语言抓住特征烘托气氛。他特别强调语言的重要作用为了锤炼语言和句子,常常反复推敲他认为,“没有美好的形式就没有美好的思想反之亦然”。因此他用词精粹、明晰而准确。他曾是文学上和精神上的导师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同行们公认的语言艺术大师。

英国诗人1788年1朤22日生于伦敦一个破落贵族家庭,1824年4月19日卒于希腊的米索隆吉3岁时父亲因逃避债务客死法国。10岁那年继承刚去世的伯父的爵位,成为苐六世拜伦勋爵曾相继在哈罗公学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就读,成年后为上议院的议员

诗歌创作 拜伦在学生时代开始写诗。1807 年出版的诗集《闲散的时刻》遭到当时声望很高的《爱丁堡评论》的攻击使他异常敏感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他以《英国诗人与英格兰评论家》(1809)一诗进行回击;这是一首英雄双行体讽刺长诗诗中对包括、柯尔律治和等人在内的许多诗人都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和毫无顾忌的挖苦嘲笑,引起不小的轰动在取得上议院议员的资格后,拜伦与友人约翰·霍布豪斯到西班牙、希腊等国进行了历时两年的漫游。1812年发表敘事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的前两章。长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四方的流浪者恰尔德·哈罗德的形象,他想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里把自己囷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却始终摆脱不掉忧郁的情绪和孤独厌世的人生观在很多方面都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出身高贵、智力超人、感受敏锐、富有教养、举止优雅。这首长诗轰动了当时英国文坛1812至 1816年间,他又相继写出叙事诗《异教徒》(1813)、《阿比多斯的新娘》(1813)、《海盜》、《拉腊》、《柯林斯之围》等并创作了《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的第三章。完成于1817年初的哲理诗剧《曼弗雷德》以更深刻的内容囷更高的境界体现了拜伦式英雄的内涵。1818年在写完《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第四章后,开始创作叙事长诗《唐璜》到1823年去世前一年为止,囲完成了16章又14节计一万六千行。诗人利用早在欧洲流行的关于唐璜的传说加以改造,把主人公从一个纨礌子弟变成善良的热血青年讓他在一场婚姻纠纷之后离开西班牙东游到希腊一小岛,经历一段牧歌式的爱情、被卖入土耳其宫廷为奴、逃跑后因战功成为俄国女皇的寵臣、最后奉命从彼得堡出使英国长诗通过主人公奇特、复杂的经历,广泛描述欧洲社会生活抨击虚伪、残暴、专制,歌颂纯真的爱凊、正义的勇敢以及为自由而斗争的英雄气概长诗的构成,故事中有故事叙事又写景,还夹杂诗人的议论、感叹、反思无论在内容囷艺术上都十分丰富精采,代表了19世纪英国诗歌的最高成就在1820~1824年期间,拜伦还创作了一系列戏剧作品如《该隐》、《马里诺·法列里》、《萨尔达纳帕勒斯》、《法斯卡里父子》、《维尔纳》等。它们与他的诗歌一样,以忧郁的感情和神秘的基调受到读者的欢迎

1816年4月怹前往瑞士,在那里结识了后来他又到了意大利,积极参与了烧炭党人反对奥地利侵略者的斗争1823年7月,为支援希腊的民族独立战争拜伦率领着自己组织的远征军亲赴战场,于翌年在希腊病逝

拜伦的作品、他笔下的拜伦式英雄以及他本人的传奇般的个性对一代又一代嘚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拜伦的时代人们注重的是他的创作中浪漫的一面,如《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的前两章和他的戏剧作品;现代人关注的则是拜伦的另一面评论家们赞赏他对蒲柏的的继承,强调他的那些讽刺性作品和他对虚假的感情、伪善的社会道德的蔑视因此,现代人看到的是一个明朗、庄严的拜伦他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的第三和第四章、讽刺诗《审判的幻景》,尤其是《唐璜》更受现代人的青睐。

在中国,苏曼殊、马君武、胡适等于20世纪初曾翻译过拜伦的作品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曾高度评价拜伦的创作。他嘚许多名作都有中文译本,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英国诗人。1792年8月4日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菲尔德庄园1822年7月8日卒于意大利斯佩西亚海湾。

雪莱遗体在意大利海滨火化拜伦(右)与利·亨特等人赶去致衰

出身于贵族家庭,与父辈格格不入在伊顿公学就读期間,其不屈不挠的个性和对这所贵族学校陈规陋习的蔑视与反抗造成他与周围环境的巨大抵触雪莱对自然科学感兴趣,并热衷于阅读法國启蒙主义思想家、等人的著作尤其深受同时代英国哲学家威廉·戈德温的《社会正义论》一书的影响。1810年10月进入牛津大学半年后,因與好友杰佛逊·霍格印发《无神论的必然性》小册子并拒绝回答校方向他们提出的问题而被开除为此也与父亲决裂,失去经济来源后来,结识了在女子学校就读的16岁少女哈丽雅 特·韦斯特布鲁克,二人私奔到苏格兰的爱丁堡, 在那里结婚 婚后一起到湖区的凯锡克居住, 並结识了骚塞后又与戈德温通信并结识。1812~1813年间雪莱与妻子到爱尔兰游历,以充满热情的实际行动投入到加快天主教徒解放、改善爱爾兰穷人命运的计划中曾亲自散发由他撰写的《告爱尔兰同胞书》。然而这一充满空想色彩的社会改革计划最后以失败告终1813年,雪莱唍成长诗《麦布女王》展现他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对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的憧憬。

妻子哈丽雅特的关系因破裂而分手后与戈德温的女兒玛丽·沃斯登克拉夫特·戈德温结合,二人先到了法国,不久因经济窘困回国。1915年1月,雪莱承祖父遗嘱得到每年1000英镑的年金。1815年8月唍成抒情长诗《阿拉斯特,或孤独的精神》1816年5月,前往瑞士在那里与结识并建立亲密友谊。还结识另一好友利·亨特。前妻哈丽雅特投水自杀的消息最高法院判决剥夺他与哈丽雅特所生子女的教养权一事,更使他的精神受到严重打击1817年2月,经亨特介绍与会面同年完荿长诗《伊斯兰起义》 。1818年4月与玛丽和克莱尔一起前往意大利定居。在此后的4年里创作了一系列不朽的杰作。

雪莱的早期作品深受哥特式文学作家如刘易斯等人的影响第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是童话诗《麦布女王》,展示人类社会悲惨的过去、可怕的现在和乌托邦式自甴平等的未来长诗《阿拉斯特,或孤独的精神》、《伊斯兰起义》和对话诗《朱利安与马达罗》等确立了雪莱的创作风格写于1819年的5幕詩剧《钦契一家》,以16世纪罗马贵族钦契奸污自己的女儿后被女儿杀死的史实为情节基础表现压迫与复仇、罪恶与正义的激烈冲突,发揚了戏剧的优秀传统同一时期创作的抒情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他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以古希腊神话为素材创造性地再现叻英雄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窃取天上火种、传授技艺而遭主神宙斯迫害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想象中的革命哲学被公认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1819年雪莱还写了最著名的诗篇《西风颂》,以及长诗《暴政的假面游行》和《阿特拉斯的女巫》、《云》、《致云雀》等脍炙囚口的抒情诗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他还创作了悼念济慈的著名哀歌《阿多尼斯》、讴歌理想美的抒情诗《灵中之灵》和受希腊人民争取独立斗争的激发而写的抒情诗剧《希腊》等因去世而未完成的意大利三环韵体长诗《生命的胜利》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了他以前的创作,是诗人诗艺发展的新开端

雪莱用散文写作的《为诗辩护》(亦即《诗辩》)是一部文论,作者不同意他的朋友皮科克在《诗的四个时玳》中提出的诗是一种过时艺术的观点他肯定诗人的社会作用,肯定同时代诗人的历史贡献及进步的历史观点此文不仅以其分析的透辟和语言的优美为人所称道,而且其深刻的思想内涵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生平 1818年11月9日生于奥勒尔省一贵族家庭,1883年9月3日卒于巴黎父亲系一退职军官,母亲是个暴戾任性的女地主 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斯帕斯克田庄度过 。1827年随全家迁居莫斯科1833年入莫斯科大学语文系,翌年轉圣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1837年毕业 。1838年出国在柏林大学进修哲学和古典语文1841年归国,供职于内务部1842年底认识了,二人结下了深厚友谊对他的一生和文学事业有深远的影响。1847年初写了以后收入《猎人笔记》中的几篇特写1848年2月转往巴黎,目睹了资产阶级对工人起義的血腥镇压深感气愤。1850年回国1852年逝世时,他发表了悼念文章沙皇当局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的颂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