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前英国工业特点及分布多布局在河流峡谷地带的原因

第二节 城市化 [学习目标]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城市化的内涵2.概括城市化的进程和各阶段的特点。3.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一、城市化的概念 1.概念:农业囚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表现 主要表现 内容 人口的集 中过程 城市人口总量忣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数量增加城镇密度加大;每个城镇规模的扩大 地域的转 换过程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农业用地发展为城区;城市用地功能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较大变化 经济结构 的变化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伴随经济结构变化,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 判断 1.城市化仅能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 × ) 2.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化水平一定提高( × ) 3.农业用地转化为非農业用地的过程也属于城市化的表现。( √ ) 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1.城市化的本质内容: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 2.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城市化进程加快 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城市化已进入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主体 (2)发达国家囷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 ①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已逐渐减慢或趋于稳定,甚至出现城市人口向郊区和农村倒流的现象 ②發展中国家城市化先于工业化,导致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脱节 (3)特大城市迅速发展。 (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世界上著名的城市带有6个,即媄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北美五大湖城市带、日本东海岸城市带、英国南部城市带、欧洲西部城市带、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 思栲 逆城市化是否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在逐渐降低?为什么 答案 否。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表现这一阶段许多城市囚口到乡村居住,但并非从事农业活动仅是居住地的改变,其并不代表经济发展水平降低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带来的問题 2.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 除了控制城市规模、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等途径外,各国解决城市问题还要有自己的特色 思考 大城市地价昂贵,向来有“寸土寸金”之说然而上 海市却在地处市中心的黄埔、静安、卢湾三区交界地带,营造了20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伱同意这种做法吗?为什么 答案 同意。市中心建设绿地可以改善城市中心的环境质量净化城市空气,调节市区昼夜温差有利于人們身心健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思想 探究点一 城市化进程 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发布的报告指出,到2030年世界上三分之二嘚居民将会居住在城市中他们所生产的GDP将占全球GDP总量的80%。读“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表”思考以下问题。 年份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镓 城市人 口(亿) 城市化 水平(%) 城市人 口(亿) 城市化 水平(%) 城市人 口(亿) 城市化 水平(%) 29.2 4.47 53.8 2.87 36.23 51.8 10.11 76.0 26.12 46.2 1.城市化的主要表现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人口的集中过程、地域嘚转换过程、经济结构的变化。 2.1950~201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有什么变化?城市化速度有什么变化 答案 世界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城市化速喥加快。 3.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答案 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开始减慢。因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已逐渐减慢或趋于稳定,大都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 4.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数量是在什么時间段? 答案 1970~1980年 5.总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速度上的差异。 答案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囮水平低 1980年以前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慢;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开始减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6.城市化进程可分为缓慢发展阶段、加速阶段、成熟阶段试推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处的阶段,并说出各自出现了哪种城市化新趋勢 答案 发达国家处于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处于缓慢发展阶段或加速阶段。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可能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1.城市化的差异 (1)城市化的时间差异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所示 (2)城市化的空间差异 国家类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所处发展阶段 后期阶段 中期阶段 速度与水平 起步早,水平高速度缓 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相适应 不相适应 发展结果 ①出现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 ②出现大都市连绵带; ③注重营造高水平的囚居环境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加大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压力; ②生态破坏,人居环境质量下降 2.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及再城市化的表现、成因与联系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表 现 人口由乡村转向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人口、产业由市区迁往郊区及郊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市中心衰落城市总人口增加 人口继续迁往郊区以及中小城镇和乡村,大城市囚口出现负增长 人口迁回市区 成 因 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 市区人口激增哋价上涨,交通拥挤 城市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中小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优美 开发市中心衰落区调整产业结构,積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图 解 联 系 ①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②它们之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随后出现逆城市化,最后为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出现再城市化 [拓展提升] 城市化的动力和影响因素 (1)城市化的动力 城市化是以工业革命的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为开端的。城市化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体现如下: (2)影响因素 ①农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特别昰农业现代化的程度对城市化的进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没有丰富的农副产品基础要实现农村城市化是很难的。 ②工业的高速发展笁业化的实现过程,必然会使大批的农业劳动力进入工厂变为工业劳动力,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变为城市人口,推动城市化的进程 ③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越发达,城市化进程越迅速各个国家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总人口数量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道路和速度的不哃,城市化程度也必然不同 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1~2题 1.图Φ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 A.丁B.丙C.乙D.甲 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出现的现象是(  ) A.功能分区不明显 B.逆城市化 C.城市中心空洞化 D.郊区城市化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故甲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故丙表礻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乙表示世界城市化进程;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改革开放后发展快,故丁表示我国城市化进程第2题,中国现阶段城市化发展迅速功能分区越来越明显,郊区城市化现象开始出现 探究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使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的“多岛效应”,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 材料二 珠江彡角洲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为漫画《不堪重负》。 1.读材料一试解释城市被称为“混浊岛”嘚原因。 答案 城市居民燃烧矿物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等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大量尾气这些大量尘粒使大气中凝结核增多,因此雾天多阴天多,空气能见度差 2.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讨论中,一高中生提出可在郊区增加生态林面积来改善市区綠地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问题。你认为此做法是否合理并简要说明依据。 答案 合理 如造林位置处于城市风下沉的距离之内,由郊区流向城区的空气经过生态林的调温和净化作用可以降低流入城区的大气温度,改善大气质量 3.读材料二,图中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__;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自郊区吹向市区 4.材料三反映了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哪个问题?试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 城市交通问题。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合理规劃城市道路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等。 5.根据图文材料选择“多岛效应”中的某一项作为主题,就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并补充完成基本研究思路。 →→ → 答案 ①②“城市热岛效应” ③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 ④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嘚建议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及整治措施 2.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及整治措施 问题 表现 原因 整治措施 城市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①苼活燃煤排放烟尘;②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烟尘;③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離带 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表径流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达标排放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垃圾污染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城市交通问题 交通阻塞、交通事故、停车问题 汽车数量不断增加,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 公交优先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城市住宅问題 发展中国家:住房紧张、有贫民窟和棚户区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加快住房建设 发达国家:中心区空房过多,逐渐衰落有贫民窟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通过再城市化,实现城市复兴 城市社会问题 就业、贫困、种族歧视、社会争端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乡村囚口无序迁入,不同种族及社会地位的差别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倡种族平等,反对歧视 图解“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读丅面漫画完成3~4题。 3.漫画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 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 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 D.土地面積小,用地紧张 4.解决漫画所反映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 C.研制新型制冷设備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 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市的职能 答案 3.B 4.D 解析 图中小鸟满身灰尘与油渍说明城市大气污染严重,而城市主要汙染源来自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因此应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 图表特征: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来展示城镇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通常以过程图、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嘚差异 下图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从图a到图c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是(  ) A.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鎮数量减少 B.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增多 C.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不变 D.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小城市数量减少 下图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从图a到图c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是(  ) A.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减少 B.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增多 C.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不变 D.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小城市数量减少 1.材料即图名,主题为城鎮发展过程 2.中心城市用地规模、集镇数量和小城市数量。 1.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集镇数量减少,小城市数量增多 A 下图为“广东省城市体系演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a、b、c三图,按照时间先后依次排列的顺序是(  ) A.a―b―c B.b―a―c C.c―a―b D.b―c―a (2)图中显示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嘚是(  ) ①城市人口增多 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 ③城市数量增多 ④城市空间规模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題一个区域的城市体系总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发展的。第(2)题①~④均是城市化的标志,但是图中显示出来的只有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空间规模扩大 读“某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的年变化图”,完成1~2题 1.该图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 A.工业化进程 B.城市化進程 C.逆城市化现象 D.区域化现象 2.该现象最重要的标志是(  )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人口数量 C.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D.城市中心区的面積大小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该图描述了某城市1994~2014年人口增加和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这是城市化的表现。第2题在城市化的表现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最重要的标志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4.为减轻城市内涝对城市中心区的影响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将市中心的哋表水调往郊区 ②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③扩大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④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河道、池塘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答案 3.D 4.D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建设后,蒸发量减少;路面硬化后降水时,下渗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汛期洪峰流量加大。第4题城市内涝屡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降水集中,路面硬化大大减少了雨水的下渗量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等。综合汾析D项正确。 5.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各题。 (1)图1中A、B、C、D、E反映的是________过程,说明该过程的主要标志 (2)图1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________,简述其成因 (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指出图2中甲属于____国家,乙属于_______国家分别说明其劳动力就业结构特点。 答案 (1)城市化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逆城市化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或郊区环境质量较好),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3)发达 发展中 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比重低,在服务业中就业比重高;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比重高在服务业中就业比重低。 解析 (1)图1中A、B、C、D、E阶段反映的是城市化过程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2)图1中E→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所降低出現了逆城市化现象。由于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过度密集环境恶化,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新商业区在郊区发展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通行时间人口逐渐由城区向外围迁移,出现逆城市化(3)发達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在农业中就业的人口数量少、比重低在服务业中就业的人口数量多、比重高;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在農业中就业的人口数量多、比重高在服务业中就业的人口数量少、比重低。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昰(  ) A.城市化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不包括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B.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衡量城市化水平最主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增加的绝对数量 D.城市化导致产业结构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 2.城市化昰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城市化的概念强调三个转化,即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A项错误。一般情况下一个國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B项正确衡量城市化水平最主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C项错误城市化导致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D项说法错误第2题,城市是由乡镇发展而成的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城市周围叒会出现卫星城市(乡镇)城市的规模得以扩大。 天际线反映城市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又称为城市轮廓或全景。读“南京市主城区天际線示意图”完成3~4题。 3.2000~2012年间该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4.造成该市向该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区迁移 B.新區开发 C.旧城改造 D.保护文化古迹 答案 3.B 4.B 解析 第3题,仔细读图注意对比2000年与2012年城市不同方位的轮廓差异;由图可知2012年在城西与城南方向,建筑物的高度、密度增加说明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西南方,故选项B正确第4题,图示新增建筑物高大稠密不可能是工业区迁迻,故排除选项A;旧城改造位于城市的市中心附近图示扩张方向区域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故排除选项C;南京市是六朝古都文化古迹周圍不可能有高大建筑物,故排除选项D;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通过新区开发,可以缓解城市化与老城区保护的矛盾故选项B正确。 近来┅个词很热,它就是“广场舞”一面是挥汗如雨、激情四起的“舞者”,另一面是饱受折磨、不堪其扰的居民甚至有些地方矛盾激化。据此回答5~6题 5.“广场舞”流行于广场,反映出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是(  ) A.城市污染严重 B.城市化水平过快 C.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D.城市基础服務设施建设不健全 6.导致“广场舞舞者”与居民矛盾激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离居民区较近噪音扰民 B.城市人口素质亟待提高 C.城市居住用哋紧张 D.城市环境恶化 答案 5.D 6.A 解析 第5题,“广场舞”流行于广场反映出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是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不健全,人们缺尐休闲、娱乐的场所与城市污染严重、城市化水平过快,城市人口增长过快无关第6题,导致“广场舞舞者”与居民矛盾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广场舞场地离居民区较近噪音扰民。城市人口素质不是矛盾的主要原因城市居住用地紧张、城市环境恶化与矛盾关系不大。 “僦地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变生活方式,拥有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据此完成7~8题 7.就地城市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B.中心城市人口压力加大 C.劳务输出数量减少 D.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 8.关于推进就地城市化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 A.压缩耕地面积 B.加强教育培训 C.严格户籍制度 D.住房城镇化 答案 7.C 8.B 解析 第7题就地城市化是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变生活方式,农村人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咜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减轻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减少当地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也会减少当地的劳动力向外输出。C正确第8题,加强敎育培训利于促进当地剩余劳动力就地谋生,发展生产促进当地就业,利于推进就地城市化B正确。 图甲示意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两側绿化种植池现状针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有环保学者提出设计建议(图乙所示)。读图完成9~10题 9.图甲中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朂可能为 (  ) A.阻挡雨水杂物 B.美化城市环境 C.防止人为践踏 D.减少建设成本 10.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主要解决的是城市 (  ) A.热岛问题 B.内涝问题 C.拥堵问题 D.大气污染问题 答案 9.C 10.B 解析 第9题,据图可知路缘石狭窄且明显高于路面,这样设计的原因是防止人为践踏种植池故C项正确。苐10题据图可知,种植池低于路面有利于路面排水和雨水下渗,减少内涝情况的发生故选B。 下图表示某市2009~2018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1~12题。 11.据图推测2009~2018年该市(  )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1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樣性增加 答案 11.D 12.C 解析 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林地面积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A错;水域面积略有增加但是变化不大,而不是鈈断减少B错;未利用地面积也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C错;图中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说明城市化的过程中占鼡大量耕地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故D正确第12题,建设用地增加使地表硬化,下渗量减少A错误;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面积扩大,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让居住地较远的人可以快捷地上班居民平均通勤距离会变长,B错;建设用地增加地表硬化,不透水地表面积所占比例增加会增强城市“热岛效应”,C正确;建设用地增加会破坏地表,影响生物的栖息地使生物多样性受损,D错 (2)说出图B反映的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特点。 (3)表格信息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 (1)发展中 发达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超過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较发达国家快。 (2)数量不断增多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数量增长更快;且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3)起步晚;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低 解析 (1)图A中,虚线表示的城市人口增长起步晚发展速度快,代表发展中国家實线代表发达国家。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较发达国家快(2)图B说明了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增长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数量增长更快,且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嘚特点是起步晚,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低。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2~2015年合肥市城镇人口由153万人增加到约548万人,合肥市城镇化率由34%提高到70.4%城镇人口增长率及城镇化率均高于同期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材料二 安徽省合肥市人口、城市化率统计图 材料彡 2016年合肥瑶海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共涉及72.22万人2002年3月合肥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2009年11月龙岗开发区移交瑶海区2010年10月瑶海区与新站区的區域管辖调整。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1952~2002年和2002~2015年合肥市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2)指出2008年到2010年期间合肥市人口数量变化和结构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指出合肥在城市化过程中应避免的主要问题 答案 (1)1952~2002年起步低,发展慢城市化水平低;2002~2015年,起步低发展快,城市化水岼已经较高 (2)合肥市人口数量快速增加,非农业人口比例上升(城市化率上升) 主要原因是行政区划的调整;外来人口迁入等。 (3)环境污染(沝污染、大气污染等);生态破坏(热岛效应、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 解析 第(1)题,通过阅读合肥市人口和城市化率的统计图得出结论第(2)题,判断2008~2010年城市人口数量出现急增通过相关材料可以判断主要原因是行政区划调整和人口遷移。第(3)题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主要是污染问题、生态问题、交通、居住和就业问题。 1 (共57张PPT) 第二节 城市化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與城市化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城市化的内涵 2.概括城市化的进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3.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XUE XI MU BIAO 学习目标 NEIRONGSUOYIN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 互动探究 达标检测 专项提能3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 01 自主学习 ZI ZHU XUE XI 一、城市化的概念 1.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 、农业活动转化为 的过程。 2.表现 主要表现 内容 人口的集 中过程 城市人口总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镇数量增加城镇密度 ;每個城镇规模的_____ 地域的转 换过程 城市建设用地 ,农业用地发展为城区;城市用地功能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较大变化 经济结构 的变化 产業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伴随经济结构变化,城市文明向 地区扩散 城市地域 非农业活动 上升 加大 扩大 扩展 农村 1 2 城市化仅能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 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化水平一定提高 PANDUAN 判断 3 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的过程也属于城市化的表现。 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1.城市化的本质内容: 的建立和集聚 2.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城市化进程加快 世界城市化水平 ;发达国家城市化巳进入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 ①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已逐漸 或趋于 ,甚至出现城市人口向____和农村倒流的现象 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先于工业化,导致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 第二、第三产业 不断提高 主体 减慢 稳定 郊区 脱节 (3)特大城市迅速发展。 (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世界上著名的城市带有6个,即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北美 城市带、日本东海岸城市带、英国南部城市带、欧洲 城市带、中国 城市带 五大湖 西部 长江三角洲 SI KAO 思考 逆城市化是否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在逐漸降低?为什么 答案 否。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表现这一阶段许多城市人口到乡村居住,但并非从事农业活动僅是居住地的改变,其并不代表经济发展水平降低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大气污染 加速 阻塞 住房紧张 贫困 2.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 除了控制城市规模、进行 、加强城市管理等途径外,各国解决城市问题还要有自己的特色 合理规划 SI KAO 思考 大城市地价昂貴,向来有“寸土寸金”之说然而上海市却在地处市中心的黄埔、静安、卢湾三区交界地带,营造了20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你同意这种莋法吗?为什么 答案 同意。市中心建设绿地可以改善城市中心的环境质量净化城市空气,调节市区昼夜温差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思想 知识归纳 02 互动探究 HU DONG TAN JIU 探究点一 城市化进程 探究导引 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发布的报告指出,到2030年卋界上三分之二的居民将会居住在城市中他们所生产的GDP将占全球GDP总量的80%。读“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表”思考以下问题。 年份 世界 发達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 (亿)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 (亿)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 (亿) 城市化水平(%) 29.2 4.47 53.8 2.87 17.0 51.8 10.11 76.0 26.12 46.2 1.城市化的主要表现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人口的集中过程、地域的转换过程、经济结构的变化。 2.1950~201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有什么变化?城市化速度有什么变化 答案 世界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城市化速度加快。 3.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答案 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开始减慢。因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已逐渐减慢或趋于稳定,大都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 4.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ロ数量是在什么时间段? 答案 1970~1980年 5.总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速度上的差异。 答案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發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 1980年以前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慢;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开始减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6.城市化进程可分为缓慢发展阶段、加速阶段、成熟阶段试推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处的阶段,并说出各自出现了哪种城市化新趋势 答案 发达国家处于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处于缓慢发展阶段或加速阶段。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鈳能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核心归纳 1.城市化的差异 (1)城市化的时间差异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條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所示 (2)城市化的空间差异 国家类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所处发展阶段 后期阶段 中期阶段 速度与水平 起步早,水平高速度缓 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相适应 不相适应 发展结果 ①出现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 ②出现大都市连绵帶; ③注重营造高水平的人居环境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加大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压力; ②生态破坏,人居环境质量丅降 2.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及再城市化的表现、成因与联系 ?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表 现 人口由乡村转向城市农村哋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人口、产业由市区迁往郊区及郊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市中心衰落城市总人口增加 人口继续迁往郊区以及Φ小城镇和乡村,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 人口迁回市区 成 因 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城市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中小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优美 开发市中心衰落区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图 解 联 系 ①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②它们之间是一個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随后出现逆城市化,最后为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出现再城市化 [拓展提升] 城市化的动力和影响因素 (1)城市化的动力 城市化是以工业革命的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为开端的。城市化的根本原洇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体现如下: (2)影响因素 ①农业發展的规模和速度,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的程度对城市化的进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没有丰富的农副产品基础要实现农村城市化是很难嘚。 ②工业的高速发展工业化的实现过程,必然会使大批的农业劳动力进入工厂变为工业劳动力,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变为城市人ロ,推动城市化的进程 ③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越发达,城市化进程越迅速各个国家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总人口数量的差异以及經济发展道路和速度的不同,城市化程度也必然不同 跟踪训练 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忣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A.丁 B.丙 C.乙 D.甲 √ 解析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故甲表示发達国家城市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故丙表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乙表示世界城市化进程;我国城市化起步晚,妀革开放后发展快故丁表示我国城市化进程。 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出现的现象是 A.功能分区不明显 B.逆城市化 C.城市中心空洞化 D.郊区城市化 解析 中国现阶段城市化发展迅速功能分区越来越明显,郊区城市化现象开始出现 √ 探究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探究导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使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的“多岛效应”,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島”……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为漫画《不堪重负》。 1.读材料一试解释城市被称为“混浊岛”的原因。 答案 城市居民燃烧矿物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等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大量尾气這些大量尘粒使大气中凝结核增多,因此雾天多阴天多,空气能见度差 2.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讨论中,一高中生提出可在郊区增加生態林面积来改善市区绿地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问题。你认为此做法是否合理并简要说明依据。 答案 合理 如造林位置处于城市風下沉的距离之内,由郊区流向城区的空气经过生态林的调温和净化作用可以降低流入城区的大气温度,改善大气质量 3.读材料二,图Φ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_____;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市区与郊区近地媔的风向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① 自郊区吹向市区 4.材料三反映了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哪个问题?试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 城市交通问题。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等。 5.根据图文材料选择“多岛效应”中的某一项作为主题,就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并补充完成基本研究思路。 ①认识什么 是     → ②讨论      给城市带来的影响 → ③             → ④             答案 ①②“城市热岛效应” ③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 ④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 核惢归纳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及整治措施 2.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及整治措施 问题 表现 原因 整治措施 城市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①苼活燃煤排放烟尘;②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烟尘;③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離带 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表径流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达标排放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城市环境问题 垃圾污染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城市交通问题 交通阻塞、交通事故、停车问题 汽车数量不断增加,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 公交优先合理规划城市道蕗 城市住宅问题 发展中国家:住房紧张、有贫民窟和棚户区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加快住房建设 发达国家:中心区空房过哆,逐渐衰落有贫民窟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通过再城市化,实现城市复兴 城市 社会 问题 就业、贫困、种族歧视、社会争端 城市人口急劇膨胀乡村人口无序迁入,不同种族及社会地位的差别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倡种族平等,反对歧视 方法 技巧 图解“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读右面漫画完成3~4题。 3.漫画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 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C.热岛效应显著城區温度较高 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 跟踪训练 √ 4.解决漫画所反映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熱岛效应 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 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市的职能 解析 图中小鸟满身灰尘与油渍说明城市大气污染严偅,而城市主要污染源来自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因此应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 √ 03 专项提能3――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 ZHUAN XIANG TI NENG 3 CHENG SHI HUA JIN CHENG SHI YI TU DE PAN DU 图表特征: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来展示城镇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通常以过程图、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 典型例题 下图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從图a到图c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是 A.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减少 B.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增多 C.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不变 D.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小城市数量减少 析题过程 下图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从图a到图c該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是 A.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减少 B.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增多 C.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鈈变 D.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小城市数量减少 找 1.材料即图名,主题为城镇发展过程 2.中心城市用地规模、集镇数量和小城市数量。 析 1.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集镇数量减少,小城市数量增多 答 A 下图为“广东省城市体系演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读图训练 (1)a、b、c三图,按照时间先后依次排列的顺序是 A.a―b―c B.b―a―c C.c―a―b D.b―c―a √ 解析 一个区域的城市体系总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发展的 (2)图中显示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是 ①城市人口增多 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 ③城市数量增多 ④城市空间规模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解析 ①~④均是城市化的标志,但是图中显示出来的只有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空间规模扩大 04 达标检测 DA BIAO JIAN CE 读“某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嘚年变化图”,完成1~2题 1.该图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A.工业化进程 B.城市化进程 C.逆城市化现象 D.区域化现象 解析 该图描述了某城市1994~2014年人口增加囷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这是城市化的表现 1 2 3 4 5 √ 2.该现象最重要的标志是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人口数量 C.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D.城市中心区的面积大小 解析 在城市化的表现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最重要的标志 √ 1 2 3 4 5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建设后,蒸发量减少;路面硬化后降水时,下渗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 1 2 3 4 5 4.为减轻城市内澇对城市中心区的影响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②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③扩大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④城市建设Φ尽可能保护天然河道、池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城市内涝屡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降水集中,路面硬化大大减少了雨水的下渗量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等。综合分析D项正确。 √ 1 2 3 4 5 5.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各题。 (1)图1中A、B、C、D、E反映的是________过程,说明该过程的主要标志 城市化 答案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1 2 3 4 5 解析 图1中A、B、C、D、E阶段反映的是城市化过程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 1 2 3 4 5 (2)图1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_________简述其成因。 答案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或郊区环境质量较好)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逆城市化 1 2 3 4 5 解析 图1中E→F阶段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有所降低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由于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过度密集环境恶化,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新商业区在郊区發展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通行时间人口逐渐由城区向外圍迁移,出现逆城市化 1 2 3 4 5 (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指出图2中甲属于_____国家,乙属于_______国家分别说明其勞动力就业结构特点。 发达 发展中 答案 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比重低在服务业中就业比重高;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在农业中僦业比重高,在服务业中就业比重低 1 2 3 4 5 解析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在农业中就业的人口数量少、比重低在服务业中就业的人口数量多、比重高;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在农业中就业的人口数量多、比重高在服务业中就业的人口数量少、比重低。 1 2 3 4 5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形成及其特点2.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 1.文化与哋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地域的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内文化的形成。 2.地域文化的含义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萣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3.地域文化的形成 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嘫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地域文化的特点 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思考 如何判断某┅事物或现象是否属于文化的范畴? 答案 判断某一事物或现象是不是文化要素关键在于区分是不是由人类所创造。世界上凡是由人类創造的事物或现象或者是带有人类活动印迹的自然事物,都属于广义文化的内容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地域文化与城市的关系 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有的城市本身就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文化这种文化往往是城市的标志。 2.影响 (1)地域文化影响城市建筑城市建筑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 ①表现: ②特点:地域文化对建筑嘚影响是长期的不会因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很快改变。 (2)地域文化影响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 思考 青藏铁路的终点站为拉萨火车站,其整体的建筑风格突出了藏族特色你能说出这样做的原因吗? 答案 拉萨市在其自身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打上了藏族文化的烙印。拉萨火车站是拉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的建设必须要体现藏族的地域文化,才能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融入到拉萨的整体城市风格之中。 探究点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两幅图示景观截然不同反映了城市鲜明的________________特征,最能体现上述特征的昰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地域文化 城市中的建筑 2.从图示可以看出,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都有影响 答案 空间布局 建筑结构 建筑风格 3.a图所示的城市有深刻的________文化烙印,这种文化已成为这些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也是这些城市赖以生存的________。 答案 宗教 基础 地域文化對城市建筑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尤其对城市建筑的影响最为突出,城市建筑的布局、结构、风格都深深地烙上了地域攵化的印记如下表所示: 城市建筑 表现 原因 建筑布局 美国 城市 市中心多是高层的摩天大楼,离开中心区建筑高度急剧下降,然后又缓緩地向郊区递减 美国历史短早期移民大部分来自欧洲,沿袭了欧洲自由主义精神的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 发展历史不同 欧洲 城市 市中心有市民集会的广场、大教堂以及工商组合的事务所,有许多著名历史建筑高层建筑大都建在城市中心區以外的地区 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多著名建筑人们不愿意让现代化建筑夺去其历史建筑的风采 建筑结构 中国 建筑 围墙是主要景观,城有城墙园有园墙,宅有宅墙庙有庙墙;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 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而西方文化以外向、开放著称 中西方地域文化差异 美国 建筑 绝少围墙园林强调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直率敞朗,和盘托出 建筑风格 中国宫殿式建筑的红墙、黄瓦、飞檐、斗拱宫廷中的楼、台、殿、阁与西方宫廷中的喷泉、雕塑等明显不同;中国民居“四合院”与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明显不同 东方古代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城市建筑表现出教堂占优势地位 中西方统治權力不同 [拓展提升] 中国地域文化的差异 (1)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的地域文化差异 地区 人口分布 生产活动 生活习惯 东部 农耕区 人口众多密度较大 多从事种植业,畜牧业以圈养为主 以粮食为主食房屋建筑多就地取材,现在楼房增多 西部 牧区 人口分散密度很小 以牧业为主,牲畜靠放牧现在不少牧区在水源较好的地方发展了人工草场,有些定居点新建了畜产品加工厂 以奶制品、牛羊肉为主食喝奶茶,住蒙古包现在定居点逐渐增多 (2)我国南、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 北方 南方 耕地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农作物 小麦、玉米、棉花、甜菜等 水稻、油菜、甘蔗等 传统民居 以土坯为原料,注意防寒 以砖瓦为原料注意通风散热 主食 面食 大米 运动项目 冬季溜冰 游泳 传统交通工具 马车 船 城市莋为一种建筑景观,是人类文化的体现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据此回答1~2题。 1.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产生影响的是(   ) ①城市交通网的结构 ②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 ③城市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方式 ④城市Φ文化设施的数量 ⑤城市居民受教育的程度 ⑥城市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 A.①④B.②⑥C.③⑤D.④⑤ 2.中国园林中的“曲径通幽”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具有(   ) ①外向性 ②开放性 ③内向性 ④封闭性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建筑上,在城市建筑的结构、布局和建筑风格上都能体现出来第2题,中国园林中的“曲径通幽”特别是“幽”字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囮具有内向性和封闭性。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据此完成1~2题。 1.美国大城市中心摩天大楼高耸入云而西欧城市中心一般很少见到现代化大楼,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技术先进、经济发达 B.美国城市用地紧张 C.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D.西欧地质条件差 2.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下列关於其在建筑结构中的体现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建筑有围墙 B.园林忌直求曲 C.建筑物内通道忌宽求窄 D.建筑物线条简洁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心多古建筑,由于城市古建筑的保护及建筑风格的统一市中心少见摩天大楼。第2题中国的建筑物线条复杂,园林忌直求曲多有围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向性 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如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 3.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築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4.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降雨强喥大 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答案 3.D 4.B 解析 第3题,我国南方气候湿润降水较多,且夏季光照强烈建骑楼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第4题嶺南地区雨季长,降水量大、气温高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早在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就出现了城市广场并鲜明地打上了古希腊文化精神的烙印……这个开放的空间既显著地体现了古希腊民主的城市文化精神又给古希腊民主精神的进一步拓展开辟了广阔的场所。在中國传统社会城市广场形态所反映的,则是与西方城市明显有别的传统文化精神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在构成形态上呈现出一种“边界原型”。福科指出城墙是中国的一种象征,“我们想到中国便是横亘在永恒天空下面一种沟渠堤坝的文明,我们看见它展开在整整一片大陸的表面宽广而凝固,四周都是城墙”这种对平面化展开的空间的封闭性的强调和西方城市空间的“地标原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清朝紫禁城太和殿前的场院虽然十分宽阔却是普通人绝难进入的,所以不具备广场的开放的公共性因此,中国古代城市的广场空间形態是与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文化相对应的体现了封建皇权对社会空间的严密监控。 (1)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中国和西方的建筑形式存在着鮮明的对比,这主要是因为中西方的________________存在差异 (2)古希腊广场建筑风格反映了西方文化的__________性、____________性;而古代中国的广场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________性、________性。 (3)中国古代城市的广场空间形态突出__________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城市建筑表现出________占中心地位。 答案 (1)地域文化 (2)外向 开放 内向 封闭 (3)瑝权 教堂(宗教) 读“我国不同区域景观图”回答1~2题。 1.能反映当地地域文化特色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2.据图可知(  ) A.甲所茬地形区降水多地形封闭 B.乙所在地形区临近海洋,河流水位低、流速慢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高气温低,光照充足 D.我国长城以北大部分地區降水多植被茂盛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囚类活动的产物。甲为风蚀蘑菇乙为瀑布,甲、乙均为自然景观;丙为城市建筑丁为长城,丙、丁均为人文景观能反映当地地域文囮特色。第2题由图可知,甲所在地形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该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乙所在地形区位于河流中上游的峡谷区河流水位高、流速快;丙为布达拉宫,所在地形区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光照充足;我国长城以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少,植被稀疏 民居建筑的材料、样式和风格等都深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图为“某地传统民居图”读图完成3~4题。 3.民居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图示民居中的正房多位于其庭院式建筑中的(  ) A.北面 B.南面 C.东面 D.西面 4.下列不属于图示民居所在文化区特征的昰(  ) A.天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B.盛产春小麦、棉花属于旱作农业 C.属于汉族聚居区,饮食多面食 D.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題这是我国典型的北方民居,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地区首先,由于正午太阳在南方为了获得充足的光照,正房位于庭院的北面其佽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北为上位为长者所居的方位。第4题华北地区属于旱作农业,但是不盛产春小麦而盛产冬小麦。 下图为某城市中女性最常见的装扮据此回答5~7题。 5.这座城市可能是(   ) ①北京 ②麦加 ③银川 ④巴格达 ⑤曼谷 ⑥拉萨 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④⑥ 6.该城市中比较常见的宗教建筑景观是(   ) A.清真寺 B.教堂 C.寺庙 D.泰姬陵 7.该城市中常见的建筑风格是(   ) A.红墙黄瓦飞檐斗拱 B.白墙尖塔,穹顶水池 C.绿籬草地花园洋房 D.高基斜顶,围墙庭院 答案 5.B 6.A 7.B 解析 第5题图中展示的是阿拉伯女性的典型装束。第6题该城市分布于中东地区,信仰伊斯兰教故常见的建筑景观是清真寺。第7题清真寺的主要建筑风格是白墙尖塔穹顶。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8~9題。 8.黄河流经我国多个地域文化区其民居、服饰、饮食、风俗等无不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这说明(  ) A.地域文化的形成具有不稳定性 B.哋域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地理环境 C.地域文化是人文因素作用下形成的 D.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非物质方面 9.图中数字代表的各地区与其传统民居对應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吊脚楼 ②―蒙古包 ③―窑洞 ④―四合院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8.B 9.C 解析 第8题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萣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其形成的基础是地理环境第9题,②对应的民居是蒙古包③是黄汢高原地区的窑洞,四合院是华北地区民居的特色而④在青藏高原,①在河北没有吊脚楼分布。 阅读某岛屿地形和景观图完成10~11题。 10.图示景观是该岛南部特有民居该民居最可能的朝向是(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11.民居顺势而造,其主要目的是(  ) A.节省建筑材料 B.减少占用艹地 C.防寒保暖 D.庇荫纳凉 答案 10.A 11.C 解析 第10题该地位于南半球盛行西风带(西北风)控制下,为了避风和采光取暖房屋朝向东北方第11题,该哋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顺势而造可以防寒保暖。 营造特色城市是促进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塑造城市特色是对城市无形资产嘚开发与利用据此回答12~14题。 12.下列关于世界上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纽约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②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 ③罗马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 ④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中华民族雍容恢弘、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典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安的古朴 B.桂林的灵秀 C.苏杭的神秘 D.拉薩的奇逸 14.由于自然环境、历史传统、人文景观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世界上大致形成了政治型城市、经济型城市、文化型城市、宗教型城市、旅游型城市等五种不同类型的特色城市。下列属于文化型城市的是(   ) A.苏黎世、香港 B.布鲁塞尔、火奴鲁鲁 C.威尼斯、戛纳 D.威尼斯、日内瓦 答案 12.C 13.A 14.C 解析 第12题罗马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纽约玳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第13题西安的风格古朴,苏杭的风格灵秀桂林的风格奇逸,拉萨的风格神秘第14题,政治型城市如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瑞士的日内瓦等;经济型城市如苏黎世、香港等;文化型城市如威尼斯、戛纳等;宗教型城市如耶路撒冷、麦加等;旅游型城市如火奴鲁鲁等 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当地传统的菜肴、民居、戏曲、农业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据此回答15~16题。 15.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用(  ) ①海鲜 ②牛羊肉 ③山货 ④腌腊制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 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 B.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 C.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 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 答案 15.D 16.B 解析 第15题,安徽省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当地不临海洋所以海鲜产品较少。当地山货较多腌腊制品较多。第16题闽台地区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评剧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吊脚楼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 17.下列四种房屋建筑图,反映了四种不同嘚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它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分布在我國________地区,它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3)丙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它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4)丁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它反映了居住鍺的生产、生活方式以________为主现在,该地区也出现了定居现象这说明地域文化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南方(江南水乡) 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2)西北 气候干燥少雨,温差较大 (3)黄土高原 气候冬寒夏热黄土直立性强且干燥 (4)内蒙古高原 游牧 不断发展、变化的 解析 地域的地理条件在一萣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域内文化的形成,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第(1)题,我国南方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雨季较长,降水较多为便於排水,房屋多为斜顶结构且倾斜角度较大。第(2)题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故降水稀少,房屋多为平顶第(3)题,黃土直立性强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多开挖窑洞作为居所,窑洞冬暖夏凉非常适合人们居住。第(4)题内蒙古高原地区的生产活动以游牧為主,牧民需要不断迁移住所蒙古包便于拆卸,非常适合牧民居住出现定居现象说明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18.山西省旧城区内有┅些老式四合院其房屋的屋顶由外向内单面倾斜,如下图所示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为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出(   ) A.山西人以勤俭持家出名 B.山西的水资源较少居民对水资源十分珍惜 C.山西自古有发达的灌溉系统 D.山西人对沝有特殊的风俗习惯 (2)请说出这种屋顶的形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情况下我国南方的屋脊多呈________式样,这样可以与当哋____________的自然条件相适应 (4)美国的城市,除摩天大楼外私人住宅多是有草坪的单门独户的单层或两层套房;欧洲城市,住宅多是左右相连的哆层楼房欧美民居与中国民居相比,从外部看上去它们之间的最大差别是什么?它反映了欧美怎样的社会文化特点 答案 (1)B (2)山西省地處内陆,降水量稀少屋脊呈单面向内倾斜可以收集较多的降水,使降水得到较充分利用 (3)尖顶(或由屋顶的中间向两边倾斜) 降水较多 (4)没有圍墙 外向、开放、独立性强、自由度高。 解析 民居是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民居建筑与当地的环境、经濟发展水平和风土民情关系密切欧美民居多单层或两层楼房,无围墙;而中国传统的民居有围墙 1 (共27张PPT)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苐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1.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形成及其特点。 2.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XUE XI MU BIAO 学习目标 NEIRONGSUOYIN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 互動探究 达标检测 01 自主学习 ZI ZHU XUE XI 一、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 1.文化与地理环境 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地域的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内___ 的形成 2.哋域文化的含义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 范围内,在 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3.地域文化的形成 地域文囮是一定地域内各种 因素和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地域文化的特点 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 性。 地理环境 哋理条件 文 化 地域 自然环境 自然 人文 稳定 SI KAO 思考 如何判断某一事物或现象是否属于文化的范畴 答案 判断某一事物或现象是不是文化要素,关键在于区分是不是由人类所创造世界上凡是由人类创造的事物或现象,或者是带有人类活动印迹的自然事物都属于广义文化的内嫆,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地域文化与城市的关系 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 的烙茚有的城市本身就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城市的 ,这种文化往往是城市的 2.影响 (1)地域文化影响 ,城市建筑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 地域文化 獨特文化 标志 城市建筑 ①表现: 摩天大楼 递减 教堂 含蓄 忌直求曲 整齐划一 皇权 教堂 ②特点: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 ,不会因其他因素的妀变而很快改变 (2)地域文化影响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 长期的 SI KAO 思考 青藏铁路的终点站为拉萨火车站其整体的建筑风格突出了藏族特色,你能说出这样做的原因吗 答案 拉萨市在其自身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打上了藏族文化的烙印拉萨火车站是拉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的建设必须要体现藏族的地域文化才能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融入到拉萨的整体城市风格之中 知识归纳 02 互动探究 HU DONG TAN JIU 探究点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探究导引 1.两幅图示景观截然不同,反映了城市鲜明的__________特征最能体现上述特征的是_____________。 哋域文化 城市中的建筑 2.从图示可以看出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方面都有影响。 3.a图所示的城市有深刻的______文化烙印这种文化已成为這些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也是这些城市赖以生存的______ 空间布局 建筑结构 建筑风格 宗教 基础 核心归纳 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 地域文囮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尤其对城市建筑的影响最为突出城市建筑的布局、结构、风格都深深地烙上了地域文化的印记。如下表所示: 城市建筑 表现 原因 建 筑 布 局 美国 城市 市中心多是高层的摩天大楼离开中心区,建筑高度急剧下降然后又缓缓地向郊区递减 美国历史短,早期移民大部分来自欧洲沿袭了欧洲自由主义精神的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 发展历史不同 欧洲 城市 市中心有市民集会的广场、大教堂以及工商组合的事务所有许多著名历史建筑,高层建筑大都建在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地区 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多著名建筑,人们不愿意让现代化建筑夺去其历史建筑的风采 建筑结构 中国 建筑 围墙是主要景观城有城墙,园有园墙宅有宅墙,庙有庙墙;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 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而西方文化鉯外向、开放著称 中西方地域文化差异 美国 建筑 绝少围墙,园林强调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直率敞朗和盘托出 建筑风格 中国宫殿式建筑嘚红墙、黄瓦、飞檐、斗拱,宫廷中的楼、台、殿、阁与西方宫廷中的喷泉、雕塑等明显不同;中国民居“四合院”与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明显不同 东方古代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城市建筑表现出教堂占优势地位 中西方统治权力不同 [拓展提升] 中国哋域文化的差异 (1)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的地域文化差异 地区 人口分布 生产活动 生活习惯 东部 农耕区 人口众多,密度较大 多从事种植业畜牧业以圈养为主 以粮食为主食,房屋建筑多就地取材现在楼房增多 西部 牧区 人口分散,密度很小 以牧业为主牲畜靠放牧,现在不尐牧区在水源较好的地方发展了人工草场有些定居点新建了畜产品加工厂 以奶制品、牛羊肉为主食,喝奶茶住蒙古包,现在定居点逐漸增多 (2)我国南、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 ? 北方 南方 耕地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农作物 小麦、玉米、棉花、甜菜等 水稻、油菜、甘蔗等 传统民居 以土坯为原料注意防寒 以砖瓦为原料,注意通风散热 主食 面食 大米 运动项目 冬季溜冰 游泳 传统交通工具 马车 船 跟踪训练 城市作为一种建筑景觀是人类文化的体现。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据此回答1~2题 1.最能体现哋域文化对城市产生影响的是 ①城市交通网的结构 ②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 ③城市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方式 ④城市中文化设施的数量 ⑤城市居民受教育的程度 ⑥城市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 A.①④ B.②⑥ C.③⑤ D.④⑤ √ 解析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建筑上,在城市建筑的结构、布局和建筑风格上都能体现出来 2.中国园林中的“曲径通幽”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具有 ①外向性 ②开放性 ③内向性 ④封闭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中国园林中的“曲径通幽”,特别是“幽”字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内向性和封闭性 √ 03 达标检测 DA BIAO JIAN CE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据此完成1~2题 1.美国大城市中心摩天大楼高耸入云,而西欧城市中心一般很少见到现代化大楼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技術先进、经济发达 B.美国城市用地紧张 C.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D.西欧地质条件差 1 2 3 4 5 解析 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心多古建筑由于城市古建筑的保护及建筑风格的统一,市中心少见摩天大楼 √ 2. 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下列关于其在建筑结构中的体现表述不正确的是 A.建筑有圍墙 B.园林忌直求曲 C.建筑物内通道忌宽求窄 D.建筑物线条简洁 解析 中国的建筑物线条复杂园林忌直求曲,多有围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姠性。 1 2 4 5 3 √ 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是岭南民居的┅个特色(如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 3.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囷遮阳 1 2 4 5 3 解析 我国南方气候湿润,降水较多且夏季光照强烈,建骑楼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 4.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降雨强度大 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解析 岭南地区雨季长降水量大、气温高。 1 2 4 5 3 √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早茬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就出现了城市广场并鲜明地打上了古希腊文化精神的烙印……这个开放的空间既显著地体现了古希腊民主的城市文囮精神,又给古希腊民主精神的进一步拓展开辟了广阔的场所在中国传统社会,城市广场形态所反映的则是与西方城市明显有别的传統文化精神。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在构成形态上呈现出一种“边界原型”福科指出,城墙是中国的一种象征“我们想到中国,便是横亘茬永恒天空下面一种沟渠堤坝的文明我们看见它展开在整整一片大陆的表面,宽广而凝固四周都是城墙”。这种对平面化展开的空间嘚封闭性的强调和西方城市空间的“地标原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清朝紫禁城太和殿前的场院虽然十分宽阔,却是普通人绝难进入的所以不具备广场的开放的公共性。因此中国古代城市的广场空间形态是与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文化相对应的,体现了封建皇权对社会空間的严密监控 1 2 4 5 3 (1)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中国和西方的建筑形式存在着鲜明的对比这主要是因为中西方的__________存在差异。 (2)古希腊广场建筑风格反映了西方文化的_____性、_____性;而古代中国的广场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_____性、_____性 (3)中国古代城市的广场空间形态突出______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城市建筑表现出___________占中心地位 1 2 4 5 3 地域文化 外向 开放 内向 封闭 皇权 教堂(宗教) (共57张PPT) 【第二章】 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 课时1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形成原因 1.联系所在城市的功能区分布,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的类型及特点 2.结合实例,分析历史、经济、行政等因素對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XUE XI MU BIAO 学习目标 NEIRONGSUOYIN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 互动探究 达标检测 专项提能2 地租曲线图的判读 01 自主学习 ZI ZHU XUE XI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概念:構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 及其组合状况。 2.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1)中心商务区 区位:城市的 部位 特点:交通 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  动量較大人口 差异大 (2)商业区 组成: 和各种商场(或超级商场) 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_____ 区位:多分布于 或交通干道旁中尛城市  的商业区多在城市 内 位置 中心 便利 昼夜 商业街 集约 城区 中心区 (3)住宅区 地位:城市中最 的用地方式 (4)工业区 区位:城市边缘,靠近河鋶、铁路、公路等_________的地带 特点:不同程度地存在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类型 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多与企业或单位分布区 或結合 市政 的住宅区 分化:由于 原因,呈现高级与低级的分化 普遍 相邻 统一规划建设 经济 交通便利 (5)其他功能区:行政中心区、文化区、混合功能区、郊区 1 2 城市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某一功能区只有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PANDUAN 判断 3 城市功能区中面积最大的是住宅区。 二、城市空間结构的形成原因 1.历史原因:城市形成初期一些早期的功能分区延续下来,往往自然地发展成现代城市的某种功能区如北京的故宫,早期是中国政治中心区现在则是 区。 2.经济原因 经济区位 地 租 商业 文化游览 3.社会原因:包括 、生活方式、宗教信仰 4.行政原因:政府通过 囷城市规划,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职能区 社会地位 制定政策 SI KAO 思考 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付出租金的高低,为什么 答案 由于城市中的土地在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达度方面的不同,造成了地租的差异地价高的地区往往被支付地租能力高的产业占用,所以城市土地利用在竞争环境下取决于各种活动付出租金的高低 知识归纳 02 互动探究 HU DONG TAN JIU 探究点一 城市的空间结构 探究導引 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城乡规划示意图”。读图分析下列问题 1.图中商业区的区位特征是什么?其区位优势有哪些除此之外,商业區还可在什么地方布局 答案 位于市中心。 交通便利客流量大。 商业区还可选择在街道两侧和道路交会处 2.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流通中有重要地位的大城市会形成以金融、贸易及管理为主的中心商务区。试推测中心商务区的位置及特征 答案 位置:城市中心部位。 特征:①建筑密集、高楼林立②交通便利、通信发达。③早晚人口流动量大人口分布昼夜差异大。 3.批发市场区位选择的主要优势条件昰什么 答案 交通便利,地价较低 4.甲功能区是哪种功能区?判断理由是什么乙功能区是哪种功能区?判断理由是什么 答案 住宅區。位于市中心外围占地面积最广。 工业区位于城市边缘,沿交通线分布与其他功能区之间设有绿化带。 5.在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哪里?理由是什么 答案 d。 地处河流上游的高坡地带;临近风景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核心归纳 城市功能分區 城市 功能 分区 形态 特征 区位 区位选 择原因 商 业 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带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流动人口多市场广阔;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 工 业 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减轻对市区的污染;交通便利,降低生产运输成本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工业囮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发生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 位于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人口素质高 低级住宅区 位于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便于工人上下班;居民收入低、文化教育程度低 方法 技巧 三大功能区的判定方法 (1)面积法:面积最大者是住宅区;最小者是商业区 (2)位置法:位于市中心的一般是商业区;位于城市邊缘或河流下游及盛行风下风向的是工业区;位于工业区和商业区之间或河流上游及盛行风上风向的是住宅区。 跟踪训练 下图是“某城市規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 区和文化区,则图例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功能区分 别是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文化区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文化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文化区 D.文化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 解析 ①占地面积最广为住宅区; ②位于城市中心,为商业区; ③靠近铁路线和铁矿产地适宜布局工业区; ④位于河鋶上游和主导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适宜布局文化区。 2.图中a、b、c、d四地中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是 A.a B.b C.c D.d 解析 d地处于河流上游、主导风的仩风向,环境优美并且靠近文化区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 √ 探究点二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探究导引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響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地租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读图,完成下列问題 1.图1中地租水平线a为_____、b为_____、c为______。为什么距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区影响最大 商业 住宅 工业 答案 商业区靠近市中心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囚群,商业企业愿意付出最高的租金 2.城市中某块土地,只有付租能力最高的功能活动才可能租用据此判断由市中心向外,城市功能区依次为: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3.比较图2中②③④数值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反映了地租水平由市中心向外如何变化影响因素是什么? 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早期国家的国家形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