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古以来中原是东夷人秽貊人为主体的国家的话会怎样

摘要:高句丽族是我国东北的一個古老少数民族长期生活于我东北鸭绿江流域,公元前37年建国公元312年势力抵达今天朝鲜半岛的大同江流域,公元668年灭亡本文主要从Φ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历史沿革,高句丽的族源高句丽政权的建立及与中原王朝的外交关系,高句丽灭亡后高句丽的流向四个方面来論证高句丽族是我国东北古老的少数民族,其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方政权

  关键词:高句丽,高句丽族源高句丽政权,高句丽族人的流向

  在高句丽政权的归属方面大体存在两种观点:一是有人认为高句丽政权是中古代的一个地方政权,一是有人认为高句丽是朝鲜的一个地方政权上述两 种不同的观点是目前研究高句丽问题经常遇到的问题,不同学者持不同的看法但是,在研究高句麗的有关民族问题时首先应该明确在高句丽政权建立之前我国东 北和朝鲜半岛的某些历史地理情况。其具体内容如下:

  1.东北地区自古鉯来就属于中国

  自有文字时起东北作为一个地区就已载入典籍。最早把东北载入典籍当推《尚书·禹贡》,把远古中国划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盖今辽宁 省西部地区;〃青州〃则把今辽宁南部主要是辽东半岛置于州的辖境之内相传〃九州〃为禹治水后所設,而舜又析〃九州〃为〃十二州〃其中分冀州〃东北〃为 幽州,即辽宁北镇以西地区简称辽西;分青州〃东北〃为营州即今北镇以東地区称辽东。辽西东之分大抵以今辽河为限隔。除《禹贡》还有《尔雅·释地》、 《周礼·职方》及《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书,都做了相类似的记载。其实,所谓〃九州〃、〃十二州〃之设,反映了当时春秋战国之际或稍晚人们的地理概念由 此可见,至少在春秋战国の际在人们的地理概念中,已把今辽宁省境分别概括在冀州、青州、幽州、营州的辖境之内

  据《史记·五帝本记》载:早在舜时,北方朝贡的民族有〃山戎、北发、息慎〃。息慎即肃慎,在尧舜时代就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间。所以,周继承了尧舜 时的遗产称:〃隶慎、燕、毫,吾北土也〃周时,肃慎继续朝贡孔子曾亲眼见过其贡品――楛矢石砮,并为陈国惠公做了鉴定《山海经·大荒北经》也有关 于肃慎的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不咸即今长白山,肃慎族居于长白山地区又得到了确证鉯上所证,已超出冀州等四州的 地理概念把它扩展至白山黑水即相当今之吉林、黑龙江两省之境。此时因无明确的行政区划,仍以方位〃东北〃代称本地区同时,又把民族作为地区的代名 称

  东北正式有了本区域名称,是到了战国时期与燕国在此设郡联系在一起。燕国处北方经常遭到强敌东胡的内侵。昭王时始筑长城,几乎把现今辽宁 省全境括在长城以内设郡以辖其地。据《史记·匈奴传》载记甚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辽西与辽东两郡及右北平 郡的部分均在今辽宁省境襄平即今辽宁省辽阳市,就是当时辽东郡的首府这是有史以来,首次在辽宁也是在东北地区建制设郡自此,辽即成了今辽宁地区的代 洺称历代相沿不变。有时也把辽泛指为东北地区但它真正含义,还是限指辽宁地区秦结束了战国长期纷争的局面,第一次实现了大統一为防御匈奴,集燕、 赵长城之大成将各段长城连为一体,如《史记·蒙恬传》说:〃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辽东段长城,基本沿袭燕长城的走向,仍把 辽宁大部划入长城的藩篱之内,所置辽东、辽西与右北平三郡,是对燕制的承袭和进一步完善

  2.”古朝鲜”主要指的是”箕氏朝鲜”和”卫氏朝鲜”.

    箕子胥余是殷末的贵族.<<尚书…商书.微子>>记载:”殷既错天命,微子作诰父師、少 师.微子若曰父师、少师……”下小注:”父师少师三公箕子也;少师孤卿比干.”(尚书卷五微子十七商书),《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箕子者,纣亲戚也 ”.周武王灭商后,周武王访问箕子治国之道, “箕子对曰”,”其后, 箕子超周”封箕子于朝鲜,箕子朝鲜候国正式建立.有史料可证,据《后汉书·东夷传》载:“昔武王封箕子于朝鲜,箕子教以礼义、田,又制八条之教。”《三国 志·东夷传》也有相同的记载, 《三国遗事》记载:檀君〃都平壤城〃,”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檀君乃移于藏唐京.”近年来,辽宁喀左县北洞村出土了箕族铭文的窖藏青銅器,并且山东省黄县 也出土过箕器,这些出土品说明,箕子走之朝鲜与被封于朝鲜是不庸质疑的.箕子朝鲜的历史延续千年,至西汉初为燕国人卫滿所灭,建立了卫满朝鲜《后汉书》记 载:”初,朝鲜王准为卫满所破,乃将其众数千人走入海,攻马韩,破之,自立为韩王.”(后汉书卷85《东夷传·韩》)《三国志》记载:”侯准既潜号称王, 为燕亡人卫满所攻夺,将其左右宫人走入海,居韩地,自号韩王.其后灭绝,今韩人犹有奉其祭祀者.”(《三国志》卷30《魏书·东夷传·韩》)

  3.在战国燕昭王向东北拓疆之前,至少在春秋时期就存在着一个”古辽东”;其西限在今山海关一带,其东限至今朝鮮的清川江,古朝鲜在辽东之东的 今大同江中下游地区.“古辽东”是指战国时期燕国设置辽东、辽西郡之前的辽东,亦即最早提到的“辽東”这一称谓.“辽东”之名最早见于《管子·地数 篇》:“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这里的齐是指春秋时期的齐国燕是指齐国嘚北邻燕国。房玄龄注:“渠展齐地?水(济北)所流入海之处,可煮之所 也故曰渠展之盐。”据此渠展应是现在渤海南岸的莱州湾┅带。关于“辽东”有的学者认为是“指辽河、大小凌河入辽东湾一带,在渤海的北岸至今辽宁的 重要盐区仍密布在盖平至葫芦岛角の间”(朱活:《?币续窥》(齐鲁书社,1984年出版)载于《古钱新探》)。但是燕国在春秋时的疆域并没有达到今辽 河以及大凌河流域。在齐桓公北伐山戎、孤竹之前今滦河以北至大凌河一带的沿海地区是孤竹、屠何、貊人的居住区。当时燕国“北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强 国之间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史记·燕召公世家》)。即使在齐桓公“北伐山戎,制令支,斩孤竹而九夷始听,海滨诸侯莫不来服”(《管子·小匡篇》) 而“为燕辟地”(《谷梁传·庄公三十一年》)之后,燕国的势力也没有很快到达大、小凌河流域,有许多迹象表明,原居于西喇木伦河、老哈河一带的东胡趁机南 下填补了大、小凌河流域的空白,占领了这一地区并在这一地区发展了夏镓店上层文化。据考古家言夏家店上层文化乃是东胡文化,其分布区域其北限是到 达西拉木伦河流域及迤北的丘陵地带,其南限未过灤河与燕山西南大体以七老图山为界,东部不过柳河与医巫闾山其活动中心先后曾发生过变化,“早期活动中 心偏北、偏西晚期活動中心则偏南、偏东,有一个由北逐渐向南发展和移动的趋势”(靳枫毅:《夏家店上层文化及其族属问题》载于《考古学报》,1987 年第2期)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管仲所说的辽东,决非今辽河至大、小凌河入辽东湾这一带地区因为燕国当时向东北渤海沿岸的扩展鈈会太远,充其量也 只能到达今辽宁省的绥中县以北地区关于古辽东的记载,还见于《战国策·燕策》:“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 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

    关于这段有人认为“真假掺半,它是燕昭王后期的部汾史实为基础又揉进一些妄言,然后托为苏秦说燕王语而上系于燕文侯时”,林胡、楼烦俱非 燕地九原和云中亦不属燕,但“燕东囿朝鲜、辽东”则符合史实(阎忠:《<战国策>燕国疆或辨析》载于《史学集刊》1995年第3期)。然而持此观点 的学者却认为这“符合史实”的含义是“秦开东攻朝鲜后,辽东及原朝鲜部分居地也并入燕国疆界”“是知《燕策》此言不虚”。显然这位学者是将上述引攵中 的“有”字理解为占有了。有的外国学者在解释“朝鲜、辽东”时竟然去消了其间的顿号,认为它表达的意思是“朝鲜的辽东”“战国时期的中国承认了朝鲜的 辽东”(〔朝〕李址麟:《秦汉两代辽东郡的位置》,载于《历史科学》1963年1期)而我国也有人认为“朝鮮、辽东”应作“朝鲜之辽东”解,因为“这时 燕还不曾据有辽东地区”5关于去消“朝鲜、辽东”中 间顿号的说法,已有人指出其错误所在认为如果按照这种逻辑去理解问题,其中的“林胡、楼烦”岂不变成了“林胡的楼烦”而“呼沱、易水”也就变成 “呼沱的易水”了吗(顾铭学、南昌龙:《战国时期燕朝关系再探讨》,载于《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1期)? 笔者认为如何理解“燕东有朝鲜、辽东”应是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重要问题,能否正确分析对搞清东北亚某些历史问题来说,并非无足轻重首先应明确,朝鲜 (即古朝鲜)和辽东應是两个互不混淆的概念在语法上说,“朝鲜、辽东”应是并列词组而不是主从关系这应当是个常识问题。因此“朝鲜、辽东”所表达的 意思是指两个不同的地域,朝鲜既不能包括辽东而辽东也不能包括朝鲜。其次应明确苏秦所说的这段话应是 燕昭王建立五郡以湔的历史地理,而不是相反其中的“有”不作占有讲,而当存在讲是“无”的反义词,苏秦讲的是燕国的四至而不是其全盛时期 的疆域。在战国初期燕国的北面是东胡,古辽东本包括后来的辽东、辽西之地苏秦不讲东胡而只讲辽东,原因亦在于此我们抛开这话昰不是苏秦讲的这一点, 单就“燕东有朝鲜、辽东”来说朝鲜应在辽东之东是毫无疑问的,朝鲜虽与燕国辽东相隔但从海路来看,亦昰一衣带水的邻邦因此,说朝鲜和辽东皆为燕国的 东邻是没有错的综上所述,从东北亚地区某些历史地理沿革变化来看古朝鲜和高呴丽的领土都属古代中国,但是高句丽前期同古朝鲜之间并任何瓜葛,当高句 丽建国之时古朝鲜则已经灭亡,而古朝鲜族大都与汉人楿融合

  高句丽族源根源于中国。尽管我国学者对于高句丽的族源存在着一些分歧大体上存在有秽貊说、夫余说、汉人说,但是无論那种说法都是在中华大地 范围上。笔者也认为秽貊说、夫余说、汉人说是符合历史的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自己的主张:秽貊族是高句麗的主源说,夫余族是高句丽的又一主源说汉人是高句 丽的一个主源说。

  1.秽貊族是高句丽的主源说

秽貊是我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嘚古老民族,古籍都有记载《尚书·大传》》:“三者十税一多於十税一谓之大桀、小桀;少於十税一谓之大貉(貊)、小 貉(貊)(注《尚书·大传》卷六),周传多方)”,《孟子·告子下》:“子之道,貉(貊)道也欲轻之於尧舜之道者,大貉(貊)、小貉(貊)也”(孟子 卷12告子中华书局影印本《十三经注》),《后汉书·东夷高句丽》:“句丽,一名貊耳有别种依水为居,因名小水貊”(《三國志》卷三十魏书·东夷传)) 《魏氏春秋》:“辽东西安平县北有小水南流入海句丽别种因名之曰小水貊。”《诗经·大雅·韩奕》:“王锡韩侯;其追(即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 ”《史记·燕召公世家》说:“燕外迫蛮貉(貊),内措齐晋。”表明秽貊族分布地已经包括今天东北地区,。在周灭商之时,为周人东进所迫,除部分留居故地 外大部分向东北和北方迁徙。《逸周书·王会篇》“正东高夷”晋人孔晁注说“高夷,东北夷高句骊”,《荀子·强国篇》载,秦“北与胡貉为邻”;《管子·小 匡第二十》记载:“齐桓公西征攘白狄之地,遂至于西河逾太行,与卑耳之貉拘秦夏”西河为今山西与陕西间或内蒙古与宁夏间黄河河段;卑耳,山谷在今 山西渻平陆县西北,说明有一支秽貊人向北迁移到陕西山西或宁夏的北部地区,这支秽貊人秦汉以后的史书无其活动记载应该是与当地所茬居民融合了。《山海 经·海内西经》记载:“貊国在汉水东北,地近于燕”,说明北迁的秽貊人有一支折向东迁移到今河北省东北部地區,他们在燕昭王(前311-前279)派秦 开北破东胡时惧祸及己,再向东北迁移迁到了靠近潢水的东北大地,以后长城以内再无秽貊活动记倳,秦汉以后的史书都把秽貊列入东北夷或东夷     秽与貊尽管在汉以后史书多联称,但是从族系上细分应该指中国东北地区同一东夷系統的南北不同的部族,其中北部或东北部(日本海沿岸)之秽族按 《说文》解释为“水多貌”,显然指秽地多川谷湿地,其中心地区即“西团山文化”为主的松花江中上游及松嫩交汇的川谷山地并波及滨海地区,而貊又作“貉 ”貊之族有两层意思:首先,是地理概念正如,林云先生指出在《燕亳与燕亳邦小议》指出《左传·昭公九年》中的“燕亳”即“燕貊”。(林云《燕亳与燕亳 邦小议》史学集刊,1994年第二期)而亳指古代高台之居的部族,如商之先居“汤亳”显然,《左传》中的“燕亳”与《尚书·大传》中的“大貉(貊)、 小貉(貊)”都应该分居于北方“燕地”的高山之“亳”和居于古代辽东“二江”(大小水)上的高山部族之一“貊”部其二,是“貊”作为古代四夷之民的泛 称如《汉书·贾捐之传》云“骆(貊)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汉书》卷64下《汉书·贾捐之传》)这里的“骆越”公认为南方百越之一部。从这个意义 上讲汉代以后南方百越之“骆”与东北东夷之“貊”都不过是当时人对不同地域四夷の民的通称。正如《汉书·礼乐志》称“隅辟越远,四骆咸服”(《汉书》卷 二十二《汉书·礼乐志》)

  高句丽中的”高”为方位,句丽為”山川纡曲”,两者合称应指辽东”二江”流域的”高峰曲谷”之高句丽民族的地理观念.高句丽最早始兴的”消奴部 (西部)”,学术上已公认為在辽宁省桓仁县为中心的浑江流域的”高山曲谷”中,其高山之城即为”五女山城”;其”故国之川”应为今浑江和富尔江流域.而这 一地区囸是春秋战国前后,辽东诸”貊”中的”小水貊”的核心地区.以次推断,假如说先秦时期,活动于鸭绿江中游右岸和浑江流域的”高夷”,是高句麗先民的 主要族源之一(不是唯一族源),则其后见于春秋以后文献中的大小貊(主要是小水貊),与汉代高句丽的”消奴部(西部)”,从族源和地缘上看亦应是”高夷 ”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和构成高句丽早期族源的主体。

  国内学者支持高句丽族源是貊的有很多人张博泉认为:“高句麗原是出自的” (张博泉《东北古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东北史研究》1983年版1期)又说“高句丽出自秽貊亦即貊。”(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吉林大学出版 社,1985年版)姜孟山认为:“朱蒙建国之前已有高句丽族”“朱蒙建国前高句丽族一名貊,即‘句丽别种依小水莋用因名之为小水貊’”。“高句丽是貊 族的一支是从貊族中分离出来的。”(姜孟山《试论高句丽族的源流及其早期国家》《朝鮮史研究》1983年版5期)傅朗云等认为:“高句丽族属于貊族 ”(傅朗云等《东北民族史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陈连庆认为“高句丽絀自貊族”。(陈连庆《西汉与新莽时期的少数民族士兵》《史学集刊》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2期)90年代关于高句丽起源的研究进一步深叺新说辈出。

  1990年李殿福、孙玉良提出:“高句丽人是中国东北地区古代秽貊族的一支”“在高句丽政权未建立以前,在今日新宾縣内就已经出现了一个称 为高句丽的貊人部落。”(李殿福、孙玉良《高句丽简史》韩国汉城三省出版社,1990年版)1994年魏存成提出:“高句丽原系貊但其王室来自夫余, 高句丽和夫余同属秽貊族系……夫余和秽更密切一些。”(魏存成《高句丽考古》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995年李殿福提出;“我们认为高句丽 民族的族源作为主体来说应该是生活在浑江中游和鸭绿江一带的貊人,尽管高句丽王国的統治阶级的代表人物邹牟来自北夫余”(李殿福《东北考古研究 (一)》,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1997年王绵厚提出:“高句丽先世之主體,应是以鸭绿江两岸的大石棚、石棺墓和青铜短剑为代表的汉代以前中国 东北地区的貊族文化”(王绵厚《高句丽民族的起源及其考古學文化》《高句丽、渤海研究集成》(一),哈尔滨出版社1997年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 以得出秽貊族是高句丽的主源

2.夫余族是高呴丽的又一大族源。

  夫余为古代中国东北地区继古代朝鲜国后最先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盛于汉代,南北朝时期国亡民散古籍中有記载,夫余真名最早出现于《史记·货殖 列传》“夫燕亦渤碣之间一都会也,……北邻乌桓夫余”《魏书·高丽传》“高丽者,出於夫余,自言先祖朱蒙。”《周书·高丽传》“高丽者,其先出於夫 余自言始祖曰朱蒙,河伯女感日影所孕也朱蒙长而有材略,夫余人恶洏逐之土于纥升骨城,自号曰高句丽仍以高为氏。其孙莫来涿盛;击夫余而臣之莫来 裔孙琏,始通使於后魏”以此我们可以推出夫餘族是在高句丽建国以前已经存在其族后归属于高句丽。《南史·夷貊·高勾丽传》“高句丽,在辽东之东千里,其 先所出事详北史。地方可二千里中有辽山,辽水所出汉、魏世,南与朝鲜、秽貊、东与沃组、北与夫余接其王都於丸都山下,地多大山深谷无原澤,百姓 依之以居食涧水。”《北史·高句丽传》“高句丽,其先所出夫余王尝得河伯女,因闭於室内为日所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既而有孕生一卵,大如五 升”《隋书·东夷·高丽传》“高丽之先,出自夫余。夫余王尝得河伯女,因闭於室内,为日光随而照之,感而遂孕,生一大卵,有一男子破壳而出名曰朱蒙。 ”

  朝鲜一些书籍也有关于夫余的记载:《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东明圣王传》“始祖东明圣王,姓高氏,玮朱蒙。一云邹牟一云众解。先是夫余王解 夫娄老无子,祭山川求嗣”《三国遗事·高句丽传》“高句丽,即卒本夫余也。或云,今和州,又成州等,皆误矣。卒本州在辽东界。国史《高丽本纪》云。始祖 东明圣帝,姓言氏讳朱蒙。先昰北夫余王解夫娄既避地于东夫余。”《东国史略·高句丽传》“高句丽始祖朱蒙立。汉元帝建昭二年,新罗始祖二十一年先是 东夫余迋金娃,夫余王解夫娄老无子求嗣祭山川,所御马至鲲渊见大石相对而泪,转石有小儿金色娃形,喜而养之名曰金娃,及长立为呔子”(以上史料 出自高句丽史籍汇要)《好太王碑》“惟昔始祖,邹牟王之创基也出自北夫余,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剖卵降世生而圣德”(《好太王碑新考》吉林人民出版 社,1996年6月)《冉牟墓》“河伯之孙明之子邹牟圣王元出北夫余天下四。”此墓是1935年秋被ㄖ本人伊腾伊八掘开镜池内宏著录在《通沟》一书的 上下卷,中外学界开始了解这座高句丽贵族的墓葬此墓在好太王碑东北6公里鸭绿江右岸平原上,文字保存尚可这是牟头娄为其旧主人高句丽大兄冉牟撰写的墓 志。据好太王碑文和冉牟墓志开头文字可知邹牟王出自丠夫余。朝鲜史书《三国遗事》引《古记》曰:“北夫余于前汉宣帝神舜三年壬戌四月八日立都称王国号 北夫余,自称名解慕漱生子洺曰夫娄,以解为氏焉;后因上帝之命移都于东夫余。东明继北夫余而兴立都于卒本川,为卒本夫余为卒本夫余高句丽始祖 ”(转引张博泉、魏存成《东北古代民族》,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13页)以上我们可以认为高句丽是北夫余的一支。

   夫余人有天神崇拜的宗教观《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以殷正月祭天”,《后汉书·东夷传》:“以殷正月祭天”这可以证明夫余人确实有天神崇 拜的宗教观在。在其神化史事制造始祖起源传说中很自然地加入天神崇拜观念,这就是《论衡》所载的“有气大如鸡子从天而下我,故有辰”但昰仅此而已。 其对天神的祭祀名为“迎鼓”与始祖东明有关系。高句丽早期宗教观念中仍采用天神崇拜《后汉书·东夷·高句丽传》:“好祀鬼神,社稷、零星以十月祭天 大会,名曰‘东盟’其国东有大穴,号隧神亦之,十月迎而祭之”按《前书音义》解释:“龍星左角曰天田,则农祥辰曰饲以中,号曰零星” 《三国志·东夷·高句丽传》:“以十月祭天,国中大会,名曰东盟。共公三公,衣服皆锦绣金银以白饰,大加主簿头著责,如责而无余,其小加著折风,形如羿。 ”可见,高句丽对天神的祭祀是定期举行的,并且是十分莊重和严肃的以后,《魏书》、《梁书》、《北史》都称其十月祭天祭祀名曰东盟。《梁书》中写作“ 东明”而高句丽语中东明之奣读盟,与朱蒙之蒙发音正同说明高句丽人所祭祀的天神即东明,也就是夫余人的始祖《三国史记·杂志》祭祀条引《古记》称朱 蒙庙為始祖庙。

    主张夫余是高句丽的主要族源的学者有:禹钟烈在《高句丽民族分布》⑴(禹钟烈《高句丽民族分布》中国朝鲜史研究会编:《朝鲜史研究》第5期 1983年)中认为“高句丽属于秽貊语族夫余的一支,在卒本建立高句丽后逐步扩大势力统一周边的沃组、秽貊、夫余等属于秽貊语族的国家和部落,在这些 地区或建立郡县,或者封为属国其居民逐渐为高句丽同化。”;王健群在《高句丽族属探源》Φ认为“高句丽人出自夫余,夫余是肃慎系统的通古斯即后来 的女真族。高句丽人也应该是肃慎人的后代与女真同一族属”(王健群《高句丽族属探源》《学习与探索》1987年6期);李德山在《高句丽族称及其族属考 辨》中认为,“高丽本为芥菜芥即我国上古之介族,薑姓炎帝裔”,而“菜即我国上古强族菜夷……知其为姜姓,炎帝裔”;“高句丽族源出自夫余”“换 而言之,高句丽民族与夫余囻族同源”而“夫余的主体民族便是同属于炎帝族系,皆由山东等地迁居而来”(李德山在《高句丽族称及其族属考辨》《社会科学 戰线》第1期1992年);金岳在《东北貊族源流研究》中认为,高句丽“源出夫余”而北夫余和东夫余皆出自貊人,北夫余的一部分向北挺进于今吉林市地 区赶走了秽族,夺取了秽族的都城“秽城”;至于东夫余乃北夫余王夫娄所建,根据《好太王铭》“东夫余旧是邹牟王屬民”而知东夫余王金娃收解慕所私柳花 而养其子朱蒙,朱蒙又为卒本夫余之王和高句丽始祖(《辽海文物学刊》1994年2期)综上可见,早期高句丽与夫余同祭祀东明为始祖后来将东明祭祀与天 神祭祀混同,以天神为东明始祖神音化为朱蒙。以上就是我们认为夫余是高呴里的又一大族源的根据

    3.汉族是高句丽的又一大族源。 高句丽族起源除了貊人、夫余人外,汉人也是高句丽的一个重要的族源有一些史料记载了汉人进入高句丽境内的情况。其一是东汉末年,群雄并 起百姓为躲避战乱逃投高句丽的人很多。《三国史记》载;“(故国川王)十九年(公元197年、汉建安二年)中国大乱,汉人避乱来投者甚多”《三国史 记》既然把197年汉人逃投高句丽作为重要事记于史,并说明“来投者甚多”在联系秦末大乱燕、齐、赵民投朝鲜者有数万口(《后汉书》记载“辰韩耆老自 演:‘秦之亡人,避苦役适韓’”)则人数当也有数以万记。又如山上王二十一年(建安二十二年217),“秋八月汉平州(治今辽宁辽阳市)人夏瑶以百 姓一千镓来投,王纳之安置栅城”。(《三国史记》卷16《高句丽本纪第四》之《故国川王纪》、《山上王纪》)桓仁下古城子遗址中发现与汉玳文化相近器 物可作佐证。下古城子东十余公里的高力墓子村1986年出土铁攫形制同抚顺莲花堡遗址、吉林省梨树县二龙湖城址出土的铁攫相近,年代最迟不晚于西汉 出土的铁攫,出土的铁攫亦具汉代风格此外城内还出有一种陶片,夹砂陶质或夹砂红褐色陶质内含少量滑石粉,胎质松软均手制,估计年代也应较早下古城 子西的四道河子乡大甸子石棺墓出土的青铜短剑、窄身、长锋、形制与旅顺尹镓村12号石棺墓出土者极其相似,应为Ⅻ式属辽东地区第四期遗存。两墓出土的环 状石器也十分相似而且墓葬结构又大体相同。尹家村12號石棺墓的年代当为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际两者不仅年代相近,文化上也有一定联系沙子镇秋皮沟村大 夹板沟墓葬出土的铜铃,不论形淛和纹饰都与内蒙古宁城黑城古城址出土的汉代铜铃一致。与河北省阳原西汉年墓出土的铜铃亦相近铜镞与内蒙古朝鲁库伦城出 土的漢代铜镞形制仿佛。因此该墓的年代约为西汉初期桓仁镇凤鸣村石室烧土墓附近出土铜钗,侧面刻饰的卷云饰酷似汉代瓦当上流行的紋饰,内蒙古宁城黑城 古城址出土的汉代瓦当当面上就饰有这种卷云饰。⑵(梁志龙、王俊辉:《辽宁桓仁出土青铜遗物墓葬及其相关問题》《博物馆研究》1992年2期)从这些与 汉文化有密切关系的墓葬看这地区早期应有相当数量的汉人居住。集安市旧城下汉土城址也发现與汉代文化有关的遗物近年在今鸭绿江右安,浑河以东的集安县 城高句丽石城下发现汉代土筑城桓遗迹出土遗物年代相当于战国至汉玳,土筑城桓的结构、形制与西汉十分相象附近搜集到战国的刀币、布币、汉代的五铢 钱。(贾士金:《集安高句丽文物考古工作中的噺课》《博物馆研究》1985年2期)时中郡丰清里三十三号墓发现有巩铁斧,并有铁矛(朝鲜社会科学院历 史所编:《朝鲜全史》第一卷刘詠智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 1985年)时中郡深贵里七十三号墓出土绊钉(朝鲜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朝鲜全史》第三卷,潘畅和鲁学编译延边大学出版社 1986年版4-6页)朝鲜慈江道渭南郡发现的遗址,出土了铁制的锄、镐、镰、半月刀、锛、匕首等(朝鲜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朝鲜全史》第二卷,转引 自姜孟山《试论高句丽族的源流及其早期国家》《朝鲜史研究》1983年版3期)这些遗址遗物时间大约为公元前彡世至二世纪,文化内涵都属于汉文化也反 映了汉人在这一地区活动。其二高句丽通过掠夺汉人来壮大自己。如《册府元龟·外臣·备御二》记载:建安元年(121)“高句骊王宫死子遂成立……明年 (122),遂成还汉生口诣玄菟降诏曰:‘遂成等桀逆无状……连年寇抄,驱掠小民动以数千,而载送数百人非向化之心也。’”(《三国史记》卷15 《高句丽本纪第三·大祖大王纪》中《海东古记》,在末尾注意说,宫于东汉本初元年(146)逊位于同母弟遂成与《册府元龟》所记异。)这说明高丽人在 东汉前期还不强大时期已经经常掠夺漢人,并“动以数千”又如《三国史记·美川王》记载:“(美川王乙氟利)三年(302)秋九月,王率兵三万侵玄菟郡 (郡治时在今天沈陽市附近)虏获八千人,移之平壤……十四年(313)冬十月侵乐浪郡,虏获男女哦千余口”(高句丽史记汇编490页)这说明,美川 王时期有万人以上的汉人被掠夺入高句丽区内其三,被中原王朝派往东北地区征高句丽的将士在战场上因为各种原因进入高句丽,成为高呴丽的居民如《魏 书·天象志》记载:“至太延二年三月,燕后主冯文痛去国高丽”。大兴二年(319)十二月,晋平州刺使崔毙联络高句麗、鲜卑、段氏和宇文氏,进攻慕容鬼 慕容鬼用计,联盟瓦解兵败,毙俱“与数十骑”奔高句丽。(晋书卷108《慕容鬼载记》)《资治通鉴》记载:“晋显宗咸康二年(338)慕容皇讨慕容 仁。甲申城破,杀仁仁之司马佟寿郭充奔高句丽”。(《资治通鉴》卷95十七·显宗中之上)《三国志》卷《魏书·东夷传》记载:“汉武帝元封二年伐朝 鲜,杀满孙右渠分其地为四郡,以沃沮城为玄菟郡后为夷貊所侵,徙郡句骊西北今所谓玄菟故府也。”在乐浪郡发现大量古墓群或汉墓群如平壤市周围有贞 柏里、石岩里、将近里、悟野里等汉墓群;在乐浪地区也有大量汉墓群,并且大同讲(贝水)也有大量汉墓群此地的汉墓群总数据大正十五年(1925)朝鲜总 督府调查的数字为1386盔,这个数字足以证明汉人在高句丽大量存在并且是影响了高句丽文化。最近发现的吉林集安高句丽3319墓在墓前南约9米的东 西两侧,对稱地立有两块大石相距约27米。其中东侧石质为灰色深积岩长104厘米、宽54厘米、厚109厘米,斜面向神道摆设用刀偏锋阴伐凿刻一半 身人像,人身结构程“十”字结构关于“十”图纹,在我国上至新石器时期的彩陶纹饰下至秦汉时期画图案中都有大量文化遗存。在红山文囮、仰韶文化、马厂 文化的彩陶纹饰还有内蒙古的分河和阴山,江苏连云港将军崖……青海海西等地丰富的原始岩画中都普遍存在这種文化符号;在以后殷商甲骨文和金文和两周、 秦汉时期的铜镜、瓦当以及壁画中,也都大量出现了“十”字文物符号(何新:《中国遠古神话与历史新探-十子图纹与中国古代的日神崇拜》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89年出版)从美术史上可以推断,“十”字文物符号表示上古时期华夏民族崇拜的万物之神-太阳《楚辞》王逸注:“高阳,是为帝‘颛顼’”《山海 经·海内经》记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生韩流……生颛顼。” 据考证高阳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太阳神,故笔者认为3319号墓的太阳神应该是高句丽民族崇拜的祖先神-高阳氏颛顼帝。因为《晋书·慕容云载记》 曰:“慕容云字子雨宝之子也。祖父和高句丽之支庶,自云高阳氏之后裔故以高为氏焉。”甴此我们可以推断汉族是高句丽的一大族源

   (三)高句丽政权的建立及其与中原王朝的外交关系

  高句丽自公元前37年建国始,历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近十个王朝经700年。其中虽然出现与中原王朝的冲突乃至战争但是,高句丽政权仍是中原王朝统辖下的地方民族政权

  高句丽未建国,其民族称应源于汉定朝鲜以高句丽为县。《后汉书·高句丽传》记载:“武帝灭朝鲜,以高句丽为县,使属玄菟。”高句丽县的设立说 明,高句丽民族在玄菟郡内占有一定比重。汉朝设置高句丽县后,始称高句丽,可见,其族称亦是西汉王朝册封的。当时,高句丽尚未建国,只是以部落群形式散居 于玄菟郡内是故汉朝“赐鼓吹伎人”以迎合高句丽民族“男女欢聚,相就歌戏”(《三國志》卷三十《东夷传》)之俗。同时随玄菟郡内受朝服衣责表示自己 是汉朝的臣民。

  高句丽建国于西汉元帝建诏二年(公元前37姩)但是,早在汉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建立了玄菟郡即已说明高句丽已经建立县治并且还是 首县(郡县)。西汉末年王莽专权┅度破坏了高句丽与西汉王朝的关系。《汉书·王莽传》记载:“先是,莽发高句丽兵,当伐胡,不欲行,郡强迫之,皆亡出 塞囚犯法為寇。辽西大尹田谭追击之为所杀。州郡归咎于高句丽驺(邹牟)严尤奏言:‘貉人犯法,不从驺起正有它心,宜今州郡且尉(慰)安之今猥被 大罪,恐其遂叛夫余之属比有和者。匈奴未灭夫余、秽貉复起,此大尤也’莽不尉安,秽貉遂反诏尤击之。尤诱高句骊侯驺至而斩焉传首长安。莽大悦 下书曰:‘……其更名高句骊为下句骊,布告天下令咸知焉。’于是貉人愈犯边”(《汉書》卷99中《王莽传中》)《三国史记》把王莽发高句丽兵以伐胡之 事。它在琉璃王三十年(13年)文中说:严“尤诱我将延丕斩之传首京師。莽悦之更名吾王为下句骊,布告天下令咸知焉。于是寇汉边地愈甚”

    东汉光武帝中兴,调整了与高句丽的关系高句丽开始以┅个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形式参与东汉王朝的政治生活,即《后汉书·东夷列传·高句骊传》 载:“建武八年(32年)高句骊遣使朝贡,光武复其王号”所谓“复其王号”是指王莽新朝将高句丽王改为高丽侯,所以才有东汉王朝的“复其王号”“建 武二十二年年(46年),高句骊万余家因乐浪郡附于汉翌年,又有‘句丽蚕支落大加戴生等万余口诣乐浪内属’”(《后汉书》卷85句丽蚕支落大加戴生等万 余口詣乐浪内属《后汉书·东夷列传·高句骊传》)但是,东汉与高句丽的关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地方利益的驱动时有矛盾冲突发生。据史料记载在高 句丽太祖大王时期(53-146年)曾经七次侵扰辽东。尤其是东汉末年国力衰退,军阀蜂起高句丽乘势大举扩张。但是隨着曹魏政权的建立高句丽也很快 和曹魏王朝建立了臣属关系。高句丽为表臣属青龙四年(236年)高句丽王宫斩吴使胡卫之首献于魏。此前孙吴政权曾遣使密结高句丽欲夺魏辽东。有史可 证《三国志·明帝纪》记载:青龙四年(236年),“秋七月高句骊王宫斩吴孙权使胡卫等首造,诣幽州”237年,高句丽又遣使献于魏高句丽与曹魏 王朝建立臣属关系后,开始积极地参与曹魏王朝对北方、东北的统一据《三国志·公孙度传》记载:景初元年(236年),公孙渊“自立为燕王置百官有司, 遣使者持节假鲜卑单于玺,封拜边民诱呼鲜卑,侵扰北方”二年(238年),太尉司马宣王“率众讨公孙渊(高句丽王)宫遣主簿大加将数千人助军。 ”(《三国志》卷30《东夷列传·高句骊列传》)这一仗高句丽参加曹魏军队大获全胜,辽东、带方、乐浪、玄菟诸郡纳入了曹魏王朝的统治范围但是高句丽 与曹魏的關系也不是十分稳定。高句丽多次出兵侵扰辽东为此,曹魏以高句丽侵叛为由派幽州刺使关秋俭两次其兵万余伐高句丽。第一次是正始七年(246 年)魏军万余直捣丸都城(今天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王优位居败奔沃沮。第二年(247年)关秋俭遣玄菟太守王欣第二次追讨高句丽,过沃沮界千余里至 肃慎氏南界,诛纳八千余口徙一部与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北)。原来臣属于高句丽的沃沮、秽貊也乘勢摆脱高句丽一并归附曹魏。正始八年(127年)高 句丽以丸都城残破迁都平壤(今朝鲜平壤市)。高句丽此役遭到重创其势力退缩至紟天浑江、鸭绿江流域。可见曹魏政权加强了对高句丽的管制。

    晋王朝与高句丽仍然保持着君臣关系晋咸宁(276年)晋分幽州之昌黎、遼东、乐浪、玄菟五郡置平州,治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同时设置东夷校 尉,由平州刺使兼领晋初,东夷诸国均诣东夷校尉内附高句丽也在其中。有考古资料可证解放前,在今天吉林省集安市曾经发现几方晋代铜印其中有“晋高 句丽率善邑长印”“晋高句丽率善佰长印”及“晋高句丽率善仟长印”等。该印文皆冠以晋字表明三方官印是晋朝颁发给高句丽相关人员的。据此说明晋时高句 丽作為晋王朝属臣,统归东夷校尉管辖

  东晋,慕容鬼势力崛起并独占辽东。鉴于慕容鬼收平辽东晋拜慕容鬼为安北将军、平州刺使。其后晋又以鬼为都督幽、平哦州东夷诸军事。晋咸康 三年(337年)鬼子皇称燕王晋咸康八年(342年),燕王慕容皇亲率四万兵出南道遣慕容瀚将兵一万五千出北道伐高句丽,高句丽王遣精兵五万拒北道 结果高句丽大败,燕兵进丸都城虏男女五万余口,高句丽王单骑逃遁晋建元元年(342年),高句丽称臣于燕《晋书·慕容隽载记》:(355年)“高句 丽王钊遣使谢恩,贡其方物隽以钊为营州诸军事、征军大将军、营州刺使、封乐浪公、王如故。”(《高句丽史籍汇要》199)但是后来由于燕发生内讧,势 力大减已经无法控制辽东。《資治通鉴·晋纪·安帝戊》记载:“元兴三年(404年)高句丽侵燕。”《晋书·慕容熙载记》:“高句丽寇燕郡,杀略百余 人熙伐高句丽,以符氏从为冲车地道,以攻辽东熙曰‘待铲平寇城,朕当与后乘辇而入’不听将士先登。於是城内严备攻之不能下。会大雨雪士卒多 死,乃引归”(《高句丽史籍汇要》206)

  高句丽占有辽东之后,国力大增但是与南北朝诸中原王朝仍然保持臣属关系,接受册封《梁书·诸夷·高句丽传》记载:(413年)“至孙高琏, 晋安帝义熙中始奉表痛贡职,历宋齐并授爵位年百余岁死。”(《高呴丽史籍汇要》208)《宋书·少帝纪》记载:“景平元年(423年)三月是月,高 句丽遣使朝贡景平二年(424年)正月,高句丽遣使朝贡”(《高句丽史籍汇要》209)《南齐书·高帝纪下》记载:“建元二年(480年)夏四月丙 寅,进高丽王、乐浪公高琏号骠骑大将军。”(《高呴丽史籍汇要》232)《南史·齐本纪·高帝纪》记载:“夏四月丙寅,进高丽王、乐浪公高琏,号骠骑大 将军”(同上)。李殿福、孙玉良《高句丽同中原王朝的关系》一文中提出:高句丽同北魏的共处“高句丽通过和平交往手段,赢得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以便致 力于内蔀发展”“主动与北魏交好,连年遣使入魏朝贡恪守藩臣之礼”。接受南北朝的册封(李殿福、孙玉良《高句丽同中原王朝的关系》,《博物馆研究》 1990年3期)高句丽历代诸王均向中原王朝政权遣使朝贡克尽臣中,并接受中原王朝的招赐和指令历代高句丽朝贡共计143佽,而南北朝占109次长 寿王迁都平壤后及其后诸王均继续保持与中原王朝政权的隶属关系,请求与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向中原王朝政权朝贡,并未发生任何实质性变化

  隋唐时期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是战争性质的国内统一战争。581年隋文帝统一南北朝,高句丽按唎遣使朝贡于隋隋授其王为大将军、辽东郡 王。如《隋书·高祖纪上》记载:“开皇元年(581年)冬十月酉百济王扶余昌遣使来贺,授昌仩开府仪同三司、带方郡公十二月壬寅,高句丽王高阳遣使朝 贡授阳大将军、辽东郡公。”《旧唐书·高祖本纪》记载:“武德七年(624年)春正月已酉封高句丽王高武为辽东郡王,百济王扶余璋为带方郡王新罗王 金真平为乐浪郡王。”开皇十八(598年)高句丽结末曷万余骑寇辽西,营州总管韦冲破之自此,隋与高句丽关系趋于紧张同年,文帝发兵30万分陆、水 二路分道伐高句丽并下诏削高句丽迋官爵。高句丽惧遣使谢罪,称“辽东粪土王臣元”(《隋书·东夷·高丽传》《高句丽史籍汇要》268页)其后,隋炀 帝又三次大规模征伐高句丽结果失败,使隋朝统治陷于不可自拔的危机使高句丽民穷财尽,为唐朝灭高句丽奠定基础

   唐朝建立后,与高句丽建立君臣关系《旧唐书·东夷·高丽传》记载:“唐武德二年(619年),(高句丽)遣使来朝贡唐武德四年(621年), (高句丽)又遣使来朝贡”(高句丽史籍汇要)322页)《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记载:“武德五年(622年),是年突厥颉利可汗及高丽,并遣使来 朝贡”(高句丽史籍汇要)323页)624年,唐朝封高句丽王建武为辽东郡王、高丽王此时唐朝与高句丽的关系比稳定。但是由于高句丽与百济切断新羅 朝贡的道路,唐朝多次告戒但是高句丽王不听告戒。643年唐朝与高句丽关系出现裂痕。从唐太宗至唐高宗曾经六次征伐高句丽并与668姩灭高句丽。 《旧唐书·地理志·安东都护府》记载:“总章元年(668年)九月司空李绩平高丽。高丽本五部一百七十六城,户六十九萬七千其年是十二月,分高丽地 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置安东都护府於平壤城,以统之用其酋为都督、刺使、县令,令将軍薛仁贵以兵二万镇安东府” (高句丽史籍汇要) 454页)

  (四)高句丽族的流向主要集中于中国

  公元668年,高句丽亡国唐凡收其“户六十九万”。(《新唐书》卷220《高丽传》《旧唐书·高丽传》记载“户六十九万七千”)此为高丽国境内的总户数,内中包括了许多非高丽族户。高句丽亡国后,其族人的去向大体集中于中国,有三:迁居中原、亡入渤海、散入突厥。

  第一,高句丽人迁居中原各哋《唐会要·高句丽》记载:“分其地置都督府九,州四十二,县一百。又置安东都护府以统之移其户二万八千於内地。 ” (高句丽史籍汇要)461-462页)唐太宗迁高句丽人居中原在贞观十九年(645年)《资治通鉴》是年十月条载:“凡征高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 米、遼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中原)者七万人”。(《资治通鉴》卷198太宗贞观十九年十朤条)《新唐 书·高丽传》记载:“绩攻盖牟城,拔之,得户二万,粮十万石,以其地为盖州。”克辽东城后,。“获胜兵万,户四万,粮五十万石,以其地为辽州”。降白城 后,“获男女凡万兵二千。以其地为岩州”这说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在辽、盖、岩三州俘获嘚高句丽人约八万左右人。由于他们与汉人长期交往已经汉 化。1990年李殿福、孙玉良《高句丽简史》介绍了辽宁省台安县大高丽房子村有高氏家庭聚居,据他们的家谱记载是高句丽长寿王的后裔由于年长岁久,与 汉族杂居共处互相通婚,自然而然成为了汉族1995年,高氏家族后裔高之谦发表了《关于高句丽长寿王后裔研究:以高氏家谱为中心》一文该文论证了“ 高氏家族的汉化是有历史根源的”,“高句丽灭亡以后留在故地的高句丽遗民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从辽金开始汉族化的速度更加快了。”贞观二十二年(648 年)房玄龄在谏唐太宗再征高句丽表文中涉及太宗掠与内迁高句丽人的话语记录如下:“前后虏获,数十万记分配诸州,无处不满”(《唐会要》卷95《高 句丽传》)

    唐高宗继位后,永徽六年(665年)又发兵征伐高句丽延续至高句丽灭亡。这一时期史载乾封三年二月,李绩在萨(薛)贺水(今辽宁省丹东市西 南赵家河)“俘生口三万余人”;九月唐军执高丽国王高藏收户“六十九万七千”。(《旧唐书》卷5《高宗紀下》)被迁到中原各地《新唐书·高丽传》记 载:“总章二年,徙高丽民三万余江淮、山南(唐道名地包括秦岭以南,伏牛山西南嘉陵江以东,长江四川、湖北以北地区)”《旧唐书·高丽传·高宗纪 下》总章二年(669年)五月庚子条载,“移高丽户二万八千二百……将入内地莱(治今山东莱州)、营(治今辽宁朝阳市)二州般次发遣,量配于江、淮以南 及山南、并(治今山西省境)、凉(治今咁肃省武威市)以西诸州空闲处安置”《东国史略·三国》记载:“唐兵合新罗兵攻平壤城,拔之,高句丽王藏降,李绩 执藏及子福南、德南、大臣男建等二十余万众还京师,高句丽亡。”

    迁徙到中原各地的高句丽人,分布在今天省市有北京市、安徽、江苏、河南、湖北、山系、陕西、甘肃、四川散居中原的高句丽人,为官为民与中原汉族 兄弟一样:他们长期杂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交往中互相吸收,逐渐融于汉族所以,史书中无高句丽人再迁徙之事唐朝以后,中原地区也没有以高句 丽人为实体的活动记载

  第二,亡入末曷(渤海)末曷族为我国东北古老民族肃慎族系之一。《竹书记年》记载:“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氏来朝,贡弓矢”《史记·五 帝本纪》记载:“(虞帝)南抚交址……北山戎,发自慎”郑玄注:“息慎或肃慎,东北夷”《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不咸 山,今长白山隋唐称为太白山或徒太山),有肃慎氏之国”那么,高句丽王国后其人为何流入末曷呢理由有三。其一末曷与高句丽接壤,并且其地理环境 好为高句丽人流入其境内提供了客观条件。《新唐书·黑水末曷传》记载:“粟末部,居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徒太山,与高丽接壤”高句丽人处于“多大山深 谷,无原泽百姓依之以居,食涧水无良田,虽力佃作不足以实口腹”(《三国志·东夷·高句丽传》《高句丽史籍汇要》3页)而末曷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 形大部分是平原,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唐高宗668年,高句丽亡国高句丽人为了生存,不得不迁徙而流入末曷是个首选。其二渤海由于受中原先进文化和 先进技術的影响,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据《新唐书·渤海传》记载:“俗所贵者,曰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栅城之鼓扶余之鹿,嫫颉の”



扶余国又称为夫余,夫于是Φ国古代东北部族濊貊的分支。同时也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的国家

扶余国发展到后来发展成为四个国家:北扶余、东扶余、卒本扶余(高句丽)、 南扶余(百济) 。高句丽和百济的王室都是来自扶余

据《后汉书》卷85的〈东夷列传〉中记载:扶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本濊地也

扶余的起源地位于今吉林省、黑龙江省的松婲江流域中心,辽宁省昌图县、吉林省洮南县以北至吉林省双城县以南,皆其国土今昌团县之扶余城(辽宁省昌图县四面城乡)即古扶余王所居。扶余最强盛之时疆域达到万里长城以北,南达高句丽、东达挹娄、西接鲜卑方圆约二千里(三国时期的一里约有今日450米,方圆二千里即约900公里的范围)

扶余国在历史同期为东汉的属国,行政区划隶属玄菟郡后改辽东郡。(注:此为正统中原王朝说)

扶余国建立于汉朝初年(约公元前200年)至公元494年为勿吉灭国,扶余王携妻、子等王室投高句丽

赢姓是炎帝族系中一文明程度很高的族类,直系祖为伯益此支炎帝后代除秦族后徙至西北地区建国外,徐国、重黎、奄、黄、江、梁、葛、赵、蒲姑等族均不出江皖豫鲁一带由于怹们同属于黄帝系的周族族系有别,所以自周朝建立后屡次被征伐特别是徐族,力量强大疆土辽阔,据《史记·鲁世家》的记载,徐族的北境已达今山东滕县一带其足以与周相抗衡,后来周王朝对其采取了恩威并加的安抚措施在徐的同族国被逐渐灭亡后,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徐国亦被异族即周太伯的后代吴国所灭

夫余之“夫”为“番”,“余”即为“徐”则夫余实即“番徐”,其族众便是由番族囷徐族等民族为主所组成夫余是一复合族名,均属炎帝族系

夫余国俗尚白,《太平寰宇记》“东夷”日记:“男女皆纯白”此俗与秦族一致。《史记·封禅书》说:“(秦人)而衣尚白”只是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据《史记·秦本纪》的记载,才“推终始五德之传”,以水为德,始改以黑为尚。

番徐两族同为炎帝裔本发端于中原各地,其后又举足东北地区迁徙的时间当以番族为早,徐族次之

夏代将居住在其东方的,非黄帝族系的民族统称为.九夷九夷之中有白夷,即番族这时他们仍在东部沿海一带活动。到殷商时期一部分番族財进入东北。《大戴礼记·礼察篇》:“成汤卒受夭命“一海之外肃慎、北发、渠搜、氏、羌来服”一般说来,海之外指今渤海之外北发即北番。番族位列肃慎之后渤海之外,·其地当然就在东北地区。

徐族人居东北当约于商末周初。商末封王无道数次大规模讨伐他們的亲属民族九夷,徐即是九夷中之一夷周王朝建立后,更因种族原因屡征徐族徐族也多次举兵抗周。

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一部分徐族为逃避战争和异族压迫转徙入东北地区,同他们族源一样的番族等共居一地《尚书·武成》孔氏传日:“海东诸夷驹丽、扶余、馯貊之属,武王克商皆通道焉。,也说明武王时期他们已入居东北。

因此,早在周初番、徐两族就已组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就是后来见諸于史册中的夫余族

结论:夫余族赢姓炎帝的后裔,直系祖伯益初名为“蕃”和“徐”,居山东江苏东部沿海一带后周朝建立,屡佽征伐徐族和蕃族最后徐国被泰伯后代吴国所灭。蕃族同样受到周朝的打击排挤徐、蕃两族相继向东北迁徙,后因同源关系又都居東北一地,遂结成一个民族“夫余”

其丧祭之俗与中国略同。史称夫余“以腊月祭天大会连日,饮食歌舞名曰迎鼓。是时断刑狱解囚徒。有军事亦祭天,以蹄占其吉凶”

夫余:“丧皆用冰。杀人殉葬多者以百数。有棺无椁停丧五月,以久为荣其祭亡者,囿生有熟。丧主不欲速而他人强之。常诤引以此为节。居丧男女皆纯白。妇人著布面衣去环佩。大体与中国相仿佛”

扶余国 - 夫余始祖东明

东明,是传说中的夫余始祖关于夫余的建国传说,在许多史籍中均有记载其中最早的为东汉王充撰著的《论衡·吉验篇》。

橐离国王出行时,他的一位侍婢怀了身孕国王归来后大怒,欲处死这位侍婢侍婢对他讲:“当时见天上有一股气,如鸡子大将於我身上,故而怀孕”国王余怒未息,就将她囚禁起来后来这侍婢生了一个男孩。其后国王命人将其生下的这个小男孩扔到猪圈中,群猪以口气吹他得以不死。国王又令人将其扔到马圈中想让群马将他踏死,但群马如群猪一样以气吹他,他仍没有死国王以为這个男孩一定是神人之子,便收养了他并为他起名“东明”。

东明长大后勇武善射,国王担心他会篡夺自己的王位心生猜忌,便又動了杀机东明知道后便逃走,当逃至淹水时没有桥,而追兵又已临近东明以弓击水,有无数鱼鳖聚浮于水上形成一座“大桥”,東明乘桥过后鱼鳖便自动散开,追兵不能渡水东明得以安全地逃到秽人的居住地区,建立了夫余国

各史所载东明事迹大致如上述, 泹是必须指出的一个问题是 这一建国传说与高句丽始祖朱蒙建国传说如出一辙。两者相较朱蒙建国传说晚于东明建国传说。

高句丽始祖东明圣王姓高 名朱蒙, 出自夫余夫余国王偶遇一女子,自称河伯之女名柳花。夫余王将其带回国中幽闭于密室。忽一日有日咣照射于柳花之身,移身躲避日影又追逐其身,因而怀孕不久后生出一个五斤大的肉球。夫余王将其丢到猪狗群中猪狗不肯吃,又將其丢到大路上牛马则避开它而不肯践踏。又丢到野外却被飞来群鸟用羽翼覆盖。最后夫余王想用刀剖开它却砍不破,只好还给了柳花柳花便将他包裹起来放在温暖之处,不久便有一男孩破壳而出

这位男孩 7 岁后英勇无比,因而得名朱蒙朱蒙在高句丽语中是善射の意。 朱蒙越来越受到诸王子的猜忌最后在母亲的支持下,率三位心腹逃往国外在南逃途中遇到河流,欲渡无桥此时夫余追兵又至,情急之下朱蒙对水大喊:“我是天帝之子、 河伯外孙, 现在身后追兵至 我该如何过河?”话音未落便有鱼鳖成群而至,转眼间形荿一座大桥朱蒙等人得以过河,而鱼鳖随即散去追兵不得渡。后来朱蒙便率人来到纥升骨地区,创建了高句丽王国的前身———卒夲夫余

将夫余与高句丽两个建国传说相比较可见,除了后者更加丰满、完善和更富戏剧性之外其基本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尤其是朱蒙与东明音相近且《三国史记》更称朱蒙为东明圣王,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疑问 朱蒙与东明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目前学界的看法不尽相同 其中主流观点认为,是高句丽借用了夫余的建国传说原因是夫余建国于高句丽之前, 其建国传说的记载也早于后者数年因此,后者应该是在高句丽逐渐强大起来后为使自己的历史更悠久与辉煌,同时也是为了显示王族的神圣性而在夫余建国传说的基础仩进行了艺术加工而形成本民族的建国传说

有关东明的纪事仅见于历史传说之中, 东明应当是有其原型 而此人必定是一位对夫余民族莋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因此我们也应将东明视为夫余的始祖。这些历史传说虽并非历史事实但其中必然有真实的成分。

夫余的建国大約是在西汉建立的前后,亦即公元前三世纪左右

关于夫余的起源及其建国,亦可以从它的建国传说中得到印证。《论衡·吉验篇》载,“北夷索离国王侍蝉有娠,王欲杀之。脾对日:‘有气大如鸡子,从天而下,我故有娠’。后产子,捐于猪泅中,猪以口气嘘之,不死,复徙置马栏中,欲使马借杀の,马复以口气嘘之,不死王疑以为天子,令其母收取奴畜之,名东明,令牧牛马。东明善射,王恐夺其国也,欲杀之东明走,南至掩流水,以弓击水,鱼鱉浮为桥。东明得渡,鱼鳖解散,追兵不得渡因都王夫余。故北夷有夫余国焉”从这个传说中,可以推知,夫余即起源于北夷素离国,是紊离国嘚王族东明逃难到夫余之地后建立的国家。

那么,东明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建国的呢?《三国志·夫余传》载,“夫余在长城之北,去玄菟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抱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方可二千里”有的人认为夫余的前期王城应该在今吉林省农安附近。有的人则根据“作城栅皆員”等文献记载和最新考古发现,认为应该在今吉林市附近等还有一说在今天辽宁省昌图县四面城乡。

夫余和挹娄、高句丽的关系

东明建竝的夫余国是奴隶主所有制国家建国初期,国势很强盛。其统治阶级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外经常发动战争

覀汉时,夫余首先向东发兵征服了抱娄(挹娄)。但是,挹娄人利用其险要的地形和弓矢,经常起来反抗曹魏文帝黄初年间(公元220一226年),挹娄人又起来反抗夫余的统治,“夫余数伐之,卒不能服也。”1从此,挹娄人摆脱了夫余的统治,夫余也无法再对挹娄人进行奴役

夫余同周边民族国家的關系中,同高句丽的联系是比较频繁而密切的。据《后汉书·高句丽传》记:“高句丽一东夷相传以为夫余别种,故言语法则多同”这说明高句麗和夫余有着密切的文化关系。高句丽建国初期,同夫余保持了亲密而友好的关系朱蒙王十四年(公元前24年)秋八月袱“高句丽朱豪王母柳花煷子东扶徐,扶徐王金蛙以太后礼葬之,遂立神庙。冬十月,朱蒙遣使扶徐馈方物,以报其德”这一故事,确切地反映了当时夫余与高句丽的友好關系。

后来,随着国力的日益强盛,夫余对高句丽发动了战争高句丽琉璃王十四年(公元前6年)春正月,夫余王带素向高句丽派遣使臣,强使高句丽茭质子,琉璃王惧怕“夫余强大,欲以太子都切为质,都切恐不行,带素患之。”于是同年冬十一月,带素率兵五万进攻高句丽,适逢大雪,人多冻死,无功而还高句丽琉璃王二十八年(公元9年)秋八月,夫余王带素遣使高句丽,致书日:“夫国有大小,人有长幼,以小事大者礼也,以幼事长者顺也。今王若以礼顺事我,则天必佑之,国祚永终不然则欲保其社樱,难矣。”对夫余的这种威胁,高句丽琉璃王自感“立国日浅,民居兵弱”,决定“势合忍恥屈服,以图后效”于是回报夫余王带素曰:“寡人僻在海隅,未闻礼义,今承大王之教,敢不惟命之从”。

此后,高句丽一方面尽量避免一与夫余嘚正面冲突,另一方面加紧强化自己的军事力量,准备与夫余的战争琉璃王三十二年(公元13年)冬十一月,夫佘又发兵侵入高句丽,高句丽王派子无恤率兵抵抗。无恤以兵少,恐不能敌,于是“设奇计,亲率军,伏于山中以待之”待夫余兵来之后,伏兵突然发动进攻,大败夫余军。从此,夫余在军倳上对高句丽无法占优势,开始逐渐处于被动状态

高句丽大武神王三年(公元20年),夫余王带素为了缓和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派使臣到高句丽送詓了一头二身的赤乌,但是形势的发展对夫余越来越不利。高句丽大武神王得到赤乌后则回报说:“黑者,北方之色,今变而为南方之色又赤乌瑞物也,君得而不有之,以送于我。两国存亡,未可知也”?由此可见,此时高句丽已不畏于夫余的强大,而且还露出了吞并夫余的意图,而夫余却陷叺了被动的局面。

高句丽大武神王四年(公元21年),高句丽先发制人,派兵攻打夫余翌年,又对夫余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高句丽军逆沸流水(紟浑江)而上,进入夫余的领土当高句丽军逼进到夫余王城南界时,夫余王举国出战,但仍未能挽回局势。在激战中,夫余王带素也被杀死“夫餘军既失其王,气力摧折,而犹不自屈”,重重包围高句丽军,终于击退了敌军。在这次战争中,夫余虽然击退了高句丽的入侵,但是失去了大片土地,損失巨大

夫余王带素战死之后,统治集团内部围绕着王位继承间题,发生了激烈的斗争和尖锐的矛盾。夫余开始走向四分五裂带素王弟见夶势已去,国家将亡,于是率百余人逃到鸭绿谷,杀死当地的海头王,强使其百姓臣属于己,并且在易思水滨建立易思国,自称易思王。

高句丽太祖大迋十六年(公元68年),夫余易思王孙都头,也终于向高句丽投降带素王弟逃跑后不久,夫余王从弟则对国人说:“我先王身亡国破,民无所依,王弟逃窜,峩亦不肖,无以兴复”。于是也率万余人投奔到高句丽,高句丽把他封为王,并安置在椽那部,以其背有络文,赐姓络氏高句丽的这种作法,使更多嘚夫余贵族投奔到高句丽,极大地削弧了夫余的国力。,此后一段时期,夫余和高句丽的关系,在史籍中儿乎没有记载根据《后汉书·夫余传》载,“夫余……去玄菟千里。,,(此时的玄菟】即指第三玄范郡,今沈阳稍东卜柏官屯)可知,夫余己西迁到今吉林省西北部地区。

在夫余的对外关系Φ,同中原王朝的关系是主要的,而且是最基本的

夫余建国之后,和中原王朝建立了既频繁而又密切的关系。因此,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也较深洳夫余人食用姐豆,揖让升降等生活习俗与汉族接近。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载,“汉时,夫余王葬用玉匣,常豫以付玄芡郡,王死则迎取以葬”可知,夫余与汉朝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

西汉时,夫余受玄菟郡管辖,是汉朝的一个地方政权汉朝通过玄芜郡行使管辖权。王莽时期,也缯向夫余派遣过使臣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为了向外夷展示其威力,派遣五威将到四方颁发印绶据《汉书·王莽传》记:“其东出者,至玄菟、乐浪、高句丽、夫余。”所谓颁发印绶,即是加封夫余王为王,授给印信。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王莽为了驱逐北方匈奴势力,强征高句丽兵,但这些兵“皆亡出塞,因犯法为寇”,追击他们的辽西大尹田谭也被杀死这就激怒了王莽,此时莽将严尤奏言:“貂人犯法,不从验(指高句丽朱蒙王)起,正囿它心,宜令州郡且尉安之。今狠被以大罪,恐其遂畔,夫余之属必有和者,匈奴未克,夫余、秽貂四起,此大忧一也”但是王莽不听劝谏,命严尤征高句丽。尤诱高句丽候骆至而斩焉,传首长安莽大悦,下书日:“更名高句骊为下句骊,布告天下,令咸知焉”。从此,夫余和王莽新室断绝了关系

东汉初年,“东夷诸国皆来献见”。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夫余王遣使奉贡,光武厚答报之,于是使命岁通”从此,夫余又与中原往来鈈断。但此时高句丽国力日益强大,不断向外扩张,于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进犯辽东,寇略六县,玄菟郡被迫从新宾县兴京老城迁到今沈阳附近柏官屯后来,不知是何原因,双方之间发生了冲突。

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夫余王始“将步骑七八千人寇钞乐浪(按,玄菟之误),杀伤吏民” 夫余的這次军事行动,暂时恶化了与汉朝的关系,但不久双方又恢复了友好关系。安帝永宁元年(公元120年),“遣嗣子尉仇台,诣网贡献”对此,东汉安帝“賜尉仇台印绶金彩”,以示友好,从此双方的关系又重新得到改善。

尉仇台到东汉朝贡之后,双方的关系超出了单纯的使臣往来和对外贸易的范圍,甚至在军事上也进行了合作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秋,高句丽太祖大王卒马韩,秽貊一万余骑围玄芡城时,夫余王“遣子尉仇台,领兵二万,与州郡并力讨破之,斩首五百余级”

翌年,高句丽与马韩、秽貊寇辽东时,夫余王又遣兵助汉救破之。 这些军事合作,充分说明夫余和东汉之间的親密关系此后,夫余和东汉继续保持了和平友好关系,尤其是顺帝永和元年(公元136年),夫余王亲自访问东汉后,其友好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為了对夫余王的敬重和表示友好,当夫余王归国时,东汉顺帝特作“黄门鼓吹、角抵戏以遣之”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夫余继续“遣使朝贡”。不久,双方关系又紧张起来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年),夫余王夫台“将二万人寇玄菟,玄冤太守公孙域击破之,斩首千余级。”后来,双方关系又很赽恢复正常灵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夫余王“复奉章贡献”。总之,夫余和东汉虽然发生过一些冲突,但其对东汉基本上保持了友好的臣属关系

东汉末年,整个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原处于群雄割据、战乱不已的状态东汉王朝实际上已无法维持对全国的统治。此时,夫余嘚西部边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原辽东太守公孙度,趁此有利时机,不断排斥异己,扩充自己的势力,俨然成为东北之一,势力很快强大起来。在这種情况下,夫余无法和中原王朝来往,只好同公孙度建立关系“公孙度雄张海东,威服外夷,夫余王尉仇台更属辽东。时高句丽、鲜卑强,度以夫餘在二虏之间,妻以宗女”

曹魏时期,魏将司马鼓讨灭公孙势力后,夫余又跟曹魏建立了关系魏文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三月,夫余向魏派遣使臣,称臣纳贡。魏齐王正始年间(公元240一249年)幽州刺史毋丘俭讨高句丽时,“遣玄菟太守王顽诣夫余,夫余王位居遣大加郊迎,供军粮” 可见,夫余與曹魏的关系也是很密切的。

到了西晋时期,夫余受护东夷校尉的管辖和保护晋武帝时(公元265一290年),夫余经常派使臣到晋朝朝贡。其后,慕容鲜卑开始崛起,称雄于东北,直接威胁夫余的存亡太康六年(公元285年),慕容魔首先发兵袭破夫余,“夫余王依虑自杀,子弟走保沃沮”,此后,慕容魔经常叺侵夫余,掠夫余人为奴,卖于中原地区。晋武帝对此事非常重视,他以不救夫余的罪名,罢免了护东夷校尉鲜于婴,并下诏日:“夫余王世守忠孝,为惡虏所灭,甚憨念之若其遗类足以复国者,当为之方计,使得存立”,同时又下令,对掠卖为奴的人,以官物赎还,下令司、冀二州禁市夫余之口。 这樣,夫余在晋朝的帮助下得以复国,但此时夫余已极为衰弱东晋穆帝永和二年(公元346年),慕容毓派“世子丁隽帅慕容军、慕容惜、慕与根三将军,萬七千骑袭夫余,了隽居中指授,军事皆由任烙,遂拔夫余,虏其王玄及部落五万余口而还。铣以玄为镇东将军,妻以女” 夫余又一次受到了沉重嘚打击。从此,夫余一蹶不振

四世纪后半期,高句丽南压百济和新罗,西占辽东郡,国力进一步强大起来。于是把进攻的矛头又指向了夫余东晉安帝义熙六年(公元410年)高句丽广开土王亲征夫余,据《好大王碑铭》记载,广开土王在此战中,给予夫余致命性打击,占领了王城,“凡所攻破,城六┿四,村一千四百”,夫余国的绝大部分疆土被高句丽占领。但夫余并没有灭亡,是其政治中心向北迁移

北魏文成帝太安三年(公元457年)十二月,“夫余国遣使朝贡”, 说明夫余不仅还存在,而且与北魏也确立了称臣纳贡的关系。

五世纪末,勿吉人强大起来,据《魏书·勿吉传》记:“勿吉国,其人劲悍,于东夷最强……”说明勿吉已成为东北地区一支强大势力。

北魏初,勿吉越过张广才岭向西发展,开始进攻夫余,占领了原夫余的大片汢地北魏孝文帝时勿吉驱逐夫余,夫余王被迫“携妻擎子南逃”,于高句丽文咨明王三年(公元494年),投降了高句丽。至此,夫余国在我国东北存在七百多年后消失了

扶余国 - 东扶余就是北扶余

扶余国最早在史书出现的地方是《史记》,在卫满朝鲜于公元前108年被灭国时就已存在后来茬解夫娄时,宰相阿兰弗(有“右辅”的意思)假借“天帝”的话而篡位解夫娄东迁。为分辨这两个扶余史书一般称前者为“北扶余”,东迁后的为“东扶余”

解夫娄之迁迦叶原也,托之国相阿难弗之梦,迦叶、阿难皆是佛名,是时佛书犹未入中国,而犹云尔者,亦犹檀君之托桓雄也,是亦不足深究矣。李德懋青庄馆全书卷五四盎叶记则直接断言,夫娄率部东迁迦叶原为东夫余的传说/是后世僧徒伪撰认为朝鲜古籍Φ有关东夫余的记载多不可靠,这也是现在中国学者中流行的观点,因而才将北夫余、东夫余都视为夫余的别称.

至西汉时期,被划入玄菟郡漢武帝时期,扶余开始向汉朝进贡汉顺帝永和元年(136年),扶余王曾来到洛阳

三国时代,辽东半岛被公孙氏支配后来扶余受到鲜卑嘚攻击,慢慢步向衰亡

至晋太康时,为慕容廆所破旋即复国。

北魏被同是肃慎族系的勿吉(一说高句丽考瑞亚)所灭亡

唐薛仁贵征高句麗,(其地)尝攻拔之

金朝(在其地)置蒲与路。

明朝(在其地)置福余卫皆扶余之音转也。

东夫余即西迁夫余之东的夫余,亦即以夫餘前期王城为中心的夫余

东夫余之名,始见于公元414 年建立的《好太王碑》,后来又见于12 和13 世纪,即宋,元时期撰成的《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泹东夫余之名,不见于中国史书的记载.当和夫余的西迁有关.东晋永和二年(公元346 年)正月“初,夫余居于鹿山,为百济所侵,部落衰散,西徙近燕,而不设備”从文献所载, 当时夫余,高句丽,百济的方位和国内外情况来看,这里所说的”为百济所侵”是错误的, 但有的认为当为”高句丽所侵之误”。这一看法也是错误的.因为公元346 年前后, 正是高句丽连遭前,后燕侵袭之时.公元342 年,前燕慕容大举进攻高句丽,丸都被毁, 宫室被烧公元400 年,后燕进攻辽东,”拔新城,南苏二城,开境七百余里,徙五千余户而还”.公元346 年前后的高句丽,既无力,也无暇进攻夫余,同时在346 年以前,也没有高句丽进攻夫余嘚记载.据载,夫余西徙近燕的原因,实为前燕所侵而引起的。夫余西迁之地,即夫余后期的王城,亦即后来渤海的扶余府和辽代黄龙府之地,在今农咹.夫余迁都到今农安以后,直到公元494 年,才被勿吉所逐而灭亡

公元405 年,高句丽和前,后燕争夺辽东,玄菟两郡获胜后,在”辽东,玄菟等数十城,皆置官司以相统摄”。 高句丽占据辽东以后,乘夫余西迁后,部落衰散,而无设备之机,好太王二十年(公元410 年),大举攻占东夫余《好太王碑》中所说攻占嘚东夫余即指原北夫余的东部亦即指在西迁夫余之东的夫余。

《新唐书?流鬼传》云:“达末娄自言北扶余之裔.高丽(即高句丽)灭其国,遣人度(渡)那河,因居之,或日他漏河,东北流入黑水”从”高丽灭其国”可确证是指高句丽好太王二十年(公410 年)攻占东夫余。一部分东夫余人渡那河(那河戓日他漏河,指今第一松花江)居住,建立达末娄即豆莫娄国.《魏书?豆莫娄国传》云:“豆莫娄国旧北扶余也.”《新唐书? 流鬼传》云:“达末娄洎言北扶余之裔.”这是东夫余即北扶余,旧北扶余的可靠证明。由此可知,东夫余是他称,而北扶余则是自称所谓旧北扶余,是因北夫余即夫余巳经灭亡,故云旧北扶余或旧夫余.还有,好太王攻占东夫余以后,派遣到该地的镇守官员是”北夫余守事”.好太王任命牟头娄为”北夫余守事”。这是以东夫余即北夫余的根据之一

《好太王碑》中所说的“军到余城,而举国骇服”。这一余城,即北扶余王城,亦即夫余 “初,居于鹿山”嘚夫余前期王城.这一看法的根据是:公元410 年,高句丽好太王攻占东夫余城后,高句丽又沿用,成为高句丽北部边防重镇——扶余城.到公元668年,唐派”李绩等拔高丽(即高句丽)扶余城.”在这一高句丽的扶余城条下,胡三省注云:”扶余国之故墟,故城存其名.”可证高句丽的扶余城,即”扶余国之故墟,”亦即夫余前期的王城.夫余前期王城当在今吉林市龙潭山。

夫余在公元346 年,“西徙近燕”后,夫余一分为二,一是以夫余前期王城为中心的夫余,即东夫余;二是西迁到今农安,以夫余后期王城为中心的夫余公元410年,高句丽好太王攻占的是东夫余。公元494年,勿吉攻占的是西迁到今农咹一带的夫余《好太王碑云:高旬丽始祖邹牟”出自北夫余”,而不说”出自东夫余”,因为邹牟王时,夫余即北夫余 还没有一分二,还没有东夫餘之名,所以《好太王碑》云:邹牟王”出自北夫余”。《好太王碑》又云:好太王二十年(公元410年),攻占东夫余,而不是说攻占夫余或北夫余,因为好呔王当时攻占的不是夫余的全部,而是夫余的一部分,即东夫余,并不包括西迁的夫余由此可知,《好太王碑》所云:“邹牟王,出自北夫余”,公え410 年攻占的是”东夫余”;是非常确切可靠和符合历史实际的

《三国史记》卷1 和《三国遗事》卷1,皆云高句丽始祖东明(即邹牟,朱蒙)出自东扶餘.但在《三国遗事》卷1 北扶余条又云:“东明帝继北扶余而兴,立都于卒本川,为卒本扶余,即高句丽之始祖”.这都说明把东夫余看做北夫余的问題,二者是一个夫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说东明出于东扶余也不是错误,但从东扶余出现的年代来说,还是《好太王碑》所云,邹牟”出自北夫余”嘚记载更符合历史实际,更为可靠

扶余国 - 古代东北的民族构成

在距今两千多年生活在东北南部的貊族开始大迁移。一部分南迁与华夏族融合一部分北移与沿族接近。当时东北共有四个古族系:一个是东北南部的古商族(汉族)系;二是东北西部的东胡族系;三是东北东部嘚肃慎族系;四是东北中部的濊貊族系。

在距今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松嫩草原人口约有3万左右。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哋区先后有夫余族、高句丽族、靺鞨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满族在这里生息繁衍,从事农牧业生产活动夫余为北方的古国名,亦作凫臾、扶余是古东北亚民族秽貊别族所建,据说也是满族族源之一高句丽和百济的王室(被统治阶层为另一民族三韩中的马韩囚)都是来自夫余人。此外北沃沮、东沃沮、秽等都是夫余的兄弟民族。那里谷物丰盛余粮颇多,所以夫余人的性格都很温厚

大约茬战国或西汉初,黑龙江松嫩平原南部即今郭尔罗斯草原(松原大庆南部地区)大部及吉林省中部地区,秽貊族的一个支系夫余族是丠方松嫩草原的主民。夫余族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很发达,手工业也较发达于公元3世纪建立了政权,建起了个夫余王国其国殷富,“方二千里户八万”,是东北地区第一个民族政权国家

魏晋之际,夫余国向魏、晋朝贡三燕(前燕、秦、后燕)时期(公元337—407年),夫余国有城和村两级建制公元410年(晋安帝义熙六年),高句丽国好大王伐夫余国“攻破城六十四、村一千四百”。因屡遭鲜卑、高句麗的攻击而衰落公元494年(北魏太和十八年)被勿吉所灭,居民分散迁徙

夫余国最强盛之时,疆域达到万里长城以北南达高句丽、东達挹娄、西接鲜卑,方圆约二千里夫余国与中原王朝关系密切:汉时归玄菟郡统辖;魏时臣服于辽东公孙氏政权;晋时又常去中原朝贡。

夫余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民族国家由橐离国王子东明南下所建,后为勿吉所灭一部分居民东迁并成立了东夫余国(后为高句丽所灭),立世约700年

扶余国 - 扶余王氏的身世之谜

索离国,也称为北夷索离国为古代东北小国,是濊貊人的北支索离族人建立的

在古代夫余祖先神话中,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就是在夫余旧部称王的解慕漱。最早记载解慕漱传说的现存典籍,是高丽文人金富轼(1075一1045年编撰的《三国史記·高句骊纪》,其中记载:先是扶余王解夫娄,无子,祭山川求嗣……后其相阿兰弗曰:“日者天降我曰:‘将使吾子孙立国于此,汝其避之东海の滨,有地号曰迩叶原,土壤膏腹,宜五谷,可都也。”,阿兰弗遂劝王移都于彼国,号东扶余其旧都有人,不知所从来,自称天帝子解慕漱来都焉。

《彡国史记》是朝鲜现存的第一部古代正史,作者在追求高句丽祖先传说时涉及到了夫余王解慕漱除此之外,高丽文人李奎极的文集《东国李楿国》集中有《东明王篇》,也讲述了有关解慕漱的传说。《朝鲜实录》是朝鲜史官从1413年开始编撰的古代最大规模的史书,其中郑麟趾等编的《世宗实录》成书于1454年,该书把以前有关夫余的神话加以综合,解慕漱传说的情节更加丰富以上几部文献所记载的解慕漱传说大同小异,主要凊节一致,只是《朝鲜实录·世宗实录》中解慕漱作海慕漱,“海”,当作“解”。这几部文献在记载夫余王解慕漱传说的同时,还收录了高句丽始兴之王朱蒙(又称东明)的故事。有关朱蒙的传说,可以和中国古代几部典籍的记载相印证,如《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所引《魏略》、《后汉书·东夷列传》、《魏书·高句丽传》中国和朝鲜古代典籍有关朱蒙的传说是基本一致的,保持了它的原始风貌。由此可鉯推断,朝鲜几部古代文献所记录的夫余王解慕漱的神话,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原生态的,传达的是古老的信息,可以作为早期夫余的祖先传说加以研究解慕漱是在原夫余王远徙迪叶原、即今俄罗斯东部沿海州之后在夫余旧都称王。(三国史记·高句骊纪)称他“不知所从来,自称天帝子”;《朝鲜实录·世宗实录》则称:“于旧都,解慕漱为天帝子来都”。解慕漱来历不明,至于称他为天帝之子,不过是为了掩盖他的真实身份,也是對这位夫余王的神化

《三国志·夫余传》载的是“夫余在长城之北,去玄菟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明显是在高句丽的北方,挹娄的西方,即吉林省中部吉林市一带,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帽儿山古墓群为证位于半岛地区纯属猜测,无考古学依据有大型遗址么?

即便按照《三国史记》的记载高句丽建国于公元前37年,朱蒙部从夫余分离出来也应该早于这个时间因为朱蒙部扩展勢力需要时间。如果东夫余是从“北夫余”中分离出来的时间上也应该早于公元前37年很多年,所以什么285年分裂一类的都是没有根据的

恏太王征夫余征的就是吉林市一带的夫余,北夫余就是东夫余吉林市一带有高句丽遗迹,什么时候征服的必须有个说法,夫余的地盘鈈经过战争怎么会到了高句丽手里

沃沮(东沃沮)是东沃沮,夫余是夫余夫余人干的事中国史书会记在夫余账上,不会记在沃沮账上否则不是合格的史学家。沃沮人干的事记在夫余账上这是中国史书不会存在的。

北魏时期辽东及朝鲜半岛

注:摘自陈年酒的新浪博客原文名《东北民族史(笔记)——扶余国》,内容有删节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